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动画片美国2016

主演:艾伦·德杰尼勒斯,艾伯特·布鲁克斯,艾德·奥尼尔,凯特琳·奥尔森,海登·罗兰斯,泰·布利尔,黛安·基顿,尤金·列维,斯隆·穆雷,伊德里斯·艾尔巴,多米尼克·韦斯特,鲍勃·彼德森,凯特·麦克金农,比尔·哈德尔,西格妮·韦弗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安格斯·麦克莱恩

 剧照

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2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3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4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5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6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3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4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5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6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7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8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19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22

详细剧情

患有短期健忘症的多莉(艾伦·德杰尼勒斯 Ellen DeGeneres 配音)曾经也拥有美好的家庭,然而一连串的意外让她与和蔼可亲的父母失散。此去经年,多莉邂逅了小丑鱼父子马林(艾伯特·布鲁克斯 Albert Brooks 配音)和尼莫(海登·罗兰斯 Hayden Rolence 配音),与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冒险。平静的日子里,童年时期的片段记忆突然闯入多莉的脑海,于是她再度踏上寻找父母的旅程。这一次,她来到了海洋生物博物馆,遇到了不打算回到大海的章鱼汉克(艾德·奥尼尔 Ed O'Neill 配音)以及童年时的朋友鲸鲨运儿(凯特琳·奥尔森 Kaitlin Olson 配音)。循着记忆中的蛛丝马迹,她离父母越来越近。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又和马林父子失散了。  对友情、亲情的执着,让这群小家伙无论千难万险也要坚持到底……

 长篇影评

 1 ) 小故事,大反思

时隔多年,皮克斯仍然奉献出一部水准之上的精品动画:画面更精美,海水和光线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比真实更逼真的地步;新角色多了不少,还原了生物的多样性,皮克斯再次展现了处理多个角色平衡度的超强传统;多莉记忆只有几秒,隐喻了现代人在繁杂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速食文化,很快会健忘,最终迷失自己,我们在人生路上经常会忘记很多重要的事,包括忘记自我。短短100分钟却看得眼泛泪光。
纵然已是大海茫茫,我仍对你念念不放……关于遇见、缘分、珍惜等等,如此玄妙难懂的东西,都被《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说清楚了。因为想念,因为不舍,因为难忘,这个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的奇迹发生,让我们时刻在聚拢,时刻在消散……

 2 ) 虽比不上第一部,但也挺感人

健忘的多莉在一次掉入暗流后与父母失散,跟尼莫和马林父子成了邻居,一直相互照顾。但其实她心里一直也想寻找自己的家人,于是,她说服马林父子一起踏上新的海底冒险之旅。影片画面很美,故事朴实感人,充满欢笑和温情,保留了“海底风格的幽默”,二萌的鲸鱼,吊炸天的章鱼哥,萌贱的海狮,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惹人爱。但相比第一部,故事情节还是稍稍弱了些,没有太大的创新,缺乏新意,徐帆的配音也不太给力。

 3 ) 皮克斯的灵气所在,仍然无人能及

这部承载着我少年时代记忆的经典,在13年之后又回来了。

依旧好看得热泪盈眶。首先,请看原版,不要看中文配音。我事后听了两句张国立和徐帆,把童趣演绎成了弱智。

在我看来,皮克斯仍然是美式动画中唯一真正懂得动画的灵魂所在的制作组。也许你会不同意,且听我细细道来。动画的最大特征,在于每一帧都是彻头彻尾的创作,比真人电影存在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比真人电影更容易落入想象力匮乏的窠臼。《海底总动员2》非常仔细地观察了大自然和周遭的世界,并赋予了其角色相应的特征。这不仅仅是章鱼会变色会喷墨这样人人皆知的表面特征,而是细致到比如片头加演的短片《鹬》中,在浅滩上的贝壳在涨潮时在水下纷纷舒展开这样的细节,甚至连海狮抢占礁石赶别人下水这样需要仔细观察的习性也被生动描绘了。下面是我在旧金山码头拍的一段小视频,对比片中海狮的叫声和行为,不由得不会心一笑:

旧金山码头海狮抢占地盘 -- 腾讯视频



如果你生活在北加州,不难发现片中的水族馆是以Monterey的水族馆为蓝本的,尤其是水族馆的大明星海獭和巨大的中央水箱。以下两张是我实地拍摄的。




再者,这部电影不仅细致描绘了自然,更是完全从自然的立场出发的。无论是偶然套在多莉身上的垃圾,还是视力不好的鲸鲨在水族馆中频频撞墙(海里并没有墙),更不用说在水族馆“触摸区”的人类儿童们,那对海洋生物来说就是恐怖的灾难。这些都是小细节,但也都是在轻轻地控诉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对向往自由的海洋生物进行的侵害。

这些对自然的细节描绘和紧贴自然的立场,就让观众抽离出了人类身份,而充分带入到了这些鱼儿们的角色中。所以,多莉一家重逢的那一刻,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力如此之强。因为我们都把它当做身边的一个善良、欢乐而又需要帮助的朋友。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些看上去有些毛病的人,往往也有其他鲜亮的闪光点。



而动画片几乎必备的幽默成分,更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戏了。片尾的高潮部分尤其令人叫绝,无论是章鱼多莉配合飙车,海獭集体卖萌,还是“大鱼吃小鱼”那一刻,不仅幽默感和想象力十足,更富有动画非常难做到的灵气。

当然,本片也不是没有遗憾。就不提划时代的《机器人瓦力》和《头脑特工队》了,和13年前的原作相比,这部续集依旧灵光闪现且感人十足,新角色章鱼非常抢眼,但其他配角如鲸鲨和白鲸的性格特征并不独特。几个主要角色也无多少突破,健忘的多莉作为配角无疑亮点多多,但作为主角来深刻挖掘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当然,多莉的主角之路还是比纯耍贱的《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和纯卖萌的《卑鄙的我》的小黄人要有故事得多。

<图片4>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很多人要拿这部电影和《疯狂动物城》比较。几年前就有不少人觉得《马达加斯加2》胜过《勇敢传说》,因为前者更加热闹,而后者似乎剧情过于简单。然而,我还是认为一部动画片的灵气所在,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细节的生动描绘,以及幽默感的水准,而不是塑造一个成人的世界观,然后说教和灌输政治正确的道理。所以《勇敢传说》虽然剧情简单,但其中那古老苏格兰森林的淙淙溪水声,和红发姑娘的成长蜕变,至今依旧在我心中,而《马达加斯加》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一片喧闹。三个天真可爱红发小弟弟也强过四个成人化的活宝企鹅。说到《疯狂动物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疯狂动物城》那么庞大的剧情和阴谋,到头来最引人瞩目和流连的,还不是和主线剧情无关的树懒们?因为这些树懒,反映出了这部动画的灵气所在。



其实拿迪斯尼和皮克斯一对比就能发现,悲壮或宏大的故事,一直是迪斯尼的所爱。从《白雪公主》开始,一直到《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灰姑娘》等等,直到最近的《疯狂动物城》,都是主角连遭不幸,在逆境中艰难成长,最终绽放光芒的故事,或是告诉我们人人要和睦相处,社会才会和谐。而皮克斯则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平凡成长这一过程本身。比如《玩具总动员》的告别童年,《海底总动员》的父子和解,乃至最近的《头脑特工队》的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都是那么的真诚和细腻,并充满天马行空级别的想象力的惊喜。这样贴近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往往能带给我们更多感动。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皮克斯的这种以小见大。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4 ) 重返海底的皮克斯,这一次讲了一个残忍的故事

看评论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对这部续集颇有失望之意,有的是因为期待太高,有的是认为没有创新。的确,这一次皮克斯的表现可以用play safe来形容。前作收获了高票房与高口碑,续集建立在此基础上,既可以省去前期的大量创作工作,还能够让票房回报有所保障。于是,延续上一部的人物与故事模式,是一种精明无比的做法。这当然不能怪皮克斯,绝大多数的电影公司都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好多年前,皮克斯“走下神坛”的声音就开始不绝于耳,是从《赛车总动员》开始还是《勇敢传说》开始的我已记不清楚了。但在动画领域,皮克斯绝对是同行与观众心中标杆般的存在,是它让更多人发现了动画片的丰富性并从此爱上了它。

赞美的话不多讲。直接说说看《海底总动员2》的感想吧。首先,这是一部让我感动的作品。蒋勋老师曾经说过:“读一本书,你不能只关注它写了什么,更要关注它没写什么;就像你听人讲话一样,不能只听它讲了什么,而要听它没讲什么。”同样地,我觉得电影也是如此,每当我对一部电影有强烈感受的时候,大多源自于它的言外之意。《海底总动员2》有很多宣传语和固有的印象,比如萌,合家欢。但我始终无法只把它当成一部可爱的动画,它让我看到了太多残忍的东西。
《海底总动员2》的主角变成了多莉,一只健忘鱼。上一次她帮助尼莫父子团聚后,突然想到了自己也要去找家人。于是,矛盾就出现了,她连刚发生的事情都记不住,何况那么久之前就失散的父母呢?但是,多莉并非什么都会忘记,有些事情,比如自己是你健忘的,她就牢牢记着,并且不厌其烦地和遇到的人说。影片从多莉的童年开始,在慈祥父母的照顾下,多莉健忘但开心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不慎被暗流远走与父母分离。<图片2>《海底总动员2》的剧情发展也与第一部类似:鱼闯入人类世界的故事。为了寻找家人,多莉在人类建造的水族馆里横冲直撞。影片中的人类世界具有两面性。一边是人造假自然环境,美轮美奂,但却有明显的边界,其作用在于被欣赏和消费。另一边则是阴暗的下水道,一片死寂的海底沉箱,和关押着鱼类的研究室。而多莉的家,她的出生地就在这里,影片却没有在一开始就告诉观众。皮克斯用柔化的光线,让多莉的童年有了一种天堂般美好的幻觉,但实际上孕育她的摇篮是监狱。影片中,孩子们开心地把手伸进触摸池中和动物们亲密接触,但对动物们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是噩梦,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伤害。同样地,那些玻璃箱外的好奇目光,也并没有多少善意成分,而是把你当做玩物和标本来打量。

所以,多莉的真正目的是回到这个失去自由的水族箱中吗?影片告诉我们:当然不是。它鲜明地向我们点出了:所谓“家”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你的家人在哪,你的家就在哪。多莉的真正目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家人。在第一部中,她已经找到了,就是尼莫父子,最好的朋友便是你的家人。而这一次,她要与父母重聚,将心中缺失的情感拼图补充完整。

看动画片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有一种下意识的期待。希望它笑点多多,搞怪逗乐。但《海底总动员2》却让我笑不出来。因为我发现皮克斯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出来:我们如何去对待一个有缺陷的人,尤其是心智有缺陷的成年人呢?

影片中有两只趴在岩石上的海狮,还有另外一只看上去二了吧唧的,呆头呆脑的瘦海狮。瘦海狮一直想要爬上岩石和他们一起趴着,但海狮们每一次都把他轰了下去,或者是捉弄他,骗到他的东西后再把他轰下去。即便是他们后来看热闹离开了岩石,瘦海狮再次爬上去了,海狮们回头看到他仍是忍不住摇头,心想,看他那傻样。<图片3>这一段我心中看得实在有点难过。那些现实生活中弱小的,天真的,甚至是痴呆的人,不就是这么不怀好意地欺负,侮辱和看不起吗?他们让我们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进而有了把快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鲜感。我相信皮克斯设计这三只海狮不是没有目的的,海狮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所认为真正的善良不是行动上的施舍和同情,而是尽量别去攻击那些先天就有缺点的人,让他们也能被人尊重。

瘦海狮是一个对照的角色,代表着那些意识不到自己缺陷的人。而健忘的多莉,近视的运儿,声波功能不灵的白鲸则代表了另外一类人,他们是意识到自己有缺陷的。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们或多或少都流露出自卑,至少是不自信,就像多莉,她的唠叨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落寞状态吗?她知道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知道别人会不屑于搭理这样的自己,所以她只好不停地讲话,让自己不至于太过寂寞与失望。你会发现,即便是好朋友小丑鱼爸爸,也免不了不耐烦,对多莉说出伤她心的话。所以这些情况都很现实,我们对待这些有缺陷的人,总是粗暴的,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似乎认定了,他们是低我们一等的。在呼吁平权变成越来越全世界政治正确的今天,皮克斯用鱼儿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还远未被改变。

多莉的健忘令我感受很深。个人认为,与其说多莉在迅速遗忘一些,倒不如说,她一直在做选择性的记忆。《千与千寻》中有一句台词这么说:“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那么,多莉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种放大。与成长伴随而来的,就是遗忘与被遗忘,同时还有抛弃与被抛弃。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人能够背负起所有的过去前进。因为总有一天那会压垮自己。所以,遗忘和抛弃,成为我们必须要做的,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事情。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我想到上面这些话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太残忍了。但请大家想一想,“家”真的总是那么美好的吗?我们曾经有没有哪怕只是想过要去逃离它,逃离父母?或是单纯地想要独立,或是出于叛逆渴望自由。

《海底总动员2》中多莉的“家”,一个精致但封锁的水族馆牢笼,就是一个隐喻,它告诉你,“家”其实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美好,相反,它狭隘了你的视野,束缚了你的脚步,剥夺了你的自由。在精美的监狱里和家人抱团取暖,和孤身一人去广袤天地中冒险,究竟哪一种更幸运,哪一种更不幸呢?个人觉得,电影倾向了后者。因为,这是一种成长所必需的代价。因为,一个走向成熟的你,拥有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家。虽然,影片中多莉一直在找父母,但找到父母后她并没有停下,而是去救回了朋友。于是这又回到了《海底总动员》的第一部,一直在寻找父母的多莉为什么停了下来,先帮小丑鱼爸爸找儿子呢?这就是答案。成长,它让你知道了一种在血缘之外的情感可能性。<图片4>
《海底总动员2》在时间跨度上比第一部大了很多。前作发生在短时间内,是一场危机的解决。而《海底总动员2》用过去和现在两条时间线的穿插,让观众见证了一场属于时间的洗礼——多莉在改变,每个人也都在改变,而父母则停留在了原地。你变了,他们却变得很少或几乎没变。还在你离开的地方,用一颗颗贝壳铺成的道路等待有一天你的归来。长大的你世界变大了,父母在你的世界中就变小了。他们老去,世界中只有你。但你长大,你的世界中不能只有他们。这是皮克斯善意的提醒。如果《海底总动员2》多莉的父母依然在水族馆里,那么多莉会选择留在那里吗?我想答案很明显,不会。如果他们愿意,多莉会带着他们离开。<图片5>
离开父母,这是每一个孩子都终将面临的艰难决定。但皮克斯用一场意外来把它故事化了。亲情不是守护着你的家人寸步不离,而是在他们有机会去闯荡新天地时候的挥手致意。你会遇到焦急的丢失孩子的小丑鱼爸爸,热心助人的鲸鲨和白鲸,以及那一只一开始总想着早点离开你最后却离不开你的章鱼。你的家人有一天终将离去,而他们,将会是你新的家人。我想,《海底总动员2》正是一部关于“离家”和“回家”的作品。残忍地告诉我们一天会自愿或不自愿离开父母的“家”的,也告诉我们,我们会有一个新的家庭。

首发微信公众号知影
<图片6>

 5 ) 海底总动员2:皮克斯去哪儿?

       其他电影:烂番茄好评率90%=“口碑大爆”“好评如潮”
       皮克斯电影:烂番茄好评率90%=“口碑扑街”“不及预期”
       
       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调侃一下,别被标题误导,我并不是来差评的。
       惊喜感不够是续集电影很难避免的,毕竟在已知的设定下想玩出新花样着实很难,而恰恰皮克斯就是一家以“想象力”“创意”为标签的电影工作室,原创作品总是以最新奇的设定、最感人至深的情节博得观众喜爱,拿走了半数以上的奥斯卡最佳动画奖。续集的压力可想而知。
      海底2首映+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迪士尼&皮克斯的首席创意官约翰拉赛特也来到中国参加影迷交流会,有中国影迷提出了有些敏感甚至有点尖锐的问题——“皮克斯这几年续集越来越多,原创能力是否下降了?”“是否受到了迪士尼的影响?”约翰拉赛特表示,其实皮克斯早有做续集的打算,只是在被迪士尼收购之前存在一些版权限制而不能随意开发续集;皮克斯只会做能做好的续集。听到这儿的影迷们想到《汽车总动员2》都笑了,包括我。
      今天打开豆瓣,一堆两星三星带着失望至极语气的短评吓到了我,某些自诩尼莫情怀很深的评论甚至满带恶意,口碑上佳电影的续集难道不应该是自带加分光环么,这才上映首日,班底和设定并未变化的《海底2》差到连前作粉丝都恶评无数?
      有人认为不够Fun不够心意太压抑,也有人觉得创意十足笑点满满,见仁见智了。
      具体情节上不想多谈,从创意和画面技术上来讲,脑洞大开的创意点不断出现,水花效果十分逆天,不否否认的是一部制作上佳的3D动画电影,如果放在别的工作室,被称为一流作品不奇怪。可它偏偏就生在了皮克斯,偏偏还是《寻找尼莫》的续集。但就因为如此,就是该受到理直气壮莫名恶评的充分理由吗?
       原创作品不够惊艳,续集作品不够创新,让人觉得有狗尾续貂之嫌,这是继《鼠王》《瓦力》《飞屋》《玩具3》四连爆的巅峰期后,不少影迷对皮克斯电影的评价。几乎每出一部作品都会出现大量“皮克斯不行了” “皮克斯丧失创新能力了”之类的评论,除了去年被戏称“回春之作”的《头脑特工队》(现在又被称为“回光返照之作”了。。。)
       不想去探究近年皮克斯动画不尽人意的原因究竟是新人导演能力不足还是迪士尼介入过多,或是所谓的迪士尼吸光了皮克斯的精元。每一个人或者团体都有高峰和低潮,不管原因是什么,皮克斯动画出现低潮期,出现不如巅峰期的作品,且都根本算不上烂片,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恶意进行随意和莫名的评价呢?仅仅是因为前期呈现的优秀作品太多而接受不了不那么优秀的落差吗?皮克斯表示好无辜,就因为以前太优秀,而造就了大家对它近乎苛刻的要求。有些评论还表示自己情怀很深等了13年然而片子却那么烂。因为情怀太深而对公认的烂片无条件好评的很多,但因为情怀而对一部并算不上烂的续集满满恶评的还真挺少见,可能是我见识少。
    
       好了,写不下去了,并不是皮克斯脑残粉,第一次在豆瓣写这么正经且鸡汤味有点浓的东西,只在是被满篇的差评吓到了。。 。。
      

 6 ) 《海底总动员2》: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十三年前,我刚刚毕业,那个时候的《海底总动员》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是一部超级商业大片。目睹前所未有的海底世界的多彩与绚烂,让当年的我惊叹不已,一位父亲一路在各种伙伴的帮助下寻找自己的儿子,一段奇妙的海底寻子旅程,虽然历程天马行空,但是,年少不经事的我虽很感动,我却并未能很深地理解影片,可是我隐隐觉得它在某些角度映照着现实生活的伟大与深刻,我曾经多次想要明确这种映照意味着什么,但是一直也因为时候未到而无缘开解。 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给了我一些答案。我也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生命开示。 两代人才能共同完成同一部影片的意义 十三年前《海底总动员》是小丑鱼马林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寻自己的儿子尼莫,其中最主要的小伙伴就是短暂失忆症蓝唐王鱼多莉,而《海底总动员2》里,马林和尼莫和一帮海底生物帮助健忘的多莉寻找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家。 如今我已经38岁,也有了自己的小尼莫。 在《海底总动员2》上映之前,我们有幸先睹为快。他和她坐在我身边,三个人的电影厅,灯一黑,泪水便在眼中升起溢出。那种恍若隔世的久违与十三年漫长时间沉淀的回归,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内心,那一刻,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到最后,我的嘴角也随字幕升起,释然地笑了。 像北京的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市,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有着无数平凡的家庭。我们的父亲即使就像马林一样胆小怕事,或许我们的父母也会像珍妮和查理默默无闻,我们的孩子平凡普通,甚至会有像尼莫这样两只鱼鳍还大小不一,像章鱼汉克天生少了一只触腕,像白鲸贝利自以为失去了回声定位能力,像多莉患有短暂失忆症,像运儿是个天生的近视眼……不胜枚举的不完美的孩子,然而就在失去对方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义无反顾不顾一切地寻找对方,哪怕要穿越整个太平洋。因为在我们彼此的眼中,对方再平凡,甚至还有缺陷,也是彼此心中唯一的挚爱。 所以,只有两代人坐在一起,才能共同去理解一部电影的意义,我们才能更好地彼此理解对方,即使你有时候并不可爱,甚至还很讨厌,但是,无论如何,你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即使,最平凡的家庭,也一定蕴含着世界上最义无反顾的爱,也体验着世界上最宝贵的却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爱。这或许也是我们所在的平凡世界里最不平凡的真谛吧。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在小丑鱼马林的眼中,多莉是那个帮助他的人,他或许一直在想,你曾帮我寻找儿子,如今我帮你找回家人,这便是《海底总动员》的全部故事,一个无条件给予对方帮助的故事。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世界里有上一分钟的打打闹闹,又有下一分钟的一团和气。如今的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计算帮助他人性价比的成年人的?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看完这部电影,看看身边的儿子,我才明白,多莉的健忘其实是孩子世界里最真实的写照之一,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来不会记住谁曾经伤害过谁,他们也会在小伙伴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无条件地给予对方帮助。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和忘却曾经的伤害和仇恨,可能是所谓儿童天真世界里最好的品质。 而,我已经失去了它。 我虽不天真地奢望整个成人世界里的每个人始终能保持这种品质,但是我至少希望我的孩子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这种爱与被爱的能力与天真的力量。让童年最美好的品质伴随一生,永远保持无条件给予他人帮助的纯真,这也是拥抱快乐的内在力量。 十三年前,历经艰险,只为带你回家;十三年后,再次跨越海洋,一起帮你寻找回家的路。 孩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无论有多平凡,也一定有人等你回家 因为平常的工作加班很多,所以家变得就像旅馆。包括我离开故乡只身一人到北京打拼,故乡和家之于我们这样漂泊在都市的人来讲,既熟悉又陌生。陌生的就是,如果不提起它,我也甚至可以经常忘记我曾经时刻拥有着它。熟悉的是因为,我们不管在哪里都会记住它的模样。 然而我们在外漂泊的某些片刻,内心的记忆与情绪就像在翻滚在暗流中的多莉一样,就在那一瞬,归家的欲望与乡愁瞬间充满了内心,就像你窝在沙发里看到《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展现的那些关于年幼的记忆的味道,那些母亲为你做的食物的味道的那一瞬,你会义无反顾地想要打个飞的回家。 我们都是已经习惯迷失在浩瀚如海都市里的那一条小鱼,我们对拥有的一切习以为常,我们在巨大的洪流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卑微又无助,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和我们一样孤独又可爱的同类,我们也又有了迷途的下一代…… 但是,我相信,无论我们迷失多久,我们走到哪里,而且,无论你有多平凡,也一定有人等你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你一定会发现,那条条贝壳铺就的小路。是的,无论我们有多健忘,我们都一定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回家的路。而且,只要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孩子,我不知道等待你的来路,你会怎么走过,我也希望你能像海底的鱼儿一样始终保持着那颗天真的赤子之心,始终用你的方式记住回家的路,你拥有朋友和家,你便拥有了平凡世界里最不平凡的真谛。 父亲,我不知在你眼中,是不是已经是迷失的孩子,但我,我永远相信我是你心中唯一的挚爱。不管分离多久,不管我有多平凡,你都依然翘首以盼,等我回家。 是的,虽然人生如此荒诞与残酷,但我相信我一直拥有平凡生命中最不平凡的一切。谢谢你,小台灯——皮克斯,永远带给我们感动一代人的经典故事。又是何等幸运,我的事业就是把这份蕴含着真善美的故事幻化成书籍传递给中国的千万小读者,这份美好的阅读必将润物无声地滋润着他们的小心灵。 每个被爱着的孩子,你们的运气都不会差!

 7 ) 请善待每一条健忘的鱼!

        恍惚间以为在看Discover或National Geography的海洋纪录片。美丽的大海啊!想象一下多莉唱着《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这次的续集不愧于13年的等待,创意无法超越首集,但是情感和对现实的倾述实则胜出太多。
        这是一部强烈的带着皮克斯印记的动画作品,里面的气质无法被其它动画制作公司模仿,只有皮克斯才能制作出这样一部同时带着天马行空的欢快想象力和深深根植于现实世界的感伤情绪的作品。是的,我认为《寻找多莉》本质上是一部悲剧。纵观近期上映的几部大制作动画作品,基本都是合家欢,但有着不一样的内核:除去搞笑元素,《功夫熊猫3》是一部功夫喜剧(甚至可以说从1到3已经从喜剧滑到了闹剧的地步),《动物城》是犯罪、政治的正剧,而《海底2》则是悲剧。主角多莉不停的在与自己的失忆症作斗争,为了不忘记亲人朋友而徒劳的努力,即使有一个看似光明的结局,这样与命运抗争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一出悲剧。
        全片的节奏非常快,笑料、包袱一个接着一个甩出来让人应接不暇,但是前大半程我都笑不出来,因为这些有点笨拙的搞笑就像是要掩盖片子本身的悲剧气息又不成功,而给人欲盖弥彰之感。片子的主要角色都有着各种缺陷,而且都不是犯迷糊、粗心大意这种“可爱”的小缺点,是严重到影响生活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蓝唐王鱼多莉有严重的失忆症,小丑鱼尼莫的鱼鳍一边大一边小容易失衡,鲸鲨“命运”近视会撞墙,白鲸“贝利”不会使用回声定位找不到方向,八爪鱼没了一条腿而且有社交恐惧症,海豹当中有一个傻子老是被同类欺负,就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海燕“贝基”也是丑的掉毛智商又时不时掉线很呆笨;只有马林是正常人(鱼),承担着观众的代入感。看着这些角色或要克服缺陷,或要掩盖缺陷,不停的闹笑话、耍宝卖萌,就像看着一个得了脑梗赛而瘫痪的老人在迈着可笑的步伐学走路一样,除了觉得心里堵得慌外一点都笑不出来。
        在这些角色当中尤其以多莉的形象最鲜明,对人态度友好的不可思议甚至带着病态,健忘严重的会忘记三秒前说过的话,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经大脑凭直觉行动,不断的将身边的人带进危险当中,让担当照顾者的马林非常郁闷,不断口吐怨言。对于这些状况,多莉也很烦恼,无底线的友善和不停的sorry,努力记起家人、不忘记重要的事,陷入会被身边人抛弃或再度失去家人的恐惧当中无法自拔。多莉努力对抗的是天生的健忘症,就像对抗上天的命运一样徒劳,带有沉重的悲剧意味。而所有的搞笑卖萌,都只是平衡全片悲剧气息的桥段,不至于把小朋友们吓跑;而最高明的地方,则是虽然搞笑,却没有滑落到低俗、嘲笑的地步,这些有缺陷的角色仍显出了可爱甚至是高贵的一面。
        全片最让人害怕、最细思极恐的片段,不是大家被发着荧光、长着尖牙的大乌贼追杀,而是多莉被别的同类告知父母已去世、又意外与马林、尼莫失散,被废水冲下大海后的几分钟。在得知久不相见的父母已死亡及被强制与马林尼莫分开的双重打击下,多莉的失忆症越发严重,忘记了自己在哪里,忘记了要干什么,甚至忘记了马林和尼莫,只剩下“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的焦虑和自责,不停的在昏暗的海水中徒劳的游荡,身边是巨大的像怪物一样的海草,偶尔路过的鱼儿们都没有耐心停下来听她述说,整个画面透出了难以言喻的孤寂、悲伤、内疚、焦躁的情绪。如果多莉找到的贝壳不是她父母刻意留下来的,如果那贝壳只是偶尔被暗流带过来的,顺着随机出现在海底的贝壳,多莉很可能会游出海湾,游到陌生的海域再次迷失,是物理和精神上双重的迷失:即失去父母家人朋友、找不到回家的路,更可能找不回自己的记忆,变成尼莫完全不认得的多莉,即刚遇到马林时的样子,像一个刚出生的新人(鱼)那样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以后或者她会认识新的朋友,也可能在某个时点再涌现出以前的记忆,但是下一次不知道是否还有勇气再次展开回家的旅程。如果没有硬将剧情掰向大团圆,顺着现实中最可能发生的情节,片子会快速滑向一个更加黑暗的结局。事实是,经过了这段最悲伤的情节,看到多莉找到了父母,我才能放开怀笑出来。
        多莉被失忆症折磨的样子完全与现实中的人们一样,被脑梗塞、精神疾病、阿尔兹海默症、颅内感染、抑郁症等神经心理疾病折磨的人们也会健忘,如果再出现“心因性刺激”失忆的情况会迅速加重,会忘记自己的食量而不停的吃吃到吐,会出门忘记回家的路蹲在路边哭,会忘记家人的脸把子女当陌生人赶出去,也会非常依赖身边的人,害怕被抛弃而发脾气、变得粘人或不断讨好周围的人;多莉努力的样子我也见过,为了锻炼记忆有人抄小纸条,有人像小学生一样把写着地址、电话和联系人名字的纸牌挂在脖子上,也有的人不断唠叨不想忘记的事直到周围的人都当他是神经病。当我们看着屏幕上的多莉犯傻而发笑时,是否有想过这条鱼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逐渐老去的爸爸妈妈,也是将来会老去的我们自己。
        如果把那些健忘的家人朋友比作像多莉一样,那我希望他们也能生活在多莉的海里。这片对健忘鱼多莉非常友善的海洋其实是全剧最具有童话色彩的情节,而不是什么八爪鱼开卡车。电影里,所有的海洋生物,不管自已是否有缺陷,都对多莉非常友好,都在帮助她,即使有时有少少怨言,但最后也紧跟她的疯狂的举动,甚至连看似冷漠、自我封闭、社交恐惧的章鱼汉克,为了多莉也扮演了一回007。在这片海里,多莉遭遇的最大的恶意,不过是冷漠、被忽视,但至少没有人(鱼)故意伤害她,利用她的失忆干坏事或要吃了她。在现实中有缺陷的人生存多艰难不用多说了,因为自己不能控制的生理心理问题,被歧视、被嘲笑、被欺负、被轻视、被伤害。比照现实,电影里的海洋美好的像做梦一样:皮克斯用美梦狠狠地甩了现实一个耳光。
        所以如果想住进那片美好的海洋里的话,请善待每一条健忘失忆的鱼,帮助她,对她友善,而不要嘲笑、欺负她。

 短评

在皮克斯的动画中属于面向较低龄观众群的,最后为了在剧情上力挽狂澜节奏快到要上天了,失忆算什么,该想起来的都会在电影第三幕想起来,哈哈哈。可是说了这么多,还是好感动,看到那个主观镜头都快哭了,想抽自己耳刮子。。。

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没有疯狂动物城好看,估计小朋友会喜欢吧,章鱼太抢镜,自从看了美人鱼后,有了心理阴影,无法直视章鱼了,现在连章鱼都不吃了

7分钟前
  • 空心豆
  • 还行

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永不会被忘记。电影少了些搞怪,多了点温情。多莉恐怕是动画片中最平凡的主角了,孤僻、缺乏自信、做事不想后果,记不住任何东西。但她同时又是那么可爱,一往无前,友善的对待每个人。每个人都在应对心中的懦弱,是多莉让他们看到渺小与强大。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编剧:如果我是多莉我会怎么写???然后这部脑洞无穷大的动画就诞生了 PS:烂番茄95% MTC78分 这两项和《疯狂动物城》基本没差 北美首周末票破了动画片开画纪录 一群人觉得不好看我也是不太理解 更别拿动物城踩多莉了 靴靴

12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力荐

评论真是逼太紧,如果你是多莉你还会这么喷吗?2333

13分钟前
  • 臭魚本魚
  • 推荐

看的中文配音,画面配置中文化程度好高,不过唱起歌来好难听。小小的出发点点,虽然已感受不到什么感动了,但完成度不错,给小朋友看的好电影。

1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依旧好看得热泪盈眶。皮克斯才真正懂得动画的灵魂所在,一切站在自然的角度,海底的垃圾,灾难般的人类儿童。多莉一家重逢一刻的情感冲击力如此之强,高潮部分的幽默又令人叫绝,想象力、灵气、幽默都高过几个竞争对手一大档次,而不是在刻板的搞笑卖萌或说教。胜过zootopia。分数属于魔兽水军压低

21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2013.06.16-观影过程时常联想起《千与千寻》的台词: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2016.06.17 —— 相较之下,还是更喜欢第一部,这次的皮克斯动画拍得感觉更像是梦工厂,技术出类拔萃的同时,故事却偏向于恶搞而缺乏足够的惊喜;影片看起来还有些像是「海洋动物研究所」的宣传片。

2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B+】依旧是寻亲+冒险,创意不足但保留了第一部的余韵,大概粉丝滤镜太厚我觉得很好看。

26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第二幕结尾the best use of a POV shot. 故事的深度与格局和The Good Dinosaur基本一致。Zootopia太过政治,近年最好的好莱坞动画仍然是Inside Out。

27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哪里是《海底总动员》,明明是《海洋馆总动员》。海底世界越来越少,陆地戏份越来越多。笑点惊喜、细节情怀,这些皮克斯式招牌没撑起一个,片尾“找章鱼”彩蛋都比正片精彩。“我记不住,只会忘记…但我们会在原地等你回来” 好在多莉一家的再会有泪点。“不要计划相遇,最美好的事情总是偶然发生的”

3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中规中矩的一部皮克斯动画,没有犯错,但也没惊喜。对于皮克斯来说,这是不够的。

3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这一次皮克斯把动画片留给了孩子。“最美好的事情总是偶然发生”,“只要用心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也忘不掉”。影片隐藏了一枚彩蛋,据说是美国动画片史上第一对同性情侣的出现,在六月上映,致敬LGBT骄傲月。片尾还有彩蛋,国语版有惊喜。

3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那么至此,可以断定今年迪斯尼最佳非疯狂动物城莫属啦。海底2没有什么硬伤,但套路玩得再好也还是套路(这次长评就不写啦,免得迪宝宝粉又攻击我星爷=_=)另外就是国语版配音确实更差一些。

41分钟前
  • 丢了的心
  • 还行

彼得潘综合症末期看这种程度的低幼动画还是能笑得很开心的。在飞起的萝莉心面前,各种情节套路和鸡汤都不重要了。Hanks将会有属于自己的系列。就是可惜格局太小了。上一部穿越了太平洋,这部居然就在一个海洋中心里鬼打墙!各种动物受伤的原因,放生对它们的利弊一点没有。迪斯尼这次政治觉悟不够啊

44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章鱼很抢戏,国语版是马东配音。有点想看英文版的摩登家庭的Jay配的版本,感觉会是个臭脾气的老头儿章鱼。另外,片子只能说是一贯的迪士尼水平和风格,家庭、朋友,13年后技术能做到这么好的情况之下,也只是敢做了海狮和鲸鱼而已,略失望。

46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也许是因为夹杂着童年回忆,所以对小丑鱼们满怀期望,结果换来的又是一个迪斯尼生产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老旧的故事内核外裹着一层华美的特效糖衣,可是相同口味的糖果,一颗觉得新鲜,年年如此也就甜腻了。

50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较差

怀着对寻找尼莫的童年回忆,带着孩子进了电影院,然而阅片的快乐却不复存在,笑料不足,也略显无聊。

51分钟前
  • 臭兰人
  • 还行

其实总是比第一部更好的,但是可见观众尤其是成年人观众的要求更高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好事。

52分钟前
  • 小奇喵
  • 推荐

这部电影教育我们,要想让女孩子不迷路,不要跟她说什么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告诉她,你穿过一条小吃街,在卖关东煮的路口,朝着有冰激凌店的方向走,看到麦当劳不要停,走到前面卖披萨的地方,你就找到了。

57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