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塔

剧情片法国1999

主演:艾米莉·德奎恩,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安妮·耶和诺,奥利维埃·古尔梅,伯纳德·马尔拜,弗雷德里克·波茨,弗洛里安·德兰,克里斯蒂安·多瓦尔,米雷耶·巴伊,托马斯·克拉,莱昂·米肖,维克多·玛丽特,科莱特·赫什布,克莱尔·蒂凡尼,索菲·勒布特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播放地址

 剧照

罗塞塔 剧照 NO.1罗塞塔 剧照 NO.2罗塞塔 剧照 NO.3罗塞塔 剧照 NO.4罗塞塔 剧照 NO.5罗塞塔 剧照 NO.6罗塞塔 剧照 NO.13罗塞塔 剧照 NO.14罗塞塔 剧照 NO.15罗塞塔 剧照 NO.16罗塞塔 剧照 NO.17罗塞塔 剧照 NO.18罗塞塔 剧照 NO.19罗塞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7 20:23

详细剧情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的人们,活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18岁的萝赛塔(艾米莉·德奎恩 Émilie Dequenne饰)就是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的母亲是个自暴自弃的酒鬼,没有谋生能力,沉湎于和底层男人们的性事当中,生活的担子,完全落在了萝赛塔的肩上。  母女俩住在流动车上,萝赛塔还没能找到固定的工作,但她的心底却有着倔强的求生意念。在这样恶劣的人生境遇中,为了求得一份工作,她甚至不惜与唯一的朋友交恶。只因友情在生存面前显得太过脆弱。命运没有眷恋这个顽强的少女,她终于在人生的半路陷入崩溃,选择自杀。然而,命运又一次给了她无情的嘲笑。

 长篇影评

 1 ) 【Rosetta】--维持尊严而活下去的难题

“孩子”是我第一部看过的达顿兄弟作品,前不久在戏院看的,对于他们的镜头语言、叙事手法感觉陌生,所以花了些时间去习惯。影片的许多好处都是看完电影后,静静回想才感受到的。

而观看“美丽萝赛塔”时,第一个反应是,它跟“孩子”很像:一样地像是纪录片跟拍般摇晃、贴紧的镜头,一样地把焦点紧缩在几个人物的身上,一样地准确传达了生活的困境与人心的无助,一样地有着骤然停止却有微小光明的结尾……。

也许是这样的对照,让我觉得兄弟两人很厉害,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技艺高超,就像是顶级大厨,不需要花俏的新技术,同样简单的刀工和俐落的烹煮过程,换了材料,又熟练地提引出食物的特殊之味。


有人说,影像对于人心描写有其区限性,很多细微的心情可以用文字描述,却很难用抽象的影像表现出来,比方说“承担了很多,走起路来很沈。”这类形容词不是个动作,很难由演员表演出来。“美丽萝赛塔”令我惊叹的就是,它可以用很纪实的方式去述说故事,但利用“象征”来引导人对于角色心理之描述又非常精准。

例如最后萝赛塔搬着瓦斯筒蹒跚着跌入泥地中时,就让观众清楚体认到种种她所无力负担的现实,几乎压垮了她的身体与心灵。这样的述说用文字都嫌文艺腔,可是导演整片铺陈下来,用一个场景就表现了细微的身心状态,又毫无做作之势。例如“孩子”或是“美丽萝赛塔”片中,掉入水中的片段,都使得原本写实的故事产生一些戏剧性、象征性,而这些真实生活中的戏剧成分又镶嵌的恰到好处,有冲击力却又毫不煽情。

以剧情来说,和“孩子”相比,“美丽萝赛塔”女主角的心情,我更能了解。

Rosetta是一个18岁的女生,她不天真、她好强,她想要过着跟别人一样的“普通生活”。她想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想要过着不难堪的日子。

Rosetta住在露营地,每天从城里回来都要在草丛中换上雨鞋。别人听到她住在露营地都会吃惊。她有个令她无力招架的母亲,母亲酗酒而自暴自弃,常随便跟别人发生关系。她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医疗保险。

她偶然认识一个男孩。 男孩问她喜欢听什么音乐,问她要不要来点酒,男孩拉起她跳舞。她夺门而出。冷冽中的一点微温,只会显得原本世界的孤独更真实,只会让原本武装的坚强崩溃。就算是那么寒伧的愉快,也是不属于她的。

最令人难过的是片中她一人分饰两角自言自语:你有工作。我有工作。你交到了朋友。我交到了朋友。你会过着正常的生活,我会过着正常的生活。你不会流落街头。我不会流落街头。

很心疼,这些事情竟然对她而言都是奢侈品。

片中有些规律的重复,穿越城市的公路、换鞋、捉鱼、让老妈戒酒、找工作和失去工作。固定的循环中,女孩的所要面临的处境却在每次的轮回中,越来越严苛,越来越无望。

之前有个老师曾谈及,在车站旁,他常遇到看似平常的人跟他伸手要零钱,他很好奇,一个人是如何被环境逼迫或是被自己逼迫,才会放下自尊乞讨?身为一个人而非动物的活下去,所谓的“尊严”是很重要的。

当生活周遭一切变的艰难,要如何身为一个人而活下去?
女孩面临的是这样的,维持尊严而活下去的难题。

她非常早熟的背负这个命题,她曾迟疑着要见死不救,她决定要出卖朋友,她所要面临的礼让,不是个无伤大雅的梨,而是攸关生活的残酷抉择。

最后女孩连想自杀,瓦斯都不够,需要自己去换。真是黑色到极点了。这样写实的电影,通常都会难以收尾,毕竟,幸福美满大团圆在这种处境下是难以迄及的。

不过导演没有给个完全不说明的开放性结局。在女孩自杀未遂的最后段落,高潮力道逼紧,被出卖的男孩骑着摩托车轰轰地绕着抬着瓦斯筒的女孩。女孩被逼到临界点,没有力气再掩饰、伪装。她跌倒在地上,像往常一样狼狈。男孩放下了敌意,拉了跌在地上的她。也许他知道,压迫彼此的是那个大不可敌的现实。这是片中结尾带着光明的救赎,没有伪善或过多的同情、好心。

美丽萝赛塔Rosetta,非常值得一看。

 2 ) 镜子

这是最接近真实的力量.生活里既没有绝望也没有希望.
没有什么,也想不到拿什么去经营任何一种东西,和与人的任何一种关系.朋友,母亲,邻居,老板.女孩最后选择的绝境与另外许多种人生终究会面临的绝境一样,都虚空乏力.只是,女孩面对死会更平和一些.生活束缚了她的欲望,拧干了她的纠结,褪掉了许许多多幻觉的颜色.就像背景里只有她沉重的喘息.
她不是可悲的角色.她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有我们所有人的人生.

 3 ) 生活,本身就没有定式

一部好的电影,它可能给人惊奇,也可能震撼心灵,还可能如《罗塞塔》一样,引发人的思考。接下来的这些文字,并非我臆测《罗塞塔》如何获奖的注脚,而是纯属个人的喜爱感受。至于文章的标题,就当是我在观影之后的一点思考。

对于一部有关底层人群生活的低成本电影,在形式和拍摄技法上,达登内兄弟选择了最为擅长的纪录片拍摄手法,放弃美学精致的工整构图以及多方位剪辑,采用跟拍摄影(手提或肩扛)及粗糙的场面处理。整体基调急促、压抑、粗重,呈现出高度发达资本社会里底层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不安、麻木、禁锢。谈到这样的形式,不得不插说“直接电影”与“dogme95宣言”。“直接电影”极力地摒弃虚构而只一味地去呈现并接近真相;“dogme95宣言”则以现场直播式的随兴从场景和角色中挤压出真实。达登内兄弟的电影手法与两者不无相象之处,但《罗塞塔》却略有不同。它一方面秉承写实主义风格,采用自然场景、光照及声效,不带任何评判地去呈现现实;另一方面它注重电影书写技巧,借助场景与角色、镜头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内心的情绪。摄影机镜头成了观众本身,观众被迫接近场景和角色以至接受导演精心营造的真实,虚构的剧情不露痕迹地成为观众难以避离的现实。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呈现出的是一个既客观又重组的现实,并不矛盾地达到形式对内容的统一。罗塞塔,自然地成为了我们(观众)的朋友,我们的姐妹,我们的亲人。她的性格、她的情感、她的价值观……被活生生剥落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以一种平视的目光去面对她的生活及她所遭遇的一切,从而引发对社会、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我想:罗塞塔为何要告发里昂特?因为她想要一份工作。为何里昂特给她一个可以挣私钱的工作她却不肯接受?因为她要做一个“正常人”,她不想接受别人的帮助,她要活得有尊严。对,我激动地说出了“尊严”!当罗塞塔看到里昂特落水而意欲见死不救时,她可曾想到过何为尊严?尽管她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但当生活陷入现实的泥沼里无力挣脱时,她或许首先想到的是那份梦寐以求的“正常”工作,其次才是友情抑或爱情。在麻木中她也在痛苦地挣扎。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何在?一个本应天真无邪的少女的良心却被混混噩噩的资本社会物化,并正在一点点地流失。尊严不过是披到她身上的白围裙,需要靠丧失人性的卑鄙手段去夺取才可以体面地套在身上站在人们面前。以这样的尊严去活,还不如去死。果然,罗塞塔选择了自杀。

我又想:罗塞塔为何如此卑鄙地去告发里昂特?因为她实在太渴望摆脱苦难的生活,不得已走了一条错误的捷径。为何她又要选择自杀?因为即使通过错误的捷径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彼岸,生活依旧是羁绊如泥、沉重如尸,让人费力挣脱,也费力负起。她想一死了之。可偏偏她没有死,她仍旧要去搬抬沉重的煤气。她终于本能地哭了出来,表情也不再是被现实社会冷漠法则侵蚀过的木然与敌对性。这时,她急需被人理解,可恰恰身边的人竟是她曾伤害过的里昂特。她的心理该是多么复杂啊。她有可能是因无奈于自杀未遂而啼,也有可能是因疲于再次陷入苦难生活的泥沼而泣,还有可能是因得到了关爱所以感动而涕。总之,罗塞塔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姐妹,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周围负担着苦难生活的人们。

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十分希冀的光明,也没有十分健全的温暖。这正说明生活本身就没有单一的定式。换成是我是你,试问自己这样的生活背负起来是否会感觉沉重?沉重到什么程度?会去反抗吗?面对它的时候,会像罗塞塔一样美丽吗?

 4 ) 弱者一定需要同情吗

在我看过的大多数国产片和美国电影里面,底层人物都是要让观众同情的,经济上的弱势对应需要他们在精神、道德上体现出强烈的尊严感,要不就违反了主流价值,要挨骂。商业片在这个方面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弱者自立自强,强者为富不仁。迎合观众们的普遍心理,顺着观众们的意思,观众才能喜欢,口碑上能上去,票房才能卖座。
  
但是这片里面一无所有的女主角遇到唯一帮她的男性的时候,第一次在他要溺水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不打算救他,第二次选择了出卖他以换得工作。这个情节最为触动我,这才是我认为的生活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以及艺术电影导演该有的态度,这样一个贫穷,暴躁,满脸压抑,我随时准备好看到她大吼大叫,和人扭打的女人,活下去,才是她的第一人生哲学。看到她躺在床上默念“我有了一个朋友”的时候,我以为珍惜,真爱,感恩就是故事往下的发展了,不过还好,这个反转让我接下来打起了精神。
  
  
片子总体而言没太大亮点,讲述一个出生不幸,母亲酗酒卖淫的少女艰难的生存。和我看过的其他两部达内兄弟的电影《单车少年》,《罗尔娜的沉默》很像,要平庸些。人物两三个,镜头一直跟着主角,主角一般都缺少温暖而有性格缺陷,总是处在急促的走动,跑动之中,满脸压抑(达内兄弟挺喜欢拍主角的脸),随时可能发怒、使用暴力,镜头保持着中近景一直跟着,晃动被有意的放大,以制造急促和紧张感。《单车少年》、《罗塞塔》在主人公体会到一个无偿关爱他的人的感情的时候结束,《罗尔娜》在女主角怀孕而放弃犯罪走向新的人生结束。画面的风格模仿纪录片,因此粗糙也成了有用的,帮助了环境的真实感和人物的刻画。有时候意识到达内兄弟的电影简直是小成本艺术片的一个典范。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导演真的很吊,全片无配乐,没空镜没升格,最后女主角趴在煤气罐上呜咽两声,扶起来看着男主角止住了哭声,就黑场结束了,演职员字幕上升的片尾音乐都没有,这种态度和他们的主角那种态度一样,去你妈的煽情和感动,我要的只是一点点陪伴。

 5 ) 达内兄弟的“冷”与“暖”

在1996年发轫之作之作《一诺千金》崭露头角之后,从1999年的《罗赛塔》到2019年的《年轻的阿迈德》,他们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进入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他们总是聚焦生活,用简单朴素的镜头语言去捕捉生命的真实与感动。他们拥有自己所熟练的艺术片模式,一种戏剧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构,人物在影片中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们往往处于社会边缘并陷入道德两难。在冷漠的情感社会中,达内兄弟总能将戏剧性的剧情与人物融入进社会现实自然环境中。在他们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真实的万钧之力,也可以看到道格玛95所倡导现场拍摄和手持摄影带来的自由,同时也能够看到达内兄弟年轻时所学习的纪录片的粗粝生活质感。纵观两人的十一部剧情长片,我们似乎能够从他们的镜头处理和人物设置上感受到几种不同层面的“冷”和“暧”。 冰冷的弱者反抗 温暖的虚构神性 达内兄弟偏爱表现相对来说较为弱势的群体:《罗赛塔》中的失业女工、《一诺千金》中的黑人移民劳工、《孩子》中没有责任心的无业未婚情侣、《两天一夜》中的抑郁症女工……也许我们可以窥探到达内兄弟对于阶级性和政治性的探讨,在那些灰蒙蒙的小镇的街上,还有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矛盾与悲剧。在这些让我们容易移情的“冰冷”人物身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反抗精神和陷入道德两难后的自我救赎,《一诺千金》中的伊戈便是如此,他目睹了黑人劳工的意外死亡,却要听从以黑中介为职的父亲之命欺骗黑人妻子,伊戈最后的道德觉醒(买掉象征罪恶的金戒指)让他完成了自我救赎以及对父权的反抗。人物是冰冷的、反抗是冰冷的但是达内兄弟的“温暖”的,在影片中,他们增加了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的“神性”人物,他们博爱、无私、善良,是导演在影片中的化身。这些天使人物甚至出现在了达内兄弟的每一部影片:《单车少年》中收养孩子的女理发师、《无名女孩》中总在询问死者姓名的女医生。在《一诺千金》中天使人物是那个永远坚强的黑人女性,她的自信与对丈夫的坚定让小伊戈的内心产生了愧疚感,她在得知真相后的宽恕与原谅更显示出女人的神性。 冷静的克制处理焦灼的情感暗涌 达内兄弟的电影的高潮向来都是情感在人物内心涌动,从未得到宣泄和释放。《罗赛塔》结尾罗赛塔为自己煮了一个鸡蛋后打开煤气罐释然躺下、《两天一夜》中曾患抑郁症的下岗女工桑德拉在镜子面前吞药自杀、《他人之子》中木匠与杀子仇人在树林里扭打后选择原谅、《年轻的阿迈德》中年轻的教徒毅然决然地逃出监护前去刺杀老师……从这些影像中,我们无不为其感到揪心,也一定能感受到镜头背后人物的“焦灼”。而且达内兄弟从不会去刻意地交代过往,也不会铺垫一些人为情节去增强该桥段的戏剧性,达内兄弟将所有的前因后果都融入到了细节当中,镜头只是像平常一样聚焦着当下的人物和情感的呈现。这种“冷处理”才让这些极具表现力的情节在达内的镜头中依旧显得冷静。第一是在他们的电影中,人物的紧张是最容易捕捉到的,他们往往身体僵硬紧张、机警、反应过强。但在上述场景中,紧张的情绪渐渐弥散,观众只能听到粗壮有力的呼吸声,我将其视作达内兄弟的“喘息时刻”。在喘息时刻中,罗赛塔与桑德拉的平静自杀令人心寒,木匠奥利维尔的内心的艰难抉择也在被无限的放大,一无所有的罗尔娜在小木屋中抚摸着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孩子时的绝望感和无处依托的迷茫也被最大程度地表现;第二则是对小景别的运用,狭隘的空间和压抑逼仄的构图视角让人物的内心的情感被挤压,这种隐性的表现手法让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波动也显得更加真实。达内兄弟往往通过冷静克制的方法对人物心理的矛盾和戏剧冲突做淡化处理,不突出人物的内心冲突,观众的情绪也不会一次性地宣泄。而是通过用镜头的压抑构图和手持摄影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挖掘,直到在“喘息时间”中让观众情绪得到延宕并直至结尾。 冷漠的社会纪实 热忱的戏剧干预 达内兄弟影片的生命力在于戏剧与纪实的有机结合,他们影片中的人物的“转变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明显经过精雕细琢后的人为产物,但同时也是深深植根于社会环境的真实反应,是一种现实的再现。在他的剧情电影中,我们能够从镜头窥探到比利时瑟兰城的现实环境与社会矛盾,这必定来源于他们长久以来的纪录片创作。纪录片让他们学会了“隐形叙事”:他们作为叙述者往往被降低到观察或记录的地位,他们从不滥用蒙太奇去搅拌情节也不通过自己本身的主观构想去影响和摆布故事,镜头更像是一个发现者,直接将故事传播出来。这种偏伪纪录片的手法也让达内兄弟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有力。但是在面对冷漠的移民、宗教、失业、女性地位等问题时他们也会通过一定的戏剧干预来让影片中的事件变得充满希望与可能,这种戏剧影响表现在优秀的场面调

 6 ) 笔记/2023.6.28

《罗塞塔》,可能是现代(同时也是达内兄弟自己)唯一的伦理电影。晚上我重看了一遍,它显得是如此特殊。当然,如果要拿基耶斯洛夫斯基,拉斯·冯·提尔的部分电影,甚至是李沧东和金基德一些不太美好的影像来反驳我,我会说他们拍的是道德电影。这里的区别在于,这批作者在场面调度中做出了选择。是的,他们依然选择了“单个”的影像(尽管他们貌似找到了自己)。而影像不需要被选择——如同道德——真正精密的影像来自被作者自己选择毁坏的裂隙,如同我们在戈达尔的《我们的音乐》与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中看到的那样,影像的选择是不需要被看到的,它往往需要一个困惑的时间。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内,我们发现了一个复数的“历史”(history (s))。那么存在一个复数的“道德”吗?在《罗塞塔》里是存在的。它存在一个“被选择的道德”的场面调度当中,正是那场罗塞塔救助落水的里凯的那场戏,我们不可忽视的看到了一个他者的魅影,而他者则寄宿在了场面调度当中。那么,我想用列维纳斯的一句话来总结今晚的笔记,“伦理是我们所不由自择的。”

 7 ) 双金棕榈导演叩响戛纳大门的人性之作!

近日关于导演阿莫多瓦痛失 1999 年戛纳金棕榈奖的新闻再度浮出水面,据说当年颁奖礼前夕已有不少内部消息流出说是阿莫多瓦会凭《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荣获金棕榈奖,结果那一晚这位西班牙导演却饮恨只拿到最佳导演奖,而矛头直指当年评审主席大卫·柯南伯格。柯南伯格是否独裁专断无从得知,但另一个更可信的消息来自当年戛纳主席吉尔·雅各布,他透露说那是史上最快投选出金棕榈的一届,一众评审成员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一致投给了《罗塞塔》

这可是比利时达内兄弟初次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当年的无名之辈竟然凭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一举夺得金棕榈奖,好比是一枚炸弹,震碎了欧洲艺术电影矫揉造作的印象,还宣告了两人正式成为戛纳嫡系成员。两兄弟此后的每一部新片不仅顺利入选戛纳竞赛,而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轻易拿奖,从 1999 年到 2022 年足足横跨20多年,从戛纳影帝和影后,最佳导演和剧本。更厉害的是在《罗塞塔》六年后,他们凭《孩子》再次摘取金棕榈奖,晋升为“双金棕榈俱乐部”成员。

▲女主角艾米丽·德奎恩

从籍籍无名的导演,到艺术殿堂的宠儿,再到全球青年导演模仿崇拜的对象,这对比利时兄弟有什么独门秘笈走上一往无阻的大师之路?不妨从这部叩响戛纳大门的《罗塞塔》来一探究竟。影片以一个突如其来的场景拉开序幕,在晃动不堪的镜头里,渐渐看清是一个女孩,却看不见她的表情样貌,只见她在要命似的狂奔,直至她冲到楼下与领导爆发冲突时,我们才知道其目的;之后,她像头野兽般撒泼,继续横冲直撞,直到被前来的警察制服。开场一幕让观众对主人公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不仅稍稍揭开了社会问题的表象,更不知不觉奠定了整部作品的美学风格

有别于常规手法,达内兄弟更多地透过动作,而不是表情和语言,来塑造这个人物,比如她回家前换上藏在石洞里的雨鞋,偷偷前往湖边捕鱼,把纸巾搓成细条塞进窗台的缝隙。此外,导演忽略掉所有的心理描写,从头到尾也不对她的行为做出任何判断,观众只能透过前后情节,甚至代入个人经验去推测。这种刻画方式必然导致观众对女主角有截然不同的观感:她对母亲一时孝顺有爱,一时冷漠无情;她自尊心强、独立能干,有时却蛮横无礼,令人侧目。

▲达内兄弟(中、右)和女主角在拍摄现场

为了让观众代入这个角色,导演全程运用手持摄影跟拍镜头,使观众与角色维持着紧密的距离,从而使影片由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叙事的速度感。这种借鉴于动作类型片的手法嫁接在此题材上,诞生出一种“行动式现实主义”的风格,恰好与当年的“道格玛 95”遥相呼应。这场诞生于 90 年代中期,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率先掀起的电影运动,提倡抛弃各种虚假矫情的元素,回归电影的原始性。随之影坛上掀起一阵“道格玛”热潮,比如像温特伯格的《家宴》和冯·提尔的《白痴》,均先后在戛纳上亮相获奖。

这类家庭录像式的拍摄方式相信给达内兄弟不少启发,从而在《罗塞塔》的创作过程中里融入更多的思考。手持跟拍摄影、叙事的速度感、零配乐的处理等等,都为这个故事找到了最准确的表现角度。当然,最大功臣还要数艾米莉·德奎恩这位不可多得的女演员,虽然这是她的演员处女作,但是在两位导演的指导下一举摘下当年戛纳影后的桂冠。

▲收获爱情的女主角

这个底层人物的研究揭示出不少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莫过于青少年失业,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漏洞。据说影片获得金棕榈之后,迅速推动了比利时政府完善劳工法案,更好地解决了青少年的就业和失业问题。不过,对社会问题不感兴趣的观众依然能找到最撼动人心的时刻——真实的人性,这一直是达内兄弟作品中不可忽略的焦点。类似的底层题材,往往倾向于塑造心地善良的贫苦劳动者与自私黑心的资本家之间的对抗,这个剧本有意回避了这些庸俗的套路设计。

导演塑造出一个极其复杂的底层年轻人:她拒绝别人施舍,坚信靠努力劳动获得报酬,却又在别人伸出援手和爱意时动了私心,谋取私利,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呈现得入木三分。人性的复杂面相信是大部分戛纳获奖影片令人难忘的原因,正如另一部金棕榈影片——迈克尔·哈内克的《爱》,《罗塞塔》同样不动声色地刻画出人性最自私阴暗的一面

▲令人心碎的高潮一幕

她身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或许是令她成为“野兽”的致命因素,教育缺失、父母关爱缺失、社会制度的不公都令她身上的“兽性”变得无从抑制,也许能解释她常常因小事而触怒的原因。当她眼看男主角掉入水里却没有立即施以援手,以及之后她去老板面前告发男主角而获得工作职位的情节,则明显展示出她已抛弃了人性中的善良,彻底沦为“野兽”。

然而,达内兄弟并没让人物沉沦到底,反而给这个人物保留了一点人性苏醒的机会,从她打电话给老板辞职的举动得知其良心未泯,而最后一幕提着煤气罐在路上跌倒爬起来反复数次的场景,更是无声地刻画出一头狂妄暴怒的野兽恢复人性的过程,也许是男主角给予的爱把她从人性深渊的边缘拉了回来。

戛然而止的结尾同样是达内作品的标签,导演暗示了这不是一个大团圆结局的童话,而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切面。谁也不知道她后来的命运如何,她会继续自杀?还是与男主角和好?这些答案全部留给观众去想象。达内兄弟透过这个短小精干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人性本质的思考,才是最震撼心灵的部分,也是他们的作品一直探索思考的方向。

 短评

最后她哭的时候,这片子才算完满。

7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然后...我就迷上了达内...

9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万恶穷为首,挨过穷的都懂的。

13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无愧金棕榈(以及最佳女主),生活的痛和命运的玩笑啊,都在这里面了。最后她的哭就像紧绷了一个半小时的弦,突然断掉

1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感情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人生就是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状态。

16分钟前
  • 还行

用吹风机一次次烫向的肚子,有着难以言说的疼痛。背负着这样的母亲(安于在男权结构里沉沦的女性们),坚强的Rosetta到底有没有出路呢,她迎向生活、迎向不公平的就业市场、甚至利用唯一给她一点帮助的人,只为成为真正的人,但注定不能,她还要拼劲全力的去死。怎么能不伤心呢!摄影太棒。

19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故事本身远没有达内兄弟的手法好看。老是顶着拍,不松,但是也不急,不像有的导演喜欢一上来就推到脸上去。达内保持距离,但是绝对不会丢。人物走动,手势,重复做事,全部卡在镜头里,真实是一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镜头拍得苍凉,苦涩的苍凉。

2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如果单从电影内部看,达内作品都趋向于一种完满性(五星)。但这种小品极度道德化倾向,反过来弱化影片社会性,这也是达内面上有力但实质最无力地方。专注拍摄底层是永远看不到社会结构性问题,结果就是底层与底层之间不体面互掐,进而还引发中产观众发出“可怜之人必有...”简直助纣为虐

2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你叫罗塞塔,我叫罗塞塔。你找到工作,我找到工作。你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你不会一成不变,我不会一成不变。”被罗塞塔的喃喃自语戳中泪点;影片结尾,罗塞塔拧开煤气,准备和酗酒的母亲一起死,结果煤气不够用,只好出去买煤气,这悲惨又冷幽默的一幕让人哭笑不得。

2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晚上凉面就吃了两口,看他们总是在吃松饼,一直在想淋点糖浆,肯定很好吃。。。这么悲惨的生活竟然被我看出一丝幸福感。。药丸!

29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女主角的表演贵在真实,牵动人心。

3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想自杀,瓦斯用完了,买瓦斯,搬不起,倒在地上大哭。穷是恶之阴霾,生死都逃避不开。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一个有生命的人物, 始终难忘. 她叫Rosetta, 她有一个朋友, 她就是想找份工作, 她撬了朋友的工作, 她把名字绣在白围裙上. 她只想过普通的生活, 就那么难, 想死, 煤气罐又那么重..超16mm, 手持, 销魂地疯狂跟拍, Alain Marcoen. 红色的衣服, 蓝色的煤气罐

39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达内兄弟的突破之作,获1999戛纳金棕榈与影后。1.如此残酷而无望的底层现实,永无休止的重复人生:跑着穿越马路,翻越篱笆,在草丛管洞中换鞋,用自制饵瓶钓鱼,还有一次次拼尽全力的过激抗争。2.达内兄弟完美诠释了“展示,不要告诉”的真谛:摇晃的手持跟拍长镜头,景别以近景和特写为主,限制性视角,充分利用画外空间的自然声叙事,零配乐(仅有一段叙境内舞乐作为唯一的欢愉时刻),对主角内心活动不作任何说明与解释——风格与内容卓然贴合。3.令人酸楚的腹痛时刻与电吹风带来的微末暖意。4.罗塞塔一路奋战,仅仅只是想要一份工作,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成了贯穿达内兄弟作品的母题(从[一诺千金]至[两天一夜])。5.吃鸡蛋的段落极具真实感,而那段时长5分多的苦苦搬运煤气罐(与环绕身边的摩托声)的长镜头,更是点睛妙笔。(9.0/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手持镜头的压迫性,空间狭小,暗喻人物在社会底层生活艰辛,随之将观众的紧张感充分缝合。画外音使空间外延,尤其是摩托车的轰鸣声,创造性使用,与省略叙事相得益彰,浮出凝练而生动的人物白描。

4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少见的对西方社会底层人物的刻画。着迷于精神享受法国人永远不会拍这种题材。手持镜晃过头了,直对人物的脸和动作,观众与其共呼吸,展现而不是表现。隐忍、克制,情绪无从释放。无缘由的动机,精神上的迷离都拜生活所赐。讽刺的是:想过普通生活的人无法得到工作,而无所事事的人却拿着救济金过活。

4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我们的许多影片都包含了适应/归属的概念。社会没有罗塞塔的位置,她从来不知所属。所以在执导的时候我们就尝试着替她找到位置。我们总是让摄影机跟在她后面的某个‘错误的位置’上,造成对观众来说角色不够清楚,而如果你感觉正在失去这个角色,你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我们不想去讲述一个对明天茫然无知的人的故事,拍罗塞塔,摄影机总在是在她身后,如果我们认为她想左转可实际她转向右,摄影机必须迅速调整跟上,有点像是战场中的摄影机。你正在拍摄某人,但你却不能控制他,这是一种纪录片式的风格。甚至对话的时候镜头也要表现出我们对他们并不熟悉。”……长期以来达内兄弟总是一齐创作剧本现场指导幕后剪接出席庆典接受媒体访谈。简称:齐达内。

53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原来达内兄弟这么坚持地拍底层命运啊!基本模式就是全程的绝望和结尾的零星曙光。城市里的树林、河岸频繁地出现,那里藏着穷人的宝贝、赃物和所剩无几的秘密。把一句台词改写成罗塞塔之问:这样的状况会一成不变吗?

55分钟前
  • 57
  • 力荐

达内的片子,挑厉害的看个三部就应该是极限了……

6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白描的手法很高级,高速叙事让短时间的电影充满了转折和悬念,人物特写又格外贴近真实。但也有缺点,人物在达内的电影中习惯性只做不说,导致行为缺少动机的表达。极简写实主义的典型。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