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

剧情片英国2009

主演:本·巴恩斯,约翰·霍林沃思,Cato,Sandford,皮普·托伦斯,费奥纳·肖,本·卓别林,卡罗琳·古多尔,玛瑞亚·达波,迈克尔·卡尔金,科林·费尔斯,艾米莉娅·福克斯,Nathan,Rosen,Jeff,Lipman,Louise,Kempton,道格拉斯·韩歇尔,蕾切儿·哈伍德,约翰尼·哈里斯,大卫·斯特恩,乔·伍德考克,马克斯·艾恩斯,丽贝卡·豪尔,休·罗斯,Jules,Smith,诺利·麦克库尔,若昂·科斯塔·梅内塞斯,丹尼尔·纽曼,Tallulah,Sheffield

导演:奥利弗·帕克

 剧照

道林·格雷 剧照 NO.1道林·格雷 剧照 NO.2道林·格雷 剧照 NO.3道林·格雷 剧照 NO.4道林·格雷 剧照 NO.5道林·格雷 剧照 NO.6道林·格雷 剧照 NO.13道林·格雷 剧照 NO.14道林·格雷 剧照 NO.15道林·格雷 剧照 NO.16道林·格雷 剧照 NO.17道林·格雷 剧照 NO.18道林·格雷 剧照 NO.19道林·格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0:22

详细剧情

穷小子道林格雷(本·巴恩斯 Ben Barnes 饰)从乡下来到伦敦,结识了社交场上的著名画家巴兹尔(本·卓别林 Ben Chaplin 饰)和绅士亨利(科林·费斯 Colin Firth 饰),两人见他长相俊美,所以引荐他进入社交名流圈。巴兹尔专门以他为人体模特,画了 一幅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半身肖像画,立刻引起社交圈的惊艳和赞叹。从此,格雷进入了名利场,每日过着五光十色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小剧场演员塞西莉亚,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听说格雷要结婚,亨利便开始诱导他,不要相信婚姻,应该好好享受风月。于是,格雷跟爱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后来人们在河中发现了她怀孕的尸体,这让他非常震惊和懊恼,但是无力挽回。格雷彻底堕落,不断用女人、酒精甚至毒品麻醉自己。一个灵魂从此走上了邪恶的道路……

 长篇影评

 1 ) 谁之罪,对比09版电影与老王小说

有两段情愫一直让我难忘
一样的有着威尼斯的罗曼背景,少年的惊世之美,充斥着对希腊精神的崇拜,以及迷恋者最后爱而不得的死亡。(王尔德曾经说‘威尼斯和牛津都是适合恋情发生的绝妙背景地’,啊~是不是很有奸情的一笔?)
一段是托马斯曼的《Death in Venice》
一段就是老王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故事背景设定】
《道连》,引用亨利或者老王自己的审美趣味来说,故事从一开头就充满了一种悲剧美——
红极一时的绝色美人,爱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私奔之后,美人的父亲因为不爽,出钱雇人干掉了女婿,美人落落寡欢的回到家中,诞下了一名男孩,不久便死了。小男孩便是道连。
——亨利从亲戚那里打听来的八卦
道连从小就不受爷爷待见,从电影来看,道连不仅被爷爷关了小黑屋,还被严重鞭挞过……(SM色彩阿,据说SM的鞭子就是源于英国,因为太拘谨了,需要发泄……)

三人组的人物设定非常诱惑:
一个永葆青春的绝世美少年
一个崇拜他的痴情画师,和一幅神秘画像
一个放荡不羁,对美少年的精神有些许占有欲的贵族风流男

【关于电影的选角问题】
道连:
Ben Barnes是帅哥,但刚出场时,下巴上那道阳刚之极的沟还是吓到了我,这哪里是什么阿多尼斯……对于一个传说中的美少年来说,他长得略微“彪悍”了一点,好在从被亨利性启蒙以后,这种突兀感觉就淡了很多。

亨利: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魅力的人物,因为老王在书里把最好的台词都给了此君。另外,根据老王的YY,亨利也是一个皎皎不群的俊逸男人——“修长潇洒”,“低沉的音调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冰凉,白净的手指像花一样出奇的动人”。看到此处,我们再反观片中的大叔……(老王的自我分裂后,1/3的成果就这么给毁了)
-----------------------------
有人为colin firth喊冤——'Colin firth演Henry当之无愧'
对此,我只能说CF君的演绎历史很光辉——《同窗之爱》《BJ》《傲慢与偏见》……
跟王尔德精神也有契合点,有贵族有耽美有智力
不过我一直没觉得他魅力,总感觉被其他男人的风头盖过,而且显然,此君已然发福,过了最美的年纪。当然这个是个人审美问题……
说到BJ,我突然觉得格兰特.休会是亨利不错的选角。不过他显然也是半老了。
----------------------------

霍尔渥:
比书中漂亮些,这个人应该去演亨利。当然画师漂亮些,我是很赞成的,因为我一度YY道-霍二人组。
托马斯和王尔德有很多相似的情结——比如,他们都曾说到,那些成就惊人艺术的人在现实生活在却是何等的不可救药的乏味。阿什巴赫是一个,霍尔渥也是一个。

【霍尔渥的单相思】
“有时候,他(指道连)麻木不仁得可怕,而且大有以我的痛苦为乐的样子,我觉得我把整个心灵都给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却把它当作插在上衣纽扣上的一朵花,当作是一件满足虚荣心的装饰品,只供夏天的一日之需。”
——霍尔渥对亨利诉苦

09版的尺度还是很大的,情意迷乱的道连很豪放的舌吻了霍尔渥,霍没拒绝,可见这爱不是纯种柏拉图,还是有肉欲成分的,后来还痴痴的看道连醉醺醺的解裤带……下面发生了什么#¥%……

【亨利的诱导】
“美貌有绝对的统治权力,谁有了它,谁就是王子。”
——亨利对道连的布道,或者荼毒

小说里,使得道连脱胎换骨的基本就是亨利的说辞,电影就比较丰富多彩了,说辞+幻药+女色
话说亨利是个很优质的诱导者,下等酒肆,高档妓院,百无禁忌。(第二个妓院布景很有风情,贝壳里的维纳斯啊~据说意大利曾经有一度以大肚子为丰腴之美)

亨利告诉道连,拥有青春和美色,世界就是他的。烟盒上的反光镜很妙~
道连又被亨利的话深深打动,回眸一看,满眼的莺歌燕舞,暗送秋波

【道连的《逆反》】
让道连游戏人生的是亨利给他的一本神秘的黄皮书。(《逆反》)
从王的小说来看,道连的趣味非常高雅曼妙——文艺、音律、古董、香氛、宗教都有相当的造诣。并且,道连把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分割的很清楚,他奉行的是后者——以适当的节制,保持感官的高度敏锐,执着于体验和探索。
相比之下,片子里的道连脱离了灵性,比较色情狂,老少通吃,男女齐上,另外还有3P和SM……
不过这些片段都拍的不错,OST很棒,小提琴的音色让气氛很妖冶。

【碧希尔之死】
书中,道连在剧院爱上了碧希尔,她演莎士比亚的剧目
(老王也特意提到了《皆大欢喜》里的罗瑟琳,碧希尔改装成了少年郎。莎士比亚据说曾经爱上了个男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安排罗瑟琳在剧中也异装了一回,还牵扯出一场女爱女的闹剧……)
道连被舞台上碧希尔的美惊呆了,看得泪水涟涟。老王也曾提到了提琴作为背景乐所起到的神奇的催化作用,和道连一样,老王看重,并且信仰通过感官刺激所带来的精神快感。所以他曾经说过,‘能把灵与肉分开的人,根本就没有灵与肉。’(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老先生可以在阴世和老王就这一议题,好好探讨一下。)
而后,道连与碧希尔热恋,订婚,碧希尔因为体验到了对道连切实的爱,转而对戏剧产生倦怠,正巧道连拉着霍尔渥和亨利来观戏,看到碧希尔形如木偶的糟糕演出,道连气的拂袖而去,离去之前耍了几句“不过是三流女戏子”“永不再见”的难听话。次日,亨利从报纸上看到了碧希尔的讣告。
道连受到亨利的启发,向霍尔渥用很罗曼蒂克的手法描绘了碧希尔的死——‘戏子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俗不可耐,但碧希尔不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爱,她就像朱丽叶一样的死了。’

电影走了比较简单的路线,亨利带着道连去高档妓院,道连觉出了嫖妓和幻药的好处,于是对婚姻不再热衷。

两种决裂的版本都很仓促,像古希腊的悲剧,简单粗暴,看着很有脱力感。
但小说和电影到底不是在一个层面的,小说里,道连不爱碧希尔是因为爱情理想的破灭(至少道连是这么说的),片子里,则更多是因为肉欲的觉醒。

【碧希尔老哥之死】
此君爱妹妹爱的很深切,妹妹死后日日思想着找“迷人王子”(就是道连格……)雪恨。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他都死得很有创意。
小说里,此君学还珠格格,潜入贵族的狩猎区,可是等不是五阿哥的箭,而是一颗硬生生的子弹。
片子里,此君追着道连跑,跑着跑着跑进了火车的轨道,然后火车呼啸而过……
无论是片子还是小说,道连都为此君的死留下了晶莹的泪水
片子里的泪水是典型意义上的泪水。
小说里的泪水就比较搞笑了,道连知道他的安全再也不会受到威胁,喜极而泣……(老王,我对你无语……)

【道连的最后一个女人】
这一笔在小说中写得极妙,道连爱上了一个叫海蒂的村野女子,此女极美,容貌大似碧希尔,道连和她都谈到私奔的地步了,却突然良心发现,放弃了这个姑娘。
道连把自己的这个闪光之举告诉亨利,亨利却不以为然,说此举乏善可陈,断定道连一定使那姑娘伤了心,她要么自杀,要么就是一辈子鄙夷丈夫(巨同意,亨利说得太帅了)
直到临死前,道连终于意识到亨利是对的,他那么做不过是迷恋伪善的崇高。

片子里,此女成了亨利的女儿,做派潇洒,道连的确爱上了她。在生命最后关头还深情款款的握住此女的手指。
而亨利也脱离了始终风轻云淡,游离在外的散仙摸样,摇身成了慈父,警告道连不要靠近他女儿。

【霍尔渥的尸体毁灭法】
片中,道连采用的是时下变态杀人狂喜闻乐见的分尸法,然后装箱,半夜在码头抛尸。
小说,稍微复杂了点,道连去找了一个化学家,这个化学家在书中语焉不详,他早年喜好音乐,和道连曾经私交甚好,但突然就分道扬镳了,道连请他用化学试剂毁尸,他一口回绝,然后道连就拿出了一封信,说如果他不从,就把这信寄出,于是化学家就从了……(根据我的惯性YY,这是道连对于同性恋的忏悔书,其中必然拉此君下水了,老王可能是迫于某种原因删节了)

【道连的画像】
这个我不多说了,那条从眼角冒出来的毛毛虫(蛆?额,真恶心,想到了《围城》里德“肉芽”)很强大……
最后的秃头男非常像某人,哈利波特里的守夜人??

【道连之死,谁之罪】
09版的故事,概括来说是这样的:
一个美少年,沉溺声色,浪荡多年后,终于幡然醒悟,真心爱上了一个姑娘,但此时早年荒唐的报应也到了,道连怀着满腔的怨怒刺向画布,与其中的恶灵同归于尽。

这是老王故事的世俗版,就像乱伦的宫帏密闻被改造成了老少皆宜的《白雪公主》,老王不是个说教者,道连的故事,不是劝人从善,而说的是伊甸园里宿命的原罪——霍尔渥说,庸庸碌碌的人也许就这样活了一世,但神有所赋予的人,比如他之于画艺,道连之于美貌,都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最后,相应的,两人都为所得而死。
“神所赋予的,很快就会收回。”
亨利也不止一次的表达了这种宿命色彩,人都是伊甸园里的夏娃,趋向于犯罪,终止于驱逐。修养和堕落是通向文明的两条途径。
道连脱离了自然的束缚,享尽世间的妙趣,在窥探了世界几乎所有的秘密后,他成了精,少了人性的善念与温存,但充满了智慧和灵性。
黄金时代的人类因为太过强大而被神灭绝
亚当夏娃因为偷食了智慧果而被神驱逐
道连也是如是,当他阅历无数,魅力四射,企图摆脱世间唯一让他恐惧的束缚时,他的命也到了头。
就像黑帮枪杀前最常用的一句“亲爱的,你知道的太多了。”

一切,起源于某年的一个痴愿,如果能让我永葆青春,我愿意……

图文版:
http://hi.baidu.com/%B6%FE%CA%AE%B0%CB%BB%AD%CF%C8%C9%FA/blog/item/35372cfa471352294f4aeaba.html

 2 ) 走钢丝的人

好久没有写影评,并不是没看电影,而是因为实在是太忙,于是乎看过之后遍默然评估一翻作罢。可惜了《第九区》和《灵通人士》的秀逸品质;也可惜了几部恐怖老片带来的非凡乐趣——《Evil Dead三部曲》,《美国狼人在纽约》;同样还有颇为失望的《拉贝日记》和让人一声叹息的《窃听风云》。现在终于抓到时间,却刚好碰到了在上映《多利安·格雷的画像》。于是这篇文章有了点误打误撞的意思,纯粹“逮着谁就是谁”。 说“却是”这部影片,是因为他原先既不在我的大期待作品之中,也没有在舆论上掀起波澜。尽管没有抱着华丽的期待走进影院,却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有大感失望的摇头。导演的意图十分明显,但却仅仅如此而已。 王尔德的原著小说我未拜读,只是在网络上看过对剧情的描述。从大体上看,电影遵循了原来小说的脉络,但却在结构和动机上进行了全新的建构。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多利安·格雷究竟是何时开始醒悟的?多利安·格雷与魔鬼订下契约,让油画代替他变老,但油画不仅仅成为他生理的替身,也是他自己灵魂的显现。于是在目睹了油画的可怖面容后,多利安·格雷决定从良。在小说里,多利安·格雷并没有真正一开始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从良”。他做出了一系列“善举”,却并没有使油画变回去。这是因为他的善举并非发自内心,而只是他丑陋灵魂的又一次可耻的骗局。 但是在影片中,他却在一次为期数十年的长途旅行后突然醒悟,并开始真的爱上了亨利的女儿。这样的改变,若是作为重构故事,也未尝不可。但问题在于,影片始终没有把究竟是什么事情促使他改变交代清楚。唯一的线索是反复提及的多利安的第一次爱情——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的爱情。但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刻意让多利安离开进行旅行就显得鸡肋——因为这说明旅行本身并不是改变他心智的诱因。况且这样几乎是耍赖的一笔带过“几十年后”,使得电影的魔力消失殆尽。因为抽象具象的事物是文学作品的长处,电影具有的则是化抽象为具象的魔法。无法通过视觉语言展示多利安经历的沧桑是影片的一大失败,这也使他的性格变化缺乏令人信服的情感和逻辑根基。 这一点也使导演的娱乐化意图遭到破产。影片很明显希望比原著更具有当代的娱乐性,导演不遗余力的增加了影片的奇幻色彩乃至悬疑气氛。但是此故事的魔幻性正是来自于多利安作为不老及不死之身的特质。如果是希望增加娱乐性,就应该在此方面大做文章,并且用具有创造性的手法对此进行描写。但在这一点上,导演展现了他惊人匮乏的想象力。除了手臂被玻璃扎伤的伤口自动复原,影片再无更多的描述。回顾过去几年的影片,不乏对具有自我愈合超能力的人物进行描写的电影——最有名的是《X战警》里的金刚狼。而更有意思的对比是史蒂芬·诺林顿的“败作”《非凡绅士联盟》:因为在这部根据阿兰摩尔漫画改编的奇幻冒险片里,出现了斯图尔特·汤森德扮演的多利安·格雷。这个漫画版的多利安·格雷被极大的夸张为不死之身,并且年龄大得惊人。虽然这也许过于漫画,但他确实使这个虚构人物的娱乐性得到了巩固,并随之带来了令人好奇的化学作用。反观《多利安·格雷的画像》,其对于魔鬼契约强大力量的描写远远不够,因此这个“堕落版美型浮士德”的故事就缺少了令人紧张和惊叹的法宝。 非凡绅士联盟中的多利安格雷 尽管不能把这部电影和《非凡绅士联盟》进行比较(因为他们实在是不同类型的影片),但却可以把扮演多利安·格雷的本·巴恩斯和《非凡绅士联盟》中的斯图尔特·汤森德放在一起评价。公正的说,本·巴恩斯在影片中表现得很卖力。但是他天生缺少一种黑暗和邪恶的气质。他虽然试图玩世不恭,却总是让人觉得缺乏魅力而笨手笨脚。反观汤森德的表演则张弛有度,自信满满,契合了(至少是漫画版)人物的复杂个性——让人爱(外在),让人恨(灵魂)。这样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美型男奥兰多布鲁姆:他和巴恩斯一样是缺乏堕落气息的帅哥。因此在《加勒比海盗》里,布鲁姆无法将小铁匠契合进由德普,拉什和奈伊组成的怪味堕落组,成为一个异样的不和谐音符。同样在《天国王朝》,他的完全正面形象无法使贝利安在故事开始时的自甘堕落和绝望表现得令人信服,而只有到后来成为“完美骑士”后才终于能带动观者的情绪。巴恩斯则是在影片的前半段比较合格:初次面对爱人的紧张;面对伦敦花花世界的兴奋和害羞;对亨利人生哲学的步步深陷。但是当他的人物已经要逾越在所有其他角色之上的节骨眼,却露了怯。最后本该处于上风的他,却仍然和当初刚来伦敦时没有区别,使得不死之身对人物心理带来的影响消失无踪。 影片虽然是关于多利安和魔鬼的契约,却并没有出现“魔鬼”这样过火的东西。但是,科林·费斯扮演的亨利就是魔鬼的“代言人”。他所追求的虚无主义人生观强烈的影响着多利安的选择。科林·费斯是这部影片里表演的唯一亮点。他把自己作为久经沙场的花花公子,和在世界观上处于多利安上风的得意表现得恰到好处。他才是支配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他的邪恶更甚于多利安自己。但是影片虽然并不吝惜笔墨把他如何引诱多利安的过程进行描写,却没有把他这么做的动机交代清楚。由于编剧的安排,加上费斯的强大气场,使这个角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结果这使角色的逻辑出现了漏洞:因为如果多利安的堕落是亨利的有意为之,那么亨利明显缺乏强烈的动机。而且在“事成之后”,亨利也过于缺乏反击的能力,只能干看着自己的女儿堕入“火坑”。虽然似乎他仍然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却让人始终摸不清“他到底花了这么大力气得到了什么?”。 就这么,我在看客寥寥的影院里,目睹了这部哥特惊悚小说的失败电影化。虽然影片的每个意图都展现的十分露骨,却没有能够整合出一个让人屏息的整体。他妄图在文学性和娱乐性中间取巧的做法使他最后陷入了自我尴尬的困境。

 3 ) 从六七年前我读Dorian Gray的小说写起吧

最初读的是英文简写的版本,年龄又很小。读完只是嗅到了Basil,Henry还有Dorian三人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以及弥漫在整个故事里的怪诞扭曲的美感。一年后在外文书店买了原版,之后半年左右大姐Dada又送了我一本。二姐Marilyn曾经说过,Oscar Wilde最好地证明了我们表姐妹三人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液:要不然怎么可能三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爱上同一个男人呢?(其实说起来呢,还有一个Leonardo da Vinci,不过我对于后者的迷恋其实是受到她们的影响的,小时候她们带着我看Da Vinci的画册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只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Basil是超我,Henry是自我,Dorian是本我。(Wilde: Basil Hallward is what I think I am: Lord Henry what the world thinks me: Dorian what I would like to be—in other ages, perhaps.)所以我觉得我可以理解电影把Ben Barnes装扮成一个与书中的Dorian Gray完全不像的人,因为这样一来确实和Wilde更靠近了(尤其是发型)。

但是其他部分的改动就并不是十分可以接受了...

i.不喜欢那幅画像...我印象里它是狰狞的、苍老的、血腥的,bu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disgusting...我觉得整个处理的过了...

ii.我承认我看Dorian Gray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目睹一个美丽到耀眼的无暇灵魂慢慢腐烂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何况这个灵魂还和“本我”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决没想到过我看这部电影需要勇气是因为它意图走惊悚路线- -|||

iii.我觉得Dorian和Sybil之间的感情处理得稀薄了...至少我希望再多一些(后边杜撰出来的Emily倒是用了很多笔墨...)。因为在这段感情的挣扎中Dorian完成了第一次对灵魂的背叛。中间的反复、徘徊、犹豫和创痛电影里太少了,我觉得...

iv.我不喜欢这个结尾...Dorian Gray这部小说最初吸引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结尾:背负着罪孽的Dorian说希望重新来过,做个好人,他做了几件好事,满怀希望自己的画像可以变得好看些,但是却发现双手仍然沾满血腥,很恐怖很刺眼...到最终陷入绝望,充满憎恨地刺向这个魔鬼,和它一起死去。我觉得看得很心痛的...其中意味太多。结果电影里-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个宁愿死也不愿让爱人看见自己丑恶的灵魂的意思...但是本质上就变成了和Emily山盟海誓然后欣然赴死...(为什么需要这个Emily呢?反正她的出现把Dorian良知的回归都简单化了...)

v.Basil,Dorian,还有Henry之间的感情写得不够强烈,这样超我,本我和自我之间的联系也淡化了...

anyway...还是可以看的,台词和画面,还是有一些些书里的味道在的
等我空下来,认认真真地把小说再看一遍

最后还是忍不住附一段每次想到Wilde时我都会想起的话,来自他的狱中书:

“上帝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赐给了我。我有天才、名声、社会地位、才气,并勇于挑战知识。我让艺术成为一种哲学,让哲学成为一种艺术。我改变了人们的心灵与事物的色彩。我的一言一行无不让人费思猜疑。我让戏剧这种最客观的艺术形式,变成一种和抒情诗或十四行诗一样个人化的表达方法,同时也扩展了戏剧的范围,丰富了戏剧中的人物刻画。除此之外,我还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事物。我放纵自己浸淫于无意义与感官上的安逸感。我以无所事事为乐,喜欢当个时髦的花花公子。我的身边尽是小心眼的人。我肆意浪费天分,挥霍青春更是带给我一种奇异的喜悦。我厌倦了登高,故意步入深渊,寻找新的感觉。到最后,欲望成了一种病或疯狂状态,或者两者都是。”

 4 ) 卡萨诺瓦or道林格雷?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末的天才,而《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他倾注了心血和秘密的作品。故事的情节同许多哥特式小说一样,本身已经足以引人入胜,再凭着几张名演员的面孔和夺人眼球的海报,票房赚个钵满自然不是问题。就今年的改编来说,亮点虽不少,不足也明显。
在偌大的好莱坞戏班中,要想找一个美男应该并非难事,但无论在《王尔德的情人》中,还是《不可儿嬉》里,斯蒂芬•弗莱和科林•费斯都是那种老成有余、英俊不足的接近中年的男子,他们对情窦初开的少女也许有无可抗拒的杀伤力,但如果他们能让伊恩•葛拉福德、麦克•辛、裘德•洛先后宽衣解带,那就未免太过牵强。王尔德和他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始终散发着对于男女两方的强烈引力,所以要拍好他作品的电影,选用的男主角还得博得男性观众的青睐。
本•巴恩斯的出场相当惊艳,他在电影中宛如一个尤物,1米85的修长体型,近乎完美的五官背后衬托着一个略显阴柔的鹅蛋脸。围在他身边的女生们先生们都为之倾心,也就顺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发型和着装染上了浓重的王尔德的风格,熟悉王尔德长相的人会感觉作者在电影中重生了。接着,在现实与虚构之间,也许观众就会把两者的遭遇进行比较对号入座了。
事实上,贝泽尔、亨利、道林,这三人身上都流淌着王尔德的血液。贝泽尔代表了王尔德出众的技艺,亨利代表了王尔德超凡的睿智,道林代表了王尔德曾经的青春和美貌。这三人间缠绵悱恻的关系也许多少蕴含了作者本人内心中的矛盾和冲突,可是电影剧本里却略去了亨利和贝泽尔之间曾有过的对立,并简单地把道林的倾颓之间归咎于亨利的教唆。画面上闪过道林一个接着一个放倒了女士们,夺走了他们的贞操,甚至还同贝泽尔亲热起来。导演对此毫无保留也毫不脸红,大胆地运用镜头捕捉一切,似乎这是一部理想电影所需要的一切。道林格雷摇身一变成了唐璜式的花花公子,他拉德里女儿成人晚会上犯下的一幕更是堪比卡萨诺瓦的壮举。王尔德原本只用了大量暗示性的描写,剧本却将这些内容化作主题,于是剧情也就囿于俗套了。
此外,道林的画像在片中不断地发出令人发笑的喘息声,以及在最后动了起来,也破坏了它在作品中本应有的神秘感。他应当始终无声无息,但却目不转睛地盯着你,他可以是面露凶相的老者,但不该是麻风病人的恐怖造型——来张阿尔•帕西诺或者安东尼•霍普金斯瞪着眼睛的画像,放上一段几秒钟安静极了的特写镜头,窒息的感觉自然就到家了。可惜导演一味追求惊悚片的效果,结果既没能拍出《断头谷》的效果,也没能拍出《格林兄弟》的味道,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本身是不适合用来惊悚别人的,而《道林》原作的开头更是笼罩在一片缭绕祥和的东方气氛中,不知道下一部改编会更好么。

 5 ) Dorian Gray一出,Wilde不宜

这片拍得真失败,不用三十分钟就足以看穿一位导演急欲表达的一切,最悲惨的莫过于此了。 唯美主义的时代已经彻底落伍,甚至都不够资格在荧幕上露脸。Dorian Gray做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没有明黄色的向日葵,只有装神弄鬼的童年阴影絮叨个不停,刺溜乱爬的蛆虫,与所谓魔鬼嘶哑的低吼与咆叫,什么恶魔的祭坛,什么被玷污的灵魂,什么与魔鬼的契约,根本就不是王尔德的那碟菜。导演基本上就是借王尔德的名气现成编个故事,塞上一堆最流行的惊悚、神秘与灵异元素来博观众欢心,然而打着哥特恐怖片的幌子,这片骨子里不过就是部低级情色片,以为插科打诨三两句王尔德的俏皮话,来一个激情四射的同性热吻长镜头,就能跟他老人家攀上亲戚,算是向他老人家致敬了。实在抱歉,王尔德不买这笔账,众粉丝们也难于信服这一套鬼把戏。 如果导演出于本意便想要跟王尔德的那位Dorian Gray撇清干系,自己讲一套大道理那也情有可原。摆脱原著小说而言,电影倒是拍得很工整,情节简单主题鲜明,首尾呼应相得益彰,又是老套的青春期少年伦敦堕落记,一定是曾经懵懂纯真,遭坏人诱惑堕入深渊,得志春风过后一定会遭良心谴责,神经错乱,最终定蒙佳人相助,幡然悔悟于是以死为鉴,整一个旧时代道德寓言啊! 但是不明白的是,是否这年头的观众阅读能力实在成问题,不论讲什么都一定得符号化象征化才算到位,看这影片的导演恨不得给所有的角色都贴上label,戴上面具,Gray是fallen angel,几乎很傻很天真;Wotton则头上插着犄角,像个小丑般上蹿下跳,啰里八嗦。而这位折翼天使也未免心思活络得太迅速了点,就像是个见一点财色便迫不及待脱衣服的妓女,连蒙带骗抽了一根烟就上了瘾;灌一杯琴酒便成了酒鬼;逛一次窑子立马跟女友翻脸不认帐;而在风月场只看过一次西洋镜,便马上生出一副花花肠子,瞬时由花样少年转型为冷面情场杀手,就算男人善变也不至于此,翻脸比翻书还快,需要的不仅是心狠手辣,更是一门讲究经验值的技术活啊。 当然我们也不能骂这部Dorian Gray糟蹋了原著,毕竟人家也没给王尔德大人版权费呀。豆瓣短评上,也有大声疾呼让原著去死,就是喜欢这种初中生狗血低级影片的。所以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是那瓷器活,就别用金刚钻去量。Dorian Gray一出,王尔德不宜。

 6 ) 《道林格雷》:平行世界里的三个王尔德


《道林•格雷》(Dorian Gray):平行世界里的三个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文:火神纪)

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个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奥斯卡•王尔德

看完这部电影,多少有些意犹未尽之感,于是我又找来了这部电影的原著来读;说不出更喜欢的是电影,还是原著。于是我又看了一部王尔德的传记电影——布耐恩•吉尔伯特(Brian Gilbert)1997年执导的那部《王尔德的情人》(Wilde),终才作罢。也许,电影和原著其可比性并不太高,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应该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只是在剧情的轻重缓急方面有所取舍而已。
我喜欢这部电影,着实喜欢;所以我才会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又去找原著来读。关于王尔德的一些资料看完,我开始喜欢这位英伦天才,进而喜欢他的作品,然后是由他的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就算我接触这三者的次序似乎有些颠倒;然而,我的情感天平似乎依旧如此倾斜。
如果非得咬文嚼字地按照我接触这三者的次序来说,那么应该这样说:我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去读了它的原著作品,之后我又去读了一些关于王尔德的资料;从作品到其人,我的迷恋逐步加深;而反之,因为对作者的顶礼膜拜反作用到对他的作品以及由他的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愈加喜欢。
电影也许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它只是在某一个点上突破了我们的情感防线,而我们就会在这个点上开始丢弃那道曾经坚守的防线,由点及线的全面溃败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我觉得:从电影到原著,从原著到作者,从作者到作品,最后又回到电影上来;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迷恋,更深沉,也更狂热。这让这部电影在我近期的观影笔记中成了最不知所措更不知所云的迷惘一笔。

王尔德自己也曾说:巴塞尔(Basil Hallward)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道林•格雷(Dorian Gray)是我期望中自己的形象,亨利(Lord Henry Wotton)则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在我看来,这与弗洛依德(Sigismund Shlomo Freud)在1923年的著作《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ld,1923年)中所创立的自我、超我与本我的理论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王尔德将这三个我分解成了三个具体的人物写进了同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从时间的纵向比较来看,这部书的成书时间要比弗氏的《自我与本我》整整早了34年,虽说这部书并不曾像弗氏的著作那样严谨并且形成一个规范的理论体系,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总说王尔德是一位不朽的天才——这也许并非只是后人附会的溢美之辞。换个角度说,如果这本书的成书时间要晚于弗氏的《自我与本我》,想必许多人会说:它只是受了弗氏著作的影响罢了。
王尔德是伟大的,这一点在当前也许没有谁会否认——他以一种更直白的方式以及更优雅的语言完美地诠释了几十年后之弗氏的相关理论。

王尔德评价自己的作品里的这些人物的话语里,我看到的是弗氏关于自我、本我与超我的最初雏形——亨利是王尔德的本我,一个追逐享乐主义却无法将其在自己身上实现的功利主义者;巴塞尔是王尔德的超我,一个追求艺术之美的纯粹艺术家,一个时时扼制自我的自律主义者;道林则是王尔德的自我,只是他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那些所谓自我完美和自我圆满,他只能诉之于自己的笔端。
我的这篇文章,我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里的三个王尔德,被分割之后各自为政的三个王尔德,生活在平行世界里的三个王尔德。


1.王尔德的本我:享乐功利主义

其实,不只是王尔德,不只是王尔德笔下的亨利,我们每一个人,其本我也都八九不离十,或多或少都会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子,只是影影绰绰,加上我们大都没有及时行乐一味追逐的资本,所以不得已而扼杀了本我强烈的渴望。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如同道林•格雷一样可以永世不担忧衣食,没有生存方面的担忧与顾虑,还会有多少人真的那么心甘情愿地过着朝九晚五的机械式生活;假如我们同时还能够拥有本•巴恩斯(Ben Barnes)那般俊俏的面容,又会有多少人可以独守自我,不去追逐享乐与奢靡。假如我们拥有了这一切,孔子所称赞的颜回那般的安贫乐道——断然不会是我们所愿意去承担的。从本我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是贪图享乐、沉迷于功利的,只是我们真的就如同颜回——既贫之,则只能安之,不得已地以超我对本我进行了约束,并且冠之以个人意志为自我标榜,努力、一直努力地学着去放弃本我的渴望。
说到了底,并不是我们清高;只是我们除了清高而外一无所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假装出清高的模样——反正我们已经如此清贫,也就不必再去打肿脸再充胖子,直接承认后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无奈地接受我们的命运吧。清高是被逼迫出来的,只是既然有着清高这样的境界,我们就勉为其难并面无愧色地接受吧。

科林•费斯(Colin Firth)饰演的亨利这个角色,说真的我一点儿都不讨厌他,甚至有点喜欢他。纵然他在这部电影里所占的戏份并不讨喜,甚至被当成了一个反面人物来进行塑造;然而,我们有什么理由能去苛责他呢。那些被讨喜的角色,由本•巴恩斯饰演的道林那俊俏的外貌和看似淳良的品性所蒙蔽的人们终会将道林的堕落归咎给亨利,因为这样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去喜欢道林;可是其实,这样的一个罪名对于亨利来说,多少有些欲加其罪般的张冠李戴。
亨利作为王尔德的本我映象投射在电影里,鼓吹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并非是他的错,因为所有人的本我在本质上几乎都差不太多:本能的欲望会驱使我们去追逐同样的东西。只是当我们被社会化了之后我们不得不把这一切做了深程度的掩饰,并且我们还会将最终还是没能被掩饰过去的那部分再做一层粉饰之后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罢了。在本质上,我们并不比亨利强到哪里去。亨利还能说出来,直接赤裸裸地说出,将这一切传授于他人;我们呢,更多的时候也许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亨利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本我意象,一个人物身上少了自身的自我去激发他的良善,又少了自身的超我去压制他的人性阴暗,他能有电影里所表现的那般,其实已经颇难能可贵了,他又何罪之有呢。而如果以王尔德的本我来解读亨利这个角色,我甚至还觉得,他其实还是被王尔德自己美化过了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并不太刻毒,也并不太直奔主题,他所表现出来的雄辩,是因为他说出来的话承载了许多人的渴望,只是他更有勇气说出来罢了。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罪,而是包括我们在内所有人的罪;神学上所说的原罪,其实就是我们无法自扼的那点本我,所带给我们的难填欲壑。

在我看来,亨利对道林所阐述的,并没有任何问题。本我的渴望在教唆自我的纯粹,这本来就是人性里自相矛盾的挣扎,是人的天性。终究决定放弃克制的还是那个摇摆不定的自我。而就算我们回到电影本身所叙述的影像上来看,道林决定出卖自己的灵魂以换取永恒的年轻与美貌,这本来就是他一个人的决定,不关亨利的事。从道林的角度来看,他的堕落的确存在着某种必然性;可是如果从亨利的角度来看,他的那套无法在自身实现的荒谬理论得以在道林身上被实践,却存在着一个或然性的概率问题。
如果把一个不是必然原因的罪过推到这个原因人身上,是不是有些不那么公道呢。我觉得,亨利自然是不必为所发生的那一切负上主要的责任。本•卓别林(Ben Chaplin)饰演的巴塞尔也说,亨利对他所认识的每个人不停地重复着他的那套理论;可是我们在电影里所看到的堕落魂灵却只有道林一个人,由此可见,他的那套理论所可能被实现的概率有多底。巴塞尔又说,没有人听他的,更别听他的,听他一句话都会受到伤害;由此可见,道林的出场灵魂其实还是道林自主的选择,更与亨利无咎。
我们也许可以说,亨利也许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我们却不能把无名之火撒到他的身上,更不该将本不该由他负的责任强加予他。再者说,本我的渴望表达,是自然,也是天性。我所以喜欢这个人物,甚至有点同情这个角色——是因为他的存在,给了道林一个趋于完美的可能,而这个所谓“完美”本来就不属于他。亨利是作为一个人性不善的那一面来被刻画的;而他所承载的,是这部电影必须有的却最不讨人喜欢的那部分;他将承受起所有的责骂,而把一个甚至两个纯善的可能留给了其它的角色——这,难道不是这个角色与生俱来的悲哀?

王尔德说,亨利是世人眼中的王尔德。想来,王尔德也是孤儿而哀怨的;或者说,正确地理解王尔德的这句话应该是:亨利是王尔德的理解里,世界对他的理解。这又如何能不孤独与哀怨呢。世人眼里的王尔德,与王尔德理解里的世人眼里的王尔德,还是不是同样的一个王尔德呢;而这二者,又是否真的如电影里的这个亨利一般模样呢。至少在我看来,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纵然我也否认不了,也许世人对王尔德的理解,真的就如他自己所断言的那般模样。
我说,王尔德是孤独与哀怨的,是因为他的不辩解。我记得,王尔德出名的是他的天才一样的文才,还有另一样则是他雄辩的口才;可是他对于世人如何看他却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消极态度。想来,才华如他雄辩如他的王尔德也放弃了为自己的辩解——是因为强辩如他也辩驳不了世人,还是他觉得后世的人们更能理解他所以懒得争论。
天才,也许真的并不需要得到凡人们的认可与理解,范曾也曾说:做人要自尊与自信,所以孤傲并非不可取。确实,当一个人有着底气去自傲——他也许真的不怕凡人们的诟谤与质疑,天才们总是我行我素,并且坚信自己的成就终将到来。后世的我们对于王尔德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而沉淀出真知灼见,然后会浮出几许知己;所以,王尔德自己其实并不担心。所以纵然当世的那些人们真的把他看成是亨利,他也并不心焦着急。


2.王尔德的超我:为艺术而艺术

纵然,巴塞尔在这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存在,他给道林提供了一个飞跃的载体;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王尔德自己说:他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所以我曾经把他定义为王尔德的自我映象,但想深一层又被我给推翻了。我觉得,巴塞尔是王尔德在这部作品里超我意识的映象。
根据弗氏的理论,超我意识所代表的是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最高层次;它按照至善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是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从这个理论基础出发,巴塞尔更像是王尔德的超我而非本我。按照我的思路,亨利是王尔德的本我意识在电影里的映象,道林则为王尔德的自我意识在电影里的映象,巴塞尔在这部电影里所做的,不正是指导道林以及限制亨利。
按照电影的设置,故事还没开始,王尔德的自我就已经强悍地杀死了他的超我;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场注定了即将要失控的悲剧,一场由王尔德自导自演自我放纵后的悲剧。

我们来看看巴塞尔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电影里的巴塞尔无疑是深爱着道林的,所以他总会表现出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时时提点的关照;相比之下,道林显得多少有些没心没肺般薄情寡义。他对道林的情感,显然要比亨利对道林的情感高上一个层次——道林于亨利更像是一个得意的作品而非朋友,道林于巴塞尔则不仅仅只是朋友,更像是一个精神伴侣和艺术追求。
亨利把自己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实现的一切都寄托于道林去替他实现,因而塑造成了我们看到的那个道林;所以,亨利其实并不在意道林的堕落与否,更无遐去关心他的灵魂。巴塞尔则完全不同,他热爱着这个纯朴的少年,毫不掩饰他对道林的狂热,他在道林完全无法自拔地堕落之前还在尝试着救他,甚至还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道林最后得以自救赎尚未堕落的灵魂,得以在被反扑之前勇敢地毁掉那幅让他青春永驻的画像,得赖于巴塞尔之前的自我牺牲给了他顿悟的可能。

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可以让一个人人为了另一个人而献出自己的性命——只有爱,深沉的大爱可以让人忘却了自己,奋然不顾自身所有一切而只求得对方的平安与圆满。这部电影把镜头的焦点引向了巴塞尔与道林之间的肉欲之爱,显然有些浅薄了。如果说,肉欲之爱是因为精神之爱后的衍生物,那也许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二人之间的情感断然不只如此,也许,电影用一个更大的篇幅和比重来描绘他们二人在精神上的依恋会更合理。
巴塞尔对道林的情感,更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柏拉图式情感,这也许还要涉及到《古罗马风化史》里面提及的那种情色内容,展开来说也许是本文所无法兼容的——总的来说,古希腊的情爱观念更向往的是人体本身的美,肉欲之爱是次而又次的,对美的追求与呵护也许是柏拉图式情感里最初始的欲望。
巴塞尔对道林,从他们相识,再到巴塞尔对美的定义以及认可,镜头可以更加细致地展现,之后再往下以展,也许就要比我们所看到的自然得多。一个道林解开裤腰带的镜头,把这方面在美学上更大的美感给彻底地扼杀了。

为艺术而艺术,这是王尔德在超我意识上的自律。他说,在他自己心目中自己就是巴塞尔;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可以像巴塞尔那样纯粹地艺术,当然,历史上的王尔德的确很艺术,但是与他笔下的巴塞尔相比又如何,我暂时无法断言。王尔德说的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他希望自己能像巴塞尔一样纯粹地追求美、描绘美、守卫美,甚至最后为他定义里的美献出自己的生命。
所以,为了保护道林,巴塞尔会忍心想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给毁掉,纵然那幅作品早已经面目全非。巴塞尔说过:道林提升了他在艺术上的升华空间,给了他对美的理解更高的一个层次……他也曾经希望道林可以一路陪着他,让他在艺术上能够更圆满……他爱着的何只量道林,他追随着的又如何可能是道林,那是他渴望的美,渴望的艺术以及永不休止的狂热,还有他渴望的精神归宿。
俊美的外貌和纯粹的心灵,这就是巴塞尔在美学上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去守卫的理想。电影里的巴塞尔之死,死于一场暴力挣扎和道林自身的犹豫不决;在我看来,这样同样显得有些浅薄。对于他和道林之间那种纯粹的柏拉图式情感而言,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诟病。如果让巴塞尔之死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自愿的选择,对于巴塞尔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而言,也许更加圆满;而对于整部电影的美学造诣而言,也许会提升至另一个层次。

超我,指导自我以及限制自我;而自我与本我又会反作用于超我,这就是形而上的良性循环。巴塞尔的存在意义,其实就在于这种形而上学的美学意义。巴塞尔曾经告诫道林——别去相信亨利;道林说,我现在觉得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巴塞尔也曾哀求亨利——不要毁了我的道林;只是亨利根本也不听他说的。
当然,超我的指导和限制总是不受自我与本我所待见的——毕竟,超我的要求本来就难以实现,并且还会给人的自身带来痛苦与忍耐;所以,超我所表现出来的指导力与限制力在自我与本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乏力。
也许,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同样生而平凡终又归为平凡——大多时候,我们的超我同样缺乏执行力,我们同样放任着自我与本我;既无力超我,就只能与伟大擦肩而过一直平凡至死。而更无奈的是我们明明都知道问题所在,我们却都同样无力回天——一直慵懒,一直懒散。只有少数特别坚毅的人,才有可能趋于至致达到圆满而成就伟大。所以好在,王尔德的超我映象成巴塞尔却不只是巴塞尔,所以我们能在今天看到这样的电影。


3.王尔德的自我:超堕越远的人性弱点

假如,我们恰逢青春年少;假如,我们对自身的现状非常满意;假如,我们已经相貌俊俏生活无忧。给我们一个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太沉重的付出,我们是否愿意去交换,以葆有我们现有的这一切,直至永远。
再假如,就给我们道林那样的一笔可以永世享用的财产,再给我们本•巴恩斯那个俊俏的脸容;如果我们愿意以我们的灵魂去交换,我们就可以永远拥有这二者……
你会去交换吗?永远年轻。永远俊美。永远富甲一方。这是人性的弱点,别说——你并不愿意去交换。问一问自己的内心,对于大多数终身平凡的人们来说,就算是早已经预知了那样一个可怕的结局,可能依旧还会有许多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交换。

记得几年前看美剧《邪恶力量》(Supernatura)里关于魔鬼交易的情节单元:深夜,找一个十字路口,把黑猫骨头、墓地里的泥土以及自己的相片埋在十字路口中央,可以召唤来Crossroad Demon,你可以提出你能想得到的任何条件,只要你承诺在十年之后把自己的灵魂献给魔鬼;和魔鬼做一个死亡契约之吻,你就可以得到你要得到的那一切。只是十年之后,魔鬼会放出地狱之犬(Dark Dog)向你索取牠应该得到的报酬。
在那个情节单元里,其实每一个做了魔鬼交易的人都知道自己只有十年的岁月,也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可是这个交易确实很诱人,一个死亡之吻可以换来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那些人们都乐而不疲。许多人就算终其一生孜孜不停地努力,也难得企及这样一个交易后的成果;而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居然可以如此丝毫不费气力地得到,那些人们又如何拒绝得了呢。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如果有一个这样的选择机会,许多人依旧还是会选择曾经拥有。因为只有这样的一时风光,他们平凡的生命也许从此将被改写,有了荣耀也许就拥有了一切。如何死去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天这个世界都有许多人渐渐死去;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下死后声名,因为死去的那么多人,其中能被这个世界记住的寥寥无几……
这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都索求无度,我们都欲壑难填——假如给我们满足一切的虚妄,我们大都愿意付出所有一切。其实,如果你每天都觉得自己只剩下十年的光阴,也许你能够做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大事来;只是,这一切都必须要付出努力,那一切却似乎唾手可得。纵然最后也许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可是许多人都会愿意和魔鬼打下那样一个契约——因为我们只想得到一份免费的午餐,并且我们都不想付出;就算最后付出的会是我们的全部,可是现在,我们能吃十年的免费午餐,那就先吃完了再说。

这是我们的自我所无力左右的;因为本我渴求,而一切就近在眼前触手可及。王尔德的自我也一样,只要是人,永远也逃不离人性里共通的所有弱点;道林作为王尔德的自我意识在这部电影里的映象,自然也不能免俗。只是,这个人物角色是被浓墨重彩塑造起来的最重要主角,所以他被尽可能地美化,往美好的方向去描绘。
看这部电影,我常常有种看《红楼梦》的错觉,道林其实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几乎是人见人爱我见犹怜;可是往深里去想,纵然他也许本来就是一块璞玉,但是他又似乎极度的自私,像陀思妥耶夫斯基(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的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里那个看似单纯并且憨态可掬,实则极端自私的小公爵阿寥沙一样,正如陀氏所说的:最自私的人,看起来似乎是最无私的。

佛学上的自我,又名我执;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或者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者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这一点和道林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是何其的相似;他在这部电影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堕落的责任,归咎于本我映象的亨利;拯救的责任,则交给超我映象的巴塞尔。道林所承担的,仅仅只需要穿着华丽地吃喝玩乐,略带着忧伤却纯真的眼神加上一个俊俏的面容已经足以替他抵消所有的责备。
我其实喜欢道林;也许,看这部电影的人们,没有谁能够拒绝得了他。只是,理智中的判断有时候并不受感性认知的影响,我喜欢他,同时我也批判他。感性上的喜欢可以压倒理性上的批判;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看清楚一些我们也许应该看清楚的真相呢。
或许,这仅仅只是一种无法效仿的妒嫉,我们会羡慕那些我们没有办法得到的一切,我们也会喜欢那些;然而,我们却无法从心底最真诚地底线出发,去诚挚地爱他。也许,自我意识本来就并不需要其它意识的认同。

王尔德说,道林•格雷是他自己期待中的那个王尔德。可以想见,其实王尔德自己应该都是挺羡慕他笔下的这个人物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承担起了他在人性所有的原罪,承载起了他在人性里所无法承受的丑陋;永远轻装上阵,永远年少轻狂,永远青春正茂……
纵然最后他的心态如同老去迟暮,满载了沧桑与绝望,可是只要他有足够的勇气,他依旧能够得到永恒的解脱。人活着一世,如果每天都能正值黄金时代直至死去——也许,这才是王尔德所期待的王尔德。作为一位天才作家,王尔德也许比其他人更明白,一个天才的黄金时代对于他的创作生命而言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中国人会《伤仲永》,因为他的黄金时代太短太短。

最后,我想说,我的这篇文章也许牵涉到了太多与电影本身无关的东西。这也许跟我写此文字期间所经历的以及所感受的有关,各位看官就稍带些宽容;我从来不曾说,我是一个纯粹的影评人。

2010-4-14;庚寅虎年庚辰三月甲午初一寅头;3:20。


--------------------------------------------------------------------------------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Dorian Gray》
■译名:《道林•格雷》
■导演:奥利弗•帕克(Oliver Parker)
■原著: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编剧:托比•芬雷(Toby Finlay)
■主演:本•巴恩斯(Ben Barnes)\科林•费斯(Colin Firth)\本•卓别林(Ben Chaplin)
■类型:剧情
■片长:112 min
■产地:英国
■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分级:UK:18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摄影机:Arriflex Cameras and Lenses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制作公司:Ealing Studios
■发行公司:Alliance Films
■首映日期:2009年9月9日(英国)

 7 ) 又一部扭曲原著的电影- -凸

      作为王尔德死忠饭,先BS一下这部电影对亨利勋爵的诠释,喂,人家亨利在原著里那么的有人气,结果在电影里变得居然很三八(请原谅我用三八这个词)还让他女儿和道林好了,搞得好像道林是为她而死的一样,彻底的把王尔德最后将道林写死的意义的扭曲了,而且王尔德书里面女人就是那浮云,最后道林的死也是因为被欲望所吞噬,为了寻求解脱而死,这是因为这样美又回到了起点。当然这只是个人结论,但是电影里道林为了ZS对象死了,(还是原创的)这算什么啊T-T
      还有演员,这是我最内牛的,小说里道林是个金发碧眼的美人,这个黑头发是嘛意思!!Ben Barnes得颜很微妙,时而好看时而很土,最主要的是当年我在看他的纳尼亚的时候我就觉得他长得像王力宏T-T
对于里面道林和画家的Kiss我只能说人家明明在书里是单恋情节(虽然我觉得就是一渣攻,一忠犬和一傲娇鬼畜水仙的悲催三人行)结果电影里搞的道林因为想要隐瞒画的真相而去勾引画家,让我情何以堪啊T-T总之,这部电影就是很商业化,明显背离原著。

最后加一句Matthew James 09年在英国演了道林的话剧,虽然是小型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是这娃是目前我心中最符合道林感觉的小孩,强烈希望道林格雷继续翻拍让Matthew 来演道林!当然编剧大人求你不要再变出一个脱离原著了。

 短评

王尔德是个天才,而本片只展示了他天才的一部分。电影改编就是这样,无法复制全部,就只有开头的部分,而并未伟大的结尾。或许中途的风景点的很明,但是却无法看见最后的尘埃

5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失望是一定 完全没有王尔德文字里的精髓 肤浅与庸俗 只有表面的显像....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还原他的作品 是永远不会满意 是无法描绘的王尔德

9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还行

ZB与打击ZB 以及不ZB的最终效果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屈服于它——王尔德

14分钟前
  • MAO1BING
  • 力荐

王尔德是无法被描述的。道林·格雷不止是永恒的美少年,亦是作者心中妄追的不灭火焰。狂欢的酒神与潘,狄俄尼索斯情结,从恶魔存有的根源处激动我们的兴奋、幻想、癫狂、陶醉和销魂。对于生命繁复层次的无穷尽体验,藉由恶魔交易延续的无限青春,并非道德赎罪故事,他应是一个反讽语气下的正寓言。

18分钟前
  • 砚小朵™
  • 较差

看在Oscar的份上给四星,那些俏皮话们=v=唉Colin实在不适合演油嘴滑舌的Henry,表情呆了点眼神木讷了点,需要眼神有灵气+邪气一点的比如丹尼尔戴刘易斯~凯斯宾王子还不错,不过我心中的Dorian永远是JudeLaw(未脱发版)总体呈惊悚风格。最后一句:基情四射啊=w=

19分钟前
  • AshtrayGem
  • 推荐

不列顛蒲巴甲。生命中頭一回爲了雷字幕看完一個大無聊片。糟蹋了王爾德。

24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较差

拍得有点cheap 但Oscar Wilde强大的故事在其后支撑 所以还不难看 但结尾处太有悖于原著了 PS.他怎么总跟老女人搞 还有那些老女人怎么都那么丑

25分钟前
  • L***
  • 推荐

男主角长得像蒲巴甲...没有人这么觉得么.....

30分钟前
  • Jas.
  • 还行

其实Ben Barnes长得不错,很英国范,但下巴实在太难看了。其实他演得也不差,但剧本没给他太多发挥的空间,镜头全照顾他那副好皮囊了。其实加上一个杜撰的角色也没什么不对,但对西比尔的刻画实在太少缺乏对比性。把伦敦的氛围还原得不错,但着墨点明显在情色场面上,真正的内心戏太少了。

32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Dorian明明是金发碧眼的,配乐也让我很不爽,改编结尾太狗血了吧!!!这么好的原著,硬要拍成恐怖片...

37分钟前
  • Orchid
  • 还行

''Would you, Dorian? Yes.'' 这是一曲关于世纪末颓废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失意恶魔注解 即便某些青春的殉葬品是如此楚楚可怜 即便不朽肉体的神话被虚伪的良善所摧毁

42分钟前
  • Des Esseintes
  • 推荐

贼傻贼傻 群众纷纷表示糟蹋了原著 纯当消遣 星星给画面和演员

46分钟前
  • Ragdoll™
  • 推荐

You have my heart Emily, my whole heart... T.T T.T T.T

51分钟前
  • 小丫丫
  • 力荐

【道林·格雷】就像一个绣花枕头,说它商业,纯粹的是在消费男色;说它惊悚,更像是在故弄玄虚;说它艺术,是因为有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原著。至于导演Oliver Parker做了什么,那就是颠覆原著,拼命把电影往通俗里拍。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青春可以让人付出灵魂~谁不想有一个那样的画像~

57分钟前
  • 黑樱桃摩卡
  • 推荐

How shame I am not to read any books by Wilde.

58分钟前
  • 高光光
  • 推荐

本片=初中生必读书目1万字精简版+情色SM惊悚+Emily没头脑Wotton

60分钟前
  • Florence
  • 较差

1: Dorian Gray不是穷小子.王尔德的书里从来就没有穷小子. 2: 他不是sex addict. 他追求的是美, 是青春, 而电影则把他描写成了一个十足的变态.

1小时前
  • Griet
  • 还行

这个故事讲到将近2个小时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情色镜头拖时间,尺度还真是够宽了。王尔德他老人家看见自己不敢明着表达的同性恋愿望被赤裸裸表现出来,估计激动得能活过来,然后看完电影又被气死了吧~

1小时前
  • a碳
  • 还行

我爱你永不凋谢的年轻容颜

1小时前
  • Miss Luck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