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生活2015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  戴恩·德哈恩  乔尔·埃哲顿  本·金斯利  克里斯汀·哈格  亚历桑德拉·马斯特罗纳迪  克里斯蒂安·布鲁恩  杰克·富尔顿  艾莉森·布伦南  斯蒂芬·约菲  艾玛·佩德森  杰西卡·罗斯  杰西卡-简·斯塔福德  

导演:安东·寇班

 剧照

生活2015 剧照 NO.1生活2015 剧照 NO.2生活2015 剧照 NO.3生活2015 剧照 NO.4生活2015 剧照 NO.5生活2015 剧照 NO.6生活2015 剧照 NO.13生活2015 剧照 NO.14生活2015 剧照 NO.15生活2015 剧照 NO.16生活2015 剧照 NO.17生活2015 剧照 NO.18生活2015 剧照 NO.19生活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7:30

详细剧情

  故事设定于1955年,叙述摄影师丹尼斯·史托克和好莱坞男星詹姆斯·迪恩在一场派对上首次碰面;狄恩想透过杂志的照片来为自己添增名气,因此瞒着老板与丹尼斯一同到对方的家乡印第安纳州,途中丹尼斯除了拍下他多张美照外,还为两人产生了坚韧的友情。

 长篇影评

 1 ) 生活中的温暖与爱始终没有改变过。

妈妈在几年前的突然离家,让她很早就掌握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在合适的时节烹制适合的食物,远离城市的小市尝试换个环境努力生活。然而,她发现,原来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辈子都在为生活辛勤地努力着,而自己的内心实则在逃避外面世界所带来的艰辛。

青梅竹马、闺蜜、邮递员大叔、邻居阿婆……每个人都在勇敢地面对未知的生活,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但大家坚强的内心都是相同的。小市决定回到城市。

几年后,小市带着男友再次回到乡村,看到这里的一切也在和她一同成长着,但是生活中的温暖与爱始终没有改变过。

 2 ) 而你从未看到一丝悲苦的神色

看的过程中,从始至终我都没想过,她会不会孤单。因为她从来不抱怨,从来不喊累,也从不哭泣,我居然会觉得田间的一切劳作都那么容易。或许很多人看了都会有这种想法,觉得那样的体验可真是小清新。而事实上,它根本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小清新,虽然它在深山中,有风有花有四季而,她的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从来都没有一点轻松。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不用说是那么大一片的稻田,哪怕是田里的西红柿,也要精心培育,才能结出果实。而她只是在累的时候轻轻喊一句,啊,腰好酸,然后吃自己早晨准备的午饭。回家一个人看书,准确得猜测外面的虫子叫什么名字。在田间骑着自行车穿行的她,也从来都不是花裙子,而是平常农民穿的衣物。但你从未见到一张悲伤的脸。你看到的,永远是淡淡的坚毅的脸庞。这是特属于田间劳作的人的神色。不是一脸心酸辛苦,也不是一脸高高在上,就只是那样淡淡的,将所有的一切承担起来,然后将一切变得理所当然。在寂静和努力中,慢慢重塑了自己的生活和意义。 想起了同样是农民的家人,无论白天黑夜在田间如何辛苦劳作,回到家的他们,也从未在我面前抱怨任何苦楚和辛劳,甚至连累死了这三个字都未曾听到过。大概这是只属于农民的沉默。 同样的生活与遭遇,换了另一个人,或许会抱怨会哭泣。而她,将一切的苦楚辛劳和孤寂,都默默埋藏在心底,不抱怨,不放弃,不寻找,不依靠,将一个人的自律节俭,勤奋朴素,表现地那样的理所当然。市子很少柔软,没有矫情,在寂静的山林中,听风而生,饮雨而活,安排着自我生息,盼望着远方母亲的消息。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树。 很早就看到过三毛的一首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而我直到今天才明白它真正的意义。 不辜负每一个日出日落 我们看到过很多人,也听到很多人说,每天公司加班忙碌地快死了,回家哪有时间去做什么吃的。即使做了,也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或者就是一副我为这个家付出了最多你们所有人都得来报答我的样子。而她呢,白天也是那么辛劳的田间工作,回家没有一个人可以听她诉说辛劳,倾吐女生的那些小情绪,却那么认真的对待三餐,不随便应付,在一点一滴的烹饪时光里,你会看到她对食材的悉心照顾,不浪费可以利用的任何一部分。而对待田间的植物,每当他们没有被大自然照顾好的时候,她也从未埋怨,而是想办法怎样可以种更好。对待事物的态度可以看出她对整个生活认真朴素的态度。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而对她来说,每一个日出日落,都值得去悉心照顾。 原来世界上有人跟你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很多电视电影等而影响,在看到她的学弟的时候,我不能免俗的去想他们会不会在一起;在看到她去搬运东西终于力不可支的时候,我又俗套地想她会不会大哭一场,然后周围的村里人跑去安慰,接着这件事传开来,大家议论纷纷。 这也是许多女孩子真实生活的样子。时时刻刻想要依靠,想要别人给予安全感,马不停蹄的找一个人过日子,从未想过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而你的父母家人也孜孜不倦地告诉你快点找个人。而这部电影,这个女生,用她淡然而坚强的脸庞告诉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生活,也是一种风景。 美,是因为她努力,而且没有抱怨困苦。 电影里问她问小她两届的学弟为什么回到农村:他表弟说不想过那种被别人杀了还吐槽别人杀人方式的人,有人整理过翻译,说其实这句回答的真正意思是:不想过那种别人把饭菜端到你面前了,你还吐槽它多不好吃的生活。他想过的,也是那种自力更生,不抱怨的独立生活。从小的时候,我考试考差了,我会偶尔在我爸面前说,真是气死我了。然后我爸的话我一直记得:气死有什么用? 没有一份职业是轻松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容易的。而你也可以把日子过成另一种样子。一种有美感的平凡生活,美,是因为认真努力,以及没有抱怨困苦。怀着心甘情愿的心情,承担生活所有的艰难重担,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 寂静的人生修炼 平淡的日常生活,简朴自律的生活方式,传递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低调内敛,坚强自律,在寂静中独自修炼。从食物,穿戴,行走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发出对生活本身由衷纯净的热爱与体味,沉浸其中,珍惜平常人生,爱惜日常生活。 无印良品的设计者曾经说过,大意是生活中的物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它们的方式,以及我们因使用它们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所以,食物本身也并非最重要,由简单朴素的食物传递出来的简朴自律的生活方式以及沉浸其中对生活本身的体味和热爱,才是最重要的。对日常生活的一切,细致用心地对待,体现了一个人对平凡的个人生活的珍惜。 然而,无论是国家政要还是演员歌手,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底层挣扎,一个人都要浸润在日常生活里,都要涉及吃穿住行,都要面对平凡生活的琐碎和辛劳,怎么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味道,是每个人持续一生都要不断精进的修炼,哪怕你每年到N个国家旅行。 只有经过田间的辛劳才能真正品尝出那种食物最深的美味,也只有日复一日的耕耘才配得上大自然如此丰盛的回馈。 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参照。她教会我,如何怀着希望,用心甘情愿的心情,承担生活的责任,何为珍惜生活,如何在一粥一饭里将日子过得朴素而有味道。以及如何将努力与平静结合起来,进取的姿态,也可以那么安静而从容。

 3 ) 小森林

时间流转冬去春来,从小森的自然变换,带给观众以美的宁静和享受。片中虽没大起大落的剧情,但它从人文的方面,去阐述人以一种平静、乐与孤独相伴时的浪漫。观众沉浸在时光的流走之中,却不因岁月更替而挽留、叹息。这便是自然的灵动与美丽。雪的白、夕阳的红以及植物的绿,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色彩。是人们对于净土的渴望,与对都市生活的反思,对快乐与宁静内心的反思。 小森林系列不单单诉说着吃货的故事,更诉说了对食物的信仰,对自然的崇敬。

 4 ) 桥本爱的代表作

有图版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513947305/

不是《告白》,而是《小森林》。
这是桥本爱主演的作品中IMDB评分最高的一部,也是她个人的最佳表演。藉由此片,桥本爱奠定了同辈中的顶尖地位,建立起了成为出色电影演员的信心——如果对她迄今为止的电影表演经历稍加探究,就会发现这份信心的基础原本十分脆弱。**

陷阱
2013年3月8日,第36届日本奥斯卡颁奖典礼。最佳新人奖的六位得主最先出场。武井咲、沈昌珉(东方神起)、东出昌大、二阶堂富美、染谷将太、松坂桃李——桥本爱走在最右,顶着怪异的发型。
看完《小森林》后,这个画面首先跳入脑中。“新生代领军者的亮相”,人们这样评价着她和身边的几人。现在看来,对于桥本爱来说,这是种过誉,甚至让人不安。
2012年,桥本爱有8部电影上映,她在其中全部担任主角或重要配角。但这个炫目的2012,其实只是对一个走红少女偶像的过度开发。
2010年,来到东京的第二年,在做了一年《Seventeen》杂志模特后,14岁的桥本爱在《告白》中电影出道。她饰演的“殉道者”北原美月惊艳到遮住了大前辈松隆子的光芒。托着下巴,阴沉着脸,看着窗外的少女,让不少人找到了久违的“令人心悸”的美感。
在此之前,这种心悸的最佳诠释者是栗山千明。因《大逃杀》中的千草贵子一角而被昆汀•塔伦蒂诺看中,在《杀死比尔》中饰演杀手果果则让她成为当时最具全球声望的日本女演员。不同于不良少女的类型,谜样的美少女恐怕是所有人,不论男女,在中学时期的向往对象。现在看来,当时的人们大概是把桥本爱当作了第二个栗山千明,两人外形区别不小,但神秘和孤傲的气质却十分相似,就连经典惨死镜头也是。
那些在2011年开拍的学生题材商业作品大概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急着把偶像人气兑现的团队显然顾不上影片质量,来者不拒。这些集中在2012年上映的作品大多剧本低劣,桥本爱在其中形象扁平,复制着北原美月的扮相,表演并无亮点。
恐怕当时事务所(Sony Music Artists,简称“SMA”)起初对桥本的期待也不过如此。在《告白》之后,SMA急急地投拍了《管制塔》,这部60分钟的电影,本质上是一部桥本爱写真影像集,似乎是在试图急急地留下桥本爱最美的形象。这是典型的偶像包装办法。
也是典型的偶像艺人陷阱——出道、成名、定型、过度开发,然后沉寂。对于非甜美型的偶像来说,这一点更麻烦。仅就五官论,甜美、清纯的少女长大之后可以继续甜美,而冷艳系的美貌由于建立在与年龄的紧张对立之上,而尤为脆弱和短暂。还记得日剧版《白夜行》里早熟的福田麻由子吗?
《杀死比尔》之后,栗山千明同样难以摆脱冷艳系的标签,再无出彩作品,直到30岁的今天才逐渐找到了演普通人的感觉,舞台也逐渐回归电视剧。
看上去,桥本爱正在陷入这条道路。2012年下半年起,桥本爱开始发育,骨架变大,五官迅速成人化,虽然仍不能否认是美女,但已经失去14、15岁时那种稀有的、不稳定的美感。再加上体重变化过大,去年起也出现了桥本爱“长残”的言论,虽然这些不值一提,但至少美少女偶像这个头衔再难以放在她的身上了。这对于一个未满20岁的女演员来说实在是个危机——如果不有所改变的话。
要说在2012年时,就预见到这一点,显然是吹牛。当时的桥本爱自己,或许也无法从演艺生涯的高度来评价这段忙碌的烂片时期,但她显然也觉得这样不对。在一篇杂志采访中,她透露自己在2012年“一度对表演产生厌倦”。她在电影中那种倦怠的眼神、冷漠的表情,多少也是自己的本色演出。
但是桥本爱到底还是没有陷落。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她以自己的表现证明,自己的最大魅力绝不是昙花一现的美貌,而是作为演员更重要的东西。


觉醒
人们经常将《听说桐岛要退部》作为桥本爱演艺之路的转折。不少人都会提及桥本爱在《桐岛》拍摄特辑中的自述:“看到同龄演员如此的表演,感到自己不认真不行了。”以此人为这是桥本爱作为女演员的“觉醒起点”。
这确实是桥本爱的一部重要作品,她在其中的角色也有所突破。但是,考虑到这是一个影片宣传,以及参考其他共演者的采访,把这看作她对剧组的归属感的表达可能更贴切。从这部作品起,桥本爱也逐渐展现其对同辈女演员的强大吸引力。
话题回来,的确,在本片中,桥本爱饰演的东原霞确实比过去的角色立体了,但也并不比松冈茉优、东出昌大和神木隆之介的角色吸引人。关键是,这种改变更多是剧本本身的要求,也就是所谓“拿到了好角色”。这当然很重要,但是之后的三年,把桥本爱从下沉之路中拽出,让她快速进步甚至开始被称作“演技派”的,不是某部电影,而是电影本身。
来看这段很重要的叙述:
“来到东京,无所事事,只能在家看DVD打发时间。看了很多后,不经意间租了石井隆导演的《情难自禁》,看哭了。很感动,终于冷静下来停止哭泣后的时候,觉得这个女演员演得好棒,摄影师好棒,打光也好棒,不止看电影情节,也注意到了电影本身有趣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电影的魅力。”
这段话取自桥本爱为POPEYE杂志撰写的文章,标题是《除了电影就找不到别的心灵港湾》。来到东京一年多,桥本爱开始大量观影,每年观片量180部左右,去小众电影院看旧片专场成为日常,她还开始系统学习卢米埃尔兄弟开始的电影史。
爱上电影这件事对桥本爱而言非常重要。或许是因为熟悉电影制作的具体流程,桥本爱比一般影迷更关注电影的技艺层面,包括摄影、灯光、剪辑的技法,当然还有演员的演技。
看电影成为了她业务学习的主要方式。“她明明这么年轻却看了很多电影包括以前许多老作品,这份努力令我十分钦佩。” 著名导演尚-皮耶•达顿(Jean-Pierre Dardenne)曾这样评价桥本爱。她在综艺节目中曾自述自己会在家中学习不良少女的表演技巧。
另一方面,电影也成为了她的寄托。在上述文章的结尾,她这样写道:“总之,我只有电影了。除此以外就找不到别的心灵港湾,所以如果能在能遇见电影同好的地方停留就一点就觉得很幸福。电影馆也好、拍摄片场也好,都是自己能安心停留歇息的地方。”
怀有这样心境的桥本爱在工作上也开始出现转机。
回到《桐岛》一片。桥本爱高高在上的冷漠气息从此片开始变少,表演形象开始丰满。原本主打的冷感确实是桥本爱的重要本色。以特定形象示人是艺人的本分,也是日本演艺圈的长项。但就像及川光博生活中并不“王子”一样,桥本爱在真实生活中并非三无少女,她擅长运动、在气氛热络之后也会在综艺节目中主动说梗。
《桐岛》的重要性就在于逐渐挖掘了桥本爱的这一面,羽毛球桥段是一个标志。初中时参加过羽毛球部的她就像真实训练那样的拍摄颇有冲击力。“原来这是个运动起来有板有眼的女孩”,这样的惊喜,桥本爱的共事者和影迷日后将不断感受到。

与《桐岛》相比,桥本爱在《使者》中的表现从演技上说更值得称道。一个简单得有些狗血的悬疑故事,以及并不讨人喜欢的闺蜜争风的设定,因为桥本爱结尾处的暴击而被升华了。可以说,桥本爱通过一己之力提升了影片的品质,这与《桐岛》中凭借出色的剧本和导演获得成长是完全不同的。
这之后,桥本爱的表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使者》中,桥本爱“像是呕出灵魂”的哭喊让人看到了她作为女性的爆发力,熟悉她的人很容易发现,这与她当时迷恋的老电影有紧密关系;在《再见了德彪西》中,桥本爱第四次在作品中弹钢琴,她本人确实也有这一技能;在《美好世界终结时》中,桥本爱彻底释放了自己在百合关系中的魅力。
自从爱上电影之后,桥本爱经常在作品中奉献能量十足的高光桥段。注意“能量十足”这个词。考察上述《桐岛》以降的作品,桥本爱的情绪爆发表演虽然精彩,但有些过度释放。这与这些角色本身相关。她们多是遭受常人不常有之痛苦的女性,这也与桥本爱当时所沉迷的情色电影类型有内在相似。在面对这些角色时,她不再像刚入行时以本能的冷漠去对待,而是试图把自己变成这个角色。这种强烈地与角色接触的过程对桥本爱并不容易。
神经认知专家苏菲•斯科特在TED演讲时告诉人们有两种笑,一种是不自禁的笑,比如被挠痒或是被逗乐,那时的人上气不接下气、面容有些狰狞。另一种是平稳的“哈哈”声,表情让人愉悦。
后者是所谓“社会性的笑”,是为了人与人融洽相处而进化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即越擅长微笑——的人越容易与人相处,巅峰大约就是偶像了。桥本爱的“后宫”之一松冈茉优就擅长于此,“综艺感”,人们一般会这样表达这种能力。
桥本爱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检阅她的所有照片及视频。你会发现她只有两类表情是显得自然的:冷峻的面无表情,和放声的暴怒或大笑。
但凡是微笑,总会让人有种“我自己也知道这很假而且你也感受到了吧”的明确意味。
虽然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但仍可以相信桥本爱是一个无法与陌生社会自然相处的人。在综艺节目中,桥本爱过于自我的表达以及稀奇古怪的习惯让人无所适从。
同样,她也无法与角色共处,她本质上无法亲近一个陌生人,但是又必须进入她,这会产生激烈碰撞。
之所以将桥本爱的个人性格与表演联系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桥本爱是更倾向于本色表演的演员类型。换句话说,桥本爱是那种必须要把自己当作角色的演员。对于演员桥本爱的真正理解,是从体会了这一点后开始的。同样,明白了这一点,也才能明白《小森林》对于桥本爱的重要性。
因《狩猎》而拿到柏林影帝的米科尔森(Mads Mikkelsen)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形容他这一类的演员:“我总是能掌控我的角色。我说了算。如果能说清楚一个角色,那很好;如果说不清,我会不断提问题,直到我非常了解。”类似的表述堺雅人也曾使用过,他与米克尔森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在戏剧舞台上学习表演。
与此相反,桥本爱模特出身、处女作成名,没有时间习得这种职业素养。这不是好事,表演技术含量很高,理应通过扎实、高强度的训练和理论学习来培养。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偶像艺人演技进步缓慢、甚至终其职业生涯无法奉献合格的表演,因为他们的有效训练时间不足。
当时的桥本爱也会遇到这个麻烦。因为喜爱电影,她“有强烈的意愿去成为一个好演员”,但并不知道如何做。她努力理解角色,却经常不得门而入(NG镜头过多),或是陷得太深。
在为《再见了德彪西》宣传时,她曾这样自述苦闷:“如果我是工作人员,肯定也会觉得,‘真是难搞啊这样的演员’。角色本身的痛苦让我难以自处。看自己的电影痛哭,这是第一次。”
“在教她弹琴的时候,十次里大约有一两次能见到她的笑颜,觉得自己M的一面被发掘了。”与桥本爱共演《再见了德彪西》的钢琴家清冢信也如是说。
无法从理性上认可、控制角色,但却又努力想这么做,这种冲突感贯穿桥本爱这一时期表演。这使得她的角色有时情感脱离剧情,有时又突然爆发,就像《再见了德彪西》和《使者》那样的入戏。
那些哭喊、嘶吼的高光桥段——它们都是桥本爱与角色互博产生的碰撞。
当然,回到之前的观点,这仍然要感谢电影。如果你没有强烈地拍好电影的意愿,或者说脑子里没有那些让自己震撼的表演片段,是不会产生这种困难的。
在钻研电影之后,她开始意识到表演的魅力来自自己的举手投足,而不是美貌。她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表演。“自己也要演得这么好才对得起自己热爱的电影”,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桥本爱,大概是抱着这样的觉悟去吃那些剧本的。
从市场说,日本的年轻演员更偏重本色演出。大约从平成年代起,“自然”取代“专业”成为了新晋艺人的首要选拔标准。想要成为明星,你首先要有个人特色,之后再来谈专业演技。这会带来的弊端是模特化的演员(东出昌大同样曾为此苦恼)。而由于对电影的热爱,桥本爱的本色在同龄人中最早摆脱了模特感,找到了独特的本色。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表演作为一门技艺所需要的训练是必须的,不入门的痛苦可以带来高光片段,但带不来经典角色。
在两年左右与表演的磨合之后,桥本爱逐渐找到了米克尔森所说的那种控制感,或者说,她逐渐知道如何与角色和平相处。《小森林》中的桥本爱就是如此,一个成熟的演员。


和解
要理解小森林中桥本爱的表演,首先要先理解这部电影本身。
虽然这是部形式独特的美食电影,但它仍有完整的故事。单亲妈妈留下高中生女儿离家出走,女儿进城闯荡、受挫回乡,收到母亲的信后再去城市,婚后返乡定居。看上去,这是一个典型的弃子寻找人生的故事。
这类故事的惯常讲述方式是挑重点。为了让观众看清楚“人物内心转变”,把戏剧冲突聚焦在几个核心事件上。《小森林》看似也是如此,从市子对自我心情的自述、对“不要逃避”的讨论,到母亲的信的关键作用,都落了俗套。
但这只是表象。一个需要反复提及的观点是,日本影视作品经常表里不一。比如《昼颜》,最后的结局是不伦没有好下场,但其实说的是下半句——“即便如此还是要不伦”。
比如《海女》,表面上为能年玲奈安排了男朋友和备胎,但实际上,从大量段落的台词、布景、摄影和配乐上,可以看出百合才是官配。
这是因为日本影视首先需要满足强大的主流观念。比如家庭、比如绊、比如寻找内心。但同时,艺术家们又需要表达不同的东西。表里不一的作品因此产生。
《小森林》也是如此,表面上说,人的关键是找寻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本质上在说,不要想,去做!只有做才是有价值的。
这个主题是由佑太说出的:“他们说的话,都是自己做过的,我尊重这些言之有物的人。我不想过杀了鱼还要吐槽杀鱼方式的人生。(关于此句的翻译,感谢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53886/的解释)”
农村的价值就在于什么都看行动。要除湿需要生炉子,生炉子需要砍柴,砍柴要从冬天开始储备,这些没什么道理可讲。菜该怎么种、该怎么烧、该怎么杀,这些事情不要靠说,都要做出来。母亲炒青菜的秘密是如何发掘的?自己一遍遍烧出来的。
市子为什么最后回到了小森,不是母亲的信改变了她,母亲的信只是加速她的过程,所有的因果都是在劳作中决定的。
春的开头,市子被打工处的老板呵斥,于是开始抱怨那种人有家人帮衬,不劳而获,这种人不算家人。但突然发现,自己也不算家人,因为自己也没有做什么事情。什么是亲人?片中给出的答案是:互相帮忙才能算是亲人。农村的家庭、邻里关系本就是建立在共同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你无法为生存做贡献,所谓的感情、羁绊就无从谈起。这种朴素的社会观念,在如今庞大的城市森林中容易被忘记,人们容易忘记自己做什么就换来什么这个简单的道理。开始关注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也搞错了行动和内心的因果。
这就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价值观——价值观不重要。
吉子最后对市子是这么吐槽的:“既然喜欢这就留下来啊……她就是喜欢红颜薄命的感觉。”这显然是对习惯了“自我救赎”戏码的观众的批评。既然你能烧这么多菜,你能在这里独居,那就住啊,过不过得了心理关有什么重要?
这种取向,也凸显在拍摄中。导演森淳一在拍摄前所说的,希望电影拍出纪录片感。所以在奥州当地实打实地取景了一年。在原作的扎实基础上,剧组在剧本、布景、道具、台词等方面都力求还原真实的日本东北农村生活。这些精细活让在电影中的体现就是,种植和烹饪的细节能给给足,所有的劳作也由演员向当地村民学习后独立完成。
这种独特的要求和拍摄方式,帮助桥本爱找到了自己该有的表演方式。在片中为人称道的杀鸭、砍柴、插秧等桥段,共同的特点是不是表演,就是技能,就是会做与不会做的关系。
在之前的表演中,桥本爱过度关注了内心感受的部分。但在《小森林》中她明白,演员实打实的技巧或许是通往所谓内心的最佳方式。观众对一个角色的接收只能依靠画面和声音,也就是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台词。这些外在的形式才能抵达本质。
在本片中,桥本爱逐渐学会解构一个角色。《小森林》中的大量旁白的语气,都是经过桥本爱设计,在仔细考量了剧本之后,她寻找并练习一种“比当事人年龄大一些,用过来人口吻了回忆当时心情”的旁白方式。这种恰当的距离感,再加上旁白本身的精练,使得《小森林》全片的流畅度大大提高。
对于角色的设计正在逐渐成为桥本爱的一个熟练技能。更早的印象来自于《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中。
姜文在《北京人去纽约》中曾主动要求改变一个戏中人物的关系。“和情人像母子,和妻子像父女,和女儿像情人”,在得知这种表演方式后,也终于了解了为什么本剧中的中年男人那么有戏。
桥本爱在《全力以赴》一片中也找到了一些这种味道。本片中的女儿一角并不出彩,台词较少,应该怎么表现与废柴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无定论。桥本爱最后演出了母子感,这是典型的经过设计过的表演。
另一方面,在掌握职业演员技巧的同时,桥本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色。在《小森林》中,能看到她对运动的擅长,以及偶露峥嵘的冷感。在独食时的平淡,和在分食中的自如,会让人恍惚觉得这大概就是那个出身熊本、独剧东京的20岁女性。
桥本爱多次透露,自己最爱吃的是番茄和纳豆。而这恰是《小森林》中市子最喜爱的两种食物。无论这是演员对拍摄的影响,还是为了宣传的自觉,这多少都表明了桥本爱与市子这一角色,以及电影本身的深度结合。
桥本爱在影片中展现的能干一面,不仅为她带来声誉,同样也拓展了日后的戏路。出道时期的桥本爱,会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冷漠的城市女孩。但桥本爱并不同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主,她会为一些普通的笑话大笑,会对他人的话快速回应,是个喜欢自己动手搞定的人。
一些特定的桥段正在成为桥本爱的招牌。在此之前,想到桥本爱会想到什么?
最早是光着脚弹琴。这是一个学生桥本爱。
之后是话剧。这是一个学习者桥本爱。
现在是家务、农务。这是一个独居女性桥本爱。
这些形象都与现实中的桥本爱充满联系。她仍然是一个靠本色演戏的演员,但是她已经学会如何让本身的魅力与角色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桥本爱第二次与Robot Communication合作,上一次是《管制塔》。
Robot Communication是日本最著名的影视制作公司之一,从广告片拍摄起步,以动漫和特效著称,不过在电影领域却展现出不同的气质,这可以从其代表作《情书》、《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中感受。这一特质在桥本爱参与的作品中也体现出来,相差5岁,两个时期的桥本爱的身影和容颜,得到了日本北方美景恰当的渲染,同时融为一体。可以说,将桥本爱拍得最美的,是Robot。
当然,在此之后,桥本爱第三次参与了Robot制作的电影——《寄生兽》。

桥本爱的魅力,是其特有的独立、冷峻而又贴近俗世的气质。她在小森林里找到了这种魅力的最佳表现方式——与角色的成长相互冲突与相互理解。看着市子,你会觉得她的确是一位农民,只不过与别人不同,她是个有着桥本爱味道的农民。
这种表演境界使桥本爱成为与二阶堂富美并列的这个年龄段最出色的女演员。达到这一水准的过程,正如片中市子母亲所说的,是一个螺旋上升。同时,桥本爱也应该感谢机遇的赏识,在热门电视剧中的持续出现使她在痛苦纠结演技的阶段能够保持人气,免于无戏可拍的窘境。
三年之后,桥本爱终于逐渐担当起了“新生代领军者”这样的称号。经历了困惑、厌烦、摇摆,最终还是理解了该如何工作。片中的市子如此,桥本爱亦是如此。


*感谢所有字幕组,没有你们,生活的乐趣减少大半,以上一切也无从谈起。
*本文仅就桥本爱的电影作品讨论,电视剧作品除极少数引用外并不涉及。这是基于两种工作全然不同的要求的考虑。

 5 ) 找回简单生活与珍惜食物的初心

大城市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让许多人开始向往慢生活。因此每逢节假日,便有许多城市人携家带眷到山里亲近大自然,摘农家果,吃农家菜,体验一种返朴归真的缓慢生活。根据五十岚大介同名漫画改编的日本电影『小森林』,便是「慢生活」的具体细节呈现。故事极其简单:一个在城市生活的年轻女孩”市子”,回到位于东北山里的故乡「小森」,在四季变换中,独自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电影分成「夏秋篇」与「冬春篇」两部,以市子的独白贯穿整部电影,没有高低起伏的剧情,只有市子随四季变化自制的不同食物,可说是一部美食与生活成长的记录片。奇妙的是,漫长的四个多小时,并不感到沉闷,反而让原本易于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安心食材来自繁琐的过程】 看着市子和村里人日日劳动的辛勤身影,彷佛回到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人诚恳踏实,做每一件事都按部就班,更不会为了自身利益任意伤害他人,人们从来不必担心会买到黑心食材。然而现在到处是标榜健康却洒满农药的青菜,打了各种激素看起来更肥美的肉类,还有加工食品无数可怕的化学添加物。人们很容易就能填饱肚子,却也很容易因为疏懒就此赔上宝贵的健康。越来越便捷的现代,食品却再没有安全可言。看似进步,实则倒退,最悲哀的莫过于此。 市子巨细靡遗地描述不同季节的食材如何生成与每道菜的各种做法,占据了电影最大的篇幅。看完之后,除了长了许饮食方面的知识之外,也明白了安心食材必定来自繁琐的过程。想吃没有农药的菜,就没有偷懒的余地,得时时守护菜园,不放过任何一只吃菜的青虫。虽然养鸭人家食鸭总是心有不忍,但吃自己养大的鸭,总好过吃来历不明的鸡鸭。在农村里生活,最重要的是就地取材,配合四季更替,了解动植物的生态,用最适合的烹调方式做出简单却深刻的美味。而最好吃的食物往往需要更多时间酝酿出最好的味道。在糖汁里浸了两三个月,变成黏糊糊的糯米果子,就是市子最喜欢的吃法。 我家有个小花园,除了种花花草草之外,几年前也开始种些虫子比较不爱吃的菜,比如:蕃薯叶和皇宫菜。自家种的菜不施肥,偶尔被虫吃掉一些,所以长得瘦瘦小小,一点都不漂亮,但保证干净,每次能吃到自家种的菜总是格外珍惜。现代人总是宁愿把时间花在可有可无的事上,却不愿为了更有质量的生活好好麻烦自己一下。本末倒置的行为,造成越来越多人生病,而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既然回不到安全的过去,那就好好正视危险的现在。无法亲自种菜,也要买可靠的有机蔬菜,价格比较贵,就少吃一些,千万不要为了省钱吃下大把农药残留的蔬菜,本来吃菜是为了健康,最后却反而赔上健康,那就太不值得了。 【坏的时候也有好的可能】 电影中的四季画面皆美,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暴风雪与春日阳光交替,站在中间的市子将蓝天与乌云一分为二,就像在小森的生活,潮湿的气候让夏天特别闷热难耐,晾了几天的衣服仍干不了,拌果酱的木铲也发霉了。看上去一切都很糟,市子只能用生火的方式对付难缠的霉菌,顺便用火炉烤面包。火炉烤的面包温度不稳,但温度最适合的时候,却能比平时做的更好吃。春天来临时,市子为解决危害作物的「节节草」,干脆将它们全吃下肚,但为了摘掉不好吃的叶鞘,还得大费周章一片片处理,花掉大把时间,弄得市子精疲力尽,却只得到一小碗食物,付出与获得完全不成比例,市子认为不值得。但学弟却提醒她,是人类为节节草创造了生长的机会,它们虽是杂草,也是珍贵的食材,更是宣告春天来临的大自然珍宝。所以,看似坏的时候,换个角度,也许就能看到好的可能。 大自然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母亲说走就走,市子被迫独自生活,却也因为一个人生活,让她必须面对接踵而来的难关。从夏秋到冬春,前半部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到了后半部,好友吉子常到她家与她一起做饭、吃饭,村里的几个大妈也会到她家吃烤番薯片,闲话家常。她经常一个人,却也不是一直一个人,浓厚的人情味像温暖的电热毯,为她覆盖没有母亲陪伴的寒冷冬天。 【视而不见不如不见】 电影中最大的悬念是市子五年前不声不响就离开的母亲。市子始终不明白母亲突然离去的原因?却在独自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她会做菜也爱做菜源自母亲,母亲曾说过:『做菜能看出人心,用用心,不然会切到自己哦。』曾经以为只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后来才明白「做菜」与「做人」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不用心,做出的菜味道总有缺憾;不用心,看起来再怎么近的人也是远。就像她与母亲,以前她总认为母亲大言不惭的「杂草种植法」,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直到她自己种地才明白杂草其实是一种保护,保护作物不受虫鸟侵害。以前常叨念母亲只做简单的炒青菜,从不花时间做功夫菜,后来当她发现自己怎样都炒不出和母亲一模一样的味道时,她才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发现母亲炒菜好吃的秘诀:炒菜之前,已细心去除每片叶子的茎部。这才意识到母亲做菜也很费工夫,只是她从未注意过母亲的用心。随意懒散的,其实是自己。想替朋友做冬花味增,却懒得自己去摘冬花,随意交待母亲一句,就上学去了,并不在意母亲摘冬花前还得先辛苦的除霜。把对母亲的依赖视为理所当然,却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这不仅是市子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子女的问题。 突然想起前晚在餐厅里看到的场景:一对父母和年约十六、七岁的一双儿女用餐,父母兴高采烈地与儿女攀谈,两人却头也不抬的各自看着手机,回答父母的语气颇不耐烦!母亲好声好气要兄妹俩放下手机,好好吃饭,他们却充耳不闻。此时,父亲忽然一声大吼!震惊了整个餐厅!兄妹俩这才抬头,见父亲怒目相视,才乖乖收起手机。想来这对父母一定也忍耐目中无人的子女一段时间了,才会在大庭广众下失控爆发!市子的母亲之前把满屋的书卖给二手书店,也因为市子从未正眼看过母亲看的书,书明明一直都在,却在将被送走之际,她才留心。对市子的母亲而言,视而不见不如不见,『自己要看的书自己找』,潜台词也许是:自己的生活自己过。所以,母亲的不告而别看似任性,却也是帮助市子成长的一种另类方式。这对所有人或许也是个提醒,不能因为是家人,就把对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也正因为是家人,才需要更加用心对待,而不是等到再也见不到,才悔不当初。 【螺旋般的人生,依旧在努力前进】 在这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最终都选择返回乡下老家。有些人是始终找不到立足之地,只好被迫返乡;有些人则是看透了城市的虚伪浮夸,决心回到自己最初的地方。市子的学弟就是后者,他说:『我不想过那种被人杀了,然后吐嘈杀人方式的人生。』曾经离开后再回来,深切感受到父母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更值得尊敬。虽然辛苦且不富裕,却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 而一直认为自己是因为在城市无法立足才离不开小森的市子,虽然已经在老家好好生活了,却仍无法确定自己留在小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于是,她选择再度离开,一如母亲的离开,为的都是想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生活,因此绕远路再回来也无所谓。人生总逃不过各种选择,在哪里生活?做什么工作?从头到尾都坚定的人是少数,大部分的人都曾像市子一样彷徨,受过一次又一次挫折,再小心翼翼一步步往前走。每次从失败中累积的经验,总会让自己有一点点不同,就像螺旋,每次不会是相同的角度,也不会是相同的位置,但只要曾经努力,总会留下些什么。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却意味深长的电影,它提倡一种脚踏实地、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市子住在被沼泽、森林、田地包围的小屋,夜间各种造访者不断,好不热闹,没有现代人离不开的电视网络,却有都市丛林看不见的美丽萤火虫。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书,想找人聊天时就走进对方家,一起做饭、吃饭,面对面聊天。任何事都有不同的角度,没有绝对的坏,也没有完全的好,好坏相伴,一如食物恰到好处的调味。无论在深山或是城市,人想活得好,就必须聆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山里的生活并非闲云野鹤,总有干不完的农活,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张罗,春天就得储备冬天的食物,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唯有真心接受,并认真对待,才能打从心底享受生活。『小森林』不仅呈现了食物与生活的细节,更提醒我们找回简单生活与珍惜食物的初心有多重要!

 6 ) 【完结-更新春篇】这不是一篇影评而是一本食谱★送给和我一样的吃货们★咕~~(╯﹏╰)b

喵,我就是那个整理夏秋篇食谱的吃货=V= 夏秋篇的食谱在这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42199/ 和夏秋篇相比,冬春篇明显更偏重了女主感情上的蜕变以及妈妈的故事,做菜的部分相对有些淡化了,很多步骤语焉不详。因此在写菜谱的时候参考了下厨房。 欢迎大家根据自己丰富的下厨及吃货经验进行补充哦~或是有自己动手做过的菜,欢迎repo!感谢你的阅读和分享QvQ 小森林·冬 ❤ 1st dish 双色蛋糕 用料: 红米/黑糯米/菠菜/南瓜 食用油 砂糖 小麦粉 泡打粉 新鲜奶油 蛋糕模具 烤箱    步骤: 制作蛋糕糊: 红色:红米做成甜米酒 绿色:菠菜煮软,打成蓉 紫色:黑糯米做甜米酒(减水量) 黄色:南瓜蒸熟,打成蓉 加入食用油、砂糖、小麦粉、泡打粉,搅拌制成各色蛋糕糊。 将第一种颜色的蛋糕糊倒入蛋糕模具,大约至40%的高度,接着倒入另一种颜色的蛋糕糊至80%的高度。 放入烤箱烤制(电影中无详细说法,比较了下厨房中几个相似菜谱,大家可参考:160-170度预热10分钟后烤制30-50分钟) 烤好后,需将膨胀的一面向下放置冷却。 翻转蛋糕使双色呈左右对立,用奶油装饰。 点评: 也许是无法摆脱的动物性作祟吧,高热量的东西总能带来无可替代的幸福感~ 今天看到有人评论说《小森林》里那些自己做的菜看着就很难吃啊,想吃好吃的还是得下馆子……恩,我也觉得有些菜,比如这个蛋糕看着比商店卖的要丑多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要做出来尝尝,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吃货追求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一种丰盛的体验吧。 ❤ 2nd dish 纳豆味的糯米团 用料: 纳豆(黄豆 纳豆菌 酸奶机) 糯米团子(糯米机)砂糖 酱油    步骤: 制作纳豆: 看电影里好复杂呀,又是稻草包裹,又是埋入雪地。 查了下厨房,发现酸奶机就可以做哟~(有兴趣的盆友可搜索:自制纳豆BY如疏) 纳豆里加入砂糖、酱油,将刚打出来的热腾腾的糯米团揪成小团,丢入其中。 混合拌匀。    点评: 甜甜的纳豆+热腾腾的糯米团子,想着就要幸福得融化了QVQ!片中的糯米团子是一点点打出来的,口感一定超级棒!可是自己打太不现实啦,长大后桥本mm用的家用自动糯米机!有木有人知道哪儿能买到呢TUT ❤ 3rd dish 冻萝卜 用料: 大白萝卜 草绳    步骤: 萝卜切成两半,去皮,切成一指多宽的长块。 用草绳串起来,晾在寒冷的室外。    点评: 貌似就是萝卜干?但是我真的好不喜欢吃萝卜呀~~~ ❤ 4th dish 柿子干 用料: 柿子(萝卜丝 醋) 草绳    步骤: 柿子去皮留蒂,用草绳串起,于户外晒干。 可以直接当茶点,也可切片入萝卜丝,加醋一起凉拌。    点评: 用草绳串起来的萝卜、柿子、辣椒神马的,真的好有农家过年的感觉! ❤ 5th dish 红豆 用料: 红豆 水 砂糖 小麦粉 盐 发酵粉 (马芬蛋糕底料/模具) 毛巾 煮锅 煎锅 烤箱 擀面杖    步骤: 红豆馅 红豆入水小火煮至能用手轻易掐开,排浮沫,加入砂糖,煮至粘稠。 小麦粉、盐、发酵粉和水混合揉成团,盖上毛巾发酵1小时。 排气,切成小段揉圆后擀成面皮。 面皮加入红豆馅,包裹严实。 用平底锅煎熟——煎红豆饼 用蒸笼蒸——红豆包 也可加入马芬蛋糕的底料一起烤制——红豆马芬 半熟的红豆熬煮后冰镇——红豆沙    点评: 自古红豆主相思缠绵,血红沙软。想多了就看哭了…… ❤ 6th dish 面片儿/印度薄烤饼 用料: 小鱼干 干香菇 胡萝卜 白萝卜 牛蒡 芋头 油炸豆腐 料酒 味醂 酱油 生姜汁 小麦粉 麦麸 煮锅 毛巾 擀面杖 铁架    步骤: 制作高汤: 去除小鱼干的头和内脏,干香菇、胡萝卜、白萝卜、牛蒡、芋头、 油炸豆腐切片。 入锅,加入足量水、料酒和味醂(也可用砂糖替代)。加入酱油、生姜汁熬煮成高汤。 小麦粉加水(还可加入麦麸 ),揉至类似耳垂的硬度,盖上毛巾,放置2小时以上。 摊成薄片儿,揪成小块,下入高汤中。 切成三段,每份擀成薄饼,于铁架上明火烤制——印度薄饼。    点评: 看着就好好吃呀!从小就很喜欢吃面片儿汤啊疙瘩汤一类的东西,面食也是很增加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食物呢~在鲜香滚烫的汤里捞出一片面片儿的感觉不能更棒!还有配着咖喱吃的印度薄饼~好怀念啊!我很喜欢印度咖喱,偏偏找了个顶讨厌印度菜的男友。那时候他带我去吃Best of India的神情,每每想起都很幸福。 ❤ 7th dish 腌菜 用料: 蕨菜 盐 生姜烧酱汁 炉灰 塑料桶 塑料布    步骤: 新鲜蕨菜洗净,弹上炉灰,用开水浸泡一晚去除苦涩,即可食用。 或是加入大量盐,抹匀后密封于桶内保存。 腌好的蕨菜,取出后先用水冲洗一夜。焯水,浇生姜烧酱汁。 也可入味增汤。    点评: 腌菜真的是宝贝,以前妈妈也腌咸菜,还有泡菜。回想小时候扒着妈妈的手臂,眼巴巴地看着她从奇形怪状的桶啊坛子里捞出咸菜和泡菜,那些有些褪色了的美好的童年,想着就嘴馋。 小森林·春 ❤ 1st dish 天妇罗 用料: 红叶伞 延龄草 猪牙花 鹅掌草 白根葵 楤芽 荚果蕨 面粉 鸡蛋 油 炒锅 沥网    步骤: 鸡蛋面粉水,混合成面糊 起油锅,因为是炸的,想要效果好就要很多油哦,这样才能保证油温 野菜们洗干净,滚上面糊,等油锅8分热时,入油锅 一个一个放,保证油温 捞出沥干    点评: 因为海鲜过敏,天妇罗&乌冬面几乎是我每次吃日餐时不得已的选择(不能吃海鲜却有个爱吃日餐的男票也是醉了)……深感蔬菜的新鲜度以及油温对于天妇罗口感的重要性。想来,像这样在乡间亲手采下,洗净,立刻入锅做出来的天妇罗,一定美味极了。 在国内吃的天妇罗总是裹着厚厚的面粉,不喜欢!在美帝吃的则大多如桥本爱妹纸做的那样,能看出蔬菜的本来面目,才是好味道。 ❤ 2nd dish 冬花味增酱 用料: 冬花 味增 糖 油 煮锅 炒锅    步骤: 冬花放入沸水中焯熟,取出切碎 炒锅入油,加入冬花碎,与味增、糖翻炒成酱 放入冰箱可保存很久;作为下饭小菜食用    点评: 冬花,我百度了下又叫款冬/蜂斗菜,是很有药用价值的哟~不过性凉,不可多食。 ❤ 3rd dish 节节草根 用料: 节节草 酱油 味醂 煮锅    步骤: 节节草的根部,摘取外皮,放入锅中清水煮软 沥干后加入酱油,味醂,煮干水分    点评: 完全没get到这道菜的点。。。感觉不太好吃的样子=V= ❤ 4th dish 野蒜苗炒鲑鱼白菜花意面 用料: 野生蒜苗 红辣椒 白菜花苞 鲑鱼 盐 意大利面 油 烤架 煮锅 炒锅    步骤: 盐焗鲑鱼在烤架上烤制 煮意大利面 野蒜苗洗净,切分开蒜苗和蒜白,加入红辣椒一根,入油锅翻炒 再加入烤制好的鲑鱼块,翻炒后加入两大勺面汤,制成酱汁 加入煮好的意大利面,翻炒后加入白菜花苞,将酱汁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点评: 啊~看着就好美味好幸福!裹着酱汁的面条真是最最最温暖的食物啦!还记得很久之前的某个暑假,爱上了吃自己拌的面条所以吃了一个多月的面条当午餐,就是酱油+香油+辣酱拌面,还可以加一个鸡蛋~简单但是好吃爆了!也向大家推荐一下哦~ ❤ 5th dish 干炸蔬菜饼/姜汁味卷心菜蛋糕 用料: 卷心菜 鸡蛋 面粉 砂糖 油 生姜汁 煮锅 搅拌机 烤箱    步骤: 干炸蔬菜饼 卷心菜外层的叶子,切成大碎片,加入鸡蛋和面粉调成厚糊状 分成几个小饼,入油锅炸至变色 捞出沥干 卷心菜切碎,搅拌机打成碎末 生姜去皮,在擦网上擦出汁,过滤成生姜汁备用 鸡蛋打散加入色拉油、面粉、砂糖和卷心菜碎,搅拌均匀,加入生姜汁调味 倒入模具,入烤箱烤制    点评: 哈哈哈,做出来很像煎菜饼???那也许是面粉用的不对吧~~~电影里也没说用的是什么面粉,高筋低筋?还是等我自己尝试了再来repo吧~ ❤ 6th dish 土豆 用料: 土豆 水芹 葱 油 面粉 油 砂糖 盐 胡椒 煮锅 烤箱    步骤: 一吃: 新鲜土豆,入热水煮熟,去皮撒一点盐即可食用 二吃: 葱末、油、盐、胡椒拌成调味汁 土豆去皮切小块,淋上调味汁,加入几束水芹叶子 三吃: (麻麻的做法) 土豆煮软烂后压揉成土豆泥 面包胚发酵完成后,切口塞入土豆泥 入烤箱烤制 (妹纸的做法) 土豆煮软烂后压揉成土豆泥 在揉面的过程中就加入土豆泥,发酵完成后入烤箱烤制    点评: 土豆面包!好神奇的做法~感觉从内而外满满的全都是碳水化合物啊!热量一定特别高!其实觉得面包馅儿还是用水果更清爽一点呢~不过,我一定会试试用土豆的啦~ 小森是位于东北地区某个村庄中的小村落,这里没有商铺,只是购买必需品的话,可以去公务所所在的村中心,那里有农协开的小超市还有几家商铺。去程基本是下坡路,自行车大概要半小时。不过回程要花多少时间呢?冬季因为下雪只能步行去,不紧不慢的话要走上一个半小时吧。不过大多数居民都是去邻镇的大型城外超市购物。我去那,来回要花上一天时间。 ——《小森林·开篇》 就用这平铺直叙却散发着泥土香味的句子作为结尾吧~ 美好,就在积极活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里。 食谱就更新完啦~谢谢你的一路陪伴! 愿我们都活得愉悦满足。

 短评

一个比较感人的细节就是桥本爱全程看起来都像是几天没洗头,确实一个人住的话也不太可能有毅力经常洗头了!

6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不知道该说什么,再见。

10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不认为这是部文艺小清新片,反而是让你懂得如何脚踏实地及敬天爱人。尊敬他人,尊敬你生活的这片土地,明白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1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真希望变成晨间剧啊,每天都想看到

20分钟前
  • 尘世之埃
  • 力荐

“她这么辛苦种田就是为了每天这么吃啊?”“对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21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看完《小森林◆夏秋冬春》,感觉这才是我要的妹子,和我想过的生活。美食、节令、四时,在我的眼里慢慢清晰起来,以前读《清嘉录》才有过类似的感觉,人固然不能只靠数着时间过活,但可以随着节令和四季而活着,感受每一次花开,感受每一次雪落,除此之外,这一生中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

22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我們說的“不時不食”是說要吃時令自然生長的食物 然而時令本身即是一味調料 就像生活里不期而遇的一切 都讓食物有了當時的意義 事已至此,還是先吃飯吧【北歐風性冷淡電音農廣天地大法好!私心這片子早10年女主非蒼井莫屬

24分钟前
  • T.V.Zoe ி
  • 推荐

完全抹去了互联网时代的痕迹,联络仅靠寥寥书信,甚至电视机的画面都不易见。人物们不玩手机不发短信、不上推特晒图朋友圈发吃,只自己默默耕种、收获、烹饪、享用。抱着电脑手机看了部片子就说日本农民很优雅?先别忙着叶公好龙、去浪漫化乡村生活。抱着审美心态,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承受生活的真面目。

2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恬淡之美,自得其乐,风景和食材一样精致,劳作和享受一般干净。在日本当农民竟这样优雅,有隐居之趣,桥本爱的呆萌刚刚好。像《乡村照相馆》《从河底问好》等,片子再次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东京等大城市混不下去的年轻人,回故乡,怎么生活才能在祖辈的土地上实现自我价值。

2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那种时光静静流走,不去叹息,也不挽留的感觉,真好

30分钟前
  • 张腾森
  • 推荐

舌尖上的日本啊。非常治愈,尤其在刚刚看完《疯狂的麦克斯4》之后接着看这部。这个世界上,可能也只有日本能拍出来这样的电影了。独立于地球的自我。一日三餐,周而复始,春播冬藏,这就是“日子”最好的解释。

32分钟前
  • frozenmoon
  • 力荐

可能是很符合我最近迷茫的心态,看到最后真的被打动到了。想要离开自己现在的生活,但害怕绕一圈子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所以停滞不前、却又诸多不甘。市子妈妈说圆圈其实是一种螺旋,看似回到原点,其实圆圈也在不断上升或者变大。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真的能坦然接受,其实蛮需要一种历练的。

35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故事的最后貌似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宅在家里是找不到老公的。。(误)

36分钟前
  • 乱子
  • 推荐

多做一些好吃的,少讲一些大道理

37分钟前
  • 小蛋蛋
  • 力荐

想做饭想做饭想摸菜刀想翻锅想捏面团啊啊啊啊啊我的厨魂已经熊熊燃烧了!!!!感觉村里地上随便啥草都能焯一下炸了吃掉¯﹃¯…

41分钟前
  • 哦豁
  • 力荐

冬天所需之物,春天就得埋下种子。时间必不可少。某些事情绝不能做,一旦做了就成定局。我喜欢她不言不语接受一切,不言不语过每一天。少女啊心倔强,千锤百炼之后犹有不甘。冬雪化尽樱花开,冬天埋下的种子来夏再收吧,少女再次走进等待一切的黑夜。

42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南豆腐用盐水煮过,放上煎熟的培根粒和日式酱油蒸熟,顶上带花的迷你黄瓜大概小指那么长,叽叽脆,跟豆芽鸡腿菇炒在一起,放红葱酱,热可可的杯口蘸一点盐,里面泡上棉花糖,来北京才吃到的硬皮柿子,一包沙甜,没有核,只有带脆的舌头,是最好的餐后甜点。我就是吃着这些看完了这部电影。

47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嗯,要细心,要有耐性,还要要守得住寂寞。当然首先,你要有块地。8.5

5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昨晚做草莓酱的时候,幻想女主上身。

55分钟前
  • Essy
  • 力荐

有人说装逼呀什么的 我人生就得加一味装逼

58分钟前
  • MR.SANM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