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面纱2006

爱情片美国2006

主演:爱德华·诺顿  娜奥米·沃茨  托比·琼斯  黛安娜·里格  黄秋生  列维·施瑞博尔  朱丽叶·霍兰德  艾伦·戴维  露西·弗勒  玛姬·斯蒂德  佐伊·特尔福德  夏雨  吕燕  冯瓅  玛丽-洛尔·德库洛  凯瑟琳·安  李滨  洛琳·劳伦斯  伊恩·伦威克  程思寒  亨利·赛洛  

导演:约翰·卡兰

 剧照

面纱2006 剧照 NO.1面纱2006 剧照 NO.2面纱2006 剧照 NO.3面纱2006 剧照 NO.4面纱2006 剧照 NO.5面纱2006 剧照 NO.6面纱2006 剧照 NO.13面纱2006 剧照 NO.14面纱2006 剧照 NO.15面纱2006 剧照 NO.16面纱2006 剧照 NO.17面纱2006 剧照 NO.18面纱2006 剧照 NO.19面纱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2:48

详细剧情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沃特的生死决定了他们新近迸发出来的激情能否转化为永恒的爱情……

 长篇影评

 1 ) 爱在瘟疫蔓延时

显然《面纱》要比《霍乱时期的爱情》更适合这个题目。

外国小说里经常容易写不忠的女人。但丁的《神曲》里就有怎样惩罚不忠的女人,此外还有著名的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他们还经常写失贞的女人,如苔丝和海丝特·白兰。中国小说就不一样了,写的都是弃妇,要么就是贞烈女子。(当然《金瓶梅》里的女人除外)
《面纱》就是一个西方潘金莲东窗事发后怎么办的事情。

在没有揭开原著的面纱之前,这部电影还是更符合人的期待视野。因为看之前略微知道一些剧情,就很想看吉蒂是怎样爱上沃特的。在20年代风景如画却霍乱蔓延的梅谭府,因为对生命的恐慌,也因为身边没有再适合的异性,这样的爱上很自然。这样的情状,放在任何夫妇面前,只要你把他们扔到异国他乡,或者一个孤岛,他们的感情会很牢固、比平淡都市里更能体会到相濡以沫。
那样的夫妇,其实是幸运的。

她终于爱上了他,他却跟白求恩一样殉职。死前说:forgive me。女人哭的一塌糊涂。水墨画的桂林山水间,打阳伞的外国女人,响起的船歌却是法文的a la claire fontaine.片子没有刻意地煽情,一切元素却结合地恰到好处。于是我的眼泪也恰到好处地掉下来。

本年度看的第2部电影,又哭了。我依然推荐情侣去看,看完要懂得宽恕和救赎,都是极为不易的。“当爱和责任合为一体的时候,恩典就会降临。”

海报上面写:面纱——真爱 一生只揭开一次。我觉得很适合去做古代红盖头的广告词。另外,金庸小说里有个女人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木婉清。
非常喜欢爱德华·诺顿,或者说我喜欢他演的那个科学家。真正的british gentelmen,认真,懂得爱。但事实当中,懂得爱的人更不容易获得爱。
忽然觉得这片子对我也是有启发,我对未来臭男人终于有了新标准,我期待遇见这么一个男人,我想知道,自己是如何爱上他的。

看了电影后,如果有兴趣,读了原著,你会失望。因为过程和结局都不如电影这么完美。毛姆是那么刻薄的一个男人,尤其对女人的态度。
书里,沃特把吉蒂带去瘟疫区,根本不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而单纯是为了报复吉蒂;书里直到沃特死,吉蒂也没有爱上他;虽然吉蒂一直在请求丈夫原谅自己,沃特到死也没有原谅她;他死前最后一句话也不是那伟大的“原谅我”,而是充满玄机的“死的像只狗”;吉蒂回英国后还继续跟旧情人厮混;书里孩子也不是沃特的……这么多不完美,然而这是毛姆笔下的人性,也许在生活里,就是这个样子。

可是,我还是推荐这部让我哭了的电影。爱在瘟疫蔓延时,我的爱情却是在几年前那场瘟疫里死去的。我总是不够福气,没有白流苏的好命。自然,“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看后很想去那个很美丽的小镇去看看。广西贺州姚黄古镇,想来那里不会有瘟疫了。我有古镇情结,上一个是乌镇,这次考试的小作文就瞎编了一个发生在乌镇的蹩脚、弱智的爱情故事,真感谢老师没有枪毙它。

 2 ) 细谈毛姆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区别

我一直觉得,如果是由小说原著改编的电影,那么应先看书再看电影,书能涵括的更为深刻,而电影是很难把人的思想印盖在画面上的。读完书自然对电影的情节内容了然于胸,也就有更大的空间衡度两者的差别——情节是增还是减?表达是深还是浅?这都会使之成为同个物体的两个不同面。

毛姆的原著《面纱》与电影的《面纱》可谓是不同着重,各有好劣,性质不一样所以各自讨彩——毛姆的原著是真实而酸冷的,从女主角凯蒂的角度写着她一个人的事,写她的虚荣、自私、娇惯,写从她的视野片面看待其他人的自我观点,写她对自己、爱情、婚姻、灵魂、宗教信仰、精神等的困惑,后期更着重于她对“道”的寻索;而电影却俨然只是一个“爱与宽恕”的典型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没有或者应该说是无力表现她如何从一个虚荣自私的女人变为一个愿意在孤儿院里帮忙甚至开始思索的求道者。然而电影却因不局限于凯蒂的视野,反而扩展到不同人物的丰富刻画以及真实再现1926年中国与外国的一些矛盾冲突等,使得它的结构更严谨合理以及为影片中男女主角从不爱到相爱的剧情做了密实的铺垫。

尽管电影其实算是享用了小说的情节和背景来讲述另一个方向的爱情故事,但我既喜欢原著的酸冷,又喜欢电影的浪漫,所以两者的区别我还是想仔细写一写。

【一、结构与情节的区别】

{小说}:从凯蒂和查理在房间内偷情,而沃特在门外停留写起。故事很简单:流连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子凯蒂为躲避母亲的催婚匆匆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细菌学家沃特,跟随他到中国香港,遇到了香港布政司查理,两人迅速打得火热,搞外遇的事被沃特知道了,沃特就要求凯蒂与他一起去正在闹霍乱的湄潭府。凯蒂向查理求救,但被拒了,看穿他虚伪一面的凯蒂心灰意冷的跟沃特去了湄潭府。
与电影不同的是,凯蒂虽然在湄潭府的日子里发现沃特品德高尚的一面,但始终没有爱上他,得知怀孕一事的两人更是冷漠尴尬。书中是凯蒂一直希望沃特能原谅她,但沃特至死都没有原谅她,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这句话出自戈德 史密斯的诗《挽歌》的最后一行,诗的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狗和谐相处,但有一天两者结下冤仇,狗发疯病把人给咬伤了,人们预料被咬的人将会死去,但是人活了下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沃特临死的遗言表明他把凯蒂带到湄潭府确实是为了报复她,有意让她在此得霍乱而死,他自己也是刻意寻死。电影是写他染上霍乱而死,但小说里写他可能是在做实验时被感染的,而他一直在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他的心是碎了。
沃特死后凯蒂回到香港,以一个备受崇敬的医生寡妇的名义,得到在香港上流社会里生活的英国人的同情和热情接待,其中就包括旧情人查理的妻子。借宿在查理家的凯蒂,虽然早已看清查理是个怎样虚伪的人,凯蒂却没有抵挡住诱惑,又跟他滚床单了。羞愧难当的凯蒂事后坐船匆匆回到英国,这时她母亲已经死了,她决定跟她父亲一起生活……
所以小说是很真实的,毛姆文笔的尖酸刻薄也可见一斑。


{电影}:从凯蒂与沃特已经在去湄潭府的路上开始叙事,再慢慢用回忆来倒叙她与查理的外遇。地点从香港换成了上海。情节被大幅度的更改,换成了一个从不相知到相爱的浪漫爱情故事,点点滴滴的铺开凯蒂和沃特的情感之路,得知怀孕消息却无法确认孩子之父究竟是谁的两人甚至还柔情拥抱在一起,最后成功地把凯蒂塑造成为一个情比金坚愿为亡夫独自抚养幼子的深情女子。电影结局是凯蒂回到英国偶然在路上遇见查理,查理示好,而她表现得忠贞不渝的拒绝了他旧情重燃的暗示,并不屑的对儿子说“他谁都不是。”
电影虽然把故事源起地点从香港改为上海(减弱了殖民地的背景),但在情节处理上却加入了不少1926年中国反帝国主义的形势,英国人开枪射杀罢工的中国人,此事导致同为英国人的沃特和凯蒂在霍乱中的湄潭府所遭遇的工作困难和生活危险,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激化下,使得人物的性格更饱满(在湄潭府民众的不信任下解决霍乱的饮水问题显出沃特的聪明才智),也使得两人的情感融接与深入更合情合理(凯蒂受反帝国主义者的侵扰,危急之际沃特救了她)。
小说甚少写出沃特的工作情景和困难,只是通过修女对他的崇敬得知他的艰辛;而电影却通过他执着的用一口破中文对群众说:“这水不好,不好,不喝,不喝”以及机智的从凯蒂无聊中做的小风车联想到把上游的水用水车引渠到村里等等让观众对这个男人有了喜爱、怜惜之情,观众甚至会嘟囔说凯蒂这个不认美玉的家伙怎么还没看上这个绝世好男人沃特(当然这跟男主角是爱德华 诺顿扮演的脱不了干系),自然而然地凯蒂在后来慢慢爱上他也是观众喜闻乐见之事了。


【二、人物刻画的区别】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凯蒂的视野与观点,从毛姆笔触来看,沃特确实不是一个人物——严肃寡言,毫无魅力,何止无趣,简直就是——“这人没什么好说的”。而凯蒂却是个活跃在舞会、打高尔夫球、调情说笑的女子,虚浮且幼稚,天真又可笑。这两人的确是一对性格不合的表面夫妻。
小说中有个讨喜的人物韦丁顿,算是沃特的助理,也是他们的邻居,而想来他是毛姆的关键人物,韦丁顿率性坦言、聪敏活泼甚至诡计多端,言谈间能把所有事情都逗乐一番,令人愉悦,他敏锐的看出凯蒂与沃特之间的不自在,也是他令凯蒂在沃特的冷暴力下得以消解苦闷;而他也搭起了凯蒂与修道院的桥梁,引荐凯蒂去参观修道院并认识了院长,使凯蒂开始思索自己是否该做些有用的事情。书中的韦丁顿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中国爱人,一个因缘际会被他拯救的清朝格格——而这也引发了凯蒂对东方神秘色彩的探究。毛姆借韦丁顿之口提及了中国的禅——“道”,说:“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电影里把这个人的情节全部弱化淡化掉,好似可有可无成为了路人甲,但在书中这个人却是引导凯蒂思索自我与灵魂的启迪之师。

{电影}:片中把凯蒂的虚荣全部替换为她对快乐的真实追求,把沃特的无趣替换为他的认真可敬,使得一个本应是酸冷充满压抑苦闷纠结的故事变成一个慢慢开始出现暖色调的罗曼蒂克爱情片。不过片中增添了小说中没有多说的人物(于团长改为黄秋生扮演的国民党)、没有出现的人物(护卫兵宋青与清朝督军头子)。黄秋生这个角色真是神来一笔,电影改编的最大亮点。借沃特与黄秋生的对话显出中国人民(无论哪个党派)的真心话“中国人的地方还是要中国人自己管”;在与清朝督军头子谈出动士兵搬走霍乱死者尸体一事,黄秋生夹在诚心为民的英国人沃特与摆官架子腐朽不作为的督军头子中间做翻译,气定神闲的篡改两者的对话,达成共识,这一段简直就是精彩绝伦,当然黄秋生的制服诱惑装扮是不容错过的。而书中的韦丁顿在电影中就是一个小老头儿,机灵聪敏全无,他的清朝格格就变成个抽鸦片的寻常女子,这点我就有点不满了,但全片都没把主题引进“道”上,估计是导演无心也无力吧。


【总的来说】

毛姆的原著和电影于内在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都各有所好。把电影当爱情片看你不会失望,在小说中领悟毛姆的尖刻与直率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电影中那些经典台词,如:“如果一个男人无力博得一个女人的爱,那将是他的错,而不是她的。”、“一个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德高尚而爱上他”、“你就那么看不起我吗?”“不,我看不起我自己。”“为什么?”“因为我爱你。”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于毛姆笔下。

 3 ) 电影《面纱》与毛姆的原著差太多

电影《面纱》和小说的核心是不一样的。电影讲的是爱情,小说讲的是人生。
电影中,凯蒂出轨后,沃特虽然一度很恨她,但从凯蒂进入修道院帮忙开始,他的想法渐渐转变。
凯蒂在钢琴教室弹奏着欢快的歌曲,孩子们在一旁开心地跳着,叫着,沃特从门口走过,驻足观看。这里沃特开始原谅凯蒂。
柔和的灯光下,凯蒂补着衣服,沃特看着书,聊着天。沃特笑着说:“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此刻,他们彻底和解。
凯蒂被抗议的学生围住,遭遇危险,沃特飞跑过去护着她,牵着她的手。这一刻,她大概已经爱上他了。
晚上,两人从沃汀顿家回来后,身心交融;第二天早晨,她撑着阳伞,靠着他,坐在船上,游览乡间风景,美如画。
凯蒂怀孕,孩子可能是查理的。沃特虽然失望伤心,但犹豫后,他说,这个现在不重要了,他抱住凯蒂,表示接纳。凯蒂完全爱上沃特。
沃特不幸感染霍乱,清醒时,他请求凯蒂原谅自己将她带到湄潭府,原谅自己曾想杀死她。
虽然沃特最后死去,但相对小说,并不算悲剧。
最后,他终于如愿。正如凯蒂离开湄潭府时的童声歌谣:“我爱你已永不能忘”
几年后,凯蒂带着小沃特在伦敦的花店,那个沃特曾经向她求婚的地方。凯蒂拿着一朵玫瑰说:“看起来是有一点傻,它们不到一周就枯萎了,不值得,你觉得呢?”
小沃特说:“我认为它们很好看。”
是啊,虽然短暂,但美好,是值得的,像凯蒂与沃特的爱情。
走出花店,再遇唐森,凯蒂礼貌平和地打着招呼,转身离去,毫不留恋。
电影与小说大致情节保持一致;两人态度、情感的转变很顺畅;美丽的乡村风景、阳光穿过雾霭的画面也是我想像中的样子……
但这,并不是毛姆的《面纱》。电影《面纱》的这个片名,已经失去了它内在的含义。
毛姆在书中谈了人生、理想、人性、意义、价值,是略带沉重的;相对来说,电影只是个略带苦味的爱情片,很轻松。
小说《面纱》中,凯蒂自始至终,都没有爱上沃特;而沃特从知道妻子出轨的那一刻起,直到死亡,也未放下怨恨。
小说一开始,沃特是个道德高尚、正直理性、智慧专一的人;而凯蒂则是个徒有其表、爱慕虚荣、头脑简单的蠢女人。
此时沃特无望而卑微地爱着凯蒂,包容她的一切。虽然他知道,她嫁给自己,并不是因为爱,只是为了比妹妹早结婚,远离势力刻薄的母亲。
凯蒂因为愚蠢,与查理产生私情,沃尔特发现后非常气愤。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凯蒂则是不知感恩的疯狗。
此后,好人沃特的体内开始滋生毒液。他被仇恨占据,为了折磨她,甚至杀掉她,他不惜冒赔上自己性命的风险,逼她与自己去湄潭府。
所以,他并非如自己对凯蒂所所表白的,无论凯蒂是怎样的人,他都无条件地爱她。
在湄潭府,凯蒂慢慢改变。
周围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修道院中修女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梦幻般的美景、去修道院帮忙……这一切都让凯蒂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肤浅与愚蠢,让她慢慢成长、痊愈,变得快乐、充实。
沃特在湄潭府不顾自身安危救助病人,这伟大崇高的精神让凯蒂感动,修女们夸起他时,她也会感到自豪,但是她仍然不爱他。
她对修女们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对沃汀顿的满族女人充满好奇,她开始寻找内心的安宁,寻找爱,追寻人生的意义。
凯蒂改过自新,放下过去后,她希望沃特能原谅她,但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沃特自己。但沃特没办法忘掉过去。因为他不仅恨背叛自己的凯蒂,更恨在爱情中卑微屈辱的自己。
凯蒂怀孕,孩子很可能是唐森的。这终于成为压倒沃特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再也无法承受,故意在救治中割伤自己,感染病毒,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沃特躺在病床上时,心中充满怨恨。正如凯蒂去见他最后一面时所见:“好像此时此刻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振翅的飞蛾,两只翅膀因为载满怨恨而沉重不堪。”
凯蒂乞求着沃特的原谅,但全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沃特没有怨恨、轻松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时,弥留之际的沃特才突然醒悟,因而他说“死的却是狗”。
“死的却是狗”出自歌德史密斯的《挽歌》。大意讲一个好心人收养了一条狗,然而有一天,这条狗突然发疯咬人。大家都在谴责这个不识好歹的疯狗,并认为这个好人会受伤而死,因而纷纷叹息;但结果,这个人没死,死的却是狗。
沃特以为自己是好人,但其实他被恨意腐蚀殆尽,体内流满毒汁;他以为凯蒂是不知感恩的疯狗,但凯蒂却在湄潭府这人间地狱,完成了自我救赎。
沃特的死之于凯蒂,正如凯蒂母亲的死之于父亲。他们虽感到遗憾,但也都大松一口气。他们的死,让父女两可以开始走向新的人生,全然不同于以前的,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电影《面纱》是倾一座城,成全两个人的爱情;小说《面纱》是倾一座城,让凯蒂揭开生活的面纱,找到人生的真谛。

 4 ) 发现爱时已晚?

结婚时没有爱情,就意味着以后也不会产生感情吗?当发现爱的时候对方已经离去,享受爱的时间竟然那样短。失去了才想要珍惜。为时已晚……

 5 ) 揭开面纱,还原最真实的样子。

初遇时,他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爱她,虽然并不了解她。她不爱他,但是为了逃脱家庭,离开势力的母亲,她屈服于现实与他离开。 他爱她,却不知如何表达。他陪她说不感兴趣的话,她陪他看不懂的枯燥的科学成果。他们每天在一起,心却从未接近,仿佛有一层面纱隔在彼此之间。 她与他成长环境不同,她拥有浪漫的少女心,企求一个浪漫的爱情。他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不懂风情,他只是知道,他爱她。如此的两个人,并未相爱。 相爱是两个人的事,分开却是一个人的事。她遇到了查理,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她以为遇到了爱情,为了所谓的爱情出轨,他发现震怒,却不想放手。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他带着她来到霍乱地区。 一切似乎成了死局,可一切却才刚刚开始。在这里他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他们彼此了解,揭开阻隔心灵的面纱,他们彼此相爱。 他作为细菌研究人员,帮助山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在教堂帮助修女照顾孩子,一切都刚刚好。 我想起来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的一句话,倾了一座城,也不过成全了他与她的爱情故事。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枝节横生。为了报复,他带她来到霍乱区;因为爱,他独自去更严重的病区。他染病,离世,独留她一个人,带着孩子。 几年后,她在街头偶遇查理,查理问,孩子叫什么,她说,沃特,那是他的名字。孩子问,那个人是谁,她说,谁也不是,不相干的人。 他爱上她时,她不爱他。他们彼此相爱时,他骤然离世。于是,她的余生只剩下回忆。 彼此相爱本就该彼此了解,揭开层层面纱,还原各自最真实的样子,那才是最真实的爱情。 女主长相很好看,男主非常迷人,配乐非常好听,画面拍摄很好看,每一帧都像一幅画。 如若男主的离世是对女主的惩罚,那么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他是那么好的人,他值得更好的结局,他的离世真的好伤。 愿他在天堂安好!

 6 ) ■■■ Edward Norton10部电影中的AB角

按个人喜好程度,把爱德华•诺顿的作品中有AB双重性格的角色做个盘点。算作给Edward Norton2009年8月18日40岁的生日礼吧。
 
另一份生日大礼链接地址:http://www.mtime.com/my/zhouliu/blog/2306912/
 
 
 
■■■ No.1 《一级恐惧》Primal Fear (1996)

角色A:一名残忍杀害大主教的教堂少年Aaron
角色B:一名声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被告Aaron

“人不轻狂枉少年”,电影中的角色是足够狂了,爱德华因为这部处女作,也有了少年狂的资本。


■■■ No.2 《魔术师》The Illusionist (2006)

角色A:从小便爱着Sophie的木匠之子Eduard
角色B:到大依然爱着Sophie的魔术师身份Eisenheim

魔术与爱情有太多相似之处:过程很复杂,结局很圆满;秘密再多,也都会水落石出;明明知道是虚假的,也愿意信以为真……诺顿表情的凝重与神秘,像极了一个真实的魔术师。


■■■ No.3 《美国X档案》American History X (1998)

角色A:对有色人种极端仇恨的Derek
角色B:浪子回头,反思过去,并避免弟弟重蹈覆辙

这样的人生一定荡气回肠,这样的角色也绝对是个挑战。一个人的改变,在外人看来就是一段时间的问题,对自己而言,却是一部罪与罚、得与失的档案。诺顿用电影书写一段历史。


■■■ No.4 《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999)

角色A:患有严重失眠症的Jack
角色B:做事极端,几近疯狂的Tyler

这是典型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其实就是一种极端的人格分裂。Jack生活的空虚和无聊几乎吞噬了他,令他窒息。直到遇见另一个自己……可以想像到生活中的诺顿也许就是这样。


■■■ No.5 《大买卖》The Score (2001)

角色A:海关门卫智障人布莱恩
角色B:野心勃勃而且很有天赋的盗贼新手泰勒

不到最后不知道谁是赢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好莱坞的偷盗大片历来都是一道上好的美味佳肴,明星扎堆、悬念迭出。


■■■ No.6 《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

角色A:用沉默寡言来报复妻子出轨的医生Walter
角色B:一直深爱妻子的Walter
 
从浮华却又空虚的伦敦社交圈,到跨越到霍乱横行但风光旖旎的中国南方小镇。烟花散尽,在寂寞中看清爱的真谛,爱情是在各种“经历”中才变得越来越醇香。诺顿的儒雅完全和中国南方的景色融为一体。
 
 
■■■ No.7 《第25小时》25th Hour(2002)
 
角色A:曼哈顿叱咤风云的毒品贩子Monty
角色B:入狱前的最后24小时里试图回归家庭、朋友、爱情的Monty
 
电影刻画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男人形象,同时还有纽约这个城市里肮脏的空气、人们的悲伤愤怒。但绝对不是在讲一个“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种老掉牙的剧情。
 
 
■■■ No.8 《自豪与荣耀》Pride and Glory(2008)
 
角色A:引以自豪与荣耀的纽约警察世家中杰出的一员Ray
角色B:在荣誉与正义间、家族与真相间做取舍抉择的Ray
 
“荣耀”向来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都飞了出来。
 
 
■■■ No.9 《爱在山谷下》Down in the Valley(2005)
 
角色A:活在自己编织的理想的牛仔梦中的Harlan
角色B:现实生活中是个杀人犯、绑架犯得Harlan
 
当一个人分不清理想与现实的时候,他就会有无数的不合时宜的言语、行动。我身边也不乏这种人,我对他投去不可理喻的眼光,他抛回来的依然是他活在理想世界中的孤芳自赏。
 

■■■ No.10 《无敌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 (2008)
 
角色A:神奇绿巨人Hulk
角色B:科学家Bruce
 
不是每个人都想变成一个强大的人,至少,有人愿意做个普通的一员,可以爱,可以恨。没有绝对的脆弱,也没有彻底的勇敢。
 

■■■ 其他电影暂未归入上类:红龙、赌王之王、人人都说我爱你、性书大亨、男人爱美神、天国王朝;以及我还没看过的:偷天换日 、日落之后 、弗里达 、美国炸炮。

 

Happy 40 birthday, Edward Norton!
From SATurday!

 7 ) 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三遍电影《面纱》了,倒不是说我是有多爱它,只是我一直试着理解编剧在改编剧本时的想法。

毛姆在《刀锋》的开头说过一段话:
   
“故事是几乎没有可述的,结局既不是死,也不是结婚。死是一切的了结,所以是一个故事的总收场,但是,用结婚来结束也很合适;那些世俗的所谓大团圆,自命风雅的人也犯不着加以鄙弃。普通人有一种本能,总相信这么一来,一切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论经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终于被撮合在一起,两性的生物功能已经完成,兴趣也就转移到未来的一代上去。”
   
看得出来毛姆对完满形式的结局没有很大兴趣。在《面纱》原著里的结局,沃特死了,凯蒂走了,但毛姆想收尾的不只是形式,《面纱》的结尾看起来收场,其实更是延伸,延伸他的“宁静之道”: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在我看来这姑且就是原著的主题,更多的是侧重女主人公的救赎,宁静,自由,解脱,怜悯和慈悲(其实对男主人公也有“原谅”与“救赎”等主题地刻画,但很含蓄,就像“死的却是狗”的冷峻)。而电影却不同,它表现的也是救赎,但却是两个人平等的救赎。通过的中介是“爱情”,他们最后都通过“爱情”的滋润得到了宁静与永生(即使有人死了),活脱脱的happy ending啊!电影里修道院院长对凯蒂说的话可以升华电影的主题:
 
  “17岁时我对宗教生涯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我的爱是那么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情感改变了,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像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跟对方说话。但是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
    
上帝之于修女就像沃特之于凯蒂。沃特曾经那么狂热的爱着凯蒂,但是凯蒂让他失望,忽视他,甚至轻视他。沃特还是没有放弃,虽然是用看似残忍的手法执行(去梅潭府),但他永远不会离开凯蒂(电影里凯蒂故意吃没煮过的沙拉轻视自己的生命,沃特想都没想也吃起了生沙拉,要死也一起死!)。后来两人在大灾难面前渐生情愫,发出“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的感叹,再到喜当爹的曲折,很明显两人一路走来其实都在互相原谅,直到救赎与升华。台湾版本里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猜心》,我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影片的名字,两人互相猜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彼此的心,即使像花店里美丽却易逝的白玫瑰,但只要曾经美丽过就值得了。
       
而在原著里凯蒂在沃特死的最后一刻也是不爱他的,而且原谅也只是单方面的诉求,不是互相平等的原谅,而是凯蒂一个人祈求沃特的原谅,并且祈求原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为了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不知道会让多少影迷叹惋:
   
 “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她很遗憾沃特如此悲惨地死去,但她的悲痛是对但凡某位相识之人离世都会有的。她承认瓦尔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不能说他的死对她来说是个解脱。”
    
 沃特死了,对于凯蒂却成了解脱,有一种舒畅的自由感。倒不是凯蒂多绝情绝义,只是如此两个人,互相憋着一股劲,谁都很难跨出这一步,举步维艰。互相猜心,却又是互相伤害。凯蒂也想过“如果在这最后的时刻能帮他从怨恨中解脱出来,那就将是她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补偿”。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对原谅作出直接的回应,而是用“死亡”淡化了这个问题。沃特死了,带着“死的却是狗”的遗言,凯蒂不知道他的意思,凯蒂所期待的“原谅”似乎也像一层面纱,模棱两可,无法触碰,却又触手可及。所以,《面纱》的名字还是适合小说,《猜心》才适合电影。
   
编剧对原著主题的改动,当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线清晰,毕竟在原著中出现的宗教意味浓厚的“救赎”、“宁静”还有中国哲学的“道”之说很难一时半会儿说清楚,况且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下如果不发生点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也是暴殄天物,所以权量利弊,编剧还是把爱情扩大,人性缩小,完成了电影版的《面纱》。

但是仔细研究,其实编剧还是很懂毛姆的原著的,原著里很多入木三分的刻画,编剧都近乎一字不动的搬了过来:
    
原著里凯蒂和沃特摊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而电影里沃特说这段话时,编剧截长补短,摘取最刻薄的话表现这个冲突:
    
沃特说:“娶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自私娇惯,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肯嫁给我只是为了离开你母亲越远越好,但我一直希望我们的感情会逐渐加深,但我错了,你没能力改变你的感情。”
甚至有一处两人摊牌时的对话是一字不动的照搬:
 
     “你为何要鄙视自己?”
   
     “因为我过爱你。”

而且在电影里,编导特别强调了沃特深沉的爱,算是对小说的扩充。当夫妻二人初来香港看新房时,凯蒂看到新房里没有一架钢琴,理科男沃特对小清新无感,必然不会想到要添置这种泡妞神器。当初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编导在若有若无的描写两人的差距,但我错了。在电影的后面,当凯蒂战战兢兢地恐慌丈夫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奸情的时候,她依靠着的正是沃特为她买来的钢琴。钢琴只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次,却是在这个时候,不细心的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前头凯蒂没有钢琴的抱怨。但就是这种一闪而过的镜头,类似于沃特深入心底却羚羊挂角的爱,观众很难发现,妻子也很难察觉。
    
把这段话移植到当下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男人爱着这样一个女人,女人会不会爱他?他了解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即使这个男人看起来苛刻、冷峻、凝滞、品评,没有风雨欲来的权势,也没有文艺青年钓凯子的处处风情。他不会拿入门尼康D5100最为泡妞神器,也不是那个全场瞩目、处处逢缘、音色圆润,笑趣迭出的交际草。他可能就是某个藏身于科学松鼠会的物理男,有着不精致的脸庞,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能用薛定谔方程解决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立情况下的波函数,却很难融入女神那时间和空间都不相交集的三维势场中。
   
看来编剧是真的懂毛姆的心,处处抓住小说的关键脊梁。那他为什么还是改写了那个不像结局的结局?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小说最后韦丁顿说过的一段话: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不管它愿意与否,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段很有《老子》的感觉)。”
    
 世间充盈着万物却又虚无一物,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你想要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见到你想要的。既然都是无,既然都是有,那何不把卑下变成英武,把绝情变成有情,把失败变成成功,把怨恨变成原谅?所以,编导应着人类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期冀,让凯蒂一人背负的精神成长之路平摊一半给了沃特,让“爱情”分担他们的永恒的“安宁”之路。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我心底还是喜欢这种改动的,如果只是像原著里那样凯蒂一人承担这种神秘花园里的自由、独立寻找之路,未免太过单薄。她想把孩子教育成无畏、坦率、自制、自由的人,而不是像曾经的她,这个任务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依靠的,即使这个男人的肉体不存,但她还有他的灵魂。
   
 “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所以,电影的改变是情理之中的,也是编导刻意的美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主题的倒退,也可以把它看成主题的升华。

例如在下面这段的表达中,他们用的是毛姆的原句,却把情景完全倒置了:

 “我并非学历显赫,也非头脑聪慧。我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人。自幼至今,陪伴我的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我热衷于跳舞,爱打网球,喜欢看戏。我还对爱运动的男人情有独钟。一点不错,我早已经对你、还有你那些事厌烦透了。它们对我来说一文不值,我也决无意愿将来让它们值。你拉着我在威尼斯的那些冗长乏味的画廊里转个没完,我宁可那时在三维治好好享受我的高尔夫球。”

原著是两人互述不满与差距,充满火药味。但到电影里却是两人打趣的小嘲讽,沃特听到凯蒂的感叹不仅没有露出阴冷的表情,还傻傻的笑了。更多的是沟通与原谅,到最后他们还催生了一个很可爱的观点: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相同的话语,却有了不同的结局,是有,是无;是虚,是实,干嘛要计较这么多呢?

---------------------


面纱意象的视觉化:
       
在小说里面纱的意象比电影里明显,据我所知起码有三次的直接描写,其他间接的就因人而异了。
                        
1.凯蒂刚到梅潭府新家时的情景:

  “已故传教士的简陋客厅里又只剩下凯蒂一个人了,她躺倒在正对 窗户的长椅上,凝神远眺河对岸的庙宇(傍晚的光线又给那座庙宇蒙上了一层奇妙的神秘色彩)。”

——这是最初级的生活面纱的面目,神秘奇妙,给人一种好奇的好感。你经不住想揭开它,撩拨它,因为你以为里面是美好的。

 2.凯蒂从修道院回来之后的想法:
 “多数男人哄起孩子来都是笨手笨脚,他却一点也不手生,多么怪的一个人。然而除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回忆外,在她心头似乎还潜藏着一层阴影(如同银色的云彩边缘镶了一圈儿黑色的乌云),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阴影,原来面纱后面潜藏着的也有苦难和泥淖,你无法避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结尾凯蒂跟随父亲开始新生活的宣言: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地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生活的面纱最终揭开,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饱受磨难的心。崎岖的小路在面纱后面出现,通往宁静与永恒。

而电影里的面纱意象不完全是“生活的面纱“,更是“感情的面纱”,面纱后面,是赤诚的爱。
    
第一次是夫妻两刚启程去霍乱地,起初的爱情彼此是封闭着的心,就像第一幅图的雾霾,纵使一路绿色迷离、生机勃勃,却因为猜心不得而彼此隔离。

第二次是两人心结解开的时候,彼此宽容之后。渐渐的黄昏来临,温柔的夕阳缓缓的拖过阴霾,面纱缓缓揭开,他们看清了彼此的心,不用猜心,已经得心。

最后是沃特死后,凯蒂乘船离开。昔人已去,独留也是怅惋,轮渡的烟熏再一次笼罩画面,是又支起了新的面纱么?不是,她的面纱后有的只有他,只为他留。

---------------

又写成了原著党的自言自语,心凉...
 

 

 8 ) 难以揭去的"面纱"

   昨日还是心心相印的情人,今天就可能南辕北辙。
    很多童话爱情故事的结尾是,公主和王子结婚了,在城堡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谁也不好告诉孩子,公主和王子结婚以后,会吵架,会变心,会同床异梦,还会引发特洛伊战争一类的纷争。若是贫贱夫妻,财米油盐的摩擦也足够把婚姻磨砺成一床又粗又硬的被子,可通常情况下,男女们即使不舒服也还是憋着骂着盖着上床了入睡了。
    生活是一只奇妙的手,它往往摧毁幻想,有时却也能铸造永恒。曾经错位与背叛的男女,也可能历经种种磨折,合为一轨,萌发真挚深刻的爱情。
 
    当我看到那些秀气的山峦,安静的竹林,清澈的河水,小而工整的稻田,我幽幽地叹气:呵,桂林。古老的屋檐,低矮的石拱桥,水车带起的潺潺流水……电影里,美丽的广西古镇,迎来一对饱受煎熬的英国夫妇,并发生着惊心动魄的霍乱。
    吉蒂,聪明美丽,弹一手好琴,却自私娇惯,情绪冲动;她性情自由天真,不愿意受约束,喜爱风趣而浪漫的男人,乐于参加热闹繁华的聚会。(呵呵,如同我们大多数女人一样)
     男主角呢,沃特医生。修长的身体,薄薄的嘴唇总是紧紧抿着,一丝不苟的头发终日不乱,如同他过于整齐有序的精神世界。他对吉蒂一见钟情,他爱她的聪敏可爱,温情脉脉地对吉蒂说:我会尽我所能让你快乐。这句话很美妙,打动了原本就想逃避家庭压力的吉蒂。他才华出众,学识丰富,工作专注,救死扶伤,风度彬彬,简直是一位君子。但他木讷,缺乏情趣,某方面看来甚至是笨拙的,他总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所以他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他带她游览威尼斯的时候大谈水利工程,在她想参加舞会的时候带她参观画廊……
     吉蒂一言道破天机:“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德高尚就爱上他”。她更需要一个热情、善解人意、机灵风趣的情人。于是,在离乡背井与所嫁非真心所好的失落里,吉蒂与上海一位外交官有了露水情缘。她以为对方是爱她的,但后来发现,她只不过是对方后花园中的区区一朵。
     沃特并非圣人,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发现妻子的出轨后,他出离愤怒了。他爱她,所以也格外地恨她。他主动申请前往霍乱横行的地区担任治疗医师,并以张扬妻子通奸的丑事为要挟,逼迫她一同前往。
    这是一趟惩罚之旅、自虐之旅。一开始,他就做好了不回头的打算。
    他们住在已经感染霍乱死去的前医生住的小楼里,分房而居。他每天去查看病情,投入地研究控制疫情的方法,而将她搁置起来,把她晾在寂寞冷清的空气里,几乎与世隔绝。她试图与他交谈,却被粗暴地拒绝。
    来自修女的一次邀请让吉蒂参观了镇上的孤儿院。她也是善良的,真心愿意和修女们一起帮助那些无助的孤儿。渐渐的她又得到了快乐。吉蒂为婴儿换尿布,巧手制作可爱的纸风车,在破钢琴上弹起欢快的节奏。乱世里,孤儿院里有着珍贵短暂的温馨。沃特偶遇这些场面,他动情地注视她。其实,他还是爱着他。
     她一度怀念她那在上海的外交官情人,可当她发现对于情人来说她只是“二流女人”的时候,她绝望了。是的,这是合理的情节。对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绝望后,我们的女主角才能放下心魔开始新的生活,也才能真正开始感受她丈夫高贵的人格魅力。在这个残酷的霍乱之地,贫病与死亡驱散了浮躁的欲念,铅华尽去,高贵的金子得以发光。他们重新认识了对方,从对立,到相互谅解,到相濡以沫。
    她真正爱上了她,他也真正地宽恕了她。
    他们缠绵,远比新婚之夜甜蜜。
    然后就是死亡带来的永恒。
    我自己有一句“名言”:恋爱中的人若一直相守下去,爱情会死(转变为亲情其实也是爱情之死的一种);若要爱情不死,惟有以生命为代价。这个歪理,体现于种种该死的蛊惑人心的故事之中,比如《梁祝》,比如《孔雀东南飞》,比如《泰坦尼克号》……还有这一部改变自毛姆小说的电影——《面纱》。
   沃特医生最终像白求恩同志一样以身殉职,葬在了异国他乡。这本是他这趟自虐之行的预期结果。但他和她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能够有机会打破坚冰,揭开隔在彼此之间的重重面纱,收获一段因为死亡而完美的爱情。
 
    为什么总是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我们才可以沟通彼此呢?我想起《通天塔》里那对发生婚姻危机又因枪击事件达成新谅解的美国夫妇,我想起了张爱玲《倾城》里因战乱而成就一段真诚姻缘的白流苏与柳原……我更想起了许许多多困顿在生活俗务中、消解了热情和想象力的其他夫妇,他们彼此间戴着愈来愈厚的面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而且,我们谁能断言,如果沃特与吉蒂能够平安地一起度过霍乱,回到平静的英国城市中生活,是不是就一定能维持那份透彻的爱与恕?
    爱情没那么伟大,也要天时,地利,人和才会有恰如其分的结局。结婚不是最后结局,因为生活的条件会一直在改变。惟有死亡,让命运之手终止在最美好的一刻,从而造就了永恒。

 短评

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赌自由,对于女人来说是赌幸福—毛姆

7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原谅和爱比抱怨和恨美多了。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脱去你的面纱,脱去我的面纱,让我看看你。

8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力荐

彼时,言笑晏晏的少女闯入他的眼帘,一个倩影迷醉了一生。东方山水小城,埋葬了他的一切,唯有请求原谅是他最后之言。中西方元素的结合混搭出了奇妙的味道,天堂般的山水美景下是愚昧落后疾病肆虐的炼狱。两个人踉踉跄跄闯入,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相爱,和风景一样美好。演员摄影风景配乐故事都太美了。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诺顿真儒雅啊,太迷人了~~我发现黄秋生有英音诶!很多电影多年后再看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我决定给五星。

13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美的一塌糊涂,我指诺顿,也指Naomi,也指风景,也指爱情。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16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如果非得说女性的独立就是对男人和爱情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的话,那其实独立了也没啥意思。

20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回眸时,是否还能看到你靠在门边挺拔削瘦的身影。

25分钟前
  • ivypan
  • 推荐

根据毛姆小说改编,中美合拍的爱情片。20年代民国场景很真实,剧组真是用心了!糯米和诺顿演技依旧绝佳(两人也是制片人)。缺憾和离别总是伟大爱情的必备元素。西南的濛濛雾霭和异国的偏见隔阂终没能阻挡面纱的揭开。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恩典就会与你同在。ps:女神和服装+0.5,风景+0.5 (9.0/10)

3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曾经在莫斯科受训,如果你不喜欢说英语,咱们可以说俄语。”

32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两个人心灵距离的拉近也许才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3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大概是我浅薄,可我爱这个电影多过于毛姆的原著不知多少倍。。

36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力荐

东方,在老外们眼中还是如此细腻和朦胧的。

39分钟前
  • 张樾
  • 推荐

爱到分离才相遇。

40分钟前
  • sukida
  • 推荐

刚读完小说就看根据它改编的电影,记忆清楚,区别与优劣立现。小说故事性强,适于改编。加中两国2006年合拍,在上海与广西取景,总美术师又是中国的电影美术大家屠居华,所以影片的环境、居室、服装等视觉体现都比较到位、准确;外国导演及演员则中规中矩,缺少光彩。内容上增加了中国民众对西方人的斗争及努力治愈霍乱疫情的正面情节,这是原小说没有的。主线也改为主角夫妻的最终理解和温情。只是这样就丧失了原作对人物及人性阐释的尖刻和酸楚。而这个独特的个性,正是毛姆一生所追求的。

41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爱德华诺顿果然没令我失望,生老病死前的爱情总能被放大,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模糊和平年代的不忠,死亡才可以为重燃的爱火定格,所以沃特一定要死,不然灾难过去之后的日子,被忽略的丑陋和缺憾总会不失时机地泛起,仿佛池塘里的淤泥,经不起折腾。死去了,才可以永垂不朽。记忆中的总比眼前的深刻长久

46分钟前
  • 松花蛋
  • 推荐

最精彩的是配乐

5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她褪下套裙,他上前吻住她那一刻。我便又泪流成河了。

54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这两日读毛姆的原著,时隔十年又将影片翻出重温。不得不说电影的改编提升并丰富了原著,紧凑节制,删去了叙述中罗嗦的枝蔓,但俨然却是另一个故事了。女主的悔悟和丈夫的死都更有力量。在毛姆笔下却淡漠缺乏说服力。我始终相信爱是尊敬之上生长出来的情感,鄙夷轻蔑却欲罢不能的,不过是不甘的执念。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配乐很赞呢!法国民谣【在清澈的泉水边】

5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诗意的山水,咯吱作响的木屋,摇着香扇仍抵挡不住的微汗;慢悠悠的竹筏,音色不佳的钢琴,幽暗灯光里仓促炽烈的拥抱⋯⋯我爱你已久,永世不能忘。

1小时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