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斗牛

战争片大陆2009

主演:黄渤  闫妮  

导演:管虎

 剧照

斗牛 剧照 NO.1斗牛 剧照 NO.2斗牛 剧照 NO.3斗牛 剧照 NO.4斗牛 剧照 NO.5斗牛 剧照 NO.6斗牛 剧照 NO.13斗牛 剧照 NO.14斗牛 剧照 NO.15斗牛 剧照 NO.16斗牛 剧照 NO.17斗牛 剧照 NO.18斗牛 剧照 NO.19斗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1:19

详细剧情

《斗牛》的故事背景是抗战时期,1941年,中国,战火弥漫,大地哀鸣。日本鬼子来了,全村人被杀光了,只剩下牛二。共产国际给中国的抗日根据地送来了一头荷兰奶牛,为受伤的战士提供营养。但因为鬼子要进村了,所以根据地的同志不得不转移,就把奶牛托付给牛二(黄渤饰)照看。牛二起初不愿意接收这头牛,但是村长以把九儿(闫妮饰)嫁给他为条件,诱使他接下了这个任务。谁知道这头牛硬是逼得黄渤不得不和日本鬼子、土匪以及逃亡的江湖郎中斗智斗勇。

 长篇影评

 1 ) 《斗牛》中“农民”带给我们的思考

不得不首先感谢黄勃,《斗牛》这部电影基本上是由黄渤扮演的“牛二”与那头拥有难以想象产奶量的“八路牛”的表演支撑的,如果那头牛(由于剧情需要让牛慢慢瘦下来,实际上是三头牛)也算演员的话,实际上就是黄渤一人的独角戏。有人说“黄渤在这部戏里的表演可以与汤姆·汉克斯在《荒岛余生》中的表演媲美,要比威尔·斯密斯在《我是传奇》中的表演高出不是一个档次”,这句话我严重的同意,因为我知道“对牛弹琴”这个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以前只看过管虎的《上车,走吧》,当时就觉得这个导演对电影里面两个小巴司机心理状态的把握简直太准确了。两个小人物来到大城市中,想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劳动换取城市中美好生活,但现实的残酷使他们无比的辛酸,内心的无奈与对梦想的渴望反复的折磨着他们,就在这些悲伤与喜悦不断的交换拍打之中,俩人的内心得到了成长。 这回的《斗牛》,感觉已经不是在关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中国小人物的生活,而是要表达整个中国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代表整个中国人)在相当一段长历史时期的命运与生活状态,这部影片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相当之深远与庞大,且代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电影《斗牛》中“牛二”所体现出来的,其实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骨子里共性的东西,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自身一代一代的繁衍而有所改变,那么这些骨子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1、与其说是认死理儿,不如说是封建,凡事都听老一辈人的或统治阶级的。 “ 牛二”生活的村子,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一个封建大家长拿着祖上传下来的鞭子决定,说女人没有权利参加抓阄养“八路牛”,女人就只能在旁边看着傻笑,看着男人们排着长队一个人拿一个豆子,虽然闫妮扮演的寡妇“九儿”有所反抗,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未遂,只能代替“牛二”抓;还有封建大家长说“九儿”要嫁给“牛二 ”做老婆,“九儿”就只能给“牛二”做老婆,无论其中原因是早前“九儿”与“牛二”的眉来眼去渐生情意还是“九儿”看上了“牛二”刚刚得到那头“八路牛” 的饲养权,但归根结底这段婚姻始终带有封建社会的强迫性质。 2、能活着就行,与世无争,知足。 在抓阄到底谁养那头产奶量无限的“八路牛”时,本来已经有一头小黄牛的“牛二”其实是不想参与的,因为他的生活有一头小黄牛已经很好了,他不想和别人争夺那个其实与自己没有多大冲突的利益所有权;还有整部影片贯穿“牛二”始终的梦想就是过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无论是和开始时候的寡妇“九儿”还是后来的八路牛“九儿”。 3、生命力顽强,怎么都能活着。 片中“牛二”曾经被鬼子的枪敲过脑袋、被鬼子的刺刀捅过肚子、被鬼子的子弹打中过腿、在冰天雪地中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后来在荒郊野外如汤姆·汉克斯一样生活了五六年、除了牛奶基本没有其它像样的食物等等,但是“牛二”就是能活着,甚至还是活蹦乱跳的活着。其实无论导演在电影中的这个设定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但是如果把视角放眼为整个中国农民这个群体,那么以上的这些都是勿容置疑的事实。 4、对有产阶级天生的仇恨,但只敢怒不敢言。 无论是在电影与现实生活中,农民们才不管你是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亦还是小日本,只要你是有产阶级,我们就看着难受,想给你找点儿啥事。片中“九儿”就想用“ 给孩子点牛奶”的借口骗点牛奶喝;“牛二”得到养“八路牛”后心疼自家小黄牛,就把好的饲料分给了小黄牛吃;“牛二”看着小日本喝着自己辛辛苦苦养的“八路牛”的牛奶时,他就想偷偷的把牛偷走。但是这些都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小剂量,不敢让对方察觉,不敢名正言顺的提出正当要求。 5、淳朴与善良。 “ 牛二”宁可把奶牛累死也要救那些没饭吃的难民;即使江湖郎中要杀死自己的奶牛,“牛二”也不想看到他们被地雷炸死;即使八路军说10天就打回来,实际上过了五六年才回来,而且他们只是路过并非特意来拯救你于水火之中,“牛二”也会把八路军托付他养的“八路牛”归还给八路。你可以说想“牛二”这种人傻,不懂得变通,但是这确实是流淌在一辈一辈中国农民血液里的东西。 6、自私,急功近利,喜欢用“欺骗”手段获取既得利益。这个特点其实不光适用于当时中国农民,它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广,横跨时间与空间两条轨道。 鬼子的伤员想和大部队走,但是健康的鬼子就骗受伤的鬼子说这是命令,过两天会有大部队接你们,但实际上是不想要这么几个累赘;八路军也是会骗老百姓的,鬼子一来,他们跑得比谁都快,把留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给鬼子蹂躏,说10天肯定能打回来,实际谁会在意这个10天的承诺,只留下傻乎乎的中国农民在原地傻等,终于等来了还不把老百姓如视生命的承诺当回事,居然把牛随便给了老百姓;江湖郎中为了自己能活的时间长一点欺骗其他难民去别处找吃的,又把“牛二”支开骗他去取药给牛治病,而实际上是要杀牛吃肉。 不知道以上这几件事让你联想到什么? 反正我是觉得现在很多公司找来热血青年,给他们很少工资的同时也为他们描绘一个公司未来的美好前景,让他们充当廉价劳动力,为了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把这些年轻人的青春当炮灰,来实现公司那个伟大的宏图伟业。 政府与房地产商合谋抬高房价的同时又借媒体之口大肆替老百姓喊冤,即使老百姓赞了十年的钱付了首付,又把未来30年的钱押给银行,你还是住不舒服,因为房子是有了,但是房地产商之前规划好了的绿地、超市、邮局、地铁等等这些基础设施还是迟迟看不到,你想办点什么事还得把自己的脚磨起两个大泡。 在公司里,为了自己能够有个好的前程,为了能得到领导的重用,不惜费尽心思把自己的功劳无限扩大,抓心挠肝的想出一些理由给领导打小报告,把周围的人说的一无是处,来显示自己对公司有多么的关心。 越想越恶心,感叹一声,哎!不写了!

 2 ) 《斗牛》:牛B是这样炼成的

《斗牛》的观影经历是让我欣喜的——终于在09年看到了一部牛B的内地电影,当然我们总是能在一部电影作品里找到前辈的影子:你可以说《斗牛》是一部喜剧版的《活着》,一部人兽版的《鬼子来了》,甚至一部中国山村版的盖•里奇。
能让我联想起这么多优秀的电影,已经说明了《斗牛》的质量。在目前还活跃的几位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只能拍拍小众艺术片,张元在吸毒前就有才尽的嫌疑,娄烨在情欲内心的挣扎里越陷越深,宁浩认准了商业类型片的路子高歌猛进,王小帅则在票房与奖项的二难选择里进退失据——相较而言,我一直觉得管虎是一位既不缺乏人文关怀作品又不缺乏可看性的导演(当然所谓的价值意义都是被阐释出来的),事实上,能够在电视荧屏上凭借《黑洞》《冬至》《生存之民工》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走入普通观众的视野,管虎的导演功力不证自明。

在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中,《斗牛》巧妙的构制了一种相对于权力叙事的话语张力: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国军,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成了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最后,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在市民社会呼之总不出的时候,《斗牛》用小农意识曲径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泄。最后当牛二(黄渤饰)拉着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叹年华的流逝时,我立马想起了余华在《活着》里描写的那个老农和他的那头牛(可惜电影《活着》没有体现出来)。
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牛与农民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虽然《斗牛》里把中国牛替换成了一头荷兰奶牛,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这头牛在给农民提供粮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不含三聚氢胺的正宗荷兰牛奶成了农民难得的营养保证。丰满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让男性农民有性的联想,于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状,他甚至因此被戴着高帽游街。不过在管虎的处理下,游街也被戏谑化了,全然不见《芙蓉镇》式的庙堂威严。当然,这里也存在者另一种微妙的解构关系:荷兰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圣化的,即使全村人惨遭日寇屠戮,这头“八路牛”却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托和唯一伴侣。而牛二在抓阄被分配到饲养“八路牛”后,老大的不情愿,九儿(闫妮饰)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节显然应合了对宣传机器的教条叙述厌烦透顶的当代观众心理。九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处处顶撞权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贫瘠的山村里播撒着生命的意义,然而又是一个伪反抗者——虽然她嚷过“妇女解放”之类的话,但山村封建秩序显然又庇护了她——她与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势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儿与牛二的爱情便是这样怪异而又自然的滋长起来。

奶牛成了九儿的替代品(这与《活着》中的描写很类似),牛二时而称奶牛为“九儿”,时而称它为“娘”。我一直把奶牛理解成对中国农村妇女的隐喻,当战争让女人走开时,她们在用另一种决绝的方式参与这场战争。奶牛不语,女人没有话语权;奶牛沉钝,女人处于弱势地位;奶牛被土匪拉来黄牛强行交配,女人在命运的洪流中丧失了性的主动权,沦为纯粹的生育工具……然而,没有奶牛/女人的抚育,男人都成不了人。所以,在这场男人戏中,闫妮的出演四两拨千斤;而在一帮糙爷们你死我活的杀戮游戏里,奶牛的出场总是显得温情默默。
难得的是,管虎在沉重的悲情叙事中成功的点缀了黑色幽默的色彩,这种笑中带泪的技法在刘镇伟颓败后几成华语电影的绝学。当然,这也离不开黄渤的出色演技。《斗牛》通片看下来,黄渤的个人表演风格已臻完善——表演理论我不懂,反正我喜欢黄渤的表演——几乎是黄渤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斗牛》,已然有点老汤在《荒岛余生》里的意思了。而与牛的若干场对手戏,黄渤的表演也十分出彩,比起威尔•史密斯在《我是传奇》里跟那条德国牧羊犬的忸怩,黄渤足够做他的表演老师。
管虎在剪辑上采用了双线索叙事,用不停的闪回插叙交待前情(那段介绍奶牛来历的纪录片插叙很热内,我个人很喜欢)。当然,悬念做的也很足,开头一段像极了丹尼•博伊尔的《28天》。不过这种剪辑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有的地方跳得厉害,有点考验观众的理解力——好在《疯狂的石头》提前对中国观众做了普及工作。

电影存在于细节中,这一点在《斗牛》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个一直没爆炸的日军炸弹后来成了重要的道具,而不识字的牛二始终分不清“人”跟“八”(表现这个场景时,《上车,走吧!》里的黄渤大哥高虎已经成了给他配戏的小龙套),最后便把“牛二之墓”摆成了“二牛之墓”——耐人寻味的是,八路第一次出现让牛二的命运陷入了与奶牛的疯狂纠葛中,而“八路”(解放军)的第二次出现则只是给农民书写了一座墓碑。
《斗牛》对日寇形象的塑造也很牛B,那位只会养牛不会杀人的日本窝囊兵的角色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有人性的日寇,但是接受起来却不会疙里疙瘩的。看来,跟那位拍南京MV的第六代比起来,管虎之于他的优势不是质量上的,而是档次上的。
但愿牛B的《斗牛》能冒出威尼斯的地平线,在《走着瞧》这样讲述人、驴纠结的优秀影片被无情的湮没后,好在我们还看到了人与牛的《斗牛》。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3 ) Cow,牛B!

“牛”和影片的英文名都是cow,再加上一句黑话“牛B”,就可以组合成我对这部影片的一句话点评:“靠!牛逼!”

管虎,黄渤,俩人先后合作了电影《上车,走吧》、电视剧《黑洞》、《民工之生存》,这次的电影《斗牛》是他们的再聚首,不同的是这次黄渤是真正的主角,并且一个人挑起了整部影片的大梁。

影片无论是摄影、剪辑还是后期调色都非常出色,总体以一种水墨风格呈现,但却始终掺杂着阴郁压抑的色调。看得出,影片到底不是朝喜剧风格发展,而是以残酷的现实来凸显战场上人性的丑恶面还不如一头奶牛。

风格很像姜文的《鬼子来了》+约翰.弗兰肯海默的《火车》(Train,1964)的结合体。其主体框架和姜文的《鬼子来了》如出一辙:花屋小次郎变成了奶牛,姜文变成了黄渤,同样的抓阄,同样的躲藏;其与鬼子周旋又像极了《火车》中我的偶像伯特.兰卡斯特为挽回战败德军逃走时抢夺的世界名画而与之斗智斗勇。不过,管虎想要表达的东西显然要比《火车》深刻得多。牛二在痛失家乡和亲人后,沉默地活了下来。凭着对全村人的承诺(亦是村里人对八路军的承诺)誓要保护好“八路牛”,与母牛亡命天涯的过程中产生了介于“亲情”与“爱情”之间的境界,在硝烟的弥漫下,人和动物产生了彼此依恋、相依相靠的感情。这点是那些鬼子、外乡人、土匪这些人类永远都参悟不透的。外乡人和鬼子实际上都是没有人性的,鬼子杀了人留下了牛,外乡人留下了人却想杀了他们的救命牛。而奶牛却几经三番地舔舐及温暖他的灵魂伴侣牛二。

近些日子,在《天安门》和《斗牛》中,我们都看到了更为人性化的日本军人(不会杀人,只会养牛的懦弱日本军),在他与一个山西土匪碰头时,土匪二话不说就要将日本人射杀,完全不理会牛二的解释(日本人好心帮助牛二治疗母牛的病)。这里不是故意用善良的日本鬼子来刻画中国人的丑陋,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大时代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他是丑陋的,但他也是真实的。

影片似乎刻意地把奶牛比作女人,奶牛就像是九儿的灵魂转嫁。从牛二夜里偷摸母牛的乳房开始,导演就把母牛隐喻为女人,不仅牛二经常将其与九儿进行对比,更是在全村人死后把母牛称作是九儿;九儿死后,牛二时常把它叫做九儿并与之交谈,后来又从九儿尸首上把当初送其的手镯套在了母牛的鼻孔上。导演一直在以这种种性暗示来暗喻牛二和母牛的灵魂伴侣关系。

影片对战争之后的废墟、尸首塑造的都非常真实。四个外乡人为了能吃到新鲜的牛肉,最后全部送命。这些人里的老大没有啃到牛肉,却后却被狼啃了他的尸首。想想我们的生命在那个时代就是这么不值一提,以至于牛二和母牛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安全的,他们只能继续往前走,最后在一处荒凉的高山上安享晚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牛二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想要还牛却被解放军满口答应将牛送于牛二。牛二还怕日后再没有个信物作证要求解放军同志盖个手印。这手印就像牛二和母牛的“结婚证”一样在牛二的心里踏踏实实的改了个戳。

值得一提的是,管虎的电视剧代表作《民工之生存》的几位主要演员陶泽如、孙淞(出场不到两分钟就被日本人的雷子炸碎了,脑袋还被挂在树上)都在影片中扮演了几个很有特点的小角色。影片自始至终都是黄渤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演技比《疯狂的赛车》时还要提升了一个相当大的档次,绝对可以用“演技派”来形容这位山东老乡了。话说那头母牛的演技也很精湛,演员表可以看到影片共动用了三头牛来扮演这一角色。至于女配角闫妮只是招牌式的方言加大大咧咧的性子,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表现。

 4 ) 陆川看了,应该汗颜吧

看《斗牛》之前,先看了会儿电视里的八卦新闻。恰好就看到说,陆川新恋情曝光,原来他拍《南京!南京!》时,跟女演员秦岚好上了。这下我就豁然了,难怪其最终拿出来的作品如此狗血,男人一恋爱,智商就变低,千古名言嘛。
前车之鉴不还有姜大牛人么,曾经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积累起了多少牛逼那,终在那个太阳什么什么的里,一朝就灰飞烟灭了,也是女人惹的祸哦。

扯远了,还是说《斗牛》吧。
简单点说就是,一部国中难得一见的牛逼作品。
不是要存心扯住陆川不放,但事实就是,大家玩的都是“抗日题材”,还都玩了把塑造所谓有“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把戏,可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管虎导演,这回当真是给少年得志的陆川导演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就算是玩“人性”,也得靠细节支撑起来,才不会让人觉得疙疙瘩瘩。仅此一点而论,陆川就比管虎差了怕是不止一两个档次。不知道陆川有没有看过《斗牛》,如果看了,怕是应该汗颜得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好好反思几天吧。
恰好跟姜大牛人也有得一比。这不,网上已经有人戏谑说,《斗牛》基本上就是一部“人兽版”的《鬼子来了》:确乎依稀有些相似,一个是我军交了个人给可爱的卑微的农民保管,一个则是交了头牛,然后就由此引发出的一列些疯狂的悲喜交加纠葛。个人以为,就故事性而论,《鬼子来了》或者要高那么一点点,因为更密集更庞杂也更多笑点,不过,大段留白的《斗牛》,在整体氛围的营造上或许要略胜一筹,更苍凉更悲壮也更富张力,电影最后,黄渤拉着那头奶牛坐在土坡上时,那腔势,当年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的孔老夫子,怕也就而已而已了。

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鬼子来了》和《斗牛》,其实都属于那种“站在蛋这一边”的电影:构建的都是对宏大叙述、对漠视个体之不幸的控诉,所谓以流血的头颅撞击体制这堵“叹息之壁”。
《鬼子来了》里,“我军”其实一次都没露脸,《斗牛》里则露了两次,这两次露脸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前一次“露脸”是为了跟农民订立契约来着,后一次则是给写了一纸墓碑。基本上,那就是体制写给所有在宏大叙事下被忽视、看轻的个人的,墓碑。如果你真的用心看了这样的墓碑,或者你也会觉得,它其实远比高高耸立的“永垂不朽”那种,刺目。

 5 ) 江山是你们的,牛是我们的

       中秋夜,别人家都赏月吃月饼的时候,我跟这看了斗牛,这是怎么样一种自己给自己找别扭的精神。斗牛有点儿像鬼子来了和活着小说的混血儿,虽然混的都是自家血,有点类似崇文混西城的意思。但,还是给了四星。因为题材。迄今为止的抗日背景的片子只有无敌的陆大导演让我忍无可忍,五体投地,他咋不去拍MV!算了,不说他了。说管虎,我最喜爱的电视剧导演,黑洞,塑造了一个多么酷帅无敌的坏大叔!以至于当时所有的不明是非的小朋友都无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坏人,第一次的希望邪恶能够战胜正义。出头天啊,管导终于导了能上映的电影了。
    女主角是荷兰来的,在万里之外的异乡给八路军伤员喂奶,给日军伤员喂奶,给邻村逃难的农民喂奶,甚至帮助土匪繁衍后代,她用她的奶践行了什么叫国际主义精神。但她是弱小的,体型庞大却什么都保护不了,所以才有了整个故事,黄渤与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八路军走了,留下一头大奶牛,我不知道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村民怎么保护这只外国牛。日军发现了牛,同样是用她的奶喂伤员,其实有什么分别的。都是娘生娘养的孩子。牛二为了当初的一纸契约只得返回来牵牛。真是好牛碰上好人了。我只是凭自己臆测,觉得,在那个环境下,大概有8成人的选择是自己跑路吧,自己都顾不上了谁顾得上一只外国牛。就像后来来的邻村老乡,为了自己活命,杀头牛怕什么。当人处在生死边缘的时候,当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活命抓狂的时候,就没有了中国人、日本人,只有人。别说牛了,就是娘都悬。以至于我一度以为这里是结尾了,一头外国牛死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上,而且是一只与这场战争无关的荷兰牛。
    为什么九儿的头发那么奇怪。电影不断的闪回最后几乎把我闪晕。接了个电话,回来发现唉?这接哪儿的。有太多可以而且疑似结尾的地方了,每次我都以为黄渤肯定死了,还在猜后面这么多难道都是闪回,结果他又活过来了。还好,最后那让人盼星星盼月亮的八路军回来了,只是改了名号。其实苏队长也许全军覆没了呢,也说不准。解放军说,牛给你了,还给牛二写了个墓碑字儿。他们又走了,去战斗,去解放全中国。可是牛二还是牛二,这么多年来,唯一的变化就是牛成了他自己的,可村儿里人却都死光了。他们到底是打的什么江山,但见血流成河,不见半亩庄稼。善良勇敢的农民兄弟只知道盼部队,盼来了部队又怎样,变了天又怎样。庄稼还是要种,租子还是要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祈求的只是内心的做主人感么。
    最后,黄渤用他的不死之身告诉我们,什么都能过去啊,旁边是那头属于他的荷兰牛。管虎给了我们电影活着没能或是没忍心拍出来的画面。

 6 ) 如何反省一场战争

《斗牛》是中国首部战争喜剧片,影片以一种“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把那个战争年代的人性尴尬和悲惨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以记忆般的黑白色调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在色彩的处理和主题的表现上与之前姜文的《鬼子来了》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导演透过“喜剧”的外在言行,以个体人物的命运探究一个民族的时代根基,压抑与沉闷的历史环境折射出的是一个危难民族的苍凉和苦衷。

  色彩的单调不仅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疲劳,同时也暗含着那个时代人们思想的单纯和精神世界和匮乏。影片开头灰暗的色调,空荡荡的村庄,以及牛二带着恐惧的呼喊声,与后来回忆中热火朝天的村庄和喧闹的村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牛儿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浓厚的质朴和妥协,他作为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在性格和心理上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他为了完成一种使命,竭尽全力去保护“八路牛”,他把这头牛看成是九儿,看成自己心里一直装着的一个让他很难接近的女人,牛儿把人与牛的情感疏离渐渐地拉近,甚至过度到彼此的不相离弃,这就让我们更少的去体现战争带来的悲惨。
如何反省一场战争,反省一个时代,纪念一种精神,反思一个民族,《斗牛》做的仅仅是一小点。在追求形式美追求得疯狂的时代,在无病呻吟的时代,在尔虞我诈的时代,在充斥着色情凶杀乱伦的无数教材的时代,幸好,我们还有《斗牛》。管虎完美的跳出了国产电影的窠臼,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更是一种责任的完满,《斗牛》确实是一场好戏!

 短评

重口味人兽片,充满人神共愤的快感

8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推荐

看了试片会~~~黄渤确实不错~~演技一流,看完有种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感觉~~在笑的时候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哭的时候想笑~~感觉是今年国产片最好看的一部~~

12分钟前
  • locoroco
  • 推荐

不得不说,管虎几乎是硕果仅存的会讲故事的导演了。。。。还有,黄渤是个伟大的演员啊!!!!!

17分钟前
  • 阿子
  • 推荐

节奏有点问题,前段拍得像电视剧,后段始有华章

2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1.黄渤第一次撑起整部片2.有奶便是娘3.只许八路摸啊

26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还行

黄渤的个人顶级表演秀

27分钟前
  • 少言
  • 还行

上乘剧作,可是镜语比较糟糕。空间扁平,剪切粗糙,本期待着管虎贡献出剧作之外影像之上的独特美学来。看来无论如何,拍电视剧太多还是会捎带很多负面影响的。甚至,许多镜头焦点都有问题——然而,依旧配得上国产电影的四星。

32分钟前
  • kovsky
  • 推荐

《活着》重口味版

33分钟前
  • 大刚
  • 推荐

GOOD

3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鬼子走了

36分钟前
  • Bigteeth
  • 还行

黄渤牛逼了

39分钟前
  • 大圆满
  • 推荐

有味道。值得一看。

43分钟前
  • fayh
  • 力荐

黄渤演的东西总有点卓别林的感觉,笑中也让人带泪...

48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4.5星,虽然有鼓励成份,但是除了剪辑有点削弱剧情外,其他真的都很好!

50分钟前
  • tavico
  • 力荐

剪辑太失败了,还没预告片剪的好。不得不说,黄渤的演技太他妈的牛B了!!!!

55分钟前
  • 木馬114
  • 推荐

是哪个龟孙子告诉你这部电影是喜剧了?

60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YouTube上网友评论说:“他(@黄渤)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影帝。” 这电影拍摄的过程得多痛苦,多累心,真是不容易。黄渤,好样的山东小伙。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好电影,今年的威尼斯,我觉得地平线单元应该给他个奖

1小时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光顾着看黄渤最后情节基本连不上了

1小时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黄渤扮相简直了,特别符合角色设定。一人一牛只为一个约定,老实本份的农民看来真是我党成长壮大的基石。故事里看得我都替牛疼了,心疼。

1小时前
  • 元宝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