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

剧情片美国2000

主演:布莱恩·伯茨沃斯 香侬·惠利 迈克尔·多恩 克里夫·罗伯逊 布鲁斯·维茨 安德鲁·史蒂文斯 罗伯

导演:弗雷德·欧伦·雷

播放地址

 剧照

三月二日 剧照 NO.1三月二日 剧照 NO.2三月二日 剧照 NO.3三月二日 剧照 NO.4三月二日 剧照 NO.5三月二日 剧照 NO.6三月二日 剧照 NO.13三月二日 剧照 NO.14三月二日 剧照 NO.15三月二日 剧照 NO.16三月二日 剧照 NO.17三月二日 剧照 NO.18三月二日 剧照 NO.19三月二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42

详细剧情

一架来自欧洲的班机,为了政治任务要飞越美国领空。在机上,总统候选人史都特(大卫·海迪生 饰)带了一片可以结束战争的磁片,同行的还有空军队长杰克(布莱恩·伯茨沃斯 饰)。磁片中有美国副总统杰若从事不法军火交易的证据。但就在飞机降落之前,由杰若指使的恐怖份子挟持了这架飞机,并杀掉了机长和机员,飞机陷入混乱状态。美国空军接白宫指示,派出战斗机攻击被挟持的飞机,飞机同时受到战斗机及恐怖份子的围攻,并且失去控制,又无法与地面电台联络。机上乘客的唯一希望在杰克身上,但身为空军队长的他竟...

 长篇影评

 1 ) 四月三周两天 :1987,罗马尼亚的色相

1987年的罗马尼亚。阴冷肮脏的融雪天。铁砣似的交通工具在路上叽叽哑哑。

故事发生在短短一日之内。女大学生Ottila在学校宿舍楼里购买走私的进口香烟、食品、香皂 ,为和她在同一宿舍的 Gabita准备着秘密的行李。Gabita 怀孕了,而堕胎在当时的罗马尼亚是非法的行为,她们找到了一个叫Mr.Bebe的男人来私自堕胎。一场噩梦就此开始。在Ottila几经周折找到的廉价小旅馆里,Mr.Bebe提出了要挟,不仅是金钱,也包括Ottila的身体。没有选择的Ottila满足了Mr.Bebe的要求,并且帮Gabita处理了胎儿的尸体:她把他扔进了垃圾箱里。在所有的恐惧与不安结束之后,两个女孩坐在旅馆的餐厅里,沉默地等待她们的晚餐。不远处,是一场婚宴的欢闹场面。而这一天,正是Gabita整整怀孕4月3周2日。

描述剧情对某些好电影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听起来乏善可陈。事实上,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如果你能坚持在二个小时忍受住影片表现出的巨大压抑,你一定能够理解为什么39岁的Cristian Mungiu,影片的导演、编剧、制片人能够获得2007嘎那影展的那片金棕榈。

外面

用导演Cristian Mungiu的话说,这是一部关于友情,责任和爱的电影。故事源自于我们生活中不可对他人言述的经历和隐密。 最主要的是,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堕胎的故事。1966年,齐奥塞斯库政府颁布了禁止堕胎的法律,直到1989年,齐奥塞斯库死去,社会主义政体在罗马尼亚结束,这项法令才被废除。在此期间,大约有50万的罗马尼亚女性因为秘密堕胎的安全性而屈辱地死去。对于那段历史而言,堕胎,不仅意味着某种错误的、罪恶的道德行为,也关乎于对国家制度的背叛和对抗。

影片中军营式的大学生宿舍,冷漠而警惕的旅馆看门人,用西方国家的物品来代替钱的私下交易,乃至堕胎被强加的黑暗色彩,和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都是如此相似,而且我相信,类似的故事在中国曾经有更多的版本。因为某种公共制度禁忌而产生的个人经历,以及不可预料的人生选择: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或者为了勇气和责任,我们只能象Ottila那样去经历难以启齿的、不堪回首的过程。因为隐密,它甚至不能称之为悲剧,它是划在心里的暗伤,它是被时间吞噬的秘密,多年以后,耻辱感退去,才能够平静地向他人讲述这些经历,如同讲述他人的故事。

1987年,东欧政治剧变的前夜。今天的西方评论者和观众在看这种背景的电影时,常常过于敏感地指向政治压迫和隐喻。然而我更相信导演的本意,他在导演阐述里说得非常清楚:“我试着拍摄一部关于人物和故事的电影,而不是关于那个时代,那不是影片的语境和主题。我试着尽可能地尊重并且还原事实,而不是聚焦在对共产主义末期的老一套和标志性上。那个时代在那里,在我的电影里,但是它们在镜头之后:公共汽车噼里啪啦的尾气排放声,形似熨斗般的罗马尼亚轿车,劣质的行李箱,盖满书页的墙,还有当时人们的一些习惯,比如Kent牌香烟可以代替货币在私下流通。没有这些背景,我们将无法理解这部电影。”这段话让我想起参加同届嘎那的娄烨的《颐和园》,在我看来,那是一部首先立意于描述“时代”,而不是人物和故事的电影,既然如此,还是让西方人把政治隐喻和宣传噱头留给《颐和园》这样的电影吧。

里面

和柔弱而略显自私的Gabita相比,Ottila代表着另一种女性:坚强,勇敢,用中国人的话讲,有情有义,她象Gabita的守护神,承担着种种濒临崩溃的局面,尽管她也无助而惶恐。被Mr.Bebe侵犯之后,Gabita赤裸着下身冲进浴室,用力地搓洗身体,之后她一动不动地坐在浴缸里,她一直背对着镜头,看不见她的表情,也没有任何声音,但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这意味着什么样的痛苦。在中途离开旅馆去往男友家的公车上,镜头里远远地,Ottila无声地留下眼泪 。她不是不怨恨Gabita,Mr.Bebe的要挟和Gabita之前无意中撒下的谎言不无关系,可是这点怨恨很快转化为对Gabita的牵挂,因为她,是唯一能够帮助Gabita的人,就像她把最后一根烟留给了Gabita一样。

影片中有一个堕胎后胎儿尸体长长的特写镜头。4个多月的胎儿,看得十分真切。他被包裹在一块白色的浴巾里,手掌般大小,略具人形,布满血污。Ottila把他装在书包里,冲出旅馆,镜头一直跟着她,穿过一条又一条黑暗的街巷,我们只能看见Ottila黑暗中晃动的背影,听到她急促而压抑的喘息声,因为害怕和紧张,Ottila迟迟没有找到丢弃胎儿尸体的地方 ,她的头发在冬天夜晚的雾气里变得潮湿。最后,她跌跌撞撞地走进一个居民楼,迅速地把装着胎儿尸体的书包塞进了楼道里的垃圾箱内。仅有的一点光亮里,她的剪影,静静地站在那个垃圾箱前。

就像这场戏一样,影片充满了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悬念设置,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极度压抑乃至惊涑的时空,我们仿佛可以清楚地听到Ottila和Gabita的呼吸声和心跳声。Mr.Bebe侵犯Gabita,拍的始终是房间外惶惶然不安等待着的Gabita,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Gabita独自一人在旅馆里,中途赶去参加男友母亲生日会的Ottila始终心神不宁,打给Gabita的电话几次都被意外打断,打通的电话也无人应答;影片阴沉的调子,Gabita的柔弱形象,似乎象征着一场悲剧的降临,我们和 奔向车站的Ottila一样焦急万分,又在最后一分钟为看到还好好活着的Gabita而长呼一口气。

令人难忘的还有影片的拍摄方式和演员的表演。Cristian Mungiu决定让影片保持一种阴暗的基调并且避免一切看起来像是经过刻意组织的场面。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 ,他大胆地采用一些不无极端的拍摄方式:长到极致的长镜头--每场戏基本上只有一个镜头;肩扛拍摄,没有斯坦尼康,没有脚架,也没有刻意的晃动;大量的画外音,人物常常在镜头之外说话,观众完全看不见说话者的脸,一切的手段,都为了呈现这部电影最初确立的灵魂:情感和真实。

扮演Ottila的Anamaria Marinca令人印象深刻,她之前只是一个在伦敦闯荡的罗马尼亚小演员。导演Cristian Mungiu直到拍摄前一周都没有找到饰演Ottila的演员,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飞去伦敦见Anamaria,他在导演阐述中这样写到: “第一次在夜晚的机场见到她,我很失望,因为她看起来一点也不象Ottila,但是第二天,当我们试戏的时候,改变难以置信地发生了,她完全成为了Ottila,我看见我的人物通过她的嘴唇被表达出来。她是如此令人难忘,整部电影可以说都是依靠在她的肩膀上完成的。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地方让我觉得完美,那就是演员的表演。”正如Anamaria Marinca的演出,我深信每一个好演员身上都有一种常人未所及的惊人能量,以及或多或少的神经质,当摄影机转动的时候,他们熠熠发光,角色附体,他们是完美的谎言,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他。

好电影都是纯粹而完整的,好电影的好是一个整体。剧本好,导演好,摄影好,演员好,音效好,灯光好,美工好,剪辑好,都好。事实上,好电影让你看不见导演或摄影机的存在,也感觉不到演员个体的存在,所以以上所写只是基于某种背景介绍。其实我们说不出什么,只是更多地了解到一点他人和表象背后的那个世界,或者被感动,或者微小的快乐和悲伤,或者久久无语。

电影就是色相,李安说。

 

 2 ) 我们杀人,你们吃

故事发生于苏联解体前夕的罗马尼亚,主角作为无权无势的大学生,无端承受着社会的戾气,影片中遇到的所有陌生人对她都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本片沉闷的原因之一),但即使是少数看似温馨的场景里也涌动着细思极恐的反讽。

四月三周两天在影像上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段长达十分钟的家庭餐桌戏。明明是最为世俗亲密的对话,却使用了中世纪油画中行圣餐时的构图和场面调度方式,并用压抑顶光处理主角男友的面部,画面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抽离感、荒诞感,没有人关心主角的感受;浅焦镜头虚化了桌上的美食和大快朵颐的宾客,观众的目光集中在焦虑的女主角不安的神情上:主角面前摆的是一顿丰盛的家庭晚餐,心里想的却是那团血淋淋的胚胎。

影片的最后一幕也是发生在餐桌上。女主角和闺蜜一起坐在餐桌上,闺蜜盘中摆放着高雅的牛肝,这是酒店为举办婚礼而准备的食材,可是她们自己的婚姻该何去何从呢?今天早上她们还只是象牙塔里的学生,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成人世界里那些晦涩的规则和无解的难题,这样的“成长”能否算是一种吃人呢?


P.S:

看到一个打光的小技巧

这个场景里的光源自上而下,看起来似乎是酒店里那种吊灯,但仔细一想如果是单个吊灯要打亮整个场景,对灯的柔度、亮度要求会很高。紧接着出现的服务员揭示了导演并没有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可以看到服务员的脸中间是黑的,很明显光其实是从两边倾斜着打下来的(还可以仔细观察桌上的酒瓶,有两道高光、两道阴影),如下:

灵魂画手

 3 ) 因为深感于彼此的痛,所以不再太看重自己的伤

电梯门关上的时候,我想我们之间已经结束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似乎随着你腹中那个夭折的胎儿,一并死去。

影片的名字叫做四月三周两天,我却不知道我们这个故事的期限。

和你们分手后,我在长安街上迎着寒风走了很久很久。我无法像影片中的Otilia一样责问你:为什么拖延,为什么迁就,为什么不能真诚和直面。于是我给很多人打电话,激烈地批评和解释,精疲力竭地证明我的理智和你的荒谬。那一刻我想永远忘记他和你,离开这个让我感觉无法把握的局,义无反顾地转身而去。

然而不过区区四个小时后的凌晨,我便从噩梦中惊醒,心脏狂跳着坐在黑暗中,鬼使神差地想起那个早已随着救护车声远去的夜晚。

那是你第一次在我面前喝醉。酒桌上,你轻慢而美好地一杯一杯,慢慢地给我讲你和那个男人的故事。直到你说有点困了,然后轻轻趴在桌子上。我无法唤醒你,在空无一人的酒店里,抱着你,看着酒水从你的唇边不断地溢出来,唇角还挂着微笑。那是从未有过的恐惧,你的强韧和脆弱,凌乱和美好在同一时刻击中了我,让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从那时起,我就隐隐觉得,无论我对你做什么,都不免做错,不免懊悔。

我无意向你批评男人的丑陋。影片里那个第一眼看上去还算正经的医生,已经把他们可能的肮脏嘴脸刻画得足够淋漓。我也不想再赞美男人有多美好,无论如何,男人是我们生命里无法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为止,我们最甜美最痛苦最深刻最切肤的体验皆来自于他们。我们因他们而成,因与他们的纠葛而有所分享,因憧憬他们的甜美而存念希望,因疑虑他们的弱点而相互依傍。

Otilia对男朋友说,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Gabita会帮助我。我毫不怀疑她的话,但我坚信她们之间不仅如此,我们之间也不仅止于此。我不愿把影片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甚至不愿套上爱或责任等等词汇的冠冕。那些微末的平常之情并不需要更加光亮肃穆一些,人往往不及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强大,许多危难时的惊人之举,往往只是下意识的挣扎与不甘。

Otilia是在帮Gabita,也是在努力做到自己。

因此片中最动人之处不是她义无反顾地为她失身,为她辜负男友母亲的好意,为她怀揣一个死婴徘徊在黑暗可怖的街头;而是在影片的最后,她们静静地对面而坐,压住心中万般的愤怒和委屈,努力忘记过往,陪伴对方。

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无条件的宽容,怜悯,和原谅。

因为深感于彼此的痛,所以不再太看重自己的伤。

 4 ) 《四月三周两天》:为什么她命该如此

导演:克里斯蒂安·孟鸠
演员:安娜玛丽亚·玛琳卡

  过去两年,罗马尼亚电影的年产量均在十部左右,不过这并不影响克里斯蒂安·孟鸠(Cristian Mungiu)带着《四月三周两天》(4 Months,3Weeks And 2 Days)走上去年戛纳的最高领奖台。金棕榈的光环和举国上下的欢呼,使得影片蒙上了神秘面纱。去年,来头不小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如《加州之梦》等)先后露面,又以《四月三周两天》在内地碟市的到来为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四月三周两天》是一部得做足功课的电影,又是部不该过分解读的作品(显然它容易被时代信息、意识形态所累)。原因在于故事发生的时间虽然是1987年的罗马尼亚,但内容却和两年后该国的革命无关(可参见 2007年10月13日本专栏介绍过的《无主孤军》)。主人公是住在同一寝室的两名女大学生,怀孕的嘉碧塔(Gabita)需要堕胎,作为室友的欧蒂莉亚(Otilia)出于友情接过了照顾她的责任。不懂事的嘉碧塔一再犯错,仿佛怀孕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为她奔走的欧蒂莉亚。事情的发展并不如她们想象的顺利,欧蒂莉亚承担了可怕的损失、惊险和恐惧……

  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有人说《四月三周两天》和比利时的达内兄弟(Dardenne Brothers)套路相似,手提肩扛、自然用光加上生活化的对白,粗粝质感中尽显技术的纯熟,一副老手相。按照孟鸠的说法,《四月三周两天》只是讲了个规规矩矩的故事,2.35:1的宽银幕上记录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他强调镜头与欧蒂莉亚的“形同一体”,也就是当欧蒂莉亚在室内活动时,摄像机会摆放在一个有利的中间位置或演员的身边背后,以图贴近观察。当她开始走动乃至奔跑,摄像机就开始大幅度地追拍乃至激烈摇晃。这种摄影方式令观众只能依靠欧蒂莉亚的所见所闻做出反应,她在男朋友家如坐针毡时,画面也不会切到旅馆房间去消除观众的焦虑―――据说在那个时代,罗马尼亚有50万女性因非法堕胎死亡。嘉碧塔出事了没?欧蒂莉亚能否脱身?相信这种紧张会伴随着你的观看,一直持续到影片最后。

  “四月三周两天”被很多人看做片中嘉碧塔的怀孕天数,但孟鸠说片名只是一个象征。这一切的源头要归到罗马尼亚政府禁止避孕和堕胎——上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受“人多力量大”的想法影响,鼓励生育、打击堕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罗国当局倒台才得以扭转。不过,就此将影片视作对制度黑暗的揭露又有些夸张——因为禁止堕胎与社会制度并不画等号,比如今天的爱尔兰宪法中还规定妇女禁止堕胎。

  这几年电影中,堕胎题材的名作还有获得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维拉·德雷克》(Vera Drake),它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伦敦一名帮人堕胎的妇女的故事。“题材撞车”的《四月三周两天》何以能在短期内再度获得评委青睐?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可是近十年整体水准最高的一届。话题性?突破性?还是鼓励新生力量的创作?政治、女权、宗教乃至人性,影片可供诠释的空间很大。在我看来,《四月三周两天》只是一则弱势罗马尼亚女性的故事,它能用四个月大的死婴震慑观众,同时在欧蒂莉亚独自落泪时抛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事情会坏到这等地步?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871247/

 5 ) 干瘪单调又公式化的新闻报道体第三世界艺术电影

2007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名家云集:贝拉·塔尔《伦敦来的男人》、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亚力山娜》、昆汀·塔伦蒂诺《刑房》、法提赫·阿金《在人生的另一边》、科恩兄弟《老无所依》、李沧东《密阳》、王家卫《蓝莓之夜》、格斯·范·桑特《迷幻公园》、卡洛斯·雷加达斯《寂静之光》、詹姆斯·格雷《我们拥有夜晚》、库斯图里卡《给我承诺》、大卫·芬奇《十二宫》。这是非常明显的一届戛纳大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终摘得金棕榈大奖的却并非这些名家作品。事先不被看好的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凭借《四月三周两天》一举问鼎金棕榈。

《四月三周两天》只是蒙吉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此现象在戛纳历史上也算罕见。如今十多年过去,影片并没有成为新世纪的经典之作,但口碑也并未如某些金棕榈片般急速下坠。《四月三周两天》是比较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艺术电影,出位的社会议题挑动人心,形式风格异常强烈。作品表面看似深刻犀利,但仔细剖析,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显见的,尤其难逃公式化的嫌疑。这些问题同样同样存在于类似的第三世界国家导演,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导演自身创作心态有关,也与西方影展的生成机制、东方主义文化心态有牵连。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合谋。

《四月三周两天》有着一个在西方社会非常博眼球的主题:堕胎。堕胎在基督教国家始终是争议话题。但蒙吉的切入角度与通常的堕胎话题电影不太一样。影片的堕胎主题指向的或者说控诉的对象并非宗教,而是极权政治。统治罗马尼亚多年的齐奥塞斯库极权政府,禁止堕胎是其最显见的暴政之一。根据知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Tony Judt)《战后欧洲史》的说法,从1966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开始实行惨无人道的禁止堕胎政策。40岁以下、子女不足4人的妇女被绝对禁止堕胎。1986年,限制年龄提到高了45岁。为防止堕胎,每位罗马尼亚育龄妇女每个月要被迫进行强制体检。此政策带来的巨大悲剧是,罗马尼亚的人口并没有增长,但堕胎导致的死亡率远远超过欧洲各国,原因是非法堕胎成为了唯一的节育手段。1966年法律规定禁止堕胎后,每年至少有1万名妇女死亡。到1985年,新生儿必须存活四周以上才能登记。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前夜,新生儿的死亡率达到了令人发指的25%!

如果要找出一个戏剧性的反映齐奥塞斯库政权恶劣程度的社会事实,再也没有比禁止堕胎政策更合适的了。蒙吉的选择非常敏锐。第三世界国家如果选择一个彻底去政治化的题材,拍摄类似《两个情人》(2008)、《伊斯梅尔的幽魂》(2017)、《夜以继日》(2018)这样的纯情感电影,要想进影展角逐,很有可能是连门票都拿不到。与之相反,所选题材政治激烈化程度越高,被选的概率也肯定越高。

当然光有吸睛议题是不够的,顶级影展对于影片的美学追求同样有着特定的要求。拍成好莱坞电影式的正反打镜头、无缝剪辑、坚守180度轴线原则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伊斯特伍德和个别玩票的好莱坞明星有这权力)。《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学风格可归为两大类。一是长镜头搭配固定镜头。效果类似橱窗镜头。二位女主角成为了被深深观看、注视甚至凝视的对象。尤其是发生在旅馆中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堕胎重头戏,蒙吉全部使用了近景长镜头搭配固定不动镜头的美学策略。有些戏份,女主的下体完全裸露,私处则是半裸露状态,形成一种窥视效果,对异性恋男性而言有色情意味。由此投射出来的国家主体也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女主作客男友家中,在餐桌上聚拢谈话的过程,亦是长镜头搭配固定镜头。因为此过程的重点是展示当时罗马尼亚社会的人物处境,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

手持镜头跟拍是另一大特色。这类似于隧道效果的视点,观众有临场感。而无配乐的使用又强化了写实、记录的风格。

与影像风格搭配一体的叙事风格则是非常好莱坞化。这也蒙吉的机敏之处。安东尼奥尼式因果链松散的晦涩现代主义叙事在影展角逐中并不具有天然优势,这是评委的身份使然,毕竟评委不是阅片无数的影评人或电影理论家。《四月三周两天》的叙事充满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风格。从第一句台词“好吧”-“谢谢”与钟表倒计时声音(有政权垮塌象征意味)响起开始,悬念始终贯穿于整部电影:这二位女主角到底要干什么?房间能不能订成?公交车上的检票能不能应付?医生到底愿意不愿意交易?女孩为何不接电话?是不是出事情了?女孩怎么应对男友的责问?这是事件性电影的常规叙事法则。另外,好莱坞的叙事法则是,在主线索之外必须有一条爱情线索。本片也完全符合这个原则。这两条线索的“合谋”,保证了影片与乏味、沉闷无关。

这种策略的选择,其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强烈写实风格的视听语言与戏剧性的事件发展历程搭配,形成的效果其实是一种指控性的影像美学。按照古典的巴赞式美学,长镜头与固定镜头的搭配,必然与事实、真相、档案相关。观看、注视甚至凝视的主体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指控者。一种与道德地位相关的身份赋予。所以影片的高潮会是死婴的大特写镜头,这是齐奥塞斯库恶魔政权的罪证,作为观看主体的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王兵新片《死灵魂》的结尾,镜头对准了夹边沟原址留下的白骨,有着同样的控诉效果。这是拍摄者很难自控的一种表现。类似法庭上原告情绪失控后的愤然抗议。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甚至是女主角望向了镜头,也就是观众,诘问意味强烈──你们都看到了么?

死婴的生命历程──四月三周两天──就是影片的片名。在此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整部影片的影像逻辑。充满悬念跌宕起伏的剧情,在人工化操作驾驭下形成的“写实”、“纪录”风格引导下,我们无比关心二位女孩的命运。伴随着非常事件的发展,我们感受到了奇情,为其担忧焦虑,衷心期盼能够度过难关,最终如愿所偿,心下坦然。同时我们也了解、见证了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可怕。可是除此之外,影片还留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也许可以对比下同样题材的事件型电影。罗伯特·布列松的《死囚越狱》,是一部讲述纳粹占领法国期间,一位囚徒主角冒死越狱故事的电影。这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事件型电影,囚犯主角如何越狱?是否能成功?这个过程是整部电影的叙事主线,这条主线投射出纳粹政权的惨无人道。但是布列松的美学旨趣以及与之伴随的生命诉求就与《四月三周两天》大异其趣。布列松无意于以历史事实为证据来控诉纳粹,他的手法是让观众充分感受主角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画外空间、疏离表演、频繁的手部特写镜头、松散的因果链条、非戏剧化的独白、救赎意味强烈的莫扎特C小调弥撒曲,使得主角与环境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深邃的影像情境(德勒兹所谓的纯视听情境,即时间-影像)。布列松并不着力于放大越狱过程的悬念,主角的身体、行动与声音构筑的是一种纯影像的存在感。更为特别的是,布列松的影像美学并非为了形式而形式,画外空间是布列松本人囚禁体验的一部分。因之,影像的存在并非目的论式的人工技巧的把玩,而是主体生命经验的悲情庄严投射。而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存在主体的纳粹经验。

准确的说,《四月三周两天》的手法是展示,影像展示。连揭示都算不上。我们可以再比较下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这部电影的厉害犀利之处,是找到了一种极其特别的角度来揭示斯大林极权时代的恐怖。影片贯穿始终的是成年人与孩子之间嬉戏的场景,真挚与矫饰,历史与未来,忠诚与背叛,爱与恨,以一种非常复杂又真实的辩证关系展开,这里面充满了人性可怖的回声。一直到斯大林画像出现之前,影片几乎没有涉及关于这个时代的话语。但时代的一切都体现这特殊的人物关系、人物状态之中。

《四月三周两天》本质上就是一篇非虚构类风格的新闻报道,单薄,羸弱,我们看完电影,知道了齐奥塞斯库政权掌控下罗马尼亚人民的堕胎惨剧,知道了罗马尼亚大学生不学理工科就要到乡下去当农民,知道了罗马尼亚旅馆订房间的特殊规则,知道了罗马尼亚那年代行贿的普遍性、物资的极度缺乏……影片二位女主角的塑造也比较简单,一个懦弱,一个独立。我们对之观感不过是──有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典型。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四月三周两天》说到底还是这种陈腐、刻板、过时文艺理论的产物。

(已刊于虹膜“邪论”专栏)

 6 ) FIFF13丨DAY2《四月三周两天》:黑暗中藏匿的是那个社会里边缘女性的无助彷徨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四月三周两天》,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冰冷社会中的女性们的痛苦绝望的评价了!

Polaris.J:

过于优秀!!!

松野空松:

神经病,我说你神经病。

George:

很压抑了,素描人物和社会入木三分,每一组人物都很有意思,很妙。

曲有误:

恐怖有两种,一种正大光明呈现在你面前,另一种匿于黑暗却无处不在,我更害怕第二种。

杰夫江:

重看,教科书般的杰作。如此绝望无所适从的两个女角色,在电影里却始终能以最准确的身体姿态,出现在最准确的位置上,技术活。

我们敏熙:

来都来了,没有回头路了,硬着头皮,跪着也要走下去。无良医生那段自然是十分骇人,但是之后看上去热闹的晚宴则有着别样的恐怖。

蝠蝠:

人生的心痛时分被处理得极为精确,跟随人物才是讲好故事的最好方法,拍电影也是同理,而在戛然而止的结局之后,是无尽的漩涡与生活。

Sparrow:

单一镜头阴冷色调营造压抑,适时沉默、对白引导,人设扮演都极细腻真实。猥琐的存在,操蛋的舍友,让人窥见人性的差异,个体的隐忍。刺激刺激。

莫扎特仑苏:

没有一丝杂质的简洁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人性利用社会制度和规则完成对弱势群体的压榨,每一个角色都是缩影。当所有角色完成演绎时,对女主的同情全都变成了对社会的控诉。

巴黎小情歌:

社会格局下的女性的压抑与痛楚在手持长镜头与构图中被无限放大。小房间的争吵,无良医生带来的恐惧以及看似热闹的宴会无不散发着压抑。最令人绝望的还是漆黑的长夜抱着死胎简直毛骨悚然。尽管如此最后还是只剩一句再也不要提。

Supremacyacron:

这是一段动荡年代下的革命友谊。通过一件小事件能够揭开整个时代下的黑暗面纱,格局和野心确实可见一斑。但个人觉得本片相对更可贵的一点就是能在如此背景下能够触类旁通对自身的境地进行反思,女性的意识在压抑的状态下正在逐渐苏醒。

Outisss:

一部让我从头不适到结尾的电影,大概是我对这类电影的接受程度太低亦或者是对于生育的恐惧让我不想直视这部电影。尽管导演对节奏的把握很强,张力十足,但是从镜头里面流露出来的压抑还是把我压的喘不过气,又压抑又气愤,就是这整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

盆满钵满赵+:

太令人窒息了。生活失意却在自己能压榨别人的情况下拼了老命压榨别人的中年大叔太令人窒息了。聒噪,看似热情却充斥着阶级优越、父权控制的家庭餐桌太令人窒息了。温柔纯良换来的却是朋友爱人的懦弱与逃避太令人窒息了。真实的裹在毛巾里那染血的一坨太令人窒息了。

RIVER:

根植于高压环境的压抑与恐怖,由堕胎事件描摹社会图景,篇幅短小而力透纸背,两个主人公经历着一场冰山融化似的漫长而痛苦的自我阉割,她们放弃了自己的身体,抛却了所有的尊严和权利,卑微地乞求着活在当下,带着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悲伤在黑夜中迷惘地冲撞,头破血流。而一切的一切归结到最后的平淡,别提起,似乎就会被忘记,然而忘记,才是对这次乃至于无数次恐怖经历最偷懒而又最刻骨铭心的注解。

子夜无人:

女性之间不光明的共谋其实只是为了委曲求全的自救,一个人牺牲身体换取另一个人的身体被入侵,在这片土地上她们都没有主宰自己身体的权利。固定机位下的冰冷、压抑、窒息感被大大强化,每一场戏都看得人毛骨悚然。连怀孕的时间都算不清却要开始计划它的死期,她以为自己是施救者,结果到头来她被伤得最重;她以为她可以成为幸运的那个例外,结果黑夜里陪伴她唯一的温度来自怀中的死胎。她们被抛弃,她们再吞食秘密,而后只剩下她们自己。

欧.尹:

克制的视听运用与冷静的长镜头贯穿影片的每一个场景,观众仿佛就在现场注视着一切的发生,却也什么都做不了。Gabita是当事年轻女性形象的代表,怯懦无助甚至有些愚蠢自私,而失位的男性角色只能在餐桌上夸夸其谈。女主角对Gabita的爱令人赞叹,但这种献身却也并不对等。影片于堕胎戏后没有迎来情节上的新的高潮,直到最后的餐桌戏,对称构图下两位女孩沉默而坐,背景是为庆祝婚宴欢腾的人们——是那表面繁华内里冷漠的社会人众,是许多人遭受苦难的帮凶。

Bob_Chow:

过度真实,人物的刻画紧紧嵌入叙事之中,毫无多余之处。室内固定机位,行走时的手持,视角冷峻且不加修饰,纯粹的同时略显单调,但承认有力且深入,不过的确给予观众不亚于悬疑片的压迫,惊恐和不适。大环境和社会背景仿佛无需多言,但和角色所处空间产生若有若无的疏离感。生命和身体形成了短暂的二元对立,但是简单通透的剧本结构并未完全拉开,而是用力一刺,拔刀起身,留观众心痛在这直白的女性权益母题,而不足以沉思更高维的关系。对话把本该由影像呈现的内容铺开,弥补了纯粹的视角,像是有意无意中向着在房间内隐身的观众揭开语境。

Bwheat19920313:

确实不错,但就是感觉缺了点打动我的东西。影片很显然地分成了“堕胎前”“堕胎时”“堕胎后”三个阶段,其中个人觉得只有“堕胎时”才是真正的大师部分,“堕胎前”的叙述让人一头雾水,开头就给人以不太好的印象,“堕胎后”中女主人公到男朋友家吃饭以及与他的争辩很明显能看出一定的意图,但真的显得非常刻意,不过后面回到宾馆后的一系列处理又相当出色。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部相当能够反应那个年代冰冷现实的优质作品,但是在某些阶段的操作上火候把握得不太好:想反应一种无奈的痛楚固然值得赞扬,但一旦方式有所偏差,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

#FIFF13#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四月三周两天--欧洲电影的延续

有图版:http://rex0073.spaces.live.com/blog/cns!92BC660B8A6B2880!2632.entry

去年戛纳60周年的金棕榈,当然是在rip出来的第一时间看掉了,乍一看完觉得只是很好,然后在随后的几天它的魅力就开始体现,即便脱离了故事,刚刚就是它的镜头语言也让我着迷了不久,记得上次类似的情景是看完了塔尔贝拉的《鲸鱼马戏团》。废话少说,直接上截图。

 

影片的开头从一个窗口布景开始,然后就是二元对称的两个女生,主角和配角的在桌上的对话,非常标准学院的构图,光看这个片头可能不是觉得很强大,不过当你有心能记下并且看到结尾的时候,发现这个设计实在是很巧妙。而且这两个女性角色的设计,暗合着老卡的维罗尼卡双重生命的味道。

  

  

  

 

女主角从女生宿舍门口走出来去搭车的一个长镜头,教科书一般的长镜头,从正面对她从楼道门口出来,到侧面走过,到背后跟拍,到远景上公车。而且和完全镜头静止不同时,明显当中有运动跟拍的节奏变化,更巧妙,也是当初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很亮点的是,运动跟拍到女主角跨中图中的拱门后,摄影机停住了,让人物在静止的框中走向远方的公交车。整个长镜头一起呵成,动静结合,非常养眼。

 

女主角宾馆前台订房间的场面,又是非常标准的对称构图,有用小细节,“香烟”,放在人物脸部焦点的附近,和中间的烟灰缸形成不对称分割。很简洁很爽目的构图

  

女主角打电话给文中联系她室友堕胎医生的另一个女生的场景。对话设计没有采用惯有的两边人物互相插播露面的传统方法,先前一个镜头以半身男带出电话事由。马上切回到女主角的主线,没有给那个女生露面的机会,看下去就知道这个设计也是有意为之。

 

女主角接头上堕胎医生后一个场面,景深设计得非常好,女主把车窗摇到这个部位,正好露出堕胎医生的上半身和坐在墙角的他妈妈的小头部,原本模糊的远景中的人物就这样有了视点。

  

  

 

三人在房间中关于堕胎的代价做了谈话和争吵,这段室内对话拍得很有戈达尔的风范,对话中镜头注意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个人,而不是传统的谁说话给谁脸的手法,画面外的声音和人物表情特写形成非常好的画声间离的效果。在争吵后,女主角终于主动答应甘愿为了她室友的堕胎与医生上床,甚至她这个时候正是大姨妈来了。上床前开始镜头改成了室友这一人称视线,上图一是她看到的两人上床前的,然后镜头切换到她的第三人称,她关了房间的门,非常贴心的设计。随后观众将随着她在房间外及卫生间度过非常难熬和感慨的几分钟(插播烟这关键道具)。引用一个网友的话,这几分钟是他观影生涯中最焦急,最难过的几分钟。

 

镜子,又见镜子。狭小的房间也可以有多层次的景深。

四月三周两天的室内镜头拍得真是不错,经常是景深非常有层次感,但又不是类似蔡明亮偷窥似的设计,而是能把观众代入式地主动用眼睛去追随人物,事情的进展,身感同受

 

女主角随后到她男友家参加他妈妈生日聚会的场景,在吃饭过程中,挂念着室友堕胎情况的女主角心不在焉的听那些客人对政治对社会现状的对话和调侃,这也是片子中唯一有政治味道的地方,但是出现地非常巧妙。这里就挑这张餐桌谈话的长镜头,构图非常地棒,两年说话对话的客人观众只能看到他们的手和隐约出现在边缘的头,而心不在焉的女主角却放置在镜头的黄金焦点位置,桌子上的杯子和酒瓶的摆放突出她这个焦点的尴尬,而她摸不着头脑的男友则在她身后的一层,她平行两层各是男友的父母,而背景则是整个书架。寓意立马出来了。

 

女主角匆匆离去前一段,在男友的迷糊和误解中,她等电梯这段非常地真切又感人,她对男友说请不要这么看着我等电梯,她无法忍受。影片感情的一个小高潮,当时看得时候就被狠狠煽了一把。

  

  

和开头那个女主角走到公车上车长镜头一样,又一个教科书搬的长镜头设计,而且还多了用灯光内容。女主角从黑暗天桥这边走上来,到镜头前正好是灯光下,然后背对镜头消失天桥的那头,同样也有运动和静止的节奏变化。

  

女主角回到宾馆,室友告诉她胎儿已经出来了,这是她到卫生间俯身看到胎儿后的表情,非常长的特写,糅合着恐惧,惊讶,和母性的脸部表情。比直接蹦出胎儿的场面要有味道的多,然后由画面外的房间里电话铃声,作为过度,女主角起身镜头往下急坠,接着才是胎儿特写。

 

片尾,女主角丢弃胎儿后回到宾馆,在餐桌边找到她室友,又是无言的对坐,故事又从女主角的一线回到了二元对称构图。看到这个画面,再回想一下开头,非常好的一个暗合,连道具香烟的摆放位置都是一样的。

  

 

正在我还在想影片要如何结尾的时候,导演给出了非常灵动的一比,两人对坐后,摄影机位置这边传来街头拐弯处过来的汽车,注意图一右女这边的玻璃处小光圈和图二左女这边的小光圈,室友平静地看着报纸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女主却转过头来望着摄影机的方向。然后就是黑屏影片介绍。非常棒的结尾,虽然前面影片很长时间都是以女主为线索,但是镜头设置她一直处于观众关注她的角度,到了结尾这个面向镜头让她与观众有了心灵沟通,一下子原本我们处于旁观者的观众觉得剧中的她就在我们身边,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她和我们一样处在现实生活中。与之相比的是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中经典的结尾,她向镜头走来,脸上展露中带着泪水的微笑。还有达内兄弟的99年金棕榈罗塞塔,结尾处也是从来没有正视过观众的女主角突然侧过脸来让我们看到她含泪的笑容。

截图到此结束。四月三周两天即便只是导演的处女作,但是无论从叙事,还是镜头语言,演员指导,都显示了他非常深厚的电影学院派的功底和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在这个片中,我们看到戈达尔式的室内人物对话声音和画面的间离,看到了达内兄弟似纪实运动镜头跟拍对主人公真切的关怀,两个女主角仿佛人性格的两面的设计暗合着老K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所以在60周年戛纳牛人如云的竞赛单元,这个片子能脱颖而出摘得金棕榈,我觉得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罗马尼亚电影的复兴,而是整个欧洲电影的延续。电影不死,在它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短评

怎么都无法相信这部纯粹的女性电影会出自一个男性导演之手。

10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说这部片闷的人根本没有看懂或者没有细心看,那些隐藏在内心的人性

14分钟前
  • Henry
  • 推荐

这个导演好棒啊,长镜头冷静又全部服务于叙事,感觉不到一丁点多余。和《山之外》讲的都是两个女孩的关系,作为一个男性导演把女性的心理和相互的关系细节拿捏得这么准确真让人惊叹。女主和男友吵架那段让人心酸。

1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4.5;藉一天一夜一事件牵扯蕴含丰富信息,黑夜的蹒跚,明灭的灯光,一切都像是山雨欲来的前兆;细节巧妙构思,处处勾勒时代注脚,小格局见大空间,长镜意蕴深远,构图精妙;剧本沉稳有张力,弱化戏剧情节,貌似无痕无波的生命长河,实则处处惊心动魄。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Gabita就是条毒虫。

19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他给你的感觉就像“你在喝一杯白开水,喝着喝着突然手一抖,水洒了一地”

22分钟前
  • 深溪虎
  • 力荐

她说这个话题以后不要再谈了,可三缄其口如何抹杀卫生间里那一滩无辜的肉球、混入楼道间里的垃圾和再也洗不干净的身体。蓦然发现情深时的你侬我侬不过意外来时的龟缩叛逃,欢愉的代价就是丧却尊严的屈辱手术。蒙吉偏爱将镜头对准主角面孔,旅馆的堕胎现场或是无聊的饭桌上,无表情的脸上透出复杂况味。

2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扎实稳健的长镜头,滴水不漏的构图设计,全部服务于”电影语言“叙事,剧变前的风波早已在每一个人心中酝酿。残忍的”身体记忆“,身体共鸣,痛入骨髓。宴席上的众人争执,小房间里两个人的争吵,细节拿捏到位似行云流水。

2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对新浪潮与旧时代的凝眸回探,朴素手持长镜,齐奥塞斯库末代。开场半小时的未知目的,庆生宴上焦灼的真实时间,精妙的构图与调度,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历史。结尾再次对称构图,G面前一盘动物器官,听完侍者介绍再次拿过菜单;O喝了一口白水,四百击般直视镜头。远处婚宴喧腾,忧愁并未了断。

3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冷峻的定焦长镜,泥泞破败的罗马尼亚。她走进浴室冲洗下体的那一刹那,突然感觉悲从中来。为了除掉一个身体,就用另一具身体去交换。压抑,焦躁,羞耻统统绞尽心脏,跟餐桌那场置身事外的戏一起精神游离。最后有车开过,仿佛碾过我的血管。

35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嘎纳总是选出这种冷冰冰静悄悄的电影

40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简直就是欧洲学院派的教科书习作!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av9354470确实“于古有征” 引用:“罗马尼亚曾经为了提高生育率,不允许女性堕胎,市面上也没有计生用品。这样一来,出生率虽然上涨了,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婴幼儿的死亡率就很高。罗马尼亚搞出一个骚操作:3岁前不给出生证明。这样罗马尼亚婴儿死亡率就能为0。”

45分钟前
  • NARUMI
  • 推荐

前三分一我都处于因为加比的愚蠢而气愤到无法欣赏电影的地步,后三分一奥蒂莉亚与男友争吵,说如果自己怀孕了不会指望他,“至少那时候加比会在”。这就是她坚定地为不长性的朋友收烂摊子的原因吧。在身体体验上,两性之间的沟通无能,是宿命,也是无奈。

49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那种点烟后不知看向何处,打开水龙头放水却什么也不做,按下电梯按钮后等待,拿起菜单以避免交谈……这些“悬停”制造出的静默。正如赫塔·米勒所言:“沉默不是说话中间的一段停顿,而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女主角在手持摄像里,便是这样跟《罗塞塔》相当的战士。看小一点,是蒙吉“这是一部关于友情,责任和爱的电影”的自述。看大一点,影片发生在1987年,离齐奥塞斯库被枪决还有两年,那道自66年颁布的禁止堕胎法与分配工作制仍然生效。在此期间约有50万罗马尼亚女性因秘密堕胎的安全性而屈辱死去。“人们心目中致使他人痛苦的底线一天天降低,国民对暴力的认知标准也随之降低。”而通过爱,人能更珍惜自己一点,在被忽视与被折磨中,能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爱成为自由缺乏症的替代疗法。但被丢弃在铁轨上的孩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54分钟前
  • 还行

我的疑问贯穿始终——为什么有人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要求别人牺牲?看的时候恰逢江歌的事情出来,很生气。

59分钟前
  • 就我是包子呗
  • 推荐

冷峻,克制,准确,手术刀一般,如同纪录片的写实,摄影,表演,故事,天然去雕饰,那些长镜头,像餐桌上谈话,大段大段的,一口气拍出来,也不容易。这个罗马尼亚闺蜜真好,演得这么棒,为了朋友,东奔西走,借钱,得罪男友,甚至献身都可以,为了啥。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社会主义长镜头

1小时前
  • 皮革业
  • 推荐

过于熟悉的社会主义味道,亲戚聚餐那段简直就是一帮说着罗马尼亚语的中国人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

闷,晕

1小时前
  • 三角形的办公室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