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剧情片其它2022

主演: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格里塞尔达·西齐利亚尼,西蒙娜·拉马德里德,伊克尔·桑切斯·索拉诺,安德烈·阿尔梅达,奥马尔·莱瓦,玛尔·卡雷拉,豪尔赫·吉迪,雨果·阿伯瑞斯,Grace Shen,Grantham Coleman,Meteora Fontana,Edison Ruíz,Donagh Gordon,Misha Arias De La Cantolla,Daniel Damuzi,Clementina Guadarrama

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剧照

诗人 剧照 NO.1诗人 剧照 NO.2诗人 剧照 NO.3诗人 剧照 NO.4诗人 剧照 NO.5诗人 剧照 NO.6诗人 剧照 NO.13诗人 剧照 NO.14诗人 剧照 NO.15诗人 剧照 NO.16诗人 剧照 NO.17诗人 剧照 NO.18诗人 剧照 NO.19诗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8

详细剧情

  影片剧本由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与长期合作伙伴尼古拉斯·迦科波恩联合撰写,故事主角是一位著名的墨西哥记者、纪录片制片人,多年之后,他回到祖国,试着真正面对他的身份、家庭关系、愚蠢的个人回忆,以及墨西哥的过往和现状。

 长篇影评

 1 ) 失望的梦游。

诗人,看完了。 这第一个镜头就很爽啊,可惜不是在大银幕看。 这开头的故事像芥川的《河童》啊,我终于能在电影里看到有这种故事了,孩子可以选择出生与否的情节,被具象化,电影化,很满足。 大量严重畸变的广角镜头,这显然是故意的。 构图,运镜,调度,精致但刻意。 可能这就是vr电影的前兆。 或范例。 我依稀记得有人说这片子是回归到了对族群身份的讨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回归”,也许亚历桑德罗以前也探讨过这个话题吧。 我觉得被迫出生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非常深刻,但影片只用对话来呈现这个,挺无趣的。 但愿意拍这个问题似乎已不容易。 这个片子的画面信息量非常之多,但它是流媒体放映,非常的不合适,在码率不够的情况下黑夜场景几乎没法看,而霓虹场景变成的色块的堆砌,完全失去了画面的内容与美感,非常非常糟糕。 大银幕可以是享受,小屏幕只能是煎熬。 网飞砸钱,让喜欢cinema的马丁上了流媒体,让追求还原公民凯恩时代电影质感的芬奇上了流媒体,让拍出鸟人的冈萨雷斯上了流媒体,这太荒唐了,这些电影要多不适合流媒体就有多不适合流媒体,真的很难说网飞是不是在毁电影,但起码我的观影体验被毁了。 另外这个片名翻译成《诗人》实在是不妥… 5分。失望的梦游,精神的呕吐。

 2 ) 记忆无法被相信

#RFH# #LFF# #Galas# 这部电影的内容还是非常私人化的,就是感觉杂糅了好多电影,从影片中看到了太多太多电影的影子。

从整体结构上看像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从开场不久在地铁中就进入了《生死停留》的模式,以濒死进入自己的潜意识。而整体创作风格趋近于费里尼的《八部半》(开场就是放飞自己的大场面,后面更是有创作压力等,结尾处的马戏团般的配乐听着更是熟悉)结合伯格曼的《野草莓》(回顾自己的执念,还有空空街道上那那无人认领的影子都让我想起《野草莓》梦境中那空荡的街道,无脸的人和那行驶过来的马车,棺木中的自己更是在结尾处镜面面对自己)以创作灵感和心中执念为根基,带入戏中戏,意识流及家庭回忆模式。中途出现那倒塌的石像更是让我想起贝拉塔尔《鲸鱼马戏团》中那条巨大的鲸鱼,感觉脸特写眼部都一样,似乎象征的事物也是一样的,还有结尾处那送葬的人们和镜面自己也像极了帕索里尼《乞丐》的结尾。

镜头上,主要是两种镜头,固定镜头和手持镜头,手持镜头采用的是广角,畸变效果明显,手持运动时能帮助加快被摄角色环境的速度,带有更强烈的不真实感,同时环绕运动也让旁边的环境及人物扭曲变形,告诉观众这不真实的“世界”。大片还大量的使用长镜头,调度上真的太强了,尤其是跳舞那段儿的镜头运动和现场调度。由于片中很多时候使用的意识流,从剪辑上看故事很多时候是不连贯的,尤其是导演自己也在说,“我们无法相信记忆,因为它会被改变”,所以叙事模式需要更加跳脱故事去感受事件的影响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展现。

不喜欢的点可能是对很多背景不了解,无法完全看懂很多“私人故事”,所以在很多时候会突然出戏。更最主要的还是风格杂糅的问题,感觉讲的不是自己的电影,更像是觉得好的电影。

 3 ) 写四张图像

一、

影子纵身一跃,像一颗子弹般滑过了平原,越来越淡,直到融进了沙子里。

风吹打着这具一时间腾空的身体,裹挟着它深长的喘息,向上飞升。与此同时,平原的边际不断地延展开来。你看到:沙子被太阳洗刷得泛白,隐约透着青绿,平整得像刚刨好的木板。土黄的灌木一株又一株,小心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有条不紊地随着大地的扩张而扩张。它们拉长的影子像一根根指针,投向隐匿在尽头的磁极。

在这场无休止的扩张中,越是远去,图像就越被压缩:灌木们汇聚成密密匝匝的小点,又混着沙土升腾作薄薄的迷雾,虚化了地平线。薄雾向上,悬着一串山脉的轮廓,但很难想象它们在一丝不苟的灌木丛间能讨来分寸落脚之处。这是一片自洽的地貌,宽广无垠,又一成不变。唯一指明方向的还是背后斜斜打来的日光。它(处于图像边缘)的两端在镜头的牵引下垂坠,画了一个缓慢的弧,似乎在昭示着四方边界终归的触碰和消融。在滑翔时不断向前奔腾的景观,不过是走马灯壁旋转的影子,不断地自我更替,在遗忘中求新。

二、

查普尔特佩克城堡被茂密的绿植簇拥着,镶嵌在山顶,棱角分明像一枚新鲜切割的宝石。踩着土巴号欢快的吐息,士兵们像一片片雪花,一时间纷纷落在了露台鲑鱼色的地砖上。“美国士兵”身着天蓝色的制服,头顶白金的假发,腰间扎着一段鲜红色的布;“墨西哥士兵”的制服深蓝,红线裱上了袖口、领子、军帽还有裤腿两侧。他们飞快地发散到了城堡的各个角落,短兵相接,四面八方指的都是步枪,火药声闷在铜黄的曲点里,飞梭的子弹划破了空气。

“美国士兵”端来长梯,从花园架上了露台、钟塔。石筑的结构松垮下来,仿佛簸箕里盛着的一个小土堆,抖了两抖便被匀平了。士兵们像分子般随意地浮动在被贯通的城堡里,直到一个接着一个地,永远静止在景观中。

三、

西文里欧在过世的父亲面前变成了孩子。二人站在空荡荡的厕所中央面面相觑,洗手池顶的暖光和小便池顶的冷光在鞋尖相指的中点汇聚。父亲伸手轻抚儿子的侧颊,又好似想要托住这枚苍老又愈发沉重的脑袋。它杵在西文里欧纤小的身体上,像玩具剑玉里的圆球,好像随着手腕一抖就会应声而落。

在脑袋重量的压迫下,身体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仿佛只是维持原位就已经占去了它全部的精力。西文里欧抬手搭住了父亲的小臂,再松开,任其绵绵地垂坠在身体两侧,和腿连成一条笔直的线。当西文里欧转身迈向小便池时,他的身体摆动得顺滑又缓慢,像是是被抽了帧;他的脑袋则生硬地跟随着领口的牵引而滑动,不动声色地调试着大小。

四、

西文里欧缓缓走在路中央,经过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熟透了的香蕉堆成一座小山。他犹如在一幅霍普的画里,建筑被阴影镂空,街道上也留下一条锋利的、明暗交接的折痕。路灯都熄灭了,门窗里是一片死寂的黑,那么光是从哪里投来的?热烈得足以烙下分明的影子,却又阴柔得点燃不了四处的颜色。几颗稀疏的星星探出云里,似乎也在为自己点点的光芒而讶异。

 4 ) 《诗人》中的魔幻现实与荒诞超现实的导演手法与构思

独特的导演处理与构思

——《诗人》中的魔幻现实与荒诞超现实的风格营造

电影BARDO, False Chronicle of a Handful of Truths是导演AGI的新作,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从影片的直译“大量真相的虚假编年史”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知道这部影片的基调是在真实的历史发展和导演的个人经历中艺术加工成一个虚假的关于国家历史与个人身份的“编年史”。在处理这种因为虚构真实产生的魔幻现实与荒诞超现实的风格中导演的构思和对电影的处理手法做到了完美的匹配,下面就来详细谈一谈。

1.广角焦段长镜头呈现畸变宽幅画面营造非现实感

从摄影的构思和手法上来说,《诗人》全片皆为广角焦段的超宽画幅镜头呈现。因为本片从一开头类似费里尼《八部半》开头的梦境场景就奠定了一个超现实的风格,男主的主观视角中在沙漠里腾空跃起。第一个广角镜头即为全片的视角风格铺垫好了风格。

男主梦见自己在墨西哥的沙漠中腾空而起,沙漠也是墨西哥的代表,隐含了对土地的一种身份认同

我们知道这种广角的焦段在现实中人的眼睛很难看见,人眼基本上对应的是正常35mm焦段。而这种超广角画面边缘会产生畸变,抵消了纪实感,并且短的长焦镜头会有一种“电影画面虚化”感,所以选择超广角来呈现这样一个荒诞的超现实世界是最佳的选择。

超广角人在画面边缘产生了明显的畸变,这非人眼能所见,非现实的不真实感立即产生
广角下的对话脱离了传统的长焦正反打,没有景深虚化只有深焦和畸变,导演对于画面的呈现构思契合了超现实风格

2.超现实的转场方式连接不同时空

片中很多不同时空不同场景的转场都是通过超现实的导演处理在一个长镜头内完成的。例如最开始从洛杉矶的地铁男主“游泳”到了墨西哥的家中。

男主在地铁上鱼缸漏水地铁过道被水淹没
男主俯身在地铁车厢过道“游泳”找鱼
手的主观镜头
一抬头“游”到了墨西哥的家中
全景展示男主已经来到了墨西哥的家中,场景从洛杉矶地铁到墨西哥家中通过水中找鱼的超现实处理方式完成转场

又如男主在自己家中追妻子完成了不同时间年龄段的转换。但人物始终是即将要领奖的纪录片导演,更加说明了这种超现实荒诞风格可能是男主的一种想象,对之前人生的回忆。

3.回忆与历史搬演在现实空间中的调度方式

影片创新性的将男主的回忆幻想与一些墨西哥的历史事件通过在现实空间中进行搬演的手法完成了魔幻超现实的导演处理。其中有有一段对厕所中幻想遇见已去世的父亲中的处理堪称典范。男主在被叫去发言陷入了逃避现实的情绪中来到厕所,见到父亲后被矮化为小时候的样子,但模样还是现在的,与父亲对话。可以推测出这其实是过去父亲参加男主年轻时后一场典礼的回忆,但没有像其他影片一样通过闪回的蒙太奇拍摄,而是以矮化现在的男主并且把发生的对话放在了现实厕所空间中进行“搬演”。

男主躲进厕所逃避晚会发表“感言”的场合
镜子里看见了已故的父亲,开始进入幻想的超现实空间
父亲俯视儿子视点的俯拍镜头铺垫男主变矮成少年状态的设计
下一个镜头男主保留现在的模样但身体被缩小成小时候的高度彻底进入魔幻超现实的处理
从台词“错过派对”可以推测出是父亲小时候来参加男主派对的一段回忆但通过在现实时空搬演发生来进行超现实的处理
推测应该是小时候在男主派对上告诉与自己母亲离婚的消息被男主在现实时空中“逃避晚会”的心境下产生的幻想,导演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法处理堪称完美
与之前通过父亲俯拍的俯角形成儿子仰拍视角的反打,彻底陷入了小时候的回忆

以及开头在皇宫的一段戏,男主处理碰见美墨战争的场景,以及在墨西哥城的街道上碰见大量历史中的死尸,这都是一种在现实空间下对历史的扮演,与主角处在同一时空,完成导演对墨西哥历史的一种主观解读和回忆。

4.现在时空的人物在不同时间段段时空来回穿梭

男主在屋中追逐妻子,看似是现在的时空,一开门就回到了女儿小时候的床边,可知只是男主在现实时空的一种回忆,因为他的模样依然是现在时空的样子,但他所处空间却发生了变化,这种长镜头下对时空的变化自如可见导演的巧思。

5.鲜艳现代画质感的选景

本片有大量现代绘画红绿色调的美术场景,如电视台,颁奖典礼等

 5 ) 我在影院,泪流满面

电影开始前,见到了导演、制片和Silverio一家四位演员。制片被问到这次和导演首次合作的感受如何,她脱口而出:“太难了,比我的博士论文都难!对他(导演)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完成了很多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听的时候还在想,有这么夸张吗?越看到后面越在感叹,天呐真的有!暂且不说道具组如何准备一个铺满沙子的房间或者被水淹的地铁车厢,成百上千的人躺在马路上一动不动是一种怎样的调度啊!

伊纳里图说到,希望大家观影时不要给电影套任何框架,它就是一部思绪和记忆的艺术汇总。有时候记忆会随着时光流逝出现偏差,有时候思绪飘忽不定无法捉摸,但他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放下预设和期待,尝试和电影里的某些片段建立个人连接,让它变成你个人历史的一些影子。

导演伊纳里图、所有主演及制片人于伦敦电影节 2022/10/08

看下来,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绝对是伊纳里图最私人却最集大成的一部!相比之下,爱情是狗娘、美错、鸟人、荒野猎人、巴别塔都是在传统地讲述别人的故事去反应某种社会现实或理念,而Bardo不一样。Bardo的中文是吟游诗人,全片也确实像一首头尾呼应的创意诗,字里行间充斥着魔幻现实主义。它是个人的、漂浮的、零碎的,看似毫无章法,但所有思绪般的片段却又在最后一刻汇聚成一股极其强烈的情感表达,拍打着所有人的心扉。

真的是后劲好大的一部电影。

我从Silverio在party的洗手间见到父亲开始哭,期间断断续续,在街头看到成百上千的人突然倒地不起时、在海滩上送走夭折的Mateo时、在他回到美国被边境警察侮辱时、在他手里的鱼撒了一地时、在他离开所有人走向荒地深处时、在他翱翔在空中看到边境上偷渡者的衣服时,我都泪流不止。

最后滚动字幕结束灯光亮起,我知道该收起眼泪了,但还是在走出影院后又没缘由地哭起来。到底怎么了?

按理来说我没那么了解墨西哥历史背景和移民问题,我不是一位有伤痛的父亲,更没有经历过导演想要探讨的成功人士老年危机,大部分场景我都不能共情,为何我却如此感动如此喜爱?

可能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导演对电影对生活对创作的饱满热情,更看到了他满溢的才气和智慧,满到深深打动了一个和他生活毫无交织的小观众。

个人最喜欢的三个场景:一个是Silverio和父亲在洗手间里的对话,一个是一家人过美国海关时的队伍移动和关于home的探讨。

全片充斥着聪明绝顶的电影表现手法:想要在空中翱翔的影子、生出来又想回子宫的婴儿、拖在地上印出血迹的脐带、演员不动嘴但出声的心里话、在父亲面前突然变成孩子的身型、房间地上的水和沙子、被噤声的意见相左者、突然倒地看似死去却可以对话的的偷渡者……他太聪明了,以至于可以用镜头语言表达所有生活中迸发出的奇思妙想。

出了影院和男朋友边走边聊几十分钟,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喜欢的片段,但也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他想到了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我想到了毕赣的《路边野餐》。

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相互补充,拼凑出了一个更完整的关于《诗人》的拼图。但这幅拼图大概永远也拼不完,因为我相信我们每多看一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情绪和记忆会被牵引出来,这块拼图的版面也会随之扩张。生命有多广,这块拼图就可以延伸到多广。这大概就是电影的力量,视觉语言的力量,也是记忆的力量。

2022/10/08 伦敦电影节 Headline Gala

 6 ) 身份认同

男主是一个从墨西哥移居美国多年之后功成名就的记者,但是身份认同成了一个难题。 面对墨西哥城主持人的质问他说不出话,面对美国颁奖典礼他措不了辞。 他告诉儿子他们是墨西哥人,但是当儿子问他有多久没在墨西哥城散步他哑口无言。他不知道墨西哥人在挨饿,所有人都认为他在拍美国马屁。而在他的纪录片里,他却相信墨西哥偷渡者能代表他,阐述他。与儿子断层的关系如同男主和墨西哥之间割裂的纽带。 上流阶层看着嘲讽自己的影片开怀大笑,底层坐在远处也在开怀大笑,所有人都认清悲哀的现实不可能改变。音乐,舞蹈,醉生梦死填充黑夜。 父亲的幻影告诉他由于想念母亲,父亲会时常去拉母亲的脚,于是男主中风的弥留之际,妻子真的由脚开始往空中升起。 房间里堆积的沙土就像美墨边境凝结着墨西哥偷渡者血与泪的沙漠。 墨西哥朋友的不认同,美国海关拒绝自己称美国为家,男主再一次成为了无根的人。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剥去了自己的根,只是谱写了一首荒诞的诗。 杂乱无章的电影终于在最后凝结。

在影片的结尾,家人出现在幻境呼唤他回家,他只是往前走去,对墨西哥的爱与不信任,病态的情感充斥幻觉。随后镜头出现了死去的墨西哥偷渡者散落一地的衣服,男主角开始在荒漠上类似于飞翔的跳跃。广角镜头把脚下的一切拉得又长又远,我不知道他在往北边的美国跳,还是往南边的墨西哥跳,但是他一定只是想回到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7 ) 诗人,或少数真相的虚假编年史

近三个小时的“诗人”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寻找,导演将自己对历史和政治记忆融化于主角的超现实梦境中。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被作者深刻领悟,文本的疯狂和荒诞,碎片化的叙事,一场看似宏大的历史找寻却被导演演变成对影评人的无情嘲讽。极其荒诞的影像是作者的真诚交代,历史群像下的调度被把控的十分细致。跟随“诗人”探讨自我身份的认同和怀疑,“我们用一杯酒溺死了我们的羞耻”,不停的构建梦境城堡,塑造作者的自我天堂,极致的荒诞和想象,私影像被最大化。“诗人”的自我批判实则是作者的嘲讽和不认可,虚假的措辞和说教被影评人/(“诗人的周围人”)大放厥词,完全的自我释放,自我挑衅。后殖民时代拉丁美洲充满了魔幻和梦境,马尔克斯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似乎也存在在这段影像中,被顶在人体高塔上。半自传似的诗人吟唱,梦幻而欲罢不能的沉浸式体验,剔除对叙事的依赖,情绪被控制在调度之中。沉醉在爵士乐中,和作者一起,做一个游吟诗人

 8 ) 全片广角镜头意图明显,却没有必要

中风后的幻觉,一场归乡之旅,移民、准移民、非法移民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之间的纠缠,本质上是种族片。

全片采用广角镜头,在个别狭长的空间中增强了运动感和纵深感,但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除了强调非现实场景、非正常拍摄之外,当是极其失败的尝试,一句话:意图明显,却没有必要。

但好在本片存在着几个不可多得的设计:不愿出生的新生儿、似梦似幻的精神废墟、失准且失焦的历史记忆、撒骨灰、持O1工作签证的著名墨裔纪录片导演与持O3签证的家人入境美国时被告知这里不是他们的家、伴随迅速陨落的太阳,修士和将军对墨西哥城满街heng尸报以漠视……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马孔多广场Tu杀之后,从运尸车厢里爬出来的人,回到了转眼便寻不见任何Tu杀迹象的马孔多……拉美大陆果然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沃土啊。

总体而言,尽管某些意象处理得过于简单直白,但既然此片拍出了大师的排面和气质,也赋予了足够的诗意,那么我倾向于还是要给四星。

 短评

伊纳里图嗑到假药了吧?

7分钟前
  • 🫥
  • 还行

伊纳里图已经在标题上给了提示“虚假的时间线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与梦境或者潜意识完全交融在了一起,时间串联的是叙事,却不是真实。整部电影是一个的一连串心灵剧场,剧场和剧场之间是迥然不同,但二者之间的衔接却又如此的顺理成章。伊纳里图然几百个观众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做了一个共同的梦。

10分钟前
  • 留白
  • 力荐

跟着情绪进入一个男人的意识和思维,只要跟着他就能感受到他的一生。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比《鸟人》更魔幻,前半段睡了,后半段沉浸了。对于我这样的伪影迷来说,既然要熬两三个小时看导演的私人影像,那我宁可看广角拉满到处隐喻全程炫技的魔幻主义,也好过看完只剩下黑白二字的《贝尔法斯特》。

15分钟前
  • 张北以北
  • 推荐

所有移民都是失去祖国的流浪者,在去国与怀乡的现实自虐中提取诗意。“诗人”是AGI自怜自艾的魔幻现实主义,它的画面是精致的,运镜是一流的,但创意是陈旧的,像无数nostalgia电影的融合体。幸好174分钟被重剪了,否则我真的会谢...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79威尼斯# 冈萨雷斯从不会让影迷失望,三个小时像是一首戏谑荒诞却又充满人文情怀的赞美诗,大幅奇幻长镜头加上触目惊心的远景群像令观者和人物一起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遨游,通过和上一代以及下一代的对话揭示出绝对的真理:再成功的人生也只是无意义事件的累积

24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推荐

私人化电影永远免不了导演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拧巴。画面是美的,超现实内容也很有趣,虽有不少模仿痕迹,但结果却有点言之无物的花哨。就像,我可以接受美女撒娇,但美女哼哼唧唧两个半小时多少还是有点没完没了。越到后面越味同嚼蜡,最主要的是,我对导演自己的归属和身份焦虑实在是不感兴趣。。。

26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伊纳里图完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戏里面家人的每一句诘问都正中要害:“你有多久没有到街上去走走了?”于是主角到舞台一样的街上去走进了另一场魔幻装置艺术,这种失控的炫技比比皆是。导演面对身份政治并没有表达出新鲜的东西,他的境遇或者有尴尬,但无限放大使自己成为受害者简直是这类导演的通病;面对墨西哥的文化与本土的故作思考也是悬浮的,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普通人,在富人区的顶层游泳池里面能思考出什么本土的东西来?于是梦境变成了彻底的虚妄,生死变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上流人士衣锦归乡就不要强行赋予什么文化意义了,这些年,导演们的自恋回望还看得少吗?2.5.

28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昨天最喜欢的放映,也是最难下笔的。诗人的旅途,少数真理的虚假编年史,从题目开始眼花缭乱,画面颜色铺满,半真半假的叙事中,观众仿佛乘坐奇妙太空过山车一样,思绪飞扬。意象和画面剪切绝妙,房间和妻子游戏那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环环绕绕,恍然间会让我想起百年孤独,和读百年孤独时那种云山雾罩却欲罢不能的感受。也有很多趣味性的片段类似韦斯安德森的观感,轻快,自如却暗藏隐喻。可以感受到导演漫长一生的种种哀乐和羁绊(就是三个小时人坐傻了)(不过没关系)目前主竞赛里比较看好的。

33分钟前
  • 许多熊
  • 力荐

今年很多电影给我的感觉:就这点破事至于拍成电影吗?

35分钟前
  • 寇国威
  • 还行

大银幕。伊纳里图装过头了,虽然有一些局部拍的也确实不错,但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拔尖作者在那儿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从开场第一个镜头就骚气满满,那个长镜头就是一个完全不可能被“拍摄”之镜头,唯有在游戏中才能够被生成。这片应该对标他自己的《鸟人》,《诗人》里的伊纳里图虽然更加从容了,但也更自负了,能留下的只是“卖弄”的姿态。再找不到曾经看《鸟人》时的那种兴奋与喜悦了。坐在第三排看巨幕上的各种广角和仰拍倒是会有VR般的沉浸式体验。可能这就是伊纳里图的[痛苦与荣耀]吧。#LFF# 大银幕一刷2022.10.8号@OLLS / 大银幕二刷2022.10.10号@RFH

39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还行

通篇尽是费里尼和塔可夫斯基的痕迹,主题上也是《八部半》和《镜子》的延续,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又有佐度洛夫斯基的身影,珠玉在前又不知节制,让人无比疲惫。在这个年代,宏大叙事和诗电影已经失去它们曾经纯真的含义了,再精美的场景和昂贵的开销也不可能重现它们第一次出现的饱满,因为它们与太多的影史相关。

41分钟前
  • 白斬糖
  • 还行

9.3分 #2022年度最佳# 这样一部电影,我是看不出“油腻”的。它是极通透的。尽管它多次戏谑着人的目光之短浅、生命之狭隘…等等现实命题,而其本质却是极浪漫感性的。AGI并没有拿它评判曾经的自己,因为单凭怀旧决拍不出如此深邃的作品。他是在自比现在的自己,并展望可能预见的未来。无数难以解答、也许不需解答的问题,都被他通过这一个个“自恋”——我更愿意称之为“自信”——的镜头展现给观众。且是一次精准的传递。这是一个电影人最幸福、最值得自豪的时刻,亦是一位观众最不该刻薄的时刻。

42分钟前
  • LydiaTár
  • 推荐

是不是每个成功后的导演都要把当年没有展示过得任性拿出来折磨一遍普通观众?虽然摄影美术导演调度样样精致,但真得很视觉疲劳啊。

46分钟前
  • 黑白灰
  • 还行

1.伊纳里图最个人化也最宏阔博杂、如梦似幻的作品,继承了独属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及对时空的超现实处理,结合[鸟人]的跟拍运动长镜,配乐极佳,视听与情感上都登峰造极,值得多次重温。2.一如片名“中阴”,影片内核即身份认同与多方面游移纠结的中间态,功成名就重返故土后受到奉承敌视交织的矛盾对待颇似[杰出公民],而难以割舍的早夭之子与男主契如[生死停留][穆赫兰道]的状态更令中有/灵薄狱式的体验贯穿始终。3.硬塞回子宫&被轻柔掬抱后飘游回大海的婴孩,如此诗意而动人的告别式,死生合一,满怀爱怜。4.悄悄穿越的房内追逐打闹戏,融欢乐与疑惧于一身。5.4分半舞厅长镜,肆意至极。6.超现实声音运用:有声心里话&无声怒骂。7.无人死亡的衰败街头,群演尸山。8.妙绝的弥留之境:黄沙侵入,残破灯柱,黄昏作别,白日飞升。(9.0/10)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5.1 佩服拿着美国资本使劲怼美国,也喜欢一些沉浸式的多人长镜头,但。。。。。整部电影的自恋味都快溢出来了,高投资下的伊纳里图完全迷失了自我,将无法产生联系的社会背景和私人生活硬生生挤在了一起,一番花里胡哨却撇不见半点真情,各种文本乱塞如此臃肿不堪又满是废戏,全是符号,没有内容。还有,真别再说什么“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八部半》”了,绝大部分时候都像本片一样庸俗得没法看。

49分钟前
  • KID Y
  • 较差

My own private Mexico。自由。

53分钟前
  • 99
  • 力荐

#79thVeniceCompetition#其实多多少少还透着点导演倒胃口的油腻自恋,但这个华丽炫目的场面调度和场景设计看起来实在太享受了。在伊纳里图身上看到了费里尼/库斯图里卡/姜文类导演那种基于强烈才华自信而溢出屏幕的影像激情。男主和老婆那段极其精彩的室内追逐戏毫无疑问是我全年看到的最佳镜头。

57分钟前
  • Heathcliff
  • 推荐

态度严肃,结构严谨,批评与自我批评严厉。既有艺术,又有思想。 很多隐喻和象征,neo魔幻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之集大成。这次不追求一镜到底改追求转场,真假虚实切换得如梦游仙境。开场大家还能笑出声,后来越来越沉默,一颗心渐渐斑驳。虽然很zz,但背后大家与小家的家园情怀又令人潸然泪下(我和身边的小姐姐都流泪了😭)海报是男主人公的漫步,精辟!虽然大男主电影,但女人并不隐形,6位重要女性配角处理得极为精妙,甚至可看到对《罗马》的致敬。爱导演!希望墨西哥越来越好。🥺

58分钟前
  • Q影誌
  • 力荐

伊纳里图野心很大 要拍独属于自己的八部半 然后他也做到了 奇想 诗意 梦境 对话 前半段每句都是影射自己 但又影射他眼中的社会 我是带着检阅西科塞斯的下班后的心情来检阅他之于这部电影 于是对导演更多共情 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希望影片执行出来的效果是导自己想要的 导终于够有钱有名可以为所欲为了/电影看多最大的好处就是 再也不会觉得任何一个导演自恋了 反而觉得观众永远都有中途离场的权力 评论一堆说导演自恋的 自恋其实是个自反力极强的词 当你说影像自恋的时候 想想导演凭什么迎合你/village east by angelika

1小时前
  • 巧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