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

爱情片西班牙2009

主演:蕾切尔·薇兹,麦克思·明格拉,奥斯卡·伊萨克,阿什拉弗·格尼姆,鲁珀特·伊文斯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城市广场 剧照 NO.1城市广场 剧照 NO.2城市广场 剧照 NO.3城市广场 剧照 NO.4城市广场 剧照 NO.5城市广场 剧照 NO.6城市广场 剧照 NO.13城市广场 剧照 NO.14城市广场 剧照 NO.15城市广场 剧照 NO.16城市广场 剧照 NO.17城市广场 剧照 NO.18城市广场 剧照 NO.19城市广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0:01

详细剧情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在亚历山大港,多神教的智者希帕提娅(蕾切尔·薇姿 Rachel Weisz 饰)为弟子们授课。奥利斯蒂斯(奥斯卡·伊撒克 Oscar Isaac 饰)对她频频示爱,甚至在剧院大胆表白;奴隶达乌斯(麦克思·明格拉 Max Minghella 饰)也对她颇有好感,但因身份卑微无法启口。与此同时,基督教徒宣扬的自由,让达乌斯的信仰开始动摇,此举令他遭受鞭刑,是希帕提娅为他疗伤,抚慰了他的心灵。时局动荡,在多神教的挑动下发生暴乱,基督教转而取得优势,双方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对峙。后来,接到了罗马统治者的号令,让多神教撤出图书馆,允许基督教徒进入,于是一场残酷的浩劫开始了……  本片为第62届戛纳电影节的非竞赛展映片,取景地为马耳他的里卡所里堡,这里曾是《角斗士》和《特洛伊》拍摄地。希帕提娅原定由妮可·基德曼出演,但因其在《黄金罗盘》中饰演反派,遭到基督教徒反感,因此换角。

 长篇影评

 1 ) 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

如果要为电影写一句短评,那么我所能想到的话就是:这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但是作为电影,它被处理得如此单调且冗长。 Hypatia若是生在这个时代或许依旧还是会被归为异类,只因她所爱的是天文和数学,而不是一个男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道德观的形成是莫须有的,它们给“爱”这个单纯的字眼强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枷锁。若是一个人或一个时代追求自由,就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眼中的“自由”,而无法包容他人眼中的“自由”。恶意的诋毁和践踏像是农药,摧毁一代又一代人的彼此的芳华。

这个影评其实讨论的是爱情,而不是电影本身。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是缺少“宁缺毋滥”的感情观。出于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事实上他对于一个人根本没有好感,甚至说不定还有一点反感,却因为受不了自己一个人寂寞,就草草决定开始一段友情或爱情。因为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自己谈起情感来就更加宁缺毋滥。何况也不乏莫名其妙的情感决裂,总是对于一段陌生感情的萌发怀揣着更加不确定的心态。要是不想受到伤害,恐怕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反正现在也没有恋爱,去表白获得回应就是收获,没有获得的话也只是回到原点而已。只是这种希望到失望的落差,是不是总免不了让人难过呢?

 我的一个友邻,读高中的时候喜欢着一个男生。高中三年过去,这段感情依旧藏在心底没敢说出口。他注册了一个豆瓣账号,然后用那个男孩子的照片做了头像。不过后来,一个认识那个男孩子的女生,上豆瓣发现了他所注册的页面。女生在Q上跟男孩子提了这事,男孩子最后跑来跟他求证。他只好装疯卖傻,然后悄悄改掉了主页的所有信息——包括账号的名字和那个头像。他带着苦涩又酸甜的语气,跟我分享这段根本就未曾开始的恋爱。一段本来因为喜欢而开始的情感,不知为何最后却落得“过街老鼠”般的下场。


原本写《一个人的恋爱》这篇文章,多少是为了自勉。却没想到触到了许多友邻的年少回忆,纷纷都发来豆油跟我诉苦。有时候感情还真是奇怪的事情,藏着掖着一辈子不说,其中一个当事人或许一辈子都不知情。而感情被曝光后,未必又一定有好结果,我那个无奈的友邻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是映画,也有很好的佐证:《情书》里的藤井树喜欢着与自己同名的女子,然而答案揭晓后只是落得一阵唏嘘罢了。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感情的复杂还在于它除了原本两情相悦的本质外被强加了太多东西。且先不讨论“宝马”和“自行车”这种低端问题,单是人的属性就已经千差百异。

活在当下,看起来似乎是前所未有发达的一个时代。然而科技的发展,就代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代人膨胀和虚荣的心理,在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站一览无余。事实上,这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问题。上文提到的Hypatia,就是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最后惨死。Hypatia死后的1700年,才有人再次证明了“行星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运行的”这个她早已发现的论点。关乎于群居社会的群体性攻击行为,也是我早就讨论过的问题了。先于他人,若在一个群体来说注定是可悲的。而先于他人的情感,多少也将是一样的下场。


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但是那用如何呢?执念于一些美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得不到回应也并不是你的错。没有人能完全正面判定一个人的功过,正如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对你下一个属性或者定义。你又不是他人精神上的提线木偶,何苦要跟着他人的思维和意念走?“做自己就好”这样的话听过很多吧,缺的只是下定决心去行动罢了。道德伦纲和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求证或臆想出来的,你当然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世间万物本无常,做跟逆风的芳草那又怎么样?反正人生啊,过下去就是了。

 2 ) 哲学的慰藉·历史的雾霾——《城市广场》的科学、信仰和正义

现实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病场,问题在于怎么应对它。……本文偶有虚写,不缚实情。

哲学的慰藉·历史的雾霾

——《城市广场》的科学、信仰和正义

文=空语因明

唯有哲学,带来自由的正义,

却总有人被奴役,甚至被,虚浮的哲学奴役。

——《哲学悲剧集》页七

在哲学所遇到的悲剧遭遇中,希帕蒂亚之死要比苏格拉底之死可悲得多。如果说苏格拉底之死成为哲学寓言,那么希帕蒂亚之死则铭刻了文明的顽疾。他们都是由于不信世俗秩序中的神灵,并且被认为蛊惑人们的想法,而被谋害的。苏格拉底被审判,因为被认为不信城邦的神,而被判死刑。至少,苏格拉底可以申辩,审判是按照文明的方式,按照当时的程序正义来进行的。而且那些污蔑苏格拉底的人,后来遭到了报复。然而,希帕蒂亚之死,却是被残忍的基督徒们,以野蛮的方式杀害的——据说她的头发被硬生生地拔掉,皮肉被刮去,残骸被侮辱。而且那些进行残忍谋杀的基督徒们并没有被报复。相反,那些信徒更可能觉得自己在进行一场圣战。现在,基督徒们漫布世界,甚至占领了历史纪年。恰似抗争之人面对着命运的诡计,哲学理智沉浮在历史的雾霾中。

《城市广场》讲述了希帕蒂亚被谋害的过程。虽然这个电影故事不能被当做历史纪录片来看,部分情节作了简化和浪漫化处理,但是它展现的精神还是可靠的。它展现着,希帕蒂亚的哲学精神;它展现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历史精神,在希帕蒂亚之死事件中,由偏执的宗教信仰驱动的群民(基督徒们)的疯狂,对理智文明的破坏。除了世俗情感的线索外,该影片主要由两条情节线索构成,一方面是希帕蒂亚在哲学中获得的慰藉,她对哲学-科学的热情,在哲学-科学研究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希帕蒂亚在历史尘暴中的脆弱,她在与偏执的基督教信仰对抗中的惨败,以至于惨死。其实,世俗情感的线索也已经渗透在这两方面线索里了。

【哲学的慰藉】

影片《城市广场》从宏阔而静谧的太空开始,希帕蒂亚在课堂上讲述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虽然影片开始的希帕蒂亚讲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但她实际上是个著名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她进行天文观测和数学研究。亚里士多德更加重视地球-经验秩序,柏拉图主义更加重视天文-数学秩序,恰似拉斐尔在《雅典学院》里绘画的那样,柏拉图以手指天,亚里士多德用手覆地。它们之间看似冲突,实际上是互补融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天体按照完美的圆周运动运转,而地球上的事物则被各自的自然位置所“牵引”。柏拉图主义认为人间事物是不完美的,应该用数学或理型去认识太空和现实。

与静谧的太空相比,人世则显得纷乱而吵杂。哲学-科学的起源就在对太空-人世的沉思,太空的有序运转是自然的理智的体现,自然的理智为人世的纷争提供了参照。人世总归是缺陷的,而哲学在沉思中发现了理智的完美。甚至可以说,对应沉思中的完美精神而言,现实世界在本质上患有精神缺陷症,世界就是巨大的精神病场。哲学是一种理智疗法,为在人世纷杂中苦恼的人提供疗愈或慰藉。

在某种意义上,基督教和其它某些超越民族的宗教,其中蕴含的精神里也有类似的看法,将尘世看作精神缺陷场,为信徒提供慰藉。然而,哲学的慰藉与宗教的慰藉有很大的区别,哲学的理智有更优越的生命力,哲学不会给某些人编撰出来的神怪故事提供专断的权威,哲学也不会纠结应该怎么处理某个先知的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关联。在《城市广场》故事的历史背景中,关于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之间的关联的争论是引发纷乱的原因,而这并非只是信仰上理解差异的冲突,更是为获得世俗权力而进行的争端。

与宗教相比,哲学更具包容,但不会包容蒙昧。这大概也是宗教能获得更大权力的缘故之一,让人盲从,奉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在哲学的开端,哲学理智就已经批评人神同形同性论的看法,但是宗教神话和世俗的融洽并不是哲学所反对的。哲学中往往也会陈述神,但那往往是自然理智的象征。在影片《城市广场》中可以看到,希帕蒂亚的学生中既有基督徒也有异教徒,他们通过分享柏拉图主义的理智而融洽相处。《城市广场》给出一种感觉,似乎希帕蒂亚只是个教师,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偶尔通过自己和执政官的友谊去发表看法。不过实际上,希帕蒂亚是个公共知识分子。根据当时的编史作家的叙述,希帕蒂亚也会在亚历山大城的城市广场上向任何有兴趣的听众宣讲哲学。当时的亚历山大城是一个混杂许多种信仰的城市,如果没有共同理解的思想基础,难免会有冲突。而哲学就可以在基督徒和异教徒之间提供可理解的思想基础。向公众宣讲哲学可以被看作是维系民众秩序的一种努力。然而,这种努力与权力欲或权谋相比是非常脆弱的。

既然一个哲学家在给社会带来和谐的努力中遭到了阻碍,那么就在哲学中获得慰藉。这类似“达则兼济天下,穷着独善其身”。但不同的是,“独善其身”缺乏哲学精神。在哲学中沉思,学习和创作为希帕蒂亚带来了难以被剥夺的哲学慰藉。唯有哲学让这个思想者体会到了自由,让她成为自己。希帕蒂亚为此舍弃了世俗的情爱,终生单身,因为与哲学理智相比,处在尘世中身体是不完美的。

希帕蒂亚不仅自己用哲学的慰藉舍弃情爱的慰藉,也教育她的学生,去意识到哲学慰藉超越情爱慰藉的地方。这表现在《城市广场》中,希帕蒂亚拒绝学生求爱的过程。求爱是情爱慰藉所引发的冲动。对此,希帕蒂亚先是比较含蓄地拒绝了他,让这个学生转向对音乐的爱。在当时的哲学语境中,音乐是自然的数学式和谐的体现。这个学生似乎没有领会到这个建议的含义,于是改用演奏音乐向希帕蒂亚求爱。对此,希帕蒂亚则采取了直接的方式,去拒绝求爱者。希帕蒂亚给了这位求爱者一块血布,它象征身体的不和谐或不完美或不洁净,以此提醒那个学生要追求和谐而完美的理智,而不是不和谐而不洁的身体。《城市广场》可能是意识到去表达身体的不洁,带有类似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色彩,并且和现代的意识形态不照应,可能会引起误解,故而对这段话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是让他追寻真正的和谐。

希帕蒂亚所处的五世纪,正是古典文明终结,基督教文明开始主导地中海文明的时代。希帕蒂亚试图用哲学传播思想的和谐,试图照亮哲学灯塔,但在时间的迷雾中,只能是失败的。那些身体的欲望都难以得到满足,更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基督徒,根本难以领会哲学式的和谐,他们已经沉迷于一神教信仰里幻想式的应许。于是,他们推倒毁坏异教徒的神像,烧毁撕毁异教徒的典籍,有《圣经》就够了。然而,对于古希腊哲人而言,《圣经》是野蛮人的记载。《圣经》并不是什么神的启示,而是不同的记录者和幻想家们写成的故事汇编和伦理准则。其中充斥了虚构和矛盾,因此后来人可以从《圣经》里摘取几段话,进行符合当时情境的解释,就会看起来合理了。即便如此,尤其《新约圣经》更多地是文学或伦理内容,它不会告诉信徒们地球是圆的,也不会告诉他们什么是数学实在,不会告诉他们圆锥曲线论。不过明确的是,中世纪知识分子所领会的《圣经》,和文盲所领会的《圣经》是显著不同的。

没有写进基督教教义中的内容,是不能胡乱说的。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在《城市广场》中,当一个不了解古典文明的基督教信徒宣称“地球是平的”之类的看法时,曾经跟随希帕蒂亚的男奴虽然知道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解释,但也不会告诉这些信徒,如何用目的论来解释地球可以是圆的。几百年后,基督教会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对地球和天体运转的解释,并且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不再属于理智,而属于信仰了。

与独裁的宗教不同,宽容的哲学会按照理智去修正理论。《城市广场》虚构了希帕蒂亚反思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理论,发现行星运转的椭圆轨道理论的过程。影片中的希帕蒂亚,在领悟到太阳中心论的可行性和行星的椭圆轨道后,满眼泪光地目视太阳的升起,满怀欣慰。她走出了束缚着灵魂的洞穴,哲学理智像太阳那样明朗,又神秘;似乎永远难以企及,又在不经意间显现。实际上,希帕蒂亚没有什么思想成果流传于世,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轨道的过程也没有那么简单。然而,这个情节的意义已经不限于希帕蒂亚自己了。它以虚构而合理的科学成就,让对极端宗教之野蛮的谴责变得直达星空。如果没有极端宗教对文明的破坏,很可能科学发现会提前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个情节也让哲学的慰藉,可以在太空中俯视尘世的疯狂。然而,就算她并非貌美,也没有思想成就,希帕蒂亚也更具精神意义。希帕蒂亚的悲剧之感动,不应该是由于她的美丽或她的科学成就,而是她在哲学的慰藉中所获得那种和谐。

【历史的雾霾】

抛开哲学的慰藉,唯有历史的雾霾。

希帕蒂亚之死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她自己了,甚至已经遮蔽了她自己。有看法认为她的死代表了古典文明秩序的衰亡;有看法认为她的死代表了宗教的邪恶,或极端宗教的邪恶;也有看法不看重她的死,而看重由她的死所导致的她的名气,可以从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中看到女性主义的主张或知识分子的价值。影片《城市广场》比较偏重的历史意义是展现极端宗教的邪恶。影片里的基督徒的衣服更像当代的极端主义恐怖分子,而不是古代的信徒。不过对于很多无神论者而言,这丝毫不会减少对古代基督教之疯狂和极端的厌恶。从现代早期开始,希帕蒂亚之死就被无神论者用来谴责和批评基督教体制了。可是基督教已经渗透进了历史,甚至在信徒的心中已经取代了历史,并仍然掌握着某种现实。然而,疯狂并不限于基督教,或其中的极端思想,而在于人们建立秩序的时候所附带的那种野蛮。希帕蒂亚并没有要求现实必须纯粹,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历史能够纯粹。

 3 ) 《城市广场》:“亲历”知识启蒙时代的终结

(芷宁写于2010年3月1日)
   通常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的影片都不会令人失望,《城市广场Agora》亦然,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完全可以将用心观看的观众彻底征服。
   这次阿曼巴将公元4、5世纪的埃及女学者希帕提娅(Hypatia,也译为海巴夏、海帕西娅)的遭遇搬上银幕,并以此为依托,展开了苍凉悲哀的历史画卷。如果仅仅着眼于爱情纠葛的观众,那就显得过于偏狭了,这部影片充溢着恢弘磅礴、庄严悲鸣的史诗气质,仿佛回溯到历史长河中黑暗而血腥那一页,将宗教狂热分子以及个人权利主义者对于历史和文明的践踏、阻隔和毁灭,以极其宏大又精细有致的方式留在胶片上,更留在人们心底,仿佛一种警醒与反思。
   彼时的亚历山大城学术气息浓厚,藏书颇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那个时代科学与知识的象征,数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新柏拉图学派的代表希帕提娅,这位馆长之女,天赋出众,智慧与美丽并重,毕生致力于对古代科学文明的收集和修正,又不断钻研出新发现,并将知识传播给自己的学生。
   处在知识启蒙时代的亚历山大城同时也处于宗教狂热蒙昧的气氛中,注定难逃一劫。这座繁华而瑰丽的城市处处涌动着骚动和不安,居民混杂,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等虽共享着这座城市,但各种宗教信仰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常常争个你死我活。想反击猖獗基督教徒的多神教,不幸被基督教和犹太教合伙给收拾了,两派教徒们摧毁焚烧了多神教的神像和建筑,打死打伤多神教信徒,几乎毁掉了图书馆。之后,基督教又和犹太教发生争斗,在前一次暴动中壮大的基督教,对犹太人发动了血腥屠杀,最后以幸存的犹太人离开亚历山大而告终。
   身在多事之秋,无信仰,或者说只信仰哲学真知的希帕提娅极力保护馆中所藏图书,保护文明的传承,也保护人的性命。在多神教对付基督徒时,她保护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在基督教暴民屠杀犹太人时,又敢于质问亚历山大城的基督教主教西里尔的罪责。在犹太人离开后,充满政治野心的主教西里尔开始将标靶对准了科学和权力,希帕提娅钻研的天文学,显然是对基督教的对立面。
   宗教之所以有其残酷的一面,源于它的不自信,源于它的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只有用暴力和血腥封住真知的眼耳口。当人们被宗教热情煽动到失去理智时,一位史上不可多得的女学者便成为死得很惨的女子。虽然,片中的死亡处理算是减轻了罹难者的痛苦,但现实中的希帕提娅没有那么幸运,她被基督教暴徒拖到教堂里,他们剥光她的衣服,拔光她的全部头发,然后用锋利的牡蛎壳把她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刮下来。最后,把她还在颤动着的肢体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她死后,她的大量藏书被焚烧,用来给公共浴室的水加热。
   文明已死,希帕提娅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文明的悲剧,宗教蛮横的车轮狠狠地碾过了她柔弱的身体,她的死已被定义为“文明消失”的象征,在她死后,亚利山大城也逐渐流失了一流的科学家。美国著名的无神论者莫斯利曾说过,希帕提亚的死意味着“古典世界的消亡”。
   片中所设置的两个爱慕希帕提娅的男人,一个是她的学生、后来的提督俄瑞斯忒斯(奥斯卡·伊萨克饰演),西里尔想控制整个亚历山大城,便要除去或者利用地方长官,俄瑞斯忒斯便是砧板上的肉。俄瑞斯忒斯算是希帕提娅忠实的追随者,但这位贵族子弟在最后时刻依旧选择了抓住存活的稻草。当希帕提娅面对俄瑞斯忒斯的规劝时,她冷静地说出:“西里尔已经赢了。”这表明,她已明了她现在是孤立无援的,她走出大殿,表示不需要护卫时,表明她已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奴隶达乌斯(麦克思·明格拉饰演,已故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之子)是另一个恋慕希帕提娅的男子,曾经作为希帕提娅的奴隶,他无法去示爱,选择基督教让他摆脱了奴隶的身份,然而却无法再面对昔日的女主人……麦克思·明格拉将达乌斯的爱慕又矛盾的心理表现到位,相较之下,蕾切尔·薇姿的希帕提娅就显得性格单一,她演出了女学者的知性美丽、对真知的渴求以及捍卫真理的魄力,却没有表露出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特质,就如人们所知的那样,希帕提娅醉心于研究,终身不嫁,薇姿的希帕提娅的确是个一心扑在科学上的人。
   该片算是近来西班牙影片中的大制作,耗资不少,场景大气,有许多宗教徒械斗的大场面,此番,阿曼巴展现出了他对宏大题材复杂场景的掌控调度能力。影片的呈现也颇有亲历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亲历那个疯狂的盲动时代。而影片的部分场景又给人跳出来冷静旁观之感,如,每当文明被毁灭,当亚历山大城惨遭荼毒时,当希帕提娅惨死后,影片均采用了俯视角度——随着悲怆沧桑的音乐,镜头一点点拉远,跳出城市建筑,浮在上空,进而是整个亚历山大的鸟瞰,甚至有的视角似乎来自于宇宙苍穹,仿佛在质询——希帕提娅的死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对亚利山大城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又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城市广场,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兴衰荣辱,而人类一直在重复着很多类似的惨剧和悲剧,并且一再犯着愚蠢的错误,从严格意义上讲,从来没间断过。

{关于历史中的希帕提娅}
   在公元4世纪亚历山大港的大图书馆时代中,美丽而聪颖的希帕提娅(公元370—415年)是彼时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之一,在她30岁时,就成为了新柏拉图哲学学派的学术领袖,并名动天下。随后,她便在亚利山大港教授哲学和数学,直到被基督教迫害致死。
   希帕提娅家学渊博,父亲是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赛昂(Theon),希帕提娅曾帮助父亲修订了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本》。在他们的修订和勘误下,《几何学原本》就成了定本,她还独自补注了代数之父丢番图的《代数》和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
   412年,西里尔就任基督教大主教,他与亚利山大港的长官俄瑞斯忒斯之间的政治斗争也随之白热化。当时,由于基督教兴起,加之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南端的要塞重地,教会和罗马贵族都想领导此地的思想权并掌握统治权,所以,基督教和罗马帝国的斗争在亚利山大港异常激烈。
   笃信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的希帕提娅,用科学的理性主义揭穿基督教教义的虚伪性,这遭到了基督教会的仇恨,加之她又与罗马贵族交往甚密,基督教会一直视其为眼中钉。415年3月的一天,她在去教书的途中,没能逃脱基督教会的迫害,成为一桩耸人听闻的宗教迫害科学的被害者。
   后世为了纪念为这位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把月亮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希帕提娅山”或译为“海帕西娅山”。

 4 ) 解析:乌达斯的视角

由于不断转换的视角,这部关于女哲学家希帕提娅的传记电影多少显得有些主旨不明。

起初是奴隶乌达斯的视角,他以一个暗恋者的身份默默注视着女主人【这个视角随故事推进过程中乌达斯的站队抉择而被迫中断,在随后他担任基督教圣战士的一些镜头里,我们看到当他在街头瞥见曾经的女主人时,目光是逃避的。】;随着多神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矛盾的激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暴力事件的过渡中,导演倾向于采用一种超然物外、俯瞰长河般的宇宙视角;在有些场合,女主角终于站到了叙事的中心,她会关心这座城市日渐分崩离析的政治生态,更多时候她选择沉浸于对天体运行的谜题解答;偶尔有些时候,视角会聚焦到她的两个学生(奥利斯蒂斯和辛奈西斯)身上,但这样的场合为数不多。

在电影结尾部分,希帕提娅被基督徒们当作女巫俘虏并准备行以私刑,此时视角再度移回达乌斯身上,他选择在她遭到侮辱与伤害前将她杀死。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但令我几乎热泪盈眶的似乎并非女主角为科学真理的「献身」,而纯粹来自于达乌斯的亲手葬爱。画面插入了早年他守在女主角身边时一些极其细腻、温柔的时刻,这种人生美好瞬间的闪回让人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惨剧感到无比痛心。但这种痛心无疑消解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喟叹,而使之完全局限于一个小我的爱恨痛苦之中。【尽管它表现得是如此浓烈。】在游移了大半部影片之后,导演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在首尾相接的统一中完成自己最终的立场选择。【关于这点我们最后再谈。

在电影开场希帕提娅讲授的第一堂课上,她表达了自己对地球中心论的信念,而最终她怀疑它并试图找出更为合理的解答。在日后与自己的学生辛奈西斯的对话中,辛奈西斯指责她背弃了曾经对他们所做的谆谆教诲,而她的回答,面对各自的信仰「你是不能(怀疑),而我必须(怀疑)。」听起来的确很像一名科学斗士所应秉持的豪情状语与行事原则。

她的另外一名学生——忠实的拥趸和仰慕者、日后常伴左右,对其保护有加的提督奥利斯蒂斯则似乎更看重情义与忠诚【不妨回想一下他在多神教徒与基督教徒首次冲突溃败后对平日里与自己争锋相对的辛奈西斯的维护。】,在面对信仰之问时,他会像一个茫然无措的小孩,不明白自己何以犯错,并在辛奈西斯更为恳挚的劝诫下颓然跪地、痛哭流涕。

令奥利斯蒂斯无解的还有希帕提娅对天体星系的痴迷,她曾向他解释解开宇宙奥秘可获得到的那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快乐与荣耀。

「就在这一秒,整个世界都在移动,而没有人意识到这些,只有你和我知道。」

在我看来,她所追求的知识【至少在希帕提娅那里】是种极为实际的能力。它隐含的是权力。

由这个角度来审视占比过重的乌达斯的视角选择,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由他的角度出发,恰好最能展现希帕提娅身处的权力地位。她平时的关爱【为他涂敷药膏】、称赞【声称乌达斯的聪明智慧超过课堂上她的学生们】都或多或少出于某种位居其上者的仁慈与施舍【这么说似乎有些不妥,但想想在基督徒意图攻陷图书馆的紧要关头,在气急败坏之下她对乌达斯的咒骂,正是这一点让乌达斯感到悲愤,随即立刻倒戈相向】;而当乌达斯意图强暴她旋即又跪倒在她脚下失声痛哭时,她从起初的恐惧也旋即恢复了冷静,并以一种神衹式的宽容「归还」了乌达斯的自由【而不是像一个被企图强奸自己的暴徒惊吓到歇斯底里、手足无措的女人】。

希帕提娅在解开日心说公转圆锥曲线之谜时所露出的胆怯和谨小慎微,看上去都要比她在几乎遭到侵犯后的神态复原来得更加真实且充满「人气」,因为相比她所掌握的知识的权力,宇宙【或者可以说造物主】的创世之谜无疑更为强大,而对于这种远远凌驾于自己的未知事物,哪怕是带着挑战的勇气,也会流露出某种不可置信的退缩【或者说,对于即将攫取智慧果实的激越与恐惧】。她在惊觉自己可能真的获得了真相【通过另一位年迈的仆人的认同】之后,快乐地拥抱了老仆人,随后略显尴尬地重新摆正姿态。这里的失态要比她面对乌达斯时更接近一个天真的女性,在这一刻,她更像是一个索取者【获得某种启迪、得到某种奖赏,像是刚刚收到主人表扬的谦卑而自鸣得意的曾经的乌达斯】,而非身居权位的施予者。

选择乌达斯的叙事立场是安全的,因为他身处新旧两个阵营,即不具有精英主义的傲慢,也不属于乌合大众的盲从,并可以选择在权力更替之时,带着一种不忍且缅怀的心情抹去自己曾经的理想和欲望。

 5 ) 广场在哪里

城市广场,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景,辩论和演讲咸集于此,论坛及民主观念,就是发端于城市广场。

导演阿曼巴在一个并不合适的历史场景里,以《城市广场》为名,来描写埃及女性科学家Hypatia的故事。观影过程是纠结和困惑的,令我不得不写点文字。

背景:先讲讲塞拉皮斯神庙,塞拉皮斯本来既不是希腊神话中的神,也不是埃及本土的神,而是本都海岸锡诺普居民崇拜的神灵,埃及国王托勒密被托梦之后,把他请回了埃及,本来埃及人民是拒绝它的,托勒密家的找祭祀走后门给塞拉皮斯编了一堆本土化的故事,这才被埃及人接受,后来更在亚历山大城的高处修建了宏伟的神庙,并发展成一体的图书馆,在埃及的希腊化时期,学者们用古代的众多典籍充实了这座图书馆,它因此名声显赫。

电影涉及的故事,时间跨度为公元391年-415年。381年,君士坦丁堡宗教大会,三位一体的神学体系圆满完成,随后的十几年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二世(也就是电影中提督前来颁布诏书的那位皇帝)颁布一系列反对异端的禁令。

在这一时期,亚历山大城的信仰状态是混乱的,但是,基督徒是绝对的主流,所以,不存在电影中异教徒惊讶的问:为什么那么多基督徒这种情况。本来,基督徒对于异教徒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部分原因是因为埃及基督徒对保佑农业的异教神也心存畏惧),但是,时任亚利山大城主教的提阿非罗(Theophilus,也就是电影中骑马的白胡子主教)乃是一个强硬的宗教头领,在面对小股拿武器保护神庙的异教徒激怒之下,毁坏神庙及图书馆的行为就在提阿非罗的领导下发生了。

而cyril(也就是电影中大反派)在历史上,是提阿非罗的侄子,乃是著名的神学家,反对聂斯托利派异端的主力,在这个电影里被描述成如此小流氓式的坏蛋,是比较令人诧异的事。

后半截所说的故事,具体事件大致如此,只不过Hypatia的死只是被猜测与cyril有关,基督教史一方面为此诟病cyril,另一方面对Hypatia的学识风度也是充满崇敬。

电影故事本身没有大的毛病,诚如导演所言,历史资料的匮乏恰好给了他大胆创作的空间。但是,历史故事总是涉及到对历史状态的表现,这一点上,导演明显缺乏整体的历史认知,因此,这个故事在不明真相的观众看来,基督教是阴险的文明杀手,而Hypatia则是古典文明的捍卫者,善恶分明,铁证如山。

事实上,基督教在早期,是非常复杂的状态,一方面,长期罗马官方的屠杀和迫害,使信徒变得顽强和坚韧,在不断壮大之后,这种顽强和坚韧在和别种信徒的交锋中就成了强大的优势——吉本写道:“如果异教徒也具有原始基督徒所具有的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那基督教的胜利便必将沾满了鲜血。”——吉本说“如果”,也就是说,事实并非如此,多神教的散漫、松懈被基督教皇帝们的禁令轻松地瓦解。

问题就在于,《城市广场》把吉本所说的“如果”,演绎成了血淋淋的事实,从创作上来讲,这一切是为了烘托视死如归的Hypatia的英勇形象,但是,如此诠释当时不同信仰之间的矛盾,过于戏说——一位大主教亲自拿着石头率众伏击犹太教徒,未免有点游击队的味道了。

并非为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毁灭翻案,事实上,那是基督徒良莠不齐导致的痛心的历史错误,但是,学习希腊文化,在宗教文化中融入希腊文化,也是早期教会随处可得的场景,这种思想和社会行为的混乱,正是那个时代的特点,真正的基督徒、皈依的带着异教气质的野蛮的皇帝们、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底层人民,早期基督教处在自我肯定、更新和树立标准的年代——《城市广场》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年代,却如此简单粗暴的将基督徒描述为暴徒和毁灭者,对历史的理解,是片面和苍白的。至于Hypatia被当做女巫处死,是一起罕见的宗教迫害,但是,它并不能被当做基督教反希腊古文明的标志。

电影的曲解,出于作者的刻意或者是无意,在我看来并不重要,但这个曲解,却成了这个故事最重大的看点:热爱文化的人必然对基督徒的野蛮痛心疾首。

与此同时,对于Hypatia的塑造,倒是相当苍白的——史料记载,Hypatia的学识与风度,折服和影响了众多学生,威名也远播,从她的学生辛奈西斯写给她的书信可以洞见,但是电影中鲜见此方面的描写,她的为师,也就是初中教师的状态,学生的仰慕则止于美色,毫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到了最后,将情节设计为,两个学生聊尽人事的警告Hypatia之后,就目睹她出门赴死,这份猥琐确实反衬了Hypatia的刚烈,但此二弟子的形象,足够遗臭万年了。

电影命名为《城市广场》,从物理位置上说,亚历山大城的广场并没有构成宏大的主要场景;从内涵上说,“广场”似乎意在彰显Hypatia所代表的希腊文化的民主、宣讲,但是在电影中,从女主角的身上,却无法彰显承载这种文明的魅力,Hypatia既无力以理性和辩才制止奥林匹乌斯煽动的冲突(这一情节很是有损她的历史令名,史载她有杰出的口才),面对不同信仰的冲突场景,她也只是苍白辩解和默默退下,此外的活动,无非是传说中思考天文学的问题(这一部分也是出于完全的虚构),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苍白是显然的。

对一位原本形象丰满的女科学家的失败描述,辅以看似宏大实则经不起推敲的故事背景,造就了如此奇怪拼凑的一部历史传记电影。导演阿曼巴曾经以《小岛惊魂》直面人性深处的孤独,令人赞叹,面对厚重的历史题材,却露出了底蕴不足的马脚——类型,局限性,永远是有才华的人需要慎重自省的课题。

 6 ) 这不仅仅是基督教,不仅仅是宗教的暴行

  任何一种宗教或者思想或者某个人,当它们试图一统天下时,它将以摧毁另一种思想或宗教或其它的面目出现。焚书坑儒、十字军、屠杀犹太人、亚美尼亚屠杀、文化大革命。当人没有真正去认识一样事物,去理解一种观念时,她/他是愚昧而又无知的。
  基督教在未被确立时,也曾遭受过打压。像每个没被主流文化认同的思想或者群体一样,一旦主流,于是开始打压与其有异的思想、群体。
   

 7 ) Hypatia。【 勇敢的 让人想哭】

Hypatia,世界公认的第一位女数学家。
Hypatia,古希腊文明的最后一位智者。

当她坚定在政府议会庭,对着众多质疑她的人,说出:“我信仰哲学。”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落了下来。
就算是现在,当人类所谓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时今日,又有多少人可以避开沉默螺旋中的上升气旋,而毫不犹豫地表达出自己的信仰,而这样的信仰还是,哲学。
我想说,在我看来,Hypatia的光环,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如若这样,我们也就陷入了男权社会下的思维定势。因此,我把这光环,定义为:坚守。坚守信仰,坚守原则,坚守一个人作为真正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尊严。

然后,我才又接着去想,去思考,为什么让这光环穿越时空历史的,竟然是一位女性。强大的男子们,去了哪儿?是的,我们无法否认,这世界上仍有许许多多的男性也同Hypatia一样,有自己的坚守。可,真当沉浸在影片中,注视着Hypatia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我会发现内心的感动与怜惜,是如此的不可抑止,超越一切的比较。
看来,虽然有了意识,但我们还是无法跳出成见对人的影响。我们还是无法,走出那样的固定思维:她是一个女人。
在基督教之前的许多宗教中,女性神是广受追捧的对象。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也有过许多关于这一点的叙述。因此,我们才会在影片中,看到Hypatia为学生授课,看到有如此多的人敬仰她,爱慕她。这是在一种意识形态下人们所作出的正常反应。优秀之人,定受喜爱。然而,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状态。Hypatia被当做了巫女,妖孽,一个对上帝不敬的罪人。
或许,这并不是基督教义的本意。只是别有用心之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邪恶伎俩,毕竟,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历史一轮一轮重演,悲剧的色彩从古希腊延续至今,我们真的找不到方法解决吗?
我开始同意这样的观点了:不是基督教杀死了Hypatia,而是历史。
当一种文明开始衰落,个人的力量就算再坚定,也无力回天。
尤其是当宗教和政治互为战友,真理只有被牺牲。
如同,这个将哲学作为自己一生信仰的女人,Hypatia。

有人说,Hypatia之死,是古典世界里的最后一场悲剧。
但想想,欧洲从13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世多种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兴起,算不算也是对Hypatia精神的一种缅怀和安慰呢?
尽管,人人都知道,它们的出现总是和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联的。

不管如何,从今以后,我的人生里,又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值得记忆了。
她的名字就是,Hypatia。
勇敢的,让人想哭。


 

 短评

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上帝,是追求正义、真理,怀疑一切!

3分钟前
  • 万万
  • 推荐

无论你信与不信,信什么教派。人类的屠杀不是归咎于某一个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原因,人的狂热才是罪恶的根源,宗教无法粉饰人性的恶,他们所犯下的杀戮,都是我们所有人的罪恶,在这里我们都只有一个名字

5分钟前
  • ╯^╰
  • 推荐

愚昧消灭了文化,但文化总是不会消亡。伯林说,“哲学涉及的对象往往是以许多寻常信仰的基础作为假设。但是人们不希望对他们假定的东西刨根问题。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是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我们知道地球不是方的。在这里,让人看到数学家的追问,和人们对于打破这种假定的恐惧。

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两个男人的杯具,一群疯子的传奇

7分钟前
  • 推荐

王小波: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11分钟前
  • Finikz
  • 推荐

让人深思

12分钟前
  • 吃货月
  • 推荐

也许历史就像海帕西娅的椭圆的轨迹,你以为已经渐行渐远,转了一圈却又回到了最近点。

15分钟前
  • mj
  • 力荐

(8/10)其实我不喜欢给本片贴一个“女权”标签,这太狭隘了,希帕提娅被基督徒杀害并非只因她是女性,而是因为她“不膜拜基督”,早期的基督教就像现在的伊斯兰教、以及今年50周年的某个“十年运动”一样,经常强迫别人信教,否则就打为反动,而希帕提亚是哲(科)学家。

19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史诗片,故事却讲得细腻,大场面作为背景也让我这个对基督教历史稀里糊涂的人看得很明白,两个男人和Hypatia的感情戏很动人。知识和智慧在狂热的宗教和无知的暴力前不堪一击,更何况是志在追寻日月星辰,昂首说自己只信仰哲学的女人。人类曲折前进的文明史就是部一桩桩毁灭美与真理的杯具史。

20分钟前
  • 朝东风凉
  • 推荐

那些牛逼的俯拍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片子的美工确实不错。google earth式的视角真是有点好玩了。问题在于叙事支离破碎,吐槽基督教又着实有点狠。用性别叙事来消解其他的叙事路径,很狡猾也很有效。精英主义大尾巴暴露无遗。可贵的是略略有些反思西方文明的味道。不过女人终归是祭品。

23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好恢宏的悲剧,看得我心都流泪了

2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她依然这么漂亮~不过这导演老是拉超大的宇宙镜头让我很无语

27分钟前
  • 会说话的枕头
  • 还行

信仰本身没错,但任何有组织的信仰到最后都毫无意外变成政治,以信为名行恶,且邪恶的方式古今大同。电影效果大气磅礴,细节丰富,多个视角并行。理性和美好之光的魅力得到了充分表现。

2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新柏拉图主义女哲学家Hypatia所代表的真理与理性之光,宛如暗夜里最后一支火力微弱的白烛,摇曳在宗教清洗与杀戮的腥风血雨之中,渐渐消匿。她的被害,预示着希腊科学文化的自此衰落。人类的文明也许是走三步退两步,蹒跚前行。可人性却自始至终在自私蒙昧、愚蠢残暴的三寸之地匍匐不前。基督在架上不止流血还将流泪。那“要相爱”的呼喊,莫非人类永难明白?

3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希帕提娅在死前那一眼,看着图书馆空心圆形的屋顶,从明转至暗的阴影,再到她从明转向暗的眼神,那一刻,她的眼神在告诉世人她对她所追逐的坚定不移。所谓基督教徒利用信仰,使他们举起了无知与愚昧的石头,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35分钟前
  • A-sun*
  • 推荐

希帕提娅(Hypatia)的死和基督徒对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焚烧 不只是让人类文明的进程推迟了1200年。。。她用一生求得的答案 那比圆更为完美的椭圆轨迹 并不能像明灯照亮整个城邦 或后面的世代。。。人类追求信仰 总是变成对屠杀的呼唤 如今的世界一点也没有比过去进步多少 一点也没有

36分钟前
  • evonne||芝士命
  • 还行

有多少贪欲与阴毒假借圣神之名?宗教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令人丧失最基本的常识,犯下残忍暴行后还陶醉在虚幻的荣光之中。我们只知道信仰的最高境界是“天国”,却不知道它的底线叫做“同情”。当你逾越了同情的底线,你也就跨入了地狱的边界。

38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你关心着日月星辰,而我,只关心你

40分钟前
  • pussycat77
  • 力荐

哪有什么宗教,全是男人的政治。

44分钟前
  • 笑矣乎.沉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