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快乐颂

剧情片法国2008

主演:科洛维斯·科尔尼拉  皮埃尔·理查德  杰拉尔·朱诺  Stéphane  Debac  马科森斯·贝汉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播放地址

 剧照

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2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3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4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5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6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3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4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5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6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7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8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19放牛班快乐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1:17

详细剧情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继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之后再次演绎合唱团的故事,怀旧的情绪,热情洋溢的人物,竖立起了一座法式平民电影的丰碑,甫一上映,再创票房佳绩。\r  本片发生的背景为1935年至1937年的法国。当时正是法国“人民前线”(popularfront)运动高峰时期,法国国际工会(SFIO)第一次带领工人阶级取得了国家的合法政权。在一批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的领导下,当时的法国社会上上下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人权益斗争运动。劳资关系变得空前的紧张。在普遍的罢工和呼吁改革的压力下,许多工人确实得到了福利及待遇的提高。但是,在很多地方,工人的待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因为工厂的倒闭以及当时的经济大萧条而陷入了更加艰苦的境地。\r  本片的主人公剧院舞台经理辟谷(杰拉尔·朱诺饰演)便是深受打击的一位。而祸不单行的是他的老婆也在这个时候背叛了他,跟着别的男人跑了,只留他和儿子相依为命。谁知,儿子因为上街拉手风琴卖艺,自己指控无抚养能力,儿子也因此被行政机关强制带走。同时,辟谷所在的剧院也被当地的官员查封,他彻底的陷入了绝望的境地。\r  若是辟谷在这个时候选择一死了之故事也就没什么说的了,戏剧性的是他在遭受打击之后并没有选择就此沉沦,相反他重新鼓舞了斗志,并且想要自己组织一场戏剧演出以此来振奋自己的生活。于是他找来了同样已经失业的古怪的歌舞男杰克·杰克特和理想主义的革命青年埃米尔。随后他们开始自己动手修缮了破败的剧院,组织了一群失业青年来共同加入他们。并且还意外的找到了色艺俱佳的女演员杜丝。所有参加这场演出的人都没有收到任何的报酬,可是大家的热情同样十分高涨。因为这场演出,让许多人的生命中重新有了希望。

 长篇影评

 1 ) 法布街36号

同样的一主演,同样的导演,但着实不必再用一个“放牛班”来套用翻译片名。看完影片,你要记得“放牛班快乐颂”的译名给你的期望,不用喝凉水,就会自然给自己大大失望一下。
好吧。来对比,“快乐颂”没有“春天”来得单纯。背景与主次都好多。好片只要一个主旋律一种耐人回味的感动就可成为经典。我现在想起了类似的影子,《天堂电影院》好片中的经典。

 2 ) 北郊1936年的影评 从乌云缝隙中抓紧生活的阳光

一个天使一般的男孩,一个瘸了腿的老马般的父亲,在剧烈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只能像一只背着房屋在火山边沿禹禹独行的蜗牛,挣扎生存,法国电影一直是影坛的小清新,浓烈的人文色彩,俏皮的对白,极端的讽刺、暗示,特殊的场景,演员的夸张演出无一不使人脑洞大开。

影片在浓郁晦暗的色彩下开始回忆, 男主皮谷守着摇摇欲坠的剧院工作,妻子也跟别的男人跑了,因为这个建筑商可以给他稳定的生活,家里的小男孩找到剧院以前的音乐指挥学习手风琴,在街上卖唱赚取一些散碎银子补贴家里的贫穷生活,为了照顾父亲的自尊,和杂货铺老板商定赊给父亲一些生活用品而且瞒着父亲,钱由自己慢慢补足,本来生活也就这样慢慢的过下去了。

风波起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剧院被黑社会压榨加上自身经营不善老板自杀而倒闭了,造成皮谷失业,男孩的母亲也就是皮谷的妻子要夺回男孩的抚养权,在当时的法律规定下皮谷只能带着痛苦眼睁睁的父子分离,把自己的儿子放到别的男人哪里,小男孩的伤痛可想而知。

生活不能总是这样,带着痛苦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在身边两个奇葩朋友的帮助下皮谷从新振作了起来,源于黑社会老大想在当时的党派利益纷争中分一杯羹,急于给自己挣得一个好名声,从而使剧院在时代的夹缝里起死回生、苟延残喘,这给了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们无限希望,迸发出巨大生机。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太艰难了,

没有钱,那就不发薪水,没有演员,那就自己演,没有物资设备,那就找银行借,虽然不是很顺利,不管前路如何,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影片的亮点在于胸怀远大理想的前剧场演员的女儿找上门来应聘,出场的的那一刻整个影片的色彩都明亮了起来。

剧院在磕磕绊绊中演出了,虽然演出的很生涩,节目表演的有些尴尬,但总是开始了,女主角也开始崭露头角引起大剧院老板的注意,愿意提供给女主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贫瘠生活中善良的男主鼓励下,女主飞向更美好的天空,于是剧院就慢慢又黄了,看不到头的绝望生活,对得不到回应的儿子的剧烈思念使男主感觉到生活的尽头,自杀未遂可以绝处逢生吗?

讽刺的是自身肮脏、卑鄙人总是希望占有美好,用美好满足自己肉体的欲望,用污浊的灵魂去攀附光明,可能觉得这样会离天堂近一些吧,片中女主用自己的肉体牺牲换来了剧场的二次开始的新生,前剧场指挥结束自闭加上女主的回归,生活终于从缝隙里展现了新的希望,男主的儿子也回来了,两位奇葩朋友的表演也渐趋佳境,在影片中收获爱情的女主表演也熠熠生辉,一切都顺风顺水、财源滚滚,生活终于漏出了笑颜,然而乐极生悲。

黑暗是不能允许阳光照进自己的角落的,在强烈的嫉妒心驱使下,片中黑社会老大派马仔去剧场偷盗抢劫殴打,阴差阳错打死了皮谷的朋友,为了拯救愤怒之下的报复的女主的男朋友,皮谷进了监狱,生活还要前行,就这样吧。

出狱后的男主终生再没有离开北郊剧场,剧场的生活也终于走上了正轨,四处巡回演出,小男孩也终于看见了大海,影片开放性的结尾,挺好。

 3 ) 时刻保持信心与希望

《放牛班欢乐颂》,导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迪继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后继续演绎音乐的故事,不知为何挺喜欢那个年代的音乐,虽然处于动荡岁月,但人们依旧在努力的活着,全国罢工,经济不景气,可人们依旧会花钱去音乐厅,对于现实的不满,人们寻求精神寄托,而剧团也没有让观众失望,很成功,缓解了现实生活带给大家的疲惫与无奈。电影的原创音乐真的很棒,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在“春天”之后接着看了“欢乐颂”,不知为何中文翻译依旧延续了“放牛班”,难道只是因为还是“春天”的主演吗?刚开始看开头的时候确实感觉挺无趣,只是小男孩JOJO给人留下了印象,本来不打算继续看了,但等了两天想起这个电影,脑中就回响起了JOJO歌曲的旋律,于是决定耐着性子看完吧,果然三分之一后看到了想要的,剧情虽然平淡,也没有赚到大部分观众眼泪,不过亲情,爱情都有了,挺温暖的。四星给音乐和演员以及私人情感,就是喜欢那个年代的音乐与生活。正因身处乱世,才更能轻易果断的去做想做的事,因为失去太多,所以生存给你去拼的勇气,让你更加坦荡。

 4 ) 1936年,在手风琴中曼舞

与年轻导演christophe Barratier的前一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大红大紫的境遇相比,这部《北郊1936》在国内不温不火甚至显得有些寂寥。至少在豆瓣上只有寥寥2篇评论。mtime上也只有6、7篇。大多数人关注过此片,转而又淡忘了,毕竟眼下可供选择的电影实在太多。

故事的背景年代资料,可以参考Luc 在mtime上的评论
http://www.mtime.com/my/197021/blog/1562969/
个人觉得这篇评论很棒,对演员,导演的分析都比较中肯,值得推荐。

作为一名感性影迷,我只能聊一些粗浅的观影随感了。
北郊1936年的主角仍是放牛班里扮演马修学监的热拉尔·朱诺,喜欢这个大叔浑圆的身材和漫画式的表情,非常适合扮演剧中那位爱子心切,快乐又偶尔发些脾气的好老爸。而他和手风琴男孩的父子关系不禁使人与放牛班春天联系在一起,两部电影又都是音乐体裁,也许导演考虑到这样的组合能保证影片有卖点吧。

亲情,爱情,音乐厅内每位工友间的友谊,工会与纳粹政党和资本家的斗争……几条线索同时展开,剧情如luc所言过于饱满,不似《放牛班的春天》简单的学生学监关系。本来以为会成为全片主角的小男孩若若,事实上也只是其中的一条亲情线罢了。杜丝和米卢间的爱情戏份让全片的重点有些模糊不清。最遗憾的,恐怕是结尾吧。也许很多人与我一样,希望那对父子能在北郊36剧院前紧紧相拥,幸福大结局,以满足感性影迷落泪的需求。但影片却选择了一种更为含蓄的手法,出狱的皮夸尔在大雪纷飞的剧场外,静静等待儿子演奏结束。因为结尾太过内敛,以至于观者情绪得不到充分宣泄……(说来起怪,落不落泪什么时候成为电影好坏的标准了?是不是我们都太需要大哭一场来换取怜悯?)

好在还有音乐。
看到许多评论认为,影片的音乐不如《放牛班的春天》,并多少归结于配乐不再是Bruno Coulais。受评论影响,我是抱着必定失望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出乎意料地感觉音乐依然不赖。看来,观影前还是不要受被别人的言论左右,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吧。
影片的主旋律,就是小男孩诺诺街头卖场时演奏的手风琴旋律。

3565 3565 35616544
4343 3531
1231235
3565 3565 35616544
4343 3531
1235231
(不知如何标高音的do)

温暖朴实的旋律,轻快的拍子,手风琴独特的音色让人觉得这曲子就该回荡在巴黎市郊的小街区里,让人忍不住随着这旋律轻歌曼舞,享受生活的美好。
淡黄路灯中,若若摇着手风琴出现在皮夸尔的楼下,父子重逢的场面温馨得令人动容。堪比《放牛班的春天》里孩子们唱歌放纸飞机送别马修学监的场面。christophe Barratier在营造亲情氛围上把握得实在很好。

从外省女孩变成大歌星的女孩杜丝,在这部以音乐歌舞为卖点的影片里充分展示了歌喉.那首经典的《巴黎》足以使人沉浸在摧残迷人的巴黎幻想中。还有几首配乐原创的歌曲,配上眼花缭乱的歌舞,演员们精湛的演出让人大呼过瘾。

除了音乐之外,影片的摄影也继承了《放牛班的春天》的细腻动人。杜丝和米卢爬上屋顶眺望巴黎夜景的场面,异常美丽动人。

1936年,在手风琴中曼舞。
有过动荡,有过恩怨,有过分离,但相信一切会重归美好。
巴黎北郊的小人物们,依然在音乐的陪伴下,活着各自的幸福。

 5 ) 《放牛班的快乐颂》



   看完了,感觉不太好~
   
  其实故事就是比较老土的一种,主人公生意破产了,老婆跑掉了,儿子的抚养权也归前妻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重新振作~最后大团圆结局~
  
  本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儿子最后和老爸团聚了.

  本片温馨感人,不过有点沉闷。

  

 6 ) == Faubourg 36 == (放牛班快樂頌) ˙法 2008

【簡言之......】
首先,旁軸太多
雖然主軸是Pigoil (Gérard Jugnot 飾) 和 Jojo (Maxence Perrin 飾) 的父子情
然而法國革命的背景、女歌手Douce (Nora Arnezeder 飾) 的身世、Douce和Milou (Clovis Cornillac 飾) 的愛情故事......
儘管彼此相關
似乎可增加豐富度
但在在模糊了主軸的深刻程度

接著,前半部太過冗長
或許不時佐以輕鬆幽默在其中
但還是會覺得節奏太慢
而且對於不了解法國當地、當時文化的人來說
還有點無法理解他們的幽默

然而,近尾聲的歌舞表演
佈景雖不似紅磨坊年代 (約19世紀末) 的華麗
但簡明呈現那個時代 (1935~6年) 勞工階級的生活和自娛的歡樂
另外,不斷重新經營劇院、生存的歷程
更讓人看見那個年代的團結、互助、溫馨與盼望

Rating:5.3 / 10

 短评

舞台上的音乐剧不错

5分钟前
  • kitty
  • 推荐

影片恰如巴拉蒂的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一样,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绪,卷带着一份法国式的平民情结。1936年,对于法国本身就是个特殊的年份,电影主动地营造了战前法国的激情以及色彩斑驳的金色年华。音乐的救赎,对于一群渴望解放的工人阶级而言就是一种单纯的感动......

9分钟前
  • 黑骨精
  • 推荐

平实的叙述手法 波澜不惊 父子重逢是亮点 原声也还不错~

12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推荐

为什么还要用放牛班这个名字,两部影片的风格有很大差距,后半部分渐入佳境~

14分钟前
  • blake88
  • 推荐

装老是不可取的

19分钟前
  • 我不认识你
  • 还行

可能是字幕的关系,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但是整部片的气氛还是蛮感人的,当然,超越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不可能的。。。

20分钟前
  • V.pLaY
  • 推荐

世上只有爸爸好

22分钟前
  • 大西
  • 推荐

这部电影哪里有点给不上劲

25分钟前
  • 阿勉君
  • 力荐

剧情薄弱

26分钟前
  • 尉迟歌
  • 还行

法国版红磨坊?。。。

31分钟前
  • 沈济源
  • 还行

抒情的melodrama

33分钟前
  • 【守破離】
  • 还行

2009/7/21 7:40pm BC

35分钟前
  • 陳甜寶
  • 还行

已经不能使我感动。。

39分钟前
  • soso
  • 还行

上学期看的,不知道中文名

44分钟前
  • 逃脱术
  • 推荐

moi;dès que je suis loin de Paname

46分钟前
  • orella
  • 力荐

某人说,一般,非常一般。

47分钟前
  • 苏更生
  • 还行

不错的电影

52分钟前
  • 米亚嘟嘟
  • 推荐

纯为音乐多加一分

56分钟前
  • 张大嗓儿
  • 推荐

看了一遍无字幕版...

1小时前
  • félixfei
  • 推荐

WX-D9

1小时前
  • 是和有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