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

剧情片奥地利2015

主演:Oedo Kuipers  Thomas Borchert  Mark Seibert  Franziska Schuster  

导演:Harry  Kupfer  

播放地址

 剧照

莫扎特! 剧照 NO.1莫扎特! 剧照 NO.2莫扎特! 剧照 NO.3莫扎特! 剧照 NO.4莫扎特! 剧照 NO.5莫扎特! 剧照 NO.6莫扎特! 剧照 NO.13莫扎特! 剧照 NO.14莫扎特! 剧照 NO.15莫扎特! 剧照 NO.16莫扎特! 剧照 NO.17莫扎特! 剧照 NO.18莫扎特! 剧照 NO.19莫扎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2:22

详细剧情

音乐剧莫扎特是一部德奥音乐剧,由Michael Kunze作词,Sylvester Levay作曲,是一部描述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德语音乐剧。全剧共有53首歌曲,分为两幕进行演出,其中包含了流行、摇滚和古典等各种风格的歌曲。 这部音乐剧概述了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痛苦而又短暂的一生,突出了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对自由的无限渴求,也描绘出由此在他生活中与父亲和Colloredoqin亲王产生的冲突。这部音乐剧最特别的设定是,在舞台上让Mozart和一个孩子Amadè同时出现, 他就是小时候的Mozart, 永无停止地在写新的交响乐,最后也是他终结了Mozart的生命。

 长篇影评

 1 ) 国王打的哈欠

国王打的哈欠
文/caesarphoenix

在大多数时代的大多数地方
艺术家都要通过在国家部门谋求职位或依附于权贵,才可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养家糊口),进而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影片中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最终能够得以排演,是因为莫扎特描述的“仆人趴在地上丈量长度看是否能够放下婚床”的开场吸引了国王。也是因为国王觉得演员们跳来跳去太傻,芭蕾舞段落才得恢复免于删除。
官僚们以国王的禁令为难莫扎特,每每靠国王施恩才得以解围。
影片中的奥地利国王本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却为了皇家的体统、礼仪、威严,而要学习这种向来为贵族精英所把持的艺术,也因其地位有着评判音乐的最高话语权,要为是否能够上演、上演多久做最终的决断。
由此看来,由不懂行的指挥懂行的是历史的常态。
稍微值得庆幸的是,那时欧洲各国的君主不管其是否真心诚意,都要摆出一副开明君主的架子,这是欧洲的政治传统,也是新时代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
所以即使打了一个哈欠还会有九次上演的机会。
况且对于一个没有音乐的耳朵的人,听四个小时只打一个哈欠,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正如影片中的一个段落所表现的,莫扎特的音乐甚至可以使狗短暂的安静下来,但他的音乐绝不是为狗而作。
莫扎特后来也为平民剧场写怪诞幻想剧的音乐,但骨子里他的音乐始终属于上帝。
国王和当权就算不是永远的存在,也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无法逃避的艺术家们在网络共享的时代中依靠着大众也许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吧,不过也有可能是更大的禁锢。
大众的哈欠会比国王来得更早也更响吧。

 2 ) 美国化的《莫扎特传》

一.演员不合格
老年萨列里解说词般的陈述,神甫记者般的沉默,这就是线索。
所有演员完全美国化的表演,令人啼笑皆非,难道这部影片要成为喜剧,或喜歌剧,但喜剧不等于搞笑。
即便是美国导演此片,也应该使演员讲德语,因为英语在此种场合不合时宜,它很难听。
莫扎特的傲慢无礼不等于愚蠢无知,不等于猴子般的耍宝。是谁设计了他的笑声,他一定不认识“儿童”。
从莫扎特身上,看不到任何属于“人”的东西,亦无“神”的东西。
奥皇前言不答后语的台词,毫无延续性。除非他不是正常的“人”。还有那死鱼般眼神,例行公事般的行动,既无和蔼,又无尊严。
学院院长无需如此戏剧化表演,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是一个应该具有什么品质的“角色”。
还有,莫扎特父亲白开水般的面孔,就意味着那是谨慎,思虑吗?

二.情节不合理
莫扎特夫人起先体谅丈夫,向萨列里为莫扎特谋职位,而后又对莫扎特父出言不逊,而后又像为符合影片进度,又表现出持家,接着又变得懒惰。
莫扎特既想表现出才华横溢,又摆出一副白痴的脸孔
萨列里的忏悔,负罪,简直就是中国化的自欺欺人。可笑至极。
更可笑的是,萨列里竟派女仆到莫扎特家做内应,这位“内应”见莫扎特酗酒也会惊恐万分?
萨列里想出一个绝好的主意除掉莫扎特,什么主意,找人假扮死神,而且死神付他赏酬?假如莫扎特惧怕死神,他会怎样死去,而且假如莫扎特因伤神过度,也不至于扮出溺水而亡的死相。
萨列里嫉恨莫扎特,欲害之,目的又是为了得到伟大的安魂曲?他何以知晓安魂曲一定伟大?

三.艺术不到位
为了表现莫扎特音乐的崇高,至少应该拍摄歌剧院的穹顶,但是没有看到。
当时的音乐指挥没有指挥棒,但是指挥家的手应该是弯曲状的,不是像那位莫扎特用手指乱点。更甚者,萨列里的指挥绝对是在赶马车。还有何神采可言。
拍摄剧院指挥的角度,俨然现代都会。
莫扎特对其音乐的理解仅是“它在我的脑子里,余下的只是借着酒与时间将它写出来”吗?
莫扎特的发式太现代化
莫扎特的夫人是被侍卫拽到台上来的,莫扎特果然很“乡下人”
莫扎特去应聘家庭教师,他的确是走错了地方,他走进了一户“美国居民住宅”,并且他们家的狗比主人更具音乐鉴赏力。
尤其莫扎特手持酒瓶的样子,宛然美国现代混混。
莫扎特至死也未想好如何去死,导演说到“时间到了”,于是莫扎特停止了表演。
童年的莫扎特没有台词,长大后的他又竭力扮天真。

四.对白机械化
由于演员弱智的表现与编剧稚拙的手法,导致了对白机械化。而且,我还看到有中国化的风格夹杂其中。

结论,作为真实存在的莫扎特被戏仿了,作为艺术体存在的莫扎特被玷污了。任何一部由欧洲名著改编的电影都要好过《莫扎特传》。

 3 ) 每一个“不会做人”的英雄都值得尊重

    看完《莫扎特传》,我心情伤感中带着激动,要不我怎么写下这么长一个影评的题目?这是一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更是一个音乐巨匠在人间被摧残的记录,又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不是一个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们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趣味和色彩,却又让凡人们感到惊惶失措,他们的才华和性格造就了他们的成就,同时也让他们陷入轮回般的天才折翅的故事中。

    莫扎特的天才和成就不需赘述,他35年的短暂生命令人唏嘘和遗憾,无论真实的历史还是我们后来加工的历史,天才人物往往有些对手,这一次,这个叫莫扎特的人的对手叫萨列里,一个宫廷御用音乐家。关于莫扎特之死和萨列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今众说纷纭,其中最耸人听闻的莫过于莫扎特是被萨列里毒死一说。在本片中,导演米洛斯富曼选择了一条相对折中的设定,即莫扎特是被这个萨列里用暗下圈套加精神折磨法给阴死,虽然没有毒死那么可憎,但是却更凸现莫扎特人生的一层悲剧性。

    本片没有玩命儿去列举莫扎特的成就(那是记录片该干的事情),而是表现这他的性格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一个顽皮、单纯、桀骜不逊、恃才放旷的莫扎特,总之,你可以将任何形容一个人天才而又不通人情世故的词儿放这个大男孩身上。他少年成才,让很多尚未见其真人的人都以为这是个那种出场会风度翩翩乃至笼罩神秘光芒的人物,就如萨列里起初想象的一般,可是实际上这是个和女友在高贵场合不得体的打闹、在一帮矜持的大人物面前不得体的咧嘴怪笑的孩子,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粗俗的孩子,创造了美妙的音乐,用片中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人可能很粗俗,但是我的音乐不粗俗”。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萨列里们的成就,他们在当时的歌剧领域同样名作颇多,但是莫扎特是这样一个人,他以惊人的才华,带着更惊人的生活态度和姿态,创造了一系列出色,但是同时具有爆炸性的作品,他刺激着很多同道中人的神经,无论从价值观还是从利益层面。而对于谦虚之类的劝告,他从不在乎,他直率的批评着他眼中的平庸作品,同时他又直率的向他人表达他的尊敬,当这个不知阴谋诡计为何物的人走进宫廷,走入上流社会,同时又与很多规矩格格不入时,我们就已经可以预料他前路将何其凶险。

    单纯的人,往往以单纯的心去揣测他人,所以莫扎特到死都很尊敬萨列里,在他眼中,这是个值得尊敬的前辈和同僚,当他遇到困难时,总是首先去找萨列里帮忙。而实际上,萨列里却是个复杂的人,他心底里比他那些更保守的同僚们更认可莫扎特的才华,却又更对之嫉妒和痛恨,一次次的,他面对莫扎特的求助,口头承诺,暗地使坏,甚至派女佣前往莫扎特家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更甚的莫过于他扮作黑衣人,从精神上摧残当时生活上已经陷入困顿,身体上已经无比虚弱的莫扎特,为了那《安魂曲》,莫扎特一边写“庸俗的”作品过活,一般带着已经严重透支的体力写一部将要从精神上折磨他的作品,一部关于死亡的作品,一部最终为他“安魂”的作品。他最终凄惨的死去,到死还带着单纯的心灵,这是个内心纯净的天使,他不上天堂,谁上天堂?尽管被埋葬于破乱的墓场,但是他的音乐和精神以高贵的姿态继续流传,几十年后,萨列里的作品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却成为永恒,到他死去,都让萨列里的心灵不住震颤。当萨列里用精神摧残来将莫扎特逼如绝境时,没有想到这个人死后却给他终身的精神折磨,当他垂垂老去的时候,只能忏悔着回顾自己与莫扎特相处的日子,可悲可叹。

    从史实和电影对比而言,我们不排除这部电影可能对莫扎特的过分渲染和对萨列里过分丑化,但是正如莫扎特的为人一样,艺术作品要是过于瞻前顾后,考虑那么多可能的后果那也无法达到一种精神的高度。本片很好的表现了莫扎特一生的精神气质,他的才华无人否认,但是用我们的俗话来说,他“不会做人”,他不知道如何专营,如何拍马,如何韬光养晦,如何卑躬屈膝,所以我们常常陷入一个对这类人的认识悖论中,我们赞赏他们,推崇他们,但是却又常常“引以为戒”,以之作为为人处事的反面教材。确实,虽然说对这类人物,常常终极结果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活着的时候被百般折磨,乃至折磨到死,死后的荣耀又“关我屁事”。常常有人事后诸葛的说,这些人如果怎样怎样注意下为人会如何如何如何,但是我说这是扯淡,想想莫扎特如果真的将一些精力放在那上面,他还是莫扎特吗?还会有那么多杰出的作品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前的生活还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没有那样的极品才华,也希望能安定富足的生活,我也时刻牢记前辈们的叮咛,每天琢磨如何好好与人相处,学习如何好好做人,这其实是常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因为我没有才华和勇气如莫扎特这样的人一样,用生时的艰难为我们后人留下那么多宝贵财富,所以对这些“不会做人”的英雄,我总是心怀敬意。其实不光是天才们,比如那些在围观者的漠视中勇斗恶人而死去的英雄;那些明知官场险恶还要执着的举报贪官而终身困苦的英雄;那些坚持的投入慈善事业而简朴生活的英雄。很多事情,我们知道是对的,是应该有人去做的,却又知道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危险的而不去做,总是指望别人担当这样的角色,所以对做这些事的英雄我们更该尊敬,所以我非常反感一些人还事后说这些英雄多么多么“傻”,多么多么“不会做人”,想象一下吧,如果没有这些“不会做人”的英雄,我们的生活该多么的无趣,同时更加险恶。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cc883c2af8b6ee3e5243c1ad.html

 4 ) 《莫扎特传》的22个幕后故事

《莫扎特传》上映18年后,各个主创接受访谈讲了很多当年拍摄过程的小故事,也就是纪录片 The Making of Amadeus,在网上我没看到有翻译,这里记录一下

1.1983年,剧组在捷克拍剧院戏的时候是7月4日美国国庆,于是拍摄现场喊了action之后奏了美国国歌而不是莫扎特,在场的几百个捷克群众演员也跟着唱,剧组也惊了。只有一小群人没唱,因为害怕有捷克秘密警察混在群众演员里。演约瑟夫二世的演员说,当时心想,完了,大家都要进监狱了

2.编剧彼得谢弗1979年带导演米洛斯在伦敦看原版舞台剧,米洛斯本来很不愿意去,因为音乐家的传记通常很无聊,但是看完第一幕后他就惊呆了,幕间休息的时候他对彼得说如果第二幕也这么好,我就把它拍成电影

3.彼得谢弗是在导演的家里(康涅狄格)和导演一起搞完剧本的,一共花了4个月,周一到周五都关在屋里,感觉跟蹲监狱一样。然后周五晚编剧回纽约,享受完全不用跟导演对话的周末,然后周日晚又被接去蹲监狱

4.两人本来对剧本分歧很大遇到很多麻烦,于是每天干脆花几个小时一起听莫扎特,顺便把音乐分配到故事里,这个过程给了编剧很多灵感,音乐带出了对白,很多词是照着音乐的节奏写的

5.编剧给导演提过要求,说不想要音乐变成渲染情绪的工具,而应该是情绪的前导,是剧情的第三个主角

6.制片导演编剧三人组在纽约机场见了音乐指导Neville Marriner,因为Neville正要赶飞机,而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片中用的莫扎特音乐,一个音符都不能改动

7.进入选角阶段,片中主要角色一共试镜了上千名演员,演约瑟夫二世的演员说仿佛试了一年。在试镜莫扎特的过程中导演让F. Murray Abraham来对戏,需要演到老年萨列里的时候F说他还没准备过老年的部分, 但是米洛斯坚持让他演,F想那就试试吧然后暴风演了一下,导演又惊呆了,几天之后就跟他说你是第一选择,F回说你就直接告诉我接下来还要怎么做(才能确定拿到角色),因为我还忙着刷厨房。又过了段时间剧组再次让F来试镜,F说这角色我不要了。导演于是对制片人讲,这种人才是我要的萨列里,台上台下都有萨的个性

8.之后再打给F确定消息时,F已经在疤面煞星片场了,F说当时消息传出来,疤面煞星片场的人包括明星对他的态度都不一样了,因为他拿到了所有讲英语的男演员都梦寐以求的角色

9.取景方面导演只考虑维也纳,布拉格和布达佩斯,因为只有这三个城市有类似的18世纪建筑风格,尤其是布拉格,架好摄像机就能拍,只要别拍到路灯就完全不需要特效处理

10.开场的雪景。由于布拉格当时连条件很差,人造大量雪也不可能,而且天气预报说那年不会下雪可能要等到来年3月,于是剧组每天都准备两套器材,祈祷哪天夜里下雪

11.演萨列里男仆的演员说,他有一个捷克朋友,托自己女儿给他带了两个菠萝还有柠檬什么的去剧组探班。当时捷克工作人员里有一半是捷克秘密警察,大家都知道,其中一个就跑过来问他,那女的是谁干嘛的,男仆演员说是送菠萝来的朋友,秘密警察问是罐头吗,演员说不不不是真的菠萝,警察惊呆了,然后全剧组都惊呆了,因为显然那是那年一月里捷克唯二的两个菠萝

12.拍精神病院的场景是一个捷克的军事档案馆的一部分,虽然只用到第一层(再往上有军事档案),但拍摄之前全剧组又被秘密警察盘问了很久,担心他们是CIA卧底。另外据传那个建筑里还有2000磅或者好几吨炸药,导演听了之后说,棒极了

13.萨列里的老年戏每天拍之前都要化4小时妆,F说化妆过程这么累根本不需要费力就能演好老年人了

14.本来Constanze这个角色是另一个演员演的,彩排什么的都很顺利,但是正式拍摄前那位演员踢足球受了伤,于是导演一天见了60个演员找替补,最后在两人中选择时,导演说这个角色不能太漂亮,于是定了Elizabeth

15.Elizabeth说她拍的第一场是吃维纳斯的乳头的戏,吃了大概一百万个,最后都吃恶心了,当时比较单纯,也没想过嚼一嚼可以吐出来

16.约瑟夫二世的第一场是迎接莫扎特的戏,要学会很糟糕地弹钢琴,后来他说他已经可以很完美地很糟糕地弹钢琴了

17.Tom(演莫扎特)每天要练四五小时钢琴,而且练琴的房间就在导演对面,所以压力很大,导演唯一表扬他进步了的一次,其实是钢琴老师在做示范。不过后来练得很好了,连舞会戏平躺倒着弹也是自己完成的

18.所有歌剧院戏都在布拉格拍的,导演编剧制片三人组去看场地的时候,编剧忽然不见了,后来导演发现他在走廊里偷偷躲起来哭,因为他刚刚了解到这里就是莫扎特亲自指挥的唐乔万尼首演的地方

19.其实歌剧院的戏有一点危险,因为布拉格城邦剧院内部是全木质的,但是剧组要在里面点上千根蜡烛。剧院依然选择答应他们,每天都有三四十名消防员在旁边待命,有一天在拍唐乔万尼跟鬼魂对话的戏的时候,演员帽子上的孔雀毛真的被桌上的烛台点着了

20.米洛斯为人很直接但是从不说错,男仆有一镜在雪中走路,走得不好,米洛斯直接说“电视已经把你毁了”,接下来马上试第二次,导演:“棒极了”。他对演员的指导原则是,说得越少,演员就越不会感到混乱

21.拍摄过程中两个演员都跟平时的自己有很大的不同。Tom(莫扎特)染了金发,也进入了角色,所以表现得比平时的自己开朗很多;F(萨列里)想保持角色的性格,所以一直跟剧组其他人保持距离,但是在生活中他才是开朗的那一个,到后来剧组有party大家都不请他去了。为了塑造角色,在拍摄期间,两人也没有很熟,还带一点点对立

22.莫扎特躺在床上口述安魂曲那一场,两个演员都戴了耳机听音乐指导,因为他们描述和弦歌词和节奏的时间点要和安魂曲的成品完全对应。这个过程演员很容易混乱,尤其是Tom还要演重病的样子,所以F会真的提醒他,互相交流,就像剧本里写的一样。后来Tom还会偷偷故意漏一些台词,让F打断他让他说清楚,这样显得萨列里这个角色不如莫扎特聪明。之后F拿到最佳男主角时说,如果今晚我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Tom不能站在我旁边

 5 ) 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玛丽•安东尼走上断头台的时候,莫扎特才死了两年。恍惚穿越回三十年前,小神童在奥地利皇宫中摔了一跤,上去扶他起来的,就是这位小公主。神童还嘴贱:你会嫁给我吗?时代动荡,命运诡异,这是多少大师的剪刀也剪不出来的蒙太奇。

  《颜子家训》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西方近代也有所谓的天才论,连康德都赞成牛逼者天生牛逼,天赋是努力代替不了的。大多数人如你我,都是“不教不知”的中庸。中庸最不理解天才,可也正是中庸,最喜欢折磨天才。

    电影初始,导演就给出这样的镜头:尚未脱去稚气的小童莫扎特在父亲的引领下向贵族们献技,蒙眼弹琴,当场作曲,钢琴弹毕拉提琴,提琴完毕自唱。可别真以为周围的贵族是在欣赏他。电影固然有戏说成分,可是看看保存至今的莫扎特十四岁时的音乐会节目单,贵族们指定要看的六个节目,竟然全是临场即兴创作和演奏。其中一项是一个咏叹调,当场看歌词,当场谱出,还要自弹自唱。那时,同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名流关系密切的格林姆男爵有这样的回忆:“音乐家把所能想得出的最难的测验都提了出来”。就连英王也亲自出马考这孩子。甚至,臭名昭著的萨尔茨堡大主教为了证实作曲过程中没有作弊,把这孩子软禁了一个礼拜。神童莫扎特的才艺展示,说是表演,毋宁说是献技,是给贵族们解闷的一出玩具总动员。

    重重磨难之后,莫扎特终于在欧洲宫廷打出名头。每个无聊的贵族都要将这个活玩具叫过去狎弄一番,长长脸。云游四方,他渐渐对自己的天才愈加自信,同时,自然而然地也学会了对付庸人。他竟然对奥地利皇帝说:陛下,音符一点也不多。真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顾客给什么货。一个如此敏感的孩子,早早地就领略到了人生残酷,众生傻逼。

    古典音乐史上一个个璀璨不已的明星,彼时却大多沦为上层社会附庸风雅的工具。玉树凌风的才子生生给磨去棱角,剪去枝杈,发了制服,给了号码,混迹于俳优之流,夹杂于仆妇之中。为一口面包装孙子,海顿忍了;而狂人贝多芬拂袖而去;莫扎特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背地里净出幺蛾子。大主教实在忍无可忍,一声令下,令手下主管给他来了一记排山倒海,逐出门庭。

    本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最擅于在人物传记片中营造强弱对比,唤起观众对弱势一方的情感代入。他在自己执导的另一名片《飞越疯人院》中,就塑造了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护士长瑞秋,堪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化身。主人公墨菲在瑞秋跟前的碰壁种种,不妨看做社会偏见的缩影。而在本片中,导演用同样的手法,塑造了一位一号反派——御用作曲家萨列里。这个角色承载了整个时代的“庸才”们对莫扎特的钦羡、嫉妒、愤懑甚至加害。其实,不过是导演为营造氛围进行的误读。历史上的萨列里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李斯特、贝多芬等许多大牛,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电影中,Tom Hulce饰演的莫扎特,招蜂引蝶,怪笑连连,满嘴脏话,放浪形骸,瞧着实在并不很像“天才”。可据传莫扎特就是这样不靠谱的。他不喜欢读书,从小就习惯了自驾游,尝尽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这个不世出的上帝之子,五岁时成人般的老成,三十岁时却孩子一样顽皮。比起音乐,更喜欢跳舞,他留下的家书中脏话连篇。不仅打得一手好弹子,还参加了秘密的共济社。这样一个不太“纯”的人,写的音乐却纯真如跳跃的小童。

    他去世百年后,有点为世人冷落,之后又再度热起来,一直滚烫到今天。萧伯纳认为,冷是因为从前热过了头,以及拙劣的演奏和指挥。公平地讲,是海顿给他以影响又反过来受他影响。而那比他小十几岁的贝多芬,《第一交响乐》中明明有莫扎特的的影子在逡巡,可暗暗又有新的英雄气概在迸发。莫扎特的高明之处在于既对内行有交代,又满足了外行悦耳的要求。他自己有封家信中谈到刚谱成的钢琴协奏曲:许多地方只有内行才知其妙,至于外行,也会喜欢,但好在哪儿,莫名其妙。

    大主教的主管那著名的一踹,让莫扎特沦为沿街兜售脑浆的乞丐。他留下的许多乐稿,有些只开了个头,写了若干小节便搁下了。有人以为这是江郎才尽,可其实是因为无人订货,不能换面包,天才就懒得记录下脑子里天然的妙想。有人向他定制一首二重协奏曲,写好后订购者竟只给一半的酬劳,理由是:叫你到府里授课已经是天大的面子。

    活着的时候,人们总把他看成一个标新立异之徒。他死后百年,萧伯纳等人才顿悟:莫扎特其实是一代乐风的总结,犹似拉斐尔之于绘画,莎士比亚之于戏剧。至于莫扎特的死因,中毒之说早已澄清是子虚乌有,本片中风雪中下葬贫民墓地的镜头,也是艺术化了的。究竟葬身何处,已经不重要。倒是可惜了那些曲子,随天才肉身的陨灭而就此不见天日。影片的最后,导演很突兀地给了一声莫扎特招牌的怪笑,而观众却泪如雨下。

    庸才们是早已经习惯用半吃醋半嗔怪的口吻对上帝抱怨的:他是上帝之子,受上帝之爱,我们都是他妈的被抛弃的灵魂。多数人即正义,大众从来认为自己无辜。越是罪大恶极的,却越充满了罕见的委屈。是不是无论怎样的艺术,都不能做到遗世而独立?是不是无论怎样的天才,都免不了要为庸才甚至蠢材所狎弄?难怪古人云:“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早于时代而生,必死无疑;晚于时代而生,必死无疑。

    现世多奢谈“神童”,却不过是成年人无耻的嘴脸和庸俗的审美在儿童这个无辜客体上的主观投射与意淫。突然记起,那天有人招呼去看音乐会:“走啊,去看神童!”“哪个神童?”“郎朗呀!”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

PS:豆友补充,Amadeus翻譯成“莫札特傳”是一個明顯的偏離主旨的誤導:應該翻譯成“上帝之寵”,或“神之偏愛”。这个由头太多评论写过了,所以没在正文中提出,附在后边吧。

    这部电影的OST还是很棒的,建议找来听听。

 6 ) Ars longa, vita brevis

这是一篇不太想说技术的影评。

我并没有特意重新再看一遍过。我只想说说,当你忘掉这些演员后面有摄像机,而是只有你的的时候,粗粝,不经过叠嶂的知识加工,又最经时间考验的记忆中感受。

上一次,是几年前纽约圣诞节前的一个寒冷的夜晚。一家精品旅馆找出了一份保存完好的胶片拷贝,于是在自家的地下小影院举办的放映。画面自然有一些岁月的划痕,观众三三两两不过十人,制作人和女主角也在席间,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便是Q&A,大家各自侃侃而谈一个小时,从筹备到拍摄的过程,也少不了一些趣事,直到观众所有问题问完,仍是依依不舍。那时我突然觉得电影艺术和观众该有的距离原来就是彼此面对面,没有托起来,也不需踩下去,坦白说,踩也是很费力的,谁想一天到晚放眼望去只能踩,只能恨呢?


个人的奋斗可以有,历史的进程不可无。这电影拍摄本身相当的应景。福尔曼流亡美国,拍完《飞越疯人院》以后,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能回到祖国老家拍电影,全程剧组宾馆被装窃听,拍到哪里秘密警察鬼鬼祟祟跟到哪里,好像一部关于莫扎特的biopic能搞出什么通敌卖国的阴谋诡计(虽然也不是没可能)。

铁幕下长大的福尔曼,太清楚那些不是东西的东西是什么个东西了。没有赤色的创伤是很难拍出《飞越疯人院》的。18世纪的维也纳虽然没有干部书记,但家长式的威权资格老要管教管教桀骜不驯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老爹门口一站,哪管你写得好不好,上来就失望煤气灯,让人自动觉得有罪喘不过气来。几个老不死眉来眼去三言两语,几下就能塑造出那种令人作呕的教导主任式的压抑。到底是霸占着解释怎样是艺术和什么是美的权力。德不配位,但就是放在了能压你一头的上面的位置上,掌控着你能自我实现的边缘。这就是我们对《飞越疯人院》里的护士长或者《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的乌姆里奇源自于童年近乎PTSD式的生理不适。你可以说他们代表或者象征着那种抑制生命生长的恶;你也可以说恶的触手爪牙,物理的延伸,别的啥都不干干不了怎么就偏偏来制你。个体消亡附依了也好,还是长出来的盘纸错节,他们唯独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人的形态,只是恶的平庸,只能是抽象的“他们”。

而萨列里不同。是人。是我们。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萨列里的煎熬,虔诚,牺牲,委屈,虚荣,不甘,愤恨,羞愧,嫉妒。你也看不到“他们”有萨列里的欣赏,懊悔,自责,甚至最后真正的钦佩。莫扎特死前短暂的一瞬,是通过萨列里的手写下来的。

你怎么就不懂呢? 不不不,你太快了,我不懂啊。

那一面催,一面一副急着要哭的样子,还有紧接着以为作业已经可以交差,而天才才刚要施展才华的反差都让我揪心。这些都是太过熟悉的感觉,只要你有过一刻想要争取。中学时候一道数学题做不出的懊恼,平静下来花好久做了出来,却总有人不打草稿就能说出答案的,你想到的当然不是把你同学干掉,而是嫌自己太笨,这种智力的崇拜当然是病态的,可是我们又无时无刻地被逼着赤裸地比较,从文艺复兴的画家们到中学课堂,“你有还是没有”的问题都在折磨着我们。

但萨列里最后还是触碰到了他一生都觊觎的那点神性了,尽管是那么短,他也在那一刻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样的一件事情。明白了有些东西高于我们。高于个人,甚至高于作者,接手的人知道有更大的责任,要保留下来,就像维吉尔死前想要付之一炬的《埃涅阿斯纪》诗稿。他的救赎并不是垂垂老矣时在精神病院承认自己是凶手的忏悔,而是莫扎特的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开始了,毕竟……他也完全可以烧掉或者说是他写的不是嘛。

反观他们呢,始终就只有那种你能奈我何的傲慢,好像校长站在领操台上放眼望去,几百个人齐做广播操就是好,齐是自我意志的延伸。瞧他们乱涂乱画莫扎特手稿的给得意的,有萨列里的勇气承认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么?好在小人得志虽然卑劣,但看来没有什么深度。太监坏,也就是坏在sm道具花样多而已。要去humanize他们是很难的,做正常人做的事也似乎不可想象。你指望他们眼里,他上帝算个什么东西?


朋友曾经跟我开玩笑说,虽然正能量和封建毒草这样的词很蠢,但这里的毒草也未免太多了一些。要么是春药,要么是毒药,过把瘾,求速死,做鬼也幸福。真正给你力量的几乎没有的。壮志凌云一定要浇灭,才华横溢一定要辜负,伤痛和无能上瘾。连李白也是“且放白鹿青崖间”,仰天大笑,避世吃老酒。

萨列里本应是最懂莫扎特的人,结果不做高山流水,偏偏要做特供审查员打他的七寸。有个不懂还得硬装懂的皇帝,几个指手画脚的乐师做领导,有个从小摁着他窒息的爹,有个养女儿跟养狗一样还“你弹你弹呀”的土豪(philistine)老板,有个势利眼丈母娘。甚至他自己也肆意挥霍着才华。得承认,唯一有点倒霉的倒是他的老婆。

何等的孤独。美好的东西像是世界的囚徒,但也有如希望自由和真理啊,关都关不住。

莫扎特走投无路接私活写出了《魔笛》,这相当于在情感公众号上写《安娜卡列宁》了;丈母娘叽里呱啦追着一顿骂,他眼睛一亮,镜头一切切到夜后咏叹调,本意是幽默,可怎能叫人不动容呢?(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真的。)

我人下流,但我的音乐不是。(I'm a vulgar man. but I assure you, my music is not.)

莫扎特的音乐就是一支穿云的箭,是莎士比亚说得最好:

Who doth permit the base contagious clouds To smother up his beauty from the world, That when he please again to be himself, Being wanted, he may be more wondered at By breaking through the foul and ugly mists Of vapours that did seem to strangle him.
—Henry IV, Part 1 1.2.205–210

牢笼里的鸟儿要唱歌,栀子花都是痛痛快快地香。肖申克里公放(正好又是)《费加罗的婚礼》,Sia的大俗歌里唱的那样,我不管,我要唱,走调也要唱,不唱就会死。不是争一口气,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只有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雨水冲刷疮痍大地,石头缝隙迸出的一朵花。

原来人间的美是这个样子给人力量,给人希望,像那句话说的,猛然发现,并非死亡漫漫,而是生生不息。悲剧是悲剧,前半部阳光明媚意气风发,后半部寒风凌冽雪上有霜。但抹抹眼泪又何妨。美好的音乐确确实实是留了下来,生命一瞬,艺术永恒。阉不掉,谪不了,美属于我们全人类。


福尔曼18年去世了,所以夏天时候,我在电影节上看了他生平的纪录片,不长。这是那天最后一档,意料之中的是观众寥寥无几,我又想起纽约的那个夜晚。一对老夫妻开始还兴致勃勃,刚15分钟看完导演父母在集中营双亡后就起身离去。 …… 结尾,福尔曼搬回了捷克,最后他说几句话,我概括大意是:他们虽然已经倒了,但我们被他们弄坏过的脑子,还要好久好几代人才能修好。

我深以为然。

 7 ) 三星,差不多了,很高了

我给的豆瓣评星:三星

标题:三星,不能再高了

莫扎特传的剧情确实很精彩,是一部大片的样子,的确莫札特也有一个大片式的人生。该片的阵容也是相当豪华,我指的不是演员阵容,而是演奏背景音乐的乐团——指挥大师内维尔·马里纳爵士的,世界最顶尖古乐团之一的圣马丁室内乐团。

但是,既然片名叫《阿玛迪斯》,中文译名又叫《莫扎特传》,那它应该是一部真实还原莫札特一生的传记性电影……

 

本片采用倒叙的手法,整个故事是由“害死莫札特”的萨列里讲述的。全片的主人公就是两个,莫札特和萨列里,讲述的就是萨列里如何嫉恨莫札特,描述的是萨列里视角中的莫扎特。当然,从某个人的视角来记录另一个人,是常见的人物传记所用的方法,但是……

全片(或者说全书),有一个核心的线索,就是萨列里对莫扎特的嫉恨。萨列里就是因为杀害莫扎特后,精神分裂被送进疯人院后,跟神父忏悔时说起整个故事的。但问题在于,“萨列里杀害莫扎特”的这件事,本身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没有任何一丁点依据。也就是说,《阿玛迪斯》这本书,是一本小说,就像《三国演义》那样,《三国演义》只能叫《三国演义》,我们不能叫它《三国史》。而导演,把它拍成了传记电影,中译名干脆就叫《莫扎特传》。而我们中国的观众又把它当做莫扎特的人物传记来看,看到的必然是一个不真实的莫扎特,和一个不真实的萨列里……而从配乐由马里纳和圣马丁乐团演奏演奏这一点上来看,导演的初衷的确是把它当做一部传记小说改编电影来对待的。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也是最蛋疼的,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说了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时不时的还Fuck , Bitch,Shit……拜托,你是好莱坞大片,不是美国电影爱好者用iphone拍的手机电影……难道不能找到几个会说德文和意大利文的演员吗?我知道原小说是用英文写的,但我相信如果能成为畅销小说,不可能没有德文版吧?《切格瓦拉》的导演也是美国人,但它是西班牙语电影。《教父》中的演员也基本上是意大利人,完全用意大利式的英语和意大利语进行对白……就算蠢到极致的中国导演也知道,日本鬼子讲中国话是不流利的,是你滴我滴的,是死啦死啦滴的,日本鬼子不会说我操,不会说哎呦妈呀大爷您这是干啥呀大姐您甭管那小兔崽子傻了吧唧的爱干啥干啥切~……你知道看着说流利美语的莫扎特,有多么别扭吗?

还有就是,虽然我不是老脑筋了,不会动不动就想到淫秽色情有伤风化……但是,莫扎特老婆脱衣服露出酥胸那一段,在这部电影中,有必要吗?和主题有关吗?还弄了有那么长一段时间……哎,这又不是铁达尼号,也不是揭露“潜规则”现象的电影,这是莫扎特传,我只能这样理解了:这是好莱坞大片的商业技法,而已……莫扎特传,和莫扎特老婆脱衣服有毛关系啊?哪怕安排莫扎特和他老婆做爱,也比这个强,这简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下好了,萨列里不仅是小气鬼,又变成色狼了……

其他的,莫扎特是维也纳三圣之一,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而这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说是传记,实际上根本讲的就是萨列里和他的恩怨……海顿是莫扎特重要的前辈,是莫扎特崇敬的人,而在电影中根本没有出现真人(只是在莫扎特家中有挂像)……中国一部著名电视剧,陈道明的《康熙王朝》中,那些康熙一生中重要的人物都出现了,比如福临、孝庄、吴三桂、鳌拜等等,最后康熙老的时候,康熙爷对皇孙玄烨的宠爱也预示了清王朝的未来……而被莫扎特高度赞赏的晚辈贝多芬也没有出现……在这部电影当中,维也纳城好像只有两个音乐家,萨列里和莫扎特……虽然如果既要出现海顿又要出现贝多芬,作者肯定也照顾不了那么多,剧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因为一个脱离时代背景的孤立的莫扎特,怎么看都是虚无飘渺的。

本片的演员选择也不是很成功,不光是演员讲英语的原因,因为那个演员不太像他……还有莫扎特的那个假发,Oh My God! 导演你当那个是COSPLAY啊?莫扎特的肖像画里面的假发好像不是这样子的吧,虽然我相信真实的莫扎特肯定不会像在被画肖像时那么样去打理他的假发,但也不至于那样子吧——那里是宫廷,不是马戏团。

挑刺挑了那么多,不过电影看还是蛮好看的,就把他当音乐电影看吧……看在马里纳爵士带来的美妙音乐的份上,给三星……

 8 ) 庸人弥赛亚

“莫扎特传”的译名名不副实,因为并非是忠实于人物真实经历的传记电影,而更像仅从真实历史借去只鳞片爪再用想象连缀起来的虚构作品(不过如莫扎特死后被草率葬在公共灵位的引人扼腕的结局已经广为流传得成为他公共形象建构的一部分)。另外莫扎特的故事是由一位宫廷乐师萨列里讲述的,于是在原本就不可靠的历史文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叙述者视角的限制。同时以莫扎特的嫉妒者-崇拜者萨列里的晚年讲述来建构他的一生,既避去无趣冗杂的琐碎,他的形象又在萨列里的痛苦挣扎中愈发鲜明。

萨列里的人物设置远不是仅作为莫扎特形象建构工具而已。莫扎特在他的选择叙述中形象的某些特质被突出,因而作为典型形象的人物得以确立,然而获得鲜明典型性的同时丧失深层灵魂的多义。莫扎特的形象从登场起即固定,或者说并非是通过后续情节对主体人物的形象进行运动式的补完,而只是不断强化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的形象而已。萨列里却恰好相反,可以明晰地看到他灵性的挣扎和善恶二分的紧张,而他的形象在运动的情节和叙述推进中逐渐丰满。

在分析萨列里之前,先来关注莫扎特的父亲。父亲在电影中真正出场的时候不多,可他却起到极为关键的符号作用。父亲首次出现在莫扎特欧洲巡演的时候,与萨列里不懂音乐的粗鲁父亲对比。第二次是终于摆脱父亲束缚的莫扎特违背父亲而提前结婚。第三次是父亲来到维也纳。第四次也是父亲本人最后一次出现,父亲因拒绝萨列里匿名送来的女仆而与史坦丝发生争吵,最后离开维也纳返回家乡。

父亲来到维也纳,在楼梯上张开黑斗篷。

首次出场表现的是威严的父亲对莫扎特的全权掌控,或称之为父权的压抑。以结婚为标志事件,莫扎特以为可以终于从父亲的阴影中走出,兴高采烈地向父亲寄去一封信。父亲来到维也纳,尤其是站在楼梯上张开黑斗篷抱住莫扎特的那一幕极具象征意义。莫扎特表现的是对一位神圣父亲天生的本性向往,手忙脚乱地用各种行为来讨好。以婚礼作为“谋杀父亲”的事件失败。第四次,父亲作为抵御者的行动失败而“溃逃”,萨列里的介入(女仆)开始渗透进来。精神上“谋杀父亲”的努力失败,甚至父亲肉体死亡后,阴影依然笼罩。

得知父亲去世消息后,镜头给到父亲画像。画像也始终悬挂在此。

歌剧《唐·乔望尼》中死去的将军,“他唤醒了父亲,在世人面前指责儿子。”(萨列里语)萨列里最后实施的行动就是模仿父亲的穿着,如未散去的鬼魂。

《唐·乔望尼》

除晚年萨列里的讲述外,电影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九十分钟,萨列里在此阶段的变化可以在他对上帝的祈祷中窥见一斑。 幼年萨列里随父亲去教堂参加礼拜,父亲在祈求生意兴隆,他却在默念,“上帝,使我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让我通过音乐赞美您的光荣,我自己也能因此而荣耀。亲爱的上帝,使我闻名世界,使我声名不朽。即使身亡后,所有人都赞美我的音乐。作为回报,我愿奉献出我的贞洁,我的努力,我的谦卑和我每一刻的生命。”

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萨列里为他写作欢迎曲,写完之后感谢上帝。

萨列里迎接完莫扎特回来,受到打击。“我所要的只是歌颂上帝,他给了我这种欲望,却又使得我如同哑巴。为什么?若不要我用音乐赞美,为什么要给我欲望?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却不给我才华。”

萨列里心爱女人的心被莫扎特占据后,他祈求上帝快让他走。“上帝到底有何意图?是在测试我吗?想让我了解宽恕的意义,不管多么痛苦都不要心生攻击?为什么是莫扎特来测试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恨意,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残暴的想法。”

莫扎特的妻子史坦丝晚上来萨列里住处前,萨列里祈祷,“亲爱的上帝,给我能力,写出真正的音乐,让我知道你还眷顾我。”

“从此我们势不两立,因为你选择了自大、色情、下流、幼稚的男孩作为你的工具。所给我的奖励,只是让我能了解他的才华。因为你不公道、不仁慈,我拒绝你。我发誓,我要尽我的能力去害他,我要毁了你的工具。”

第二部分是九十分钟到一百二十分钟,萨列里派出女仆开始实施行动。第三部分是莫扎特父亲去世直到他自己去世,萨列里穿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的穿着去勒令莫扎特写作《安魂曲》。“最后萨列里写的真正美的、具有深度和热情的音乐奏响在莫扎特的葬礼上,萨列里终于受到了上帝的感召。上帝被迫去听,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最后我终于可以取笑他。”

写给一位应该有《安魂曲》却没有的人。

可以明显看出,电影除了表面的莫扎特故事外,还暗藏着一条萨列里的主叙事。这条叙事我将其称为,作为弥赛亚的萨列里故事。此之谓“庸人弥赛亚”。

与道成肉身,创世之前就与上帝同在的耶稣基督不同,作为“庸人弥赛亚”的萨列里并非是天赋的,而是自致的或者说上帝以另一种形式“任命”的“拯救者”。这体现在他和上帝的紧张关系中,幼年时祈求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不久他的父亲在用餐时噎死,他得以顺遂心愿。但在见到莫扎特后,深昧莫扎特惊人天才的他发觉自己的平庸开始嗔怪上帝为什么只给予以渴望而不赋予以才能,于是只能在二者间挣扎。他同上帝的关系也非耶稣基督式的,而是永远处于挣扎中。“你那仁慈的上帝,宁愿毁了自己的最爱,也不愿让庸人分享一部分光荣。他杀死了莫扎特,却使我活着,折磨了我32年。我慢慢看到自己消失,我的音乐消失,直到没有一个人弹奏。”上帝所降临给他的启示是莫扎特,使他得以了解到自己的平庸,同时却没有逃脱的途径。

莫扎特当着皇帝的面使他难堪、夺去他心爱女人的心,“那是上帝,透过荒唐的笑声取笑我,把我的平庸展示给大家看。”他一直处于天才与庸人二分的紧张之中,而迫切地需要解脱和拯救。上帝提供启示而不提供拯救,只能依靠自己。而莫扎特逝世后,他仍然要忍受“平庸”的折磨,看着他的音乐渐渐消失。他的报复之路即是一次“救赎”之路,为人类的“平庸之恶”而受难。

而在萨列里痛苦的受难之后,世间平庸的恶被引入启示之中,萨列里在“报复之路”中献身。电影最后,萨列里给所有庸人献上一场盛大的弥撒,以血腥方式献身的萨列里在弥撒中再次以不血腥的方式为所有庸人而奉献。此奉献确实赎罪。

不作为所有人类的弥赛亚,仅作为“庸人弥赛亚”的萨列里,与作为弥赛亚的耶稣对位,完成一次对人类精神的审视。

我代表全世界的庸人,我是他们的英雄,我是他们的守护圣人。到处都是庸人,我宽恕你的罪,我宽恕你们的罪。

Requiem æternam dona eis, Domine, 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让永恒的光照耀他们。

 短评

萨里埃利望着床上疲倦的天才,他曾在宫廷里见过他的轻佻,在剧院里见过他的狂放,却从未如此近距离,替他触摸安魂曲的音符。他狼顾了一生,奈何天才却向他致谢。从此再无一人才华若万丈高楼,指挥时千军万马。庸才向上帝求乞一世眷顾,他以为自己是天才的影子,却忘记天才就是光。光,从来都没有影子。

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和我想象中的莫扎特先生的形象相差甚远.

8分钟前
  • kingfish
  • 推荐

背离历史真相而求革新与前卫的传记片可以走到多远?《莫扎特传》靠一个甘愿禁欲的虔诚信徒毁灭信仰、嫉妒致疯的“新说故事”,足以代表好莱坞给出的最高峰之一。“我代表世间所有的庸才,我是他们中的佼佼者,我宽恕你们,哈哈哈哈....”亚伯拉罕,伟大表演的范本。音乐剧跨媒介的互文尝试亦相当成功。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神赐世人天才 世人葬送天才

13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伪君子对真朋克的羡慕嫉妒恨,艺术的大门不向藏污纳垢的心灵敞开。天才与平庸、叛逆与守旧、平民与贵族,精致复杂的鸡血鸡汤经典。当你无限接近我却永远也无法与我平起平坐时,你最懂我。毁灭你之前我真诚地对你说,你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与萨里耶利对各自父亲的态度值得玩味。

16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

我出生时拍的一部片子 我戏称一九八四年是不死年代 八四←→不死 所以一有人问我几岁了 我总是会说「不死年代出生的」 虽然基本上讲的是一个嫉妒的故事 但是八四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真是叫人吃惊 莫扎特传的音乐真的是很震撼人心

1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懂你,这是我的荣耀,这是我的悲恸。

21分钟前
  • 右手
  • 推荐

在許多莫札特的生平記錄中, 這首安魂曲事實上是未完成的, 而在電影中, 薩耶里極度想要除掉莫札特的部份也稍嫌誇大。不過整體而言, 整部電影敘述莫札特的生平, 穿插著他的創作, 將觀眾帶領到音樂的最高境界,實屬佳片,值得一看。

25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小时候看这片儿,同情莫扎特。现在再看,同情的就是那个嫉妒莫扎特的乐师了。“上帝既然给了我欲望,为什么不给我才华!?”此问堪可让天下庸才抱团一哭!

27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非常好。唯一的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总觉得男主角长得像蔡康永,连同女主角也越看越像小S起来,结果我总有《康熙来了》穿越的错觉。

30分钟前
  • 寄意寒星
  • 力荐

#重看#4.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天才总是不容于世地孤独前行,以对手的视角描述莫扎特一生,更反衬出他天真的赤子心,这种几乎沐浴着神之恩典的天分,即使用尽阴谋也难掩的光芒,也真是叫人绝望;世间庸才自然无法明晓一抔黄土下的炽热灵魂,大部分人都淹没在嫉妒、愤怒和欲望中。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屋子的假毛怪!与史实不大相符,仅供娱乐的视听享受~演M的筒子不仅长得像马,且笑起来也像,怪不得化装舞会也戴马头~他老婆好少女,虽瘦但胸不小~【天才总被庸才包围:爹爱钱,老婆爱钱,丈母娘爱钱,同行排挤,上司不赏识】M本质是少年人的轻快欢乐,米国人更喜欢他。共济会。男主是gay

39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180min导剪版。一天不妒英才,二众生不平等。摄剪乐演服化道全方位教科书,开场五分钟就能预知的三小时古典主义享受。无论是关于谁的传记电影,自圆其说永远比还原真实重要,因为真实还不原,比电影更能“还原真实”的媒介也多了去了,相信以“曲解”为由贬低本片的各位比起导演都是超级庸才。

4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hahahhahahah 他的笑声太迷人了

45分钟前
  • 周祺 Zhou Qi
  • 力荐

如果你在生卒年见遇见过一个旷世奇才是何等的幸运,当你费尽心机却无法掩盖他的光芒的时候,又是何等的悲哀~~

50分钟前
  • 冥王疗愈师
  • 力荐

电影凭空加入一个上帝的第三方,萨列里向神父忏悔,把莫扎特的才能归结于上帝的赠与,把自己的妒忌视为对上帝的对抗。如果没有这个视角,二人的纠缠只是纠缠,加入了上帝这一层,就变成了天才超越时代的命运。

51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当庸才遇上天才,羡慕过后只剩嫉妒!影片有两个地方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莫扎特的笑,二是莫扎特妻子的甜,真是太甜了~~

54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Too American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杰出的存在似乎总有着宿命般的悲凉与无奈,只留给世人无尽的唏嘘感慨。上帝派他将最美妙的旋律带往人间,人类却用虚荣与嫉妒的原罪亲手将这份来自天堂的恩赐摧毁。他离开人世时穷困潦倒,长眠之处甚至没有一块墓碑,只能租借棺椁搬运尸骸,与贩夫走卒在同一土坑中被污泥掩埋。

57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A-】教科书般的剧本,教科书般的剪辑,教科书般的表演,教科书般的音乐(这点得益于莫扎特本身的牛逼),没有任何理由不给五星。Too American?那又怎样?电影够好就行。

1小时前
  • 掉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