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

剧情片德国2015

主演:阿努克·斯戴芬,布鲁诺·甘茨,安娜·申茨

导演:阿兰·葛斯彭纳

 剧照

海蒂 剧照 NO.1海蒂 剧照 NO.2海蒂 剧照 NO.3海蒂 剧照 NO.4海蒂 剧照 NO.5海蒂 剧照 NO.6海蒂 剧照 NO.13海蒂 剧照 NO.14海蒂 剧照 NO.15海蒂 剧照 NO.16海蒂 剧照 NO.17海蒂 剧照 NO.18海蒂 剧照 NO.19海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15:25

详细剧情

海蒂(阿努克·斯戴芬饰)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伶仃飘零,所幸得到了姨妈的收留,然而,这照顾却不能够持久,最终,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投奔住在那里的爷爷(布鲁诺·甘茨饰)。在村民们眼中,爷爷是个倔强而又古怪的老头,对其敬而远之,然而海蒂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发现了爷爷深藏在内心的柔情,一老一少两人卸下心防,相依为命。一个放羊男孩成为了海蒂的新朋友,两人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长,海蒂被迫离开了爷爷和男孩,来到了富家小姐克劳拉(伊莎贝尔·奥特曼饰)家中,做她的玩伴。克劳拉的双腿生来不能行走,个性亦因此而内向怪癖,海蒂的到来替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找回了久违的快乐。

 长篇影评

 1 ) 长大以后才读懂的童话

《海蒂》这本书是我小时候非常爱读的,那时候喜欢只是因为向往书中描写的人间仙境般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和充满趣味性的情节。这样一个天真活泼,不用上学,每天漫山乱跑的女孩的生活与我的相差甚远,我觉得美好得像个童话。
现在距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过去了至少十年,我再看这部电影,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里面有太多情节让我产生感触。
海蒂父母双亡,原本抚养她的姨妈为了出门工作将她丢给爷爷,后来又为了酬劳而用谎言把海蒂骗到城里去给克拉拉陪读。孩子如此弱小,他们的命运只能由大人主宰。
富家小姐克拉拉衣食无忧,生活无缺,但父亲常年在外,每天围绕她的只有管家和佣人。海蒂的到来让她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她怕失去海蒂,因此明知海蒂很想家也不愿让她离开。
海蒂来到乌斯曼家后,看到面包首先想到的就是山上牙齿掉光无法拒绝的奶奶,于是每天偷偷积攒一个面包准备带回去给她。想家的时候捧着爷爷送的木雕默默流泪,最后离开时又把木雕送给克拉拉。
要说最戳我的,还是海蒂在课堂上说自己以后想写故事,受到全班人嘲笑的情节。阿尔卑斯山上的这个小镇里的人们,善良质朴,但也短视愚昧,他们不能接受外来事物,也不能接受超过认知范围的想法与生活方式。这哪是他们的过错呢,生于这个世界,像蒲公英随风降落,落在怎样的土地上,拥有怎样的境况,就会长成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思想,这些很多时候是别无选择的。
一个人身上的天真,纯善,勇敢,信念可以感染他人,改变命运,这大概就是作者最想说的吧。我也是如此希望和相信的。

抛开情节不谈,这部电影非常忠于原著,梦幻般的美景和我童年阅读时的想象一模一样,两个小演员都美得像天使,更可贵的是毫无表演痕迹。总体印象是非常的清新自然,看下来心情很舒畅,并且是能给人留下余韵的好电影。绝对会不时重温,非常推荐。

 2 ) 《海蒂和爷爷》:纯真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今天去看了电影《海蒂和爷爷》,观影过程中,脑袋里循环播放的是:哇!这也太美好了吧!这也太可爱了吧!本想要偷懒一下,可还是忍不住写了影评,或者说观后感更合适。尽管可能能在网络上下载到,但这部电影必然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

关于瑞士,在个人的认知里是,风景如画的童话国度,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两次世界大战均保持中立因此避免了战火的侵袭,擅长制作手表,有一所为全世界富人管理资产的银行,小时候常常与瑞典搞混……而在今天,又得到了另一个瑞士的标签——#小天使海蒂生活的地方#。

电影《海蒂和爷爷》改变自约翰娜·斯比丽著同名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是1880年,上一个出演海蒂的女孩是已经故亡的秀兰·邓波尔,电影上映时间是1937年。直到今天,一个多世纪之后的现代社会,海蒂依然有着无比动人的魅力,她可爱善良天真充满活力,犹如天使或是精灵,我无法想象有人会不喜欢海蒂。

她太过美好,以至于有小孩在观影过程中大声说话,我都没那么反感了!看到海蒂,看到阿尔卑斯山的风光,没有办法产生不高兴的情绪。

海蒂的故事简单的过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双亲去世的海蒂,被姨妈送往性格古怪的爷爷家,爷爷不愿意和海蒂一起生活,打算让牧师找地方收养,不过爷爷最终被海蒂打动,决定留下海蒂;

第一部分结论:不会有人不喜欢海蒂!

2.姨妈回来偷偷将海蒂送往富人家,陪伴富人家的小姐克拉拉,海蒂不得不学习各种礼仪,因此身心感到压抑,尽管和小姐结下友谊,但还是非常想念故乡;

第二部分结论:不会有人不喜欢海蒂!!

3.几经波折,海蒂终于重返爷爷的身边,再次可以看到蓝天雪山,可以和皮特一起放羊,有一天克拉拉也来到这里探望海蒂,在住在爷爷家的日子里,无法走路的克拉拉居然重新站起来了。

第三部分结论:不会有人不喜欢海蒂!!!

就像没有人不喜欢大熊猫一样,也没有人不喜欢海蒂。当然,在这部电影中,我还获得了其他结论:

1.瑞士,当之无愧的疗养圣地,坐轮椅的能给整步行了!

2.瑞士羊奶似乎挺好喝的!

3.不喜欢猫的可能真不是什么好人!

4.生活在环境糟糕的地区极有可能会诱发精神疾病!

……

以上都是玩笑。

《海蒂和爷爷》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电影,但用成年人思维去看这部电影,是幼稚的,也是可悲的,它蕴含着纯真的力量,像一块抹布,拭去那些心灵窗户上的灰尘,让人回想起童年时代的欢乐记忆。

故事里的人也都是可爱的,像天使一样,即便偶有糟糕或糟糕的地方,也没有坏到哪里去。爷爷没有抛弃海蒂,姨妈抚养了海蒂5年,也没有把海蒂送到更坏的地方,管家小姐不喜欢海蒂但至少没有使用暴力,暴躁的家庭老师还算是有耐心,富人老爷也不是狠心贪婪的丑恶资本家,小男孩皮特爱恶作剧,但没有坏心眼……

没有仙女、精灵、传说,这个儿童故事却更像是童话一样,或许就是因为故事中的人都太好了,海蒂是幸运的,她也值得这样的幸运,但话说回来,所有的孩子也都应该值得这样的幸运,拥有美好的亲情、友谊,遇见善良善意,接受正确的引导。

可回到现实里却并非如此,对比现实和电影,这样的美好才会更让人想要流泪。

 3 )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

故事里海蒂从小跟着姨妈一起生活,后来姨妈把她送到了阿尔卑斯山的爷爷那里,爷爷是个脾气古怪但却很善良和蔼的老头,开始时他想把海蒂送给牧师,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心因为海蒂变得柔软起来,他喜欢上了这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他规定海蒂每天放羊前必须喝一大碗羊奶,他让邻居Peter带着海蒂一起去放羊。海蒂爱上了那里的草原,湖泊,森林,还有羊群。她每天光着脚在草地上奔跑,微风吹拂,鸟儿歌唱,快乐得仿佛整座山都是她的游乐场。

可是后来姨妈回来把她送到了法兰克福一家富贵人的家里,海蒂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开始学会各种礼仪规矩,每天被局限在房子里不能出门,那里打开窗户也看不到山。虽然每天都有松软的面包,华丽的衣服,可海蒂还是不开心,她想念爷爷,想念小伙伴,想念阿尔卑斯山的一切。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大家发现了海蒂有晚上会梦游,医生看出了海蒂梦游的原因在于她的心病,在医生的建议下海蒂最终回到了阿尔卑斯山。而在阿尔卑斯山下,海蒂又变成了那个天真快乐,满山奔跑的小女孩。

看完电影后我在想,其实像海蒂这样天性纯良,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注定是属于大自然的吧。

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

我读小学时,放寒暑假之后我爹妈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照顾我,所以会把我送到爷爷家去。爷爷家在农村,从那里到城市每天只有两班车,街上的商店寥寥无几。尽管那里交通不便,,可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童年的我最快乐的时候。

我记得离爷爷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河,那时候河水污染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河流清澈见底,偶尔还可以看到河底游过的小鱼,石块旁躲躲闪闪的螃蟹。夏天时,我总是和小伙伴在一天最热的时候来到河边,太阳越大,我们就越开心。她们总是穿着衣服跳进河里,游泳嬉戏,摸鱼捉蟹,用手舀着水往对方脸上淋。我不会游泳,就坐在河边脱了鞋子用脚踩着水看他们打闹,偶尔水花溅过来,打湿了全身,我也不恼,反而跟着他们一起傻笑。阳光撒向水面,河面雀跃起的斑点亮闪闪的像鱼鳞,一天又一天的午后,就在这样的阳光和笑声中滑过。

我们经常在水里一呆就是一个下午,没有手表,太阳就是天然的时针。夕阳染红整个水面时,我们便知道回家的时候到了。穿着湿哒哒的衣服走在回去的路上,头发还湿哒哒地滴着水,路上的灰尘和泥土沾满脚趾,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那时我坐在河边什么也没想,不去想人生苦短,不去想爱而不得,和三两好友,就这么一直嬉笑打闹。我丝毫没有意识到,那时候纯粹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里再也无法复制。

那时候我堂姐也经常去奶奶家玩。我们两个年纪相当,臭味相投。我记得我们喜欢去街上买一块钱三包的垃圾食品,然后晚上睡觉时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吃。那时奶奶家还是砖瓦房,我们就拿着毛笔在墙上面画画,写XX是个小画家,爷爷也不管我们。有星星的晚上,我们会搬两根板凳到院子里,一边看星星一边说悄悄话,明明两个人都是小屁孩,却喜欢一本正经地说班上哪个男生最好看,学习最好,有好多小女生在他屁股后面追着跑。白天也会跟着奶奶去山上,我知道了原来有肥又矮的茄子树也很矮,而玉米杆则又高又细,丝瓜和豇豆一样长在藤上,基本上我对许多蔬菜生长的认识全部来自于那时候和奶奶上山摘菜。

那时候我觉得奶奶家一切都是好的。喜欢那里夏天种满茄子和玉米的山坡,喜欢傍晚大家吃完饭一起聚在路口的大树下,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东家长,西家短说个不停,喜欢夏天的夜晚田野里叫不停的蛐蛐声和整片天空的星星,喜欢没有霓虹灯也没有纸醉金迷的最原始的夜晚,点点灯火散落在山地间。喜欢听饭点时长辈们说方言叫孩子回家吃饭。

我对童年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在那里,那些时光在我的记忆里就像是一个甜美的梦。所以每次爸妈接我回家时,看到村子离我越来越远,我都闷闷不乐,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像失去了一个很喜欢很喜欢的玩具。我的童年没有阿童木,没有数码宝贝,也没有数不清的玩具。可是啊,我感受到了山间的风,夏日了漫山遍野的翠绿,清澈见底的河流还有无忧无虑的快乐。

 4 ) 关于《海蒂和爷爷》的看点汇总

海蒂和爷爷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电影,而美则是这部电影这大的看点。电影的美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是阿尔卑斯山区那种沁人心脾的美。那湛蓝的天空,偶尔飘过的几朵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错落其中的山石,天然的湖泊,又让人感到别致。成群的山羊,悠悠自得,雄健的老鹰,则在天空中肆意的翱翔,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增添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的美。

第二,是里面的配乐美。欢快配乐覆盖了影片的大部分,每当音乐响起,就好像置身于阿尔卑斯山区,和海蒂一起奔跑,一起追逐那自由的空气。

第三,是海蒂美。海蒂的笑容可以化解世上一切坚冰,让人心生灿烂。同时海蒂内心善良,情感丰富,是她免疫了自身所面临的逆境,而带给他人温暖与爱意。海蒂的美也源自她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难以被束缚的。每次看到海蒂赤脚在山区奔跑,内心就会充满感动与力量。

 5 ) 经典不朽

     《海蒂》是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创作于十九世纪末的文学巨作,作品问世一百多年来多次被搬上银幕,是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让人记忆深刻的影视改编有1937年秀兰邓波儿版电影,1974年高畑勋和宫崎骏版动画连续剧和1993年迪士尼电视电影。每个版本都让《海蒂》焕发出新的魅力,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2015年德国人又将《海蒂》拍成了电影,于是我有机会重温经典,重拾感动。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被姨妈收留,五岁的时候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上由爷爷照顾。在村民们眼中,爷爷是个倔强而又古怪的老头,然而天真无邪的海蒂唤醒了爷爷内心的温情。 放羊男孩皮特成为海蒂的朋友,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好景不长,海蒂被姨妈带到了富家小姐克劳拉家,做她的玩伴。克劳拉的双腿生来不能行走,个性亦因此内向怪癖,海蒂的到来让她找回了久违的快乐,并重新站了起来。
      为什么这个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回想了电影特别打动我的几个场景:
1、海蒂第一次来到阿尔卑斯上,不由自主的脱下厚厚的洋装和重重的靴子,在草上在风中欢快的奔跑。
2、爷爷家里只有一张凳子一张床,他一开始决定把海蒂送去孤儿院,有一天海蒂放羊回来,看见家里多了一张椅子,那是爷爷亲手做的,她知道她可以留在爷爷身边,一头扑进了爷爷怀里。
3、海蒂从法兰克福回到阿尔卑斯山,再次脱下洋装奔向爷爷,爷爷听见海蒂的呼喊手里的东西都激动得掉了,两人奔向对方,相拥而泣。
4、海蒂和克劳拉奶奶说别人都笑她想写故事的想法,奶奶对她说:“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海蒂,他们只见过这个村子,可是你见过外面的世界,不是吗?如果做某件事能让你开心,那就尽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了什么。”
      我明白了,让我感动的是两件事,真挚的情感和释放的天性。
      像冷山一样的爷爷被像暖风一样的海蒂融化,从陌生隔阂到亲密无间再到相依为命,爷孙俩的感情,大概是最普世的感情,无论在哪个年代,在什么环境,这种血缘为纽带的亲情都让人动容。虽然海蒂的生世很不幸,但她并没有真正成为一只飘零燕,正是因为爷爷的爱。
      或许海蒂天生就属于清风和阳光,属于山川和草地,公主般的洋装绑不住她,宫殿般的洋房关不住她,当她赤脚在天地间自由奔跑,她才是她自己。海蒂在法兰克福学会了餐桌礼仪,学会了认字读书,但她并不快乐,整夜以泪洗面,积郁成疾。唯有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才是她的温柔乡和理想地。
      再看海蒂的故事,我已经变成一个大人,我的小友和海蒂差不多年纪,我不知道她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子,拥有怎样的人生,但我想我要努力让她接收到很多很多的爱,让她发现和享受自己天性。孩子的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但最重要,希望她像海蒂一样温柔善良,乐观坚强,用最大的善意面对世界,即便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6 ) 《海蒂和爷爷》:愿你历经苦难,遇见更好的自己

海蒂光着小脚丫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着。她清澈的眼睛和纯净的笑容都很难让人把她和孤儿联系在一起。

但确实在海蒂很小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就去世了。她的姨母德特照顾了她五年就把她送到阿尔卑斯山上,与远离小镇独居高山的爷爷一起生活。

刚开始爷爷于力并不愿意接纳海蒂。她上山后的第一个夜晚是和小羊羔一起蜷缩在羊圈里度过的。

等她刚融入了爷爷的生活,却又被姨妈连哄带骗地卖到法兰克福的泽赛曼家,当克拉拉小姐的伴读。

生活的苦难总是冷不丁地降临到这个小女孩的身上,但她却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在苦难中沉沦。

苦难反而让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善良,也教会了她知足常乐,珍惜当下。她像遗落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精灵,她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海蒂和爷爷》剧照

1. 学会坚强,在苦难中成长

海蒂刚一看见爷爷就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她的眼里充满了期待,她一定认为爷爷肯定会收留她,但爷爷却拿起斧子重重地说“赶紧滚”。

姨妈趁着爷爷不注意丢下海蒂自己下山去了。爷爷生气地回到屋子里,还把门闩了起来,把海蒂一个人留在屋子外面。

海蒂对着屋子喊着“爷爷”,但爷爷无动于衷。海蒂没有哭闹,她平静地朝四周看了看,听见小羊羔的叫声后就径直地朝羊圈走去。

夜晚电闪雷鸣,下了一整夜的雨。海蒂就这样和小羊羔蜷缩在一起,在羊圈里度过了她上山后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爷爷松口说“你睡哪里都行”,但海蒂看到爷爷只有一张床,她就爬上楼梯睡在堆满杂草的阁楼里。

海蒂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只要风儿稍微一停,她就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然后努力地适应这里的生活。

海蒂刚在爷爷这里找到了温暖,却又被姨妈卖到了法兰克福的泽赛曼家。

这家的女管家对海蒂非常地冷漠。因为海蒂推着克拉拉小姐出了房子,女管家就让海蒂面向墙壁、不许吃饭,还吓唬她说“下次再犯就把你关在有老鼠的地下室”。

在她的眼里海蒂不仅仅有“理解障碍”,还是一个“行为粗鲁之极、近乎疯狂”的女孩。

海蒂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小小的她努力地适应着这座大房子里的规矩和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压抑的生活像一张网一样紧紧地勒住了海蒂,使她觉得心里好痛,但也只有在晚上她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才会轻微地呻唤几声。

她从未放弃回家的希望。在睡梦中海蒂一次次地走出了这所房子的大门,她站在门外,面向着阿尔卑斯山的方向。

海蒂终于感动了克拉拉的爸爸。他同意海蒂离开法兰克福回到爷爷身边去。

那张曾缠在海蒂身上的网,一定被她悄悄地织成了一双鞋子。虽然鞋子还有些搁脚,但它却可以带着海蒂走得更快更远。

《海蒂和爷爷》剧照

2.学会善良,用爱温暖世界

在别人的口中海蒂的爷爷是一个“没有信仰,对人充满敌意”的人,所有人都认为他固执、冷漠、无情,甚至还有传言说爷爷杀过人。

但当爷爷告诉海蒂“你得自己判断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呢,还是相信外面的传言”这句话以后,海蒂就知道爷爷是无辜的。她紧紧地抱住了爷爷,还愉快地和爷爷道了晚安。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别人往好处想……”。我想,也只有善良的人才会看见别人内心的伤痛吧。

海蒂还深深地记着皮特的奶奶咬不动硬的面包。在克拉拉家每次吃饭的时候,海蒂都会悄悄地留下一块面包,因为她要把这些软面包带回去给奶奶吃。

为了不让皮特用鞭子抽打山羊,海蒂愿意每天都分一半的食物给皮特。不仅仅是山羊,山洞里的田鼠她都不舍得伤害。

雨果曾写道:“善良的心就是阳光”。海蒂真的像阳光一样,她温柔地照耀着阿尔卑斯山区,并用心地守护着山上所有的生灵,从不忍心它们承受一丁点的伤害。

不仅仅是阿尔卑斯山,无论海蒂到了哪里,她都能给人带来温暖。

因为妈妈的离世,克拉拉大病了一场,从此她就再也不能走路了。她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当海蒂遇到克拉拉以后,她每天都会给克拉拉分享很多关于她和爷爷、她和皮特以及小鹅、小熊等等发生在阿尔卑斯山的有趣的故事。

海蒂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她照进了克拉拉单调、冷清的生活,使克拉拉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后来在海蒂再三的邀请下,克拉拉终于来到了阿尔卑斯山。在海蒂和爷爷的陪伴下,克拉拉居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她可以走路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奇迹,我相信那一定是善良和爱创造的,而海蒂就是它们的化身。她是遗落在人间的天使,她让周围所有的人都感觉到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世间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享受。

《海蒂和爷爷》剧照

3. 学会知足,珍惜已经拥有的

放完羊回到家的海蒂惊喜地发现屋子里多了一把椅子,当她确定这是爷爷专门为她准备的以后,她激动地抱着爷爷连声地说着“谢谢”。

虽然椅子很粗糙,但这可能是海蒂收到的第一个礼物。它让海蒂体会到了她盼望已久的亲情,这一刻海蒂是满足的。

当海蒂看到皮特的家更加贫苦,皮特的奶奶眼睛还瞎了,牙齿也掉光了,连硬点的面包都咬不动了的时候,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还算是幸运的,就像她对爷爷说的那样“我们还过得挺好,对吧”。

皮特家的贫寒、姨妈无奈地“放弃”,让海蒂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爸爸妈妈过早地离世、皮特奶奶的苍老无力,更让海蒂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珍贵。

而现在她还有爷爷陪着她,她和爷爷还有着健康的身体,他们还有面包和奶酪吃,这些对历经苦难的海蒂来说已经足够了。

所以当海蒂被姨妈卖到克拉拉家以后,海蒂却并不想留在这座富丽堂皇、佣人前簇后佣的房子里。

虽然姨妈可能真的为海蒂规划好了未来。海蒂在这里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这些终究都不属于海蒂。海蒂更珍惜她不久前才拥有的、真正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生活。

《海蒂和爷爷》剧照

在春夏季节,海蒂和爷爷会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小木屋里。这时海蒂可以尽情地在草地上奔跑,尽情地享受阿尔卑斯山上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碧绿的草地和漫山遍野的蓝莓。

到了冬天,爷爷就带着海蒂回到村子里,海蒂就可以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去上学读书。

虽然阿尔卑斯山区的冬天阴冷而又漫长,但那里经常会下雪。厚厚的积雪总会照亮整个山区,它也悄悄地滋养着土地中沉睡的种子。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会多长出几朵美丽的花朵,或者多长出一颗小树苗。

生活中的苦难就像这冬天一样总让人觉得寒冷、压抑和悲伤,但也因为有它的存在人们才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和春天的美好。

它悄无声息地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7 ) 小小精灵——海蒂

今天是第一次写影评,因为忽然发现想不起来同样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和老人题材的电影的名字了(后来想起是“孙子从美国来”)。于是决定记录下每一部对自己有触动的电影,毕竟,人生不就是因为这些让我们感动的时刻才有意义么?
从海蒂第一次来时爷爷对海蒂的排斥,到渐渐接受喜欢这活泼可爱的小孙女,再到海蒂被抢走时的辛酸,最后俩人重逢时的喜悦,整部电影节奏明快,情节温馨,让人看完有意犹未尽之感。海蒂天生是自由自在的鸟儿,心底善良纯净,带着些许的敏感,些许调皮,无法不让人喜爱
海蒂在电影中经历两种生活,一种是在爷爷身边的,每天吃饭睡觉放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种是和同龄有钱人家的小姐受约束的充满礼数教条的生活。海蒂就像是一个小精灵,给同她生活的人都带去快乐幸福,在法兰克福的日子虽然让她有着思乡的忧愁,但也是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中,海蒂渐渐成长,找到自己"长大以后想做的事“—-写故事。
影片有几个让我触动很深的情节
一是爷爷为海蒂加了一把凳子,小小的举动表现了出对孙女的接受。
二是海蒂去皮特家后,在回家的路上趴在爷爷的背上说”爷爷,皮特的奶奶看不见也不能吃硬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很幸运不是吗?”
三是海蒂被抢走后爷爷拼命去追最后也没追上,在众人的嘲讽中离开,却在无人处强忍不住流泪(当时看哭了,为爷爷难过/(ㄒoㄒ)/~~)
四是爷孙二人重逢时,爷爷听见海蒂叫他的声音,激动的斧子都掉了,爷孙二人送画面两端奔跑着去拥抱时画面太美了(这幅画面真的超级美,为导演点赞)
五是西斯曼奶奶来接孙女时,海蒂和她说别人都笑她写故事的想法,奶奶对她说,”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海蒂,他们只见过这个村子,可是你见过外面的世界,不是吗?如果做某件事能让你开心,那就尽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了什么“
没有人是不希望陪伴的,没有人是喜欢孤独的。爷爷,西斯曼小姐,放羊娃皮特的生活都是因为小精灵海蒂而多姿多彩。我们活在世上,最大的幸运不就是有心爱之人陪伴,每天都能幸福快乐的度过么?当每天为了“未来”而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生活本身,忽视了最重要的现在。而事实上,我们甚至连下一秒都无法预测。当你为了一个个目标去生活时,当你因生活的压力和无奈压得喘不过气来,别忘记生活本身的美好之处,别忘记自己内心最大的渴望,现在就去实现它,不要让它只存在于那个永远不可能到的“未来”。
最后想说有机会一定要去瑞士住个一年半载,阿尔卑斯真是太壮美了(所以最幸运的是那的农民喽?)。

 短评

人老了,由頭哭到尾。

8分钟前
  • Ck
  • 推荐

世上,我最溺爱俩人,老人与孩童。一个是处世未深的烂漫,一个是过尽千帆的从容。什么坏情绪都没了。

9分钟前
  • 郭小鸟👿
  • 力荐

愿意穷尽这一生,去守护海蒂洁白无瑕的笑容。Peter失手推下山的轮椅,反而成了帮助Klara重新站起来的助力,真的给人一种生命的美好会创造无限miracle的感觉。“If something in life brings you joy, then you simply have to do it, regardless of what people say.”

10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5颗星完全不够用

13分钟前
  • 王xx
  • 力荐

看完了想去瑞士,看的时候一度害怕克拉拉被坏人骗,害怕外婆嫌弃海蒂,害怕克拉拉嫌弃山里的日子,害怕她和海蒂因为什么争吵,看来我真的已经如履薄冰太久,不敢去相信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了,这是成长的代价嘛?真的可悲

18分钟前
  • 蜗牛然小九
  • 力荐

寄养的地方就像[唐顿庄园],睿智的老祖母,故作姿态又可爱的管家,优雅不落灰尘的大宅子,可海蒂最后离开了这里,她回到了祖父的小屋里,那里有鹰和雪山,那里有第一个真正疼爱她的人,那里有自然的怀抱。人类走出山野为了进步,人类回到山野,为了放置一颗不安的心。

21分钟前
  • 耳东某
  • 力荐

人至善,景至美,故事细腻,淳朴动人,人生本该如此,温情永存,何惧苦难?

23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成功之处在于每个角色都很立体,都有优点缺点,海蒂不守规矩却天真可爱,克劳拉自私骄纵却优雅美丽,皮特淘气却耿直,爷爷脾气古怪却默默付出,女管家严厉却谨慎。山里的人没有那么朴实无华,“宫殿”里的人也没那么惟利是图。

25分钟前
  • 左佐
  • 力荐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风景好美,三个孩子也好美。我们的天性呢,总感觉没有恣意地释放过,也想在满是蒲公英的山野,赤脚张开双臂奔跑一次。克拉拉的奶奶真的是个很睿智的教育者。

26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想说的是:这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27分钟前
  • 万物静默如初
  • 力荐

有生之年不去瑞士还有啥可活?

30分钟前
  • yolanta
  • 还行

有一些孩子只属于旷野 山林 和 自然。而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孩子。疗愈 释放 重生 你需要拥有他 并 拥抱他。with Katherine @ Elements

35分钟前
  • D_D
  • 推荐

这是一部被翻拍多次的剧本。小的时候看过秀兰邓波的版本,只记得阿尔卑斯的山景。不知为何,看过这部电影,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简单地剧本,没有特效,专注于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这才是艺术真正动人的地方。

40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海蒂失去了父母,于力失去了孩子,他们是两个被抛弃的人,恰好填补了对方缺失的部分。来到克拉拉家,海蒂有了新衣服、新鞋子,有了食物,有了温暖的大床,她什么都有了,可是没有了爷爷、雪山和羊群。你给了她物质生活,其实她要的是精神生活,要的是亲情和自由。无数的规矩和礼仪把克拉拉压得喘不过气,让她产生了心病。不仅身体寸步难行,心理也被牢牢困住。你以为你给了她一切,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正是蓝天和白云,青草和蝴蝶,让她打开心扉,融化了她内心的病魔。当然,城里也有柔软的面包,山里也有人没有见识。城里并非一无是处,山里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电影还有一条暗线,老师强迫海蒂认字,然而欲速则不达;奶奶鼓励她自己看故事,从而培养了她的兴趣。果然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43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小姑娘很有灵气,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天生属于大山,光着脚奔跑在花草山峦中,风般轻盈,鸟儿般欢乐。电影中的感情都很真挚,也很友善,没有绝对的坏人,而且大家到最后都得到了所希望的幸福,这种幸福让观众看着也幸福。

46分钟前
  • 小小斌
  • 力荐

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所有偏见都可以化解,所有误会都可以原谅。被世界遗弃的孤儿,还能在阿尔卑斯山上快乐自由的奔跑,感动是因为我们真的在城市呆了太久太久…“如果世界上某件事情让你开心,那就尽管去做,不用去管别人怎么说” 就像在看20多年前的《佳片有约》,那种纯粹的讲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单纯而美好。小海蒂露出门牙的微笑太迷人了…

5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难怪看到片名有种莫名的熟悉感,看正片后才知道这与高畑勲导演、宫崎骏担任场面设定的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改编自同小说《海蒂》,简直惊喜到不行。……故事温情脉脉,风景怡情养目,一段醉我心脾的观影历程。……有时,我以为看过几千部电影,会审美疲劳,可当碰到心仪之作依然能看得身心愉悦。

5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喜欢 很温馨 我泪点有点低

55分钟前
  • 许多许光汉
  • 力荐

好喜欢克拉拉的奶奶,“你见过更多东西,有更宽广的视野”

60分钟前
  • CIne
  • 力荐

“大家都笑我,因为我想写故事”“那是因为大家知道的太少,而你看过更大的世界。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有那些东西会让你快乐,就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

1小时前
  • Valle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