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儿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本·卫肖,克里斯蒂安·贝尔,理查·基尔

导演:托德·海因斯

 剧照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7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8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9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0

详细剧情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如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NeverEndingTour)等等。

 长篇影评

 1 ) I’m just here.



        其实我对Bob Dylan以及他那个年代所有的事情都不甚了解——顶多会在电影里出现四个毛头小伙子时,我会意到那是Beatles——可是却对这部电影相当期待,相当地被吸引。沉浸于贯穿全片的迪伦式的民谣或摇滚中,多条故事线索并行,即便有太多太多的背景空白,导致了太多台词根本不解其意,我也完完全全享受着看电影的两个小时过程。
        开始我并没有搞清楚出现的那个黑人小男孩以及一直坐在白色背景前告白自己的人就是电影所要讲述的人物——直到确定Cate Blanchette的反串出现,而这个因此得奖无数的角色也并不真的就叫Bob,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这许多不同的人物都是我们的迪伦大叔,导演在穿插着叙述不同年代、不同心境下、不同角度的鲍勃迪伦。这是传记电影里我所不知道的方式。
        
        凯特布兰切特,天啊,即便我是带着知道了她反串成功、赞誉满天飞的观念去看的,也要惊呼着她的表演出彩得可怕。有谁会想到一个女生反串硬派作风的摇滚前辈能有如此的磁场?事实上,她不但在走路、神情、抽烟、谈话等等细节都表现得细致入微,而且最关键的是她真的就作为一个愤怒的、思考的、讽刺的天才在看世界。有人评论说什么“雌雄同体”,这根本就是玷污,她在黑白效果的镜头里,分明就是那个时代的异常精明、异常反叛的歌手,思考者——她分明就已经完全不是她本身了。
        华彩在于他在钢琴边弹唱Ballad of a thin man一段。配合着奇怪犀利的歌词,在舞台上直指之前跟他争论的那位BBC主持人——孱瘦苍白却充满力量的脸,从来都是Punk式膨胀的头发,一字一句地唱出来,毫不留情地盯着台下的Mr.Jones们,质问、挑衅和藐视神态一览无遗。Bravo!!

        片子之前刚出来的时候就很引人注目,因为确实有不少明星,我看到了Julian Moore甘当分量极小的配角,纪录片式地作为Bob晚期的伴侣在镜头里接收的采访;还有Richard Gere,饰演隐退在山林乡村里的晚年迪伦;还有我一直很喜欢的Charlotte Gainsbourg。她算是戏份较多的一个女角色,成名后鲍勃的女友,发现有东西变质,于是放手离开——总是觉得,她那种瘦长的相貌就极其适合出现在这样一些小众作品,记录片性质的作品中。而且发现她在Jane Eyre里地道的英伦腔现在立即变成了法国腔,不管怎么样都是世家的味道。
        而且她还在这张精心录制的电影原声里唱了一首迪伦的歌,似乎电影里并没有出现。

        不论如何,我还是没法承认我真的看懂了。我只知道,在那个民谣盛行、摇滚兴起的年代的美国,歌手绝不仅仅甘愿当作娱乐偶像,他们是社会先锋,他们是激进派,他们是哲学家——他们懂得用手中的流行歌曲这个武器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呐喊和观点。所以有Bob Dylan,Beatles以及他们之前的很多著名人物直到现在都在被迷恋和怀念。
        或者说,我们其实更羡慕那个纯粹的思考的年代。
        如果说Beatles还是从利物浦那个英国小城市的舶来品,那么Dylan就完全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了,也是美利坚民族的骄傲所在。记得看Cate有场戏是跟四个年纪相仿的黑衣青年在草地上嬉闹,看记者过来就离开了伙伴,那四个人就并肩走出了公园大门,搞笑的是,立刻他们就落荒一样从门口跑过,因为后面跟着一大群发现了偶像的追星族。
        前景的Bob还是那样不羁地质疑,什么是Folk。

PS 电影原声非常有质量,因为不是迪伦的原版所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改良过,更适合我们现代听众的耳朵。

 2 ) Bob Dylan的6种身份

虽然通常来说多媒体的方式因为有影像的辅助都会比较通俗易懂,但如果你不了解Bob Dylan,就别指望通过这部《I'm Not There》来了解他,那是我犯下的错。也许《No Direction Home》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Martin Scorsese竟然也会拍这种电影,我原来以为他只会给Al Capone立传。于是我在读了Bob Dylan的维基百科后又卷土重来。Bob Dylan原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犹太人,1941年生人。影片的导演Todd Haynes用了六位演员表现Bob Dylan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用了不一样的名字,更使用的多线程手法甚至让人感觉本片“扑朔迷离”。

抗议者

Christian Bale在片中叫Jack Rollins和Pastor John。Jack隐射了六十年代早期的Dylan,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关于民权和反战主题的歌曲。1963,Dylan和当时极力赞赏并支持他的民谣女皇Joan Baez(片中Julianne Moore扮演的Alice Fabian)曾经参加了著名的民权运动游行,“华盛顿大进军”。正是在这次大游行中,Martin Luther King发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Dylan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但是他本人却对此开始反感起来。1963年底,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不久之后,他前往接受国家紧急民权委员会的一个颁奖仪式,他带着酒气,质疑了委员会的作用。在此之后,他逐渐远离民权运动和抗议歌曲。Pastor John代表了1979到1981时的Dylan,1979年,他成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宗教信仰影响了这段时间的三张专辑,Slow Train Coming、Saved和Shot of Love都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Christian Bale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演员,大背头,飞机头,爆炸头都那么有板有眼。

摇滚明星

Cate Blanchett饰演的Jude Quinn。Jude代表了1965到1966的Dylan,六十年代的民谣音乐界,对于摇滚乐的出现与盛行普遍感到不满。Dylan却在1965年的民谣音乐节中,第一次在舞台上使用电吉他表演。他仅演唱了三首歌就被愤怒的听众赶下台,这被认为是他从民谣转向摇滚乐的转折点。1966年5月,在曼彻斯特的表演中,台下的听众冲着他大叫“犹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时期,Cate饰演的Dylan总是紧锁眉头,他放弃了原先的抗议歌曲。剧中他说到,“连肯尼迪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难道我可以?难道音乐可以?音乐只是音乐。”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一直延续到1975年,也让他了解到音乐并不能承载太多东西。Cate也因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片中Jude有一次匆匆赶来赴约,和四个西瓜头小男孩嬉笑打闹,就是传说中的Beatles。

童年

Marcus Carl Franklin饰演Woody Guthrie。Todd不仅让女人来演Bob Dylan,还让黑人来演,想法着实怪异。Woody Guthrie是Dylan的偶像,他的早期作品受到Woody Guthrie和黑人布鲁斯的影响。黑人男孩Woody对传统音乐了如指掌,他甚至能比火车上的老人知道更多更久远的东西,但那始终都是别人的音乐。在旅行途中,一位女士对他说:“Live your own time, child, sing about your own time”,也让他深受启发。Woody也代表了一个注定了无依无靠,永远生活在路上,“like a rolling stone”的Dylan。

隐士

Richard Gere饰演Billy the Kid。Billy隐射了Dylan曾经出演过的Sam Peckinpah导演的电影《比利小子》。片中在小镇Riddle的隐居生活也表现了Dylan想逃离聚光灯的一种想法。实际上在1966年,Dylan曾经因为摩托车事故身受重伤,一度隐居在Woodstock,他也是这个地方最著名的居民。Woodstock到现在40年了,陶喆也用它设套让听众浮想联翩。李安的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样值得关注。后者片源很冷,下不太动,听说Martin Scorsese也参加了此片的后期制作,真是个文化人,错看他了。

凡人

Heath Ledger饰演Robbie Clark。在片中,Heath饰演的角色代表了Dylan的演员身份,并涉及了大量他的家庭生活。Heath在片中有一场戏中戏,扮演了Christian Bale饰演的那个Jack Rollins,有点拗口。如果Todd让六个人都用一个名字的话,岂不是变成Dylan扮演了Dylan了吗?片中Charlotte Gainsbourg饰演的Claire可能代表了Dylan的前任妻子Sara Dylan。Dylan于1965年和他的第一任妻子Sara结婚,并于1977年离婚,共有四个儿女。Charlotte扮演的Claire让人印象深刻,但Sara实际上是一名时装模特,舞台剧演员,出身于维明顿。不是法国人,也不是画家,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诗人

Ben Whishaw饰演Arthur Rimbaud。Rimbaud也是Dylan的极为仰慕的一位诗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经常会引用Rimbaud的诗句。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Rimbaud受审的过程中所说的话都是Dylan在过去访谈节目中的真实资料。他在片中的一段“七不规范”也很有意思:

1. 不要相信穿着雨衣的警察 2. 当心热情和爱情,它们都是一时之快而且飘忽不定 3. 当被别人为起你是否关心过世上的重大问题时,紧盯他的双眼,他就不会问第二次了 4. 不要说出你的真名 5. 如果被要求审视一下自己,也千万别这么做 6. 不要说、也不要做任何你周围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 7. 不要试图创造什么,它会伴你一生

题外话,犹太人里影帝影后辈出:Dustin Hoffman,Harrison Ford,Natalie Portman ,Jake Gyllenhaal,Steven Spielberg,Woody Allen,Scarlett Johansson。

参考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I%27m_Not_The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b_Dylan

相关作品

 3 ) 怎么能从小眼儿出来呢

——简评《I’m Not There》
    文/老丁
    
    有说迪伦是被拍传记片最多的音乐人,当然这种说法没有人去确切考证,况且也并非不是,因为迪伦自己人还健在,还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但可以确定的是,之前的迪伦传记片普遍没有什么影响力,之前马丁·斯科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只能算是人物纪录片,但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人的拍摄甚至编排成舞台剧都只能以失败告终,也许是迪伦不像猫王或者迈克尔·杰克逊一样拥有庞大的大众票房号召力或者商业价值,还有大家肯定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迪伦实在是太难拍了。
    迪伦在流行音乐上的革命意义已经彪炳史册,有关他的歌词的文艺意义也几乎成为一门“显学”,几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就在几个月前还被授予普利策奖,但美国的传媒界却几乎众口一词——不是迪论需要普利策奖,而是普利策奖需要迪论,他早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人,一座丰碑式的期待形象,一个凌驾于大众之上的精神偶像。而他个人后期与外界的相对隔离,他成名之后对记者的若即若离,以及他自己卓越的个人保护意识以及能力,都让“迪伦”这个符号被严重界定,但迪伦这个人又是一个非常不想自我界定或者被外界界定的人,这种虚虚实实的在场和不在场让迪伦成为影象的最佳素材,也是最难触碰并且最难表现的鲜活样本。
    好在世界上不只有迪伦一个聪明人,在音乐上,在文学上,在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不同的领域有各自的卓绝人士在维系着生命伦理。领域之间有共融和互通,比如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所以迪伦也就并非不可表现,一种合理合适的影象,体现一个音乐人的生命历程在越发显得珠联壁合。有鬼才导演之称的托德·海因斯就是一个聪明人,这个在《Velvet Goldmine》(丝绒金矿)已经可见一斑,还有一层意义,据说之前好莱坞过去10多年已经准备了大把的银子等着迪伦点头授权,但迪伦最终只认证了《I’m Not There》的版本,并向托德·海因斯的剧组送上祝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迪伦和托德·海因斯两人的通融。
    一直被看作是噱头的多人分饰一角其实并非没有先例,早前就有一个音乐剧在表现同样伟大的约翰·列侬,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用了9个演员来体现列侬一贯主张的“世界大同”。和托德·海因斯自己也承认,从《I’m Not There》还在酝酿的时候,他就早准备好了跳出《Ray》和《Walk the Line》的套路,用一种气象万千的张力来呼应迪伦,所以克里斯汀·贝尔、希斯·莱杰、理查·基尔、本·威士肖等人的面孔才浮出水面,而在茱丽安·摩尔等一干女演员试镜之后,在确定由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中标,熟悉电影的人会会心一笑,因为单纯从选角这一项,就可看出托德·海因斯慧眼独具之外绝对有谱。
    望眼欲穿之后,影片先在威尼斯收获一个评委会大奖和凯特·布兰切特的最佳女主角,这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金狮输给的是张艺谋做主席的《色,戒》,但大家都已经不太在意。略为在意的是凯特·布兰切特在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中败北,大家也都知道,是届奥斯卡,凯特·布兰切特是最为风光的女明星,这些都是题外话。而真正影片开始的时候,迪伦首先是一个叫伍迪的黑人小孩,抱着把写着“法西斯”的吉他到处游荡,好感立即又来了,因为大家还都知道,是谁真正影响了迪伦,而伍迪·格斯里才是“迪伦”这个符号真正意义上的父亲。随后克里斯汀·贝尔扮演的民谣歌手杰克,以及那个叫约翰的“再生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迪伦后期对基督和福音音乐的热衷;新生代传奇的希斯·莱杰扮演的拥有和迪伦一样的婚姻生活的罗比,一个因为私人生活面临分崩离析而被受纠缠的丈夫和父亲;理查·基尔在错乱的时空中高深莫测的老牛仔,隐喻因为摩托事故而从公众视线中遁离的时段;本·威士肖版本的阿瑟因为一直迷恋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而一直在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怀疑人生;更为惊艳的当然是凯特·布兰切特,黑白影象,现实和超现实交织,亦真亦幻,阴郁并且细腻,表情飘忽闪烁不定,脾气古怪不着四六,分明就是在英国巡演和《Don’t Look Back》时代的迪伦,在汽车里和艾伦·金斯博格隔窗对话的场景惟妙惟肖,坐卧的姿势和弹吉他的背影都让人叫绝……
    更让人叫绝的,是托德·海因斯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生活中的真实迪伦,更没有为了电影去采访或者请教他,只是通过迪伦的唱片和影象资料来接近,一种保持着距离的接近,一种艺术上的逻辑接近,一种断裂的破碎接近,托德·海因斯自己说:“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这个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不断前进而又不断否定自己的人到底是谁。”虽然启用了不少好莱坞明星,但影片《I’m Not There》还真是拍给迪伦自己看的,拍给迪伦的研究专家和崇尚文艺的知识分子们,因为其中有关迪伦自己的生长背景,有关迪伦生长过程中经历的垮掉一代、越战、黑人解放、女权运动等时代背景,包涵了太多的“在场”信息。对于同时代的人或者研究迪伦的人来说,这些信息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而对于一般的迪伦粉丝,或者普通的观众来说,就显得晦涩并且了无生趣,所以托德·海因斯剑走偏锋,丝毫没有讨好大众的意思;更难能可贵的是,就是对于那些标榜研究迪伦的专业人士也不啻为一种折磨,庞大繁杂的资讯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切换跳跃,在一种措手不及中完成着场景和画片的转接,故弄玄虚并且出其不意,不知道下一步衔接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种方式的确相当“迪伦”。
    曾经在美国研究过迪伦的国内乐评人袁越(著有《来自民间的叛逆》,其中有大量篇幅讲解迪伦),看过《I’m Not There》影片后曾放言,“我相信国内能够真正全部看懂这部电影的人不超过10个”,他的意思应该自己是看懂的10个人中间的一个,这种说法还是一种可爱的执拗。其实电影的名字已经是“我不在场”或者“我不在那儿”,懂和不懂又有什么的界限。因为单纯从电影看,这是一部文艺片而非商业片,这是一种以迪伦的方式拍迪伦的影片,这也是之前拍过的林林总总迪伦传记电影甚至音乐人传记电影中非常出色的一部。而迪伦自己之所以选择离开公众视野,也许正是有那么多的人想“弄懂他”,弄懂他为什么一直在变,弄懂他为什么可以“给时代代言”,弄懂他的音乐和他的歌词之间到底是在讲什么,甚至弄懂他和琼·贝茨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而又为什么分手。那么多人想把迪伦这个人神化,神化之后又有那么多人想把迪伦这个神还原成为人,于是人神之间来回折腾,直到迪伦自己都厌倦了,于是选择“不在场”,谁知道“不在场”竟然也是一种“在场”,哲学意义宗教意义上的诠释纷至沓来。所以不管迪伦自己是不是被拍传记片最多的音乐人,但肯定是养活评论家最多的音乐人,猫王和列侬没有活他这么时间长,杰克逊又没有像他这样会写歌词。于是就他这样的差劲嗓子,一个一般意义上绝对的糟糕歌手,让流行音乐不在只是音乐,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德·海因斯拍出来的《I’m Not There》真是善莫大焉。
    “我不是什么代言人,我只是月光下裸体的舞者”,成名后的真实迪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实在是有趣,有趣到无趣,因为已经被过多的阐释,被过多的神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阐释甚至还不如一定要爬到迪伦家房顶上窥探他私生活的行为更为可爱,但是没有办法,他自己有这个能耐成为一个能够“预测风向的人”,即使到了后期躲进小楼,还是有各类的奖项等着颁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无法脱离公众,就如同作为一个现代人无法脱离现代,一个“在场”的人必须在场一样。“I’m Not There”出自迪伦一张没有正式发行的专辑《The Basement Tapes》,据说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年近七旬的迪伦回首前尘往事也许会万般寂寞,但其实,从电影《I’m Not There》中,从一干为电影做配乐的Pavement、Yeah Yeah Yeahs、My Morning Jacket、Pearl Jam、Television以及Wilco乐队主唱全数在列,还有Sufjan Stevens和Cat Power,Sonic Youth和Yo La Tengo,老一辈的Willie Nelson以及迪伦多年的好友Ramblin' Jack Elliott……其实大可不必寂寞,聪明人还是大大的有,迪伦自己应该还是可以欣慰的。

 4 ) 因为:I 'm not there

喜欢电影名字出现的方式,让人有种期待。
喜欢电影里的音乐
一度认为在看每部电影时,我可以短暂的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但这部例外。或许因为我对音乐的空白,或许就是因为I'm not there.
你说的对:我需要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ps:“我只想改变我自己”

 5 ) 一度迷失,

并不熟悉Bob Dylan的历程,但Blowin' In The Wind和Forever Young却是最喜欢的民谣,所以大致看了Im not There的介绍就进了影院,却一度在影片中被那画面、音乐所迷失,我分不清那是真的Dylan还是Woody、Arthur、Jack、Jude、Robbie或者Billy
但得承认,这种迷失却是享受
注定要再看的电影

 6 ) desolation row

终于看了这个,打心眼儿里喜欢

网一般的电影
自己算是对Dylan了解不少,也最多敢说看出了半数的指涉

特别喜欢Todd Haynes在每个版本的Dylan上所使用的类型片式处理
黑小孩代表了Dylan的过去,而且是迷雾重重的过去,用时代剧来衬托,添了一分传奇色彩
贝尔的抗议Dylan、福音Dylan和政治、社会紧密相关,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再合适不过
莱杰Dylan深陷于感情生活的纠葛,对应的影像也最melodrama
基尔Dylan一心归隐,正好比西部片中身心疲惫的昨日英雄

片子的最后一幅画面满是乡愁,我知道屏幕黑下来后必定会是那个最强音出现...

肯定会看很多遍的电影

 7 ) heath,en,heath

我不在场,果然。。。。。。。。怎么说,并不闷。

有音乐的电影是不会闷的。

受过《天鹅绒金矿》熏陶的人应该对th有心里准备,加上漫天席地的6合一宣传,电影的形式早就知道了,何况并没有天马行空抽象晦涩得一塌糊涂。基本上都是明星,脸儿熟,不会把人认错。

所以唯一的阅读障碍是对dylan的不了解,这种“了解”不是普通的“了解”,而是粉丝程度的了解。电影里几乎每句话都有出处,就算一老美也未必知道典故在哪。

所以这是一部超级粉丝拍摄的,与其他粉丝分享的电影,其中还渗透了粉丝本人对偶像的理解。

非粉丝非文青如我者,纯粹外行看热闹,

恩,主要目的是heath,这一点我承认。

这部电影的真正明星依然是导演,th才是我最闪亮的那位。Cate女士的中性形象迷死无数人,我倒觉得一般般,演成这个效果对于她来说完全不难,而且导演也未必要求其“形似”。

乱想一下,不如叫李春春演,说不定效果也奇佳。

Cate要是拿了小金人,要感谢的是造型师。

理查基尔的角色是2度创作的dylan,并非现实中的,所以算是最有创意的;最“象”dylan的,真的在“模仿”他的,只有bale的那个。

Julianne Moore的Joan Baez到底有多象,还真的有机会看看过去的歌手录象才行。

Heath演的是婚姻中的dylan,看到他拿着女儿的照片,意识到即将和爱女告别,满脸忧伤,我也忽然醒过来,这不仅是tod haynse的电影,这更是一部heath的遗作。

不由得伤感起来。电影里的这一幕竟和他本人如此相像,而拍摄的时候他和michell还处在稳定期,心中一定没想到,角色的命运其实就是自己不远的未来。

Michell当时是随夫同上片场,却被导演选中客串了几个镜头。角色虽小,来头却头,正是著名的factory girl.

几个镜头,居然十分抢戏,很多人都觉得她比heath演得更好。

希望她好好的,一切都好。

电影原声就不听了,我对他本人的歌都不熟,别人翻唱的更加没感觉了。

 8 ) 《我不在那里》:女人的力量

你是否有时也觉得女人是无法令人容忍的动物?她们虚荣、矫情,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惊小怪,她们浅薄得有时令你难以忍受。可是,在这部电影里,只有凯特•布兰切特的鲍勃•迪轮才真像他。而凯特,你知道,她是一个女人。
一个镜头,在露天的音乐节现场,舞台上那个一头蓬乱卷发,个子瘦瘦小小,带着墨镜的歌手,一时间令你误以为这是迪伦的录像。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迪伦来了,被凯特借尸还魂,而这个用几个不同的人来演迪伦而其中有一个竟是女的的创意你觉得棒极了,可是最像迪伦的竟然是这个女的。
当然,那是凯特的演技好。在《no direction home》里你见过的迪伦,外表跟这个几乎一模一样。瘦小、暗色花衬衫,说到他的特点,用神经质最为适当。他抽烟的样子,他从不正襟危坐的身体,他像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坐立不安的样子。他是一个梦游者,当他和伙伴们在一起。他是一个过客,当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每个人起初都想搞这个世界,但最后只能被这个世界搞,而迪伦是成功的那个,于是他被当作偶像,连同他所有不合时宜的样子。
但也是在那个发布会上,凯特却不似迪伦。因为那个发布会的录像上,迪伦的眼神是很不安的,他的诚实令人吃惊,他觉得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就反问那个记者,有些狡黠,仿似一本正经,可你知道他在愚弄那个人,你知道他不想被贴上标签,他才懒得敷衍,他索性把他的一无所知告诉你,请你自己呆掉。可是凯特呢,她让迪伦就像个胸有成竹的,一个偶像,底下是他的粉丝,他君临天下,大权独揽,气定神闲,众人等他开口。但那从不是迪伦想要做的。他一向不需要掩饰他的迷惑,他的神经质,他的自我,他不做戏。而这种神经质,的确常常属于女性。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得小心保持,才能令自己的灵魂不迷失。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灵魂的遗失在所难免,我们在物欲的欢愉中常常忘记了最初的方向。但是迪伦不是,我记得他那本自传《像一块滚石》给我的震撼,一个活泼泼的灵魂,试图冲破纸面,侵占我,唤醒我,直到觉得自己的,被遗忘很久的灵魂的蠢蠢欲动,那是一颗试图发芽的种子,突然意识到存在的感觉。那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再看。我记得迪伦说到他欣赏他的妻子,在于她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她和别人不一样。迪伦真是个奇特的人。那是那本书里他几乎唯一提到她的地方。
回到这部电影,演他妻子的那个女演员也很不错。这是这个电影里两个最令我感觉印象深刻的演员。都是女人。这个角色独立、坚强,从来不曾迷失。她拥有的是一颗非常强壮的灵魂。她选择抛弃男人的理由都那么独特——我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
凯特一直都有模有样地学着迪伦,那相似度令人惊叹。可是当她坐在车里,摘下墨镜,无法再用身体模拟,只有这张脸时,她毕竟只是凯特。那是在影片的结尾,迪伦说着音乐的意义,它是信仰,它是保姆,它令人不再迷茫。最后,她顽皮地看着镜头,意味深长的眼神,那是一个女人,在饰演了一个男性之后的嘲弄,好像在说,瞧,这就是迪伦,其实这也是我。完美的一个收尾。与角色灵肉合一,但不妨也给它加个小小的调皮的韵脚。在现实与灵界自由穿梭,那就是演员这个工作的令人着迷之处。这个迪伦是迪伦的,也是凯特的。
而女人常常令人惊讶,当她舍弃了虚荣与矫情,她可能比男人更有力量。

 短评

托德是真爱布兰切特啊,最英俊不羁的一段鲍勃迪伦全汇聚到女王身上。卡司也是非比寻常的豪华!用六个人描绘巨星不同时期面貌,导演玩的花里胡哨精彩之极,记录西部黑白审视史诗风格,妙趣横生。音乐更是一级棒,台湾译名真他妈好!

6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整部看下来很跳跃的感觉 听着歌儿也畅快 想起了Bob老爹的许多往事……歌迷不能错过~ 6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穿插进行 表现手法接近迷离 但也不妨碍怀着热爱理清思绪 CateBlanchett神貌皆似 当然也少不了酷酷的Bale啦!完全大爱 大赞!

11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追逐coco的那场戏 用的竟然是费里尼的卡萨诺瓦中 所谓otherworldly Nino Rota music

15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这种形式不是很喜欢。

20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能在终场之后让人翻出highway 61 revisited重听,这就是迪伦先生的魅力所在。此外,狂赞Cate Blanchett的扮相和演技。

21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有人感叹说:“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话儿不全然对,因为不止女同志爱慕,她还能把直女变弯。。。帅得太没天良了女王啊。。。TAT

23分钟前
  • 推荐

六人饰一角,人生皆碎片。我不在我在的地方,我总在我不在的地方。

2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感谢吉大艺术院线放映此片。感谢豆瓣维基让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不至于看的一头雾水。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太文艺了,把性格拟人化,多线叙事和人物传记虚实结合,如果不了解鲍勃迪伦的话真看不下去啊,我同学就忍不住走了。。。凯特布兰切特女扮男装演鲍勃迪伦,居然能做到神形兼备,可塑性极高!好演员!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蝙蝠侠迪伦vs小丑迪伦

3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令人喜欢的传记片拍法:每一个角度、每一块“碎片”的纪录再去还原和拼成一个完整的他。几个部分的演绎和质量都挺高的,但最爱的画面是Richard Gere在火车上唱着“She's gone like the rainbow”,最喜欢的扮相是Cate在车上说着“不是民谣歌手”。爱Todd Haynes更多一点。

36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好、好巨大的卡司阵容啊。碎片式的故事。凯特布兰切特实在是 - 惊艳都不足以形容!(11.27.2015重看,彭尼贝克美学)

3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Cate Blanchett让我惊呆了!!Charlott Gainsberg非常美!!!小黑人演得很好~ 但太风格化,看着累。

40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可能这就是传记片唯一的形式——承认它只是由演员所扮演的虚构故事,要抹除一切地用虚构还原出一个可能存在的形象。

42分钟前
  • TWY
  • 推荐

最接近Bob Dylan 精神实质的一部传记片。

46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用不同的演员来演绎人的一生中不同的经历与侧面,单独抽离塑造,多么天才的想法。个人最喜欢小孩子那part;本老师的部分则太少了,但听他讲台词已属享受,更何况爆炸头音乐人造型好看又灵光;Blanchett的确令人惊艳;我并非Dylan的歌迷,却非常享受这部戏,远距离探究一个人物使传奇更为传奇,这是传记片诚实的突破。

49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不了解bob dylan的不太看的懂,正如我,此片日后必然要重看。另,凯特布兰切特的演出无可挑剔。

51分钟前
  • F.
  • 还行

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

53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It's not very easy to follow without knowing much about the life of Dtkab, One of best Biography films I've seen though.

57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推荐

【B】堪称转场百科全书,所有转场方式都用尽了。电影在我看来很矛盾,形式晦涩,给不认识鲍勃迪伦的人看不懂,内容平常,对于足够了解他的人又没必要。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花哨的无聊

1小时前
  • 吴嘎嘎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