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间

剧情片德国2014

主演:隆纳德·泽荷菲德,Mohsin,Ahmady,Saida,Barmaki

导演:菲奥·阿拉达戈

 剧照

世界之间 剧照 NO.1世界之间 剧照 NO.2世界之间 剧照 NO.3世界之间 剧照 NO.4世界之间 剧照 NO.5世界之间 剧照 NO.6世界之间 剧照 NO.13世界之间 剧照 NO.14世界之间 剧照 NO.15世界之间 剧照 NO.16世界之间 剧照 NO.17世界之间 剧照 NO.18世界之间 剧照 NO.19世界之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35

详细剧情

在阿富汗战场上,德国军官杰斯珀和战友奉命驻守在前线的一个小村庄,防止塔利班组织的渗透。他们与年轻的阿富汗翻译塔里克一起,想要赢得当地村民与民兵组织的信任。但双方的差别太大了。塔里克与他的妹妹娜拉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塔利班的威胁。杰斯珀面临困难的抉择:遵守命令放弃这对姐弟,还是违背命令帮助他们?

 长篇影评

 1 ) 玛丽安的残忍

感受到玛丽安的残忍和傲慢不是在她戴着项链出现在克里斯汀面前的时候,也不是在她微笑着给别人签售的时候,是在聚会结束后的夜晚,她和克里斯汀、马莉露三人靠在车上抽烟,克里斯汀说马莉露还年轻,可以有很多浪漫想法,可是她和玛丽安不是了,只能这样一辈子。那一刻要强的克里斯汀在观众眼里显得那样可怜,即使她在别人面前永远强硬、嚣张跋扈,但是这一刻她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和玛丽安放在一起,她对她展示自己的脆弱和温柔,她以为两人是同流的船,一起朝海里漂荡。但玛丽安从没这么想过,她有无数的后路,以怜悯以欺骗的目光来看待克里斯汀马莉露这样的人。

最后为什么大家都对玛丽安笑脸相待,反而羁绊最深的克里斯汀和马莉露对她冷眼旁观,是因为无论玛丽安是什么身份,于那些人而言都只是过客,但对克里斯汀和马莉露来说,她们真的共享过一瓶香槟,真的以为彼此之间赤诚以待。

玛丽安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无疑是敬业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她这种做法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她的观察对象有知情权和同意权。用这种隐瞒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绝对不是真正的调查。

 2 ) 认真的作家

一个知名作家,大概属于比较上流阶层吧。想要写出关于失业和贫穷的认真作品,亲身体验底层阶级的清洁工的工作和生活。不是一天两天。至少是一小段时间。全程的深入。

闺蜜1号。单身带着三个孩子。自卑和自我不配得感,使她无法继续与作家的友谊。为什么非要作家在新书发布以后,在一起亲历一次清洁工的工作呢。她非要作家立下投名状。然而社会是现实的,作家是理智的,这没有意义。

还是班长和其他工友的态度积极,尽管感情或许没有那么深。期待作品能得到更大的关注,其他人阅读作品之后,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尊重清洁工的工作。

其实闺蜜1号和闺蜜2号,完全也可以往积极的方面想啊。还佩戴着幸运草项链,总不至于是装出来的吧。或许以此为投名状更佳。或许阶层不同,生活圈交集没那么大,共同话题偏少。但至少友谊是真切的呀。也许偶尔有朋友小聚,聚餐,聚饮,喝咖啡。也许其他什么时候的新书发布会,或者别的什么分享会之类的也可以邀请啊。不一定能融入圈子,至少也开开眼界呀。再不济,就当中了乐透。约定好的每年4月4日,邮轮头等舱一游,三人好好叙旧游玩不是也很惬意吗。一年请假一天,好好玩一下也不错呀。

就这么选择友谊戛然而止,可惜了。

 3 ) 两个世界

《乌斯特雷姆》也被各地翻译成“世界之间”、“失业风暴”等等。因为感触不一样,所以名字各异。一个作家为了反应失业人员就业的疾苦,隐瞒身份去找工作。她初始根本无法忍受不公和羞辱,之后再真正感受了尘埃的生存艰辛。期间和那些清洁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当这些同事知道她的作家为了写作而来,极其愤怒,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当她的纪实小说大获成功后,原来很愤怒的同事也惦着她也期望她们的友情是真实的,转而邀请她回到她们的打工团队……可是这个可能嘛?这是两个世界啊……人性有时候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定义优劣的,角度、经历、生存习惯等等的不一样,不能草率了界定友谊、人性。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认知去轻易判断任何事物,我们以为可以,我们以为我们才是正确的,我们……(当然,那些大是大非还是不用纠结的)

这个电影令我想起了日本早期的一个电影《望乡》!栗原小卷演的记者假说自己到这个乡村采风,其实是为了报道战后日本大批妇女去南洋做妓女救国救家的故事。阿崎婆的扮演者田中娟代的表演对我影响极大,以至于我过一段时间就会去看看,找一下感觉。据说,她演完这个电影之后,没多久就过世了…………

 4 ) 阶层的隔阂应该如何打破?

作家伪装成清洁工人去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从而写出更加真实和动人的底层人故事。作家这种选择说真的其实无可厚非,且更应该佩服作家的勇气和专业程度。这样真实的作品一旦得到更多社会群体的关注,对于清洁工们而言绝对是有益,所以最早发现真相的那个人并没有拆穿,反而帮助她,其他大部分工友最后也依然把她当成朋友。

克莉丝汀知道那个曾经和自己一起打扫卫生的普通女人摇身一变就成了高大上的上层阶级,她无法释怀,更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一样,于是最后她也想羞辱一次作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表现出了克莉丝汀的无知和狭隘,但可悲的是这就是普遍的人性,人性就存在着一种对不平等的仇恨。但导致不平等的不是作家,而和整个社会体制以及个人的综合结果。所以克莉丝汀的不满对象其实指向错了。

这让我想起来了历史上戊戌七君子在菜市口殉难时遭到了周围的百姓在向他们扔鸡蛋的场景。七君子所做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百姓都得到更好的生活吗?可以他们无法被底下的他们理解,反而被误解了。

阶层的隔阂如何破?至少肯定不是通过两个阶层之间的孤立和仇恨。

 5 ) 对比是件有趣的事

关于大萧条,英国拍了一部《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法国拍了一部《乌斯特雷姆》。像极了这次英法两国在🦢污战争中的表演,保守刻板的那个,关键时刻冲在了最前面,浪漫随性的那个,反而不露声色蓄势待变,甚至首鼠两端。关于共情,还是需要设身处地,而非角色扮演。建议两部片子连起来看。比诺什永远的女神。

 6 ) 《乌斯特雷姆》: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人

一个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人?

一个阶层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另一个阶层?

电影《乌斯特雷姆》通过一个作家的尝试做了回答。

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作家想要写有关失业者的书,为了体验不稳定生活的不安感,她伪装成被丈夫抛弃、二十多年没有工作过的失业者,谋得一份清洁工工作,开始体验底层生活。

高压,底薪,快节奏,机械劳动,日复一日,所谓底层生活,身体的疲乏只是一方面,更沉重的是对未来不抱希望。

作家的真实身份很快就被帮她找工作的工作人员发现,并提出质疑。

为了写作,可以伪装?为了体验生活,可以占用别人求之不得的珍贵工作机会?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看到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同情、可怜、感动,对被观察的人有什么实际帮助?

被看见比需要被看见的人更重要吗?

作家每天和其他人一样,深夜被拉到游轮上,换被褥,收房间,擦马桶,拖地板,她很快适应了工作,也在工作间隙的聊天中逐渐与大家打成一片,并交到了两个好朋友。

朋友邀请她走进她的家庭,和她一起庆祝生日,生活的交融让她们不只是朋友,甚至像患难与共的家人。作家说“借”了辆车方便上下班,两人共同使用,朋友还会和作家平摊油钱,生活不易,必须“锱铢必较”。这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朋友在匆忙地精细地计算着需要付的钱,精确到小数点,作家一直看着朋友,眼神里有一些茫然,不理解、不必要或者不知道该不该拒绝。对于作家,这是一笔小小的可以忽略的支出,对于朋友这是血汗、是重压下苦苦经营的生活。

这里是电影的遗憾之处。电影对底层的生活和工作的展示比较简略,一些清洁卫生的场景,几句酒酣耳热后的闲聊,信息量比较低,生活的重负感没有很绵实地传达出来,甚至有一种其实作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底层生活的感觉。

知名作家隐瞒身份深入底层社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贫富差距、社会保障、阶级矛盾等等社会议题的思考和批判,电影对此没有过多染指,甚至无意深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隐约简化为对不同阶层女性友谊的探讨。

一次意外,作家和清洁工朋友偶然留在游轮上,苦中作乐,她们度过了欢快的夜晚。作家在船上偶遇旧友,身份被揭露,朋友大发雷霆。朋友生气不是因为她不穷装穷,是因为她一直在欺骗,她讲的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戛然而止。

作家的作品终究写了出来,她在发布会感谢曾经遇到的人,大部分之前被她蒙在鼓里的人都带着恍然大悟的感觉参加了发布会,平静地略带惊喜地接受了事实,送上了祝福。

两个最好的朋友都没有来。

电影的结尾很出色。

清洁工朋友给了作家一个和好的机会——她们邀请她重新换上工服、拿起拖把,上船工作一晚,证明我们还是曾经的我们。

作家摇摇头拒绝了,表情苦涩而痛苦,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演非常动人,她艰难而坚定地拒绝了她们的提议,我们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们了,假装没有意义。

跨越阶层的友谊没能存活下来。一边隐忍度日但维持着自己的尊严,一边在远远观望后希图保持虚假基础上的真情。她们曾经真实过,当她们喝完香槟躺在游轮的床上,相约明年此时再欢度。她们现在依然真实,不迁就,不妥协,跟随自己的内心,山盟海誓抵不过一时一世。

清洁工朋友们坐上班车,在夜色中,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作家目送着车子远去,接受了无可奈何。

车上的人面无表情,继续着似曾相识。

电影里有两次离开,上一次离开是电影最动人的一幕。

清洁工团队里一个高个子身材好容貌好的女孩,找到了另一个工作,即将离开这里,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即使只是好了一点点。欢送会寒酸但情真意切,大家畅所欲言后,坐班车离开,高个儿女孩不再同乘,她一个人在路中央翩翩起舞,送别朋友,送别曾经的生活,镜头跟着班车渐行渐远,女孩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才会懂得星光的珍贵。这个长镜头是电影对她们最温情的凝视和祝福。

看见和祝福,远远不够,但作家和电影能做的仅此而已。

 7 ) 其实这一切有意义

真好看吖,故事和人都好看,朱丽叶.比诺什太深情了。可是在那种掩盖之下得到的真情,又能走向何处呢?“这没有意义…”这是她在影片结尾对那两位“清洁好友”说的话,于是,电影就在清洁工黎明的班车上结束了。或许她们在想着“作家清洁工”说的意义。生活的前方依旧破碎不堪,日子还得过下去,贫穷,疲劳依旧是常态。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每个人都认真的做自己,跨性别者的乐观,三孩妈妈的疲惫不堪,还有想考驾照的少女。她们走在清晨上工的路,相互依靠,彼此温暖,她们经过苏丹移民的时候,甚至她们感到满足。她们不知道假扮失业者深入底层劳动者中间的比诺什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只是上工之余,这个新同伴有点与众不同~她记录见闻,她不交男朋友,下工后还要去冬天的海里游泳…这些对这些为生活奔波,早已对美好和浪漫无动于衷的人来说,是一股清流,她们喜欢她,只是她在不为人知的“底气”的支撑下,活的自我,活的自由。她们本来悄无声息的起床,走很远的路上班,跟监工们抱怨几句,或者男同事吵一架,在30分钟能收拾完几百个铺位,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无视海边的风景,她们本来就是这样…如此这般,生活将是一眼看到头的匮乏和疲惫。比诺什的出现,兴许能带来一丝慰藉,兴许能让她们短暂逃离苦楚的间隙,兴许也能让“友谊”化作小小的“四叶草”吊坠,留在彼此心里…可这有什么意义?

社会结构性贫穷,尤其是女性贫穷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在发达国家,因为家暴,离婚,原生家庭,疾病,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减少,这些都是导致人们贫困的原因,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体现出更多的关怀和以人为本?也许是时候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那么作家和社会人士们沉入到底层的劳工中去,体会她们的疾苦,感受她们的艰辛,然后以文字或艺术品的形式,呼吁和警告,唤起人们的关注,这也许就是“没意义”后面的意义。

前几天,刚看完《东京贫困女子》才知道,当今日本,女性贫困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七。高学历,好出身,嫁的好,又能怎样,生活的变故,危机四伏,即使像日本那样的发达社会中的女性,在突如其来的贫穷面前,也没有任何抵御能力,只能苟活于世,硬撑着向着明天亦步亦趋。有些事,看过后是会改变认知的,从原来的笃定变得怀疑,我想这也是一种警醒吧。

全程嘴角上扬的看完,我也不知道比诺什的“虚伪”的破坏性为什么会带来温情。也许用电影的她说的一句话:“我有时会撒谎,但通常最后,我都会承认谎言。”这也让人心安。不是吗?

 8 ) 女神新片,残忍又真实

前段时间,一位叫做王柳云的清洁女工火了。

来自湖南农村的她,在北京打工。因为喜欢在工作的女厕所里画油画,她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但是让王柳云觉得别扭的是,这些媒体,要不就是带着俯视的眼光给她贴标签。例如,尽管她已经在城市工作多年,但依然被很多媒体称为“老农妇”。

要不就是用同情的目光,怜悯她的境遇。这些都让王柳云觉得不舒服。

王柳云的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清洁工人”这个群体的讨论。他们是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群,但在大众媒体上,又仿佛隐身一般,很少被公众看见。

这是为什么呢?最近,法国电影《乌斯特雷姆》,就将镜头对准了这个群体——

这部电影由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主演。

在片中,许多人心中的女神比诺什放下身段,亲手体验清洁女工的生活,洗厕所、擦马桶,还有一幕全裸出境。

很多评论都说,没想到导演敢这么“糟蹋”女神。

但比诺什这么演,也是必须。

因为在片中,她饰演法国女作家玛利安,为了感受经济萧条下底层工作者的不稳定感,化身为清洁女工,体验生活。

为了找到清洁工的工作,玛利安伪造了自己的遭遇。

她谎称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做家庭主妇,被老公抛弃后,才不得不来当清洁工。电影一开场,我们就见证了清洁工人的就业环境。

就业中心的人告诉她,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她必须和雇主说:自己随时都能工作,包括周日,可以接受法定最低薪资。

因为到处都是失业的人,你不做,有的是人愿意做。

但清洁工的工作,显然比玛利安预想的还要辛苦一万倍。

第一天工作,她就要负责清扫公共厕所。

平时在家从来不做家务的她,必须戴着橡胶手套,用海绵布擦洗充满污渍的马桶。

一天忙活下来,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还得接受雇主的挑剔:这里有水渍,那里没擦干净,速度还不够快……

从没受过这种委屈的玛利安,一个没忍住,就顶嘴反驳回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天上班,她就被老板骂又蠢又懒,给辞退了。

但让玛利安感到欣慰的是,在底层劳动者中,大家都非常热情地互相帮助。

听说她失业了,有人替她找工作;听说她没有通勤车,有人替她借车子。

很快玛利安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克里斯丁

克里斯丁为她介绍了一份在游轮上的工作。

作为报答,玛利安每天载她上下班,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这份游轮清洁工作,被克里斯丁称为“地狱”。

每晚,豪华游轮停靠在码头,清洁工们就得赶紧上船,在有限的停靠时间内,完成打扫工作。

平均每4分钟,他们就得打扫完一个房间:

换好四个铺位的床单、被套、枕套,还得擦干净马桶、洗手台。

这样十几个小时地工作下来,却只能拿到最低工资。

从天黑干到东方将白,常常是下班后累到手都抬不起来。

回家路上,他们路过一片大海,玛利安兴奋地脱掉衣服,下海游泳。

克里斯丁说:你知道吗,我每天上下班路过这片海,可我从没想过要停下来欣赏。

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玛利安和真正的清洁工人之间的差距。

对玛利安来说,体验清洁工的生活是主动的选择。她本可以不这么累,但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她主动为之。

所以,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她还有心情可以下海游泳。

因为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是有一个头的,只要积累的素材够了,她马上可以辞职不干。

但对克里斯丁来说,这份活,却是她不得不做,并且望不到尽头的。

为了支付房租、三个孩子的学费,她即使再累,也没有任何选择。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之后,她只想尽快回到家中,躺上几个小时,再接着出门工作。

正如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玛利安是作家之后所说:你受不了时可以不干,回到原来的生活,但来这的人可没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不是吗?

但我们也必须说,玛利安不只是把这次经历当作猎奇。

她的出发点,是体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写书反映出他们的困境,希望引起重视,解决他们的问题。

但那道阶层之间深深的鸿沟,仍然是横亘在她和其他清洁女工之间。有一次,玛利安无意间发现克里斯丁在翻她的钱包。

她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克里斯丁是不是在偷她的钱?

但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原来,克里斯丁不过是在看她的身份证件,想要为她准备生日惊喜。

尽管自己很穷,克里斯丁还为玛利安买了一条四叶草幸运项链。

知道真相后,玛利安感动不已,发誓到死都要戴着它。

这里尤其让人感慨的是,即使是和清洁女工们已经打成一片的玛利安,在遇到那种情况时,第一反应也仍然是怀疑。

这不是玛利安有意看低朋友,但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反应,才更能说明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是多么难以弥合。

而这样的鸿沟,在克里斯丁意外发现玛利安是作家之后,就再也无法愈合了。

克里斯丁斥责玛利安,羞辱了她,也羞辱了信赖她的大家。

因为在她看来,玛利安只是把他们的生活,当成了一道景观。

她接近他们,不过是为了把他们的生活,当成猎奇的对象,展现给那些工作之余,仍有闲暇看看书的有钱有闲阶层,来展示自己的同情、博爱,获得一些道德上的安慰。

但对于克里斯丁和那些清洁工人们来说,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吗?

或许一时之间,他们会得到许多媒体的关注,甚至成为热门话题。

但热闹之后呢?他们仍然必须在这没有太多选择的人生中,咬牙坚持下去。

在电影最后,玛利安的书还是发表了,并大获成功。

她也获得了她欺骗过的绝大多数清洁工人们的谅解,但她当初最要好的朋友克里斯丁,仍然不能释怀。

最后,克里斯丁把玛利安请到两人当初一起工作的码头,邀请她再次换上工作服,和他们一起上船打扫一次卫生。

虽然玛利安仍然戴着克里斯丁送的那条项链,但她仍然强忍着眼泪,拒绝了这次邀请。

正如玛利安所说,这没有意义。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即使她愿意再次和克里斯丁一起打扫卫生,他们的友情,也仍然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之上。

下了船,她还是会做回一个作家,享受着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

而克里斯丁,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很可能一辈子都要被困在这如同地狱一般的工作环境里。

也许,还会像那些年老的清洁工一样,为了最低工资,长年累月地过度劳累,终于变得肥胖、臃肿、迟钝,直到耗尽自己的生命。

玛利安的书写,好像让大众注意到了清洁工人的处境,却又好像无法根本改变那些具体的人遇到的具体的问题。

正如我们现实中,很多媒体对王柳云的报道一样。

或许,当人们带着好奇、同情的目光来围观她时,她的生活会收获一些热闹,曝光带来的名气,也能帮她多卖一些画。

但当热闹散去,她依然需要在那小小的女厕所里画画。

未来,她也依然没有太多职业选择的机会。这也正是《乌斯特雷姆》(另一个译名《两个世界之间》或许更为合适)这部电影最深刻的地方。

它带有批判性地让我们看到了底层劳动者的艰难处境,却同时也十分谦卑、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这种至上而下的目光的局限性。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短评

7.5。最后比诺什那一句:“这没有意义”是非常清醒绝望的,人注定只能是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自己生活的亲历者,尽管她会在零下的海水游泳,会在喝酒后渴望某种永久。人性和阶层属性不会完全对焦,但愿也牵扯不清,她的知识分子身份又加剧了这中间的各种牵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当时是真实的,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9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比诺什的“清洁女工手册”。知识分子为创作而体验底层生活,最怕的其实是谎言被揭穿的那刻。女主既收获了友谊也背叛了友谊,社会写生最终输给了阶级鸿沟,哪怕共情又如何?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oh 結局不錯⋯兩個世界就是兩個世界

16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3.5分。

19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去年就很期待的电影。会被他们之间的amitié 感动,悄悄准备生日蛋糕,偷偷在一等舱里喝酒,约定着以后每年都这样聚在一起,但是最后的戛然而止一点也不意外,就算还带着你送的四叶草项链,也不会再上船用4min收拾一个船舱了,毕竟是不同的阶级。

24分钟前
  • Q
  • 力荐

比诺什医美级别的演技!看她打扫卫生好入迷啊有点想求她直播给她刷火箭!有一瞬间差点以为比诺什和单亲妈妈会是两个在田野中相认的社会学家……

26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好看,简短有力,有对社会议题的冷静窥探,也有对人情羁绊的深入体察,结尾也不拖泥带水,反而非常有力道,进一步展现出“两个世界”的贯穿主题。这个导演的技巧挺好的,比诺什演的也好,感觉片子质量入围去年戛纳主竞赛也不掉链子的。一些喃喃自语的旁白看似多余,其实更是一种社会学报告式的提炼,兼具主观和旁观性,偶有温情,但时刻都残酷。

2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冷漠地社会歧视。虽然生活在冰冷的世界中,但她们内心更多的是善良和温暖。

32分钟前
  • babudo
  • 还行

电影一开始没多久,我的眼泪就开始忍不住,是这部片子多么好吧?我不知道。友谊能经历阶层的考验吗?didier eribon在《回归故里》里讲述道,很难。能理解她们发现女主竟然是“体验生活的作家”时感受到的背叛,对于她们来说,作家所谓的写出作品“让更多人知道”简直是个笑话,因为人们一直都知道这个系统对于底层的压榨,只是选择视而不见罢了,而这样的“体验生活”后,她便可以回归自己原本中产阶级的生活了,她们之后的生活像无法相遇的平行线一样,不再有任何交集。

34分钟前
  • 七日狐狸
  • 推荐

眼泪流量和年龄成反比,共情浓度和年龄成正比眼泪和共情的比例,呈人性比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船舱内的连结抵不过现实身份的鸿沟,在那个时刻,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褪去价值武装的中产短暂解放了世俗的情感壁垒,她和观众同时意识到了自己关怀的虚伪和真正物质机理的匮乏——所以电影才建立了一个如此脆弱闪耀的乌托邦,比诺什于美好中窥见真实世界之可怖之后流下的眼泪反证了两段生命无法真正交错融合的挫败,可以说,作家体验生活叙写故事的动机与沉浸光影片段的我们别无二致,同「活在当下」,观众对情景的自由迷恋胜过了言说论证的表达,这种打破了目的性、强大的、保守秘密的视线复活了角色千言万语的告白,人物就此被创造发生。正如生活的魔力并不在于奇遇的瞬间,而在于幻象的破灭,它打消了现代人溃缩在符号内的孤独,让传统法式情节剧的创作基调早早在中途偏离轨道,驶向那虚无,其剥离关怀直视虚伪的姿态足以让当代大部分现实主义观察蒙羞。

39分钟前
  • 低级趣味
  • 推荐

穷人自尊太过强大,富人感情太过廉价。本是不同世界的人,谁也别对谁有期望,相识一场,好好过自己余生!

41分钟前
  • 山水
  • 推荐

关于田野调查的道德考量,揭穿身份后收尾有些太急了,还可以多展开一下。比诺什的演技真的没话说了

4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3.5。一场女作家对于缺乏保障的劳动雇佣模式的短期体验,也是一次放下知识分子身份、感知社会真实困境的生存实践。当那个法国电影里常见的漂亮法国完全失去踪影,没有矫饰的底层生活浮现在银幕之上,作为观众,其实会感到意外,同时也会被影片的谦和姿态以及落地务实的叙事节奏所打动。

49分钟前
  • 2miao
  • 还行

#LFF Juliette Binoche 素顏洗廁所還是那麼有魅力,難怪pizza man 第一眼便看中她,後來向她告解不忠也是老實得可愛。直線抽擊中產虛偽以及對下層的獵奇剝削,去戲院看法國電影的是中產,影評人更是不善生產、中產之中的中產,註定無法討好,卻異常有力的文本。電影並非完美,但其創作動機已值五星。她生活勞碌累得連看海放空的時間都沒有,她累極卻仍能吐出incapacitated 的高級詞彙。她偷看她銀包是一份單純關懷,她卻心底懷疑窮人只會偷錢還故意裝大方只收她油錢23歐元。中產階級的小恩小惠,在勞動階級眼中比一切來得更羞辱。兩個世界之間,只有對立,沒有磨合。

54分钟前
  • DullBoy
  • 力荐

法国版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

55分钟前
  • Sofie
  • 还行

就想知道一件事,中国有拍清洁工的电影吗?结尾大好

5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纪实是残忍的,希望挖掘,希望有所刺激,但那归根到底都是一场「人祭」,也许可以点燃一些所谓的尊敬,但为了那一点可能的另眼相看,永远会有道德困局在。与低阶层的友情可以伴随自我降格的某种感动,但本质的脆弱甚至虚伪,注定在褫夺过后千疮百孔。很难过的,但是曾经的卷烟、海滩、幸运草项链、头等舱香槟,有过多么洁白的快乐呢?快乐到一辈子都不忍触碰了。

5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哈哈哈哈,法国人的电影就是这样,虽然拍的是清洁工,但视角依然很中产,就像《巴黎夜旅人》设定同样是(真)离婚家庭主妇,但依然不失浪漫情怀,和肯·洛奇的小确幸比起来还是有点居高临下,虽然最后讽刺了一波,就像是子女交换《变形记》,她们永远不会是一个世界的人,片子也不是拍给劳工看的,又是一场中产自嗨。

1小时前
  • 囍弗斯
  • 还行

这其实比拍照者是否要帮受害人好多了一个层次,患难之中的友谊是否更牢固?大概不会打破阶级的隔阂。其实友谊也是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吧,体验结束便很难寻回。很有意思的切入点,法国社会底层生活真的很苦,可能每个地方都一样吧

1小时前
  • 理易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