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60阵地

战争片澳大利亚2010

主演:布伦丹·考威尔  哈里森·吉尔伯特森  史蒂芬·李·马奎德  杜坎·杨  盖东·格兰特利  瓦维克·杨  马丁·托马斯  

导演:杰瑞米·西姆斯

 剧照

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奇袭60阵地 剧照 NO.2奇袭60阵地 剧照 NO.3奇袭60阵地 剧照 NO.4奇袭60阵地 剧照 NO.5奇袭60阵地 剧照 NO.6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3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4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5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6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7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8奇袭60阵地 剧照 NO.19奇袭60阵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41

详细剧情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呈现出胶着状态,来自澳洲的伍德沃德中尉(布伦丹·考威尔 Brendan Cowell 饰)在昏暗的地道中接管了一支爆破部队。18个月以前,伍德沃德尚远离战场,在巴布亚从事矿场爆破工作,同时与年幼的女友渐渐确立了关系……随着战事的推进,伍德沃德响应号召,凭借自身的爆破专长加入军队赶赴欧洲。伍德沃德起初的表现未令下属们折服,但在成功炸毁德国人的机枪阵地后,伍德沃德和战友们一起被派往位于比利时的“60阵地”,那里是一处令协约国士兵闻之色变的德军阵地,大家传说60阵地前协约国的战壕中洒满了鲜血。伍德沃德一行人抵达目的地,发现战友们已在60阵地下的地道中布置了百万磅炸药,然而引爆的时间迟迟未能确定……

 长篇影评

 1 ) 男主角长得真像史瑞克

这位男猪脚一出场,哥就震惊了。怎么回事,难道是史瑞克穿越玩真人版了?看看他的鼻子,看看他的动作神情,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实在是像到了极点,另外他和女友的老少恋,也是让女方家长尴尬的原因,这里又和史瑞克的剧情重叠了。看着这些工兵在泥泞的地道里摸爬滚打,感觉这才是真实的地道战啊。

 2 ) 《奇袭60阵地》:扎实舒缓,深沉蕴藉

不得不说,《奇袭60阵地》让我必须要修正之前的说法:这才是整个三月影市淡季水准最高的电影!
一部澳大利亚电影,不但拍出了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经典战争片扎实舒缓、沉着大气的范儿,且连其中深沉蕴藉的悲剧感也仿佛是直承那个年代而来,这对我这样一个着迷于老电影的人来说,着实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好电影的根基是讲人,讲故事,这个基点从电影被接受成为一种工业,一种大众娱乐艺术开始,就没有变过。只不过电影发展到现在,无论主动还是被迫,都在越来越为科技的表演腾出空间,为“奇观”的展示腾出空间。这是对的。要不然电影就会固步自封在过去的惯性里,慢慢消失掉生命力。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当主流电影的爆米花倾向越来越严重,当大片习惯于用钱砸出一个又一个奇观,当小片习惯于用台词堆出一个又一个段子,并且让观众越来越习惯于这才是所谓“电影”的时候,人,还有故事,到底还能剩下多少空间?
说远了。这不是《奇袭60阵地》应该承担的东西。在电影院里,它的海报和《洛杉矶之战》被并排放在一起,但或许,它的票房连《洛杉矶》的零头也不会有。它不时髦,也缺少噱头,在电影节电影奖遍地的今天,荣获澳洲电影大奖12项提名的荣誉屁也不是,它有一点点古板,就像它的海报,不逢迎,不讨好,用后背朝着观众,它是继承,但不发扬——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电影。
《奇袭60阵地》讲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对德作战的西线战场上,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地道爆破小组(当时澳大利亚属于大英帝国)承担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德军驻守的比利时60阵地之下埋设数万磅炸药,并最终爆破成功的故事。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其爆炸长度相当于从伦敦至都柏林!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观。如果这个题材换成好莱坞来拍,它会更惊险,更大场面,更扣人心弦,更适合主流口味……不一定不会是好电影,但肯定不会是如现在的这个样子——《奇袭60阵地》拍的则是人。
总是有那么一点希望。希望观众在进电影院之前,不要预先先拿一个框框把电影框死了:这部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开头要怎么样,中间要怎么样,结尾又要怎么样……只有符合了我预期的才是好的,不然就不好。这样当然不是不行,毕竟看电影本身只是一项娱乐而已,压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不过,这样会让自己错过许多好的电影。
就像李小龙说的,如果要品尝别人的茶,先得倒空自己的杯。当然,不止是李小龙这么说。
《奇袭60阵地》有不少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当电影逐渐行进到后半部分的高潮的时候,本来存在于德军军官和爆破小组指挥官伍德沃之间的剑拔弩张的斗法莫名其妙地泄了气),但它用克制内敛的镜头语言,扎实的坑道作业细节,拍出了一个地道爆破小组的英雄群像,拍出了他们既充满个性,又纷繁多面的内心世界:你多半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演员,尤其在电影的开篇,他们脏兮兮的造型几乎让你无从分辨,但当电影结束的时候,你一定会记得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记得他们的抱怨和玩笑,记得他们在战争的重压下不同的活着的方式,甚至会记得他们有妻子和母亲在为他们一刻不停地织着手套和袜子……因为正是他们带你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的情境,在狭窄逼仄的地道里,让你体会到他们的勇敢和怯懦,体会到生存和死亡,体会到牺牲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毫无价值,体会到“残酷”两个字底下更复杂的含义……这就够了。
写这篇文字并不是推荐。《奇袭60阵地》注定了不会是一部热门的电影,它甚至连引起应该的关注都不会有(昨晚那一场,影厅里坐了不过十来个人),但,就像真正的好书总是与那些畅销榜无缘一样,主流的视野之外,永远不缺乏好电影的存在——人的时间不可能都用来看电影,错过一部并不可惜,可惜的是一直错过。

 3 ) 泥泞里的悲歌

写于2011年09月02日,网易博客@从前有座山

其实我很少看战争片,总觉得血腥的场面总会不寒而栗,总是这种感觉而已。奇袭60阵地,或许就不是这样一个调调儿了。

叙述角度是传统的地下隧道,背景设置在一战欧洲战场英法比和德国最为激烈的西线,而故事从两条很明显的线索展开,而这或许便是中西方电影很大的区别了,西方电影总喜欢把时间切割成段,错综开来,一条是战场的炮火轰天,一条是场外的爱情的等待,一段年龄差距十岁的爱情,或许只有朦胧的好感,但是纯洁干净,让人在腥风血雨中体会到一种单纯的温暖。

上尉伍德沃或许在结尾处的毫不犹豫按下引爆器有些残忍,但是他绝对是一个至善至美的人,他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抽烟,吃那沾满泥水的面包,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玩橄榄球,他对战士们绝对是最体贴的一个,不像上校那样死守军规不懂变通,他熟透战士的心理,他感受得出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去倒倒茶等等,他对战士又许是最热爱的一个,当得知自己派出的战士被掩埋时,他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的,他拼命地挽救。他有自己的主见,面对上校的质疑,他总能够完美完成任务,他善于学习,而且不以级别压人。但是对于结尾的狠心,他也迫不得已,一场战役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生死就被影响甚至破坏了,许多人的生命与国家的安慰跟一个战士的生命来说,悬殊,或者说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事实上,他和战士之间有着风雨不摧的友谊,他也不舍,但是他必须这么做,这是责任与高尚的体现,伟大的象征,说到底,也是战争的残酷与苍白。他需要被人理解,他的处境决定他必须抛弃个人情感。有时候,事情也得看情况。该舍则舍。当断即断。

很容易注意到这个角色小提芬,十几岁的小战士。从电影开场他便流露出那种尚未成年的怯懦与稚嫩,他害怕战争,他害怕死亡,当听到枪声炮火声的时候他在指挥部的床上蜷缩成一团哭喊哆嗦,叫得真的很可怜这孩子,他或许是迫不得已的,但是国家的需要又抗拒不得。当听到机关枪扫射的时候他扑倒在了泥泞中,他怕得要命,看到被轰炸的尸体,他眼神中流露出来一种心疼与不忍心与无法抗拒的颤抖。提芬的怯懦,正是一种真实的写照,电影中的那段关于讨论身上带的照片的情节,妻子,情人,母亲,他们都怀着一种牵挂打仗,他们都有怕死的心理但是每个人都得去克服掉,这才是伟大所在。提芬无意中听到上尉喜欢的木材,他便暗中做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相赠,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地下隧道生活的不堪忍受与痛苦煎熬,整天生活在泥泞与腐臭中,与耗子为伴,与泥土厮守,几个月几个月不见光,拼命地挖隧道,埋炸药,这样的生活空虚,却也疏忽不得。提芬不知是哪里来的时间去做木盒,但是他或许是想给这样死寂的环境中带来一丝温暖而已吧。结尾,提芬被困在隧道中,他已经变得不再害怕了,他视死如归,最经典的画面,提着尚未熄灭的白蜡烛,靠在角落里,“你听见了吗,那个是你自己的心跳。”他没有任何的畏惧,而是极其的淡定从容,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为这场战役献身了。略显老套的形式,在单调的音乐中,却像是一首悲壮的赞歌,为那些远去的生命饯行,为那些尚在的人们欢呼。

 4 ) 沉默中的爆发

我觉得很不错啊。
没有大场面,没有大爆炸,只是一个战役中的几个人,并且是很特殊的一群地下军人们,不挥枪不放炮,只是不停地挥舞矿铲,默默地消灭敌人或者被消灭。
他们战斗的地下坑道阴暗潮湿,狭窄低矮,空气浑浊,老鼠横行,唯一的光亮来自于蜡烛,若蜡烛熄灭死亡马上就要降临,唯一的声音是自己的窃窃私语,若被对方侦听到,生命就在转身间。在地面世界他们要防备着暗枪冷炮,在地下则更是危机四伏,死神就在黑暗中游荡,随时都可能死于意外。
在地面的场景,总是泥泞不堪大雨漂泊,穿着暗色制服的士兵们如同行尸走肉,幸好有主角第二条线索同时推进,不然还真是看不下去啊,那里的澳州总是阳光明媚,绿树红花,整齐干净,美丽的白衣少女,屋子,家,马,孩子,笑声……就像做梦一样,像天堂,对于战争地狱中的人们来说,故乡真的是天堂啊
引入地下德军对手,我觉得是神来之笔,既增加了紧张程序,又没有将他们符号化妖魔化,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跟这些英联邦军人们一样,都是战争中的普通士兵,忧虑恐惧,怀念家人和故乡,渴望战争结束和生存
这种关于战争中招募的特殊矿工士兵题材,很特别,我是第一次看到,导演总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冷静客观,点到即止,对话简短有力,含而不露,但这种沉默中蕴含着的力量和感情却很充沛,就像电影中几段原声,欲说还休中千言万语。
最喜欢的镜头有两个,第一个是Oliver按下开关之前的几秒沉默,第二就是Tiffin在地下坑道中独自一个举烛等待死亡降临,他们两个都是这样沉默,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也许——在长久的战争中目睹了太多死亡的男人们都会这样沉默吧,因为战争中没有革命乐观主义,没有英雄

 5 ) 狗娘养的战争——简评《奇袭60阵地》

因为团购了一家距离自己家40公里远的影院,所以去一次索性就把票用完,一口气连看了《奇袭60阵地》和《关键第四号》,今晚太困了,简单说说这部片子。

《奇袭60阵地》无疑是一部好片。战争片往往通过宏大叙事、炮火、人海等来展现战争的恢弘场面和史诗意蕴。而本片,则着力于刻画人物内心。主要演员就是昏暗狭窄潮湿的巷道里,默默工作的工兵和他们的长官。巷道是寂寞的,潮湿的,乏味的;同样又是危险的、可怕的。而选择这样一个群体作为电影的主要表达对象也十分讨巧,毕竟大场面的战争片早已被各路影人用各种方式呈现了无数次,若非有雄厚的资金或者决定的创意,一般很难超越前作。而这种小群体侧面化的展现,则给了观众新的视角。

我们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战场上的拼杀,而每一个士兵内心的挣扎、痛苦、骐骥,伴随着炮火、枪声和死亡,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灵的震颤的共鸣。战争的残酷这样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再像评论家军事家一样对这战争大片评头论足、解构战争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此时就是这些士兵的亲人,面对他们在我们面前,哭泣、沮丧、悲悯、欢笑,甚至死亡。

点滴细节,或许你没有潸然泪下,至少内心也狠狠的骂了一句:狗娘养的战争!

 6 ) 好片子

澳洲人民出产的一部好片。很多影评网站给分很低,说场面不大,说是地道战。我估计可能是理解不深。
影片里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镜头与画面,主题十分的鲜明,各路演员感情投入整体感强烈。虽然只是一个工兵为主角的战争题材影片,但是全片剧情紧凑,设计合理,很喜欢。里边有很多令人难忘的镜头。刚愎自用的军官,懂得每一寸阵地都是浸满鲜血的德国士兵,那句老兵的告诫“照明弹飞起的时候,不要急着趴下,不要动,机枪只会打移动的目标。”趴在战壕里看明信片的德国士兵。还有那个故意让儿子给自己沏茶的父亲。

 短评

强大,沉默中的爆发

8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握紧摇曳的烛光,等待宣告死亡的爆破声从地下90英尺传来。你独自等待,和自己的心跳声。战争中从没有什么所谓光荣的牺牲,那都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说辞,战争本身就不光荣。但如果这就是战争,荒诞的战争,起码你死在了长大后。2011.3.17《奇袭60阵地》(推荐,四星)

9分钟前
  • 乔小囧
  • 推荐

一战前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爆破。一群男人和半固体物质的故事:蓝色黏土,黄色膏状炸药,泥浆。原来矿工也可以很美的!

12分钟前
  • 何碰碰
  • 力荐

战争片永远不是我的菜。边洗衣服边看,一个半小时后还是没入戏,不过被某位网友的短评影响到,男主角就是Russell Crowe和朱时茂的切换!

1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看片总结:战争中有一技之长真不是好事,跑得快,挂了,会木工,挂了......ano,我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是不是剧透了

16分钟前
  • 薄荷
  • 推荐

WAR,,WAR ,,WAR

21分钟前
  • 没心没肺
  • 推荐

男主角的脸一直在Russell Crowe和朱时茂之间切换,有没有。。

23分钟前
  • 门特
  • 还行

工兵系的战争片很少,澳大利亚的战争片很少听说,细描一战战场的真实战役更少,基于此,本片虽然拖沓过长,但诚意满满,尤其对男主人公的塑造,颇为真实。

25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题材不错,稍显刻意

27分钟前
  • 困难户
  • 还行

原谅我,没有认真看。

31分钟前
  • 皓宇
  • 还行

工程技术个人勇气

33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本以为看这电影会很闷很累,可未曾想还真有点看头。

35分钟前
  • 经纬万端
  • 还行

战争片的铁律之一就是:掏照片的那位,无论如何都是最先挂掉的那位。

39分钟前
  • 还行

好闷

42分钟前
  • alex
  • 还行

老老实实用传统手法讲故事的电影。尽管不够惊艳,但也没什么缺点。

4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虽然不如澳洲1987年的light horesman,,但是比近年的科科达小路,以及妮可.基德曼的狗血片《澳大利亚》强得多的一部澳洲电影,也比加拿大的狗屎片《帕申达勒》强得多。

47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久违的战争片

50分钟前
  • mr.tall
  • 推荐

伍德沃德那张老脸,真不像二十五六岁。

55分钟前
  • 豆办
  • 还行

难得袋鼠国能出这样的片子。最后炸响的那刻,震撼人心。影片处处伏笔,小细节处理的不错。

60分钟前
  • 御。
  • 推荐

不错啊

1小时前
  • 卢十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