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洛荷

剧情片德国,澳大利亚,英国2012

主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内尔·特雷波斯,安德烈· 弗雷德,米卡·赛德尔,凯-皮特·马立纳,尼克豪拉斯切克,尤拉西纳·拉尔迪

导演:凯特·绍特兰

播放地址

 剧照

少女洛荷 剧照 NO.1少女洛荷 剧照 NO.2少女洛荷 剧照 NO.3少女洛荷 剧照 NO.4少女洛荷 剧照 NO.5少女洛荷 剧照 NO.6少女洛荷 剧照 NO.13少女洛荷 剧照 NO.14少女洛荷 剧照 NO.15少女洛荷 剧照 NO.16少女洛荷 剧照 NO.17少女洛荷 剧照 NO.18少女洛荷 剧照 NO.19少女洛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1

详细剧情

LORE萝拉”是片中主人公Hannalor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 饰)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前的德国。萝拉是位生来养尊处优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军官,曾在白俄罗斯处决过大量的犹太人和无辜市民。萝拉和她的姐妹们对犹太人 的遭遇知之甚少,她甚至还是一名希特勒青年军(Hitler Youth) 的光荣成员,对纳粹信仰充满了崇敬之情。如今,希特勒已死,而德意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萝拉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深刻的长大成人的经历。   影片在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女主角、摄影与最佳原声四项大奖。之前还曾获得Locarno观众奖以及瓦拉多利德Valladolid最佳新人导演奖。代表澳大利亚申报2013年奥斯卡外语片。

 长篇影评

 1 ) 谎言,信仰

       特写空镜特写空镜特写空镜…完完全全文艺片的气质,尤其在片头对Lore梳头的那段描写,加上跳房子的数数,显得扑朔迷离。对男女主爱情的描写也是十分小清新:男主倒挂在树上对在湖中Lore划水,此时镜头倒转,唯美的气质油然而生;在树林里躺下休息,两人面对面,镜头对两人面部的特写,那绝对是某些人的挚爱。
Lore之前的生活自然继承了父母的性格:自傲冷漠,种族歧视。这也就是为什么Lore把男主的手伸进自己裙底下又把他推开。她深陷爱河中无法自拔;又时刻提醒自己他犹太人的身份。两人欲分又合的关系和Lore迷茫痛苦的感觉通过几次接触与逃避很好的展现出来;而这也是Lore信仰动摇的开始。
    一个人给了你充满谎言的信仰,痛苦不在揭穿之后,而在于揭穿的过程:在牛棚举着手臂对着农夫说”希特勒万岁”,得到的仅是一声浅浅的敷衍;看到父亲在集中营的照片,再与自己手中衣冠楚楚穿着军装的父亲对比;途中休憩的家中寡妇有个已经自杀的纳粹分子丈夫,而寡妇还让两个小男孩唱对殉职阵亡的将士的挽歌《好战友》,Lore匆促催大家离开;死去的弟弟Gunter和后来另一个弟弟Jurgen把头埋在浴盆里的苦闷;以及仍拥护纳粹的外婆。这一路来Lore经历了多少痛苦是其他人无法感受到的。而且还有爱情的离去和她对男主的误解,更加深了对信仰的质疑,以至于到最后看到许可证上那个犹太人美满家庭的照片时,情绪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打破陈规,踩碎那象征所谓信仰的小鹿。她知道是时候醒悟了。
    逃亡时所有人落魄的气氛充斥着整部片子,压抑与冷郁便是必然。但唯美的镜头又同时为影片增色不少。关于信仰与谎言的很好诠释。

 2 ) 无奈的面对

      整个片子语言很少,最后看了看演员表,女主居然那么小!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也没怎么弄懂她怎么想的,但是整个片子让我从担心,悲伤,坚强,欣慰,再到悲伤。
    二战,它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苦难是全人类的,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甚至为了生存还要伤害别的生命。所以痛苦的挣扎!片中是有人性的,但那些人性看来却那么的悲伤与卑微,他们在生存面前微不足道。
    我想他们是彼此喜欢的,但是又无奈的选择了离开。
    现在,西亚还有战争,周围的人们都说不民主,都说什么“天朝”之类的,我也这样说,我也讨厌那些腐败的政治,那些没有原则与缺少人性的社会关系。
    但是我也很感谢我的祖国,让我的家人通过努力可以安心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我也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至少我努力还有机会,但是那些在战争中生活的人呢?
    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身体,一样的都是人类的一员,却无法保证自己能够看到第二天的阳光,或许下一个瞬间,他就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这个“他”,或许是父亲,或许是兄弟,或许是母亲,或许是姐妹,或许是爱人。但是他们却被其它的人类杀害了,从这个地球上失去了存在。
    我很讨厌日本,很讨厌美国,很讨厌那些挑起战争的国家,很讨厌那些不尊重人的人。那些所谓标榜自由,标榜民主,标榜人权,标榜信仰的人,就是这样展示自己的吗?
    无论是因为春晓油田而争夺的钓鱼岛,还是因为西亚油田而引起的战争!
    没有如果,当你做出选择时,意味着受伤害的人没有选择,他只能全力以赴的去生存。
  

 3 ) 纳粹女青年的黏湿历险

《少女洛荷》是一个发生于二战结束时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它从始至终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情绪之中。在这种时间设定的基础上,导演凯特·休特兰以一个新鲜的角度切入二战,关注纳粹军官的女儿在父母被捕后价值观的重建和情感的养成,在少女洛荷姐弟几人食不果腹而又危机四伏的寻亲路上,战后德国破败的景观、残殒的信心以及堕落的道德被一一呈现,甚而从纳粹母亲一辈威严的训斥中你还能归结出一点点纳粹之所以会产生的因由。

围绕她所选取的巧妙角度和意图触碰的丰富主题,凯特·休特兰利用特写和音乐尽可能地把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怖放大。片头梦呓般的数数声(在电影中段我们才知道这个声音来自无关紧要的跳绳动作)预示了这种不恰当放大在影片中的泛滥,肉体局部细节、粘稠液体、肮脏的手、病变等画面大胆又不厌其烦地出现在银幕上,音乐和慢动作的运用也难脱不加节制之嫌。在这诸多因素渲染和造就的末世情绪之中,主人公的自哀自怜和对苦难的变态沉溺逐渐显示出来。

为了理解二战,我们有必要以纳粹的视角思考问题,凯特·休特兰拍摄本片的初衷和本片的独特之处想来亦在于此。然而,她却像是忍不住显露自己对纳粹的批判态度。这样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建立起对洛荷的同情,洛荷、她的父母、她的祖母,甚至洛荷前去乞食的老太婆,在导演的视角之下仍然显得像是怪物,比如他们对犹太人发自内心的厌恶、比如对偶像的崇拜、比如让人不舒服的性爱场景和畸形的性爱交易观。为了影片的走向不背离自己的初衷,导演不得不将情感强加到我们身上,细节、音乐和慢动作便成了她急功近利的手段。

洛荷的母亲是本片中最冷血的一位角色,当她对丈夫说出“你是一个懦夫”,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莎翁笔下唆使丈夫反叛、最后服毒身亡的麦克白夫人。从她不满的面孔和焦躁的言语中,从她最后献身信仰的行为中,我们看不出丝毫对子女的爱意。处于叛逆期的青春少女洛荷,有意而又无意地继承了母亲身上的种种特点:自视甚高、歧视犹太人、对人缺乏信任、不顾及他人感受,以及一副仿佛全世界都亏欠自己的表情,甚至包括她要求托马斯抚摸自己,也似乎是出于对母亲的模仿,性爱在她那里,不会有比交易更高的意义,她生来便是为了忍辱负重。

正是爱情拯救了洛荷,也拯救了这部电影,使它即便有上述缺点,仍然不失为一部美丽的影片。是托马斯向她证明,这个世界上并不全是私心与恶意;是托马斯的谋杀,让她认识到纳粹的罪孽;托马斯钱包中的照片,让她知道了犹太人也是从小长大。总而言之,是托马斯让人类的正面情感在这位少女的心中复活。在影片快结尾处,洛荷坐在田野上翻阅那些照片,眼泪不期而下,她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也给了观众唯一一次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射情感的机会。在这之后,她摔碎了所有的瓷鹿,仿佛是要跟纳粹的罪孽告别,然而,她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内心的阴霾。

 4 ) Ich weiss wer du bist

一开始我以为是落魄纳粹军官女儿和集中营获释出狱的少年的爱情故事。
可是不是。
女孩Lore让我一度讨厌。她的:Ich weiss wer du bist. 和 Du bist Jude.一方面嫌弃他Jude的身份,一方面依靠他帮他们找食物。真的让我对她没有好感。可是她又是坚强的大姐,带着弟弟妹妹去投奔外婆,从黑森林到汉堡。应该很远吧。我想。她又好坚强。

男孩Thomas的眼神,一直望着Lore,一开始让我对他的角色疑惑。是荷尔蒙无处发泄的浪荡流浪者还是又一个苦难者,被迫流浪在路上?到电影结束也不知他真实身份。我却对他很有好感。我想也许是一开始看上Lore了,于是,也凭着善良的本性帮助她和他的弟弟妹妹们。他和美国大兵说: Ich bin ihr Bruder 时,我对他充满好感。他一直克制自己对Lore的爱欲,在lore找外婆的路上,充当了所有人的大哥哥,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导致,最后lore求他别走。

原本我以为导演想要让他们在一起,这样,让纳粹的后代在爱上犹太青年的过程中发现父辈犯下的滔天大罪,对父辈的错进行忏悔,同时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是导演没有给我这个机会。最后thomas离开了。也许他以为她们偷走了他的通行证。总之离开了。

可是是双胞胎的另一个弟弟偷走的,他不想让他离开他们。可是,原来thomas 不是犹太人,通行证也不是他的,而是另一个死去的犹太人的,可是犹太人留下了许多照片在钱夹子里头,都是幸福的照片。

当他们到达Omi家,我以为也许终于找到幸福了。一切却在双胞胎弟弟火急火燎的抢面包吃被外婆训斥他的粗鲁无礼戛然而止。Lore报复似的也撕咬面包。外婆,你知道他们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吗?饥荒随时陪伴着他们,战争,父辈们引发的战争,让这些富家子女在路上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疾苦,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又怎么算的清楚呢?又怎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你应该等摆盘都做好了再吃能够概括的呢?

他们能等吗?否则早就饿死了不是吗?也许Lore终于承认了父母的罪行,她把所有象征美好的小鹿瓷像摔碎了,坐在树上,看thomas留下的,犹太人幸福的照片。他也是有家庭,有孩子,想要获得幸福的普通德国人,不是吗?

也许Lore也顺便想起了Thomas. 可是她真的知道thomas 是谁吗?

我真的看哭了。Guenther死的时候,外婆训斥另一个双胞胎的时候,thomas想走听到peter哭声又留下的时候,Thomas在火车上最后望着Lore的时候,他离开的背影,这一切都让我难过的留下泪来。

战争让人颠沛流离,不管你曾经如何,也同时把最后的善良留给了少女洛荷。

 5 ) 和平年代的难以体会。

整个过程越来越纠结,心里担忧不已。
作为大姐姐的LORE是最难的。
没有父母亲的时候,她就要做父母亲。为了弟弟妹妹,自己虽然是一个孩子,也没得选择。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妈妈。长姐的责任与重担,不是谁都愿意承担,也都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好。

母亲最后离开时,LORE还是追赶道路上去看她,妈妈回过头,看着她,四目相对,满脸泪痕,还是一句话没有说扭头就走了,眼睛说了一些。
那时的LORE还是孩子的心,少女的心。

我想,没有那个假犹太小伙子,托马斯,LORE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恐怕很难回到汉堡。LORE因为托马斯的犹太人身份,而既喜爱又痛恨。这里开始展示出,LORE最难的心理痛苦,她的岁数,是完全受到纳粹德国教育的,本身她的希特勒青年团的身份,让她一直也完整的学习了憎恨犹太人,以及她认为的一切的第三帝国的真理。

精神世界的巨大崩塌,双亲的离去,自己带领弟妹的责任。
如何生存下去,一瞬间,一起涌来。

而LORE在得知托马斯的非犹太身份时,斯人远去不可追了,而托马斯也只是那个没有人认识的死去的犹太人名字而已。。
我想那一刻的LORE,一定很怀念他吧。

居中有一段,德国民众围观,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照片,后来开往汉堡的火车上,也有德国年轻人对这个事情的讨论。民众对第三帝国私下的罪恶是震惊的,也带来后来整个德国民间,自下而上的反省(这段历史不用再说了)。
我只是想起同样那个日本,他们为什么不反省。
我想,至少,日本人根本就像德国人那样,没有见过他们那只禽兽军队的所有大屠杀,小屠杀,各种强奸,屠杀。他们不知道自己曾经是禽兽。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了。

最后,再一次鄙视所有,2012年以后买日本车的人。
这种人,以后我也不会跟你们结交成朋友。
一切的理由都是苍白并且荒诞的。
这种事情的正反,网络口水大战也够多了。
我想,犹太人,看到我们这些受害者的后代还为这个事情争论,实在是会觉得,真悲哀。

 6 ) 撕碎了的青春——《少女洛荷》观后

二战片多揭露法西斯之丑陋、反思侵略战争之罪恶,然而此片从战败国的百姓入手,写战争对一个纯情少女的心灵的戕害,视角颇为独特。
少女洛荷的父母亡命出逃,留下五个孩子。作为长姊的洛荷,无奈之下,只能挈幼将雏,踏上漫漫的逃难之路。
战争是一所学校,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成熟。逃难之路,于是也成为少女的成长之路,而电影人物一路所经历的饥饿劳顿、累累屈辱、血腥杀戮、亲人死亡乃至男女情愫,也都化作了少女成长的催熟剂。
剧末的数个镜头最为动人:洛荷起床穿衣,镜头摇过少女的秀腿,只见青斑累累、伤痕道道——这是以肉体的伤痕象征少女心灵的创伤(这画面和电影开始少女沐浴一幕相互对照);女佣教姊妹习舞,洛荷无意于此,抑郁难解,独自走向屋外——这表明经历过惨烈的苦难,少女从此将与欢乐无缘;弟弟在餐桌上抢食而遭到外婆的斥责,洛荷不顾长辈阻止亦抓起食物大口嚼食——这举动是多日屈辱、痛苦、压抑、悲伤的宣泄。数个画面均无对白,然无声场面所蕴含的意义振聋发聩。最撼动人心的是洛荷用脚毁坏瓷器小鹿的场面,磁片洒落一地,那个一路携带的心爱的小卧鹿最终也被踩成碎片。这是向纯真少女时代的诀别的仪式,也是人生不堪承受的悲剧的写照。这是只有用电影镜头才能诉说的意义。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青春少女是真善美的象征。《少女洛荷》展示了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如何撕碎的过程,唱出了一曲人生的悲剧之歌。
其实,每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熟,都要经历一个过程,遭遇某些困境,丢失生命中一些最为珍贵的东西。《少女洛荷》只是借助二战题材,用更为集中、精粹、强烈的浓墨重彩,刻画出一个人成长的必然之路、悲剧之路。

 7 ) 毁灭与成长之路

《少女洛荷》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好看来自于它的技巧手法,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工整而连贯。女导演爱用的表情特写流、情绪放大法,休特兰表现得张弛有度,挥洒自如。少女的慌张、困惑、犹豫和绝望,镜头上都有完好的交代,反复强调、渲染,久久不散。 一般人被《少女洛荷》打动,那首先肯定是摄影和画面,相当耐看。片中有如此多的特写和空镜头,对准逃亡路上的尸体伤口,也对准林中的树枝和迷雾。时而血腥,时而美丽,交相出现,有如设计好的化学反应。这种镜头组合和剪辑节奏也降低了整个电影的行进速度,以致有人会猜想,少女一行人也许达不到终点。观众的心理也被干扰,当事人不可能以那么近的主观视角去观察,所以,类似镜头要作用的对象更多是对准观众。在这个层面上,《少女洛荷》又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有些时候,它会让人觉得压抑,不是太舒服,整个路程就是缓慢拉锯,随时会有也必然会有危险的发生。 作为澳大利亚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少女洛荷》选取了近年常见的二战反思故事。更准确的说,二战题材一直比较热门,但2000年后又有迅速升温之势,从《窃听风暴》到《朗读者》,莫不如此。 二战作为时代背景出现,除了相关照片,《少女洛荷》几乎没有真正表现战争的场面(包括提及洛荷父亲的事迹)。即便是被猜疑的男孩身份,如果对欧美人种有所辨识,应该能很快会发现,他和犹太人似乎还有外形上的较大差别。再者,真刻意安排这样的和解,电影恐怕会招致很大争议。这也是为什么说,《少女洛荷》表面上好像另辟蹊径,实际上,电影早已规避了任何会引发误会的风险。 影片始于洛荷的家庭坍塌,帝国毁灭之后,父母来不及告诉他们行踪,旋即消失。突然的消失也就是时代的隐喻,对纳粹的追随者来说,在帝国覆灭后,他们是无法真正解脱的。简言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实已经被纳粹所影响和同化。就说父母对洛荷的教育方式,那必然也是纳粹一套。选择少女的青春期,选择一场危机重重的黑屋出逃,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太过强烈的隐喻。 逃亡之路有死亡的阴影笼罩,也有不速之客的加入。对这等年纪的少女,两弟弟一妹妹还有一个baby,洛荷想靠一己之力去完成逃亡,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逃亡之路有那么简单,那么,《少女洛荷》就会是一部格格不入的小清新电影。这时候,男孩在黑暗的角落中出现,他们用互不信任和猜疑的眼神完成了彼此的初次交换,然后迅速充当了领路人角色。 在平静时,片中会出现男孩倒挂树上看洛荷的镜头,文艺浪漫得紧——以至于有格格不入的错觉。如果往深处想,这种一带而过的场面也是两个人的身份差异写照。在猛烈时,观众都在等待男孩的出手,完成那道必然要出现的血光之灾。把一群孩子置身在这样的环境,天平倾斜的方向已经相当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年轻演员的表现都挺不错,至少是有型且有性格的那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留意。他们不至于像某些选角失败的电影,演员一出现在片中就显得很跳,完全脱离情境。而且,比主演年纪更小的小孩和小baby也很出彩,尤其是说哭就哭的baby,相信看过的观众都印象深刻。 总体来说,由于《少女洛荷》的沉重主题,我会认为,它是一部充满了较多设计的电影,就像baby的哭,就像一群孩子的逃亡组合,就像逃离毁灭和走向成长的路途。或许,在导演看来,抵达终点、弟弟意外甚至是信仰的崩盘毁灭都不是真正的打击。洛荷对男孩的爱意,她的抗拒、犹豫以及纠结反复才是真正的、迟迟到来的成人礼。

 短评

集齐艺术片俗套但.....又还蛮好看的....

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普通剧本。特色视角。好演绎。

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終於有位善用特寫和淺景深的導演,特寫是為了”細節“而不是為了炫技與偷雞啊

1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一切都是谎言

1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寫情緒很細膩,但很冷冽。並不投射過多的溫情到主人公身上。相較更幼小的弟妹,Lore已經是形成價值觀的青少年,當真相不斷襲來時,衝突在她身上拉扯得最劇烈,尤其當她面對救命恩人托馬斯的時候,兩極的想法與情慾的鬆動不停燒熾她。最後即使當她終於到了外婆家,她也已無法回到之前建構的謊言中。

21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拍得很好,但内核太情节剧了

22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爱情线完美!!sexy, powerful, palpable. repulsion+attraction,各种少年心事,神秘又现实的戛然而止。(其它方面也很好,二战电影拍到现在还能这么有新意实在难得)

25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碎片化剪辑,高速跳跃,追求画面的极致美,全程晃动手持感,聚焦细节化,直接想到的是11年的呼啸山庄终于又有和主旋律对着干的了!赞!什么时候拍dresden?感觉是50mm到底截图每一帧都很精美,德国的田野森林!

27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德国战败后,均官女儿逃亡记

28分钟前
  • mark
  • 还行

#BJIFF#恍惚看到kaya和小乔。少女美

30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所以成长了么。明白了么。

31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这种摄影特容易小清新,或者更对应少女心吧。这一条逃亡路也是心灵之旅。视角不错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阴郁的压抑中开始,镜头也在小清新和小黑暗之间来回切换,故事节奏刚刚好,摄影和配乐很赞。二战后德国纳粹少女逃亡途中的成长之旅,已经对反战题材影片麻木了。心中永远的经典是「红樱桃」

39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特写、空镜,特写、空镜,特写、空镜……少女的成长和帝国的毁灭。家庭的崩溃和穿越森林迷雾的逃亡。一个近些年申奥外语片的老主题,看似深刻的、痛心疾首的反省,实际上,毫无风险。

4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倒挂在树枝上的少年与河边沐浴的少女的凝视。蚂蚁在尸体上的蠕动与尸体周围的蚊虫,让人仿佛已然嗅到腐烂的味道。情绪很对,细腻的摄影和充斥这部影片的忧郁气质的色调把森林河流和废墟描绘的美到极点。流淌着的情欲也十分动人,对我的小说也极有帮助。(滚!)除去美感,则嫌空洞,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48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 德國有兩個題材是影壇瑰寶,一是二戰,一是兩德,影片以二戰中德國少女的逃亡之路為切入點已經拿到了基本分,一個又一個苦難疊加在曾經養尊處優的肩膀上,沒來得及適應就必須面對成長之痛,結尾更像是另一個開始。我不喜歡影片過多使用手持攝影機,微晃的鏡頭降低了我的入戲感。

51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52分钟前
  • A_Huang
  • 推荐

赞摄影,百看不厌

55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稍显刻意(尤其是末尾砸玩具情节),但是整个故事说得惊心动魄又富有格调。风格化的摄影和配乐,使得影片有了惊悚片和悬疑片的气质。

57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信仰变谎言的旅程。镜头美得不像话

60分钟前
  • balconynem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