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

剧情片印度2017

主演:伊尔凡·可汗  萨巴·卡玛尔  内哈·迪胡皮阿  迪帕克·迪布里亚尔  蒂希塔·塞加尔  阿莫瑞塔·金格  蒂洛塔玛·索姆  桑贾娜·桑吉  拉杰什·沙玛  桑贾伊·萨里  玛丽卡·杜阿  基兰·寇杰  丹尼·苏拉  斯沃蒂·达斯  苏米特·古拉蒂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剧照

起跑线 剧照 NO.1起跑线 剧照 NO.2起跑线 剧照 NO.3起跑线 剧照 NO.4起跑线 剧照 NO.5起跑线 剧照 NO.6起跑线 剧照 NO.13起跑线 剧照 NO.14起跑线 剧照 NO.15起跑线 剧照 NO.16起跑线 剧照 NO.17起跑线 剧照 NO.18起跑线 剧照 NO.19起跑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31

详细剧情

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与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 Saba Qamar 饰)为了让女儿皮娅(蒂希塔·塞加尔 Dishita Sehgal 饰)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劲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我们穷人啊 只能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了”

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是下午的四点钟,我躺在学校寝室的床上,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到研究生的这一路。

现在的这个教育体制对穷人是很残酷的,但其实任何体制对穷人都挺残酷的。

学校里的贫困生都是拿着iPhone手机,一个月零花钱好几千的人,真正的贫困生,那些家里面连厕所都没有的人却没有拿到那笔补助。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农村读的,一直到高中考进了一个贵族学校,这才知道原来人和人是有贫富差距的。

就像影片里说的,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个阶级。

在中国也是这样的,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阶级。

所以大家都想往上爬,爬上去了之后顺便还希望可以忘记那个底层的自己,还会有一点小毛病,瞧不起那些底层的人,伪装一下自己天生就是这么好命的人。

正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个向上爬的过程有多艰辛,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再向上爬,不想让孩子自己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和人单纯的竞争,所以要给她最好的,要让她能赢。

在父母的认知里,我为我孩子做的都是没有错的,我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当电影里男主被发现是在欺骗获得学位之后的解释也是“我真的只是为了我孩子。”

还有父母在孩子杀了人之后帮他清理现场的。为了孩子,父母连基本的道德都可以不要的。

所以这个世界多恐怖,最盲目的不是爱情,是血缘。

影片里比较让我动容的是,邻居为了米雅的孩子跳到车前,为了凑米雅的学费,好让她入学。

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少会发生,但依旧动容。

后来邻居说“她也是我的小孩,她在这里上学很好。”

在利益面前,衡量了一下道德和感情,有人选择了利益,选择利益的人盗窃了别人的权利。而那些放弃利益的人还在苦苦争取自己的权利。

 2 ) 缩手缩脚的尝试造就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品

两分姑且给美丽的女演员。所谓的印度“新电影”,急切地想要展现出一点变革和新的思考,但是这样的痕迹实在太重了,在一些台词里几乎是说教式地列举。情节上编剧仿佛是设计了一个非常剧烈的道德矛盾,却没有能力将它圆回来,情节漏洞太多,导致故事看起来透着荒谬感。末尾例行煽情,但是即使是一部印度电影,末尾煽情也煽错了地方,对着一群来看孩子表演的、通过正常方式进入学校的社会高层忏悔自己的过错,批评如同自己一样骗取名额的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在争取谁的同理心,慷谁的慨?电影展现了印度的阶级固化,也仅仅止于展示。挖掘思想时,似乎总不敢下全力,只是探测出一个大致的,为人所接受的范围。难以苟同男主让女儿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的行为,用恶俗一点的话说,他最后的一番演讲只是展示求生欲而已。为了让自己良心过得去,莫名其妙地拉来了公办学校的贫困生,拿他们当枪使为自己开脱,说着只有自己和妻子明白的话,说“虽然他们偷东西云云但是他们同样闪耀”,这难道不比他在宴会上跳舞更滑稽吗?阶级固化,是的。教育系统极差,是的。这就足以让它成为神片了吗?

 3 ) 印度电影《起跑线》,精英教育高门槛,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财富,在国外有一种说法: 有钱人被称作 rich, 富人则被称为 wealthy。 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NBA的那些球星都收入不菲,但是一旦退役,这些财富就会迅速消减。 而世界上那些长寿的家族企业,无论经历经济危机,还是世界战争都屹立不倒,财富代代传承。 有钱不一定是上层阶级,富人才是真正的掌握资源的那群人。 在电影《起跑线》里,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的区别。

印度电影《起跑线》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了送孩子进贵族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不惜扮演贫民,最终拿到贫困生名额如愿以偿,却又让孩子退学的故事。 男主角拉吉是一家时尚品牌店的老板,坐拥豪车和豪宅,有一个美丽优雅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女儿,简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人生。 但他的女儿依然被拒之门外,为什么? 因为名校是有门槛的,而他不是真正的上层精英。 这些门槛,也直接说明了一个有钱人与真正的上层阶级的区别与差距。 那么,我们来看下,想进一所贵族学校究竟有几个门槛。

1、职业背景是你的第一身份。

虽然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有门槛高低之分。 比如,国际知名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非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出身不取。 再比如,前不久的新闻爆出,某大企业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不要。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 所以,他们的职业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证明。其背后所附带的价值也是可以量化和评估的。 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职业背景轻易判断出他所属的阶层。 电影中,妻子米图带女儿去富人孩子所在的公园玩耍。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跟女儿玩。因为女儿说的语言是印地语。

印地语,是印度的本土语言,但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在印度有着一个不成文的社会规则,精英都是会英语的。平民因为教育机会缺失,所以多数不懂英语。 当然,小孩子的是非观很简单,他不一定明白这么做是为什么。但是大人就很直接了。 小男孩的母亲直接告诉她,不让孩子与她玩是因为她的父母只是一个店铺老板。言下之意,就是要跟她划清界限。 因为夫妇的职业背景,女儿申请的学校都被拒绝了。 负责人告诉他们,被拒是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即使拉吉反驳说,自己的不是店铺而是时尚品牌。但是在上流人士来看,都是小买卖,没有看到多大的区别。 这是他的女儿无法入学贵族学校的最主要的原因。

2、教育背景是富人的身份标签。

正如很多美国总统、政客出身耶鲁、哈佛等顶尖学府,英国的贵族精英都出身贵族公学一样,教育背景的差异已经划开了阶层的界限。 真正的上流阶层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这种精英教育的特点是,学术与人文并举。它们不仅仅重视学科水平的培养,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同时还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安排各种人文、艺术、运动、活动,着重锻炼学生的演讲、社交、处事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不仅在智识上远超普通人,他们的思维与格局也早已划清了与你我的界限。 在电影《起跑线》里,拉吉与妻子想把女儿送进德里的贵族学校,他们有钱,也有人脉关系,但是依然进不去。 在朋友联系下,他们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帮助通过他们面试。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很自信,认为孩子很优秀学校没理由不收。机构负责人也不解释,直接找了一个小男孩演示。小男孩落落大方,用了好几种语言跟他们打招呼,把夫妻俩惊呆了。 差距一目了然。女儿的竞争对手早已领先他们不知多少。 这个机构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们,好学校面试都要看父母的学历。 因为学校认为,父母的教育背景不够好,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好。 (这句话虽然残酷,但也是事实。举例说明:模拟面试时,负责人问“你的孩子不愿去上学你会怎么做?”拉吉的回答是,“如果你去上学,我就给你一根棒棒糖。” 负责人大惊,贿赂孩子是不对的。这就说明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方法的优劣。) 她暗示,他们开始的太晚了。因为夫妻两人都是公立学校毕业,基本没什么希望了。 负责人进一步说,这不是孩子的错,竞争从怀孕就已经开始了。 确实,竞争早就从父母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一出生就已经输了。 除非孩子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同是低层的孩子。 这也是拉吉夫妻的女儿不能进贵族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3、你的品味透露你的阶层。

位于中产阶层的人自以为是的臆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在真正的上流人士看来,却是一个笑话。 夫妻买了一套学区房,搬到一个上流社区。并在家里办了一个派对,邀请邻居参加。 衣香鬓影、往来嘉宾的优雅宴会上,忽然放起了一支动感的民族舞曲。 拉吉顿时手舞足蹈起来,所有人都带着鄙夷的笑看他,妻子生气的走出门外,拉下了电闸。 妻子因为丈夫丢脸大发脾气,拉吉却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因为见识有限,他不知道上流阶层的审美和品味,是脱离世俗气息,与低调优雅相伴的。 夫妻再一次丢脸,是机构负责人要求他们改造下自己的形象。 于是,夫妻两人一身大牌logo,走起路来,土豪的气场三米开外。 负责人看到两人后,顿时笑场了。 真正的上流阶层不爱炫富,炫富的都是暴发户。 负责人把他们推荐给了一个高级造型师。经过改造的两人,看起来就高级了许多。 培训机构对他们俩的第二大改造就是语言表达--谈吐。 夫妻俩的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欠缺,申请表填的让人不知所云,没有说明白女儿的优点,听起来全是字词堆砌。 负责人没办法,只好推荐了一个作家帮忙写申请表,又教夫妻面试时的标准回答套路。 然而,这一切并非来自自身能力修养,所以夫妇俩在面试时漏洞百出,最终搞砸了面试。 所以说,有钱也买不了品味,因为高级的审美不是一天养成的。 只有长期浸润在上流阶层,随着见识的增长和沉淀才能形成。

4、制定规则的能力。

从航海时代开始,西班牙、英国、美国陆续掌握了世界上的话语权,拥有制定规则的能力,全世界的国家唯它们马首是瞻。 一般来说,制定规则者拥有财富、占有资源,遵守规则者努力做事、争抢资源。 电影里,家长们凌晨12点甚至更早就去排队报名,只为去争取有限的名额。但是,学校却给富人阶层留着内定名额。 作为规则的收益者,女校长更是直言不讳,只有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开放给富人阶层,她才能持续从中收益。 这也是她不接受低阶层贿赂的原因。并非她不爱财,只是她更看重长远的收益。 在电影的结尾,拉吉因为假扮穷人,为女儿赢得了以贫困生入学的名额。因为良心难安,他决定让女儿退学,并发表了一通演说。 他先是陈述了自己的经历反思己过,又痛批教育资源的既得受益者,把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剥夺了穷人的受教育权利。 但是说实话,这个演讲并没有什么力度,也没有引起多少共鸣。自始至终,只有妻子为他鼓掌。 因为,在场的大家都知道,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只有规则制定者才有话语权。拉吉的演说,并不能影响规则,充其量只是小人物无力的泄愤。

这部电影原作是印地语,中文却译名很有意思,而且寓意深刻 : 教育这条起跑线,究竟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家长的起跑线? 答案显而易见: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很多人还在幻想着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殊不知孩子们的起跑线早已划好,甚至跑道都早已经各不相同。 事实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你得不到某些东西,而是你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得这些东西。 然而,这些残酷的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妥协放弃的理由,而应该是你我前进奋斗的动力。 不要太早说放弃,当你奋斗到足够的高度,当你掌握了话语权,你会顺理成章地看到那公平又美好的一面。 -END-

 4 ) 去好学校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就要就事论事了,在我国,还算重要,在印度,非常重要

印度电影在这方面是很有意思,也是令人惊喜的。他们总是把相对现实、甚至比较沉重的题材拍得很有趣。

以前的咱不太了解,就说从《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教育问题开始,期间《我的神啊》的宗教问题,《脑残粉》中的偶像过度崇拜问题,再到前不久《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印巴问题,更不要说阿米尔·汗近期两部关注女权的电影了。这些作品要么是喜剧片、要么是带有相关的幽默色彩,但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却是极为现实的。

在幽默诙谐的格调中,会更加生动的明确故事主题和内涵,也会让观众在笑过之后,对故事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说白了,这就是不说教,跟我们的讽刺相声一样,生动形象的抨击丑恶、“藿香正气”。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言归正传,这部《起跑线》也是如此,而且这是一部纯正的喜剧片。比起之前女权、宗教、印巴等印度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作品,本片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电影中呈现的现实问题,中国观众和印度人民还是能产生共鸣的。

孩子入学、学区房、受教育水平、公立和私立学校,甚至还有圈子文化,电影中呈现的内容,我们是很熟悉的,也是很关注的,尤其是家长们。相信中国观众对《起跑线》的代入感是很强的。

那么除了这些感同身受的地方,该片所描写的内容,对于印度电影和印度现状来说,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比起《神秘巨星》的中产阶级,《摔跤吧!爸爸》中的乡村旧习俗,这次告诉你印度富人与穷人是什么样。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

只要家里有钱,当个富二代也没什么不好。但这是中国,印度可不是这样。这里我们不妨结合《神秘巨星》就能找到答案。

《神秘巨星》主要反映了男权和家暴问题,在印度男尊女卑是很严重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电影中的父亲,也是印度中产阶级的家庭的典型,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男权思维,非常强势;另一方面,他还希望女儿接受教育,这是新思想, 女儿成绩不好,把他气成那样,把女儿吉他弦全部给挑了。因为他也明白,女子在印度社会中如果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的话,女儿未来也够呛。

记得电影中的台词就是“让女儿好好学习是为了嫁得好。”

这就是《起跑线》中这对夫妇为什么绞尽脑汁让孩子去贵族学校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孩子是女儿,为女儿的将来,他们必须这样做。

PS,关于《神秘巨星》的文章,请参考俺的旧文→五大关键词解读!男权与罩袍:女性权利的反击


中产阶级暴发户

主人公夫妇是一对暴发户,相当于我们的土豪,在他们暴富之前,电影中明确表示他们来自于“月光集市”。这个地方大家应该相对比较熟悉,早已成了印度景点之一。

月光集市位于旧德里的核心区域,是最古老繁华的市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因月光倒映在水渠中而得名。作为印度最忙碌的市场之一,商品种类十分丰富,食品、服饰、电子产品等应有尽有,但缺点就是非常混乱,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做《月光集市到中国》,想必大家还有印象。

所以,这个信息也就决定了电影的所展示的阶层,并不像《摔跤吧!爸爸》那样,发生在传统“种姓制度”影响深远的村落,而是思想相对开明的大城市。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动机,因为他们是从代表相对中产甚至底层的“月光集市”而来的,更能感受到在印度这个国家,孩子尤其是女儿,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将会面临怎样境遇。

所以这也是该片为什么开场要展示土豪夫妇年轻时候的场景。他们是从底层走出的暴发户。

这个观点,与他们装扮成穷人之后,遇到的“穷三代”大叔一家的观点是一样的,电影后半段在诙谐幽默的笔锋下,也描述了穷人家庭为什么拼了命想让孩子去贵族学校,那条件实在太苦逼了。就像大叔说的那样,关于“穷”是一门艺术,我很有经验。相比之下,大叔比“装穷”的土豪夫妇更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走出这里。

但话又说回来,接受好的教育就能够出人头地吗?既然主角夫妇已经很很有钱了,但为什么还是进不了名牌学校呢?

这里就需要联系印度社会本身的现状了。

PS,关于《摔跤吧!爸爸》的文章,请参考俺的旧文→印度为什么会歧视女性?


贵族学校

首先,我们中国与印度不同,我们有高考,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不管分配,但名牌大学、211、985的就业面还是很广泛的。只是我们也有着地域之分,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同,不同学区的学校录取率不同等等,也是我们这里存在的问题

印度跟我们还是不一样

首先,土豪夫妇拼了命想要去的学校叫做“贵族学校”,这是英联邦国家的特征之一,如今在英国贵族学校的特权,要比一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高不少,接受的教育往往决定了未来的方向和圈子。而且就算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想要去贵族也并不容易,这跟有钱没钱没太大关系

比如威斯敏斯特中学、七橡树中学,这里的牛津剑桥的录取率常年在50%以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去,这要考虑到圈子,父亲来自哪个阶层。我曾经看过一则街拍,就是英国市民各种吐槽贵族学校,称其将公民分成了三六九等(其实这种现象,我国也有。学区房就是这样来的)。

而印度作为曾经英国的殖民地,在这方面是继承了英国的特色,电影前半段,土豪夫妇接受如审问一般的考核,就是为了在调查父母的阶层。而且印度更加严重的是,他们的“阶层”传统

这里我们抛开“种姓制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电影明明就是在讽刺种姓制度),单单说电影中表现的“阶层”。


精英阶层

在电影的前半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富人区中的家庭,代表着精英文化,他们是贵族学校的招生目标。但有意思的是,这帮精英阶层,竟然瞧不起本土语言,他们以说英语为荣。

这个问题源自哪里其实很明显,就是因为当年印度被英国那么长时间所造成的。虽然这里有着“接受西方先进思想,改变印度落后的种姓制度”这样的优势内核在里面,但殖民文化却代表精英文化,这是《起跑线》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说英语、平时要表现出来的“涵养”、甚至穿着打扮,一点也不能“印度”,在这方面,土豪夫妇闹了好几次笑话,非常有趣。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家庭聚会,父亲带着孩子又唱又跳,完成印度电影常见的“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桥段,反倒被在场的精英家庭所鄙视。因为他们放的是印度地域色彩的歌,跳的是印度舞。

这与有钱没钱关系不大,而是出身、文化和习俗决定的。

就算在中国,管他去什么学校,只要有钱就行,将来都差不多,我们这里也有精英和土豪之分,但绝对不像印度这个如此差异化的鲜明

因为在印度,精英阶层都是有钱人,但有钱人并不一定是精英甚至连语言和习俗都不同。片中土豪夫妇各种“霸王硬上弓”,装作自己是精英

所以这里就是该片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讽刺人种论,其实就是“种姓制度”,也讽刺了精英文化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也是土豪夫妇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贵族学校,因为女儿去了贵族学校,就能进入精英阶层,接受西方思想,而不受到印度传统陋习男尊女卑的影响。

而且,这也是穷大叔为了孩子敢去街上碰瓷的原因,因为只要进入了贵族学校,不但意味着可以走出穷乡僻壤,也代表着孩子能够接受精英教育。

一边拒绝接受这样的文化,另一边却绞尽脑汁进入这个阶层,这才是全片最讽刺的地方。

所以,《起跑线》虽然关注了教育问题,我们也有很强的代入感。但终究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结尾,伊尔凡·可汗一段慷慨陈词和最后所为(有钱人的孩子去了公立学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更像是一种“粉饰”,因为这是励志电影的唯一解决方式,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否则本片就不是励志电影,而是现实电影了。最起码,老爸慷慨陈词之后,除了自己的老婆叫好之外,台下还有一位代表着精英阶层的妹子鼓掌了。

更何况,电影是真的有趣,歌也好听!片尾曲大赞,名字叫做《Ek Jindar》


教育方式问题

然而,在有趣的故事和反应教育问题的背后,还是有个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内涵反映。

电影中夫妇带着孩子游走上流社会,又假扮穷人博得指标,这对孩子来说,可是耳濡目染的。联系起我们的典故“孟母三迁”的故事,只不过本片是“反向”的。

本片实际上是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描述一个教育方面的现实问题:是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更重要,还是言传身教让他们成为一个好人更重要呢?

其实本片不单单反映了一个教育现状的问题,其背后的意义超越电影本身择校、教育的范畴,那就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反而到了终点却丢失了节操,这样更可悲,不是吗?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5 ) 关于教育这个话题,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很多

1

最近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心态有点崩。工作上的事情琐碎又繁杂,说起来参加工作也快两年了,但始终难以找到好的状态。生活也不如意,房租涨了又涨,工资却不见涨,帝都的生活成本又高,感觉自己分分钟变成日剧里的“丧”角色。

看到朋友圈有的同龄人大学被父母送出国念书,早已在国外找到工作安居,光鲜亮丽,好不自在。还有一个初中同学,高中时被父母送去了省重点,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在一家投行工作,好像那句玩笑话说的,“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好像还只有我在原地转圈,没有进步。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当初父母也把我送去了省重点,要是当初父母也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一切会不会有不同?

2

好友A君推荐了一部印度电影给我,名叫《起跑线》,4月4号会在影院公映。A君说:看了这部电影,或许你的心态会产生好的变化。

这几年印度电影真的很猛,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无一不是高分类型佳作,这两部我也都有看过,不过相比这两部,《起跑线》不出A君预料地更加打动了我。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父母尽自己的全力,或者承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压力,也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起跑线》就是讲的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其太太米塔,有点小钱,却没有到只手遮天的万能。所以当他们面对入学难的问题时——让女儿皮娅进那所最好的学校,也只得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可以说不择手段,就像海报上那句话说的一样,“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

比如该学校规定离学校3千米内入学机率大,于是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富人区。

比如为了给女儿注册,天刚亮就去排队(虽然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队)。比如中产阶级装穷人,只为了让女儿占贫困生的名额进入那所最好的学校。

再比如花钱买通学校的关系,让女儿顺利拿到贫困生的名额。

《起跑线》对教育问题的刻画很深入,而且很生动。“入学难”对很多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只是报纸上的一个标题,但是看完电影,至少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背后,原来有那么多曲折复杂的故事。至于已为人父母的人,我相信都会感同身受的,无论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

看到拉吉和米塔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做的这些事,我的内心涌起很多感触。一方面想:如果当初我的父母也能这样为我做,为了让我进重点学校而不择手段的话,我现在是不是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工作上的烦恼?是不是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另一方面也想:当初我的父母是不是也像拉吉和米塔这样,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起跑线而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只是幼小的我并不能明白他们的付出?而我现在的怨尤只是庸人自扰?

而让我在观影时难忘的一点是,《起跑线》在讲述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一种苦大仇深的态度,也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诙谐和温馨感染观众,以至于如此深刻的话题也能轻松地缓缓道来。

比如夫妻两人为了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而穿戴了一身名牌,恨不得变成行走的大牌LOGO,伴随着酷炫的BGM出场,土豪气质满格,结果却被导师一顿奚落;

比如为了和有钱有势的人们打成一片组织了一场轰趴,天真的女儿和直率的父亲在听到嗨曲儿时当即不管不顾地热舞起来,舞曲之俗,舞姿之土,让上流人士们目瞪口呆,妈妈只好怒关电闸;

再比如一家三口假扮穷人,在贫民窟中遇到教育部门抽查时,为了圆谎洋相百出,险些遇到“编不下去”的终极困境……

这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数次开怀大笑,一部虽然意在探讨严肃的教育话题的电影,却意外地减压。不能不说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3

当然,《起跑线》打动我的并不只是上面的那些对入学难等社会问题的描写,如果电影只是止步于此的话,那么也许它配不上豆瓣8.2的高分。

真正触动我的是最后父亲的选择。这里我不想剧透,我相信如果大家自己去看,一定在内心会收获良多。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人生的暗淡时刻,会将其归咎于许多外因。比如我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我的父母不是有钱人 ,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受过优等教育。但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多棒的师资力量?多高级的硬件设施?多严格的教学制度?这些都是,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电影中的女儿,如果她接受了父母的选择,被动地去成为“上等人”,她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好吗?我想并不一定。

所谓的起跑线,从来都不是人生的某一个节点。电影中的父亲风趣幽默,又对女儿饱含着深沉的爱,他对女儿的期许,是让她更为更好的、大写的“人”,而不是更“上等”的人。这才是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吧。《起跑线》还有一款海报,两只脚,一只是穿着破旧的穷人的脚,一只是西装革履富人的,但是这两只脚却是平等地处于同一水平线的。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假如,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什么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一个起跑线上落后了的话,与其花太多时间怨天尤人,是不是更加卖力冲刺才可以让自己和跑在前面一点的人并肩前行呢?

看完这部电影,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依然像平时一样,简单的问候,跟他们说我很好,你们要注意身体。

然后给A君发了个信息:看完了,谢谢。他回了一个笑脸:加油!

 6 ) 什么?中国人的破事又让印度人给拍了!

1.

拉吉和米塔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中产阶级。拉吉原先在服装店当帮工,米塔成长的环境看起来也只属于普通家庭,因为她母亲带她去买衣服的店是电影开头所展示的逼仄狭小的私人店铺,这显然只会是普通人去的地方。两人人是慢慢变成中产阶级的,或者说奋斗。拉吉比米塔所处的阶级更低,他很可能没有正经上过大学,因为他不会讲英语,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从以下这点就能看出:追到比他更加阶级的米塔,显然需要发挥巨大的情商和毅力,我们可以想象拉吉不可能没有遭受到来自米塔家庭的阻碍,但他克服了;这同样也表现在他手下那位滑稽的导购员与他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拉吉迅速爬上中产阶级,并当上一个服装店的老板;相比之下,米塔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这里,英语成为了显示身份阶级的活名片。当米塔想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像是中产阶级——事实上仅从物质资产上来看,她的家庭已经算是了,但由于每个阶级共享着一套文化体系,这是她尚未具备的,因而仍需要努力(这一点再次说明了米塔的出身虽然不算最底层,但也只是比拉吉好一点)——她才搬入富人的豪华社区,并养成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障碍总是发生在拉吉身上,这是拉吉原先所处身的阶级规训形成的生活习性,如果不严加防范(一种解规训,进而再规训的过程),就会暴露出来。比如米塔苦心为让自己融入中产阶级的社群举办那场聚会的时候,拉吉随着音乐所跳跃的舞姿打破了米塔在众人心中所塑造的中产家庭形象,遂变为一场“丑闻”。

中产阶级作为处身于夹层中的阶级,承受着来自上下两方的压力。对于底层人们和上层人们来说,并不需要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矫饰:贫苦养成前者善良、淳朴的习性,而真正的富人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反倒热意展开一种清闲的生活来显示自身与中产阶级的区别。唯有夹身中间的中产阶级,裹缠在对自我形象塑造和维护的焦虑中。他们不想回到或跌至底层人们的生活,也需要不断向上层阶级或维护本阶级而苦苦奋斗。中产阶级是生活最为矛盾的一个阶级,除了要让物质资产维持在一定水平,他们还需要养成一套约定的生活规则。没有哪个阶层像中产阶层那样注重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对拉吉和米塔这样从底层爬上来的家庭更是如此,更得小心谨慎、十刻掩藏好曾经的习性,不让其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2.

这种刻苦的努力在女儿的升学事件中像气球一样放大了。试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有哪位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接受更一般的教育?恐怕也没有哪个从底层爬上中产的父母愿意孩子再去接受自己曾经受过的教育。这是拉吉和米塔所有举动的唯一出发点:即让女儿皮娅接受条件允许范围内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私立学校。因此,打通各种关系、进行各种培训,在所不惜地令自己变身为货真价实的中产阶级,拉吉和米塔使下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所有努力。但仍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每个家长都在使出同样的努力,拉吉和米塔并没有优势,而且他们自身所携带的底层文化(英语不好)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被踢出赛局。事实也确实如此,以中产阶级身份竞争入学名额最终宣告失败。但,部分名额开放给贫困家庭的政策给他们留下来钻空的漏洞。

电影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拉吉和米塔的身份设定为从底层奋斗到中产阶级,因此他们能够在两个阶级之间做些“移动”:他们努力让自己根除底层生活留下的痕迹,积极拥抱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有些根深蒂固的方式可想而知是无法根除的。因此这给剧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开发这对一心一意想抛弃原先生活的夫妻为了女儿的入学名额不得不再次回到穷人社区(可能比原先更惨)居住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各种古怪而有趣的事情。笑点就爆发在两个阶层间的悬殊对比中,以及由其各自的规训结果导致的从一方游动向另一方时可能碰触出的火花。原先是想假装中产阶级,如今却要回头假扮最贫苦的普通人,切切是本色角色更难扮演。这种反差创造出了十足的笑点,也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感觉有意思的地方。

但并不是只有笑点而已,还有感动。即便这种感动因为电影最后的不断反转让人有一种不真实或刻意的感觉,观众还是被感动到了。首先是邻居为了筹集孩子的入学资金主动撞向那辆开来的汽车,这种无私和无畏的举动让我们掉下了第一点眼泪。其次,是当这位豁出生命去换入学资格的邻居发现拉吉和米塔只是为了拿到女儿的入学资格才入住贫民区,转而向校长揭发的举动最终软化在了对孩子的爱上,这让我们掉下了第二滴眼泪。最后,自然是拉吉的良心发现,在撕碎中产阶级道貌岸然的面具、揭穿了校长伪善的谎言后,他自愿在众人面前揭露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第三滴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而且高明的是,剧情不是通过矛盾酝酿导致难以收拾的结果,然后让人物悔悟;而是直接在一种爱的举动下让角色自我觉醒。

3.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有点虚假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拉吉和米塔因为自己侵占了穷人孩子的上学机会自愿为公立学校提供资金和物资来改善它们的教学环境,给自己的良心一个安慰。现实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会有这样的道德觉悟吗,还是说这都是因为拉吉和米塔身上残留的底层血液使然?或者拉吉在电影结尾做出大义凛然的举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可能发生吗?我想,我们其实不必太去深究电影中情节倘若以现实生活为原型所具有的真实性,如果真要追究起来,很可能电影从头至尾的情节都是不合理的。既然这个家庭能够话费全力伪装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私立学校也被揭穿是盈利的商业学校,凭着他们手头积累下的财富难道没有可能通过打通关系跨越升学这道难坎,却愿意亲自去“体验”最贫苦的生活?这显然是很没有道理的,而且我们按照常理也可以判断,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中产阶级,难道还会愿意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深究没有意义。我们应该首先相信导演给出的文本以及其中贯通的逻辑合理性,然后以它自身的逻辑为航标寻找问题。这个剧本显然很少具有现实性,但通过这种戏剧化的设计却涉及并放大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切实的问题:阶级差别、贫富差距、教育分配、家庭教育……电影的目的不是还原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电影呢?电影其中一个目的是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我想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从中找到了可以与自身的经验参照并比对的内容。我想,这样已经够了。当然,我们可以严苛一点。我所不满意的是整部电影讲教育,却将重心完全放在了父母一方,而忽视了教育的对象——孩子。电影中的孩子就像工具一样,没有表现出任何自主的意识(而这正是大多数优秀的儿童电影焕发光彩的地方),他们跟随者父母在不同阶级轮转,甚至表现出了完美适应环境的融洽性。

这是我最想指责这部电影的一个地方,尤其是当孩子从富足的生活瞬间跌落到贫苦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激烈抗拒。因为皮娅并不像她的父母那样是在底层生活长大的,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当她面对破败、穷苦的陌异环境,她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没有丝毫的反应。如果电影能将这处地方细致地表现出来,我想不只是会让观众感到整个故事更加让人信服,同时这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议题:原生家庭,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如何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他自己的体会。而且电影最后,拉吉在舞台上发表“演讲”的时候,邻居的孩子像个木偶一样站在他的身后,如果孩子能有些反应,多好啊,如果电影能将笔墨更多挥洒在孩子的形象和心理上,整部电影明显会更加立体、更加好。

 短评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5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7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12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14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18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22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26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30分钟前
  • 愚乐
  • 力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35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4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44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49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54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5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1小时前
  • Foley
  • 力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1小时前
  • 今夜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1小时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