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谜事

爱情片内地,法国2012

主演:郝蕾  秦昊  齐溪  

导演:娄烨

播放地址

 剧照

浮城谜事 剧照 NO.1浮城谜事 剧照 NO.2浮城谜事 剧照 NO.3浮城谜事 剧照 NO.4浮城谜事 剧照 NO.5浮城谜事 剧照 NO.6浮城谜事 剧照 NO.13浮城谜事 剧照 NO.14浮城谜事 剧照 NO.15浮城谜事 剧照 NO.16浮城谜事 剧照 NO.17浮城谜事 剧照 NO.18浮城谜事 剧照 NO.19浮城谜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2:09

详细剧情

《浮城谜事》以一桩离奇车祸命案为开端,以案情引发出一个情爱秘密事件,从而呈现出一个人性真实的微观世界由娄烨执导的这部作品成为入围2012年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唯一华语片。

 长篇影评

 1 ) 女性生理观影报告

文/布宜诺斯

       从《苏州河》到《花》,娄烨惯于以女性视角,描绘女性情感,从爱到性的路途上,从未停止探索。《浮城谜事》本身改编自天涯网帖,是女性倾述心事,直陈作为“正室”怎样报复老公和小三的故事,因此采用女性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无可厚非,且最终呈现出的影像,却带着一点男导演对女性观众乃至女性群体的挑战意味,值得一谈。

【暴力和性】
       作为女性观众,片中最让我疑惑的一处,应该算是郝蕾饰演的陆洁主动引导的一次粗鲁性爱。其时她在“小三”桑琪引导下,见到了丈夫乔永照与“小四”蚊子在一块,随后在大雨中暴打了女大学生蚊子,陆洁精神恍惚地回到家里,丈夫、女儿、保姆都在,她自顾自上楼到卫生间清洗,并且呕吐,乔永照察觉她神态不对,上来询问,她用很粗暴的方式开始吻永照,并且索要性爱,甚至让永照感到“疼”。这里明显是男性与女性行为的偏差。在传统的男性范畴,“性”往往意味着占有,是“得到”,是所有权的宣告,在此娄烨把这套理论嫁接到女性陆洁身上,让她进行发现小三——惩罚小三——宣告占有的一系列行为,以“性”来彻底完结,但是在传统女性的观点范畴,“性”往往意味着给予,恰好与男性观点是相对的,而且千百年来道德约束下指向的心理需求是“洁净而唯一的给予”,因此大多数女人在知晓男人出轨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嫌脏”,拒绝欢好。影片中陆洁是个传统而正常的家庭主妇,虽然有心机有能力,但没有理由让人认为她会有两性置换的性心理,因此陆洁此处的行为,作为女性观众而言,难免会感觉错愕、不解甚至恶心的。
       在一部分男性的潜意识里,暴力和性往往是等同的。娄烨的上一部作品《花》中也出现过女人遭受暴力强奸,不但没有愤怒,反而对施暴者产生感情的描绘。《浮城谜事》中乔永照和“小三”桑琪的一场暴力性爱,再次照搬了这个模式。在永照得知桑琪骚扰了陆洁之后,对她大光其火,施以拳脚,桑琪毫无还手意识,捱了所有肉体责备之后,还马上承接了永照粗暴的性爱。从旁观者来看,桑琪是不可能有愉悦的,而从女性的旁观者来看,还会为她产生愤慨——这种来自男人的心理、肉体的双重蹂躏,你就这么一声不吭照单全收了。进而推之,就算要拍女人做“小三”就一定要受辱,那这份侮辱也不应以这样的方式来自这个男人。娄烨本着女性视角对女性心理进行探索,难免还是带着男权主义的愉悦感,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桑琪这个“小三”的角色需要。

【犯罪的限度】
       《浮城谜事》对原帖故事最大的改动在于加入了犯罪线,往家庭情事里面塞进了凶杀戏码,出于商业需要无可厚非,但对其中“小四”蚊子之死的渲染,却独独强调了女人的恶念,令人心生寒意。蚊子之死,由陆洁的石块砸头和桑琪的狠心推搡共同造就,娄烨特地安排了冗长的镜头表现她从山坡一路滚下,砸地、晃晃悠悠站起,被车撞,身躯被血和雨共同包裹着倒卧在地,慢镜、特写对准蚊子血肉模糊的脸,极致渲染,令人疑惑是否有此必要。首先对于大多数女性观众来说,画面过于血腥了,其次在于蚊子死的本来便很突兀,她很“不该死”,如此渲染是在哀叹这条年轻生命?或仅仅在讽刺当今社会复杂而轻浮的男女关系?再次会让人反思的是,女人的嫉妒心是否在此被男性导演妖魔化了。
       相对女人的“嫉妒杀人”,男人的“施暴”更被娄烨平常化了,除上面提过永照对桑琪之外,还有片头车祸发生后,富二代对倒在地上的蚊子狂踢不止,直接促使她死亡,导演讽刺“我爸是李刚”的时代精神很好,却也写实得让人不适;另一处则是永照用棍棒把流浪汉活活打死,更是让人感到为暴力而暴力,瓢泼大雨是天在失控,血肉飞溅是人在失控,被推向极致的情绪达到令人作呕的境界,后面流浪汉泡在水中胀大的尸体又加上一记。因此希望娄烨打“女性视角”招牌,发展“女性电影”的路途中,还是更照顾点女性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吧。

(腾讯娱乐专稿)

 2 ) 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生活

单是2012年这一年,能与《浮城谜事》产生联系比较的电影就有好几部,譬如陈凯歌的《搜索》、王小帅的《我11》以及李玉的《二次曝光》等等。与《搜索》相似的,《浮城谜事》涉及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尤其是在网络介入后引爆的冲突矛盾。第六代王小帅在《我11》舔舐隐藏在童年时代的伤口,同为第六代的娄烨却继续拍他的爱情故事和社会写真。而李玉,在成功搬用娄烨的手摇镜头风格和现实主义故事后,她取得了票房数字的成功,却依然没能形成真正的自身风格。 借助于这几组镜像对照,我们便能窥见《浮城谜事》的特别之处和重点所在。即便它是娄烨被禁五年后的浮出新作,《浮城谜事》依然保留了他的过去,足以展示其身体的血肉、情感的纹理。显然,如果依然用禁片导演的标准要求去看待娄烨,那是不合适的。《浮城谜事》好像格局偏小,然而平心而论,《春风沉醉的夜晚》和《花》也大不到哪去。它跟典型的娄烨作品一样,让剧中人物穿行在复杂的爱情迷宫,一次次面对突然降至的阵痛和撕裂。 不愿束手就擒的气魄 很多人不免要提及影片上映前,娄烨把《浮城谜事》审查意见搬到网络上,最后以各退一步的私了方式解决了问题。无论旁人对娄烨有什么样的猜测看法,然而单就他的一系列言论,比起那些或摇摆或骑墙或伪文艺的导演们,这个创作者确实有他的坚持,更有一股难以被压制、不愿束手就擒的气魄。毕竟单就审查损害而言,被禁的这段时间,娄烨几乎消失在公众视线,所有人对他既期待又怀疑,既同情又无奈。在这种状况下,选择《浮城谜事》这种预算规模较小、制作周期偏短的商业作品,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方式。当然,《浮城谜事》可能也没有想象中的商业,在与审查较量后,显然床戏之类的无法被拿出来宣传;再者,暴力是符合电影人物的宣泄方式,而并非吸引大众眼球的噱头。基本上,除了网络上的一些争议,《浮城谜事》也几近零宣传上映,坊间有个段子说,问及为何不展开大规模宣发工作,对方自信回答,娄烨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广告。 现实感、作者性和悲观主义 开头说了,娄烨一直在拍摄爱情故事,《浮城谜事》也不例外。技术上娄烨也在延续前几部作品的自身风格,音乐还是伊朗人,而在镜头语言上,几部娄烨作品都是灰蒙蒙不见天日,缺乏照明或者就是低照明,手持镜头摇得天昏地暗,令人想起当年“看不清”、“技术审查不合格”等搞笑托词。就连取景地武汉,细心的影迷都会想起来《颐和园》的中后部分,漂泊的余虹到了武昌胭脂坪,继续她生命中的无果孽缘。回想《春风沉醉的夜晚》的三角同志恋、《花》的激荡跨国情,与之相比,《浮城谜事》显然更好理解,贴近于婚姻危机四起、伦理道德塌陷后的当代社会。有观众不免要疑问,这只是个例和个案吧,然而,看看天涯或者豆瓣的直播帖子,所有人都是盯着最极品、最狗血的故事来看,而以故事的内容来说,《浮城谜事》的情感纠葛也是普通的一桩。 在我看来,《浮城谜事》好在以下几个地方:现实感、作者性以及创作者的某些悲观看法。在绝大多数本土院线片里,你看不到中国的现实感,他们找不到生活在城市的感觉,只会拍几个标志建筑物了事。《浮城谜事》则不同,观众可能搞不懂镜头为什么要那么晃,是不是要故意掩盖什么东西,然而,他们肯定会察觉出灰蒙蒙背后的压抑。显然无论是北京、南京、重庆还是武汉,在娄烨看来,当下的中国现实就是呈现出来这么一种氛围和视觉色调。 除此之外,《浮城谜事》的现实感更多体现在人物身上,像乔永照,这类表面光鲜的成功人士,现实中是屡见不鲜的,了解他比意淫什么投行精英或者时尚主编要简单得多了。即便秦昊的演绎似乎还不够丰富,然而,乔永照的粗暴、虚伪和愤怒都是相当直观的反应。乔永照做什么不打紧,电影要说的是他在情感生活上的混乱——有如中国城市里的现代人,他好像两边都爱,每个女人都舍不得,最后步入了一个绝望的恶性循环,无药可救。片中女人看上去都很神经质,无论陆洁跟桑琪,都像极了娄烨作品常见的偏执女性,你未必认同她们的想法和做法,却会感觉有说服力,晓得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 作者性方面,除开前面说的,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无论是在早期摸索阶段还是到了现在的院线电影时代,娄烨始终没有改变。《浮城谜事》少了文艺腔自白,多了《欢乐颂》的讽刺,大有一种“人在做,天在看”的悲剧宿命感。有朋友称,不懂娄烨为什么要搞航拍,同时拿它跟《二次曝光》的航拍作比较。在我看来,《二次曝光》的航拍是炫技式的呈现,与剧情故事毫无关联。《浮城谜事》用在开头结尾处,吻合真实情境和故事需要。《春风沉醉的夜晚》时,娄烨组采用了很多现拍,隐藏起摄像机,混在街头人群。与时装爱情片流行的大光圈浅景深不同,娄烨不是要呈现一个修饰美化后的空间,而是放大现实的细节颗粒,追求嘈杂无序的真实感。此番《浮城谜事》,在陆洁跟踪、追寻几段,镜头的感觉简直是如出一辙。 少女之死承载时代之恶 在蚊子之死上,娄烨安排了诡异的闪回重现,好一场暴雨骤至和悲鸣配乐。除了当事人陆洁,除了桑琪、富二代和拾荒老汉等目击者,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一部分,联手促成了这起死亡事件,而最全知的注视者其实是老天(上帝视角)。慢镜头下,女大学生滚落而下,鲜血横流,惊慌失措,最后惨死在马路上。作为全片的重头戏,我们不免要猜测娄烨的想法,那就有如大师作品里的少女之死,无端承载了的时代之恶。我认为这一段是《浮城谜事》的高潮,它触发了乔永照家庭的分崩,同时也令他起了杀人之念。影片还在尾声安排了一场少女还魂的段落,不免令人一惊,然后暗想,他居然敢这么拍…… 由于那段诡异的字幕,《浮城谜事》成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故事。电影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生活,看似一时失手所引发的命案,实际上却是道德伦理崩坏后的必然。在中国,有那么多的无头悬案,有那么多的狗血事情,谁还会在意这么一桩,乔永照的人生结局已经不重要。他们的命运跟随结尾的大航拍,飘浮在阴郁迷茫的江城上空,不知所踪。【凤凰网 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detail_2012_10/24/18533751_0.shtml

 3 ) 浮城谜事

“这是一次意外,但命中注定,这是一场爱情,但在阴谋里。这是一次谋杀,但没有凶手。而我们没有人能逃脱关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日常生活。”——电影《浮城谜事》的预告片亮出了这样一段文字。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个论断:“一人犯罪,整个社会都是同谋者。”这句话我初闻自电影《武侠》,但放在这里显然更适合。电影开头的一段雨中飙车事故,简短、犀利而疯狂,用极具视觉冲击的电影语言引出一段悬疑命案,与开放式的结尾(忽略掉最后那段强加的说明文字)形成呼应之势。这不是一桩简单的交通事故,到底谁是凶手? 电影改编自一个天涯热贴,原贴洋洋洒洒的一百多页,网友盖了无数层的高楼。楼主是一个署名“看着月亮离开”的女性,写下了自己心痛的经历。关于原配和小三的话题,引来了无数同病相怜的网友热议和吐槽。原贴名为“看我如何对付小三和贱男”,以一个女性视角呈现了一段支离破碎的婚姻关系,而《浮城》的编剧挪用了这位女性的基本素材,并对这个私人性的故事加以社会化的拓展和电影化的改造。电影仍然以郝蕾这位女主角为叙述主线,但不再局限于她的个人视角,加入了命案、凶杀、侦破等元素,使电影视野更为开阔,更加引人入胜。

 4 ) 东方式残忍

有“符合国情”的意思在里面。譬如一个男人要养两个家,是基于小三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的基础之上,按东方人的习惯传统,有子嗣便可以原谅一切,换了旧时代,那就是能光明正大登堂入室的小妾,所以秦昊扮演的男主角才会受到母亲的庇护,作为正妻的郝蕾反而在不经意之间受到排挤,这种排挤极具“东方特色”,是以孩子为重心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秦昊的“性瘾症”亦值得深究,倒并非唯有东方男子才会如此偏好出轨,而是男人在“正房”与“小妾”都尘埃落定之后,他仍需要另一个出口去释放欲望,当他与齐溪扮演的小三已形同夫妻的时候,这两个女人有意无意地被合为一体,所以那个“小四”或者“小五”是必然要出现的。

 5 ) 郝蕾式固执与骄傲

       最难受的画面就是秦昊拉着齐溪从超市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个坏了的拖把,郝蕾就坐在车里静静的看着为着生活琐事忙碌的他俩,泪还没落下来一脚油门就走远了。不是不心酸,青春不再,多年伴侣今日随了别人走。真是伤透了心。其实这战争她必须输,仗着和秦昊的感情基础,先是拍了小三一板砖,刚和齐溪过了两招就不玩了,主动离婚,带着女儿从家搬出来,就这么把秦昊推向别人。
    再看看人家齐溪,什么都不怕,还有那股子除了秦昊什么都不要的气势一下就搁那儿,不动声色的借郝蕾的手把小三儿除掉,不哭不闹把秦昊收入怀中,成功上位。郝蕾这温室的花朵当然不懂齐溪一个人拖着孩子谋生又谋爱的苦楚,你下雨天有车,人家看见中意的衣服试都不能试,你有保姆煲汤,人家缩在小房子里不能见光。齐溪当然还有牛逼之处,杀个人都不用自己动手,这他妈当然不是郝蕾能比的了的。
    在电影里头,傻子都能看出来秦昊最爱是郝蕾,打齐溪那画面绝对是铆足了劲儿,他当然不允许除了他之外的人破坏他的家庭伤害他的女人。齐溪撞枪口上了。一句怨言没有就是抱着秦昊,这气度这胆识她就应该赢得秦昊。光会在家带孩子,衬衫烫好,闭着个眼瞎爱又有什么用,重要的是要有个好脑子。


    其实郝蕾也不是真就输了,她不笨,选了个最有用最快速的办法,彻底和那些日子说再见。影片最后,帅哥警察问她那天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她统统记不起。当然,不想记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记起。自个儿躲起来哭也要固执的无可救药。这才是聪明的姑娘。受了伤,带着自尊心关上一扇永不会开的门,骄傲的活下来,她就看见了全世界。再看看齐溪,当初为爱勇敢吃尽了苦,得到了也是个破破烂烂的。拱手奉上,你还会要吗?


    前几年都还觉得得像齐溪这样豁得上才能赢得好感情,处处小心,步步为营,其实早就没自己了,太不可爱怎么闪闪惹人爱。不过现在终于是想的开,带着郝蕾式固执与骄傲才能赢得尊重。哭天抢地的爱情没有发生,天一亮起床吃早饭。没有年纪轻时的说一句是一句。有的都是你锁了人家就懂了。爱情再来的时候,闭上眼,睁开脑子。

     电影开始的时候郝蕾开着车放了收李志的歌儿,虽然不知道名儿,但是觉得应该放那首寻找和那句曾经爱你的每一条街是我新鲜生活的起点。

             

 6 ) 人生如戏,一团乱局

一个习惯性出轨的男人,两个斗智斗勇的女人,
一场车祸,两条人命,
一盆好大的狗血,一个关于欲望、嫉妒、恨与爱的故事。
  
影片里武汉的天气,不下雨的时候灰沉沉,一下雨就如决堤般瓢泼,就像女主角的生活,一无所知时平淡稳定,谜底揭开瞬间崩塌。恨意总是如此直接又无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只不过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小三等待多年终于站在明面,巧意设计终诛己心。男主角跟责任信任温情没一毛钱关系,游走在女人和女人之间,可惜没有深剖这奇葩男人的心路历程,在一众女人之间,他不过是个引发戏剧冲突的工具。
  
上一次看娄烨还是久远的《颐he园》,还是郝蕾,演技愈发沉着洗练,丝丝入扣,女孩在雨和血中翻滚、挣扎、掉落的段落是全片的高潮,配乐高能,重重击打观众上悬的心房,烘托到此的悬疑感也得以纾解。结局很和谐,然而情之乱局,何以为解?
  
最后,大爱尧十三。

 7 ) 娄烨城事:从“我城”到“浮城”

看完电影2天,在补上了<花>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当娄烨声称自己从拍自己的故事转向了拍别人的故事时,也渐渐地从(个体的)“情绪”走向了 “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细想起来,在娄烨摇晃的镜头之下,那些城市总是晦暗的,却带着一种暧昧的鲜活.不论是<春晚>里的南京,<花>里的巴黎,再到如今<浮城>里的武汉,他似乎总能从类似于后街的地方找到一些缝隙,通过镜头的放大,击中那些对这个城市无比熟悉的人们.

南京和武汉都在江边,巴黎也依傍着塞纳河.可水的存在远不足以成就一座“浮城”,哪怕加上娄烨近乎标志性的雨水也不行.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建筑在娄烨的某些镜头中确实宛若浮于水面;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漂浮其中的除了可以是建筑,更可能是记忆,情绪,味道,关系这一类难以用手指去触摸的东西.

<浮城>的开场是一起死亡事件.由此引出了一个过着双重生活的男人和一场正室小三间的缠斗.狗血的气场挥之不去.然而,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死者最终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个局外人,一个偶然.她全然地无涉于那个名为“婚姻”和“家庭”的战场,而顶多只是被人当作了棋子.她的无足轻重无限地接近于微博上取消关注时的简单与随意.但问题恰恰在于:就是这样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她死了.

在日本的本格派推理小说中,通过精密的设计与执行并最终成功行凶脱罪的群体性犯罪并不少见.<浮城>中的情节与此有些类似,区别只在于:在<浮城>里面,大约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心一意想要置少女于死地的.也即,如果有“如果”,少女本是可以不死的.进而,少女之死站到了精密设计的对立面.整个事件的谜题也不再单单落于作为旁观者要如何发现少女抵达死亡途中的一次次推手,或者说案情要如何告破.这一切都显得过于表面.或许娄烨真正想要追问的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造就了这种无意识之下的偶然---当这种偶然以死亡事件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被迫不得不去面对这种偶然.我想,这大概是为何娄烨会在影片名中加入“谜事”二字,且将英文名直截了当地敲定为“mystery”---城市是谜事的舞台----的原因;这也能解释为何在临近影片的末尾,在接连呈现了女孩的死亡翻滚和对拾荒者的暴力击打后,娄烨选择给出了一段甜蜜温馨的室内长镜,仿佛在暗示:在偶然之下,美满的背后,死亡与暴力如影随行.每个人都可能偶然地吃到那颗由幸福糖衣包裹着死亡的水果硬糖.

比起精心设计的本格式谋杀,<浮城>中少女的死更接近于一次自洽的非正常死亡.之所以会选择“自洽”这个形容词,是因为事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过是在依据自身利益和情感行事.整个过程显得十分连贯与自然,死亡变得像是某种自组织系统的正常产出---每个人都不是凶手,每个人都又是凶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将凶手认定为这一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么?甚或于将它定义为“结构性的谋杀”?

于是,问题变成:这是一种怎样的结构?是谁的结构?在此,轻易就得出 “城市生产偶然性死亡”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十分脱线的.显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死亡.我想,没有人能通过统计确证城市与偶然性死亡之间的关联度究竟有多高.唯一无法否认的,是这种城市与偶然性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种关联除了指向死亡,也还指向其他更多的面向.重要的是,这样的偶然性似乎很大程度源于人口的集聚,就像布洛克说的那样:纽约有800万人,就有800万种死法.在这当中,城市变成了媒介,在这种人口的集聚之上孕育和催生出各种错综复杂的偶然.而这种催生和孕育的过程,或许才是娄烨在<浮城>中打算追问的真正谜题.

一次偶然的死亡,让我们偶然地察觉到了一块城市人际网络的碎片.我们并不清楚,在现实中,抑或在娄烨的镜头下,这样的碎片是以怎样的方式悄然流转于城市建筑中,串联起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生活空间.如果正是这种潜隐的特质使得城市看上去如同浮于巨大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我们或许可以说:每一座城,都是浮城.而娄烨之所以能成功拍出了南京与武汉的气韵,也恰恰在于他没有一味地把镜头留给城市建筑的表皮,而是选择在晃动中深深扎根于室内(interior)空间的诸种细节.

在<浮城>里,武汉是属于乔永照,陆洁,桑琦,蚊子,警察,富二代的;在<花>里,巴黎却几乎仅仅只属于“花”一个人.花在巴黎的几次搬家,在若干地点场合的性爱,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次地尝试和试探,想要看看究竟能通过怎样的方式---做爱时彼此的气息与味道,还是舒适便利的公寓,又或者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恋人---去融入一座城,去找到一座城.一座让自己安心,能被称为“我城”的城.不幸的是,电影中的“花”并没有找到,无论她面对的是巴黎还是北京.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不知道如何去接近,去爱一个人.殊不知,我们其实也并不总是知道该如何去融入,去爱一座城.于是,我们才会看到电影中的“花”怀抱着爱(love)一头扑向巴黎的怀抱,却换来遍体的瘀青红肿(bruises),最终只能茫然黯然地往来于巴黎和北京之间,宛若漂浮于巨大的虚空(void)之中.无根的个体被各自巍然不动的城市实体衬托得轻微如凡尘.

在电影<花>里,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娄烨个人的故事或情绪,而变成了旅法作家刘捷或者是女主人公“花”的故事与情绪.只是,这种对于“我城”的追寻,依然是娄烨所擅长处理和表达---在我看来,<花>可以算得上一部十分整洁的娄烨作品---的个体与外部世界间的情绪对话.换句话说,是个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其出发点依然是个体的.而在<浮城>里,娄烨才比较彻底地由个体走向了群像(这大概也是为何不少人认为<浮城>中人物刻画不够饱满的原因),开始去处理一座城与一群彼此勾连的人之间的桥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由<浮城>,娄烨才真正地由“自我”走向了“别人”/“他人”, 由“我城”走向了“浮城”.

 8 ) 不再晦涩的娄烨情感

倾盆大雨中,两辆满溢着青春的轿车在拧到最大音量的《欢乐颂》中狂奔;灰蒙蒙的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上,从外地谈生意归来的青年才俊,用车载电话确认着关于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的下一单大生意。风雨无阻,向前拼搏,这就是蒸蒸日上的当代中国社会,这就是高富帅的华中年轻人。

然而风雨交加,气候无常,对高富帅的惩罚接踵而至。《欢乐颂》在开出隧道口后,因撞上泥泞的少女而嘎然而止;IT才俊将要为他的风流生活付出代价。这是解禁后终于从“地下”爬上来的娄烨,为不久后的真正中国院线观众带来的故事背景,在戛纳,在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媒体记者们好不容易听到那伴随着广电龙标的熟悉旋律。

作为IT公司老总的乔永照,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一个当下浮躁中国的生活楷模,生意运转流畅,资金链条牢固,家庭生活让人羡慕,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复式的别墅、更换SUV的财务计划。禁片年代的娄男郎秦昊和娄女郎郝蕾,跟着一道回到地上,构建和谐家庭。同时,乔永照更是那种白天瞎JB忙,晚上JB瞎忙的成功男人,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是的,作为成功的赏赐,他有着太多的小三、小四、小五,像一个把钢丝当红毯走的出色杂技演员,从没让妻子陆洁产生任何疑心。不幸的是,高富帅的才俊始终没能像经营企业那样,阶梯化的管理好自己的女人队伍,在某次通过微博、陌陌满足一时之需时,弄出了“人命”。于是,某个小三理所当然的升级为二房;于是,本该事关作风问题的商战戏,变为了让苦恼君王到处堵漏洞的宫斗戏。隐藏于和谐生活之下的定时炸弹,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引爆了。

如若只是表现女人为抢夺男人而施展出的十八般武艺,那么当下关于家庭生活的电视剧已经做得相当不错,生活里的切肤体验和网络里的惊心故事,早就让中国家庭剧补足了钙,很少再有不说人话的台词。然而,娄烨之所以是欧洲艺术片市场多年的宠儿,全在于他和编剧梅峰极其擅长于处理生活里那些微妙而敏感的情感特质,旧情人于秦皇岛高速公路收费站重逢时的面面相觑(《颐和园》)、纠结牵扯的三人在卡拉OK厅里哼者的“那些花儿”(《春风沉醉的晚上》)、谩骂着“婊子”的法国劳工马修愤怒而失望的“最后一枪”(《花》)……都以成为让文青们动容的娄烨影像瞬间。由于演员秦昊和郝蕾,都早已适应娄烨的叙事气氛,并以某种危情生活的强大气场,将其他新角色立即引入戏,所以,新作《浮城谜事》里的这些微妙情感瞬间也还颇有看头。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走出地下后,拴在娄烨脚上的枷锁,从落后的电影审查变成现实的市场规则,《浮城谜事》也就变得一点都不晦涩,非常容易看懂。这不免要让已经熟悉娄烨鲜明电影语言和风格的资深观众有点失望,毕竟,他们已经爱上了娄烨电影的特质,那种大于叙事的情绪力量。

好在,由形式感带来的情绪犹在,那是由手持摄影巧匠曾剑、伊朗配乐师裴曼•雅茨达尼安(Peyman Yazdanian)和细腻编剧梅峰带来的三人舞,这一组合早就备受赞誉,剧烈晃动的镜头和推波助澜的音符,是传达梅峰意图的最佳配料。或许是太过相信和依赖这一黄金铁三角,娄烨放任褪去了晦涩情绪的《浮城谜事》,在形式感的河流中漂泊。即便是危机预警还远没到来的时候,摄影机也颇为随意的在幼儿园、街道上和楼道里转悠;而在成人们彼此摊牌以后,裴曼也直接奉上最为典型的伊朗旋律甚至器乐。至于这些形式是否过度,就成了见仁见智的问题。

娄烨让这个改编自天涯论坛热帖的故事,置于经常暴雨倾盆的武汉,或许是想突出日常生活下人们的浮躁,以及污垢败露后的惊惶失措。观众有了近乎全知的视野,警方也逐渐梳理出清晰的探案视野,这让牵扯事件中的角色更显被动而慌乱。于是,为影片结尾配上来自广州的沼泽乐队那首动听的《惊惶》,是再合适不过的。

 短评

家门口同一场景,陆洁对女儿说:“安安,爸爸接你回家了…”,桑琪对儿子说:“宇航,爸爸回来了…” 此景一出,三观就重塑了。娄烨的电影镜头美到爆,甚至有时候看他的电影不一定要看讲什么故事、表达什么主题,能被他的镜头在影院里包围和感染,就是一种享受。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郝蕾开始像周迅一样捏着演戏,像范冰冰一样吊着说话了。

10分钟前
  • 沈济源
  • 还行

烂到扶不上墙,娄烨不署导演名是挺明智的哦。其实我是来听李逼的歌的!

12分钟前
  • Ahtoha
  • 很差

床戏和废话都一刀未剪,建议娄烨快跟李玉结婚!

16分钟前
  • Amber
  • 还行

第一胎一定要生儿子!

21分钟前
  • 荒人
  • 还行

#影评#又吊丝又文艺,2012唯一读懂中国的院线电影。娄烨镜头语言秒杀其他上蹿下跳的同类。

22分钟前
  • 猱困困
  • 推荐

镜头感觉还是娄烨的,包括他最爱的晃动着的、带着情绪的镜头。果然是根据网贴改编的,情节相当奇情狗血,好像《故事会》的段子。也是由于这种狗血,让人很难进入影片的情绪。偏偏喜欢娄烨电影的第一步,就是要进入他的电影情绪里,有点遗憾了。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麻麻那个叔叔怎么那么快就硬了呀!!!!!

27分钟前
  • RINGO
  • 还行

1,郝蕾你保养保养好不好。。。。。2,娄烨你把镜头拿稳好不好。。我这种俗人真的会眼晕啊。3,最后一下子变鬼片了有木有!

31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还行

娄烨将这个卑贱社会最龌龊的一面,揭开皮,露出肉,淌着血,翻个底儿朝天给你看,还要伴着《欢乐颂》的音乐。

36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娄烨用电影中非常有限的理性支撑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迷局,到最后有些散簧了。不过看片会上他有一句话说得好,“他(乔永照)没有遇到自己爱的人,他只是一直在应付生活中的麻烦,这是他的悲剧。"

37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即使以一个狗血的言情故事为载体,娄烨依然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绪、环境的气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暗角与人格崩塌的细节过程。结尾画蛇添足的硬性交代是败笔,大学生从山坡滚落的慢镜拍得惊心动魄。

3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感情的迷宫长满锈蚀的青苔,欲望的丛林尽头是仓惶,连环扣,欢乐颂,不甘心,不放手,飞蛾扑火,在这里没有一个幸福者,故事背后是湿漉漉灰扑扑雾蒙蒙的中国现实,像一个人格分裂的怪兽,吞噬着可怜的美好。故事略残,人物出彩,情绪极佳,有神来之笔。四星。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豪宅(合法妻子陆洁)、老房(地下妻子桑琪)、酒店(女大学生蚊子),这三个空间三个女人是一个整体,包含着庸碌男性的主要欲望(旧时光、性、子嗣、金钱)。大学同学、出租屋、女大学生(微博),这三个女性都是乔永照对大学/青春的怀念,对于很多人意义只残存在旧时光里,现在和将来已是一片虚无。

40分钟前
  • xīn
  • 推荐

娄烨:我觉得乔永照最爱的人还没有出现,这就是他的悲剧,他只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43分钟前
  • blueshadow
  • 还行

你我带着爱,做尽人间丑恶事。

45分钟前
  • 懿罂
  • 力荐

故事与气质不符,造成很错位很不舒服的观影感。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哪怕他是娄烨。

49分钟前
  • 脏字名
  • 还行

其实,片中最大的谜团并没有解开,就是那个在宿醉醒来的早晨,汽修工在阳台上搂了一下警察,问我昨天跟你说了什么,我饿了,你给我做点吃的——这俩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隐约觉得这应该是属于《春风沉醉的夜晚》那个平行世界里的情节。

53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虽说郝蕾是挺漂亮的,但比她漂亮的年轻演员也不至于找不到嘛,小三比原配难看这合理吗?

55分钟前
  • 六楼公寓
  • 还行

看到《浮城谜事》这部电影结尾的字幕,就像吃了一只苍蝇,这应该是广电强加上去的吧。虽然如此,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60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