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2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3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4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5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6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3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4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5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6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7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8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19异次元骇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6

详细剧情

十三,一个听起来就有些阴冷的数字。在一座大厦的第十三层,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尔(克雷戈?比克饰)和汉农?富勒(阿明?缪勒-斯塔尔饰)用电脑模拟出一个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矶,他们可以通过电脑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真实地体验1937年的生活与自己。然而一个夜里,富勒被人杀死,种种线索都表明似乎是霍尔所为。可霍尔却对当天夜里的事情全无记忆。这时一个自称是富勒女儿的女人又神秘出现,可霍尔从未听富勒说过自己有女儿……为了找到凶手明晓真相,霍尔循着富勒留下的线索来到虚拟世界中,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长篇影评

 1 ) 剧情解析

具体分析影片内容:
科学家福勒创造了虚拟世界1937,而福勒所在的世界1999其实又是世界2024的人物大卫和他妻子创造的(关于这一点影片交代的不是特别清楚,无法弄清大卫夫妇背后是否另有一个团队)。影片一开始,福勒就已经知道了真相——他的现实竟然也是别人创造的虚拟。他决定将这个骇人事实告诉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道格拉斯。福勒在虚拟世界1937中给道格拉斯留了一个字条,交给一个酒保,托他转交。他回到现实中后还没有来得及告诉道格拉斯,就被虚拟世界1999的创造者,来自2024的大卫杀死。大卫杀人时借助的是道格拉斯的躯体。道格拉斯身陷谋杀指控,为弄清真相,于是进入虚拟世界1937来寻找线索。在酒吧,道格拉斯和酒保进行了一场打斗之后,陷入癫狂状态的酒保告诉道格拉斯,自己偷看了福勒留给他的信,信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们的世界不是真实的。这本来是指1999,但是酒保错误理解,以为说的是1937,加上酒保早对福勒和道格拉斯两人的怪异行径产生了深深怀疑,为弄清真相,酒保驱车去了城外,便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一幕——世界原来有尽头。

道格拉斯在1937没有找到线索,倒是在现实中1999发现蹊跷。福勒凭空冒出一个女儿,试图继承他遗留下来的公司全部业务,之后又突然消失,等再次见到,真实的身份却是一个超市收银员。福勒陡然想起酒保说的,恍惚中也驾车向城外驶去,结果,正如你我都猜到的,也看到了酒保看到的场景。

故事本可以到此结束,但是导演剑走偏锋,实验小组的另一个成员惠特尼,因为经受不住心中疑惑终于也选择走入虚拟世界1937想要一探究竟,他进入的正好是酒保的躯体。惠特尼显然运气不佳,刚刚到达1937,就差点出一场车祸,紧接着又被警察盯上,最后在与警察的对峙中不幸被车撞死。这时候,决定影片后面走向的关键一步出现了:在虚拟世界1937挂掉的惠特尼,其在现实1999中的意识即宣告死亡,而被其借用躯体的酒保的意识则从1937里得到释放,反进入惠特尼1999的躯体,成为从虚拟世界中逃入上一级别世界的第一人。醒来的惠特尼,已不再是惠特尼,而是酒保,更确切地说,在意识上是酒保。酒保站在放满巨大服务器的机房过道上,喃喃自语“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张开双臂,尽情享受新生(虽然片刻之后就成为大卫的枪下鬼)。这是全片的一个经典段落,处于被动地位的程序反而进入创造者的躯体,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表现出一种极端反抗精神,《黑客帝国》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往这方面走。看到这里,你怎么能说这部片子比不上黑客帝国?

导演弄出这样一个段落不仅仅是用来提升影片思想高度的,事实上,这是为影片最后的结尾做好铺垫。影片里的女主人公,大卫的妻子娜塔莎,也就是借用超市收银员的躯体冒充福勒女儿的人,此时将全部隐情全盘托出。她告诉道格拉斯像他们1999这样的虚拟世界还有成百上千,福勒他们所在的世界只是其中一个,但却是唯一一个也创造出了虚拟世界的虚拟世界。作为1999的创造者,大卫夫妇必须立即阻止这场意外事故。这也是大卫进入1999杀死福勒的原因,娜塔莎则负责善后,需要不择手段把福勒的公司搞到手然后毁灭。这个不择手段甚至包括和道格拉斯上床。
影片到了这里又扯到爱情。娜塔莎早就对嗜血的有些变态的大卫失去爱意,而对虚拟世界里的道格拉斯产生了绵绵爱意。按她的说法,道格拉斯正直、善良,这些都是大卫所没有的。不过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当初创造道格拉斯的时候,大卫之妻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他的,爱上他也是计划内的事。大卫早就察觉妻子移情别恋,变态到底就是杀妻泄愤,遂进入1999找到借用超市收银员躯体刚刚和道格拉斯亲热完毕的妻子。娜塔莎早已料到大卫会有这么一手,并早早采取了措施,在这紧急关头,一直调查福勒案件的警探出现并开枪打死了大卫,也就是被借用了躯体的道格拉斯。根据酒保的先前经验,我们欣慰地预感到影片的愉快结局:道格拉斯逃离了虚拟世界1999,在2024获得新生,成为真正有血有肉的人,更关键的是,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真爱,取代大卫和娜塔莎过上快乐生活。

在影片结束字幕出现前的两秒钟你都可以这样想,但是且慢,根据这些年的观影经验我们也能猜测得出,外国人不怎么喜欢大团圆式的喜庆结尾,总是要留点悬念以备续集之用。我们先回忆道格拉斯说过的一句话。他在意识到自己所处的1999不过是一个虚拟世界、自己不过是虚拟世界中的一个微小程序而已之后,对于创造者娜塔莎他们的行为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你拔掉插头,我就消失。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道格拉斯和娜塔莎站在风景无限好的阳台上远眺海景,突然,就像电视机被人拔了插头一样,画面一闪,没了。

《异次元骇客》探讨的主题正是数千年来人类哲学家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我究竟是不是别人做的一个梦”,这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疑惑的问题,再加上影片留有悬念的结尾,相信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怀疑,电影结束了,思考才刚刚开始。

 2 ) 真实亦或虚幻?

  
    我不知该如何用汉语来称呼这部电影--The Thirteenth Floor--才符合祖上说的信雅达。什么“十三度凶间”,“十三度空间”,“异次元骇客”等等,怎么听怎么像是一部蹩脚的科幻片。幸好以前上过一次“魔幻厨房”的当,听上去垃圾的电影其实未必如你想像那么烂,于是点开链接。缓冲很慢,顺便去接了个电话。也就几分钟,电话完毕,回到现场,只见一名老头被人用刀捅死,满身血迹,之后是一个帅哥醒来发现垃圾桶里有件血衣,看得我云里雾里,无奈,只得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死了的老头是个科学家,带领一帮狂人,在洛杉矶某个公寓的13楼,花费六年时间,用计算机居然捣鼓出一座虚拟城市--1937的洛杉矶,里面的人具有自我学习功能,而且允许现实世界的人利用其中的虚拟人自由穿梭其中。让我怎么说才好,他公司如果去纳斯达克上市,比尔盖茨兄弟只能拱手让出世界首富的宝座,要不打起铺盖走人算了,再在硅谷混下去我都替他丢脸。老头的电脑业务没得说,但也不是没弱点,比如好色,经常去他自己创造的虚拟洛杉矶泡妞。某天突然发现一个天大秘密,他给自己最得意徒弟写了封信,并把这封信留在了1937年的洛杉矶一个酒店老板那里。当他回到现实世界后,随即遇刺身亡。而那个看见垃圾桶的血衣奇怪不已的帅哥正是老头的徒弟,老头死后,突然冒出个自称是老头女儿的漂亮女人,而此时帅哥又成了警方的最大嫌疑犯。为了弄清事情原委,帅哥多次进入了虚拟世界,企图从中寻到些蛛丝马迹。却不料,酒店老板偷看了这封信,为了验证老头的说法,老板驾车撞开公路阻拦物,来到城市的旷野,下车后被吓晕了,他发现他所生活的世界原来是假的。虽然他被吓傻,但帅哥非常清楚这一点,这座城市的确就是老头带领他们哥几个给弄的。但是,老头为什么要把这不算秘密的秘密当作秘密呢,而且还为此丢了性命。。。
 
    帅哥突然醒悟,回到现实世界,独自驾车去了城市旷野,下车后目瞪口呆,他不曾想到,生活中的现实世界原来也是虚拟的。而老头的女儿才是制造帅哥的上一层世界的人,整个世界开始乱套,不同层次的人充斥于13楼里,到处充满危险。。。
 
    最后一分钟,帅哥和美女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世界--2024年的洛杉矶,推开窗,是一片大海,远处隐约可见各类奇异建筑,当我以为影片结束出现字幕时,tnnd,导演够狠,看了就知道。
 
    论特技,它没有眩目的镜头,绝对不是黑客帝国的对手,但论内涵,恐怕人工智能,黑客帝国,时间机器和我机器人等等均不敢出其右,更有好事者索性说黑客帝国就是抄袭了这部电影。谁抄袭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思索些问题。上帝是谁,难道就是上一层世界“制造”我们的人们吗?我们未来命运是什么,难道全是机器程序事先设定好的吗?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们正在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亦或虚拟?起码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五星。
 
导 演:
约瑟夫.鲁斯纳克 Josef Rusnak
主 演:
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文森特.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格雷琴.莫尔 Gretchen Mol Bob Clendenin Will Wallace 蒂雅.泰克萨达 Tia Texada 斯蒂文.沙博 Steven Schub 安德鲁.埃尔登 Andrew Alden
上 映:
1999年04月16日

 3 ) 我的异次元

2007年最后一夜,看了穿越电影《异次元骇客》,又名《第十三层》。电影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我也从2007年穿越到2008年。 这部电影居然和《黑客帝国》同时诞生于1999年,真是生不逢时到令人击节。它和《黑客帝国》,到底谁抄袭谁的创意,影迷们对此一直有争论却难有定论。但照我想来,以《黑客帝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知名度和超豪华的制作手笔,还会有人试图去抄袭它那无异于自杀,除非制作者是白痴。因此《黑客帝国》的创意抄袭《异次元骇客》或者两者撞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而对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异次元骇客》多过《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最后还是走上了拯救世界的老路,它后来更像一个动作大片而非科幻片。而在《异次元骇客》里,你最后找不到敌人,找不到真相,也无所谓正义和邪恶,甚至不能确定是否有真实的世界和自己。《黑客帝国1》试图找回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异次元骇客》告诉你没有真实的世界,在这点上看,1999年的《异次元骇客》远比当年的《黑客帝国1》走得远。这两部电影其实是同一创意下的两生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小提琴。虽然他的小提琴无论如何都没有相对论有名。 “在一座大厦的第十三层,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尔和汉农•富勒用电脑模拟出一个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矶,他们可以通过电脑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真实地体验1937年的生活与自己。一天夜里,富勒被人杀死,他在1937的虚拟世界里给霍尔留下一个与凶手有关的线索。为了查明真相,霍尔循着富勒留下的线索来到虚拟世界中,当他离真相越来越近的时候,他震惊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是电脑程序中的一个代码,插头一拔,你就消失,你会如何? 第一反应一定也像电影中1937年的那个酒保一样毛骨悚然到崩溃吧?但是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命题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了。比如佛教的六道轮回、比如生命是场幻觉、比如人生如戏、比如黄粱一梦。 那么,还有什么好惊慌的呢,如果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异次元的世界:当你离开一座城市到新的城市生活、当你告别一个人遇见新的人、毕业、跳槽、失去亲人,岁月长河的每一次转弯,你其实都在拔掉一个又一个插头。 就像我拔掉了上海的插头来到北京,所有我在上海必须面对的看起来重要又复杂的人和事瞬间消失一样。 电影中说无知是福。但看看现实世界中,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为一件得失沉溺、为一个办公室的职位日日如困兽般搏斗、为一次感情郁郁终生,我又觉得倒不如做那个发现真相的酒保比较好。 在电影中,程序操纵者没有预计到的是:“没有人能在我们设计的这个世界里学到真理,但是你们两个学到了。”而在我的异次元里,我学习到的也是,这世间的情谊和爱是这个程序所不能控制和操纵的,只有它们是不会随着插头的拔掉而消失的。 那么,又有什么好惊慌的呢? 我想不出比这更适合的时间看到这部电影,在我准备再次拔掉一个插头的时候。至于我要回去的世界是否就是真实的世界,嘿嘿,这部电影会告诉你。 新年快乐。

 4 ) 虚拟现实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或许这个世界是为我设计的;或许所有的一切在我所不能感知的时候都不曾存在;或许有一天我会“醒来”——或许就是死后。
这样的想法很唯心。在这个国家里我们崇尚唯物主义。但如此高度的哲学基本问题在我们局限的大脑里实际是无解的。我们只能根据生活经历择选其一。(不得不说这方面还是唯物更“好用”。)
也就是说,也许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假的,比方说这会儿正有“人”在某处实验般观察并记录着我在打字以及置疑这一切。
可怕的是这个说法其实也没破绽。你一旦肯定了自己的渺小,所有高级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但是,可能有破绽会更可怕吧。谎言总是在揭穿之后才伤人。
人常说要有信仰也是这个道理,抓出若干解不清的问题,给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信了心里安稳,尽管你也不能确知那就是真理。(“信我者得永生”,万一死了啥都没有,又能怎样,你告我啊。)
影片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在那个虚拟出来的世界里,有“人”发现它的破绽,一切都不是真的。而创造出这个虚拟世界的人,他们所在的世界,又是真的吗?……我不得不庆幸,活了二十年多了,我活的这个世界,还没啥破绽。
这个剧情容易让人想到《The Matrix》,尽管两者是同一年上映。很多人所没看懂(这是事实)的是,“黑客帝国”中的锡安(Zion)以及那整个逃离了“母体”的世界,其实也不是真的。很多人光顾着看特效了。但说实话具体的关系我也没理太清,貌似那个虚拟世界就是两层的,锡安那层是用来解决那些不能安分在“母体”的人,并定期毁灭,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
【注:其实也有另外的解释。后来发现我当年写的这段不太对,但懒得修改了。】
《The Thirteen Floor》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里面的虚拟世界并不倚赖人来作为能源供给,是纯电子化的、虚无的。其实这里还有另外几个哲学难题:究竟怎样的程度才可称为(智慧)生命?我们的所想所为是我们的意愿还是“上天”的程序代码?这些问题都没有解答。也许没有解答才是好的。情愿被愚昧。
这部影片本身并不够好看,尤其前半部有点闷。但留给人的思考颇多。那个海报上的世界尽头也有点震撼。不过效果还是不够华丽,演员也很平庸,大概是投资少的缘故。
《The Truman Show》里,Truman坐着小船离开小岛出海,却碰触到边壁。那里,就是“世界”的尽头。旁边“凭空”切开了一道门,仿佛在说,“你被耍了,才发现啊”。我们探索这个宇宙,会不会哪天到了边缘,发现一道栅栏,像Blizzard在魔兽世界(Wolrd of Warcraft)中那样,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Under Construction”。或者就像这部影片中那样,勾好了线条,尚未着色或贴图。
假如有一个负责任的创世者,他应该把我们蒙得团团转,好比井底之蛙一辈子就不能出去了。我常可以想见,飞船沿着一个方向一直飞,最终会回到起点,好比某种“二维生物”生活在一个球体世界表面上,平行线最后可能会相交。
抑或他换个牌子,写着“Congratulations!”,给我们惊喜,像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那样,“你们终于发展到这个程度/层次了,欢迎进入我们的世界。”那你们的世界又是怎样,活在更高级的圈套之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那些信神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人们说,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神。那神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其实神也不知道,所以神造点人玩玩。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经典而隐晦,看起来像被突然拔掉插头的电视画面。你以为是现实?未必不是虚拟。或许下一秒我们的世界就被中断,而我还没有存盘。且让我点看看。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23886822.html

 5 ) 别人一拔插头你就没命了,就说怕不怕吧

1999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创意撞车事件,足以载入电影史册。

那一年,还是沃卓斯基兄弟的新人导演,用一部《黑客帝国》震惊了世界。

现实与虚拟交替的世界观、袁和平的中国功夫、风衣墨镜的矩阵黑客、大量慢镜头动作画面、开创性的子弹时间、出神入化的电脑特效……

坐拥满坑满谷的新鲜元素和视听爆点,我们并不奇怪,《黑客帝国》会成为那一年席卷全球的超级飓风。

也就在那一年,伴随着《黑客帝国》的大红大紫,电影史上最大的倒霉蛋之一也应运而生。

事后看,它的倒霉主要体现在三个原因:

第一,它的核心设定跟《黑客帝国》太相似,第二,它比《黑客帝国》晚上映了两个月,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不像特效密集的《黑客帝国》,它是一部低成本的惊悚片。

▲《异次元骇客》

可以想象,人人都在津津乐道《黑客帝国》的前卫视听和哲学内涵时,《异次元骇客》的诞生简直不能更尴尬。

看一眼简介,许多人都会油然而生本能的不屑:这玩意大概是山寨《黑客帝国》的吧,拍得够快的。

一名天才科学家通过网络科技,模拟出一个1937年的洛杉矶。

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浑然不知自己只是由一段段二进制代码组成的。

科学家可以任意进出这个世界,他借用虚拟角色的身体,在其中自由活动。

有一天,科学家惨遭杀害,一个下属成了杀人凶嫌。

为了自证清白,下属进入1937年的世界寻找线索,他吃惊地发现,早已有虚拟人勘破了世界的秘密。

但在更多的证据面前,谋杀案和虚拟人的觉醒都是区区小事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也不过是一个人造的产物。

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听起来确实很像《黑客帝国》对不对。

尽管表面上概念雷同,《异次元骇客》却包含了多层嵌套、记忆交换、多个平行虚拟世界等设定,光说世界观的独特与庞大,一点不比《黑客帝国》逊色。

影片改编自丹尼尔·弗朗西斯·加卢耶的中篇小说《幻世-3》,出版于1964年,那时候别说《黑客帝国》的剧本了,沃卓斯基兄弟俩都还没生出来呢。

更冤枉也更讽刺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创作《黑客帝国》,从《幻世-3》中得到过许多灵感。

这样看来,《异次元骇客》作为《黑客帝国》的缪斯之一,却反而笼罩在了后者的阴影之下,简直跟国产喜剧《夏洛特烦恼》里的“周杰伦”一样,命运让人哭笑不得。

▲片中的意识转移

同样充满悲剧性的是,《幻世-3》作为科幻文学界的经典,却并未受到当时的大众认可。

层层嵌套、犹如俄罗斯套娃的世界观,在《盗梦空间》、《源代码》尽人皆知的今天,当然不算新奇。

但在1964年,那个连个人电脑都尚未问世的时代,实在太过超前。

《幻世-3》在诞生后几十年里,从未获得过一次科幻奖项,而作者加卢耶,也是在去世后很多年,才追获殿堂级科幻大师的地位。

而改编电影《异次元骇客》,命运竟然跟小说不谋而合,在漫长的口碑发酵中,才慢慢收获了迟到的肯定。

作为一部典型的赛博朋克科幻片,影片用不高的成本,在视觉氛围上大做文章。放在世纪末的大背景下,更带上了强烈的末日情绪和虚无疏离感。

案情层层揭开,真相乍然惊人,悬疑气氛也烘托得十分抓人。从头至尾弥漫着好莱坞黄金时代黑色侦探片的气质,让人着迷的颓废和典雅。

▲1937年和当下世界都充满末世感

银幕上从来不缺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在《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之前,电影《移魂都市》、《楚门的世界》,硬科幻剧《星际迷航》等,都热衷这一题材。

而《异次元骇客》的独特之处在于,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突然用一种微妙的反讽方式,让世界观猛然膨胀。

通过那触目惊心的一幕,电影的核心论调也呼之欲出:人类总想支配世界,到头来自己也不过是被支配者。

影片开头就打出了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有网友觉得这故事虎头蛇尾,拍着拍着拐到唯心主义上,从科幻片变成神棍片了。

我想,他们可能没弄明白,在科学和思想界,质疑和探索世界真实性,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

1981年,逻辑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缸中之脑悖论

假设你的大脑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装满营养液的缸里,大脑神经被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不断传送信息,使你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于是对你来说,身边的一切仍然存在,可以跟别人交流,也可以自由活动和感知,甚至感觉到此刻正在读方君的这篇文章。

你也许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可怕的是,以人类大脑的构造,你根本无从判断,自己是否活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中。

▲缸中之脑示意图

纪录片《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提出过更有趣的假设,也许我们的人生是一场电子游戏,在造物主眼中,我们就像是游戏里那些自行其是的角色一样。

《三体》中提过的费米悖论:从目前人类所了解的可观测的宇宙来看,早就应该有文明发展到足以星际远航了,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过?

对此,科学界提出的假设之一是:高等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观测着我们,而我们处于一个虚拟的全息宇宙之中。

▲费米悖论的模型图之一,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其实,古代哲学家早就对此有过丰富的思考,中国的庄周梦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都说得有模有样。

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没有能力,给这些带有怀疑论色彩的问题圆满的解答。

因此,《异次元骇客》的世界设定,非但不能说站不住脚,反而充满了科学思辨性。

哪怕听起来荒诞不经,把它斥为神棍理论,显然是不公平的。毕竟,在无法得出结论的情况下,保留观点,不做绝对判断,这才是科学的精神不是吗?

当尼奥从矩阵帝国中觉醒,开始拯救世界,《异次元骇客》的造物主,却将永远陷在无穷嵌套的幻境中。

如果我们所在的世界的确不真实,以科学的逻辑衡量,显然后者有更大的几率成为现实。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也就能体会《异次元骇客》真正出色的地方,当我们对虚拟人报以同情时,难免后背发凉地联想到:

我们自己的生命,很可能也是被一个插头所决定的。

 6 ) 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公子羽

始终在想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人身处何方?人可以掌握自己吗?还记得阅读过的那本翡翠色封面《苏菲的世界》,在故事的不断繁衍中,主人公苏菲蓦然发现,自己只是少校为女儿生日而准备的一份被书写的礼物。于是在十五岁的生日里,她哭着走进大雨中。不知这领悟是太早还是太晚,所谓的人生竟只如残卷破梦!

传说只有真正的先知,才能被上帝带领着,穿透层层迷雾抵达真理的祭台。到处可见被精心汇编出的历史被包装成智慧而得到贩卖,但一切毕竟还是让我这个身陷苏菲主义的人,感到困顿。人往何处去?人的心灵所寄在什么地方?时常的,我觉得悲从心起,月光是照不进后现代文明的百叶窗棂的。从天主教派虔诚的祈祷,到罗马残垣与秦砖汉瓦泛出的清冷霜意,从无神论者激情的革命,到信仰只能像睡在公园长椅上的穷人般无处容身——我们问自己矗立的地方真曾是旧时繁华的所在吗?诱引李白的月光,如今却森然而冷幽默地孤立着每一人。

记得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说这世界的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再造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的人就用这程序回到过去的年代进行声色犬马的游戏,谁知被一个虚拟世界的酒保窥破了秘密,他开车到荒漠的背面,望见世界的尽头是一片电子程序的真实面目不免嚎啕大哭,他实在不能明白,原来自己是假的,所有的富贵烟云都只是一小段被他人操纵的程序代码。更恐怖的是,参与发明这游戏的人,因为需要调查一次谋杀案,他进入那个虚拟世界,然后又回到自己生活的世界,出于某种发现真相的绝望惶恐,他蓦然开车一路向沙漠的尽头行去,是以发现,他看到世界尽头的与酒保看到的别无二致……他也是虚拟世界里的人物,另一个世界的人正俯身向下看着他……

就那么几个镜头,或许让你也有想去世界尽头去看一看的愿望,由山川河流,平原海洋组成的版图,看着荒原的尽头是否是冷酷仙境,看着欲望的大网,慢慢收缩成不世的荒唐。

我时常在想我们这些人就在被从在云端里伸下的手操持着,永不自知自己所爱的,其实只是代别人所爱。就像一场网游,所说的每句话其实都在被一只不知名的手在键盘上敲打。印度传说里,世界不过是天神的一个梦,天神醒了,伸个懒腰打个哈欠,这个世界也就只如泡影般消泯了。因此,上帝需要沉睡,人生的穷尽是虚无的所在,我们不能确切得知自己去向哪里只能随遇而安。

最深刻的对白,不是主人公的,而是电影结尾那个黑人警探与一个潜入这个虚拟世界的女子的对话,

冷酷警探问:那么,会否有人把我的插头也拔掉?

那个女子摇头。

冷酷警探道:帮个忙,好吗?当你回去的时候,不管你从什么地方来……就让我们独自待在这儿,好吗?

……

每次在地铁中穿越这座城市的潮湿温暖的腹地,历经周而复始的忽明忽暗,就像是涉足一篇连最乏味的小说都可以省略的情节。似乎没有大段大段的空白,就接不起告别的站台。我想问:都将在这样的日子里消耗殆尽吗?难道人的一生,所去的位置,就是把所有答案写在水上。

游戏也好,梦也好,即便是隆重到为我们所谓真实世界安排葬礼,在《异次元骇客》里,所有诉不完的繁华美景与无穷尽的物欲横流,疾管繁弦也都只是电脑机房里的一根电源插头。

 7 ) 游戏的bug

有一个游戏的bug,不是影片的bug。

bug描述:在现实角色连入虚拟角色期间,这个虚拟角色的生命不能被终结,否则,虚拟角色的意识和记忆将会反噬现实角色。

现实中,任何一个工程师都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如果我们可以设计类似的虚拟游戏,那么玩家的自身安全将会是受到重重保护的,即使发生意外,也会有专门的退出程序负责处理,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bug或者逻辑存在。

不过正是这个bug赋予个电影最精彩的看点,很显然,道格的世界并不知道这种反噬效应,但珍妮的世界对此了解得很清楚,这也是珍妮计划好的,道格中弹死去,她悲伤的眼神是留给大卫的,而从2024年的现实中醒来,看到道格后平静的表情,是对前面的佐证。

 短评

最后那个镜头表达的意义很隐晦。想了会儿才明白过来。有点儿意思

6分钟前
  • 一座夏天垮下来
  • 推荐

这片应该叫《未来谋杀及离婚指南》,有了这种技术以后,都不需要离婚了,看老公不爽了,就虚拟一个好的,然后把现在的老公带进虚拟软件里干掉就OK了。

8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不要让边界存在,做成循环的结构,往任何方向一直走下去都会回到原点,嗯……就像是地球一样……

10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琼瑶么= =豆瓣简介真是越来越雷人了……

15分钟前
  • いいね
  • 还行

概念先行,deja vu,造物主与被造物,虚拟现实,意识上传,模拟错乱,时空机器,闭环轮回,存在主义,自由意志危机,AI意识觉醒,复古未来主义,高次元压缩,记忆篡改,人类的特殊性,潜意识探索…… 这种mind fuck主题永远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

20分钟前
  • 发条大橙子
  • 力荐

开篇即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或许我思考,站在高于普通人的位置上看世界获得的感悟反而成为了最可悲的人,即若得知自己的人生是在别人的手中操纵,生活的虚拟和真是不再容易辨别的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少点智慧和思考罢。十几年前的片却超越了现在太多科幻片,比异次元更棒。

22分钟前
  • 噜噜叫夏天
  • 力荐

柏拉图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影片指出了人类可悲又可怜的心灵状态,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支配者,不惜以操纵别人的生活作为代价。而最明智者也成了最可悲者,当你在同类中走的更远,当你扩大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与生存的虚假性时,你就成了最可怜的人。生存就是这样荒诞与悲哀,而最大的悲哀在于:了解真相的人太少了。我思故我在。但谁知道呢?也许世俗的幸福,正是来自无知。

24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说得深沉一点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神上身,高科技神打……

26分钟前
  • Bigteeth
  • 推荐

十年前的片子了……很强大……《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的前身之一

29分钟前
  • 盈盈美黛子
  • 推荐

概念不错。只不过还是简单了一丢丢。蛮好看

3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柏拉图的“理念说”最佳诠释。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自以为正在征服大自然改造世界操纵他人的同时,焉知自己的世界又不过是他人的一道线路一场梦境?8.5( 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移魂都市)

3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其实这个片子的概念很像盗梦空间,只是当年木有红。。。

42分钟前
  • SanSan
  • 力荐

你虚拟的人生,就是别人的生活。立意不错,情节浅了。突然发现好多科幻电影都沿袭了这层创意——黑客、盗梦、源代码...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此片和【骇客帝国】是很相似,同是现实和超智能的虚拟世界间的故事,为何【骇客帝国】这么成功而此片却如此无闻,除了【骇客帝国】融入了视觉特效和武打动作等感官刺激而此片只是靠剧情吸引人的差别外,主旨立意也有关系…… movie.douban.com/review/4738016/

50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力荐

看完这部电影,立刻有很多同学开始善待NPC了= =

53分钟前
  • bushiren
  • 还行

算是很早期的抛出了“似曾相识”的某种假设,同时提出了VR和AI结合的反噬悖论,还非常出彩的展示了VR中AR和数据交界的震撼画面。概念先行,比《黑客帝国》更朋克,比《盗梦空间》更前瞻,比《西部世界》更实际。只是论细节和格局都比这些后者略逊一筹,比如VR世界的时间居然是线性的,使用者居然无法指定某个非年份以外的具体时间节点进入,以及对于哲学思考的部分较少。不过电影所预言的这项真虚拟现实技术在影片设定的2024年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只是不存在替代只是较为真实的程序,拭目以待。

56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推荐

我还以为是无限循环。。。

6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豆瓣上有三部叫这个名字的电影,用的是一张图!很想知道88年的此片讲的是啥~如果故事情节很像的话,那编剧可真有想像力!你确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确定你不是一段程序或电路?

1小时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和黑客帝国同时期的片子,但这部好懂得多了。P.S.原来那句:“在未遇见你之前,我已爱上你。”和阿凡达那个心灵传输都是出自这里啊!

1小时前
  • 攸宁陶陶
  • 力荐

别一看见层套层的就比作盗梦,看见虚拟世界就黑客帝国,那点见识,设定明明是像X接触好吧,但是人家还有原著,博尔赫斯。女主长得非常复古啊!科幻爱情片在我这儿的起评分还是是很高的。

1小时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