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喜剧片中国大陆2010

主演:姜文  葛优  周润发  刘嘉玲  

导演:姜文

播放地址

 剧照

让子弹飞 剧照 NO.1让子弹飞 剧照 NO.2让子弹飞 剧照 NO.3让子弹飞 剧照 NO.4让子弹飞 剧照 NO.5让子弹飞 剧照 NO.6让子弹飞 剧照 NO.13让子弹飞 剧照 NO.14让子弹飞 剧照 NO.15让子弹飞 剧照 NO.16让子弹飞 剧照 NO.17让子弹飞 剧照 NO.18让子弹飞 剧照 NO.19让子弹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6

详细剧情

民国年间,花钱捐得县长的马邦德(葛优 饰)携妻(刘嘉玲 饰)及随从走马上任。途经南国某地,遭劫匪张麻子(姜文 饰)一伙伏击,随从尽死,只夫妻二人侥幸活命。马为保命,谎称自己是县长的汤 师爷。为汤师爷许下的财富所动,张麻子摇身一变化身县长,带着手下赶赴鹅城上任。有道是天高皇帝远,鹅城地处偏僻,一方霸主黄四郎(周润发 饰)只手遮天,全然不将这个新来的县长放在眼里。张麻子痛打了黄的武教头(姜武 饰),黄则设计害死张的义子小六(张默 饰)。原本只想赚钱的马邦德,怎么也想不到竟会被卷入这场土匪和恶霸的角力之中。鹅城上空愁云密布,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本片根据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章改编。©豆瓣

 长篇影评

 1 ) 让子弹飞的非常6加1。

1。几个冷点

马拉列车 马拉车 马列

张麻子的人带的都是筒子,但是黄四的手下叫胡万。

后期麻子让老三在铁门上打惊叹号,最后被老三打出一个锤子。麻子打惊叹号则打出一个问号,镰刀。锤子加镰刀

黛玉晴雯不是人名,黛玉,晴雯就是那两块钻石的名字。

黄四的旧三步与新三步。

黄四最后对麻子说,死四个人换我五代家业还不值? 注意是五代家业。

 

2。张牧之其实心狠手辣,阴谋颇多

记得故事的最后麻子问大家跟着他有何不好?大家的回答是不轻松,不轻松。何为不轻松?张牧之确实心狠手辣,明明知道当晚黄四会找假麻匪来杀他,自己躲到跟葛优睡,不告诉县长夫人一声说今晚有刺客换房间躲一躲,此举见死不救。因为牺牲这个人,下面的棋才好走。才有下面的葬礼绑架黄四。张牧之心里算盘早已经规划。

 

3。张牧之与黄四的日本情结

看过北野武的座头市就会发现,子弹里的鼓是太鼓,也就是JP的东西。黄四收藏武士刀懂介错,明显在JP呆过,鸿门宴上黄四所说的20年前跟麻子有过一面之缘,很有可能那时候两人都是在JP。而麻子也有很浓的JP气息,最后砍黄四用的也是武士刀,也懂得介错,并且还纠正了黄四的错误...长的属于介错人。蔡锷将军也确实当年带着众多革命者呆过日本。 所谓的介错就是短刀自剖腹部,长刀属于介错人,在后面砍头。

 

4。鸿门宴上的黄四

延续3的解析。其实,最开始在鸿门宴上,黄四一眼就认出了张牧之。注意,是张牧之,不是张麻子。那个年代一个曾经的革命者做官必定不会是什么好官,黄四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加上黄四一看认出张牧之也是当年的革命者,以为张牧之跟现在的自己一样,也是属于完全变质的那种。于是编出麻子劫货的谎言,要张牧之去剿匪。对于黄四来说,编这个谎言他觉得张牧之会帮助自己挣两大家族的钱。为什么说是谎言?其一。张牧之来鹅城前根本不知道黄四这个人。试问一个劫货的麻匪,并且是赚有钱人钱的麻匪,会不知道他劫的货的主人是谁?其二,货是烟土,我查过百科,烟土就是鸦片。一个气质凛然的张牧之,劫鸦片有何用?以张牧之的性格会拿鸦片去卖钱?这不符合电影赋予张牧之的形象。

说道黄四遍谎言让张牧之剿匪,实际上就是想赚两大家族的钱。随后黄四问张牧之,我凭什么相信你有这个本事剿匪?张牧之答道,因为张麻子进不来的地方他能进来。随后吹出了麻匪的暗号。对于黄四这样的久经沙场的老革命派,明显知道这是麻匪所用的暗号。所以饭局从黄四的看出张牧之,编谎言让他剿匪发展到,黄四看出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自己的野心已经败露被看穿。鸿门宴后,黄四明显改变了对付张牧之的战术,并且多次试探张牧之是不是麻子。好比葛优也多次问张牧之,你到底是不是麻子。他有太多地方像麻子也有太多地方不像麻子。

 

5。葛优的两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就是葛优所谓的老婆和孩子是托。他骗了麻子。葛优是想让托来欺骗麻子手里的两颗钻石。葛优对麻子这个人内心摸的很清楚了,对待穷人弱者,绝不含糊,宁肯糊涂。

 

第二个秘密。老二是葛优害死的。葛优在拿到钻石后就被花姐所诱惑,发生了性关系,告诉了老二被张牧之派去任务并且一时乐坏把钻石给了花姐。以至于有一段花姐给了个盒子给黄四,里面就是两颗钻石。然后黄四笑道,你都快变成小凤仙了。这是美救英雄。理由一,画面跳到假麻子被抓,假麻子说送张牧之礼物,箱子一打开,里面又是钻石,葛优看了心虚马上往东边跑,谁知道东边被黄四安排好了炸张牧之的炸弹,炸死了。理由二,两队麻子对战的那晚,黄四找葛优谈话,葛优第一句就是我不该拿你的礼物送人。黄四答不是这句。黄四对那两颗钻石情有独钟,之前喊胡万杀鸡取卵要回钻石。这下表现的如此淡定,明显就是知道钻石被张牧之给了托,拖给了葛优,葛优给了花姐。花姐还给了黄四,最后黄四又给了假麻子。

理由三,也是最暗示的一个理由。就是葛优炸飞后跟麻子做最后交代。两个秘密。第一个话才到口中就不想说了,因为第一个秘密在此时此刻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牵扯到的只是钻石。所以马上想说第二个,说第二个的时候葛优突然面露狰狞,因为他也愧疚他害死了老二,狰狞了数秒后,葛优突然面露惬意的淫笑,为什么要死了还淫笑?因为葛优想起了跟花姐的那春宵一夜。

 

6。关于花姐与老二,老三

延续上面所说。花姐其实是借加入麻匪之名暗中帮助黄四的重要棋子。故事的最后,其实麻子知道了花姐害死了老二。最后老七问麻子是否喜欢花姐,并且凑在姜文的耳朵边说了些什么,并且要麻子说不要说是他说的。我的理解是,说了老二在执行任务前的几分钟见了花姐。姜文听到了顿时脸色有变,但是老三一行已经带着花姐走了出来,并且要去上海。老三还说要替二哥娶她。麻子学起了花姐举枪的样子对准了花姐,一行人立马脸色有变,其中老三更是准备上前档子弹,暗示麻子如果要杀花姐愿意替她死。这才让麻子压住怒火放下手枪。

 

 


 

 

 

 

 

 

 

7。关于真假黄四。


上面分析到花姐是黄四的人。这样一来,为什么原来抓到的就不可能是真黄四呢?喊花姐来认,花姐故意说成是假的。于是黄四交给花姐看管,这样一来游戏更加刺激,黄四暗中观麻子跟假黄四斗并且暗中操作假黄四。

最后大势已去,黄四为何原来不跑在麻子要找他的时间跑呢?反正花姐是她的人。

而花姐也知道大势已去,最后时候选择临时叛变,此举动就跟武智冲的叛变何尝不是一样?

所以有了最后荒诞的一幕,他跑我就追,他追我就跑。





 2 ) 城里的革命,桌上的麻将

开篇大四喜,尾声单钓将;麻筒子连七对,汤混子全不靠,四万字无番和;大三元影帝,清一色男配,花牌周韵,自摸姜文。



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是一桌麻将,每个面孔都是一张牌。人生亦如戏,战场如赌场。影片透过张麻子来到鹅城的经历来展现草根阶层的情感状态,他们面对这个黑白颠倒的现实世界的无奈彷徨和呐喊反抗。姜文的电影总是“开篇大四喜”,然后在尾声逐渐走向悲观主义。这种呐喊反抗可以为视为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子弹飞》和塞尔乔.莱翁内的《革命往事》(Giù la testa,1971)有异曲同工之处,革命就是造反,以不公的名义来煽动多数的下层服务阶级,利用匪盗流氓的投机心理来成事。记得过去看到一篇《太阳照常升起》的分析,说导演是把政治历史变迁编织入影片情节的符号隐喻,我觉得《让子弹飞》同样如此。

“鹅城”亦是俄国代表的政权缩影,其影射自然不言而喻,而操控这一政权的正是黄四郎这样财大气粗的“土财主”。

『麻筒子连七对』
张麻子=张牧之,那只流于表面。张麻子抢劫时戴着“九筒”的面罩,九筒也就是九个点,这正好对应了麻子脸。身边的七位“筒子”则是他革命的帮凶,他们是清一色的队伍。抢劫对他们来说只是“吃”的问题,但他们能与穷人“碰”出火花,是一群真汉子和反对暴政的革命者。革命不仅造成现实的巨大伤害,也带来了人性的异化。

『四万字无番和』
片中有一句对话“假麻子:你脸上没有麻子啊? 张麻子:黄四郎的脸上也没有四啊”。如果说张麻子的面孔是九筒,那么黄四郎代表的牌则是四万,家财万贯的四爷。体制下的“鹅城”到处充斥着假惺惺与冤假错案。犯案的官员在公堂上摆出一副“我爸是李刚”的傲人姿态,政权身边的走狗使出贼还捉贼的阴招,百姓被蒙在鼓里,即便他们心里叫嚣着反抗也只能默不作声。就算是把武器发给人民,他们依然不会去反抗,他们已经学会了墨守成规(“抱着武器在家玩麻将”代表了一种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表面上欢乐和谐心理上则满腔怒火)。

“麻筒子”&“四万字”就象那户外艳阳高照的广场与巷子里沉郁的妓院一样,现实世界总是与理想的秩序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些隐喻通过荒诞和接近做梦的方式表达出来,自由不受理性规划的形式。

『汤混子全不靠』『骚幺鸡十八摸』
汤师爷是一实实在在的混子,用麻将牌表示的话亦可以说是“一条”,实乃“老油条”也。贬义的叫法是“两面派”,褒义的叫法是“变色龙”。这种人的腐败潜伏期埋得很深,以至于屡屡得手,即便是查出来他们仍能靠一张“油嘴”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他们的另一专业技能就是包养情妇(刘嘉玲和苗圃是他的情妇)。与此同时,汤师爷夹在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更像是他们的情妇,就好象县长夫人夹在汤师爷与张麻子之间一样,一个是“油在嘴上”,一个是“骚在骨里”,两者皆是皆能游走于上面两种阶级之间且如鱼得水。

『尾声单钓将』
在最后的鹅城段落,张麻子在鹅城与黄四朗斗智,其实他一直在“听胡”单钓将,最后亮出了手里一直没舍得扔的另一张“四万”来策反,致使黄四郎不敢去“碰”这张牌,反而是让张麻子“吃”定了“四万”。

『姜文的自摸』
其实我想说的是“自恋色彩”,为统一麻将风格故用“自摸”代替,当然这部影片从商业价值出发也确实是姜文的“自摸胜利”。其开场镜头就宛若《太阳照常升起》的招牌亮相,姜导钟爱的火车与铁轨,以及铁轨旁盛开的野花。姜文的编导技巧再次显示了他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导演,把这些狂想具象化带进了风沙滚滚的西部世界。他是一位被放大的导演,尽管导演作品才四部,但每一部都是标新立异的精彩之作,对类型的颠覆和杂糅,既有肆意炫技的华彩,也有极其谨慎的匠心和革命美学的风格。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他的电影难以一言蔽之,唯一可以推断的是,他的电影代表了他的一种成长情结。在《太阳照常升起》的晦涩之后,他尝试走喜剧动作路线的商业大片,这部电影的轻松面貌让人耳目一新,可能年纪大了,对生活的某些心结也得以释解,不再像以往那版严肃、沉重。

 3 ) 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由于对姜文过于卑躬屈膝,厚颜无耻的吹捧,该影评已被和谐。”
这句是我在去看电影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影评(还是抄来的)。
        吾辈俗人,花钱去影院只图消遣。回来吹吹水,网上吐吐槽。严肃客观的评价电影于我如浮云,就是带着这么强烈的偏见去看的电影。国产片导演就那么几位。考虑到他们近年的发挥惊人地稳定, 吾辈观影前,早已选择好了态度。
         比如赵氏孤儿,陈凯歌肯定给我们带来悲剧。他就活在自己的那点小悲剧情怀里,老想拍一悲剧,还肯定又玩现了,整个一纯悲剧。我们买了电影票,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唯恐事后骂得不够尖刻戏谑不够振聋发聩。 再比如让子弹飞, 姜文肯定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买了电影票,就等着让他TMD给我们翻译翻译什么叫TMD的惊喜。 看不懂,就说这片真有深度,可惜太小众了。 看懂了,便把他当神来捧,唯恐自己的态度不够卑贱,拜倒得不够迅猛。 只恨“愿为姜文门下走狗”这种结构已在王小波徐文长身上用滥了。
        人总是渴求被认同。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描绘的就是这种渴求被满足时的快感。人性若此,无以抗衡。这群大导演大玩家,亦不能脱俗,只是口味略有偏好。冯小刚张艺谋什么的活明白了,追求票房认同。陈凯歌自负才华,追求带点文艺腔的装B青年的认同。吾辈小装青年,层次低,为与不装B的大众拉开差距,大家紧紧抱成鸡蛋状,追求蛋内认同,人称蛋同。还有些大装青年,最爱唱反调,追求与小装们拉开差距,显得层次高,自会有人贴过来膜拜他们,叫他们大神。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来》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
没想到这个影评会这么火.
看了部分回复,呃...
想转载的朋友随意.
我不是什么马甲 ,也没啥坏心眼,只是个爱显摆小聪明的穷学生而已
我在豆瓣不活跃,但也不是个新帐号.我好歹还写过点书评...就是没人理罢了

至于有同学说我造谣,挑拨,中伤姜文...呃...真百口莫辩,不过你们大概没仔细看影评吧。可能有些措辞确实不当,改掉了。

我会看这电影,写这影评,完全因为导演是姜文。
在我看来,姜文,爷们中的爷们,让人自惭形秽,又心向往之。

 4 ) 让子弹飞里你不知道的秘密!~


花姐问:老三,去上海还是浦东,去上海还是浦东?葛优(马邦德)回头看姜文并大声回答: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黄四郎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笑的就是黄四郎。

 
 
夫人被花姐代替。夫人说了,她只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她无所谓。花姐也是,她本来就是JI 女,她跟老大老二老三都无所谓,老二是悍匪,而且自己说了对女人没兴趣。当初第一次得到钱的时候,唯一没说带钱走的就是老二,所以老二不要女人不要钱,只要跟着老大,所以老二必然被所有人联手害死。这样就解释齐全了。而其实姜文最后对着老三说:老二啊,老二。他知道结果了,想说老二死的冤,后来就没说。姜文被诛心了。

 
知道老二为什么死吗?你们看啊第一次得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仔细去看看。然后看看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只有老二,没在乎钱,只有老二,在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老二没心疼。所以老二必死无疑。

 
看这个电影,有很多个地方得看10遍以上,你才能琢磨出真正的味道来。其中就有第一次拿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摆桌子上那一段。从一桌子钱开始,到张麻子说把钱发出去。你们看看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人的嘴脸。那里是故事的转折点。从那时起,老大输,老二死,就基本确定了。老大从头到尾,就没看过那桌子钱。老二除了拿枪顶葛优脑袋替六子说话,其他时间一直在看老大,偶尔回头看看他们吵架. 葛优说老二:你别拿枪指着我,我见过土匪,没见过练块儿的土匪------说练块儿,是啥意思?就说他没脑子。其他土匪都干嘛?立即哄堂大笑。

 
再给大家说一个惊天的地方。就是周润发唯独一次和葛优见面那天晚上---那个黄四郎是真的----但听说死了六个人之后,跟葛优一起出来的那个,不是跟葛优交谈的那个

 
从假的黄四郎被弄走当人质之后,我们几乎就没再见到真正的黄四郎了,而我们看的热血沸腾的以为张麻子一步一步的走向胜利,其实有张看不见的手,那就是真正的黄四郎在掌控一切。他用钻石瓦解了葛优,用花姐瓦解了老三,用钱瓦解了四五七。张麻子先发钱给穷人,岂不知黄四郎也用两大家族的钱送给了他的弟兄们。最终,黄四郎用一场小小的失败,一个小小的碉楼,一点家里的珠宝。瓦解了张麻子的GM意志。所谓诛心。

 
可以确认以下几个地方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之前,用望远镜看人的,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上,是真的黄四郎。枪战当晚跟葛优碰头的,是真黄四郎。剿匪宣誓,是真黄四郎,最后跟张麻子并排坐一起交谈的,是真黄四郎。扔礼帽的如果是真的黄四郎,那么他就走了暗道,绝对没炸死。如果被炸死,就绝对不是真的。最后火车里大笑的,是真黄四郎----其他一切表现不正常的,有急躁心理的那些,脸上表情很不正常的很夸张的,都不是黄四郎。包括说惊喜那一段,绝对不是沉稳的黄四郎。

 
你可以去看看每个黄四郎出场的发型,衣着,语气,和气度。有夸张的。有沉稳的,有霸气的,有阴狠的。有时还前沿不搭后语,有时又貌似有分身之术。其实这个片周润发的演技无敌,只要关注细节就能看出来,黄四郎我只能确认,四个镜头是真的,第一个,麻子进城,拿望远镜看的,是真的,第二个镜头,夜会马邦德,让马邦德至少说三句话的,是真的,第三个镜头,剿匪大会上,是真的,第四个镜头,在长椅上跟麻子对话的,是真的。其余的,要么是杨万楼,要么是其他替身,当然也不排除真黄四郎装替身,但都不是真实的黄四郎自己。

 
有人会问真黄四郎为何被抓。我说那是他故意的。第一,他功夫不弱于张麻子。这是肯定的,鸿门宴上那一刀就能看出来。第二,他必须要问个明白,张麻子为何非要跟他斗到底。第三,他要试探张麻子是不是还有归顺之心。那句谁重要,就是试探。不管姜文说谁重要,那么就会变成黄四郎的狗。结果张麻子没上套,所以黄四郎才带着姜文带着的那帮人坐火车去上海

 
还有,问为何黄四郎损失了碉楼和家业不在乎------也有两点---第一,黄四郎说了,整个鹅城都是黄四郎的钱,也许碉楼里是最少的。第二,对于鹅城来说,上海比鹅城无疑大的多。也有钱的多。所以他不在乎。作为一个资深投机人,他看清了局势,看清了未来,他要进行更大的投机。他要窃取张麻子之流的胜利果实,他要当更多县的县长。

 
结尾就是开头。原来的马县长马邦德成了新的师爷。而鹅城恶霸黄四郎成了新的县长。花姐成了新的刘嘉玲,老三老四老五他们成了铁血18路军,继续吃着火锅唱着歌------姜文在考虑要不要劫这辆车,怎么劫这辆车。至于黄四郎和马邦德为什么没死----花姐,老三,和葛优,帮他们很好的完成了金蝉脱壳

 
今天重点分析的是黄四郎,明天重点分析葛优的戏份,后面还将分析花姐的戏份,老三的戏份,和刘嘉玲的戏份,最后分析姜文的戏份,然后我们把这些戏份打乱他电影里的次序,把时间点串起来--------整个剧情将一目了然。剧情了然了,那么到底这电影埋了多少雷,给了多少信息和隐喻,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我分析的也是至少俩替身-----------起码在黄四郎被抓之后,跟张麻子聊天的黄四郎,和在碉楼上扔礼帽的黄四郎不但突然戴上了帽子,而且还换了长衫---蓝色的长衫,聊天的时候明显是黑色的。

那晚上审问葛优三句话的黄四郎,才是真正的黄四郎-------沉稳霸气,老谋深算,一切在于掌控之中的感觉。而听说被死了六个麻匪之后跟葛优跑来的黄四郎,我感觉那个就是个假的。

 
还记得黄四郎说让他们帮个忙吗?他买了6个县的县长。这是让姜文身边所有人背叛姜文的理由之一。葛优说了,求财不能拼命,杀人诛心,他这句话虽然没劝动张麻子,但是劝动了黄四郎,最后黄四郎金蝉脱壳带着姜文身边所有人走了,损失的仅仅是一些家具和一座碉楼而已。可被诛心的是谁,当然是姜文。姜文是彻底的失败者。

焉知片子开头,火车来时,后面有没有跟着另一个失魂落魄的麻子。

 
难道麻子没看到师爷的全尸就会认为他死了吗?师爷要作假可就难了。

这一个,六子死了立碑了,夫人死了,立碑了,师爷死了,就没立碑,所以麻子给师爷和上眼睛就让他在钱里堆着了,所谓死得其所。求财的人死在钱堆里,就不用扒出来看了吧?另外,既然一切都是局,都是假的,那么车上的要被炸的人,早就放车上了,炸的根本不是师爷,他怎么会死?

 
1、首先四朗的死肯定有问题。最后姜文给他枪让他自杀时候是红衣服,上了雕楼炸死的那个是蓝衣服。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应该没理由也没时间去换衣服。2、师爷的死也有疑点。也是看过一个吧友的帖子有了想法回去又研究了几遍。注意去剿匪时候师爷的衣服,浅色袍子,白裤子。被炸后树上那段。蓝裤子,最重要的是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一块红布。如果是拍摄时的道具,剧组粗心弄成了蓝色。但是拍戏时候应该单单只有一个腿而已。那一块飘着的红布,非常明显。显然是故意挂上的,也就是说是有用意的。我们想到假麻子说师爷那个大个子儿子让他给锯了。我回到前边看下那傻儿子的衣服。蓝裤子。重点……鲜红的肚兜。3、记得影片前面有个黄四朗照镜子看牙的地方。我相信姜文不是为了弄一口黄牙恶心我们一下。应该就是金牙。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个牙不是完全黄的。或许是假的镶金牙没完全镶好?或者是给假的弄了金牙,自己的金牙刮了,偷梁换柱?仅仅是猜测。另外黄四朗脸上涂的东西也没看出来是什么。

 
那时的表情,应该没有姜文和花姐说的话更重要,一问一答:麻子:你不是要跟我发银子吗?花姐:今天不是都发完了吗,麻子:这么说,你改变主意了?花姐:那还用说。另外,问了老三以后的打算,听到老三说代替老二娶她之后,张麻子不是对着老三叫老二,而是为老二叹气。他知道,只有老二死心塌地跟着他,却被自家人害死了。刚想抬头说话,老三故意拦住了。而不是为了强调他是老三。自家兄弟,心照不宣了吧。

 
 
 
其实要看明白葛优的戏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黄四郎跟葛优在枪战那天晚上,俩人的对话和语气。别小看那几分钟,把那一晚看明白了,看透了,就能明白一大半了记得那晚,葛优跟黄四郎说话的姿势和神态吗?弯腰,很恭敬,姿态很低,比黄四郎身边的胡万和武志冲都恭敬。您千万别以为那是突然看到黄四郎之后吓的。这句有用,因为普通话版的,黄四郎和
 
 
葛优在枪战那晚上,葛优回答的三句话里,第三句话,“鸿门宴要是我们请就好了” 是唯一的川话。也可能是陕西话,但绝对不是普通话。

1.我不该拿你的钻石送人(我知道你的钻石是真的,很值钱,不该拿了冒险)
------我不该自作主张
2.杀人诛心是我说的 (会不会给张麻子帮了忙呢?)
------我不该给麻子出这主意。结果让你这么麻烦派人搞暗杀。我不说杀人诛心的话,麻子杀了胡万,一切我们就主动了。省事了。
3.鸿门宴 要是 我们 请就好了 (特殊声音)(我们到底是指谁呢?他和张麻子?谁请鸿门宴谁是项羽啊!项羽不详的啊!)
------这是葛优的家乡话,也许就是鹅城话,没法装糊涂了,人在被逼无奈了才会着急说真话,真话往往就是用最习惯说的话说,不过这里到底我们是指的黄四郎跟马邦德,还是麻子跟马邦德,我暂时还没弄明白。

黄四郎反映:"鸿门宴?!"(不知道?不理解?)
---------这句话更难理解,我认为应该是黄四郎以为葛优要背叛他,或者说有背叛他的倾向。才提高了声调和加重了语气。

葛优亲了黛玉晴雯子之后,他俩相视一笑,确实像老相识。

我们换一组镜头,就是张麻子和黄四郎在长椅上谈话那组--------有很多人关注什么4个人换取5代家业,有人关注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我不谈这两句,这两句被人说烂了。

-----------------------------------------------------------------------

我谈这一句:张麻子:只有一颗子弹,

            黄四郎: 够

             张麻子:等等

            黄四郎:有话要我带给老汤?

-----------------------------------------------------------------------

很多人惯性理解这句话,第一句,是拿枪交给黄四郎自杀用。第二句是黄四郎死了之后到阴间去跟老汤说话去。对,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从周润发表演的气定神闲上就可以知道,那子弹绝对不是黄四郎自杀用,另外,黄四郎带话给老汤,也不是去阴间带给他话,而是去碉楼里跟老汤会合。是给活着的老汤说,而不是死了的老汤。

 
葛优从头到尾也只说了句屁股疼而已。既然树上是8岁傻儿子的屁股,那么葛优就肯定没被炸到。既然没被炸到,哪儿来的残废?骗子嘛,靠骗吃饭,坐坐轮椅能骗钱,为何不骗?------------还有一点要想清楚,屁股都能炸上树,那些银子怎么会没炸飞反而把葛优埋起来?这点我一直懒得说,看来不说不行了。屁股能炸到树上去,那炸弹的威力,不可能让那么多银子堆积到那里的。

 
花姐必须得分析。不分析花姐,剧情是绝对不透的。很多地方就很突兀,就像是强加给你的转折一样-----------分析透了花姐,嘿嘿,很多东西就呼之欲出了。分析花姐笔墨应该最多,因为她所有人物都接触了。她演的很好,却没人重视,其实姜文又怎么可能忽视自己老婆演的角色,最不被重视的,其实对了解剧情是最重要的。

 
重点要分析的是麻匪为何只往夫人房间里打枪,而不往葛优房间里打枪。一下子就全透了。葛优在刘嘉玲屋里说要不是时间不够,什么时间不够?因为刘嘉玲要走,替刘嘉玲死的女人要来。也就是说,他俩都知道晚上这个房间要被子弹飞。后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好了,夫人没死,老汤没死,黄四郎没死。正好验证了片子里那个跟姜文要椅子的那个人说的一句话:至少要死一个。(这句话不是说至少要死一个人,而是至少要死一个杨万楼)------------也就是被砍头的杨万楼。黄四郎的替身之一。另外,如果你问我那句话是啥时候说的,那句话就是姜文看到老三他们出现后,把所有子弹打光时,响起密密麻麻的枪声的时候,搓麻将那帮人说的话。

 
剧情分析之--------花姐篇

-----------------------------------------------------------

第一次发现花姐不简单,是麻子刚进城枪杀假麻匪的时候。枪响的时候,包括黄四郎,胡千,杨万楼,那么远都吓的掩耳,至于离得近的那些敲鼓的女人都捂住耳朵仓皇跑。唯独花姐,眼不眨,耳不捂,吹鹅毛。光这份镇定,就已经确定这个女人很不简单。枪停,手抓鹅毛,干脆利落。别说打枪的时候,就是正常情况下你吹鹅毛让它不落,不远,并且出手就抓住试试-------再说杀人多么血腥的场面,毫不在乎,这得见过多少比这还大的场面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这里看,花姐不但是个玩枪高手,而且丝毫不以杀人为意。稳,准,狠。三个字放这里先。而在这里两个人说了话:老三问的是:你说她怎么不害怕啊?老二说的是:有点傻吧?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三很精明很注意细节。而老二就是个大大呼呼的悍匪而已。

 
花姐第二次露面是黄四郎满脸泥鼓捣满嘴大金牙那一幕。进来万福之后。黄四郎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官府的人,还没来?花姐答,是。这个还没来,不是来碉楼,而是问花姐官府的人还没去妓院?表明了花姐其实是黄四郎开的或者掌控的鹅城妓院的头牌,从黄四郎和花姐的简单的几句对答中,------可以看出花姐很聪明很会说话也很有心计,还会装糊涂。-----有问就答,只要来言必有去语。而且也可以看出花姐在妓院的另一个任务:------是给黄四郎当间谍。------而且黄四郎知道花姐很聪明,所以反复提示她不要做小凤仙。这个镜头,我们确认了很多,那就是花姐是黄四郎的人,任务是在妓院里给黄四郎搞情报。因为黄四郎要她听到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跟她汇报。我们在这里可以说,只要后面花姐所有接触的人,他们的事情,黄四郎都知道。这个镜头和黄四郎那声吩咐,很重要。这里还要多句嘴,这里能看到黄四郎的本事,麻子县长还没进城,----威逼色诱,就用上了。结果胡万和武志冲威逼没管用,花姐色诱也没管用。

 
继续花姐,还是黄四郎和花姐那几句话------花姐第一次表态,县长哪能跟您比啊,他们是流水的县长,您才是铁打的老爷。这句话,有恭维,但应该是实话,卖给黄四郎那么多年,一直跟黄四郎做事,她肯定知道黄四郎的一些底细和在鹅城的权势。她认可黄四郎在鹅城的权威,很难背叛。也不敢背叛。好了,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在知道了花姐这个人除了熟悉枪,不怕枪,见惯了杀人,甚至自己杀过人,干脆利落之外,又知道了她聪明,有心计,会说话,还会装糊涂。--------------这些分析可能琐碎,但是必须得说,对后面都有用。所以就多说了几句,大家别骂我

 
老二和老三给花姐发钱镜头。老二说,大哥说了,只发穷人,她不穷,老三说,她是穷人卖掉的女儿。----------这里很重要。老二对花姐没啥意思。老二很听老大的,但是老三嘛,此时就已经对花姐动了心思了。所以老三才是喜欢上花姐了,老二根本就是老三带着做挡箭牌专用的。

 
妓院骑自行车镜头记住了,大场面开始了

--------------------------------------------------------------

画了个自行车。然后花姐问:这就能骑?老三:啊,我们在上海骑过。花姐:你们俩去过上海---------这句话很重要啊。这话说明花姐知道上海。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提出一个地名,另一个人不知道的话,第一句话应该是问,上海是哪儿?而不是很干脆的问你们俩去过上海?所以花姐知道上海,也知道什么是自行车,可她偏偏说,不信,骑上准倒。色诱开始。

 
黄四郎此时来了。而且气势汹汹带了很多人。注意来的时机,为什么这时候来?他怎么知道他们俩在这里?这说明花姐安排人送信了。所以下面上演的是美救英雄。让老二老三对花姐感激不尽。注意下面说的话:黄四郎,您哪,快成小凤仙了。这是黄四郎故意把花姐往老二老三那边推,老二老三感激花姐救他们,自然觉得花姐可怜还仗义。而黄四郎走了以后,老三说你刚才得罪他了,花姐说,黄四郎不用得罪,他想让谁死,谁就得死。这是镇老二和老三。看似屈辱其实是在给老二老三压力。既然花姐得罪了黄四郎,那么能投靠的保护伞,自然就是麻子他们。为打入麻匪做的准备完成了。

 
后面还有对话:老三,我刚才干嘛不一枪打死他呢,老二,别傻了,大哥说了,留着他就是为了弄他的钱,花姐,那,既然想弄钱,你们干嘛还发钱呢?分别解读就是,老三后悔没敢打,其实是装的,老二张口闭口就是大哥说了大哥说了,大哥的话老二眼里就是圣旨,而花姐已经开始挑拨离间了。

 
这里就看出了花姐的厉害之处。镜头切换。黄四郎答应出180万两银子的时候老大在六子的墓前派老二去青石岭去接应他们。为什么选老二去,此时麻子已经知道只有老二能信。他的其他兄弟已经不能信了。这个事情只有麻子的弟兄,和马邦德知道,注意老大给老二吩咐的时候,马邦德一直支着耳朵在听,他就是告密者。然后老二再出现,就死了。老二必死无疑。

 
花姐拿枪指着自己,指着麻子镜头,来了。老二走了,老三带花姐来的。注意这是在黄四郎拿着炸弹安排假麻子之后。看看花姐说的话:老二不辞而别,老三又要走了,我们活活的被你们拆散了。葛优问花姐为了老二还是老三,等等。这是老三跟花姐策划好了让花姐强行加入了麻匪阵营,共同对抗黄四郎的开始。此时老三已经彻底被花姐拿下。而从此以后,所有麻匪的行动,黄四郎开始全面掌握。但是兄弟情谊还在,马邦德和花姐,完全属于黄四郎的人。从此开始,两军对垒正式形成,出城剿假麻匪了。黄四郎给马邦德和花姐的任务就是--------实实在在的跟着麻子对付黄四郎,但是所有信息都要传递给黄四郎,两边开始下棋。明棋就是剿匪,暗棋就是无间道了,从这里往后,两边玩的都是无间道,大伙就会全明白了,黄四郎看着弱,其实全面掌控,一切都安排好了。麻子看着强,其实除了那点兄弟情谊,几乎已经啥也没了。而花姐,色诱,终于成功。

 
后面就是斗智啦,麻子看出来花姐是假的投靠他了,所以让花姐看着逮来的替身。姜文在花姐开枪打替身的时候,在花姐背后微笑了一下,那不是欣赏的笑,那是洞察一切的笑。哪儿有一学枪就打那么准的?所以麻子后面除了打假麻子,别的都是演戏。他需要利用花姐,利用马邦德,让他们传递假信息,然后他虚晃一枪,杀回来了。打了个黄四郎措手不及。

 
后面的就不分析了。基本上了解了花姐的本事和性格,就知道花姐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是被麻子利用了。在形式上,黄四郎看似掌控一切,那其实都是麻子演戏顺着黄四郎的步子走,到演完了杀回马枪,麻子看似被黄四郎处处算计,其实麻子很好的利用了内鬼,算计了黄四郎。所以麻子赢了形式上的胜利,但他最终斗不过人性。黄四郎到底输了天下却诛了麻子的心。麻子赢了碉楼分了黄四郎的钱财,杀了他的替身,身边却一无所有。

 
麻子是被诛了心,最后一个镜头,看着火车驶来驶去,他的眼神从惆怅到无奈,再到失落,最后甚至迷茫,但是你注意策马跟上之前的眼神-------瞬间的坚定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然。你仔细看,应该能看出那一抹肃容和满心坚定。对于麻子这种人,为了追求理想,捍卫心中的道义,哪怕单人独骑,哪怕斗争毫无结果,他也是义无反顾的。不公平去哪儿,哪儿就有这些人的身影

 5 ) 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

1.居然重复使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邪门儿,久石让太贵了,所以买一次要用两回才够本吗?

2.和每一次一样,姜文的问题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力道,而是用力过猛,该做到百分之百的,他总是做到百分之一百二(这一次很多场戏是百分之二百五);

3.葛优真是神人,即使跟最夸张的编剧导演合作,他的戏也不会过;

4.姜文老婆越来越好看了;

5.结尾那段戏其实很“反动”,完全是政治寓言,不知道为什么通过审查了,很好;

6.前面的特技还好,后面就很烂,越看越像拍着拍着没钱了,一亿多都花在三个演员身上了吧?

7.台词“站着也能挣钱”像是姜文的心声,他也确实很牛逼,就算有一天突然想挣钱了,也不用像陈和张那样跪着挣钱;

8.挑了很多毛病,其实还是很好看的,票房肯定巨好,推荐;

9.拍商业片,姜文还是不如宁浩(其实宁浩成名前拍文艺片也很牛),至少我觉得。希望姜文这次发大财,下次还拍更有追求的电影。

 6 ) 讨论讨论,翻译翻译

从亿元俱乐部到年度票房过百亿,所有人关心的只是钱钱钱。至于电影质量的好与次,那似乎不用太认真。身在法国的朋友抱怨说,一年到头,几乎没一部中国电影能支撑起一场严肃的讨论。说这话时候,他没看过《让子弹飞》。估计等他看到后,关于子弹的讨论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这是一部讲述乱世狂欢的电影,普通观众享受了大笑的欢乐,评论人士享受解读的快感,马拉火车,一同前进,并行不悖。

如果试图寻找解读电影的通道入口,那必然不存在于大量的幽默台词和出色的演员表演上。入口不是别的,而是那句点题的“让子弹飞一会”。子弹在火药急速燃烧的推动下,发射出去,飞往前方。《让子弹飞》固然讲道了“枪在手,跟我走”,然而在高潮部分,真正左右全局的并不是一发或几发子弹。《让子弹飞》没有西部片的决斗,没有气势恢宏的枪林弹雨,扭转整个进程只是因为花姐找回了黄四郎替身,几乎可以说是赌博性质的突发偶然。那子弹最终飞往哪里?其实结尾已经很清楚告诉了观众,上海浦东。子弹化身为行进的火车,冲破广场建筑,穿出了鹅城。过去就是现在,现在就是过去。

联系到辛亥革命第一枪以后的持续阵痛,可以说《让子弹飞》讲述了一种渐进式革命。没有平民的支持,张麻子一伙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痛苦在影片里表现为三天三夜的苦等,如果明白这一点《让子弹飞》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众人可以对号入座。而从广义上来说,鹅城也只是第一站,姜文所希望的局面是革命的火车开往上海,开往今时今日的浦东。这是电影领域的变革信号,也可以解读为另一种信号。

所以,《让子弹飞》确实可以叫做《革命往事》或者是《中国往事》。这并非有意拔高,光是北洋时期的背景,张麻子追随松坡将军(蔡锷)的身份,革命二字并没有太多遮掩。同是一座城,如果《十月围城》只是理想化的革命告白,那《让子弹飞》就是因地制宜,将革命付诸于实践行动。影片中不是没有请客吃饭,不是没有对抗合作,但在革命面前,它们只是零星点缀。在传统戏剧曲目里,铲除恶霸的故事并不少见,《让子弹飞》借了一个壳,说的是革命必须使用暴力,就好比张麻子毫不犹豫,一刀砍下了替身的头。

对正常人来说,砍头场面有些血腥,然而实在不比之前的一碗凉粉。胡万奸邪地说,太浅了,再拉开一点,看不清楚,姜文已经把CLUT味调料放进了电影当中。而在我看来,砍头一场戏还通往《鬼子来了》,姜文好似还魂了般。再好比挂树上的屁股是黑色幽默恶趣味,然而还有马小军挂在树上的自行车、上树的疯妈等等。姜文放大了胆识、荒诞还有不合理,这些在绝大多数中国电影里都是极为罕见。

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让子弹飞》的演员都像是在台上演出,凸显对白,依赖特写,鹅城化作了舞台背景,可能就是那摆设的桌椅扇尺。电影缺少了姜文以往的梦幻与诗意,几乎没有淡入淡出叠化的转场。据说电影甚至采用了抽掉几格胶片的做法,用以加快人物行动的物理速度,有这样精心密谋的设置,叙事节奏不快才怪。惟有到了后来的三天三夜,当万民伞几次在圆月面前倒下,许多人突然看不明白了。应该说,只有到了这一刻,《让子弹飞》才真的更像是一部电影了,有了无法靠台词对白来说清的东西,需要观众自行意会。去掉画面感不说,这一段也像是漫画插页上的场景描述,而整部电影的人物大头,夸张的肢体语言,好似也是脱胎自漫画小人书。

然而《让子弹飞》不是戏剧更不是漫画,它依然是一部电影。以劫火车和鸿门宴为例,这两段都涉及了精彩的场面调度。带着老婆坐火车,吃着火锅还唱着歌,在欢快热烈下面,危机旋即而来。这个开场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内外交叉,麻匪由静到动,完成了超酷的亮相。再到室内的鸿门宴,这一段戏主要突出人物关系的剑拔弩张,用运动镜头来表现紧张感,以示矛盾随时可能爆发。

如果说影片台词和表演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那姜文又一直在制造间离效果,而不是一味的爆笑,不加节制。马拉火车、火锅大餐,以身击鼓、剖腹明身到满地枪支白银,《让子弹飞》有太多不真实或者说超现实的东西,会令人产生不真实感——就好像真是在看一场演了上百出的节目。可是短暂抽离出故事情境后,观众又被迫迅速投入其中,这就造成了信息量太大,难以消化,以至于很多人觉得看完一遍没过瘾。

这部电影依然充斥了大量的姜文标签,像英雄主义的领袖崇拜,对枪支军装的过度迷恋,广场上的狂欢,麻将牌的数字符号,鹅鹰等动物。如果逐一分析这些,想必也是姜文所乐意看到的。又正如马小军和马大三所遭遇的命运困境,张麻子也在最后陷入了一种无奈。他一直期盼和追求的东西突然就落空了,什么都没有了,由此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心理反差与失落。可惜由于姜文站得太高,一般的普通观众反倒无法理解他的孤独。如果他们知道得更多一些,面对那些面孔迷糊的群众,他们也会看到自己的化身。

《让子弹飞》的遗憾有很多,比如姜文收敛了作者风格,然而我始终觉得最大要害来自配乐短板。这部电影直接搬用了久石让给《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影子犹在。不管是迫不得已还是刻意为之,给人感觉就是姜文终于把积压已久的怨气一吐而光。虽说先前《唐山大地震》也直接挪用了大岛满给《北之零年》的配乐(大岛满也配过《风声》),但类似做法始终还是偷懒了点。哪怕姜文去学昆汀去摘用一些老片音乐,也比现在的做法要好上许多。

时间回到1995年,早先《亡命天涯》、《真实的天涯》刚进入中国,开启了大片时代,然而《阳光灿烂的日子》硬是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奇迹。2010年,面对《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中国式大片依靠政策保护自欺欺人,这一回,《让子弹飞》再一次横空出世。因此,对于问《让子弹飞》究竟是好与不好,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国际先驱导报】

 短评

这个电影很好玩,重复看会发现很多隐藏线索,麻将面具也很有意思,最后还有惊喜,挺好看的

6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拍个虎虎生风,拍个一日千里,拍个恍若隔世!

10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姜文这种黑色幽默式搞笑时不时会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部尤甚。

14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力荐

姜文说,我想站着把钱挣了。他做到了。结尾处的那句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17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承认爆米花式的好看不行么?别分析政治隐喻了不如去分析下百年孤独更给力。这次是冯小刚式的姜文,不是国产大师不是救世主,他是凡客。。。

20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说姜文用力过猛的 那只能说明您受功不够 受用不起!

25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三四年前看的,只记得全班人一起笑得跟傻子一样,挺不错的电影

26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推荐

谁赢他们帮谁,但是他们不明白,他们帮谁,谁就赢。人类不感谢罗辑,同样的,人民也不感激牧之。

27分钟前
  • Bravenough
  • 力荐

姜文玩出来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很放松,或者是太放松了,节奏总有点怪,有些情节也太儿戏。对白也不好,细节不如《鬼子来了》那么智慧,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今年华语片最棒的。或者只能怪剩下那些太面货。请千万一定尽量降低期待。重看一遍,感觉这片舞台味真重啊。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男性色彩过于浓烈,女性全沦为扁平的符号。多处段落过于刻意,不加节制。舞台化气息太重,电影化手法较弱。所谓政治隐喻也欠缺力度。姜文由于[鬼子来了]输给[黑暗中的舞者]就对冯提尔怀恨在心,03戛纳利用评委身份公报私仇抵制[狗镇],斥其为"哗众取宠",结果自己后来拍的片质量比之差远了。(6.5/10)

3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牛着逼!

32分钟前
  • 于少
  • 力荐

“走路不要太快,会扯着蛋。”这是一部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这是一部会带来核动力反应的影片,震撼所有人,并且持续许久。130分钟的影片满是高潮,全场观众从头沸腾到结尾,不断的笑声、不断的掌声。无论哪个演员都表现的十分出彩,台词幽默精致,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唯独缺少一丝控制。★★★★☆

35分钟前
  • Q。
  • 推荐

意图是宏大的,娱乐性十足;但影片的节奏与细节处理都十分毛躁,多处糙而欠缺章法,执行上眼高手低。3.5星。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并不是所说的那么出色,被过誉了。横向比很棒,纵向比是姜文几部作品中最差的

39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行了,装逼一次,继段奕宏,姜文再一次满足了我对男人所有的幻想。操,嫉妒周韵。

40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仍然有浪漫的想象、癫狂的审美、极致的表演,然而姜文这次说,他要让所有人都看懂,于是他不放过对任何细枝末节的解释。当彪悍的人生开始解释,所以,情怀没了,诗意没了,理所当然。难道所有导演的审美都要假装去迎合观众而连带着水准一起拉低?好吧,那市场胜利了,这下子都能看懂,都能笑了。

43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

20210315改五星,当年是真的没看懂,很隐晦,现在回看越来越觉得我不适合生活在现在这社会上了。哦对,为什么回看?因为发现现在很多社会事件拿里面的对白都可以解释。。。。

46分钟前
  • 溴化雞
  • 力荐

要是姜文拍完这部电影就宣布退休,他会被封神。

47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有人问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人民说是他,他说是人民。正确答案是人民,但他若不曾出现,是不会有这个答案的。”

51分钟前
  • 花继续开
  • 力荐

开篇大四喜,尾声单钓将;麻筒子连七对,汤混子全不靠,四万字无番和;大三元影帝,清一色男配,花牌周韵,自摸姜文。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