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变形记

动漫美国2022

主演:姜晋安,吴珊卓,艾娃·摩士,麦特里伊·拉玛克里斯南,朴惠仁,奥赖恩·李,何炜晴,特里斯坦·艾瑞克·陈,吴汉章,菲尼亚斯·奥康奈尔,乔丹·费舍,托菲尔-恩戈,格雷森·维拉纽瓦,乔什·列维,洛瑞·坦·齐恩,雪莉·可拉,莉莉安·林,艾迪森·钱德勒,莉莉·桑费利波,萨沙·罗伊茨,安妮-玛丽,Mia Tagano

导演:石之予

播放地址

 剧照

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2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3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4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5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6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3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4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5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6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7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8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19青春变形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6:02

详细剧情

  正值青春期的13岁华裔女孩小美,当她兴奋或压力过大时,就会变身成为一只巨型红色小熊猫。这一奇妙的超能力,将为成长中的她带来多少烦恼?

 长篇影评

 1 ) Getting older

短评写不下 一些牢骚而已

喜欢电影前十分钟,美0大妈边彰显个性边认清责任在街头奔跑时,我在想谁不喜欢这个女孩,谁不想成为这个女孩。But渐渐随着矛盾的展开,本姐与这个故事自然渐渐分道扬镳了。 故事大概就是美0痛恨自己的家族传承下来的特殊技能,也就是会因为情绪的波动变成大红熊猫,但是随着几天的适应相处,她觉得这已经是她的一部分了,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一个能封印大红熊猫的仪式,美美的利用这一个技能开始赚钱(不是)。当然这背后解读的空间很大了,片尾说什么大红熊猫是懒惰的自己,有人说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期,也有人说这代表着对传统家庭关系的反抗等等。 终于看完或者说是在看电影的途中,我第一次可以认真的说对于皮克斯的鸡汤我好像已经老了。不是在装逼,装高贵诶,这就是非常真实的感受。我自然知道动画片一定程度上是乌托邦,他们当中对世界的构架是理想的,又因为它是动画所以也是合理的,甚至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名就叫Zootopia。这是这类电影的魅力所在,所以也许在设定上吹毛求疵都是耍流氓。但是对于这个作品,我总是在想这个世界观中大家对大红熊猫这个有象征意义的指代品(可能象征青春 个性 反抗 黑暗面等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态度?我们会发现其实除了中国式父母的担忧,无一例外都是积极的。闺蜜觉得它可爱, 同学为它倾倒,随时随地的变身短暂的引起扰乱没有任何后续之后却引起了更狂热的追捧,俨然是一个熊猫侠架势。大家不惧怕或者是无条件支持人到红色动物的转变在这个新世界里面是合理的,雄师少年还不学习用舞狮报答父母呢。但是问题是到最后冲突的高潮,她的痛苦她的犹豫,她想到变身种种的蒙太奇,她在空中满足的飞翔,我实在是一点感受都没有。没有经过因为"特异功能"带来痛楚的美0和强行与自己和解后的美0就像是导线和烟花,最后终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说自话。而点燃它让整个过程看起来震撼人心的那团火是在乌托邦世界中收去棱角的现实生活。但这也许往往是一个动画要规避的。而刚才在回到宿舍的路上,随机到remember me,我却又想到了coco,里面的爸爸在歌声中消失,想到"死亡不是结束,被所有人遗忘才是。"才意识到我可能喜欢的只是几个动画作品的内核, 其实我渐渐失去了和这种题材的联结,实在是变得古板无趣。但这也只是此刻的感想,who knows以后会怎么百变。 还有就是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可以说是好看好听好玩,我百分之百赞同他是真实而非刻板印象但是在这里生活20年的我觉得实在生硬的咽不下去。我绝对有充足的理由怀疑,这位华裔导演没在中国生活过几年,这点和我看别告诉她的观感很像。但是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发生在多伦多的故事,细节做的很棒,心意到了就好。

分割线 最后是一个脑洞,我是同性电影脑残粉。所以根据这个联想到了一个故事。

Bruce是一个家庭传统体制内txl。有一个男朋友关系也没多好,面对着各种压力仍然在用力的享受生活。然而在某个时间他崩溃了,这时又遇到神秘事件可以选择变成直男的契机,但会失去所有txl的记忆,这只有三天的选择时间。

 2 ) Turning Red青春变形记彩蛋合集,流量警告多图预警!!!!!!

很多人都知道皮克斯是细节和彩蛋狂魔,刚好上海疫情被封在家里,闲来无事反复观看Turning Red,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梗。请跟着我一起带着显微镜去发掘皮克斯埋下的一个个彩蛋,我把彩蛋主要分类为年代梗,加拿大,迪士尼,日漫,皮克斯五类介绍,欢迎大家补充。

年代梗,整个故事发生在2002年前后,关于这个2000年代的生活细节,片子呈现了很多,

1.Vans鞋子和SK8,美美的好朋友Miriam是个滑板爱好者随身带着滑板,她的T-shirt上写着SK8字样,脚上穿着Vans的经典滑板鞋,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艾薇儿有首经典的歌叫Sk8er boi

2.美美同学用的手机“Jokia”其实就是对当年Nokia的经典型号3310的致敬变形

3.动画里虚拟偶像组合4Town对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和'N Sync超级男孩的致敬。4Town演唱会造型致敬后街专辑Millennium封面,舞蹈是后街everybody的编舞,被吊在空中场景取材于超级男孩Bye Bye Bye的MV

4. “Y2K”,美美的乐器盒子上有很多贴纸,其中一个Y2K比较有意思,“Y2K”中的“Y”代表“year”,“2K”即“2000”,这个名字源自“千年虫”,一个电脑Bug

5. 美美的书包上随身挂着宠物蛋,也叫“拓麻歌子”, 万代公司当年推出的电子宠物系列游戏机,可以模拟饲养

6.介绍美美的同学Priya出场时,她手里的书像极了当年在青少年中大火的暮光之城,但暮光之城第一部其实于2005年才在美国出版

7.美美做家庭作业时听音乐的播放器很像索尼的walkman随身听,桌子上还放着录音机和磁带

8.美美手里有本4Town封面的杂志Tween Beat,其实是对90年代大火的青少年杂志Teen Beat的致敬

9.美美的双肩包的logo仔细看的话,特别像JanSport,JanSport从美国发展起来,当年风靡北美校园

加拿大,导演把故事在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唐人街,所以整个动画里很多加拿大的生活场景

1.美美和朋友们偷看便利店小哥Devon 的便利店Daisy Mart,是真实存在于加拿大的便利店

2. 美美妈妈质问便利店小哥时,便利店货架上可以看到Maple syrup枫糖,枫糖是产自糖枫树(Acer saccharum)的树液,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

3.美美妈妈的车上有个可爱的驼鹿摆件,驼鹿是加拿大的国家动物,还出现在货币上,但是体型巨大,经常引发交通事故

4.美美同学Tyler一直穿着紫色球衣,这件球衣特别像加拿大的NBA球队,多伦多猛龙队

5.老师办公室挂着一张1980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冰球海报,冰球正是加拿大的国球🏒️

6.电影中多次初见多伦多的地标性建筑加拿大国家电视塔(the CN Tower)和巨蛋球场(Rogers Center),电影里球场的名字就是球场的曾用名SkyDome

7.美美读的中学叫Lester B Pearson,是对莱斯特·皮尔逊(Lester Bowles Pearson)的致敬,他是加拿大第14任总理,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8.美美向爸妈展示可以控制体内小熊猫,要去看4Town的演唱会,妈妈表示不可以去并且门票这么贵,他们以为他们是谁,席琳·迪翁Celine Dion吗?席帝作为加拿大人的骄傲,在片子中被提及一点儿都不奇怪

9.美美的睡衣,书包,乐器盒,妈妈的车标logo都有加拿大国旗的元素或者枫叶🍁,尤其是美美的睡衣

皮克斯作为迪士尼旗下公司,也不忘加入迪士尼动画的元素

1.美美妈妈做的早餐和花木兰动画中木须龙给木兰做的早餐十分相像

2.Hidden Mickey隐藏米奇作为迪士尼旗下作品永恒的话题,在Turning Red中也有出现,在美美家祠堂旁边的池塘中,荷叶组成了隐藏米奇

日漫,导演的作品明显收到日漫的影响,作品中很多画面表达对日漫的致敬

1.美美选择做自己,冲出家门前往4Town演唱会时,有个奔跑的画面特别像《穿越时空的少女》

2.美美的房间中有三丽鸥家族的玩偶,明显可以看出大眼蛙Kero Kero Keroppi

3.美美爸爸做饭时眼镜上的水汽,同学们看到小熊猫时激动的眼神,都是日漫中常用表现夸张的方式

重头戏来了!!!!!!皮克斯最爱用的彩蛋A113,Pizza Planet,皮克斯球,跳跳灯一个都没少,全部都可以在片子中找到

1.A113,是加州动画学院(CalArts)动画系一间教室,由于皮克斯主创人员大部分都毕业于CalArts,因此喜欢在各电影中加入这串数字表示纪念。电影里有两处A113,一个在美美妈妈暴走时爸爸推的绿色划线车上,另一个在电影结束演职人员表旁边的4Town演唱会票根上

2. Luxo Ball皮克斯彩球出现在美美同学Tyler家的泳池里

3.比萨星球Pizza Planet,卡车出现在美美变身小熊猫奔跑时的街边,一个出现在演唱会的赞助广告

4.顽皮跳跳灯,在美美房间的镜子反射里一闪而过

5.厕所门上有海底总动员尼莫Nemo的贴纸,出现在其他同学发现美美可以变成小熊猫的时候

6.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的贴纸出现在美美同学Priya的滑板上,今夏还未上映的光年正传里的猫也出现在滑板上

光年正传还未上映,这只猫出现在预告片里

7.导演石之予之前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包宝宝》也出现在电影中,在唐人街有家中餐馆的招牌上

8.飞屋环游记Up中的那只大鸟Kevin,也以身体骨架的形式短暂出现,一闪而过到我跟本截不出清晰的图片

9.在美美的作业本有个兔子贴纸,这个兔子是不是很眼熟,来自于2020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短片洞穴Burrow,这个短片特别可爱,没有看过的强烈推荐快去看

10.有注意到美美同学衣服上的文字吗?来源于寻梦环游记Coco里,有场音乐比赛中一支乐队的队名

11.Coco寻梦环游记里面的亡灵节剪纸彩旗是不是印象深刻?在青春变形记也有出现哦,在美美变身小熊猫从学校往家里跑的路上(这是第4遍观看才发现的,真快成一帧一帧看电影了)

电影里用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中国饮食文化,姥姥吐槽数字“4”不吉利,祠堂门口的“石狮子”等等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自行发掘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电影,注意一下外婆手中的牌

PS:导演石之予从小在加拿大多伦多长大,所以动画里有很多对她成长城市的描绘,同时很多人觉得中国元素的运用很别扭,个人觉得导演描绘的更多是唐人街华人眼里的中国文化,所以对我们大陆观众来说就会有种奇怪的熟悉又陌生。Turing Red青春变形记是皮克斯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女性导演的动画长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少一点争论。Love & Peace!

 3 ) 卖萌就可以不讲基本法了吗?

影片的初衷大概是为了写一篇命题作文,华裔家庭祖传的令人窒息的控制欲遇到了反叛的新生代,最后历经一番、达成和解,皆大欢喜。海外华人逐梦电影圈的标答了吧。李安做到了极致,《别告诉她》也做得不错。

然而本片不仅没有任何新意,而且连及格线都堪堪。整个主线逻辑都是崩坏的。

设定1:祖先娘娘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领悟天机,通过控制情绪化身红毛熊,武力保护了家人。天赋代际传承,祖传到主角这,新时代新价值,变身红毛熊成了诅咒。fine。那好,既然你说是诅咒,那引发的恐惧、厌恶、逃离等等所有能够配得上诅咒的负面影响,到底在哪里?没有!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不利的场景,反而朋友们更爱她了,还能因此赚钱,甚至连一贯欺负她的男孩都邀请她去宴会。更不要说,这个红毛熊多么可爱!谁不想要这样的周边!!谁不想要这样的超能力!!!不然近年来人们如此热衷看超级英雄电影,是看个寂寞?当然是投射拥有超能力的渴望好吗!

设定2:主角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焦虑、愤怒等)才会变成红毛熊,只有inner peace才让她恢复人身。然后整个片呈现结果呢,她变成熊的大部分时刻不要太快乐好吗?反而做人的时候,要听妈妈的话,要考第一名,要乖要听话,不准早恋不准听流行乐。这到底是inner peace还是inner numb?

设定3:妈妈和主角一样都是在“做个好孩子”的严格环境中长大,不同的是,妈妈屈服了,她放弃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成为了典型中式家庭的孩子,封印的红毛熊成为她告别自己的象征。这么悲壮的牺牲、这么委曲求全,然后妈妈竟然成了最终boss,这真的不是受害者有罪论??反而是强迫妈妈封印自己的姥姥成了和主角一起拯救暴走的妈妈的好人。我再次迷惑了,变成熊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啊???

设定4:主旋律当然是要让主角自由选择、自由成长啊,地球人都知道。于是最后大家都接受了主角保留变身的能力,让怪物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也算象征性地表达了新生代将传统与个性结合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主角母系全家还要组团封印自己的熊?是旧人们不配拥有自己的熊还是老人老办法?这最后的告别既矫情又无必要,纯粹是为了展现场景的美丽和祖先娘娘后继有人的宽慰?

途中吐槽太多,已无从记录。浮夸的表现和肤浅的转折比比即是。在卖萌取悦观众和深度讨论家庭伦理之间徘徊不定,两边都没做好。相比而言,前者好一点,毕竟谁不想要毛茸茸可可爱爱的熊熊玩偶啊!(此处暂停,吸了一会猫)

要想深刻一点,故事倒不如改成这样:我有祖传精神病,犹如诅咒一般在家族内传承,成年那一刻才发作。知道真相的我奔溃了,怪母亲为什么生下我,旧友都决裂、恋爱全泡汤,经过几番自我折磨、放纵、磨炼之后,终于与自我和解,承认精神病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每到发病的时候吸吸猫就好了。建立新自我之后,家庭关系修复了、认识了新的人、建立了新的生活世界,fin。

我们能感受到导演想要反抗旧伦理的野心,结果背景板般存在的父亲以及关键时刻还需要父系画封印的设定倒是非常符合丧偶式育儿和爹本位的传统家族范式。还不如导演的短片《包宝宝》短小凝练,主题突出呢。

卖萌挺好的,大家一起撸撸熊,直呼可爱可爱,不更皆大欢喜吗?

 4 ) 纯粹针对短评中认为“华人中没有这么离谱的妈”的意见发条评论。

简单举几个例子:

「朱雨辰的母亲对儿子“好”是众所周知的,朱雨辰开学去中戏报到那天,他本想自己整理床铺,但刚要往上爬,朱妈妈就赶过来说:“儿子你等会儿!妈妈来,妈妈来。”

担心朱雨辰睡眠会受到干扰,朱妈妈铺完床又挨个问朱雨辰的室友们是否打呼噜。

当朱妈妈发现宿舍窗户外长满爬山虎的时候,担心爬山虎会有虫子,于是想用滚烫的开水浇下去把爬山虎都烫死。

节目中她说,为了给儿子降火,她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起来熬梨水,哪怕儿子明确表示喝不下去,也会逼着儿子全都喝光。

不仅如此,为了让儿子随时吃上可口的饭菜,朱妈妈把自己变成了“移动厨房”,儿子走到哪儿自己便跟到哪儿,甚至进了剧组也是如此。

她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没有自我,我完全没有自我。”

还有一句是:“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然而如此密不透风的“爱”,只感动了她自己。

朱雨辰曾不止一次表示过痛苦,称“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也跟母亲说过“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这样的话。」

「在张一得12岁的时候,曾鼓足勇气对父亲说,希望爸爸能够有时对自己说“不”。

但是爸爸坚决地说,这个我不能答应你,我永远会对我的儿子说yes。」

「之前提到,一得的父亲为他拍过20多万张照片,拍坏五部相机。值得深思的是,在某个视频中,一得说:

“能不能给我点隐私,不要对着我的脸”,但父亲还是坚持拍完视频并上传了。

从孩子出生到三岁,他只用英语和孩子说话;

三岁后,他装聋哑人,孩子怎么叫“爸爸”都不回应,只有孩子把需求写出来或画出来,他才肯沟通;

孩子八岁时,他要求孩子给四五十个成年人做饭,众筹自己的学费;

孩子十岁,他要求孩子独自出去旅行,且不给予任何协助;

孩子上中学后,他要求孩子去家境富裕的同学家玩时,兼顾收破烂的责任,把废品带回来卖钱……」

以上是媒体报告过的。朱雨辰为中国大陆演员,42岁至今未婚,被妈妈建议“不能和汤唯在一起”。朱雨辰之母曾在电视节目上讲过自己的“育儿经”。

张一得被美国藤校录取后在美国自杀,被媒体广泛报道。

此外,以下为本人在小红书中偶尔看到的一些帖子:

以下为我偶然在微博上看到的心路历程:

现在还觉得阿茗很离谱吗?

update2022.12.11:我时至今日也不认为这种toxic的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独有的或者什么“劣根性”,但是我认为否认这种现象在中国家庭中的存在是不客观的。这种关系确实在这个家庭中存在,并且给很多人带来了伤害。不过,我依然相信通过两代人的努力,这种有毒关系会越来越少,中国人的家庭会越来越和谐。

 5 ) 真不是故意给这部口碑动画泼冷水

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首部动画长片《青春变形记》上线后评价很高,豆瓣开分高达8.3,这也是皮克斯继《心灵奇旅》后最受好评的一部作品。

2022《青春变形记》

影片能俘获大票粉丝不难理解:它不但将敏感焦虑的青春期状态展现得惟妙惟肖,更细腻真实地还原了中式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长那极强的掌控欲,以及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与长辈必然产生的价值观念冲突,还顺带讴歌了一把“girl helps girl”的女性纯真友谊,沾了点时下流行的女性主义气息。

这让影片不仅对大洋彼岸有着相似移民经历的人来说极易产生共情,对同样经历过原生家庭阵痛的我们而言也非常感同身受。如果将影片的主题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它海报上的那句宣传语:“成长的烦恼,犹如洪水猛兽”。

就像这两年的《飞奔去月球》和《许愿神龙》,影片《青春变形记》也已不单单满足于对中国元素的广泛使用,而是拥有在全球语境下讲述华人故事的野心。从文化输出的角度看,我们对此当然持欢迎态度。

《青春变形记》中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呈现

《飞奔到月球》同样对中式建筑与饮食文化详加呈现

仰赖皮克斯一以贯之的高水准制作,凭借其自身对戏剧节奏的精准掌握和天马行空的画面设计,石之予导演将这个故事讲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无论“变身”、驱“熊”仪式还是二“熊”对决的场面都极富画面冲击与情感张力。

驱“熊”仪式

女性导演、女性编剧、少数族裔、儿童议题、家庭成长、歌星文化及诸如唱片、电子宠物等复古“怀旧杀”——如此的视角选取和主创配置,简直能让影片老少通吃、包打天下。

然而,作为一部动画片,政治正确的快船谁都会登,关键要看你拿出的是最终被归为几等舱的“想象力船票”。

穿越“灵魂之镜”同“另一个我”告别的创意颇似《黑客帝国》

以红熊猫作为青春期隐喻的高概念,本来足以让《青春变形记》昂首阔步地迈入一等舱。但可惜的是,这张票在具体的打印过程中还是出了点问题:这导致它暂时只能屈居二等舱。

而眼下的分数,其实有点虚高——当然,这也是纵向跟皮克斯过往的经典动画作品相比。何出此言呢?不妨细细道来。

红熊猫:成也高概念,败也高概念

红熊猫,或干脆使用本片的英文名——“变红”这一全片最核心的高概念,至少有三层喻指:

最直接、最明显的寓意当属女性“长大成人”的身体变化和身份确立:以初潮的到来为标志,伴随着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这点已借人物之口做了直白的宣示,无需多言。

此外,它还指难以自制的青春期情绪,既包含敏感易怒、喜怒无常的非理性发作一面,也孕育着自我意识的觉醒。

所以它不仅仅是少女的专利,更代表普遍的女性特质或女性力量——这力量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恶,若不加以控制,力量就会变成“麻烦”甚至引发灾难。美美的妈妈、姥姥和姑姑们封印的可不是一颗“少女心”,而是一种历久弥强、源自内心黑暗面的破坏性力量。

妈妈化身巨兽,是全片最惊悚的一幕

所以母亲茗因愤怒变身为巨型红熊猫的情节大有深意,石之予在这里想说的是:人必须学会与黑暗面和谐共处,而不能一味地排斥它和否定它。

所谓“黑暗”的必不可缺,恰如《头脑特工队》中“忧忧”在大脑总部的重要性一样——“乐乐”必须与“忧忧”协作打造出更为复杂的“情绪混合球”,而单纯的“快乐球”反而会促成危机。

2015《头脑特工队》

终究“完美”的好人是危险的,因为那些被压抑在内心的负面情绪总有一日会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不论对个体还是社会构成的危害都更大。

母亲的破坏力惊人

当然《青春变形记》本质上还是一部主打合家欢的迪士尼动画作品,这点属于成人思考的弦外之音要赶紧以理解万岁的团圆结局收场,因此不便展开。所以我们看到:拥有哥斯拉体型的妈妈虽然一路暴走,却在川流不息的公路和人员密集的场所完全未伤及一人——这怎么可能。

第三层含义相对而言就不那么直白:不管“红”还是“熊猫”都是中国的象征。因此,还意味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影片展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呢?——祖宗崇拜、中华孝道与家国情怀。

祖先崇拜在影片中具象化为李氏祠堂和其供奉的先祖新怡,而孝文化集中体现在美美从小是乖乖女学霸、以当全家人的骄傲为荣,深怕让母亲失望。

“孝”是首要规则

比较容易让人忽略的是家国情怀。在母亲向美美介绍家族与红熊猫的神秘渊源时提到:在古代由于一场战争的爆发,男人们被迫参军。而独守家中的女人为了保卫村庄、抵御强盗,向众神许愿变为一只战力爆表的红熊猫。自此往后,新怡的女儿和后代们都会继承这一“天赋”,于是祝福变成了诅咒。

新怡化身巨兽击退强敌

让我们捋一捋红熊猫的血脉传承是怎么来的:如果男人们不上战场保家卫国,就不会有留守女性孤注一掷的与神立约。因此她们的天赋异禀,归根结底来自男人的家国情怀。

关于那场战争,影片虽未作明确的交代,但也从母亲追溯展现的卷轴上留下了蛛丝马迹:应该就是明清战争,女真人曾作为异族入侵,明军的反抗当然属于卫国战争。

要注意这一天赋是代代遗传的,更说明这一集体无意识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这必须补充一句:说家国情怀是“集体无意识”可不是什么“乳化”讲法或汉奸言论。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发明的术语:指一个人在拥有明确记忆前即由遗传得来的集体经验,其中包括先祖生命的残留,而这种代代叠加的经验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在某个条件刺激下就能够被唤醒和激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红熊猫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至此,我们再次总结下“变红”这一高概念的三方面内涵:以初潮为标志的女性身份的确立;以青春期为伊始的自我身份意识的确立,以及对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中华文化认同的确立。

家族-历史-国家

因此,问题出现了。这一高概念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诠释之间似乎有点矛盾:“变红”到底该被视为恪守孝道、保家卫国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追求个体权益自由、讴歌女性力量的所谓西方文化呢?还是石之予干脆就想说:都是——这部电影要做的正是中西合璧,融合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啊!但问题是:融合并不是那么好融的。

无论“百善孝为先”的儒家伦理,还是更广义的家国情怀,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而这对“变红”所象征的个人成长的核心要义却恰恰构成悖反:人要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接纳本来和最真实的自己。

家族“乖乖女”发表“个人至上”的叛逆宣言

如此说来,《青春变形记》最像的,其实不是同样将情绪具象化的《头脑特工队》,而是迪士尼两年前那部《花木兰》。

2020《花木兰》

这么说不是故意贬低《青春变形记》,也不是说《花木兰》中同样出现大量中国元素和建筑。而是《青春变形记》与《花木兰》在主题诉求上所犯的错误如出一辙:分裂且自相矛盾。

《花木兰》与《青春变形记》中都有祖宗祠堂

影片《花木兰》将融合东西文化的尝试,都浓缩在花家祖传宝剑上的三个字:忠、勇、真——当这把剑被损毁后,皇帝御赐的新剑上还补充了个“孝”。对“孝”是第一原则的强调,可以说两部影片真的不要太像。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四个字里面:“忠”是为皇帝、“勇”是为国家、“孝”是为家族,这全是利他的、东方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偏偏这个“真”,代表要做真正的自己:当花木兰隐瞒自己的女性身份时,她的真“气”就不纯,打不过女巫。求“真”又是当代的、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真我才能发挥最大潜力

最终《花木兰》给出的调和方案是:就算是充满现代精神的女权主义者,也要当个最坚定的“保皇派”,与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女巫划清界限。

最终,内心的那个小小的“真我”还是不得不向忠君爱国的传统文化低头,这一以当代女权主义思想包裹着封建文化核心的作者表达,非但不“乳化”,简直是舔华。

所谓人生赢家:屠了父子两代人不说,“女权主义者”也要效忠于他

石之予并没有选择《花木兰》的道路,因为若想打进全球市场就不能简单地让“东风压倒东风”或“西风压倒东风”,否则就难免会像《花木兰》一样弄巧成拙,两边得罪。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就得两种文化平等共存、并行不悖。具体落实的结果就是:美美不必在牺牲自我还是牺牲家人面前选边站队,而是“自由家人我都要”——典型的“双赢”。

可这一双赢方案之所以能够成立,所靠的又是另一招:偷换概念——影片先前一直铺垫的麻烦不断的亲子关系,到最后突然变成拯救家人的人性本能。

意外降临时的生命本能可不能作为改善亲子关系的药方。如果只有到生离死别的地步,亲子关系才能改善,就等于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法扭转自己同家人的关系。

两对母女的最终和解全拜一个人的摔晕所赐,这让《青春变形记》的大团圆结尾显得非常理想化且令人难以信服。即使经历生死考验,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态度转变依然缺乏交代。

代际:封印是成长,不封亦成长

姥姥的心理转变好说:女儿因为选择“自由恋爱”曾经伤害过自己,对此耿耿于怀的她才会如此牵挂孙女的“成人仪式”,她怕这个孙女将来会像女儿一样“不孝”,重蹈她的覆辙。

但母亲茗的心理就很古怪了:作为曾经一样厌恶“完美”的叛逆少女,居然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这多少有点说不通。

但尤其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曾为爱奋不顾身、敢与家庭决裂的她面对让女儿心动的男生却如临大敌、出口伤人,完全不知如何正确应对。按理说,她该更明白纯真感情的可贵。

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因为自己追求真爱的举动曾经伤害了母亲的心,身为人母后将心比心,不愿女儿伤自己的心,一面将来感到后悔。但这个理由难免很牵强,我们看到父亲的存在感虽低,可女儿争气,全家都其乐融融,现在的幸福生活有什么地方是特别值得后悔的么?

这人设的矛盾在于,影片先前将母亲塑造为一个蛮不讲理的中式家长,不仅是个一手将女儿打造成“十项全能”学霸的唯成功论者,甚至对女儿的一举一动都疑神疑鬼、跟踪成癖。可到剧情反转阶段又告诉观众:母亲曾和女儿一样,孜孜不倦地寻求过自我价值和人格独立。

固然“中式家长”的刻板印象是主题所需、“自由人”的身份转变是剧情需要,截然相反的性格就这样矛盾地强塞到母亲身上。

“我讨厌完美,所以要让你更完美”?

除美美这一角色拥有从“听话-启蒙-逃避-接纳-反抗-成长”的角色弧光外,《青春变形记》的其余人物塑造都很难称得上有多成功,不是铺垫不足就是彻底沦落为工具人——譬如登场酷炫随即“神隐”的暗恋对象戴文,和那个一直都与“姐妹帮”针锋相对、找茬挑事儿的泰勒。

泰勒总在嘲笑美美的“妈宝”一面和“单相思”

最工具人的莫过于虚构的歌唱天团“四城乐队”,你简直不知道这五个人是怎么从惊吓过度、死里逃生的状态迅即加入到拯救大军中来的。面对一群怪兽+颂经念咒的恐怖场面,他们居然还能淡定地引吭高歌,绝对真·艺术家。

还有那些原本惊慌四散的演唱会现场吃瓜群众,此刻也都纷纷掉转头来,为偶像们神魂颠倒。这比《不要抬头》中只管听演唱会,不顾头顶彗星的人民厉害到哪去了——起码怪兽就在眼皮子底下,彗星还远着呢。

或许你会说:动画而已,浪漫就行,何必较真嘛!是的,当然可以打造一个迥异于现实生活的乌托邦,可问题是刚才的情节也太“浪漫”了点儿。

眼下真实的亚裔处境如何、会不会遭校园歧视可以不管;巨熊造成如此巨大的城市灾难无人问津,甚至无人报警也可以漠视;但最起码的人之常情总得考虑吧?不能通通让位于:你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角一家身上,她们正在尽全力感动你们。

而且大家该想想:稍后众人“穿过那道门,告别另一个自己”的段落,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波澜不惊——本应达到情感最高潮的场面,却不如第一次仪式上美美与自己的“熊猫之灵”告别时那种生拉硬扯、灵魂撕裂带来的疼痛?原因大概在于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告别或保留,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说到影片为了治愈“变红”而顺势引入的第二个高概念:封印。这个“封印”异常脆弱,就是将“熊猫之灵”吸收进一件属于女性的贴身物品当中——吊坠、发簪、耳环、戒指都行。还尽是些易碎物。就像母亲茗只不过摔了一跤,链子碎了“魔鬼”就被释放出来。

其一是封印的效果不佳,其二是我们看到:姥姥等四人为救母亲可以主动解除封印。既然如此的话,那封不封印、办不办仪式又有什么所谓呢?

解除封印很简单:摔碎随身携带物

其实就像众神允诺给新怡的那样:“变红”是“赐给她驾驭情绪的能力”,既能驾驭“变红”,也能变回去,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随时随地都会失控发疯的,这不是巨婴么?

我们看到:经此一事的美美虽然只有13岁,却也能随心所欲的变身和还原了,她不再需要辛苦地酝酿情绪——对儿童来说都是如此,更何况心智健全的成年人。

所以这一很欢乐的大团圆结尾,又对先前不断渲染的“熊猫的黑暗面”和“你只有一次机会”来了场狠狠的自我解构。但事实却是:除了青春期,未来的人生路上还有无数机会,“封印”后随身携带也是“保留黑暗面”的另一种方式。

这么说来的话,“选择真实、直面自己”的影片核心主旨便已经摇摇欲坠了。这里没人不“真实”,无论妈妈还是姥姥。

正如先前所述,笔者并不是对一部动画片吹毛求疵,或者故作高明之语。讲这么多缺点,是因为优点已经被谈得太多。

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一部以高概念立足,并以驰骋的想象力为其服务的动画电影来说,它所使用的高概念必须是无懈可击的才行。如果连这都有逻辑上的各种瑕疵,那无论如何都与距离成为“神作”还相去甚远。

影片《头脑特工队》在这点上远胜本片,它的高概念更为恢宏繁复且设定严谨——除将单一情绪拟人化后又有更多的情绪立足点,但一是“情绪小人”的情绪并不等于人的情绪,二是也可将其视为一种无限分割和递推。

《头脑特工队》的单一情绪表达出丰富情绪

此外,就表达层面而言:无论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成长期的阵痛,还是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展现,哪一项是我们原先从未见过的?别说动画领域了,2019年同为华人女导演的王子逸就已经带来了类似主题的优秀作品《别告诉她》。

2019《别告诉她》

只能说,《青春变形记》这盘兼顾了东西口味的“硬菜”炒得色香味俱全而已,它的好评如潮与催人泪下更多是来自情感上的共鸣,而非品质本身多么出类拔萃。

当然,首部长片能做到“色香味俱全”的工整圆熟,这已然非常难能可贵。较之四年前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那部《包宝宝》,石之予导演这回又向前迈进了一部。相信携新作的好口碑,她能在人才济济、男性为主的皮克斯站稳脚跟。

2018《包宝宝》

无论对皮克斯来说,还是现年仅32岁的石之予而言,我们都理应保持更高的期待。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月经、白魔法、女性力量

美玲在13岁的某个雨夜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有爱慕的男生、扭曲的欲念、和排山倒海喷涌而出的红色能量。早晨醒来,她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型红熊猫,全身长满红毛还散发着奇怪的味道。惊恐、羞愧、不知所措、不敢示人、哪怕是对父母也难以启齿。

一位女性友人看完Turning Red的这段情节感叹说,这不就是少女初潮时的真实反应吗?

初潮(首次月经)这个充满了尴尬、不安和慌乱的时刻,在这部动画中被赋予了一个神奇的脑洞。美玲的母亲从宗祠中取出一卷轴,娓娓道来她们家族与红熊猫的神秘连接:一位女性祖先为了在战乱中保护儿女,变身成为巨大的红熊猫,后来这个能力被刻入血脉,母女相传。女孩们青春萌动时会释放出体内的红熊猫,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才能变回人形。

好神奇啊!竟然能想出用这种方式讲述大姨妈!

但其实,在浩如星海的人类社会中,与月经有关的神奇故事数不胜数。

在很多文化里,经血被视作污秽和诅咒。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些村落中,女性经期来时需搬进“月经小屋”自我隔离,不能触碰家庭的男性成员和食物,以免带去疾病和灾祸。在另一些村落中,月经被视作性病的源头,当地人认为在经期啪啪啪会让男性血液凝固,一些女性甚至会利用这一点来施展“黑魔法”,惩罚不忠的男性伴侣。

而在另一些文化里,月经则是女性独有的纯净力量。在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村落,月经则被视为女性之力的巅峰时刻。经期的女性不应被家务和异性所累,她们会结伴去“神圣月池”(”sacred moontime pond”)里沐浴祈祷,在月下舞蹈和冥想,“思考生命的意义并积攒自己的精神能量”。一个村子的女性甚至会通过与月光对话,实现大家一起来姨妈的“月经同步”。

你看,即使在现代文明、女权思潮到来之前,月经也不总是与肮脏和羞耻挂钩,它也可以是女性的白魔法、力量源泉、“代表月亮净化你”。

当然,正如Turning Red的中文译名《青春变形记》所示,它想讲述的绝不只是月经和初潮,而是伴随初潮而来的,少女成长为女人必将经历的心路历程。

她们需要去判断,那些独属于女性的情欲和情绪,究竟是“力量”还是“麻烦”。她们需要做出决定,是否去隐藏、压抑、驯化那些萌生的女性特质和女性意识。战乱时的先祖靠着熊猫之力保护了族人,而她的后代,则在安稳富足的“新世界”里选择了封印有失控风险的熊猫,成为贤妻良母、“完美女性”。

这是我很喜欢这部动画的一点,它用一个有点荒诞、充满象征的故事,告诉女生们,你们可以选择隐藏和封印,但你们更可以选择相信白魔法、接受并拥抱身体里的红熊猫。

参考文献:1. THE MENSTRUAL HUT AND THE WITCH'S LAIR IN TWO EASTERN INDONESIAN SOCIETIES

2. Menstruation and the power of Yurok women: methods in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短评

除了furry red panda这个亮点 剩下就是很老套的青春成长片 看完能感觉为什么迪士尼决定把这部上流媒体了。

5分钟前
  • 今 敏
  • 还行

只能说迪士尼没有心,这么好的片子不走院线走流媒体,真的是瞎了眼。观影过程每分每秒都被萌到,你可以永远相信皮克斯,用变身成可爱的小熊猫对应青春期的成长,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真的好好看啊,狠狠的爱了!!!

6分钟前
  • 守望电影
  • 推荐

竹林里年少的Ming的哭诉看得我感同身受,东亚小孩大多这样:压抑地度过挣扎的青春期,然后用漫长的一生与只能做个碌碌无为普通人的自己和解。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更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所以,管他呢,就活这么一辈子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呗!可以把小熊猫封印到拓麻歌子也可以任其自由形态恣意生长,只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人(至少是在自己眼中)

11分钟前
  • Bagel
  • 力荐

笑不活了,关于我想当红墩墩我妈不同意就变成红墩墩ProMax来教训我这件事

15分钟前
  • 新憧🌱
  • 推荐

和《心灵奇旅》一样是一部共情力超强的作品,抛开了奇幻的设定,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烦恼,笑中带泪的青春。片中的母女情可以看成是《包宝宝》的变种,不过显得没有这么刻板印象,我也相信就算是欧美国家也会有这样的亲子关系,而最后的和解格外打动人,和《魔法满屋》一样非常值得和父母一起观看。另外,小胖闺女和大红熊猫真的是无敌可爱,无法拒绝!

1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没有中国人班底绝对做不出来这个片儿 学习好 考第一 包饺子 晒腊肠 爱红色 讨厌4 孝顺第一家庭第一每天帮妈妈做家务跟妈妈谈论电视剧 以及每个中国孩子都懂的 helicopter mum 考研时读陈力丹的书里边写“每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父母的过度参与 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又会来过度参与儿女的成长” 还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们都需要先逃离原生家庭 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19分钟前
  • zebramaomao
  • 力荐

The far you will go, the prouder I will be. 中式关系,青春期,儒家的规训,be women,欲望和羞耻,友谊,与自我的相处,make room for it .可爱的比喻,迪士尼新的探索。

21分钟前
  • 世界末日小朋友
  • 力荐

我和我的祖传躁郁症

22分钟前
  • 時衡
  • 力荐

感觉只有东亚人能共情,因为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期待而道歉。

25分钟前
  • FDuhyl
  • 推荐

红熊猫真可爱,毛茸茸的我也想要抱,牵起少女时的妈妈那段看得我流眼泪,说这部里的华人家庭是刻板印象之类的影评,只能说都是幸运的人

27分钟前
  • 未名树
  • 力荐

华裔家庭的母女关系和成长主题都很好,只是剧本的冲突写的没有想象力,单薄到第一次让人看皮克斯动画看出了一丝丝低幼感,有些情节的逻辑没法思考,顺拐着就过去了。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万万没想的,最后最贴近华裔、亚裔的片子不是花木兰,也不是尚气,而是这部由皮克斯出品的《青春变形记》。

36分钟前
  • 我是尾号2473
  • 力荐

93/100。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了两种主体矛盾:一是女主人公自身青春期的叛逆与从小到大被灌输着的那种追求完美主义的思想,每一次的变形都像是一次对于初心的狠狠撕裂,可却又不能彻底将之抛之不顾;另一是东方文化中的一切安好与西方文化中该闯就闯的碰撞,从母亲为了自己的爱情背弃外祖母再到女儿为了自己小小的追星梦给母亲撒下一个个不在预设范围内的谎,一代代传下的冲突却更多的是不同思想面对面后的必然结果。而最后电影也很成功地将矛盾在女主人公身上抚平:她既选择做那个家中可以到处宣扬的乖乖女,也要偶尔为了自己疯狂一把,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但你看不到的却是,这看似简单的选择却是所有像母亲这样女性经历了无数次挣扎后才能得到的稳衡,把所有的掌声献给为了平衡这一切而默默付出的女人们,在她们的肩头上,世界终以豁然开朗。

37分钟前
  • raymexic
  • 力荐

变红一语双关,既指变身红色小熊猫,也指女孩情窦初开青春初潮,变红是对自我的探索,也是对压抑的反抗,这一主题无疑是对千百年古老东方神话的延续,从织女到小倩再到美美,叛逆女孩与完美老妈终有一战。或许也正是这一战,让女孩成为女人,让她懂得你也是曾经的我,我将长成未来的你,一如她牵着妈妈的手从少年走向成人。女同胞们,记住在成为女儿、妻子、母亲之前,你是女人,骄傲地做自己吧,因为你的熊猫(身体),你的选择。

39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已经被可爱晕了!大胖闺女!我命运般的大胖闺女!接女宝啦朋友们!!!

43分钟前
  • Marni
  • 力荐

作为一部迪士尼挺不错了,作为皮克斯还差一点

46分钟前
  • Shah ོ
  • 还行

居然精准捕捉到了东亚母女之间又有毒又有爱的羁绊。可惜真实生活中撕下乖女儿面具的一刻一般都发生在女儿30岁以后而不是13岁时

50分钟前
  • 黄色动力伞
  • 力荐

还是一贯的好莱坞式中国故事,套用一个古代离奇传说设定,表现现代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家庭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和解,又加上了青春期的自我找寻。故事本质还是停留在很浅层的东西,说实话,很难共情。

51分钟前
  • 叶笙花
  • 还行

生硬直白的不像pixar,转折来的尴尬且突如其来,所有的角色都是围绕主角成长的工具人,把《包宝宝》的故事无意义延长,就挺没劲的

52分钟前
  • 是王帅傅
  • 还行

老祖宗想总算有小崽子愿意接受我的祝福了

55分钟前
  • Qru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