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

剧情片韩国2007

主演:全度妍,宋康昊,赵勇进,金英在,张慧珍,高瑞熙,李熙俊,李星民,李胤熙,金美京,朴明申,鲜正烨

导演:李沧东

 剧照

密阳 剧照 NO.1密阳 剧照 NO.2密阳 剧照 NO.3密阳 剧照 NO.4密阳 剧照 NO.5密阳 剧照 NO.6密阳 剧照 NO.13密阳 剧照 NO.14密阳 剧照 NO.15密阳 剧照 NO.16密阳 剧照 NO.17密阳 剧照 NO.18密阳 剧照 NO.19密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1

详细剧情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小城密阳。她在那里开了一家钢琴学院,希望和儿子寻找一段崭新的人生,让儿子在亡夫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成长,感受密阳的阳光和人情。然而车在半路抛锚,幸遇宗灿(宋康昊饰)前来相助,他是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平凡的他热心地帮申爱找房子、拉拢客户,定制奖牌,然而这过分的热情让申爱感到不安,只得坦白告诉他不要打自己主意。  一天灾难不幸降临到申爱和儿子身上,她几乎丧失了继续生存的勇气,直到宗教给了她精神救助。然而,信教之后的心灵也没能平静多久。申爱很快又陷入自我矛盾的分裂中,转而不信任它并报复性地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宗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直到申爱重见一缕阳光。

 长篇影评

 1 ) 我的秘密,不需要你的普照

1、光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是上帝的逻辑。对于凡人而言,光明和黑暗总是并存。神魔一念,天人交战,晨昏更替,善恶相间,黑白分明。凡人的世界,是二元论的世界,虽然上帝说,你得信一个神。

曾有些很把自己当上帝的凡人,尽了力去追求一个绝对光明、一种绝对善;也有些人,愿意归依了上帝的对立面,潜到完全的黑暗与恶当中探究地狱的底限。这些人的下场和他们造就的结果,说来都不怎么好。

生命本来就是杂质混存的过程。社会也是如此。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光,就有阴影。

2、阴影

人心里也是有阴影的。这阴影不一定是恶,更多时候,它是压抑住的欲望、沉淀掉的伤害、被遗忘了的不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私,或者,一点小小的虚荣,一些无伤大雅的恶意。

以及那些被埋藏起来的秘密。

它们都怕光。

3、秘密

秘密就是那样一个东西,它只适合于藏起来,不能放在阳光下打量。有时候,秘密多了,藏得深了,自己都意识不到。

谁都有不能说的秘密,不然就不会有隐私这个词了。

身为凡人,我们却热衷于发见别人的隐私。他的恶,他的虚荣,他的谎言,他的梦想,他所有想要遮掩的一切,常常成为我们的好奇。

愈是想要窥探,愈是知道掩饰的重要。不断地埋藏秘密,发现秘密,这样的游戏,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玩着。

4、申爱

她来到密阳,丈夫长大的地方。很多人问,你为什么来。起初不想回答。问得多了,只好说,丈夫死于交通意外,我和孩子来到他的故乡,在此过生活。

丈夫生前有别的女人,这点她是知道的,但藏起来了,甚至自己都遗忘。可偏偏有亲人要确认她的知道,撕去她的伪装,那些言辞,逼得她无可奈何地流下泪来。

她玩弄了一个假动作,说是要去买地盖房,其实钱根本不够。可是这虚荣还来不及享受多过一晚,就被现实残酷击碎。儿子被绑架,被撕票,她交不出足够的钱,而绑票的人是相信她有钱的,因为她准备买地。她为一个外乡人要获得本地人认可和尊重的虚荣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个谎言就像儿子的尸体一样,沉在池塘底,水被抽干了,曝露出来。

5、密阳

车泊在往密阳的道路上,阳光异乎寻常地耀眼。这喻示着,现实之光已然开始一场暴烈的舞蹈,要对这个不幸的女人行洗礼。

阳光一向让人温暖、引人向上。李沧东让人意外的是,他把《密阳》的阳光描述为一种盛大、无情的入侵性力量。仿佛是发誓扫荡一切污痕的大水,这样的阳光,让那些要在人群里隐藏起来的秘密、那些要在人群中做作出来的虚荣、那些伪装作遗忘的自我欺骗,通通无所遁形。

秘密剥开,好比给人剖开了胸膛,露出羞耻的脏器。

这光,是作为否定性力量的彻底的现实主义之光。

6、通道

她走进那女人的服装店,用大城市人的经验告诉那女人,这里太暗了,如果能够装饰得明亮些,敞开些,生意会好起来。

那女人嗤之以鼻。但最后还是信了。如是照办后,生意真的好起来。

本来,就是要彼此曝露在彼此的眼光里,才有交流、交往、交易的可能。

她指点别人敞开,却关闭了自己的通道,直到现实强行打开这个通道,让光照射进来。

7、痛

那是你的儿子,你为什么没有伤心!儿子被火化后,她的婆婆一再折回头,痛斥她。

最深的痛是发自心里头的悲恸,那是无以言传的。

他们却要她亮出来,证明给他们看。

8、信仰

她信了上帝。

以为就此摆脱沉痛,甚至懂得原谅。真以为可以做到原谅了,竟邀了教友,到监狱中去见杀害她儿子的凶手,结果她强持的信仰、强撑的爱心、强为的原谅,在众人面前溃败得一塌糊涂。

那杀人犯怎么可以获得上帝的原谅?只有我原谅了,上帝才能原谅。

终归还是凡人而已。藏起来的伤痛和仇恨,自己都以为被自己消灭了的不幸,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复活过来。压倒性的一击。

人性中的杂质,仍然在密阳的阳光照耀下无所遁形。

许多人都误解了,这电影真的无关信仰。

9、欲

说来那只是身体的敞开而已。

10、宗灿

每个受伤害的女人身边,也许都需要有宗灿这样的男人。但宗灿这样的男人,很难得到女人的爱,尤其是那些受伤的女人们。

他始终陪在你身边,但又似始终不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缺席了。你不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

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他。所以大部分的时候,他默默陪着你。

他只是陪着你,进不到你的心里,但他在身边,而且从来不问。

他就像水,愿意随你改变。只是那些受伤害的女人,即便是吃过了亏,也还是喜欢那些坚持、坚定、坚硬的男人。宗灿入不了这些女人的法眼。

11、宗灿和申爱

申爱不喜欢宗灿。宗灿的爱太过现实。

他的现实的爱就像那现实的光,让女人心里头的一点儿浪漫的小企求都无影无踪,好像接受了,就是认命了。

其实不是。可能,申爱比谁都明白,宗灿是适合于她的。她和儿子需要宗灿这样的男人包容下来,过日子。

可是儿子被绑架的那晚,她放弃了这个男人。这个一无所知的男人正开开心心地一个人卡拉OK,他的小空间明亮、温暖、快乐,前来求助的她在黑暗中呆望许久,却背过身去,哭泣着离开。

那一时刻,申爱在想什么?真的是无法明白,但我们知道这是多么挣扎而且微妙的权衡。也许,向这个男人求助,就是一个完全接受他的姿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那就是真正的默认了。

想在心底留着一块余地的申爱,不甘心。

12、余地

探监之后是崩溃,崩溃之后是报复,报复之后是自残,自残之后是住院治疗。出院的时候,跟着宗灿。

申爱已经是一无所有的女人,一无所有到无所遁形。

理发店里遇见那个杀了他儿子的仇人的女儿。起初是平静的,还有几句对话,最后她决定撕下伪善,歇斯底里地逃出。

为什么一切都在跟自己作对,好不容易隐藏的、好不容易装作遗忘的,又都要曝露出来?

服装店的女人说,按照你的意见把店里弄得明亮了些,生意果然有起色。

她笑笑。

走进后院,拿着镜子,自己修剪头发。男人进来,帮她拿着镜子。

一切都是无言的,无言的认命。她不再说什么,接受这个男人。拿着镜子的手,是一只现实的手。

密阳的阳光依旧灿烂得异常。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阳光照在角落里,亮堂堂的,一株小草微微颤颤,似乎被阳光击打得无所适从。

但世上毕竟不存在绝对的阳光,这点我们都知道。阳光覆盖了这株小草,小草无处躲藏。但小草毕竟不是透明的空气,阳光下,它还是投下了自身的那么一点点卑微的阴影。

申爱的心也一样。那点阴影,是最后留存的一点点秘密,无法抹杀。

 2 ) 始于天空,终于大地:随笔《密阳》

       三年前,我刚出校门的时候,第一次看《密阳》,那时我给了它四颗星。大概是心境变迁,如今再看,才恍然惊觉这明明应该是一部五星的电影。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湛蓝天空,阳光明媚,白云朵朵;最后一个镜头是凌乱碎发,散放着搓衣板、洗洁精的灰色大地。然而,两个镜头的隐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天空虽美丽,却遥不可及且隔着玻璃;大地虽凌乱,却能够时时刻刻、踏实牢靠的踩在它上面。
从天空到大地,主人公也终于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蜕变。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谈起一个命很苦的女人的故事。我感叹她遇人不淑、时运不济,但朋友却说,这个女人自身绝对不可能没有问题。我闻言一凛,朋友看待“命运”这件事儿的角度,虽然不新鲜,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密阳》的主人公李申爱也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眼看去,她漂亮、温柔、聪明、善良,可人生却屡遭重创:丈夫出轨、家人不睦、丧夫、丧子、被信仰抛弃……命运看似实在无常又不公。
    在这样的不幸面前,人们甚至不忍心去刨根问底:这些不幸究竟有多少要归因于不可控的命运,又有多少要归因于她自己?
    如果,她不是为了“重头开始”而执意要来密阳;如果,她没有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成天嚷嚷要买地;儿子就不会遭人绑票之后遇害。如果,她没有为了“表现原谅”而勉强自己去原谅杀害儿子的凶手,她也就不会骤然感到上帝对她的抛弃与欺骗。
    而造成她这些行为的根源,都是她始终如影随形的优越感与自卑感。
    她更愿意相信丈夫最爱的是她和儿子,唯有如此,她被抛弃的事实才不显得特别凄切;她逢人就说来密阳是因为这里是丈夫的故乡,给自己逃避现实的行为冠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她批评当地服装店的装修,是要向密阳的“乡下人”彰显她来自大城市的、更优秀的品味;她大张旗鼓的买地,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资本活得自在幸福;她要到监狱去原谅凶手,那是她最后还挣扎着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在这一连串的不幸发生之前,她是对大地不屑一顾的,就像她绝对瞧不上宋康昊那样其貌不扬的邻家大叔。她更喜欢仰望天空。对黑暗,她也本能地排斥,当儿子接近阴影里的花圈铺时,她赶紧吆喝“右拐、右拐”,拉着儿子走进阳光里。
    她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精致的、完美的、洒满阳光的、令人艳羡的。但这种对优越感的极度渴望,恰恰是出于强烈的自卑。因为真正的优越感是不需要炫耀的。
    要发现一个人的弱点,就看他炫耀什么。

    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故意把美好的事物一步步破坏殆尽,来赚眼泪的片子,比如拉斯•冯•提尔《破浪》一类。但《密阳》却是个例外,因为虽然表面上看,这部片子刻画的是女主人公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但实际上却是她通过不断承受打击,艰辛地自我救赎的过程。从仰望天空到着眼大地,这样巨大的转变,非经历点彻骨之痛不能完成;但完成这一转变,对于主人公而言,无异于真正的涅槃重生。

    不再时刻挽弓搭箭的与命运作战,承认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与耻辱,坦言自己不够高尚、不能原谅,接受自己像一颗泥土一般的平庸。
    剥落所有浮华与虚妄之后,看不到上帝不要紧,要紧的是要看到自己。
    有人说,影片的结尾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如果真是这样,那个故事一定是关于两颗平凡的泥土的;可能不会太精彩,但应该是个可以令人微笑的故事。

 3 ) 在绝望处止步

我记忆里她似乎一直在哭,那种哭声让人听了窒息。还有她那种潮水般的喘息,像一个将死的人在做一线挣扎。而他一直傻乎乎地跟在她身边,像对待一件瓷器一样对待她。 这部电影我花了三个晚上断续地把它看完。开始觉得它沉闷。直到最后一天晚上,看到影片最后那一片停滞的阳光,我才觉得我彻底错了。《密阳》太轻缓,太不动声色了。 李沧东在这部电影里对配乐极其吝啬。但是在它的官网上,一直循环播放着片尾的那支曲子。听得越久,那种复杂的感觉就越明显。好象说喜说悲都是不对。 那种绝望的力量被隐藏得那么深。尤其是当申爱发现她恨的人已经早她一步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她那架空的精神世界就彻底崩溃了。这一段尤其使人压抑。一直到影片结束,我还在想她昏厥过去的那一幕。原来信仰是多么不值得被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它被作为止痛剂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件廉价品。 我觉得密阳这个地方是一个讽刺。可能她来到这座城市就是个错误。她想逃离喧嚣的城市,去她丈夫出生的小城过平淡生活。但是脆弱的人总把善良理解得太天真。一个理想主义者努力想要走出悲观的阴影,就把自己放逐到一种绝对的生活状态里。因为理想太绝对,所以后来当这种生活状态出现偏差的时候,她的整个精神世界也坍塌了。 那个男人是她在密阳遇到的第一个人。他似乎是带着一种敬畏在靠近她。他甚至都不太敢承认自己喜欢她。直到最后我们也无从得知他到底有没有走进她的生活。也许他不懂得正确的方式,但他是那个小城里,唯一真心对她的人。尽管包括他母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痞子,一个痞子的真心能有多少价值呢? 这个角色其实是非常值得回味的。因为自始至终,导演都没有拔高他任何。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到不像是一个出现在电影里,却又不为电影背负任何角色意义的人。 很多影片都会使用戛然而止的手法来结束。有些纯属故弄玄虚,而《密阳》是我至今看过的影片里,用得最恰倒好处的。因为随着电影的进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脆弱和茫然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导演给出任何的结局都会使人沮丧。所以他关掉了镜头。把所有未决的命运都丢在了那片阳光里。

 4 ) 阳光密集的地方

33岁的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幼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密阳,开了一家钢琴学院,打算展开一段崭新的人生,不料再次遭遇一次痛不欲生的经历。好在,在这个小城市里,还有一个如密阳城一般的平凡男子宗灿(宋康昊饰),追随着她的足迹,守候在她的身边

该片中除了主演其他的演员都是第一次演电影或者是新人。其中扮演药店店长的李润熙、不动产社长金宗秀、牧师吴万石、朋友金永三等,他们是在当地虽然都获得过很多奖项的戏剧演员,但演电影还是第一次。导演在选拔演员的过程中更在当地找了些与影片相关的职业人。

片中描述基督教的戏很冷静客观,其中最有杀伤力的段落是女主角感觉受骗后的一系列“报复”;但又没有刻意把牧师描写到下作不堪的程度。这些都是有趣而微妙的平衡。

该片不是一部反宗教电影,也不是一部爱情片,甚至也称不上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它只是一部剧情片,探讨的是信仰问题

 5 ) 舒琪:《密陽》笔记

- 單以《密陽》一片的成績論,已足斷言李滄東是當代亞洲影壇最出色的導演。
 - 能夠生產一部像《密陽》這樣的電影,並且獲得國家與國民的尊重與重視,也足證韓國電影無論怎樣過熱過剩,已無愧於本土的歷史與文化。
 - 《密陽》不是一部反宗教的電影,絕對不是。它甚至從來沒有質疑過宗教(有過質疑的是片中的人物)。它探討的是信仰(faith)的問題。不獨是對神的信仰,還有是對人的信仰。
 - 探討的意思就是提問,審視每一個可能性。信仰是一種必須經過scrutiny的自主的選擇。沒有質疑的信仰只是一種盲目的迷信。它又是一種責任的承擔,而不是一種對神的依靠或仰賴。明乎此,申愛(全度妍)皈依宗教其實只是另一次的逃避(一如她來到密陽,其實是為了逃避喪夫之痛)。她周邊的那些教徒們,特別是那個藥房的老闆娘,都是盲目的迷信者(李滄東不是沒有他的幽默感的:有什麼比藥房更適合來比喻這些把宗教當作止痛藥來販賣的笨蛋?)
- 申愛問:「神在哪裡?我沒看到!」她後來摔倒在地上(李滄東就是一個這樣細致入微與不著痕跡的作者!),抬頭時看到教會的橫額,便以為「看」到了神。諷刺的自然是:救贖其實一直都在她的身旁(那個魯頓得毫不起眼的宗燦),她卻自始至終沒看到,一如最後一個鏡頭裡照在那角落裡的密陽。
 - (是以鏡子 ——「看」的象徵,由頭到尾充斥著電影的每個段落。)
 - 全度妍讚:大概再沒有第二個女演員可以有她的能力與魅力演活這個角色。她讓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申愛那份心如刀割的絞痛。
 - 報導說:她最初接到劇本時婉拒了演出,原因是害怕自己演不來。我猜她是害怕人物的那份痛楚。不是說笑:演這個角色是會死的。就以教堂裡申愛淘哭那場為例。那一聲聲內心像被撕裂成碎片似的嘶喊,你能想像會把演員折磨成什麼樣子嗎?(我想起了林權澤的傑作《天涯歌女》裡那一闕闕道盡了天地不仁的歌曲——同樣的聲嘶力竭,同樣的教人不忍。)
 - 得獎後,在不同的場合,全度妍的回答都是:「我很高興,因為我知道我進步了!」
——不僅是得體,而且是多麼humble的一個演員。
 - 跟她一樣humble的是宋康昊。換上是我們的演員,宗燦的角色恐怕會一個接一個的辭演。因為表面上看都沒有戲演。是宋的謙卑,演活了一個謙卑的小人物的偉大。
 - 可以跟這樣出色的演員合作,簡直是一種幸福,一種blessing。 - 給我?可以死而無憾了。

 6 ) 一个没有希望的故事

遭受不幸—痛苦沉沦—自我救赎—再度爆发—归于平静,电影呈现的就是女主角李申爱这段并不复杂的人生际遇。唯一和宗教扯上关系的无非是申爱在丧子的悲痛中泥足深陷时选择了宗教作为精神慰藉来试图自救,自救虽然失败了,但显然影片的主题并不是攻击现代宗教的虚伪,因为片中的牧师至少在铸成大错之前及时提起了裤子。

女主选择信教。但是还是不足够。罪犯的自我原谅刺破了她信教的虚假。这样的一种罪,和痛苦。女主一度崩溃,自杀自残。应该是被送进了精神科医院接受镇静剂治疗。 最后的片子并没有展现她得到了疗愈。但是展现了创伤的过程。男主真心的陪伴是故事的一抹暖色。 关于创伤,我还是觉得心理治疗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药物也是。还需要主人公自己的求生意志。 孩子的意外死去,不管是片子里的还是新闻现实中的,都是对于生活撕开了一个口子。照拉康的理论,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想象界的破缺,需要象征的东西来填补。宗教是一种。还有其他的。

 7 ) 李沧东,人生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和妈妈一起看完李沧东的《密阳》,看完她一直在追问我,你看上帝就是不存在的,导演是不是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果然被李沧东一语中的,看完这部片子,不信基督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部反基督教的影片,而基督徒看了又一定会很不舒服。李沧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回答的很巧妙,当然曾经韩国文化部部长的位子让他害怕他的回答被人更多拿来做政治上的解释。实际上要说这部片子和宗教无关那绝对是在扯谈。
李申爱死了丈夫带着儿子到丈夫的出生地“密阳”,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的儿子却被人绑票最后撕票,尸体被扔在河里,凶手是儿子的老师。经历到人生最大痛苦的她被当地的一名基督徒传了福音,之后她在宗教信仰里得到了安慰和平静。就在这时她下了一个决定,要去监狱宽恕那名杀人凶手从而宣传上帝的爱和福音,但没想到的是,那名凶手虽然在监狱里但却红光满面,原来他在监狱里也信仰了神,并且得到了神的宽恕。这让李申爱大受打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仰彻底崩塌。之后她做出种种奇怪的行经去挑战上帝的存在。
我觉得此片最巧妙的地方在于他最大程度的暴露了基督教教义中争议最大的赎罪漏洞。
李申爱信仰上帝,因此她觉得要“爱自己的敌人如同爱自己”,所以她才会去选择到监狱里宽恕杀人犯,但问题是这个宽恕只是单方面的,她通过宽恕这个行为得到心理上的补偿,但实际上,她却不认为上帝会宽恕他的,但实际上又是怎么样的呢,李沧东在这里做了巧妙的安排,这个罪人也恰巧信了上帝,这里就进入了基督教"因信称义"里的概念,天主教里讲究功德赎罪,马丁路德改教后被提出的"因信称义"却不同,只要向上帝真心忏悔就能蒙准上帝的恩赦。李申爱信仰彻底崩塌的原因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罪人也可能信仰上帝,并且在她没有宽恕他之前,上帝就可以先宽恕他。于是李申爱质疑如果罪能够轻易就被赦免掉,那么长久以来她忍受的痛苦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里提到了痛苦的意义,这是我觉得本片里李沧东最想表达的一个东西,李沧东很显然觉得痛苦是有意义的,这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隔着车窗仰拍天空,最后一个镜头恰恰相反,是俯拍地面。中间没有隔离物。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李申爱一直在寻找生命意义,她来到丈夫的老家“密阳”,就是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一直寻找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是所有人的目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地过去。李沧东认为一般人觉得人生最大的意义存在宗教里,许多人在人生的某一点中最终会寻找宗教得到依归。然而李沧东更多的想表达的是,不管上帝存在不存在,人生的意义都不在天上,而是在现实里。虽然现实本身丑陋而粗糙,却是生活的基础。但是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李沧东想要抛开宗教去讨论人生命痛苦的意义何在,但是在影片的最后,他自己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结尾 ,我认为并不是大家希望让李沧东给出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于对痛苦意义的追问。
李沧东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做讲座的时候就这样说到,他说他本人不信神,但是有宗教性,他说美国有个机构进行过有关宗教的一项调查,他的问题并不是直接问你有没有宗教,而是问你觉得人生中经历的痛苦有意义吗,如果回答有的话,那就是被认为是有宗教性的人。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他的话,他也会回答有。因为他觉得人生中经历过的痛苦是有意义的。他说他就是想通过他的电影给观众一个答案,对人生经历的痛苦的一个答案。
很遗憾的是,在密阳里,我们看不到这个答案。
如果他想给出的答案是,抽离掉宗教后,人生的痛苦将不再有任何被寄托的可能。它仅仅成了单纯的痛苦,一种无法避免而又绝望的痛苦本身。
"密阳"的意思是秘密阳光,但我更喜欢它另外一个解释,"阳光密集的地方",在《圣经》里《创世纪》永远是最让人着迷的,"要有光",耶和华大声地下达了他的旨意,于是便有了光,光代表的是生命的开始,是生存的希望,正如李申爱第一次来到密阳的时候透过车窗看到的那一屡阳光,她说她喜欢密阳不仅是因为这里是丈夫的家乡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可以在这里重新生活重头开始,而在影片的背后阳光被投上了阴影,然而不再看得见阳光的李申爱最终去哪里找寻她所不断在承受的痛苦的意义。
李沧东狡猾的避开了。

 短评

大韩民族特色主义基督教。

6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较差

归根结底还是韩式的慢动作,只是掺杂了宗教的意味就换了一股味道。似乎有很多东西在讲,也确实讲了不少东西,但每每都点到即止,缺少深度,唯有全度妍的演技堪称精彩。★★★☆

10分钟前
  • Q。
  • 还行

一直装睡,竟然会无法苏醒;假装迷藏,真的能把人弄丢。一个被抛弃的女人,击碎虚伪的空窗,呕出道德的秽物,剪短烦恼的青丝,割破无望的经脉。用肉体引诱虚伪,用灵魂唾弃道德,镜子里如遗像般心死,阳光中似鬼影般复活。密阳站像阴阳门,伴着圣歌有人以为来到天堂,却葬身地狱,可这里并没什么不同。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宗教这个东西根本就是无法自洽的,电影对于人心人性虚伪揭示很有功力。

18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与上帝决裂,与生活和解。

1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惨片,女主演得好。宗教神马的是浮云就对了,现场配乐版圣歌那一幕简直是集体神经病发作……这片似乎在说“男人蠢就蠢吧缺就缺吧低俗就低俗吧只要没安坏心真心对你好就可以了”大脸叔其实就是性子直一点EQ低一点啊……小镇生活太可恨了

22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人在绝望的时候真的需要信仰,但是信仰谁都知道它不是真的…“《密阳》之中的信仰问题,或者说是对于宗教、信仰的怀疑,似与上帝无关。那些揪心的痛楚,那些令人发指的罪恶,仍然是人间舞台的一出苍凉悲剧,在李沧东的镜头中,这样的悲剧依然未有一个了局,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未有拯救之光的来临…”

2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个女人,寻找平静,失去平静,又找回平静的过程。密阳,秘密的阳光。孩子是她的密阳,宗教是无法面对后选择的逃避。最后,生命中的触底反弹,没有原谅、没有救赎,只是找回了密阳。这个女人的心理历程是一个圆,内里有了东方哲学的禅意。

27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B+】电影的主题既非讽刺宗教,也非宽恕与原谅,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错误人生,女主将自身生活的缺陷永远寄希望于他物拯救,先是男人,后是居住地,再是上帝,不断的自我欺骗和逃避终导致一次次崩盘至谷底。“密阳是个什么地方?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差别,人生活的地方哪都一样。”这句台词直指核心。

30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大赞女主角的表演

35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长。

37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重看。在申爱辨认儿子尸体之前,镜头从车里望向天空,与全片的第一个镜头几乎相同,那是他们刚搬到密阳时对这个小城的畅想,之后哀伤的音乐响起,镜头远远地跟随着申爱近乎虚脱的身体,我们无须通过表情得知真相,声音预示了一切。信仰的坍塌等同于生命的重建,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悲恸,而在于冒犯。李沧东的镜头拥有极为强大的自主意识:在申爱濒临绝望的时刻以微弱的速率推近试探着情绪崩溃的红线,在申爱感激于上帝对她救赎的时刻又冷漠而戏谑地拉远,它兀自闪躲或凝神注视,对观众形成如军令一般的感召,正如上帝对申爱的救赎/冒犯。而我们究竟应该接纳还是对抗这股力量?它对此不屑一顾。全度妍完成了一次凯特·温斯莱特《幻世浮生》式的表演。

4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只有恨能让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更坚强的活着,信仰太美反而容易破坏

4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当普通的救赎片去看的,没想到这么丰富、残酷,非常震惊。监狱一场短短几句话道明信仰从建立到突然坍塌的过程,实在久久难忘。给上帝献出自己前,应该不做任何要求吧。韩国作为资本主义已经相当发达的一个国家,基督教普及率也非常高,其实挺难判断李沧东的态度,最后有点“上帝就在身边”的意思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李沧东能把苦情戏拍得这么深刻,简直就是当代伯格曼啊有木有!画外空间的使用太赞了,结尾甚为美好。

4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有时天使是以怪大叔的样子出现的。杀戮你的和救赎你的,都是身边人。可惜人总是不喜欢平视,而总想通过仰望获得解救。

50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他都说已经被原谅了,我还原谅什么?在我还没原谅他之前,上帝怎么可以就那么原谅他了呢?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多数人仅有自救的动机,而没有自救的能力。最后还是要依靠“关系”,抓住他人他物伸出的稻草,尽管正是这根稻草曾经把人推向深渊。

57分钟前
  • 57
  • 推荐

1.全度妍细腻动人的表演牢牢抓住我的眼球,戛纳影后实至名归;2.手持摄影+长镜头+极少量配乐,李沧东冷峻的诗意现实主义;3.含蓄蕴藉的细节处理,反煽情,需全身心融入的观影体验;4.有反基督教成分,但李申爱在苦难,虚荣,宽恕与仇恨中的心路历程更重要;5.结尾对角落一缕阳光的凝视,大爱。(9.0/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阳光、白云、蓝天,她选了个好日子去刺杀上帝。踢开门,她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上帝露出笑容,手上拽着用来算命占卜的塔罗牌,恭候她多时。

1小时前
  • 科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