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武者

喜剧片日本2006

主演:冈田准一  宫泽理惠  浅野忠信  古田新太  香川照之  

导演:是枝裕和

 剧照

花之武者 剧照 NO.1花之武者 剧照 NO.2花之武者 剧照 NO.3花之武者 剧照 NO.4花之武者 剧照 NO.5花之武者 剧照 NO.6花之武者 剧照 NO.13花之武者 剧照 NO.14花之武者 剧照 NO.15花之武者 剧照 NO.16花之武者 剧照 NO.17花之武者 剧照 NO.18花之武者 剧照 NO.19花之武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38

详细剧情

  大约三百年前的元禄十五年(1702年),第五代将军网吉实行安民政策,百姓生活平稳。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冈田准一饰)为了寻找杀父仇人金泽十兵卫(浅野忠信饰)远离家乡,从信州来到了江户。但他剑术差矣,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报仇。  宗左卫门在一间破旧的小屋中落脚,开了家小私塾糊口度日,宗左卫门对住在对门的美貌寡妇纱枝(宫泽理惠饰)情愫暗生。后来宗左找到了金泽,然而仇人已经放下了杀人的刀,与妻儿过着普通的日子,宗左开始思考复仇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边,赤穗藩的武士来到这一带潜伏,伺机为含冤切腹的领主报仇。都是为了复仇的他们,会得到什么结局呢?

 长篇影评

 1 ) 闹剧

看着提不起精神,越看越困,一场闹剧,还有点无聊。虽然表演不出采,但美女酷哥还是发挥了作用的,支撑着我沉重的眼皮坚持到结束。

全片可以用片中和片尾都说的一句话来概括:花儿凋落只是为了来年盛开。只不过这有我们古代豪杰大侠的那句经典吗?老子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2 ) 复仇是一门最好的生意

       最近都在刷是枝欲和的电影,上午看完《幻之光》,想着是枝欲和的风格果然是如此地沉郁、克制,探讨的主题总是如此沉重。正如B站上一个网友的评论所说:“是枝欲和的电影看得懂会治愈,看不懂会致郁”,深以为然。然而,当我晚上点开《花之武者》的时候,就被完全不一样的画风所吸引,片头欢乐的配乐还一度让我以为打开的方式不对,有其他的视频背景音乱入了,结果全片看完收获还是不小。当然像我这样的脸盲看到演职员表上有冈田准一和浅野忠信的时候,又再次小小地激动了一把,心想难怪这几个武士都这么帅,尽管生活在贫民区,可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清秀气质散发出来。
       本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讲述了大约三百年前的元禄十五年(1702年),第五代将军网吉实行安民政策,百姓生活平稳。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冈田准一饰)为了寻找杀父仇人金泽十兵卫(浅野忠信饰)远离家乡,从信州来到了江户。但他剑术差矣,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报仇。 宗左卫门在一间破旧的小屋中落脚,开了家小私塾糊口度日,宗左卫门对住在对门的美貌寡妇纱枝(宫泽理惠饰)情愫暗生。后来宗左找到了金泽,然而仇人已经放下了杀人的刀,与妻儿过着普通的日子,宗左开始思考复仇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边,赤穗藩的武士来到这一带潜伏,伺机为含冤切腹的领主报仇。全片围绕复仇这一主题展开,有意思的是,片中出现了两次“扮演”的假复仇戏。一段是为了庆祝某个节日,宗左和纱枝母子正在对峙,结果被真正的来自赤穗藩的武士看到了,于是宗左被武士们追着逃跑了。从这里开始,喜剧氛围越来越浓,虽然他们依然在一本正经地探讨复仇的计划,但武士片中本该有的死亡的阴冷气息渐渐消失了。还有一段是接近片尾的时候,宗左为了给家里的族人一个交代,拉上邻居们上演了一出并未真正发生的复仇戏,成功地化解了宗左的尴尬和两个家族间的世仇。
     在我心里,无论国产武侠片还是武士片,复仇是这些类型片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对仇恨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不同的影片类型。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港产武侠片里,一直注重强调的是复仇的正义性,有些影片直接以“报仇”“等词为标题。而复仇往往与另一个名词”救赎“相对应,在武侠片/武士片的设定里,冤冤相报是一个无解的环,要中止仇杀,只有两种方法:要么复仇者放弃复仇,如本片中的宗左;要么是仇家良心发现,自动赎罪(这往往涉及到下一代之间的纠葛),如《哀》。记得笔者曾经问过李行导演,为什么一部讲述复仇的故事要命名为”哀“,一般来说复仇成功后尽管不是太喜,但是也不至于太哀。李行导演回答说”片中主角的复仇使命完成了,但是喜欢的人也失去了,无事可做了,难道不哀吗?“细思导演的话,果然在理。
     在本片中,是枝欲和想要告诉观众的其实还是他心中一直坚信的一个信念吧,那就是:生活要有意义,如果一直背负着仇恨活着,享受不了下围棋、读书写字的乐趣,那样的人生岂不是比傅红雪更悲惨?所以,当影片最后武士吉右尴尬地离开贫民区的时候,纱枝说了一句:“他终于可以教他儿子编草鞋了”。在这位女性的眼中,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或许这正也是导演的态度:生活中固然有仇恨,但是活下去更需要勇气。所以当看似愚蠢的贫民制造出各种带着“复仇”烙印的糕点出售,并将武士的居住地作为“旅游区”,同时高声宣称“复仇是门好生意”的时候,我相信观众会心一笑之后看到的是隐藏在荒唐幻觉背后的真实。毕竟,活着/填饱肚子最重要。忽然明白《幻之光》里女主角由美子一直苦苦寻找前夫的死亡原因时,其丈夫对她说的那句话:当在还是漂流觉得孤单的时候,就会看到一束来自远方的光,召唤他回家。其实,那一束光何尝不是生之光呢?只有对生活还有一丝丝眷恋,就该勇敢地走下去。失去虽然是注定,但是向前看,珍惜现在和未来未尝不是更大的幸福。

 3 ) 不错

今年日本片子还少,看着有古装戏的,我就挑了一部。我发现日本女人穿起和服就是漂亮,气质优雅举止大方。怎么着就过渡到现在我一想起日本女人就想起AV女郎床上虚假的叫床声呢?

  

里面女人穿了紫色的和服,别提多美了,妆化的淡淡的,与樱花一样清淡却让人过目不忘。笑起来矜持内敛,走起路来脚步轻盈和菜菜子“美女与野兽”里一下下捶桌子大叫八嘎形成鲜明对比。“东京爱情故事”中礼美到延续了传统审美,可惜塑造了那么不知深浅的人物形象,留下千古骂名。小雪在“最后的武士”里面尽显温柔,只是带了些悲凉,有顺从天命的嫌疑。看来,我期待快乐的日本女人,单纯美丽善良的日本女人。想想,这是我衡量女人的标准尺度吧。

  

片子自然还是讲武士了。日本人拍武士跟我们拍武侠差不多,都是个情节,只是这片子是讲一个最终放弃了复仇的武士,安心过田园生活,给孩子教书“一无是处”的武士。片子很幽默,大家笑声不断,发现韩国人的幽默还是有不少日本人的影子。大家都是亚洲人,互相借鉴吧。

 4 ) 樱花飘落的理由——《花之武士/花の武者》

http://mov.blogbus.com/logs/2006/12/3955156.html
2006-12-02

樱的花瓣不会自然凋谢,而是在绚烂的绽放之时,随风飘逝。

于是,自恋的武士们以樱花自喻。死有轻如鹅毛,重如泰山,艳如樱花。从分量上来说,樱花还不如鹅毛,但更具悲剧感。——周爷爷早说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樱花之死带着武士道的骄傲,并以仇恨为动力代代相传,恩恩怨怨不知何时了。

《花之武士》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武士如何为父报仇的故事。但影片努力探讨的,却是复仇之外的东西。——父子亲情、武士的定位、以及死的价值。

对传统的武士而言,他们遗愿就是下一代也能和自己一样,荣耀地殉道。所以,在他们眼中:樱花飘落,是为了明年还能再飘落。。。

男主角最后接受的观点的却是:樱花飘落,是因为知道来年还能再次绽放。

前者看重死的形式,后者看重生的价值。

翻来覆去,都在托物言志。

在我看来,樱花飘落是因为爱上了风。挣脱一切,洋洋洒洒,只为一段与风共舞的浪漫时光,颤落的香,直渗泥的脊椎,乃她最刻骨的心动。(此观点与本片无关-,-!)
爱可以弥补生的缺憾,恨却无法粉饰死的完美。
落花有情,死而不已。

 5 ) 《花之武者》

这是是枝裕和执导的第五部电影。2006年上映。这部电影不如他执导的其它影片那么出彩,把背景也放在了18世纪的幕府时代。不过一如既往,仍然展现了是枝裕和对于生与死这个主题的关注。

讲的是武士宗左替父报仇的故事。宗左稍会剑道,本质上只是个白面书生。父亲在与人打斗中身亡。为了遵从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家族的荣誉,他到伊豆去寻仇,也真的找到了仇人,可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纠结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古老的命题中。最后他选择的是和哈姆莱特相反的做法。与之相对的另外一条主线是一位领主被一个老头所杀,这个领主的粉丝团也在谋划为领主报仇。结果是趁夜晚出奇兵杀了那个老头,随后这46个人统统切腹。

武士道精神是从十世纪起便流行于日本武士阶层的一种道德规范。犹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都是为贵族服务和献身的。所不同的是骑士精神没有那么死心眼。武士道尊崇八个字,按重要性排名为:名,忠,勇,义,礼,诚,克,仁。意思是名誉最重要,正义不正义就无所谓了。到了幕府晚期,武士道精神逐渐走向衰亡。如影片中的人物所说:“武士既不种田也不卖货,武士的存在就是活着、索取。还有在战争中杀戮。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武士却还在,他们就是麻烦的根源。”实际上,所谓武士道精神对当权者来说,一直是维护统治的一种精神工具。连年的战乱,需要有这么一批人为他们充当炮灰,夺取和维护政权。对武士来说,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武士道提倡“对死的觉悟”,淡然面对死亡,轻视生命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本来到了影片中所处的1702年,武士道精神已经衰微,可到了二战时期,又死灰复燃。于是有了无数的切腹自杀行为和“神风特攻队”,尽显疯狂。也体现了日本民族那种原始的愚蠢思维。

影片中详尽的刻画了宗左对于复仇的思考。他犹豫不定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剑道技不如人,也不是由于临场发挥的紧张,而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武士道精神中所宣扬的死后那个世界的不可知。他的家族中,族长、叔叔和兄弟不断的催促他去复仇,告诉他:“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武士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而他自己对这种血腥的“风采”毫无兴趣。影片中的族长满怀深情的教导他:“宗族给你的月俸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此时,宗左略感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族长:“月俸?”马上镜头转向了那些虔诚念经的亲戚们。可见在当时的复仇行动中,也有不少的潜规则。宗左的月俸不知道叫哪位丧失信仰的亲人拿去中饱私囊了。这更增加了宗左对于复仇行动的怀疑。

宗左喜爱围棋、喜欢养鸟,喜欢孩子。暗恋着一位寡妇。他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和村民们一起演戏、洗井。这些都表明着她对生命的热爱。当他养的鸟被猫咬死后,他和孩子新之助一起埋葬了那只小鸟。新之助问他:“宗左君,你说,你的鸟会变成怎么样呢?它会一直埋在地下吗?又冷又黑,它肯定是不喜欢的。不知道我爸爸在下面怎么样了?”宗左安慰新之助说:“我们来祈祷吧。你爸爸能温暖的待在某个地方。”他由鸟想到了人,甚至想起了他并不那么仇恨的仇人。又想到了自己。一方面,他要遵从长辈的遗训,尊重传统的观念,维护家族和个人的荣誉,而这种荣誉感对于当时的所有人都是无比重要的,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这种毫无价值的复仇感到厌恶,并怀疑死后的“人生”将是怎样的。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对话,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说出了编导想说的话。

宗左说:“我希望至少要死得像个武士,像樱花那样高洁。”

旁边的村民马上找补了一句:“我想樱花之所以会散得这么美,是因为来年会再开。”

是啊,樱花散落之后还会再开,人死之后剩下的就是一片虚无。永生的极乐世界只存在于宗教的教义中,至少当代科学还未能确凿证明另一个供人投胎的宇宙的存在。伊豆这个贫穷的山村,尽管人们衣衫褴褛,尽管自己家的纸拉门破败不堪很难打开,尽管周围都是些不识字的村民,可这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有自己心中的所爱,有生活的寄托。为什么要为了那个不可知的世界,为了无限循环的血亲复仇轻轻的断送自己的生命呢?最后宗左利用了自己的机智,巧妙的处理了这个难题。如那个寡妇所说“我们各自都有对待仇恨的方式”。还算圆满。

另一条线索中,那些疲于奔命的武士们同样生活在忐忑不安中,每日纠结于荣誉和对死亡的恐惧中。甚至把村民的演戏也看成“嘲笑我们神圣的复仇”。神圣的结果是46个人杀一个老头,并不得不依次切腹。他们的死马上为那个地主抓住了商机,感到“复仇有益于生意”。造出了此次行动的衍生产品“复仇馒头”。使得这种神圣变成了可笑的闹剧。

我想,是枝裕和的本意就是否定那种荒唐的武士道精神。

我喜爱的寺岛进扮演那个临阵脱逃的武士,一如既往的出色。

影片的音乐是欢快的,恰如其分的渲染了影片的喜剧效果。画面也很美,再现了十八世纪日本乡村的景象,犹如一幅淡淡的浮世绘。

本人评分:7.0。

 6 ) 《花之武者》:全新的时代剧,全新的是枝裕和

十年前,凭借一部《幻之光》,初次执导电影长片的是枝裕和出现在世界电影人面前,在那之后的另外三部电影作品,《下一站,天国》、《距离》、《无人知晓》,无一不是在讨论现代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与社会的现实境况,然而,就在世界影迷为是枝裕和的独特手法追捧至极时,保持这种风格近十年未变的他,突然峰回路转,竟然拍摄出了一部轻松幽默的时代剧作为自己的第五部电影导演作品,人们惊讶之时,恐怕心中还有一丝丝期待。

细看是枝裕和的前四部作品,影片中总洋溢着纪录片的模式,《下一站,天国》中镜头平放于桌面,一个访问者接着一个访问者慢慢的叙述自己的故事,这与纪录片方式无异,拍摄时几乎不使用人工灯光,而都依赖自然光,尤其是《距离》中摄影机跟随主角们进入森林中一起寻找被废弃的小屋,此时天几乎全黑了,而观众一点其他的光也看不到,较少的台词,加上有时镜头平静的出奇,总是给人以一种沉闷之感,在《幻之光》中观众似乎已经完全感觉到冬日海风的冷,甚至画面大多缺少艺术美感,似乎导演从来都不追求这样的感觉,还有很多镜头都使用手提摄影机,看似简直是随机拍摄下来的,影片主要颜色基调常常即单一又灰沉,在《无人知晓》中总是半黑的灰色夜晚,若是接受不了的观众,恐怕早已昏睡过去。然而,就在《花之武者》的正片刚刚开始时,我们就已经听到了欢快的乡村音乐,以往的影片中是连一般的音乐都少得可怜,然而随之而来的镜头,是一张刚睡醒的傻傻的脸,明显的幽默曲调,这不仅是一部时代剧,还是一部喜剧,难道是枝裕和已经转型了?

在堪称经典的时代剧中,影片的主角大多是武士,无论是因拍时代剧而成名世界的黑泽明,还是有剑戟片大师称号的冈本喜八,在他们的时代剧电影中的武士,大多是勇敢无比拥有着超高剑术的英雄人物,要么可以以死相报自己的主公,要么就愿意抛弃妻儿而去战斗,无论是讲述战国时代,还是讲述江户时代,武士的精神一直没有从影片中消失。历史上的元禄年间,47名赤穗武士为死去的藩主复仇,后来切腹自杀的故事,“忠臣藏”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早在18世纪,被改编为戏剧大获成功,到了电影产生以后,又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牧野省三、衣笠贞之助、沟口健二、稻垣浩等都拍摄过“忠臣藏”,至今,这个故事已有八十过次被拍成电影。而今,是枝裕和的《花之武者》中的主角,是一个不仅剑术极烂,而且胆小怕事,打架时要么被打伤得严重,要么干脆就逃跑,整天只会在房中教小孩子读书写字,却一直抱有为父报仇之心的年轻武士,而且“忠臣藏”的故事也被穿插了进来,这样的故事是不同寻常的故事,这样的电影是不同寻常的电影。

影片依托的背景,是幕府第五代将军纲吉统治时期,当时的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期才一百年,第三代将军在位时期,家光完成了锁国政策,并且大面积屠杀基督教徒,德川家的统治在战国结束后被巩固了下来,大量武士没有了工作沦为浪人,民间百姓的生活平静无风,亦或者说是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当时的纲吉不理政事,只是一心沉醉于传统歌舞的情调之中,身无子嗣,听信了法师的片面之言,就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生物怜悯令”,命令全国上下都要爱护犬类,制造了历史的大笑话,《花之武者》的故事就发生在一边是传统的忠臣藏,一边是狗变成神,两者中间的一条破败的民家小巷里。

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为了寻找杀父仇人来到江户城,然而三年过去了,仇人依然没有找到,他只得住在破烂的小屋中,每天教孩子们写字,前额的头发也已经太久没有刮过了,而某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仇人,就在他拔剑的那一刻,他突然开始对复仇与武士精神产生了怀疑,在贫穷而又快乐的邻居的影响下,最终他用爱代替了仇恨。

可以说这是一部复仇片,影片中有“忠臣藏”的复仇,也有宗左的复仇,导演的立场放在了在宗左的邻居纱枝身上,她的丈夫被复仇者所杀,但她并未让自己的儿子将来也变成一个复仇者,她认为即使杀了仇人也不会让死者感到欣慰,而活着的人的一生也会被复仇所害。宗左是一个剑术不佳的人,但他心想复仇,他觉得即使未能杀死仇人,被仇人杀死了,也算是为父亲尽了复仇之力,而他的这一正统思想,却遭来了邻居们滑稽的反对,因为无论是多么无知多么贫穷的人都会知道生存是最美好的,这种反“樱花之死”的传统武士道情结,也被纱枝打破了,武士之死正如樱花在盛开时的飘落,然而樱花的飘落仅仅只是为了来年能够更美丽的绽放。宗左是被感化了,同时他又感化了一个赤穗武士,在进攻之夜离开了其他武士,而只为能够活在这世上,与家人在一起,有时间教儿子做草鞋。一个人为了能像武士般的死去而拥有武士之名,并使其儿子同样拥有武士的地位,这样用生命换来一个名分,哪如与家人平淡地度过一生幸福?

虽然宗左并没有死,但影片仍有另外46名武士的死,是枝裕和的片子往往缺少不了死亡,《幻之光》中自杀的前夫,《下一站,天国》就是一部全是死人的片子,《距离》中发生的中毒事件以及邪教成员集体自杀事件,而《无人知晓》中妹妹的意外死亡更加能取得人们的同情心,从这些死亡中来看,是枝裕和越来越给观众以希望,由小小的幻之光到冈田准一的微笑,完全是对未来生活的肯定。

 7 ) hana

对于总爱拿本国文化开刷的日本而言,《花样奈穂》并不能算是个异类,江户时期的武士故事,加上一点日本的历史背景和人与人之间的小情调,但却在我这一个月像是完成任务似的没日没夜的电影沼泽中,忽而犹如一股泠然之风,吹得我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我不得不说,是枝裕和,我喜欢你。

曾和人争论,拍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记得我那时一脸认真地说,为什么电影要一直给人以黑暗的不快,为什么要把所有人性的卑劣面暴露干净,而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文艺圈的前辈告诉我,因为这不是艺术家的工作,艺术家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负责解答问题。And then? 伯格曼个人独裁似的压抑,戈达尔让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新潮,法斯宾德一眼便看底的绝望,那些电影,给我造成的可怕影响就是,还未过半我就忍不住按暂停键。当看电影成为了一种痛苦时,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一部分也在慢慢地流失,我开始变得为文艺而文艺,为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为了一切不存在的目的而去实现一些不存在的价值,我不想说这就是我要寻获的感受。

我觉得我希望的电影并不是如此。记得庄在上星期的电影节伯格曼影展《野草莓》后,告诉我基本上是要逃离地走出电影院,那种压抑实在无力承受。基本上,我们有类似的感受,并不只是因为我们同身为女人。然后我们笑着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还是我们的贾同学好。是的,大西洋另一岸的贾木许,北美的开阔大地给了喜欢电影的人更多冲破个人情绪的条件,当人不总在弹丸之地左右徘徊时,他就像庄子所说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生命变得可爱起来。所以当我们的文德斯开始也在这块土地上寻找出他的爱与激情时,他的电影已经不再局限于《柏林苍穹下》那还是带点个人主义的小悲观情调,从心底散发出的温暖是我对这位德国老头的崇敬与喜爱,而电影应该就是如此,能让我寻找到我愿意为之努力下去的动力。

如此废话了两段。该是正题的时候了。

日本如欧洲一样也是个弹丸之地,甚至是到了孤立无援,独自挣扎的地步。往往这种地方的人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绪,一种有如欧洲人般的自恃甚才,越来越多的贵族,越来越小的圈子,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逼入了一个绝小的境地,将自己看成了最高等的人种,所以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们常常不晓得自己该做什么,因为做错了一步都是罪过。而另一种情绪则如日本人,谦卑到极致。我曾开玩笑地说,我一直以为从美国乘飞机去欧洲要横跨整个太平洋加亚欧大陆那么远,原来我是一直拿着中国人出版的地图在看,永远是把中国放在最中间的地。而在世界其他国家通用的地图里,左起第一的是美洲大陆,然后是隔着大西洋的欧亚大陆,然后最右边的无不例外的是日本。这只是个引子,人人都会这么看地图,因为很寻常,但是日本人却不怎么看,他们不会像国人那样硬是把自己放中间重新排一下格局,而是把整个地图竖起来看。这样的话,照日本人自己的说法就是,世界犹如一个弹子球机器,这个弹子从最上方的美洲大陆开始往下走,经过亚欧直到日本,将所有的文化传播而来,而日本自身本没什么文化,它所要做的就是接纳,在日本之后便是茫茫太平洋,他们感觉自己就是身处世界尽头这个冷酷仙境中,时刻保持着对自己的谨慎观察与反思,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整个世界遗弃于深不见底的海洋中。日本人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活了这几千年,期间的忍让与酸楚也只得他们自己获知,但在这种独自支撑之下,他们却创造出了一种异常统一而又标志性的文化,那就是武士道。

我相信没有一种文化会像武士道一样在世界范围内被研究得如此之多,日本自己有新渡戶稻造写的《武士道》,美国人本尼迪克特在二战后写了一本《菊与刀》,中国人戴季陶于中日战争期间写了《日本论》,这三本书从方方面面阐述了日本文化的根源,而基本上日本所有的文化基础都脱胎于武士道精神,忠诚与正义。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这只是一个背景。《花样奈穂》里用到了这个背景,一个在整个日本都非常流行的故事,《菊与刀》中也曾经提及的“忠臣藏”。江户时期,浅野長矩和吉良义央对立,然浅野含冤切腹自杀,浅野死后,其家臣大石率部46名夜袭吉良侯为主公报仇,成功后集体剖腹自杀,此即史上著名的“忠臣藏”故事,亦为武士道精神的极致体现。

日本电影有很多是说武士道的,比如《武士的一分》、《最后的武士》,还有黑泽明的一系列武士道电影,都给人一种悲凉壮烈之感,但是枝裕和不这么说故事,他强调美感,这个美感不仅是在于拍出樱花凋零时的伤感,而是要点出樱花坠落是为了来年开得更美丽,导演借剧中人的口说出了他的想法,电影中间时有一句台词,“动听的故事能让花开却不能结果”,然后结尾处又有一句,“花开得不错,但结的果好奇怪。”我想看到这时,是枝裕和大概挺得意,他要拍的就是一个结出怪果的电影,一个异于武士道精神,并且向武士道提出质疑的电影。说得直白点,他就是在拿自家文化用现在的眼光来调侃。整个片中充满了时不时的幽默气氛,冈田准一那张美少年似的脸放到了此处变成了一个性格柔软的武士代表,在报仇与否的情绪中左右徘徊,还记得一开场有人问冈田,你有没有想过报仇的代价,冈田想都没想就说,最多就像一个武士那样壮烈地死去,那人看了一眼不谙世事的冈田,冷冷地笑了一声说,别以为你对死已经有充分了解,就在你现在坐的地方曾经有一人杀了自己的父亲,血流了一地。做什么事前,先把最坏的考虑清楚再说。一番话吓得冈田噤若寒蝉。

中间有一段有关樱花和武士的对话,是整部电影的焦点,当然这是一部拍给大多数人看的电影,自然不会像有些电影那样,导演躲在幕后偷着乐看着观影者煞非苦心地揣摩其用心,简直有如警察与小偷间的关系。

那段对话如下:
A说,樱花只有在坠落时才受到祝福,当一个武士将死时,他会希望自己如樱花般优雅坠落。
B说,樱花优雅坠落,是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明年会再开,否则,它们是绝不会放弃的。

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是否真的值得推崇。那些武士出生入死,换来的真的就是所谓的忠诚与道义吗?当冈田寻找到自己的杀父仇人后,看见了在自己心中已经消失不见的仇恨,他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报仇,如果这就是一个武士所应该做的事,那杀害他之后,对方的孩子再会抱着报仇的心活下去,这真的是正确的事吗?冈田整部戏中就被这个绕来绕去的问题缠绕着,只是有点喜剧色彩的是帮他解开这个心结的是个女人,难道是说男人遇到了爱情就都突然回归了人性,开始变得柔软和敏感了,还是电影故意要如此安排的。总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心想要报仇的冈田在善良的女人和天真的孩子面前,用围棋的思路终于揭开了内心忠义的矛盾。一个大特色的灿烂微笑顿时定格在影片的最后一幕上。

顺便说一句,片中配乐总让我想起欧洲中世纪那些滑稽的宫廷戏。大概是是枝故意的吧。

写着写着就沮丧起来了,我觉得我很废话,而且没有章法。权当消遣了。但写的时候还真的有很HIGH的状态,大概是遇到了我最喜欢的文化观点,我喜以文化去看人,而不是以人性去看人。

还有,日本人如此无畏的自嘲精神大概也是我所喜欢的吧。正所谓潜得深,飞得远。很开心的一天,因为一部好片。冈田准一这男人,也真是好看到不行。

 8 ) 轻喜剧水准。

有趣的地方
1 那群成功复仇者的故事出自《忠臣藏》,但在这部电影里的版本却有新的诠释。
2 宫泽理惠那对母女,心中都知道丈夫(父亲)是已死,且多半是为仇人所杀,但都打心底里放弃了复仇,而是把那种仇恨化为继续生活的力量和勇气。所以在片尾那出哭丧的戏里,母女俩也算是假戏真做了。
3 片子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和平年代武术没用了,所以有学堂而无道场,甚至剑道也被街头格斗技所鄙视。但在片尾,由于两个复仇都让大家捞了不少好处,尤其是社会上对《忠臣藏》的那场复仇的赞扬(其实也就是热炒),让孩子们也再次学起了剑道(也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游客做的排场),只有宫泽的孩子在一旁坐着。百姓们奇怪的小市民心理被拿出来调侃了。

日本导演一般没有中国导演那种非要把道理直说的习惯,但这次是枝虽然不是很着力,但这方面还是没失格。
片头人物出场拍得太乱了,用声音来做主线,没有交代清整个贫民窟的结构(我们可对日式居住结构不熟……),直接影响了后面全局上对人物的理解。哎……毕竟只是个轻喜剧嘛。

雪地里的那场“复仇”归来和前取复仇的戏,把镜头集中在脚和背影上,搭配俯拍的全景,拍得最为漂亮。

 短评

落个英雄的名声,还不如放弃仇恨做个普普通通的人活下去。

8分钟前
  • 王大大
  • 推荐

小人物的幸福生活,是枝裕和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平淡中见温情

11分钟前
  • chains
  • 力荐

如果写篇影评的话,题目应该叫做“别闹了,是枝裕和!”看片过程中不时得停下来笑一会儿,所谓“没有英雄的时代剧”,搞笑程度不亚于北野武,深刻程度甚至更胜一筹。主场景是江户时代贫民窟,服装置景大赞。剧作一流(尤其矛盾结局方式)。虽然影像或者题材都不算是枝裕和的调调,但是节奏不会错。

1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恶搞片??角色选得太失败了,冈田准一和宫泽理惠火花为0,加濑亮和夏川结衣火花为-100。真正的看点在香川照之、古田新太等一干大叔配角~

16分钟前
  • 豆牙丸助
  • 较差

不敢相信是枝裕和的电影也会让我如此不喜欢。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20061030 1230 bc

20分钟前
  • 公園仔
  • 推荐

原来四只君也拍过肥皂电视剧,还是古装喜剧呢。

2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反类型武士片。略囧。是枝裕和还是专心拍生活类的好,时代剧也是披着武士的外衣而已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我不喜欢主角克服弱点,保护家庭及拯救世界这类的情节,反而很想描述英雄不存在、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脏汗的世界突然展现的美丽瞬间。这种时刻需要并非咬紧牙关的硬气,二十可以得到他人协助的弱点不是么?欠缺并非只是弱点,还包含可能性,能够这样想的话,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会因为不完美儿变得丰富起来。——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小小贫民窟

32分钟前
  • 忏聒
  • 力荐

置景,服装,以及注视感

37分钟前
  • 圈圈
  • 还行

7。看完才发现是是枝裕和的,难怪前面有点闷,后面很好看,哈哈,你们看不下去了吧(PS:再一次觉得眼熟但没有认出浅野忠信,几多变)

41分钟前
  • 溪 上
  • 还行

雖然歡快得令人開心,但是不免覺得是枝裕和太過現代和解構主義。與傳統價值的踫撞收不到皆大歡喜的結局,所謂“借古諷今”浮于表面,立場更是岌岌,有點四不像的尷尬....爲什麽非要向古典回望不可?我始終覺得《幻之光》乃是枝最佳出路也

43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冈田准一 ,浅野忠信,宫泽理惠

4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007年5月6日

53分钟前
  • 司岱朴
  • 还行

应该是我最不喜欢的是枝裕和的作品了,看睡过去了,比较无聊。

54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卡司都是爱啊~香川大叔大好!凸额你的额头太抢镜了

55分钟前
  • 阿鲁鲁~
  • 推荐

被武士道束缚的武士。为了自己的意志快乐生活的贫民。冈田准一这部演得不错。

56分钟前
  • 阿泽
  • 还行

没的说。

1小时前
  • 乌鸫
  • 推荐

感谢老高。

1小时前
  • 展世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