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好运

剧情片美国2005

主演:大卫·斯特雷泽恩,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乔治·克鲁尼,杰夫·丹尼尔斯,小罗伯特·唐尼,弗兰克·兰格拉

导演:乔治·克鲁尼

 剧照

晚安,好运 剧照 NO.1晚安,好运 剧照 NO.2晚安,好运 剧照 NO.3晚安,好运 剧照 NO.4晚安,好运 剧照 NO.5晚安,好运 剧照 NO.6晚安,好运 剧照 NO.13晚安,好运 剧照 NO.14晚安,好运 剧照 NO.15晚安,好运 剧照 NO.16晚安,好运 剧照 NO.17晚安,好运 剧照 NO.18晚安,好运 剧照 NO.19晚安,好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9

详细剧情

  这部电影记载了上世纪中叶美国一场轰烈的政治抗争,此次对抗冲突是美国新闻界和政治史册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在冷战的背景下,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 Himself)作为新兴政治人物崛起,他以反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而闻名。麦卡锡用强硬的手腕,搜集国会内的共产主义分子资料,实行高压的政治迫害,意欲掀起席卷政坛的反共风潮。  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爱德华(大卫·斯特雷泽恩 David Strathairn饰)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个政治阴谋坚决抗争。他们用自己的新闻理想、新闻阵地,毫无退缩地与麦卡锡主义对抗到底,并把这个丑陋的政客拉下政治舞台。爱德华和他的同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长篇影评

 1 )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很自然地想到南周1999年的新年贺词.

相对于中国的记者们,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做这些报道所背负的压力,简直就不是压力了.
我们期待着没有censorship的那一天.

附:南周1999年的新年贺词.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象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与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那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他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有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泪珠,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2 ) 《晚安,好运》和爱德华.默罗

这是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草原上经历了一场大火的吞噬,最后的水源也已干涸,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宣告终结。”当一个忠厚老实略缺磁性的声音说出上面这些话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没错,国嘴赵老师。他的声音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代言。在影像资源匮乏并且被垄断的时代,他成功的成为了一个国家级的传声筒。扯远了,今天要聊得也是一国嘴,不过是美国的国嘴——爱德华.默罗。

电影《晚安,好运》是好莱坞著名光棍乔治.克鲁尼执导的一部以爱德华.默罗为主角的影片,影片集中反映了默罗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次战役,和参议员麦卡锡的斗争。整部电影以黑白为基调,大量采用了当年的纪录影像,试图重塑这个伟大的新闻工作者在那段岁月里的形象。

1908年4月25日,默罗出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的基尔福德郡,废奴主义家庭赋予了他追求真理的无畏。1930年,默罗从华盛顿州立大学毕业,到纽约国家学生联合会工作,随后又就职于国际教育协会。1935年,默罗进入CBS,两年后奔赴CBS在伦敦的欧洲部,负责报道二战时的英国战况。而正是在伦敦的广播,为默罗赢得了声誉。正是他,在德国轰炸机在头上隆隆飞过的同时,为美国的人民带去了欧洲最新的战事消息,激励着那些还相信正义最终会胜利的人们。

战后回国默罗刚进入上层不久,他便辞职重操旧业,继续回到无线电广播话筒前,同制作人弗雷德•弗里恩德利一起创作并主持了系列广播节目“现在请听”。由于默罗的节目广受欢迎,随后他又登上电视银屏,主持了新闻节目“现在请看”。也就是在这档节目里,他对当时主持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参议员麦卡锡进行了可能是新闻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挑战。

麦卡锡和麦卡锡主义可能是美国现代政治史上最丑恶的一幕,他的方针和所采用的方法非常类似于我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运动,对一个有着近百年民主政治历史的国家,一个从建国之初就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宗教和信仰自由的国家来说,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个伤疤。但是,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却不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它的出现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遏制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对外推行“冷战”政策。与此相适应,美国加强了对国内的控制。1947年3月21日,杜鲁门总统颁布了第9835号行政命令,即《忠诚调查法》,成立了联邦忠诚调查委员会。先后有250万公务员、300万武装部队成员、国防订货厂商300万雇员受到了“忠诚调查”。根据美国国会陆续透露的材料,受到“忠诚调查”的美国公民,累计有1300多万人。正是这种对意识形态分歧的防微杜渐,成为了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历史契机。在防止左翼势力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方面,美国的政治界恨不得穿上防护服来躲避。值得注意的是,《忠诚调查法》是由民主党总统杜鲁门颁布,但麦卡锡却是共和党的参议员,所以说,麦卡锡主义的最终兴起,不是某个政治势力决定的,而是潜移默化中最终自然兴起。麦卡锡本人不过由于其过于有代表性的行为成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作为政治人物的麦卡锡,有着致命的缺陷。好大喜功,而且总是言过其实并常有不实之词。但那种疯狂的叫嚣和对紧张气氛的极力渲染却在无形中对民众形成了催眠,使得他能够畅行无阻。整个美国似乎都相信,如果没有麦卡锡,如果没有他的那些调查,那么这个国家迟早会成为苏联的下一个加盟国。

而这时,以默罗为代表的一批保有理智和智识的人站了出来。默罗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对麦卡锡的一系列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这样说:“对反对参议员麦卡锡那套做法的人们来说,现在不是保持沉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顾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历史,但我们对后果不能回避责任。一个共和国公民是没可能放弃自己的责任的。”可以说,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因为麦卡锡随时可以利用默罗的话对他进行调查,而事实上麦卡锡确实也这样做了。在这里默罗显示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的节气。由于时代的契机,他成为了千百万人都愿意倾听的声音,可是他没有滥用这种权力,而是用他的思考来启迪那些被麦卡锡张狂面孔蒙蔽的人们。

麦卡锡最终身败名裂,这是注定的。当人们赋予一个人权力来清除异己,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自己也会成为被清除的对象。麦卡锡主义的失败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默罗的声音和他的反抗至少让这个过程缩短了,否则很难想象会有多少人会被麦卡锡罩在网里。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里为默罗素描时说:“默罗本质上是个保守主义者,虽然这点很少有人知道”。我相信,默罗的保守主义在于他相信一些信条,那些建国者们费力构建的理想框架,那些关于自由的信条。这是美国政治的生命,对它保守,也就意味着保存着这个国家的血脉。

现实中的默罗没有被麦卡锡击败,却被自己从事的行业击败。他的节目被缩减,是因为要给娱乐节目让路。人民不再需要义正词严的说教了,他们希望在晚上能够休闲,能够轻松。于是,抽着烟带领大家思考的默罗就这样渐渐消失了。

在《光荣与梦想》中关于默罗的素描结尾,曼彻斯特有点乐观的说:“他的骨灰撒在纽约市波林他自己的农场上。但爱德华.默罗的生命并不是至此为止。埋在该农场的六尺黄土之下的,还有一条新的电视电缆。只要它摆在那里一天,只要通讯广播事业的社会功能还保持着强大的潜力,这个人的精神就还会活着。”会这样么?面对这个甚嚣尘上的时代,我怀疑。

电影中的默罗表情很单调,有点不苟言笑。也许他正在思考自己下一次演讲的内容,只有思考,才能代表着我们还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3 ) 声音与情节完美契合

就音乐而言,作为当时风靡一时的爵士乐,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全片没有背景音乐,但爵士乐的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武器。在每一次莫洛的节目播完后,爵士乐就会响起,快节奏的爵士乐,预示初步取得胜利的果实;慵懒的爵士乐,预示战斗陷入困境。情节的缓急,全得益于音乐的转换。举例来讲,在针对麦卡锡的节目第一次播出后,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都坐在酒吧里整夜狂欢,这个时候的音乐是欢快狂乱的,随着黎明即将到来,音乐骤然安静,所有人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等着次日的报纸,或者说心怀忐忑的等待着主流媒体的审判。
       其次,影片的背景音,也为全片增色不少。每一次节目录制时,我们都可以听到胶片的卷动声。这胶片声出现在沉默的录影棚里,没有突兀,只有和谐。此时此刻,莫洛在想什么,其他人在想什么,导演在想什么。。。。。这些都不重要,胶片声就是导演要表达的所有,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却使得气氛更加紧张。再比如,当大家得知麦卡锡将被参议员调查时,工作室里一片沸腾,可是当弗莱德里接到某个电话并将之传达给莫洛时,场景骤然安静,这一变化直击观众内心,声音的效果比画面更震撼,而随之,我们便得知了唐。霍伦贝克的死讯。再次,人物的对白也别具特色。本片声音简单,大部分是人物对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画面与对白不同步的情节,这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紧张的氛围。而在这些对白中,莫洛的语言最为精彩,在此也突出了他中心人物的形象。当朋友问他在今后与麦卡锡的“对决”中该当如何时,他说到“投石问路,静观其变”;当老板打来电话询问时,他说“我正忙着搞垮公司”;当麦卡锡发言之后,他的反击更加强烈,语言犀利且讽刺十足,机智而幽默,无畏且坚强。
       仅从语言一点上看,我们就可以窥见莫洛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

 4 ) 《晚安,好运》——猜疑年代的光荣与梦想

  一、猜疑的年代

  18世纪末的一天,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端坐着一众神父和红衣主教,他们传看着戈雅的画作。泛黄画纸上是一番狰狞的世界:狞笑的魔鬼,憔悴干枯的女人,因痛苦而痉挛的男人,笼罩着仇恨与无知的薄雾,粗糙土地上苟延残喘的生命。虽然早在15世纪,宗教法庭就开始把异教徒推上火刑架,但是所谓的圣战对于残忍的教廷从来都是不够的,远远不够,他们的势力需要更多献血的祭奠。于是,洛伦佐神父站出来,带领神父们以上帝的名义记录人们的窃窃私语,观察人们的举止,让每个“异教徒”都无所遁形。

 

  这是“戈雅之灵”在开场展示给人们的世界,充满猜疑、质询、信仰规范。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曾这样评价音乐对宗教的影响,“音乐仅次于对上帝的爱,理应被颂扬为人类情感的主人和统治者……再没有什么东西比音乐能和《圣经》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戈雅也用他的画笔记录着他眼中的宗教,巫魔们的夜会,传达着他的疑问与恐惧。

 

  1957年5月2日,美国曾经的非美活动委员会主席约瑟夫•麦卡锡因为饮酒过度引发疾病气绝身亡,那场闹哄哄的 “麦卡锡事件”的影响余波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之后,对此事件的反思一直持续到今日。2001年有金•凯瑞主演的“忘了我是谁”,2005年则有乔治•克鲁尼执导的“晚安,好运”。两部电影正好是从电影和电视两个相似却又不同的行业视角,讲述了身处“麦卡锡事件”中的人们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查,众口一词的指控。他们有些人逃离家园,随波逐流,有些人则坚守岗位,愤然抗争。

 

  实际上,仅凭麦卡锡的一己之力,肯定不会将二战过后没多久的美国搅得天翻地覆,人心惶惶。二战后的美国,面对强大的苏联和日渐崛起的中国,开始变得焦虑重重。其实,在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中的人们对共产主义者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干脆就把“一切社会改革都包括在内”,对于那些保守主义者来说,任何给美国带来改变的人都“形迹可疑”。在“麦卡锡事件”的前后几年间,联邦调查局辞去了378个人的职务,传讯了 2961人,初步控告了9097个人,全面调查了1万人的家世行踪,在300多万的美国民众中甄别权衡。

 

  当戴维•利连撒尔被指责为曾包庇过共产党时,他掷地有声的回应这些捕风捉影的指控,“这些人不管用拐弯抹角的方法,或者用含沙射影的方法,把莫须有的东西加在一个人的身上,窃去他最可贵的东西——他的名誉……而特别不幸的是,有时这竟是以民主的名义进行的。”共和党忙着搞他们政治上的迫害,以民主的名义剥夺人们的人权。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到处搜集任何可疑的资料,证据不够就伪造证据,不给当事人辩白的机会就匆匆塞给他们一份认罪书,让他们签名了事。

 

  这种行为与几百年前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倒是惊人的相似。宗教裁判所并不直接执行或判决“异教徒”的死刑,而是把可疑的人关起来,折磨他们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然后把他们交给世俗法庭,并建议对他们处以火刑。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战争的另外一种形式,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生活。政治的问题可以交给学者们去研究,我更关注的是处在政治事件中人们的不同应对方式。

[戈雅之灵]

  二、 忘了我是谁

  “事实是,我从不是一个有伟大信念的人,一点都没有。坦白说,我认为我缺乏勇气。我不像路克• 川普,他让市集上的人群也关心那些事情。我从没见过他,但我觉得我想认识他。因为,我不得不对他说的感到诧异,我想他可能会告诉各位,这房间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并不是他誓死捍卫的美国!”——彼德•阿普顿

 

  上世纪50年代,电影业受到了电视发展的巨大冲击。人们对电影的狂热逐渐消退,他们更喜欢穿着睡衣,抱着甜品筒倒在沙发上,面对一个14英寸的荧幕无所事事,也不愿意盛装打扮,举家出行,排很长的队到影院里去看一场电影。电影人得想尽办法把观众拉回影院。

 

  “忘了我是谁”就开始于一个剧本讨论会,形形色色的人对着彼德•阿普顿的剧本指手画脚,把故事修改的面目全非。他虽然非常不满,却也只能强颜欢笑。他毕竟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三流剧作家,只能写些B级片的剧本,没有能力维护什么。

 

  年轻时的一次社团经历让彼德卷入了不久之后的“麦卡锡事件”,非美调查委员会编制着关于他的一些谎言,并要求他对这些“罪行”供认不讳。失意的彼德喝醉了酒,开车冲下了桥,并因此失去了记忆,顺水漂到了加州劳森镇的海滩上。因为长相酷似哈里•川普在二战中丧生的儿子路克•川普,他被爱子心切的哈里当成了生还的路克来疼爱。

 

  彼德的出现让死气沉沉的劳森镇又焕发了生机,人们开始从二战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彼德不断融入了路克的生活,并拥有了路克的朋友、老师、恋人和家人,他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和路克之间的不同。

 

  彼德•阿普顿不是什么伟人,不是英勇赴死的斗士,他只是个普通人,一心只想有自己人生的普通人。他从善如流,只求安静的活着。当路克迫不及待去拯救世界,彼德却乐得不用冒险。他宁愿卑微的活着,也不愿意伟大的死去,成为机枪扫射下的亡魂。他只想躲在电影的幻想世界中,一偿他的英雄梦,让故事中的男主角冲锋陷阵、英雄救美去吧,他只要默默在一旁欣赏就好。

 

  我想,这不仅是彼德,也是大多数人面对事情的态度。人们颂扬英雄,却鲜少有人愿意成为英雄,因为英雄就意味着牺牲。没人愿意做领头羊,开辟道路,为全人类的理想和未来奋斗。为自己的理想还忙不过来,又有人愿意为别人的理想奋斗呢?

 

  路克•川普在奔赴战场之前,就知道自己注定无法回来。他深信,总要有人站出来守护家园,总要有人为了我们努力争取实现的梦想挺身而出。平时人们把崇高的理想挂在嘴边,可知道很多人用生命和鲜血来实现这些信仰。

 

  可毕竟英雄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碌碌无为。我们这些平凡人到底能做些什么?

 

  在听证会上,主席显然并不想听彼德的辩解,只想听他念那份早就拟好的声明,敲敲他的小木槌就宣告结束,阿普顿就能滚出他的视野了。可是彼德并未像以往那样妥协,他选择站出来慷慨陈词,说出他真正的想法。

 

  路克•川普在信中写过,“当恶霸强权兴起时,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打倒它。这是个单纯的想法,但是已比任何事情都有价值。”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英雄。

 

  彼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哪怕他的作为无法改变整个事态的发展,但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鼓舞。每个像他一样平凡的人都有可能变得勇敢,站出来说出自己心中的话。就像最后,彼德对着胡乱篡改他剧本的顶头上司终于可以释怀而潇洒的说出,“这真是我听过最愚蠢的想法。”

 

  其实,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只是他们都无法迈出第一步。就像加州劳森镇的人,他们都知道彼德并不是路克•川普,但他们宁愿相信他是,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希望,一个幸福的启示。他们缺乏的只是一点勇气。

[彼德•阿普顿身上反映了平凡人的恐惧]

  三、 晚安,好运

  “对反对参议员麦卡锡那套做法的人们说来,现在不是保持沉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顾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历史,但我们对后果不能回避责任。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是没可能放弃自己的责任的。”——爱德华•罗斯科•默罗

 

  与阿普顿不同,爱德华•罗斯科•默罗恰恰是在高射炮弹的轰鸣中屹立不倒的那个人。没有电视的时候,他就用广播在现场播报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灾情报道出去,没人见到他因为在身边爆炸的几颗炸弹而动摇。

 

  在影片的最后,虽然默罗的努力迎来了胜利——麦卡锡的垮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老板佩利先生却因为他带来的麻烦和政客施加的压力,准备削减他的节目。他无奈且又愤慨的对固执己见的默罗说,“你该去教新闻学!”

 

  事实上,默罗一直遵守并追求着他心中的新闻的意义和价值:准确、客观、及时、简明扼要。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主义者,他当不了总经理,做不了资本家,因为他不懂经营管理预算那套理论,更不忍心解雇员工压缩成本。他是新闻界的艺术家,精确的遵循着历史,坚持着“事实胜于雄辩”。电视媒体在默罗的经营中不再是娱乐大众的玩具,也不再是逃避现实、隔离于社会之外的世界。他兢兢业业,用真实的播报重现历史。你不会看到他挖什么明星的八卦,谈论当下的时尚流行,说些不切实际但是无伤大雅的笑话。他会去访问赫鲁晓夫、麦克阿瑟、安妮•李•莫斯等等。当记者们都指望着捕捉到艾森豪威尔幕后操纵之类的新闻时,只有默罗提议报道米洛•瑞杜维奇被空军扫地出门的事情,大多数人只觉得他是个倒霉的人,看看便过去了。默罗与其他人看一样的报纸,却能发现更多有待挖掘的真相,那些与西方文明价值标准相违背的事件。很多时候,真相不是被很好的隐藏起来了,只是被我们习惯性的忽略掉了。

 

  默罗在给父母的信中曾写道:“我不时会错,但我要努力像个传道士那样讲话。要讲真话不一定要当牧师。”他并非像很多人想象中的满怀信仰,信守规条。他虽然是个保守主义者,但是他相信个人荣誉感,相信他所做的正确事业,相信他所见到的真实。

 

  当人们在疑云重重中度日,安慰自己说麦卡锡会倒台,等着他自己玩得过火的时候参议院去对他进行调查,只有默罗坚持为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们说话,认为儿子不应为父亲背负偏见。很多事情不该归咎于盟友、敌人,往往追根究底正是我们自己做错了,这是比被敌人击倒更可怕的事情。

 

  面对环境的突变,大多数人选择忍气吞声的适应现况,甚至由此“大出风头”,沃尔特•迪斯尼和伊利亚•卡赞便是饱受非议的两位名人,他们揭露了上百个圈内的好友或者相识的人,为了自保或者出于狭隘的嫉妒,这都不得而知。当记者们因为“身世不干净”而退出节目制作组时,默罗却带着他常有的语气,半认真半调侃地说:“如果我们都没看过所谓的‘危险’书籍,结交持“异见”的朋友,或者从不参加任何提倡‘革新’的组织,那我们就成了麦卡锡所期望的那类人了。”

 

  当人们嗅到恐怖气息的第一反应都是逃避时,只有默罗这样的人选择站起来,因为这恐怖的气氛已经来到身边了,不能再任由他嚣张,否则人们将就此失去自我,成为了被人摆弄的布偶。

 

  “晚安,好运”这个名字出自他做节目的习惯结束用语,“晚安——祝你好运”,像一个朋友临别前谨慎、真诚的祝愿。只可惜人们还是喜欢拿他手中犹如明星一般从未间断的香烟做文章,哪怕是播放他去世消息的时候,还不忘紧接着追加一条香烟的广告。不过,正如埋在地下的电缆一样,默罗的精神顽强而影响深远,真相总有一天通过这条电缆传到每家每户的电视中。

[你该去教新闻学!]

  四、 光荣与梦想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 1945)

 

  以上援引自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碑文。西班牙宗教裁判所1492年开始屠杀犹太人,当年西班牙国内的伊斯兰教徒也没有说话。十年之后的1502年,宗教裁判所的屠刀又伸向了穆斯林,他们起义反抗,却孤立无援,只得被暴力镇压。从此西班牙成为了基督教在欧洲抵抗伊斯兰教扩张的桥头堡。历史在无形中,不断地重复,一次又一次成为了这句碑文的注解。

 

  总有一些电影或者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也许,我们注定不是那闪耀的百万分之一,无法像默罗一样冷静沉稳,成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的丰碑式人物,但是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让自己对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倾听那些孩子的呼喊。

 

  平时,我们都是像彼德•阿普顿一样安分守己,甚至可以说胆小怕事,但总有一个时刻,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的抉择会让今后想起来都感到骄傲。谁都会犯错,但是一定要活得真实。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648743/

 5 ) 关于Edward Murrow

爱德华·莫罗大学毕业后,被CBS派往欧洲任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化记者。敏锐的他感觉到一场遍及全球的战争即将爆发,便把他仅有的五名助手派往世界各地,追踪墨索里尼,张伯伦等人,随时发回伦敦,由他组织成一档广播节目:新闻联播。

二战爆发后,爱德华深入到战场的第一线,创办节目“现在请听”,“在潜艇上现场向您报道”,开创了新闻直播的先河。

二战结束后,爱德华·莫罗从英国返美,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到机场迎接,他对爱德华说,如果现在你竞选总统,你会得到比我多得多的选票。

麦卡锡时代,爱德华创办“现在请听”

(熄灯了,待续)

 6 ) 美女主持为何苦苦爱恋有妇之夫,原是为一语道破天机惊醒梦中人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自由和人权,在这部片子里,当主角揭竿而起反对麦卡锡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两个词。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应该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认同的,在这里,对立的双方——媒体人和政治家——都是秉持自由和人权的,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也就是说,不管你人心隔肚皮,包藏什么祸心,想干什么坏事,但在面对大众的时候,还得老老实实说我是自由和人权的捍卫者,我做的这些都是从爱国,从维护国民的利益,保护你们的角度考虑的,这是从反面角色的立场。

    从正面人物的立场看,当然如上面所说,我代表XX消灭你们。(XX可以是人权、自由,正义或者月亮,金星,水星,土星,火星)
    
    因此可以看到,社会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被当作一种借口,载体,你想干什么事都得往上套,但与此同时也成为一种枷锁,即你做的事必须得符合这种价值观,若要是不符合那你得至少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否则就会授人以柄,被人整。

    看完片子,我就无比羡慕美国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信仰什么。

     前些年CCTV5的那个胖子的二房大闹直播现场时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中国在未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之前都成为不了一个大国。

    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人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主持人,虽然做了第三者,但见识还摆在那儿,平时打哈哈也就算了,被人逼急了,气血上涌,冲破任督二脉,撕破面具,口无遮拦,死猪不怕开水烫,壮士断腕的情怀作精神支柱,所以说的话分外犀利。

    说者无意,听者汗颜啊。

    我是不是比美国人少点什么?我们呢?

    在平静生活的生活中有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和法律足够对付遇到的黑白是非,但如果碰到麦卡锡主义,或者文革的时候,恐怕光懦弱的人性是完全不够的。法律那就更不用说了。
    
    往小了说,碰到邓玉娇,俯卧撑,70码,抵制家乐福等等社会事件我们是不是除了法律和人的良知以外应该有一种与之平级或者更高级的价值观作为判断的参考标准呢?

    如果有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对于我们就像水对于鱼一样重要,那么——套用领导的说辞——社会一定更和谐。

    胡乱写写,随便看看。

PS:1.春天野猫叫,是叫春,那么夏天呢?夏天凌晨呢?
     2.奥运期间CCTV采访百姓,有个男的被访者十分感慨地说:“中国现在终于站起来了!”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高个子不会意识到比矮子高,只有矮子才会纠结与比别人矮。
     3.我标题党了。

 7 ) 娱乐教育

  电影不错,应该推荐给马猫猫这个搞“美国新闻自由”的专家——或许她已经看过了——还应该推荐给对美国的自由心存盲目艳羡的人士。
   那是麦卡锡主义当道之日,两大阵营对垒分明,意识形态不容马虎的时代。HC因为字幕太快有些提不起精神,恍惚中冲了一个盹醒过来,嘟哝一句“这个节目不就是焦点访谈吗”。他还真抓住了精髓,那个person to person节目就是在力图把贪图安逸舒适的电视观众从庸俗的节目中拯救出来,赋以社会良知、道义、责任。这是截然不同的目标诉求。不知道王志的“面对面”节目是不是受这个启发?
    这种反应过激的对垒状况对今天的美国也一样有隐喻作用,911之后中东人的境遇很有些五十年代共产分子的“颠覆与危险”,而且主观认定、偏见、无审判,最危险的是这种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蛊惑和煽动性非一般民众所能分辨,其中,电视的传媒作用不容忽视。
    喜欢电影的黑白片“调调”,历史感——虽然有点娇柔;还喜欢中间不时穿插的黑人女歌手的醇厚性感嗓音,那爵士乐带着无比的复杂、深丝绒一样的质感,大都市的颓靡、夜的活力、罪与美、灵魂的焦灼还有感官的娱乐……那同样也是电视可能带给你的不同特质与感受。

 8 )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其实最开始看到是克鲁尼导的电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以为不会很好,结果却被电影里那种冷感摄影,那种golden jazz 的氛围,那完美复古的一切细节装饰,那铿锵的台词所感染到。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用心的片子,不浮躁,也够深沉。我也很感谢克鲁尼用David Strathairn做男猪脚而不是他自己,因为克鲁尼的演技做不到那样老练成熟和沉稳,也表现不出真人Murrow的那种具有信念,理想,勇气,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传奇的气质(当然长相他也不太像Murrow本人)也很感激克鲁尼很有眼光的选中了Patricia Clarkson作为大配的配角夫人,她是一个可以完全演绎出50年代那种vintage女士那种气质优雅的演员。

先来说影片的台词,大段的台词,却不显允长乏味,听闻之后还会有一种赞同感在其中。
电影开始,Murrow的第一场演讲中的一段
“...I alone am responsible for the saying of it.Our history will be what we make of it.And if there are any historians about 50 or 1 00 years from now...and there should be preserved the kinescopes...of one week of all three networks...they will there find, recorded in black and white and in color...evidence of decadence,escapism and insulation...from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We are currently wealthy, fat,comfortable and complacent.We have a built-in allergy to unpleasant or disturbing information.Our mass media reflect this.But unless we get up off our fat surpluses,and recognize that television in the main...is being used to distract, delude,amuse and insulate us...”

电影中后部分,由于身陷囹圄并迫于压力的一次播报,Murrow他整个人的神情和他铿锵坚定的吐字带来了一定的紧张、压抑和屏息感;还有整个团队上下齐心倾听和等待的样子,都令人为之动容。
其中影片结束前那十分具有警醒的台词

“I began by saying that our history will be what we make it.If we go on as we are,history will take its revenge...and retribution will not limp
in catching up with us.Just once in a while let us exalt the importance of ideas and information..........(我省略了一段)
But even if they are right,what have they got to lose?Because if they are right,and this instrument is good for nothing but to entertain, amuse and insulate,then the tube is flickering now...and we will soon see that the whole struggle is lost.This instrument can teach.It can illuminate, and, yes, it can even inspire.that humans are determined
to use it towards those ends.Otherwise it is merely wires and lights
in a box.Good night...and good luck."

每一次节目最后说的好运仿佛为了自己、为了新闻的顺利播报、为了政治、为了国家而祈祷一样说给自己,说给大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新闻都倍受限制,那么这个国家的真实度还有何依据?

 短评

對於政府來説,民衆越蠢就越有利。

6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推荐

对民主的普遍认知和对人权的无条件捍卫,给了新闻最基本的底气和自信。进而,这份底气和自信确保了公平和正义从不失守。最近的《南方周末》事件,不了了之,官方连露个面儿都不肯,毫无诚意。《环球时报》更是下作到不配出版。反思一下原因便知:美国针对中国的人权报告不完全空穴来风。

9分钟前
  • 东城厨爷
  • 力荐

第一遍看,60年前的历史背景,较快的英语语速,超大的信息量,分量极重的talking,都给我造成力不从心的感觉。只是被蒙洛的演说,黑白画面以及影片的紧张感震撼了。看到1个小时之后大脑因为高速运转而疲惫……但是看完之后兴奋了很久……隔天要再拿来研究下,加开导演字幕。

10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力荐

对那段历史不熟悉

13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爱德华和他的同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18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麦卡锡主义的臭名昭著与克鲁尼父辈的媒体渊源,使观众很容易不自觉地将爱德华·莫罗放在二元对立的绝对正义一方,可实际上两个配角/支线桥段却在有意去瓦解他在主线博弈中所形成的伟光倾向!一个是小唐尼和克拉克森的违规隐婚,一个是支持莫罗但过分敏感易受恶意舆论影响并自杀的同事。它们就发生莫罗身边,同样是不公正的受害者。可对于前者莫罗仿佛从不知情(结尾处他曾问制片人公司是否知道隐婚之事说明他自己不知)?对于后者他拒绝施予援手,认为恶意中伤的专栏作者不该是主攻的对手!而这种放小逐大舍近求远,其实在暗示莫罗本人存在人性关怀的缺失,所以博弈结束后他与麦卡锡的殊途同归——没被CBS和参议院开除而是留任却失焦,便不再被单纯解读为在讽批CBS使英雄蒙冤,而更像是某种程度的“咎由自取”?

2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就爱这片名。

22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力荐

首先是回归了传统经典的学院派,其次美工很到位啊。剪辑还有复位做的也很好,ost极佳,冷感黑白摄影除调不是悬疑片有一股noir的味道,台词故事演员的表情,眼神到位,就连花瓶都是如此的闷骚有质感。看看人家50年代的新闻媒体,再看看咱的媒体新闻,一阵唏嘘啊!

2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纪录片电影

28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黑白片儿~

30分钟前
  • Butler
  • 还行

A Civic Lesson. Decent, Elegant, Powerful.

35分钟前
  • 遙遠
  • 力荐

今天刚看了柴静新书《看见》的发布会,回过头来看这个片,特别有感触...新闻和媒体的独立和力量,理应如此!

40分钟前
  • 荼笑
  • 力荐

表演出彩~

43分钟前
  • Lavender
  • 还行

四星往上,真好看啊。除了我觉得应该把电视台的各个人物关系介绍得更清楚一些以外,其他都是相当好。尤其音乐,绝了哎!一次重要的媒体历史事件,由CBS的节目掀翻参议员的故事。当然需要做一些背景资料的了解为好。王老五真是逼到极致啊。。直接上黑白!当然,我喜欢!

4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如果有一天George Clooney竞选美国总统我一点也不会奇怪聚集了一批戏骨David Strathairn deserves an Oscar.

48分钟前
  • 疾走
  • 还行

今天的媒体到底对公众是什么作用?!

51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推荐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有点太简陋了,更像是制作精良的一集剧的感觉

53分钟前
  • 还行

黑白片的代入感超强,关于媒体力量这一点不便多谈但伪纪录片形式的法庭辩论着实印象深刻。没有人敢说自己当下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也许历史会证明今天的坚持不懈其实是可笑无比的谬论,但这并不成立无为的借口。当ED垂下眼帘说,GOOD NIGHT,AND GOOD LUCK的瞬间,一切硝烟归于宁静。

58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全内景,黑白摄影很有张力和年代感,据说主要是为了使用麦卡锡的影像资料。“群像”的处理不甚成功,以演员阵容之强,倒是拿下了这个题材。比起《The Front》,此片直接与麦卡锡交锋并战而胜之,这便是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不同了。此片针对的是后911的再一轮“恐惧”,顺手讨论了电视媒介

6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克鲁尼的功力实在有限,不得不依靠大量的台词推进剧情;不过也偶有闪光点,比如等着看早报那段。

1小时前
  • Apocryph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