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2014

记录片美国2014

主演:罗杰·伊伯特,马丁·斯科塞斯,沃纳·赫尔佐格,查姿·艾伯特,埃罗尔·莫里斯,吉恩·西斯科尔,艾娃·德约列,拉敏·巴哈尼,斯蒂芬·斯坦顿,玛琳·西斯科尔,A·O·斯科特

导演:斯蒂夫·詹姆斯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2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3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4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5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6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3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4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5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6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7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8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9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8:38

详细剧情

  本片是2013年逝世的、美国影评界传奇罗杰·伊伯特的遗作。片子主要谈论了上世纪60年代罗杰·伊伯特与电影制作人好友罗斯·梅尔一起合作《飞越美人谷》时期的个人历史。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影片真实呈现了伊伯特本人:他对电影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疾病的悲壮抗争。

 长篇影评

 1 ) No Title

看完对Roger Ebert又多了点喜爱。几个月前读到他对Wings of Desire的评论,仿佛扫清了自己当年初看该片时的困惑,建立了作为young filmmaker和所喜爱的导演之间的联系。这种瞬间产生的亲密感,从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位影评人。

有这样笔耕不缀,像个fighter捍卫电影的人,对观众和做电影的来说都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我相信国内不断崛起的自媒体影评人们,都在努力拉近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希望“电影”作为“电影”受到的诸多不公待遇能慢慢变少。

Wings of Desire is one of those films movie critics are accused of liking because they're esoteric and difficult. "Nothing happens, but it takes two hours and there's a lot of complex symbolism," complains Peter van der Linden in a comment on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perhaps he will return to it and see that astonishing things happen and that symbolism can only be evocative by being complex; simple symbolism is like a flag, which tells you one obvious thing very well. For myself, the film is like music or a landscape: It clears a space in my mind, and in that space I can consider questions. Some of them are asked in the film: Why am I me and why not you? Why am I here and why not there? When did time begin and where does space end? - THE GREAT MOVIES

 2 ) 生死人生

罗杰与吉恩亦敌亦友的往事很动人,前者最终无言,后者最终无思,人生何尝不是一场精彩刺激的苦痛之旅;养育子女是上天安排精妙的人生再教育课,让人真正懂得人之生,而后一课则是面对死,其间,中场休息而已(此处不展开细说了,会写进新书《胴体:向日葵总在日落时分低头》);如果一部作品无法让你对人生有所思考,那它就是狗屁——永远不要怀疑这一点。满分

 3 ) 影评人可以牛逼到什么程度

影视评论的力量能有多大,你可否知道现在你看到的经典电影排行榜或者大家口口相传的电影大师们的地位由来,都有可能来自于一位芝加哥影评人的影响;你可否知道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马丁西克塞斯,以及许多优秀的影片都将在岁月中失去光华。罗杰•伊伯特,一位从旧时代穿梭而来的影评人,从1967年开始,终其一生,阅片一万部,影评6000篇,在他辉煌的那段时间,一部电影可否得到他的大拇指,是票房成败的关键。

《戏如人生》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一生,叙述了他的成长、欲望、梦想以及他在珠光宝气的好莱坞所产生的影响,纪录片的名字来自于罗杰•伊伯特的自传体回忆录《戏如人生》,在那里,我们可以觅见罗杰更多的人生体验。这是一部就表现内容及观赏体验来说稍嫌过长的纪录片,如果删去四分之一的篇幅,可能在观看上更能得到更良好的效果。如果你有耐心忍受过开篇近二十多分钟患病切掉半个下巴的罗杰的生活琐碎以及片中不时穿插的极度考验承受力的罗杰的生活细节,那么你就能不时看到这部纪录片中闪光的金子。

我们相信,一篇优秀的影评不止需要优秀的文笔,还应该具有现实与历史的勾连能力,
“你手上沾满了这些无辜孩子的鲜血,但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很多人的手上都沾满了鲜血,历史也会为之哭泣,然而这些血不是新的,而是很久很久之前的,然后麦克白夫人发现它们无论如何也洗不掉。”
这是1963年21岁的罗杰•伊伯特就伯明翰教堂爆炸案所做的社会新闻评论,他文章的第一句(“你手上沾满了这些无辜孩子的鲜血”)来自马丁路德金,对于同样性质的这一种族冲突案件,罗杰•伊伯特从种族冲突、到历史、到人性,以极富感染力和充满内蕴的笔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力量与痛楚。

文字这种东西,是有天赋的,而我们对生活中新闻事件的领会,则来自于我们日常的阅读与思考,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模糊自身与光影世界的距离,但在自观与他观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在生活中的合适处境。

罗杰•伊伯特的影响力,并非单纯来自于文字,而来自于他的自身,他在纸媒、电媒以及博客、推特潮流中,都牢牢占据潮前。1975年,他成为第一位因写影评而获得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同年,他与吉恩•西斯科尔长期合作,主持电影评论类节目《西斯科尔与伊伯特》,这档节目风靡全美。

罗杰与吉恩的关系非常耐人寻味,很难想象彼此看不惯的两个人能够合作24年之久,而直到吉恩•西斯科尔去世两人才合作终止。他们两个同在芝加哥做影评人,一个在《太阳报》,一个在《论坛报》,一个喜欢独来独往,另一个则过着花花公子式的生活,一个出身三流大学,另一个是耶鲁的哲学博士,同行相斥,更兼看不惯彼此的生活态度,他们势如水火。

当吉恩•西斯科尔患脑癌时,他从未告诉工作伙伴罗杰•伊伯特,而当吉恩不能上班之后,罗杰直到他死前都没有去看望过他。他们在节目下面彼此拆台,甚至在录制的时候都丝毫不给对方面子,互相指摘,频频争吵,彼此都不明白对方存在的必要性;而这种暗自较劲,自然也带来了对影片频出的金句评论。我们总以为凭借好品味两个人可以很顺利的走到一起,但谁会想到好胜心是一种多么持久的东西,而同时一点点的异见,也可能使两个苛刻的人视彼此为异端,这种脱俗的较真,自打豆腐脑甜咸之争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再见。

但毕竟如此长久的合作,两人也意外地形成了一种共生,虽然几乎一生都在相互竞争,但吉恩•西斯科尔总是会担心生活态度潇洒的罗杰•伊伯特有一天会离开节目,而罗杰则一直把吉恩看做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却整天和你打架的哥哥,并对吉恩没有告诉他患癌症的事情耿耿于怀。(生活有意思的是,罗杰后来也患了癌症,并切除了半个下巴,他靠着互联网和模拟发声技术,又有声有色地生活了10年。)

一档电视节目究竟能够产生多大影响?一段时间以来,《西斯科尔与伊伯特》垄断了对所有新上映电影的评价,两位主持人成为美国最有名、最权威的主持人,这引发了学术界的反弹,但这档节目在挖掘遗珠以及推动电影发展上功不可没。

罗杰•伊伯特将流转到他手中的希区柯克送给玛丽莲梦露的拼图送给在影展上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导演;在马丁西克塞斯生活破碎可卡因成瘾在医院差一点被诊断为死亡的日子里,罗杰•伊伯特与吉恩•西斯科尔决定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为《愤怒的公牛》颁一座奖杯,那座奖杯支撑马丁西克塞斯走过了行尸走肉的日子;而早在十年多前,罗杰•伊伯特就曾经预言马丁西克塞斯会成为美国的费里尼。在罗杰•伊伯特的一生中,他鼓励和发掘过的电影新人和电影不计其数,正是他,让大众越来越多的了解到诸如博格曼、《宾虚》、《公民凯恩》、《邦尼与克莱德》等先锋电影人与艺术电影。

罗杰•伊伯特在人生的后半程变成了一个面对生活更加平和面对电影依旧尽心的的人,在外人看来,他是痛苦的,口不能言,神态古怪丑陋令人不忍猝视,这位在电影的光怪陆离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最终面对的,是生活的一个大玩笑,但好歹,他身边一直有坚强支持他的家人后盾。影响如此多的世人对电影的评价,左右一群以电影为生的导演、制片人的命运,但当命运临了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从电影里,又能得到什么?

 4 ) 关于生活本身

  《人生如戏》的开头30分钟并不怎么吸引人,作为一部讲述已逝名人的纪录片,导演并没有采取常见的倒叙手法,而是采用了将罗杰·艾伯特在医院的日子贯穿于其成长过程的非线性式叙述手法。直到40分钟后,与友人合作开设电影专栏、50岁结婚、友人患病逝世、自己患癌症切除下巴、做一个无法“发声”的影评人……看到这里,释放出一个影评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的信号,泪目中,罗杰不完整笑脸一直充斥着屏幕。
       人生如戏,戏如一个以语言吃饭的影评人竟然被摘除了下巴无法发声,戏如白人与黑人坎坷又完美的结合,戏如被赫尔佐格评价为电影战士的完美主义者病倒后依然追梦。罗杰将自己的生活导演成了独一无二的励志电影,病倒后的他坚持完成了建立电影网站、出版影评、巡回演讲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直到他觉得自己可以放手离开。
       而《人生如戏》中罗杰创造的一系列数据,本身就是向电影或曰所有电影工作者致敬的最佳证明:对25年间看过的上万部电影写出了6000余篇影评,在《伟大的电影》一书中推荐的100本电影,每一部均欣赏过不下十遍……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看电影和写电影,人们评价他写的影评甚至比电影都要好看,这,难道还不够吗?在生前最后一篇博客中,罗杰写道:虽然离去,心将犹在,我们电影院见。
       影片中引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回到过去。不知为何,也想将此句作为今日结尾。
        以上。

 5 ) 伟大的电影

罗杰·埃伯特,美国影评人、剧本作家,是写影评中唯一普利策奖获得者。这是他自演的纪录片。他去年因病去世了。看后我又找来他的《伟大的电影》一书。他一生看了1万多部电影,从中写了3千多篇影评,就1万多部电影,是一般人不能望其项背的,而且他写《伟大的电影》时说,书里100部电影他每部至少看过十几遍,我们能有这样的耐心吗?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电影让我们能“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片子就难以忍受”。这是一部普及经典的电影和书,从他个人经历,为我们观影人提供观看参考,少走弯路,当然每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选择,培养自己的观影品味很重要,你就不会肓从于热闹,如果人人都喜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那还要电影学院干什么,还需要培养导演吗?有什么样的影迷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热门是真正电影人的悲哀,也是真正爱电影人的不幸,因为谁会去拍那些挖掘真相、直指人心的电影。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看多了垃圾,而不去认识这些电影中的魁宝那一定是人生的损失,译者说:看过《热情似火》就会认为《我为玛丽狂》是多么无聊,看过《彗星美人》就会发现《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是多么庸俗,看过《现代启示录》就会发现《拯救大兵雷恩》是多么幼稚,看过《卡萨布兰卡》就会发现《珍珠港》是多么肤浅。这些电影幸好我都看过,我非常有同感,好的电影能让你思考,丰富人生的经历。希望人们不追逐新的大片,也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回过头去看看那些大师留给我们的经典。从这一部电影、这一部书开始。

 6 ) 不完美但鲜活的人

之前对Roger Ebert有所了解,读过他的一些影评,但因为时代不同,并不太了解他的影响。这部纪录片拍摄于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在医院和疾病做最后的搏斗,着重于他对电影人和家庭的影响,十分感人。

一方面是他和Gene Siskel充满冲突也充满爱的关系,很明显,两个才华出众自视甚高的人在屏幕上满是不和,既生瑜何生亮。直到Siskel去世之后Ebert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多么重要的朋友,这也改变了他对死亡的态度。两人的恩怨能在死亡面前和解,这是比电影还真切的故事。

另一方面是他对电影人的影响,他的影评挖掘出了很多现在所认为的名导,也对让自己失望的电影直书中肯之言,他的才华是无可争议的,如果本片能更加深入他对电影的理解和理念就更好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感人的一点,是他对家庭的影响,他的妻子Chaz真是充满力量和安定感的存在,让他从各方面成为了更好的人,延长了他的生命也提高了他生命的质量,最后Ebert决定let go,能体会到那种无力感,但Chaz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能感觉到他们真的很相爱。他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影响也很大,不仅是爱他们,还带他们进入知识和思想的世界。

诚然Ebert不是完人,但他的才华和对他人的积极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仅了解电影史必不可少的人物,还是对自己人生有指导意义的存在。

PS. 想找来他的自传《Life Itself》来看

 短评

电影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期待。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极为精彩的纪录片,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美国最伟大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人生旅程。本片对艾伯特早年酗酒、情场品味差、骄傲自负等缺点毫不避讳,对其家庭身世、职业生涯、爱情、晚年与癌症的抗争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最让我感动的还是Gene Siskel和Ebert的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关系。(9.0/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 2015年第一部,让我更加坚定的在热爱电影的这条路上走下去。

13分钟前
  • 郭连凯
  • 力荐

很喜欢所有关于伊伯特和他的荧幕拍档、职业宿敌吉恩·西斯科的段落,一辈子能拥有这样的同僚,真是非常幸运。或许限于篇幅,伊伯特这个人本身,以及他对整个影评行业的影响我还希望看到更多,不知能不能在自传里找到答案。结尾也是看到哭瞎,555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位毒舌影评人最终丧失了吐舌的能力确确实实有种《人生如戏》的况味,然而我不喜欢职业影评人的原因是他们所持的“职业化”眼界。在那个狭隘的圈子里,且不说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坏电影的帮凶,至少他们的见解也难以逾越那方赖以生存的一亩三分地。是否拥有去职业化的观点是检验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尺度。

16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明月点缀了他的窗,他点缀了别人的梦。在电影和电影迷之间,影评人终于有了存在感。如果说罗杰·埃伯特的人生如戏,那么这部戏一定是“天堂电影院”。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无关成就多少,注定有落幕时刻的生命本身就令人感伤。

2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从制作的角度这是一部教科书般的美式纪录片,导演过Hoop Dreams的纪录片老兵Steve James在各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本片有很多注定成功的元素:R. Ebert是一个电视明星,留下了大量的视频素材;那本天然剧本般的同名自传;那些极具视觉和情感震撼的医院内镜头;算不上经典之作,却无疑是一部精品

26分钟前
  • Dude
  • 推荐

究竟是给“电影”,还是“喜欢电影”,还是“喜欢评论电影”,还是“影评人”,还是“影评人的观点”,还是单纯这一部纪录片,来一个评分?

31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哭到不行。

3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更生动地了解了E的生平和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作品的描绘比较边角,缺乏足够量的严肃批评,信息量不够大,基本还是粉丝电影。贵在真挚,有趣味。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best of enemies之电视评论员篇,看二位台前台后斗嘴,还真有点像巨婴症。

41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夜观罗杰·伊伯特纪录片《人生如戏》几点感触:纯粹热爱一个东西,会充满幸福感,坚持一辈子,也许能出一点成绩;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标准,不迷信权威和固步自封;偏激观点也是观点,学会独立思考个性表达,面对团体圈子、利益关系坚持底线;开阔个人视野,一直保持新鲜感,永远学习。

4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看看人家影评人,老马丁听了就面露惊恐地虚心接受。这部电影主要是劝导我们豆瓣标记电影最好写点东西

48分钟前
  • bird
  • 推荐

so basically he was a jerk.

50分钟前
  • Jin
  • 还行

虽然差点哭瞎,但就纪录片本身来说太中规中矩了

53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著名影评人,赫尔佐格《在世界尽头相遇》即是献给他。

58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为什么有些人会从生命中拿出那么多的年华交给电影,去忘我的看,痴迷的聊,倾心的评,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在影院中创造永恒的迷影情结,毕竟,人生有限,但光影无限。罗杰伊伯特,一个有戏而伟大的迷影之魂,天堂依旧会有电影院。

5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一部极其工整老练,情感丰富的纪录片,以罗杰·埃伯特的同名传记为蓝本,重点是他的生活,围绕他一生的各个时期展开,就像事业、为人、友谊、爱情和死亡组成的美丽乐章。他的文字除了敏锐的洞察力、幽默感和学识,其实更打动我的是情感,那些人生体验和心理共鸣的东西,人生真的就如戏。★★★★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Roger Ebert可以算是我的电影启蒙老师。若这只是一部关于影评人的电影,相信没多少观众能产生共鸣;它更多讲述的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对生活的好奇和对人性的感悟。艾伯特说他活在电影里,因为电影就是生活本身。共享感受、分享感悟是它最大的魅力。我们爱他的影评,也因为那里面就是生活!片尾哭瞎!

1小时前
  • 望潮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