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城记

剧情片大陆2008

主演: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

导演:贾樟柯

 剧照

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2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3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4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5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6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3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4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5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6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7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8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19二十四城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6

详细剧情

  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420厂(成华集团),一座从东北迁至四川的飞机军工厂,在特殊的年代里它曾是无数人羡慕与自豪的所在,然而和平的气息和体制改革却将它的光鲜逐渐销蚀。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而今旧厂址易作他主,一片现代化的楼宇将拔地而起。  大丽(吕丽萍 饰)、小花(陈冲 饰)、娜娜(赵涛)以及众多新老员工见证了厂区几十年的变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万千唏嘘连同那旧日回忆随风飘散……

 长篇影评

 1 ) 记录太浮躁 只有盗撮才是王道

仅我存在的一面
已经足以让你羞愧一生
        ——人参公鸡




二十四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故事
可惜小贾偷工减料了,
而且偷的很讨巧,也很讨厌
如果没有那几个四二〇的工人师傅的话
基本算是一个报废件
现实比虚构精彩一百倍
实际上一千倍都打不住

演员和群众的区别在于
演员永远是在演戏
优者重在戏
劣者重在演
演员知道剧本
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台词
知道在哪句台词应该哭泣
知道在哪句台词应该喜笑颜开
纯线性
群众可什么都不知道
想到哪说到哪
非线性

听那个公交车上还是做缝纫的阿姨的故事
觉得真实的东西真给劲
标准的三口之家
妈妈八十多岁了非得亲自从沈阳来了成都看她
第二年就没了
母亲怎能不惦记自己骨肉呢
她说这些的时候不止是悲伤还有踏实
她觉得最后见到了母亲这辈子也就没什么后悔的
大丽的孩子颇具戏剧性地丢了
她因为军事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放弃寻找
我可是不理解啊,一点都不理解啊
这故事绝对是瞎编的
大概为了突出军事化的管理制度的残酷和个人存在的微不足道
可是不合逻辑啊
据我所知
只有善于四处播种的毛尾猿才会把亲生骨肉弃之不顾
娜娜就更别提了
完全是一个年龄、身份、气质、状态都真假难辨不知所以的家伙
讨厌死她了
装逼都装不好
扔窑子里估计都没人要

哼哼唧唧的健在的老钳工师傅的唠唠叨叨的弥留的老伴
已经足以让丫羞愧一生

(豆瓣要求必须作出评价 就将五颗星全部献给四二〇厂的工人师傅 其他人一颗也不给)

 2 ) 一种气质的穷途

昨天在家看了《二十四城记》,洗脚的时候还在琢磨,但愿贾导不是就此江郎才尽了。在担当了好多年的中国艺术电影发言人之后,他怎么也不能再步了老一代电影家晚节不保的后尘啊。
所谓的诗意,到这里成了明白无误的煽情,本来和成都没什么内在关系的一个片子,非要贴出“成都,仅你........”的抒情句子,我想这和翟永明的参与不无关系,而这还真的关照了那些泪点比较低的文青们。
对于国企变迁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的现实问题,导演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见解,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不断罗列的泪点(几乎每个人的讲述中都有一个)、工厂内景、新旧建筑物对比、新旧人物对比,在那些类似《百姓故事》的讲述段落中,因为专业演员的出现而使得叙述的真实感大打折扣。比如吕丽萍丢孩子的部分,如果由一个工人来讲会是什么样子?那些专门讲述惨痛往事的催泪电视节目在真实感上也不会比这个差。
当然,这些演员是专门加进去的,导演显然不满足于拍一个纪录片那么简单。这些演绎的部分:小说化的陈建斌的残酷青春、陈冲的红尘往事,还有穿着戏装的人,抒情诗句,都在不断地将真实感抽离,这是贾导喜欢的手法。在《三峡好人》里,灵光闪现的非现实和故事本身互相刺激,产生出一种奇异的宏大气场。在24city里,这种不真实感则破坏了其作为背景的现实和真实人物的讲述,一种互相抵消的作用。
一个好的题材,加上并不深入的素材和抒情,以及不成功的构架,作为楼盘广告来说,的确是绰绰有余了。这部电影再次集中了贾樟柯所迷恋的情绪和事物,怀旧、诗意、不锐利的触角,只是,这次呈现出的是它们的弱点。

 3 ) 悲情二十四城

1. 诗意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这是贾樟柯在《二十城记》中给电影定下的诗意怀旧基调。《二十四城记》承载诗意的主体——成发集团,曾经的国营420发动机制造厂——于1958年从东北南迁至成都,2008年老厂房拆除,工厂整体迁移至郊外工业园区,市中心的旧址被房地产商买断,将开发成为住宅区“二十四城”。420厂的前二十多年历史是真正的“昔日繁华”,通过多位被采访者口述片段的边边角角表现出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能月供肉三斤,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收入,子女就学分配就业的便利…… 采访对象的年龄从高到低,视角变化由旧到新,繁华走向没落,辉煌变作冷落。

从被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来看,贾樟柯对被摄题材的感情是不言自明的。尽管他拍摄电影的初衷是“记录中国历史的变迁”,但他并不像拍摄纪录片一样站在一个客观的,尽量脱离个人情感的视点来完成这种记录——他也无意掩盖自己的“不客观”——他选择的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从《小武》到《任逍遥》到《世界》到《三峡好人》,再到《二十四城记》,他选择记录的是社会的暗角,是弱势群体面对变迁的彷徨与无所适从,是小人物直面大时代的勇气与牺牲。在“记录”的过程中,贾樟柯也并不执著于“发生真实”,比如《三峡好人》中凌空飞腾的楼宇,还有《二十四城记》中由演员扮演的受访者。他将“发生真实”等同于“故事真实”的手法和美国作家Tim O’Brien的越战回忆录写作手法殊归同途,这样的叙事方法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故事片”“纪录片”之分,二者都是导演用来表明自身艺术理念的手法罢了。所以在《二十四城记》中,420厂真正员工的采访录和演员表演出来的采访录相互交织,“发生真实”为“故事真实”的导入,“故事真实”为“发生真实”的补充。不论是哪一种的真实,他所表达的,都是对被采访对象的真切同情与敬意,每个镜头都浸透了他的无限深情。


2. 悲情

《二十四城记》中九位受访者,五位真正的420厂工人,四位演员,八个谈话段落都有一个悲情收尾。但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升华采访的主旨,贾樟柯在段落之间引用了多首诗歌,插入了相关的流行歌曲,并重复了受访者的收尾语。这种央视东方时空般的悲情轰炸式剪辑方法让我有点错愕。照理说,在观众对影片大环境与中国工厂变迁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过分频繁的重复同一种情绪是政治宣传才用的低级手法,而一贯以静默镜头语言为标志的贾樟柯,突然跳到对岸手舞足蹈起来,这让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就好比顾长卫在《孔雀》中用做西红柿酱的细节来表现七十年代,但如果人物一边做酱一边频频唠叨物质匮乏冬天吃不上蔬菜,那我就得狠狠皱眉。

为了打破单一化的悲情氛围,贾樟柯在段落间也使用了多种调剂方法,比如厂房里两位拆卸机器的工人,一个搂着另一个的肩膀拍摄静态镜头,两人本来神情肃穆,可其中一个时不时要动动另一个,结果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还有下一代的小姑娘站在厂房里巨大的电风扇前,风把头发吹得很乱,她笑得很腼腆很甜。当然,专业演员的使用是电影最大的调剂,尤其陈冲饰演的顾敏华访谈片段。这里,贾樟柯甚至还幽默了一把,让陈冲开自己也开观众一个玩笑;但严肃的贾樟柯毕竟不太会说笑话,或者说,这个笑话讲得十分之冷,就跟《三峡好人》里贸然升空的大楼一样,最后的结果并非幽默,而成了无所适从。

其实早在2007年,杜海彬的纪录片《伞》就已经尝试了记录中国某个弱势群体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寻找出路的题材,影片从广东中山一个小镇的制伞工厂车间工人的机械重复性手工劳动开始,以河南洛阳某乡老农的自述访谈收尾,提出了“中国农民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的大问题。在表现手法上《伞》过分的追求客观让其失去了“观众缘”,其反响还不如《二十四城记》的零头;但如果对比一下杜海彬和贾樟柯对访谈的处理方法,就能够看出来,贾对情绪的安排是多么的任性与单一。杜海彬的《伞》采访了雨伞厂的工人,求职的大学生,还有河南洛阳老农。悲情与沉重的情绪同样浸透镜头,但杜海彬只允许自己结尾放松了一次,他在大部分时间里的叙事风格与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非常相似;杜海彬缺乏的,是许鞍华所擅长的段落之间的小调剂小抒情,是“放”的层次。而采取了诗歌起题、串联并高调收尾的《二十四城记》,在表达诗意的同时竟然忘记诗歌语言本是最讲究留白的,要想情绪迸发得多辉煌,前面的铺垫就得多隐忍多压抑!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缺乏的正是“收”:情急情浓当然是最好的出发点,但导演的情绪再浓烈也不该泛滥到整部影片,完全失了调度,让悲情悲到渗出水来,从而变得廉价。


3. 观众

在比较《二十四城记》与《天水围的日与夜》过程中,我觉得很难脱离“观众”这个要素。贾樟柯是很在乎观众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在乎,所以情急意切,生怕观众不能领会他在镜头背后的想法,所以要反复明示:述说,诗词,歌曲,字幕。而且许多处诗词的插入也并不圆熟,譬如欧阳江河那句“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姿态便无比做作。但也许我本来就不该如此苛求,他是大陆唯一一位拿到商业投资后依然在忠实记录社会弱势群体的“大格调”导演,比起他的执着,任何批评似乎都是一种错位。

但每当我想到天水围,想到许鞍华,我又无法遏制自己心中的某种不满。这部从王晶那借了五十万才得以成形的小制作,这部从出发点就洗尽铅华平实到底的作品,其带来的心灵震撼,却远远超越了我本该更有生活体验与共鸣的“下岗”、“整改”、“迁移”。我并不介意“发生真实”与“故事真实”的穿插,一次次的访谈也的确让我动情落泪;但眼泪不该是情感的终结,也不该是最后的交代,我更想要的,是眼眶潮湿只一滴泪将落未落的度量,是胸中万言,出口却只有一声长叹的回味。

有人说《二十四城记》像一首晚唐的诗歌,关心民众民生,悲悯却不忧伤;但我依然希望贾樟柯能够将“悲”影像化而不是语言化,将情绪收敛化而不是放纵化。在改革开放的巨变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伤痛记忆是心房上的灰色烙印,再沉默也不会消失;我们只需要一个闸门,一个出口,我想要流着自己的眼泪,就像我们的父辈流过他们的汗水一样。



二十城与天水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cwjg.html

 4 ) 创世纪•春水望断•夏花宿妆残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 [你所知道的兵工厂是什么样子?] 是亲历的熟悉厂房车间如今的空荡与陌生? 还是贾导电影里的工厂大门曾经如水涌出的人群如今物是人非的苍凉? 你印象最浅的、最深的是什么。我们努力想要记得的、忘却的是什么。 我是自小生活在这里的。国营5449厂。 在中国不东不西的中部省份山西运城一个尴尬的小县城。 厂子是不属于那个县城的,一个独立的个体,封闭、自给自足。很多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都会语塞。在贾导的电影之前,我没有看到过任何有关兵工厂的大幅宣扬,(798除外),这是有如上山下乡般的一场人生,给以一颗糖,一个铁饭碗,一个虚幻美好的承诺,而当幻灭的时候,人们甚至都忘了最初的梦想,忘记为这一切在历史争取一个小小的印痕。 这里做过仿真飞机、做过仿真坦克,而当中国进入一个以经济为发展中心的时代时,这里所有的骄傲都褪去了色彩。那些意气风发从祖国各地调来的工程师,机械师们老了。他们年轻的孩子们都离开了这里。 电影院已经很多年没有开了。有的墙皮已经开始剥落。曾经的歌舞生平,曾经的热闹光鲜。被时光越漂越白。越来越淡。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有的在外上学,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出国,有的回乡。 这里的老人们会在老年室下棋,会在球场边散步。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都会对着你微笑。陌生而温暖的笑容。那些岁月的痕迹一点点皱起来。皱在老人们的脸上。又镀满阳光。 他们都说着好听的普通话,微微有着沧桑和各地的乡音。他们是工人阶级,他们干了一辈子的是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他们一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 他们拿青春换了一座城池,又眼看着它的沦陷。 清明节回家的路上,偶遇到了厂里的一个老师傅,五十岁左右,现在在一个广东建筑公司当项目经理,在长途汽车的两个小时,他用一种混浊的声音讲述5449厂,他的父亲曾经是这里的厂长。他说他不再知道自己故乡何处,他的父母都葬在了这里,他说曾经明亮的岁月,眼看着厂子走向颓败的心酸。临末,他悠悠地叹了句,不会所有的兵工厂子一下子都破产的。迟早还是有战争的,迟早这些兵工厂还是要再建的。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我们说要建国防,于是有了兵工厂。 我们说要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有了下岗。 Are we the puppets of fate? Are we the puppets of communism?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所有历史褪色后的工人阶级】 [你所知道的工人阶级是什么样子?] 高夫曼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你对工人阶级如何定义呢? 是贾导电影里的悲悲戚戚,曾经的呼风唤雨如今的江河日下? 还是属于父辈们的名词,靠体力为生的职业? 你是满怀对他们的尊敬还是一脸不屑? 当今媒体对工人的报道还没有对农民工的报道多。所谓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0/1”效果: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 而这也正是贾樟柯导演的聪明之处,他在填补一个又一个的空白点。(“0/1/2”效果: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我们以为我们逐步渐进了真相,实际上在媒体的操纵下,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一个习惯被利用的阶级。 我们真的当家作主了么? 连贾导也免不了站在一个悲悯的高度来感怀工人阶级。 赵涛口述的看到妈妈在工厂里干活哭的一塌糊涂的戏。 其实那样的工作,在于我们在兵工厂里长大的孩子眼里,是很正常很光荣的事情。隐隐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虽然都是厂里子弟学校的老师,但在厂里活多的时候,也会去厂里干W板 ,一种金属合成非常重的板。所有的老师和厂里工人们通宵干。晚上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睡。非常害怕可还是觉得爸爸妈妈非常伟大。虽然他们干完活人累得能睡两天,虽然那时候,他们每个月的工资不到500,但他们都非常非常幸福,对于厂子,对于社会主义,对于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非常坚定的信仰。 我们对三线建设了解多少呢?我们对工人阶级了解多少呢?我们对新中国了解多少呢?我们对党批评了多少又了解多少呢? 我们的心有多浮躁,我们多么拼命地向前奔,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奔,我们总觉得前面又更好的等着这个社会。我们追求小资,追求精英,追求高人一等。真的有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么?真的有人还在坚定普世价值么? 【倒映在时代上的电影】 我所认为电影与电视不同,一些电影应该往冷媒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来理解。真正好的电影,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而不是过目即忘的消遣。 从片名说起,二十四,420,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组合。再加上念起来平平仄仄的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让我很难和贾导被指责的商业动机联系起来。 二十四,廿(niàn)四城,念四城。我喜欢这个片名。 看到一些批评这部影片的评论。我想到了李普曼提出的“刻板成见”(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统称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叙事方式,喜欢这样的“伪纪录片”,喜欢吕丽萍拎着输液瓶穿过杂乱的家属区的家常感;喜欢陈冲悠悠然说:“他们以前都说我长得像陈冲,都叫我‘小花’”;喜欢看到陈建斌演的那一段,“子弟学校”、“灯光球场”、“幸子头”……人生的虚虚实实。 他们使我不至于歇斯底里。他们在电影冲破我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时候,做了小小的铺垫。 关于赵涛,贾导的御用女主角,其实我是喜欢她这样的女子的。她曾经是太原师范学院的舞蹈老师,没有后台,没有什么资本,她没有学院派大腕的背景,她只是本然。 如果执意要说她出演是80后的女孩是败笔的话,只是年龄上有微微不符,可重要的还是表现。城市渐渐溶入暮色,她望向窗外的眼光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的悲伤。 我也想给爸爸妈妈在大城市买座房子了。 在学长的博客上看到这样的话语:“暴富的煤老板+N多的酸酸的大学生+几千年的历史=那么多诗意的楼盘”。说的是西安。临汾也一样。重庆呢?中国更多的地方呢? 听听那些楼盘的名字,我觉得那些名字是最有中国气息的招牌。它让我们想起大唐盛世,它让我们忆起所有的荣耀,它是诗是梦是诱惑。因为太美好,又像是罪恶。像青楼的女子,美好又危险。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我在阳光下招摇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成为真理” 电影每黑一次屏,我就哭一次。陪我一起看的爸爸忍不住不屑,“哭什么哭,这不和咱们厂一样么?你可以不看的,到厂里走一趟,随便问几个人,就是这个样子。”爸爸是数学老师,永远在用一种理性的角度审视,我做不到。 我感动于贾导元叙事的手法,他自觉地暴露电影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感动于那些空镜头,把沧桑巨变化成一种隐忍和浅淡;感动那些黑屏上的诗,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就是美,是悲悯我们的民族困境。 我觉得,《二十四城》可以和《公民凯恩》媲美,虽备受争议,但无疑会被证明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夏花宿妆残,有些东西消逝的时候别有一番美丽。 兵工厂如此,一个时代如此,一种悲凄的不可复制的魂牵梦绕。 贾樟柯的电影也是如此,只有安下心,看到最后,等到一切落幕之后,你才会知道它带给了你怎样的镜花水月,怎样的真实。

 5 ) 我不是怀旧,我是要记得

时代可以无视一个艺术家,一个艺术家不能无视时代。
              ——陈丹青


感觉最近两年,贾樟柯在内地的名望是越来越高了。原来喜欢贾樟柯的作品的人基本上都是“非主流人士”,现在贾樟柯基本上能通吃“主流人士”和“非主流人士”了。
昨天和朋友去西单,在西单图书大厦外看到好多保安和围观的人,一看那架势就知道肯定是有人正在签名售书。朋友对我说是贾樟柯在签名售书,我赶忙隔着玻璃张望一番,结果只看到黑压压一群人。后来我在着急要走的朋友的催促下,不得不走了,就这样错过了看到真人版贾樟柯的一个机会,现在想起来还感到有一点点遗憾。
上周五晚上,去看了贾樟柯的第三部可以在内地公映的片子《二十四城记》,结果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某些情节和配乐让我流了一脸猫泪——本来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这事儿了,还好今天在豆瓣上的《二十四城记》页面上看到有人说“背后的小姑娘哭声很大”,还有人说“我看前大半段一直在哭”,我的心里平衡了。

巴西导演瓦尔特•萨列斯说:“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如此快速而猛烈的变化,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贾樟柯这么深刻地反映出这种变化。”回想一下,在内地所有电影导演中,在过去的十几年坚持拍摄关于当下的中国的电影并且还能保证较高的艺术水准的,除了贾樟柯之外,似乎还真的就没有第二个代表性人物了。
关于《二十四城记》,贾樟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其实贾樟柯本人又何尝不是“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因为就像他谈起自己为什么会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决定去拍摄《小武》时所说的那样:“我在拍《小武》之前,看了无数的中国电影。我有非常不满足的地方。从这些影像里面,我们看不到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也看不到当下中国社会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人都回避这个问题。我想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当人们再看中国电影的时候,他们看不到这个时代真实的面貌。影像在九十年代的缺失是令人非常焦灼的。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一个强烈的转型期,时代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混乱、焦灼、浮躁的氛围里,每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这种时代的变数,是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我从普通的感情出发,希望能拍这样的东西。”
由此可见,拍摄关于当下的中国的电影就是贾樟柯的“青春的选择”。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从他最新的这部作品《二十四城记》可以看出来,他依旧在坚持自己的“青春的选择”。现在的贾樟柯已经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记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大概说过他是内地最赚钱的电影导演之一。虽然钱赚得越来越多了,但在创作方面,贾樟柯依旧希望自己是一个纯洁的人,他说“坚持独立性,绝不边缘化”是他做事的原则,并说他不会跟财富作对,因为他需要财富。看来兴趣和功利的交点还真就是“吉穴”,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很多中国的“艺术青年”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先努力赚钱,然后再去搞他们“最心爱的艺术”。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想把自己的父母气疯,但又没有勇气去搞同性恋,他们还有搞艺术这样一条路可走。言外之意就是,搞艺术是赚不到钱的。甚至他们还会认为总是谈钱是会损害他们的“艺术气质”的,看来“艺术气质”还真就是折磨艺术业余爱好者的一种病。

说回正题,最后还是要感谢一下贾樟柯,感谢他拍出了这样一部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的“伪纪录片”,这是一次迷人的尝试,通过这部“伪纪录片”,一些很普通的当下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被永久地保存了下来,这也使得他们,或者干脆就说我们吧(因为我们以及我们的长辈也曾有过类似的欢乐和痛楚),在十年或几十年后重温这部“伪纪录片”的时候,也可以像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那样很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我不是怀旧,我是要记得。

 6 ) 平淡,无好坏

   没有完整故事的纪录片,已经很记录了。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样的记录,贾曾经说过,我所要描写的一种纪录片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回忆的东西。我觉得触动很多。翻新了我对于纪录的理解。这次24city,离自我的感情疏远了一些,仿佛他想说到更大众的一些东西,但是分散了。我们去电影院看的,似乎是为了纪念这样的非大众娱乐电影进入影院的一次胜利,但是上映当天的反响就很不好,大家觉得很沉闷。我看到有一些中年老年人去看,更听说在成都播放的时候很多人哭了。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记忆,一个城市的记忆也好,一个事件在那个年代的记忆也好,还是一群独特的身份的人的记忆,令我回想起来了。一座城市它真实的发生过这些,包含着我们最真挚的情感的那些。贾樟柯的选材又一次的成功了。
   首先这仍然是纪录片,纪录那些真实发生着或者发生过的事件,由于工厂太庞大了,他采用采访的形式,使这段历史和这些人们慢慢的浮现在人眼前。还是一贯的慢镜头和对景物的长长的远景描写。景物在时间的消磨中显露出它们的沧桑和情绪,这种流露常常比一段旁白或者演员的介绍更要清晰。这个工厂曾因为军械的需要一度繁盛过,甚至影响着这不同年代人的命运。第一批工人大都是从东北千里迢迢来到成都,很多人一辈子也再没回去。他们之后的孩子,就在这个厂里成长,生活,甚至工作,更小的孩子的孩子,随着城市的发展,反又随同父母搬离出来,真正的使这个地方成为纪念和回忆。影片开始前我听说到的是9个故事,当然看的时候我也没真的从一数到九,采用明星演员我想他也有斟酌,只是在我看来,是比较失败的一笔。完全令小武的那种感觉消散而去。这次的主题仍然是城市进程,只是更贴近现在满城支构的城市化,播放到最后我才知道,电影名是一座楼盘的名字,楼盘在建设,它将替代大部分的工厂,替代这个年代的记忆,成为现在进行着的名词,它甚至替代了我们的记忆,当我们想起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名词是现在进行的楼盘的拔升。
   我对晴说,我想起来我们家曾经有过纺织厂,麻纺厂和烟厂。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我几乎忘记了我们家出现过这些厂。他们和这个城市联系在一起,他们和这些家庭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在我身边,我和朋友的生活里。我不曾发现过原来这种联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的转型,一些家庭的变化。虽然消失后盖起的不是24city,也盖上了一层现代化的遮盖布,令很多人忘却。

 7 ) 贾樟柯:一个投机主义者

《任逍遥》之后就没看贾樟柯的片子了,当然不是因为把他把视野从山西汾阳拉到了全中国大时代,原因是我不买碟了,狂热追过所谓文艺片,狂热看过一段娱乐片。打击盗版的事业让卖碟的躲躲藏藏,我也懒得再去了,况且家里几柜的蝶也只看了六成。

好吧,说导演,说电影。

去过西藏的人回来说,西藏太商业了,我说人家也要吃饭,不能光为了你们这些观光客保留原始。

城管打人了,官员腐败了,我也说有很多是逼不得已,像邓小姐不是逼急了会杀人吗?有些城管也是被小贩骂过打过的。

那些第六代的电影在电影院公映了,我也说好啊,总比偷偷摸摸强,牺牲点自由算什么。

今天我要收回我的话,只是关于电影的我要收回。应为看了24城记这砣Bullshit。

早就觉得贾樟柯有野心,导演有野性是好事情,对于观众来说可以看到他的一部部走向大师的野心之作。但是贾不可能是,至少在我眼里他的才华已经到头了。

想反映大时代?小农村比大工厂要成功的多。小武一个人比一个厂三代人也要成功地多。一首献给爱丽丝也比幸子、早恋、下岗、拆迁这些元素成功的多。

之前网易新闻做了一个24城记的专题,一帮人讨论的时候就觉得发力太狠了,B装大了,不知道杀人于无形,嚎啕大哭是不能催泪的。这些年贾樟柯都把话题放在大时代上,其实之前也是这样,但是表现形式不同。对于他对八九十年代的情感我也不怀疑,但是当你真的觉得你的表述或者你牛逼得可以让大家反思或者改变什么的时候,就误入歧途了。贾的电影注定是小武时期的影响一部分人,当他试图影集体的时候,一是他没有达登内这样的功力二或者没有他发挥功力的大环境。

三峡好人的三峡、世界的世界、24城记的改革,当描述这些时代话题的时候,作为一个阴谋论者,我只能认为贾樟柯是个投机者,就像我恶心很多媒体肆无忌惮的说512一样。也许有点夸张,但我真这样想。

推荐另外一部电影:《在屋顶上流浪 Hallam Foe》

 8 ) 僅你消逝的一面

過去是一個倉庫,滿載著便以取用和裝配的零部件。是詹明信還是誰說過這樣一個意思。

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這是王小波從莫迪阿諾那裡借來贈給了小說人物王二的句子。

《二十四城記》,如同滿是零部件的造飛機工厰。走出影院二十四小時後,印象借助睡眠和現實時間而冷卻,那些在上個夜晚曡加成完整電影的零部件似乎已各自恢復其組成部分的角色,四散於頭腦信息倉庫的中心與角落。“實”訪談、“虛”訪談、穿插於人物訪談之間的半定格影像、蓮花般漂浮於各段落之上的詩句、語句、表情、微小的動作、有人聲的配樂、無人聲的配樂。另有在一切之上(或一切之下)被表述、等待被喚醒、或正在被創造的記憶,以及瑟縮銀幕數米以外座椅中、行走於暗街中、倚靠在酒館中那觀影者搖擺的自省。是,電影觀感從來也是自省。

虛實各半的訪談既是結構方法,又是否定電影(紀錄片)作為純粹真實歷史經驗(它到底存在不存在?)供給者的態度。結構實驗明示著記錄者和記憶召喚者的難以自棄身份,同時暗示著來自於過去的420厰空曠車間業已演化成龐大容器,充滿著可供消費的想象。九段訪談,由演員充任被訪者的虛構記錄輕鬆自若信息滿溢,相較之下,對原420廠工人的“實”訪談大部分時候充斥著攝影機逼視下的侷促、寡言、真偽難辨的微小肢體動作。穿插在電影各個段落的單人、兩人、家庭人物畫面或許是一百多個素材訪談的副産品,或許是特意為之,但幾乎所有非訪談人物都在鏡頭前僵硬著,如同被定格的無表情靜物。我無法確定導演意圖,但過去和從某個確定存在過的歷史時段走來並在此刻被呈現的人物,或者是被動的講述者,或者是雖然沉重但仍可操控的靜物。他們在被記錄時刻的不安似乎意味著歷史始終是語焉不詳的碎片各自墜落,若要成篇成章,只能等待著來自經驗想象的表述如輕煙一般彌漫開來。集體記憶由此有了被整合(或創造)的可能,但它難以避免地貫穿著特定歷史經驗的被動和想象編織人與記憶演繹者的主動。

電影的畫面令人焦躁,這樣的效果部分出現在影院時間,另一部分則發生在此刻對它們的零星回憶中。電影開場由主席臺望下去整齊劃一的全厰大會會場讓我難以自禁地記起瑞芬舒丹1914年驚世駭俗紀錄片The Triumph of Mind和BBC講述朝鮮大型團體操的紀錄片A State of Mind。大概是因為潛意識裡害怕追問自己的視點,這個令人不安的念頭轉瞬即逝。對於臺下人而言,這顯然是一個結束意義遠遠超出(開發商)啓程意義的會議。和如此尾音相對應的,是一度作為計劃經濟特有景觀的萬物俱全遍立全國龐大國有企業、資産和人力統一調配、大中專及高校畢業生全國範圍統一分配,以及由此被國家操控的個人與家庭命運。有趣的是,《二十四城記》中的人物(訪談對象和攝影對象)被限制在另一種統一規劃中。他們正面鏡頭,表情匱乏,個體對於歷史的反映竟如此地類同。作為個人和家庭命運操控者的國家至今面貌模糊,我們不知道它是一個空洞卻必須服從的概念,人必須為自己的存在所尋找的基於土地的情感歸屬,一種建立在理想之上的日以繼夜的想象,還是別的什麼。相對而言,要找到電影畫面、訪談形式、演員(職業演員和訪談對象)表情的操控力量來源則可能容易得多。

聲音。聲音在賈樟柯的電影裡常常猶如舞臺佈景,提示著觀衆電影所正摹擬的時代。相較低溫的畫面,《二十四城記》的聲音更加豐厚,也更加溫暖。同時,它們也是重要的懷舊元素。宋衛東(陳建斌)聊著少年時代女友和八十年代日劇《血疑》,巡夜保安腳踏車行進中途響起葉倩文的粵語歌《淺醉一生》,小花(陳沖)踩著戲服下高跟鞋以黛玉手執花籃之姿婀娜卻一臉無謂地踏出越劇《葬花》戲文,冷硬而宏大的工業史突然在文化變遷和雜糅的聲音文化産品間變得溫情脈脈起來。這或許也是《二十四城記》的矛盾所在,它無疑有著回溯歷史,至少是接近當代工業史的雄心,但到頭來卻是在歷史終結處被抽空了立足點的唏噓鄉愁。最刻意的聲音或許是一首《國際歌》合唱。坐在室內的合唱人群看來是工厰的退休工人文體活動團體,鏡頭掠過一張一張歌唱著的臉,歌聲整齊卻無力。《國際歌》對歌唱者而言,似乎是被過濾了政治意義僅餘下學習練唱用途的尋常歌曲。如此,我們確定那一整個曾經被《咱們工人有力量》無數次歌誦的高大偉岸工人階層並沒有掌控力量,他們是時代盛景追憶者但恐怕並不真正確定盛景是否當真存在過,有著堅信自己是工人孩子必成志業的後代但他們所能做的卻是不斷逃離與拋棄。就連宋衛東(陳建斌)這樣正值四字頭的昔日國企子弟,他所能提供的竟也只是孩提時代企業子弟和地方孩子疆界衝突。這些故事,也宛若盛景當年的傳奇,但卻也不無諷刺地對應著宋衛東們曾經捍衛的疆界終將在市場轉型中不復存在,而當年子弟們強行忽略地域概念的身份認同,也因此終將在他們脫離國企舊疆土回歸“地方”之後落空成虛軟乏力的懷舊。

或許是由于詩人編劇的介入,賈樟柯開始以詩句作為段落的隔斷,通告觀衆電影意圖傳達的訊息。這讓人想起王家衛放置在《花樣年華》中的密匝文字。在《二十四城記》的真實與虛構彼此越界之外,詩人(翟永明)跨了界,導演將媒介由畫面、聲音延展到文字,電影由此設了界。盡管詩解從來是開放的,但詩句的運用似乎仍然意味著我們必須了解該如何去懂得所有已經抵達的訊息。當文字現身於電影中,或許有著點睛之美,但也必須承擔起成為冗餘信息的風險。《二十四城記》中的詩句所面臨的風險遠遠大於《三峽好人》的“菸、酒、糖、茶”。

We that have done and thought,
That have thought and done,
Must ramble, and thin out
Like milk spilt on a stone.

‘Spilt Milk’, W. B. Yeats

作為觀衆,我們在銀幕上讀到的葉芝是翻譯成中文取為電影所用的葉芝。恐怕如牛奶一般潑灑在石上並非我們曾做過的、想過的,而是曾經有所為、有所思的我們,必將面對風流雨散、疏離如葭菔的結局。近兩小時的訪談,到頭來是被串聯組合的自傷身世。

整個玻璃工厰是一個巨大的眼珠,勞動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玻璃工厰》,歐陽江河

用於《二十四城記》時,“玻璃工厰”因地制宜改為“造飛機工厰”,於是,整個造飛機工厰是一個巨大的眼珠,勞動是其中最黑的部分,卻始終敵不過“他日葬儂知是誰”的黯然神傷。直至,氤氳霧氣中我們讀到:

成都,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讓我榮耀一生

《二十四城記》近尾處四川詩人萬夏的詩句,它似乎曾經是“成都,僅你腐朽的一面,足以讓我榮耀一生”。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成都的鳥瞰城貌。這句詩和這個畫面幾乎是朋友們在酒館裡爭論的導火索。《二十四城記》是否關於成都?如果是,成都是所指還是能指?如果二者皆非,那麼《二十四城記》是關於什麼?在恰逢“五 · 一二”地震之後的戛納影展,這或許並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是,“成都”是什麼?是宋衛東們曾經與之衝突的非420廠疆界的“地方”?是被挑選出來作為工業史題材載體的420廠變遷的地域載體?是早於三峽移民、早於進城務工鄉村人口的老國企跨省遷徙人生最終賴以託付鄉愁的非鄉之鄉?如此,榮耀否。整部電影,我們聽到的都是聲音,但同時,被經濟體制和國家建設規劃南北一統的衆生命運必須啞言噤聲。老國企人生似乎得到的關註最終不過是漫漶成足以令人問“偽”的懷舊,懷想之中,往事在一個曖昧不清的“成都”皆成榮耀。但除了高高在上無形貌可以描述的操控者,從興建到消失,塵揚霧散父輩自榮光且綿延至我代,誰可確定。

僅你消逝的一面,或足以讓我負累一生。

 短评

不要再说“几粒职业演员坏了一锅汤”,你看他们多么卖力地不让你看出来他们是在演呀

2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拍成纯粹的纪录片怎么样?

4分钟前
  • 吃坚果的松鼠
  • 推荐

2009年3月2日,《二十四城记》导演见面会,散场时,送给贾樟柯一本诗集。

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贾樟柯式怀旧,职业演员的演出都十分做作。

1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很成都的生活

12分钟前
  • @花皮球@
  • 力荐

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17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纪录片请换掉专业演员,太别扭了他们。

1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陈冲说自己长得像陈冲。。喷了

21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较差

半纪录片 总能打动人的往事 咽泪装欢

26分钟前
  • Bill
  • 力荐

厉害 中意

30分钟前
  • 北北
  • 力荐

一个疑问,为什么非要有职业演员参与?陈建斌稍好一点,只不过这个好也是侏儒比身高,没意义。最后一幕赵涛的假哭差点让我在屏幕前窒息。

33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哪个牛比人来拍南化?我提供吃住。

34分钟前
  • jiji
  • 较差

一个成都军工厂的衰落。纪录片与伪纪录片的结合。全片访谈式对话,访谈者贾樟柯在一半时间里对话的是真实老职工,一半是和演员扮演的老职工对话。这种手法值得品味,但也有些违和。当陈冲说起“自己长得像陈冲”,确实让人出戏。与真实人物相比,演员再精湛的表演也显得做作。三星半

3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37分钟前
  • 浪味仙
  • 还行

当陈冲说出“大家都说我像小花,就陈冲演的那个”,我忍不住崩溃了,不管科长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这都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演员们都很用力,可是... meh

4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贾樟柯已然不再年轻,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应当赢得尊重,是他选择不遗忘和讲述的诚意。中国,仅你遗忘的片段,已经足以让我无地自容。

45分钟前
  • 吉米糕
  • 推荐

我的子弟校童年

46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二十城vs.天水围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看不懂因为你不是贫二代或者不知道这个世界有贫二代

54分钟前
  • 1UP
  • 推荐

《东》《无用》《海上传奇》《河上的爱情》《二十四城记》没有一部能跟以前的佳作相提并论,意义何在?越来越主流的小贾令人失望。纪录片形式根本不适合他。 明星阵容也很反胃。

55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