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游戏

科幻片英国1999

主演:詹妮弗·杰森·李  裘德·洛  伊安·霍姆  威廉·达福  唐·麦凯勒  考乐姆·吉斯·雷尼  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萨拉·波莉  Robert A. Silverman  Oscar Hsu  克里斯·勒姆彻  维克·萨海  Kirsten Johnson  斯蒂芬妮·贝尔丁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剧照

感官游戏 剧照 NO.1感官游戏 剧照 NO.2感官游戏 剧照 NO.3感官游戏 剧照 NO.4感官游戏 剧照 NO.5感官游戏 剧照 NO.6感官游戏 剧照 NO.13感官游戏 剧照 NO.14感官游戏 剧照 NO.15感官游戏 剧照 NO.16感官游戏 剧照 NO.17感官游戏 剧照 NO.18感官游戏 剧照 NO.19感官游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6

详细剧情

  幻想与现实界限模糊的未来世界,科技已经发展到远远超越时代的地步。电玩界女王爱丽拉·盖勒(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饰)不仅美丽性感,更是一位设计尖端游戏的设计师。她所设计的虚拟实境系统“X接触”可以直接干扰玩家的神经系统。在试玩大会上,各方玩家齐聚一堂,体验爱丽拉的最新杰作。然而一群狂热者企图刺杀爱丽拉,危急时刻,爱丽拉被守卫泰德·皮库(裘德·洛 Jude Law饰)救走。为了躲避追杀,两人双双进入“X接触”的异次元世界,然而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虚幻。  这部隐含大量社会议题的科幻惊悚影片《感官游戏》,由国际影坛最富争议性、最成功的导演之一大卫·柯南伯格执导。本片入围1999年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导演大卫·柯南伯格荣获该年度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并荣获2000年第26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提名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发人深省的游戏

   学习交互设计的都知道,游戏的魅力在于其互动性与沉浸感。而作为一个设计师多么希望游戏能够带来完美的真实体验。看此电影前我也一直对游戏有这样的愿景,但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对此我甚至从来都没有去思考过。游戏之所以是游戏,因为它有一定的规则性,而其规则往往是建立在真实社会之上的。

    以游戏CS为例,真实的有生与死,生命只有一次。而游戏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这样的规则是在游戏属性下制定的。所以即便是一个认知不多的小朋友都知道游戏是游戏,真实生活是真实生活,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生命选择重生。看来电影之后,我的第一感触是恐惧,这样的游戏会让人失去认知,分辨不出真实与虚幻,甚至自己是生与死都难以区分。规则会限制人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可以是法规,伦理道德等等。但没有了规则人类真的很可怕。
    
    电影中男主角在中国餐厅随意的将服务生杀死,周围吃饭的人看到后却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习以为常。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这么疯狂呢?答案可能是体验的缺失,而缺失的体验是什么呢?是生命的终止——死亡。假如人类不知道什么是死亡,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去在意的了,也没有什么恐惧了。所以影片结尾那个中国服务生面对枪口,不知所措的笑了起来。

 2 ) 情节性强

  好久没有看到情节性这么强的电影了。导演一如往常的重口味和恶趣味。暴力和血腥组成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如此调调的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启示,不论是灰色也好,白色也好,游戏里设定的东西是否就是现实,现实也是否就是某种游戏的设定。或许有一定的反科学,虚拟的过多真心会对人类产生某种暴力倾向。the reality 和反对 reality的战争是否会在未来持续呢?敬请期待中。

 3 ) 人本为神经刺激下的躯体

全程wtf。

游戏做到模糊现实真的过分了,但是看男女主最后也是被游戏影响,为他们感到可悲,再引申到人类的可悲。游戏设计师本意并非如此,但是人为了追求刺激,在资本主义下,任何事都有可能发展到极限。如今以恶心的食肉画面来暗喻后现代的资本主义下的消费主义是普遍的表达手法,但做到这么恶心的也是厉害。

电影高超在以eXistenZ的发布会开头,到结尾才揭示,让观众也沉浸其中,正好突出了主题:我们的现实有多少被影响的成分。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是,把人变成了NPC,转头转头,说了台词瞬间对你说话,太好玩了,高度还原游戏。也让我想到了知乎上有个智障而可爱的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NPC?//www.zhihu.com/question/52724248

其实还真的挺现实的,我们靠着因果做判断,我们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做出提问、做出判断,而且偏见导致了我们只听自己想听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部片子直白地解释这句话:我蠢故我在。

这部片子和其他让人反思生存真实性的电影不同。后者大多从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智力对抗来反思人的大脑究竟和机器有多像。这部片子更有现实意义,可以用来当作戒网瘾所的教育片,和头号玩家很像,说明游戏若是模拟现实,是比现实更让人着迷的,其原因正是人类是对刺激上瘾的生物。这两部片子让我做选择的话,我选这部,因为一,观影过程获得极大的精神刺激;二,拯救世界什么的,还是杀人比较爽;三,油腻腻的小情侣应该被帅气的冷酷杀手情侣爆头。

这两部电影告诉做游戏的人:不要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告诉玩游戏的人:你不干活就玩游戏吞噬脑子好了。

 4 ) 虚拟?现实?傻傻分不清楚

一部电影的优秀与否与其本身的好看不好看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本片,观影本身对主流观众来说必然是极其disgusting,乱糟糟的画面,大篇幅的怪异生物特写,血腥而又直接的活体解剖镜头,强烈的性暗示场景,对于熟悉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的cult迷来说,这些内容都是其电影的标配;但多数人都会对此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和排斥心理。所以说这部电影并不好看,可这并不妨碍本片是一部优秀的甚至相当具有实验性、前瞻性的作品。

善于思考的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对“存在”这一概念产生过兴趣,尤其当计算机被发明之后,虚拟世界的出现更是让“存在”这一问题的疆土被大范围开拓。柯南伯格只是浅尝了这片疆土中“游戏”这一块。

影片中众人在一起玩一个名为eXistenZ的游戏,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游戏者本人必须打通“任督二脉”——脊椎,这样才能将pod里面的游戏驱动通过umbicord(脐带缆)植入人体,游戏方能进行。这里,人体本身即是游戏进行的宿主,肉体便是生化电池维持着游戏进行的电源。不难看出,通过umbicord吸附人体这一景象,柯南伯格深深地讽刺了游戏对人、对人类精神的侵蚀。

电影里面总共描述了四层游戏世界:第一层现实世界,即片尾意外结局里的世界;第二层是Allegra扮演游戏设计者被追杀的世界;第三层是Allegra和Pikul在游戏中进行游戏的世界(这层世界有着众多恶心的怪异生物);第四层世界着墨很少,是Allegra在屠宰场连接一个很恶心的game-pod而感染孢子的世界(电影里面并未进入这个世界)。这四层世界平行进行而又彼此联系,比方说那支用牙做子弹的枪,再比方说Allegra和Pikul养的那只狗,几个世界都有出现,从而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缘。游戏者便也将游戏里的癫狂带到了游戏外,就像Allegra在射杀Kiri时微笑着说:He's only a game character。影片最后Allegra和Pikul枪杀Nourish和Merle之后其他玩家的漠不关心与游戏里Pikul枪杀中国厨子的情形几多相似,甚至当影片结束Allegra和Pikul把枪指着那个警卫,他也只是问“Are we still in the game”。

说来可笑,我们在现实世界创造了虚拟世界,可创造虚拟世界时却偏偏力图重现真实世界。电影里面Allegra喊出“Death to the demon Ted Pikul!”,向天问道:“Have l won the game?”她脸上的笑是多么的自然和纯真,对她来说这一切都是游戏,她赢了;可是作为外人我们知道这一切已不是游戏,她已被植入了一切皆游戏的念头,从一开始她就输了。

“我们都在不断游戏 忘记了出去
在游戏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游戏中解脱清醒的苦
长笑在灯火栏珊处
去不到终点 回到原点
享受那玩不完的游戏
……”

 5 ) 《感官游戏》——有种游戏无论男女玩都需要被插入

因为近来大火的《头号玩家》,知道了这部同样和游戏有关的电影,感觉不玩游戏也真是错过了一片有趣天空。比起主打情怀和视效的《头号玩家》,这部《感官游戏》无论是剧情还是思想上都更胜一筹。不敢相信这只是上个世纪的电影,看着结局那群从游戏中剥离出来还要掐着平板手机的低头族,不正是现代人的写照么。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同时,又深深痛恨这样的自己。在虚拟世界沉浮的同时,就像和另一个全副武装的自己进行数年抗战。

手机上爆炸的新闻、各种大数据根据你的习惯的隐私将你从头分析到钱包、每个APP争先恐后向你推荐“量身定制”和“高级品味”。世界缩小到你手掌那么大,最新的高科技将你过去的生活方式一扫而空,诡异的是,虽然大部分时间给了手机和电脑,而你用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所有时间,却都是为了让现实生活更好。在虚拟和现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恐怕是这一代人的难题。

接触大卫·柯南伯格早期的电影多些,《狂犬病》里让女人长出了类似阴茎的肉刺,化身另类丧尸;《夺命怪胎》干脆让恐惧和愤怒等等负面情绪实体化,通过母体孕育出暴力至上的怪胎;《变蝇人》干脆将苍蝇和人的基因结合到一起,玩一场昆虫政治;《裸体午餐》里充斥着吸毒后的幻觉,写作的欲望被扭曲的怪物全面压制。看他的电影需要勇气,来直面粘稠的怪物和惨淡的结局。

电玩届神设计师爱丽拉在颁布新品发布会的时候,被敌对电玩公司的人追杀,匆忙中和守卫裘德洛结伴逃走,而要知道自己的游戏有没有在被追杀中损坏的方法,就是进入游戏,渐渐地,他们分不清楚现实和游戏的区别......

如果不是柯南伯格的口味太重,这部cult的片的地位应该更高,它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时代。可以说他的脑洞已经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往往在吓到你的时候还要配上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不好好让人死个痛快绝对是他折磨人的高招:那个中国服务生死的真是太痛苦了,第一枪擦着眼镜打歪了耳朵,第二枪打烂了半张脸,如果不是给了崩坏的特写,我十分怀疑他会像《食神》里的火鸡姐那样整成吴彦祖再回来。

我在做梦的时候常常会做梦中梦,大概电影看多了,梦里也讲究承上启下开头结局高潮逻辑。有些噩梦是个痛苦的过程,每每想起还是不寒而栗,所以看到主角陷入环环相扣的幻境后也算感同身受。从前一层梦境剥离到下一层梦境的过程是最痛苦的,你打碎幻象,却无法验证彼层的真相。虽然猜到了爱丽拉和裘德洛从始至终都在游戏中,却未猜到两个人原来只是在别人的游戏中。结局的这一层“真实”巧妙在,你作为玩家,可以让自己的角色在游戏中获得独立意识。但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却让这一切更扑朔迷离: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你以为挣脱出虚拟世界,为现实派抗争出一片天空,然而在科技发展到可以模糊现实边界的未来世界,你又如何得知自己的行为,不是早已经写好了的代码呢?

尽管打着游戏的外衣,这却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在未来世界,电玩科技已经可以干扰神经系统,游戏世界的一切人类和物体不仅最大程度完美模拟了现实世界、甚至玩家可以逼真的感觉到所有的触感,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玩家完全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玩游戏,也无法分辨眼前的荒诞与恐怖是真是假,更可怕的是,他们以为自己在思考,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分辨出自我与游戏角色。这已经不是一款游戏了,这是完美控制全人类思维的科技产品。

恐怖电影中常常制造死胡同,把主角和观众困在其中,《恐怖轮回》、《死路》、《时空罪恶》等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科幻电影而注重逻辑和社会现实,混淆虚幻和现实不过是他们探讨人生的工具:《战栗黑洞》中,作家的文笔太好,笔下的世界不仅在现实中复活,连书中的角色也害怕被写死而将作者困在其中;《索拉里斯星》是颗残酷的星球,它给了你复制你所爱的一切的机会,又宣布了万物皆虚假的事实。在众多将主角玩弄于虚幻世界的电影里,《黑客帝国》最为有名,但现在觉得,《湮灭》和《感官游戏》的基调最为相像:《湮灭》将不同物种的基因打乱随机孕育生命,而《感官游戏》里畸形动物和爬行动物随时可以作为食物、武器、甚至游戏机登上人类社会的舞台,有时忍不住想,会不会是这些动物控制了人们的思维,使他们以为自己不过是在打游戏,而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这些变异物种的试验品。传统的伦理和知识体系被打破,莫名其妙迸发的荷尔蒙和无时无刻不被出卖的危机笼罩世界,人类懵懂无知却自然接受的样子,正是他们被控制的象征。

如果看过了《裸体午餐》,恐怕还会觉得本片的口味甚轻,然而被煮熟的腐烂鱼骨,嚼一嚼、嘬一嘬,居然还能拼成一把手枪,拔牙做子弹就能射击,这个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相比较轮滑鞋当背包再正常不过了;类似胎盘的东西作为游戏机,用一条脐带将人与游戏相连,每次看到他们拨弄乳头进入游戏的时候,那个声音都让人十分怀疑导演是否在窃笑。当可爱的双头蜥蜴被做成恶心的特别大餐时,这个游戏的扭曲才真正浮现出来:它破坏了人对于爱和美的追求,以及信仰,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它放大了人们心中的残酷、冷漠、自私等等特质。所以在这个世界中,美学崩坏、亲友自相残杀、人人都不值得信任。这样一个比现实可怕百倍的游戏居然可以大热,甚至改变许多人的一生,无异乎在于他们相信人心的邪恶,与世界的无情。

这个游戏道出了真相,而真相往往要被烧死。所以每一个游戏轮回中,制作游戏的主人都要被杀死。爱丽丝是这样,他们杀死的短发女也是这样。制作游戏的人有错吗,或者说,制作这个世界的上帝有错吗。是这款游戏触碰到了人类爱护彼此的底线,以至于他们要以暴制暴,还是玩游戏太投入,让人类自身的暴力因子复苏,只想大开杀戒而已呢。

性被隐藏在游戏的细节中,为了剧情推动,两个角色被迫亲吻彼此的场景很有趣,然而游戏本身才是让玩家高潮的因素。无论男女,身上都有了统一的插口(新打出一个洞),只有插入脐带才能玩游戏。裘德洛第一次被打洞时的激爽以及女主角被插入脐带时的满足、玩家的思维在玩游戏主体摸着游戏机呻吟的样子,简直像在做另一种游戏。应该好评的是,这个动物游戏机的触感可以满足你对抚摸肌肤的要求。玩游戏取代了繁殖的需求,而游戏机变成另一种后代与你相连。电玩科技发展到这一步,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顶峰,也同样是末日了。

 6 ) 感官游戏

这跟《盗梦空间》的“多重梦境”有着异曲同工之意的电影,为什么没有像《盗梦空间》那样获得高荣誉和知名度,我相信不只是因为本片年代久远,也因为《盗梦空间》很干净、而本片却很恶心;《盗梦空间》清晰易懂,本片却隐喻太多,似懂非懂,看着烦躁。
 
至于本片有几重,我看有五重。
 
第一重,Z游戏的现场,女主角被刺伤;
第二重,男主角第一次进入游戏。
第三重,男女主角亲热时进入第三重世界,在那里杀了华人服务生。
第四重,最后的枪战,女主角把男主角杀了。
如果最后一幕都还是在游戏里,那就是第五重。如果是现实,那以上四重就是游戏世界。
开放式的结局
PS.女主角长得极像我以前那炮友(唯一的,单身时)。

 7 ) 随看随说:《eXistenZ》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27357891.html

我喜欢神神道道的科幻片,最早着迷的是《黑客帝国》:质疑自己到底是一段电脑程序,还是真实的存在?恍惚了好长时间。我迷恋这种恍惚感,庄生梦蝶。后来发现,《黑客帝国》放在这类时空交错、现实与梦境纠结的片子中,并算不上高明,只能说是最绚丽的一部。

之所以爱看电影,归根结底,是一种出于对生命完整性的渴求。那么,灵魂出窍的体验无疑是最爽的一种。惊悚、悬疑、科幻、哲学、心理,我喜欢的电影就是这种调调。最好是,它不要那么干净,如同吸毒,白粉,那是后现代气质的,只有大麻、鸦片才够得上经典,历久弥新。最好,还要有点血,或者很多血。还有暴力,刺激。

《eXistenZ》正是这样的影片,来自柯南伯格,1999年的作品。但放在柯南伯格所有的影片中,它更像是《变蝇人》的延续,从主题到风格,与《撞车》有一点点的相像,纠缠在金属、肉体、意识之间的神秘体验,气氛是一如既往的诡异、迷离、只是少了一点点性感。和他后来《暴力史》、《东方的承诺》中的男性、政治主题相比,相差很远。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拷问“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影片,只不过它借用的表达形式是电脑游戏:你的生活究竟是不是只是一段游戏场景?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只是一个游戏人物?尤其是出现了 Second Life 这样的游戏之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柯南伯格的这种拷问变得更具意义,令人心生寒气。

但其实,这部片子的很多想法并不新鲜。从脊柱插进管子连入主机的想法,在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里已经见识过了。从结构上说,《eXistenZ》像极了《十三阶梯》,套层结构,就像剥洋葱,不知道剥到里面的哪一层,才能走出虚拟世界,看见真的现实。好在他在结尾的地方留了一手:我们还在游戏里吗?以疑问结尾,没有答案的答案。在结构上,《eXistenZ》和《十三阶梯》的差别,就像是《K-PAX》之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从风格上来说,他继承了《银翼杀手》的衰颓,以及特里·吉列姆的那种脏科幻的调调,与《十二猴子》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延续了柯南伯格本人《变蝇人》里的那种,好像粘连着生物体体液的糜烂、腐臭的气息,转基因的生物,变态,解剖,血肉。这种很有几分恶心的化妆处理对于柯南伯格来说,似乎驾轻就熟。

电影深不深刻与好不好看,完全是两个概念。好在,《eXistenZ》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观影快感。看得出来,这部片子是很有企图心的,但柯南伯格夹杂了他太多的想法,反倒有些过犹不及了。这部片子的男主角是漫画感很强的裘德·洛,在2年之后,他出演了斯皮尔伯格的《A.I.》。其实基奴·里维斯出演 Neo 也不是第一次触电,在4年前,他出演过一部很小众的科幻片《Johnny Mnemonic》,也是类似的主题,虚幻空间的子民。

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27357891.html

 短评

鲁迅先生说人不会去画鼻涕和大便,迅哥定没料到几十年后横空出世一个柯南伯格,还是一坨坨有思想会思索懂思辨的大涕鼻便

8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还行

原来多层梦境嵌套上个世纪柯南伯格就玩过了,包括时间差。情侣档分得清真实虚幻,其他人却似乎真的麻木了,所谓沉迷游戏害死人,literally。脐带、菊花似的物件,教堂、中餐馆的场景,牙齿之类的意象,象征、嘲讽了很多事。导演一贯的重口味,黏湿、肮脏,带着末世感。那时的Jude Law嫩出水。8.5/10.

13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首先1999年能拍出这样的骗子实在是难得!cult味很浓。裘德洛的电眼和下巴实在令人疯狂,女主角太丑。这片子也造就了后来的盗梦空间吧。不过节奏忒慢,游戏感太弱了,感觉更像模拟场景。

14分钟前
  • 剁主
  • 推荐

大卫科南伯格告诉你如何拍出恶心恐怖悬疑色情又有那么点深度的B级片。那个插头实在是太像菊花了,每次插插头都跟GJ似的,还润滑。你以为结尾搞出来的花头完爆盗梦空间之流我就可以原谅你么。主角到最后5分钟才终于换了一套衣服啊,你钱都砸到恶心的道具上去了啊,柯南伯格你这个变态!

15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世纪末Rubber Reality浪潮中的异色之作。1.套层的神经电子游戏恍若梦中梦、影中影、戏中戏,直到再也无法分辨出幻真虚实。2.人被电子游戏预设的剧情逻辑所操控,失却自由意志,成为类似NPC与系统的人质一般的存在。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游戏中的主导队伍恰恰扮演着“游戏设计师刺杀者”的角色。3.柯南伯格对身体变形、寄生与异化的绝妙展现:有生命的胎盘游戏控制器(解剖结构恰似多种动物器官的拼贴)、脐带电缆、腰椎插口(亦为性隐喻,同质于[录影带谋杀案]的腹部阴户)、硅胶肉手机、以齿为弹的拼装骨手枪、双头小蜥蜴、畸形两栖动物制成的特餐etc. 4.怪异的表演风格彰显出了NPC的傀儡感,着实有趣。5.一个游戏设计师+十二个游戏角色/试玩者的组合契如耶稣与十二门徒,赛博朋克世界中人类对神的僭越在此呼之欲出。6.一句话的精妙收尾。(9.0/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话筒多次入画穿帮,不断在提示观众,这是一个虚拟世界/一部不真实的电影。讽刺的是,结果回到现实世界,似乎却让人感觉到真实。胎盘脐带样的玩意,菊花命门插口,各种血淋淋的解剖内脏,放在一个油腻腻的中餐馆,确实令人有奇怪的联想。导演对人体变异和肉身改造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特殊癖好。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镜中镜”的结构真是导演编剧们最好的玩乐场。假作真时真亦假,沉迷过电玩的人懂的。但是所谓“电玩对人类的伤害”这个动机并没有解释清楚。菊花状的插座,脐带状的连线,胎盘状的驱动……恶趣味似乎有点over了(还是年末不想看重口的关系?)

26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4】表面上非常90年代科幻,强类型化与游戏性叙事,但柯南伯格最关注的仍是我们的原始欲望:游戏过程中的食色性也。而被设计为血肉组织的科技产品则裹挟着一股原始之力,用反转解构反转,创造出更为迷离的漩涡,以此阐述反乌托邦和科技带来的异化。总感觉八九十年代的柯南伯格一直在拍同一部电影的多种变奏?

29分钟前
  • DeckardYang
  • 推荐

盗梦空间偷师的这片吧,现实与幻境的来回叠加,柯南伯格批评了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拟态科技对真实的颠覆,当然片中大量柯南伯格喜欢的活体解剖式的生物展现,以此来突显影片的反乌托邦主题,和同时期的《撞车》殊途同归,人类在规避现实,寻求感官刺激的同时,却在迷失本性,陷入暴力的泥沼

33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eXistenZ》是赛博朋克的反面,即便无论如何,我们都将自我改造并迷恋这个遗留下来的痕迹,也必然在游玩过程中遭遇身体的反叛。但《感》与其说是身体的机械化,不如说是机械的生物化,换言之,还原为血肉的机器,当不再以导线而是以DNA物质作为载体之时,游戏就开始变得无比真实。连接是情色的,身体上的洞是虚拟/真实无区分化的入口,就在这个狭小而黑暗的不确定性之中,异物进入身体,病毒从中输出,就当离开游戏世界之时,“现实”获得了一种媒介感,这一点正是“游戏”所带来的怀疑主义。最后一幕,我们回到了赛博朋克,在教堂中,人们如同查经小组般围绕在一起,布满机器化而非血肉化的控制器。这种突兀感真的是一部粗糙的社会批判影片吗?游戏结束了吗?

3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多么有趣的科幻喜剧cult片,而它的理论基础又扎实有创意:自反性的视觉神经影像,因为影像既(虚构地)来自神经信号的逆生成,又反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神经。于是双头怪物似乎成了观众-电影-角色三者关系的变态隐喻。赞美视觉唾弃肉体,这不又是“long live the new flesh”。

36分钟前
  • 醍醐灌饼
  • 力荐

(7.5/10)柯南伯格的“骨肉”风格加上虚拟现实游戏的科幻视角,硅胶游戏盘、脐带连接、游戏中套层空间,着实有些像《盗梦空间》里的梦境设置。柯南伯格超前的预见性,思考着现实世界与虚拟游戏边界的消失,虚拟世界挑战的是意识和潜意识,并且一直延续到真实世界,当虚拟世界一层又一层的套在现实当中,世界混沌一片。

39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不知道应该说是这是一个游戏还是电影。可能像笛卡尔说的 "i think so i am"。@布鲁斯喊大脸。

42分钟前
  • 章鱼狗 Octodog
  • 推荐

我勒个去,《盗梦空间》的又一蓝本啊,太酷了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啊,看完完全不知道了!而且还混入了柯南伯格一贯的恶趣味,心肝宝贝儿们频频出镜。除了一脸凶相的女主角不大喜欢之外,真是很赞啊

4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酷!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盗梦众多前身之一,cult味道浓,结局更吊。

54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德语版没怎么看懂,但好像还不错。Cronenberg大概是最恶趣味的导演。

58分钟前
  • 奶奶的熊
  • 推荐

这个是游戏版本的盗梦空间啊~

6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画面动作太烂,思想再深刻又怎么样?!

1小时前
  • 无趣
  • 较差

这是柯南伯格对如今的VR+AR技术的超前预言和极端展现,游戏server取自于动物肝脏又与脐带连接人体犹如科技之于人类就是母子关系,通过技术获得阴谋和杀戮,势必也会被真实和虚幻蒙蔽,成为暴力的继承人。

1小时前
  • RYZ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