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2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3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4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5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6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3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4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5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6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7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8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19漫长的告别197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54

详细剧情

  前身为警察的菲利浦马洛(埃利奥特·古尔德 Elliott Gould 饰)现在干起了私家侦探的活计,尽管他做事极为低调极力避免被卷入麻烦的漩涡,但麻烦事仿佛长了眼睛,紧咬着他不放。这次亦然,当老友深夜找到马洛让他将自己送出境外时,看着他躲闪的目光,经验老道的马洛心中就有了不详的预感。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警察就以协助老友杀害妻子的名义将马洛捉拿归案。  在得知了朋友命丧黄泉的消息之后,对朋友的清白深信不疑的马洛发誓要找到事件的真相。与此同时,一个美艳的妇人找到马洛,委托他寻找自己酗酒而又粗暴的丈夫。两件看似无关的案件,却再暗地里相互关联,不知不觉中深陷阴谋中心的马洛这次还能和往常一样化险为夷吗?

 长篇影评

 1 ) 和小说是两回事

建议看此片前不要看钱德勒的原著,因为影片有许多关键的修改,比如结局,比如人物间的关系。片子谈不上差,毕竟是奥特曼的作品;但用“黑色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则不够“黑”,原著有太多精彩的场景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并没有得以体现。如果编剧是钱德勒本人,另一部《双倍赔偿》很有可能就诞生了。

 2 ) 颠覆黑色电影(摘自《黑色电影 : 历史、批评与风格》)

在美国人跟随欧洲人之路的尝试中,最有趣的作品之一(虽然有不少问题)是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的修正主义制作(revisionist production)《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1973),以反传统的选角和一定数量的嘲弄戏仿重述钱德勒式的侦探电影,并自始至终开着关于好莱坞的布莱希特式玩笑。这部电影潜在的理念颇吸引人:故意让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 Gould)扮演并不适合他的菲利浦·马洛,把场景更新至迷幻疯狂的当代洛杉矶,从而让私家侦探变成一个可笑的不合时宜者(阿尔特曼称马洛为“瑞普·范马洛[Rip Van Marlowe]”,电影中一个警察评论道,“‘马洛’后面带个‘e',听起来像个娘们的名字”)。这种历史的错位感在风格上更为强烈,阿尔特曼在本片中运用了潘纳维申、变焦镜头(zoom lenses)、即兴对白、非常规的录音和混音以及维尔莫什·日格蒙德(Vilmos Zsigmond)的摄影——光相当柔和、色彩轻淡,他是通过“闪”胶片("flashed" the film stock)以降低对比。在很多层面上,本片都反转了那些和钱德勒与经典黑色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涵义:没有了妙语连珠的对白和幽默讽刺的画外叙述,取而代之的是不善言辞的人物和成天自言自语、咕咕浓浓的私家侦探;没有了精心取影角度倾斜的构图,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散漫到几近随心所欲的横摇和变焦镜头,持续地使画面变得扁平,没有了罗曼蒂克的音乐,取而代之的是一首1940年代风格的主题曲(由约翰·威廉斯作曲),片中对它的重新编排可谓不计其数——包括分别由门钟、锡塔尔琴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的不同版本。

阿尔特曼把马洛变成了一个不断抽烟的粗汉,一个古怪的多愁善感者,而小说家罗杰·韦德(Roger Wade)则仿佛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海明威式人物,残酷地对待他的妻子。而片中大男子主义的野蛮性这个主题从某些方面可说是马洛和钱德勒骑士风度的反面,电影中有场戏对此的表现非常令人不安,换作早先的布林办公室根本不会允许它被保留下来:黑帮分子马里·奥古斯丁(Marry Augustine)把可乐瓶砸到一个漂亮女人的脸上。不过,在其他方面,《漫长的告别》仍是忠于原著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初稿剧本的作者是低俗小说老手 利·布拉克特(Leigh Brackett),也是霍华德·霍克斯版《长眠不醒》的编剧之一,她想做成一个多少有点贴近的改编版本。它对南加州混乱和没有灵魂的状态(soullessness)的点评完美地契合了原著小说,尽管结尾和小说不同,但还是保持了钱德勒的基本情节。

尽管《漫长的告别》拥有予人深刻印象的迷幻效果,以及相当多的讥刺锋芒,在我看来,它最成功之处还是那些传统的层面。当阿尔特曼想戏谑小说,引入间离效果(alienation effects)和对经典好莱坞的讽刺笑话时,通常都收效甚微;毕竟,硬派小说总是同讽刺文学或滑稽剧有着密切关系,而钱德勒自己就对电影猛烈抨击。而且钱德勒对洛杉矶警察的批判远比阿尔特曼激烈得多;电影只是是针对小镇中几个墨西哥警察的腐败开了一些玩笑而已。还请注意,阿尔特曼的一些更加随心所欲的创新—例如可乐瓶攻击和反复出现的马洛对面公寓中迷醉女孩们的搞笑桥段—似乎只是在对传统私家侦探故事采取自以为是的优越态度的掩护下,又一种新形式的厌女症和暴力而已。

这些问题在最后几场戏中尤其明显,阿尔特曼运用了和《陆军野战医院》结尾处足球赛相似的幼稚小把戏。马洛发现他的朋友特里·伦诺克斯(Terry Lennox)杀了人。伦诺克斯说:“见鬼吧,谁会在意。”马洛回答道:“我在意。”接下来的事情和马洛这个人物的性格彻底不符,他一枪把伦诺克斯击毙在湖中。马洛转过身,走在树木夹道的长长马路上,遇到艾琳·韦德(Eileen Wade),她正开着吉普车从反方向朝他驶过来。这个画面是对《第三人》的明显指涉,但是声轨上却不是罗曼蒂克的音乐,而是《万岁好莱坞》(“Hooray for Hollywood”)。从这个镜头和其他几个关节点,都很难确定阿尔特曼想讽刺的具体是什么。他的电影到底是对洛杉矶黑帮分子和嬉皮士的钱德勒式攻击,还是对钱德勒小说的奇特夸张的攻击?当时的观众不清楚该怎样理解这部电影,而最初的广告战也于事无补,因为它让观众期待一部经典惊悚片。当电影在洛杉矶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表现不尽如人意时,联艺把它从流通渠道中收回,设计了新的预告片和海报,突出它戏仿的方面。在这些暗示的包围之下,电影于八个月后在纽约重新上映,这次它受到好评,但票房仍然低迷。
  
以上内容摘自《黑色电影》(詹姆斯·纳雷摩尔著)

 3 ) 比原著小说更绝望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是不是要看原著小说,绝对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因为如果在这之前你看过原著小说,那么我告诉你,这部电影把原著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删减了故事人物),时代背景,结局全部改编掉了。如果你是原著小说的热爱者,我想你不会喜欢它。如果在这之前你没看过原著小说,我想你会看得一头雾水。因为电影沿用了小说中的故事大纲,又对小说中的情节做了极简的处理,电影中一些情节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真的一时半会很难明白。我看过原著小说,坦率的说,我喜欢这部小说,但也不是非常喜欢,喜欢这部小说,主要是因为我喜欢Marlowe这个家伙,“他有着放荡不羁的外表,却有着金子般的心,单枪匹马的和这个黑暗的世界斗争。”我不喜欢的是作者的行文风格,不够流畅和严谨,读时甚至让人有断断续续的感觉。
  电影将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从50年代搬到了70年代,导演这样的改编是有其寓意的。就像电影开头所揭示的,Marlowe一觉醒来,已经是70年代了,Marlowe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更加光怪陆离的世界?他的回答是,继续单枪匹马的和这个黑暗的世界斗争。”但世界已经不再是他了解的那个世界,事实上,电影中的世界比小说中描写的世界更加黑暗,小说中那个黑帮头目,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救命恩人,患难兄弟Terry才去警告Marlowe,别去触碰事情的真相,所谓盗亦有道。电影中他是为了被Terry抢走的钱,才去找Marlowe的麻烦。甚至不惜弄伤情妇的脸。小说中Marlowe坚信自己的朋友(只是一起喝过几次“螺丝起子”)没有杀人,并坚持着他的看法,事实最后证明了他的想法。电影中Terry成了Marlowe的好朋友,但Marlowe最终等到的是Terry对他这种信任的背叛,Marlowe的回答是,愤怒的杀了Terry.几近绝望的一个结局,Marlowe坚持的价值理念体系瞬间崩塌了,,就像是美国梦的破灭,是的,很70年代的一部电影.

 4 ) Bang!!

非常喜欢钱德勒的原著,一个孤胆英雄最珍视的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一点点可怜的情感,可抽丝剥茧后却揭示了他最珍视的东西最后也被夺走的结局。这代表了我长期以来的一种审美倾向,每次看到类似的故事情节都要忍不住哭唧唧。

我曾觉得老钱的书天生适合用来改编成黑色电影,看了《夜长梦多》却觉得不尽人意。人人称颂的鲍嘉在我看来除了继承了原著马洛的俏皮话和耍帅之外,毫无马洛的气质:看似可以调侃一切,骨子里其实对自己信奉的价值比任何人都要认真,然后就是我自己脑补出的潇洒来去的体态和深沉的嗓音了——鲍嘉的形象和气质不符合以上任意一点。

到了Altman这版漫长的告别,我想Elliott Gould的形象气质嗓音是符合我对原著马洛的想象的,但Altman处理的手法确实出乎意料。这部里的马洛更像一个在70年代的嬉皮城市里漫游的异乡人,一切遭遇都像accident,他的视角跟随着摄影机移动进行着人间观察——而不像原著是背负着强大的宿命走向结局。

也正因原著的宿命感如此沉重,Altman最后让马洛一枪打死伦诺克斯竟然令我感到一种如释重负。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之前觉得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去演马洛,是因为世界上本就不存在马洛这样的人。我们依然珍视马洛所珍视的义气,也明白马洛对情义的珍视在50年代会走向失败,那么在70年代在21世纪更会走向失败。钱德勒让50年代的马洛继续背负着这样的宿命默默走开,而Altman的马洛选择杀死自己50年代的宿命,转身一路小跳奔向70年代的混沌中,继续与潮人们抗衡,真是让人精神一振的的大胆尝试。

弱化故事情节的处理也很有意思,让我直接想到几十年后Altman 的徒弟PTA在拍摄《性本恶》时是否受此影响。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变为对一个光怪陆离城市的观察,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已经不再重要,马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也不再那么重要,Altman想让观众借马洛的眼睛看看这个嬉皮的时代的心电图。

关于猫派狗派之争的解读也很有意思。让马洛养猫其实也吃准了他的性格本质,可惜原著里的硬汉怎么都不像一个会养毛绒宠物的人。猫走失后马洛再也没找回过他,最后结局马洛杀死的其实可能是自己——结合Altman 在访谈中的对猫这个意象的解读,确实不必再把这部电影和侦探小说联系起来了。

 5 ) 观影笔记

(改编自钱德勒的小说《漫长的告别》)
(从摄影角度讲,全程用变焦)


第一幕:男主被猫吵醒,给猫准备食物猫不吃,于是大晚上的慢悠悠跑去外面超市,找猫粮不得还被店员鄙视:我养猫干嘛,我有女朋友。男主一路自言自语,灰溜溜的回家后说:我爱猫。

第二幕:朋友半夜来找,告诉主角由于和妻子吵架,需要借他的车载他立刻去另一个城市。

第三幕:警察找上门,问男主他朋友在哪,男主不说,于是被带到警局,甚至被关了三天。审讯中得知其朋友可能参与一起谋杀。

第四幕:男主被释放,才知道朋友已经畏罪自杀了。他对这个报道深表怀疑。

第五幕:男主接到案子,帮一个女人找到她的作家老公。这一家刚好是他朋友的邻居。

第六幕:男主到精神病院找到藏在里面的作家,并成功劝回家。才知道作家嗜酒,夫妻感情其实不和。

第七幕:男主莫名被黑社会找上门来,得知自己朋友因赌博欠债三十五万,黑社会让男主务必找到那笔钱。

第八幕:男主反跟踪黑社会,发现他们和作家一家有交集,于是找到作家问清情况,得知原来黑社会欠他们五万。

第九幕:男主找到朋友死亡的地点,查询死前的资料。

第十幕:参加作家的家庭party,作家喝醉喝和他妻子私聊,才知道原来是作家欠黑社会一万。两人正聊兴起,去看到窗外作家正在向大海踉跄而去。

第十一幕:作家自杀了,男主也从其妻子口中得知作家曾和男主朋友的妻子有染,杀死朋友妻子的可能是作家。男主立刻告诉警察,没想到警察早已知道这条线索,只是不以为意。男主大骂。

第十二幕:男主找到黑社会告诉真相,但黑社会只关心钱。正当事情往糟发展时,作家妻子却意外把钱送了过来。男主立马去追女主,但出了车祸。

第十三幕:男主再找女主,发现她已经搬家离开,他突然醒悟了什么,立马赶去朋友死去的地方,贿赂的当地的警察,才知道朋友果然没死。

第十四幕:找到朋友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和作家的妻子出轨被他妻子知道,才杀了自己老婆,然后假死以金蝉脱壳。男主只是被利用。男主失望之余,开枪杀了朋友。


有趣的细节:
豪宅的保安,喜欢模仿各种电影里的人物,跟进出的车辆搭讪,如果别人没get到,就会让他感到遗憾。
男主的邻居,是一群以卖蜡烛为生,却天天在天台上练瑜伽,脱衣舞和排戏的女生。每一个拜访男主的人都会被其窗外的邻居吸引目光。
黑社会跟踪男主的小马仔,被作为侦探的男主各种调教。比如告诉他如果跟丢了就去哪里找;或跟踪人应该在我的视线以外免得被发现等等,马仔还以为男主是好人。
漫长的告别,这题目细思极恐。原以为是指男主朋友意外去世后,还来不及伤心,就被接二连三朋友带来的麻烦事情焦头烂额,只恨告别太长;看到最后才知道,他是在跟自己心中朋友的美好形象告别。
男主追逐开车的女主,呼叫对方听不到。每次红灯的时候可以追上,但路灯了又拉开,如此三次,最后终于要追上了,结果撞车了,而女主扬长而去。

经典台词:

案件终结,就像把垃圾袋封口。(形容判案草率)

 6 ) Flash

dvd的花絮有两项和摄影有关
一是摄影Vilmos Zsigmond的视频访谈
二是1973年American Cinematographer杂志对本片的文字报导

Vilmos Zsigmond56年从匈牙利逃出,在好莱坞打拼多年
Robert Altman慧眼让他拍了第一部大片<McCabe & Mrs. Miller>
日后他平步青云,拍过有名如<The Deer Hunter>和<The Black Dahlia>

<The Long Goodbye>是继<Images>之后两人的第三度合作

Altman和Zsigmond都很喜欢zoom镜头,而这恰恰是很多导演和摄影抗拒的
常常拍着拍着就推到很远的后景,完全撇掉前景
极致的景深变化和调度挺过瘾

Zsigmond希望摄影机和演员保持距离,尽量不干预演员的表演,这也是他常用zoom的另一原因
trick例如演员和轨道平行,轨道车横移,过程中他会慢慢zoom in,模拟轨道车靠近演员的效果

大篇幅介绍的当时创新的Post Flash,以求达到50年代的质感
英文能力有限不是太明白,后期百分比flash负片是不是和迫冲和强显的概念类似

剧中唯一抽烟的Philip Marlowe的光比相当大,光也硬,OK with me,酷劲十足

和摄影机配合最好的是那只小猫


wx2437
百威好像也出过

 7 ) 做一些无聊的区分—关于中距离景别的使用

1⃣侯孝贤、《飞向太空》etc..:也许是由于色彩的差异在画面之内形成的区隔从而产生了一种“横向的景深”/或是背景和物件清晰的纹理/或是焦点不只集中在人物身上,也在其周围当中凝视着。此时画面内很多个要素都是会参与到电影的叙事建构当中的(相反的是《驴子巴萨特》:一个镜头是简约的,注意力只在一个点上做连续; 眼神清晰的捕捉到了从画面局部出发的一条变化轨迹, 并以此横向的做镜头联结)。因此前者单个画面内容是丰富的,观看的趣处也在于此。

2⃣《漫长的告别》中距离的景别的意义更多是对注意力的分散,可以从趋于一致的色调和错乱的线条中得出。就如混杂的声效、剪辑的漫不经心一样(镜头四周的边界线似乎也消退了),不会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和集中在某一点上,而是使你的意识发散,进行无意识的漫游。

//

3⃣功能性的,通过改变景别的大小对观众的感知做调整,比如过渡镜头..

4⃣与固定镜头捆绑在一起;主流好莱坞的使用。从比利怀尔德 到 托尼斯科特 到诺兰。此时镜头被赋予了一种向前流动的力,甚至是被驱赶的(取决于速率),所以它有较高的叙事效率。

5⃣刻画性,景别完全的服务于对人物对情景的刻画。但因为景别的使用是 指向性的-附庸于所指的,所以也失去了自由;观看是被迫的,缠绕在人物的神情/情境中。

 8 ) 《漫长的告别》短评

黑色电影在60年代走向没落之后,迎来了70年代的复苏。“海斯法典”已经被废除,审查制度也已经建立,黑色电影再也不用忌惮任何可能会触及的底线。

这是一部新黑色电影。菲利普·马洛不冷酷,招女人喜欢却对女性无感;他无法融入这个社会的任何角落,甚至到超市买个东西都会被店员嘲笑,想要取悦自己养的猫都捉襟见肘。他的邻居是吸毒、练瑜伽,整天神神叨叨、赤身裸体的四个女孩子,不过他似乎对他们视而不见。抓他到局里的警察为了办案可以罔顾事实,只想草草结案。好朋友突然找他来帮忙,竟然把他当做冤大头耍得团团转。他想要帮助的女人,自始至终都在玩弄他。他在这个世界里,无所适从,跌跌撞撞。

罗伯特·阿尔特曼让这部片子蒙上了一层冷冰冰的疏离、破碎之感,它不怀旧,传神地演绎了马洛这个与现实格格不入、又对一切充满嘲弄和不屑的经典形象。本片中呈现的,也不同于40、50年代中黑色电影里常见的高反差灯光、罪恶气息弥漫的氛围,甚至连马洛想要找到幕后操纵一切的反派,都带着筋疲力竭的味道。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唐人街》(1974年),则干脆将背景设置在四十年前的1937年,从摄影到美术,都遵循着柔和色调的精致,颇具怀旧气息(虽然故事也很阴暗),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经典。在颠覆性上,两部影片都做到了极致。本片稍显漫不经心的叙事方式,充满了寂寥难耐的况味,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风格之作。《唐人街》是在怀旧温暖的表象下隐藏着令人窒息的暗流,引导我们掉入一个个“陷阱”的同时,再为我们揭开惊天的秘密。而《漫长的告别》中,前面的漫不经心都是为了后面抽丝剥茧的揭露在做铺垫,你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局,即便中间“绕路”,也心甘情愿;至始至终的冷冰冰的色调,没有给“怀旧”留一点儿位置。

 短评

一部极敏感的电影,它可以被任何横闯进侦探视野的事件牵引,马洛作为所有事件的焦点将一切收束成一个欲求知晓真相的念头,身处中心却不明就里的他时刻被流畅的横摇拖拽着不断下坠,以散漫的姿态穿梭在由各个特征鲜明的角色构成的迷雾中。对于我们来说,真相的知晓早已不再重要,拥有和马洛一样的投入才是真正令人迷醉的。

5分钟前
  • runtime-err0r
  • 力荐

试着跳开原作去审视电影,发现还是挺难的。阿尔特曼给了马洛新的定义,尤其是那个光怪的70年代。非常不喜欢埃利奥特的表演,絮絮叨叨的像个精分碎嘴子、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5.0】奥特曼镜头下的马洛有着一股“大隐隐于市”的江湖气,这种深入骨髓的浪漫主义男性气质是马洛在影片最后开出那一枪的底气,而他消失在公路尽头的摇曳背影则告破了这部电影的真相: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不过是勾勒人物浪漫剪影的手段。在奥特曼编织的光怪陆离、一切看不真切、疯狂即将把人吞噬的70年代,隐者的马洛起初持逃避状,但当他被卷入事件无法脱身时,他选择了追根究底直至践行心中的正义,影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诗意的表达:当我们无法抵御时代的进程时,我们可以选择以拥抱和热爱它的方式来对抗它,像最终开始享受70年代疯狂节奏的马洛那样。

11分钟前
  • 文森
  • 力荐

利·布拉克特,是霍华德霍克斯的长期合作伙伴,为夜长梦多赤胆屠龙等多部霍克斯经典编写剧本。奥特曼与她花费大量时间讨论故事情节,导演想让马龙成为卢瑟,让他沉睡二十年后突醒,游走在七零初的洛杉矶,想要求助于上个时代的道德。结尾的射杀是编剧的意思,奥特曼则认为影片应具有讽刺性,对剧本做出一些更改,包括作家的自杀和马蒂用可乐瓶子砸女友的脸。“这是为了唤起观众的注意力,提醒他们即使马龙的存在,外面仍然是一个真实而暴力的世界。”……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463498687/

1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多麼想跳開如今的狀態,來重新審視我那失敗無趣的人生」

16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最棒的“美国”电影。就像侦探可以在任何可用的表面擦亮火柴一样,电影通过大量地消费各种粗俗的质料,偶然地实现了想象力的自由。因为在主流的美国电影中,少并不是多(less is not always more),只有多才是真的多。电影揉杂了多重价值观,但具备美国电影普遍的幼稚特质,就像“正义”“邪恶”,在电影中既不能合理地编码,也不能被批判地解码。

17分钟前
  • 喂饭
  • 力荐

PTA改编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像个犯花痴的小粉丝,罗伯特·奥特曼改编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却被菲利普·马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两部片子却又在突破类型限制方面都做的不错,感觉现在的马洛挺招人喜欢的,混合着1970年代的社会乱象,骨子里依旧有着黑色电影的范儿。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吃了押井守在机动警察里的安利,,虽然隔得有点久。。。电影放到男主给不爱吃饭的主子去买猫粮,这不是巴特嘛。。。当然john williams给电影写的配乐早就是我的心头好

22分钟前
  • 蕩蕩
  • 还行

非常好的电影,就是对普通观众来说有点太深了。得读过原作却又不是原著党才会欣赏出它的好。这里的马洛有点伍迪艾伦的劲儿。

23分钟前
  • Mustakrakish
  • 推荐

“这是奥尔特曼的马洛,而不是钱德勒的”+1 想当初我是怎样喜爱这本书!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跟小說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但我好喜歡這個被貓鬧醒儘管發著牢騷還是給他買貓糧又爲了貓大為不安的馬洛啊,對門住著韻律操健身的四個姑娘,對異性的寡淡,多麼的70年代。主題歌有三四個演唱版,好聽得不得了,串起了整個電影。

29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其实就是一个猫奴被迫进入爱狗世界的故事,和女主角初遇后,猫咪就消失了。相较后辈David Robert Mitchell, Altman更侧重于弱化事件,人物与叙事得以完全解放,观众也始终被莫须有的力量所牵引着。“进入”与否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它的理解。

33分钟前
  • OreoOlymLee
  • 力荐

@phenomena 借看片重新读了一次原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整个氛围都变了。这个马洛与钱德勒并无甚关系,他活在奥特曼那个迷茫混沌、光怪陆离的70年代,行走在镜中扭曲的幻影与斑斓癫狂的梦境之中。不过Elliott Gould非常符合想象中的马洛形象,音乐也是“一首歌ost”这个门类中的顶峰作了。

36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导演对动物的驾驭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41分钟前
  • ada
  • 推荐

4.5.奥特曼用自己招牌式的机智、神叨与玩世不恭完成了对传统的大男子个人英雄主义与传统黑色电影中所谓”险恶“人心的解构,马洛在七十年代南加州迷离的阳光散射与无根的精神状态中成为一个唐吉珂德式的英雄,表面的随和幽默隐藏的是骨子里的时代错置,而最后一刻的爆发才更深刻地凸显出英雄的本质。

43分钟前
  • Rilkelee
  • 推荐

这货不是马洛,这货只是个不停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的卢瑟。

46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罗伯特·奥特曼的反黑色电影。1.古尔德饰演的马洛太迷人,善良而絮叨,为友情赴汤蹈火,却无力回天,恰似被从50年代抛入到70年代,在这个混乱而信仰失陷的社会里无所适从。嬉皮风格后启PTA[性本恶]。2.影片运用大量前景遮挡或玻璃叠影,加上褪色处理,呈现出一个模糊、暧昧而混沌的世界。3.身为猫奴,却在一开头就被挑食的喵抛弃,此后遍寻不着,之后又在作家家中被狗威胁。4.海明威范儿的抑郁作家与短暂现身的年轻阿诺。5.各种有趣而丰富的细节/闲笔:模仿老电影男主(史都华与格兰特)口吻与过路司机对话的保安,住在马洛隔壁的一群整日在阳台上半裸练习瑜伽的嬉皮女郎,被马洛调教的蠢萌跟踪者,还有全身绷带男(想及[怪房客])送的口琴。6.极重视领带的马洛,却有着随波逐流式的口头禅:"It's Okay with me." 7.片名大赞,送别旧时代。(9.0/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非常不一样的黑色悬疑片,配合奥特曼的大量台词和牛皮糖人物性格,个人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结尾很让人惊啊,不要惹爱猫的男人。主题曲太好听,被洗脑了,影片里还各种版本,醉心啊

5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为二刷Inherent Vice而补,两者在人物设置与整体风格上有很大相似处,PTA从奥特曼那里偷师不少,同样黑色电影的底子都谱上了醉醺醺散漫的嬉皮调子,隐忍诸多问题过去的硬汉侦探成了玩世不恭喃喃自语的探索者,拉伸横摇变焦,摄影上的轻飘更是抹掉了最后一丝硬气。半夜三点起床喂猫的人最后连猫都失去了

5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Brilliant cat-and-dog cinema,翻版的《第三人》故事被改造为两种世界的冲突.传统的警探是狗的形象:跟随着木馏油的气味,寻找拖船或木桶;马洛则不同,他有一只猫,它消失了(我们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只得随之进入充满敌意的狗的世界中――后者的特点是:将呆傻滑稽之事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机智的马洛不会只身顽抗一整个世界,而是共享猫-女人的秘密与暗示,带上橡皮似的柔韧性;但被欺骗和利用是绝不可接受的,正如猫会一眼看穿伪装的猫粮一样.约翰威廉姆斯的主题曲也富有变幻莫测的随性气质,从爵士、摇滚、哼唱到墨西哥葬礼进行曲,it's okay with me.

1小时前
  • JeanChristoph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