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

剧情片香港1983

主演:张国荣  郑丹瑞  周秀兰  卢大伟  吴回  胡大为  钟保罗  张琼瑜  

导演:杨权

播放地址

 剧照

鼓手 剧照 NO.1鼓手 剧照 NO.2鼓手 剧照 NO.3鼓手 剧照 NO.4鼓手 剧照 NO.5鼓手 剧照 NO.6鼓手 剧照 NO.13鼓手 剧照 NO.14鼓手 剧照 NO.15鼓手 剧照 NO.16鼓手 剧照 NO.17鼓手 剧照 NO.18鼓手 剧照 NO.19鼓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7

详细剧情

  张国荣在片中饰演一个爱好打鼓和音乐的青年,他向往将自己的音乐传播到四面八方,对于时常流行的音乐他认为是没有灵魂的,他在酒吧和音乐坊为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演奏。有一天被一个制作人发掘,要捧他做明星,却设置了种种限制,让哥哥觉得失去了人生的自由和爱好音乐的灵魂,然后他远离了名利场,选择水为真正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演奏。其间他的坚持不馁但得到了伙伴们的支持也得到了爱情,最后在他的自我努力下,不但使得他的音乐推向了市场,而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大批的歌迷欣赏他的音乐,经过努力,哥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长篇影评

 1 ) 渴望本身所具有的光芒

并非因为看到几位友邻在讨论这部电影,态度不一,角度各异,心痒也想说两句,而是因为在今年提名的八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我最喜欢这部《爆裂鼓手》。我认为朋友中不乏误读,由于J.K.西蒙斯的出色表演,很多朋友误认为他是影片的主角,于是将对片中施虐狂伯乐的厌恶移情到对片子的厌恶,此种误读,殊为可惜。 其实《爆裂鼓手》非常非常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要不然也不会入选代表大多数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奥斯卡。它要讲的很简单,就是“相信个人奋斗”。这么说有点鸡汤,容易遮蔽了本片丰富的表意,比如师与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但这部影片真的让我想到西蒙娜·薇依的话:“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 成年以来,我们自以为弄清了很多真相。比如1%的灵感比99%的汗水重要;铁杵是能磨成针,木头棒子则不行。在付出努力前就对自己的才华犹豫不定,错过了大好时光,终至悔恨。在此,我想抛出一个可能会招无数板砖的说法:在艺术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你对它有多渴望。如果你足够渴望,那么才华会找到你。我不是乔粉,但乔布斯引斯图尔特·布兰德的话让我心有戚戚焉: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安德鲁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竟然超越了成功本身。在这样的努力面前,成功反倒小了。这是渴望本身产生的光芒,当你真正牛逼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甚至包括你所在领域的天花板。 也有很多朋友说,不就是求快吗?讲得是爵士乐啊,怎么能仅仅求快?我认同朋友的说法,大学时哥们儿对一个叫“无影手”的吉他手(世界第一快)充满不屑,他说,这厮是玩极限运动的,不是玩音乐。 话说回来,快,也许是为了追求一种音乐上最大限度的自由。安德鲁崇拜的巴迪·瑞奇的演出,就能看出技术为他带来的自由度。那是情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速度快到极致却不失控,只有先拥有了这么大的空间,才能拥有相应的这么大的自由。 安德鲁的恋情,我觉得很正常。不存在谁渣谁婊。安德鲁肯定喜欢那个姑娘,但是他把爱给了鼓,所以失恋成必然。那姑娘也喜欢安德鲁,但是她有自我,不希望自己的后半生就做经纪人或保姆。很美的爱情,也很遗憾。 安德鲁的执着与渴望甚至打败了人与人之间的龌龊。假如安德鲁是忧郁的人,那么敌意会化为龌龊,但是阳光的,执拗的安德鲁击败了老师弗莱彻的变态、阴损。看完电影,我第一刻就想到西蒙娜·薇依的话。“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 也许唯一能超越光的,是对光的渴望。 2015.1.25

 2 ) 在自由面前,什么都是扯淡

看到前面一段,觉得大学生就是好欺负,要换我早砍人了。

看到中间那段,觉得大学生才是阴三儿。

看到后面那段,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什么励志啊远大理想啊勾心斗角啊魔鬼教练啊SM师生情啊全都是屁话,只有一个东西是最重要的:自由!

自由来自哪儿?不是来自于什么功成名就,而是来自于这个过程中的突破,一层一层剥开自己的壳,把人性流露出来,是高度得不容反驳的专业!

按道理说,励志片的弱点在于精神很感动现实很被动,但这部片子几乎真实到可以做教材,虽然不一定有个教练会天天骂娘跟嘴炮似的,但当你彻底投入一个事情,你不得不跟你的小女友说白白。

说正事,我看完首先思考的是,一百分钟左右的片子,为什么那么好看。前提当然是叙述拐点控制得好,但后来才发现,每一个叙述拐点都是一次伪命题的批判(如果只是拐点控制得好那就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娱乐片)。

最开始是一个大学生进入一个上档次的乐队,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挺行,后来被神经病教授骂了一顿,于是他回家苦练,你以为是励志片,还以为主题是不打不成材。

但剧情急拐直下,他居然因为一次碰巧到有点生疑的事故成了第一鼓手,你还以为主题是做人得有手段。

但是又错了,然后是一次临时考试,他玩命,重回首席鼓手,你以为是主题是搞爵士乐的不容易,或者舍命陪疯子之类的。

然后,你再错了一次,他临上场前出了车祸发挥失常,最后实在憋不住把教练扑倒了(当然还是没干他一顿),然后他决定不玩了,校方也开始介入说,你不是第一个被虐的,你说出来,我们帮你,我们已经决定收拾这个以虐学生为乐还装的自己特专业的傻逼。

你以为主题是做音乐得先做人。

又是错的!学生和老师重逢,说了些掏心窝的话,他上台了,被魔鬼老师涮了当场出丑,但他决定扳回一城,最后回到台上,以一种老子豁出去了的姿态夺回现场掌握权,最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演奏。我还以为主题又变成做人得靠自己呢。

其实全是错的,这部片子真正的主题就是:都是错!所有关于人的主观意见和主观模式的全错!

那些伪命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意淫里:老师狠就能激发学生?一次打击之后就一定有一次飞跃?人生一定有转折?人心还是向善的所以刀子嘴一定是豆腐心?为了功成名就必须牺牲那么多?疯魔就一定能成活?

错错错错错错!

最关键的是专业,是高度专业带来的自由!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你要打鼓那你就是鼓手,你不行就回家练去明天再来,真不行那你就是不行,没人心疼你,这是乐队不是中国励志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你在打鼓时,被鼓声沉溺乃至溺毙,那就是全身心投入的专业!教练你好狠?学生我好疼?同学你篡位?评委你好毒?这TM跟打鼓有什么关系?

忘掉一切,教练骂娘,家人不理解,同学心机比你还要重一点点,乐队成员都没一个好人,都不重要,此刻,命就交给这套鼓了。那么,做这么多,只是为了成为林肯中心首席么?错!在舍命陪疯子面前,名利多可笑,我怕我都挨不到那一天,我只是沉浸在那个无我状态里面压根不想出来!

好了!最关键的问题来了,那些吐槽的,基本就是吐槽在道德层面上:宣传这种价值观好么?宣传这种可以说是没人性的价值观?毫无疑问,只有你舍命全心投入在一件事上才会有大自由,而不是背包客的小自由。但是,自由比人大,还是人比自由大?

绕我问一句,人类有那么伟大么?平庸去死率性而活,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率性,但如果我把率性两个字换成“着魔”呢?人们的道德观马上变风向了,他们会说,没必要吧,身体要紧,差不多行了,饮食还是要规律的哟,做人别逼自己太紧.......

整部片子最让我觉得真实到后背发凉的,就是这种彻底鄙视教条说教的叙述手法,我乃至于怀疑导演对教练在酒吧的那段关于“客套容易错失天才”的真心话并非那么真心,那毕竟还是主张棍棒底下出大师。

所以这部片子的结尾,我没听见观众的掌声,一次完美的演奏是老子自己的事,老子忘我享受它,而它结束在鼓手的最后一击。

痛快!

 3 ) 但是,Andrew,代价是什么?

半夜看完电影,上豆瓣mark一下写了个小短评就准备睡了。打开网页面对8.8的高分和清一色的好评。我不禁有点不淡定了。在这里写一点自己的想法。 毫无疑问本片演员和乐手的发挥以及剪辑都是一流水准。就冲把Caravan的演奏过程剪的如此过瘾就绝对值得一看。 但是片子的价值观我只能用“极端病态”来形容,因为实在扭曲到了极点。 Andrew和Fletcher两个看似普通的人碰撞在一起后,却产生了宇宙大爆炸般强烈的效应,令本片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不过想想也对,俩偏执狂的“自我实现”和“相互实现”,这过程不可能不惊心动魄。最后结局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尖锐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的“whiplash”Andrew,最终成功的让他一鸣惊人,而Fletcher也终于培养出了他心目中的Charlie Parker。影片在Andrew技惊四座的敲完Caravan的最后一个音符后戛然而止。多么热血,多么励志。跟老派成功者的鸡汤相比,这种另类的成材之路就好比烈酒一般。是不是喝起来很爽,很过瘾? 但问题在于,代价是什么? 男主Andrew,一个踌躇满志的大一小鲜肉,平日在乐队里表现谦逊;闲暇和父亲一起看电影;照顾父亲的零食偏好绕着葡萄干吃爆米花;勇敢的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然而这样一个阳光男孩遇到Fletcher之后什么都变了。 有人说Fletcher和Andrew都是“不疯魔不成活”的典型例子,是,你有着你高尚的追求,甚至到了痴迷的境界,你为了你伟大的目标可以抛弃一切。于是我们看到遇到Fletcher以后,Andrew被激发的成功欲像黑洞一般,吸走了他身上所有的美好。阳光男孩迅速变成了一个嘲讽亲人,抛弃爱人,辱骂队友,在练习中自虐的暴躁偏执狂。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你因为不被认同而嘲讽亲人,为了全身心的投入而抛弃爱人,在残酷的竞争压力之下辱骂队友,练习的刻苦了一点...这些尚合乎情理。但你出了车祸还要拖着满身是血的身体硬上,为了保住自己核心的位置甚至不惜毁灭自己的肉体。如此的代价,就算能换来成功,真的值得推崇吗? Fletcher作为一个老师,随意羞辱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你可以说这是魔鬼训练,这是因为他太执着于要“whiplash”出一个当代的Charlie Parker。但他结尾给Andrew下套,绝对跟激励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因为得知Andrew在背后告他状之后想彻底废了他。有些人还对Fletcher存有一丝幻想,帮他洗地说他其实是想以Charlie Parker的传说为蓝本,置Andrew于死地期而令其后生。我觉得这根本说不通,这跟Charlie Parker的故事不一样。让你准备A实际正式演出演B,还是在能决定你职业生涯且过目不忘的观众面前,如此Andrew就不可能像Charlie Parker一样被羞辱之后回去哭一哭奋发图强成为一代宗师,这交代的很清楚,男主一旦现了眼之后他就彻底废了。这种一看就是要往死里弄,没有给他留一丝后生的余地。而且Andrew在盛怒之下小宇宙爆发自己回台上直接开敲《Caravan》的时候,Fletcher的反应是气炸了,表情像是吃了屎一样,还跑过来威胁要挖掉男主眼珠...明显是恼羞成怒的表现。他的初衷如果真是激励,他这时候应该表现的是惊喜的欣慰才对。只不过后来男主的表现太过出色,把他也惊艳到了,态度才转变。还有人说,“那Fletcher为什么不带预备鼓手连同自己一起毁?” 他们那个乐队是要给音乐节开场的,按理说是挺关键的一场演出。就算这样Fletcher居然都不带替补鼓手,说明他就是想让Andrew毁了这个开场,补救都没法补救的那种。台下坐着这么重要的观众,结果你把这个演出毁了,同台的这帮职业乐手下来还不把你生吞活剥了?(而且还不是敲错音那么简单,是根本就不着调,甚至Andrew有可能被认为是诚心来捣乱的)如此一来不仅在观众眼里Andrew完蛋了,在从业者的圈里Andrew也没法混了。在前面的部分,Fletcher曾经表达过他当不当指挥其实无所谓,但他无比看中的导师的位置,因为他迫切的想发掘一个当代Jazz传奇。而Andrew的举报令他失去了这个位置,夺走了这个偏执狂继续追求他执念的可能。那么他丧心病狂不计代价的想报复Andrew也就说的通了。 我认为编剧之所以这么设置片尾的桥段,是想最后让Andrew因暴怒而爆发,他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的超神发挥技惊四座的同时也惊艳到了Fletcher,然后师徒一笑泯恩仇(估计也只有这样才能一笑泯恩仇。。。),二人共鸣共奏,完美落幕。试图借这个漂亮的转折彻底洗白充斥了整部电影的负面基调。这么设置爽是爽,但对于影片病态的价值观没有任何改观,相反到令其变得更加扭曲。极端的情绪或许真的能激发人的潜能收获超凡的效果,好比强烈的国仇家恨令一个人卧薪尝胆,奋勇杀敌,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爱国英雄。但这事儿若以艺术为载体,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立。为什么?因为艺术是具有灵魂的。仇恨、怒火能把你push成Jazz大家?这是在侮辱爵士乐。你以为可以做到高速而精准的敲打出每一个音符就能成为爵士鼓大师?不可能的。优雅、随性、率真的爵士乐精神在你身上一样也找不到。爵士乐手的精益求精应该首先建立在享受音乐享受演奏的基础上,而你浑身充斥了负面情绪,为了”be one of the Greats“不惜摒弃自己的灵魂。这样的你就算技艺再高超,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个灵魂破败不堪的打鼓的,甚至不配被称为一个爵士乐手。 我是觉得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的成功理念本身没什么错,但若偏执到病态的程度,就与普世价值相悖了,是不应该被认可的。不能说“你别管我是怎么成功的,反正我成功了就行”。况且成功了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一个人杀了人之后天衣无缝的毁灭了证据而逍遥法外,他也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Sean Casey难道不成功吗?才华横溢的林肯中心首席小号。结果却逼疯了自己,上吊自尽了。 我原以为片子设置如此尖刻的人物冲突是为了对这种病态的成材之路进行反思。但它并没有。 所以《Whiplash》这部电影虽然很精彩,可你要说它是一部好电影,我不敢苟同。 =========================================================================== 有评论说导师都和蔼可亲,大家整日陪女友、陪家人,该吃吃该喝喝,哪里还会有鬼神之作?确实是这样,乐器的训练其实就是肌肉记忆的机械训练,并不是什么令人愉悦体验。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学乐器也有过因为一个高音怎么也吹不稳暴躁的想自虐想砸乐器。而我所学的尚且只是皮毛,如果像男主那样想在爵士乐这条路上达到极致,当中所要经受的痛苦与煎熬更是我无法想象的。但我同时也记得,在每个团员的努力之下,一个几十人的乐团配合越来越默契,演奏效果愈发完美的那种开心和满足;记得我想到自己竟是如此美妙乐章的一个构成部分的那种享受和感恩。有人说“看上去随性和慵懒是建立在对于乐器炉火纯青的掌握基础上”说的没错,但这也并不意味一个才疏学浅的菜鸟就无法享受音乐的美好。虽然要达成“鬼神之做”可能要经受非人的痛苦,放弃很多常人无比珍惜的事物。但我认为即便是这样“音乐的美好追求”也不应是被放弃的一项。这不是一个【我放弃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的等价交换。我觉得音乐大概是天底下最公正的判官,你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你赤诚的热爱一定会收获享受和满足,然而如果你对音乐只有一颗充满功利的心,那么在前面等着你的一定是灵魂的堕落与迷失。这就好比一个杀手苦练枪法,为了啥?为了杀人。杀人才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这跟枪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be one of the Greats”才是唯一能让Andrew感到快乐的事,这跟音乐其实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在电影中只关于享受音乐的描写屈指可数:Flecher被学校解雇之后在酒吧中弹奏时悠然自得的神态是他唯一一次“享受”的表达(结尾的时候看到Andrew“成魔”的惊喜大概也算一次吧);而Andrew只有在结尾癫狂的爆发之后才第一次在演奏中露出满足的微笑。剩下时间就是无尽的谩骂侮辱自虐仇视报复,再没有一丁点的快乐。为什么?这是因为你的刻苦、你对极致技艺的追求若不是源自对音乐的热爱,而是源自你无限膨胀的功利心。所以不到最后成功一刻你都无法真正感受到快乐。可是成功了又如何呢?短暂的快乐过后等待你的将是独孤求败式的孤独与无尽的虚无。而你穷尽了所有换来的“鬼神之做”真的就能流芳千百么?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我觉得牛逼到极致的技艺≠牛逼到极致的音乐。

===========================================================================

还有很多评论说,这部片子只以客观的姿态讲了一个故事,没有站队,怎么理解全看观众。我觉得不是。因为讲故事的人有无数种手段可以左右听故事人的体验,从而影响他/她对这个故事的态度。爆裂鼓手畅快淋漓的结尾就是一个明显的偏向性桥段,至少从效果上看是这样的,成功让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当爽片看(说好的悲剧呢?)。幕后采访导演说这个故事悲剧性大于胜利性,那你又是怎么展示给我们看的?师徒二人合奏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Caravan,然后戛然而止,截去了观众的掌声,所以就是悲剧了?Andrew跟父亲(被人加戏说成是“诀别的”)拥抱,然后在台上敲完鼓后对着夕日的仇人导师笑开了花(被人加戏说是“成了魔”),所以就是悲剧了?这些都太牵强了,实际的结果就是很多人看完后觉得这部电影“燃爆了”。是不是又要怪观众的水平低呢?

 4 ) 打击乐爱好者路过小解

所谓“小解”,不是嘘嘘,也不是我要解释什么,只是片子让我颇有感触,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庆幸自己没有走上职业鼓手的道路(曾经几乎要选择进修打击乐专业),或者说努力成为鼓大师的道路,原本我就感到这条路的艰辛,看过此片,更觉得荆棘丛生。
片中有个镜头给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nd up playing in a rock band.”片中翻译:“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爵士的确是最难的音乐风格之一,对协调和手速都有极高的要求,我便少壮没有足够努力,只能跟着乐队(当然风格并不是摇滚),连爵士最基本的Swing也打不流畅,或者说右手一旦Swing起来,军鼓和地鼓便几乎闲置了。说这么一段,主要就是想表达,爵士真的非常非常难。

关于鼓说得差不多了,来说说片子。

影片大量的快速剪辑,首尾照应,并且用爵士乐贯穿了全片,非常有特点,可惜这方面我知识浅显,还是分析人物比较有话说。

Andrew是影片的主角,一个年轻有为的鼓手。在学校他有些沉默,难以融进学校的圈子。同时他好强的性格贯穿了整部片子,就像简介中说的,他对“伟大”有不懈的追求。
我认为对Andrew性格最好的展现在家庭聚餐的一幕,家人们只关注从事橄榄球和模联的晚辈,对Andrew打鼓的事业却忽视,即使Andrew在自己的领域比另两位兄弟在他们的领域出色得多。Andrew在家人的忽略和轻视中感到不满,他开始攻击自己兄弟的事业。我认为这是他好强性格的完美展现,分明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位出色的鼓大师,可是目前连自己家人的认同也得不到,对比之下,在热门领域平庸无比的表兄弟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褒扬。同时,这一幕也展现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偏见,这也许也是大多数人对音乐从业者的偏见。
模联和橄榄球并非坏事,可是在美国太多人关注这两样了,以至于器乐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在国内人们会关注其他事物,可偏见却是一样的。
除开这一情节外,还有许多地方体现Andrew的性格,比如每次受到打击他都会拼命练鼓,比如为了练鼓他和自己的女友分手。分手一出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让我联想到了《观鸟大年》等一系列影片,人物为了自己的追求放弃了爱情和家庭。可我总是觉得两者之间是可以达到平衡的,只顾个人追求的人,不免有些走火入魔,这样的狂热让他们伟大和出色,可这样的成功对我这个平凡的人而言得不偿失,并没有太大意义。
说完Andrew,来说说片子最有亮点的人物Fletcher。
若影片塑造一个鸡汤式的老师,像《春风化雨》、《自由作家》、《放牛班的春天》之类也许会让大多数人更易接受,可片子偏偏塑造一个手段残忍凶狠,满嘴的脏话的强壮的光头老师。辱骂和耳光是家常便饭,并且他几乎不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我相信应该没有一个学生喜欢他。
他魔鬼式的教学方案的确有一定成功,比如他曾经的学生Sean,可惜Sean在离校几年后上吊自杀。Sean的死让Fletcher非常痛苦,他特意给现在的学生放了Sean的作品,而且不苟言笑的他当场留下了眼泪。这时我们看到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另外Fletcher在酒吧和Andrew的对话,我想也是他真实想法的表达,他认为大师都是被逼出来的,只有最残酷的手段才能造就大师。
Fletcher的形象可以说是十分立体,十分真实,并不是纯粹的坏当然更不是完全的好,他只是一个为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的人罢了。
话虽如此,我却只是佩服影片中Fletcher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个人是彻底否定Fletcher的理念的。
先有酒吧谈话时Andrew的反问:“比如...你逼的太狠,下一个Charlie Parker反而退出了?”
我认为Andrew所说极有道理,并非每个音乐奇才都有超乎常人的承受能力的,自杀的学生Sean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之一。
可是Fletcher依旧沉浸在自己造就大师的梦中,他回答说:“不会,因为下一个Charlie Parker永不会气馁。”
可是不会气馁的音乐天才Charlie Parker真的还需要一个人来逼他,他才能成为大师么?

不同意归不同意,有一点我确实相信的,那便是Andrew和Fletcher这样的人永远都会有少数人成为他们的知己,他们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取得极大的成就,即使这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怀疑他们。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他们会继续依照自己的道路前进,而我们会持续不理解。

P.S. 片子很棒,可是有一点我觉得不科学。为了提升速度,鼓手一般都是很放松的,不会像片中Andrew一样那样用力。只有上万次放松的、稳定的击打才可能让自己的手速有一丁点可以忽略的提升,片中用尽全力的死磕只有发泄时才那样,手型糟糕,力度混乱,很不利于速度的稳定和提升。不过,我完全同意死磕才是表现奋斗的最好方式!

 5 ) 音乐不是男子100米决赛——一个偏执音乐生的自白

时隔多年的update:

How to truly listen | Evelyn Glennie

-------------------------------------------------------原文分界线------------------------------------------------------------

一开始我还带着不屑,因为影片呈现出的爵士乐团跟我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侮辱性的语言和暴君式的指挥,活脱脱把爵士乐团变成了血汗工厂。作为学古典音乐出生的音乐生,我一直很向往爵士乐团的自由欢乐,羡慕爵士乐手才华横溢的即兴演奏能力。这样颐指气使的指挥出现在交响乐团里反而不会让我觉得奇怪。但是能够如此霸气地人身攻击+满嘴粗话的指挥我还真没见过,因为所有的指挥101入门课都会教你”How to be a good conductor?” 而在这个问题下面列出的1-100条答案里绝对不会出现“insult the percussionist's jewish mother”这一条。 直到我听到了这句台词: - “Dying broke and drunk and full of heroin at the age of 34 is not exactly my idea of success.” - “I'd rather die drunk, broke at 34 and have people at a dinner table talk about me than live to be rich and sober at 90 and nobody remembered who I was.” 我开始被这种追求极限追求完美的情绪被点燃,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以及内心偏执的那一面。看到他滴下的血就像看到我手指上厚厚的茧,只恨它们没有更厚,厚到可以让我成为“one of the greatest”。看到他忍住心里的痛苦面无表情地跟女友分手,而女友含着泪确认”你觉得我会阻碍你的成功么?“我激动地想替男主回答“yes!yes!yes!”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练琴,学习,思考,甚至创作上,而这些都需要独自一人完成,像修行与打坐一样。我在男主身上看到了我身边人的影子,因为没有办法达到自己最完美的状态而抑郁,焦躁,性情大变。 “Not quite my tempo!! Faster! Faster!!!”然而无论是Andrew还是Fletcher,都像台机器一样。没有情感和乐感的机器。音乐不是一场男子100米决赛,音乐的好坏更不是依据快慢来断定的。你可以带着感情去跑,你也可以想着“待会儿我要吃什么”去跑,你也可以放空去跑,最后看的反正都是秒表上的数字。严格遵从谱子上标注的四分音符=208,不代表你能演奏出最动人的音乐。演奏家就像魔术师一样,能在此时此刻的现实世界里创造出的另一个平行空间。钢琴家可以无视黑暗中的上万只双眼而沉浸在一束黄光之下,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此时的他可能身处1830年的波兰,或是1750年的维也纳,指头下正在创造一个脱离了当下的声音世界,慢慢地,一点点地把听众卷进一副历史与情感的长轴。 真正的Charlie Parker并没有被Jo Jones用cymbal差点砸成脑残。在他的自传里,Cymbal只是砸在了地上,发出叮咚的声音示意他滚蛋 。第二天他也没有洗心革面化身机器人开始疯狂加速,而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包括音乐理论,以及大量地听大师的演奏,慢慢变成了融会贯通的大师之一。Miles Davis也并没有因为专辑里常常出现椅子轻微吱吱叫的声音把录音师炒鱿鱼,这独特的录音室噪音反而成为了佳话,音乐评论员们不停津津乐道,赋予其“爵士乐的时间感与空间感”。Dave Brubeck漫步在1950年的土耳其,来自异域的灵感穿过了一个奇思妙想和才华横溢的大脑,从而诞生了美妙的五拍子爵士乐“Take Five”。这才是音乐的灵魂。 整部电影唯一能让我感到灵魂的一刹那,是当Fletcher在酒吧里弹琴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像极了一个正在享受音乐的演奏者,那随着不和谐的小二度音程而挑起的眉毛,和回到主和弦时的解脱的笑容。 至于Andrew最后旁若无人的报复和令无数观众血脉偾张的独奏,放在现实生活中只能对他说一句good luck了。少年,无论你手速再快,也仍然无法成为Charlie Parker了。因为你没有灵魂。

 6 ) 推崇弗莱彻和这种方法理念的傻逼们,应该先学点基础的教育学方法论

反对或者痛斥弗莱彻的人,估计有90%不太懂现代教育学方法。

推崇和赞同弗莱彻的傻逼们,肯定100%不懂现在教育学方法。

这部电影值得所有人都看看,尤其对其中的教育手段,我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弗莱彻导师全程只有逼迫,没有干货。

逼迫是最低劣的教育手段,任何一个傻逼都会使用,而且对此得意洋洋侃侃而谈,所以网上有很多人赞同弗莱彻,说对人不能鼓励,不能放松,要严格,要打压,要管好,甚至有些自虐的家伙,说希望有人管着自己,对自己严格,带自己赚钱成功。

说实话,这种价值观和方法导向永远不可能成功,这辈子基本告别自行车了。

因为他们都没注意到最基本的点:弗莱彻没有干货。

全片下来,魔鬼导师居然没有教育一丁点和乐理有关的知识,没有和学生讨论过一次音乐技巧,全部都是在说什么成功,伟大,出人头地。

比如号手吹错那个案例,弗莱彻骂完人并没有教学生怎么确定自己对,怎么练习保障不出错,怎么获得自信。这些干货指导都没有。

弗莱彻就像是黔驴技穷里的蠢驴,只有一招,就是无能的咆哮骂人加逼迫学生。

没有干货,没有技巧,不懂方法,只会不疯魔不成活,这种老师不可能教育出人才,只会毁人。

现实社会里有很多说法,比如:

一流学校抓学习,

二流学校抓纪律,

三流学校搞卫生。

再比如:

一流领导抓业务,

二流领导抓考勤,

三流领导总裁人。

弗莱彻就是典型的二三流导师,他根本不懂如何教授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他只会抓纪律,以及威胁要开人。

真正懂教学,懂业务发展的老师或者领导,是不需要太多注重纪律的,因为在教授方法干货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就投入认真了,不需要这么注重纪律。

弗莱彻就是个蹩脚的教育者,他认为乐理不需要教导,学生自学就行,他要做的就是逼迫和纪律。

这部片的观众里,有很多傻叉影评人,认为骂人,咆哮,逼迫有用。

他们只能看到乔布斯的刻薄,却看不到乔布斯的美学和设计理念,

他们只能看到科比的严苛,却看不到科比的篮球智慧,

他们只能看到乔丹的自大,却看不到乔丹几乎手把手的耐心传授队友高超的篮球球技,以及高深的战术修养。

做事情,是严格,还是宽容,是刻薄,还是善意,这些都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根本不是风格。

而是干货。

所以不用怕老师骂人,不用怕老板咆哮。

问题是,老师骂人后,能不能讲题讲的深入浅出,一听就懂,

老板咆哮完之后,能不能提出建设性可行的意见,提升员工的能力。

这才是关键。

是否咆哮,完全不重要。

非常可惜的事,现实中有大量的傻逼,就跟弗莱彻一样。

只懂严格,不懂干货。

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水平不行,无法给人有效指导。

他们只会认为,是你努力不够,自己学的太差。

 7 ) 那些孤独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文 by 浩子菌

例牌先谈一下推荐的理由吧:

毫不含糊地五星推荐了,即便你对摇滚乐队无感,但你肯定经历过高考吧,谈的事情不同,但做的确是同一件事:关于limit。

本人少年时有过组乐队的梦想,也钟爱摇滚乐,所以几乎所有关于乐队音乐的电影,我都毫不掩饰我的好感,再者,这的确是部很优秀的电影,无论从观影体验还是电影外的音乐都是非常棒的(当然你可能会说这电影没有原声带呀,But i mean music),从片头少年A走廊里头的爵士鼓solo,再到片尾以Andrew疯魔式的solo,从一直像个娘炮地只能跟着麻辣导师F的节奏,到片尾冷酷地给导师F落下一句:“I will cute you!嗯,此刻的他已经完成他的涅槃了,安德鲁终于重生,成为爵士鼓里的火凤凰了。

故事梗概就这样子了,非电影专业出身的,所以关于电影镜头blah的我就不哈拉了,但还是能看得出本片剪辑难度特别大的,因为镜头碎片化,画面浮夸的张力讨人喜,节奏控制得也很good,所以非专业关于电影本身的评价就是异常的精彩。

*************************一条爆裂分界线************************************

                 【聊下电影里头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Part.A.《全金属外壳》式的特训,集用英文问候你全家之大成的变态导师

在麻辣老师F的特训之下,学生们每天都会重复几遍导师用遍生殖器官问候你全家的快感时光(估计有人会庆幸至少不是用生殖器官呵护你嘴巴)。看到西门斯精彩的口技我立马就想起了《全金属外壳》的老库了。为什么如此之深刻呢,因为《爆裂》果断入选了本人观影生涯里,集使用英文问候你全家之大成的电影里的第三部,第一部就是《全金属外壳》,还有一部我看来部是上一年看的《无间行者》,沃尔伯格饰演的迪格南把英文骂人里头的生殖器官跟ideal巧妙的二合为一,妙趣横生。

其实不仅特训模式跟全金属差不多,影片的主题也几乎一样的。影片明显分为两半,两部电影前半部都是魔鬼式的特训,而后半部《爆裂》则是火凤凰涅槃重生,而《全金属》的后半部则是惨烈战场上最后的悲剧。虽然主题相当统一,但风格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实在我看来,严师出高徒是合理的,只是严和高都是无止境的,所以一旦沉浸于追求严与高的境界的时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无论任何人,一旦沉浸于欲望中都会容易迷失自我,正常人想要保持一点自我意识就只能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疯子了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的导师F,终有一日能滴水石穿的少年Andrew。麻辣导师F之所以如此之严苛,甚至严苛到变态的境地,肯定是历史由来,他的追求,他渴望在他的魔鬼训练下出更多高徒,突破更多的下限,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在导师F看来,为什么他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教导方式有问题呢,就是因为肖恩,一个从他手上培育出来的顶级乐手,所以他就愈加相信自己的教导方式,先入为主地进入了道德制高点,因为在他看来成就大于一切,因为在他看来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都不行,他要弄死你。恩,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是给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涅槃机会,当然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我有点诧异的时,电影写实的程度简直比生活更生活了。从苦苦争取到乐团的核心鼓手到看似顺风顺水的成就天才之路,当所有人都以为千里马遇上伯乐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以为少年A把所有爵士鼓设备都封起来放弃结束的时候,电影来了个写实的峰回路转,化身为爵士吧里一个钢琴老头,跟少年A不期而遇,最后所有人都以为导师F迫切需要A的时候,都以为导演给电影来一个俗套的完美结局的时候,导师F却是在这场盛大的音乐会前奏给A挖了一个大坑,是,对的,他就是这么小气的,他就是这么恶,人性本善,无论你是上下层的人,都一样。

又要来一句俗套的鸡血了:成功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and”一无所有的人“,之所以说一无所有,就是那些什么都没有了,只剩劲头只剩信心的人。someone like Andrew,即便是被坑了,也能力挽狂澜,真实生活里不是没有,而是生活没那么戏剧性而已。一无所有的Andrew,只剩一身劲头无处发泄,冒着从此身败名裂的风险,放手一搏,从心身地投入到自己的节奏,一句I will cue U ,从导师手中夺回主导权,也夺回了压抑多时几回会把自己窒息的自尊心。

题外话:自尊心倒真的不是用来倒数显摆的武器,把它藏在心中吧,像Andrew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付出就理所当然会收获了,生活又不是淘宝,不是你付了就能收。像Andrew这样的还是个例吧,套用一句《三大傻》里的台词,追求卓越吧,成功会不经意追上你的。


Part.B.关于Andrew: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关于Andrew放弃与Nicole的恋情选择了全身心投入爵士鼓事业,我想谈一下A与N和平分手的对话跟片尾A打的那通邀请电话。

以下是:
电影《爆裂鼓手》Andrew放弃与Nicole的恋情,还算和平的分手时候的对话:
Andrew:
——我会一直追求我所追求的,所以练鼓时间越来越多,能陪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而当我陪你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练鼓,爵士跟乐谱,所以你迟早也会讨厌我。之后你就会抱怨我没有腾出 更多的时间去陪你,因为你会越来越没安全感。
——而且你一开始说少打点鼓,我就会开始厌烦你,再然后只能彼此憎恶,那就不好看了。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分手吧,因为我想更优秀。
Nicole:
——你还不优秀么?
——我想成为最伟大的。
——你就那么确定有了我就成不了优秀的人?
——因为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
——而你有理想,你能成功,我只会被人遗忘?
——所以你不可能有空陪我,因为你有更宏远的追求?

恩,咋一眼看上去,的确是一段很伟大但在果然看来又很扯淡的分手对话。当国外友人的电影在讨论分手都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时候,我大天朝还停留在你牙膏老是挤中间马桶不抽水这些琐事,当外国友人在谈论婚姻都已经谈到多性共存的时候,我大天朝还停留在讨论该不该与父母同住呀blahblabla.......其实我这篇文章该是《当我在谈论分手的时候我在谈毛线?》,好了,够了。

再咋一眼看上去,国外友人原来不止是科技比我们进步,谈恋爱婚姻也比我们先进呀?好,再看看吧,其实那对或者那几对情侣和平分手的理由都不外乎都是那几样了:“你很好,只是我不够好Or你不好,我想更好。”That‘s all,只是前者的你很好,国人所领到的好人卡围起来都能绕地球不知道几圈了,而后者的我想更好就国外普遍一丝。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用到俗烂的大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要是说Andrew是为了不庸俗才选择孤独的话,那么放眼我大天朝的话,就是要么成功,要么屌丝来形容最好不过了。其实想到这个也是因为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你“没人要”不是因为你没钱》,里头有些朋友的回复特别极端——“没钱就不要谈爱情”。恩,是挺mean的一句话,不是没钱不要结婚,而是连爱情也别谈了,没结过婚,也没试过有很多钱,所以这个话题我就不多作评价,等哪天我结了再讨论吧。


先回到这句被滥用了的大叔名言上吧,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的原话: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这段话被后人总结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其实”没钱不要谈爱情“这句大白话放到哪个阶段都套用得上得:

上高中那会青春特征比较明显,长了满脸痘痘,所以没脸蛋就不要初恋。
上大学那会青春特征倒是没了,可长了颗死磕学霸的心,所以没时间就不要初恋了,
上了班这会青春跟春天都干瘪了,可上进心又长了出来还长到脸上了,所以我是再也没有时间去初恋了。

一转眼,青葱叫春时光都过去了,剩下的是什么,奋斗奋斗再奋斗,赚钱赚钱再赚钱。

等钱赚了,功成了,名就了,凤凰了,又嫌弃姑娘没貌,有貌的又质疑不是真心,何苦呢。
可是,能在大天朝涅槃成了凤凰的有多少人,还不是一大批一大批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墨迹下班与大V掐架的屌丝在感慨,我不是没本事谈恋爱,我只是想先把钱赚了,人脉拢了,资本攒了,成功了再去谈一场纯洁爱情。

其实调侃吐槽blahblahbla的最过瘾了,但我想说的是,有这种心态的人挺可怕的,说得好像没青春痘了高中就能初恋,说得好像不去学习大学就能泡妞了,说得好像赚了好多钱就立马有爱情了。
承认吧,多少因这句话而自High的“孤(diao)独(si)”的灵魂,多少个冠冕堂皇引用了大叔的这话为自己辩护的你们,承认这句话的作用不过是在孤寂夜深里撸完一把的一个extra高潮吧,然后再:孤独“地告诉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

承认吧,那些恨不得把”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都纹在身上的人,这里面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孤独”呢?

我是怕,那些口口声声,乃至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所宣称的孤独,不过是不会交际、害怕交际的托词罢了。他们原本渴望爱情渴望拥抱,但碍于自尊心都长到脑上了,只能对向宣称,我在长痘,我在啃书考试,我在努力赚钱而已,不是我没想去找,更不是我找不到,不过是我孤独不甘庸俗,不过是要么成功,要么就屌丝的奇怪理论。

在我看来,叔本华所说的孤独,更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经过利弊权衡后的理性的选择。

还在读大学的男女朋友,很多时候都跟我聊到这个话题,该不该恋爱?每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说,成年人谈的恋爱不是该与不该而是能与不能。千万不要把因为自己的”美貌“”自信“”能力“这类主观问题归咎为我只是专心学习,我只是专心考研,我只是专心长痘,我专心撸呀撸。

爱情在哪个阶段开始都不重要,只是真的要考虑实际情况来说的话,在同龄结婚几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当下的话,我只想说,纯粹的爱情你在校园里都找不着你还指望在如今这个被龌龊了被妖魔化的社会吗?

在我看来,一旦在上学上大学的时候就形成这种心态的话,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它会直接影响到你毕业以后工作处对象的心态,说得好像所有东西都只是简单的付出收获的逻辑问题,物质是爱情的必要条件,对的,但肯定不是唯一单一的条件。

借用杨奇函的一句话吧:每当我们以最龌龊揣测这个复杂的世界,它的纯粹都让我们震惊。

很多时候,这种孤独不是“选择”,而是“逃避”。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得已”,是“无可奈何”,但又怎样,承认呗,摆正心态,我现在就是没女人,没女人都不会死了,承认一下就会死吗?再回到电影本身吧,Andrew的孤独是他选择的,并且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爵士鼓事业,放弃了Nicole对其的爱慕。而当脱去孤独即事业的光环以后,他也就不得不面对自己是一个守在电视机旁吃着爆米花的屌丝了。所以当拥有意味着屌丝逆袭的机会的时候,Andrew也没再三考虑,直接接过机会,并且兴高采烈地邀请EX—Nicole。这个时候的Andrew显然已经懂得,成功与美女从来不是二选一的命题,而只是有没本事二选二的道理。我不晓得当时如果还是空窗期的Nicole会不会重新投入Andrew的怀抱,但即便她是单身,尽管她还去了JVC演奏会,但她看到爆裂鼓手A的疯狂表演以后,会不会还是会迟疑不敢再次靠近了呢。又假如要是单身的Nicole去了演奏会,而A只是为了她而演奏的话,那结局会不会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了呢?

但我觉得不会了,一个不疯魔的人,怎么能成活呢?

其实我对Andrew还是非常有好感的,那些孤独的天才都很混蛋,但所有的混蛋挺庸俗的。


PS:个人其实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更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所以要是文章里有关于屌丝,凤凰男,之类的提及到,就实在抱歉了,请勿对号入座,谢谢也多谅解。

PPS:希望你也能认真看完并且按下喜欢,因为对上的两篇文章都是收录转载的比较多,我是希望在收录的同时也能按下喜欢,因为这个喜欢的数量很多时候也是对豆瓣写作者的一些肯定,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所写的文字,谢谢。

2015-01-08
15:40
任意门福利:
http://www.douban.com/note/477386578/#sep

 短评

音符般流动的炫目剪辑真是赏心悦目,结尾SOLO让全场观众High到爆血管,爵士酒吧似真似假的“自白”是全片戏肉。迈尔斯·特勒和J·K·西蒙斯的巅峰表演火花四溅。不过好几个段落完全照搬《社交网络》,不少情节设置为了追求戏剧化也稍嫌刻意。

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不否認在觀賞度上,這是部精彩的電影。剪輯犀利,節奏甚好,男主男配都有優秀演出。但是我不認同裡面所肯定的價值觀。亦即用肉體/精神虐待逼迫出來的人才是真天才,並認為這種"犧牲"是必要。我只能說那是終於找到男主可以互殺互陰配一對,但在那之前毀掉了多少個喜歡音樂又有才能的學生?

5分钟前
  • 裘笛
  • 还行

我在同样变态的师傅手下呆了三年,祖宗十八代被骂了个遍,没空吃饭上厕所睡觉交朋友谈恋爱,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什么都没干,就是学敲键盘写文章。而我的极限在我妈看来不过是纸上吹牛皮而已。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6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如果你还有空去琢磨片子里的不人道行为和思考扭曲的人物关系,那么你也许错过了其中最美妙的部分:节奏。整个电影的剪辑踩着每一个最扣人心弦的镜头行云流水的推进,两个主演的表演也是每一帧都没有跑调,片中所有的轻重缓急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组合,推着人随节奏进入到只属于艺术人生的不疯魔不成活。

11分钟前
  • 逆旅行人
  • 力荐

我身边很多朋友讨厌《爆裂鼓手》。但我很喜欢。可能因为我没觉得它在讲音乐。它太绝望了,一个注定不是天才的人,期望接近不朽哪怕多一点。正因为他追求不朽的方式如此费尽心机、如此大动干戈,简直像自毁,认真得透出滑稽,我才觉得可以和他交流。这片子当时看得我挺难过,又兴奋又难过。

15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在戛纳看的唯一导演双周片,圣丹斯最佳。重心都在打鼓上,就像剧情交代的那样,连恋爱都没时间谈。老师的魔鬼咆哮,师生的互相报复,对打鼓的大段展示,追求速度,咬牙打颤,流汗流血...电影结束后全场欢呼鼓掌,像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现场演出

1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除了镜头过碎,画面过于浮夸,虚焦景深用得略过于MV风之外,其它的十分完美,整体上异常精彩。乐队特训的桥段像极了《全金属外壳》。本片剪辑难度太大了。台词非常精彩。西蒙斯的表演非常抓人。没进一种关注很可惜。

20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拍得好暧昧,它旁若无人地搭建角落,供魔鬼和基督共眠。魔鬼诱惑基督,从石头变成面包。肉体的修为,精神的厮磨,师生之间近乎病态的关系互动,无论从剧作和剪辑,均紧迫地咬合节奏,以此达到双重共振,观之酣畅。高手间的对决莫不如此,真正的反励志,从不暗流涌动,始终刀锋毕露。

2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每年都会有这么一部SM调教片,去年是《为奴十二载》,今年就是它.....

2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观影体验太棒了,从头至尾都很紧,剪辑干脆利索自有节奏(尤其对音乐表演的处理),不带感情牌的好。有坎坷青春的孤注一掷,也有人生的复杂无解。这一部是编剧导演同一人才能达到的效果。映后一位观众说影片真正抓住了爵士音乐中鼓的精气神,phenomenal.

29分钟前
  • Line
  • 推荐

是赞美还是颤抖,面对反社会人格的怒放?师徒俩用极限来磨淬才华、恨不得扼杀对方的疯狂:这个世界有太多优秀,但只有承受过系千钧于一发而不断的重量才能成就伟大。我的年度最佳,J·K·西蒙斯奥斯卡男配有戏了…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清晰果断。……另外这部电影真是不错的试金石,看看短评就知道了。只从中看到痛苦,而看不到痛苦之中挟裹着快乐的人,大概从没认真追求过什么。

38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导演对音乐的掌控可说是登峰造极(参考前年导演编剧的Grand Piano,虽剧情极糟但钢琴演奏段落也与本片如出一辙地血脉喷张),高速剪辑全面追赶大卫芬奇,几近变态的师生角力让主角数次被逼上绝路时给观众带来一种惊悚片般的窒息快感,最后控制地位逆转的大爆发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狠!准!爽!

4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流畅明快鬼斧神工的剪辑给这影片增色不少,让本来可能流于乏味的地方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热血沸腾。剧本功底很不错,两个主角,最普通不过的师生关系写出了让人意外的层次推进。从事故那段之后人物关系就开始变得惊喜重重,接连好几次反高潮都让人想拍案叫绝。剧本最体现基本功的地方,就是层次感。

43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虽然很棒,但我非常赞同那条一星短评的观点。影片事实上不断放大恶的细节,可当你真正乐意如此近距离观察这一层面,就已经隐含了你对它的赞美。

45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励志你妹,鸡汤你娘,努力就好是废话,干得不错是毒药,人们只看结果

49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J.k.西蒙斯应该能拿下男配!这片子的节奏感实在太棒了,爵士乐和剪辑简直融为一体了,还有西蒙斯机关枪版恶毒的台词,脏字就像鼓点一样密集且激烈,几场打鼓的重头戏在镜头上都是细碎古怪,靠剪辑重新赋予整体戏一气呵成且不断加速的节奏,可惜整部电影还是碎的,否则就真成大卫·芬奇了。★★★★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燃!爆!了!相信每个练过乐器,或者在艺术表演方面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找到深刻的共鸣,那种对严师又敬又怕,想汲取他们的能量却感受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想在技术上完美再完美一点却发现音乐远不止这些的惊喜与恐惧... 片子就像里面的爵士乐,是肾上腺素爆发的血汗结晶,它不完美却无可取代

5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还以为是我的驾校师傅

59分钟前
  • 张维托
  • 还行

他得到了世界,他失去了灵魂。

6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