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几近成名 剧照 NO.1几近成名 剧照 NO.2几近成名 剧照 NO.3几近成名 剧照 NO.4几近成名 剧照 NO.5几近成名 剧照 NO.6几近成名 剧照 NO.13几近成名 剧照 NO.14几近成名 剧照 NO.15几近成名 剧照 NO.16几近成名 剧照 NO.17几近成名 剧照 NO.18几近成名 剧照 NO.19几近成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5

详细剧情

  优秀生威廉(派屈克·福吉特 Patrick Fugit饰)在毕业前争取到为《滚石杂志》写采访稿的机会。他要跟随摇滚乐队的行程,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和报道。妈妈担心摇滚乐队的不良作风,坚决反对威廉的决定。  威廉还是固执地上路了。他的采访对象是“Stillwater”乐队的成员,这群年轻人还没有成名,心中怀揣着梦想前往全国各地开演唱会。他们有着很多其他摇滚歌手具有的特质:放纵、呐喊、喜怒无常,现场煽动着观众的尖叫。同时,他们会沉溺与毒品,有着人性中自私、猜妒的种种弱点。有一个叫潘妮(凯特·哈德森 Kate Hudson饰)的乐迷,与乐队共进退,最后却选择了离开。威廉用心去感受并参与这一切,从中获得宝贵的阅历。

 长篇影评

 1 ) 我們都迷上搖滾樂的時候,those were the days...

如果说,[上帝之城],是那种看一眼就能让你震撼到不行的电影的话,那么,这部[Almost Famous], 对我这位"资深"的六七十年代摇滚乐的乐迷来说,却有无比的亲切感,那里面是温暖而又略带苦涩的滋味,看着电影,仿佛就像自己在亲身经历着一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充满青春气息的摇滚乐电影,仿佛就像是为我而拍一样。

70年代,当性、毒品,和摇滚乐一同解放之际,一名来自保守家庭的15岁少年威廉(Patrick Fugit),不顾保守母亲的反对,担任摇滚乐圣经「Rolling Stone」的记者,随着一个新崛起的当红摇滚乐团「Stillwater」在美国巡回演出。

在巡回的过程中,威廉一方面要和乐团的成员发展友谊,一方面又得维持报导的中立性。藉由和资深摇滚乐迷潘妮连恩(Kate Hudson饰)以及乐团灵魂吉他手罗素(Billy Crudup饰)之间的相处,他目睹了摇滚乐手对音乐的执着,对成名的渴求,对自我的陷溺,对性和毒品的疯狂。也目睹了整个年轻一代的挣扎和迷失,希望从音乐中得到救赎。这个旅程成了他的心灵之旅,他看清了世界,也找到了自己。

【成名在望】是大导演卡麦隆克罗花费四年半自传性的作品,70年代初他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曾追随新崛起Yes乐队,为摇滚乐杂志写稿,这部电影显然是他献给自己那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而作。虽然Stillwater本身是一支虚构的乐队,但是影片却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包括那个时代的背景,摇滚乐队里主唱和吉他手为乐团领导地位而起的矛盾,也包括那些为乐队痴迷俗称"骨肉皮"(Groupie)的女乐迷,甚至在电影里不时地教导威廉写乐评要「诚实且不留情面]的,正是被称为历史上摇滚乐第一乐评的Lester Bangs。

这部电影是七十年代摇滚黄金时代的回顾,伴随这电影中"Stillwater"乐队的巡回演唱,我们见到了七十年代那种边缘的嬉皮生活,叛逆、追求爱与纯真有时却堕入了自己追求的反面。那是一个颠覆一切的年代,也是充满了激动的年代,而摇滚乐,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灵魂。在电影中,那些伟大的名字Bob Dylan, Jimi Hendrix, The Who, Yes, Black Sabbath(Stillwater首先是作为黑色安息日的暖场乐队出现)……,贯穿了整个电影,仿佛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还有那些Stillwater的演出歌曲,由卡麦隆克罗的妻子Nancy Wilson(70年代著名的女子摇滚乐队Hearts的核心团员)所写,也充满了70年代所特有的温暖气息。

然而在威廉的旅行中,所经历的还有摇滚乐所展示出来种种丑陋的一面,性,毒品,爱慕虚名...。就象莱斯特(Lester Bangs)所说的, 摇滚乐正如其它许多伟大艺术特点一样,在自相矛盾激发了音乐表现的潜力,这也是70年代摇滚乐所无法摆脱的宿命。

这是一部杰出的摇滚乐电影,没有错,可是,对我来说,这更是一部伟大的成长电影,充满了温湿的青春气息。我们都曾如此年轻,当年在学校里,我们为摇滚乐也是如此的痴狂,摇滚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因为摇滚乐而结识,我们都从大量的聆听中,感受青春, 发现美,和找到我们自己。

这是一部如此迷人的电影,以至于,我所听到的和看到的电影里的声音和影像,都是如此的让人难忘,包括那些优美动人的歌曲,威廉羞涩而真诚的面容,Kate Hudson所扮演的Penny Lane甜美迷人(真的是美丽!!!)的笑容,吉他手Russell长发披肩的经典摇滚乐手造型(据说Cameron Crowe曾想找Brad Pitt来饰演这个角色,然而Billy Crudup的气质让我觉得,这已经是最佳人选),还有太多难以忘怀的场景...

如果说这部[Almost Famous],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影片要结束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地不想从影片中抽身,只是希望,电影还可以再长一些,故事还可以再继续下去。

Experience it. Enjoy it. Just don't fall for it. 但是对于曾经热爱过摇滚乐,或者仍然在热爱着摇滚乐的我们来说,这是一部为我们而作的伟大电影。

 2 ) 在杀人利器与感性革命的摇摆中绝处逢生

《成名在望》是好莱坞导演卡梅隆克劳根据自己经历编导的电影,有着浓重的自传色彩。当然同时贩卖的还有好莱坞电影不折不扣的生意经。六七十年代对于美国人显然是个精神敏感的词,它已经超越了词汇本身,有着精神的语义。当然《成名在望》在取得“真诚”的誉名时,票房成绩更是令创作团体满心欢喜。重新观看这样一部漂洋过海而来的好莱坞电影时,我却发现到本片在遭遇中国现实时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它简直就是一部讲述乐手与歌迷(包括乐评人)的现实教科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五个星级(注:星级指数与歌迷的精神尺度并不自然成正比。)

一星级。如果你是个普通的歌迷,去音像店购买他们的海报或CD自然就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今日我们谈论摇滚乐大多就是音像店的货架上的商品,但是七十年代摇滚乐显然扮演了更为多元的角色。其中最为明显的标识就是——反叛。他们反对战争,反对既定的主流价值规范,反对家长的权威。威廉的姐姐就是个其中的代表人物,你可以看到她把反叛的旗帜插入了家庭内部。保守的大学教授母亲指责摇滚乐只是毒品和性,年轻的女儿为之辩护说他们是诗人。当她与自己的母亲吵架吵得不可开交时你会由衷错觉——这是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政治辩论会。

二星级。年轻人总喜欢给自己树立偶像,与偶像近距离接触就是那些去现场倾听自己喜欢的乐队演出。中国女孩杨丽娟自然就属于此一级的。但是追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却也有着几分疯狂。喜欢乐手的人每每总是做出疯狂的举动。这般事例中外皆如此。出格的爬进偶像的私人住宅区去窃取偶像的私人物品,更为极端的提着枪想要去偶像的性命。对于摇滚乐略知一二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著名的枪击事件。“嘿,列侬先生。”然后就是著名的枪声。

追星纯粹是力气活,当然要有足够的流转资金作坚强后盾。省吃俭用然后花银两去听现场的比比皆是。只是偌大的演唱会现场,躲在后排座还是没有办法与乐手亲密接触,还好向兜售物品的小贩购买了秘密武器——望远镜。

疯狂似乎与我水火不容。但是不用打死我,我就会像你承认,对于这样的演出,没有把自己的耳朵和身体带到现场与之交流,确实是个不小的遗憾。当然这样也会有风险,有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踩踏事件也屡有发生。提过了安全系数,乖乖地呆在电视机旁,审美无疑又被打了折扣。看来如何权衡,还不是给个简单的可以统一化的答案。

三颗星。除却少数乐队的性别取向,能够闯入此等级的歌迷无一例外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她们有个比较响亮名字“果儿”。果儿年轻的身体与漂亮的脸蛋是进入乐手私生活的通行证。

显然果儿成分复杂不一而足,但大多有着爱屋及乌的妄想症。钱钟书活着的时候就说,有人尝到鸡蛋的味道不错,就像结识下蛋的鸡。果儿并不满足停留在两颗星的阶段。她们与这些生活狼藉的摇滚青年粘在一起,他们甚至有时比一家人还有亲密。就像电影里描述的他们像原始人类那么的亲近。躺在偌大的床榻上,彼此除掉多余的衣衫——那是他们“交流”的障碍。

正如影片的潘尼琳恩对威廉所说的“我们不是果儿,果儿是为了想接近名人,不惜与歌手上床。我们是歌迷,我们是来听音乐的。我们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们是为音乐而来的。”

这是个喜欢撒谎的女孩。显而易见的是歌手的灵感并不是那么容易好激发出来的。果儿潘妮的梦想有点像赌博游戏,就是碰下运气希望自己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然后希冀自己会偶然进入歌曲里。有时你听某人唱的歌,你会觉得那个被歌唱的人就是你。那样的幸福感却是贴心贴肺。其实果儿对于创作者而言并不会多么重要,比如他们玩弄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果儿潘尼只是乐手赌牌时的交换的筹码而已。

因为摇滚乐手大多带有毁灭气质,比较牛叉的如同科本或者莫里斯。引来一群资质平平的乐手竞相模仿,毁灭自己毕竟成本太高,他们也比较老实巴交,可是毁灭起果儿来他们可是十分在行。比如中国一个以朝代为名的糟糕乐队偶然出了盘还成的专辑,他们的一个乐手有个特别的嗜好——收集处女。

如果一个乐队完蛋了,沦为了垃圾,那不会全然是乐手本身的错,可怜的果儿又要承担一份红颜祸水的骂名。但现实社会并不以道德为准则,道德说来也是个奇怪的家伙。骂名也是名,也可以兑换为可观的利润,怪不得有着人争着讨骂,或者忙着骂人。比如京城第一果儿把自己的名字和许巍,等等人钩挂在一起,招来骂声一片,看来名利都不是什么好鸟。

四颗星。指现代媒体的代言人或者打工者记者。有些记者毕竟特别,他们对于乐手的私生活特别好奇,有些记者为了把自己和他们区分出来,很他们起了个不齿的名字——狗仔队。本片的主角威廉并不在此类。与这些执着于乐手下半身的狗仔队其实大同小异,威廉关注的就是上半身。

但是上本身并没有多好日子好过。威廉与清水乐队初次见面时,威廉自报家门,清水乐队主唱杰夫调侃说:“原来是我们的敌人。”而威廉提出采访要求时,吉他手罗素说“我们只为歌迷演奏,不为乐评人浪费时间。” 当然记者仍旧有着资历之分,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兵而言这取决于你吃饭的地方,如果碰巧你在大名鼎鼎的杂志或者电视台任职,你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他们的驻地,否则就会像可怜的威廉最初的境遇,被凶神恶煞般的保镖一再地挡在门外。

而当威廉的身份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摇滚杂志《滚石》的记者时,主唱杰夫要对威廉神经过敏起来。仔细看看清水乐队的主唱的胡乱地涂抹自己的脸,在威廉的话筒面前面前他一会儿是巫师,一会他又扮演斗士,总之他装腔作势,毫无斗志。他就是你我般的俗不可耐。现代媒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无论你如何想象都不会过分。

真诚的人不会过得舒坦,中国的记者被利益团体用金钱或者大棒收买,美国记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与之相对颇有资历的乐评人劝导威廉说,你不如当个律师算了。所有的采访都是废话连天。

年轻的威廉显然被清水乐队上了一课。当他对乐队直言不讳并提交给了《滚石》杂志编辑室,乐队成员的矢口否认,让威廉的努力成为了零价值。

当然还有五星级。如果你喜欢他们,碰巧你是个导演,你尽可以把他们拉进你的电影,用艺术创作的方式与自己的倾心的乐手一同进行银幕写作。比如艾伦帕克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共同演绎的电影《迷墙》。比如马丁斯科西斯拍摄的《大门》就是聚焦于大门乐队的主唱莫里斯。范桑特导演的《最后的日子》据说讲述了涅磐乐队的主唱科本。看了却也看不清,倒是看到了可怜的臭小子在模仿科本的长发和墨镜,让人长久的沉默不语。

自然能够进入此等级的人概率低得吓人。如果众多的摇滚爱好者都动不动来个摇滚电影,那么我们将会惊奇的发现,那大多只会是拉长的MV而已。与大多提留在爱好者等级的歌迷不同,导演当然热情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理智。这并不奇怪,发疯是年轻乐手与年轻歌迷的拿手好戏。与动不动就喜欢发疯的年轻人不一样,过了而立之年喜欢冷静处事,他们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与真诚。

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你怎么能够遗漏了电影中的两个经纪人呢?

艺术家大多缺乏理财或与人交际的能力,当然毕加索之辈除外。作为一个完整的团体经纪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说得有些严肃些,关系到乐队的生此存亡。具体可以详见大牌经纪人的说辞。不知怎的,一谈起经纪人我想到的就是大胖子唐金。这个臭名昭著的家伙盛极一时,当时他手里握着野兽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两个拳手。这个翻云覆雨的家伙就是这么嚣张,好像半个世界都在他的鼓掌里。乐评人莱斯特更是直言不讳,他们会毁掉摇滚乐。

     无论如何当杰夫对威廉的话筒说:摇滚乐要拯救世界时,你可千万别当真。摇滚乐的感性革命到底何处是归途,并不是谁可以决定的,至于答案,还是交给上帝或者魔鬼。

 

 3 ) 不过如此

这片子让我想到很多小团体。
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工作之后,好像都有那种小团体存在。
他们总是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总是整体出现在大家面前,说着旁人几乎听不懂的内部语言,他们似乎有着自信的气场,有着自己的行事原则,成员之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些小团体很多时候可能还经常成为班里或者什么其他工作环境中的焦点。给未加入的人以吸引力和距离感。
而当你接近了或者甚至进入了这些小团体,你会发现,他们的成员之间相互可能有抱怨,有的甚至不是抱怨这么简单,而是敌视。有些成员可能并不想继续呆在这个团体里面只是碍于很多别的因素只好继续留在其中。有些成员可能是心甘情愿或者并不自知的被其他成员利用着。一个看似非常团结的小团体,其实里面很可能问题重重。一个小裂缝都有可能让他们整个崩溃。而如果崩溃,成员之间很可能在外人面前撕破脸把很久之前的积怨全部抖出来,那场面好像会是相当的难看。
所以那些表面上令人羡慕的小团体,很可能就不过如此,就像片中这个乐队,有些看上去高端大气的人,很可能就是绣花枕头,而很可能可悲的是他们连自己绣花枕头的身份都没有意识到。就像片子里的Lady。
这些小团体喜欢被外人羡慕,而象乐团这种小团体,外人的羡慕和支持正是他们名气和金钱的来源,他们自然想维护并加深这种羡慕,所以要更加维护自己那种美好的形象,维持大家对他们的期待,甚至是在自己可能并不胜任的情况下,就像在水池旁边的房屋顶部,在下面乐迷热切的期待下,他只好跳下去。
跳下去之后呢,狂欢和庆祝之后,水池依然会恢复平静,不过如此。
最后在飞机上,大家在暴风雨中把所有的积怨都说了出来,而其实场面可能并没有那么难看,相反大家把话说出来之后,那种压抑的气氛没有了。暴风雨过去倒是晴朗了很多。
最后乐队灵魂人物去找主角道歉,说出了真心话之后,很多问题其实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摘掉某些并不属于自己的光环,结果也不过如此,甚至可能会比之前更好。
影片结尾,一直向往摇滚生活而离家出走的女儿终于在弟弟的带领下回家了,母亲马上伸出双手接纳了她。
打破别人的期待其实可能并没有什么,否定一下自己也可能没有那么难,不用低估某些寄望者找到其他目标的速度,也不用低估很多真正关心你的人对你真面目的包容程度。

 4 ) 我找不出不给5星的理由

不好意思,不给5星的朋友, 只能说明我无法企及你们对电影的要求。 我无法不给这个电影5星,她包括来太多的事情,太多的感情。 初看一次, 大家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摇滚音乐的电影,其实反复观摩,这部电影包括了太多的感情,儿女与父母,朋友与朋友,女人与男人,粉丝和明星,情敌与情敌,敌人与敌人。包含这么多感情的电影在2小时40分钟结束了,不需要任何经典的对白,任何夸张的表演,一个人走入另一群人的生活,他的孤僻,敏感,与自我否认都烟消云散。对我来说,好电影并不希望有结局,我希望一直陪伴主角的生活走下去,但是这部,作为一个男孩成为男人的过程,结局已经不重要了,他的过程,他的感情,他的感情已经让他得到了升华。 作为一个生活在国外喜欢音乐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已经诠释了所有。

 5 ) OST里少收了几首歌。。。

OST里少收了几首歌。。。
这是唯一的很遗憾。
我很喜欢在new york时William Miller去旅馆找penny lane时那首歌,可OST没有收。

 6 ) Almost grow up

Almost Famous下完了导演的剪辑版,两个多小时将近三个小时的长片
一口气看完的时候已经快天亮了

影片的导演是卡梅隆克劳,我所知不多,除了这部片子我还知道他的征服情海
阿汤哥&蕾妮泽尔维格演的,也没有看过,知道这部Almost Famous对于导演来说是对于自己的纪念,青春年少时的磨砺与成长,当然还有ROCK,魔鬼一样的ROCK,情人一样的ROCK
看了片子,能感觉到他们的热爱,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再也回不去的时代,用那个乐评人说的话,那是ROCK即将死去的年代
1973年,一个彷徨迷茫迷幻,但是却真实的年代

对于任何的东西我都说不上狂热,喜欢的很多,很杂,很乱七八糟的
当然,或许我只是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只是我没有压抑,没有无边的无处发泄的愤怒,没有看不到光明的困惑或是迷茫
如果我是那样,我或许会在1973年喜欢上ROCK,疯狂的追逐,忘我的投入,追着音乐跨过所有的界限与束缚
但是然后呢,把它当作我的人生,或是在一个暴风雨里突然离开,欢迎回到现实世界来,没有ROCK,没有滥交,没有毒品,没有下一站下一站的漂泊,没有Almost Famous的巡回演唱会的巴士,然后看着摇滚真的死去

卡梅隆克劳是理想的,或者说是逃避的,回忆的那个1973,尽管光怪陆离纷繁复杂,我们看的影象却绝对是单纯不肮脏的
1973年,从11岁被别人嘲笑没有长阴毛的小屁孩,被离家出走的姐姐留下的摇滚唱片点亮眼睛里的光以后,15岁的威廉尽管在学校里还是被看成是怪物,但是却即将以滚石杂志记者的身份,随着新晋乐队Stillwater开始他们的巡回演唱会之旅,Almost Famous,不用再给别的乐队暖场,有了他们的第一只成名单曲——Fever Dog(果然。。。。。。不是一般。。。。。。)
作为记者,威廉是稚嫩的,被嘲笑做enemy,提的问题也是小白的,Q:你为什么喜欢音乐 A:因为那让我很酷 Q:你在乐队里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A:。。。。。。我是贝斯手(倒) Q:我的意思没有你的话乐队会少些什么东西呢 A:。。。。。。贝斯(再倒)
但是他却用单纯的 没有杂质只热爱音乐热爱摇滚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乐队背后的东西,也看到了摇滚背后的东西,懂得了为什么摇滚会死去,就像人会死去,人的梦想会死去,人啊爱情会死去

他爱了,潘妮 莲恩,一个同样热爱摇滚的女孩,在热爱摇滚的同时,也热爱着摇滚乐手,尽管她说不付出真正的感情,就不会受到伤害,相比乐队的乐手们,或许这些追随着乐队的女孩们才是最热爱摇滚,最接近摇滚的人。
这个女孩不让别人知道她的名字,或者是让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这是她真正的名字,这个女孩说自己已经退休,说不投入感情,可是她还是爱了,投入地爱了,在失去爱了之后那么受伤,这个女孩说要去摩洛哥,还要在那里把自己的名字改成JANE,谁都以为她在随口说说,连威廉都是,可是她真的去了摩洛哥,坐在飞机窗边的位置。

在巡演结束时,在那一场的暴风雨中,每个人都说出了心里的话,什么是ROCK,这才是ROCK,不是说人为的分类,而是单纯的自由的真实的充满感情的,“重点不是音乐里有什么,而是里面没有的东西!)

回到家的威廉和他姐姐,都是在经历许多之后成长起来了
尤其是威廉,或许他错过了自己的毕业礼,他却学会了人生

 短评

有些有肉,而且我相信有些人是放荡但纯洁的存在着,并且inspiring

7分钟前
  • shu
  • 推荐

我们后来不青春,早睡早起,健康独立,可是后来我们更温柔。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everybody is not cool.冗长,不要为了酷而酷,那叫装逼。好莱坞类似的装逼痕迹太重,看多就反感了。PS:封面女=美国果儿。真够傻逼。

1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尽管我如此喜欢摇滚,但rock n'roll真的不是什么崇高的东西,它也从来都不能拯救世界。什么队现实的鞭挞,什么对爱情的绝望,都可能是装出来的。之所以这部电影让我这么膈应,或许就是因为摇滚乐的真相的确龌龊,仿佛幼时看到圣洁的女老师的艳照一般如鲠在喉。

15分钟前
  • Green2018
  • 推荐

所有伟大的搭挡都痛恨对方

20分钟前
  • A-sun*
  • 还行

你要反复地看,才能知道这电影说的就是你的生活……

25分钟前
  • superfei
  • 力荐

如果你喜欢那个年代的摇滚,你也会被这个电影打动。我在想这个海报之所以用penny lane作为主题,q代表那个时代的疯狂。高尚,纯净,迷乱而又不可触的。然而我们还有权怀念,那个几近成名的幻象,如巴别塔般耸入云端。

30分钟前
  • 墨丘利剧团
  • 力荐

“他们会毁了我们挚爱的摇滚乐”,“他们”不就是“成名”这个东西吗。凯特哈德森把自己最美的一面都留在这部片里了,还有就是众人在大巴内合唱Tiny Dancer那一段美好得不像话,好音乐凭什么打动人,就在这段里了。

32分钟前
  • tata
  • 力荐

到最后,真的很好看。

35分钟前
  • Hóng
  • 力荐

摇什么滚。都是闲得蛋疼。

38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更换经纪人之时,离开大巴踏上飞机之时,同意商演圈钱之时,即草根摇滚精神破灭之时。乐队副产品:名声、金钱、酒精、毒品、女人……被飞机颠簸即将停止时鼓手的那句"fuck it! I'm GAY!!!"笑瘫

40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终于看了这部曾经颇为著名的电影。让我想到自己十年前做第一份工作的时,接触的都是知名艺术家,名人,精英。但我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人,所以我觉得我离他们特别远,与此同时同期的实习生都觉得自己和他们只有一步之遥。青春是场梦,摇滚是造梦发财的行业。但是有像我或男主角这样不酷的青春也没什么不好

45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推荐

They Rock,I Just Watch Rock Film。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They don't even know what it is to be a fan. Y'know? To truly love some silly little piece of music, or some band, so much that it hurts.

51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还行吧,160分钟版太长了,没必要

5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卧槽我看到那个娃儿被人催着要交稿但他其实一个字也没写我就要吓哭了……

58分钟前
  • JUNWK1334
  • 推荐

【B+】可以说是小情节电影的剧本顶级范例了,没有波折的情节和戏剧性,依靠对人物内心的关注而让电影如此细腻饱满。各种柔光轮廓光把凯特哈德森拍的像一个天使。

1小时前
  • 掉线
  • 力荐

正应了萨冈那句话: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美国大农村的平静和无聊简直在本片体现得淋漓尽致。

1小时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潘妮以一个虚无缥缈的身份在摇滚圈游走了多年,然而最终只能心灰意冷的带着满身疲惫的离开,威廉与吉他手的情谊,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不明白此片为何叫几近成名,我认为已经成名了。

1小时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纪念霍夫曼,他扮演的Lester Bangs,告诉男主角,长成咱们这种德性,不酷,一辈子都会在呲妞上不顺,别做梦了。与君共勉。

1小时前
  • 皮革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