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2003

战争片英国2003

主演:裘德·洛,妮可·基德曼,蕾妮·齐薇格,艾琳·阿特金斯,布莱丹·格里森,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娜塔莉·波特曼,吉奥瓦尼·瑞比西,唐纳德·萨瑟兰,雷·温斯顿,凯西·贝克,詹姆斯·盖蒙,查理·汉纳姆,杰克·怀特,伊桑·苏普利,吉娜·马隆,梅洛拉·沃尔特斯,卢卡斯·布莱克,塔恩·曼宁,汤姆·奥尔德里奇,詹姆斯·瑞布霍恩,艾米丽·丹斯切尔,罗宾·穆林斯,阿历克斯·哈赛尔,杰伊·塔瓦尔,Christopher Fennell,艾瑞克·史密斯,基里安·墨菲,理查德·布雷克,Sean Gleeson,马克·杰弗里·米勒,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播放地址

 剧照

冷山2003 剧照 NO.1冷山2003 剧照 NO.2冷山2003 剧照 NO.3冷山2003 剧照 NO.4冷山2003 剧照 NO.5冷山2003 剧照 NO.6冷山2003 剧照 NO.13冷山2003 剧照 NO.14冷山2003 剧照 NO.15冷山2003 剧照 NO.16冷山2003 剧照 NO.17冷山2003 剧照 NO.18冷山2003 剧照 NO.19冷山200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1:57

详细剧情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连连征战和南方军队的节节败退令士兵Inman(Jude Law 饰)心灰意冷,为了再见情人Ada(Nicole Kidman饰),他离开部队,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在他的家乡,偏僻的冷山镇,Ada也饱受生活的折磨和等待的痛苦。父亲的去世和奴隶的离开,使养尊处优的Ada生活难以为继,在山区女孩Ruby Thewes(Renée Zellweger 饰)的帮助下,Ada渐渐学学会与周围粗砺尖锐的生活对抗挣扎,期待Inman的归来。  穿越连绵战火,冷山,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连系,在这里,即使旧日所有的信仰天堂都已破灭,却仍能让你疗伤止痛。

 长篇影评

 1 )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尽事,不言中——评《冷山》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这前,首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傅雷为其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自写的献辞

如果你看过1996年那部伟大的影片《英国病人》,你一定会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同样的感觉,虽然一个是黄沙,一个是冷山,但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反战情绪却是共通的,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用其特有的史诗般罗曼蒂克的拍摄手法,将这部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作品拍摄的凄美精致、荡气回肠。影片完全与同名小说的基调相吻合,加上豪华的明星阵容,造就了这个磅礴大气又悲天悯人的经典影片,虽然片中战争场面不多,但因为战争造成的刻骨的痛却更有说服力,使反战的主题得到升华,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论是挣扎在前线的英曼,还是在家乡艰难度日的艾达,抑或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

《冷山》讲述内战结束之际,一位士兵为了自己的所爱而返回家园的多灾多难的旅途。伟大的爱情故事与孤单凄惨的迢遥长路融为一体。《冷山》以当地历史为背景,以从作者的高祖父起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为基础,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士兵英曼,离开残酷的战场,穿过那片残破的、即将遭受败衄的南方土地,回到自己战前的心上人艾达身边的故事。与此同时,艾达正在勇敢顽强的年轻姑娘鲁比的帮助下,努力重振父亲留下的农场。英曼的“奥德塞”与艾达的奋斗互相交织,他们长期隔绝的生活随着战争的临近终局而即将交汇,两人分别面对着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的巨大挑战。

战争,是人类残酷的极至,生命在战争中消亡、人性在战争中泯灭,即使是有坚定渴望的英曼,在经历重重磨难后回到爱人身边时,也感到不堪回首,觉得以前的英曼早已经死了,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空壳,灵魂早已被战争这个恶魔撕碎。是啊,哀莫大于心死,一个曾经善良的、渴望爱情的年轻人,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终日面对杀人与被杀,为了胜利或生存亲手杀死一个个鲜活的同类,他的性格能不受摧残么?当他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时,他能忘掉那些血腥的场面和一张张死前极度痛苦的脸么?他已经不是英曼了,战争的残酷就在于此,不仅毁灭了死去的人,更毁灭了还活着的人。

同样,在与英曼分开后,艾达也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痛苦变化,首先是父亲去世,孤苦一人,二是大家闺秀出身使其根本没有生存的经验,再有随时受到恶霸的威胁,加上心上人袅无音讯,承受着这些痛苦的折磨,对一个弱女子来说真是不堪承受,幸好,来了一个下层帮工瑞比,虽然同是女性,但劳动人民出身的瑞比,生存能力足以强过一个男子。两个女人相依为命,忍受着生活的艰辛、与残忍的恶霸周旋。在经过种种磨砺与英曼相见时,哪个曾经优雅可人的淑女不见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坚强的女性,真是别后悠悠君莫问,无尽事,不言中......

影片整个的色调是灰的,但一头一尾是满眼青翠,生机盎然,似乎昭示着生活原本是美好的,战争的创伤也终会被生命的延续所代替,一切都发生在冷山周围的土地,冷山是无情的,见证这这里发生的一切,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坚强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坐在苍翠的大树下的两个新的生命是对未来的激励。

这是让我感到无限感慨的影片,我认为这是一个经典的大片,一部大片之所以成其大,不仅仅是大腕云集、动作火暴、投资惊人,而是有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磅礴气势,体现出这个时代典型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而且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通过他们的故事看到人性美好的东西发出的光芒,那是暖人的生命之光。

===============
  我的BLOG http://baibo.blog.sohu.com

 2 ) 选择

昨天早上出门去办事,行车一个多小时,我们的司机不知道是把收音机调到哪个频道,坐在车里听到主持人在说66年拍的法国的一部电影,主持人说话很有些罗嗦,大意是一个赛车手在追求一个小寡妇的时候说了一段话,大概就是讲了一个雕刻家在博物馆失火的时候,从一副名画和一个小猫两者的生命中,拯救了后者。主持人说,这副名画可能是凡高,可能是齐白石,价值连城。而小猫却只是一个普通的生命。但他们都从拯救小猫的爱情中,让两者的爱情得到了升华,通过同样的选择而达到了统一,这个选择大概是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而面对生命和物质该如何选择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大概是无聊,我坐在车上想了很多。比如说社会主义的中国会宣传什么,大概雕刻家会抢救了名画,然后再宣传一下国家财产重于一切。

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爱情观的得来方式,我们所有的途径不多,就是教科书,我们的电视,电影。

我记得我们历史课里提过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这场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在我们的课堂上被一笔带过,而我还是在几年后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提到文艺复兴的实质。在传统的艺术中,文艺的创作对象是神,而在这场文化革命中,普通人,非神职的人,成为文艺复兴中文艺家门的创作主要对象,这就包括了那副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现代人眼中有时实在很难想象他的艺术魅力从何而来,其实只是简单的表达,我们开始重视我们个人这一个体,而非我们崇拜的神。

这其实是与我们一向宣传的集体主义,个人为集体做牺牲的思想品德教育背道而行。几年前有人问过,“我爱祖国,可是祖国爱我们吗?”

这个人飞出了中国的国门,我无意去讨论他的行为的对错,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会有千姿百态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在看《冷山》的时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吸引我去看《冷山》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位网友说,看了以后就觉得南北战争就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这个名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了人性一切恶劣的本质,虽然我知道战争片都是很残酷的吧,但是又再一次勾起了好奇心。

不过看完了才知道和我想的还是很出入的,这部电影并没有直接去描写战争场面,大部分镜头都是在描写战争中后方人的生活。或者说,确实象“文革”一样,不是战争的战争。

其实这样反战的题材的影片很多,从反战的角度上来说,他并没有什么新意。所以当我从影院走出来,我才发现其实太多的影评都把焦点放在《冷山》对爱情的描写太过单薄。而除了和平以外,我们似乎都不敢去谈及个人与集体,个人和国家,这个其实非常明显的冲突,但是往往又可能与我们的教育背道而驰。国家的机器中,是谁,能最终从战争中获利?这,也许仍然是我们可能会反传统,但有深思不敢跨越的禁忌话题。我会提出一些假设,如果这场战争不是内战,是发生在侵略战争中,或者是发生在被侵略战争中?答案仍然不同,如同我们每个人都背负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

很多年前的小说月报上曾经登过中国的争鸣文学,军旅作者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叫第三只眼,或者什么别的什么吧,年岁已久,我的记忆或者会出错,解放军战士的父母是当年攻打台湾的战士,一直想解放台湾,(好象是牺牲了),做为烈士的子女,守在福建这方可以看到台湾的最接近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看到对方的台湾人,那个人每天拿着一本书在看,而那个台湾士兵的上司对他极为严厉,为怒吼他看不值得看的闲书。然后有一天才知道那个年轻的台湾士兵被逼死了,逼死了他的上司是他的亲生父亲,而这位台湾的士兵的心中没有战争,他只想去台北读书。他刚考上台大的研究生。

这部小说好象是获奖过,因为细致表现了渴望祖国统一的情节,台湾的士兵都不想打仗了,但是或者我们漠视了作者也在同样说,中国的士兵也不想打仗,他们还有妻儿等待,但是如果没有打仗的士兵,统治又如何完成,权利又如何体现呢?

 

而在那发在网上的影评中,我更发现,今天的我们似乎已经太习以为常去置疑爱情,他们说,西蒙死了也不错,因为他们的爱情会在婚姻中被抹杀,他们的爱情多么不值得推敲,影片就是这战前的一吻,那根本没有深入的几句对白,怎么就爱得死去活来了,或者这个女人只是反战的一种慰藉,并不是爱。

于是那迢迢归家之路,大概只是一种想象,并不是爱。

这些评论在我的眼前一直到二战结束后那副出名的摄影作品,那位士兵亲吻了不认识的陌生女士。

 

但我认真地比较了这两种感情,回到我第一段的那段爱情的升华。每个人的眼中,爱情都有不同的定义,那么我还是很认同爱情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人生观。

就比如,你想救那副画,我想救那只猫,那这两人一定会有很多磨擦。

所以我不置疑西蒙和艾达的爱情,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并不是路人,他们也有过交流,他们慎重地挑选过对方成为自己的心上人。就象我肯定不会爱上,一个在公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的男人,爱情和了解,有时并不是坐下来谈就知道,或者有时也正是谈得越多,越增加我们的分歧。我们看到西蒙没有取分文给老年的妇女耕地,我想不尽然是为了美色,那是他的勤劳和善良;我们看到艾达陪伴父亲,毫无怨尤。当她坐在钢琴前弹着曲子,频频回顾,表达感激,而西蒙放下耕犁抬眼相望,那一瞬间,我居然哭了,虽然有那么多感人的镜头,但只这一个欲语还羞的场面,反而更让我震撼。有一个时代我们或者已经遗失了,所以我们才这么置疑爱情。

 

有一个很久以前看过的故事,是讲的一对人结婚,中国人的婚俗中,半夜中新人会起来,如果新郎的礼帽罩着了新娘的珠花,则预示着以后的婚姻中新娘会听众于新郎,而如果新娘的珠花放在新郎的礼帽上面,那则是预示婚姻中,新娘会让新郎处处听着她的。新郎在结婚前频频被家里人告知要用礼帽罩着珠花,于是他依此办了才心安地睡去,而当他醒来的时候,珠花被拿了出来,却并没有压住礼帽,而是并排放着。女人请求平等被爱的那份内心坦荡荡地放在面前,这一对新人,相爱至老,这是真实的故事,是我从某人的回忆录中看来的。

 

有时,我想,有那么一类人,谁被他爱上都会幸福,他和谁在一起,也能给别人幸福,因为他真的知道关爱与平等。

男人不太看得起爱情,他们不太觉得爱情有什么可以经营的。其实我一直很喜欢琼瑶,因为我觉得她给了女人自己的思想的一个境界,就是爱情。虽然也许它可遇而不可求,但是真的是美好的东西。

 

冷山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女性的角度占主角,让我对白羽说,我觉得象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因为我觉得女性更容易美化自己的人物,男人和女人,坚贞地对待爱情,而男性的作者则更容易去暴露男性在爱欲上的脆弱。这或者是想象与现实的差别,为此我倒真的认为这是一部女性的电影。

 

关于电影,看之前并不了解,看后从相关的网站中才知道是一部明星璀璨的片子。但我其实特别看重的是那个后方的保安队的坏人,他在教堂里对艾达说,“难道我不就不行吗?”这话是所有单恋的人的思路,悲哀的很,而且他没有用强,也许这也是种爱情的骄傲。另一个是他射杀露比的父亲时,跟着哼着歌,让露比的父亲蒙住眼睛,或者在他心中也有对杀人的厌倦。

艾达的表演我很喜欢的一段是他的父亲死的时候,脸上喜悦轻松的笑意,表情嘎然而止,吃惊,怀疑,惊惶,走出户外,想捡起讲稿,匆忙丢掉讲稿,不顾讲稿,想摸,不敢摸,不由自主的哭泣,我觉得那一段演得太好了。

她的化妆也很到位,在和平年代显得丰腴, 而在战争年代显得削瘦,但我不喜欢她在最后的一些场景的服装,穿着削瘦的黑色大衣,似乎是太明显是为了显示她的身段,又或者为了显示她变得坚强,给她一个男性化的造型,但那个造型与她在影片最后的风格似乎并不相符。

至于获得最佳女配角的露比,应该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抢戏,或者只是因为在现代的都市中,再难找到人能还原很多年前的古老感觉,也或者漂亮的女明星很难放下身段,让她在这个里面的表演与众不同?

 3 ) find the way home

Find the way home
         ——观《冷山》有感
关于寻找的主题
寻找是一种逃离,《恋恋三季》中的美国老兵在看到一心寻找的女儿用着职业化的淡然敷衍和调笑应对自如时,老泪纵横的他只能默默离开。
寻找是面对现实,《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母亲历尽艰辛找到的只是变了性的丈夫。
寻找是一种希望,《中央车站》的小约书亚怀着对父亲的憧憬和朵拉踏上寻父之旅。
在安东尼明格拉的《冷山》中,英蒙寻找归家的路途里我们看到了坚持:在保安队的不断追击逃兵的夹击下,英蒙没有放弃,手中握着艾达给他的书和信,摆渡,逃窜,杀人,救赎;我们看到了成长,英蒙不再是冷山下那个内敛害羞的耕地小伙子,而在那300多里路中一步一步变成双肩扛有重担的男子汉;我们同样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当萨拉和英蒙在火光微弱的潮湿小房间中互拥时,他们超越的是男女感情的界限,更多是互相给予人道的关怀。
平行蒙太奇的使用
导演大量使用平行蒙太奇叙述这一个史诗般的爱情故事,熟悉的画面剪辑,似乎带我们回到96年的《英国病人》。
硝烟四起、腥风血雨的战争处处体现了导演的反战思想,逝去的士兵,昏黄的影调,摇动的镜头,视觉上的冲击不言而喻。影片开始10分钟的战火纷飞,从一比较小的视点展现小人物眼中的南北战争,有人用此片和《乱世佳人》相比,我认为《冷山》对战争中人性的描写要比《乱世佳人》来得更有震撼的力量。导演想通过英蒙的归途和艾达的眼睛,对深藏在生活表象背后,借由战争赤裸呈现出来的人性的残忍、虚伪、本能的兽性,做一次不站在任何政治阵营的真实暴露,当然,导演的主观色彩还是很浓厚的,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出。
文学和电影的改编
阿斯特吕克说:“电影如同文学作品一样,与其说它是一门特定的艺术,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能够表达任何思想范畴的语言。”电影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总是千丝万缕的,由经典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往往能网罗人心,在各大奖项上领尽风骚,例如《乱世佳人》、《宾虚》、《战争与和平》、《情人》等等。
《冷山》的作者查尔斯和导演明格拉分别用文字和镜头带领我们在莽苍深绿的群山中穿梭,在清溪漫流的碧水中游趟,那片枯黄无尽的玉米地,冷黯冰冻的白雪,种种意象让人心旷神怡。
安德烈巴赞曾说:“作品的文学素质越重要,越是关键,那么改编作品便难以和它媲美,因而越是需要有创作天才来对它重新安排。”安东尼明格拉用熟练的摄影机运动,高深的剪辑结构将这个展现南北战争期间情谊的的小说搬上大银幕,显得那么游刃有余,八项金球奖的提名并不能说明什么,影片中人类从来都没有放弃的爱是我们真正需要这个电影的理由,也是我们需要坚守的。
结语
IMDB上有网友用一句话评论《冷山》:Find the strength. Find the courage. No matter what it takes…find the way home.
Find the way home,我想这应该是许多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关怀,人性,温暖,我们应该从电影中得到更多。

 4 ) 《冷山》:美国的呼啸山庄?

    昨天在学校露天电影院看了电影《冷山》,的确是一部分好片。(学校现在不知怎么这么仁慈,在取消露天电影院约一年多后,又重新开映,而且每次都是免费。我希望能把小操场的电影作为武大的人文景观保留下来,因为这很能代表武大的浪漫。)
 
    有人说,英曼不应死。我则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让英曼活着。因为战争总要让人死。为什么死的不是他,而只是那些比他更弱小的生命或者是没有被爱的生命?难道因为他比别人更强大?有爱情在等他?就不应该死吗?这说不通。生命同等重要。尤其是在战争面前,任何一个哪怕再卑微的生命与他的生命与相比,也都是同等宝贵的。
 
    他真的应该死。因为这样就更能反映战争的全部愚蠢和残酷。编剧知道我们不想让他死,所以偏让他死去。不仅如此,为了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也应该死去。因为,真正的爱情是这样的爱情:当两个人合为一体,其中一个人的死亡并不能使爱情泯灭。
 
    有人说,英曼死了,艾达怎么活啊。正如当年看《Tatanic》时,有人认为Rose应该与Jack同沉海底一样。我则恰恰认为,正如剧情,艾达不仅应该活下去,而且应该快快乐乐地活下去。生命是宝贵的。死亡始终是对生的侮辱,一个人可以因为无知和懦弱而选择死,可以因为坚强而选择活。死亡并不能使爱情有丝毫减损,而爱情则反过来抗拒死亡。艾达已经拥有了伟大的爱情,虽然英曼的肉体已经死去,但这无关紧要。她将永远不会再感到爱的缺乏,她已经从伟大的爱情中获得了最强大的力量。这一次伟大的爱情已经够她生活一辈子了。勇敢地、快乐地生活着。正如艾达说,她生活中到处都有英曼的影子。
 
    而且,英曼也活下来了。艾达身上必定到处都有英曼的影子。而死,则是完全的无。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艾达也死了,他们的爱情将无人知晓,他也将静静地躺在坟墓里,无人记念。这至少是令人遗憾的。
 
    剧中充满了刚性之美、生命之乐,是西方充满阳刚之气的民族精神。敌人来人,每一个青年都去参军;亲人都死去,自己仍坚强地活下来。而比较之下,我们已经是属于没有国民性的国民了。而剧中艾达的女伴最好地表现了这一点。难怪他获得了最佳女配角。
 
    剧中借艾达的女伴之口提到《呼啸山庄》。是这样一句:凯茜不应该嫁给林顿,应该嫁给希思克利夫!很经典的台词。我也这样认为。的确,无论从剧情、氛围来看,都很激烈,又很梦幻,很有点呼啸山庄的味道。美国南部北卡罗莱那冷山有着荒原之美;男主人翁是一个木匠;那些纯朴的人民、美丽的世外桃源式的田园风光,以及经得起生死考验的执着的恋情等等,都让人想到了《呼啸山庄》的隐喻: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荒原上的,是生命的强者之爱,是两个异常纯粹的男女的爱。(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的是,男女主人公甚至在还不太了解就分开了,但,这正像一种无意识的爱一样,支撑着他们。)
 
    最后顺便说一句,我们看搞笑主题的电影看得太多了,看得都快忘掉世上有爱情这回事了。

 5 ) 永远的冷山

如果有10星,这部电影该评10星;如果有100星,这部电影也一颗星都不该少——献给所有幼稚的、不成熟的人,所有内心还有一块尚未崩毁的地方来阻隔世俗与平庸的人。如果有,那就是冷山。

曲高者必和寡。
电影何尝不是如此?爱情何尝不是如此?人性何尝不是如此?
中庸的人从来都拥有者这个世界,但他们却会永远失去冷山。

冷山诠释了true love,诠释了真、善、美。当冷山披上皑皑白雪的时候,一切都渺小了。

如果说《乱世佳人》是南北战争的缩影,那么《冷山》就是乱世佳人的童话版。虽然王子公主最终没能永远在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已经是上帝能给他们最大的怜悯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是却有人为了一个名字、一张照片、几个眼神、几句对话,而恪守一生;但是却有人为了一个名字、一张照片、一段回忆、一个吻,而至死不渝。人不应该有贵贱之分,但是人格该有高低之别。低是平庸,高是崇高。崇高的人得到的只是一生中那微不足道的短暂,那微不足道的短暂却像一颗钻石一样永恒。

这部电影里涉及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尊严与生存、崇高与卑贱、伟大与渺小、友情、亲情、爱情。这一切都没有必要解读,没有必要争辩,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清楚楚。

我从来都没有指望过一颗钻石能让天平倾斜,在另一端放着整个世界的时候。

Ada和Inman永远在我心中。

 6 ) 谁能凭爱意将冷山私有

关于裘德洛,从他站在木头搭建起的房子框架上往下望,对妮可基德曼微微一笑的时候,我就和女主一样,一见倾心。这里不再多提,大家知道就好。

坦白说,我觉得美国的年代片,只要不是奇烂无比的,一旦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就自带一种史诗式的瑰丽色彩。这场举国战争是美国人心中一道疤,血流如注,有人将鲜血绘成星条旗,赞颂美利坚民族浴血厮杀万世永生;有人将它和爱情故事结合,勾兑成你我心口的游丝百尺、软红千丈。

开头很长一段现实与过去来回交织,战场上常常是灰霾朦胧的色调,Inman怀里Ada的照片是唯一一抹亮色。接着是插叙,明亮的原野,漂亮的教堂,美丽却独独倾心于乡村穷小子的千金小姐,朦胧而年轻的暧昧,因为男女主颜值的加持显得格外美丽。Inman的眼睛在滂沱雨夜依然可以灼灼发光,淋成落汤鸡也仍然是冷山镇最俊俏的小伙子,Ada穿伞裙的腰不盈一握,即使在牧师父亲去世后,生活陷入困顿仍优雅矜持如画中仙。 真的好喜欢Ada这个角色。坚贞,纯洁,骄矜,愿意为了一个告别前的漫长深吻至死不渝、苦等数年,地主家的傻儿子屡次对她求爱都被拒绝了,不,我和一个人有过约定。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父亲留下来的庄园任凭它长草荒芜,苦恼于三餐,却在接受好心农妇一块咸猪肉时反复强调,我有要给你钱的,是你自己不要——可爱到爆炸。妇人哭笑不得,对着电视屏幕的我也哭笑不得,太可爱了她。

Inman也是我见过最好的男人。善良,勇敢,克制,忠诚。才疏学浅,描摹不出他一半的好。为了救和自己交好的少年,义无反顾地冲向活埋坑一样惨烈的战场——从这里我就认定他是个顶好顶好的人,也是个注定悲剧收场的人,因为他太好了,命运容不得这样美好的英雄主义存活于世。

冷山这部片子除了写一个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的爱情故事,其实还有一部分要通过Inman“请假”回乡见爱人路途中,遇到的人和事来表现时代性与人性。想要杀死私生子的犹太教徒、为了保护孩子极其世俗的寡妇(娜塔莉波特曼演的)、独自生活在丛林里看淡生死的老妪、生活在淫窝里乱搞的一家姐妹夫妻、到寡妇家抢食物却对不停哭泣的孩子心软的大兵……BGM是像蒙古长调一样的吟哦,应该是美国西部草原的一种音乐吧,调子拖曳得很远很远,像消散在风中。世上的牧民都有相通之处,面对一天一地一人一马的辽阔世界,自然也要多吸几口氧气。发自胸膛的歌声才能如此悠远浑厚。

Ada与Inman重逢时,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变成举着猎枪威吓他的乡野悍妇,冷山镇最英俊的小伙子满脸俄式大胡子,像五六十岁的老头,让她第一眼根本认不出。“Inman?”Ada颤抖地叫出声。好揪心。试探的语气,不敢相信,不敢确定,她真的等他太久了,等得心如死灰,一辈子就抱着这么一个等待过下去也未尝不可。她没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相爱的人在雪地里紧紧相拥,热泪洒在落满霜雪的肩头。Ada激动地对Ruby说,当年她在农妇家的井里看到Inman的结局,茫茫大雪,重重乌鸦,她爱了那么多年等了那么多年的人死在雪地里,在视野尽头化成一个黑点,分不清哪里是乌鸦,哪里是她的爱人。然而他真的出现在雪地里,却是活生生的,热乎乎的,Ada心里不知该喜或该惧,亦或是感激上苍朝她开了玩笑,至少Inman现在是活着在她身边。

“求你了,别说晚安。”

“是不是有个宗教传统只要说三次我要娶你,他们就是合法夫妻。”刮了胡子,眼神重焕光彩的Inman对Ada说,I will marry you,I will marry you,I will marry you.真的三遍。Ada回答他,我愿意,我愿意……五遍。外面下着寂静无声的雪,屋内炉火哔剥作响,爱人眼神痴缠,温情脉脉流淌。那是我,这一生见过最温暖的画面之一。

高潮的余韵落在了Inman之死。和大反派一起的神枪手被Inman开枪打死,同时对方也崩中了他。不行,我一想起那个画面就心痛。还没看这电影就见过这个片段,B站的《the kingdoms》,裘德洛在里面是周瑜。西部牛仔装扮的男人骑在马上摇摇晃晃,画面散乱,抖得厉害,只能看清灰调子画面里林海雪原,和男人沧桑的灰眼睛。一堆人刷“非瑜背诺,天不假年”,这么多年了,这句话在我面前出现少说上千次,按说以我的胆汁质人格,早该麻木不仁了,却每每出现,每每泪盈于睫。然后说回电影,看到原版依旧哭成傻逼,Ada没有看错,上苍也并非愚弄,马伏着Inman一深一浅地走到Ada面前,背上那人,早就凉透了。

Ada哭着合上了爱人的眼睛。

西部庄园式的结局,Ada仍然恬淡优雅,他们有一个女儿,Ruby和丈夫儿子,还有劫后余生的老妇人Sally,一起生活在庄园里,符合一切战争过后的祥和安宁。尽管他们之间漂浮着悲伤,但小孩子不知道,他们总能带着欢笑长大。

“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地充满生机,到处都有你的影子,仿佛你还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又一次从Sally家的井往下看,这次没有什么预兆,只有云,只有云和太阳。”

这部影片最震撼我的莫过于它戏剧般的设定。

凭什么,有女人会在懵懵懂懂爱情初初萌芽时开始忠贞多年地等待。

凭什么,有男人会在重伤时仅靠一张照片和梦里的小镇长调活过来。

凭什么,他们只重逢了一天,就要再度生死永隔。

凭什么,Ada再想起Inman时,此前种种都化作原野上的风。

如果没有战争,Inman和Ada会和世间千万男女一样,郎才女貌,很快就有婚姻,但未必能美满到白头。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那么旷古烁今的爱情,听故事的人,也不会流眼泪了。

谁能凭爱意将冷山私有。

 7 ) 归》__冷山之英曼自述版


  我要回去冷山。
  北方军队的炸弹把我们的阵地炸出一个方圆几百米大坑的时候,我做出了这个决定。我不是害怕战争。我已经杀了很多北方佬。在前线时战友们都说我冷静而勇敢。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因为我有了你,艾达。我不能那样死在战场上。我说过我会回来,我说过让你等我。即使明天早上太阳继续升起,照亮广阔的平原,驱走静谧的薄雾,我也不会留恋这里的风景。
  因为你。


  我在后营疗伤的时候,见过一个卖粟子的老瞎子。他说他生下来的时候就瞎了。没看过树,枪,和女人,但摸过这三样东西。我问他:如果给你十分钟看见他们,你会付多少代价?他说:十分钟?我一分钱也不给,那会让我怨恨一切,我看到的会让我怨恨一切。
  我很想对他说,只因为你没见过你,艾达。
  我对他说,有个地方,我愿意呆在那里十分钟而付出我现在的所有。


  是的,那个地方是冷山,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镇,离战场四百英里,我们的家乡。
  我要做逃兵。我的路途是凶险的。根据军队和州长的命令,任何逃兵都犯有叛逆罪,即使象我一样曾被称为英雄,同样面临吊刑的处罚。而且所有窝藏逃兵的人同样有罪。
  我是个逃兵,这又怎么样呢?跟我一起来打仗的冷山伙伴,都死了。
  在你面前,我不是逃兵。
  在爱面前,我不是逃兵。
  这就够了。


  我每天都读一次你给我的这封信。
  
亲爱的英曼:
  自从你走后 我度日如年
  去年秋天我父亲去世了
  我们放弃了布莱克海湾的庄稼
  山里的每家人都面临灾难
  每天害怕听到战场的消息
  害怕失去亲人
  没有你的音讯
  你还活着吗
  我祈祷上帝 你还活着
  我还在等你
  我承诺过的
  但我孤独 不知所措
  我太尴尬所以不接受施舍
  我最后一线勇气就是你
  相信能再次见到你
  所以我坦率地对你说......
  如果你在打仗 请放下武器
  如果你在前进 请停下脚步
  回到我的身边
  我只要求你回到我的身边
  回来吧
  请回来吧
              你的艾达
                1864年春

  我又何尝不想你呢?我最后一线勇气也是你,要不然,我已经死过几次了。


  原来树皮草根是可以填肚子的,艾达。
  原来河边的小蟹味道也很鲜美,艾达。
  我走过了海滩沼泽,我走过了丛林深山,艾达。
  我见到了逃走的奴隶,随意杀人的南方兵,同样凶恶的北方佬。路上遇到的牧师被杀死了。渡我过河的女孩被杀死了。一位深山隐居老人救了我一命。丈夫死在战场上的萨拉要我拉着她的手睡了一夜。还有一位脱光了衣服的女人在我面前,我没有......艾达。
  每在危险的时候,我总记起你那一个吻,你的唇。
  我有说过我爱你吗?如果没有,我现在走过的路,就是我爱你的证明。
  艾达!
  艾达!


  君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四百英里的路,其实要走上千里。层峦叠嶂。看样子我要到冬天才能回到冷山了。归途中我无刻不想起与你的每次见面,就象口袋里的钻石,毎次都是真实而闪亮。
  只有你,可以阻止我滑向黑暗。
  等我,艾达。
  等我。


  漫天飘扬的雪。我成为雪地上的记号。我几乎不认识你了。你拿着枪的样子,很特别,我喜欢。
  你脱衣服时叫我转过身背着你。我大声说不。我要看着你脱,这是你最美的时候。
  我回来冷山,不是为了和你做爱的。哦不。不仅仅是为了和你做爱。
  可是,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晚上更完美呢?
   

  想不到我们的相会是这样短暂。想不到就在第二天的清晨,我会死。
  我已经干掉了几个治安队员。三年多了,现在我才觉得开枪是有意义的。我骑上马去追赶最后一个治安队员,我不能让他们用不公平的规则处罚我们。
  我赶上他时,他说,他有年轻人的自信,这是他的优势。然后我们同时开枪。然后他死在爱情的执着子弹,我也中了年轻人自信的子弹。


  别哭,艾达。
  我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我早该死去。只有死去的灵魂才可以自由自在地跨越千山回到你身边。
  还有谁比我更幸福?在死去之前,有心爱的人亲吻我的脸庞。
  我说过,只要在这里呆上十分钟,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从昨天见到你算起,已经十个小时了。上天对我真好。
  别哭,艾达。
  别哭。

 短评

对战争的控诉很明显,描写女性觉醒的笔触也很有力度,几位女演员也都出色完成了任务,但其实电影的整体基调是相当浪漫的,无论是翘首以盼的破镜重圆还是意料之中的牺牲结局,都是按部就班的。但把这种俗套拍得如此卓然不群其实是能够体现主创实力的。

5分钟前
  • 楚翰彻
  • 推荐

很多男人都梦想着当回军人,既光荣又骄傲,就像冷山那批刚刚穿上军装的年轻人一样,不知战争和死亡为何物。战争本身就是无情的,当那群人面对朋友的罹难,才明白战争的残忍。于是他们又渴望温情、坚守爱情,翻越万水千山,梦想着回到爱人亲人身边。等待他们的不止是团聚,还是战争无处不在的死亡。

10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这种关乎剧情的史诗级影片,打动我的总是微乎其微的细节和支线,比如回归路上男主角本可能有个更好的归宿,善良的妹子,可爱的孩子还有温暖的家,可惜坠入生活的幸福评估与无来由的爱情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男主角的回归更像一次形而上的浪漫的诠释。

13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最短暂的爱情却拥有最长时间的等待

16分钟前
  • 萝素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想看这部电影 跟英国病人一样虐心 战争+爱情 就是赚眼泪的无敌搭配 裘德洛在我心中终于摆脱一点小受形象了 妮可那个犀利的样子不像是个善良的姑娘啊 没看过原著无法做出演技评价 RUBY很赞!

21分钟前
  • 不要焦虑浣熊妹
  • 力荐

JL说我们静静地在一起不说话不是很好嘛?NK说“It is.”——大学英文俱乐部看过的片子,散场回去的路上,久久不能平静,脑中不断地念到it is...这才是电影啊…从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当年真囧

26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爱情因为短暂而热烈,因为短暂而珍贵。战争时期的爱情是这么的悲壮动人。因为那份执着信念,他愿意为了她不顾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只为寻她,她愿意为了他忍受无尽的寂寞与痛苦等他回来找她。男女主的演绎让影片有了灵魂,一部像诗一样美好浪漫的电影。

29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战争中的感情很感人

33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我愿意多加一星,是因为我当年太吃妮可和裘德洛的颜😭。战争带来伤痛,但也教会很多人成长面对,女人之间互助的感情也是可贵的。穿越冷山,寻找心中的挚爱,那种感情好羡慕,看了很多遍的电影。

34分钟前
  • 我是谁你又是谁
  • 力荐

其实Inman和Ada感情基础并不牢靠,连Inman自己都说“我甚至不了解她”,但是却仅凭最初的几段记忆无数次地在脑海中重播而强化成坚不可摧堡垒,甚至成为活下去的勇气,不得不说这是伟大爱情的空中楼阁化的最佳体现!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真的太黑暗了吧,所以微光也是希望。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36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感情是一段漫长的守候,像是翻山越岭的逃亡。

38分钟前
  • 陌聆
  • 推荐

Look, Look at the sky now,What color is it? Or the way, a hawk flies?Or you wake up,and your ribs are bruised thinking so hard on somebody, What do you call that?

4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漫长的等待漫长的逃亡就为兑现你我的爱情,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还是让人回味无穷

43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推荐

命运令我们分离 我却选择坚持爱着你

45分钟前
  • 请你吃童话
  • 力荐

Rene真是精彩!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他们只是几眼相望,一次吻别,时间匆匆,甚至来不及做爱,就这样,而后两人便是一见钟情后一往情深的等待。】“亲爱的安达:再相见,已难识,未闻这些日子如何度过,而你已成为坚强女性,只是相聚时日太短,还来不及好好爱你。在天堂的我,祝你一切安好。”——爱你的英曼

5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美国南北战争。西部片式的结局。穿插一点不动声色的小幽默。虽然猜得到的结局以及半部公路片式的剧情也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因为那点幽默和半点史诗感仍然值得一看。

5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木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她等到他跋山涉水回来,春宵一度,谁说这不是个完美结局?阴差阳错时隔四年才看上此片。

56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为什么等到最后,还是一脸的凄悲?

1小时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战争里的爱情最动人。

1小时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