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胆龙威

动作片美国1988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邦妮·比蒂丽娅,雷金纳德·维尔约翰逊,保罗·格里森,威廉·阿瑟东,哈特·巴克纳,詹姆斯·繁田,艾伦·瑞克曼,亚历山大·乔杜诺夫,安德雷斯·魏斯涅夫斯基,小克拉伦斯·吉尔亚德,Lorenzo Caccialanza,丹尼斯海顿,阿尔·梁,Gary Roberts,Hans Buhringer,威赫姆·冯·霍姆伯格,罗伯特·戴维,格兰德·L·布什,里克·杜科蒙,Matt Landers,Anthony Peck,玛丽·艾伦·特雷纳,Harri James,Selma Archerd,瑞贝卡·布

导演:约翰·麦克蒂尔南

 剧照

虎胆龙威 剧照 NO.1虎胆龙威 剧照 NO.2虎胆龙威 剧照 NO.3虎胆龙威 剧照 NO.4虎胆龙威 剧照 NO.5虎胆龙威 剧照 NO.6虎胆龙威 剧照 NO.13虎胆龙威 剧照 NO.14虎胆龙威 剧照 NO.15虎胆龙威 剧照 NO.16虎胆龙威 剧照 NO.17虎胆龙威 剧照 NO.18虎胆龙威 剧照 NO.19虎胆龙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6 00:10

详细剧情

  警探约翰•麦卡伦(布鲁斯•威利斯 饰)从纽约来到洛杉矶,见他分别已有半年之久的妻子霍莉(邦尼•彼地丽娅 饰)。他被邀请参加在一栋大厦的30层举行的圣诞晚会。然而一群匪徒却打起了大厦金库中存有的六亿多元公债券的主意。他们封锁了大楼,将参加晚会的人扣作人质。麦卡伦侥幸逃脱,只身与匪徒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长篇影评

 1 ) Die Hard,and die harder!——给《DIE HARD》写点啥

轻微剧透提示。

一名优秀的硬汉,在爆炸火花还没窜头的情况下也必须立马做人肉盾牌拯救爱妻。就算身上捆满炸弹不能扑倒爱妻,也至少得抓个恐怖分子头目什么的跟他同归于尽。(雾很大) ——题记(不需要这种东西) Die Hard,and die harder!——给虎胆龙威(DIE HARD)写点啥 虎胆龙威(Die hard,1988)系列略有印象的是纽约大劫案,幼年的我深感其牛B。前阵子把第一部又找出来看,跟多年前看的感觉略有不同。 首先我得承认我不是冲布鲁斯威利斯去的,他不是我的TYPE。不过没想到AR那么萌——我操,简直萌毙,一场是假扮恐怖分子,非要人家释放囚犯,末了吐槽“我是在时代杂志上看到的”,被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John给抓到,于是假扮人质,结果枪匣没上子弹。 劫匪们打开小金库的BGM…兼以一阵闪光。那瞬间我灵魂穿越到冰川时代…这完全是看见松果兰蒂斯的松鼠表情好吗!好吗! 计划明明挺完美,结果最后却以从楼上摔下去告终。(逃跑前还要被John的老婆吐槽:你们不就是几个抢钱的小毛贼吗(﹁"﹁) AR:……#)连摔的特写都那么…喜感,这要不是摔死的,这也是蠢死的吧喂! 记得之前在一本书里看过,布鲁斯威利斯当时似乎因为身体状况,没法儿完成导演交代的动作戏,但毕竟是BOSS战也不能太草率,于是有人突然囧神附体建议,那,干脆就用一卷胶带吧。 事实证明,真是个妙绝了的点子。谁他妈想得到裸男背后的那几根胶带? 以后就要有句名言,假如生活把你逼得山穷水尽只剩下裤子,没关系,你背上还能绑上几根胶带。 有人说这是好莱坞动作片的典型,毫无新意,BLABLA。 这种在每一部动画片,动作片,深夜三俗小电影,搞笑片,励志爱情片下面这么出场的老兄,应该给他们统一回一句“Yippee-ki-yay, Motherfucker!” 记得以前耗子推荐我去看独立日,因为仿佛错过了这么一部经典老片。这片儿尽管年代有些久远,但里面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刻画,以及高潮叠加都处理得有条不紊。表面上不过是一部“快跑!外星人来侵略地球了!”的传统美式题材商业电影,但怎么说呢,一部好的电影,它所需要做的,其实就只是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 定位商业的电影就取悦绝大部分观众,在这之上如果还能够做到头脑清楚自我升华,这点就很不简单。《独立日》正是这样一部片子。 《虎胆龙威》尤甚。 首先,John是个字面意义上的孤胆英雄。老婆被劫了做人质,自己连双鞋都找不着(还要吐槽自己干掉的恐怖分子脚小),非得光着脚穿着染满血的背心在一桩32层往上没施工完成的大厦里飞檐走壁。 他目睹了Hans杀人的一幕,然后质问自己,John你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因为你知道自己出去就死定了吗? 但随后,他果断干掉端着机关枪的哥们,然后把他丢进电梯送进派对大厅示众,在那位倒霉蛋的白色T恤上还写了“现在我有一把机关枪了,HOHOHO!” 那瞬间我实在能够体会Hans内心无数匹草泥马狂奔而过的感觉。 之后,John McClane就如他在对讲机里所说的,我是那群劫匪的Pain in the ass,声东击西,还利用现有的各种设备把片子里的一位警察给召唤了过来。 导演费了点笔墨去描写这位警察。他在John一个人呆在那幢被封闭的大楼时不断和他对话,在他受伤时和他打趣,聊以后一块儿带孩子出去玩,叫他去和老婆道歉,为了他与自己的上司对吼。这俩人萍水相逢甚至不曾谋面(John还害的人家脑袋都撞流血),就在对讲机的两头肝胆相照,插科打诨,妙趣横生。 叫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警察哥们对John说,我没法儿再拿枪对任何人,因为我的错误,曾经打死了一个孩子。但结尾——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没死透(这点好像还在州长的电影里吐槽过)的劫匪在混乱中冲出大楼,穷凶极恶,冲锋枪示众。人群大乱的瞬间,几声枪响。 硝烟之后,开枪的,竟然是那位警察哥们。 John救了所有人,而警察哥们则在收尾的瞬间一下就完成自我救赎。 我擦,还真是个完美的平安夜。 最近补了些八九十年代的轰轰轰轰轰突突突突突突哒哒哒哒哒哒片儿,大概是年纪也大了的缘故,非要去找魂斗罗式肌肉的硬汉们怀旧。 不过说真的,说一不二果断干脆的硬汉爷们做派,就是开着辆破车捣碎挡风镜挺枪而出的粗暴镜头也都挺喜欢的。 John这个角色最惹人喜欢的是,尽管他是个标准的动作片机关枪扫不死爆炸绝壁活下来的硬汉典型,但不缺幽默,还少了点捏腔拿调的冷酷味道,就算踩着一地碎玻璃爬出去,边包扎边痛的抖抖索索的也不忘吐槽,还要让人家给他妻子道歉。 Hmmm,真是值得眼下这个手指被门板夹到就要哭着指责社会不公的娘炮横行的世界学习借鉴呐。 得了,罗嗦一堆,没准只是我的审美跟不上时代而已。 中二留给年轻人,我要在一阵轰轰轰轰轰突突突突突突哒哒哒哒哒哒中DIE HARD,AND DIE HARDER~ (<ゝω•)☆(最后那个颜文字你拿走好吗 尾声:优秀硬汉行动手册节选: 2.01:要在一群黑衣服家伙们突然冲出来一枪打碎灭火器,还拿枪管指着你的时候不忘记平静地对他们说声“Thank you”。 Track them find them kill them! (这种尾声也不需要好吗)

 2 ) 《虎胆龙威》中的搅屎棍记者。

昨天一口气看了三集《虎胆龙威》(到底是虎胆龙威,还是虎胆威龙?),得出几个结论:
1、布鲁斯威利斯是史上最倒霉警察;
2、FBI探员和警察局长都是傻逼;
3、记者都是搅屎棍。

在第一集中,老布正在与坏蛋生死搏斗,那个操蛋记者把布鲁斯威利斯的小女儿搬上了电视,差点让老布永不翻身。第二集中,这个操蛋记者再次出现。以令人敬畏的敬业精神,通告了恐怖分子劫持机场的消息,造成机场大混乱。
《虎胆威龙I》拍摄于1988年,据说是为了影射1972年的一次举世震惊的惨案。那就是慕尼黑奥运村事件。1972年9月,正值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举办期间,一天早晨,8名“黑色九月”武装恐怖分子闯入慕尼黑奥运村以色列選手驻地,当场击毙了以色列举重教练、运动员约瑟夫·罗曼,另有9名运动员及两名教练被当作人質,关押在慕尼黑奥运村31号楼。数小时后,德国警方想从楼顶爬入室内营救人质,却发现,自己的行动被电视直播。而观众包括了室内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导致营救行动失败,9名人质全部死亡。西德警官1人死亡,另有好几名警察受伤。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敬佩片中记者的执行力。那种为了挖掘新闻线索,无所不用其极的办事风格,很对我的胃口。虽然在导演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愚蠢、自以为是的家伙。虽然他们将恐怖事件娱乐化的解读方式,可谓“凉薄”,但却堪称敬业。

《虎胆龙威II》中,老布的妻子在飞机上质问记者男:你为什么把我女儿搬到电视上,你伤害我女儿了!
记者男说:公众有权利知道任何人的任何事。
老布妻子语带尖刺的说:公众只不过是你脚下的石子,你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踩着他们。
这句话很尖刻,但也很实在。“大众的知情权”,很多时候,只能作为记者的遮羞布。第一集中,记者男面对大楼里的恐怖分子,兴奋的高呼,五套节目,你们等着后悔死吧!第二集中,记者男得知机场被劫持、飞机坠毁的消息后,自我陶醉的说:普利策奖,我来了!
促使他行动的,丝毫没有大众知情权的影子,只不过是充满铜臭味的收视率和普利策新闻奖。就像许多人现在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痛心疾首一样,“记者”身上的道德光芒褪去之后,许多人也有种世风日下的感叹。很多人想不通,他们竟然也是一群苦力讨饭的俗人。在他们身上各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丝毫不比那些炒房团、股民们少。我想,也许这才是观众讨厌他的根本原因——是动机,而不是行为本身。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港片,杜琪峰导的,《大事件》。在《大事件》中,媒体被当成警匪双方利用的工具。先是警察被拍到面对悍匪的各种无能表现,导致全市哗然。为了挽回警队公信力,决定对抓捕行动现场直播。可惜,悍匪之所以叫悍匪,是因为他们并非吃素,警队在抓捕行动中,处处受挫。这样的镜头,当然要剪掉。然而,悍匪们把警察的熊样直接传送给了媒体。警队的完美计划,直接成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这些影片中,新闻媒体扮演了一个危险的角色:他们是搅局者。一般来讲,事件中的冲突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建设者,一种是反对者。他们构成了冲突的锋面。正义与邪恶之争,只看两股力量谁更强,谁就能获取胜利,获取这个世界的统治权。但是,搅局者是横生枝节的力量,它的存在,让格局变得波谲云诡,莫可名状。它让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拥有这个世界。它对于建设者和反对者都是危险的。但是谁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以我的浅见,这正是新闻媒体的力量。搅屎棍角色。
《大公报》有四不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如果我说《大公报》是搅屎棍,就太亵渎前辈了。我的意思是,要当好搅屎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没有“四不原则”,只能成为某种力量的附庸,成为大棒,连搅屎棍都比不上。

但话又说回来,搅屎棍是不讨好的。
在第一集中,搅屎棍记者在万众瞩目的直播镜头前,吃了老布妻子的狠狠一击,牙都碎了;第二集中,这个可怜虫被老布的妻子用电击器直接打得口吐白沫,四肢瘫软。

 3 ) 布鲁斯威利斯的暴力美学

年轻的布鲁斯威利斯真是帅气又好看,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第5元素》里又嫩又 man的样子。


一下开始吐槽:

纽约警察不远万里千里迢迢来到了洛杉矶,就是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却一头雾水地闯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被我们的斯内普教授摆了一道又一道。最值得一提的是内部教授在演“戏中戏”的时候,那一段的演技真是精湛。

其中的几个打戏的片段,大概就是全程开挂吧,John有几次作死的片段,第1次是从电梯上通风管跳,第二是在从楼顶上往下跳,而两次都大难不死。

还有我们可爱又机智的司机,小哥居然在停车场这么久也没有被人发现,最后还神奇补刀。还有我们可爱的巡逻小哥警察,和他那个副局长一直在对喷,也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话说洛杉矶警察就这么弱鸡吗,这里到是在强行黑吧?

还有就是FBI了,开枪打错人就算了,帮助劫匪打开金库,还莫名其妙的上去就一送了人头。这也是在黑FBI吧

该喷的喷完了,不过电影本身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4 ) 也许这就是美国

冲着AR补课了这个片子。

先说这个片子,个人感觉里面这里只有4个清醒的人。。。。老布,他老婆,那个黑人警察,还有AR演的汉斯。。其他的人么,都是脑子被驴踢过的样子。。。

有人说这个是为了影片看着比较幽默。幽默么?没觉得,我要是美国人,我都愧疚死了。传说中最民主最人权最自由的国度,依然到处充斥着官僚、对人性的麻木、对自身利益的趋之若鹜。。。。不管是那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自以为是的警察局长,还是那个只关注新闻不顾后果的欠抽的记者,还是那个喊着要牺牲掉20%-25%的人质来干掉悍匪的FBI,都是不能用常人的人性来衡量的。。。。不觉得让我等对米国抱有幻想的孩子不觉谨慎了起来。

记得那个FBI甚至在飞机上说了一句“真是像在西贡啊,哈哈哈~”,这个细节,可能折射出某些对越战不满的声音。。。。。不管杀戮的原因是什么,它本身,就不再能被称之为人道。

再说下最近超迷的AR,在这个片子里的扮相还是很有风度的,不愧榜上有名的恶人角色。这个时候的AR脸部轮廓还很有棱角,胡子还很性感,发型还很有味道。。。最近补课很多,每一步AR的电影都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会看到另一部电影的任何影子,哪怕我想尽量去找,都很难。。噢,除了他那标志性的声线。。。他属于我喜欢的那种演员。

AR的这个汉斯,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匪徒,否则也不会找AR这种绅士风度的人来演,他是有一定品味的,甚至懂得时尚。他其实很冷血,但是又要表现出一定的风度,他很自负,却也能在关键时刻放低身份。

如果说AR的角色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风度了。也许风度上的细节不同,但是AR散发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气场,,却无法让人摒弃,哪怕是个恶人,呵呵。

 5 ) 教科书级电影

教科书级电影;开场 铺垫 推动 争执 第二幕衔接点 B故事 娱乐游戏 中点 坏蛋逼近 一无所有 灵魂的黑夜 第三幕衔接点 结尾 终场画面; “你告诉她,对我这样的流浪汉,她简直就是一种恩赐,她曾听我说过一千遍‘我爱你’,却从未听我说‘对不起’,我希望你帮我告诉她,约翰说‘对不起’,好吗”最后夫妻在汽车里相吻。。。

 6 ) 龙胆虎威

电影在绑架对峙枪战爆炸等常规动作片主线之外垒砌了许多有意思的支线人物情节。

孤胆英雄、爱妻人质、笨贼蠢警、司机记者等共同参与到这场精彩的斗智斗勇中,人物关系彼此勾连,当然最后要实现大我和小我的完满统一。

匪徒开仓和片尾都用到了欢乐颂。布鲁斯威利斯88年扬名之作,现在看也是很出众的商业动作片。♡(*´・ω・)(・ω・`*)♡

 短评

比较遗憾地是,从接近尾声处麦克伦之妻的身份被匪首惊悉同时他自己也被复仇心切的金发悍匪用枪指头之后,影片借以抵御二流好莱坞动作片俗套的堤坝仿佛瞬间崩塌,各种逼近伊伯特定义之“弱智情节”一个接一个……但你得承认,前面大半程品质甚优动作爆燃,的确配得上imdb#250的热捧!个人尤喜:匪首汉克充分利用前·恐怖分子身份提供释放名单拖延时间掩护图财玩弄FBI于股掌之间,以及那个由引子的“活动脚趾头”所引发的男主光脚丫子的构思,此叙事伏笔竟然能一直延续到第三幕还能发挥叙事高能,让敌方起飞智射玻璃!“全世界有九百万恐怖分子可我偏偏杀死了一个比我妹脚还小的家伙”,就连台词都在致敬/戏谑了北非谍影。虎胆龙威或可别名戏称:美丽坚的大脚?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760473533/

6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铁血真汉子,开启约翰·麦卡伦的不死征程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因为ross和joey喜欢

12分钟前
  • 上海堡垒|以眼泪淋花吧
  • 力荐

在绑架对峙枪战爆炸等常规动作片主线之外垒砌了许多有意思的支线人物情节,孤胆英雄、爱妻人质、笨贼蠢警、司机记者等共同参与到这场精彩的斗智斗勇中,人物关系彼此勾连,当然最后要实现大我和小我的完满统一。匪徒开仓和片尾都用到了欢乐颂。布鲁斯威利斯88年扬名之作,现在看也是很出众的商业动作片

1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艾伦·瑞克曼继承了老一辈表演家的念词技术,每一句念得都那么销魂、优雅;威利斯不是在战斗就是在自伤自怜,和lapd的对话简直就像谈恋爱。影片节奏很奇怪,一会快的反应不过来,一会又慢的想快进。对警察系统新闻系统的讽刺真是一点不留情

14分钟前
  • 庸现
  • 推荐

他被邀请参加在一栋大厦的30层举行的圣诞晚会。然而一群匪徒却打起了大厦金库中存有的六亿多元公债券的主意。他们封锁了大楼,将参加晚会的人扣作人质。麦卡伦侥幸逃脱,只身与匪徒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布鲁斯·威利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角色,“斯内普教授”演的大反派儒雅帅气却也能让人恨得牙痒痒,这就是演技啊!全片节奏张弛有度,虽没有《谍影重重》紧张热血,但细节把握到家,喜剧色彩浓厚,配乐以古典乐和圣诞歌曲为主,打开金库一段的《欢乐颂》bgm和宗教布光太有味道了。(8.5/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什么洛城刑警、什么特种部队、什么FBI、什么新闻媒体、什么副局长,全部都是渣,只有我们的孤胆英雄穿着背心、扛着枪,把所有的坏人全部干掉,还搭救出人质,光着脚在一地的玻璃渣里杀出一条血路……有这么扯的事吗?可老美就喜欢这一套。愿美国梦能继续,到世界和平的那一天。

22分钟前
  • 猫知道
  • 推荐

当你用枪指着敌人的时候,千万别停下来说一大堆废话。7.7

2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编剧是有多恨911

26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原来难死叔曾经是那么萌的存在啊 复习果然是有用的 看完V5再看V1 觉得V1真是天上有地下无啊~ 还有我们伟大的教授 那口音玩的~

27分钟前
  • pandora刀刀
  • 推荐

是不错的动作片,情节上还是有坑的

31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演这么久

35分钟前
  • 暴走系乙女药
  • 还行

...貌似第一集还很嫩啊

36分钟前
  • 澈黑
  • 推荐

经典动作片,布鲁斯·威利斯的成名作。

4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教科书一般的动作片,没有废话没有冗余,大型封闭空间中的对抗,玩出花了。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1.久闻其名,如今终于因追看 IMDb Top 250 而观影。2.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死活,随手一枪就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比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还可怕。3.和如今蛮多动作片一样,主角时常开挂(好运相随,会受伤但不会死,有的反派抢占先机时随后就死于话痨),又考虑到后面已经出了4部续集,因而都不用为警探约翰的生死感到担忧,就看他怎么化险为夷、取得胜利了。4.她曾听我说过一千遍“我爱你”,却从未听我说“对不起”。我希望你帮我告诉她,约翰说“对不起”。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打得挺热闹,一边打一边被官僚、媒体坑的桥段尤其出彩。反派就差点意思,拉作大旗的爱尔兰共和军、魁北克解放阵线、曙光运动组织个个比他B格高,大概是因为现实中的时间点还没到911所以缺少切身体会吧。

50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这部电影是动作片历史上的神作,剧情、人物、场面一个都没少,在这种近乎简约的动作+剧情的老套类型片中《虎胆龙威1》确实是玩到了极致中的极致。我曾在之前的杂志稿件中以本片作为教学范例。

52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拍得挺稳,但匪徒的智商太低了

5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