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1995

爱情片美国1995

主演:艾玛·汤普森,凯特·温丝莱特,休·格兰特,艾伦·瑞克曼,汤姆·威尔金森,杰玛·琼斯,哈丽特·瓦尔特,埃米莉·弗朗索瓦,詹姆斯·弗雷特,伊丽莎白·斯普里格斯,罗伯特·哈迪,伊恩·布林布尔,伊莎贝尔·埃米亚斯,格雷·怀斯,亚历山大·约翰,艾美达·斯丹顿,伊莫金·斯塔布斯,休·劳瑞,阿伦·米切尔,约瑟芬·格拉德威尔,理查德·拉姆斯登,洛恩·马德森,奥利弗·福德·戴维斯,埃丽诺·麦克里迪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2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3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4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5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6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3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4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5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6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7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8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19理智与情感199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8:18

详细剧情

  老庄园主去世后,可怜的母女四人被长子逐出了庄园。靠着亲戚的帮助,她们在一处小小的农舍安顿下来。势力眼的长嫂未曾想到的是,她的弟弟爱德华(休·格兰特 饰)爱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埃莉诺(艾玛·汤普森 饰)。理智的埃莉诺尽管也倾心于爱德华,却顾及两人地位的悬殊而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妹妹玛丽安娜(凯特·温丝莱特 饰)和英俊的军官威罗比(格雷·怀斯 饰)陷入热恋。情感外露的玛丽安娜热情奔放的释放着自己对威罗比的爱慕,甚至不顾及伤害追求者布兰登(艾伦·瑞克曼 饰)上校的感情。未曾想,威罗比为人不正,根本没有把玛丽安娜的感情真正放在心上。两个姐妹的感情相继陷入了危机。  性格迥异的两姐妹谁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如愿以偿呢?母女四人又该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呢?

 长篇影评

 1 ) 女孩·古钢琴·十四行诗—《理智与情感》原声乐评

Doyle曾因为《理智与情感》的电影音乐而被六十八届奥斯卡提名。尽管此片不敌意大利作曲家Louis Bacalov的《邮差》而最终未能折桂,但不容否认
这部充满古典气息的原声合集淋漓尽致地传递和延展了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My Father’s Favorite:本段音乐在电影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在片头中,截取中间的钢琴主旋律加提琴伴奏,节奏舒缓,第二次出现是二小姐玛丽安的钢琴独奏,一直延续到大小姐埃丽诺和爱德华的爱情萌动直到两心相许,贯穿始终。影片中大部分的音乐都是属于玛丽安的,这一段则是唯一属于埃丽诺的旋律。乐曲一开始由一段管弦乐引入,继而钢琴奏出主旋律,钢琴的主调在其中反复三次,一直平静舒缓,充实地表达了埃丽诺清醒隐忍的理性气质,而她与爱德华的爱情节奏也与此合拍,是淑女绅士蓝天绿地之间的屈膝躬身和信步漫走,波澜不惊的心灵契合。
比起稳重清醒的埃丽诺。我更加青睐感性小姐玛丽安,电影讲的是情感与理智的挣扎,但是埃丽诺没有挣扎,或者说她的外表看上去没有挣扎,真正的挣扎体现在玛丽安的身上。当埃丽诺愁眉不展地算计房租的帐单和昂贵的牛肉,玛丽安还憧憬在对暴风雨的爱情和十四行诗的向往之中。按照现在的说法,玛丽安性格火辣,敢爱敢恨,最终却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被现实磨平棱角后,不得不接受安身妇人的命运。音乐向我们展现了这一过程,在我看来,每段都是对她的歌颂。
玛丽安绝不是《傲慢与偏见》里小妹妹丽蒂亚式的愚蠢轻佻的少女,而是有艺术修养和气质的美丽女孩,有着这一类女子共同的清傲,她在影片中弹唱了两首歌,这是Patrick Doyle为玛丽安量身订做的,I 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和The Dreame,据说I 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的唱词是一首流传于十六世纪的诗歌,作者已经无籍可考,但是却被历来的音乐家改编成歌曲传唱。当玛丽安唱起它的时候,正好在乔爵士和詹宁斯夫人的午餐会上,当中途到场的布兰顿上校听到她天使的歌声,立即就被这位美貌纯洁的姑娘所征服。从这里开始,这首I 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成了玛丽安的主旋律,一直低吟在她的生命,以及路过她生命的两个男子心中。于是根据这首歌的旋律衍生出的乐曲有两首,All The Better For Her和Patience,All The Better For Her出现在布兰顿上校对玛丽安的默默关注中,人到中年却孑然一身的上校难免有些可怜兮兮,以至他对玛丽安的爱并不存在奢望,他在与乔爵士的对话中伤感地说,“玛丽安才不会考虑让我做她的丈夫,就这样是最好的。”这段音乐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它采用了悠扬的管乐和提琴,音质低沉,节奏缓慢,很好地表现出布兰顿陷入无望爱情的伤感,然而音乐低低响起,我感觉到玛丽安的倩影无所不在。
Patience也是同样的调子,当它奏响的时候,威洛比已经出场了,他是玛丽安理想中的白马王子,英俊倜傥,两个人的爱情就像敞篷马车的杏黄色轮子一样转动起来,热烈奔放,他们流连在十四行诗和素描侧影之中,威洛比深情脉脉地剪下玛丽安的一绺卷发,布兰顿在牌桌上失神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候的音乐同样也是玛丽安歌声的旋律,只是比起前一首All The Better For Her,这段Patience换成了轻盈的长笛,没有了上一段的沉闷,代之以浪漫的温馨和青春的活力。
The Dreame是电影的片尾曲,在此之前,同样也由玛丽安弹唱出来。那时侯已经尘埃落定,玛丽安遭到威洛比的抛弃,后又为失落的爱情险些丧命,劫后余生,她拖着虚弱的身体躺在长椅上听布兰顿笨拙地读诗,“虽然海上依然恶浪翻滚,吞噬着大地,而大地却不再受损,因为任何东西,不管它来自何方,都会被潮水带向彼方,因为什么都没有失去,但如果细细找寻,还会找到什么呢?”此刻的玛丽安已经没有力气再挑剔地指责念诗者缺乏激情,只是无限留恋地看着恩人,说,“我们明天继续好吗?”于是我们听到了她在布兰顿送她的新钢琴上弹出的音乐,这支歌给人以安宁,却有着即将散场的倦怠。我相信玛丽安将会幸福,却再不会有从前那种快乐,一个率真热情的女孩死去了,我为此而深深遗憾。我不是在怀念魅力凌人的威洛比,恰恰相反,我从始至终都是垂青柔情深种的布兰顿,尽管如此,玛丽安的未来仍然值得担忧,也许她就此长大,学会了如何去爱,但是最后她对布兰顿,还看不出是发自内心的爱。影片的最后,情感被抛弃,理智获得了胜利,而我只是想说,她们谁也没有错。
Combe Magna无疑是整部作品里最磅礴大气的一个单元。风雨中伤心的玛丽安行走在通向Magna山谷的广阔草坪上,那里是Grey小姐和威洛比的新家。管弦乐合奏拥出浩荡声势的定音鼓,仿佛玛丽安在为轰轰烈烈的爱情举行丧礼。她面对着山谷中的庄园,念出莎翁的诗句,“如果爱能改变,能随着风向而转行,我们便不是真的相爱,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面对暴风雨却毫不为动……” 紧随其后的是To Die For Love,暴风雨的打击使得玛丽安患上致命的传染性感冒,危在旦夕,奥斯丁是个温和的人,她想也许惟有让玛丽安死去活来一场,她才能活下来。要想获得新生,就要先将之前的自我彻底击碎。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中两首欢快的小步舞曲,分别名叫Willoughby和Miss Grey,前一首如其名,埃丽诺在舞会上交换舞伴,意外地邂逅了闪烁其词的威洛比。两人彬彬有礼地相互问好,埃丽诺冷静如旧,其实我怀疑她早已经猜到威洛比的负心,却从没有提醒过妹妹。当第二支舞曲Miss Grey响起来的时候,被现实打击的玛丽安在姐姐的搀扶下离开舞会,剧情开始随着音乐急转直下,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詹宁斯夫人尖叫着报告威洛比已经与高傲富有的Grey小姐订婚的消息,而与爱德华私定终身的露茜也被费拉斯家赶出家门。这一切证明了埃丽诺所坚守的等级观念决定婚姻的看法是多么正确。多事之秋,肥胖的詹宁斯夫人轻捷地跳过石头路面上的马粪,这是影片中少有的能给我们带来笑声的一段音乐,奥斯丁的小说里永远缺不了詹宁斯夫人们的鸡飞狗跳。

 2 ) 22年前的《理智与情感》,才是李安最适合做120帧的片子

世间所有的关系,本质都是理智与情感的关系,都是一男和一女的关系。


一直很喜欢台湾这一批文艺界老男人:赖声川、蒋勋、李宗盛、王伟忠,还有李安。特别想看到的一个场景是,一本《红楼梦》,赖声川编,王伟忠制,蒋勋说,李宗盛唱,李安导。

这几位的父辈多为大陆人,生下这帮四五十年代的“老人”,跑到台湾维护了中华文化的不断代。他们深知保持情怀的最好方式,是把艺术和商业结合,这两事物一旦粘在一起,像有一层502,分开各自都掉一层皮,连着则是最牢固的搭配,最后把”人情味的台湾“做成最大的文化IP。

而李安是其中最懂西方商业规则,又最深谙东方艺术中人情内核的那一个。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成为最近中国影院和朋友圈的角儿,而英国这边却要到2017年1月才上映。我不想吐槽大帝国的“第三世界特征”,看不到新片,我就说说李安大叔22年前的第一部英语片、改编自英国文艺女神简奥斯汀名作的《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故事很简单:一个老庄园主去世,妻女四人被长子逐出庄园。靠着亲戚帮助,她们安顿于一处小农舍之中。势利眼的长嫂,很瞧不起母女四人,可偏偏她的弟弟爱德华爱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艾莉诺。理智的艾莉诺尽管也倾心于爱德华,却顾及两人地位的悬殊,而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热情奔放的妹妹玛丽安娜和英俊的军官威罗比陷入热恋,情感外露的她毫不掩饰对威罗比的爱慕,甚至不顾伤害追求者布兰登上校的感情。未曾想,威罗比为人不正,根本没有把玛丽安娜的感情真正放在心上。

全片的核心就是,两姐妹如何在理智与情感中化解各自感情危机的故事。

很多人当年质疑过,一个有美国留学背景的中国导演,去拍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且不说他要怎么改编,才不能让人觉得乏味无新意,光是要Hold住休格兰特和艾玛汤普森这两个牛剑大咖,就已经是大考验。

出演大姐艾莉诺的艾玛汤普森当时已是奥斯卡影后,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出身的她亲自担任《理智与情感》的编剧;而出演爱德华的休格兰特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前一年已经凭借当年票房奇迹《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拿下英国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帝,名利双收,牢牢坐着英伦男神的头把交椅。

此时的李安,甚至还不是那个拿了两座小金人的王牌导演,还没有拍出《卧虎藏龙》、《断背山》,还不是那个无论国内外,无论普通大众还是文艺青年都对他毫无抵抗力的李安。此时的李安,刚凭借《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父亲三部曲在华语和国际影坛崭露头角,陆续拿下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以及一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简奥斯汀的小说,基本说的是女性为追求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把婚姻作为依靠,需要导演把家长里短拍出人情冷暖的韵味,而非沦为婆媳男女伦理剧,这是《理智与情感》制片人Lindsay Doran选择李安的理由。

好的导演和作品,如同好的男女关系,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的。李安的东方意境,切中了简奥斯汀的精髓,而《理智与情感》带给李安的,是7项奥斯卡提名和又一座柏林小金熊,以及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导演。

《理智与情感》恰好戳中了李安的长处,他所有的电影都是关于人性中“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他自己的一句话很好得解释了这点:

很多西方人都不容易体会奥斯汀笔下人物感情的两面性,反倒是中国人一点就通。这与中国的阴阳相同。

这部片子,美国人容易拍得太戏剧化,中国人容易太情感化,而英国人会执迷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乡村情节,只有李安能在这三点之间画一个60度三角形,稳稳当当,没有死角,什么都不落下。

但稳当的片子容易没有惊喜,如同稳当的人不会有趣。但李安是个异类。他的稳当,不是单脚站立不摇晃,而是把你灌醉,还能让你走直线,一半沉醉,一半清醒。

我心目中的简奥斯汀风格,是轻松中带着喜剧冲突,诙谐中带着悠长情感的。如果用05年那版《傲慢与偏见》和李安的《理智与情感》相比,这两点他们皆有,但前者确实精致很多,也同样具有浓浓英国气质。同时它又有一些镜头上的炫技小把戏,大量人物特写,英国乡间全景,加上那段美到人人都在问出处的钢琴伴奏,符合所有人对简奥斯汀独特的细碎绵长之想象,又显得有视听上的新意。

直到看到李安的简奥斯汀,才觉得李安是真懂简奥斯汀,真懂女人内心小剧场的人。大量东方式的留白,长镜头,而摄影机只在该动的时候动,李安不是在表达人物的情绪,他在带入观众的情绪。

《傲慢与偏见》的导演乔莱特,虽也是个金牌导演,但在表达主角内心炽热感情的时候,叠加了一团火焰,如此直白,也就少了层次和想象。可能英国人从小浸淫于简奥斯汀之下,如同我们从小读鲁迅,我们要拍鲁迅,可能也是一副铁骨铮铮的模样,没什么惊喜。反而一个外国人,才能从人性本质去解读诠释,而非呈现既有印象。

人性是唯一无国界的东西。

简奥斯汀在世时,英国乔治四世还是摄政王。他是奥斯汀的头号粉丝,在每个住处都存有一套女神的作品,还曾写信给她,客套钦佩之余,也希望她能把下一部作品献给自己。奥斯汀很不喜欢这位摄政王,违心地在《爱玛》以一篇献词致谢。

摄政王藏书室的负责人曾建议奥斯汀写题材大一些的作品。奥斯汀如此回信:

我不写传奇。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走自己的路,虽然在这条路上我可能永不会再获成功。我却相信在别的路上我将彻底失败。

我只想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一小块(两英寸宽的)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

奥斯汀远比她表面上看来的那样更具有深刻的情感。她激发读者去填补语言之外的内容。她提供给读者的看似琐屑,但其中的内涵却足以拓展读者的思维,赋予读者以各种生活场景的永恒形式。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如此评价简奥斯汀。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录,简·奥斯汀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当时(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厌倦,奥斯汀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和今天的场景是多么相似,大小屏幕,夸张肢体勉强弥补着毫无逻辑的喜剧梗。我们听着太多“中国人压力太大,需要迎合”的调调,但忘了人性永远是刚需。

《理智与情感》里男主角爱德华与女主角艾莉诺重逢那场戏,是我的最爱。这场戏里,如果他们诉说爱意,可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不说,又会走进无穷的尴尬。李安回忆,这场戏是他与西方摄影师及演员争执最大的一场戏。按照欧洲人的惯例,这种内心戏满满的情节,需要通过大量演员的特写表情和动作去表达,镜头要细节化碎片化,最好再通过一些小物品的特写,来烘托这种情绪。

但李安的东方智慧在此时起了作用,他坚持做减法:长镜头,远景。如果只是想象,我们会觉得这完全无法表达“相爱却不能爱的纠结”,但看完全片,才能体会到如此处理的牛逼之处:说浅了它保证了观众情绪的连贯性,说深了,碎片化镜头会让观众对那种痛苦浅尝而止,但长镜头,能让观众把自己的经历和情绪带进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李安自己在《十年一觉电影梦》这么说:

我要尽量模仿学习西方,但如果又和西方一样,不但拼不过,也无新意。所以我开始注意如何运用影像、情景,去反映角色的内心风景。

120帧,一切如身临其境,同时也会打破电影感。如果用来做夸张喜剧或者科幻史诗,本来架空于真实生活的东西,被120帧变得可真实感触,未必能让人觉得爽;唯有家长里短、人情世故里所有的表情和情绪被120帧放大,才能直指人心。

所以120帧,只有李安能做,或者说只有他应该做。而《理智与情感》在人、景、情上的细腻精到,是最适合120帧的。

李安对这唯一一次受雇当导演,是如此评价的:

我其实觉得制片方选择我导演这部片子还蛮有眼光的,他们可能是从《喜宴》和《饮食男女》中看出了我的两面性,和简奥斯汀文字中悲喜交集的气质是接近的。

李安在拍摄《理智与情感》之前,就是以父亲三部曲扬名。家里那点比柴米油盐稍微大点的事儿,却烹饪出最深的处世哲学。所以其实简奥斯汀和李安是同一类艺术家。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耳边正在放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年轻的时候喜欢听肖邦、李斯特之类的东欧激情少年,现在越来越爱巴赫,尤其是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简单五六弦,人间三四事。

男女有二,人性唯一。

世间所有的关系,都可以这么解释。

世间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接近的。

 
深度英伦文化公众号 @米字橙 (ChengziUK)

说一段英伦岛国的非同寻常
过一种如花在野的自由自在

 3 ) 凯特 温斯莱特

这部戏,大家有很大的惊叹在于KATE的年轻。铁达尼号时她已俨然风韵绰约的模样,更不用说后来铁案悬疑里的成功干练,革命之路时的中年人妻。但1995年,影片上映的时候,KATE才20岁,拍电影的时候,正处在最诱人的19岁的年华。演MARIAN的角色,正合适。

她一贯是高大健壮,棱角分明的形象,不笑时表情枘枘的有些严肃,也许是EMMA的老成稳重太过明显,她的天真活泼被完全的显露出来,我甚至觉得她演的如此逼真,甚至连身高都被更改,这哪里是那个处处把男主都比矮了去的KATE,在EMMA身边,她娇小的像只松鼠。

电影里,她是那样年轻气盛,勇敢无畏。

她对同父异母的哥哥扫地出门的形为充满愤恨,对那个小气势利的大嫂句句讥讽。她对爱德华读诗时的语气平淡表示不满,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教他如何读诗,夸张又自如的声调表情让爱德华不敢开口。她一开始讨厌上校,因为他的苍老与虚弱,听说上校有积年的风湿,她满不在乎的嘲笑说他能抱的起来我吗。后来遇见白马王子卫勒比,她的爱得到了最强烈的回应,她简直就是个爱情女战士。不顾村子里别人的奇怪眼光,与爱人牵手散步游玩,后来爱情遇挫,她对于淑女教条不管不顾,执意要夜夜送信给爱人,包括后来,回到村里,走在大雨中的山坡上,下面就是爱人的农庄,又是在雨中,她茫然又失落的念颂莎翁的情诗,最后病的几乎丢掉性命。

我最爱的一幕也是她在雨中。满身湿透地在山坡上滑倒,被威勒比抱回来,躺在沙发上。她太年轻了,纵然给雨水浇透都盖不住全身那股子氤氲的热气。自然卷的头发弯曲着贴在耳边,两颊红扑扑的,粉藕般的玉臂露在外面,呼吸急促而导致高耸的胸脯剧烈的起伏。她全身都蒸腾在雾气中,那是她热烈的生命遇到冷雨时呲的一声冒出的热气。

是她点亮了这部本该沉闷隐忍的古典爱情戏剧,也是她,大雨滂沱中大声念颂莎翁的十四行诗,让这部电影隽永如新。

20岁的KATE,她有着天真少女应该有的活泼,青涩,甜蜜与勇敢,但作为一个20岁的初出茅庐的演员,她又惊人的成熟,稳重,果断与老练。MARIAN这个角色在她的演绎下,很天真却不傻,很热烈却不做作。很多人赞美EMMA的风华绝代,一低头一举手,尽是风情。而16年过去,当KATE到了当年EMMA的年纪,我们可以看到,好的演员,受年龄的影响,却不受年龄的控制,这些电影,是因为她们的演绎才如此精彩。

 4 ) 体会李安导演艺术风格的入门之作,必看!

这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同时也是唯一一部非他自己选材掌控剧本,受雇而拍摄的影片,再者又是一部文学经典。在这样的创作前提下,李安导演完全以职业导演而非“作者”的角色介入电影,这反而让我们在这部影片中可以更容易辨别出李安导演独特的风格。可以分享的心得体会很多,但这种拉片的观看方式,只有在影片放映过程中同步拆解才能体察到位,在此仅以文字简述要点,以备重温时回顾。

1 act is react。表演就是反应。这是李安在创作访谈中经常分享的一个观点。在他看来,表演最精粹的地方不只是居于表演核心位置的演员演什么,而在于围绕核心演员,对手戏演员给予怎样的反应。这是一种文学思维。文字的长处在于描写细腻的心理状态。作家在描述一个对话段落时,除了会写某某人说什么,而且同时会写那些没有说话角色的心理反应,以此建构人物之间不同的情绪反应和价值立场。这在文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电影中,由于没有对白,甚至连动作都没有,只是一个听众的角色,在视听语言上具有先天的弱势地位,因此经常被忽略。在实际拍摄中,为了节省布光时间,甚至有可能没有对白的角色,都不参与拍摄,或者只是作为一个道具给有对白的演员提供视觉支点。谁说话镜头就给到谁,谁有动作镜头就给到谁,这是常见的拍摄风格。但是李安不同,你可以看到他非常注重这些没有对白,只有一个表情,甚至连表情都只是在听,没有特别情绪倾向的角色。在多人对话的场景中,每个角色无论是否有台词,是否有关键动作,对他而言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对话场域中的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本身就藏着丰富的信息。所以你可以着重关注一些群戏场面,李安的建构镜头(剪辑)的方式。他在对话过程中,会插入非常多的单人近景反应镜头,去强调这个听众角色的感受,而很多导演可能只会用一个全景去表现一下这些听众角色在这个对话场域中的位置即可。这是李安非常细腻的地方,他会精心研究对话场域中,每一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在镜头序列中给予表现,从而引导观众感受这场对话所拥有的丰富立体的情绪。拍摄《色戒》一群姨太太打麻将这场戏时,据说每个演员都收到了李安非常详细的心理活动说明。观察李安在拍摄对话戏时(李安电影基本也是以对话性场景为主要情节推进方式),如何展示演员的反应,你就会觉察到他的风格所在。

2 利用空镜头的抒情感。寄情于景,是很多中国和日本导演非常擅长的表现方式。这是东方导演的文化特长,并非李安独有。侯孝贤是这方面的大师,他对空镜头的运用有时候非常有创造性,但有时候不得不说,近乎泛滥,直接影响到影片叙事的流畅度,让普通观众不免有沉闷之感。李安对空镜头的运用在于他很好的平衡性。他不会像侯孝贤一样,会刻意使用空镜头进行抒情,而是利用空镜头建构场景或完成转场时,发挥它的抒情功能。在李安影片中,你会发现,一个空镜头它既承担着完成建构场景或者转场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抒情片刻。他很会利用空镜头作为一个段落的“句号”。关注李安怎么使用空镜头,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东方导演如何在好莱坞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为一个奇幻电影,非常需要有想象力的大全景空镜去给观众提供视觉奇观。西方导演在制造奇观时,往往是叠加视觉元素,用超负荷的画面信息冲击观众的视觉,但李安是利用中国诗歌的极简主义发挥空镜的抒情感受,通过视觉触发观众内心的情感涟漪。)

3在高调影像中塑造氛围的能力。摄影界常流传的一种说辞就是,拍的暗才能拿奖,拍的太亮,画面就没有视觉氛围。似乎创造影像氛围的独门秘诀就是拍的暗。事实可能也如此。很少有拍的通亮的影片能拿到摄影奖。拍的暗,确实可以使用的摄影灯光方案会很多,变化会很丰富。拍的亮就是一片亮,似乎缺乏变化。但由于李安立足的商业类型是“popular drama”,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剧情片,(当然他拍过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依然可以看到他popular drama的基底,他依然是在这个基底上去混合战争、科幻、黑色电影、西部片等不同类型元素做混合类型片)popular drama的电影世界与我们普通人真实感受的世界距离很近,不太可能去建构与真实世界差异很大的电影世界。因此,李安的电影拍的都很亮。即使他混合黑色电影风格拍的最暗的电影《色戒》,与好莱坞很多以惊悚片、科幻片为基底的主流导演相比,拍的也比较亮。我觉得在整体偏亮的高调影像世界中创造视觉氛围非常有难度。如果你的类型不允许你拍摄一个暗黑的电影世界,但同样想具有出色的影像氛围,那李安绝对是你必须研究的一个导演。《理智与情感》中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角色在雨中与军官偶遇一见钟情的那场戏,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时刻。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李安的技巧。这个时刻发生在白天,白天比较难以塑造视觉氛围,通常的做法就是依靠天气影响视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下雨。所以,李安不可避免也要选择下雨。这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浪漫时刻,通过下雨让天光变得昏暗肯定不利于去传递这种浪漫的情绪。李安这场雨拍的依然足够亮,演员都非常清晰,他制造氛围的方式,依靠控制后景雨雾的浓度。你可以看到,当军官抱起凯特温斯莱特时,浓雾缓缓消失了,他们身后的自然风景变得清晰可见,观众的心情也因此豁然开朗。在此仅举一个片段而已,即使不下雨,李安也拥有在高亮的环境中制造氛围的方式,而且非常自然。可以对比斯皮尔伯格的《紫色》,这部电影也是popular drama,而且是斯皮尔伯格第一次处理这个类型,你可以看到他制造气氛依然非常依赖他具有标志性的气氛窗光。室内内景经常可见一道氤氲在气雾中的直射光照入,光线造型很漂亮,但有时候跟环境相融后,显得比较失真。但斯皮尔伯格就比较依赖于这种气氛的处理方式,影片中随处可见。和斯皮尔伯格在《紫色》中的处理进行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李安的风格。我大胆设想,如果是李安来处理《紫色》,他可能比斯皮尔伯格拍的更加自然隽永。当然斯皮尔伯格拍的也不错,但影像的痕迹感还是很强。相反,如果斯皮尔伯格去拍《理智与情感》,我觉得他肯定拍的比李安差。对于他这种导演,我很难想象,他如何把维多利亚时代华丽的造型不着痕迹地融入英国的田园风光。

4 摄影机的镜头运动。好莱坞积累了丰富的镜头运动方式。如果你想研究如何在塑造情感为核心的剧情片中拍出漂亮的镜头运动,可以去研究斯皮尔伯格的《紫色》。他做的非常好,镜头在这种电影的世界里没有停止运动,但也没有因为特别的运动影响电影的情感表达。但如果你想研究,用更简洁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研究李安。他同样掌握好莱坞常见的运动方式,比如在建构场景时,如何通过摇臂从一个特写开始拉出整体环境,让观众既能看到场景的独特细节,又能感受到场面的壮观。可以看《理智与情感》中,姐妹一行人去参加聚会,镜头从一坨牛粪拉升到整个庄园。再比如镜头如何围绕人物走位完成他和不同人物之间的互动,《理智与情感》中也比比皆是。但李安的风格在于,他在运动中使用固定镜头。他在技巧氛围浓厚的好莱坞但不害怕使用看起来缺乏变化的固定镜头。大量的固定镜头在剪辑中就被运用到运动镜头之间。可以去体会他在两种镜头中切换时的节奏感。在《理智与情感》中,影片的前半小时,几乎完全是固定镜头,而且以中全景为主。这种侯孝贤式的台湾电影镜头,我个人觉得令影片的这半小时有点沉闷。不知道李安对这一部分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半小时过后,运动镜头开始出现了,而且在运动中找到了固定镜头的位置。固定镜头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中近景。我觉得影片流畅了。李安后来的电影中对固定特写镜头的运用也非常多。镜头动静之间的节凑处理的很好。总之,李安的拍摄方式会比较省力。他不怎么依赖运动,而是以固定镜头为主,通过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创造流畅的观感。(对比《紫色》和《理智与情感》,会更细节化的看到两位导演风格的异同。)

《理智与情感》看起来不算是李安的代表性影片,但如果想要抛去文本,深入体会他的影像风格,我觉得这部影片恰恰是最好的入门之作。

 5 ) 可贵的理性

建议所有未婚的,并想要结婚的男性女性,都要看一看简奥斯汀的小说或者电影.

前段时间工作那么繁忙,每看到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还是会忍不住, 一直看下去, 哪怕已经很晚了, 明天要上班. 剧情很平常, 就象你邻居的老人向你说故事一样, 精彩在于它的台词, 对人物细节的刻画, 无一不透露人生的智慧. 时间虽然过去了那么久, 很多东西都日新月异, 但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正是这一点, 让她的作品日久弥新.

对于另一半的选择,不管你是最终要不要结婚,都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选择之一. 对女性来说, 甚至被赋予第二次命运的意义. 第一次,是你的出生. 第二次, 是你的婚姻. 遗憾的是,从小到大, 我们都几乎很少接受这种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婚姻相处的艺术,选择的艺术,只能靠自己从自己的父母亲,身边的人自学或者自己去摸索.

男生还好一点, 女生因心理生理的特点,则从小被宽容,被引导, 普遍更加得情绪化, 更加感性. 简·奥斯汀最宝贵的一点, 是向广大的女性朋友指出理性的可贵. 用用你的脑子去思考问题, 而不是凭感觉一相情愿的以为对方怎样, 这个世界怎样. 婚姻怎样. 整个世界不会以你的个人意志而改变. 特别是不要被对方的外表, 甜言蜜语所迷惑.

反之, 对男生一样, 要不然就会落得老婆跟人私奔的下场. 私奔,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是很恶劣, 丢人的事情, 整个家族都会以此为耻. 现代的社会环境虽然已经比过去宽松很多了, 但能避免的伤害还是尽量避免吧. 作为普通的个人, 要接受的困难挑战已经不少.

这种可贵的理性, 帮助你make a good choice and make a right decision. 当你长大成人,就要独立的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危险. 学会正视困难和挑战, 不做任何幻想, 认识自己, 认识人性,依靠自己, 做出选择,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选择的后果.


简·奥斯汀是个现实主义的理想者.看她的作品,你总是很庆幸,女主角男主角也许会有一段短时间的迷失,但最后总能发现真爱,并与真爱结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所以,琼瑶的小说能迷倒一代人, 但简·奥斯汀的小说却能成为经典, 受到几个世纪后的人们的喜爱.  


什么是真爱呢,

"没有委身的爱都是自恋,不能把金钱给出去的爱不是爱,不把时间给出来的思念不是思念,不说出来的同情,不是同情。
爱妻子的意思,就是和她在一起。"

引用南方周刊的撰稿人,影评人王书亚的话,这就是真爱,付出时间,关心,金钱, 取她做妻子, 尊重照顾她的感受,善待她的家人.这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你就能一一体会到. 

说的严重一点, 所有追求爱情幸福,婚姻幸福的人,看看简·奥斯汀的作品吧. 









 6 ) 爱的隐忍

   看李安的电影,总是要感触到的词,就是隐忍。即便不全是爱情的题材,比如《绿巨人》也是积忍而发的伤悲满腔。爱的主题,比如《理智与情感》那样喜剧结尾,也难以消除人在其中,经受爱不能尽袒而煎熬着的烦恼肉身。更别说从《卧虎藏龙》到今年《断背山》,表现对爱的“隐忍”似乎大功告成。

   总是要佩服被他调度下的演员,很能实现他要的东西。在《理智与情感》剧情最后,当EMMA面对意中人知道他并没有结婚而喜极而泣的泪流满面,凝噎失声,这样一个场景,唉…,我甚至觉得李安是最懂得奥斯汀的小说的人,他懂得小说作者写下这样的故事时,她的内心是如何的研磨了那个时代的绅士和小姐的细腻情感。奥斯丁的笔下主人公们对爱的来临,总是在那样的时代而束缚,在爱的面前,隐忍爱是一场多么艰难的个人的战争。在今天看来那其实是因为一张薄纸般的矜持而隐忍而可能会失去一个人,并可怕的输掉自己的人生(就像另外一个电影《告别有情天》)。也才看完同样奥斯汀小说拍的新《傲慢与偏见》,终于明白到成为一个名著,是因为它表达了人的感性曾经是那么一种难以救药的病症,代表了希望爱的纯美同时也难以逃脱时代特征给予的波折,酣畅淋漓的爱得来需要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让这样一个过程牵动人心的是隐忍其中的压抑和伤悲。

  东方传统是如何帮助这电影的,我不懂得,我只以为李安才算得上硕果仅存的奥斯汀笔下的英国绅士,李安很能懂得如何表现男女微妙情感恨怨如何发生,能把矜持敏锐的感性表现到要化成电影主角伤悲和激动的泪水,包括观众的。恋爱中的人必须要看的电影并不是那些轻松浪漫的喜剧,要更懂得爱,他们必须知道:恋人们说出的并不多于他们心灵所有的,那是因为总存在那些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部分,而这些,成就了使爱情善美感性深厚激颤的可能。

 7 ) 安静地诉说

没有任何用来带起悬念、或是以华丽抓住人们眼球的开场。干干净净,一片全黑中不紧不慢地带出了制作、导演及主演的姓名,以及“Sense &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就随着背景简朴舒缓的钢琴独奏,开始上演。

片头差不多依循了原著作者简·奥斯汀的写作线路,主人公埃丽诺和玛丽安父亲的去世、去世时老人对大儿子的叮嘱,编剧埃玛·汤普森并无跳过,而是塑造了一个略带紧促的深夜,老人逝去,意味着两姐妹将失去最高的保护,将面临一个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在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吝啬势利的嫂子跟前,达什伍德家的四位女性不可能有一片自在的天空。关于女性的处境,埃玛和简一样,很明了地揭示了出来。

画面一变,车水马龙的城市,安逸而繁忙的气息弥漫开来。高楼之间是尖厉的声音——嫂嫂芬妮正在丈夫跟前,对自己要对妹妹们的帮助而感到大惊小怪。夫妇俩开始算起钱来,从居室到马车,从街道至村野,没个消停。最有钱的人也是最计较的人,他们的对话充满了装腔作势,就像阳台上那个妇女拼命拍打出的毯子上的灰尘,是不堪一击的。

马车驶进了安静的自然之中,天空灰蓝,草木深绿。一个很快的带着暗色的镜头——很快地过去,转而是室内,光线并不很充足。我们看到了几乎面无表情的玛丽安——她的表情全在她演奏的琴声中,郁郁的,无精打采,却很美,宛如天真的少女在悠然叹息。镜头一转,空间放大,轻盈的脚步声,身材修长的女子,身着蓝裙,快步走来,画面一下子变得更加动态。是埃丽诺。“玛丽安,你就不能弹些别的什么吗?妈妈从吃过早饭以后就一直在哭。”

埃丽诺的扮演者埃玛·汤普森和玛丽安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在两姐妹的首次出场中,塑造了一对很鲜明的形象。喜奏乐的妹妹有浓厚的多愁善感,充满了少女的一种自以为成熟然而尚还稚嫩的心态,在埃丽诺的话语间玛丽安更像个孩子。姐姐做事、说话、明显更加果断、周到和干练。如果说玛丽安还只顾一味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埃丽诺则已经达到一种只抒发让别人感到自己的情感。换言之,她已经学会了完全顾及他人,为母亲活,为妹妹们活,责任感让她显得压抑。简·奥斯汀称埃丽诺的性格为“理智”。

气氛并不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处境。达什伍德老太太忙乱地在屋中乱转。琴声没有了,物器碰撞的清脆声音像是伤心的母亲焦虑敏感的心理。埃丽诺也在为生计担心,她们必须要有地方可去。达什伍德太太有一点很让人赞赏,她尽管不能如大女儿那般冷静,确实极尽保持尊严地活着,而她的女儿们也同样。尊严是人的共性,也可是人的个性。——画面很短促,一下子到了户外,埃丽诺在树下唤着自己的小妹妹。玛格丽特不是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儿,她在自己的树屋里,对兄嫂的不满,用一种孩子的直率语气大声说出来。又一个聪明有头脑的达什伍德小姐。在亲人们都在狠命发泄自己内心感受的同时,也将埃丽诺狠命压在了无声之中。埃丽诺内心是多种情绪交织的,而她的身影,却在极力体现单一与坚忍。

马车再一次出现。嗒啦啦的车声势的人物语言节奏也加快。芬妮还在唠叨。有趣的是马车驶过,赶走了一群绵羊——这纵然是英国郊区常见的景,却也让我留意了一下,总感到其中意味也是有的。

芬妮和约翰入住诺兰庄园。从灯光昏暗的晚餐开始,玛丽安很明显处于赌气状态,还常常失控,非理智的种种表现开始注入人物的轮廓。埃丽诺,表现她不安的,使她的眼睛,很快地一扫,或是眉尖倏地变化的一个弧度。浑浊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爱德华·费勒斯的到来,为埃丽诺及女性们的心中注入了新鲜空气。

休·格兰特扮演爱德华,无疑是个最合适的人选。质朴真诚,带着些犹豫的语调——他似乎经历过很多,又带着些孩子气。至今我仍然不能很确定爱德华德的特征。简的人物,我似乎总能对女性形象有不少认识,对男主人公们,却说不出太多的话来。埃玛·汤普森的剧本让爱德华变得更生动,也给小妹妹玛格丽特加了不少戏份。通过爱德华和玛格丽特之间愉悦的友谊,让埃丽诺、玛丽安和达什伍德太太的心松弛了下来。这使埃丽诺对爱德华的感情来得自然。剧本中插入了不少书中没有的片断,做得很成功。如爱德华怎样让躲在图书室桌子下的玛格丽特出来,埃丽诺看爱德华和玛格丽特玩击剑,玛丽安看到两人在门口交谈,表情略略的转变也预示着什么。玛丽安的琴声仍旧舒缓,却无忧愁,很明亮,很清澈。然而这时编剧也不忘让玛丽安展示她的激情。在埃丽诺和爱德华之间隐隐淡淡的情愫前,她想起了为爱而死的情侣们。而埃丽诺却表示“只觉得他和蔼可亲值得尊敬”。她对自己内心的情感究竟是刻意压制还是根本无意识,我想是前者。她是个渴望周全的人,在未得到确定之前决不愿表露出来,以免给生活惹来更大的波澜。我很喜欢这个镜头:埃丽诺独自一人坐在马厩里。她在干什么?她在悄悄跟马儿说话。心里的事总要有一个解放的出口,于是她说给马儿听。这个时候爱德华突然到来,仍旧带着犹豫的口气,但在这时,面对马边的少女,他表现的,更多是一种不舍。爱德华要离开,埃丽诺的表情却几乎始终如一,那双纯净的眼睛,和微红的双颊,像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别罢了。可埃丽诺没有机会和爱德华好好告别。马厩中的这一幕也要结束。自然的生灵有着纯真、美好与善良,埃丽诺和爱德华之间也是这样。给他们的这一幕中,是一匹马,带来了许多美感。

埃丽诺也要走了,和妹妹、母亲一起,离开诺兰,去一个更偏僻的地方,寻找宁静的生活。又是马车,缓缓驶去,马车中的人却不会说出尖刻的话语来。车道上方的天空有滚滚积雨云,快要压下来。季节让室外的景灰暗,让树木光秃秃的。到达这样的地方,却是一番吵闹的景象。巴登庄园的主人嘴巴一刻也不得闲,扮演着滑稽的角色,一对可笑的人。在大呼小叫中,玛丽安却只身返回小屋。在风中,她显示出一种犟劲和孤寂。其实“情感”是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展示的,在无声中,人物的肢体和同周围风景的融合也极可表现出人物性格。巴登别墅的生活有些苦,也烦闷。玛丽安不知道,姐姐的心里更孤独。庄园主不断拿爱德华姓氏的首字母和埃丽诺打趣,埃丽诺一小了之,心里呢,岂不是显得更加无奈和苍白?

布兰顿上校到来时玛丽安又在弹钢琴。艾兰·立克曼并不是我心中布兰顿上校的形象。但我感到,他演出了一个和埃丽诺性格很想的人物,只是更加世故。对情感克制,对现实谨慎,总是沉默,总是自己打理自己的心事。布兰顿上校见到玛丽安这一幕也很美。姑娘这回唱起了歌,悠扬动听,埃丽诺看看上校的表情,又看看妹妹,似乎能看出很多。玛丽安金色的头发和金色的衣裙,让她看上去有女神般的古典色彩。可以说,上校之所以会爱上玛丽安,这一幕极其重要。他在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最美的玛丽安。

上校的到来似乎也让天气好了起来,是该让白色衣裙和乡间花园出场的时候了。看得出,上校让这家人很快乐,生活进入了一个相对明快的阶段。悠扬的乐声中有愉快的几声鸟鸣,人们玩起了球,在午后喝起了茶点。心该休息一下,并进行享受了。可软绵绵的风吹过之后,又是什么?是暴雨,是玛丽安生命中的一场暴雨。自然的暴雨和情感的暴雨,足以要了她的命。宽广的绿色平原,突兀地生出一棵树冠繁茂宽大的树,天空极尽阴沉,平面上两个瘦弱的身影。现在可以知道玛丽安的傻了。易冲动的人容易头脑发热找罪受。她碰到了谁?威洛比。是这个人搅起了这场风暴。雨中的色彩是一种很阴的蓝色,威洛比的出现并不让人感到那么愉快,只有玛丽安觉得,生命的色彩来了——威洛比一次次地去看望她时,给她带花。

演员们表演人物的爱情,总用眼神。威洛比的眼神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的形象,盯着自己的目标时,会显得浑浊不清,仿佛深深地陷进了什么,引得对方的目光也游离了起来。玛丽安的爱,很明显是不清醒的。上校看玛丽安时,是专注,仿佛还带着思考。艾丽诺看着爱德华时,是坦诚。

玛丽安和威洛比乘马车,很有意思,阳光明明大大落落地照下来,他们的马车却从地势低的阴暗处驶过,上面的人看着他们玩这惊险游戏,却是站在阳光里。又热闹了起来,随着玛丽安激情的飞升,露西·斯蒂尔也出现,这个身材娇小,神情狡黠的女子,总是穿着考究的衣服,说话时神态做作,偏偏老站在埃丽诺身边,来和她做对比。

露西笑起来很娇媚;玛丽安笑起来,带着不知所措的幸福,胸脯一起一伏,像是透不过气来;埃丽诺笑起来,很诚恳,不是稍纵即逝的笑。

所谓“姐妹俩感情上的挫折”,几乎是同时发生。威洛比德里去,让玛丽安狠狠地哭了一场。埃丽诺又担任起了安慰者,却是端着咖啡盘子,面对着紧闭的门,无奈地呷上一口,让自己也冷静。露西找她谈话,展示了城市中女子的说话风格,拐弯抹角,最终总算可怜兮兮地说起自己与爱德华早有婚约。埃丽诺的眉尖又动了一下,却仍是定定地看着露西,眼中的光芒渐渐褪去,在眨一下眼睛,一切又回来了。她始终很沉稳,面对露西的各种言语,她的沉稳,让对方反而感到一种压力。

姐妹俩要去伦敦,于是马车再次出现。天气晴朗,露西在埃丽诺耳边嚼舌头,埃丽诺却只是略低下头,默默地听。马车驶进了伦敦。伦敦地一下展现出的是一条零乱繁忙的街道,一条塞满了马车了街道。马车中坐着形形色色、身穿华服的人物,去不同的地方,带着不同的心境。

玛丽安抑制不住自己的机动——威洛比在伦敦。可威洛比却不联系她。他不再答理她了,受利益的驱使。在房间里玛丽安没个消停地转来转去,埃丽诺坐在椅子上,像稳住她。以为是威洛比拜访,近来的却是上校。玛丽安想都不想就往外跑,埃丽诺则彬彬有礼地招待他。往外跑的玛丽安,却只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舞会的那一段很出色。很大的空间里,却是挤满了人,极尽华丽的服饰聚在一起,在这个充斥名利的空间,只想给自己占名利的一席。因此威洛比身处其中,也并不奇怪。玛丽安看到冷漠的威洛比,险些晕倒,埃丽诺领她出去,却是挤过各种各样的人,最终脱离那个带争抢性质的空间。露西也在跳舞,并且,她会一直留在那里——这也是她为什么最终回嫁给罗伯特·费勒斯的原因。

玛丽安这一回哭泣得更加绝望。她是个善于宣泄任何大喜大悲的人——挺自私,从来未顾过埃丽诺的感受。倒是埃丽诺,处处顾着她,让她成了受了宠爱的孩子般,学会哭闹。上校看望玛丽安总带着父亲般的挚爱,这种爱却不同,能让她成长起来。上校和埃丽诺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同性格的人说话,平平静静,什么事情都好解决。

有意思的是爱德华的再次出现。露西正拼命地说爱德华母亲怎么怎么喜欢自己,爱德华就来了,却半天都么注意到露西。所谓的“昔日恋人”却显得无比生疏。对着那个挤眉弄眼的姑娘,爱德华一时不知所措,只得伸出手去,挽着她离开。玛丽安仍然带着热情,对往日的好友。更有意思的是露西和芬妮的那段。两人正如一双亲密挚友讲着悄悄话,一边弄着伦敦上等妇人喜欢戴着五颜六色的鸟毛。直到露西和爱德华私自订婚的事,芬妮竟然一下子跳起,把露西一把揪到窗边,直掐她的脖子!窗子下边,却是温文尔雅,阳光照耀的伦敦街头。

埃丽诺终于忍不住了,是一次爆发吗?“你除了自己痛苦还知道些什么?”这是对妹妹最深的责备。所有的事情,一直以来都闷在心里,直到人人都知道露西的订婚,她才算松了口气。简笔下的埃丽诺并没有如此生动、有血有肉。理智的她,终于有一天红着眼睛说出了心中的话,然后抱着妹妹,再度平静下来。

马车回到乡下,路上一片阴霾。风刮得很大,把灰色刮遍了郊野。玛丽安独自散步,在风雨中,却是流着泪念着威洛比,这是最后一次,让雨把那个人冲刷得干干净净,不再出现。高烧,仿佛也是一种遗忘和获得重生与拯救的方式。上校把玛丽安送回家、请来姐妹俩的母亲、一直的守护……他做的一切,换来的是一个微笑和一句感谢。他想,阴霾,该散去了吧。

真的散去了。埃丽诺和玛丽安一起在晴朗的日子踏足原野,眺望远处的天空和景。爱德华在同样晴朗的一天来到,仍然是犹疑的语气,而埃丽诺却不再把自己的情感掩在重重灰尘之下。她突然迸出了泪水,又会在泪水中,向爱德华绽开微笑。

埃丽诺和玛丽安都改变了,她们从两个极端——收和放的两个端点,向中心位置靠拢。埃玛·汤普森在影片中这样构造,而简·奥斯汀却没有。

简·奥斯汀的创作《理智与情感》本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真正出色的是埃玛·汤普森和李安的在创作。

然而,这些创作与在创作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些艺术家们都在,安静地诉说。

 8 ) 手术刀般的改编 & 只是未到伤心处

写改编剧本通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忠实原著怕被说木有创新,自创剧情又怕被原著党口水淹死,但《理智与情感》却是个例外。原著中前三分之一基本上是青年Austen小姐感性与理性的左右互搏,佐以第三人称的描写而对话寥寥,所以略显平淡乏味,直到第二十二回风云突变,与Edward的婚约被Lucy踢爆,故事冲突才激烈起来。这让Emma Thompson的改变有了腾挪的空间,前三分之一的篇幅占到电影的一半左右时间,Elinor和Edward的感情线几乎完全是原创剧情,将各个人物形象在故事转折前丰满地立了起来。相对的,Elinor和Lucy的心机戏部分被大幅精减,两位男主角的戏份得以增加,最有戏的那些场景都被保留了——Dashwood夫妇比吝啬、Elinor和Lucy的初次交谈、三角对峙的尴尬戏、Edward最后的自白,给人恰到好处的感觉,最厉害的是用一场舞会戏解决了诸多问题,简直神来之笔。这个最佳改编剧本奖Emma Thompson拿得实至名归。

不同于原著对理性的推崇,李安的这个版本更强调人性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延续“父亲三部曲”中压抑感情直至爆发的传统,李安以他的方式重建了《理智与情感》的主题——被压抑的感情终将释放,看似理性只是没有找到对象表达。Elinor全程隐忍,让最后的情绪大爆发极具张力,Brandon也不似原著般平凡木讷,而是对自己心爱的Marianne慢慢打开心扉展现出感性的一面,甚至Palmer先生感性的一面都尽力去发掘了,堪称李安以细腻的风格在本片中最大的恶搞。据说李安在采访中用“阴阳”来解释了这一构思——确实,原著里的一些人物过于漫画化、小丑化了,特别是Palmer先生(影片中倒是把Palmer太太漫画化了),李安风格注入后,所有人物神奇般地一个个人性化起来,让人几乎要在看完后第一时间脱口而出——确定了。是李安拍的。其实嘛,我们学广告的都知道,几乎所有诉求到最后都是感性诉求。

哪有什么纯理性人,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短评

英雄救美不可信,绅士温情方为真。……“某些程度上,我可能比今天的英国人更懂得十九世纪的英国,因为我自己几乎就在这样的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当然,冷幽默感,体统观念,以及社会规范是不同的。但自由意志的社会压迫的本质,我成长于斯。”——李安

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温肥在雨中背14行诗的镜头太美了

6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真是只有中国导演才能吧简奥斯丁拍成八点档啊。艾玛·汤普森编剧,真牛。李安老师确实拍了一部“优等生电影”,处处精到挑不出毛病,尤其细节调度真是完美,或许这样才显得匠气太足。说来要拍红楼梦还是得请李安。

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想象不出来是李安拍的

1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看到一半就想起了《傲慢与偏见》 简 奥斯汀内心有一种未了的情怀

16分钟前
  • 推荐

我始终觉得理智与情感比傲慢与偏见好看得多。(Grant在这里时不时有种张宇的即视感...

1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既然你去不了大自然,我把它带来给你了” 原故事太棒,剧本改编太棒,双膝献给简·奥斯汀和艾玛·汤普森,看的过程甚至都会忘掉这是一部“李安”导演的作品。角色众多、轮番登场、好戏连连,爱在英伦庄园下缠绵蔓延,真心会如意、隐忍有转机、等待换回报。“爱是炽烈、是燃烧”

2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奔放再奔放,最后安静下来;隐忍再隐忍,最后爆发出来。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啊,我真是喜欢这种中年美大叔和小loli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桥段呀。。。

30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推荐

那时的温丝莱特年轻,迷人,有着最单纯的美丽。受过爱情挫折的上校站在门外注视着优雅的玛丽安弹钢琴唱歌,专注,深情,这一幕真是美好。

34分钟前
  • 推荐

此生得一上校足矣

37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B】最后,情感至上的妹妹懂得了理智,理智至上的姐姐释放了情感。

42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最成功的一点,李安立体化了"Sense"和"Sensibility"这两者的形态。而姐妹间纯粹的感情连结使二人共同渐趋中值,这其中的情感涌动异常动人。汤普森最后那一哭诠释得完美,一扫之前偏重的舞台感,精彩极了。

4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原作反复阅读过多次,今晚才第一次看了电影。我想要的终身伴侣便是布兰登那样其貌不扬、稳重宽厚的守护型的老男人。何况这次还是斯内普呢(≧▽≦)【我又花痴了】~最后一幕婚礼时小感动了一把。

46分钟前
  • Arch-Murder
  • 推荐

说变心就变心 哪能是真爱

48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本来书我就不喜欢,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群乡下女人找丈夫也能成为名著。好吧,whatever,估计那个时候的英国人没什么其他事情可做。本来可以一个半小时解决的电影,拖了两个多小时。嗯哼。

51分钟前
  • 禾口角刀牛
  • 较差

每个角色都诠释得十分到位,能让人内心恬然的影片

52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Emma不仅在电影里做演员,剧本也是她写的。那年,她凭此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颁奖典礼上她假奥斯汀小姐之口评点众生,睿智迷人。奥斯卡从来不吝啬它的灯光,因此在舞台上Emma Thompson不需要用十四分钟的时间来铺垫她的风华。而Kate Winslet那时年轻的不可思议。”

5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每一个段落都拍出了极度饱满的情感,絮语与尴尬是无比零碎的内容,但反而比推动故事的关键情节更好看。想到是一个华人导演上升时代的作品,更五体投地了。

59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李安从来就不是一个天才,天才也大多不屑于探究普通人的情感。他只是一个极其“人性化”的导演,用他温和与包容,细腻而深刻的语言逐渐打动你,让你明白“人性”的真谛。

1小时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