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岁月

剧情片其它1972

主演:Kostas Pavlou,George Kyritsis,Thanos Grammenos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播放地址

 剧照

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2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3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4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5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6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3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4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5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6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7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8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191936年的岁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8:17

详细剧情

  安哲罗普洛斯《希腊现代史三部曲》之一,使得他在国际影坛渐露头角。故事以1936年梅塔萨克将军在希腊开始实行专制独裁为背景,描写一个政治犯劫持来探访的议员,并以他作为人质来要挟政府。政府为了除掉这个麻烦,用尽各种手段,最后用狙击手把他击毙。  安哲用长镜头和360度摇移运动镜头的写实风格烘托渲染了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讲述了一个关于政治压迫的寓言。有犯罪悬疑片成分的剧情把矛头指向迈塔克萨斯将军为总理的专制政权实行的严密控制人民思想的社会制度。

 长篇影评

 1 ) 强性打起耐心才能继续看完的片子

镜头下的希腊,让我想到云南的蔡锷时代军营和护国军。除了门与墙的配色,并无脑海中半点印象中“欧洲”的痕迹。

毫无装饰的也无科技感的监狱 人丁稀少的奥运场地奠基仪式 旧时代的凡间 似乎那个时代,人在荒原或城市 都是孤立而稀少的。欧洲的特性。 人类散漫而无组织 平凡愚钝 渺小卑微自相碾压 男的不帅女的不美 西装会有褶皱 屋子的取景和布置都令人觉得是真实的人类视野可以看见的环境 骑兵和汽车并存的年代 没有柏油路 室内空荡而少有装饰 运镜的设备也并非平滑高效 监狱的栅栏齐鸣 和 两声枪响 音乐聒噪和寂静 这段蛮喜欢 其他真的很不适应 剧情很慢 官僚们低效愚蠢无奈,有掌握着暴力 引发音乐劫持人质的犯人和逃跑的犯人并无什么区别 都是一个车装走。

总体来说不喜欢,尤其当晚是看完《流浪艺人》之后。

后者镜头美学更好一些,富有美感。而1936过于“写实”,几乎不给想象空间,也不给余韵。

 2 ) 值得细细品味的片子

看完就觉得这是一部沉默的电影,可能是政治环境的压抑,影响人民的发声,影片最活泼的一个镜头就是将军们在海边侃侃而谈,念诗,嘲笑。而所有其他的部分都是沉默,缓慢,僵化,迟钝,呆滞。想要反抗,向哪个方向去反抗?而反抗终究也是没有意义的,影片的几次反抗都是失败的结局,苏菲卢斯劫持了库里艾杰斯是一次反抗,短促的越狱是一次反抗,监狱的人们在音乐之后的敲击声是一种反抗,生物学的博士在签署责任书的时候向其他人的凝望是一种反抗。。。但是都是失败的,这也给电影有了一种宿命般的无奈感。在强权和意识的裹挟流向下,个人、小群体始终是渺小的。为什么阶级如此的难以跨越?因为特权如此如此团结。 电影的讲述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方式,反面人物正面呈现,主要人物却只能在阴影下,没有一个完整的镜头。整部影片就很真实,朴素。发黄的甘草,狂风卷起的沙砾,暗沉无光的监狱,街角随处堆积的垃圾,一篇颓废压抑之象。

 3 ) 优越的影像语感

安哲这片需要对希腊那段特殊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吃进去,在那样时代底色下,用这样表现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十分的妥帖,处处充满压迫感的氛围营造,厚重的高墙和历史的叙述姿态,呈现在近乎完美的视听层面,所谓的“诗意”是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语境模糊间的多义性而诞生的,这和安哲优越的镜头语感相关,这点和侯孝贤有相似之处。

 4 ) 1936年的岁月 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视》笔记

奥林匹克竞技场奠基仪式:“梅达萨斯当政期间,常常引用三种伟大的文化:古希腊的,拜占庭时代的和梅达萨斯文化。他们引用古老的诗篇,使得没有人能了解他们的立场——所有这些都是无意义的、含糊不清的伪装。“-安哲 贵族们的怀旧:贵族失势。这些人势必会成为后来的保皇党,因为他们沉湎于往昔的辉煌和甜蜜而难以自拔。 奔跑着散发传单:青年人的冒险 越狱:无特写,侧重大家的团结与配合,筹划已久;侧面反映了当时对关押政治犯的严密监视,政治气氛十分冷酷。 最后的枪杀:360°全景镜头,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在逼近。 紧闭的门:同《重建》一样,视线被挡在门外,将情节最关键的部分留给观众自己去猜测。 安哲将人物和情节的空白和不明确留给了观众,他将这种手法当作他个人的一种美学企图。他真正想要展现的是一种更大的明确性。“我真正寻求的是某一种气氛。一种恐怖的统治…政府可以任意处决某个人,而不给他运用法律和法庭以证明自己清白的权利。“ 《重建》中埃莲尼的沉默木讷表明了那个让她沉默压抑的生活环境,《’36年的岁月》间接朦胧的处理也体现了安哲拍摄此片时的政治气候,他以这样的基调来表明当时电影审查在政治上的严厉程度。正因为这些原因,《‘36年的岁月》才如此晦涩不明,欲言又止,成了一部“噤声电影“。 着重对环境的描写,而非对个人的刻画。个人隐没在团体后面,团体陷于笼罩在他们的风景之中。

 5 ) 《1936年的岁月》︱囚徒们震惊影史的两分半钟敲击声

《1936年的岁月》︱囚徒们震惊影史的两分半钟敲击声

文︱贾谬

1970年,35岁的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周游希腊全国之后,拍摄了立意深远的长片处女作《重建》。重建不是回到过去,而是站在传统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下。希腊,这个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人类历史上已经边缘化了数千年,但西方文化的诸多母题毕竟都在它的基因里。做为古希腊的文明基因仍在血液流淌的诗人导演,安哲以深邃的眼光注视着希腊如今的历史遭遇与命运抉择。接下来,他拍摄了被称为“希腊近代三部曲”的《19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猎人》。

一战前后,希腊的对外矛盾主要是与土耳其的战争,内部矛盾主要是共和党与保皇党的争斗,国王几经浮沉,并一度建立了共和政权(1924—1935)。1935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出生,保皇党上台,取消共和制,实现君主复辟。1936年,梅塔萨克将军发动政变,建立独裁政权。这是影片《1936年的岁月》的历史背景。

二战之后,希腊国内主要有三股力量:英军、政府军、希共。由于革命不彻底导致的错误妥协,希共于1949年在内战中失败,流亡他国。希腊由依附英美的大资产阶级掌权。1967年4月军人发动政变,建立独裁政府。1973年废黜国王,确立共和制。1974年7月军政府垮台,同年11月举行议会选举,新民主党获胜并执政。1981年10月议会选举后,由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执政。这是安哲拍摄“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的时代背景(《1936年的岁月》1972年,《流浪艺人》1975年,《猎人》1977年)。

拍摄《1936年的岁月》的1972年,正是军事独裁时期;而影片中的1936年,也是梅塔萨克将军发动政变,开始军事独裁的年份。1936年的前一年,保皇党上台,取消共和制,君主复辟。1972年的后一年,国王被废黜,又恢复了共和制。可见这部影片反映的时间和拍摄时的时间,都是希腊近代史重要的转捩点。

影片的开始是一场暗杀与逮捕。工人领袖以煤堆为高台,登高演讲,还没有开口,就在欢呼声中中弹身亡,人群哗散。男主角尤尔克斯·索菲亚诺斯被当做暗杀者逮捕。从电影情节看,他其实是遭到了诱捕,很明显在被捕之前,他和同伴鲁科茨是在树林里等着和某个人接头,结果等来的是两辆汽车相反方向的夹击,显然是中了圈套。一种潜伏着阴谋的吊诡气氛轰然而至……

索菲亚诺斯在特殊号房被关押了三个月。一天,议员卡里叶吉斯去见他。索菲亚诺斯开枪威胁,劫持了议员。他的枪究竟怎么来的,官方一直没搞清楚,影片也没有明确,但有草蛇灰线的指涉。接下来,警(狱)方、政府和保守党为了营救议员, 展开了一系列行动,这便是整个影片的主线。

在时间轴上,影片先是插入了一段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仪式。索菲亚诺斯要见检察官,检察官出席仪式去了。在一片荒地上,简陋至极的奥林匹克仪式,仿佛古希腊文明的微弱回响,诉说着曾经的荣光。谁能想到,最终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盛大活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她的故乡正遭受着如此不堪的命运。貌似与剧情无涉的奥林匹克仪式,以粗陋的简笔,刻画了历史微弱却沉重的叹息。

检察官从仪式回来的时间里,监狱里发生了越狱暴动。在不言不语的无声中突然而剧烈的行动,奔泻着被压抑的反抗力量。然而,这是徒劳的。越墙而出的几个囚徒,奔跑在遥阔的荒原上,还没有看到希望就被追击的骑警包围了。越狱失败,无声无息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结束,仿佛没有发生过。但压抑、制止,并不能取消存在。在这无声无息中,强大的反抗力量一起发生着。

主线之外,还有一个次主线。主线是官方营救议员,次主线是律师寻找证人,营救索菲亚诺斯。次主线这边,关键的当事人不断地离奇死亡或者出事……33‘答应做证的鲁科茨,48‘他的尸体出现在海滩;43‘一个刚被抓进监狱的人试图逃跑,无路可逃的绝望下似乎是咬舌自尽了,一阵抽搐死在地上,在场的副狱长回答官员的询问,说出了关键的信息:“他说出了枪击事件”;而四处寻找证人的律师,遭到了蒙头痛扁……而主线那边,在想尽办法杀人。

为了营救议员——光明正大的理由,各方政要商议方案,想的方向别无他选的一致,就是杀掉索菲亚诺斯,不同的只是杀人的方式。最终定下了“不常用,但很有效”的——毒药。影片用6分多钟的时间刻画了他们邀请毒药专家,密谋、配毒、签约、施毒的过程。然而,在最后一秒,索菲亚诺斯的一句“我会让议员先喝”,轻描淡写地结束了这一杀人方案。最后,只好选择了是常用的杀人方式——狙击。

就在官方组织狙击手的时候,索菲亚诺斯突然提出要听音乐。这一处真是妙笔!如果直接下来就描述怎样狙击,观影就没有悬念了。这一处峰回路转,节奏缓和了下来,却吊起了悬念:还会不会狙击?什么时候狙击?更重要的,安哲的这一处妙笔,留下了电影史上一段经典的镜头:空空荡荡的监狱广场中,不可能出现的留声机流淌着忧郁的情歌,四周的高楼,每一间牢房的窗户都站满了倾听音乐的囚徒……歌声停止了,囚徒们拿起饭盒敲击着牢房的窗户,万马奔腾般的敲击声响彻了监狱的上空……对音乐停止的抗议,就是对扼杀人们向往美好的抗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暴力的反抗,有不合作的反抗,有呐喊的反抗,有无声的反抗……一切种种的反抗似乎都融入了这奔泻的敲击声中。影片中这两分半钟的敲击声,不容质疑地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

狙击还是来了,官方成功地杀死了索菲亚诺斯,营救了议员。电影结束了,结束在枪毙囚徒之后,整队回营的镜头中:一片荒原上,马车拉着死囚的尸体,狱警们背着枪跟在后面,远处一棵孤伶伶的树,人们文明之外的大自然生命,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193年的岁月》用春秋笔法,草蛇灰线般借官方众人之口泄露各种信息,隐晦地讲述了工人领袖被暗杀,男主角被圈套设计,真相终于被掩盖的一场政治阴谋。而故事之外,影片用监狱回廊的几何形状的无情的封闭等等镜头语言,直接而强烈地表现了政治压迫之下的紧张,重重阴谋之中的悬疑,以及压迫中的反抗力量的生长,尤其是两分半钟的敲击声,毋庸置疑地成为电影史上表达反抗的经典镜头。


希腊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之《1936年的岁月》高清下载/磁力链接

公众号电影穴后台回复 1936 ,领取资源

磁力链接使用手册:打开迅雷,复制磁力链接,一般情况便会自动下载,如不能,则在迅雷中点击新建,粘贴磁力链接,即可。

本资源有中文字幕,不知是不是内嵌,如打开后没有,qq播放器可在线匹配中文字幕,已测。

 6 ) 笔记

波德维尔在他的《世界电影史》中将安哲的影片归入政治现代主义“历史与神话的风格化呈现”的范畴,然而安哲电影中的“历史”始终是一种去历史化,简洁省略的对白,复杂的长镜调度(类似匈牙利扬秋的60、70年代新浪潮风格,不过扬秋的舞台感更重)静态抽象的封闭式空间,这一切无不在诉说着这历史是“没有年代的”,严密高压的政策、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混乱暴力的动荡政局,并不专属于36年梅塔萨克将军的独裁,它是希腊建国后一直延续至今的切肤之痛。正如寒酸可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无处可寻,唯留下呆板形式的开幕致辞——独裁政权的遮羞布。当议员叶吉里亚特看望被诱捕的刺客索菲亚诺斯,安哲既不假托视线于议员之上,也并未切到索菲亚诺斯的主观镜头,摄影机始终隔墙平视,消去了一切建构角色认同的可能。去戏剧化的尝试早在处女作《重建》中就已实验,因此这层间离效果对政治题材全景式的呈现就更为成熟。结尾720度环绕四周的摇镜一次又一次扫过索菲亚诺斯的厚重的玻璃窗,及映现在其上的模糊身影。一声枪响,索菲亚诺斯应声倒地,观众也得以首次观其中景——横在地板上的尸体——无疑是全片最残忍的一点。2022.6.4

 7 ) 把主线当幌子的早期杰作

这是一部美丽的电影,画面完美,充满压迫感。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有所隐晦的电影,如提奥自己所说,他在和政府玩捉迷藏的游戏,但观众都明白。 提奥发现了一所废弃的监狱,极富历史感,于是就做了这部电影。在贫瘠的土地上,黄色的高墙围成政治犯的家,空气里都是砂粒的气息,折磨着人的神经。这是卡瓦菲斯说的“没有怜悯,没有羞耻”的《墙》,“此刻我坐在这里感到绝望。(黄灿然译)”到了影片后期,监狱长命令在放风场地里放音乐,所有的牢囚隔着铁条静静地听着,曲终而人并不散,纷纷大敲水缸,把胸中的一口鸟气全部放出。既现实主义,又超现实主义,美极了。 电影的主线不复杂:苏菲卢斯被当局抓捕入狱,议员库里艾杰斯与他会面,却被苏菲卢斯缴了械,挟持为人质。政府为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命令大臣(长得很像监狱长,但衣服最白)、监狱长、副监狱长(长得像Peter Sellers)、警察局长群策群力,想出解救人质的对策。在尝试说服、投毒无效的情况下,监狱长找来专事逼供的副监狱长,以其所擅长的狙击术击毙苏菲卢斯。 但我看完依然觉得费解:议员库里艾杰斯为什么冒险与人犯会面,他的目的是什么?电影中反映的几次越狱与电影主线关系不大,表现的目的是什么?影片序曲表现的枪杀事件以及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苏菲卢斯的律师(叫玛古路依递司)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他无法取证(进妓院还被人打了一顿)?影片末尾展现的将政治犯处以死刑到底确切代表什么?影片中反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有什么作用? 似乎辅线不明、主线清晰,正是此片的特点。而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却深深感到不明的辅线恰恰是安哲真正想说的东西。 今年买到了法国波将金号公司出品的安哲DVD,里有安哲的介绍谈到,在1972年的政治环境下,即使是反映1936年的政治氛围的影片也必须注意表达的口径,所以安哲必须闪烁其辞(aesthetic of the unspoken)。政治高压时隔数十年,仍未消退,这不是伟大的卡瓦菲斯说的“那些筑墙的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吗?润物无声,希腊的政治高压像阴霾笼罩着这个国家。1936年,是梅塔克斯将军的独裁统治的开始,也是诗人安哲出生的年份。 安哲在电影表达上玩捉迷藏游戏,希腊的观众全然明白。而身为中国人的我,就不容易搞明白。我开始做数学推证: 1、 先把这些事实搞明白,在影片30’时念了禹路果司•苏菲卢斯的履历:希腊正教徒,单身,少年教养4年,因贩毒监禁18个月,以此契机成为警察的间谍,他通过得到的情报揭发了几个地下组织,在犯罪界被称为情圣。在涉嫌政治家多库西阿迪司被杀的案件中被逮捕,被判入狱。53’律师从一老汉处取证说:苏菲卢斯和警察关系不错,但也时有冲突。梅塔克斯将军的英国支持者说过,库里艾杰斯是同性恋,和苏菲卢斯可能是情人。 2、 40’的谈话很重要:苏菲卢斯和库里艾杰斯一直有来往。枪不是议员的,就是苏菲卢斯弟弟的。他们在做什么交易?将军的命令让把苏菲卢斯放在特别牢房里。 3、 影片在1’和52’出现的高个子穿白衬衫帅男是谁?他应是一名工会领袖。在影片刚开始时,他就坚定地站在被杀死的工会主席的旁边。据诸葛沂的书说,历史史实上此一事件要后于监狱事件。但在安哲的影片里,西装笔挺、长得巨像Gene Hackman的工会主席是电影所有事件的导火索。他被谁所杀? 我推断,虽然苏菲卢斯否认自己杀死工会主席(说自己只是放空枪),但事实正是他在梅塔克斯将军的授意下杀的人。为了避开正常的司法审判,梅塔克斯将军让人设计把苏菲卢斯放在秘密牢房,完全控制起来。而他的老情人保守党员库里艾杰斯来看他,顺便和他做交易,让他守口如瓶,别把将军出卖了。而苏菲卢斯烦不了,干脆把库氏绑架了。于是才有此片的主线。另一方面,名叫玛古路依递司的律师努力想还原事实真相,但是他的取证工作却屡受阻挠,还被人痛扁,这都是梅塔克斯将军蓄意的无耻行为。 其它还有一些线索: 4、 49’海中的死人就是32’回家找东西后去法院做证的那人(苏菲卢斯弟弟在车中出现)。在43’想逃跑,44’似是咬毒自尽的。可以肯定的有一点,他是苏菲卢斯一伙的人。 5、 49’和53’末撒传单,颇能说明当时政治各派系角力的情形。 6、 影片中反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是让大臣第一次出场。还出现了正教教长。他们念的诗是品达的,梅塔克斯将军在文化上有古为今用的魄力。 7、 37’保守党俱乐部,库里艾杰斯议员的母亲现身,曾是她老相识的党魁宽了她的心,将军一定会保全库里艾杰斯的。感觉老妈妈已经半痴呆了,从头到尾没对过话。 总体来说,这条很重要的电影辅线就是在谈搞政治暗箱操作的梅塔克斯将军的。到了梅塔克斯将军真正独裁以后,他对各派人士大开杀戒,这在影片的末尾有所反映。(Metaxas于41年去世) 附: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视》爆了一些料,说真实版的库里艾杰斯在1972年还在世,看到这部影片就很愤怒。

 短评

重看于siff@环艺;360度镜头和大量俯视镜头,第一遍看时印象最深刻的是监狱广场上的音乐;政治从未可触可感,但如恐惧空气如影随形。

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非常突出空间构造 中心剧情基本上通过对监狱分离空间的呈现来建立观众认知中整体的监狱空间—囚犯牢房和办公区域、围拢起来的防风空地与高墙外的田野。安哲通过720度?旋转摇镜头作为重要的同时也是高度风格化的长镜头表达成为了这种空间与情节构造的基础。有几个节点蛮有意思:在空地中央摆上唱片机播放音乐 引出被捕人士在各自牢房里围观空地 结束后以声音包围看守的奇妙空间辩证。各种问题解决人员到来时候对监狱里外空间的连接。看守镇压时从办公区进入牢房区通过的几道连成一线的门 在镜头中构成门中门的叠加。人质空间从始至终都不可见 最后才用了灯-影突出的方式用狙击手击毙。综合来看 电影语言塑造了一个旋转的不可逃离的空间位置以监狱和国家独裁政治为视阈边界 以达到象征 效果可以探讨

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7/10。开端工会领导被枪杀于煤堆、接着白衣男子遭同伴遗弃被捕,而绑架者仅在狙击场面出现过符号般的身影,他们同片尾荒原处决的尸体只是历史舞台上无能为力的反抗者,处于前景活动的始终是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安哲喜欢用平静的手法拍暴动:牢犯们来回散步与眼神交流,掉以轻心的口哨声则暗示蓄谋造反。

1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安哲“希腊现代史三部曲”之首,借一个劫持人质的犯罪悬疑故事来呈现1936年希腊梅塔萨斯将军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后高压重重的社会情况。监狱成为影片主要空间,可视为全希腊的提喻。由光天化日下的暗杀起首,以集体处决政治犯收尾,中间夹杂着两段越狱逃亡被抓回的插曲,散发漫天小传单的孩子也令人唏嘘。安哲近乎炫技式地运用了各类角度与机位的长镜头,包括大量俯拍。为了通过审查,做了许多曲笔,这也让影片对于外国观众变得更加晦涩难懂。尽管在色彩运用及镜头运动上已经成型,但安哲特有的开放-叠加式时空调度尚未登场,影片本身也缺乏诗性和余韵——自《流浪艺人》后这种残酷诗意才愈加彰显出来。(8.0/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早期作品,还行。开头的逮捕戏和结尾的黑夜等几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已经奠定了日后的风格。

16分钟前
  • Don't Panic!
  • 推荐

昨晚梦见自己看了这个.梦里也是有绝美的蓝色白色黄色绿色天空大海远远的人影.梦里的都是如诗的画面.真正看的时候才觉是政治.“重建是一部缺乏阳光的电影.非常理性的电影...这一次我们把缄默看作是电影的关键.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没有表达出来.” 监狱空地上放的是什么歌~~(ˇˍˇ) 想~ 2022.8.15 大银幕。拍电影就是一个点,然后360°旋转。

19分钟前
  • vivi
  • 推荐

监狱音乐歌声的一段,应该启发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后世名场面,非常震撼。安哲个人风格的初步形成。资料馆安哲回顾展2023.2.18

22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12th BIFF. 即使不把政治电影当做一种类型(Costa-Gavras的所有作品)并与之比较,这也依然是一次不很自洽的尝试。逼仄空间下的长镜头只能是原地打转或手持来凑。最终也不得不尽量利用外部空旷空间去延续风格上的尝试。与处女作相思的一点倒是有趣:引导剧情走向最关键的男人,仅只在片头和片尾出现。

26分钟前
  • 好样的
  • 较差

我最喜爱的一个镜头就是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a flock of people.

29分钟前
  • 蔡鸟
  • 力荐

7。弱化版无望的人民

30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这个真心不好看,长镜头快累死我了,累的我甚至深刻地怀念起爱森斯坦来。有一个镜头,俯拍领导的车来到监狱,从墙外到墙内,镜头是站在墙上拍的,过度的时候直接扫着地过,剪一刀好吗,我一下子就晕球的了!最后音乐想起来那段儿,摇镜头拍监狱窗口听音乐的犯人,那几个镜头紧凑有力。凡事都有度啊擦

35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还行

如果安哲重拍此片,也许会让此片更加成熟。当然,这句话并不能抹杀其中一些出色的场面调度。

40分钟前
  • 24格
  • 还行

安哲的方法拍政治电影根本不搭啊。虽然他明确地用这部影片回应罗西和科斯塔-加夫拉斯的方法,不过在电影效果上几乎完全失败。这是安哲影片中唯二的晴天和春天(另一部是[养蜂人]),大约也是安哲唯一的“彩色片”。开头结尾多圈360°镜头都非常出色。 | 2022.08.14北影节重看:简直是安哲写给扬的读后感……监狱电影→无望的人们;各种360°环摇(左→右)加上大全景,马队和符号化的人。比较奇怪的事是本片和跟它最相像的「红色赞美诗」居然是同一年的作品!

4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siff# 15. 构图完美!360度的摇移镜头和大量俯拍镜头构造了一种被囚禁和压抑的感觉。影子成为这部政治电影里最重要的隐喻。监狱播放音乐那段也大赞!

48分钟前
  • btr
  • 力荐

安哲电影中的“历史”始终是一种去历史化,简洁省略的对白,复杂的长镜调度静态抽象的封闭式空间,这一切无不在诉说着这历史是“没有年代的”,严密高压的政策、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混乱暴力的动荡政局,并不专属于36年梅塔萨克将军的独裁,它是希腊建国后一直延续至今的切肤之痛。正如寒酸可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无处可寻,唯留下呆板形式的开幕致辞:独裁政权的遮羞布。当议员叶吉里亚特看望被诱捕的刺客索菲亚诺斯,安哲既不假托视线于议员之上,也并未切到索菲亚诺斯的主观镜头,摄影机始终隔墙平视,消去了一切建构角色认同的可能。去戏剧化的尝试早在处女作《重建》中就已实验,因此这层间离效果对政治题材全景式的呈现就更为成熟。结尾720度环绕四周的摇镜。2022.6.4

52分钟前
  • 吹牛伯爵
  • 推荐

1973年,色调同《阿玛柯德》,也许是安哲最明亮的一部,同时也是政治色彩最为黑暗的一部。频繁使用的360摇镜从头到尾,运镜痕迹重,远没有后来的圆润成熟。“这是我创作的一个准则,重要的东西都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至此,安哲所有的电影都看完了。

55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环艺上海电影节 肖申克的救赎里放古典音乐的段子就是受这个片的启发吗

5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虽说相比于处女作《重建》,本片定型了安哲多数后来发展成熟的美学特色,这个还有点意思。但单就本片来说,安哲根本就没想让我们对影片产生什么理解或共鸣,更谈不上有让观众想要了解他们历史的魅力。而是急于迫切的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于是乎,拍这部电影和看这场电影都变成了一次政治行为。

1小时前
  • 杨小槑
  • 还行

不了解人家那段历史 就会感觉除了招牌式的炫技长镜头 其他什么都没有

1小时前
  • 我TM是党员
  • 较差

他交上没有太多对话的剧本审查,却用画面说尽了对白无法企及的含义,完全可以想见当局气疯的表情。肯定是晦涩的,经历的人都懂,没经历过的人,起码可以看到独裁时赤裸裸的犯罪,无名的恐惧,没有结果的调查。漫天飞散的传单犹如舞蹈的蒲公英,这绝对是属于安哲的诗意。年轻人的对抗,用诗歌去战斗。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