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张雪迎,果靖霖,智一桐,代旭,黄诗佳,曹馨月,聂鑫,周珍

导演:曹保平

 剧照

狗十三 剧照 NO.1狗十三 剧照 NO.2狗十三 剧照 NO.3狗十三 剧照 NO.4狗十三 剧照 NO.5狗十三 剧照 NO.6狗十三 剧照 NO.13狗十三 剧照 NO.14狗十三 剧照 NO.15狗十三 剧照 NO.16狗十三 剧照 NO.17狗十三 剧照 NO.18狗十三 剧照 NO.19狗十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05:22

详细剧情

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

 长篇影评

 1 ) 电影告诉我们舔狗必死?

自身感觉,不喜勿喷(之前看不到这句话的你们是瞎逼吗,逼着我喷你们?一帮心理变态??)。

首先真的不明白这部电影究竟在讲什么,从微博看到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式家长教育下的黑暗,说实话我根本看不到黑暗,就从周围的很多人经历来看,这个家庭真的挺不错的了,李玩在丢狗方面才是真的不懂事,虽然家长处理方式也很有问题,但完全感受不到委屈感的共鸣,微博评论都比电影感触深。

爷爷这个角色反差极大,腿刚坏的时候是一个特别宠孙女的形象,之后直接180度大变脸;然后奶奶那波找狗/找人操作我也没脾气,不知道是不是想刻意刻画一个只会火上浇油的老人形象,自己儿子打孙女的时候拦得很无力,真要是愿意几年不出门特意为了孙女出门,我不信会拉不住儿子;完全不明白李玩洗澡那个裸后背镜头有什么意义;一个家教这样程度的家庭我也不相信会在酒桌上劝自己初中女儿喝酒,酒桌也没有一个人真的去拦;而且有一个国产烂片的特性,各种路人甲的脑子都有问题,说白了就是刻画“社会的冷漠”刻画得很假;我真的不信最后升学宴有人点狗肉还没人拦着,故事虽然想表达父母有时为了自己面子会委屈儿女,但真的太假了啊;也不明白李玩为什么最后看到之前的狗不认领就是成长了,本身家里丢狗也不是故意的啊…男孩子的初中社会形象也太假了,演员问题,而且真的是莫名其妙喜欢上李玩,姐妹也没有因此吵过架…

初中生形象真的也全靠姐妹俩演技和服装设计撑着了,其它部分毫无共鸣。

电影院里看得我不断挠头,槽点就记住这些了,虽然知道这个影评发出来必被喷,但是正好看看网络暴力现象有多严重。

嗯现在看出来了,来了一帮生活中没健康发泄的疯狗,估计家庭暴力就是这些傻逼人会干出来。

 2 ) 什么长大,不就是顺从这狗日的世界吗

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导演曹保平这样说[狗十三]。

这听起来不符合认知。长大似乎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又确实可以找到“那一天”。

那一天之前,你还在玩泥巴。那一天之后,你成熟稳重,温婉娴静,西装革履,雷厉风行。

没人在乎,中间的这一天,那个玩泥巴的小孩惨遭肢解,才有了后来那个装模做样的大人。

[狗十三]那么凶狠地抓住了那个时刻。

Einstein & Einstein

狗十三

2013

解毒指数:9/10

导演: 曹保平

类型: 剧情 / 家庭

主演: 张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 黄诗佳 / 曹馨月 / 聂鑫

01

长大的前夜

李玩(张雪迎饰)对着镜子,露出一圈牙套,碎碎念。

像每个少女在意她看起来的模样

念的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到了手的都像个恐龙。

可是,要参加英语兴趣小组还是物理小组,可跟过年买红毛衣还是绿毛衣不一样。

红绿毛衣她都喜欢,可这两个科目,她却摆明了爱物理。

会替参加英语小组找借口,完全因为,爸爸(果靖霖饰)和老师,逼着她把英语这块短板补上。

这是她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把成人的逻辑合理化。

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对吗?

她说服自己,因为人性弱点,“喜欢”根本是个伪命题。

这是她长大的前夜。李玩已经模模糊糊感受到了,成人世界有她看不懂的逻辑。但她还是尝试着以温和的方式,消化吸收。

电影标题里的“狗”,也在这时候出现了

狗,是父亲送来讨好李玩的。姑娘憋着口气,嘴硬说谁要狗啊。

可那只狗,就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呜呜叫着。

狗的逻辑,和成人的逻辑,立刻分开两边。

狗认定了你是主人,就毫无保留地亲近。

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简单,直接。

而成人迂回,善变。

李玩从孩子到成人的裂变,也始于这条狗。

狗丢了,她要找回来,一家子鸡飞狗跳

继母买了另一条狗充数,硬说它就是原来的那条狗,爱因斯坦。

这怎么能是爱因斯坦呢?它耳朵后没有白毛,见人不亲,根本是两条狗。

就像你不会看着伽利略的照片,硬说这是爱因斯坦。那是脸盲,是无知,是愚蠢。

这就好像1+1=2,应当是颠扑不破的啊。

可大人觉得,你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狗,这也是狗,所以这就是你的爱因斯坦了。

李玩被这一场指鹿为马的闹剧搞懵了。

这么简单的逻辑题,怎么在成人世界里说不清呢?

02

成长来的那一天

对李玩来说,成长来的“那一天”,鲜血淋漓。

字面意义上的鲜血淋漓

她对“新爱因斯坦”的怨气,让家里乌烟瘴气。

父亲愤怒出手,打她,教训她,她手里的酒瓶子也碎了,碎渣剜着她的肉。

拍摄时,曹保平为了出效果,指挥果靖霖真打。

你很容易感受到那股具有毁灭性的气场。

我会被杀掉吧,这种念头有一瞬间出现在我脑海里。也想到了小时候受过的最狠一顿打,整个人像个陀螺一样原地旋转。

而风暴平息,父亲这么说:

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跳脱出来,这句话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我爱你,所以我要暴揍你?

但可怜的是,每一个在银幕前的大人,包括你我,都听懂了。李玩,也听懂了。

我们中很多人是自己长大的。大人兴致上来了,会说那么一两句道理。但更多时候,成长的方法,是摸索怎样能挨更少的打骂。

你看李玩,几次三番,当父亲要责罚她,爷爷奶奶总是跳出来:她还是个孩子啊。

便也因为“只是个孩子”,而不被当作一回事。这不是保护,而是看低。

可突然,随机的一天,大人们决定你不是个孩子了,便因为以往差不多的过错,暴揍你一顿。

你完全不解,同一个世界,对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标准

但为了不挨打,你就学会了成人世界的一点点小技巧。

可能就像李玩,突然知道对爷爷说,糖尿病,吃南瓜不好。

被打的那一天,李玩决定,自己要长大了。

而父亲在之后的某一天决定,女儿可能是真的长大了,可以再长大一点了。

在影片一开始,父亲和继母生下了一个孩子。

要把这个弟弟带去给李玩认识,成了父亲的一件难事。

爷爷说,等孩子满月再说。父亲如蒙大赦,眉眼间却又有隐忧。

忧的是,李玩还是个孩子啊,怎么接受从天而降的一个弟弟?

这一瞒,竟然瞒到了弟弟能满地跑了。

弟弟生日那天,父亲决定,这一天,李玩该长大了。

他直接把李玩带到溜冰场

她正看小孩看得高兴呢,父亲说,那个,黑衣服的,是你弟弟。

彼时,“她还是个孩子”,是父亲一个人的判断。如今,又是父亲一个人武断决定,她可以接受这么个弟弟了。

其中毫无心理建设,毫无父女交流,毫无成长教育。

为什么会有父母,觉得只要把孩子放在那里,她就会自己长大呢?

她不是树不是花,就算是个植物,也可能会旱死涝死。

但多少孩子,就这样自己活了过来。

03

成长没有止境

成长之后,还有成长。

你接受了一个又一个规则,但世界的出尔反尔无休无止。

李玩为找狗,曾经推倒爷爷,弄伤了他的脚。

父亲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呢。

李玩被威吓着,一遍遍跟爷爷道歉。

后来,弟弟挥舞着棍子,到处大叫,你是老妖怪,我要打死你。

打伤了奶奶。

李玩想,这课我学过的啊,弟弟应该跟奶奶道歉。

她认认真真把这句话反复讲给父亲听:我觉得弟弟应该跟奶奶道歉。

父亲说,你说啥呢,他懂啥呢。

李玩刚刚弄懂一些成人世界的规则,可双重标准又接踵而至,令人无所适从。

继母曾经叉着腰,说狗都给你找回来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当李玩“长大了”,狗失去了利用价值,又伤到了弟弟,大人们又能眼都不眨,要把狗送去狗肉店。

尽管是弟弟先惹得狗受惊

代价,总要更“懂事”的那个来付,哪怕更懂事的是狗。

到后来,李玩不再争辩了。她知道了,成长就是接受世界的反复无常。

成长那天之后,有人说1+1=3时,你不会再据理力争地说1+1=2,你会笑,你说对,1+1=3。

你知道,它明天还可能等于4,等于5,等于3.141592653。

那天把你之前学会的一切全部推翻了。你好不容易知道了黑白是非,它告诉你还有灰。

你意识到,所有公理,甚至常识,都是可以根据成年人的需要,修正甚至推翻的。

所以,当男孩对她告白,说“我不想和你分开”,她微笑拒绝。

默默说:“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多着呢。”

所以,她再次遇到真的爱因斯坦,却不愿意相认,她说,我真怕它扑过来。

这个成人世界,还是我在里面就好了,爱因斯坦,你就不要来了。

[狗十三]最好的部分,是它超出少女的视角,看到除了李玩,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接受驯化。

在结尾,李玩问父亲,你和妈妈是怎么认识的?

父亲突然就着车载广播里的《再回首》,痛哭起来

这个在酒桌上吹捧领导的油腻男人,也曾是少年。

曹保平这样说:

这是在中国的社会形态下面,一个两头不讨好的、比较艰难的父亲角色。 在国外观众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他们可能觉得父亲太坏了,或者说太暴力了。 而对于我们而言,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大多数中国父亲可能都会这样,但不代表他们不爱,也不代表他们就很暴力,也不代表他们很坏,其实是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无奈。

弟弟学滑冰,总学不会,哭着不想滑,大人却叫他坚持。他边爬边哭。

他吐掉了大人叫他喝的牛奶,和李玩在片头做的一样。

就是喝不了,就是要吐

李玩看着他,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对成人规则负隅顽抗。只是那个小男孩,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我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

他看不懂正直的父亲为什么会遭诬陷,也看不懂他喜欢的女孩为什么总在不同的“老大”间周旋。

那是一个他不相信的成人世界

可是女孩对他说,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我就像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改变的。

以小四对原则的坚持,又怎么能接受这种解释。

他一刀一刀戳进女孩的身体里

他大叫着,你不要脸,你没出息。

这是他对这个莫名其妙的成人世界,最后的反抗。

从此,他停止了生长。

每个孩子本身,就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革命。

每当一个孩子成长为大人,都是一次革命的偃旗息鼓。

“成长”的那一天,李玩,被驯化被招安,拒绝“成长”的那一天,小四,英勇就义。

在成长面前,人总是不得善终。

参考资料:

[1]《狗十三》公映 曹保平:我的片子,灿烂埋在下面[OL].http://huaxia.com,2018.12.7.

[2][专访]《狗13》导演曹保平:不能拿《爸爸》当电影看[OL].http://ent.ifeng.com,2014.2.11.

-

文: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3 ) 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却不是人。

不少网友把海报上的“狗13”看成“狗B”,其实这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想对这个操蛋的世界破口大骂一声:狗B!

本片导演曹保平是国内黑色犯罪类型电影领军人物。

他执导的《李米的猜想》,帮助周迅拿了好几个女主角奖。

他执导的《烈日灼心》,也让邓超获得金鸡奖影帝,提名金马奖影帝。

《追凶者也》中,刘烨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张译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因为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捧出多位影帝,所以被媒体誉为“影帝制造机”。

《狗十三》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雪迎和郭靖霖优异的演技。

电影讲述了李玩得狗、失狗、再得狗、再失狗的故事,最后又与爱因斯坦重逢。

但她没有和爱因斯坦相认,因为她觉得与其让它跟着自己受苦,不如跟着一个可以好好对它的主人。

透过电影,我们能看到全家人男尊女卑的刻板思想。

全家人对李玩太苛刻,却对弟弟过于溺爱,仿佛像《三体》那样打了思想钢印,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认为天生就该重男轻女,从来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爷爷说“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

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去哄弟弟。

李玩说弟弟应该给奶奶道歉,却遭到爸爸的责骂。

李玩都十多岁了,奶奶和爸爸还不知道她不喝牛奶。

爸爸和继母不帮助李玩找爱因斯坦,继母找了新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新狗就是爱因斯坦,还对她拳打脚踢。

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叫爸爸把新狗卖了。在她眼中,狗就是畜生,甚至连畜生都不如,可以买来哄孩子,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

爸爸承诺带李玩去看展览却没有兑现、不顾李玩的反对把新狗送去流浪狗收容所……他做了这些丝毫不感到愧疚,反而把错误全部归结给李玩。

爸爸一会儿说“你还小,长大了就懂了”,一会儿又说“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反正在爸爸眼里,李玩永远都是错的,和年龄无关。

他还会先打你一顿,事后再跟你道歉,让你误以为他对你很好。用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方法,企图让你忘了他曾经伤害过你。

你以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事实上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受到伤害。

反观弟弟,玩椅子摔倒了,父母只是哄他,却不告诉他要注意安全、不要玩危险的东西。他这次玩椅子,下次就可能玩晾衣杆,再下次就可能玩刀子,因为他觉得永远有父母在背后庇护他。

弟弟用晾衣杆打父母、打奶奶、打狗,父母却不批评他。

弟弟挑衅新狗,导致新狗狂吠不止,爸爸却去打新狗。

我们可以想象,这次弟弟敢打家人和狗,以后就敢打外人,长大了就敢打妻子儿女,因为没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换言之,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

爸爸之所以这么强势,可能是因为他像弟弟一样,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我们也可以猜测,继母之所以毫无人性,就是因为她也有李玩那样的童年,她也曾受到过伤害。

因为人们总是受到打击,就会变得妥协;人们总是受到溺爱,就会变得放任。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但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往往会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全家人对弟弟太宽容,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绝不允许别人反对自己,将他爸爸、爷爷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遗传下去;

而全家人对李玩太苛刻,李玩从小充满仇恨、戾气、负能量,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继母那样的人。

但如果女性自己都不关爱女性,谁还会关爱女性?

这是个恶性循环,是个走不出去的怪圈。

打破重男轻女的怪圈有两种手段,第一种手段:男性尊重女性。

要想让男性尊重女性,途径之一是不断拍摄女性电影,不断给人们灌输“男女平等”“女性同样重要”的观念。

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教育等方式不断地、重复地向人们提倡“尊重女性”的思想,女性地位就可能提高。

2017年,女性电影层出不穷,有《神奇女侠》《极寒之城》《伯德小姐》《茉莉牌局》《三块广告牌》《血观音》《相爱相亲》……

2018年,女性电影更是井喷,《古墓丽影》《瞒天过海:美人计》《红雀》《湮灭》《找到你》《神秘巨星》《 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塔利》《宠儿》……

赞美女性、肯定女性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行为,这意味着女性的地位在逐渐提高。

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女性电影,大多数是讲述女主多么的强大,因为这些国家的女性地位已经不低了。

但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情况,我们如果拍一部《神奇女侠》《极寒之城》那样的电影,就成了意淫。

导演只有告诉亿万百姓,还有无数中国女性受到伤害,才能唤醒人们尊重女性的意识。

人们需要知道女性受到歧视、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况,知道部分地区男尊女卑的现象,才会有更多的人会去关爱女性、呵护女性。

比如《嘉年华》《盲山》,以及这部《狗十三》。

打破重男轻女的怪圈的第二种手段: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然而,在这样一个男权、父权社会,女性想要自我意识觉醒太难了,比如《狗十三》中李玩被压迫到了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说到这里,《狗十三》就不仅仅是关乎女性了,还上升到了人性的层面。

李玩为了一条狗搞得全家不得安宁,为了看展览破坏了爸爸的饭局,尽管给人的感觉是太不懂事了,情商太低,但这个时候至少她还有自我意识。

后面她变得“成熟”了,变得“懂事”了,当她在饭局上为了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的时候;当她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的时候,我还是想念当年不成熟、不懂事的她,还是希望她能做回自己。

因为,这时她已经准备好向这个社会妥协了。

你可以说李玩太矫情,说她面对的不过是生活的正常压力,但你真的希望她去圆滑处世,去吃不想吃的狗肉,去离开她不想离开的爱因斯坦吗?

李玩问同学hypocritical(虚伪)怎么读,诚实的小孩会说“不会”,如果换做虚伪的大人,说不定不会读也要硬着头皮读出来了。

我们就像李玩,从小孩成长为大人,由直率变得圆滑,开始避免自己与众不同,避免自己成为“异类”。

我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

为了所谓的提高情商,我们被迫“学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取而代之的是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无法遵循自己的内心。

在家里,明明讨厌亲戚问工资、情感、生活,我们还要违心地说:谢谢叔叔阿姨关心。

在外面,明明觉得闺蜜基友是个傻子,明明不赞成Ta的观点,却还要违心地说:我很喜欢和你一起玩。

在饭桌,明明觉得领导什么都不懂,却还要对Ta敬酒,违心地说:领导的意见我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害怕对方觉得自己情商低,害怕丢工作,害怕被骂,我们隐藏了真实想法,还安慰自己“这不是明哲保身,这是为人处世”。

我们学会了所谓的为人处世,忘记了反对,忘记了反抗,忘记了说“不”。

学生不再反对老师,员工不再反对老板,下属不再反对领导,军人不再反对将军……没有谁规定我们要这么做,但这早已成为经验和常识,早已深入骨髓和血液。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被认为是幼稚、不成熟、不懂事、情商低。

也许圆滑和妥协是必然的趋势,但圆滑和妥协何尝不是意味着堕落和虚伪?就像人人都说皇帝的新衣好看,只有孩子敢遵循内心说出实话。

也许我们不愿意妥协,但生活会逼迫我们妥协。

也许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是真理,但这样的真理太残酷了,也太让人心痛了,让人忍不住对这个操蛋的世界破口大骂一声:狗B!

更可怕的是,这是没有终点的,这样的问题还将伴随我们一生。

就像李玩说的: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我想起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他不愿意妥协,于是选择了自缢。

这个世界,我们要么妥协,要么死亡。

《狗十三》中,蝙蝠敢在教室里乱飞,结果是被老师打死;狗敢对弟弟狂吠,结果是被打断一条腿。

爸爸妥协了,李玩妥协了,只有狗不会妥协,只有狗敢反抗、敢绝食。

你嘲笑它不懂保命,它嘲笑你连反抗都不敢。

为了生存,我们选择了妥协、迁就、退让、虚伪。

为了生存,我们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却不是人。

 4 ) 这让人作呕的成熟

片中女主人公李玩的成长过程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成长,讽刺了中国传统教育。

小时候养过一只狗,狗是亲戚送的,母亲收下了,一见到狗就非常喜欢,突然有一天狗不见了,妈妈说狗走丢人了,堂哥却说我妈怕狗咬人,给扔了。

何其相似,为了迁就别人,伤害孩子。这就是父母眼中的成熟。

父母常常教育我要听话要懂事,要让着弟弟,多多干活,明明心里不情愿还是要做,就是为了得到那句“真懂事”的夸奖。后来听麻木了,开始反思,觉得那是讽刺。学会懂事,放弃自己喜欢的去迁就他人;学会懂事,放弃做真实的自己;学会懂事,任何不好的情绪都不能外露……这就是大人教我的懂事,做一个虚伪的人。

这该死的懂事,这令人作呕的懂事。

我怕再不记下来,提醒自己,我就变成了大人。

 5 ) 每个人都这样长大,但这并不值得开心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是印在《狗十三》海报上的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2015年的国产片《黑处有什么》,与《狗十三》一样,它也讲述了一个女孩痛苦的成长故事。

有趣的是,《黑处有什么》把女孩的成长故事和一起连环杀人案并置,以谋杀的残忍来映衬成长的残酷。

这种并置很有意思,使得肉与灵的消灭互为镜像。

到了《狗十三》中,导演曹保平选择了另一种对位镜像的方式,即“人与狗”。

这种对位方式,肯·洛奇在其名片《小孩与鹰》里早有示范。

片中的小孩与鹰看似是豢养关系,实际上小孩就是待飞的鹰,而鹰就是未老先衰的小孩。

只不过肯·洛奇将焦点对准社会结构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以温情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狗十三》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与狗》。

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个分身。

在面对狗所象征的“自我”的丢失时,这个女孩做了最后一番徒劳的挣扎。最终,她彻底失败了。而对大人们来说,她只是顺利长大了。

影片中的女孩名叫李玩,与堂堂和高放相比,她有着远超过同龄人的成熟。

她爱看《锵锵三人行》,爱听摇滚乐,爱读霍金的《时间简史》……

在堂堂和高放一个用买醉来告别、一个用纹身来铭刻他们的幼稚爱情时,李玩看似搅在其中,其实始终是个局外人。

导演曹保平也运用了大量的浅焦镜头,来营造李玩与周围空间的疏离感。

这个独立的女孩不可能像堂堂那样,早早便熟稔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并自愿成为默契的“帮凶”。相反,她必然要经历反抗,并最终以更惨烈的代价接受“长大”,以成就其天真的悲剧性。

影片中的李玩痴迷于物理学,却在父亲胁迫下改报了英语小组。为此,父女俩闹得很不愉快,于是父亲送给他一条狗作为补偿。

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对物理的热爱。

由此开始,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替代性补偿”在影片中接连发生。

先是爱因斯坦不慎走丢,大人们没有去找,而是试图用一双轮滑鞋来补偿。

发现无效后,他们又买来一只相似的狗,并谎称是爱因斯坦。

最终,劝说无用,父亲终于大打出手,用暴力终结了李玩的“任性”,之后又承诺带她去看天文展览以示和解。

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缺失一再被大人们漠视。这条漫长的“补偿链”被一次次偷换概念,渐渐成了一笔还不清的坏账。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大人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就像小猫小狗一样,受委屈了哄哄就好。

但实际上,孩子的成熟度远高于大人的想象。他们什么都懂,只是大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影片中,李玩在经历了找狗的绝望后,渐渐想通了,并用书中看来的道理劝慰自己:“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 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影片紧接着的一场戏,就是父亲对李玩的毒打。

明明一个孩子刚从深渊爬出,看见了一点光亮,大人却在毫不知情也无心过问的情况下,亲手将一切毁灭。

这才是亲子鸿沟酿造的最最残忍的事情。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对影片中的大人感到愤怒。

但其实我觉得《狗十三》这部电影把握得很好的一个平衡,就是并没有把“大人”当做邪恶的对立面来看待。

相反,影片给了他们足够的理解。

父母离异后,爷爷奶奶是李玩实际的看护者。并且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对李玩格外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并且和情人有了新的生活,对李玩疏于照顾。但他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影片用短短两场戏为我们阐明了背负在父亲身上的隐形压力。

第一场戏是女儿终于恢复如常,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开车路上,喜不自胜的父亲对女儿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这场戏其实挺狠的,它让盘旋在父权之上的那团专制阴霾无处遁形。而接下来父亲说,“不知怎么突然间想起这首歌来了。”

轻描淡写,惊心动魄。那一刻你会明白,对于成长在动乱时期的父亲,无形的暴力已成为他潜意识里的恶魔。

第二场戏是那场商务宴会,一桌子人说着奉承话,讨张哥开心。父亲一脸赔笑,说,“没有你张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话是句马屁,但也多半不错。要知道在中国想做成点事,不搞定关键位置上的人,是很难的。

这两场戏共同构成了来自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压力,通通施加在父亲的身上,使他无力也无暇给予女儿健康的教育。

也正因如此,爷爷奶奶的过渡疼爱也好,父亲的无能为力也好,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李玩提出同一个要求:你要听话!迅速地听话!不假思索地听话!

这样,爷爷奶奶才没有白疼你;这样,你才学会了不让爸爸操心。

听话,懂事,长大。

这三个词在大人们心里构成了一条严格的因果链。

一个孩子如果听话了,说明他懂事了,而懂事了,证明他长大了。

听话、懂事,都是好词。但只要拨开它们温情脉脉的外衣后,就会发现它们的本意实在触目惊心。

听话是什么?听话是:你可以闭嘴了。

懂事是什么?懂事是:你得学会察言观色,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而这两个词加起来又是什么?

就是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个词:伪善。

是的,这是大人们绝想不到、也绝不愿意看到的教育成果。可惜,他们的所有做法,却在逼着孩子往这唯一一条通向成人世界的路上走。

而这所有的教育成果就体现在,当父亲唱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后,女儿还要微笑着说“我觉得挺好听的呀!”

它就体现在父亲和情人生了昭昭却瞒着李玩,等到孩子生日酒席上,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然其来的真相,并隐隐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日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李玩得了物理奖被保送重点高中,庆功宴上并不知情的叔叔端上一盘狗肉。熏得黑黑的,毫无生气的狗肉。李玩犹豫片刻,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

至此,一场成人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成人礼”。这场成人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成人世界的门票。

从此在大人们眼里,你才真的长大了。

你终于可以体谅那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的分量,你终于可以在遭受委屈后迅速收拾好情绪向前看,你终于可以对一切内心无比厌恶的人和事,也报以难辨真假的微笑。

这一切正如你曾经可以因为好恶而拒绝一杯牛奶,而此后你将不再有同样的勇气去拒绝饭桌上递来的一杯酒。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长大?”

而大人们会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你看,冰场上的昭昭不是也在教练的冷眼之下,苦苦哀求却得不到拥抱吗?

是的,他也会这样长大。

所以不用抱有幻想了,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你听了这话或许不会变得开心,但是否因此获得了一点安慰呢?

如果是的话,那就无奈的接受吧。

《狗十三》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勇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片,但它又并没有一味沉迷于说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表达了某种无奈。

影片最后,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它已经在新的主人那里拥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贝贝”。李玩并没有上前讨要,反而说起,“还好它没有认出我。”

她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对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过上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之后,她独自走到街角,用力哭了一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镜头里。

画面一转,停在了一面墙上。那墙上贴着一张寻狗启事,已经被风沙啃咬殆尽。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仔细听,不是楼上的疯子学出的鸟叫声,也不是摇滚乐愤怒的嘶吼,而是一个成年人拍着你的肩说的一句话。

那句话是:“往后啊,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6 ) 从消极入世到积极避世:中国人的精神变形

原标题《长大就是放弃星辰大海》。尼采的精神变形三阶段:骆驼,狮子,孩子。而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一般都是:孩子,大人,老人。孩子尚未入世,充满渴望和各种向往;大人被迫入世,充满各种妥协;老人终于出世,躲进小楼成一统。

原标题是:《长大就是放弃星辰大海》。本文内容包括: 1.写在前面的话; 2.孩子的世界:单纯,柔软,充满幻想,向往星辰大海; 3.传统中国大人的世界:人情练达,世故圆滑,不敢为天下先; 4.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 5.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三段论,有没有可能打破?


《狗十三》观后 张文武/文 2018年11月28日初稿


写在前面的话

他叫爱因斯坦

《狗十三》这部片子,今年5月23日就在家看过一次。11月27日有幸参与了豆瓣观影团的活动,在深圳的海岸城电影院又看了一次。

之所以会写这篇影评,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两天刚看完《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先生的演讲,再看这部片子,有了全新的视角。有些话不得不说一说。

演讲的主题是《对人性和自然保持温暖的向往,我在豆瓣发过一篇日记,记录了大概的内容。

阿来用的是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西方文学的参照,指出中国人的叙事文学只关注人与人的关系,缺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人对人情世故的重视,多过于对自然科学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在《狗十三》的电影中也有体现。


阿来的话语中,有两个体系:西方人的叙事体系,与中国人的叙事体系。

《狗十三》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纯真,柔软,充满幻想;一个是成人的世界,妥协,伪善,异常现实。

阿来的两个体系,和《狗十三》的两个世界,也是一一对应的。


孩子的世界:单纯,柔软,充满幻想,向往星辰大海

阿来口中的西方叙事体系,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对自然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

《狗十三》主角李玩的世界,跟西方叙事体系像极了。

电影的英文名叫“Einstein and Einstein”,也就是“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一个爱因斯坦是李玩的偶像,另一个是李玩的宠物狗。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一个爱因斯坦是李玩对星辰大海的爱;另一个是单她单纯的情感寄托。凭借这两个爱因斯坦,她才能逃离这个让她不开心的现实世界。

电影没有卖关子,短短几个场景就说清了李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离异,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略孤僻,对人的世界充满失望;她喜欢音乐,喜欢宠物,喜欢物理和天文,喜欢星辰和大海。

只可惜,李玩的世界没法像西方那种叙事体系一样自由发展,从影片一开始,她所代表的孩子的世界,就被她爸代表的大人的世界压制着。

兴趣班她想报物理或者天文,可她的老师和爸爸偏要她报英语。

因为在爸爸和老师的眼里,不能只凭兴趣报兴趣班,只有“有用”的兴趣,才是值得肯定的。所以,不难理解最后李玩的物理考了全省第一,她爸会兴奋成那样。

她的宠物狗咬了弟弟,后妈要她爸把狗丢给卖狗肉的,于是她爸开着车把狗带走了,不管李玩怎么哀求都没用。

李玩要去看天文展览,她爸非要她在那里陪客户吃饭。

用她爸的话来说,他逼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她早点儿“长大”,早点儿“懂事”,早点儿进入大人的世界。


传统中国大人的世界:人情练达,世故圆滑,不敢为天下先

大人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阿来所说的中国叙事体系,基本上只关注对人与人之关系的书写,极少反思人与自然。

过于关注对人的书写,就容易着迷于对人性黑暗面的挖掘,充满尔虞我诈,充满厚与黑。

所以,阿来说,中国人写的小说,让人越看越沮丧,越看越失望。

《狗十三》电影里的成人世界,完全就是阿来所说的这种样子。后妈圆滑伪善,爸爸懦弱谨慎。几个饭局便折射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

饭局上的那些叔叔伯伯,推杯换盏,摇头晃脑,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瞧不起西方科学。

“张伯伯”听说李玩在看《时间简史》,便称看那些书没用,你看孔子,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把时间的问题讲清了。

“张伯伯”们还提到老子的“三宝”:

一曰慈,即人与人的友爱、慈悲;二曰简,即简朴;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前两宝,饭局里的人一笔带过,而对于“第三宝”,李玩的爸爸也加入进来,一群中年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认同。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阿来在演讲中论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时,也提到了老子三宝。

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前两宝都是好东西,但国人没能好好继承,反而是非常消极的第三宝,被国人发挥到了极致。

说到“慈”,电影里的大人们没有这个品质,从他们对狗的态度可见一斑。

说到“简”,电影里的大人们也没有这个品质,孩子过个生日还要大操大办,请七大姑八大姨来“祝寿”。

倒是这第三点,被他们继承得很好。

影片里大人们反复说的“懂事”,实际上就是要孩子早一点落入现实世界的窠臼,放弃自我。说到底,也是因为骨子里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在作祟吧。

“不敢为天下先”里头还包含一种“无为”思想。不说别的,昭昭出生这件事,他们就采取了“无为”的处理方式,一直拖到孩子都两周岁了,才敢让李玩知道。


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

传统中国人的心灵成长之路,充满了悖论。我们常常在“消极入世”和“积极避世”之间徘徊,极度入世的大人,都有个“出世”的小渴望。

从孩童到成年,“懂事”是衡量一个人的最常用标签。大人们一边把你当孩子哄着,一边又希望你早日了解大人的世界。

打完之后再哄

懂事了,就意味着“入世”了,早早接受了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李玩在饭桌上吃了“刘叔叔”特意点的红烧狗肉,那一刻意味着她已经长大了,学会接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学会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刘叔叔特意点的“红烧狗肉”

这种“懂事”大多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这种不情愿继而又埋下“出世”或者说“避世”的种子。

你看,即便谨小慎微如李玩爸爸,也会跟很多古人一样,在酒局上吟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种感叹一半是作秀,一半是真实感受。因为典型的中国人,往往都是抱着“先入世后出世”的心态来做人——下一代长大成人之后,年老了不需要入世,便躲进小楼成一统。

多年不出门的李玩奶奶,算是这种“后出世”的代表。

电影前半段,李玩回家吃饭打开凤凰台,李玩奶奶说,这凤凰台天天说的个啥啊,跟狗吵架似的。

还有一场戏,李玩奶奶说,她不爱出门,因为外面的世界乱七八糟的。

但尽管对这个现实世界厌恶至极,她还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孙女能够早点懂事,早点融入这个大人世界。

中国人矛盾的地方就这这里,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硬要推给自己的孩子。

电影借李玩和李堂之口,说出了“伪善”(hypocritical)这个词。替青春期的孩子,向他们即将面临的大人世界,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控诉。

李玩问:hypocritical这个单词怎么念?


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变形”三段论,有没有可能打破?

那么,这种“懂事”是不是真的必须?

长大就意味着一定要向这个世界投降,放弃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放弃自己对星辰大海的幻想,被大人的游戏规则驯服?

如果站在传统中国人的角度来回答,也许答案是肯定的。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中国人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很多描写中国现实的文艺作品,都充满了压抑、沉重、悲凉、无奈,看不到希望。难怪张爱玲会说,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

难怪阿来会说,中国人写的小说,越看越沮丧,越看越失望。

但导演给我们指出了另一种可能。

影片放完之后,曹保平导演在VCR中对观众说:

别忘了你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别忘了你曾经想长成什么样的大人。

小时候的你,真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人情练达、世故圆滑的大人,真的愿意放弃小时候的单纯、柔软与幻想?放弃星辰与大海?

小时候的你,真的甘愿走大人和古人的老路,被驯服,然后再驯服自己的下一代,同时又为自己这种悲壮所感动——就像李玩爸爸那样,在影片的最后放声大哭?

李玩要给爸爸点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精神大概会经历三种变形:孩子,大人,老人。

孩子尚未入世,充满渴望和各种向往;大人被迫入世,充满各种妥协;老人终于出世,躲进小楼成一统。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大人的劣质版或者低级版。

尼采所说的三种变形,似乎更加振奋人心:骆驼,狮子,孩子。

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接受沉重的现实和真理。

但这种接受会带来痛苦,因为这些不是你原本想要的,为了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就得具备创造力,在“我应该”之上,创造“我想要”的。

为了那创造,人们首先需要狮子,固然狮子尚无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可是,为着新创造,必须为自己创造自由”,必须“对义务说个神圣的‘不’字”,必须“获得创造新价值的权利”——

“对于具有雄狮般意志的人来说求知便是快乐!”

但是雄狮般的“意志”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便是“厌恶”。为了对抗这种“厌恶”,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学会自嘲,学会朗笑,学会希望和超越。要像做到这一点,就得像孩子一般“清白无辜”和“健忘”,像孩子一般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所以,为人父母,不要老想着“教”孩子做什么,尝试换个姿态,多向孩子“学学”吧。


以上,便是我二刷这部电影所想到的。

(转载请联系授权,文章还会修改)

 7 ) 当叛逆遭遇独裁:父权笼罩下少女的孤独与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一家之言,欢迎你的不同意见,但拒绝撕逼。

一、片名 《狗十三》片名就简练生动的将两个主人公摆在观众面前:狗,和十三岁的女孩。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初读“狗十三”这几个字,那种放浪不羁和愤世嫉俗的意味便在唇齿间氤氲不散,颇有些骂街的意思。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呢?因为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片名的英文翻译为“Einstein and Einstein”,如果直译成“Dog and Thirteen”,那么片名里那股狠劲儿便藏而不露了。于是干脆译成“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表面看起来是前后两条来到李玩儿家的宠物狗,实则也暗喻李玩如狗一样任人冷落、玩弄、抛弃的命运。面对一个单亲家庭的青春期少女最叛逆懵懂、孤独痛苦的成长蜕变,在她没有能力洞察社会那些明里暗里的道理、也不愿向世俗之道和成人世界妥协的时刻,是爱因斯坦带给她亲人般的温暖和陪伴,而她身边所谓的亲人只是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要求她,迫切的将她打造成一个合适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形状。不可否认,那是爱,只不过爱得太迫切,太急于求成,毫无顾忌的将少女珍贵的自尊和细密的心思践踏和辜负。

二:符号

1、牛奶 影片开场不久就出现李玩上学前,奶奶强迫她喝牛奶的情节。李玩搪塞不过,匆忙喝几口便吐出来,小爱因斯坦赶紧上前舔干净地上的牛奶,继而李玩将一碗牛奶都喂给爱因斯坦。这是在影片的开端部分,看似着重塑造李玩与爱因斯坦日益增进的感情,实则暗示奶奶并不关注李玩的生活习惯。影片开头便交代过李玩同父异母弟弟的降生,也特意告诉观众,“李玩”这名字是“随便起的”,而弟弟的名字“昭昭”不能随便。

第二次出现牛奶,是在李玩和爸爸的饭局上。爸爸答应她去天文馆作为考试优秀的奖励,但却因为“提前约好”的饭局而与女儿爽约。爸爸带着女儿出席酒场,在被询问“有事儿啊”时,爸爸冲口而出的那几句话无疑深刻的刺伤了李玩。“跟您吃饭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事儿”,“人的事儿还没搞明白呢还去管天上”,这在成人看起来曲意逢迎的客套话在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女心中一定被误解为父亲对她和她理想的轻蔑和不屑。而这时,父亲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话对女儿的刺激,而是执意让女儿给主人敬酒,酒杯中是李玩从小喝了就吐的牛奶。此情此景,牛奶的出现无声的将一个忽略女儿成长的父亲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他或许能够给女儿买狗、买旱冰鞋,或许能够坐在女儿对面谈人生谈理想,但在女儿十三年的成长岁月中,他是缺席的。

第三次出现牛奶,是在第二个爱因斯坦被送走后,李玩遍寻不着,便找到姐姐的男朋友,也是后来喜欢上她的男孩子胡吃海喝。男孩递给李玩一杯牛奶,她愣了一下,继而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下一个镜头便是李玩在卫生间呕吐,男孩子站在身后关切的拍着她的背。当然,刚与李玩相识不久的男孩肯定不知道她不喝牛奶的习惯,他只是把他认为的关爱强加给他,而这,李玩并不需要。就像接下来男孩慢慢靠近李玩的嘴唇但被拒绝,他因为李玩“需要安慰”,其实李玩只是需要了解。

最后一次牛奶的出现是在片尾。当属于李玩的这段风波过去,生活看似回归平静之时,镜头转向李玩的弟弟昭昭,开始记录他溜冰的训练。而训练的开始就是一人必须喝一杯牛奶。巧的是,昭昭也不能喝牛奶。接下来便是一组昭昭溜冰训练的记录。他不断的摔倒,不断的重复自己不想再练,可教练依旧执着的强迫他站起来。这时给在旁边旁观的李玩一个反打,让人不难想起在影片开始,李玩与父亲关于报物理还是英语补习班的争执。或许导演想告诉我们,一代又一代,我们就是这样被父辈的思想绑架着长大,总有那么一段孤独的岁月,没有人能够听懂我们内心的声音。

2、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爸爸为了讨好李玩而送给她的礼物。影片中,爱因斯坦与李玩的关系从起初的排斥,到接受、喜爱,直到狗走失后李玩因狗而与家人的矛盾冲突,再到被迫接受新爱因斯坦,最后新爱因斯坦再次走失,李玩的感情随着爱因斯坦两起两落,也通过这条叙事线索细腻的诉说着李玩从单纯的女孩成长为社会动物的过程。

对于片头爱因斯坦的到来,起初李玩是排斥它的,作为被父母忽略的女孩子,李玩一个人孤独生活在爷爷奶奶家,与他们间的代沟导致李玩的少女心思无法向外人宣泄,叛逆乖讹,方枘圆凿,碰巧这时,有个陪伴她,甚至依赖她的玩伴出现,李玩细密的心思逐渐被这个弱小的生命打动,接受了爱因斯坦,并很快将它当做自己的闺中蜜友,同吃同睡。这一阶段,李玩寻求动物作为陪伴,是影片第一次展现李玩的孤独。

当爱因斯坦走失后,一直被压抑的李玩突然爆发,悻然陷入与全家人的对立关系。豆瓣网友说,她从李玩身上,“看到的正是那个年纪,除了宠物,宇宙,幼稚的原则,一无所有的弱小自己。”在一个女孩十几岁的年纪里,丢失一条陪伴自己,形同家人的宠物狗,是天大的事情。由于李玩不顾一切的找寻爱因斯坦,爷爷受伤,奶奶走失,连家人买另一只“爱因斯坦”来哄骗她也无济于事。李玩以为自己依然拥有小孩子的特权,无理取闹的沉浸在自己寻狗的世界中,无视爷爷奶奶受到的伤害,也无意与家人妥协。李玩对"父权"的挑战结束在突如其来的暴力中。爸爸一改往日的慈眉顺目,面目狰狞的摁碎李玩手里的酒瓶,嘴上的训斥怒骂和手上的拖拽扭打没有一丝一毫留情。接着却又因为自己的暴躁和鲁莽伤害了女儿,硬要女儿接受自己的歉意,将她抱在腿上和颜悦色的安慰着。像极了一头野兽在发怒过后舔着自己身上被误伤的伤口,满是抱歉和遗憾。 一动一静两场戏作为片中的重场戏,是迫使李玩态度转变的关键点。正是父亲既暴力又和蔼的一番教育,让李玩迫不得已的接受父亲和一切成年长辈所遵循的所谓“规则”。父爱的沉重和强势跃然荧屏,在这种力量的笼罩下,李玩只能妥协,放弃找寻爱因斯坦,也藏起自己棱角和执拗。伤害与被伤害的交替过程,暂时平衡了李玩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对立。这可以看做是李玩成长之前的最后放肆,也是对这个家庭长久以来的忽略和冷漠的最后报复。

此后,李玩不敢再排斥新爱因斯坦,只能无视它家中的存在,以此和平共处。接着,电影开始将镜头对准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由于弟弟是独生子,又是男孩,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对他的悉心呵护和谦让使得弟弟身上存在着很多坏毛病。当弟弟拿着晾衣杆打遍了家人而未遭到责怪时,他开始向新爱因斯坦挑战,而家人纵容的在一旁看热闹,却不予制止。新爱因斯坦与这些看热闹的家人分立两派,谁也不敢再上前一步先动手,生怕对方伤害到自己。这时,李玩伸出手,轻声唤着“不怕,爱因斯坦”时,它竟然安静下来,安分顺从的俯卧在李玩脚下。这是李玩第一次唤它“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她终于从情感上接受了新爱因斯坦,也预示着她终于明白,自己在家中原来像这只狗一样,与全家人僵持的对立着,只是这个家庭的附属而非中心,她不能有飞扬跋扈、蛮横无理的张扬姿态,只能小心翼翼、卑微、顺从的苟活。

终于,当新爱因斯坦伤害了弟弟时,家人还是丝毫不顾及李玩的感受,将它送进后妈口中的“狗肉火锅店”。后来我们却知道,尽管它是被爸爸怜悯,送进了流浪狗收容所而逃脱了成为盘中餐的命运,但却因为绝食而死去。同时,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隐喻:狗尚能如此忠于自己的主人,而人在社会中生活,有时却无法执着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甚至无法控制和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得趴得比狗更低,舌头伸得比狗更长。 三、总结 成人世界是什么?是对所有人都满怀敌意,却还有拼命讨好的残酷?还是那句你问我,我问她的英语单词:hypocrisy(伪善)。对于李玩来说,是那一筷子夹起,一口吞下的狗肉,是看到所有亲人围着弟弟庆祝生日时挤出的笑脸,是面对老爱因斯坦的新主人时那声“抱歉”,是听到新爱因斯坦死去消息时那声“谢谢”。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曹保平对媒体说。“尽管表层叙事的动力不同,但底下的东西是一样的,是内省的复杂,故事里那种我喜欢的张力一直都在,这是特别触动我的地方。”

狗是引题,十三是成长,狗十三是伪善的成人世界。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残酷青春,其中的亲切感和孤独感似曾相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样一段无人理解,却还要被迫接受所有大人世界的规则的日子。他们对自由和理想,对爱和希望的向往都会因成长而统统被岁月打磨成粗粝的沙。

苏牧老师上课时经常说:“真正好的小说,应该是没有衣服的。应该穿过皮肤、让血液都感受到温度。真正好的电影也是一样,不仅要到皮肤和肉,还要割到骨头,要刮得骨头嘎嘎响。”我想,所有经历过成长的我们,都一定被这部电影刮疼了。跟狗本身无关,只是影片中的妥协与较量、希望与失望所描述出的生活的粗粝质感,能让每个人回想起她的青春故事。

 短评

9分。太真实、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识。本片与常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是让角色去接受:好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一直在放弃,一直在退让,这就是长大,就是懂事了。这样反而更让人想哭。因为,这太像我们一路成长经历过的那些。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难过,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之后,因无奈而难过。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家长的教育观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被磨平棱角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懂事的大人,然后,帮着下一代懂事。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维系重组家庭的关系,想要儿子还要考虑女儿的感受,打了女儿会主动认真道歉,把咬人的狗送去收留所而不是狗肉馆,酒局上的奉承巴结,接到前妻电话时的情难自禁,你们只看到女主的成长太残酷,却忘了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原本就比做一个合格的孩子要辛苦得多。

9分钟前
  • 瓦瓦
  • 推荐

片名既是少女被驯化的成长悲剧,也是一句粗口:骂的是中国父性权威和教育体制。少女从养狗丢狗寻狗,到最后平静地吃狗肉还说谢谢,《狗13》以此记录了后革命时代叛逆主体消失的全过程。老师打死蝙蝠段落尤其妙。

13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力荐

真的会去看这本电影的观众,其实都没有去看的必要,所有的剧情他们都知道,所有的后来他们都正在写下,他们是观众是演员是这本电影和生活的预言家。但是需要看这本电影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本电影。

16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推荐

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千言万语、含蓄用力、直白或有寓意,其实就一句粗口:XX。有些地方挺狠的,女性观众很容易会看哭吧。当动物不再凶猛,温良而顺从,这个国度那套深入到骨髓的,父权威严不可抗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吸收消化了。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女孩拒絕狗,女孩接受狗;女孩失去狗,女孩同情狗;女孩背叛狗,女孩不再要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

29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岁,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快乐的十三岁,是像狗一样被驯化的十三岁,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变得世俗起来的十三岁。孔雀从此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游鱼从此被封闭在水箱中给人参观,狗从此被牵在漂亮的皮绳里乖顺地躺下来,少年从此长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丧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涌动的年轻人长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后,最终也会转过身去驯化下一代。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继母随便找只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狗只是畜生,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她会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她会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但我还是想念最真实的她,希望她能做回自己。我们人人都是李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我们“提高了”情商,“学会了”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不遵循自己的内心。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却不是人。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负能量巨大不想再看,要对这个社会骂句片名狗B的。中国式教育是根源,从不断暴露问题的极品家庭到学校和当下的环境风气历史从小看大,可怕的是还在继续制造循环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剧本的刻意是缺点但讽刺甚至荒诞的变成了特点,像镜子审视每个人,由于经历不同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成长确实就是这样慢慢失去很多东西磨平来长成别人演里的大人而且这样的事没完没了还多着呢。80后女编剧的小心思表达的有时幼稚但立意细节呼应和导演的完成度流畅性都很好还有表演。从小不要哄骗像逗傻子一样的管教小孩子,教导也要循序渐进有个尺度,不能忽冷忽热。盲探结尾还说过女孩不要太执着,那样我觉得也还是不会太好。资料馆百子湾。

37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No Country for The Youths.

41分钟前
  • GothamPunk
  • 推荐

当李玩发现那只快乐的小鸟只不过是一个正在被送往救护车里的精神病人时,她一定是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由只存在于疯子的臆想世界里。一只狗和一个13岁的孩子最后也注定在这个伪善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狗B。

42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而拿狗出气,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新狗代替老狗去死,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4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4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我也家庭破碎,我也痛失爱犬。影片的结尾,李玩向成人世界妥协,向过去告别,最终进入了充满欺骗、虚伪、谎言的成人世界。而我,因为对人性的巨大失望,永远不会向成人世界妥协。我只是避开。人纵有一死,没有必要争什么。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完全属于你,没有一样感情不千疮百孔。

46分钟前
  • 上官婉卿
  • 推荐

中国的小朋友啊过得像条狗。演员和摄影都很不错,但前半部分表现得直白过头,有点假得不舒服,被过度消费的相对论啊平行宇宙啊还有涅盘啊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妹子大哭完之后,开始残酷青春了,故事内敛起来,情绪表达就很到位了

5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53分钟前
  • 良卓月
  • 推荐

个人觉得评分虚高,虽然导演想轻描淡写的表现出青春的伤痕,可是个人觉得女主没有那么惨啊,奶奶全家和爸爸为了怕她伤心吗还是很全里维护的,爸爸确实做的不对,可是不是那种恶意的,是爸爸的性格导致的,确实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可这并不是真正的青春成长伤痕。

56分钟前
  • 福福
  • 较差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58分钟前
  • Mumu
  • 力荐

爸爸的一顿痛打之后,她成熟了…所有的叛逆神经在那一刻断了弦,成人世界的冷暖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什么时候咽得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李米的猜想》就很喜欢,这一部更有力,前面觉得多大点事的小格局到结尾又是醍醐灌顶的开朗,导演功力了得。“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