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

剧情片其它1974

主演:Geir Westby,Gro Fraas,Kerstii Allum

导演:彼得·沃特金

播放地址

 剧照

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2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3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4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5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6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3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4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5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6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7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8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19爱德华·蒙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8:14

详细剧情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蒙克作品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 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花絮:  彼得·沃特金(Peter Watkins)1974年执导的这部影片记录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华德·蒙克的一生,被英格玛·伯格曼评价为“天才之作”。这部影片被认为是表现艺术创作过程的最佳作品之一,它不仅聚焦于蒙克早期循规蹈矩的岁月,还深刻地展现了情感、政治和社会的剧变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MoC这次发行的是原始的 211分钟电视版本,这也是本片地位和评价最高的一个版本。依彼得·沃特金斯所言,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影片。当他被蒙克的画作触动之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说服挪威电视台拍摄这部影片。影片1976年3月在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之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褒扬。《时代》杂志在评论中用到了“催眠”一词,的确,Watkins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将观众拖进了1884年的挪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争议性、得到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回溯了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也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的经历。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长篇影评

 1 ) 扭曲的线条,破碎的灵魂

电影并不如传统传记电影那般讲述传主的一生经历,它只选取了爱德华年轻时期的某一阶段,再插叙了许多童年回忆,展现了爱德华苦闷郁结、忧郁疏离的内心世界。

观众从电影里了解到的并非是爱德华的生平事迹、所获得的荣誉以及遭来的非议,而是以自我生命感知一个破碎而孤独的灵魂。

导演皮特·沃特金在拍摄这部传记电影之前,曾指导过一部战争纪录片,并荣获当年的奥斯卡电影最佳纪录片奖,他将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也运用到了这部电影中。

整部电影有许多人物对着镜头接受采访,给观众营造了故事正在发生的幻觉,仿佛我们一下跳转回了19世纪的挪威,在场观看着爱德华正发生的一切,观众似乎洞察一切,又似乎一无所知。

电影近乎四个小时,难免令人感到乏味而昏昏欲睡,导演便又在叙事结构上做文章,采用多次闪回的方式,插叙了爱德华蒙克的童年经历,尤其他的母亲、妹妹以及其他病人躺在病床上吐血的场景。

猩红的血洒在纯白的床单上,逼仄而晦暗不清的房间,不仅给幼小的爱德华造成了终生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也给荧幕前的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痛苦、死亡、疾病、孤独,霎时漫上心头。

这是爱德华作品的主题,也是观众观赏电影时的感受。

 2 ) 那绝望的凝视

他不时停下来凝望着你的眼神,让人迷离。。。。
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是孤独的~
同时代庸俗的人们无法理解他。便嘲笑挖苦来掩饰自己的无知
不过说实在的,哪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不是这样呢?

 3 ) 那是火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沃特金的旁白外加蒙克的书信,道来他的一生,有些意想不到,却实在感觉太好! 剪辑比较意识流,重复无数次地闪回幼年患病呕血的片段,以及年轻时短暂的爱情,但这恰好也渲染了蒙克内心的挣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幸运的,而从小就植根的痛苦,或许影像也无法表达,都在画的每个笔触里... 本片以记录手法讲述出身资产阶级富有家庭年轻英俊二流画家爱德华蒙克短暂艺术生涯揭露了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社会道貌岸然面具下剥削贫民压迫妇女的虚伪丑恶嘴脸表现画家迷惘困顿消极反抗和对女性不自由不平等地位的同情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观局限性片中充斥宿命论软情色渣滓需要以唯物主义辩证眼光审视批判。

 4 ) The Scream

"I was walking alone a road,the sun set,I felt a tringe of melancholy,suddenly the sky became a bloody red.I stopped and leaned against the railing,dead tired.and I looked at the flaming clouds that hung like blood and a sword over the blue black fjord and the city,I stood there,trembling with fright,and I felt a loud,unending scream piercing nature."

 5 ) 死亡、阴郁、克制、孤独

用闪回的手法拍摄了爱德华蒙克的一生。

关于表现主义,爱德华蒙克是一个基督徒,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亲人的离世,有一种漂泊,孤独,死亡的氛围。

对于情人的追逐,有固执和克制,看下来很压抑克制阴郁。

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而开启了不一样的表达。

期间的对话,有关于婚姻的探讨,说婚姻就是廉价的卖淫,从经济这个交换价值的角度来说,爱情就不美了。这个时候想到了以赛亚柏林对于浪漫主义的批判,也许正是因为对婚姻制度的捍卫,神圣化爱情,才导致不理性。

婚姻制度害真不是从没有经济能力的阶层开始的,婚姻阶层是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从群婚慢慢演变的。

爱情至上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所以所谓的忠诚,一夫一妻是社会化道德规范的结果。

写到这里问题严重了,那么首先这样的一对一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关系,是后天社会约束而成,那么维持这样的关系,是异化的一种体现。

那么有那么多选择可以破除婚姻和关系,却维系经营,就是一件更加可贵的事情了。

 6 ) 给我最喜欢的画家

 爱德华.蒙克

一个傍晚
一切都在燃烧
鬼魂从下水道钻出
瞳孔收缩
变成了一片灰白
就像街上人群看你的眼神
你坐在那里
听着斯特林堡絮叨不止
他是那样的厌恶女人
贪婪、恶毒又让你渴望
舞女们在闪亮的裙摆中消失
病毒肆虐
记忆仿佛染上了肺痨
一切都在流血
没有人记得尸体的名字
他们都随着华灯下的舞曲
慢慢地旋转着不见了
只剩下了叫喊着的骷髅
有的朋友开始变得陌生
有的在流放中死去
然后你就老了
不过别为渎神而担心下到地狱
因为你最爱的女人曾对你耳语
“我觉得你长得像基督”
虽然后来你再也没有见到她
但至少画笔和刻刀没有背叛你
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怕的疾病摧毁了所有
又让所有重生
一个清晨
一切都在燃烧

 7 ) 孤独的心

这是昨晚看的传记电影。这个人在鲁迅的书里经常被提到,是个画家的,我都完全忘了。不过他的画<呐喊>很有名的。
是个很有趣的电影。有将近三个小时,我都坚持下来了。实在是因为他的手法很好。他采取了一些记录片的手法,就是让演员有点忽略镜头的感觉.演员的表演,随时都在提醒观众,他们知道有镜头在这里,然后寻找机位的感觉甚至表现得有点穿帮.一直都在间离观众和电影中的人物.然后,整个电影有很多个叙述者,有旁白,有孟克本人,还有孟克身边的人。所以,甚至有的时候对同一个事情,他会从几个不同的视角来给几次镜头,也非常有意思。还有我比较喜欢的东西是,整部片子都充满了肺结核死亡的场面,咳嗽声。孟克的母亲,妹妹都死于此.他内心其实是很有阴霾的.死亡场面和血的场面并非营造恐怖气氛,而表现主人公内心的一直都有的恐惧和无助.终其一生未能逃离的冰冷的阴沉的感觉。肺结核一个是当时的时代病,鲁迅的书里也有很多人死于这个病嘛.而且那个死亡的场景,病人脸色殷红,吐的血也艳红,有诡谲的美感,从电影画面来说是这样。我总觉得和主人公悲剧命运是一样的。他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是很喧艳的,但是他又死得很寂寞,因为同时代没有人理解他。反正我特别喜欢那个穿插全剧的诡异画面.深切衬出孟克的孤独。

 8 ) 无声的呐喊

    提到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我估计他人名还不如他那幅名作《呐喊》有名,我常常可以看到媒体以各种方式将该画表现出来,比如最近《商业周刊》的一期封面就截取此图,表现当前经济形式下的就业恐慌。确实,当我初见《呐喊》时就为其画风怪异所吸引,同时也被那畸形化的人形表现的焦灼情绪所折服。对于本画作者爱德华蒙克,文字资料看过不少,但是字面的文字常常不如天才的影像来的动人,所以,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记录蒙克最重要人生阶段的传记片《爱德华蒙克》也就深得我心,一点也不觉得长。

    本片同爱德华蒙克的作品一样,采用了有别于传统传记片的形式和角度,首先,从形式上看,它采取了仿记录片或者说伪记录片的形式,当然,通常我们说的伪记录片都是以记录片的形式表现虚构的事件。而本片很奇妙,爱德华蒙克早期时代的家庭生活当然不可能有电影记录了,而导演却让剧中人常常面对观众接受采访,镜头也以记录片的模式拍摄,造成了真实的记录片效果。这确实是很牛的做法,让你跟着镜头跟随蒙克的一段岁月,记录他的经历,而一些重要事件后,总会有“采访”当事的第三方的片段,以此来表现他人对蒙克的看法,特别蒙克几次被攻击的画展后,接受“采访”的人的那些不屑、斥责、鄙夷态度都更真实的表现这蒙克的困境,进而反映出他心理上的轨迹,进一步又折射出对其作品的解读,步步为营,由客观,到主观,再到永恒的精神世界,蒙克个人与时代的交融在一起,既细腻又大气。

    其次,从表现角度看,本片没有俗气的流水帐的记录他的一生,没有表现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以梦境般的片段剪切结合,表现蒙克精神和画作的非同寻常之感。本片有很多精彩片断,比如蒙克妹妹病重吐血,和他童年时患病吐血的画面就不断显现,特别是在他每受一次世人攻击时,都有这带血的噩梦感十足的画面出现。蒙克的家庭长期处于病魔和死亡的阴影下,而幼小的经历过病痛的蒙克势必对此记忆犹新,而世人一次次的不理解,恶毒的诅咒和攻击在我看来对就是在放他的血,他不得不经受一次次的折磨,现实和记忆的痛苦的交织,让他的画作越来越忧郁,焦虑和阴沉。正如片中解读的,蒙克的作品越来越多的模糊人的面目,表现着他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排斥。本片并不是蒙克的功劳簿式的记录,而是一部蒙克的心灵史,我们看到这个画家那么孤独,那么虚弱,他曾经有过爱情的憧憬,但是却留下更深的阴影,后来的情妇还是一个众人皆可“传递”的女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记录着蒙克后来对女人的不屑,其实包含着他深深的痛苦、懊恼和嫉妒,他那幅面孔模糊,两人几乎交织在一起接吻的画作《吻》堪称他心灵的传神写照。

    蒙克一生可谓曲折,童年开始就经受身体和心灵的打击,家里人病的病,死的死,而作为医生的父亲对此也无能为力,那种无力感可想而知。青年时期参加波希米亚,经受着新思想的冲击,也开始感受世俗舆论的攻击。之后的艺术生涯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循环,受自身经历的影响,其画作充满了阴郁和苦闷意味,形态上充满了变形扭曲的夸张形象,从而让观者不悦,饱受舆论攻击,各种恶毒的攻击又让他更加苦闷,继续在画作中抒发这种情感,直到被烟酒摧跨身体,精神被刺激到分裂。与诸多早逝的画家相比,蒙克倒算是长寿,但是其中艰辛已经融入他的作品中,留给世人慢慢体察。

    我喜欢这部感觉气质上倒是很蒙克的传记电影,它也没有传记片常有的亮色,而是始终有些压抑,但是毫不沉闷,画面和画外音结合蒙克的画作,对我很有情绪感染力,让我更深的了解了蒙克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作品间的关系,感受一个孤独的人在苦痛中用画笔倾泻的精神作品。爱德华蒙克,他的呐喊已经留在他的画中,无声却更加有力!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d0bf41f4de1130d314e15d0.html

 短评

沃特金的旁白外加蒙克的书信,道来他的一生,有些意想不到,却实在感觉太好!剪辑比较意识流,重复无数次地闪回幼年患病呕血的片段,以及年轻时短暂的爱情,但这恰好也渲染了蒙克内心的挣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幸运的,而从小就植根的痛苦,或许影像也无法表达,都在画的每个笔触里...

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4.5

11分钟前
  • Comel
  • 推荐

画家题材影视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传记片。最让人唏嘘的还是克里斯蒂安尼亚的波西米亚人,那群放浪形骸的英年早逝的艺术家。1884年就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婚姻是一种合法卖淫”,不得不佩服一下。

1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一个人的童年阴影究竟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多大影响?爱德华.蒙克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画家。

14分钟前
  • FrancoisG
  • 推荐

87/100,作画的声响无比清晰,直面画布与画笔的律动摩擦。多样的叙述手段为本片生成了别样的结构。就如那呕血的童年梦魇,每一块生命的碎片都藉由Edvard Munch的双眼刺穿景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并非传记片,而是时代与个人共同的注解。

16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绘画反映人生,尤其是他的童年的不幸对他一生的创作影响至深,其次则是他的情感经历;作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的画深入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尤其对于死亡、忧郁、孤独和恐惧;那些思想保守的主流社会当然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男人们;

17分钟前
  • zen
  • 推荐

A great film, but Munch is too close to my heart to be summarized in a drama.

21分钟前
  • eighthday
  • 推荐

不同意评论里有人说伪纪录片的形式是为了让人体验现场感,我觉得相比外在的真实更多的还是体验内在的真实吧,这种灵活的形式可以轻易地把不同的画面和声带剪在一起,打破时空的顺序和阻碍,从而完成爱森斯坦和戈达尔信奉的内心的真实。沃特金森的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比剧情片更梦幻。

22分钟前
  • 6
  • 推荐

这个蒙克很gay

25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推荐

9.7;若我能忘记你

29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那是火,血液在流淌 一把炽热的剑和一条火红的河流 这是世界末日的痛苦和死亡的折磨 晚上大厅公布的一份手稿记载着生活的神秘苦恼 深夜我独自坐着 我感觉到一种饱含痛苦的呐喊划破荒芜的世界

33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力荐

【A+】非常之特别的作品,几乎杂糅了所有不走寻常路的视听手法。完全散文式的影像,用一种接近意识流的剪辑贴近爱德华'蒙克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形散使得在成功完成一部传记的同时更描绘出当时年代的几乎整个欧洲的社会切面,而神却紧紧附于爱德华而不显离散。实在高级。当时欧洲风光与油画风格实在太匹配了!风韵犹存,光影享受。完全运用纪录片式的采访拍摄则更突出其写实的一面,大量变焦镜头、大特写则将爱德华挣扎的情感无限放大,写意。虽然长但非常生动,最难得的是在210分钟内风格节奏高度统一没有一丝松懈。个人与时代融合最佳范本。

34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本片以记录手法讲述出身资产阶级富有家庭年轻英俊二流画家爱德华蒙克短暂艺术生涯揭露了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社会道貌岸然面具下剥削贫民压迫妇女的虚伪丑恶嘴脸表现画家迷惘困顿消极反抗和对女性不自由不平等地位的同情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观局限性片中充斥宿命论软情色渣滓需要以唯物主义辩证眼光审视批判

3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天才和天才的交映

39分钟前
  • 力荐

凭借具有新闻纪实效果和梦境般自由联想的叙事形式,作品成功暗示了反映了蒙克创作的复杂的精神和社会因素。作为影片的两大主题,整部影片持续在蒙克被家人的死亡和自身疾病萦绕的童年和与已婚的海尔贝格夫人的无果韵事之间切换,也照应了蒙克绘画中爱与死的关键主题。跨度三十余年的该片采取的视角兼具客观和主观性。虽然在整体上更接近演员通过伪采访朝着镜头陈述的纪录片,却以抒情的非线性方式剪辑,仿佛观众根据画家自身的回忆被来回拖曳于时间中。导演本人的英语旁白以冷静的学院口吻检视蒙克,观察欧洲艺术界的发展形势并通过著名全球事件提供了解某些作品的更广阔的背景框架。蒙克的饰演者则偶尔朗读艺术家的日记选段。影片最终将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教程融入角色研究中,刻画出最完整的人物肖像。

44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应该说确实是挺不错的作品,但我不是理想受众,更适合于我的是给我条分缕析地讲讲蒙克其人、其作品、其风格,而本作似乎执着于以蒙太奇建立过往经历、所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联系,但看完我依然还不明白一个很基本的点,蒙克到底缘何被诋毁、又缘何被重新挖掘,感觉说了这么多这个点却还是语焉不详。

47分钟前
  • 欧.尹
  • 推荐

BBC的人物传记好像都在模仿它,但忒TM长了···

49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太大了,仰天长叹啊,只看过前半部好电影只是这样的记录犹如流水,蒙克还是很伟大的

5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心灵的自传电影,散文式的,爱德华童年时见闻和自己童年的大病反复出现在整部电影里,与画作结合,把画里的忧郁、悲苦、爱与痛传达给了观众。

54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3个半小时,74年,伪记录传记

56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