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大亨

喜剧片英国1994

主演:蒂姆·罗宾斯,詹妮弗·杰森·李,保罗·纽曼,约翰·马奥尼,查尔斯·德恩

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剧照

影子大亨 剧照 NO.1影子大亨 剧照 NO.2影子大亨 剧照 NO.3影子大亨 剧照 NO.4影子大亨 剧照 NO.5影子大亨 剧照 NO.6影子大亨 剧照 NO.13影子大亨 剧照 NO.14影子大亨 剧照 NO.15影子大亨 剧照 NO.16影子大亨 剧照 NO.17影子大亨 剧照 NO.18影子大亨 剧照 NO.19影子大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6

详细剧情

  诺维尔(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从大学毕业后便来到纽约街头找工作,缺乏经验的他只能在一家金融公司里担任一名收发室小职员。不久后总裁自杀身亡,公司的实权落入了老奸巨猾的董事会成员马斯伯(保罗·纽曼 Paul Newman 饰)手中,这本来没有诺维尔什么事,不料马斯伯为了达到他低价收购公司的目的,竟将看似愚蠢的诺维尔任命为他的傀儡总裁。而诺维尔此刻正在一门心思地研发他的新发明——呼啦圈,马斯伯想借此发明使公司的股票跌入冰点,不料呼啦圈推出后竟大肆流行,公司的股票直线上升。恼羞成怒的马斯伯开始在暗中大动手脚,将公司的局势搅得一落千丈,诺维尔也变成了众矢之的,甚至有可能被关进精神病院。绝望的他再次回到公司大楼的顶层,准备纵身一跃一了百了,然而就在此时,原已故去的前任总裁竟然出现了……

 长篇影评

 1 ) 科恩兄弟的失败作品

这好像是科恩兄弟不很成功的片子,大概预算多了反而迷失了自己。和电影里的故事倒是暗合上了。
这片子的情节、思想性可以忽略不计,之所以能看是因为导演、讨人喜欢的演员、还有那种黑色奇幻风格。
故事很简单,有了怪力乱神情节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至于,钟表老汉,邪恶门卫,古怪电梯工……没啥可说的了。思想上似乎是在描述一种信念,信念的力量。不过含混的一塌糊涂,只有倒霉的老纽曼下场很惨,被关进了疯人院。
其实很值得一提的是那种奇幻气氛的营造。开篇就是超然的一段对白,接着看到诺维尔准备跳楼。等到字母出完,特效长镜头也正好结束,闪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从小地方来的诺维尔。镜头也营造的是俏皮滑稽的风格,开始跟着诺维尔的箱子来到职业介绍所。后面又是风吹报纸。在会议室,总裁的视角一直伸向窗外……现在看这样的镜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新奇。
感觉周星驰电影中很多桥段的灵感是来自这里。那个呼啦圈从无人问津到畅销的过程,像极了《食神》中爆浆撒尿牛丸的“发达之路”。还有开始当一个派信员的时候,蓝色信件引起的恐慌。
据说这片子当年票房惨败,250万只收回30万……其实看起来很好玩啊。

 2 ) 请给自己第二次机会

在一个巨大运转的齿轮里,男主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螺丝,像众人一样,碌碌无为,接受着堆积如山的工作和尖酸刻薄的规章制度,面对压抑严肃的工作氛围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流水线日复一日的工作早已把一个富有斗志的小伙熬成了安逸在这里的邮件老头,显然对刚进来的精神小伙男主不屑一顾,看穿了在这里工作的本质,永无翻身之日。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男主当上了总裁的位置,但依旧未改之前稚嫩的行为作风,对人没有防备心,在公司没有树立威信,对运作没有加以了解,如董事会的老古董们所愿,只是一个有着天真想法不经世事的年轻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各取所需,男主依靠这天上掉下来的资源用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股东们依靠压低股价夺取公司,一切都是这么的和谐融洽。

而当男主的想法得到市场的认可时(这里应该给小男孩一笔不菲的营销费),巨大的声望和心理的落差令男主迷失了自己,这是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可这些令人羡慕的名利双收却在一步一步吞噬男主高尚的品格,善良和饱含热情的创作能力,变成了自私傲慢的咸鱼,正巧这些又与股东的利益相互冲突,结局不言而喻,要弄一个正在堕落的小年轻,太简单了,于是男主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且还是一个跌落无尽深渊的绝望,失去了一切资源,接受了一切谩骂,这谁顶得住啊。

电影嘛,总是要给点鸡汤才能让苦涩人生甜一下,一封在我意料之中的信解决了男主所有的难题,但信中的内容却带给我新的力量,“人生难免会尝试到失败的滋味,但要学会在失败中吸取经验,让自己重新崛起,这就是生活。也要记得提醒自己,失败绝不意味着绝望,绝望只停留在过去,未来就在眼前,给自己第二次机会。”

现实没有电影里那么好的机会,躺赢坐上CEO,在却可以做到普通人那般,失败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放弃,尝试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至于爱情线,开始的莫名其妙,煽情就自然无动于衷,尽管女主的颜和身材都很香。

 3 ) 金钱帝国

《金钱帝国》,科恩兄弟折腾得,蒂姆·罗宾斯巅峰时期,1994年的作品。和不少美国版编剧的喜好一样,总是在结局的时候给你来一个皆大欢喜,峰回路转。
自始至终都很喜欢美国人以50、60年代为主体拍摄的电影,格调有些黑白灰,服饰比现在更笔挺,那个时候,还没有性解放,还没有朋克,那个时候的美国人还纯真,但已经沦落于金融和证券的漩涡而不自知。
其实,《金钱帝国》某些方面刻意夸大了黑色幽默的手法,以至于不是那么得刘畅,但是得益于时代背景的塑造和一些有趣的旁白,让人兴趣盎然。

 4 ) 傻人有傻福

      影片稍长,将近两个小时,但连接自然,顺理成章,情节紧凑,全程无尿点。
      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男主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筹莫展,大风吹来一张报纸拯救了他,让他拥有了第一份工作,在大公司做投信员。新人刚来被欺负,被增加工作量是惯例,所以一般人不愿意做的活都丢给他完成。一封被视为不祥的蓝色信封的信件,当然也由他亲自去送。傻人有傻福,这封信改变了他的地位。原公司总裁跳楼身亡,公司缺少一个新总裁。董事们打算找一个听话的傀儡,做公司形式上的总裁,然后做空公司的股票,把原总裁的股票低价买入,真正控制公司。这封信让他有了面对公司董事的机会,他傻气的微笑和行为举止让他坐上了公司总裁的位置。他带着标志性的傻笑,与董事会交流,在服装店定制西服,然后被送进了偌大的办公室,总裁办公室。如董事会所愿,男主就是董事们想找的傀儡,一个听话的低能儿。
      一时间男主大名远扬,在众人的目光和好奇中乐此不疲。尽管他对公司没有贡献,尽管他一事无成。报社女记者觉得事情有蹊跷,伪装成落难的穷人在男主身边做秘书。她查明真相后,写了一篇又一篇新闻来揭露这个公司总裁的真相。公司的股票因此大跌,而我们的男主也受尽冷落和谩骂。
      事情到谷底后总会反弹,男主发明了呼啦圈,并且卖的不错。公司股票大涨,男主风头无两,地位猛升,身边的女伴也换成了时尚圈里的性感尤物。
      公司的董事们开始着急了。事情的发展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然后他们开始行动,丑化男主,编造谎言说呼啦圈的创意是抄袭的,并不是男主自己的想法。男主的人生跌倒了低谷,无所依靠,在街上被人追打。被逼无奈的他回到了总裁办公室,想要跳楼自尽。坠落的时候时间停止,他遇上了原来的总裁,他告诉男主人生还有很大的希望,比如说完全接手这家公司。然后男主开心的活了下来,连滚带爬跑去向女记者告诉这个好消息,他们拥抱,他们高歌,他们大笑。最后男主完全接手了这家公司,并向董事们宣讲他的新创意。
      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一下几点。1.商业是可以忽略道德的。商人们为了利益可以不顾社会道德,不顾外人死活。2.商场如战场,步步为营才能赢到最后。3.做成一件事,需要6分努力,2分势,2分运气。势,可以是自然因素,比如事情的发展趋向;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比如人脉的利用。4.傻人有傻福。5.无论何时何地,都得有一个支持你的人。

 5 ) 机遇与成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小孩子,看的是中文配音的版本,没有想很多,就觉得很有意思,长大之后,又看了一次,英文配音的,不错,整个影片生动了很多。
对于主角,首先感觉他与时下流行的说法“钝感力”能够挂上边,虽然他对周围一众设计他、接近他、想要迫害他的人一点觉悟都没有,但是他却凭着自己的才智,有了自己的天地。
第二,就是机遇,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很多机遇,很多机会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得时候就错失了,主角去见老板的时候,一直想利用一点点时间推销自己的发明,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圈圈,可能除了他自己,没有别人知道他的意思吧?但是他正是这样有准备的人,当他有舞台的时候,他推出了自己的小圈圈。
第三,专注,影片结束的时候,他又推出了一个小圈圈,好吧,从圈开始,从圈结束。我只是关注我的圈圈。这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认识与原谅,女主角接近他是有预谋的,有目的的,但是最后他终于发现这些预谋和目的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这样才有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
第五,关于生活,有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复杂,好比他的衣柜里面还只有自己那一条工装裤,通讯录上也只有自己的家乡的名字。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在哪里?什么才是成功呢?困惑,也许我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圈吧~

 6 ) 看个玩圈圈吃个甜甜圈

1994年好片多到很多人都忽略了蒂姆罗宾斯出演的这部《影子大亨》而是跑去看《肖申克的救赎》,其实这部影片也是那一年的好片云集里的佳片,而且这部影片一句话都能概括,叫做一个画圈圈的故事。影片里的蒂姆罗宾斯出演一个大学毕业后去纽约打拼的小青年,失意落魄的找不着工作的时候,咖啡杯圈印子里的收发室的招聘工作把他带到了这家金融公司,与此同时这家金融大公司的胖总裁在听年度财报大盈利的汇报中,突然跳上会议桌飞奔而去撞破玻璃,从44楼一跃而下。在场的董监高们全都懵圈了,但是,一秒钟后大家发现这玩意机会来了,只要明修栈道的找个傀儡总裁,暗度陈仓的做空股价,然后再地板价收购公司,bingo完美的布局。送上的门就是这个可怜的小青年,董监高们一看这小青年很不错,还带着他一本正经的画的一个圈圈产品的金点子来了,那真的是可以分分钟钟的让公司亏个底掉,一番商业操作后,圈圈上市了名字就叫做呼啦圈。用脚趾头都知道遭遇到市场应有的冷遇,就快到要抛弃这个圈圈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逃学在街上瞎溜达的男娃,居然把这个圈圈玩出来各种花样,结果放学的孩子们一看圈圈可以这样玩,于是乎,呼啦圈一下子呼啦啦的火遍全国,价格水涨船高股价也创了历史新高。于是乎,董监高们一顿人算的操作架不住这个天操作,完美的错过了这波行情。但是,董监高们也本着事在人为的精神,严肃认真冷静的一顿迫害小青年傀儡总裁,弄得小青年也站楼顶上跳下去了,这个时候胖总裁已经化作一个天使轻轻地接住他,还给他一番人生训导。小青年明白了当你拼死为一件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于是乎,第二天的小青年又在董事会上拿出来一款新的圈圈,叫做飞碟。影片是寓言化的讽刺了各种商业模式,可是寓言的很有意思,地球是圆的哦,那就是个圈圈嘛,而且圈圈的我们不都在生死轮回里打转转,世俗成败不也是个圈圈来回荡悠悠,更加不要商业中的盈亏一样是个利益的魔圈圈。当然了老片的经典就在于你多看一遍多一个脑洞,在片中你会不会怀疑那个逃学男娃是乔布斯,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玩圈圈玩出开窍了,长大后弄出了一个奇妙构思就是把圈圈给玩没了,所以一切按钮啥的都被他真的玩消失了。在圈圈领域里玩的最好的无疑是乔布斯,天堂里也需要这类人才,上帝把他叫走了,我们在地上玩爱疯。,其实篮球也是圈圈,怎么搞的上帝老缺玩圈圈的人才,真的是天上的圈圈很神秘,地上的人儿被圈圈都困住。慢慢长假无聊消遣,不会画圈圈的可以看讲画圈圈的电影,哦,对了,顺便还可以吃个甜甜圈。

 7 ) 一场只能荒诞的梦——评《金钱帝国》

科恩兄弟的名字在当今世界独立影坛中可谓名声显赫!他们的电影大多荒诞离奇,而镜头则多赋予实验性,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追求极至,无论色彩.音乐.还是构图.空间设置等都是特立独行,往往让人耳目一新,而在叙事上则具备了后现代,荒诞存在,童话结构,暴力稀释等截然不同于好莱坞影片的风格,让人仿如置身梦境,一切都不可思议,而一切又那么的打动人心,他们的代表作有《巴顿•芬克》,《冰血暴》,《逃狱三王》,《金钱帝国》等,而相比较于《巴顿•芬克》和《冰血暴》的残酷和黑暗,我更喜欢后两者的幽默与明亮!
《金钱帝国》讲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诺维尔满怀理想的来到繁华鼎盛的纽约,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进入了一家大财团做一个信差,却因此而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他一步登天!他一举成名!他名利双收!他迷失了理想,他坠入繁华,而梦尽之时他才发现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白痴”,他将何去何从……。
故事的开始,镜头于夜空中缓推,在夜色中,雪花纷飞,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感情深沉的道白,带着一丝哲理,似乎在告诉着我们什么,在一栋大厦的高层镜头停止,窗户打开,满联绝望的诺维尔在恐惧中面对死亡,他将如何抉择?
镜头再转,时光倒回,年轻的诺维尔满脸喜悦的来到了这个繁华世界,音乐也从刚开始的郁伤而转为轻灵愉快!色彩上在充满了金灰色质感,切合了影片的一个主题——金钱。总裁哈先生戏剧性的跳楼自杀与诺维尔的进入,在镜头上可谓精准,也使得影片在这里有了一层象征意义,是对诺维尔未来的一个象征,也使的电影前后有了一个呼应!
开始的镜头所置可以看出科恩兄弟的野心,对资本运作的流程可谓淋漓尽致,夸张的表演,快节奏的语言,使得本该枯糙的场景平添了许多趣味!而蒂姆.罗宾斯的表演也显示了自己的影帝实力,和保罗.纽曼的那场对手戏他将一个出自低层,未见过大世面,而又满怀理想的的青年人演的很是到位!空间感的处理采用大全景,构图再大小凸现,很电影化的展示了诺维尔的身份和心理,场景设置则精致得体,虽然只是很少的东西,但在视觉上则使人不能轻忽,大钟的一半,窗外的楼景,都暗含深意!
开始的诺维尔 虽然一步登天,但是没有立马沉沦,他的理想,依旧没变,他给了自己更大的责任,他要拯救这个濒于“崩溃”的公司,终于一个相反的心理,使他的创造——圈(初看这个的时候估计很难有人看出这竟然就是曾流行一时的呼啦圈的雏形,有创意啊!),开始行销全美,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非常有意思,本来被刻意定为高价的呼啦圈无人问津,以至商店老板连续降价,甚而将之扔到大街,这时,一个呼啦圈跑了出去,镜头缓跟,在一个郁闷无聊的小孩身边转来转去,在他玩耍的过程中,一大群下课的小孩看见了,这时候,用镜采取了一个短暂的高速拍摄,不要小看这一慢,它的作用在于正好缓冲了观众的观影心理,在高潮时让你蓄势而发,呵呵!呼啦圈的推广,用黑白色,是对时光的雕刻,而诺维尔与总统的对话,很容易使人想到《阿甘正传》,只是这个更加朴素,没有用电脑去合成,看到这里再联想到开片时那张漫天飞舞的追寻诺维尔的报纸,不由得让我怀疑泽米基斯在《阿甘》中的创意有抄袭之嫌(这部影片略早于《阿甘正传》)。
在名利面前,诺维尔毕竟还是迷失了,他沉湎于自己的伟大,却不知他始终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不管是白痴还是天才,他都不能改变自己作为工具的本质,而他的迷失则正好给他的坠落以条件,面对同样一个满怀理想,不甘于现实的人——电梯服务员的创举,他一脚将之踩于脚下,那一刻他似乎已经成了另一个玛斯玻格(保罗.纽曼饰,操纵一切的幕后黑手),然而不同于玛斯玻格的是他所面对的是恐惧,他怕这个年轻人成为另一个自己!就这样,在阴谋之下他身败名裂了,而残酷的是他最后才知道只有自己是个“傻瓜”,而他将自己的失败归于爱情的背叛,至少表面是这样,他也无法再唱起那首慷慨激昂的《蒙西校歌》,在众人的围追中,他于黑暗里奔跑,往事一幕幕从脑边掠过:爱情,信仰,残忍,背叛,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无法改变,他只能选择死亡吗?跌倒,镜头一个90度的旋转,他看到了那象征着一切的摩天大厦,这一刻,他想到了什么,也许是哈先生吧,这一刻他似乎注定走向毁灭!
选择死亡这是现实,但却不是电影,影片在结尾时似乎也有些失控。
死亡总是难以面对,在生理恐惧中他退缩了,毕竟他还年轻,然而他被拒绝了,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终于如哈先生般坠落了!然而,然而,可是毕竟这只是电影,它会挑战于现实,但最终也只能逃避于现实。一切仿如童话般,时间突然停止了,玛斯玻格胜利的笑声静止了,悲剧的音乐静止了,在片中一直有着说教意义的老莫森如解说员般站了出来,问向观众,他能怎么办,这一刻他成了科恩兄弟的代言人,不大不小的耍了一把我们这群可怜的观众,一切就像童话一样,哈先生如天使般降落到了诺维尔的身边,给了他提点,之前我们一直忽视的那封象征不详的蓝色信件成了关键,似乎可以解释,而风格上的魔欢也符合科恩兄弟一贯的作风,但是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导演对现实的妥协,对观众的妥协,本片的基调也由此而定——一场好看的喜剧,虽然如此,再仔细想来,却也通了,一切得失,自在人心,诺维尔坠落的那一刻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梦醒,看到了他的回归,看到了该片的寓意:那些一夜暴富,一昔成名,一个巧然而一步登天的人,在忘记了来时之路,在迷失,在堕落的时候,只能失去一切。那么表象的欺骗,也只是一种刻意的诚实罢了!
该片在当年曾经轰动一时,科恩兄弟选用了刚以《肖申克的救赎》名气大增的蒂姆.罗宾斯以及多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被誉为仅次于马龙.白兰度的演技派演员保罗.纽曼,而这两位的表演也是没有让人失望,尤其是蒂姆.罗宾斯,他的表演集夸张与内敛,喜剧与悲剧于一体,比起《肖》中的仇大苦深又更进一层,完全展示出了超影帝级的势力,让人叹服,而该片的摄影,也是经典,对于五十年代纽约的写照,让人神往,而镜头的多变,也给影片增加了许多活力,科恩兄弟的导演虽然在最后有些失控,张力不足,但瑕不掩瑜,整体上这部片子绝对是属于经典之作的!

 8 ) 大资产阶级都他妈死到哪里去了?

声明:这是转的别人的影评,地址在这:http://www.douban.com/note/98409122/



大资产阶级都他妈死到哪里去了?
2010-11-01 22:34:06

我曾经有个老板,管过外企上万人,一年销售额几十亿,他有一种不怒自威的精英范儿,表情既冷酷又热情,既自大又谦逊,嘴里随时都会出现一只比JJ还粗的雪茄,时常把脚翘到办公桌上,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站在高台之上,每个动作和眼神都透露出一股霸气,每一句话都象是在演说。

当时我见识浅薄,虽然不知道这范儿是什么,但就是觉得这特别牛逼,比身边的带金利来领带的土财主和穿梦特娇的猥琐官员都要强出百倍。后来我看了《影子大亨》,终于明白了,这他妈的就是传说中的大资产阶级范儿。

华尔街2情节二逼到我都不想再说了,烂剧本撞在了江郎才尽的奥利弗石头手里,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关于情节的各种尖酸刻薄,就留给各位牙尖嘴利的反革命口淫犯去表演了。我特奇怪的就一点,既然讲的是华尔街,那大多数出场的人物,都应该是真正的大资产阶级,可看完这电影,我不禁要问:

作为资本主义的大本营,最嗜血最凶残的华尔街大鳄聚集的地方,大资产阶级都他妈的死到哪里去了?

金融风暴,这他妈多牛逼的题材,这种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时刻,能够拍出多么经典的片段啊,我用我有包的脑袋,都能嗅出几个牛逼闪闪的桥段:

大反派在自家豪华书房收买男主的时候,那段貌似真诚发自肺腑的惜才之言,只要拿出世界尽在掌握的大资产阶级范儿,再露出赏识你的姿态,那会是多么牛逼而经典的场景。但这中年大叔把这牛逼的桥段变成了中产阶级范儿的大叔劝说,华尔街大鳄的嗜血和锋利哪里去了?

金融海啸来临之际,黑暗降临,死亡的气息在各处弥漫,1929年的幽灵再次升起时,那种肃杀中,美联储里那些身价几十亿的大资产阶级的谈判会是多么惊心动魄。

这破逼电影给演成了什么样?
一个大投行CEO,长得挺像肖恩·康纳利,行为却象是三本学校四流的教授,这也能是大资产阶级?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4.jpg


一个绝对应该出大彩的嗜血反派,却演成了权谋低级的二流中产阶级大叔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7.jpg


看看倒掉的雷曼兄弟CEO是什么样?困兽犹斗的凶残!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3.jpg


再看看高盛的CEO什么样?阴险残忍!
http://img5.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5.jpg


再看看默多克什么样?老谋深算的奸诈!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6.jpg


这些家伙时刻决定几十亿美元的走向,几十年来爬上高位,期间干掉的竞争对手不知凡几,98年LTCM危机,高盛先假装有意收购获取对方机密,然后大肆抛空拼命压低对方价格,雷曼兄弟银行频临倒闭之前CEO还卷走4.56亿美元报酬,这他妈的才是冷酷嗜血的大资产阶级,这他妈的才是来到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的资本!

这些随时目露凶光的大资产阶级,岂是上面几个二三流演员能够演得出来的?

可惜保罗·纽曼已经不在了,大资产阶级那股肮脏和自命不凡的范儿,再也没人能表演得如此的牛逼闪闪——牛逼到你不由自主的心向往之,发自肺腑的说:

做一个大资产阶级,多好啊!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1.jpg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2.jpg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8.jpg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98409122-9.jpg

 短评

“如果青蛙也有翅膀,他们则不会选择跳跃。”但科恩兄弟就是一对可以飞翔的影坛神兽!真是不知如何去赞扬他们,只能说五体投地。

2分钟前
  • 井垚鑫
  • 力荐

2得跟吉列姆有一拼啊....黑色幽默果然不适合我这种智商不高的人...

6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好看,把美国的压榨劳力的大企业讽刺得真是太好了!尤其开头实在太high了,完全停不下来,跳楼拍得跟走T台似的,也亏他们想得出。保罗纽曼怎么会演了个这么自黑的角色。。就是感觉结尾为了把情节全部拉回来,反倒像是一下子泄了气...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哪些玩意是科恩兄弟的私货,哪些部分是山姆雷米的手笔,两者间很好认。无论是角色还是置景,都夹带着浓浓的漫画异想感,构成一种另类的戏谑。而对金融大亨来说,有时候“跌停”也并非是什么坏事情。

1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科恩兄弟很黑色幽默的作品。。。但我就是不喜欢,咋滴!

19分钟前
  • 小龙
  • 较差

建筑结构那种金字塔森严的感觉很像Fritz Lang的《大都会》,故事很像Frank Capra的《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叙事竟然还很Woody Allen。不那么科恩,但依然超级好看,Paul Newman华尔街大亨范儿!Steve Buscemi 还在垮掉派酒吧里当酒保,哈哈

20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力荐

多年以前在央视的正大剧场中看过,印象深刻。周星驰的食神就是对这部影片的致敬和模仿。还有在90年代初,有一档节目叫做电影魔术,讲述电影特技拍摄方法,其中关于这部影片中最后主角跳楼的拍摄方法,让我印象很深。

21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这应该是科恩兄弟继《抚养亚利桑那》之后的第二部喜剧作品,编剧是科恩兄弟与山姆·雷米合作,演员请到了蒂姆·罗宾斯和保罗·纽曼,1994年的作品,同一年罗宾斯还有那部被影迷封神的《肖申克的救赎》。这一部喜剧可谓是更加荒诞,还带有些奇幻元素,不过现在看不是那么可乐,呼啦圈还是挺有创意的

22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这哥俩不适合弄这种闹哄哄的喜剧,他们的幽默感是和荒诞、血腥氛围分不开的,稍微轻松一些的题材不是他们的胜场。像那部《逃狱三王》我就不喜欢。而这部片子,笑料设计的很丰富,一个接一个的包袱,都恨不得再配上情景喜剧的笑声。太刻意了反而不好笑,他们的以往的电影是需要回味一下才能体会到可笑的

25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2015.05.10.……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99240226/

29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老摩西讲述的故事,一个乡村男孩如何改变华尔街的故事,中心议题在于“所有的一切都给孩子”,充满着许多笑点,结尾还是同样的励志,文本有着许多上下联系的潜台词,处理的也相当精妙,可是,单单是把叙述方式改成了倒叙后,原本简单的人物关系却基本没发生任何变化。这是诺威尔的独角戏。与他人无关。

32分钟前
  • 啊砸
  • 推荐

总觉周星驰的表演时跟里面男主夸张的表演学的。。。。。还是蛮有深意的片子

36分钟前
  • 刘小青
  • 力荐

今天外教给我们放的电影,不错。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时间停顿来得莫名其妙。。。。总之那个happy ending让人感觉挺奇幻的。

40分钟前
  • 喵叽汪了个嘿
  • 推荐

很喜欢那种旧时代的光影和腔调,舒缓,迷人。

42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原来90年代中国突然兴起的呼啦圈热在50年代的美国已经流行过了一回。

43分钟前
  • weiwang
  • 推荐

本来我看这是科恩兄弟的我就弄到想看里面然后下好了然后一直没看然后今天突然瞄到影子大亨pia的一下我就想起来了这部我不是看过的嘛!还是肖申克那主角!当时是电影频道下午放的还有那天中午我吃的是拌面加大排。 以前觉得还不错的。。现在想想。。。这最后跳楼时间停止这什么事啊!!!

45分钟前
  • 屎霸
  • 还行

四十年神经喜剧和卡普兰式触动的风格拼贴,女主连珠炮弹般地讲台词,犹如从“女友星期五”里来的;男主绝望寻死时被老天使搭救,就很“生活多美好”。呼啦圈在1958年由Wham-O玩具公司重新开发推广,确实引发过一阵流行热潮,两年内销量超过一亿个。到了六十年代热度褪去后,呼啦圈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马戏团杂技里的重要道具。

4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仍然能拍出happy ending的科恩兄弟,诉诸宗教的左派电影。充斥着老白男的董事会与办公大厅,那一个个秃顶排列起来,很有视觉冲击力。用《生活多美好》的叙事模式去传递与其几乎完全相反的价值观,从此角度来讲,本片很像《黑色党徒》。另一方面,将本片和同时代的《阿甘正传》相比也很有趣(低能而幸运的主人公,大量的笑料,对于商业成功案例的戏仿)。本片几乎可以说是《阿甘正传》的反向重演,两者的开端和结局都一样,只不过前者为Y轴正,而后者为Y轴负。女追男对男追女,跑步因身后有追捕者对跑步而身后有追随者。《阿甘》削弱了原著的讽刺意味,而本片则给类《生活多美好》电影添上satire的底调。《阿甘》选择把电影做成编年史,而本片则倾向于让时间停住,关注着1959资本主义和艾森豪威尔的恐怖。

50分钟前
  • Paprica
  • 推荐

这是科恩兄弟对弗兰克·卡普拉的致敬片么?连结局出现的天使都那么卡普拉。我至少能从这片子里看出《迪兹先生进城》、《斯密斯先生上华盛顿》、《约翰·多耶》和《生活多美好》四部片子的影子啊。

51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哈巴涅拉的旋律却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昏暗。

52分钟前
  • 福 禄 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