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

剧情片韩国2019

主演:尹宰文  权海骁  朴素丹  山本由贵  赵芮  

导演:张律

 剧照

福冈 剧照 NO.1福冈 剧照 NO.2福冈 剧照 NO.3福冈 剧照 NO.4福冈 剧照 NO.5福冈 剧照 NO.6福冈 剧照 NO.13福冈 剧照 NO.14福冈 剧照 NO.15福冈 剧照 NO.16福冈 剧照 NO.17福冈 剧照 NO.18福冈 剧照 NO.19福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9

详细剧情

  海骁和宰文大学时本是极要好的师兄弟,均是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但二人却因为喜欢上同一个女生而分道扬镳,再也未曾相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首尔经营着一家二手书店的宰文已近中年,大学时候的事情不仅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频繁造访他的记忆。而神秘少女素丹的闯入,更是改变了他的生活,促使宰文和素丹一起远赴日本福冈寻找海骁。在宰文、海骁和素丹又一次的三人行中,往昔被一点点打开,又不知能否真的被化解……

 长篇影评

 1 ) 3是多么一个尖锐又坚固的数字

电影《福冈》讲述了三个各有缺失和对过往的遗憾的人相聚、一起旅行,希望化解心结、弥补缺憾的故事。

海骁和宰文大学时本是极要好的师兄弟,均是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但二人却因为喜欢上同一个女生而分道扬镳,再也未曾相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首尔经营着一家二手书店的宰文已近中年,大学时候的事情不仅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频繁造访他的记忆。而神秘少女素丹的闯入,更是改变了他的生活,促使宰文和素丹一起远赴日本福冈寻找海骁。在宰文、海骁和素丹的三人之旅中,往昔被一点点打开,又不知能否真的被化解……

虽然三个主要角色里有两个都是中年大叔,色调也看起来有些阴郁潮湿,这部电影却有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感。从韩国到日本的街头巷尾、众生百态、喜怒哀乐,有些伤感和愁绪,又有些浪漫、温柔与治愈。

《福冈》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气息,模糊了虚实和常理,但这种神秘感却自内像外透着一股清新自然,且甚至自带治愈温暖的柔光效果。它带给我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神秘感让我感受到,神秘感并非都是厚重的、深颜色的。

一个身份不明的少女突然闯入,一段意料之外的福冈之行便就此开始;乖巧可爱的日本娃娃本非活物,却能在各个角落兜兜转转一圈后又回到了身边;祖父已故去多年,食客却称这两天还看到他的鬼魂与他问好……这些故事若放到其它电影里,配合着这部电影的画面色调,大概早就成了诡异桥段了吧。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阴冷、发暗、泛黄的色调不再是负面情绪的渲染,而是成了把种种故事和画面笼罩入怀的一种柔和、朦胧、有温度的影子。即使是姑娘听闻食客遇到自己的祖父的鬼魂也成了一件让人只感觉到温柔和亲切的事,仿佛这只是情感的自然生长跨越生死界限,是樱花飘落后在泥土上安心地沉沉睡去时做了一个梦,而不是撞鬼时的惊悚恐惧或者痛失亲人的肝肠寸断。

Why为什么选择《福冈》

《福冈》的导演和编剧都由来自中国朝鲜族的张律导演担任,他的电影作品曾参加过包括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等在内的众多世界知名的电影。

电影的两位男主演尹宰文和权海孝是韩国高知名度的演员,在商业和艺术电影中均有过出色表现。女主演朴素丹也参加过多部入围国际知名电影节的洪尚秀的电影,并是今年从电影界火出圈的奉俊昊的高热度新作《寄生虫》的女主演。此次其实是朴素丹与张律继入围釜山电影节大师单元的电影《咏鹅》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与两位知名实力派男演员斗戏,让人期待。

从电影本身来看,《福冈》可以说是很“张律”的一部电影,个人风格强烈。

故去爱人留下的纸灯笼,小酒吧里为爱情而闭口不言十多年的男子,铁塔下接吻的少女一转身铁塔便不见,缄默不语的日本娃娃总在看似随意扫过的镜头里默默出现,在堆满书籍的书架间哼唱歌曲,隔着一道薄门听到少女酣梦时的轻轻鼾声,街边咕嘟咕嘟的水泡无人问津……

如张律的很多其它作品里的世界一样,在《福冈》的世界里不存在不合常理的事,虚与实的边界也变得先是暧昧而后融化。常理让步于情感的流转变化,情感在这些微明微暗的虚实之间无声地传达。

《福冈》的拍摄手法也很风格化。电影大量运用了被戏称为“鬼魂视角”的角度来拍摄,镜头仿佛轻飘飘地、没有什么强烈主观目的性的鬼魂一样注视着世界,看似随意地走走停停,时而跟着人物、聚焦在人物上,时而突然停下脚步,随意地飘向某个遗落的娃娃、某处被遗忘的水潭,时而又远远地透过杂乱书籍间的缝隙或半掩的门窗来窥探主人公的生活……

在这样的镜头带领下,有些事情电影中的人物都知道但观众却无法看到,有时则会相反,对主人公来说的视线或认知盲点对观众来说却是能耳闻目睹、一览无余的事,增添了许多新的趣味和戏剧性。

同时,这个“鬼魂”视角并不诡异或让人有悬疑感,反而有着亲近温暖之感。人物进入梦乡,镜头默默地“飘”在窗外注视着尚在沉睡的街道。灯光模糊,天色朦胧,行人经过。窗内,睡梦中的人影安然宁静……这样的注视,定是来自于一个十分温柔的游魂啊。

除了剧情和叙事风格,电影《福冈》的探讨的话题主题也很“张律”。作为一位来自中国朝鲜族、赴韩国执教、并多次赴日本参加活动的电影人,张律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这样的对社会及文化身份认同、国籍、跨文化交流等话题的思考与讨论,且其电影团队也常常充满了“跨文化”精神。

电影《福冈》便是张律的这一特点的充分体现。《福冈》由中国人编剧导演,启用了韩国一线演员,用韩语写剧本,在日本拍摄,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中国女人因为一个梦来到日本旅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语言不通却可无障碍互相理解、自由沟通”、“人和动物互相听懂”、“三个韩国人在日本一起找寻自我”等等大量跟“沟通”、“跨文化”相关的剧情。

电影对“交流”这一话题的讨论并不局限于“跨文化”这一概念,而是投射了更广阔层面的“交流”。一个人和动物、和陌生人、和所说语言不同的人能自由沟通,可两个男主人公身为少年时代便互相熟识的、说着同样语言的老朋友,却互相心生隔阂几十年未能真正交心,别别扭扭地难以互相传达真实想法,女主人公也曾提到过自己和父亲缺乏沟通,好像总是“没什么可说的”,从小长大的家庭“死寂”得仿佛成了没有回音的空谷。这些和“沟通”相关的讨论,贯穿电影始终。

这样的讨论会指向什么样的结论?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问出口的问题还是否会得到回答?这样的问题虽然会在观影中生出,但并不会因为要解答的压力而被迫局限于朝某一个固定方向发展。张律的电影从不是议论文,不会把观众强拉向某一个答案,也不会把需要解谜的重负压在观众的身上。

如何形容这种问而不求解却能有所获的体验呢?大概可以用《福冈》中的一个剧情来形容吧:

少女手拉着手穿过大街小巷,轻快地跑着寻找铁塔,在铁塔下少女们闭着眼睛亲吻,然后欢笑着跑开,铁塔不见了。

策 展 人 寄 语

三角关系在影史上经常被各路导演拿来做文章。尽管是一如既往的极低成本,张律导演却通过对过去与现在鬼魅般的凝视,在异国的情境下,将这组本就奇特的三角关系拍成了一出似真似幻的存在主义喜剧。影片中更有许多精心设计的细节,值得细细回味。

 2 ) 幽灵视角下的都市漫游

首先要强调,这个“幽灵视角”不是用来分析惊悚恐怖类型片的,而是影评人从几位亚洲作者导演作品中提炼出来的视听语言风格。尽管这只是一个自创的概念,却很有效地让观众对阿彼察邦、河濑直美、黑泽清等人的作品有更感性的理解。现在又多了一位亚洲导演加入这个行列,那就是张律

通常以“幽灵视角”讲故事的作品,叙事者很可能是片中人物死去的亲朋好友,如《殡之森》里女人的小孩、《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里布米叔叔的亡妻和儿子;或者角色本身就是死者,如《岸边之旅》的男主角,《恋爱综合症》里穿越时空轮回的灵魂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具有浓郁东方神秘主义的氛围给观众带来特殊的视听体验,尤其是西方观众会大开眼界。

《福冈》的叙事视角显然属于前者。从开场第一个在书店的镜头就让人感觉奇怪,像有人躲在书架后面偷看,在书店角落凭空出现的人声也渲染了这种诡异的气氛。导演全程采用手持摄影、轻微摇晃的镜头不断突出这个“幽灵”的视点,令故事笼罩在一种飘逸空灵、诡秘梦幻的氛围之中。观众在这个“幽灵视角”的引导下跟随着三个韩国人在福冈漫游。

影片讲述一对师兄弟在大学时同时爱上一个女学生,之后分道扬镳,足足有28年没再见面。20多年后的一天,一个神秘少女闯入书店,带着男子前往日本福冈寻找他昔日的师兄,之后三人在福冈展开一段奇妙的旅程。虽然有洪常秀的御用男演员权海骁助阵,但细品下来这根本不是那类男女关系纠缠不清的作品。这个三角恋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落脚点是身份认同东亚文化相通的探讨。

导演张律本身就有这种跨国的成长经历,因此他的作品中不乏身份和政治隐喻的探讨。两名多年不见的男主角似乎代表着朝鲜和韩国,福冈是距离韩国最近的日本城市,28年前神秘消失的女学生其名字暗示她是日籍朝鲜人。而神秘的女主角应是象征着新世代的东亚人,他们不再受缚于上一辈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而是主动学习和接触彼此各国的语言和文化,甚至与一名陌生的日本女子堕入爱河。由此,这些游走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打破语言壁垒的超现实情节指向了东亚文化相通的现象,女主角不需要翻译就能跟当地日本人、甚至中国游客沟通,韩国人读《金瓶梅》,中国游客读村上村树的小说。

这种模糊时空的处理令影片在叙事逻辑上不时出现断裂感,却隐约中又透露出导演对东亚四国未来能消除隔阂、自由交流、和平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个“幽灵视角”还营造出轻盈的质感,令影片有点像法国导演路易·马勒的《地铁里的扎齐》,张律镜头下的福冈丝毫不逊色于前者的巴黎风光。

 3 ) 《福冈》在福冈的拍摄地

其实是为自己的福冈之旅做准备。

按片子的顺序理的。虽然有一些关键咖啡店、酒吧真的只能靠街景在Google Maps里捞,但很有一些spots是根据福冈旅游出的攻略里找到的,让我们谢谢这篇文章:去看一看镜头里的那个场景吧。~豪华的演员阵容!巡游电影『福冈』外景拍摄地~【福冈市内各地】//yokanavi.com/zh-cn/feature/192491/

1. Naka River,Mizugurumahashi Bridge(水车桥),V形桥区域

そらみみ, CC BY-SA 4.0 <//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 大名,天神,背景中是NTT电波塔

在这一块区域

台词说的!电波塔就在天神站的中间呢!

3. 野菊居酒屋,Nogiku

外景

Google地图上扒下来的

啊!门口的衣架!

4. Umakamon,一条狭窄的街巷

好像是那条街上很有名的乌冬。Hirho, CC BY-SA 4.0 <//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5. Coffee Hanasaka,在他们住的地方附近!

55,弗朗西斯哈的神来之笔!我一定要去这个咖啡馆!

从Google Map上翻到的内景图

6. 六轩屋公园附近

在这一块,也是靠街景辨认的

7. 入江书店!

8. 应该就是入江书店附近吧!

想去找找看这个机位嗷!

9. miyake乌冬!

10.

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机位,但是楼的牌子是换了咩

2020年的照片还是这个牌子

在这个位置

11. Kinoshita餐厅

12. Art Space Baku

嘿嘿粉色电话

为了找电影里的酒吧意外发现的有趣酒吧!

13. 醉酒河滨

应该在酒吧附近吧,只有到时候再去找找了!

14. Kids Club

好像现实是个咖啡店!

想去想去想去

据说店主是本色出演?

15. 俩大叔街角一坐!

不知道在哪儿!也许附近逛逛就知道了!

16. 路口机位

左下有路标,应该现场看看蛮好找!

17. 驹屋 和果子店

吃了这个再走吧!

这个位置!

18. 电波塔上面?

谁知道是不是去电波塔上面的电梯呢!

差不多没了!

一定要去的打卡点:V形桥、野菊居酒屋、Coffee Hanasaka、六轩屋公园、入江书店、miyake乌冬、kinoshita、Art Space Baku、Kids Club、电波塔顶上。

其他随缘!希望在福冈散步的时候能有幸发现更多奇妙机位。

55我太爱这部电影了orz

 4 ) 乡愁是一场永远醒不过来的梦游

还是那些熟悉的张律元素:梦;三(多)人行(《春梦》亦如此);在陌生又熟悉的城镇里梦游一般地闲逛(《庆州》《春梦》《咏鹅》都是如此),似乎漫无目的,又似乎在执着地寻找什么(《庆州》里是找一幅春画,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去找;《福冈》里是找铁塔,四个懒散至极的人居然组成两个“战队”、争分夺秒地展开了竞赛)。

还是那个熟悉的张律主题:中日韩的身份认同问题,复杂暧昧犹如三人行。《福冈》的故事表面是三角恋爱情故事,实际是走不出来的身份认同困境。两位大叔一次又一次地叹息与咀嚼:28年了,为什么还不能放下当日的顺伊。在韩国也好,在日本也好,独自一人也好,与也许和顺伊相似的女子在一起也好,永远是带着愁怨,在迷宫一样的街道上梦游。因为故国怎能忘却,因为乡愁就是一场醒不过来的梦游。

《福冈》里再次提到诗人尹东柱(《咏鹅》里也很明确提了)。尹东柱,诗人,出生在中国吉林,祖籍是朝鲜,后因参与反日爱国运动被日本警方逮捕,27岁死于福冈的监狱。

本片导演张律,同样生于吉林,是中国朝鲜族人,现已移居韩国。

《福冈》之所以选在福冈,就是因为尹东柱吧。

片中人都有着复杂的边缘身份,几乎很难说清他们到底是中日韩之中的那一国人。两位大叔日夜怀念的恋人顺伊是出生于日本的韩裔,她骤然消失,也许回了日本,也许没有。海饶是移居日本多年的韩国人,他在日本开着酒吧,似乎也随时可以改为在韩国开书店,又似乎再也回不去了。素丹是韩国女子,但她神秘地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她曾在日本的书店里现身,留下了红衣的日本娃娃,唱着日语的歌谣,一遍遍地呼唤着早已离去的母亲。书店老板(白衣女子)当是日本女子,但她又奇怪地很像素丹在空地上见到的中国女人。而那位中国女人之所以来日本,是因为她曾经梦见过和日本的一处平淡无奇的空地。

中日韩文化元素频繁出现在张律的电影里。《福冈》里的日本娃娃,《咏鹅》里的唐诗,《庆州》里的丰子恺字画。

韩国人素丹在读汉字的《金瓶梅》,从中国飞到日本的女子却在读村上春树(看封面好像是《刺杀骑士团长》)。海饶、宰文和素丹都说,自己明明不懂日语和中文,听日语和中文却完全能够理解。那是因为书籍吧。韩国人也看得懂《金瓶梅》,中国人也看得懂《刺杀骑士团长》。因为一切大约只是书店老板(宰文)在书堆里的一个春梦。宰文就是海饶,他们也是素丹,是那个开书店的白衣女子,是读村上春树的中国女人。

中日韩,他们到底归属何处?这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就石头剪刀布随便选一个不好吗?可做决定的时刻总是灯亮梦醒,永远达不到目的。乡愁是放得远远的白蜡烛:一次又一次努力地吹着,总是吹不灭;不去吹它,又好像早就灭了。乡愁是铁塔,总是跟着他们,可真去找它,又找不到了。乡愁也是《庆州》里的那幅春画,总是找不到,但他始终知道那画儿就在那层薄薄的墙皮之后。

在张律的电影里,我们常常划不清梦与现实的界限到底在哪。人生如寄,谁又不是在大地上梦游的异乡人呢?

 5 ) 情绪作演员似场景任意出演梦游

第一部张律导演的电影,看着海报上三人笑着在樱树下漫游散步笑着的模样,很吸引我。

吸引我的不仅是海报色调与笑容,还有的就是故事简介。两个中年男人,跟着神秘女生,在另外一个国家陌生的城市里,找着消失二十多年的前女友。

开场手持摄影基本上奠定了全片基调,这不像是平时我经常看的电影那样,镜头不断剪切,视角上帝全能。在这里开始便是摄影机透过书柜空着的一处,窥视,像一种利用周围场景的特写。而随着视角中两人交谈,离开,下一幕便是书店老板宰文对着镜头这边说话,但是却没有发现有人。那么这个镜头便不代表着电影中更具体的人物的视角。但是它又是手持摄影带着人的活动性。我觉得好像是…幽灵。

幽灵视角一直处于整部电影的室内场景。整个室内场景中很少存在剪辑的点,连书店老板宰文和酒店老板海骁一起喝酒的场景都是摄影机从室外穿过门,一步步走到他们桌前,就这么站着对着他们俩。

此外室内场景还常常使用手持摄影移动时,物品的遮蔽形成感知上连续,但是时空上不连续的剪辑效果。出现的两次都是书店,用高高的书架,拐角时的时间,形成时空错乱。电影里的人也成了幽灵。

把整个故事扩大,靠的不仅仅是三人之间游荡,在福冈这座城市的漫游散步。还包裹进去了其他人。福冈开始不像是Google地图上你能找到的福冈,不是日本的福冈,更像是一种戏剧社的舞台。

素丹在河边休息玩着滑梯,几秒前的镜头里,右侧石板座位上还是空无一人。而素丹顺着滑梯落下后,她望向右方,镜头随即后退再往右突然拍到了右侧座位上…幽灵似的出现了一位女子。普通话、韩语,还有日语,语言隔阂被消融。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们没有障碍的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私密的深层次无法同人谈及的感受。我们受着情绪指引,化身成为幽灵在名为福冈,或者满洲里的舞台上找寻着自己内心深处永远空缺的一部分。

片中初次到酒馆,三人用韩语读着那一篇诗。不再口语化拖长的后缀,让我第一次觉得韩语或朝鲜族的语言真的很好听。

电影诱导着我,素丹是不是就是消失的顺伊的女儿?或者说素丹会不会就是顺伊的幽灵?她代言着她与这两位再次形成三角关系,代替她为消失不见的顺伊说出了当初未能说出来的话。这一点在夜晚停电的酒馆里,烛光构成的小酒馆舞台上,三人似梦又坚决的表达着说着感受。石头剪刀布胜负之下重新供电来到的现实世界,素丹拿远试着吹灭刚才舞台上的烛火,两人再远些吹灭,三人一同对着最远处的烛火试着吹灭。没有被吹灭的烛火却一瞬间也像幽灵般消失了。(我最最喜欢的一段)

yuki与素丹秘密的情感,高塔下一瞬接吻…是不是已经把整个故事划下了句号。(两人我太可以了)

塔尖唤回首尔的电话,似曾相识八十分钟前的铃声。原来首尔同样也是剧场舞台,有人仍旧游荡。

(如果是我那肯定在那座山下的小镇里随着香火人群找着不再存在的网络平台上留下留言的女孩…)

 6 ) 日常里的非日常

太好了。通常对于我觉得特别好或者特别喜爱的作品,我是觉得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去描述、去具象化的,但我还是留下些此刻的感受记录一下(嘿嘿)。因为停电点上蜡烛,有了排演戏剧的氛围,(此时的即兴感又很像《偶然与想象》中我最喜欢的第三个故事),于是开始了表演,中途又突然来电,整个屋子亮了起来,有梦初醒感。在我看来,是比《剧场》、《冰淇淋与雨声》都要好的对“表演”的阐释。和滨口一样,我也对“表演”这一母题很感兴趣,在《驾驶我的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车里与录音磁带的对白,是实际剧场的延伸。现实与戏剧边界的模糊。太妙了。在《驾驶我的车》中也很喜欢的多语言话剧,《福冈》里也出现了类似的形式,没有翻译作为媒介,直接的跨语言对话,已经足够奇异。(同样奇异的还有直接地跨场景。)。《福冈》里有Frances Ha(日本版的海报好看)和1Q84(小公园、滑梯、梦境里出现的同样的场景)。我喜欢这样日常里的非日常。

(番外:看到友邻影评里提到《偶然与想象》第三个故事,和《福冈》里都有借鉴里维特的戏剧观,后面我去瞅瞅(*•̀ᴗ•́*)و̑̑)

 7 ) 可爱有趣的都市荒诞

北影节第二部电影《福冈》,一个年轻女孩和两个大叔的日常,有趣,神神叨叨脑回路清奇,笑点奇特,观众居然也都笑了。很多手持晃动镜头和长镜头,摄影师的存在也像是一个角色。 开场书店的调度很好,女主可以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自由沟通这个设定有点强行,但是正是这种设定带来了荒诞感,中国女孩的梦,日本玩偶等等,全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看完电影出去的时候,有观众说看不懂,其实我觉得不需要看懂。结尾在日本的女主给在文的书店打电话,本以为会是空无一人的书店,却看到了海孝坐在昏暗的角落,虽然镜头的呈现很孤独,但是却有种温馨感,因为有人回应,有人在,不是空空荡荡。因为28年一个叫宋宜的女孩,两个男人翻来覆去,过不去这个坎儿,平淡简单的理由,却引出奇妙可爱的日常来。三个人吹蜡烛那段实在有趣,我可能会记好久吧,氛围的营造很有记忆点。虽然我旁边的大叔打呼噜了,但是不妨碍我在电影结束后和其他观众一起鼓掌❤

 短评

一转身铁塔就不见,不用吹蜡烛就熄灭。祖父两年前去世,食客还能看见他,牵挂了二十载的初恋,始终不能看见她。我们视若仇寇,为爱又聋又哑。语言不通也能听懂,毒药罐里装满蜜糖。日本娃娃四处乱跑还是回到手里,中国女人经常做梦于是来到福冈。通往青春记忆的号码二十八年都没换,铃一响打给旧时光。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好喜欢叙事回到轻松状态的张律(after 春梦)!主题依然是“中日韩transnationality”+“日常”,家国历史落到个体情爱上,但这次我有种他可以无穷尽把这个主题拍下去的且越来越有趣的感觉了,因为这两块都有无限空间;制作上越来越纯熟,而且这次引进来东、南亚女鬼传统,并做了有趣的adaptation;期待以后张导有更多的新鲜思考与表达啊。PS1. 如果开一个咖啡馆,除了放古典音乐还要放电影配乐;PS2. 虽然不太喜欢学术圈的电影文本分析,但张导的电影文本真的是太适合学术分析了…

13分钟前
  • 力荐

我追着你,记忆追着我,落在身后的执念,成为游荡在人世的鬼。无国界,无语言,无民族,无名姓,无过去,无未来,无亲近,无疏远。信号塔的电波,成为幽冥的通用中转,连接睡梦、陌生、遗失和相逢,鬼魅的频率共振,缝合时间与空间鸿沟里的失重分身,并召至一处。她究竟去往何方,她又为何至此,镜头外的实体,镜头内的伴游。幼稚的男人埋怨又依存而苦闷困顿,精巧的女人轻盈又随心而敏感自如。然谁不曾想吹灭蜡烛,谁又不想魂静心安。

1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东方的“祖与占”活到中年后就是这个样子,深情却丧失行动力的男人,抽象神秘的女性审视视角。张律的映后谈里讲诗歌与电影的近亲性,把情绪变成一种节奏,与不同的人交流(语言也就不重要了);关于语言的乌托邦,指向的是交流的困境——就如同台上沙丹、徐枫、张律三人的对谈完全在自说自话,没有任何真正的“交流”,他们也知道他们如此。

17分钟前
  • 小楼。
  • 还行

很有乐趣的低成本电影。结束后导演说他唯一想去的乌托邦是一个大家都说着自己的语言但却能明白彼此对话那样的一个地方,与此同时是交迭的中英文问答与翻译,我变得稍微有点感性了 @AMC Lincoln Square 13, NYC

19分钟前
  • 小也羊子
  • 推荐

2019柏林论坛。福冈电影节项目。演员本名出演。28年不说话的师兄弟完全是朝韩关系的寓言啊(“你们一模一样”)……何况28年算回去是1990年,那么神秘消失的顺伊完全就是冷战幽灵嘛(片子里无人称的POV式运动镜头大概是这么来的吧)……演员状态很放松,视听也很有机巧,有点奇幻色彩(无人称的POV式运动镜头,不知来处的画外音,通过剪辑形成的时间上的混淆等等)。张律通过电影建成了一座巴别塔。

2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六星,看傻了,10年代十佳。可以被看作是基于海灵格理论构建起的幽冥影像,跨越了时空概念与文化壁垒的灵魂以“量子纠缠”之名将分裂的个体弥合,没有与外部空间进行任何实质性物理触碰的摄影机也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诉说出掩埋于影片深处的秘密

22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是三人行的变奏,也是《春梦》的变奏,被诗歌串联起的张律电影,终于来到了诗人尹东柱的终点站福冈。气质越发轻盈曼妙,技法更是举重若轻,不着痕迹地勾连时空,但并不催促观众开始解读。精神足迹遍布中日韩三国,简直想要勾画出东亚人的心灵迁徙版图。在城市里漫游的人,走不出往事的缠绕,心生疑窦的同时却也默许了超现实的存在,决定与之和平相处,最后彻底驻留在过去的回响之中。散淡、优雅而有回味,也包含一种无声而壮烈的浪漫。张律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成熟。#BJIFF9#

27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這部真是本次柏林電影節的驚喜!高度好看。在電影院門口碰到導演,問了他的文本創作方式,只基於大綱拍攝。這幾個演員也都特棒。

29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力荐

补标。比起《咏鹅》,这次的质地比较均匀,历史,回忆,未来统领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两个男人开始做相同动作时很像《宽宽和非人类》。拟人态运镜很有意思,全程我都想象是不存在的朴海日拿着一部iPhone在拍。

3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无聊,和金敏喜后的洪尚秀一样无聊了

38分钟前
  • 江寒园
  • 较差

在《福冈》的咖啡馆里与《弗兰西丝哈》偶遇绝非偶然。倘若不是导演的精心设计,那么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尽管同性情谊并不是鲍姆巴赫那部电影真正的主题,但在张律的这部作品里却是。熟悉张律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男女之间的情欲从来都不是他的母题,身份认同才是。细看就会发现,张律这部作品处理的是中日韩这三种语言之间的关系:韩国人在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人在看日本现代小说,这种文化意义上的「同化」借由同性间的一个吻达到了高潮。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从海德格尔的角度来看,这种跨语言交流最终反而是以一种不存在的梦的形式存在着。用含混不清的男女关系来探讨暧昧不明的身份以及展现作者无处安放的乡愁无疑用心良苦,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像现在这样——让观众彻底误解这部电影。

41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张律的味道很足的一部电影,但是整体没有上一部群山好看,想来想去感觉应该是三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不足。朴素丹实在是撑不起她演的这个角色,尹宰文和权海骁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能让人看出在演戏的刻意感。张律说在福冈就花了十天还是九天拍摄,拍摄前的演员准备和调教工作明显没有做足。张律本人实在是有趣,观众问答环节部分的回答可爱到不行。问答环节里提到这是一个关于“沟通”的电影,基本上是扣题的。

45分钟前
  • 抱抱
  • 推荐

想说的话题还是挺明晰的 后汉语时代的东亚交流 并以一直以来的生活态表现。两个旧书店 一本金瓶梅 一本刺杀骑士团长 尹东柱的诗歌 三种语言魔幻式的无障碍对话 一个在日韩国人的突然消失 一个少女的突然出现。但是呈现在作品里我觉得比较失望 剧情的细节想表达一种幻想和隐喻的质地 可偏偏缺少更灵动的设计 比较僵硬和散漫。(手法上 第一个调度镜头和咏鹅里空屋的镜头一样 另外同样用到豆满江里的声画分离 整体镜头有点隔岸窥视 贴合一开头的“我是鬼”)最喜欢的是其中幽默诙谐的部分

46分钟前
  • 海带岛
  • 还行

洪尚秀只懂爱情,但都不懂感情张律懂感情,更懂人生什么时候不比较他们两位了,只能说明,洪尚秀陷入窠臼,不能自拔;张律渐渐超脱,摆脱年轮

4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非常有趣的一部电影,有情愁不失浪漫,有争吵不失欢愉。三个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在福冈寻找迷失的情感和自我。觉得最妙的就是影片中几个角色都借用了演员真实姓名,将电影里那种虚虚实实的幻妙一直延伸到了银幕之外……

52分钟前
  • 🔴🟡🟢
  • 推荐

这些年大剂量服用洪尚秀可能让我丧失了欣赏某种电影的欲望,再没什么可探寻,再没什么可谅解。几个镜头/机位设计,一点对话机锋,几段重逢一点奇幻大量日常,assumed,实在提不起兴趣。情爱都无聊了起来。

55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深深得感受到西方和东方的感情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人很直接,一上来就努力拉近距离。东方人要含蓄,要内敛,如果距离控制不好容易,一切完蛋。两个可怜的舔狗的故事,舔了28年,最后也是完蛋,还被一个爱读金瓶梅的朴素丹给整了。西方人觉得他们在干啥,笑也笑不出来。韩国中国观众的笑声轰炸全场!张律这次不政治,不讨论边缘群体,给你看这种充斥距离的东方情感模式下的尴尬和可怜。妥妥存在主义喜剧!I Crazily Like It!It is so Fun!

56分钟前
  • 吃电影的番茄
  • 力荐

利維特迷入骨如我會不小心誤以為《Duelle》,生疏語言的朦朧感,兩位男主角對28年來的執念無法放下,依然有很多糾結,人好像停留在那時代,有可愛的地方,也令人討厭的地方,固執,成見,韓國式大男人,神秘女孩就要為他們穿針引線解開心結一樣,福岡成為了一個遊樂場,時而同謀,時而敵人,身份轉換。遊戲是連串的發現,重新認知。張律當然不是影迷型導演,他的創作來至空間,人物,歷史痕跡,那隱藏的互文性其實是回應同時代的中國中年人心境?張律的雙重身份自覺(朝鮮族?中國人?韓國人?或者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人),與那場風風雨雨過後的學運,亦在連串遊戲背後是同代人的失落感。張律的抒情聲音,帶著不合時宜的嚮往,反主流而行和個人化。又借用Bulle Ogier 對利維特的評價,談論是種失禮和冒犯,拒絕語言化。樂在其中者,自會忘形。

59分钟前
  • 何阿嵐
  • 推荐

在神鬼保佑下,错中复杂的言语、时空与情感似乎在乱中有序中和谐共处了。

1小时前
  • TW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