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巴黎

剧情片其它1984

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  萨姆·贝瑞  伯恩哈德·维基  迪恩·斯托克维尔  奥萝尔·克莱芒  亨特·卡森  维娃  索科洛·瓦尔迪兹  娜塔莎·金斯基  汤姆·法雷尔  约翰·劳瑞  

导演:维姆·文德斯

 剧照

德州巴黎 剧照 NO.1德州巴黎 剧照 NO.2德州巴黎 剧照 NO.3德州巴黎 剧照 NO.4德州巴黎 剧照 NO.5德州巴黎 剧照 NO.6德州巴黎 剧照 NO.13德州巴黎 剧照 NO.14德州巴黎 剧照 NO.15德州巴黎 剧照 NO.16德州巴黎 剧照 NO.17德州巴黎 剧照 NO.18德州巴黎 剧照 NO.19德州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20:23

详细剧情

  查韦斯(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饰)迷失在德州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因为身体虚弱而昏迷。医院联系了他的弟弟沃特(迪恩·斯托克维尔 Dean Stockwell 饰)来接他。出院的查韦斯一直沉默,直到看见“巴黎,德州”的牌子,才终于开口。  回 到洛杉矶弟弟家,查韦斯见到了儿子——亨特(亨特·卡森 Hunter Carson 饰演),弟弟弟妹其实是养父养母。但是亨特对突如其来的父亲并不接受。后来,查韦斯用很特别的方式收复了孩子的心。通过交流,查韦斯了解到孩子的生母——简(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 饰)的下落。于是,父子踏上了一条寻母之路……  本片获第3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长篇影评

 1 ) 以《德州巴黎》浅析电影中的色彩构成

文/顾慕斯

本文将以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一片浅析电影中的色彩构成,文章将以影片中的一些经典场景为代表,具体分析导演的意图想法和色彩的运用与作用。文德斯是著名的公路片导演,而他的《德州巴黎》无论是在色彩上的运用还是影片所讲述的孤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认为这是一部气质凛然的,与众不同的片子。这是一部与浪漫无关的电影,我爱极了片子里描绘的荒漠,西部格调,往昔的羁绊,爱的相克,创伤以及无可避免的情感。Ry Cooder在眼睛失明后为这部电影配制了张唱片,当空灵的滑棒吉他弦音响起,荒漠的孤独低沉便侵入你心中。荒蛮的西德克萨斯州,发生着的故事总是孤独、诡谲的,没有尽头的沙漠公路,浓厚绚烂的云层,汽车旅馆永远有空房,在这里没有人真正停留,只有永恒的风沙和烈日。《夜行动物》里爱德华说,“我最喜欢西德克萨斯州两点,没有电话,而且荒无人烟。”

Travis(查韦斯)从影片一开始便一个人在路上,他要去寻找巴黎,是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不是法国的巴黎,据说那是他爸妈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他认为他的生命是从那里开始的。整个片子让人最难忘的就是Travis帽子的那一抹红色,后面是连绵起伏不断的黄色沙丘以及湛蓝的天空,颜色的反差使得那一抹红色更加的显眼。Travis风尘仆仆的出现,一身老行头,戴着一顶红色的鸭舌帽,白色衬衫和褐色西装外套配上棕色领带,色彩的鲜明对比将他从整个画面中凸显出来。从他的这一身行头也能体现出他沉默寡言,压抑,严肃而因循守旧的性格。后面沙丘的形状形成视觉引导,引导观众望向那个行为怪异,形只影单的男人。他是一个失语症患者,一个被爱情伤了心的男人,一个漫无目的一直行走在路上的男人,像乞丐一样,也许也像一只狗......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只是感觉他在寻找着些什么。

这个画面主观视角第一眼便看到了画左的黄色报废汽车,因为黄色在画面中显得格外明亮抢眼,随后通过车和人的大小关系对比以及前后的大小关系对比突出了主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另外画面中的两辆车,车头的朝向,包括地上的废弃铁器的指向都形成了一种视觉引导的效果,引导观众往画面中心的主要人物Travis(查韦斯)上看。而且背景的蓝色也有渐变的效果,从深蓝到浅蓝形成一道颜色分割线,浅蓝与大地的土黄色也形成一道明显的颜色分割线,后面车身的蓝色与天空的蓝色不同,使它形成对比,而且旁边还有一抹绿色,也能使人注意到后面的车和人物,使得画面不会太空泛,更加具有质感。最后,地上废弃的白色路障与黄色车身和人物的位置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使画面更加稳固,给观众一种协调的感觉。

这个画面两个主要人物处在画面的中间位置,左边是Voit(沃特),右边是Travis(查韦斯)。Voit身着灰色的衬衫,橘黄色的衣服和茶褐色的裤子,这体现出他热情,温和,开朗的性格特征,与Travis的穿着和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后面天空的蓝色和草地的绿色将画面分割成为两部分,暗示两个主要人物的背景,Travis这些年一直都在漂泊,居无定所,他的人生也像蓝色一样忧郁,凄凉;而Voit有幸福稳定的家庭,人生充满希望就如同绿色给人的感觉一样平静,安全。而人物的穿着与背景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样的颜色反差更加能从画面中凸显出来。画面中铁路的延伸感,以及地平面的线条勾勒,穿过人物通向远方,暗示了人物前途的未知与迷茫,一切充满变数。

这个画面中最突出的就是主要人物Jane(简),她身穿粉红色露背毛衣居于画面右侧,给人一种娇艳,惊鸿一瞥的感觉,粉红色象征情色,青春与活力,与Jane的人物背景吻合,这时的她在一家情色酒吧工作。画面左边是一瓶酒,它的存在使得画面左侧不会太单调,画面更加和谐平衡,也以大小对比突出了主要人物。后面黄色的墙和画面边缘刚好形成一个正方形的框状,将主要人物框设在其中,也引导了观众的视线。后面背景中的粉红色与主要人物的衣服颜色呼应,作为背景颜色也更加突出,能够使观众第一眼注意到这部分画面,从而引导观众看向Jane的面部,而墙的黄色则与主要人物的肤色和头发呼应,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画面中的紫色既契合了Jane工作场合的氛围也使得画面氛围更加暧昧,浪漫。

关于Travis片子中运用最多的是红色与绿色。这与他的人物背景和性格有关,他曾经是一个对感情很真挚炽热的人,后来爱情使他盲目,使他痛苦,他开始变得疯狂,他慢慢意识到爱情的悖论大概就是爱的相克,于是他逃离了生活,一直行走在路上。这个过程可以用红色和绿色来体现,红色代表他内心的对爱的渴望以及爱情带给他的创伤,而绿色代表他的选择,他渴求平静。惹眼的光是现实梦境的桥梁,红是执着,绿是踟躇,而当一切色光都抹除之后,能够直视的是现实。

这个画面绿色在画面中比较明亮,相对后面的蓝色,红色与黑色形成对比,而几个大区域色块则通过几条明显的线条区分开来,这几个颜色所切割的线刚好聚成一个点。画面右边的小面积红色也呈“一”字型形成视觉引导,还有后面的黑色高楼都在引导观众的视线,还有画面中的栏杆,灯杆和人物的影子也引导视线,形成一种视觉引导,引导观众的视觉往前看,最后聚焦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衣服的颜色在光影下显得突出且不突兀,从后面高楼的黑色中凸显出来,但整个画面显得非常协调。而后面高楼的窗户里透出的蓝色光亮与绿色光亮与画面中大面积的绿光和蓝光形成呼应。

影片的最后Travis还是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继续行走在路上,想起之前看到过网上说“有些人可能会注定单身一辈子。”当时只觉得是戏谑,后来才发现这是真的,突然想起白鹤林的一句话:“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2 ) 或许这才是好电影吧

这个男的究竟在想什么?开始爱,怀疑爱,然后去证明爱,可爱也许就是一件无法证明的感情。有的人开始等,有的人开始逃。不是不懂得珍惜,知道要珍惜,可其实:在爱的复杂情感里,我们不能够、不懂得、也没有能力去珍惜。 一段漫长的公路旅行,画面和音乐真美,故事有点儿压抑,其实仔细看来还算甜美,父子情,兄弟情,失落的爱情,只是被演绎得太神秘古怪了,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没有神经承受这样的压抑,封闭空间,难言的隐情,不能预料的未来。。。男主角的固执憨呆有时让人觉得颇可爱,更多时候却让人恨他冷漠,这是一部不适合焦虑的成年人观看的电影。 或许这才是好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如果用理智把它条分缕析碾平了看 ,就亵渎了它。于是你只能绕着圈子,说着不相关的话。叹着气,搓着手,无可奈何地被撼动。 文德森深知通入陌生人灵魂的道路。这需要犀利,也需要朴实。

 3 ) 《德州巴黎》:寂寞公路的窥探者

文/故城 哲学开始于仰望苍穹。在辽远的地方它冥冥地守候着,它并不遥不可及,也并不触手可得。在去年的某个夜晚我看到了那部《欲望之翼》,文德斯用天使的双翼宽慰尘世的痛苦,哲学的思辨陡然化作屹立于芸芸众生之上的幻妙与神奇,一副臭皮囊恍若褪去了酸涩与腐朽。后来我看到《德州巴黎》(Paris,Texas),这种感觉又开始回温,我内心的敏感和脆弱一起袭来,人性的缺失感与人生的患得患失接踵而至,都是这般的挥之不去。 诗化了的荒诞 有些人觉得《德州巴黎》看来有些荒诞,它好似超脱了理性世界存在的基础,有一种更精神的内核催生着反叛、逆流与桀骜不驯。桑塔耶那在《美感》中总结荒诞,“它们背叛了自然的可能性,而不是背叛了内在的可能性”,而诗化了的文德斯电影就有一种有悖常理的抽象气息,在人生支离破碎、生命趋向尽头中展现生命的意义,在远离现实的荒诞中复苏爱与生命的动力,在这近乎南辕北辙的归途中阅尽生命的风景。 影片从感情宣泄和主题设置来看,文德斯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将影片从人物内心世界的觉醒拉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再度沉沦,他通过兄弟之情、父子之情以及夫妻之情将本片的三个层次天衣无缝的弥合起来,最后在悲郁和内省的气氛中突出一种尘世的无奈,生活中不可理喻的孤独感以及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隔膜感都是人们难以逃避的现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疏离、逃往、流浪和漂泊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不管过程如何,人类世界好似陷入循环和轮回的怪圈,它的起点是流浪终点也是流浪。 寻找和流浪 影片的第一个层次是用手足之情唤醒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影片伊始,在美国西部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中,秃鹫的残骸腐臭不堪,男主人公特拉夫斯削瘦而渺小的身影几乎要被那荒凉吞噬,他若有所思的眼神以及邋遢的毛发、衣装成为人物内心世界荒凉和虚无的表现。特拉夫斯在这里寻找一个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的地方——德州巴黎,它存在的唯一证据是他手上的一张老照片,据说这是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然而在德州沙漠徘徊流浪了许久后,特拉夫斯的内心已经久久地关闭了,他拒绝与外界的沟通,只沉静在自我的内心世界,起初来到这里的目的已经开始模糊,似乎唯一不变的除了流浪还是流浪。 在第一个层次中,德州巴黎这个影片中从来没有出现的地方其实是对现实的隐喻,它既孕育了父母的爱情也象征男主人公生命的起源之地。在对美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探究过程中人物似乎卷入了“自甘堕落”的漩涡,最后唤醒特拉夫斯一丝人性知觉的是他的亲兄弟沃特。沃特不厌其烦的引导和感化终于唤醒了特拉夫斯沉寂的思绪和回忆。这也宣告主人公与一段没有终点的彷徨就此告别。 温情与复苏 影片的第二个层次从特拉夫斯与自己的儿子亨特再次见面开始,它通过两个人之间从相互排斥到接受彼此的过程,用人性的语言将一个男人与一个孩子的感情娓娓道来。最初,儿子亨特和父亲的关系有很大的冲突,不管是从情感接受还是情感宣泄来看,儿子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父亲充满了恐惧和排斥。最为明显的是两个人对于人生体验的认识存在明显地分歧,父亲想陪儿子步行从学校回家,而儿子却表现出不解和不满。但这一切的乌云都在随后两人回顾一个DV后烟消云散了,这也宣告父亲和儿子在感情上找回了共同的依托。 第二部分是影片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并不急于让父子两人的隔阂迅速溶解,也不急于过早的暴露过于灰色的主题,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将感情一点点凝聚起来,让亲情把特拉夫斯边缘的生活状态带入了正轨,让人性的光辉慢慢渗透出来化作点点温情。当然,我们不能把这部分简单的理解为第三部分的铺垫,因为人物缺失的感情有一部分正是兄弟、爱人不能带来的,父子之情所包含的宽容与心有灵犀是特拉夫斯心灵苏醒的重要标志。 解脱与漂泊 影片的第三个层次是围绕父子两人找寻失去多年的母亲为中心事件的,它将爱情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来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父子两人苦苦的追寻过程中,他们彼此形成的默契也让疲倦的特拉夫斯的心灵得到了些许的解脱,这种解脱也使得他结尾选择继续漂泊埋下了伏笔。如果说第二个层次中特拉夫斯与亨特关系暗示了特拉弗斯获得了自己的生命,那么这个层次显然就是对失去真挚爱情的悲情刻画,所以关于爱情的美好憧憬都变成了畸形的爱情、残无人寰的家庭暴力以及迫于生活的色相买弄等等,象征美好的爱情的“巴黎”在这里完全让位于象征残酷的现实的德州沙漠。 影片结尾,昏暗的路灯下,特拉维斯习惯了那份漂泊,那份不休止的寻寻觅觅与飘忽不定。前方的公路对于他仍然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宫。它迂回往复,不知通往何方,每个拐弯,每个出口都通往一种未知的隐喻。地图太抽象,不能解释它们,只有眼前的荒凉与沉寂才似奏鸣曲般召唤着他。公路向深处开去,仿佛神在冥冥中引导。 在公路上的永恒游走 有些影评人将特拉维斯在荒凉的德州沙漠中执着寻觅一个叫巴黎的地方,映射为文德斯试图将美国式的自由态度同欧洲的理性态度结合的努力。当然这和文德斯自我的经历和实践有些联系,但如果纠缠于这个角度,品味起来未免失掉影片的温情与韵味。其实,公路是本片的主要影像,公路的绵绵不断,永无止境,成为个体生活轨迹的写照,无法述说的痛苦,公路上的永恒游走,所有这些形成了一种对应,直接组成了现代人的情感浮世绘。而这些与文德斯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相通的,与文化疏通和文化共融的关系犹如此岸彼岸。 《德州巴黎》从叙事风格来看,它继承了文德斯在《公路之王》中宁静而近乎抒情的笔调,我们可以看到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语言被文德斯运用的张弛有力,舒缓、内敛和几乎杜绝使用蒙太奇剪辑成为文德斯公路电影的鲜明标记。现代人游走和不断迁徙在文德斯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荒芜冷漠的状态,汽车与公路这两种冰冷的“机器”成了隔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绝缘体,迁徙、迷航与旅行成为不绝于耳的嗡鸣,这便是文德斯的标签。 与文德斯一同游弋于公路上的另一位影像大师安哲洛普洛斯,他的公路片有一种史诗般的隽永,如果说安哲洛普斯基是用公路影像来延续自荷马史诗以来的历史,用胶片来释放沉积于大理石中的灵魂,那么文德斯是用公路影像勾勒一个杳无人烟的人间荒漠,用镜头窥探尘世间的孤独与疏离。 ……公路下的朽木似乎开始梳理一段未了的旅行,它蜷缩着疲惫的颈颅,准备迎接下一站的征途。 05/02/10 1:22 发表于3月10日[广州新娱乐]

 4 ) 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

1984年,一部有关“流浪”和“寻找”的公路电影亮相第37届戛纳电影节。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技惊四座,一举斩获金棕榈大奖——这便是留名影史的不朽经典《德州巴黎》。

作为“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维姆·文德斯早年受到以《逍遥骑士》为代表的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继而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欧洲公路电影的探索:继闻名遐迩的“公路三部曲”(《爱丽丝城市漫游记》、《错误的举动》、《公路之王》)后,维姆·文德斯为广大影迷带来了这部集公路电影之大成的作品。

维姆·文德斯

《德州巴黎》的主演哈利·戴恩·斯坦通和娜塔莎·金斯基在片中饰演情侣,可年龄却相差34岁,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此前金斯基与罗曼·波兰斯基那段惊世骇俗、饱受争议的忘年恋情。悬殊的年龄差距加之片名中德克萨斯州与巴黎的并立,像一个充满悖论的谜语:远隔大洋的美国和欧洲相距万里,缘何交汇?

左:哈利·戴恩·斯坦通 中:娜塔莎·金斯基 右:维姆·文德斯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过“永恒轮回”的思想:“万物走了,万物复来,存在之轮永恒旋转;万物死了,万物复生,存在之年永不停息。”——在哲学意义上,无尽时空的轮转为个体生命的交汇带来可能。或许,人的一生也是一场轮回,起码对《德州巴黎》中的主角Travis来说如此:Travis即Travel(旅行),以漫游始,以漫游终。

“无论我会遭遇什么命运,获得什么体验,其中将不乏漫游和登山:因为说到底,人们只能体验自身。”——尼采

一、漫游

伴随着舒缓、沉静的音乐,影片以一个漫不经心的航拍长镜头开场,迅速为全片的影像和剪辑风格奠定了基调:在一望无际、苍茫清寂的德州沙漠,一个鲜艳的红点儿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在与天地时空的强烈对比下,人是那样的渺小与落寞。

镜头拉近:但见他衣衫褴褛,形如槁木。观众很快注意到那顶醒目的小红帽和破旧的西装与戈壁旷野的格格不入、彰显着他来自文明社会的痕迹。他是谁?他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同时阐明古老的哲学追问和点睛电影主题、凸显人物的神秘身份并激发观众好奇,一共需要几个镜头?将电影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文德斯给出了答案:两个。

很快,我们的主人公Travis不知是因为精疲力竭,还是被某种浓郁的化不开的空虚压垮,一头栽倒在寻找水源的途中。所幸,他被人发现并救起。没有人知道,一个人遭遇了怎样惨烈的变故,才会主动选择在烈日灼人的沙漠中自我流放。可Travis的流浪似乎又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或许就像鲁迅笔下讨水喝的“过客”,为了寻找,也为了逃避——文德斯仅仅依靠开头的5分钟,就牢牢攫取了观众的心。接下来,他将通过主人公重返文明的慢慢归途,依靠大段的沉默和尴尬对话缓缓揭开这个悬念。在迷恋叙述性诡计、强调共情代入感和快节奏叙事的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旨在突出人与人疏离与隔阂的《德州巴黎》相应地采取了冷眼旁观的叙事策略。一部渐入佳境的“文艺闷片”,相当考验观众的耐心和审美趣味。

久未谋面的弟弟Walt闻讯赶来,小心翼翼地与眼前这个失魂落魄的身影面面相觑:四目相接的闪躲踟蹰后,若有所思的Travis终于钻进弟弟的车内。美国西部广袤无垠的沙漠公路给了久别重逢的兄弟捡拾过往回忆一个契机,然而,面对Walt满腹狐疑的询问,凭空消失了四年的Travis仿佛泥塑一般,一言不发。四年与世隔绝的生活,早让他对一切外来的刺激无动于衷:瀚海阑干百丈冰,Travis的内心世界被冰封太久,找不到一点儿与外界相通的出口。此时此刻,那些满含关切的话语相较以往从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显得唐突而怪异,当漂泊到日渐模糊的自我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截停,撕裂的鸿沟让一切都显得无所是从、无从谈起。而这种欲语还休的隔膜,即便从匠心独运的画面构图也可见一斑:如横亘在Travis和Walt之间厚厚的蓝色车框。

海德格尔说:我们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对此,史铁生补充道:非但如此,而且是被一个个分开着抛来的。自打人被剪断脐带、离开母体的那一刻,每个人就只是每个人而已,每个人的人生都相对独立,孤独是宿命。就像杨绛百年之际的感悟:“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德州巴黎》体现的思想倾向与当时方兴未艾、风靡世界的存在主义思潮不无关系: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旅途,人在无意义的世界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可话虽如此,毕竟没有一个灵魂生来就属于旷野,也没有一颗心会完全被荒芜吞噬。不可理喻的现实和不能逾越的人墙浇筑而成的坚冰自有它的隐蔽缺口——撬动它的只是一张小小的相片。终于,一直沉默的Travis开口了:

“巴黎,德克萨斯的巴黎”。

《德州巴黎》承袭了文德斯一以贯之、宁静致远的哲学思考:无所不在的长镜头和空镜头取代了频繁的剪辑和倒叙、闪回、多线等叙事手法,将大自然的荒芜和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悉数放大。那份隐而不发的情绪张力,像极了沧桑老人的娓娓道来,你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刻,他会告诉你些什么。又是仅凭男主人公全片的第一句话,文德斯再次在观众心中强化了这一难以释怀的疑团:“德克萨斯的巴黎”究竟指什么?

二、语言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德克萨斯的巴黎”?

一个或许存在、或许不在的乌有之乡,可手中分明攥着那张泛黄的旧照片作证。Travis说:那位于德州的沙漠腹地,孕育了父母的爱情结晶——是他开始的地方。直到此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Travis一直努力寻找的并不是什么终点,而是一切最初的模样。德克萨斯的巴黎象征着对爱情的缅怀、自我的探究。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存在找一个理由,以证明不是尘世的弃儿。就像存在主义思潮的核心:世界虽无意义,但“存在先于本质”,人既已存在,就势必采取行动,为无意义的生命赋予意义。在这远离现实的蛮荒之地、长路漫漫的寂寞归途,爱与生命伴随着支离破碎的语言和遗忘在风中的记忆慢慢醒觉、复苏。此时,隔离二人的车框已不复存在。

长途跋涉过后,Travis和Walt一起回到了洛杉矶的家中。原来,Travis有一个8岁大的儿子Hunter,因为当初的不辞而别,四年来Hunter一直由弟弟Walt和弟妹Ann抚养。起初,面对这个初来乍到、暌违了四年之久的陌生面孔,幼小的Hunter显得茫然无措,他苦苦搜寻着关于父亲的记忆,与眼前这个落魄的男人拼凑出点点交集。如履薄冰、不相适应的尴尬与试探过后,最终让父子感情迅速升温、冰释前嫌的是一卷录影带。里面记录着Travis与Hunter以及妻子Jane曾经的生活:4年前的三口之家是那样的幸福,Travis和Jane在镜头中亲昵地耳语、在海滩上肆意地徜徉。那时的他们何曾想到:曾经的海誓山盟转眼间就化作虚无,艳羡旁人的家庭朝夕间便分崩离析。幻灯片上的Jane美艳的不可方物,但早已不知所终的她更像一个不曾存在的幻影,那是羞赧与人的秘密、无法言说的伤痛。

这一简单的“片中片”段落显现出文德斯高超的剧作处理能力:无需刻意斧凿的倒叙或插叙,一部家庭录像即交代了故事时间线上的真正开端,即便观众依旧不明就里,也能明白影片开始Travis的“漫游”只是结果。另一方面,录像带中生动鲜活的红、黄色块与现实生活中徒剩回忆的忧郁之“蓝”、纠葛之“绿”形成鲜明对比。

原来,时间不一定治愈得了内心的伤口;遁世无法逃避过往的一切。当爱再一次被唤醒,人可以选择面对自己。像是蓄谋已久,又像是临时起意,Travis带着Hunter再次上路:从头顶一抹鲜红的鸭舌帽到两人不约而同的红上衣,Travis的第二次公路之旅终于不再形单影只,父子同心、他们的共同目标是Jane。

几经辗转,他们打听到Jane每个月5号给儿子存钱的银行地址,直等到Jane出现并驱车一路跟踪,最后发现她在一家从事角色扮演的色情酒吧工作。

酒吧外这一过场镜头很容易为人忽视但却相当重要。就像先前提到的那样,文德斯对颜色的把握,尤其是各色滤光镜的使用早已炉火纯青:红意味着甜蜜、温馨的过去,而蓝是落寞,凄凉的现实。红色的Travis走向蓝色大房子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其次,墙壁上的自由女神像和城市群落无疑代表着美国文化,这里隐微又巧妙地体现出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工业对欧洲文化的碾压与吞噬——坚持寻找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从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文德斯的“夫子自道”:透露出文德斯誓做欧陆文化守望者与捍卫者的心态,透露出他对无孔不入的美式文化的失望和疲态。而自由女神像的设计本出自法国雕塑家,是法国人送给美国人的礼物——所以“德州”(美国)与“巴黎”(法国)并不是那么的风马牛不相及。

Travis尾随Jane的脚步进入酒吧,缓缓靠向那一袭红衣、如真似幻的曼妙背影,四年后的Jane依旧惊艳,但当酒吧招待上前招呼,引得Jane回头四顾之际,Travis像一只受惊的刺猬,再一次落荒而逃。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兜兜转转之后,绕不过的原来是她——虚无缥缈的“德州巴黎”由始至终并没有在银幕画面中真正闪现过,但这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面庞,却深深烙在了每个观众的心里。除了《苔丝》以外,这大概是娜塔莎·金斯基留给世人最出名的银幕形象。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掩照下,那一份苍白氤氲、夺人心魄的美丽呼之欲出,与整个环境极不协调。而那无解的幽幽谜团,也即将在这似虚非实的如梦幻境中层层铺开。

文德斯试图向观众证明:爱情之于每个人的不可替代性。不论是兄弟情深还是父子天伦,总有一部分缺失的情感是不能弥补、不能挽回的,Travis的生活看似正逐步迈向正轨,但他内心深处,还差最后一步的解脱,可是,解脱之后呢?

三、解脱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叔本华

如果说父子团聚意味着暗藏希望的未来期许,那夫妻相认就是对爱情稍纵即逝的悲情祭奠。这间从事色情表演的酒吧有着一座座小小的隔间,里面安装着一面单面镜,客人可以看到女孩,但女孩看不到客人,借由一部电话,客人可以和女孩说任何话,女孩则按要求满足客人的幻想。当Travis痛定思痛、鼓起勇气第二次到酒吧会见妻子时,并未直接坦承自己的身份,而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是Travis一心追寻“德州巴黎”的起点,是他流浪四年、三缄其口的谜团,如果说先前积蓄的情绪铺垫像隐忍不发的暗涌,那么此刻终于毫不遮掩地喷薄而出,成就了影史上长达十分钟的经典对白:

Travis:我曾经认识这样两个人。他们互相爱着对方。那女孩很年轻,也就十七八岁。而男子要大很多。他是那种随性狂野的人,而她则很漂亮。他们俩人在一起做了许多荒唐事,她喜欢那样,即便像去杂货店这样的小事也会充满乐趣。他们总为那些傻事大笑,他喜欢令她欢笑。他们什么都不关心,因为他俩只想彼此厮守,形影不离。他爱她胜过一切,无法忍受白天工作期间与她分离……于是他辞了职,只为在家陪她。不久,他不得不去找另外一份工作,因为钱花光了。可后来他又辞了职。没过多久,那女孩开始担忧了……

Jane:为什么担忧?

Travis:我想是钱吧。钱不够用了,不知如何应对下一笔支出。

Jane:我了解那种感觉。

Travis:于是他觉得内心不安,心理上备受折磨。

Jane:什么意思?

Travis:他知道必须靠工作养活他,但仍然无法忍受与她的分离。

Jane:这个我懂。

Travis:最后他还是离开她去工作了。但变得疯狂而多疑。

Jane:比如说?

Travis:他开始胡思乱想,想象她勾引其他男人。他放下工作回家,冲她大喊大叫……而后,他开始酗酒。很晚回家只为试探她,看她是否会嫉妒。他希望她嫉妒,可她并没有。这更令他发疯。因为他认为如果她不嫉妒的话,就意味着她并不真的关心他,嫉妒是爱的标志……一天晚上,她告诉他她怀孕了,而他却根本没察觉到。于是,突然间一切又改变了,他不再酗酒还找了份工作。他不怀疑她是爱他的,因为她怀了他的孩子。他要竭尽所能为她建立一个家。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天起,她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烦躁,每件事都令她发疯。他努力地迁就她,给她买喜欢的东西,每周带她外出用餐,但好像什么都不能令她满足。他花了两年时间努力使他们恢复到最初的样子,但最后发现一切只是徒劳,于是他又开始酗酒,这次真的无可救药了。一天夜里,他喝到很晚才回家,她既不担心也不嫉妒,只是愤怒。她指责他让她生孩子是为了拴住她的自由,她告诉他她梦想要逃离。她梦见自己夜晚沿着高速公路奔跑,穿过田野,越过河床,一直跑。可每当她以为自己已经逃掉时,他就会出现,用各种方式拦住她,不停的出现、不停地阻拦。当她告诉他这些梦时,他相信是真的,他要阻止她,否则她真的会永远离开。一天夜里,他发现她正逃向公路,便将她抓回房子,用皮带把她绑在炉子上,他躺在床上听见她不停地哭喊,还有孩子的尖叫,奇怪的是他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想睡觉。头一次,他希望远远地离开这儿,消失在没人认识的茫茫旷野。没有语言和街道,他梦想着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地方。可当他醒来时,已置身火海,火苗点燃了他的被单。他冲过火焰奔向他深爱的两个人……但他们已经不见了。他冲到外面,滚倒在泥地上,然后跑开了,再没有看一眼那团火,只顾跑,直跑到日出时分,再也跑不动了。日落以后,他又开始跑。就这样一直跑了五天,直到完全没了人的模样……

四、漫游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镜子里面,Jane早已泣不成声;镜子外面,徒剩Travis喃喃自语。十指相扣,隔着厚重的玻璃;面容交错,心有灵犀却又物是人非。

这是足以载入影史的创意一幕。三年后的香港电影《最后胜利》亦有相似的场景向影片致敬,但无论布光还是摄影,皆不可同日而语。首先,Jane和Travis的衣着都完成了从“红”到“黑”的转变,这意味着独属于二人的共同回忆再次打开并迈向终结,悲伤的过往再度开启并彻底埋葬。厚厚的玻璃镜是这场戏的关键道具:它分割了互不相见的二人,但又让观众同时看到二人,最绝的是它让Travis的影像浮现在玻璃上,与Jane的面容合二为一。我们见到了太多诉诸语言和躯体、力图展现情侣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若即若离关系的桥段,但几乎没有人能达到文德斯全凭电影技巧和镜头设计、润物细无声的影像表达功力。

一镜之隔,是那样的触手可得而又遥不可及。咫尺天涯,是痛彻心扉、蚀骨销魂后的领悟和谅解。就像Jane对Travis坦承:当我只是想象你的时候,事情变得容易多了。在这里,文德斯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思考:炽热的爱情,建立于想象之上——因其发源于某种程度上的彼此误解。与通行观念相反,误解才能产生共鸣,共鸣则激发进一步理解的意愿,而执迷于理解,尤其是过度解读对方的一方,却会率先滑向更深的误解,由沉湎于理解制造出的一个个空洞,恰恰加剧了内心的裂痕。或许文德斯认为:爱情不一定非要悲剧收场,但一定是某种难以自圆其说的谬误。

镜中人似梦中人,或许只有做梦的时候,人才可以卸下层层伪装,倚靠声音打开心扉。这一场戏,文德斯放弃了雕琢时光的蒙太奇,因为时间本影响不了两颗始终纠缠在一起的心。不顾冗长、沉闷之虞,文德斯兀自将镜头一动不动地定格在两位演员的脸上。不慌不忙的凝视,漫漫溢出许久未见的深情,随着叙述高潮的出现,电影的主题音乐骤然响起。原来,在真挚的感情面前,包括语言在内,一切是那么地无力。

“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迫,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曾说过:爱,可以燃烧,或者存在,但不会两者并存。熊熊燃烧的爱妒之火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自然也能将爱情本身吞噬的无影无踪。这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早有体现。就像他爱她,爱到形影不离、朝夕与共,于是嫉妒就像荒原中的野草一样任意滋长,猜忌、扭曲、暴力......接踵而至;就像她爱他,爱到义无反顾、奋不顾身,于是对自由的渴望就随时间强烈地蔓延,一切因爱之名的禁锢只是沉重的枷锁。可就像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18世纪法国革命家们何曾想过:真正的自由与真正的平等是对反义词一样——爱情固然不是占有,但“爱情”与“自由”就能并行不悖吗?

情深而不知所起,无妄而终往往是尘世无处可逃的宿命。在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被抛入此生的人们矛盾而又困惑,就像置身于四通八达的公路,动辄陷入循环和迷失的怪圈:譬如Travis在大桥上偶遇到的歇斯底里的“疯子”,他对着滚滚车流大声咆哮:

“你们会在毫无防范的时候被收拾了。绝对是这样,我以我母亲的名义向你们保证!今天,在这里,也是上帝的绿色星球上,每个人,只要不是生在下水道里,都应该知道并彻底理解!他们会在你们的睡梦中侵袭,他们会在热水浴中把你们抓走,他们会从漂亮的跑车里把你们拽出去!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山谷地带,我的声音从这扩散出去,直到该诅咒的莫哈维沙漠,再往远,最后到达亚利桑那: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被称作安全区!根本没什么安全区!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都会被发配,并且永世不得翻身!这是没有终点的流放。别看我形象猥琐,但请相信,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没疯!别说我没警告过你们!我警告过你们所有人!”

借由“疯子”之口,文德斯一语道破荒诞世界的本来面目并表达了对置身其中清醒而无助的“局外人”的深切关怀,致力于捕捉和描绘人性幽微、人际疏离的文德斯,在此展现了他关于人类孤独本性的终极探索。《德州巴黎》就像一首关于孤独与幻想的抒情长诗,诚如海德格尔言:人应当诗意的生活,但在本质虚无的世界,人难免不被无所不在的虚无感包裹。Travis和Jane,彼此相见却不再走近,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曾几何时如胶似漆的二人互为双方存在的理由,“德州巴黎”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共同的归宿,如今,理由已不复存在,归宿已不被认同。没什么能作为纽带再将他们联系起来,即使是Hunter。

影片最后,Travis透过窗户看到了Jane与Hunter的相认,这是影片最温馨的桥段,起码我们看到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在情感上找回了共同的依托。

但他们终究要各奔东西,Travis选择继续漂泊:即便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也要找到那把破解“德州巴黎”迷宫的人心之匙。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落日余晖在蓝色路灯的掩映下渐渐隐没,黑夜即将到来,与影片开场蓝天黄土的浩瀚沙漠形成奇妙互文,当Travis的汽车渐行渐远之际,人们情不自禁地要问:为什么必须上路?为什么非要流浪?那些为世不容的“局外人”,到底在想什么?

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

 5 ) FIFF17丨DAY6《德州巴黎》:可我既不属于德州,也不属于巴黎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德州巴黎》,下面请看前线走上漫漫长路的独客们身处一片苍茫的评价了!

黄盛浛Lolita:

Wim Wenders所有作品里最不爱的一部。

一一:

爱与疏离,逃离于寻找。生活在边缘反而生活在中心。

Catcatcatyang:

感觉半天都走不到终点,也走不到男主的内心,但是朴实又感动。

fire_storm:

文德斯镜头下的德州美得令人窒息。依然是公路片不变的主题,但那一抹金斯基让这一段旅程别样的惹眼。

旺仔小狗:

美的东西的确就是美的。就像桃毛衣金头发的女主角,就像维德斯的音品,以及他掌舵自己电影的私行节奏。

我们敏熙:

欧洲式配乐与摄影带来与同时期美国电影截然不同的视听感受。但这个内里美国式故事的核心,不太戳中我。

春夏:

寂寞,孤独,美好的元素伴随着配乐,构图,摄影的镜头将情绪不断延伸。一路寻找存在的理由、直到与自己和解。

Spy Liu:

娜塔莎·金斯基实在太美了,而且演得也特别好。故事前半段和后半段割裂性太大,虽然这是导演作品的一贯特点;另外这种套个“孤独”主题的狗屁畸形的爱情故事恕我无法共情。

松野空松:

德州和巴黎本身就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地方,注定天各一方,但是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孩子自然是德州与巴黎的交汇点,因此,最后一段深情的告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致命点是电影有个相当漂亮的前半部分,使得告白会毁灭这种不可知性和神秘性,当珍妮认出崔佛斯的那一刻,一切都泄气了。

Pincent:

剧本太精彩,把一个爱与孤独、纯情悲伤、往事如烟、天涯海角、泪流满面的故事讲得纯熟克制,摄影与配乐非常优秀,德州加州气质抓得很棒。人类情感本质的不安全感,孤独的永恒,迷失后必将寻求修复。在我看来Travis就是现代人遗失的那种老派真实,向前跑到不能跑得更远,还是要诚恳地面对残缺的过去。

苍山古井空对月:

前一个多小时的观看状态有点游离,一方面修复版画面很美,另一方面则觉得故事情节的文艺清新范不是我的菜,直到娜塔莎·金斯基出现才开始吸引住我的注意力。从崔佛斯隔着电话与妻子相见,到结尾母子相见并以崔佛斯独自离开结尾,后面这一个小时让我惊觉时间过了那么快,而前面只让我觉得怎么时间过得那么慢,给娜塔莎打上四星。

迷幻松饼:

影片一小时四十分钟每一分钟的镜头都太美了,他们第二次隔着玻璃见面的时候映像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直接落泪。女主打着色情擦边球的工作和神父却有着不言而喻的相似之处。整部电影用了大篇幅来描绘男主,男主弟弟一家和儿子的关系但后半段却完全摒弃,着实处理得生硬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女主实在是太美了,我也想去忏悔小隔间跟她话疗)

Donnie:

几年前在上影节大银幕上看的,记得那是一个非常享受的旅程,数次沉醉在音乐与画面之间。

波兰斯基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讲述爱情的复杂变化,文德斯用一段独白就说完了。他把两个小时花在救赎之旅上。纠葛的爱恋走向深刻的创伤,失败的火焰让他失去记忆,浸润在天地之间多年才最终做到那段历史性的独白,才能够平静地对她讲述过去的感受。我甚至能够想象他从前是多么强硬、死要面子又不善表达情感的人。

子夜无人:

一匹脱缰的离群之马,一种身患的离魂之症,很妙的是前半部分男主角被动离开沙漠,只是开着车穿过公路、穿过夜色的平平无奇的时刻却有种如梦似幻的质地,而当他真的回归到文明都市、家庭秩序的怀抱之后,一切都索然无味地沉寂了下去。人生的旅程里唯有无所目的、去向也未知的段落才是最美丽的,无论是后来他要再去面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带着孩子再去重逢曾经失散的妻子,那都已经不再是他所憧憬的,自我流放才是天堂。

欧.尹:

文德斯充分感性之作,本是简单的故事与普适的情感,却被导演运用精准的视听语言从多个层次加以细腻刻画,观影人随着崔弗斯放逐、寻觅、流浪,最终在单向镜异侧与女主共同追忆了过往,留给观众的是金斯基惊艳回眸与开创性的人面叠画,留给人物的却是深痛却仍克制的情感决堤。如果说柏林苍穹下缘其晦涩令人昏昏欲睡实属平常,那么德州巴黎这样一部公路电影仍如此缓慢、略显沉闷,让我不禁怀疑这种慢与闷是文德斯追寻的一种风格。

盆满钵满赵+:

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悬念和悲凉感一直铺着,也一直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可怕事件,经过travis的口一诉说,是那么平淡却觉得更加悲凉。 诉说的故事太残酷了,曾经的爱是真的,到现在还是真的,眼泪是真的,那些改变与痛苦的回忆也是真的。逃不掉也没办法放过自己,幸福的时光不配拥有,能接受的也只剩名为孤独的归途了吧。 忘记了巴黎在德克萨斯,也忘记了是为了证明彼此相爱才有了那些试探、争吵与改变。 类似于西部片的配乐让我觉得最后开车离去的travis像一个永远不会下马的西部老牛仔,只有沙漠才是归途。

DAY6的主竞赛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安全舒适的距离

在豆瓣首页上看到电影《德州巴黎》评论,里面说,有些人就是没办法和别人产生联系,如果你是有些人你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我完全被这句话打动,觉得这就是我长久以来想寻找用来形容我的生活状态的一个词。在土豆上找到完整的豆单。在前五分钟里只有两个人物,一个神经质的完全沉默的男人和一个自以为是的糟老头子,碰巧都是很让我反胃的类型。五分钟后我决定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准备关浏览器窗口,动作慢了一步,影片出现第三个人物,也许这片子没有这么闷。两个小时后,我看完了,心里很满足,意犹未尽去豆瓣上找最开始那篇评论。我找到了,发现完全不懂,就像我完全没看懂这部电影一样,但是很过瘾。
 
据说这是一部公路电影,1984年上映,比我的年纪还大,真是一部老电影了。豆瓣上有1468个人力荐(五星),1043个人推荐(四星),290人觉得还行(三星),27人觉得较差,2人觉得很差。虽然豆瓣上有很多小资青年,并不百分百可靠,可是这种评级的趋势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倾向于认为在评价足够多的情况下,得票最多的等级就是该条目实际的等级,至少很接近了。
 
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喜欢这部电影,终于想出一个比较接近真相的结论:我喜欢里面隐含的主动的人生态度和人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每个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听从自己的内心。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然后出发,在路上。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有联系,但不至于成为负担,在一个安全舒适的范围内彼此发生联系,但超过此范围我们毫不相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理由。我喜欢《德州巴黎》的音乐,每一次出发或在路上的时候响起的音乐。5个主要演员都很符合我的审美习惯,虽然男一最开始未免太神经质,但瘦削得有些性感。还有公路,我也很喜欢。公路和音乐一起让我想起了《中央车站》和《蓝莓之夜》。我突然觉得,其实王家卫那点小资情调未免太小气了。
 
好像不涉及太多剧情的影评水准要略高一些,姑且作一次尝试。

 7 ) Paris, Texas.

记得中文的翻译应该是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关于电影名中的这个地方,正如加拿大也有个伦敦一样,是殖民时期的印记罢了,并没有指示浪漫之都巴黎,也没有讲述从德克萨斯飞往法国的航线。不过是这么一个小得让人嘲笑的美国南部的一撮黄土地而已。如果要深入解读它,自然可以列出一二三四条关于美国文化关于追溯历史关于移民心态等等等等,但寻求准学术解释肯定不是电影的全部,否则岂不成为了学术界的宣传喉舌。)
 
早年迷恋<看电影>杂志的时候大概是不计其数地听过这个片名了,像其它和地名有关的电影一样——比如《我一个人的爱荷华》又比如《爱在明尼苏达》——都是遥远而陌生美国风情咄咄逼人又会过目即忘的名字。只是现在一提起,又统统都被想起来了。
 
文德斯(Wim Wenders)。
乍看到Paris, Texas这名头的时候,联想觉得文德斯很陌生。仔细一想,原来我这SPACE的名称也正是借用了他一部同名电影的头衔罢了。当年刚来英国,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一种不吐不快,又找不到渠道吐的感觉。于是疯狂上网,正如今晚一样,寻求解释。总算在朋友的社区里得以看到对文德斯的讨论,说到这电影名的翻译《这么近,那么远》(又或者是比较古风的咫尺天涯),竟然就觉得合了我的意。那时候经历的林林总总的新鲜人,何尝不个个给我的都是这种明明就在眼前明明就似乎可以沟通却又好象永远都再也深入不下去的感觉呢。叫绝之余,far away, so close这名字挂在MSN上好久,后来写BLOG,也就顺便沿用了,实在是和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Far away, so close这个概念,倒是在德州巴黎里被具象化了。五年不见的爱人,已经是近在咫尺,中间却搁着一块透明又坚固的玻璃;即使都能互相辨认或多或少产生变化的脸,在回忆和情感沉淀的重压之下,却只有转过头去不看对方的脸才能够继续言语。

几个小时前我第一次上电脑想写这电影,最后放下的只有几排字,大概是说,我已经不相信这种能让人抉择得如此痛苦的情绪波动了。但电影实在是太好,我是否相信已经是最次要的事情。这不,凌晨六点我还在缴尽脑汁想写点什么。电影中经历的那细微的触动,看来是还没消散过去呢。
 
文德斯的电影总是这样。看完德州巴黎后才发现原来以前我是看过百万美圆酒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的。具体情节真的不记得了。那是我无节制到学校影象资料室看录象逃避生活的日子。总是看完两三张又到了下午三点,便沿着气味并不清新的护城河走走,顺顺眼,然后回食堂吃饭,一天也就那样的过去。直到有一天读到一首诗醒悟了过来,才渐渐少去,具体诗的内容也不记得了。总之那个时候,觉得生活越文艺便越滋润,倒也多少隐藏了现在这愤世忌俗的脸。不过有的我还是记得的。看完电影后的感觉往往很微妙,有的时候看的惊天撼地眼泪要掉两三筐不过10分钟就忘记,有的是只在某处被扎了一下偶尔挤个两滴眼泪出来,却也还能心旌荡漾个好几天。除此之外还有非感觉型电影以及烂片之流,在此先不谈。百万美圆酒店便是心旌荡漾好几天的那种感觉型电影,我想德州巴黎也是。
 
当然,百万和德州彼此是很不一样的作品。德州巴黎还是直线叙事型电影。如果我没记错,到了百万,直线叙事的框架好象也不在了。似乎整个情节都在随着图象走。不过德州巴黎的重点,我觉得,始终都没放在直线叙事这条线上,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其图象语言。德州风景的广漠,还有对话之间的空白(这慢节奏不知道是不是拜其对小津之景仰所赐),近真实的节奏以及现实所不能捕捉的美景所带来的效应并不是一篇自我救黩又再放任的自省情节剧本可以凭己力所达的。作为艺术家的电影导演,此时正是言说生活中不可言说,表现生活中不可表现,又想象生活中不可想象呀。相比下来,纯叙事型导演的失败之处便在于往往斥巨资拍出来的电影所能达到的效果,还不如简单几页纸上所记。
 
 
说到电影,总是有点失语。第一我真的不会什么专业评论词语,所以好多都是临时自编自造,造久了,思维过于自给自足反而就混乱了起来。第二是我觉得好电影缜密无缝,不管是正面或反面的评论或推介都无处下手。因为它并不企图跟你说可以简化成条目的大道理——大道理是政治阴谋家说的。它只是通过语音与图象的任意结合,冲击你。让你看到,别人眼中的世界。精彩,绝望,深刻,无聊。但只要真诚到位,角度刁钻,就会带你到了那个世界,让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原来真有他人的存在。
 
今天在LSE学生电影社放映厅里(就是我们平时上课的那个E171),只有寥寥几个人去看(想必电影实在太老),中间有人离场,散后也听人说'不就这么简单一个故事,怎么要拖那么久才讲清楚',想上去补两句美言,又还在观后的情绪中没力气说话并且不知道怎么去说 .之前看到有两个同SEMINAR的同学也在场,却实在没任何交道,尴尬得连点头微笑也不是,权当是咫尺天涯吧。仅这五指可以数过来的几个他人,也可以是如此的多样。
 
---------------
看来是有点瞎说八道了

http://pengzou.spaces.live.com/blog/cns!C49026D8EE4E7AE2!322.entry

 8 ) 德州巴黎、取火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坐在这里已经有一会儿了,耳机里放着《暴雨将至》的原声,低沉而克制的大提琴,弦
乐,哀婉而忧伤,像此刻我脑中那些隐隐浮现反复纠缠的混乱思绪。德州巴黎、取火和生
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部电影,一个诗人以及一部小说之间的隐秘联系……我想我已经有
些晕了,沉湎于文字和影像的人注定要为他的敏感和偏执付出代价,"这是没有终点的流放
!",想起了电影中那个清醒得近乎疯狂的男人在桥上的大声呐喊。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
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
像演员进入初排。既不愿在琐碎的生活表象中甘心陷落,又没有勇气干脆利落地对准自己
的脑袋来上一枪,于是只能在无穷无尽的自我折磨和莫名瘙痒中不停地搔,直到把自己给
搔死。还好,我们还可以把这命名为一种美感,恩,这是一种美感,治疗着我们的忧郁,
给予我们继续生活的新的意志。生命不但低贱,而且生生不息。米兰·昆德拉说:"悲凉是
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海子说,"生存无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现",书写
文字时,再次感到假象的魅惑,时间会证明我的徒劳无功或者矫饰虚伪,而快感和假象总
是并存的,至少此刻,我仿佛依稀触摸到了特里莎那些永远无法言喻的某种轻盈--"她的灵
魂浮现于她的身体表面,如那些塞在底舱的水手终于冲了出来,散布在甲板上,向着长天
挥臂欢呼。"
那么,这是一捧火,还是德州·巴黎?

"我的脚在穆尔盖特,而我的心
  在我的脚下"
                        --T.S Eliot

在直升飞机上拍摄的美国西部旷野荒郊;巨大突兀的山岩沙砾中,走来一个褴褛邋遢的男
人。这是一个疲惫已极、口干舌燥、面孔枯裂的流浪汉,他在烈日灼烤下蹒跚而又坚定地
前行不止。他提了一只装水的塑料桶,桶里已经空空如也……在时间的荒原上,一个流浪
汉在龃龉而行,苍劲孤寂的吉他声响起,烈日灼人,一只鹰在头顶,无声地飞过。Travis
,travel,两个相似的单词中包含了些什么隐秘的讯息,没有人知道,你为什么离开,你
已经走了多久,你在寻找些什么?"水退了。平静地退了。世界像灭了火种的陶碗, 温冷而
稳固。这时如果人们围成一团,他们将会缺少一个明显的中心。人缺少了定义自己的东西,
金雀花和豺狼则缺少制约。人们在一串洞穴中爬行,只有你能使他们站立……"那么,trav
is,你是在德州的荒凉旷野上寻找那个孕育了你生命的巴黎,还是那捧点燃人们双眼的跳
跃的火?你的生命始于德州巴黎,travis,那块从一开始就注定被放逐的土地。你一路走
来,风餐露宿,沉默不语,你从那个叫做母亲的女人的温暖怀抱中出走,义无反顾地投身
荒凉,没有人停下来注视你孤独的脚步,你的耳朵里只有风声,你只是想走、走,不停地
走,从生命的原点出发历经艰难险阻再回到那个原点,可是你没法停留,直到你遇上了另
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活了这些日子,外面的水仍是寒冷的,他正看见太阳如一滩鲜血在燃烧。 他有了一个愿望
。于是他回到她身边,举止富于醉意,像一棵松树在风中庄严地摇摆。"
是的,这一切也关于一场深刻的爱情。
Jane,你像所有果实一样饱满而甜蜜,那个男人找到你时,仿佛被那道幸福的闪电猛然劈中
,言辞汹涌的失语,快乐得近乎悲伤。这浪潮来得过于汹涌,以至于你们都有些茫然无措
,放弃挣扎举起双手,用不断地逃离和相互折磨来掩饰自己的慌张。"我爱她,我爱她爱得
……超过我自己的想象",travis艰难地说出的话语,令那个被大火灼伤的女人瞬间滑下泪
来,在那一刻,她原谅了他。爱仍存在,但你仍将上路,travis,德州永远没有巴黎……

"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粗暴地残害过自己。他用血糊住眼睛,当了三年的瞎子。那个东西像
灾难的日子一样钉在他的肉体上。他骚动暴躁。他不能随遇而安。在一阵漫长而婉转的歌
子中,在空地上舞蹈时,他把她带到那柄刀前,用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割开一个口子,把血涂
在她的胸前。一言不发。 他上路了。"

他用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割开一个口子,鲜血流出来,成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像所有的
果实一样饱满而甜蜜。把血涂在她的胸前,一言不发,他上路了。行走,行走,travis,
那座大桥上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发出呐喊:"你们肯定会在毫无防范的时候被收拾了。绝对会
是这样,我以我母亲的人头向你们保证!今天,在这里,站在我母亲的脑袋上,也是上帝
的绿色地球上,每个人,只要不是生在他妈的下水道里,都应该知道并彻底理解!他们会
在你们的睡梦中侵袭,他们会在热水浴中把你们抓走,他们会从漂亮的跑车里把你们拽出
去! 没有地方,绝对没有地方,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山谷地带,我是说我的声音从这里扩
散出去,直到该诅咒的莫哈维沙漠,再往远,越过barstows,遍及山谷里每个角落,最后
到达利亚桑那。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被称作安全区!根本没有什么安全区!我可以向你们保
证,安全区都会消失,被彻底铲除,你们都会被发配,并且永世不得翻身!这是没有终点
的流放,如果你还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话,我这儿还有思考留给你们。别看我形象猥琐,
但请相信,我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我没疯!别说我没警告过你们!我警告过你们!我警告
过你们所有人!"他不是一个疯子,travis,你知道,你和他一样清醒,你不说话,只沉默
,低头一步一步穿过大桥,他在大声呐喊,声嘶力竭近乎疯狂……
而故乡的女人怀抱鲜红的血,日复一日,终于忘记了疼痛。

"他提着头颅就像提着灯。上路。这是第一盏灯;血迹未干的灯,滑头的灯,尚未报答爱情
的灯。平原上的人们那夜没有睡着。看见了他,提着头颅,又像提灯前来。里面有一点火
种。无头的人,提火,提灯,在条条河之上, 向他们走来。"
德州·巴黎,那是一捧火,他提着自己的头颅,里面盛放着完整的火焰,神的孩子全跳舞
!人出生了,被上帝撵进人世,而人在饱尝凡世之苦后总想着重返伊甸园。然而,travis
,从蛮荒之地到达灯火通明,你的火焰仍然在头颅中跳动,灼伤上帝也灼伤自己。伤痛至
深的灵魂不能自救,但你割破了自己的胳膊,鲜血流出来,成了一个孩子。在他找回母亲
温暖的怀抱时,你又将上路,寻找德克萨斯州的巴黎。Paris.texas,德州永远没有巴黎…

Jane停止了哭泣,她将孩子揽入怀中,像那条爱你的孤单的蛇
她将孩子揽入怀中,把血涂在自己胸前,在温暖的疼痛中度过一生。

"我的珍贵的妻子俯伏于地,接受了火种与爱情。"

引文:
《荒原》T.S.Eliot
《取火》海子

2004-7-18

 短评

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跳脱自己的价值成见来欣赏这个完全的彻底的男性视角呈现的电影,甚至看得很愤怒。Jane只是一个回忆里的录影带里的双面镜子里的被审视的对象,甚至讽刺的是,还有一句台词“I am a good listener”. Jane 没有机会去讲述her side of story,观众也只能和Jane一样被迫倾听男方的叙述,将这个并不美好的却极其现实的故事套上一层文艺的滤镜。但拍摄,镜头语言和音乐都很好。

9分钟前
  • 🤔
  • 较差

知道是好片儿 但我看的实在不专心 能改下我这个臭毛病么!

14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能够呼吸的,就不能放在身边。

19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他故弄玄虚的到底想讲什么,我开始还以为那块巴黎的地儿有什么好大不了的故事,结果就是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不好女的把房子烧了,这有必要导致不说话失忆么。中间他还讲那么多他爸妈的事情,没头没尾的。小孩跟两个家庭的关系也是没头没尾的。

24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这男的究竟在想什么

28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爱如火宅,必须逃离。两个个体有注定的相吸与相克,只有孤独才最安全。一切都只是mean to be。说真的,更感动于影片前四分之三,一直压着讲、收着讲,好故事的预感和悬念弥漫在全篇每个画面、每处细节、每一记寥落的吉他音里,情绪酝酿得太满。最后高潮部分对话却太啰嗦,讲得太尽、太白,气息全断了。

3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这个男的究竟在想什么?开始爱,怀疑爱,然后去证明爱,可爱也许就是一件无法证明的感情。有的人开始等,有的人开始逃。不是不懂得珍惜,知道要珍惜,可其实:在爱的复杂情感里,我们不能够、不懂得、也没有能力去珍惜。

34分钟前
  • 何碰碰
  • 力荐

一段漫长的公路旅行,画面和音乐真美,故事有点儿压抑,其实仔细看来还算甜美,父子情,兄弟情,失落的爱情,只是被演绎得太神秘古怪了,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没有神经承受这样的压抑,封闭空间,难言的隐情,不能预料的未来。。。男主角的固执憨呆有时让人觉得颇可爱,更多时候却让人恨他冷漠,这是一部不适合焦虑的成年人观看的电影。

35分钟前
  • dotann
  • 推荐

流浪不该只是做给人看,挂在嘴边表示孤独。纵使空旷的原野多么美,天空燃烧得血红,他们隔着玻璃相对倾诉,身在两个世界的隔绝依然是做出来的样子。

4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He just saw the idea." 全片各元素如Travis描述父亲对母亲不切实际的“idea"的迁移和延伸,几段关系中沟通的失败皆源于对他人、对关系的概念和臆想,”父亲“的角色需要装扮、需要通过孩子的确认,弟弟的家庭及他位于LA的广告牌公司,甚至是影片的风景和色彩,都因为过于”爽眼“而透着一种明信片独有的人工感,西部、公路和城市景观的不断堆叠,越美越令人生疑。Travis和Jane的会面,电话和玻璃隔断的设置及演员的表演让人知道,这不是一场对话,而是两段独白,情感到这一步,交流仍不存在,双方看到的依旧是虚像,是"idea"。

42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爱情的真相就是两个灵魂的赤裸相见,孤独寂寞冷,噬骨销魂,挫骨扬灰。

4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维姆·文德斯代表作,1984戛纳金棕榈奖。1.节奏沉缓静谧,寥廓清寂的沙漠戈壁与钢筋森林,独属于文德斯的疏离与孤独。2.深情酿成的爱情悲剧 | 那只不过是电影里的她 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遥远的星系。3.红蓝绿主色调,大量运用滤光镜,结尾深蓝夜幕与惨绿路灯之景,美极。4.蓝调吉他的拨弦。(8.5/10)

4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或许这才是好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如果用理智把它条分缕析碾平了看 ,就亵渎了它。于是你只能绕着圈子,说着不相关的话。叹着气,搓着手,无可奈何地被撼动。文德森深知通入陌生人灵魂的道路。这需要犀利,也需要朴实。

48分钟前
  • Zoe
  • 力荐

这么多年过去了,续集《德州,扒鸡》还是没能问世。

51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片子三十周年,有院线放,趁机看了。前半部分真是天才之作,从主角携子寻妻开始就成了烂片。电影语言无可挑剔,故事差强人意。又是个三分太少五分太多四分又不妥当的片子。。。

52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这片的后半段真倒胃口

54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那谁说,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悲情主义者

59分钟前
  • shu
  • 力荐

关于“找回”的公路电影,大片大片的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荒野都非常养眼。男人给女人隔着玻璃讲故事那段深有共鸣,我也有过相似的,往日一幕幕只能变成第三人称的故事,我讲你听,往事如烟,泪流满面,相隔的是空气,结果却是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虽然一家三口从未出现在同一镜头里,但从去寻找儿子的母亲到发现母亲的行踪开始,三人同穿红色上衣,结尾母子团聚时,母亲的绿色上衣同背景大楼的绿色灯光以及父亲一人独自站在绿色的路灯下暗示了这一家三口始终生活在同一维度里。

1小时前
  • 唐朝
  • 推荐

当崔维斯在最后平铺直叙告诉你原因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这个故事是那么简单易懂且无聊。而围绕这个故事所展开的情绪却是无底洞,因为故事就是一个框架,框架里的血肉,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当你严肃分析它的时候,你是失望的。

1小时前
  • 第七大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