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伊芙 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20

主演:吴珊卓 / 朱迪·科默 / 费奥纳·肖 / 金·波德尼亚 / 欧文·麦克唐纳 / 史蒂夫·佩姆伯顿 / 杰玛·韦兰 / 哈丽特·瓦尔特 / 肖恩·德兰尼 / 丹尼·萨帕尼 / 斯蒂芬·扬库 / 卡米尔·科坦 / 拉吉·巴贾杰 / 图尔洛夫·科维里 / 普里德拉格·比耶拉克 / 叶夫根尼娅·冬妮娜

导演:泰瑞·麦克多诺 / 香农·墨菲 / 米兰达·鲍恩 / 达蒙·托马斯

 剧照

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2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3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4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5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6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3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4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5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6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7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8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9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3 08:10

详细剧情

  第三季将继续讲述伊芙和维伦内尔的故事——她们相互有着残暴过往,曾经深陷对方不可自拔,如今却竭力维持没有对方的生活。维伦内尔,无人问津的职业杀手,对她而言伊芙已死;伊芙,大隐隐于市的军情六处前特工,维伦内尔将永远不会找到她。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直到一起涉及个人的震惊死亡让两人轨迹再次相汇,而这又势必教她们付出亲朋好友乃至各自灵魂的代价。

 长篇影评

 1 ) KillingEve第三季第一集观后感「已补充部分细节分析」

补充1.关于Villanelle的失神?

很多朋友觉得最开始Villanelle的失神和她看见亚裔女性有关,我又去看了一下,觉得应该是没关。亚裔女性在镜头里出现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她就坐在门口,非常好拍到。第一次正脸出现,是在5′09″和5′11″,在Maria致辞完,众人举杯的时候,两次入镜。接着Villanelle致辞,当她说完“我早就接无数次了”的时候,5′36″的时候,亚裔女性再一次入境。然后,6′00″的时候,Villanelle望着门口,与她笑容凝固的同时出现的是一个响动声。接着脚步声和亚裔女性第三次入镜同时出现。Villanelle失神开始出现,然后是Maria的清嗓子的提醒……

把这个顺序搞出来就明白了,这次失神是因为响动和脚步声,不是亚裔,只是因为亚裔女性刚好坐在门口,Villanelle看的也是门口,所以才显得如此暧昧。在Villanelle失神前,亚裔女性镜头就闪现了很多次,如果真因为她失神,那是失的有点晚了。所以,我理解的失神的是Villanelle警觉的注意到了有人来房间里,比较好奇是谁来了。过度解读就是她可能内心希望有个人能出现。

我猜仔细研读「How To Get Over Your Ex 」数遍之后,她悟出必须得有一段稳定的关系,安定下来的道理,就像很多人在经历过情伤的绝望之后,希望走向平稳一样,我猜书里也是这么建议的。Villanelle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伴侣,一个拥有了她,就拥有了全世界还非常依赖她爱她的女性,也尽快的走近婚姻,寻求稳定的关系,她以为她能忘记,但却事与愿违。

响动声和噔噔噔的脚步声出现后,Villanelle有些紧张,她慌忙望向门口,想着会不会像在罗马时候那样,她的Eve也会噔噔噔的出现在她的面前。可她又不想她出现,难道出现了要继续之前那样听她说“破坏气氛”的话,忍受她做“破坏气氛”的事吗?

不过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因为她已经死了。只是为什么?本应该高兴,为什么还是很难过?

Maria清嗓子的声音把Villanelle拉回了现实,但那种奇怪的情绪没有结束。

于是她端着酒杯,接着说:“…when I think about my ex today,I realise…I am so much happier now she's dead!”

2.Villanelle对说的那句“超越了”

经评论区的朋友指出,这里是因为Villanelle之前并不知道Dasha的杀人手法,在杀完撒辣椒粉之后还以为做的超越了,其实就是捡老师剩下的,从这个来表现Villanelle可爱的自大。不知道第二集会不会有来自Dasha老师的讽刺和补刀。哈哈哈哈哈哈哈。

----------------------------------------------

我回来了,仍然是乱七八糟的感想。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一集感觉就是把每个人物现状讲了一讲,值得高兴的是,这一季把十二门徒的线给捡起来了,而且很多剧情有在呼应前面两季的内容。估计不会再大幅篇章的走感情关系的讨论了。

如果说,KillingEve第一季品的是两人的相遇的试探,第二季品的是两人的相恋的激情,那么第三季品的应该就是两人稳定关系后的平淡了。剧里,Carolyn说“离婚很简单,维持婚姻才是极其艰难的”是不是也预示着这一季人物关系在维持方面要面临的困难?这一季,Villanelle和Eve都表面上放下彼此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其实内心里却还是纠结至死的放不下。“生活就是无穷无尽的取舍”有时候所谓的放下,所谓的获得,也许都只是一时的选择。

 2 ) S3E4:由正常到疯癫:从失控开始

本文从属于第三季全集评论《怎么杀死伊芙》//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边看看。

在第二季季终评论中分析过KE剧集对观众心理的控制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movie.douban.com/review/10202000/

这次想聊的东西很杂,就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S3E4 KE开始改变第一二季与观众玩明牌游戏的这一模式,新的故事架构和叙述模式初现端倪,个人认为这一集可能是整个系列转变的关键集,从这集开始会出现更明显的口碑分化和观众分层。

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剧作结构

S3E4的剧作结构:POV+《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

剪辑风格:转场略带有大卫芬奇快速跳剪的剪辑风格

1、POV:Point of View,视点人物写作法,即选取、变换特定的人物作为视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POV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叙述。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小说:《权力的游戏》、《猎魔人》

影视:《权力的游戏》、《猎魔人》、《低俗小说》

游戏:《十三机兵防卫圈》

这种叙述架构,随着视点人物的变换,观众可以从不同人物带入,更多的了解事件的全貌,但有可能会造成不熟悉这种讲故事模式的观众产生混乱。

《权力的游戏》前四季就是好的示范,而近期热点《猎魔人》被很多观众评价看不懂,多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视点人物转换提示而制造了混乱的观看体验。

KE则采取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利用原有的美术风格,直接把人物名称仿辞地名打在大屏上,降低观看难度。

《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则是将A人物的故事在前高潮处掐断,制造悬念,再从与之相关的B人物故事视角在其后带入至被掐断的高潮处继续发展,推动至高潮的结构。E4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结构,由Niko和E的故事带入,掐断,而最后由塔莎的视角带入杀Niko,来制造心理惊悚的戏剧高潮。

这种组合式的类型化创作,对于熟悉这种结构的观众而言可能产生亲近感,也有烧脑感,而对于不熟悉的观众可能会有结构混乱,人物主配角不分的观感。

由于本人很熟悉这种结构,在E跟黑人老板的AA Meeting时,这Flag已经在耳边哗哗响,反而会让我有点跳戏,因为很明确的信号显示,E的坦白就是暗示大坑在眼前。而唯一没想到的是,本来以为会在下一集出现的大创伤,E4直接下了狠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KE系列开始尝试使用这样的创作结构,也标志着,传统悬疑剧会使用的叙事诡计剧组会开始尝试大量使用。但从E4的具体人物刻画看,他们也并没有放弃与观众利用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对常人常情的理解差异玩明牌游戏。所以很有可能,这两种方法在后4集里会出现大量的杂糅。

方法使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有用得好和不好的区别,从E4看,个人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优秀作文,没有大的漏洞,但也没有惊喜。

2、剪辑风格:全篇在视点人物转场时的镜头带有大卫芬奇快速剪辑的味道。

这种快速剪辑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观众没有被牢牢吸引在镜头前,或是不熟悉这种方法,因为镜头的快速切换,会造成信息缺失,从而对后续的剧集理解产生障碍。

举个例子,C妈在跟派来的监管官员早餐会后回家,在出租上远远看到了康叔从自己家附近经过,然后镜头就直接转场进了自己家,开始了一场展现与女儿隔阂的剧情。

善良懦弱的女儿因为妈妈不展现对兄弟死去的悲伤,甚至不肯与她谈及兄弟,让她难以接受并很悲伤。则C妈的反应仅从台词和表演看,则是从本季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对女儿的冷漠与隔阂。

而这时,如果漏看了,或是没有注意之前康叔的远景镜头,就会忽视这段表演可能隐含的脑补意味:

C妈作为一个老情报人,在家附近发现了康叔这个老情报人,产生了职业惯性的怀疑。回家先不动声色的试探女儿,问谁来过,而女儿支支吾吾的反馈让她开始考虑女儿被策反的可能性。

1、女儿已经被康叔策反,现在就是个内鬼

2、女儿被康叔利用,本身女儿就是善良懦弱的性格很容易被哄骗,间接地当了内鬼

但C妈没有戳穿内心的疑问,她可能已经怀疑家里被监听,如果戳穿,风险大到无法预估。就还是按照以往跟女儿的相处模式冷漠应对,维持无事发生的现象。

在这层脑补之下再看C妈回自己房间后的反应,就很有深意了。

躺下,开了蛙鸣白噪音,拿枕头挡住脸,可能在哭,可能没有,深深扣入枕头的手指,既是悲伤又是复仇的愤怒,也有对不能爆发情绪的压抑和控制。

她真的是如女儿指责那般冷漠嘛?除了儿子的死,现在还要担心女儿的安危,尽量不让她卷进这个是非圈。这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行为选择,算不算一种更深刻的爱?尽管她跟女儿一直都是剧集里表现出来的强势母亲欺压弱势女儿的状态。

这些深层的脑补和体会,如果没有看到康叔那个镜头,就不会被诱发出来,这场戏就会变成一场普通的家庭戏。

这种随人物主观视角晃动并快速跳剪的镜头不少,虽然可能造成信息缺失,但可以使叙述节奏干净简洁,剧作高潮快速推动,用在制造心理紧张惊悚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部分:来来看看标题,人是怎么开始一步步失常的,从失控开始

失控,两层含义,对自我失去控制,对原有可控的外部失去控制,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人际关系。

E4用了POV,我也借用一下

Niko:E明确说了Niko是被确诊需要住院治疗的PTSD,这是什么概念?就是PTSD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度高到已经无法正常生活,需要进精神疗养机构进行监护、治疗。Niko出院以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是理智的选择,避开E这个大坑和大刺激,才更有可能重建秩序,从失控回归控制。从他返乡以后的状态看明显比E1里好了很多。

(这里说点题外话,2月份读完了《猎魔人》,这是波兰的奇幻大作,男主滥好人在历经磨难刚要开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休生活的时候,被农民用草叉叉死,而他的Witch(是奇幻故事里真会法术的女巫)用尽法力也救不回来他,跟着一起殉情了。“波兰”、“女巫”、滥大好人”、“农民”、“草叉”,这两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系,但最后一幕对我的情感冲击却格外大。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看待同一个作品时,不同的观众因为自身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情感体验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并没有是非对错,甚至没有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你无法去体会别人的人生,反之亦然,所以尽量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按别人头求认同,而遇到自己被按头的情况,不理就是了,为这种事情耗神耗力,很不划算的。)

E和C妈作为一个对照组来讲:

E:搬到公司住,可能有的两层原因1、住处被投放小熊后害怕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过夜;2、没钱找新地方。

之前有朋友问人物弧光什么意思,人物弧光是麦基提出的一个剧作创作概念,他在《故事》中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我就借助这位知名的剧作理论家的工具,拿E4对E的人物弧光塑造举例说明

第一步,故事铺陈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在公司沙发上醒来,内裤套脚踝不自知,邋遢且臭,随意取用他人物品,不在意自己更不在意他人,脑子又钻进案子里出不来了,自私还有点不要脸。

第二步,我们很快被引入人物内心。她的真实本性在他选择采取这个行动而不是那个行动的过程中得到揭示:这段需要同时对照S2E5收花来看,就能看到两季之间E的人物弧光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收到蛋糕,先本能的甜蜜。但瞬间冷静,意识到可能是V送的,为了防止危险把蛋糕带上楼顶,小心打开求证。S2E5时,E尚未对自身以及自身处境有清楚的认知,收到危险的甜蜜,本能反应是去浪,而且就真的去浪了。而到了S3E4,本能还是抑制不住,但她开始知道害怕,知道要谨慎。而巴士蛋糕证实了她的猜测后,她还是很冲动的丢了蛋糕,丢下去之后,肢体反应和表情表现的是后怕和后悔,所以此时的E还依然是个本能驱动型的人,但经历那么多创伤事件后她的转变也很明显,且是进行时态。

第三步,这一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互相对照:我们感觉到,她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样子。她的表面之下还蛰伏着其他品质。在前述的E的转变后,然后转场黑人老板收留她,两人的AA Meeting中,E第一次开始正面承认自己不忠、拖累老公、见死不救、伤人等行为,不再像第1、2季总拿间谍游戏当自己的挡箭牌了。人物的反思和正视自身与白天在公司里肥宅的形象形成反差。

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内在本性之后,故事便开始给她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她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在查案的关键线索出现时,传来Niko的谈话邀请,而E在黑人老板的开解下决定做“正确的选择”(理智上她选择了复归常人重建生活,但她的本能是跟理智矛盾的,这个矛盾可能会贯穿剧集始终。)

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来临,这些选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物的人性:E如果不去则Niko是不会死的,E的选择给了塔莎借Niko的死来挑拨和伤害E的机会。E遭受了更为毁灭性的打击,亲眼目睹Niko的死亡。在结尾处展示的是E的情绪,而人性的转变应该会在下一集里作为一个悬念的解密展开。

通过上述的说明,让我们回到“失控”的层面。E在S3开场时,暂时有一个小稳定坏境,是一个比以前生活差,但至少恢复了一定程度控制的状态。随着剧集一步步逼近,都采用的是压力环境选择的方法,让她的生活逐步失去外部控制,厨房工作也没了,在Kenny公司这边也只是挂个幌子方便查案。而在遭遇了V的满灌疗法之后,E刚刚习得的谨慎,又继续被创伤性事件冲击。

你要塑造一个人惨,首先要给点灿烂,所以,在跟黑人老板AA Meeting开始有好的发展方向时,我就开始直接跳戏,在预估到底会往多残酷的方向折腾E。

枪击事件——稳定未完全恢复——Kenny被杀——又开始失控被黑人老板暂时打捞——N目睹iko被杀——大崩溃——大失控要开始了

进行到这里,如果是个正常人,应该可以送精神科了,至少要找个亲近的亲朋好友陪着。她呢?跟谁好谁归西。所以,我估计大概率她会被推向更黑暗的地方。

Niko对E的其中一个意义是Home,复归常人的情感归路直接连窝打碎了。有没有想起剧集结尾大写的“HOME”?一会儿说到V的时候,我会重点讲先不急。

C妈:在剪辑部分的举例已经可以说明C妈对于生活逐渐失控的自制与应对了。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对照看的是,同样经历失去重要相关人的创伤,C妈和E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E酗酒行为失控,而C妈自控到女儿都看不出来。而同样是险些丧命后面对至亲,C妈的逻辑一直在线,行为缜密,而E呢,高兴起来就忘了谨慎,间接害死了Niko。为什么这季开始引入POV的方法,而且要整死Kenny,除了推动剧情,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C妈表现出来的疲态和蛙鸣白噪音提示的睡眠障碍,都在暗示C妈的生活也在逐渐崩塌,后续的发展感觉也不是很妙。

康叔:被尴尬的身份和工作控制,连女儿都开始揭开他自私自利的本质。外部控制的丧失,还没有到打到康叔的地步,这点可以对标看C妈,两个老狐狸都还在尽力自控为自己而斗争。但会计的烂屁股看起来还没擦干净,后面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大的烂屎。

然后是V和塔莎老变态作为另一对照组。

V:对家人的信息出现,V居然出现了跟对卷发老阿姨一样的应激反应。这个设置说实话,我是完全没有预期的,应该可以纳入新一季对V增加的人设吧。在V帮康叔擦屁股的杀人行动中V对“家庭”这个词也产生了应激。(好久没看她吞毛球了,还蛮可爱的)

应激意味着,失控的风险增高。但目前这集还没有展开,而是在结尾用HOME设置了悬念。

现在来讲讲HOME。家既是指物理位置,也是心理上的归处。

所有的人迟早都会面对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对未来有比较好,比较幸福的预期时,对我从哪里来的探究欲会降低。

而V开始执著Home和E执著Niko,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当两个人都对未来迷茫,甚至隐约感觉到失控的风险时,她们都在寻求归处。

从KE系列一直用EV互相映照的惯例看,E的归处被当面处决,那下一集V的归处大概率会是破碎的结局。

这剧集不把她们整到绝境是不会罢手的。

不过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冲击能冲到V这个Psychopath。寻常的家庭伦理对她是无效的,但从前面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来,V对于自身本质被否定是会暴怒到当场翻脸杀迷恋对象的。

那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想,来自家庭的何种否定会暴击V?

塔莎:本剧集出现了第一个以虐杀他人取乐的典型变态连环杀手。

与E和C妈的对照关系相似,塔莎与V也形成了变态杀手组的映照关系。

这集揭露了塔莎在V面前表现出强势背后的另一面。从前两集看,塔莎一直在试图管理控制V。而相对的,她对自身命运却缺乏控制,V在其面前像一个熊孩子,而在被派来的12人代理人面前,她甚至是慌乱的,而且被蔑视。在杀人事件中,塔莎表现出绝对的杀意和对受害者的控制力。一方面是对生死有绝对权力的掌权者,一方面是个连回家都难以实现被当枪的中层小领导,两者相互作用下,本来就弑杀的残暴属性会更加剧烈。

所以,康叔会叫V低调,nice and clean,而塔莎则会跟V炫耀自己的原创性。跟康叔对比一下,看上去都是被派来管V的,挂的职位一样,但有很大的区别。康叔有很多别的任务同时在进展,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人情关系;而塔莎没有,塔莎是个专职杀手教练,从管理幅宽和管理能力看,同级但能力差异比较大。

剧情设置一个这样的角色,一方面是在对比衬托V,暗示映照V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用变态治变态制造戏剧冲突。

而这次刺杀Niko的行动能达到挑拨EV关系,让她们停止互动的作用吗?

塔莎按照对常人的预判决定杀Niko,但E不是正常人啊,她情绪崩溃恢复以后,很有可能不是自闭,是反社会啊,大姐!!!

李玫瑾老师在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所著 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写道:“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狼外婆聪明是聪明的,但故事里,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却是常态。

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功能性配角,会有什么下场,我们拭目以待。

这季所有的重要角色不是在失控就是在跑步奔向失控,这剧的精神病院属性越来越浓。

这次大大超过我预期要讲的长度了,就先聊到这里吧。

 3 ) KillingEve第三季第三集观后感Villanelle篇(已更新Eve篇)

这集太精彩啦!奈何自己太忙了,只能抽空一点点的完成。目前只写了Villanelle篇和Eve篇都已经完成,希望能跟大家讨论。这一集很多的细节都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我也开了很多很多脑洞。当然也有一些想不太明白的地方,有些细节就不清楚主创人员到底想给我们传达什么。

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Villanelle和Eve,编剧导演给了1,我们可以发散成为95423,我觉得关于理解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大家都拼命从中看到自己所理解的东西,才是一部剧最难做到的事情,KE无疑做到了🤣。

 4 ) 【剧透慎入】简析S03E05: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Ⅱ)

(接上篇)

(Ⅰ链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91690

镜头转回“I see darkness in you”,群像结束,Tatiana&Oksana的双人戏终于开始。 转场前,已经揭开了在母亲的控制下每个家庭成员大致的内心世界,那么究竟谁是那个最细腻最深刻最悲惨的受害者?

——转场后答案昭然若揭,这个答案是顺理成章,是心照不宣:Oksana.

当母女二人终于私下里面对面交流,Tatiana也就没有“演戏”的必要了,人物的本性开始在分崩离析的假象之下慢慢暴露无遗。 何况Oksana提到父亲,这是T的痛处;提到自我价值,这也戳了T的痛处。作为一个被“阉割”的女人,Tatiana无法忍受对于自己极度匮乏的层面,自己的女儿——“仇敌”,竟凌驾于自己之上。 正因她无法克制不满、敌意、仇恨,掌控感再度发作,在女儿回来之后,她首次像对其他家庭成员一样,攻击了女儿。 可是,Oksana并没有反击。 Oksana在挣扎。

我们谁都知道,Villanelle很少撒娇。也没有人可以让Villanelle撒娇。 她好像,一直是强势的,充满侵略性,天不怕地不怕,不喜欢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外露,对偶尔倾泻的感情感到麻烦又无所适从。 直到她咫尺面对自己的母亲。

所以,Tatiana给Oksana擦脸这段我看第四遍时,在心里哭得很大很大声。 母女俩重逢时的初见面,Oksana不敢直视妈妈的双眼,几乎像想要逃离般地承受妈妈的亲吻。 而现在,当Tatiana满足她的要求,令她感到惊喜地开始“为自己做了一件事”时,她热烈又大胆地凝视着妈妈,她如饥似渴地打量和寻找,想从妈妈的目光中感受到更多。 母女俩重逢时的初见面,Oksana躲开了妈妈的面颊,一脸难以名状的复杂。 而现在,当感受到Tatiana指尖掌心的温度,她怀着简单的、孩童般纯粹的心情,想要去蹭妈妈的手,没蹭到——但还是像只小猫、像个孩子一样地笑了。 她一定很愿意让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哪怕是自欺欺人。她死而无憾。 这是她二十多年以来最沉重的渴望,是萦绕在她心头的梦魇,是她的难言之隐也是她从最初到最终都避无可避浃髓沦肌的感情。 可是:

——母亲亲口将她的梦毫不留情地击碎。 在那个瞬间,她的目光直直地向下跌落,不再凝视母亲的双眸(这个细节真的很完美),不再去寻觅她想发现的感情。 她找不到的——她怎么可能找到? 我们上次见到Villanelle露出如此受伤的、小兽一样的神情,还是在她和Eve有关的几场戏中,再往前回溯便是她与Anna的戏份。 然而之前的一切伤害相加,所有所有心碎时刻的总和……都抵不过这一次来得猛烈。

小姑娘的表情渐渐回复到现实中来。母亲一字一句地对她说,你不是这个家里的一员。

“Don't pretend you were an angel.” “Don't pretend that you were a mother.Or a wife.” Oksana这段台词,使一个从本集开始时就存在的问题,变得非常清晰。 她为了追寻那种“联系”、“感情”而来。她“归家”。她“认母”、“认兄弟”。尤其她着力于正面母亲、以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甚至还幻想过要改变,这是非常稚拙又勇敢的一种行为。 她频频否定,又暗自肯定,挣扎着要自己接受并相信一些东西。 内心深处,她难道不知道母亲毫无改变、无药可救了吗? ——她怎么会不知道。 但她依然执着地、痛苦地选择去寻找、去争取。 王尔德说,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 Villanelle,就是这样一个遍体鳞伤,却又义无反顾的孩子。 谁能不心疼? (除了她妈。(╯-_-)╯╧╧ )

“Darkness”这个词一直在被提及。

Oksana对着Tatiana喊,I DID CRY. 是的,她哭过。她曾经也只是一个正常地发泄感情的小女孩儿罢了。但没人注意到她——甚至是她的母亲。 一个贯穿了三部剧的问题,在这一集得到了很有力的解答,那就是:Villanelle究竟是不是一个先天性的psychopath? Jodie在访谈中说:“当我们拍摄我(Villanelle)试图逃离房子的场景时,她(母亲)进到屋内,手中的大包小包倏然掉落,这一幕是非常不真实的……毫无疑问,Villanelle与母亲之间是有着某种关联的——我认为这种联系难以言说、不可名状,但也是Villanelle第一次体验到。对我来说,Villanelle生性便是那样的一个人,但由于受到母亲的极大影响,她这一生都有种空虚感,和持续存在着的对归属的追求感……” ——由此可知,Villanelle是一个天生的psychopath,但她之所以成为了一个空虚的、一个需要归属的psychopath,也就是我之前提过数次的,她没有感情却又是一个纯粹的感情动物——这,是因为受到她母亲的影响。而尽管Villanelle是一个先天性的psychopath,但遗传和基因并非一个psychopath身上最关键的主导因素。 “……冷血精神病患者是后天造成的还是生而如此?可能两者都有。如同研究人员相信的那样,如果基因只能够解释成人反社会特质的50%,这就意味着生活环境和生物遗传是同样重要的。”(资料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392083569/ 或者建议直接去读詹姆斯•法隆的《天生变态狂》)

我们可以看出Tatiana也是一个psychopath,她个个具有精神病状的孩子们,正是遗传于她。 既然母亲不断地自揭伤疤,三句话两句不离前夫,那么我们回看拉康的“三界”论。 当我请教我的老师时,她是这样形容Villanelle的:“她让我想到了'实在界'。她处于一个空位,一个未被符指、未被阉割的神秘之位。”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实在界——在生命之初,婴儿的自我与他者没有区分,处在一个无知无序的世界。此时的婴儿只有生理需要,这种需要可以完全被客体满足。这种客体不象征爱,只是满足一种生理需求,比如满足食欲的食物、满足安全感的怀抱。在这种状态下婴儿不能感觉自己与客体之间的区别。与此同时,婴儿的全部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呈现出一生中最快乐、完整和满足的状态。 实在界是无法穿越的、抵抗符号化的硬核。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形容Villanelle的状态了:本能、原始欲望、与母体共生。 (资料来源://www.zhihu.com/answer/68579860——知乎里这个话题下大部分帖子都很有用) (更多详情请见://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75541075/——很有帮助) “想象界”与“象征界”的范畴,她也有涉及到,并同样有相应探寻的过程。可她匮乏母亲的“肌肤陪伴”,在“实在界”尚未能得到满足。她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 ——事与愿违,这就是一切的症结。Tatiana早年就被前夫即Villanelle生父所“阉割”,这使得“母亲”这一形象注定失常;几个兄弟,他们或多或少也经历了和Oksana相似的事情,即使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长大,也深受非常态下的“母亲”、“父亲”、“父母关系”之不良影响,所以仍然清晰地投射出Tatiana包括Villanelle所具有的阴暗面。 说得通俗点,就是母亲的阴暗,波及到了原生家庭(这里的“原生家庭”同样包括后来的重组家庭)的每一个孩子。 我们回到本集一开始的卡牌游戏当中:

——可见,在当时,这个游戏就已然隐喻了母亲在这个家庭当中的消极定位(而在“谁是凶手”的问题后Villanelle下意识地看向母亲的细节也十分用心——又是一个她深谙母亲为人的证明)。她的掌控感及其它精神症状是众人心理病态的罪魁祸首。 ——尽管最终是Villanelle进行了屠杀,但母亲,才是这一切真正的,操刀的、血腥的刽子手。

因为前几集“警笛”的启示,现在我看剧习惯把声音调到最大;又因为我要截图,所以我是一秒一秒地暂停看每一段的。当我这样聆听演员的台词、分解演员的动作时,真的体察到了角色的心理,同时被演员的演技折服(⚠️JMC绝了)。 在这里,Oksana接连两声隐忍着的抽泣和随之压抑下去的喘息,太过于让人心碎。 包括以下的破音。

是的,她不是天使,可她内心深处,一直都知道自己是一个母亲的女儿,并为了这个身份,死去活来地挣扎了这么多年。 每次,明明她就在堕落的边际,却总有这种情感,将她不管不顾地拉回,对此她痛苦不堪,却一直装作无所谓,只是沉默而又顽强地消受、落寞而又坚韧地成长。 但可悲的是,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承认她是“一个母亲的女儿”。 当她颤抖着意识到这一点,她那苦心经营起来的有几分温存的小世界,完全地、彻底地、永远地坍塌了。粉碎了。毁灭了。

这是一整集下来,让我最动容的三个点之二:

她凝视着她。 深深地、茫然地、崩溃地——她凝视着自己的母亲。 “再让我多当几秒'Oksana'、当几秒她的'女儿',也是好的。” 但她肝肠寸断地明白,纵使她一直以来对眼前这个女人怀揣那样一种,孩子所能拥有的最崇高的感情——她凝视她,她审视她,她珍视她……甚至,绝望地“爱”她……最终,她也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她仍旧孑然一身。 便只好以最后的凝视作诀别。 “Villanelle惯于去注视那些被她杀害的人的眼睛,在排演杀戮场景时我们也的确是那样安排的,但我觉得,或许在杀害她的母亲时她不能盯着她,也许她甚至不得不遮住母亲的脸……弑母这件事,并非Villanelle所想那样轻而易举……我认为Villanelle在本集的事件后有了真正的身份危机。”Jodie在访谈中这样说道。她喜欢剧组选择不去描述这场特别的杀戮之细节,因为她认为Villanelle体验到了某种情感。因此,V从前对这种情感所下的赌注(即指Villanelle想要探寻并争取这种感情的欲望)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其实早在前几集,我们就探讨过这个问题,也就是Villanelle的“人化”。弑母,是Villanelle亲手断绝了自己最后的退路,葬送了自己的“母体”。这是在“实在界”范畴里极致地事与愿违后她爆发出的毁灭性,是她“死本能”的病态释放,是她又一次的“失控”。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她。 三天。她做回“Oksana”,做回那个“归家”的“孩子”,做回“女儿”和“姐姐”,只有短短三天不到。

回顾Villanelle刚刚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满怀忐忑的期待,独自一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起先感到不知所措、无法融入,但还是尝试着去“和大家一起”,被动却也主动地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微妙情绪。 因为那毕竟是我的“家人”啊。 她当时这样想。 集会上,也真的发自肺腑地开心雀跃过,甚至向弟弟承认自己感觉到了“FUN”. 三天里,她也曾经体验过温馨时刻,也曾经短暂地做回一个小孩子。即使有些时刻,她想自欺欺人,那也是她心甘情愿的事情。

作为一个“Fashion Girl”,母亲给自己的旧衣服,甚至也是满心欢喜地收下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妈妈给自己的第一件礼物哇。 这是妈妈留给自己唯一的纪念了吧。 所以,当她浑浑噩噩将“家”付之一炬时,她都不忘记将这件衣服带上。 ——除了它,还有二十多年来那些关于“流泪”、“微笑”、“独行”、“凝视”的、她再也不愿也不敢回想的记忆,再没有什么,能证明她曾经也是“一个母亲的女儿”了。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最后的长镜头,必须一提。

伪装。 火车上,穿着那件母亲送给自己的、终生唯一的礼物,她眼含热泪、神情恍惚、浑身剧烈颤抖,无法自持。 她戴着耳机,借音乐掩饰自己始料未及的失控——弑母过后的应激创伤,和千百种血淋淋的感情。 这是本集让我最动容的三个点之中的最后一个:

悔恨。这是一片混乱之中,她为我们呈现得最直接最明晰的感情。 这种表演方法,是对“第四堵墙”的打破;而“第四堵墙”的打破,在戏剧界的一大初衷,便是用于角色和观众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 Villanelle,一个“没有感情”的存在,在进行“感情交流”。 大概是剧组一种刻意为之的震撼。 与此同时,她在拷问自己。 “你可以看到她于此的悔恨,但这种感情是她必须要经历的,因为我想,她认为这是自己唯一葬送过去、杀死从前那个自己的办法……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她亲手摧毁了'Villanelle'.'Oksana',是她真正的自我,是那个她永远无法摆脱的一面。所以我认为实际上,她所做的事情与她所期望的效果,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现在我认为,从这件事开始,她逐渐意识到了,'Villanelle'一直以来才是她自己最大的敌人。”Jodie这样说。

自嘲。

脆弱。 Jodie说,“脆弱性”一直伴随着Villanelle,但只是需要某些特定的事情来揭发这个事实——在一些特定的瞬间,特定的事实,能让观众看到Villanelle的这种脆弱性。比如S02E04那次,她对镜大哭。 比如现在,她发了疯一样,竭力忍着眼泪。 Jodie还说,Villanelle有点儿被自己的行为“震惊”到了,她的良知和内心深处感受到某种沉重的负担,从此她会对“自控”有全新的理解。 是啊,她毕竟只是个想要“回家”、“找妈妈”的小孩子,哪里能想到他们谁都不要她。 在我看来,她的“震惊”也许在于,自己内心深处明明知道母亲是不会接受自己的这个事实——却还是因为莫名其妙的背叛感而冲动失控了。 “得不到就毁掉”,她不是第一次做出这种事情,然而这一次“死本能”的宣泄令她同样伤害到了自己。 几乎是一种自虐行为。她自以为可以撑得住,事实上根本受不了。

孤独。 她来时,孑然一身,去时,依旧形单影只。 她所拥有的,本身就很少,她的世界,本身就很冷清。 如今,弑母烧家,斩断了自己最后的退路,巨大的失落感将她包裹、撕扯、吞噬。 她很无力、很无力。 自此她无异于一个失去母体的胎儿,如同坠进漫长冬夜,周遭空无一物,毫无安全感和存在感,只剩疼痛的抽离感。 她一无所有了。 “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我确实还是蛮唏嘘的。从S03E03Villanelle向我们展示了她想要做回“孩子”、体验“亲情”、获取“存在感”的欲望开始,到S03E05Villanelle遭受了一次残酷的幻灭,我只能说很心疼。 之前的某天终于意识到不管怎样,我最爱的永远只能是S01和S02E03之前的Villanelle了,我对她的感情缓慢地停留在那个阶段。 是那样一个狂野的灵魂,没有惶惑不安,不知天高地厚,嚣张得可以,却像玻璃一样脆弱易碎,带着断裂的美感。 而现在她已经不会给我什么期待,就是心里知道,她将会面对的一切,她可能变成的样子,让那种怦然断裂的美感变得黏连。 美的事物毁灭的时候,当然也是美的,但前提要能保持从始至终的纯粹。 并不是说她不再美了,但她失去了一种极端,也就不再拥有那种烂漫。 我完全不会心痛,也不会抱憾。Villanelle似乎还是我爱的那个可人儿,是那个让我欢喜的小女孩,一切好像都没有改变,但从那时起的确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只不过我现在才意识到。 ——总而言之,我希望即使她深情,也能是和那些人不同的深情。宇宙刻意要从她身上夺走的东西,没有人可以胡乱地为她添上,以捏造出一种失真的平衡。她应该变如不曾改变,应该终生毫无愧悔不谙世事,应该朝着世界吐唾沫还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热腾腾,无知无畏,骄傲又盎然。 总之按理来说,如今她似乎只有“死本能”和“兽性”,因为她感情上的根源已经消亡;但既然Jodie从另一层面分析了这件事情,并且确实是可以发展下去的,关于Villanelle“人化”的过程我也就不再多虑啦。 希望Villanelle能够幸福。能够,好好活下去;能够,快快想明白: “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还有,拜托Eve,给她一点真爱吧。🆘 那么期待下周,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5 ) 《杀死伊芙》第三季拍摄地:跟着KE游欧洲

在前两季中,《杀死伊芙》到过英格兰、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奥地利和保加利亚。

在第三季中,这个名单添加了西班牙和罗马尼亚。

本季以V奇怪的婚礼开场。

婚礼所在地的外部是 Castillo de la Monclova,一座十四世纪的宫殿,位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Seville),靠近安达卢西亚的丰特斯(Fuentes de Andalucía)。

而婚礼所在地的内部拍摄于泰林汉姆庄园(Tyringham Hall),是受一级保护的豪宅,最初由约翰-索恩爵士(Sir John Soane)在1792年设计。位于英格兰白金汉郡,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纽波特帕格内尔(Newport Pagnell)附近的Tyringham。

年轻的奥林匹克运动员Dasha所在的训练场地实际是英国伦敦的一个健身房,Seymour Leisure Centre in Marylebone。

尼科的疗养院是Grove House, 位于伦敦罗汉普顿的罗汉普顿巷(Roehampton Lane),二级保护建筑,是詹姆斯-怀亚特(James Wyatt)为约书亚-范内克爵士(Sir Joshua Vanneck)于1777年建造的,后来进行了改动和增建。现在是Roehampton大学Froebel学院的一部分。

第一集中伊芙居住的地方,工作的Han餐馆,以及去过的Tesco超市,都位于伦敦的新莫尔登(New Malden)。这是欧洲最大的韩裔社区,2014年有大约一万名韩裔人口,来自韩国或朝鲜。

新办公楼位于Greenfield路,白教堂区。

康斯坦汀买冰箱贴的礼品店叫Crest of London,离伊芙和Bill以前的MI6办公室不远。旧办公室在 Trafalgar Square (4 Warwick House Street) 。

V的新公寓位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首都巴塞罗那, Gràcia区,该区有很多中东风格的建筑。V的住所内部是非常明显的摩尔风格装饰装修,由现代派建筑师Jaume Torres Grau于1906年设计。

本剧Girona这一段实际拍摄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El Born区。

真正的Girona位于巴塞罗那北部80公里处,几年前《权力的游戏》在Girona取景,拍摄King's Landing(S6E10)。

The barri vell and the Girona Cathedral have been the set of several films, e.g. The Monk and episode 10 of season 6 of Game of Thrones.

香料店杀人,实际拍摄于伦敦的一个摄影棚。

V与新杀手Felix会面,剧中说是在法国的Riviera,实际拍摄于巴塞罗那的Sitges,一个美丽海滨小镇。

小丑参加的儿童聚会是在西班牙靠近马他罗(Mataró)的一个名叫 Casa Paradiso 村庄。

第三集开始于一个航拍远景。这是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格拉纳达省( Granada )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于摩尔王朝时期修建的古代清真寺-宫殿-城堡建筑群。原址建有要塞称为Al-Andalus,宫殿为原格拉纳达摩尔人国王所建,现在则是一处穆斯林建筑、文化博物馆。1232年在老城改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现存规模。宫墙外围有30米高的石砌城墙。

但V执行任务的住宅内部,却是Godmar Castle,一座私人城堡,起源于中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加固成为豪华住宅。向公众开放参观,适合儿童,有内部泳池。位于巴达洛纳(Badalona),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省的一个市镇。

Dasha和Villanelle带着婴儿斗嘴,是在Barcelona square。

Carolyn与Henrik在优雅的Scarfes Bar会面, 酒吧在Rosewood Hotel (Holborn)。

泰迪熊玩具店名为Hamleys,在Regent Street。

伦敦的另外两个场景:伊芙和Mo在Spitalfields区的布里克巷(Brick Lane)会面,小巷到处都是涂鸦。

Villanelle在Floris买香水,这是英国的一个家族性香水商店,位于89 Jermyn Street。

第四集尼科所在的波兰,实际拍摄地是罗马尼亚的小镇 Transylvanian town of Viscri,位于锡吉什瓦拉 (Sighișoara) 东南42公里。锡吉什瓦拉是罗马尼亚穆列什县的一座城市。 1999年,锡吉什瓦拉老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康斯坦汀女儿在莫斯科所在的学校,实际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个旧火车站,Gara Regala Băneasa。

下图康斯坦汀带着女儿逃学,是布加勒斯特Carol Park的民族英雄纪念碑。

假装园艺工作人员杀死会计老婆的场景,是Chenies Manor House,切尼斯庄园位于英格兰白金汉郡切尼斯教区,是都铎(Tudor)一级保护建筑,曾被称为切尼斯宫(Chenies Palace),尽管它既不是王室所在地,也不是主教所在地。

下图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个真正游泳池,名为Bazinul Dinamo。因为疫情关闭中。

第四集结尾V下火车回家的地方,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郊区 Cucuieți Sudiți。

第五集的家乡外景,是 Comandău,科曼德乌乡,位于罗马尼亚中部喀尔巴阡山脉 (Carpathian Mountains) ,由科瓦斯纳县负责管辖,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15米,2007年人口1,03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4人。

第六集会见海莲娜,是伦敦肯星顿的Bentley Hotel London。

保龄球馆是伦敦北部Finsbury Park的Rowans Tenpin Bowl。在麦克-辛和大卫-田纳特今年的新剧《舞台剧》中,辛测试田纳特倒背的单词就是Finsbury Park。

在俄罗斯的冰球比赛拍摄于伦敦,Lee Valley Ice Centre

V和Irina的疯狂驾驶课,拍摄于上黑福德皇家空军基地(RAF Upper Heyford)旧址。《好兆头》(Good Omens) 和电影《湮灭》(the Annihilation)也曾在这个旧址取景。

第七集,开场与海莲娜会面是在伦敦的 Armourers' Hall。因为疫情关闭中。

Mo被杀是在海德公园的Serpentine Bridge。

煎蛋餐厅是The Gilbert Scott,位于St. Pancras。阿伯丁的旅店大厅也是在St. Pancras拍摄的,是Renaissance London Hotel。

高尔夫球场是素里的Camberley Heath Club。

康斯坦丁心梗发作,是利物浦的地铁站。

季终集,与Carolyn会面是Royal Albert Hall。

伊芙与V跳舞的舞厅是Rivoli Ballroom。Rivoli宴会厅是英国伦敦仅存的1950年代完好无损的宴会厅。它以其原始的装饰和室内装饰而闻名,经常被用作电影拍摄地点,并举办许多舞蹈和音乐活动。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Avengers: Age of Ultron) 就曾在这个宴会厅取过景。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其他在Rivoli宴会厅取过景的电影还有: 《时空冒险》 (An Adventure in Space and Time, 2013 ) ,英国音乐剧电视剧《 黑潭》(Blackpool,第一季第六集), 2015 年音乐剧情短篇电影Dreaming of Peggy Lee,以及To Trend on Twitter(2018)。

 6 ) 怎么杀死伊芙?(季终)

2020年4月8号开播前写了比较好奇第三季剧本要怎么解决的几个问题,第3集以后准备逐集写了。单集评论会单开贴发,然后汇总至本贴,方便不同阅读习惯的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这大概是一个不正经的社畜吐槽+变态心理爱好者瞎掰影评,欢迎各位朋友捉虫吐槽。

开播前的问题如下:

1、C妈当你工具人,小V的“爱”也充满了“物化”你的工具人意味,编剧到底要不要给自我觉醒到现阶段的阿E一个自由自主的人物发展?身不由己也好,被本能冲昏头脑也罢,都 wide awake了,敢不敢让我们阿E摆脱“工具人”设定一回!

2、小V体验了一次关于“爱”的“不良教育”,时尚熊孩子变态的设定确实很香,保持也不错,但要不要再大胆一点深入一点,探索下这个变态对正常人类理解的“爱”的自我诠释?写出新意是真有可能封神的哦。(好啦,我知道预告里还是很熊,但这剧预告我信它才有鬼。。。)

3、12人要保持悬疑到终季,还是准备开始喂点实际的料?为了剧集延续一直拖延是系列剧惯用手段,商业利益考量还是保持作品张力节奏,是必选题,逃不开的。

4、新角色要继续延续以往功能性设定(Hugo工具人这种),还是要引进新的常驻角色开新的人物线?这个问题跟上一条紧密相关,不看到第5、6集应该是看不出来。

5、第二季尾巴已经打破原有的性张力拍摄模式了,有没有整出点新花样呢?

看个剧看得跟猜期货一样,也是没谁了,最近动森那么火,蹲一个看看有没有太太做EV的主题小岛。

S3E1-2:爱的PTSD算工伤吗?

“爱”是病,一个吐一个晕

不爱了自然会自愈。

我看有必要定义一个新症状:“晕前任”。既然能晕血晕针,那也可以晕前任。

一听说前任的消息,对着E、V的镜头就止不住地小摇晃周围都变成虚景,收音全处理成模糊的仿佛隔了一个世界的环境声。(狗屁,哪是止不住,当然是设计过的啦。)

就问晕不晕,这位女士,要不要帮您打911?

晕血晕针的症状可能有晕眩、呕吐,甚至失禁……您真的不需要帮助吗?

看到第2集这里,只想问一句:

爱的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能报工伤吗?

除了3P工具人雨果在跟MI6打官司搞赔偿,你们两个大姐就没想过:

PTSD可否认定为工伤?在法定的赔偿资源以外,还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嘛?

不好意思,我忘记了,E没签劳动合同,V那个职业不合法。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非法用工的工资赔偿英国或者国际杀手组织给不给赔?有两倍的赔偿金么?

爱的PTSD算工伤吗?——两个变态的职涯发展:下岗再就业VS Management Sucks!

先说明下,两位变态的“爱”是要打引号的,病态的迷恋算不算爱,可能是这个剧集从开播到季终都要被争论的内容,主创可能有共识,但观众管你那么多。各位自由心证,您觉得是就是,您觉得不是就不是。

下面开始吐槽了

1、曾经坑过我的老板开出心动的条件,要不要吃回头草?急,在线等

E,迷恋是迷恋的,但也不想被人轻易摆布变成工具,扛着生理反应拒绝先。

V,好想先把塔莎这个老变态杀掉,但是,好想坐着头等舱吃着好吃的去杀人啊。

中年危机职业受创的下岗老阿姨和生猛的年轻行业专家做出的不同选择还蛮让社畜感到合理,过了四十岁,真的很难相信BOSS的那张嘴了,还是小年轻好诱惑,美其名曰:“激励”。

关于E“晕前任”的呕吐,除了被“前任”打了一枪,有创伤后应激,可能还要合并考虑,她自己拿着大斧头把人脸砸烂的时候没吐出来的那口。毕竟Kenny小白花跟E在E肥宅窝里的对话暗示了E历劫之后,选择了不看不听不想的应对。阿E的这种应对是常见的,也间接表现了她想复归常人的动机和努力。但生理反应怎么可能说不想就没有,这不,C妈上来递素材来。

C妈面对E的拒绝,那句“我觉得你想知道”,真的是老奸巨猾,你说有个这样的老板,你怕不怕。

V的冷血精神病人设依然稳定,但动机上出现了新的点,想要做Keeper。我们先不管management到底suck不suck,V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V开始谋求权力,这个是危险升级的信号。大到二战那几位知名统帅,近到近期炼铜的那些,变态拥有权力的破坏性,想想都一阵颤抖。

看一个人的真实动机,除了ta说什么,还要重点看ta的行为,特别是当下的反应。话语是可以撒谎的,行为也一定程度能控制,但心跳、眩晕、呕吐真的控制不住。

2、脱离组织成为自由职业者如何再就业,如何寻求外部的人际支撑,寻找社群职业互助资源?

答案之一:包饺子,宅起来不再做与人接触的工作。

答案之二:傍个有一条龙沙龙服务的富婆,过心不在焉的婚姻生活

第1集让Kenny小白花暴毙的时候,肯定有很多认定,这是为了让C妈和E建立再合作的工具化走向。第2集从结果上来说也是达成了这个合作。但过程描写是在塑造E的转变的,拒绝了C妈的伸手,直到得知重要证据在警察手里,而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拿到时,才主动去寻求合作。至少目前的E是非常明确自己不要再白白当枪,虽然自己力量能力有限,但也要坐到牌桌边上来讲条件的。Kenny的暴毙除了点燃复仇追寻真相的动机,另外也让E有危机感,这局牌可能不是你想退就能退场的。

现在的阿E对人极度不信任,只想自己单干,但奈何手机都刷不开,只能剧本安排Kenny的同事来伸橄榄枝了。Kenny技术支持的位子看来要被Kenny新的两位同事接手了,依然工具人设定,但希望他们安好,不要轻易暴毙。

来看看V,哈哈哈哈,富婆挺好傍的,但是杀人真是忍不住。

EV两位都被引诱又重新入局,哎,跑不掉啊。

这里提下C妈,形式上依然还在组织内,但实际权限被剥离了,这位可没有仅仅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开始在动用自己的外部资源,基本可以等同于公司内做飞单的行为。与之对标的可以参考Kenny的黑人老板,互联网创业的公司嘛,行动要快要主动寻求各种互助资源,否则就死在沙滩上了。黑人老板可能是这季的重要线索人物,不暴毙的话说不定能延续到下一季,毕竟现在的美剧里,没个牛逼IT,怎么拍?

EV的前两集清晰的给我们示范了,没有整合资源的管理能力的技术专家路线,单干看来是不可行的。那么引出我们的下一部分。

3、如何进行秘密结社或跨国变态杀手集团的OD(Organizations Designing)组织设计或组织发展

组织架构永远都是为组织的目标和愿景服务的,所以不管怎么什么情况,都不可以完全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案例,我们先从V这边入手看一下。

为什么在这一季V这边有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被引入?先按下不表,我们来看看这个从第一季就弥漫在空气里的12人

简单的划分下,12人组织里没变态的,前端业务有负责情报的康叔,后端后勤有负责心理评估的心理医生等人员。

变态的,已经训成功的变态杀手训练有潜力的变态杀手。塔莎训练V,组织考虑让V也开始训练新人。杀手都是前端接触实际业务的人员,理解为销售、售前或者售后服务这种即可。

然后由于是秘密的政治力量,所以采取了经典的“一对一单线汇报”的情报机构的管理模式。

第1、2集塔莎和V在线演示了一个“继任者计划”的失败案例。

继任者计划可以简单理解为,组织内部需要有中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主要针对管理人员。再大白话一点就是,假设你是一个主管,等到你升职的时候,发现没人接班,有继任人计划的公司在此时,是会直接把你放到升职名单的末尾去的。塔莎老阿姨目前就碰到这样的状况,求而不得的东西请拿你的接班人来换,否则你就在这个岗位上干到死。(公司里有些业务骨干升不了职,可以参考这一点,我个人知道的案例是银行一线处理假钞一认一个准的师姐被卡在支行五六年调不了,就因为行里没人接得住她的活儿,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些情节的展开,除了黑色幽默,还能暗示12人组织的运作模式,以及潜移默化地一点点铺陈这个组织的细节。

12门徒是西方宗教里常用的隐喻,感觉都知名到不能叫隐喻了,不一定是12个人,有可能是机构有可能是人,反正他们是挺会管理的,除了管不住小V……

E这边就麻烦了,松散的利益相关者结合体,暂时看现在有C妈和Kenny生前IT组,后面康叔多半是要掺和进来当双面间谍跳反的。这个小团体内部的磨合应该会是一条线索,毕竟已有的三方谁也不待见谁。C妈说不定会跟黑人老板呛起来,毕竟老公务员和老创业者天然有呛起来的各种机会,拉都拉不住。各位有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就职经历的可能就看过,老板从血汗大厂高薪请来的高管跟创业者打得鸡飞狗跳的戏码到处都是。

不看好他们能磨合出来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架构的,都那么犟,能不把对方气死就算烧高香。

后面几集大概又有Kenny的基友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看看老板,看看E,可能还要看看C妈,转头假装认真查数据写代码。

说完组织层面,我们要来看看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啦。

4、如何设计变态杀手的激励及绩效考核,是否应用OKR管理法取代?如何带教有潜力的变态杀手实习生?

“老娘想走技术专家条线,但今天老板非要让我带人,硬塞了实习生过来,说带不好承诺的年终奖就没了,怎么办?急,在线等!”

怎么办,一枪崩了实习生,随时寻觅机会杀老板呗。

V越来越社会化,然后,用冷血精神病的逻辑回应制度。

揪迪在第一季的时候为V“辩解”,说为什么观众爱她,像泼小孩子冰激凌那段,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常人的礼仪规范下有好多想做而没做的事,V给做了。

其实把这剧纯当爽剧看,从这个层面上也是可以的。

下属不听话,老板压榨你,同级部门老有阴阳人要你背锅,你想不想一摔桌子,来句,老子不干了!

想想房贷车贷学费,乖乖坐回去。

V么,水压那么好的格调老房子住着,杀手单接着,算了,

“如果背叛的人都杀掉的话,我身边就没人了。”

您问被爆头的实习生?公司里那么多实习生来来往往,您见着留任的有几个啦?

核心业务骨干欺压普通员工,乱搞男女关系的那么多,不被抓住坑公司利益或违反法律被抓起来,现实里被处理的有几人?

12人的激励和绩效考核还是很到点的,且非常有对员工个人需求的针对性,拿住了目前出场己方主要角色的命门,反正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得好给点甜头你继续给我干。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这种自主性高且需要部门内部成员交互充分的管理方式则不太适合V这边,倒是比较适合E的小结盟。

OKR不能完全当做绩效考核来用,但有绩效考核的一定效果。毕竟关键目标和结果是你们成员充分讨论并认可出来的,那就奔着你们给自己定出的目标和成果去呗。毕竟C妈、E、IT组谁又能真的听谁的指挥呢?

现在是塔莎这个变态杀手的养老计划全看能不能管理好V,C妈工资资源被冻结要查杀子之仇多少要看有Kenny手机的E能合作到什么程度。

咽下去的气,还能不能出,队伍不好带啊。

您问EV?

这不,集尾还在晕前任,缓口气再说吧。

S3E3:PTSD了怎么办,满灌疗法来一发?

第二季的时候分析过前两季性张力模式:《“性”在EV关系中的作用与发展(第7集)》//movie.douban.com/review/10188915/

所以在开播前的评论里(就是本文最顶端),我写下了自己非常好奇的这个问题:

5、第二季尾巴已经打破原有的性张力拍摄模式了,有没有整出点新花样呢?

没想到第三季第3集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

这个新花样,怎么说呢,有点嗨。

本着一贯不正经的精神,我们来聊聊这个Psychopath V 和这个Sociopath E

整个第二季自己写的评论里基本都是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在寻找理解这两位有趣变态的线索(//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既然这季编剧换思路,那我也换换思路,试着从治疗的角度看看EV的角色发展和剧情发展。

事先说明,以下的内容纯属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的瞎掰,请不要自我投射对号入座,不要自我诊断,更不要自行实施治疗,有任何对自己的疑惑请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帮助。

这季开始一直有一种声音,感觉EV人物不如前两季,V不再炫酷,E弱了不少。当然,第二季这种声音也一直有,抱怨的点是V碰到E就恋爱脑不再变态,E忽强忽弱行为矛盾特别多。

那现在借助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从行为和情绪反馈的关系上来看看这两位三季以来的人物发展,再做合理与否的判断。

先简单介绍一下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定义这一疗法的构念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贝克和其他有影响力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我会把参考书目及页数放在正文最后,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参考,以下不再做说明。)

CBT以两条核心原则为基础:

1、我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

2、我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直观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社交恐惧症的基本认知行为模型:

来源见注解1

从图里的循环结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到,我们怎么认知评价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行为选择,而行为又会影响事件的的发展,继续影响我们对此的认知评价。

换成大白话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善重塑我们的认知评价-行为,从而达到把精神疾患者从负向循环中拖出来的一种治疗方式。

(注意,只是治疗方法之一,个案的话要考虑整体情况,该吃药的还是要吃药,什么疗法有效就多试试,千万不可迷信或依赖某一理论。)、

这种理论对普通人而言也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在戒掉一些坏习惯(拖延症、戒烟……),构建好习惯(健身……)上。

好了,扯到这里,我们上EV。

我更改了CBT使用的工具《思维改变记录表》(原表来源见注解2),来回溯一下EV的互动行为和剧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及她们的因应变化。

在梳理了一遍到S3E3的EV的互动情境,两人的心理发展轨迹非常清晰:

1、V对E的应激反应逐渐降低并产生了强烈的控制欲,虽然在被E否定自我的感情观后出现了失控的暴怒反应,但仍然无法克制对E的强烈情感驱动与控制。

2、而E呢,一碰到V就开始无视道德束缚、无视同事安危,在反社会的边缘反复横跳最终跨越了杀人的边界,在被背叛及枪杀捡回一命之后产生了典型的PTSD症状。

再来结合第三季的剧情展开以及EV与众多角色的互动,我们不难看出

V:对E的迷恋不仅没有降级,还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情绪障碍继续去招惹E。另外,之前发生的频频被当枪使的情况,以及对自身来源的好奇心促使这个学习能力不错的Psychopath开始谋求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权力。但是注意,V对权力的理解跟正常人是有差异的。我猜权力也被她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工具,可以摆脱被人控制取得随心所欲的自由,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可以控制他人,可以得到E。但她并不理解权力的实现机制和内在逻辑。(看看被爆头的实习生。)

E:第一二季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对内心幽暗外化不可控的追寻,以及在本我和道德之间来回挣扎。第三季的开始则真的是出现了PTSD症状的受害者,当然她自己也是帮凶之一。严重的焦虑症状、恐惧症状、回避反应及生理反应在1、2集里都有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V一出现,阿E的PTSD症状不仅没让她现场失能,还产生了吻戏呢?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又称冲击疗法、洪水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见注解3)

暴露疗法是通过将案主暴露于引发焦虑、恐惧等病理障碍的刺激来源,来打破刺激-应答联系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并不是病人或案主一上来就可以采取的方法,而是要基于非常充分的沟通和准备。

暴露疗法通常采用系统脱敏,使用逐级递进的想象暴露或者现场暴露,使案主逐步摆脱刺激源带来的焦虑恐惧反应。

而满灌疗法就非常暴力非常冲击了,它往往将案主无预期地置于恐惧刺激源现场暴露,坚持到案主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

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就是如果你害怕蟑螂,我把你跟几百只蟑螂关一起,直到你适应为止。

如果阿E的王八拳是应激反应,那小V压制下的一吻,大概就是被满灌的愈后表现吧。

既是身体本能反射又有受到强刺激之后异常的冷静和算计。

有点佩服这个情节设置,从EV一直以来的心理发展轨迹看,有较高的合理性,反正E碰到V之后总是冷静异常地失控,而V总屈服于自己的性兴奋暂时会忘记最初来找E的目的。两位之间一直有惊吓对方-产生性兴奋-惊吓对方的循环性张力模式。

而阿E三季以来一直被折腾,都折腾出精神症状问题的时刻,给E继续入局加入了除为Kenny复仇以外的心理动机。

不过作为一个老社畜,善意提醒大家,如果工作中遇到阿E这种同事或者生活中的朋友,请绕路,因为太难预测他们会突然为什么原因偏执,偏执程度高的会完全不顾你的死活,什么时候被当做精灵球扔出去送人头你是不会知道的。想想Bill,想想Kenny小白花。

浪漫是很浪漫的,各种暴力混杂权力斗争加性兴奋怎么会不浪漫。看剧爽一下就好了。

好了,心理治疗告一段落,开始社畜的吐槽。

康叔真是典型的最苦逼的公司中层,还没来得及帮老关系收拾烂账,就得去收尸,还被曾经的下属小V惊吓威胁。单位高层一直在施压,可能还用老婆孩子作为砝码被威胁好好干活。

C妈年纪那么大了还亲自下场美人计,查到儿子死亡相关联的证据被小V一枪打断,还差点送掉老命。跟女儿的互动别别扭扭,也不好说明状况。屋里屋外都是危机。在E的小联盟里也没有占据她习惯的指挥岗位,第一次会就跟Kenny的黑人老板呛个不停。过气高管想回到自己的权力中心的努力后几集应该会有。

塔莎的老变态退休计划多半会因为小V对E的异常迷恋发生管理问题。小V爆头实习生,塔莎多半是想爆头小V在忍耐中,还得耐心带教管理。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要么考虑下联手干掉12门徒的高层?不过联合协作对Psychopath可能太难了,她们两的级别太低多半也不清楚高层情况,这个局面形成不了,暂时都是当枪的命。

在开播前我感兴趣的问题头三个如下:

1、C妈当你工具人,小V的“爱”也充满了“物化”你的工具人意味,编剧到底要不要给自我觉醒到现阶段的阿E一个自由自主的人物发展?身不由己也好,被本能冲昏头脑也罢,都 wide awake了,敢不敢让我们阿E摆脱“工具人”设定一回!

2、小V体验了一次关于“爱”的“不良教育”,时尚熊孩子变态的设定确实很香,保持也不错,但要不要再大胆一点深入一点,探索下这个变态对正常人类理解的“爱”的自我诠释?写出新意是真有可能封神的哦。(好啦,我知道预告里还是很熊,但这剧预告我信它才有鬼。。。)

3、12人要保持悬疑到终季,还是准备开始喂点实际的料?为了剧集延续一直拖延是系列剧惯用手段,商业利益考量还是保持作品张力节奏,是必选题,逃不开的。

到目前为止剧集的发展将这些疑问徐徐展开,

1、E不再完全被本能驱使,自主性提高,但依然是个极度自私自我的人,为了达到目的现在都学会忽悠C妈的小跟班了,也把Kenny的两位同事拖进了危险的境地。E的心理发展和对周围人的影响应该会贯穿第三季,但我实在没有好的预期,感觉黑人老板和肥宅IT暴毙的可能性升高太快了。

2、小V对爱的诠释现在全落在对“权力”的迷恋上,也开始对自身的来源产生了探究欲。阿E说她不懂爱,她暂时应该也不会懂阿E嘴里那种正常人理解的爱。对于V的理解,请一定牢记S2E5里那位精神科医生的话:

“当你幻想一名精神变态者,你会倾向于将之想象为一个正常人,然后再往他身上加入一些负面特征,比如暴力、极端自恋、虐待狂,而这样是错的,不要加,要减,把任何能够让我们成为正常人的特征都从他们身上拿走。他们就像传真机、复印机,只会模仿正常人的行为。”

V是一个戏剧创作出来的有趣psychopath,会产生对E的感情更接近一个特例,但从剧集到现在的发展开,Psychopath始终是其主轴。而且,利用变态对常人常情的扭曲理解,也是很方便制造戏剧冲突,写好看的方法。反正我们不管认为她这是爱还是不是爱,都不影响她是个Psychopath。

如果对Psychopath的实例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心灵猎人》 //movie.douban.com/subject/26691486/

3、12人的组织结构慢慢展开了,但看这速度,这季里出现任何一位12门徒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最可能是暗示性出现,作为第四季吊胃口的元素。

参考书目:《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原著:Jesse H. Wright、Monica R. BAsco、Michael E. Thase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版

注解1:该书第5页,基本认知行为模型:一个社交恐惧患者的例子

注解2:该书第80页,图5-2理查德的思维改变记录样表

注解3:该书123-126页,第四步暴露治疗

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再提醒一次,千万不要自己乱试疗法,绝对出问题,有问题请就医。

S3E4:由正常到疯癫:从失控开始

在第二季季终评论中分析过KE剧集对观众心理的控制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movie.douban.com/review/10202000/

这次想聊的东西很杂,就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S3E4 KE开始改变第一二季与观众玩明牌游戏的这一模式,新的故事架构和叙述模式初现端倪,个人认为这一集可能是整个系列转变的关键集,从这集开始会出现更明显的口碑分化和观众分层。

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剧作结构

S3E4的剧作结构:POV+《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

剪辑风格:转场略带有大卫芬奇快速跳剪的剪辑风格

1、POV:Point of View,视点人物写作法,即选取、变换特定的人物作为视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POV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叙述。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小说:《权力的游戏》、《猎魔人》

影视:《权力的游戏》、《猎魔人》、《低俗小说》

游戏:《十三机兵防卫圈》

这种叙述架构,随着视点人物的变换,观众可以从不同人物带入,更多的了解事件的全貌,但有可能会造成不熟悉这种讲故事模式的观众产生混乱。

《权力的游戏》前四季就是好的示范,而近期热点《猎魔人》被很多观众评价看不懂,多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视点人物转换提示而制造了混乱的观看体验。

KE则采取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利用原有的美术风格,直接把人物名称仿辞地名打在大屏上,降低观看难度。

《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则是将A人物的故事在前高潮处掐断,制造悬念,再从与之相关的B人物故事视角在其后带入至被掐断的高潮处继续发展,推动至高潮的结构。E4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结构,由Niko和E的故事带入,掐断,而最后由塔莎的视角带入杀Niko,来制造心理惊悚的戏剧高潮。

这种组合式的类型化创作,对于熟悉这种结构的观众而言可能产生亲近感,也有烧脑感,而对于不熟悉的观众可能会有结构混乱,人物主配角不分的观感。

由于本人很熟悉这种结构,在E跟黑人老板的AA Meeting时,这Flag已经在耳边哗哗响,反而会让我有点跳戏,因为很明确的信号显示,E的坦白就是暗示大坑在眼前。而唯一没想到的是,本来以为会在下一集出现的大创伤,E4直接下了狠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KE系列开始尝试使用这样的创作结构,也标志着,传统悬疑剧会使用的叙事诡计剧组会开始尝试大量使用。但从E4的具体人物刻画看,他们也并没有放弃与观众利用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对常人常情的理解差异玩明牌游戏。所以很有可能,这两种方法在后4集里会出现大量的杂糅。

方法使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有用得好和不好的区别,从E4看,个人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优秀作文,没有大的漏洞,但也没有惊喜。

2、剪辑风格:全篇在视点人物转场时的镜头带有大卫芬奇快速剪辑的味道。

这种快速剪辑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观众没有被牢牢吸引在镜头前,或是不熟悉这种方法,因为镜头的快速切换,会造成信息缺失,从而对后续的剧集理解产生障碍。

举个例子,C妈在跟派来的监管官员早餐会后回家,在出租上远远看到了康叔从自己家附近经过,然后镜头就直接转场进了自己家,开始了一场展现与女儿隔阂的剧情。

善良懦弱的女儿因为妈妈不展现对兄弟死去的悲伤,甚至不肯与她谈及兄弟,让她难以接受并很悲伤。则C妈的反应仅从台词和表演看,则是从本季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对女儿的冷漠与隔阂。

而这时,如果漏看了,或是没有注意之前康叔的远景镜头,就会忽视这段表演可能隐含的脑补意味:

C妈作为一个老情报人,在家附近发现了康叔这个老情报人,产生了职业惯性的怀疑。回家先不动声色的试探女儿,问谁来过,而女儿支支吾吾的反馈让她开始考虑女儿被策反的可能性。

1、女儿已经被康叔策反,现在就是个内鬼

2、女儿被康叔利用,本身女儿就是善良懦弱的性格很容易被哄骗,间接地当了内鬼

但C妈没有戳穿内心的疑问,她可能已经怀疑家里被监听,如果戳穿,风险大到无法预估。就还是按照以往跟女儿的相处模式冷漠应对,维持无事发生的现象。

在这层脑补之下再看C妈回自己房间后的反应,就很有深意了。

躺下,开了蛙鸣白噪音,拿枕头挡住脸,可能在哭,可能没有,深深扣入枕头的手指,既是悲伤又是复仇的愤怒,也有对不能爆发情绪的压抑和控制。

她真的是如女儿指责那般冷漠嘛?除了儿子的死,现在还要担心女儿的安危,尽量不让她卷进这个是非圈。这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行为选择,算不算一种更深刻的爱?尽管她跟女儿一直都是剧集里表现出来的强势母亲欺压弱势女儿的状态。

这些深层的脑补和体会,如果没有看到康叔那个镜头,就不会被诱发出来,这场戏就会变成一场普通的家庭戏。

这种随人物主观视角晃动并快速跳剪的镜头不少,虽然可能造成信息缺失,但可以使叙述节奏干净简洁,剧作高潮快速推动,用在制造心理紧张惊悚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部分:来来看看标题,人是怎么开始一步步失常的,从失控开始

失控,两层含义,对自我失去控制,对原有可控的外部失去控制,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人际关系。

E4用了POV,我也借用一下

Niko:E明确说了Niko是被确诊需要住院治疗的PTSD,这是什么概念?就是PTSD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度高到已经无法正常生活,需要进精神疗养机构进行监护、治疗。Niko出院以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是理智的选择,避开E这个大坑和大刺激,才更有可能重建秩序,从失控回归控制。从他返乡以后的状态看明显比E1里好了很多。

(这里说点题外话,2月份读完了《猎魔人》,这是波兰的奇幻大作,男主滥好人在历经磨难刚要开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休生活的时候,被农民用草叉叉死,而他的Witch(是奇幻故事里真会法术的女巫)用尽法力也救不回来他,跟着一起殉情了。“波兰”、“女巫”、滥大好人”、“农民”、“草叉”,这两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系,但最后一幕对我的情感冲击却格外大。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看待同一个作品时,不同的观众因为自身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情感体验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并没有是非对错,甚至没有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你无法去体会别人的人生,反之亦然,所以尽量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按别人头求认同,而遇到自己被按头的情况,不理就是了,为这种事情耗神耗力,很不划算的。)

E和C妈作为一个对照组来讲:

E:搬到公司住,可能有的两层原因1、住处被投放小熊后害怕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过夜;2、没钱找新地方。

之前有朋友问人物弧光什么意思,人物弧光是麦基提出的一个剧作创作概念,他在《故事》中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我就借助这位知名的剧作理论家的工具,拿E4对E的人物弧光塑造举例说明

第一步,故事铺陈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在公司沙发上醒来,内裤套脚踝不自知,邋遢且臭,随意取用他人物品,不在意自己更不在意他人,脑子又钻进案子里出不来了,自私还有点不要脸。

第二步,我们很快被引入人物内心。她的真实本性在他选择采取这个行动而不是那个行动的过程中得到揭示:这段需要同时对照S2E5收花来看,就能看到两季之间E的人物弧光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收到蛋糕,先本能的甜蜜。但瞬间冷静,意识到可能是V送的,为了防止危险把蛋糕带上楼顶,小心打开求证。S2E5时,E尚未对自身以及自身处境有清楚的认知,收到危险的甜蜜,本能反应是去浪,而且就真的去浪了。而到了S3E4,本能还是抑制不住,但她开始知道害怕,知道要谨慎。而巴士蛋糕证实了她的猜测后,她还是很冲动的丢了蛋糕,丢下去之后,肢体反应和表情表现的是后怕和后悔,所以此时的E还依然是个本能驱动型的人,但经历那么多创伤事件后她的转变也很明显,且是进行时态。

第三步,这一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互相对照:我们感觉到,她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样子。她的表面之下还蛰伏着其他品质。在前述的E的转变后,然后转场黑人老板收留她,两人的AA Meeting中,E第一次开始正面承认自己不忠、拖累老公、见死不救、伤人等行为,不再像第1、2季总拿间谍游戏当自己的挡箭牌了。人物的反思和正视自身与白天在公司里肥宅的形象形成反差。

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内在本性之后,故事便开始给她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她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在查案的关键线索出现时,传来Niko的谈话邀请,而E在黑人老板的开解下决定做“正确的选择”(理智上她选择了复归常人重建生活,但她的本能是跟理智矛盾的,这个矛盾可能会贯穿剧集始终。)

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来临,这些选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物的人性:E如果不去则Niko是不会死的,E的选择给了塔莎借Niko的死来挑拨和伤害E的机会。E遭受了更为毁灭性的打击,亲眼目睹Niko的死亡。在结尾处展示的是E的情绪,而人性的转变应该会在下一集里作为一个悬念的解密展开。

通过上述的说明,让我们回到“失控”的层面。E在S3开场时,暂时有一个小稳定坏境,是一个比以前生活差,但至少恢复了一定程度控制的状态。随着剧集一步步逼近,都采用的是压力环境选择的方法,让她的生活逐步失去外部控制,厨房工作也没了,在Kenny公司这边也只是挂个幌子方便查案。而在遭遇了V的满灌疗法之后,E刚刚习得的谨慎,又继续被创伤性事件冲击。

你要塑造一个人惨,首先要给点灿烂,所以,在跟黑人老板AA Meeting开始有好的发展方向时,我就开始直接跳戏,在预估到底会往多残酷的方向折腾E。

枪击事件——稳定未完全恢复——Kenny被杀——又开始失控被黑人老板暂时打捞——N目睹iko被杀——大崩溃——大失控要开始了

进行到这里,如果是个正常人,应该可以送精神科了,至少要找个亲近的亲朋好友陪着。她呢?跟谁好谁归西。所以,我估计大概率她会被推向更黑暗的地方。

Niko对E的其中一个意义是Home,复归常人的情感归路直接连窝打碎了。有没有想起剧集结尾大写的“HOME”?一会儿说到V的时候,我会重点讲先不急。

C妈:在剪辑部分的举例已经可以说明C妈对于生活逐渐失控的自制与应对了。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对照看的是,同样经历失去重要相关人的创伤,C妈和E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E酗酒行为失控,而C妈自控到女儿都看不出来。而同样是险些丧命后面对至亲,C妈的逻辑一直在线,行为缜密,而E呢,高兴起来就忘了谨慎,间接害死了Niko。为什么这季开始引入POV的方法,而且要整死Kenny,除了推动剧情,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C妈表现出来的疲态和蛙鸣白噪音提示的睡眠障碍,都在暗示C妈的生活也在逐渐崩塌,后续的发展感觉也不是很妙。

康叔:被尴尬的身份和工作控制,连女儿都开始揭开他自私自利的本质。外部控制的丧失,还没有到打到康叔的地步,这点可以对标看C妈,两个老狐狸都还在尽力自控为自己而斗争。但会计的烂屁股看起来还没擦干净,后面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大的烂屎。

然后是V和塔莎老变态作为另一对照组。

V:对家人的信息出现,V居然出现了跟对卷发老阿姨一样的应激反应。这个设置说实话,我是完全没有预期的,应该可以纳入新一季对V增加的人设吧。在V帮康叔擦屁股的杀人行动中V对“家庭”这个词也产生了应激。(好久没看她吞毛球了,还蛮可爱的)

应激意味着,失控的风险增高。但目前这集还没有展开,而是在结尾用HOME设置了悬念。

现在来讲讲HOME。家既是指物理位置,也是心理上的归处。

所有的人迟早都会面对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对未来有比较好,比较幸福的预期时,对我从哪里来的探究欲会降低。

而V开始执著Home和E执著Niko,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当两个人都对未来迷茫,甚至隐约感觉到失控的风险时,她们都在寻求归处。

从KE系列一直用EV互相映照的惯例看,E的归处被当面处决,那下一集V的归处大概率会是破碎的结局。

这剧集不把她们整到绝境是不会罢手的。

不过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冲击能冲到V这个Psychopath。寻常的家庭伦理对她是无效的,但从前面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来,V对于自身本质被否定是会暴怒到当场翻脸杀迷恋对象的。

那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想,来自家庭的何种否定会暴击V?

塔莎:本剧集出现了第一个以虐杀他人取乐的典型变态连环杀手。

与E和C妈的对照关系相似,塔莎与V也形成了变态杀手组的映照关系。

这集揭露了塔莎在V面前表现出强势背后的另一面。从前两集看,塔莎一直在试图管理控制V。而相对的,她对自身命运却缺乏控制,V在其面前像一个熊孩子,而在被派来的12人代理人面前,她甚至是慌乱的,而且被蔑视。在杀人事件中,塔莎表现出绝对的杀意和对受害者的控制力。一方面是对生死有绝对权力的掌权者,一方面是个连回家都难以实现被当枪的中层小领导,两者相互作用下,本来就弑杀的残暴属性会更加剧烈。

所以,康叔会叫V低调,nice and clean,而塔莎则会跟V炫耀自己的原创性。跟康叔对比一下,看上去都是被派来管V的,挂的职位一样,但有很大的区别。康叔有很多别的任务同时在进展,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人情关系;而塔莎没有,塔莎是个专职杀手教练,从管理幅宽和管理能力看,同级但能力差异比较大。

剧情设置一个这样的角色,一方面是在对比衬托V,暗示映照V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用变态治变态制造戏剧冲突。

而这次刺杀Niko的行动能达到挑拨EV关系,让她们停止互动的作用吗?

塔莎按照对常人的预判决定杀Niko,但E不是正常人啊,她情绪崩溃恢复以后,很有可能不是自闭,是反社会啊,大姐!!!

李玫瑾老师在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所著 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写道:“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狼外婆聪明是聪明的,但故事里,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却是常态。

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功能性配角,会有什么下场,我们拭目以待。

这季所有的重要角色不是在失控就是在跑步奔向失控,这剧的精神病院属性越来越浓。

好了,这次大大超过我预期要讲的长度了,就先聊到这里吧。

S3E5这个家简直就是变态培养皿

“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上周写失控到塔莎的部分时,引用了李玫瑾老师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的这一段。S3E5则就像这段话的实景注解,没想到KE这次会拍得这么实,像是把人物小传拍进了正剧。(从这点上看,这个系列的野心应该是四季完不成的,很可能我们在第三季终就会听到第五季的续订。)

借着S3E5,除了家庭,想聊聊一直回避的一个话题:“爱”。

读过我KE评论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对于EV间是不是“爱”,我从不去定论。这是因为,爱是什么,人类从未有过公认的定论。所以,各位自由心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去定义去判断比较好,这也是一种互相尊重,毕竟看个电视剧娱乐,搞得很上纲上线就很不娱乐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能谈好这个话题,自认水平不够,聊不好也就不详聊了。

到了这集,再加上近期关注了一些带反社会特征的罪案新闻,感觉有必要来聊聊了。依然不会去定义EV之间是不是爱,但我们可以通过V和V的家庭来看看,爱对于一个人重大的影响。

这集E没有出场,但我却从整集里都看到了E,两个人尽管本质吸引,却一直有矛盾冲突的行为选择,从这集里也可以窥到些本源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们先从剧情进入,由犯罪行为学的角度看看V和V的家庭。

关于罪犯的变态心理学,都避不开关于家庭的话题,这是对实际罪犯统计而产生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方向,不是专家们的理论演绎,是实际统计。

而V的家庭,不得不吐槽一下,太典型了,就像教科书上的案例一样,尽管剧集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处理方式,但我依然感觉在看实验环境里的培养皿一样。

V的家庭,就算放个正常小孩进去,不考虑psychopath的遗传因素,也是会制造出反社会人格或者其他精神疾患的,剧组给V安排的平辈兄弟们,血亲、非直系血亲的各种神经质,暴力倾向都在极力说明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开篇我会觉得剧组把人物小传拍进了正剧,而且过分的实在,这种实在跟第一二季轻盈精怪的风格是有点冲突的,从E4开始的风格转变看来是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了。

既然太像案例了,我会拿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对照,案例出自《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FBI行为科学部找的第一个重罪犯访谈对象,埃德肯珀,这位算变态连环杀手里的明星了。

首先,V的母亲,从初见V激动哭泣到剧集最后冷漠地第二次赶V出门,我们都能在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一点V的Psychopath可能的遗传来源。这位母亲冷漠,极具表演性,在她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贤良和欢乐的表象之下,是冷血,控制欲极强等黑暗属性。

V的血亲兄弟描述母亲在这里是人们眼中的圣人,而V的反应是那是因为你们看不到她的黑暗。她在收获季这种公众场合,展现的是合家欢的母亲形象,而V的非血亲小弟弟则告诉我们,这位妈妈,即便是在公众场合,对孩子的失败也不是包容而是极尽打压,责怪和否定,而且很有意识的避开众人的眼光私下里进行。在V到这个新家后,这位妈妈时刻注意着V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强控制欲的体现,她会监视V,在发现V与现任丈夫交谈之后,马上出现借故打岔,控制V与新家人的距离和关系,从她跟现任丈夫的这段交流看,现任也多少有点惧怕她。现任对V提出的母亲的问题也多有回避和偏帮。从V与家人玩杀人游戏也可以看出,她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她不是一个重罪犯,但这个家里,从智力到权力关系上看,她都处于统治地位。

故事进展到V和妈妈的对手戏 ,我们则看到了一个对自己亲生女儿从人格上进行侮辱与否定,而且还与女儿争夺丈夫情感关注的母亲。而她经过两天发现V开始在一点点影响她的势力范围,直接就可以翻脸第二次赶V出门。

这位母亲身上是有psychopath或反社会人格的特征的,但在V小时候,她不是去应对自己的问题,而是将责任、责怪还有嫉妒全都归因于V,进而做出了把V遗弃的举动。而多年后见到V,她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出与失散亲人热烈相聚的反应就跟压根没有遗弃这事儿一样,V这么爱演而且能演,可以看出来点是从哪里继承的了吧。

戏剧映照现实,我们来看看FBI访谈的这位埃德的妈(这是位男性罪犯,根据案例统计这种变态暴力重犯大部分是男性,女性比例很少)。

“埃德的母亲在圣克鲁斯分校受到校方管理人员和学生们的一致欢迎。她被看成是一位敏感的、关心他人的妇女,你碰上难题或者是仅仅需要找个人谈谈心事时,尽管可以找她。然而一回到家中,她却像对待怪物一样对待自己羞怯的儿子。”

“不容争辩的是,埃德父母的婚姻是十分失败的。他告诉我们,他还很小时就因长得很像父亲而遭到母亲的白眼。后来,他的粗壮身材又招惹了麻烦。10岁时,埃德在同龄人间已经堪称巨人,而他的母亲担心他会猥亵他的妹妹,于是就让他住在靠近火炉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每天晚上睡觉时,她会当着埃德的面关上地下室的门,而自己和他的妹妹到楼上卧室睡觉。”

另外我还查了一些资料,埃德曾在15岁时去寻找与母亲离异的父亲,但父亲再婚,并没有表现出他所期待的关爱和热情,留他住了一段时间就送回母亲处。而此时,他的母亲决定三婚,不想要这个拖油瓶,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回其父亲身边。亲生父母谁也不要,拖到最后才决定把小埃德送到祖父母那里,而埃德的祖母就像他的另一位母亲,对他贬损斥责,讥讽他是“一场游戏(婚姻)里的附属品”。第一场悲剧发生了,16岁的埃德在一次与祖母的争吵后,将祖父母枪杀,并对祖母的尸体有过度损毁。之后,埃德进了青少年监狱,并在成年之后通过精神鉴定被判定可以释放。而在这之后,他杀害分尸了七位年轻女性,最后他用羊角锤杂碎了自己母亲的头,并将母亲的喉咙扔进了搅拌机。(具体细节太过残忍,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大卫芬奇拍得《心理神探》第一季,这部高分剧集是基于道格拉斯的这本书拍的。)

S3E5对V家庭的塑造对照现实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培养皿是多么的典型。

一个对外友好,对内残忍的母亲,从小被打压羞辱被抛弃的孩子。这种不是我们常见的严厉管教孩子,而是一种实质性的精神虐待。而在这两个个案上,父亲身份都是缺位的,这点我会在后面讲爱的部分展开,这里先停一下。

在人类社会中,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是一直有一个比例存在的,但不是每一位都会去犯罪甚至杀人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些人有些就踏入了深渊,而有些则正常生活?

在目前关于精神病的研究中,普遍倾向于psychopath更多是先天的,而反社会人格的情况则复杂地多,有先天的因素但也很可能源于后天环境。

影评里我就不展开先天和后天到底哪个重要的“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了,没有绝对的定论,以后可能也不会有,特别是到了具体的个体身上。

但我们看看FBI探员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埃德这个案例得出的自己的观点:

“支配。操纵。控制。这些是连环杀手的三大格言。他们的行为思想均是以有助于充实他们过于乏味的生活为导向的。

在一个守法的人发展为连环抢劫犯或杀人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大概要算幻想所起的作用了。我指的是最广义的幻想。埃德肯珀早年就形成了幻想,且统统涉及性与死亡之间的关系。……

从另一个层次上看,肯珀的幻想就是摆脱他那位主宰一切的、虐待成性的母亲,而作为杀人犯,他所犯下的一切罪行都可以置于这一背景之下加以分析。……

不过依我之见,埃德肯珀的例子说明系列杀人犯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倘若他的家庭环境较为稳定且他受到关爱,他还会产生同样的谋杀幻想吗?谁晓得呢?倘若他对支配欲强的女人不是怀有那种难以置信的愤恨,他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她们吗?”

我们通过探案专家的观点来看看V。

从剧集提供的细节看,V从小就有对死亡游戏的幻想和cosplay,包括照片里的恐怖装扮,以及小时候与父母亲番茄酱血泪的游戏等。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打弟弟的评价是打的好。而现在她的相对成熟了,对血亲弟弟的情绪管理建议是,“打人你感觉会更好。”

而在已经三季了的各种花式杀人中,包括对E强烈的执著中,支配、操纵、控制,都有非常具体的体现,这里就不赘述了。

支配、操纵、控制全都指向什么?权力。从剧集对V的人物发展设计上看,支配他人生死的权力已经满足不了V了。

又要来说boring了,乏味、无聊、没有存在感,对于这个类型的罪犯来说,实施杀人虐待的幻想都在填充这种boring。一旦这种邪恶的幻想得到落地操作,他们是无法克制的,近期国内几个强暴致死小女孩的恶性真实案例里也体现了这一点,有本事把这些变态罪犯放出来,他们就会继续强奸杀人,无法自制。

道格拉斯在书中还提到“杀人三合一”:纵火、孩童时代虐待小动物、超过正常年龄的尿床。

我们的V,第一次纵火,就把整个孤儿院给点了……,第一次杀人,就把迷恋对象的老公阉割了……尿床剧集里没提,孩童时代虐待小动物也没提,但她有个现成的弟弟可以打……

通常情况下,这系列的暴力重犯都有一个暴力升级或者说犯罪学习的过程,比方说先从虐待动物,猥亵,伤人这些轻罪开始,在预谋或是偶然犯下杀人的重罪之后,一步步熟练,磨练自己控制受害人以及杀人的技术。

但V这个……上来就很火爆,我真不知道该夸她是杀人狂小天才好,还是该感到害怕好。而且人物设计让她接受了专业的杀手训练。好吧,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种人设实际上已经脱离现实,属于戏剧破格了。

也难怪我们的E会被自然吸引……

而在道格拉斯的书中还提到:“这是我们反复碰到的另一个特征。案犯极少会把愤怒发泄到内心怨恨的焦点人物身上。虽然肯珀告诉我们,他常常在深更半夜手拿锤子踮着脚潜入母亲的卧室,幻想着用锤子猛击她的颅骨,但是在真正有胆量正视他实际想做的事情以前,他至少制造了6起杀人案。”

我们从剧集里给V母亲年轻照片的特写可以看到,对卷发女人的应激反应是从哪里来的。而剧集设置V以为家人都死了,但康叔好死不死跟她提了家人之后,应激反应又出现了。从V和母亲的对话我们可以判断,V被送去孤儿院的时候应该是在6-10岁之间,记忆有了,但很模糊。所以,可以合理猜测,V对于家人的记忆有自我怀疑的成分,这次的寻亲之旅,除了寻找归处的基本动力,还有对自己怀疑的求证。而这种求证是带有复仇的种子的。

我想,V的人物设定里,一直都在自信自大背后潜藏着自卑和自我怀疑,这也是为什么她对跟自己母亲有一样的外貌特征的女人产生应激和性欲的底层动因。从她要求母亲为她擦去脸上的番茄酱血泪的那段表演,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她变强既有经济能力又有见识和武力值之后,她依然会发自本能地寻求母亲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而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最深层的肯定。

剧集发展到这里,再回看打Eve的那枪,V心里到底是什么感受,脉络是不是就比较清晰了呢?

但是注意一点,我可能不会把V的这种反应简单的归因为“恋母情结”,恋母是表现,底层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情感关系的问题,这个在下一个部分里会说。

Home的结果,我们现在都看到了,正如我们所料,在跟母亲面对面确认了自己被打压,被羞辱,被遗弃,被否定的童年记忆后,V难以抑制的肢体反应、表情、话语都透露出悲伤、痛苦,而最终艰难地决定“不得不把妈妈杀掉”。现在的她不再是弱小被抛弃的那个,而是有能力决定双方关系的人了。但杀掉妈妈的实体,是填不上她心里那个由于母性良知缺位造成的心理上的无底洞的,后续跟E还有康叔的互动中,我们应该会看到这个洞的发展。

这里必须单独说一下表演,这季的女性主要角色都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揪迪与妈妈厨房对手戏、吴女士面对Nico的死亡、C妈车里悼念儿子,这几场戏下来,我严重怀疑,这季的目标是要让几位能至少在下一个颁奖季拿到两个以上的表演奖项。。。欢迎颁奖季的时候各位来挖坟。。。

E5是V的单人集,但我还是看到了大量的E的影子。之前的剧集都展示过了,E有杀人幻想,有杀人冲动,现在也实操过了。而且她很清楚地知道V对她的迷恋和执著,但为什么还是一直把自己往正常社会里拽,而不是毅然决然地就地跟V私奔。

剧集提供E的家庭情况很少,但也不是一点没有。从抓幽灵那段跟妈妈亲切的对话,到出大事了以后姨妈帮她解决工作,再到跟Niko的日常互动,还有她与Bill、Kenny以及其他同事的融洽关系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个被关爱的人,曾经有过良好的人际支持。即便自己的本能驱使做了那么多荒唐的行为,道德良知还是在控制她选择自己的行为。

这大概就是E和V矛盾纠缠关系从家庭童年这种源发层面产生的原因。

不被爱与被爱,可能就是通向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第二部分,我们来谈谈“爱”

顺着E5和第一部分的讨论,我们来看看父母之爱对于人会怎么认知和实践“爱”所产生的影响。

下面我会引述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关于母性良知和父性良知的论述。

首先,澄清一下定义,这里所说的父性母性,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具体的情感或行为上的父爱母爱。而是抽象的概念性总结,是父母这两个角色应该具有特质,是一种理想化类型化的表达。更像物理定律或是经济学上“理性的人”那种概念。就类似,我们都知道牛顿力学定律,但现实中是不太可能有摩擦力消失的空间存在的,但不代表在宏观世界牛顿力学定律就不存在。也并不是每一个父母身上都必然完整存在这些特质,现实恰恰相反,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原生家庭问题,往往是因为这些理想特质的缺失而造成的。

母性良知或母爱的特征:“用更概括一点的方式来说:我(孩子)被(母亲)爱,因为我是我这个样子;或者,更确切一些:我被爱,因为我是我。这种被母亲所爱的经验,是被动的经验。为了被爱,我无须做任何事——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所有我需要做的只是——是她的孩子。”

这种母性良知或母爱对人的影响:“无条件的爱是人类最深切的渴望之一,不仅儿童如此,人类的每一份子都是如此;另一方面说,如果因为我有优点,因为我值得爱才被爱,这往往在心中留下疑虑:对于我想要他爱我的人,我很可能不能讨好他,或者是这一方面不能讨好他,或许是那一方面不能讨好他——但总是恐惧着这个爱会消失。更且,“值得的”爱很容易给人一种辛涩的感觉,觉得我被爱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由于我讨他的喜欢,这就是说,分析到最后,我根本不是被爱,而是被利用。无怪乎我们所有的人都渴望母爱——婴儿时期是如此,成人亦是如此。”

请原谅我大段的原文引述,但我想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我看到过的对母爱及其影响最精炼的论述了。

我们回想一下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V,在什么时候露怯,每一次都是在对她而言,有情感价值的对象,打破她预期的时候。

她认为E会跟她走,她认为康叔应该把她放在第一位考虑,她认为她对妈妈的记忆可能出错了,妈妈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帮她擦去恶作剧的痕迹时。她直觉地认为,这些对她的感情付出,是因为她是她。

所以,当她笃定的认为E跟自己一样,just like us的一个人,却做出了完全与预期相反的时候,我不知道,对母亲的记忆投射了多少到当时的E身上,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无法控制,无法得到,否定自我,这些因素不管比例多少,导向的都是死亡和毁灭。

这种无条件的爱,她没有能力由自己创造,那可以暂时用“值得的爱”来替代,所以剧情才会让她很喜欢跟康叔邀功要奖励要夸奖,很喜欢跟E去炫耀自己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被看见,被认可,这些是对她来说重要的人,他们的肯定会让她高兴。而剧情进展到现在,这种良性的关系也被抽掉不少了,康叔也不知道还能活几集。、

而在对妈妈的对手戏里,V会说自己是一个不快乐的人。这个不快乐与AA Meeting时的feel nothing是对应的,母性良知的缺失应该是非常底层的原因之一。

跟E的互动中,V还是发现了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和面相的,在跟家人的互动中,V对对她表示自然亲近的兄弟也展现了人性的一面(叫人去打人这种也算,她的逻辑里自己的欲望实现总是优先),还预留了小弟弟逃离的时间,这些都算是正向的进步吧。但就像我在第一部分里说的,母性良知缺失的这个大窟窿,我感觉编剧两季之内都不会想帮她补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缺位的父性良知或父爱:“他在儿童生命之初几年,几乎与婴儿很少有接触;在这段时期,他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能与母亲相比的。然而,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他代表着思想世界,代表人造事物,代表法律与秩序,代表格律、旅行与冒险。父亲是教育儿童的人,他把走入世界的道路向儿童显示出来。”

再强调一遍,这里所说的不是具体的某个父亲或者父亲这个群体概念。而是父亲这个概念本身应该具有的特质和作用。这里也不是在说刻板印象里躲避孩子抚养责任的父亲,而是在婴儿时期,不管父亲有多努力,对孩子而言,母亲由生殖所带来的的保育功能和情感纽带,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难替代的。

再具体一点,一个人可能没有父母,但如果在TA被养育长大的过程中,他的抚养人身上,不论抚养人是男是女,只要抚养人身上有着上述的父性良知和母性良知,这个无父无母的人也会成长为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由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康叔和V的关系,就非常有趣了。在第二季的影评中,我和我心理谘商师的朋友有少少讨论过,康叔作为一个有益的父亲客体,对V有很多正面的影响,但我们没有展开。

在看过弗洛姆的论述后,我们再来看康叔和V的关系,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康叔,喜欢康叔和V的互动。在男性角色纷纷扑街的现在,很多人都对康叔表示了严重的关切,不希望他也挂掉。

V的生父,在V的母亲口中,不是那种建立秩序的父亲,反而是个容易被V影响的人。在V的记忆里,父亲教她打架,配合她的恐怖游戏,而V的母亲甚至认为V的父亲对V投注的关爱影响到了夫妻关系。这点都是她们俩的转述,无从考证,而且V的父亲早逝,就算要纠正行为,也没有可能让他从棺材里爬起来了。

而康叔,从牢里把V捞出来,一方面教会V生存技能,另一方面规范她的行??

 7 ) 为什么我们会对大反派的穿搭这么着迷,小变态新季穿搭指南(更新至ep2)

我们的女杀手又回来了,带着她从不会令人失望的穿搭。而小变态不仅仅是个热爱时髦的女杀手,她得戏剧化,她的过去,她那一刻的心情,都被她体现在了新衣服上。这也是一直以来让我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她穿搭背后的故事的原因。

新的一季再次更换了造型师,我做了点小调查,新造型师Sam Perry,过去的经历大多都是以英剧和微电影为主,主题很多都是时代剧,而现代剧做的也都是比较日常的普通人造型,不知道有着这样背景的造型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Ep1】

新造型师坦言,前两季造型的成功给了她很大的灵感,很多想法也都被延续到了这一季。所以本季小变态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她典型的风格:一身非常强悍的西装造型。虽然场合有点出人意料,是在她的结婚典礼上。而小变态本人则表现出了一种空洞的开心,她说自己“so much happier",表情却毫无起伏,明明是婚礼,却一身黑色。这是她祭奠前女友的方式。

我们很少能看到小变态牛仔裤白t的出现在镜头前,她日常着装反而是suits。而造型师的不同,风格上的差异就会有所体现。这套Comme des Garcons比以往的suits更加怪诞,为了配合婚礼主题还是燕尾服的设计。

小变态的胸针其实是来自Loewe spring 2020 的男装系列的耳饰。

新一季对小变态的过去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挖掘,导师Dasha的出现为我们揭开原来 Villanelle也是经过刻苦的训练成为一名杀手的。但小变态对于导师的突然露面并不感到十分愉快,因此在Dasha面前,小变态更希望展现自己成熟、强硬的一面。所以再看小变态在来到体操训练场的时候的穿搭,整体造型比较中性,配饰也展现出了生人勿进的气场。

这次的造型师看上去更喜欢使用欧洲的设计师品牌来打造小变态。比如这套都来自英国设计师Chalayan,他其实在国内甚至海外都显得默默无闻,但是仔细了解其实会发现,他的成衣从未跟随过潮流,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时装领袖了。

【Ep2】

小变态新一季的主场设置在巴塞罗纳,正如第一季在巴黎,第二季在伦敦,小变态的造型都深受当地风格的影响。巴塞罗纳的街道和小变态的复古公寓,都为造型师提供了灵感。所以大胆热情的印花图案成为了小变态的首选。在参观公寓的时候小变态身着一身蓝色复古长裙,粉红色的玫瑰印花,蓬松的衣袖和裙摆,甚至头上的花朵发饰,都带着浓郁的戏剧色彩。毫无疑问小变态是一个热爱high drama的杀手,所以当她拖着这条戏剧性十足的蓝色长裙在扫荡公寓时,整个画面像一部欧洲的复古文艺片。

印花,复古,收身,泡泡袖是the vampires wife的经典设计,其实小变态这一身让娇小的女孩非常难驾驭,而随着春天的到来,想要挑战这类裙装的女孩们可以看看他家短裙,比较好驾驭也更加可爱。

延续了上一季的睡衣秀,小变态依然选择了 来自Olivia Van Halle丝绸睡衣,颜色和印花和她的新公寓非常契合。

小变态和第一个手下见面的时候选择了一身非常无害的蓝色连衣裙,甚至还和这位倒霉蛋徒弟聊了半天我的前任是奇葩,她作为导师的身份反而更加弱化了,如果以徒弟的视角来看,肯定觉得这位新上司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人。作为观众的我也不免被这样的小变态迷惑,所以当小变态毫不犹豫的一枪崩了徒弟的时候,观众才突然意识到,啊这才是我们的冷血无情小变态啊。

从过往的任务看,变装一直是小变态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小变态付出了很多努力来使她的工作服正确无误。新造型师Perry非常明确 “由于 Villanelle天生的风格,她不禁要为工作服添加些许细节,即使她只是在为了工作伪装自己。” 这就给了造型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这一集的小丑装,Perry认为小变态是不会甘于只穿一身二手小丑装的。她认为小变态的小丑装必须是可爱又邪恶的,还要带着点 Villanelle式的精致。所以我们看到了小丑装的配色不是传统的原色,而是橙色和蓝色;上衣必须是丝绸质地,还要有复古的泡泡袖口,体现一点点奢华感;当然要加上专门定做的妆发和小丑鼻子。而当我看到海外的粉丝扒出小变态的那双小丑鞋在ebay上要卖200刀时,再一次被小变态的仪式感折服了。

本集的重头戏,也就是小变态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得知前女友还活着的事实。其实从装扮来看,小变态仿佛又回到了认识Eve前的模样,努力工作,更努力的打扮自己。这是小变态最熟悉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穿着愉快的印花黄色连衣裙,和公寓的壁砖相互映衬着。这是小变态从未尝试过的风格,这是她为巴塞罗那设计的新衣柜。写到这我好像也理解剧组会一季换一个造型师了,因为小变态没有可以回去的家,所以她穿的衣服永远都是新的,而她对服饰的执着又会随着她的所在地变化,那么不同的造型师会最直观的为小变态带来改变。

话题回到造型上来,虽然是复古的6、70年代波西米亚风,但依然时髦加倍。复古牛仔长靴+喇叭花袖口+编织tote,春季穿搭学起来叭。

 8 ) 【剧透慎入】简析S03E03: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S03E08已更新在另一篇往下翻)

【剧透慎入】

随便跟剧写写,欢迎讨论~ 这一集的剧评本人是傻笑着写完的。 就如这一集本人是按着人中看完的。 (还喊破了喉咙) 拎重点,夸细节,静等后续。 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主观,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Killing Eve》S03E03——《Meetings Have Biscuits》. 开会该有饼干。看完这集该吃年夜饭。 言归正传! Villanelle为什么痴迷于“baby”? 在我之前发出的那篇文章(→//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48036)里有写到:“V渴望'爱',渴望的是她一无所知的'爱'的感觉,和'被爱'的感觉——这就是她最可爱的地方,是Jodie所说的她'人性的东西',是我们最懂她的最柔软的地方。” 是的,她渴求亲密关系,她想要真情实感。 她对人性一直处于一个“试验探索”的阶段,她模仿正常人的千百种姿态,以身试法地尝试并体会他们的行为和感情;而这次,当她理所当然想到自己,却发现“baby”的那种状态和所拥有的东西是她无法模仿或者说,已经错过的——她在一个婴儿身上看到,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生命,懵懵懂懂,全无付出,却“神奇”的被所有人关照着、呵护着,捧在手心里爱着。

这样的新鲜感,让她好奇,让她沉浸。 这样的求知欲,让她回忆童年,让她想做回一个小孩子。 ……可是她真的是“没有童年”的人。何以见得:

——玩具店,在Villanelle眼中是个“变态的地方”。这应该是她平生第一次走进玩具店。她不知道该买哪个玩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当她看到孩子们玩的新鲜玩意儿,她一双眼睛都在发亮。 至于想做回一个小孩子这点……在她看来,小孩子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可是小孩子不需要博人眼球,因为他们自身就是焦点,而她只能兴风作浪获得关注。 她心里唯二能撒撒娇耍耍赖的人,一,Eve;二,Konstantin.她觉得他们“爱”自己——至少是在乎。她认为只有他们懂自己。 那么我们暂且回顾一下,V在听闻E“still alive”后,除喜极而泣之外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Dasha当然是最先察觉到Villanelle变化的人——爱徒不在状态,脉动也脉动不回来。

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想去哪儿就来哪儿的任务。 “I'm not ready.” 《下妻物语》里有句台词:“人,在面临巨大的幸福时,会突然变得十分胆怯。” 虽然也不是什么“巨大的幸福”,不过差不多。

心烦意乱归心烦意乱,V宝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毕竟早晚都要面对。再说她就是这样耐不住性子横冲直撞的一个人。 她不仅理直气壮,还野心勃勃——仍然参照我之前文章,她依旧将E作为自己的“所属”。她“曾经遍体鳞伤”,然而卷土重来时带回无上的征服欲。 “You're MINE.”她曾这样对她说。 ——直到现在都还是这样。这是Villanelle的感情:畏惧,控制,征服,占有。是野蛮的,是狂暴的,是炽烈的。当她认为某人“属于”她,这些感情也与之相辅相成,并且极其自私极其主观。 再对比一下片头的那句: “It's not even yours.” ——所以她想不通。这个baby跟女仆有什么关系?她们不是互相占有的,谁也不属于谁,为什么她还要那样保护baby? 她体会不到爱。 在过去的日子里,她当然也有过那种不顾一切倾尽所有的感觉,但一切都是基于“You're mine”这句之上的。 买香水这段台词包括翻译都极富诗意,非常精准地描述了Villanelle此时此刻的心理:事业回春,爱人复归,志得意满,稳操胜券。“Emperor.”——Emperor都没老娘风光。她这样想。 ?是谁想当回小孩儿来着,装什么装哇。 打点好自己,原形毕露,孩子气又上头,去玩具店给Eve买玩具去了。 这段写得极好,拍得极好,演得更是极好。感情层次分明,控制得当。

盯着小熊时,神情有一瞬间的温柔。 然后飞快地狠厉起来:“我当初就该把你一枪爆头。” 是肺腑之言吗? ——在过去的许多许多天里,一定有翻来覆去,恨恨地想过。 然而色厉内荏罢了。

听了复读又低头看一眼小熊。蹙眉。不太满意。 特别生气,又有一点委屈。 “……凭什么要让我受到这种煎熬?你把我索取尽了。为什么从你这里我什么都得不到——连杀你都落空?” 赌气一样:“我当初就该把你一枪爆头然后看着你死掉。” 好像恶狠狠的,实则娇嗔至极。 ——那样子就像一个小孩儿,感觉不公平,气不过,被噎到,又有口难言,只会说:“都怪你,全怪你,就怪你。” 可那双闪烁的眼睛暴露了很多东西。 ——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SPEAK NOW.” ——说真话。 于是,很突然,又很顺理成章地,所有的憋屈、埋怨、憎恨、口是心非、辗转难安、退避躲闪,全部化作坦诚的柔情。 是很久都没有过的感觉,苦涩,甜蜜,危险,美好,像哽喉的蜜糖,让人害怕,让人惴惴不安,却也令人怀念,令人眼含热泪。 “I can't stop thinking of you.” 红着眼眶,皱起额头。 几度哽咽,次次真心。 ——所以真的是很天才的处理。这种递进,在结尾我们也又一次看到了。一会儿细说。 那下边我们就看看本集的正事儿呗。 (写到这里开始大幅傻笑)

Eve在得知Niko不辞而别时为什么如此失魂落魄? ——我一刷的时候,还骂了一声,我说你有点出息,至于吗你,他是你谁哇(不好意思)。后来和朋友连麦看,朋友:“他这是完全不想和她过日子了啊……等等,她为啥还这样儿?” 我后来想了想,Eve就是这样。这里其实是和V之前的征服欲形成一处呼应,用于体现E的控制欲。 Eve是一个很有尊严、争强好胜的女性,这不仅仅体现在她在事业上的独当一面,还有婚姻里的寸步不让——就像Niko在E01就说过的:“我们的关系一直都是以你为中心”。 尽管Eve当时回:“我从来都不想这样。”可事实上,我又要说,她就是这样的。 她潜意识里仍然将自己视为这段关系中的主导者,所以她绝然无法相信自己遭到了婚姻上的“背叛”和“重创”,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被抛弃”的事实。事态脱离了她的掌控超出了她的预期,所以她整个人都懵了:怎么会这样。 当她失魂落魄走在街上,她没法面对现实,因为她一直在现实里可她根本不适合现实。 当她心不在焉坐着巴士,她一定还在想,有比这更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吗?

——此时,无异于是最讽刺也最dramatic的答案,就这样“偶然”地“凭空”出现了。

Villanelle每次见Eve都要把自己收拾得特正点,既干净利索,又攻气十足。耍酷,做戏,假MAN.请记住这一点。 正当大家感叹着V的俊美、E的“幸运”,和这偶像剧一般的情节时:

……说真的,我截着截着图,最后感觉,相较于我的剧评,还是保全吴珊卓老师的颜面比较重要,遂放弃。

(“MIND YOUR HEAD”这边建议改成“MIND YOUR HEART”嘻嘻)

小学生打架!公共场所斗殴!人人都爱看! 这个片段再次证明,即便是国际杀手,面对心上人的三脚猫功夫也无计可施。 ——没放截图,但要声明一下,公车上有吃瓜群众在举着个手机录像。不知道Villanelle/Eve之后会不会找到这位幸运观众拔刀威胁他交出珍贵资源,前者用于欣赏,后者只想删除。 Eve,小娇妻般撒泼式打法;Villanelle,风度绅士般真男人式躲避,忍让的同时,还要嘴硬一句,我不是来找你的!!! ……只是你这次任务不是她而已。你来伦敦明明是“顺便”杀人,请分清主次。

看图一那表情,Villanelle这小崽子到底被打恼了惹毛了,推倒心上人后拎起来就压身底下准备开始教训——瞧这变态的笑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动作,到目前为止是不是都很完美,痞里痞气帅炸天际又具备杀手的职业素养!这一点也请记住。

——? ……结果打量了人家半天,愣是啥也没干,还被人家先占了便宜? ……甚至被吻上的那一刻,还弱弱地“嗯”了一声,顺势猝不及防有点享受地闭了一下眼睛(看倒数第二张的睫毛)(之后瞪大了眼睛)? Villanelle,想要让Eve亲口承认自己焕然一新的“powerful”,却被Eve以一种即使是“powerful”也难以招架的方式击溃了。 典型吃软不吃硬……其实这也是一种战术:先让你乱了阵脚。 反正软0实锤。别再跟我扯什么Villanelle是TOP.弱攻强受罢了。 世纪之吻,世纪之吻哇。 普天同庆,普天同庆哇。 可喜可贺,可口可乐哇。 谁能不喜极而泣呢请问。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吻? ——请将心比心,当一个迷恋你你也迷恋的万人迷压在你身上时,还能干嘛呢。 情难自禁罢了。不那啥不错了。(?) 更何况小别胜新婚。 ——她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时刻。那时,她对她满心好奇,而她对她还心存恐惧;那时,她也是如此粗鲁又无奈地,用同样的姿态压倒她。 时过境迁,一切都不同了。 但是很多回忆在这里,烟花般爆炸开来。 谁都无法抵抗这种冲击力,即便是似乎对Villanelle“恨之入骨”的Eve.特殊又熟悉的感觉特殊又熟悉的感情,久违却来势汹汹。 她只是做了一件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 吴珊卓本人也说,不想过多定义这个吻,因为它掺杂了太多感情。 请注意,是感情。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感情太复杂了,她们二人的感情更是如此,糅合了极为复杂的感觉、引力。我们之所以说,这就是“爱”,是因为暂时无法找到其它的形容。 唉文字的力量还是匮乏的,以至于,不能够清晰地衡量与界定感情这种复杂的东西。 总而言之,很早就曝出的“FURY”——狂怒、承认、思恋、痴迷、执念、激情、挣扎、迷惘、欲望、恨、爱……都在这一吻里了。

Villanelle胸脯剧烈地上下起伏,Eve也有片刻的细微怔忡。 空间狭窄拥挤,场合绝对称不上合适,二人青筋暴起神色古怪,这个吻,也很短暂,很短暂。 ——这个吻,转瞬即逝,意犹未尽,难以名状。 但一切都是极致的浪漫。 配乐,也依然那么完美。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因为你 我的世界顺理成章 因为你 我的黑夜明亮如昼 是的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我爱这种感觉 我也爱你吻我的方式 我不知是否该听从内心 但我清楚知道这就是爱 那就是为何我如痴如狂” 那个自诩“冷酷”、曾经对着自己婚礼上的满座高朋笑说“她死了后我快乐多了”的人,眼神迷茫、惊惶、不知所措,像一只越陷越深的兽,神情又逐渐饱含孩子气的欢欣雀跃。 那个自认“理性”、不久前还对管不住嘴吃个不停的工友说“你只要自控就可以”的人,更是对自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冲动感到不可置信,浑浑噩噩,难以抽离。 一个车下,一个车上,一个对视,就交换了所有的心照不宣。

本是临危(V)“受”命,“乘”人之危(V),谁能想到会有这样一(E)反常态,令人大吃一(E)惊的局面呢。 所以Villanelle踉踉跄跄地跑了……跑了……跑了…… V宝被吓着了。又惊又喜。怕了。怂了。 Eve呢,也震惊了,鼻血都出来了。 再看:

(耸肩) 打脸恋人组。 为什么我前一篇文章说Villanelle&Eve这次见面后,将是“新纪元”呢? ——回顾一下VE见面: V会精心打扮,出谋布局;Eve会主动披头发,一定会散下头发——在乎的表现。 V更加难以控制表情,比如嘴唇颤抖;二人经常泪眼相视,流泪频繁——彼此之间强烈的引力作用。 暧昧,一定会有刺激场面——自不必说,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双方付出代价。 …… 几次相处后二人除上述之外有了什么转变呢? ——Eve慢慢趋同于V的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是经常转移话题,思维大幅跳跃;不仅如此,她越来越没底线,她有时几乎丧失理智,全靠一种本能的冲动,在她的世界里Villanelle压倒性地高过一切,她可以为了V,或者说为了自己的欲望无所不为,尽管她始终不肯承认。总之,她逐渐“兽化”了。 ——相反,Villanelle变得愈发克制自持,从之前的一被刺激就要have sex或大开杀戒,到如今稳重行事有条有理很少犯规逾界;甚至于,她开始学着去体会感情,去敞开心扉,并一再压抑自己的天性,从一个“涣散”的人成为了一个“专注”的人,还将脆弱柔软等感情外现。总之,她逐渐“人化”了。 这次见面,就是二人找到某种平衡点的开始,一切尽在不言中。 暴风雨之后的安宁,“FURY”后的冷却期,激烈的暴戾过后的平静无力感——这些让角色成长。 毋庸置疑,剧组想要的效果,就是E越来越“兽”,V越来越“人”,此消彼长,最终达到一种平衡;但焕然一新的二人仍会势均力敌,仍可以继续对峙和吸引。 看看巴士事件后:

满办公室,电话不接,只盯Eve. 老板Hayward出来本为了看看为啥没人接电话,结果也加入了盯Eve行列。 Eve猛咳——我们可以联想到她的枪伤。 她和Villanelle之间的那种感情,从很早开始,就宛若伤口那样“撕心裂肺”,又如影随形。 接下来Eve还是对Hayward讲了Villanelle. 在此之前,她有没有提过Villanelle呢?我们回顾一下:

注意:Eve在讲这段陈年旧事,即将要提到“the assassin”之前,也就是“but”的时候,很明显地忍不住笑了。 还转过了身。 为什么呢? ——就好像,你和你爸妈或者朋友讲暗恋的人,不好意思让他们看到你难以抑制的笑容。 这大概是罗马事件之后,Eve首次主动跟别人谈起Villanelle(和Kenny那次乌龙就不算了哈嘻嘻),且状态始终正常。 不仅如此,提起心上人,仍然是那不自觉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骄傲(夸夸女友)语气。 Hayward这问句有点儿搞性别歧视,Eve一副“咋地是女杀手不行啊要不要你见识下”的表情。 喏:

巴士事件后,Eve终于说出了这句代表着准备好讲“故事”的开场白。 “There is this assassin.Who works for the Twelve.” ——Villanelle. 她还是她,有着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回归到主线剧情上来看,我们会发现,从Bill尚在世到如今Kenny都离世了,“十二人”依然不明不白。 他们仍旧可能“无处不在”,仍旧通过Villanelle这样的人操纵大局,仍旧总能运筹帷幄先声夺人。 这次的“双面间谍”是谁?“叛徒”是哪一边的人?在中间地带的Carolyn&Konstantin能保全自身吗?

两股力量,相互抗衡,日益艰难,不相上下,表面依然是VE的猫鼠游戏,实则早已事关权力阴谋的暗流涌动。 ——回归到这一集的名字来看,“Meetings Have Biscuits”,但是呢,没有饼干,没人在正式开会;从MI6到“十二人”,人人各怀心事,劲儿不往一处使,连开诚布公的“share”都做不到。 尤其MI6和“Bitter Pill”这边事件没头没脑——好不容易初露端倪,兜兜转转,V的一枪又使一切回到原点。 无论是对Kenny之死的调查,对相关人员的追踪,还是VE努力想要走出对方的世界,都毫无进展,都没有成功,都该死地变成了“理所当然”又“无可奈何”。 在这样令人心碎的夜晚,我们的两位女主要怎样度过?

……不必用过去式,你现在也是个小宝宝。 就因为一个吻,看把我孩儿给幸福得。 ——总之就是Villanelle找完Eve收获满满心情大好,夜里就兴冲冲找干爹撒娇。 她搓K那段简直就是我本人和我爸。烦人精烦起人来能把人烦死那种。 干爹烦着呢,撒娇未遂,委屈了。 但是Villanelle这难得一见的样子可真可爱哇……Konstantin,虽然谅他糟心事儿一下子更多了,但那态度是人吗(怒)! ——为什么Villanelle要找家人? 首先S02E08里是有交代做铺垫的。 我想,除却文章开头就提过的“童年”缘故,大概也是出于她对正常人(Eve)生活的一种刻意的贴近吧。她想要那种家庭组成。或许,她认为亲情会让她有所感觉,给她全新的体验。 Villanelle,当代体验派第一人。 那个吻,让她意乱神迷,欣喜万分同样困惑不已。因为始料未及,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只能自负又幼稚地这样想: “Eve还在乎我,她没有放下我。” 从这一点来看,突如其来的吻满足了她的存在感,存在感的缺失正是她想做回“baby”的根源。并且那时那刻心中涌生的感觉是她从未体验过的,就像她记不清她的孩提时代和家庭组成,此时此刻她无比想要抓住那种感觉。 想被呵护、关心、称赞、不计前嫌、百般珍视、万分疼爱。

另一幕,Eve回到家中。 S01E05的著名场景,相信大家也一定还历历在目,那个瞬间我敢说Eve也是想起了那时那刻(就像她俩亲吻前,一定也回忆起相似的情景,所以这一集个人认为是在致敬S01E05二人的正式初见。很巧妙,“生离死别”后的再度重逢,彼此又是全然不一样的心境了。)。 旋即心力交瘁。 是在该死地期待着什么啊。 那么,接下来,就是在家的Eve与在玩具店时的Villanelle遥相呼应的三个情感层次了。

惊慌失措,发现声源,刨出小熊,叹气。 ——她还是那样,小聪明,小伎俩,天真幼稚的手段,浪漫可爱的举动,比比皆是,让人心烦意乱,又让人实在讨厌不起来。 要疯了,真令人抓狂啊——可又能怎样呢。

“……凭什么在我的生活里阴魂不散呢?为什么缠着我不能放过我?凭什么我对你这样无计可施?” 气急败坏,咬牙切齿,已经满脑子都是某人的存在,偏偏某人一定要得寸进尺,那么嚣张,那么猖獗,那么野。 “一走近你已经等于再杀死我。”

可是凝视着,心底还是涌过莫名的悸动,那是已经遥远过一段时日的情愫。 “——我怀念吗?我怀念的。” 于是气恼又成了柔情。 鬼使神差地,指尖轻拂过这“心脏”,重新打开这“心脏”。 “——你是否爱过一个人,她看起来就像圣诞节清晨的阳光,初雪以后松树枝上的小松鼠,雨天小路上溅到行人裤腿上的泥点,还有那些最美的玫瑰花。她是个可爱的小东西,我深知她笑容的甜美中包含罪恶,漂亮的小嘴里可以吐出蛇信子,每一次拥抱都是在杀死我。但我爱她,我就是爱她,如果她要我的命,我就给她。” 玩具店里的一片喧闹里,Villanelle曾红着双眼说出的话语,这层含义: 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 小小居室的万籁俱寂中,Eve接受了这层含义,像往常一样。 但我爱她,我就是爱她。 如果她要我的命,我就给她。 “——我信与你继续乱缠,难再有发展,但我想跟你乱缠。” 如此三个层次,纠结缠绵,层层递进。结构的严谨,感情的细腻,角色的默契,演员的表现——全都有了。 至于Villanelle的行动顺序,应该是一开始跟踪盯梢,第一次在玩具店啥也没买,又跟踪盯梢,被吻后才去买的小熊录的音,去Eve家待了会儿,然后去K家收拾收拾躺好。 ?K家有什么必要,她简直是多此一举躺错被窝。 V宝真怂哇……不过挺可爱的。 这才看出是动了情的嘛。

“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见蛇,就说恶心。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你们看见兔子说可爱,看见狮子说可怕。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如何相爱。” 总结下。 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上述姑且将其称之为“爱”。实际上,这篇简析应该叫做:“我对你有感觉,我是个怪物,但我对你有感觉。” 那感觉,更有力量,更接近永恒。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我对着冲动背着宿命,浑忘自己的姓”。 是如临深渊,本该悬崖勒马,却无法回头,甘愿万劫不复。 S03E03没有让观众失望。 ——她们还是那样相配,那样无与伦比。 这几天总是在想二人的结局。从一开始主创就都在强调,不会写到一起,悲剧更有意义。确实是这样的。 ——悲剧是崇高的,痛苦更容易被人铭记,意难平永远是最不朽。 只是希望不论如何,请多一点美好,让这段关系再浓烈一点,再浓烈一点,哪怕是拥有一瞬的极致灿烂,那也算动人心魄的辉煌。 “我渴望有人暴烈地爱我至死不渝,明白爱与死一样强大,并永远站在我身边。” 以这篇简析纪念那个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Villanelle&Eve二人包括她们的关系要慢慢发生真实的巨大转变了,Carolyn&Konstantin的戏份也明显增多了,剧情也开始步入正轨了……只希望后边不要掉链子啦~ 那么期待下周,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短评

剧里的每一个时刻的存在和铺垫,都是为了让两位女主最终可以单独待在同一个房间之内。

5分钟前
  • 狼矛
  • 推荐

故事开始变得破碎,即便偶尔灵光乍现。从第二季就在走下坡路。

7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感情十八倍速,剧情一塌糊涂……

8分钟前
  • 高丽莎
  • 还行

“sorry,baby.”

10分钟前
  • 疯批读书人
  • 力荐

我与伊芙不相见已有一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倒下的身影。那年,好多人死了,头儿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打算跟眼前这个女人结婚。在婚礼现场,看见满屋子的人,致辞时又想起了她,嘴上说着“她死后我高兴多了”,心中却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眼神多次失焦地看着门口,期待着她的身影:你在哪儿啊~在哪儿?我们继续相爱相杀吧……

1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第一集有点失望,一个星期一集真讨厌

16分钟前
  • Sea son
  • 还行

五星给一年来所有对第三季的期待,冲鸭

19分钟前
  • 喜东东三段
  • 力荐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伊芙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小变态的脸红起来了。

23分钟前
  • 隔壁三大爷
  • 力荐

Villanelle!!!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27分钟前
  • 🐷蛋挞
  • 力荐

怎么第一集kenny乖乖就给我人都被整没了??hello???

29分钟前
  • 刘瑞球
  • 力荐

第三季很奇怪,前两季的锐意和魅力全都没了,简直像换了一个剧。但要说具体哪里出错好像又说不太上来,就是索然无味,一下子失色了。或许这样比较陡峭的张力也就只够撑两季?就像一发动车,听引擎声音就能知道是不是跑长途的料。

30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还行

建议改名成killing eve’s friends....女主男性朋友不好当..

31分钟前
  • Hujkdnd
  • 推荐

点开第一集之后就在感慨“剧情上没什么进展,但Kenny还是一如既往地可爱哦嘻嘻嘻像一只壮壮的小牛”,四十分钟之后,我:???我不相信!我命令救护车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立即赶到并治好大家的小可爱Kenny!立即!!!// ……绝了。编剧你没有心。

32分钟前
  • 般木般木
  • 力荐

很多人喜欢公交车上那一吻,但我更喜欢结尾她们背道而驰却又忍不住回头的样子。

33分钟前
  • 河马煮死水槽里
  • 力荐

依旧不懂高分出自何处,完全为了刺激观众而去鬼扯的剧情,把人物关系搞的玩一样,杀人也玩一样,这剧真的做不到夏洛克那种自然流畅,也就镜头处理稍微好一点,剧情真不行。

38分钟前
  • 我叫里昂
  • 较差

第一集太碎了,插曲再多点就可以变成mv了。三星观望。

39分钟前
  • 沈隱舟
  • 还行

没有哪部剧比杀死伊芙更让人上头!!没有哪个女人比小变态更有魅力了,没有!!!

42分钟前
  • i_fall_thee
  • 力荐

这杀了我翘臀Kenny小可爱????ke彻底沦为粉丝向的烂剧,不如重温S1

43分钟前
  • 本能
  • 较差

建议改名killing eve's friends

44分钟前
  • 魔幻不现实主义
  • 还行

天,我的Kenny,編劇你死了。

49分钟前
  • 马里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