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

剧情片大陆2015

主演:冯绍峰 窦骁 昂哈妮玛 巴森 尹铸胜

导演:让-雅克·阿诺

 剧照

狼图腾 剧照 NO.1狼图腾 剧照 NO.2狼图腾 剧照 NO.3狼图腾 剧照 NO.4狼图腾 剧照 NO.5狼图腾 剧照 NO.6狼图腾 剧照 NO.13狼图腾 剧照 NO.14狼图腾 剧照 NO.15狼图腾 剧照 NO.16狼图腾 剧照 NO.17狼图腾 剧照 NO.18狼图腾 剧照 NO.19狼图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0:10

详细剧情

上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冯绍峰 饰)和杨克(窦骁 饰)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加入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老人(巴森 饰)以及他的儿媳噶斯迈(昂哈尼玛 饰)一家的生产队,从此开始若干年的放牧生活。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带着强烈的好奇,逐渐了解了这种动物,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 只小狼的念头。蒙古人民崇敬狼,热爱草原,而汉人则功利地掠夺土地,这导致了狼群与人之间的“战争”。以场部主任包顺贵(尹铸胜 饰)为首的生产队最终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自然与人的关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影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耗时5年拍摄完成。

 长篇影评

 1 ) 狼是怎样的心情?

我没看过原著,不会以书评剧。我喜欢动物,尤其喜欢凶猛的动物,比如:狼、虎、豹、狮、鹰等。喜欢它们带有智慧的威武之美。

电影《狼图腾》的镜头表现很美。几乎每个镜头是一幅画卷。知青刚入蒙时的一望无际的草原,远处灰白色狼的特写镜头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草原独有的美景。

电影突出表现了狼和狼群的凶猛,狼在出击黄羊前流涎三尺,天边漂浮着狼一样的火烧云。人趴在茫茫雪原上,白雪、黄皮衣、结满冰碴的胡子绒帽,画面的冲击力极强。

人们偷黄羊时,远山上狼群怒目圆睁的双眼,此时埋下了人狼之祸根,同时内心隐痛,我更倾心狼的愤怒。

这部电影最震撼的是那场马、人与狼群恶战。马蹄踏翻狼,狼撕扯马后满嘴马鬃,真是人仰马翻,配合背景音响,看的我热血沸腾。次日晨辉下,马惨死冻于草原上似一座座雕像,远景拉开像是马儿的悲壮群雕。瞬间的宁静更衬托出人与动物的悲伤。此处的泪不知是为人?还是为狼?

狼的高智商体现在最后利用羊尸体堆砌出高台,集体翻墙轻松逃跑。跃进羊栏,咬死羊,狼群用羊的尸体垛起来,轻松逃跑。狼的聪明令我佩服。

这部电影应该是一部狼的电影,人物都是配角了吧。要说不足还是有的,一是男主不够man,更多了些许柔与俊,内蒙汉子的演绎更出彩。二是突出了狼群的凶悍,忽略了狼群生存的特性与狼的社会。

狼也是地球的造物。

 2 ) 真他妈不如看动物世界

是 我比较挑剔

觉得院线的国产商业片 十部里九部是把观众当傻逼骗的 还有一部主创本人就是傻逼

(我觉得有些文艺片创作者也是些傻逼 文艺逼 但是至少还真诚点 至少还能把“人”呈现的立体点)

所以过年嘛 我想选个有原本儿的 可能严肃一点 不胡说八道 意淫浮华或者胡编乱造能把吴承恩都气活过来的那种 狠狠正面扇观众大嘴巴还他妈赚你钱的骗子 不 片子

所以选了狼图腾啊 大自然啊 我猜我妈也会爱看啊

结果啊 男一男二就像两个当代的弱逼大学生 故事就是男一就他妈想养个宠物狼的故事 哪有点知青样子啊?

我以为冯绍峰有演技呢 结果呢? 尼玛平淡的就跟剧情跟叙事手法一样 都淡出鸟来了 对白生硬空洞的程度 新闻联播都笑了

没一个人物不是纸片儿人 除了好像硬加出来的女主 内蒙口音和语气还算正宗 夜里救羊露大腿的镜头比较美 剩下的草原老阿爸 代表草原和自然 政府的那个戴眼镜的主任 代表权利和人欲 都是弹出广告一般的存在 需不需要滴就出来了 编剧轻轻点了右上角的x 丫们都没了

剧情上那个大的人与自然 城市人与草原传统 的矛盾是有那么点若隐若现 但是导演把这个矛盾表现得浅显 有如在风光mv中插入字幕“反腐下重手儿没错哟 但是官员也是人哟 哪能不犯点儿错哟”

结果就是 我妈提前半小时把我从电影院拉出来 说 什么玩意儿啊

我说 弱逼大学生养宠物也值得拍个电影啊?

人物的对白表演毫无亮点之外 狼演得真算不错 动作戏非常漂亮 但是弱智的是 明明是要体现自然 却非让狼摆pose摆表情 装出一副人性来 简直滑稽 而且这帮狼在影片里 也是以弹出广告方式出现的 一点人物的连贯性都没有

现在的观众难道都是些没去过山间 没见过野生动物的主儿 那么 至少该看过动物世界的吧

还有马群冻死在湖中的场景 真的不错 蔡国强的大装置都要输给美工了

还有些狼杀羊 马踢死狼的镜头 我都有点当真了 不知道法国人会不会在影片结尾写字幕 “本片中没有动物被虐待或死亡”来安慰观众

如今的观众 真的太好骗了


使人受骗上当 是其乐无穷的 所以要去使别人上当受骗
受骗上当 是其乐无穷的 所以要去上当受骗
骗者和被骗者是很投机的一对

这话木心说的

看什么狼图腾啊 动物世界比这好看 还不要钱

这话我妈说的

 
(但是如果你是高中在读 或者高中以下的知识水平

被这样的电影中隐隐的单纯和人性挣扎的东西触动到了 觉得它是部尚可的电影

也可以理解

毕竟 它不是凶杀色青暴力胡说八道片 它只是弱 只是清汤寡水

毕竟现在的院线适合青少年的电影太少太少了

从这个角度讲 它还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

如果这样的青少年能保持内心单纯的部分 而眼界和思想都早日超越它就再好不过了

((我喜爱的脱口秀主持人窦文涛老湿也认为 狼图腾是烂片 》》 http://v.pptv.com/show/UXDAP6cNfbsenAQ.html?rcc_id=wap_041

((德国黑说 这片是关于精神病的 》》 http://www.weishi.com/t/2003561015467756?pgv_ref=weishi.share.sina&pgv_uid=1106222

 3 ) 人的“狼图腾”与狼无关


    春节期间,看了两部由外国导演执导的由中国小说改编的电影,一部是韩国演员河正宇执导并主演的《许三观》,另一部是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狼图腾》。

    两部小说,有着相似的时代背景,但价值观则各不相同。对于原著党来说,可能最期待的一点,就在于想看看老外们会怎么改编这两部极具特色的中国小说。说实话,河正宇的改编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他基本上弱化了小说里时代赋予人物的苦难,许三观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相对单纯家庭伦理剧,用一句话来总结可能就是,一个直男癌患者的治愈过程。问题在于,这可以成为任何故事,但却不是余华的故事了。

    相比之下,《狼图腾》的改编是成功的,电影基本上舍弃了对价值观的讨论,或者说把小说中漫无边际的价值讨论给删繁就简了,就讨论一个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我其实想探讨的,是这部电影和它背后的那本书。
    
    电影和书的区别
    
    在澎湃新闻上,我看到了一篇关于《狼图腾》电影的影评,标题很直接,“我不喜欢小说《狼图腾》,但却非常喜欢它的电影”。电影被喜欢,小说被讨厌,这个矛盾只能从电影的改编上去解读。导演对这部厚厚的小说进行了取舍,集中精力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舍弃了其他的价值讨论。

    但如果你看了原著的话,你会知道这种改编其实和电影《许三观》一样,也是某种“避重就轻”。这部电影舍弃了或者说大大弱化了书中反复讨论的另一套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狼性精神。关于狼性精神的探讨,电影中大概只保留了这么一段,就是主人公陈阵和蒙古阿爸在观察狼群猎杀黄羊过程中的一段对话。大概意思是,狼是一种极其聪明和团结的动物,它们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服从命令,勇敢,具有团队精神,坚韧,有耐心……而蒙古人,则从狼的身上学到了这种精神,这是当年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原因。而和草原民族的狼性精神像对照的,则是农耕民族的羊性精神。关于这种狼性精神的探讨,电影里就这么一段,而小说中那就连篇累牍了。

    这种狼性精神被作者姜戎所推崇,并上升到国民性改造的高度上来了。而这种观念在国内也很有市场,你可能没读过这部小说,但你大概都听过有人在跟你讨论狼性精神,你在这本书的书评中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热情洋溢的讨论。在这本书中,人们似乎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短板和未来出路。

    电影对于狼性精神浅尝则止,这也许是导演有意的选择,因为一部电影讲述两个主题很容易让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而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狼性精神和环境保护,这两个主题其实是矛盾的,这个话题稍后再说,按下不表。

    当然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导演读过的小说跟我们读过的不一样。影评人乌力吉说:“为什么这本书能在海外市场‘畅销’,吸引到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我以为翻译的再加工对《狼图腾》在全球书市的推广,起了很大作用。我读过英文版、法文版,以及新蒙文版,给我的感受是一致的,比之原著,焕然一新的感觉。这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延续到了电影《狼图腾》上。”

    这种焕然一新,我想应该就是舍弃了关于狼性精神的讨论,跳出民族主义,把焦点集中于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讨论上来。因为这本书在海外推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德国遇到了挫折。书中的狼性精神是为德国文化学者们所警惕的。在这本书火爆的时候,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经谈到了他的看法:《狼图腾》的问题在于语言、形式、思维意识。它总是在重复 “血”、“土地”、“强者”之类的概念。如果书中的主张在中国具有代表性并受到欢迎,那么这是中国人不光彩的一面。在二战以后长大的德国人看来,和这些词语紧密相连的,是法西斯主义。

    这就是电影和书的区别。
    
    狼的精神与人的精神
    
    电影里有一个生产队主任,我们可以把他当做某种时代氛围的具象化物。他的言行往往是对千百年来牧民们形成的传统风俗的破坏,不仅破坏生活方式,还破坏自然。而这个主任背后,有一个所谓的上级,他传达的都是上级的命令,牧民们只能服从。而生产队主任自己也就像是一颗螺丝钉被钉在了这里。

    于是问题就来了,人们愿意听从这样的命令吗?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接受这样的安排吗?我想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吧。但是,狼性精神所鼓吹的,恰恰是这样的东西。团结一致、服从命令、为集体牺牲个体。这样的精神,我觉得放在军队还可以,但把它打造成一个民族的性格,那就非常可怕了。

    另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是,人们很可能非常讨厌这个生产队主任,恨不得他被狼给吃了。但人们又十分愿意去崇拜狼性精神,希望我们的民族具有狼一样的铁血精神。原因可能就在于,生产队主任是一个具体的人,血肉丰满,在他的身上我们很容易明辨是非。而所谓的狼性精神,则有些凌空蹈虚,很宏大,很遥远,很神圣。人们容易相信,在狼性精神的引领下,我们会走向幸福,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引领,往往会让你失去自由。

    狼性精神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就像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把狼归结为狡猾、残忍、屠杀……即使是崇尚狼性精神的游牧民族,对狼也是既爱又恨的。所以他们才会有猎杀狼和掏狼崽的习俗。但别忘了,这仅仅是狼而已,破坏力有限,如果把这样的习性放在人身上呢?对外攻击简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们该不该有狼性精神,我觉得这是个度的问题。因为这种精神,本来就可以做多种解读。既可以解读为进取,也可以解读为野心;既可以解读为坚韧,也可以解读为残酷。问题就在于有没有束缚。个人的狼性精神,在法律框架内没问题。企业的狼性精神,在法律框架内也没有问题,不赞同这种观念的个人还可以选择离开。然而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宣扬这种精神,而他们渴望征服的目标在外面,问题就大了,因为这是难以束缚的,同时个体也往往被裹挟其中无法离开。

    无论我们在价值观上对狼性精神做怎样的判断,事实是,这种精神该出现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什么样的土壤会孕育这种精神呢?我想离不开艰苦、贫瘠的环境。无论是统一中国的秦国,还是屡屡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相比他们要征服的目标,他们的物质都是匮乏的。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就更不用说了,那本身就是制裁的产物。然后就是杀戮和战争,然后,无论胜利还是失败,他们都会抛弃所谓狼性精神,而去拥抱更高级的文明。即使像满族人那样有意识地保留骑射传统也做不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在我看来,所谓的狼性精神也只不过是人性在狼身上的投射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自作多情。就像少年派自以为跟老虎帕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劫后余生,你看人家搭理你吗?电影《星际穿越》里有一句台词:“大自然是残忍的,恐怖的,但是你不能说它是邪恶的。就象狮子撕碎一只羚羊,你不能说它是邪恶的。”狼是残酷,不是邪恶,它们的行为只是基于生存的本能。然而作为有理性的人,我们把自然生物的这种本能提炼出来,打造成某种精神,执导我们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我们能仅仅认为这只是残酷,而不是邪恶吗?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电影中讴歌了牧民与大草原的和谐关系。人、狼、牲畜、草原……生物链的每一环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环消失和壮大,都是自然的灾难。狼多了,羊就少了,羊多了,草就少了,人多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番道理,是草原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过程中悟出来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似乎很美好,但本质上仍然是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其目的始终在人而不是自然。因此我觉得,无论我们怎样呼吁环保,都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

    说实话,这种天人合一虽然和谐但并不令人向往。因为这生活始终是艰苦的,这也是游牧民族被磨砺出狼性精神的原因,他们需要藉此对抗残酷的环境。而所有的外来人,无论是陈阵这样的知青还是后来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满足自身对于心目中天人合一的向往而要求保留这种生活方式,那无疑是另一种残忍。蒙古包唯美但却原始,马背上不羁但却颠簸,逐水草而居潇洒但却漂泊,我们不能只考虑审美而忽略了现实。就像一些学者痛心疾首于自然村的消失,你想要你去住啊。

    草原民族的逐水草而居,我想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首先这方式经历了千年时间的试错,逐渐摸索而形成的。这期间有过多少错误我们不得而知,实在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人对自然改造的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一旦草原民族获得了足够的力量,他们就立刻尝试摆脱这种生活方式,渴望入主中原,所以这显然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从中收获了狼性精神。

    按照这个逻辑,生产队长下达的一个个改造草原的政策,在目的上其实无可厚非,都是以人的生存为第一要务。问题在于,现代文明的破坏力太大,大自然没有多少空间和时间供人们试错,所以错了,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而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这些错误的政策并不是草原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施加到他们头上了,然后由他们承担了错误的后果。讽刺的是,在那个年代,实施命令的庞大机器,恰恰实践的就是《狼图腾》作者所向往的狼性精神。作为知青的作者之所以来到草原本身,也正是服从和团结的产物。作者所遭受的苦难,正来自于他所讴歌的精神,这是命运的玩笑吧。而作者又主动去赞美那个年代,好像不这样做,他的青春就失去了意义。

    《读库》上曾经刊登过一篇舒泥写的文章《苍狼大地与白鹿家园》。里面讲到了当年分草场的事。1958年的时候,像全国其他地方分田分地一样,草原上也把草场分了下去。牧人的放牧范围就这么固定下来了,放牧半径也就是五十到六十公里,过去逐水草而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资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土地有付饶有贫瘠,而水草又随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季节变化有所不同。而且放牧之后,草场也需要休养生息,所有这一切才决定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草场固定了,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结果就是,涸泽而渔。

    如今,草原的退化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沙漠化让草原看上去像是得了斑秃的病人。于是另一个政策来了,全面禁牧。这办法带来两个结果,第一,牧人的经济生活受到了影响,而更重要的是,这办法未必能够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食物链,如今把牲畜这一环给拿掉了,对于草原就一定是好事吗?草原的播种、肥力、刺激生长无不需要牲畜帮忙。所以这办法也是反自然规律的。

    对于环境来说,无论是强制性的破坏还是强制性的保护都不可取。一方面,想当然的办法未必符合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强制就是对人自主权的干涉,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这都将损害人的权益。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去掠夺自然,还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却保护自然,某种意义而言这都是一种狼性精神的产物。它所侵害的,是人的利益。就像哲学家安兰德说的那样:“对于缺乏思考的人来说,这样的口号确实是很动听的:‘公共利益高于任何个人权利。’但是,没有个人权利,就根本不可能有公共利益。”
    
    选择
    
    当人们失去了选择权,人们也就失去了生活方式,失去了草原,失去了狼。作为外人,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文化生态永远不变,以满足我们的情感。但变与不变的选择权,应该掌握在生活在此地的人们自己的手中,只有他们有权决定自己传统的去留。他们不留恋的,我们也没资格强制保留,他们所留恋的,我们无权强制剥夺。

    蒙古族历史学家张宏杰写道: “真害怕几百年后,当人们谈起草原时会说:据说在很久的从前,在中国北方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穿一种叫蒙古袍的长袍,说一种叫蒙古语的语言,与马为朋,逐水草而居,住在一种叫蒙古包的白色账房里。他们会唱一种优美而忧伤的长调。当草原夏日,当马奶酒盛在了银碗里,篝火点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弹起胡毕斯,让忧伤的长调划破草原的寂静。歌声里,有少女粗粝的爱情,有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冲突,还有古老的战争和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

 4 ) 狼图腾

记得过去有看过这本书,狼群是令人敬佩的智勇双全的种族。
电影很不错,但与原著相比仍然逊色。
不过两小时,也的确很难将书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屏幕。
狼,是草原王者;
小狼,是追求自由的精灵。
不被驯服,不被牵领,
不肯妥协,不愿顺从。
倔强的小狼不肯被牛车拉走随同迁场,它梗着脖子伸直双腿死命反抗不惜受伤。
爱它就放了它,如果不放它腾格里也会放了它。
目送小狼的身影奔跑着消失在草原深处,陈阵的眼里涌满了泪水。
有悲情伤感,也有欣慰欢喜;
有默默祝福,也有铭记在心。
唯有给所有的生命以尊重、理解和爱,才有永恒。
 
游牧民族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依赖草原却又敬畏草原。
他们认为自己吃草原的肉,到了死的时候也将把自己的肉还给草原;
他们深知草原上的因果循环,狼吃掉一部分黄羊这样草地就不会很快消逝。
一切都是腾格尔的选择。

 5 ) 冷汗涔涔,不寒而栗

原本打算再看一遍电影并在回答中配以截图的,可惜搜遍全网也没找到资源,只好就记忆的碎片来随便写一写了。

先放结论:《狼图腾》是我看过的最邪恶的电影,没有之一。说它邪恶,并非要否认《狼图腾》画面的优美,剪辑的精妙,或是场面的宏大,这也不是这个答案想写的。已经有许多影评从这些角度对《狼图腾》进行了阐释,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班门弄斧。《狼图腾》的邪恶在思想内涵,在它的逻辑表达的一种危险的价值观。这涉及到了许多敏感的问题,比如对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的揶揄和讽刺,对于中国主体民族颠倒黑白的歪曲和抹黑等。电影散场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广电总局应该禁映的正是像《狼图腾》这样的电影,正应该警惕的是《狼图腾》传达的逻辑。因为这种逻辑是可以批量复制,并应用在边疆区多个少数民族身上的。

许多朋友将《狼图腾》视为一部人文环保片。涌入草原的外来户们,由于无知和自负,消灭了在草原生态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狼群,引起草原生态环境的崩溃。影片末尾,陈阵离开草原,因为“草原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狼也没有了”。电影展示了一个惨淡的情景,似乎要告诫今天的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不能贪得无厌索取无度。自然和人类的冲突是分析《狼图腾》的一个角度,但不是主要的角度。《狼图腾》的志向不在于此。因为在《狼图腾》中,草原狼,圈养羊,以及主要人物——陈阵,包顺贵,毕利格等等,都不再是形象本身,而是象征。

狼是《狼图腾》的骨架。有一副画面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蒙古包前竖立着一只旗杆,旗杆上挂着一副狼皮,迎风飞舞,仿佛复活。蒙古牧民们虽然在掏狼窝杀狼崽,但这是奉“上级的指示”,并不是他们心甘情愿做的;这里插一句,许多“违背草原传统,让毕利格老人皱眉头”的事,都是上级的指示,都不是牧民们心甘情愿做的。将小狼抛向空中摔死在石头上之前,牧民们向腾格里祈祷,希望他收了小狼的灵魂。牧民们对狼的感情与其说是憎恶,不如说是敬畏。陈阵融入草原生活后,曾有一次和毕利格老人趴在山梁上观察狼群围猎黄羊。毕利格说,“我们蒙古人打仗的本领都是和狼学的。成吉思汗的大将木华黎把金国骑兵赶进雪窝,就像狼群把黄羊赶进大雪湖。”陈阵圈养小狼被毕利格得知后,他的阿爸大发雷霆。老人认为,陈阵喂狼肉吃,是剥夺了狼的自由;狼是蒙古人的神灵和图腾,陈阵的行为也就是侮辱了蒙古的神。综上所述我认为,草原狼象征了蒙古族自由的精神,是蒙古文明的核心;想起狼,蒙古人就追忆起成吉思汗鞭笞天下,横扫欧亚的黄金时代。看到狼的象征意义,就能理解电影中主要的情节——狼群和消灭狼群的人的冲突,不仅仅是意味着人和动物的冲突了。

在《狼图腾》的纪录片中,导演让.雅克.阿诺这样阐述他的电影观和这部电影讲了什么::“我的大多数电影都是关于年轻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故事,因为年轻人与文明的对抗”;“它是一个爱的故事:关于一个年轻人爱上一片土地,爱上这片土地上的人,爱上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然后他意识到蒙古文化是翻版了狼的社会文化,他决定开始研究狼并捕获了一只狼,然后爱上了这只狼”。这里追述下陈阵的生平,陈阵是如何改变自己,爱上这片土地、人、文化的过程,是非常有趣且有必要的。

陈阵是来内蒙草原插队的北京知青。我相信他在离开北京之前,曾深深卷入了当时的政治运动,并在政治运动退潮后体验了幻想破灭。电影对陈阵来草原之前的生活着墨不多,只有通过他口说出的只言片语,“终于离开了混乱的首都;别的知青都在哭,我却在笑,因为去哪里都比留在北京好。”和同来的知青林克相比,陈阵是非常爱看书的,特意有一个镜头给到他装满书籍的木箱;而且他在马背上,在蒙古包里,在牧羊中,经常拿着一本书在读。普罗大众对喜欢读书的人会有幻想,认为他们知识丰富,思考深入,由此说出的话也就有权威性,不是信口胡诌。在如此暗示下,陈阵面对着一片干草原,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观点:“我面前的干草原下有着6000年的历史。我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汉人一直要修长城;汉人就像羊一样。”这是影片中陈阵唯一一次吐露经过草原生活洗礼的新历史观,我认为这是理解本片思想内涵的钥匙。

暂且不论干草原下是否真有这么长的文明史。6000年就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没错,它正好比官方宣传的中华文明的长度多了1000年。电影中没有一句话是随便说的,多出的这1000年隐约表达了姜戎《狼图腾》小说里的一个观点,即中华民族信仰的“龙图腾”是来自于“狼图腾”的。中华文明的先祖不是三皇五帝,不是尧舜禹汤周文武,而是在塞外苦寒之地穿着皮袍骑着骏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至今没有任何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能作为姜戎观点的佐证;这个观点是接下来论证的出发点,也是他的可耻历史观的源头。

让我们继续分析陈阵的这段话。陈阵一面把汉人比作羊群,一面不明白为什么汉人要修长城。我们知道,在草原上放牧的羊群,为了躲避狼的捕杀,天黑后都要收拢入圈。长城是保护汉人免受南下游牧民族侵略的军事屏障。如果汉人真的是羊群,那么长城就是羊圈。天黑不入圈的羊,免不了被狼群捕杀;不修长城的汉人,凭什么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陈阵的不明白,又是暗含了一个毛骨悚然齿寒血冷的历史观,即游牧民族南下劫掠农耕民族是天经地义的,因为狼吃羊是天经地义的。电影中多次出现狼吃羊天经地义的论点,例如牧民们去大雪湖撬取狼埋下的黄羊时。狼吃羊是天经地义,那么羊抵抗狼的侵害吞食,就是大可怪哉了。那么,中国历史上一切反侵略战争,都是没必要打的;外敌入侵之后,束手就擒就是,何必还要浪费生命和鲜血,做徒劳的抵抗呢?照陈阵的想法,1937年也就不必抵抗侵华日军了,反正也是赢不了的。影片中的羊群,如果没有羊圈的保护,没有人类的助威,就是软弱无力可以被肆意杀戮的。历史上的汉人,面对外敌入侵时,是软弱无力可以被肆意杀戮的吗?不可否认,在某些历史阶段,外敌入侵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创痛,例如永嘉之乱,例如靖康之耻,例如1276年的临安,例如1644年的山海关。但是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还在讲汉语,写汉字,翻开前四史和资治通鉴,依然能中宵起坐,夜不能寐,为英雄们的作为或击节叫好,或热泪盈眶。为什么?因为华夏虽然被一次次入侵,被屡次三番地残破,但总有英雄苦撑危局,最后还是光复。尊严和领土都是打出来的,我们脚下每一寸的河山,都浸透了英雄血和不屈志。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军事经验最丰富的,没有之一;这样一个度过几千年悠悠岁月,并在今天发展壮大的民族,怎么可能是羊呢?历史的垃圾桶里,塞满了死去的文明和大国;最有名的,它的名字叫罗马。很难想象如此抹黑丑化主体民族的电影,能在任何其他的大国上映;但是它偏偏在羊年的第一天,全国公映了。混乱的头脑中洒满了五彩缤纷的种子,现在发生什么事都是不奇怪的。

我对“陈阵的改变”的看法是,他顺利完成了从一个虚无幻灭的知青向外焦里嫩的汉奸的完美转变。草原上的陈阵,脱掉了在北京城穿的军装(变服饰),称呼毕利格老人为阿爸(变祖宗),认为“我们汉人”是羊且狼吃羊天经地义(变头脑),和嘎斯迈发生了未遂的爱情,并做实验养了一头小狼崽并被反咬一口(这是电影的高潮,也是最恶毒的讽刺);可惜,因为“草原毁了狼群没了嘎斯迈嫁给不爱的人”了,陈阵还是回到了北京,回到了曾度过“完全没有意义的生活”的地方。有几个细节朋友们可以注意下,和陈阵一起在草原插队的林克,可从来没有管毕利格叫过“阿爸”。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充斥着陈阵对草原的热爱,对毕利格的敬爱,对嘎斯迈的情爱,对小狼崽的珍爱;但是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思念和关心分给留在混乱的首都的父母。电影唯一一次提到陈阵父母,是林克对陈阵无微不至照顾小狼崽,给它吃肉因为它睡不着觉的埋怨:“咱们父母在北京都吃不上这么好的肉,你现在还给狼吃。”陈阵确实是脱胎换骨地转变了,但是观影的朋友们,希望经历这样的转变吗?

《狼图腾》的另一个主要角色——场部主任包顺贵,是陈阵的镜像投影。如果说陈阵彻底抛弃了过去,正经历着幸福的新生活;相比较而言,包顺贵虽然也抛弃了过去,但他的内心却在不停挣扎。弄清楚包顺贵的身份,对于理解他的行为十分重要。电影没有直接点出包顺贵的民族属性,只在后半段嘎斯迈说起她的未婚夫时,间接提及了:“我的未婚夫是东部种地的蒙古族人,是包顺贵的兄弟”。包顺贵是蒙古族人,却从来不住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他住在定居的镇子中,穿戴着象征新时代的皮衣,干部服,夹克。他每一次从镇上到牧场上下达上级指示和命令时,都是坐车来,没有一次骑马。包顺贵是个让牧民既怕更恨的角色:怕,因为他是场部主任,手上有权力;恨,因为他几乎所有行为都违背了蒙古族的传统,并亵渎了蒙古族的神灵和图腾——狼。从一部收音机收买牧民得知大雪湖的位置,撬走所有黄羊,到不顾毕利格老人不要掏狼崽的劝阻,剥狼皮,惹怒了狼群;接着将上级指派的军马分给毕利格管辖的这片牧场,导致狼群雪夜偷袭两个牧民丧命;放任种地的外来户垦殖草原破坏天鹅湖,毕利格老人死于外来户埋设的杀狼炸药;最后开着吉普车清剿狼群火烧草原;包顺贵走的太远,已经没法再回头了。这一切他都知道。在熊熊火光中,他对陈阵说,我知道牧民们恨我;但是当干部有时就是让人恨的。他面对累死的头狼,默然肃立摘下帽子。这一刻,他的内心恐怕不是那么平静。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包顺贵的权力不来自于治下的牧民,而是来自于他口中的“上级”;他的每一次让牧民恨的作为,无一不是打着“上级精神”的旗号,在上级的压力下做的;包顺贵虽然是蒙古族,并不对牧民们负责。他对上级负责,招致了普通牧民的愤恨。包顺贵固然可恨,给他权力迫使他任性妄为的上级是不是更可恨呢?一个少数民族干部被电影塑造成了反面典型,被塑造成了损害本民族利益的“奸细”,对于民族团结现今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真是腹诽多多啊。

前文已言明,陈阵圈养小狼崽是电影的高潮,也是最恶毒的讽刺。陈阵养狼是个不成功的实验。由于对狼的喜爱和痴迷,陈阵想试试看,狼能不能被人驯养。他像照顾爷爷一样地喂养小狼,自己的肉舍不得吃给狼吃;晚上睡不安稳怕狼生病;甚至连远在北京的父母都给忘了。但是他的实验刚开始就阻力重重。毕利格老爸非常愤怒,因为狼不应该吃嗟来之食,不应该被脖子拴上锁链剥夺自由;有的牧民是怕,怕小狼会招来草原上的狼群,伤到自家的牲畜和孩子。但是陈阵不听,依然好吃好喝地供养着小狼。直到有一天,小狼面露凶光,咬了陈阵。震惊之余陈阵说,“草原狼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成功实验的结局是,小狼被嘎斯迈放跑,永远消失在茫茫草原上。这个故事的逻辑是,给狼再多的肉,狼也不会变成圈养人希望的那样。总有一天,终有一刻,被人养大的狼要反咬人一口,因为这才是狼的自由的本性。联想到狼在电影中的象征意义,把狼替换成它的象征,会得出什么结论呢?电影的重头戏又在攻击揶揄什么呢。

至于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例如毕利格老爸劝嘎斯迈嫁给种地的蒙古族人,为了跟上新时代(keep up with the time);嘎斯迈拒绝了陈阵的求婚,因为他是汉人要回北京;毕利格被外来户(种地的)的炸药炸死;毕利格指着天鹅湖对陈阵说:“这里过去十几分钟就是蒙古国了。这是最后一片纯净的草场。”;嘎斯迈的丈夫因为看护军马而死,非但没有对死者的抚恤,反而差点挨了处分;这些细节细思极恐。狼攻击军马,因为人掏小狼崽并打狼;人掏小狼崽并打狼,因为狼攻击了牧民放养的羊;狼之所以攻击牧民的羊,是因为包顺贵把大雪湖里的黄羊全装上卡车“偷走了”。这个死亡螺旋的起点是黄羊被盗,终点是草原被毁。是谁撬动了死亡螺旋,是包顺贵吗?

《狼图腾》的邪恶之处在于,它把对中国有害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蕴藏在宏大的场面,优美的画面之中。而且电影的逻辑可以复制到边疆区任何一个少数民族身上。设想一下,哪一天这些少数民族们遵照相同的逻辑也推出X图腾的电影,那么对于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统一,是福还是祸呢?既然“上级”到来之前的日子那么美好自由,为什么我们非得需要一个“上级”来统治我们?

最后再说几句。抛开电影的种种象征和暗示,在羊年的第一天全国公映一部狼群撕咬吞吃羊群的电影,这是非常不吉利的事。听说广电总局对这部电影一刀没剪就顺利放行,媒体人和影评人在点映之后一致点赞:“代表中国冲奥,拿奖妥妥的!”我怎么觉得冷汗涔涔呢。把《中华好儿孙》和《狼图腾》放在一起看,对于理解这部电影,理解冷汗涔涔的东西,更有帮助。

附录:《中华好儿孙》歌词


爷爷在移山 奶奶在磨杵(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
奔跑的夸父 日行两万五(夸父追日)
精卫衔石来 女娲把天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是谁卧薪尝胆 吃的是苦中苦(越王勾践精图治以图复国)
嫦娥舞广袖 后羿劲头足(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后羿射日)
俯首的神农 为民谋幸福(神农尝百草)
仓颉播文明 大禹展抱负(仓颉造字、大禹治水)
是谁三顾茅庐说我家能文能武(三顾茅庐:刘备)
文能安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姜维) 武能舍其颅(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我是中华好儿孙生死不服输
自强不自大 立志效鸿鹄
高堂之上教我做人的是岳母和孟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爷爷在移山 奶奶在磨杵
奔跑的夸父 日行两万五
精卫衔石来 女娲把天补
是谁十载寒窗(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头悬梁锥刺股(悬梁刺股)
嫦娥舞广袖 后羿劲头足
俯首的神农 为民谋幸福
仓颉播文明 大禹展抱负
是谁煮酒论英雄说我家藏龙卧虎(曹操和刘备)
龙有龙世界 虎守一方土
我是中华好儿孙怎能无傲骨
左手进军号 右手摧阵鼓
龙行天下喜地欢天的是中华民族

 6 ) 看哈士奇、抢红包还是听霍纳?

(原载百度百家)
在红包频扰手机屏幕的大年三十,想要专心看场电影是不容易的。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担忧,《狼图腾》的正式上映被安排在红包或许会有那么点消停的大年初一,可闲不住的观众还是愿意提前几天的点映场先睹为快。虽然周围观众的手机还是犹如漆黑大海里频闪的鱼群,但就我而言,相较观看《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时无聊困顿到需要不时刷毫无动静的朋友圈,《狼图腾》无论从场面、配乐还是故事上,都迅速牢牢抓住了我,让我自始至终把手机锁在包里。代价是,为了60块的伪IMAX,错过了土豪群里规则刺激的抢包游戏,损失估计达600元。
总体上来说,对没看过原著的我,《狼图腾》有着一个完整而逻辑清晰的漂亮故事,却搭配上了拧巴甚至想让人把他从银幕里抽出来揍的失败角色。据说原著虽然有着更大篇幅、观点更强烈且争议更大的议论部分,但主角陈阵是非常立体且具有充分行为逻辑说服力的。而电影中那个由冯绍峰扮演的陈阵,则成为那种自以为爱护小动物的暖男、实则是残酷生存环境里不可理喻的作男,一次抄近道就被开悟觉醒,几番与蒙族阿爸的心灵鸡汤就淤泥不染。紊乱了生物链的他,却还偏偏以实践创新的说辞,得到生产队领导莫名其妙的器重,有了继续作死的保护伞。而窦骁饰演的知青小伙伴,除了一场羊群里与蒙族姑娘的野合戏,用以表达时代的压抑外,全程只是打酱油角色。反倒一开始招人恨的生产队主任,说出草原上的大实话,“做领导不是要被人喜欢的”。
不过,或许得益于让.雅克.阿诺确实是善于营造自然美的野生动物好朋友,或许是已知的生态悲剧宿命感,较为失败的人物塑造,却没太影响整体的故事情节发展。小狼的憨态可掬,让影院里的姑娘啧啧称赞着,“这确定不是哈士奇吗?”;狼群逐军马的盛大场面以及随后冰面上雕塑般的群马,漂亮的传达出这种群攻性野兽的智慧,不但能把食物赶入天然大冰箱,还能为自己的小狼崽子做好来年的食物储备;黄羊与狼、外来人与牧民的矛盾,随剧情推动,渐成为决定生态命运的关键因素。
精彩故事与失败角色的反差,不知道会不会有着创作割裂的原因。总感觉大导演让.雅克.阿诺像他以往的“动物世界”系列作品一样,实在太热爱狼群,就只负责花好多年时间让驯兽师把野兽调教出色,保证它们可怕或可爱的动作,以及呈现激烈进攻或被猎的场面。至于知青的心灵成长以及要不要和牧民搞对象,你们中国人类的琐事不关我事。
幸好,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灵动的乐声,像是时而轻抚过野茫茫一片的风声,时而像蒙古包套马杆顶尖处飘扬着的狼皮,总能或舒缓或紧张的,在人群与狼群的转场中适时出现,颇为醒神。既继承了他自己配乐名作《燃情岁月》的宽广致远,又从同行约翰.巴里的《与狼共舞》那里学到了呼啸与旋律的完美融合。
撇开行为作死的主角(虽然这实在难以撇开),《狼图腾》还算是一出春节档难得的视听盛宴。于是,抓紧时间抢红包,还是看可爱的哈士奇,又或者凝听旋律悠扬的詹姆斯.霍纳,成了过年时节可供犹豫选择的菜肴。

 7 ) 天生牛逼,颜值第一

异常可靠的剧透:

版本一《狼图腾之狼球崛起》。陈阵是一个精研医道的知青,他在大草原插队被上级领导安排了一个拿狼的幼崽做生物实验的工作。那匹实验用的小狼被陈阵命名为马达加斯加。陈阵在与马达加斯加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的生物实验主要是通过用混合了青霉素大白兔奶糖的祖传偏方来给小狼拔火罐的方式进行。后来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马达加斯加智力突飞猛进。陈阵害怕实验成果被滥用,所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终于还是被上级领导发现。为了使马达加斯加免受折磨,陈阵将他放归了自然。马达加斯加凭借独一无二的机智成为了狼群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狼族们对于一直不敬天神、破坏自然的外来户人类展开了报复行动。风波平息后,陈阵希望带马达加斯加回家,马达加斯加却突然开口说话:“Madagascar is home.”然后带领群狼遁入茫茫草原深处,深藏功与名。

版本二《狼图腾之狼背山》。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大草原。陈阵与杨克是两个在大城市里过得失意的青年,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草原上过起了放牧的生活。在草原上他们一起牧马放羊、打枪、摔♂跤。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个人在帐篷里为抵御寒冷只能用自己的身体为彼此提供热量。后来他们离开了草原回到了各自的城市,因为世俗礼法而不能在一起,但还是每一年都会回到草原上相聚数日,因为他们都没有办法戒掉彼此。

---------------------------------------------------------------------------------------------------------------------- 现如今这种画面左右各

放一张脸的海报实在太流行,从《阿凡达》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再到《猩球黎明》和本片,其中的区别大概也就是脸的摆放角度了,有正着放的有侧着放的。本片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了,所以采取了这种构图,让两个男主角的脸一个正着一个侧着。不过真正抢眼的还是画面上方那张狼的面孔。那一位是片中的狼王,而他在海报上呈现出来的这幅表情正是本片最精彩的一个画面:狼王率领群狼袭击马匹大获全胜后站在高处睥睨众生。如果电影奖项里有最高颜值奖的话,那我觉得这位霸道狼王可以凭借这副邪魅狂狷的表情提前锁定一个提名。这是我近来看到的最帅的画面,真正的天生骄傲。只有拍他的人真正喜欢他也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才能把他拍的这么好看。

可惜,在这个画面之后,影片就再也没有像白毛风那一夜一样激动人心的情节了。电影的海报不免让人联想到《猩球黎明》,但如果是抱着看《猩球》这样的期待来看本片,只怕会觉得越看越不自在。整部电影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压抑。正义从头到尾没有被伸张,观众的情绪无处释放。而片中还有着掏狼崽这样很容易触动观众神经(特别是对于爱狗人士)的情节,应该说很多选择情人节去观看本片的观众未免会觉得失策。

剧情方面,片中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有些过于复杂以至于缠杂不清。陈阵与他的小狼、以阿爸为代表的牧民、搞开发的外来户、以包顺贵为代表的有关部门、狼群,他们彼此之间的恩怨太过错综复杂,以至于每一次冲突的爆发,观众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高兴还是难过,观影情绪难免被剧情带到一种错乱的地步。

这不是一部爽的电影,他没有一气呵成的精彩故事,但它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本片跟冯绍峰之前主演的《后会无期》一样,都讲了很多大道理,只不过文艺调调没那么浓,显得更朴实些。片中老爹豁达随性的人生态度正是电影让我最深有感触的地方。尸体掉在哪就埋在哪,黄羊搬运一白天能带走多少算多少绝不贪得。这种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处事方式一向都很对我胃口。我本人在生活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天意”。会这么依赖天意主要原因在于我有点选择障碍,所以遇到一件事游移不定时,上天给了我一点征兆,我就赶紧顺势做个决定,以免继续纠结下去。这样做并不总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帮我省去了很多时间与烦恼,所以我认为还是挺经济实惠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纷乱的世界里,并且它倾向于不断地往更加复杂纷乱的方向发展。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不断往这个系统里投入新的变量,让他加速变得混乱。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克制自己,不主动增加新的变数,以此来减缓混乱的到来。这么做不见得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但可以让它迟一些才变糟。当然你们也可以说这纯粹是我为自己的懒找借口。

接下来我要习惯性的跑一下题。最近有部综艺大电影惹起了不小的争议。许多人担心这种电影火了,就没有人去拍《狼图腾》《可可西里》这样认真的电影了。以我之见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喜欢看《狼图腾》这类电影的人不大可能因为综艺电影火了就跟去凑热闹,而会买票去看综艺电影的人应该也是那些原来就不大关注《狼图腾》一类电影的人,二者的交集本就很小,根本就不可能对彼此产生威胁。会花几年时间去养狼、拍狼的人认真拍电影的决心是不会轻易动摇的,任凭外面市场上综艺电影或是其他什么笑柄有多炙手可热,他们都目不斜视。那些会为综艺电影的火爆感到担忧的是真正被其影响力威胁到了的人,也就是本来拍的东西就跟综艺电影在同一层次甚至还不如综艺电影的人。《狼图腾》与综艺电影吸引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群,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综艺电影真正分走的,是《私[哔]定制》这类货色的蛋糕,所以也就难怪某国内知名导演最近表现的情绪这么激动了。只是我实在想不到明明这位导演执导综艺节目的水平都已经在去年大年夜全国观众眼前泄了底,他在面对综艺节目和综艺电影时居然还能有这么多优越感。

关于某导演的言论,最近有意无意的看到了很多,本来关于综艺电影的看法是想留到那部电影的评论里再写的。只不过我虽然对那电影很感兴趣(因为一直在看它的电视节目),但没有买票去电影院看这类电影的习惯,而等我找到网络资源看掉应该会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所以就任由自己趁着现在表达欲还算强烈,在这里借题发挥了。我以前在评论《小时代》时就说过了,粉丝电影是个不可避免的存在,本来无伤大雅,真正将其破坏力放大到足以左右市场程度的,恰恰是那些跳着脚对粉丝电影口诛笔伐的正义感爆棚的非粉丝观众。明知道自己不会喜欢看那就别看,你们不跟着瞎凑热闹,影院就不会给它们那么高的排片,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至于某导演煞有介事的打着保护国产电影的旗号呼吁有关部门出面封杀综艺电影,居然还有不少自居电影爱好者的网友表示声援。他们不知道某导演的这种言论才是真正的把观众当傻逼吗?!如果某导演真的尊重观众,那就应该相信市场、相信观众的鉴别能力。动不动就叫嚣着封杀,正是因为觉得大多数屁民都图样图森破,只有他们这些精英才有话语权。今天他们可以打着保护国产电影的旗号封杀综艺电影,明天就可以打着保护国产电影的旗号封杀进口电影。中国的电影从业人员、观众都身受有关部门其害,如今为了对付一个小小的综艺电影居然腆着脸去召唤有关部门,真是一帮毫无尊严和骨气的东西。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整体水平的最关键决定因素就是观众的素质。从这次网友们被某导演一忽悠即呈现出的义愤填膺的高潮状态来看,他们实在也只配在电影院里看综艺节目,活逼该。

最后跑了半天题稍微往回拉一下。《狼图腾》这部电影里拍人的情节大多都平平无奇,精彩的部分全都是有狼出现的画面。片尾滚动字幕里显示这电影还专门有一只纪录片拍摄团队。这种把纪录片嵌入故事片的做法究竟是利是弊实在难说。往坏的方面去想,抱着看故事片的心态去的观众在看到纪录片部分时有可能会出戏甚至笑场;但往好的方面去想,也许本来对纪录片兴趣不大的观众正是以本片为起点,燃起了对纪录片的兴趣,从此以后开始买票进电影院看纪录片,这对于培养观众健康的观影习惯是功德无量的。只不过包括我在内,很多观众都觉得本片没能请到赵忠祥老师来做解说未免遗憾。什么?你说找赵忠祥老师来解说草原上群狼的追逐战?哦你误会了,我想的是让赵老师解说杨克和蒙古妹子躲在羊群里那一场戏,冷不丁来一句“你那个小[哔]又挺紧~”,你说那有多开心。

 8 ) 阿诺你想表达什么?

      看完原著,挺喜欢的,但电影实在是有点失望。

      小说改编电影通常不能完全还原,所以导演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会有所取舍,重点讲述其中的一个点。但看完电影,我实在是get不到阿诺想表达什么?

       首先,电影里没有很好体现出狼的机智,几场群狼出动的戏大多看不出狼有什么计谋,多是在一旁稍等然后突然出击,给几个追逐的镜头和咬住猎物的特写草草了事。场面最大的追马也不过就追追咬咬抽抽套马杆就完了,更多体现的是狼的凶狠。还有小狼也几乎没有狼性,变的温顺服帖,确实很可爱,不过彻底抹杀了狼的野性这个主题。

       接着是环保。草场不适合耕种、草原是大命,这些复杂的东西都只用一两句台词带过。包顺贵带领外来蒙族开荒,带头打狼也没有交代结局,根本凑不成一个主题。

       最后就是导演比较擅长的,本该是重点的人狼情谊。这本该是电影最感人的地方却阐述的非常平淡,饲养小狼的艰辛仅流于牧民的反对,对小狼的观察和爱意也只是摸摸小狼、和它亲嘴之类的小动作而已。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想养狼的疯狂知青,而不是
迷上狼爱上狼的人。

       不过这些问题也跟原著故事太零散,个人独白太长,缺少故事内容有关。原著不算太好,改编得差也不是导演编剧单方面的责任,拍成这样也算一般了。希望以后这种体量大的小说的电影改编能有一些侧重......

 短评

狼的几场戏真的没有原著中文字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大,以至陈阵对狼的敬畏很是苍白,陈阵照顾小狼的戏也不多,没有体现足够对狼的尊敬与爱。增改的戏还不错,只是毕力格阿爸的戏份太少,缺少图腾般的引领作用。另外我真的认为还是窦骁适合演陈阵。

9分钟前
  • 西北偏北
  • 推荐

片子要讲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只不过讲得太琐碎,态度又略带暧昧,一路捋下来并不是太过瘾。狼才是真正的主角,人反而次之了。陈阵这个角色就很讨厌,而冯绍峰的表现也很一般。由于拍的是草原的故事,大量外景、草原、蓝天等拍得都很美。狼马追逐那场不错。好在是个比较严肃的题材。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亚洲是虎的天下,非洲是狮的江湖,美洲是熊的领地,狼在动物世界里进不了第一梯队。仅在肉食类哺乳动物里,一对一,能打败狼的就有棕熊,北极熊,虎,狮,黑熊,美洲豹,美洲狮,豹和鬣狗。群对群,狼群也只能屈居第三,排在狮群和鬣狗群之后。当然豺狼虎豹再猛,也不是人的对手,最凶残的还是人类。

1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走吧走吧,它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免经历苦痛挣扎。当冯绍峰饰演的陈阵最后听到狼嚎狂奔,双眼溢满泪水,你会心疼他,更会为他自豪。狼是我最爱的动物,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在大银幕看狼,整个灵魂都在战栗。人,一定要有自己信念与信仰。感谢导演没有将这样的故事拍成浮夸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

16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推荐

总体来说故事完整,但人物情感处理还不够细腻,人与狼之间的情感联系过于薄弱了,少了几分复杂、微妙和悲壮,反而有一种男主一厢情愿对小狼好的错觉。总而言之,情节分散,主题不明,味道寡淡。

18分钟前
  • 李濛Lemon
  • 还行

风景不错 冯绍峰一脸蠢气!

20分钟前
  • VW
  • 还行

电影证明了三件事:一,野性是无法用铁链锁住的;二,论小说改编电影,我们不比闲的无聊反乌托邦玩sm的北美片差;三,滥用3D可以让一部120分钟的电影比1200分钟还漫长

21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还行

狼演的比人好。有质感的场景,蔚为壮观,有关狼的智慧、尊严和自然规律,狼之于人的图腾内核挖得还是浅了点。狼马追逐起了高潮,后面升华显得略为单薄。最后一幕忆起PI的人虎之别,狼扭头而走。放在国内这样的电影比较难得,尽管它有缺憾。

25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狼演得真好。驯兽师辛苦了。人马狼黑夜大战一段也很有印象。蒙族人有长生天,文革的汉人爱红太阳,狼再毒,盖不够独夫。不过,电影还是把讨厌的角色扣在了东边来的蒙人身上。冯绍峰的情感动机和最后结局都有些拧。神奇在于,故事在五十年前,但已经通篇在说今天的社会话题……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讲述了一段人与狼之间的同性绝恋。

33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狼演的不错 但不知道导演想表达啥

37分钟前
  • 无牙仔
  • 还行

真狼、美工、摄影出色,但碍于时长关系,情感和隐喻流于表面。弱化故事,强化自然规律,人成为旁观者。环境对草原、狼对羊的侵袭与人灭狼是划等的,这是自然生存法则。狼的尊严及战斗精神对主角的改变差一口气,回归草原的小狼代表仅存的信仰,天空中那一抹图腾是草原文化的延续。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特别好看,特效也做得棒,现场观众太入戏,看到套马杆就一个劲儿喊,对对我知道你听过“套马的汉子”,还有小狼崽出来的时候萌翻了,让人忍不住看完想养狼(什么点),好几个段落把我感动哭了,还有人义愤填膺在影院里骂不尊重自然的人,呃……入戏太深。

44分钟前
  • 玉茗
  • 力荐

为了看这部电影,没能和宝宝一起体验他人生中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他和我老婆一起去看《兔侠》了),看完我就后悔了。我没读过原著小说,只是单就电影来说,完全没拍出“狼图腾”这三字的意味。它只是唤起了我的食欲,看完后我忽然很想吃涮羊肉。再就是让我想起了《小芳》这首歌……

46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馮紹峰的角色善良有餘,智識則欠,念白有待提高。就觀賞性而言算是好看的,主題卻略顯模糊。多見人世的折磨與狐疑,而鮮有對生命真誠的敬畏與反思。不如《可可西里》。

48分钟前
  • 介意
  • 还行

摄影真赞。早上看了天降雄狮,下午看了狼图腾,狼甩狮子好几条街。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优点是稳,坏处是平,3D是一群蚊子

53分钟前
  • azzurro123
  • 较差

人与自然也拍电影了…为什么没有赵忠祥的画外音!

55分钟前
  • 豆友39187360
  • 还行

凭什么满分,因为能让我哭的电影少之又少

57分钟前
  • 小秦的西柚
  • 力荐

画面和音效都棒哭。但故事情节虎头蛇尾,好几处显突兀。感情戏也进展奇怪,缺少足够铺垫。还有对冯绍峰演的角色有一句评价很中肯''电影把一个插队青年活生生拍成了一个白领休年假。''

5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