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洛莉亚·贝尔

爱情片美国2018

主演:朱丽安·摩尔,约翰·特托罗,迈克尔·塞拉,西恩·奥斯汀,布拉德·加内特,阿兰娜·乌巴赫,珍妮·特里普里霍恩,霍兰德·泰勒,丽塔·威尔逊,卡西·汤普森,克里斯·马尔基,凯伦·皮斯托里斯,泰森·里特,珍妮卡·贝尔格雷,巴巴拉·苏科瓦,桑德拉·罗斯科,南希·德马尔斯,巴尔巴拉·斯科拉罗,杰西·欧文,科琳娜·哈尼,克里斯托弗·艾伯,托马斯·詹姆斯·凯普纳

导演: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剧照

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2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3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4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5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6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3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4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5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6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7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8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19葛洛莉亚·贝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00:28

详细剧情

  葛洛莉亚(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但是这段经历并没有让她对生活和爱情失去希望,正相反,如今的葛洛莉亚觉得自己比从前变得更好了。平日里,葛洛莉亚喜欢去一间舞蹈俱乐部跳舞,在那里,葛洛莉亚邂逅了名为亚诺(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的男子。  和葛洛莉亚一样,亚诺刚刚和妻子离婚了,他有一个孩子,跟着前妻生活。相似的经历让葛洛莉亚和亚诺之间很快就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很快两人就走到了一起。然而,激情退却之后,两人之间的问题也渐渐浮现。虽然亚诺和妻子离婚了,但很显然这个女人并不能适应没有亚诺的生活,她的阴魂不散成为了葛洛莉亚和亚诺两人的关系里埋藏的一颗定时炸弹。

 长篇影评

 1 ) 翻拍自己不算抄袭吧:两版电影观感对比

Gloria Bell这个电影,我几个月前在电影院看到贴片预告之后就很期待。摩尔阿姨品质保障,预告片节奏欢快,看起来就是一个浪漫的old-chick-flick。今天早上才想起来刷了刷豆瓣,发现这部电影有一个原版,有点好奇。

看完电影出来,我点开影片的导演界面。啊,虽然这个名字我还不太熟,但这位智利导演近几年的作品我都看过。《普通女人》甚至算得上我在LGBT的T这个子分类里最喜欢的电影之一。顺着条目就看到了同一个导演在2013年拍摄的一版智利版Gloria。时隔这么短的时间翻拍自己的作品?我更好奇了。

于是回到家我马不停蹄地就翻出了这部智利版Gloria。我最开始觉得我可以直接把写在Gloria Bell下的短评剪切到了6年前的这部电影短评里了,只需要换一个主演的名字就可以了。我不知道“翻拍”的定义是什么,但这两部电影,不仅用的相同的剧本(台词都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分镜头本肯定用的都是同一个。可是看完我发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两部夸张一点说可以按秒对照找不同的电影,竟然给我的最终感受完全不同。

毫无疑问差别出现在了主演身上。

13年Gloria的主演宝琳娜·加西亚凭借此片拿走了当年的柏林影后,演技是得到专业认可的出彩。如果让我类比一个和她气质最像的,英文为母语的演员,我会觉得是夏洛特·兰普林,因为这片子一度让我想到了《四十五周年》。电影整体色调是偏冷的,从始至终是带着沉重和丧的气质的,一些有笑点的台词都显得尬尬的。她射完彩弹枪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这样一个情绪爆发的爽点都透露着被逼的绝望。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岁月对生命的无奈,年岁在躯体上留下道道印痕,心动不过一场荒唐,她最终回归的孤独是带着悲楚的。结尾遇到孔雀的魔幻现实的华彩段落,加深了主题也更引人思考,这一点是Gloria Bell无法匹敌的。

而到了Gloria Bell,摩尔阿姨是自带光圈的啊!她太耀眼太迷人了,年岁遮不住,一副眼镜更不可能遮住。她的裸体至少我绝对自愧不如。这也就导致了影片前半段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浪漫喜剧。而这个Gloria身上更是融合了美国的现代和独立,自信又有活力,这些是一段时间的低迷情绪无法抹消的。一段失败的恋情似乎只能算是她闪闪发光的生活里一个小小的污渍。她穿着一条绝美的绿色长裙,走路带风,毅然举起彩弹枪指向渣男,那是一种复仇的快感啊,酷到没朋友!看到最后Gloria翩翩起舞,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老娘单身就是最美最强”的霸气,自信坚强的女权小斗士形象呼之欲出。还有,说到色调,我在影院怀疑好几次,是我的眼睛出问题了,还是放映设备出问题了?全片像是蒙着一层粉紫色的小清新滤镜,格外少女是怎么回事?

Gloria Bell为了将这种有别于前作的气质凸现出来,最大的一个改动是加入了女主角的妈妈这个角色。忽然想到前一阵子很火的那个说法,“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墙”,我之前不以为然,放到这里忽然觉得很合适。智利版Gloria是孤苦伶仃的,受到伤害时能够求助的只有家中女佣。而Gloria Bell则是更幸福的,她有一个同样美丽摩登的母亲,平时能像闺蜜一样吃饭聊天,在她需要的时候会立即出现给予她呵护,任她变回一个柔弱的孩子。

智利版Gloria中插入的政治隐喻被剔除,Gloria Bell整体更为轻松欢快。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差别的桥段,就更像是导演调皮的玩笑了,比如诺亚方舟那一段。这些颇有意思的小惊喜我就不多透露了。

 2 ) 离异老阿姨的中年危机

有个精神病般的邻居,无比暴躁,整天乱嚎,甚至乱敲门,而自己只能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惨。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留给自己一包大麻,日后苦闷无处消解,唯以解闷。

有个一起骂过街的好同事好闺密,结果被辞退了,可能也是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惨。

儿女双全,却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与老妈渐行渐远;女儿找了个搞极限运动的,自己老操心了不说,结果还远嫁瑞典,在机场女儿不让送,一个人痛哭流涕,惨;有个仿佛单亲爸爸一般的儿子,儿媳神神秘秘,神龙见首不见尾,自己想搭把手好像也不怎么讨喜。

前夫已经另觅良缘,没想到在给儿子庆生的聚会上,跟自己还有点儿藕断丝连之感。

在酒吧出入多时,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走肾也走心的离异大叔,结果被其前妻和两个女儿折腾得不行,也是巧,每次要搞点儿事,正在兴头之时必被搅乱。情绪最为崩溃之时,肉体也彻底崩溃,在赌城彻底堕落,梦醒时分还得辛苦年迈的老妈前来收拾残局。回家之后,仿佛被掏空,待在家里放飞自我。彻底厌倦了,不管大叔怎么死缠烂打也不再走心,最终跟自己和解了,掏出定情之物对着大叔一顿 piupiupiu 斩断情缘。

始于酒吧舞曲,终于婚宴舞曲,仿佛一场梦。

可能是个好电影,但这种充满主创个人表达的电影实在不和我的口味,大概是为数不多我在电影院里看的有 N 次中途离场冲动的电影了。

 3 ) Sorry don't have one yet

周末看电影读到一首小诗,开始的时候觉得很好笑,这样的文辞怎可以称之为诗,可是读到最后,却是泪光闪烁,并且难以忘怀。 爱你,分分钟都想靠近你,想吃掉你,想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你,把自己都给你。 没有任何考究的语言,因为,在我眼里心里,你已经是最美的存在,只有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沉静平淡,不再对时间剧烈抵抗和控诉。 生活的孤独和泥泞是常态,你也不例外。得之我幸,失之何妨。 有多少人愿意卸下心防,陪你走过一生崎岖又漫长......

I'd like to be a nest, if you were a little bird. I'd like to be a scarf, if you were a neck and were cold.

If you were music, I'd be an ear.

If you were water, I'd be a glass.

If you were light, I'd be an eye.

If you were a foot, I'd be a sock.

And if you were the sea, I'd be a beach.

And if you were still the sea, I'd be a fish, and I'd swim in you.

And if you were the sea, I'd be salt.

And if I were salt, you'd be lettuce, an avocado or at least a fried egg.

And if you were a fried egg, I'd be a piece of bread.

And if I were a piece of bread, you'd be butter or jam.

And if you were jam, I'd be the peach in the jam.

If I were a peach, you'd be a tree.

And if you were a tree, I'd be your sap, and I'd course through your arms like blood.

And if I were blood, I'd live in your heart.

▎译文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我想做一个鸟巢。

如果你脖子很冷,我想当围巾。

如果你是音乐,我就是耳朵。

如果你是水,我就是杯子。

如果你是光,我就是一只眼睛。

如果你是一只脚,我就是一只袜子。

如果你是大海,我就是海滩。

如果你仍然是大海,我将是一条鱼,我将在你体内游泳。

如果你是海,我就是盐。

如果我是盐,你应该是生菜,鳄梨或者至少是煎蛋。

如果你是一个煎蛋,我就是一块面包。

如果我是一块面包,你会是黄油或果酱。

如果你是果酱,我就是果酱里的桃子。

如果我是桃子,你就是树。

如果你是一棵树,我就是你的树液,我会像血一样穿过你的手臂。

如果我是血,我会活在你的心里。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 总要过后才觉得美丽,” 这样的笨拙又小心,永远也不会再重来, 有一个男孩爱着那个女孩......

 4 ) 是状态,而非故事

和Roise看完后就给她说,这是一部只有状态没有故事的电影。想了想,就像我的生活,只有状态,没有故事。

虽然它在其中看似完整地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是夹杂在Gloria与子女的关系,她的工作,她的个人生活之中的。它讲述的是Gloria的生活,而不是离异中年女性的爱情故事。看的时候,我甚至惊异于Arnold居然能成为这100多分钟的主角,因为我知道对于Gloria的生活,他只是一个短暂的驻留,昙花一现。只是这一现,比我想象中的更久。

我对这种生活感到熟悉。上班,在上班过程中还要时不时分心处理生活中的事务,联系亲人朋友;有很多她开车的镜头,双手握紧方向盘,很认真,又放松地合着音乐唱起来;好些镜头给了她的卧室,她的睡眠,仿佛精神失常的邻居给她带来的困扰。如果我能看向自己的生活,可能这就是我会拍摄的电影。

有些人觉得她落寞,有些人羡慕她自由,还有人感叹她经历了离异、生养孩子后仍然风姿绰约。相比于Arnold,Gloria确实在心灵和身体上都要自由很多,而且她仿佛是一个惯于自由且毫不畏惧自由所带来的副作用的人。这种副作用,可能就是没有稳定的伴侣,要在深夜胆战心惊地面对敲门声;面对女儿远走瑞典追寻爱情,虽有不舍也只有支持。

我想,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只在于选择。而Gloria仿佛是选择了什么就去享受和承受什么的女性。我感觉,Gloria,《她》,和《你以为我是谁》《将来的事》里的两个Claire都是精神气质非常相似的中年女性,除去她们都有自给自足的经济能力,生育、离异的经历外,她们都自由而勇敢,她们的生活像一种缓冲力极强的状态,会引起波动,甚至是剧烈的波动,但她们的强韧之处就在于勇敢接受变化,但也努力地恢复生活的秩序性。

另外一点是,对于因舞池一夜情而开始的恋情,我现在竟然觉得太理所当然了,对于很多古典式的经历了漫长追寻的恋情倒有点儿表示怀疑。最近照镜子会明显地看到年龄的痕迹,我在老去。今天在厨房里突然想到,以前喜欢过我和我喜欢过的人肯定都想不到那个沉醉于二手文艺的WJJ,会日复一日地直面一手生活,已经好久没有看书,连看个电影的时间也是要像安排钱财一样,仔细计划。这是我的状态。

故事结束了,生活不会,因为它是一种状态。而Gloria这种缓冲力极高的状态里可以容纳故事,容纳许多故事。

 5 ) 40 50

在回沪飞机上看的片子。 40岁50岁不管什么年纪女人都想追求爱情,无论年纪多大陷入爱情男女都像个小孩。影评都在讨论衰老的容颜和肉体、理智自愈的年纪是否还会有爱情。内心缺爱的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感动中的爱情,被一首诗打动,触碰了就想要更多,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彩蛋枪飚血是假的,心里是真的在淌血。

并不觉得结尾的舞蹈是重生释放什么的,一个女人没有那么容易改变和说服自己。

最近一周过的异常混乱,出差、开会、写报告、去医院,但同时心里一直恍惚的想着… no message, next time,就真的会有下一次吗?

 6 )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feel less lonely.

"谢谢你让我感觉不再那么孤单",是一位观众在映后对Moore说的评语。而坐在一旁的我也想对她表达同样的感谢。

有的电影剧情是重点,在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跟随角色探索另一个世界的秘密或者体验另一种奇妙的人生。但有的电影感情是核心,荧幕上的人物就是你的投影,角色的日子就是你的生活。Gloria Bell就是后者一派的电影,而且她出色的用情绪悄悄打穿了隔开你与她的薄幕。

电影是Moore一个人的秀场,一个离异12年仍然期盼着爱情的单身女人,一个与两个孩子不太亲近但渴望着陪伴的母亲。中年的她有着自己的办公室,工作忙碌但不充实,同时又面临职业的瓶颈,筹谋着退休后的储蓄。独居的她养育了一双儿女,彼此相爱但又有着各自的生活,她只能不时打个电话问问,还要记着在留言的末尾强调“It's your mother”。单身的她依旧租着公寓,在无聊的夜晚独自来到舞厅,伴着90s的迪斯科一个人跳舞,又想象着或许有一个人能靠近自己,问问自己的名字。

而当有一天,突然又自然的,她遇到一个人,寂寞的日子似乎终于有了波动。可是这是真实的吗?

我喜欢塞巴斯蒂安的电影,因为他的风格极为自然,像不是电影的电影,没有过多美化的,将人物的一段岁月片段化的展现出来,就像真实的生活。这次他同样的,没有太多的剧情,带着天然的幽默与善意,用一组组片段串联起这一个栩栩如生的女人。

一个人开车时,伴着音箱节奏有一搭没一搭的哼唱,大胆的破音走调;一个人周末时,漫无目的的报名参加奇奇怪怪的兴趣活动,借着课程想让自己快乐;一个人陷入爱情时,依旧期待着盼望着融入另一个人的生命,全情投入的计划着两人的旅行。而在一个人舞蹈时,即使身处人群的中心,投入在欢快的氛围里,仍然会在随性的舞动里感受到她内心的伤感与孤单。

Moore演活了这样一个女人,一个可爱的女人,她演活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或者起码是某一个瞬间的我们。而随着她最后拎着“枪”去结束一段纠葛的关系,我们也会发自内心和她一起在回程的车上放肆大笑。即使生活就是寂寞,逃离寂寞,回归寂寞的循环,我们还是一天天怀着期待的活下去。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feel less lonely. 谢谢你用一个地道美国人的角色,带给世界上所有寂寞的人萌萌的欣慰。我喜欢的导演,我喜欢的演员,打动我的两个小时。

个人影评公众号 一葱二白

 7 ) 那首很美的小情诗

I'd like to be a nest, if you were a little bird.

I'd like to be a scarf, if you were a neck and were cold.

If you were music, I'd be an ear.

If you were water, I'd be a glass.

If you were light, I'd be an eye.

If you were a foot, I'd be a sock.

And if you were the sea, I'd be a beach.

And if you were still the sea, I'd be a fish, and I'd swim in you.

And if you were the sea, I'd be salt.

And if I were salt, you'd be lettuce, an avocado or at least a fried egg.

And if you were a fried egg, I'd be a piece of bread.

And if I were a piece of bread, you'd be butter or jam.

And if you were jam, I'd be the peach in the jam.

If I were a peach, you'd be a tree.

And if you were a tree, I'd be your sap, and I'd course through your arms like blood.

And if I were blood, I'd live in your heart.

 8 ) 你的生活,像一只没毛的野猫

翻拍经典电影的有不少,但是翻拍自己作品的导演却不多。智利导演塞巴斯蒂安·莱里奥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却在短短五年之后就翻拍了自己当年冲击金熊奖的作品,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

不过,当你看过2013版本的《葛洛莉亚》和新版的《葛洛莉亚·贝尔》之后,你又不得不小小地赞叹一句:导演有才。

几乎是一比一镜像的电影,不仅大段的台词都是直接翻译过来的,而且连大量的分镜都一模一样,两个版本的《葛洛莉亚》却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质感。

这种效果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导演。

同样是讲述一个表面上看来是女性中年危机故事,当年初版的时候,导演选择把这个故事放到自己的故乡智利的政治语境之下,多多少少有一些代入感,以及一些对智利国内形势的隐喻,使得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更加复杂。

但在新版中,葛洛莉亚变成了一位美国中产阶级妇女,瞬间就跳出了导演本身的原生视野和格局,反而使得影片的命题更为纯粹,更为集中地探讨一位中年女性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当然,真正让两部影片区分开来的,还是主演的变化。

2013年的《葛洛莉亚》帮助智利女演员宝琳娜·加西亚将银熊奖收入囊中,这位柏林影后的表演可谓是极尽自然,甚至使得影片呈现出一丝纪实感。

宝琳娜两边耷拉的双眼,人前畏缩克制的姿态,以及偶尔露出的爽朗微笑,与很多人印象中的中年女性形象不谋而合。

而新版的《葛洛莉亚·贝尔》,则邀请了大名鼎鼎的大满贯影后朱丽安·摩尔来担当主演。摩姨的演技自然是无懈可击,但其自带的光环与气场,却赋予了“葛洛莉亚”新的生命。

原版的葛洛莉亚,穿着保守而得体,即使在质疑和怪责的时候,也是一副防守的姿态,更加像是个凡人;而摩姨塑造的葛洛莉亚,则更加具有美国式的自信,也更具女性魅力,甚至隐隐带有一点小女权的色彩。

谈一点细节,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有几场激情戏或者裸戏。宝琳娜的身体有着明显衰老的痕迹,她松弛、皱褶的肉体与男主人公同样肥腻的身躯纠缠在一起,呈现出的是一种枯竭的美感,仿佛生命对时间的剧烈抵抗和控诉。

而摩姨虽然眉眼之间已经掩不住老态,衣裙之下的肉体却依然是紧致有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在最后用彩蛋枪射击男主的桥段中,相比原版中宝琳娜近乎落荒而逃的表现,摩姨气势汹涌的转身离开,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

所以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的气质,更多的是来源于主演的个人风格。当然,两位杰出的女演员的表演完全谈不上高下之分,只是摩姨更具个性的演绎,能够让这部翻拍片另出机杼,也算难得。

不过,无论对于《葛洛莉亚》还是《葛洛莉亚·贝尔》,我最喜欢的,还是影片讲述的这样一个虽然沉闷但感染人心的故事。

说是针对女性的中年危机,其实是很片面的说法,像葛洛莉亚这样既离婚多年,又与子女疏远,还一直处于空窗状态的女性,并不是一种常态——但生活的孤独和泥泞却是常态。

而像阿诺德这样收入可观、事业有成,却一直被两个三十岁的女儿病态依赖,女儿一个电话撒娇求助就玩消失的男性,更加不会是一种常态——但生活中的烂人和烂事却是常态。

葛洛莉亚看似是一位从容的中产阶级,有着一份稳定但不忙碌的工作,业余时间整日在舞会和party中穿梭,有儿有女,母亲健康无虑,活得逍遥自在。

但事实上她在情感和性都方面长期处于空虚的状态,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也仅限于电话和问候,还要在电话留言的结尾加上一句“It's your mother”来作无力的强调。

女儿有了男友也不和她讲,儿子有了孩子都尽量避免让她抱,保持着让人尴尬的客气距离,甚至在事业上,她也渐渐到达瓶颈,开始为自己退休后的养老操心。

葛洛莉亚的的生活,表面上就像她本人看起来一样成熟而光鲜,是中产阶级独有的稳健感,但事实上她住在租来的公寓里,楼上住着房东的似乎是精神病的儿子,每天在房间大声里吵闹,家里的嘈杂和纷乱,才是葛洛莉亚生活的真相——连一只没有毛的丑陋的野猫,也胆敢不断地入侵葛洛莉亚的领地。

葛洛莉亚的困苦,本质上与大多数中老年人异曲同工——缺爱而已。

所以她才会被舞池中主动出击的阿诺德一击即中,所以她才会对阿诺德的冒失离开最终原谅,所以她才会听上阿诺德轻吟的几行诗句就感动得流泪满面——一般的成熟女性哪有这么好忽悠啊?

最后丢盔弃甲、遍体鳞伤的葛洛莉亚,就像片中那个街头艺人操纵的跳舞骷髅一样。

葛洛莉亚喜欢跳舞,不仅经常去舞会,也正是在舞会上认识了阿诺德,在跳舞中,葛洛莉亚感受到的是美好和激情。

然而,当葛洛莉亚看到街头的跳舞骷髅的时候,似乎隐隐察觉到,原来自己最喜欢的舞蹈,若是褪去了血肉,只剩一副跃动的骨架时,那些美妙的动作,都会变得那么忧伤而滑稽,小骷髅祈求路人赏金的卑微姿态,不正和自己祈求关爱的姿态一样吗?

最终对阿诺德痛快的枪击,是葛洛莉亚自我的解脱和救赎,但其实是在这和之前,她就已经从中走了出来。

那只不断闯进葛洛莉亚家中的野猫,葛洛莉亚曾经嫌它莽撞丑陋,但最终她和野猫赤裸相对,开始喂养它,甚至偷偷尝上两口猫粮。

其实那只没毛的野猫,就像葛洛莉亚的生活一样孤独和不堪,但最终她选择了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并盛情拥抱它,学着享受它。

说到底,这部沉静平淡的文艺片,其实是和好莱坞的人生鸡汤是一个味呀。

 短评

离开芝加哥的最后一晚在AMC看完这部电影,退场后看着凌晨华灯初上却空无一人的街道;突然觉得对抗孤独和衰老真的是很难的课题,我们已经很努力想要表现得自己控制住了一切,却仍旧挡不住那些快要崩溃的瞬间;A24真是近年来最棒的电影公司,朱利安摩尔后半段的表演简直是史诗级别。

3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我抽烟、喝酒,我经常泡吧、还偶尔抽大麻,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女孩。(又是在Landmark影院和一堆老头老太太们看独立电影。)摩尔阿姨演技大赞,一个人撑起全片。结尾由衷地为角色鼓掌!

4分钟前
  • _H
  • 推荐

一个人晚上在电影院看这个片子,还挺有感触的。孤独大概在什么年纪都是通感的。同时也觉得独自生活其实也没什么,一个人照样可以在人群中跳舞。摩尔姨演技撑全片,戴眼镜真是太美了

6分钟前
  • yoyo7411
  • 推荐

Shoot me, Moore,

9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还行

不管你微笑还是哭丧,生活都会给你大耳刮子。接受孤独,接受衰老,接受自己,然后莫名其妙舞池就播放起自己的同名歌曲,嗯,可能这就是人生彩蛋,最惨的结束了,后面是无人问津的字幕时间了。试试独自跳舞呗,尬是尬了点,好在毫无目的,就无所谓落空,反正往后的日子还长,大把无望。

1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为38节准备的吧。家人和爱人都是,太independent了会觉得寂寞,太dependent on u会疯。不管女人男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开心。这样的小故事拍好看不容易,老戏骨的演技没得说。买了5千卡的双色爆米花,吃完感觉罪恶感,明天不去上班了

14分钟前
  • 萝卜芽
  • 推荐

依托于角色和演员的双重魅力而进行的一次无意义的复制行为。

1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谁说戴眼镜的女人不性感

20分钟前
  • 一苁二白
  • 推荐

叫Gloria Plus更合适,比原版更有趣更激动人心更五彩缤纷更动人更饱满,Lelio再次证明他是king of nuance,摩尔实力告诉你为什么她是最好的演员(之一)。结尾的长镜头big fabulous dance,太美太美了。

24分钟前
  • zy_
  • 力荐

摩尔是真的演的好 整个电影节奏风格都不错 结尾虽然有点小不满意 但也没有走向大团圆的俗套

29分钟前
  • 天亮说晚安
  • 推荐

#tiff2018 跟之前那一部电影比起来,是一个更加赤裸的中年女人的爱情故事。遍体鳞伤的回到生活中,再站起来反击,这又是一个勇敢的中年女人的故事。PS.拿着彩弹枪打渣男的那一幕,特别帅。

32分钟前
  • Carey Hao
  • 推荐

演员阵容异常强大,除了摩尔阿姨,各路配角也都是大牌。甚至还有芭芭拉苏科瓦客串,不明白用意所在。摩尔确实很有魅力,她做什么大家都愿意看,而且身材真的保持得很好,随着年龄增长魅力有增无减,整个人自然又随性,就算露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哪里刻意。这么说来可能对Gloria这个角色来说她有些太漂亮了啊。原片是挺可爱的小品,但如此翻拍我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了

33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看过原版后补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61599/摩尔阿姨太迷人,后半段剧情有塌掉的嫌疑,但阿姨游刃有余的演技刚得很,撑住了情绪的低迷,最后的彩蛋枪和舞池劲舞,释放出来真舒服。女人什么年纪都可以是少女。Being alone is being strong and invincible.

34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当对一个这样的中年女性角色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体恤时,我知道生活一定是给我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不能太过独立遗世孤寂,亦不能太过黏腻可人柔靡。观影的时候我一边腹诽着抖掉一身的尴尬鸡皮,一边又忍不住哀叹:哎,难哪!难!Btw又一部和老爷爷老奶奶们一起看的电影。

39分钟前
  • 结绿
  • 还行

由于跟原版真的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也就使这100分钟万全成了摩尔阿姨的秀场,她的表演完全不逊色于之前版本里的柏林影后。人到中年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归属感的痴迷,我们都从摩尔阿姨每一个动作、眼神和情态中感受的真真切切。感情之于主角葛洛利亚永远如烟花般来得绚烂、去得飞快;也许这就是每个人面对感情时永远无解的答案,我们寻寻觅觅,最终得到的,始终是那如烟花一般的寂寞。

43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男人果然不如猫猫狗狗

46分钟前
  • 606
  • 推荐

不好不差 看完雁过不留痕 想展示一个单身中年女性的饱满人格和自给自足 出发点很好 却拍的白开水了 见到摩尔阿姨真阿姨了#tiff2018#

48分钟前
  • 找不到我
  • 还行

在现如今所谓小猫小狗都有尊严的活着引人关注的时代,爷爷奶奶年纪的中年男女私人愛情肿么办?50岁的离异女人为了找到自己希望的愛,而付出一切,演绎出了那种“老娘愛最大”的不顾一切的寻觅和追求。“如果你是一只小鸟,我会成为一个窝;如果你是一个脖子而且很冷,我会成为一条围巾;如果你是音乐 我就会成为一只耳朵;如果你是水 我就会变成为杯子;如果你是光 我就是一只眼睛;如果你是一只脚 我就会变成一只袜子;如果你是大海 我会成为海滩;如果你仍然是大海 我就会变成一条鱼,我会在你体内游泳;如果你是大海 我就会是盐;如果我是盐 你就会是莴苣,一个鳄梨或者是一个煎蛋;如果你是一个煎蛋 我就会变成一片面包;如果我是一块面包 你就是黄油或果酱;或者你是果酱 我就是果酱中的桃子;如果我是一个桃子 你就会变成一棵树”

50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想表达的东西都浮于表面就电影来说我觉得女主明明可以把生活过得很好看她母亲就浪到飞起的感觉😂活成什么样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不过那个宝爸真的是一言难尽与其说女儿们和前妻依赖他不如说他同样离不开她们都或多或少有心理上的缺陷男主把女主一个人丢在拉斯维加斯的做法 真的有点不负责任是我肯定要锤爆对方的狗头🙄

55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较差

除了配乐得用的是电子,其他的基本照搬自己的原版作品。除了换了个地方换了演员,内容没有任何新的东西。这样复刻的意义在何?

56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