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瓦罗蒂

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卢奇亚诺·帕瓦罗蒂,何塞·卡雷拉斯,普拉西多·多明戈,祖宾·梅塔,戴安娜王妃,斯派克·李,斯蒂夫·旺达,考非·安南,纳尔逊·曼德拉,琼·萨瑟兰,菲尔·多纳休,博诺,Nicoletta Mantovani,Clive James,Russell Harty,Harvey Goldsmith,Tibor Rudas,Madelyn Renée Monti,郎朗

导演:朗·霍华德

 剧照

帕瓦罗蒂 剧照 NO.1帕瓦罗蒂 剧照 NO.2帕瓦罗蒂 剧照 NO.3帕瓦罗蒂 剧照 NO.4帕瓦罗蒂 剧照 NO.5帕瓦罗蒂 剧照 NO.6帕瓦罗蒂 剧照 NO.13帕瓦罗蒂 剧照 NO.14帕瓦罗蒂 剧照 NO.15帕瓦罗蒂 剧照 NO.16帕瓦罗蒂 剧照 NO.17帕瓦罗蒂 剧照 NO.18帕瓦罗蒂 剧照 NO.19帕瓦罗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0:10

详细剧情

  在世界著名男高音鲁契亚诺·帕瓦罗蒂逝世十周年之际,一部官方授权纪录片宣布立项,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朗·霍华德执导。帕瓦罗蒂1935年出生,2007年因癌症去世,这部未命名纪录片的拍摄将会得到包括帕瓦罗蒂遗产委员会、环球音乐以及Decca唱片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与合作。该片还未确定上映时间。  作为好莱坞大导演,人物传记片是朗·霍华德最擅长的类型片之一。

 长篇影评

 1 ) 摩德纳的遇见

前年一月,在意大利,住在廊柱穿连的,迷宫一样的摩德纳老城,

窗外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大教堂/基尔兰蒂娜塔和老广场

感受到社会的作息表是这样的: 7:00前,天没亮,街是空的 7:30开始清洁工和咖啡馆上班 8:00学生和坐咖啡馆的爷爷奶奶出现 9:00~9:30上班高峰

12:00学生放学,连政府和银行都关门午睡 15:30~18:00下午营业时间 街上人数达到全天峰值

18:30街上又空了

刚搬去的第二天早晨,独自出去买面包,借着路灯看到街角有幢挺特别的大宅,门口还站着雕像,

上午和女儿一起出门,说到这事,她把我拉过去,认真指着底座说:“难道你不认字?这是帕瓦罗蒂啊?”

今天在影碟店看到这张,赶紧买了

影片开始从巴西亚马逊河边,玛瑙斯那座歌剧院开始,

然后,又看到摩德纳

随后才从他的生平开始讲。第一次知道他是面包师的儿子,第一次知道后来如贯天虹的名气,最初也是从在英国,甚至美国乡下的小剧院里一点点唱起来的。

当画面出现到

突然想起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极少放外国歌曲的广播里一次次响起《我的太阳》

等到卡拉卡拉剧场,世界杯前夜三高演唱会这段,又是突然,仿佛从记忆深处炸裂般记起:家里曾经有这张发烧碟!但是,跟着壮观的一大套设备一起,随着旧感情的破碎,搬家辗转中丢得无影无踪………

能唤醒回忆的,还有后半段的《萨拉热窝小姐》,第一次听是在美国,那时北京的家里还没有网络,波士顿的大巴司机放这首摇滚+美声的歌时,做导游的大学生告诉我名字,记住了,但再听,已经是有QQ音乐的时代。

在萨拉热窝的酒店边还有炸弹留下的废墟

对街的居民区还随处能看到战争的残留

所以,当影片出现他资助难民儿童,并在音乐学校给他们用艺术重燃信心和失望时,我又看到那条熟悉的街

还有留有博爱故事的纪念牌。

 2 ) 仅凭这一个画面便足以

传记类的电影难免让人审美疲劳,这部纪录片也好电影也罢,前半段几乎没有吸引我的地方,无论是镜头的语言,亦或是剪辑节奏都太“纪录片”了,可以看出影片一直想传达出帕瓦罗蒂的有趣,但效果并不佳。直到我看到这个画面的出现,一个可爱的有趣的帕瓦罗蒂的形象瞬间饱满起来,也正是由于这个画面 我给《帕瓦罗蒂》打了四颗星。

 3 ) 高音C的时代

因为经费问题,意大利从1979年就开始策划的访问计划一直被搁浅,直至1986年帕瓦罗蒂的到来我国。帕瓦刚刚走下飞机,在机场等候多时的记者蜂拥而至,作为西方为数不多的重量级歌手来华,主席亲自会见,老帕瓦一时风光无量……

300斤的老帕骑着自行车从长安街上嘻嘻哈哈地飘过,那个年代没有某音某手,连摇滚都是新生事物,很多人爱听美声歌剧,甚至京剧都还没过时。

如今老帕高音C之王仍然无人顶替,只是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少,那个淳朴时代也悄然一去不复返了。

 4 ) 金灿之光(简评)

电影博物馆,近8.1分

1,从电影角度稍显中规中矩的传记作品,顺着时间脉络书写了帕瓦罗蒂从一个“业余”歌手(小学老师)逐渐迈入歌剧大师、票房神话,甚至成为流行文化巨星继而转向慈善家的多面旅程。毫不保留老帕作为一位普通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一面:婚外情,再婚等一系列道德非议(我私自揣测,那些为全世界儿童所做的慈善可能是老帕在心中为自己天主教信仰下的感情背叛而赎罪)

2,全片电影性比较强的是配合卡门中塞尔维亚老城的旋律,老帕与家人的一幅幅照片舞步而出,让人不胜欣喜

3,最让我起鸡皮疙瘩还是三大男高音的世纪名演;而老帕献给大雨中的戴安娜王妃《不可思议的女人》一幕让我感动得莫名泪出;当白发的多明戈台下指挥看着台上黑发苍老的老帕唱着《今夜无人入睡》,同代之人是否别有种白发送黑发人的预感?那句“我从未如此渴望生命”或许是天生乐观的老帕对生命最后的真正领域和眷恋。我们仿佛在大师的眼神中看到了伤感与落幕

4,“作为一个人的帕罗瓦蒂”这句霍华德在开篇抛给观众的疑问或许在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正如老帕所说,他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丈夫与父亲,但“希望你们今天都爱我,如果不是今天,还有明天”

5,波诺实在太可爱了,老帕的大特写其眉宇之间有点像休•杰克曼

 5 ) 是我永远喜欢的老帕:)

两个小时,勤勤恳恳(美化)还原了小帕进化成老帕的全过程。除了最美妙的歌声记录外,有几个好玩的地方印象特别深:原来帕瓦罗蒂上台前也会紧张到和同伴念念叨叨,“我觉得我要死了”;在芝加哥演出时在NBC的节目上做过招牌(黑暗料理)意大利面;在小女儿面前彩排,小朋友被明亮充沛的歌声吓得扁扁嘴掉头就走;1986年的北京,在长安街骑自行车那段是真的太可爱啦(以及那个被老帕现场指导唱歌唱劈了的中央音乐学院的男高学生是谁?心疼他一秒哈哈);在罗马三个人临时起意,最后又一起唱了一遍Nessun Dorma,歌声直冲云霄听得人头皮发麻。

导演最棒的是讲述帕瓦罗蒂起起落落的人生片段时,配的咏叹调都好契合。昂扬得意时是Rigoletto里伯爵开场的美女如云,不被世人理解时是噙着泪在台上唱Pagliacci的粉墨登场,得病之后的舞台放了特别悲悯的Pietà Signore......

His voice makes my ears and heart vibrate at the same beat. 虽然很多专业人士看不上他的“大白嗓”,作为普通听众的我,却觉得帕瓦罗蒂的声音是地球曾经收到过的,最好的一件礼物。

(本来只是想发短评啦没想到字数超过了那就放这里吧哈哈)

 6 ) “他真的是个要高出一个层次、境界的人。”

在此之前,我对帕瓦罗蒂这位音乐家知之甚少。

只知道他是一位很伟大的音乐家,他所演唱的内容以歌剧为主,是个很厉害很多人喜欢的男高音...

好像就这么多了。

但,好在我有一天抱着好奇的心理,再加上我现在越来越对纪录片感兴趣,才和这部帕瓦罗蒂的人物传记结下了缘。

或者,换句话说,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帕瓦罗蒂。

 短评

缺失了很重要的一块,但能展现出来的也足够动人。国家大剧院提升了整个观影体验,感谢数梦邀请。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通过管家操纵 Bono,老帕情商高得吓人,周围人都被他摆弄的明明白白的,除了歌剧院老板们……

10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八六年在天安门广场开心地骑自行车哈哈哈

14分钟前
  • Ajolote
  • 推荐

帕瓦罗蒂能够用各种可贵的traits诠释为什么真诚的微笑和精湛的技艺造就了如天神下凡般的他,那个名副其实的“King of High C”,那个传奇一般的,隐匿于声音背后的巨人.

16分钟前
  • AlexTheGrid
  • 力荐

作为命题作文,对朗霍华德而言只是中规中矩,种种负面传闻只是一笔带过(诛心而论若是活到今天可能也会被米兔),但作为歌剧艺术的明星,帕瓦罗蒂的魅力集中在两小时,那真是排山倒海,影院里冰凉小手一起,谁顶得住?我想拍卡鲁索也未必能有这效果,因为没那么多影像资料,去世12年也平衡了公、私生活的叙事,技艺上帕瓦罗蒂就是西方最爱的effortless,也抖了摸着萨瑟兰柳腰学习隔膜发声的梗,性格上是意大利式的乐观主义,热爱美食女人趴体巡游(给祖宾梅塔做辣意面,不吃最后一勺减肥,各种忘年交和boy trick),两者交汇在passion for life,90年三高首唱的化学反应是巅峰华彩,04年大都会托斯卡是杜鹃啼血(据说卡拉斯最后演唱也是托斯卡),多明戈说嗓音是女性要感觉,波诺说每个crack都在用生命唱,这就是黄金时代的余晖,86年天安门下骑车,绝啊

21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才发现帕瓦罗蒂年轻的时候也挺英俊的,所以即使后来胖成那样了,形象看上去也还行。到了后期稍微有点飘,他的人生就像那些高音一样,激情四溢,酣畅淋漓。

23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好想在电影院里看,三大男高音合唱的时候,我的内心气流翻滚

28分钟前
  • Bèn
  • 推荐

三大男高音第一次合作时候帕瓦罗蒂的表情真的太可爱了;还有Bono讲的,说他不如巅峰之时的人懂个屁音乐。Ron Howard这一部比那Tom Volf 的“Maria by Callas”优秀太多。

32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可对比去年上映的卡拉斯纪录片,相对中规中矩的事业主线塑造近乎完人的帕瓦罗蒂形象(提到了婚外情的影响,但前妻Adua还是给他献上了赞美之词的粉饰),同时宣扬他的理念的是“把歌剧介绍给全世界”,多次巡演、来中国亦是证明了如此;另,片中有郎朗的对话,也恰逢近日他大婚之际....

33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他还有很多不完美,包括对婚姻的不忠,包括他喜欢带着全家去演出,包括他可以不请自来……但他仍旧影响了很多人,关注公益,甚至成功破圈。毕竟是独一无二的帕瓦罗蒂,也是绝无仅有。

37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推荐

男高音确实震撼,我也是因为世界杯才了解世界三大男高音,但是只记住了帕瓦罗蒂的名字。

39分钟前
  • kooperl
  • 推荐

音乐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东西

44分钟前
  • Cecilia
  • 力荐

帕瓦罗蒂说:“要用上帝给予的天赋,将歌剧带给大众。”他做到了,我想,对帕瓦罗蒂毫无了解的观众,也都听过《今夜无人入眠》和《我的太阳》(尤其是内地观众)。而他的纯真、童趣和那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笑容,同他的歌剧一样令人印象深刻。1990年世界杯的决赛前夕,“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在卡拉卡拉浴场上同台献艺,惊为天人。

49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艺术到底是极致的克制与编排,还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在以前我一直以为拥有自由嗓音的帕瓦罗蒂区别于卡雷拉斯和多明戈,是后者。而事实是,他用了万倍的努力去不着痕迹。他的际遇与成功,是他的天性、天赋和对人的信任驱使的结果,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神话。一直以来,我所知道的和我一天生日的艺术家就只有帕瓦罗蒂。冥冥之中也是我一直坚持精进音乐的动力。Grazie Maestro!纵然最终收场是I die in despair, but never have I loved life so much. O sole mio. Nessun Dorma.

53分钟前
  • Clefairy
  • 力荐

看完本片,对帕瓦罗蒂过于商业化的认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你能大致了解“世界最后的男高音”的成就,但想要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就只剩下只言片语可以寻觅。

55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帕瓦罗蒂来华交流/三大男高音首次同台

57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推荐

他是来自上帝的礼物,他解释了大爱无疆,他才是一个更高级别的存在。1990年那场罗马演唱会将和1985年的Live Aid演唱会一并,成为我遗憾终身的念想。很庆幸自己能静下心来,不然我是不可能知道诸如《今夜无人入眠》《萨拉热窝小姐》这些伟大经典背后的故事。纪录片的魅力!

58分钟前
  • Reagan Wu
  • 力荐

#2020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 国家大剧院歌剧厅的空间倒是让人想起各种电影宫。资料工作一流,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纪录片。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花了很多笔墨来讲歌剧和古典音乐唱片的产业机制。帕瓦罗蒂这么红原来是因为在美国乡下(没有歌剧院的小城市)开巡回个人音乐会,他的经纪人通过这一模式整个改变了歌剧的行业规则。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作为人物纪录片并不是太优秀,对帕瓦罗蒂的负面都轻描淡写或者报以同情。对歌剧完全不了解,但是好几次听人提到老帕不识谱,纯靠天赋,现在想起来人真是有把一切简化的倾向。

1小时前
  • leoglory
  • 推荐

作为传记类纪录片,还是非常工整的,关于帕瓦罗蒂的各方面也都有涉及。虽然没有那么更多惊喜,但也足够更加了解帕瓦罗蒂了。以及,三大男高音世界杯的那次合作,真是巅峰之作,荡气回肠,让人热泪盈眶。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