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小时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丽兹·卡潘,凯特·玛拉,爱波·塔布琳,克蕾曼丝·波西,特里特·威廉斯,凯特·伯顿,达林·绍瑟姆,彼得·约书亚·赫尔,肖恩·博特

导演:丹尼·博伊尔

 剧照

127小时 剧照 NO.1127小时 剧照 NO.2127小时 剧照 NO.3127小时 剧照 NO.4127小时 剧照 NO.5127小时 剧照 NO.6127小时 剧照 NO.13127小时 剧照 NO.14127小时 剧照 NO.15127小时 剧照 NO.16127小时 剧照 NO.17127小时 剧照 NO.18127小时 剧照 NO.19127小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04:10

详细剧情

  英国导演丹尼·鲍耶(Danny Boyle)将为福克斯探照灯公司拍摄《127小时》(127 Hours),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美国登山青年阿伦·拉斯顿(Aron Ralston)断臂自救的故事。  2003年5月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因 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为了逃生,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将桡骨和尺骨折断,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作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

 长篇影评

 1 ) 一个范本:如何选材搭建一个单人励志冒险故事

首先,我现在才意识到Danny Boyle最大的特点也许是他其实是一个如此具有商业气质的导演、而不是如看猜火车时那样猜想的另类怪咖。

这不是贬低的话——该骂的话在前年都该骂完了——他接手非典型类型片,能够非常好的处理得可看性很高、价值取向接近通俗(但不流俗)、还能保有非常cool而“可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亮点:比如猜火车里的药丸、比如太阳浩劫里的光迷恋(Sunshine其实应该算类型片,幽闭空间、异型类科幻悬疑片,只不过总量比较少,不够成“型”),甚至大俗套的Slumdog Millionaire,必须承认也是存在非纯技术性(电影技法)的亮点的。

其实对这些亮点最好的解释是导演自己的兴趣就在这里,一句话,“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他最为迷恋和最热衷于表现的主题。”

(这里多插几句,写下上面的话时我忽然想到诺兰导演,这两个同样才气与匠气兼备的英国人,不同的是诺兰常在类型片框架中注入足具颠覆性的强大精神属性,Danny Boyle则在其关注的主题上架构、填充故事和情节以支撑起一部电影。两个人都能熟练的游走在商业和独立之间,拥有纯属而又丰富的技法。虽然DB拿了奥斯卡,但诺兰的精品率高、尤其今年声势正旺。希望两个人未来都有更伟大的作品,则影迷之幸也。)


把127 hours和海滩放在一起会很有意思,抛开品质问题,两者都涉及了现代青年一代寻求“世外”的意向。

我看127 Hours最有感觉的一刻就是Aaron锁了自行车,开始徒步时:他三步并作两步轻快的迅速攀上一块岩顶,脚下不时扬起尘土——就是那几步,背景无声,而我似乎能和Aaron一同触摸到那独自出行时的自在,一个人矫健的行走、攀爬,彷如自然的一体!那一刻,片子从开篇的快节奏的剪切、出行的紧张准备和一路奔驰的状态转入另一个世界,没有喧嚣的,平静和自由的世界——一段柔缓的配乐渐起,旋律若有若无(这其实是一段主题乐,在后面Aaron的温馨时刻回忆中重现),和着山风,镜头转成全景,小小的人在山顶,无比的明媚中,娇小的云朵点缀着,蓝色的穹庐和黄色的旷野,没有俯拍、没有四顾,这个画面仿佛只摆了个简单的Pose,够让人畅快的呼出一口气。

喜欢一个人出行的人(其实无论是不是野外)也许能理解这种感觉:我被拉回到那可以自由呼吸的野外,提醒我,一个人的冒险曾经多么令人振奋。一个人,一定是一个人,自在的,全身心的投入,你属于天地,天地也属于你。你可以赤裸裸的面对自己,你不再是一个社会赋予存在意义的人,你是真实的,完全纯粹的自由的。你如同隐形了,可以自己和自己聊天,把头脑里所有的自己不得不扮演的角色一个个拉出来晒,自己开个派对狂欢。你也可以跟飞禽走兽交流,因为你跟他们一样了。总之那种舒畅,无与伦比。

(我很遗憾,几年前的那部In to the wild都没有给我这种感觉。)

这样的人不是排斥社会,就如Aaron会热情的招呼两个女孩一样(呵呵,绝不是因为美女才热情的哦),遇上同行的人一起分享是愉快的事,甚至是令人期待的。只是,没有合适的同行者时,一个人出行也可以特别的惬意。

当然,自然的世界未必比人的社会简单,它给你设下的陷阱就在那里。这时候一个真实的人就能够、敢于面对这个状况,冷静而乐观,Aaron就是这样一个人,真实的对待自己,真实的自然的爱好者。


好啦,喷够了我的馋口水,说回片子。我们看看编剧和导演选取了哪些我觉得特别的素材来填充这个故事:

开篇和结尾点题时都出现了密集的人群,这就是片子的题眼,个人与社会(而不是人与自然)。从片头异常密集(拼接画面方式增加了密集度,这一方式接下来还增加了片子开篇需要的速度感和吸引力,用的非常之好)的人群切转到Aaron一个人的身影,快节奏中干净利落而又异常明确的穿插了后续会出现的重要道具和人物(水壶和水、没有拿到瑞士军刀而拿的made-in-china赠品刀、妹妹提醒他给母亲电话的留言),接下来还是快节奏的一路出行(这里通过拼接画面插入的内容也异常丰富,广告牌一一甩在后面,和自行车队擦身而过,是他一步步远离喧嚣社会,甚至还有对即将到来的野外岩石壁画的想象),自行车车程上的小插曲(经过的废旧工厂、跌倒——人物的乐观性格初见端倪);另外在细节上,水的展示(从管子里涌出)延续了开头的处理手法。

相遇的一段情节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所有细节都被很好的利用在了后面的独角戏里(幻觉、渴念)。

遇难的一幕很突然,并没有提前给什么石头的特写或音乐转变为惊悚之类的,直到尘埃落定,片头127 Hours开始倒数计时,这种不同寻常的冷静甚至平静的处理就是整个片子遇难情节的基调,非常的写实、不戏剧化(本片的配乐和混响我觉得非常出色和到位,配乐的地方、只留下环境声和适当渲染的片段穿插,都用的恰到好处,并不过度,虽然也并不是说有什么难的吧,但作为独角戏,具有范本的价值)。

接下来的独角戏里断断续续出现了回忆的画面,都是从眼前的事情引出的回忆,非常自然,阳光引出与父亲露营,引出给父母录制遗言(Aaron很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符合他的理性思维,但也同时出现了第一次崩溃);晚餐时间引出party的想象、引出水的臆想(第一次水的臆想),隐形眼镜引出母亲的最后的电话,查阅地图引出跟同事最后的告别,这些每个回忆都是小小的片段,点点滴滴与真实时间穿插,慢慢汇集的感情会留到后面爆发。

这里的节奏控制也要提一下,比如Aaron行动起来,捆绑、做滑轮等会用轻快的剪辑和配乐,打破其他时间的单调。

暴雨(第三次水的臆想,第二次是倒带回到车里的一瓶水上)是一段神来之笔,结合对女友的回忆,感到“隔离”,第二次崩溃。

接着到了星期二(第四天了)一大早又是先欢快的调节了一下情绪,然后则是因缺水,Aaron明显一点点开始陷入绝望、不可控制的狂躁,试图自残,利用影像自慰,但是他控制住了这次崩溃(第三次)。

接下来随着Aaron的活动能力接近为零,片子的调子开始转入严肃,越来越多、越长的回忆和幻想(包括重复之前的细节),把主题引向回归(这里,拼接画的方式变为为回忆、想象和现实结合服务,并相互叠加引向了第四次崩溃)。

最终是阳光催生了最后的幻觉也唤醒了最后的意志。断臂、逃生、得救的一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难得的是本片放弃了传统叙事的完整性,没有对救援怎么来的之类进行双线讲述或者命运预示(Aaron思考命运一段是其自己的表述,是存在过的主观想法,片子尽职的呈现了这个想法,但没有去从客观上附和)之类的,使片子很纯粹、简洁有力。

直升机没入阳光,从那里片子的励志本色进一步升华,回归社会,人潮、生的气息扑面而来,Aaron越出水面,预想成真,主题乐再次响起,这一幕真是水到渠成。



呵呵,如此解构一部电影实在够无聊吧。。。

 2 ) 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生哲理

经历死亡的考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人可以乐观,可以选择不放弃,但是,这种坚持可以持续多久?乐观需要你采取行动,需要耗费能量而绝望却又是如此毫不费力,诱惑着你放弃一切行动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希望但是,这个“轻易”的底线是在哪里?如果死亡是种解脱,放弃是种安慰那么,无助的我们该怎么做?而且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别人在看,在鼓励?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时候变得很脆弱,甚至脆弱的以为自己就要死亡。可是,看了《127小时》后,我想100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人会有99个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真的,看了这部片子后,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自己想去完成,就一定可以实现。在见识到各种人生面貌的时候,我觉得人生真的可以有各种可能,人的生命之所有有特色,之所以那么有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
     《127小时》是一部经典的奥斯卡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生哲理,小中见大。短短5天零7小时里完成了对人生的体验。时间在这里已经不能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流动速度来思考,在那段人生历程中,以小时、分钟、秒计算的时间是一个人心理、身体、社会价值观为主角的舞台剧。127小时足矣完成一次心灵的轮回。影片中的峡谷与巨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命中注定的坎,要么死在这条坎上,要么踩着这条坎到达更高处。只有强烈的生存意念、对生命强烈的尊重、对人类情感社会的强烈依恋才能够真正适应、征服我们生活的世界。浓缩就是精华,生命的本质就是在这127小时中体现,在这只有127小时的生命体验中,也是痛苦大于快乐,导演在影片中也凸显了人类特有的情感与强烈的生存意念是超越肉体痛感,在正常情况之下,我们无法想象清醒状态下将自己的前臂割断,因为正常社会有很多东西掩盖住我们接触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将人放置在一个狂野无情的荒野中才能够清澈见底,只有将人放置到最原始的环境中人才能够稍微真实一些,因为刨去了群体社会中外在干扰的浮华与匆忙。在这部影片中到底什么才是人生命中沉淀下来的东西呢?不是生存的技术,而是情感,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加上人的求生本能让人类得以在恶劣孤单的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不管用尽各种救生工具,想尽各种办法都摆脱不了那块压在人类身上的巨石,反而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割断手臂)也被现代社会称为最愚蠢、最无效的办法保住性命。这部影片一定意义上是文艺复兴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主义的体现。
      当我们作为一个观看者的角度看待同类生命此种场景下的表现,我们自己也不禁为之震撼。所以永远不要对自己作为人的那种精神、情感力量失望。因为我们是人。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对人心灵的震撼却是持续和有力的。
       人的生活总有遗憾,温馨的生活渴望有更富裕的日子,富裕的日子却要失去许多的幸福,两者很难兼顾。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会留下遗憾。但我们还是要从人生的价值来选择,有的人希望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那么温馨的生活与他而言就是最佳的选择。有的人希望人生活得有价值,那么富裕的日子与他更合适。
       可是,我想,该忍受平静加贫穷的时候就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该开始打拼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也要勇敢而上。人生其实没有多少过多的选择,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足以。有人说:跑的快的人不如跑的慢的人,或者说是马没有骆驼走的远。究其原因,就是跑的快的人需要休息,而跑得慢的人却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久而久之,离目标越来越近的人就是那个跑的慢的人。所以,没有必须羡慕那些现在领先的人,只要自己也在坚持,从不放弃,迟早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那个成功者。

 3 ) 他是神一样的存在!

“生活是空虚无趣的,只有在旷野中,我们才有创造非凡的可能!”
                   
                      ——摘自艾伦•拉尔斯顿的个人网站





艾伦•拉尔斯顿(Aron Ralston),一位登山冒险运动家,一个热血沸腾的小青年儿!
2003年4月25日,他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犹他州的蓝约翰峡谷,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的东部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但风景极美。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次他永生难忘的旅行……


在一个叫阿斯本的小镇上,他开始了冒险,这个小镇人口不过几千,因滑雪和避暑闻名。
艾伦首先攀登了阿斯本镇附近的索佩斯峰,然后他离开了仍在飘雪的阿斯本,向西行驶数小时,出科罗拉多,进入犹他沙漠。
4月25日来到了犹他州莫埃伯附近,在山谷中骑车前进大半天,然后驱车向莫埃伯西面的马蹄峽谷进发。在那里,艾伦准备开始为期一天的峡谷之行,因为预计行期短暂,出发时他只带了一辆轿车,一辆山地自行车,一个急救包,一根登山索,一把8厘米长的袖珍小折刀和一天的口粮,但是!他没有带手机!!!!!!



【27岁的艾伦身高6英尺2英寸,体重165磅,他体力极棒,可负重70公斤,攀登1200英尺的高峰。1987年他自俄亥俄州迁居科罗拉多。如今,他已征服了该州54座超过4300米的山峰之中的49座。
两个月前,他和同伴一起攀登Snowmass附近的主峰,而那次攀登险些使他丧命于雪崩。为了攀登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峰,1997年艾伦辞去了英特尔的工作,来到阿斯本,在一家户外运动器材店当了一名店员。这次西行也是为攀登麦金利峰做的热身活动。】



艾伦将车子停在马蹄峡谷,此地距公路大约70公里,当夜他就地露营。次日清晨,他骑上山地车,顶风南行了2个半小时,到达蓝约翰峡谷(这条峡谷位于峡谷地国家公园之西,马蹄峡谷之东)。这里地域辽阔,气象万千,公园里有很多地方非常偏僻,至今无人涉足,而艾伦此次前往的正是公园西部的边缘地带。这一代沙地松散,行路艰难,峡谷既深又窄,砂岩随时都可能滑落或移动,即使夏天,昼夜温差也可达到20多℃。
到达了目的地后,艾伦开始了他24公里的健行,在蓝约翰峡谷行进了将近3小时后,这小子还不老实,他来到一条大约1米宽的峡谷,火红的砂岩凹凸有致,他顺岩上攀。起初的一切都很顺利,在20米的高处,他成功的登上了一一块看似十分坚固的巨石,然而,当他在攀越一道3英尺的岩缝时,不幸发生了……


艾伦推着一块挡住他去路的巨石,准备攀越时,巨石摇晃了一下,艾伦脚下一滑,猛然向下,整个右手和前臂被狠狠地挤在了巨石和岩壁之间!
被压住的右臂正是之前在雪崩中被冻坏的手臂,巨石将他牢牢的钉在了半空中,此时是4月26日下午2时45分,星期六。


事发太突然,待艾伦从整个事情中清醒过来后,伴着剧痛,无论他怎样的推、挤、拉、拽都是徒劳,艾伦在大学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知识、智力和体力,但毕竟那是一块350公斤重的巨石!因为红砂岩相对较软,他起初试图将石头凿碎,可是他只带了一把袖珍小折刀,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耗费体力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艾伦所能做的惟有保持清醒,节省体力,等待极其渺茫的救援。
【关于小刀的问题】“中国制造的廉价小刀”绝对是编剧为制造笑料缓和气氛而无中生有杜撰出来的!那把刀不过是艾伦之前某次买了把15刀的手电筒随之附赠的赠品。


艾伦开始了他绝望的等待,他将抓钩插进一条岩缝,固定住,再将身上的攀岩马甲扣紧,这样它可以悬坐在半空中,解放出双脚。他背包里有2个墨西哥玉米煎饼(片中JF晚餐吃的那个),几块口香糖,和3公升水,这是他仅有的口粮,他尽量节省,希望撑的久一点。(片中出现过蚂蚁在艾伦脸上爬得镜头,我不知道真实性如何,不过我一直在想,艾伦为什么不吃了它,要知道蚂蚁在必要时刻是可以拿来充饥的啊!)
夜晚,虽然邻近5月,但沙漠的气温仍会降至零下,仅着短裤、T恤的艾伦只能靠自己的强壮的体魄抵御严寒。在寒风呼啸中,恐惧、沮丧、懊悔、愤怒和黑暗一起向他袭来。他感到自己辜负了那些爱他的人们,懊悔自己违反了攀岩的安全规则。他把名字刻在了岩壁上,希望有朝一日那些爱他的人能读到自己的遭遇。
在被困的第3天,艾伦喝尽了最后一滴水,片中倾盆的大雨是艾伦在极度脱水情况下自己臆想出来的!那片沙漠说不定已经连续好久都没下过雨了。


在被困的第5天,艾伦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


他从登山包里拿出了那柄8厘米长的折叠小刀和急救包,将它们放在自己面前的岩石上,再用一条绷带勒紧右上臂,沿着右肘关节,切了下去。 因为刀子非常钝,艾伦连续切割了一个小时,终于将右臂的肌肉软组织切下。然后他先折断了前臂靠近手腕处的桡骨,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移动位置,以扭矩原理,借助岩石折断了尺骨。

大量的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压住他右臂的巨石,并流淌到地面。由于大量失血,艾伦差点晕厥,然而他克服剧痛迅速从急救包里取出杀菌软膏、绷带等,给自己的右臂紧急止血处理。

艾伦被困之处是一个陡峭的岩壁,距峡谷底部有25米的距离,在简易的止血后,他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一只手臂借助绳索下降20多米,向生的希望走去。


沙漠峡谷中越宽阔的地方,沙子就越松软,越易下陷,对于普的人来说在这上面行走也是很艰苦费力的,而艾伦不仅要和失血昏迷脱水等抢时间,并且要徒步行走至少7英里才能看到一丝生的希望。
好在他的运气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在他跌跌撞撞地接近马蹄谷地时,迎面走来两位荷兰健行者!两人赶紧把食物和水给了艾伦,接着为了赶时间,三人继续前进。他们走过“大画廊”地区,就在距离艾伦的汽车差不多1公里处,一架直升机来了。(艾伦5天没有上班,他的同事报了警,警方派出直升机寻找,在马蹄峡谷找到了艾伦的汽车,正打算着陆检查时,看见了他们3个!)
直升机降落后警察惊呆了,警察发现除了两位荷兰旅行者外还有一个人站在那里,他浑身都是红的,从头到脚,到处都是结痂的干血和正在流出的鲜血,断臂淌出的血已经把他的右腿染得和红砂岩一个颜色了!

在飞机上,警官们不断和艾伦说话,以免他昏睡过去,警官们看到他空荡荡的右衣袖管,虽然心里大体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都不敢去想,也不便去询问。反倒是正在靠着机舱饮水的艾伦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他为了生存,只得自断手臂。
12分钟后,飞机抵达圣玛丽医院。整个事件最匪夷所思,让所有人都目定口呆的事发生了,艾伦居然不用任何人帮助,自己走进了急诊室!!!!!!!!!他简直不是一个人一样的存在!!!

事后,警方曾去蓝约翰峡谷寻艾伦的右臂,攀岩锁任然悬在那里,从此可以看出艾伦曾以绳索和铁钩组成简单的滑轮,试图移动那块巨石。那块石头足有差不多400公斤,体积足以装满一整个卡车车厢。艾伦的断臂还在那里,周围血迹斑斑。医生说,就算当时断臂和艾伦一起被送回医院,也已经没有办法再移植了。再退一步,就算在艾伦遇险的第一天就被他人所救,艾伦依然需要截肢。


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艾伦说,在那5天里他一直在想如何脱困,他的情绪经过了很多次转变,但他知道他必须保持冷静,在岩壁上时,他经常幻想自己在喝酒。表述过程中,艾伦更多的提及精神作用和朋友的力量,“在峡谷里,我感觉有人和我在一起,我感到亲人和朋友和我在一起。”

艾伦•拉尔斯顿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伦大学,曾在英特尔公司上班,然而由于英特尔拒绝给他3周的假期让他去攀登美国的德纳里峰,艾伦一怒之下把英特尔给炒了,之后他便来到阿斯本,在一家运动器材店找了份工作,这才有了更多登山和探险的机会。

在他看来,登山、冒险是生命的全部。
他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写道“生活是空虚无趣的,只有在旷野中,我们才有创造非凡的可能!”







《127小时》

之前曾看到过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说丹尼鲍儿这部片子是炒《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冷饭,无论是情节配乐,叙述故事的方式都有炒冷饭嫌疑。个人觉得,《百万富翁》有什么可炒的?!
整个一不伦不类的东西,不知道好莱坞的那帮怎么就那么喜欢!是的,可能我很庸俗,不过我真的很是没看出《贫民富翁》好在哪里?
而这部片子,我实在无法保留我的溢美之词!

画面,色彩,配乐都正中我的下怀!詹姆斯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作为一部真实改编的人物传记片,127小时有它不可避免的弱点,情节冲突不够,故事主线过于单一。导演在叙事上只选择了艾伦一条线索,全片80%的镜头都是他的画面、他的视角,不过导演想要突出的恰恰也是这点。当你被困时你根本不可能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事情!“家人知道我失踪了吗?”“他们有在找我么?”“我的朋友有没有报警?”这些都一无所知!未知,茫然,恐惧,焦躁,忧虑。只有用这种手法才能更好的展现这些情感,我们才更容易体会主角此刻的心理。导演虽舍弃了剧情冲突的效果,不过在情感的呈现上达到了高度的还原。

配乐方面,不得不说受《百万富翁》的影响非常大,导演在音乐的选择上处处留着前作的影子,不过同种类型的配乐,这部片子用起来感觉比前作和谐很多!
几首OST都恰到好处,配合情节天衣无缝,很喜欢OP、ED两首歌曲,开头那曲《Never Hear surf Music again》一出来就把我勾住了;BGM方面,金属音乐完美诠释出主角的性格,情感,心理活动,在情节的烘托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艾伦在被巨石挤住之后,长时间的寂静,接着,吉他毫无章法的撩拨,由慢变快,混乱、焦躁、无奈完美的展现出来,虽然与我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但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还有自行断臂那处的音乐处理,起初还是吉他,但这次不单单只是吉他,金属音乐在背后把持着旋律,在艾伦挑断神经时那跳出来的破音,听得我浑身乱颤,感觉就像我在挑手筋一样!之后节奏加快,旋律愈加混乱,感觉即将达到极点,完全失控时,一切戛然而至,终于完成了,一切都结束了……

影片在呈现这段时,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手法,刻意模糊了手术的场面与血腥的程度,尽量使观众感觉不到不适。根据我之前的叙述,现实情况比片中展现的要残忍、血腥的多得多,即便如此观看本片时依旧感觉很痛苦!从片头痛到片尾,感觉艾伦每刀都像割在自己身上一样,片头右手被挤,看见岩壁上擦出的那道长长的血痕,突然联想到小的时候摔倒磕破膝盖的情形,顿时浑身一阵乱颤,感觉过电一样,那种肉体上的疼痛闪过心扉,之后的自断手臂就更别提了,真是不敢想象艾伦是怎么挨过来的……
在情感叙述方面,导演依旧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没有胡乱煽情,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方面,这点难能可贵

画面方面,在艾伦被困前,镜头多移动和全景,内心无比愉悦激动,很敞亮,并且展现了科罗拉多壮阔绚丽的美景,当艾伦被困后,镜头也随之转为固定,近镜头的使用展现出那种闭塞高压;本片的色调真是太漂亮了,前半部分大片大片深红橙黄的山峰岩石和结尾脱困后倾斜而下的日光及闪烁着粼粼波光的游泳池都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而被困时多为阴森冷暗,即便有光也是一闪而过,时间非常短暂,烘托出那种阴暗压抑的感觉。


不得不说那里真是太美了,怪不得那么多人去那边探险!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传记片,能拍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虽然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在节奏的把握,及主角内心的挣扎(艾伦曾想到过自杀……)应着以更多笔墨,不过这都不重要,这片子传达给我们一个更有意义的东西,珍爱生命!
一条胳膊&一条命,孰轻孰重!这道算数题大家都知道答案,可是上升到实践的层面相信没几个人下的去手,只因如此,这个故事才这么让人震撼!呈现在画面上才这么发人深省!



生命是一条河流,它只是一味向前奔腾,永不回头,直至流入大海,大海在汹涌,在几千年几万年地不息地汹涌,在那蔚蓝色的深处,是生命不死的灵魂在呼啸;无论怎样的苦难,生命是不屈的,它将顽强的生存和繁衍,不息地追求着光明和幸福!就生命本身而言,脆弱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主宰生命的意志。

 4 ) 梦想不会在巨石下坍塌


如果安于现状,上班下班吃饭拉屎,你永远不会遇到生命中的这块巨石
所谓巨石未必是形状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迫
攀岩探险是兴趣,是爱好,是梦想,而巨石就是就是你在路途的关卡
从你一出生,他就在你的人生轨迹等着你了
你只有两个选择
完整安详的死去或者咬紧牙关拼命一搏
拼命一波也许未必能够成功脱险,但这是希望之光
只有它能牵引你走向下一程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就不要让梦想在巨石下坍塌

 5 ) 中国小刀是编剧编的(附真人录像的文本)

我翻译过一个版本的字幕,电影中拉斯顿说不要买中国制造的多功能刀具,不过实际录像中的原文是:(当插入胳膊,发现骨头划不动时)“Jesus, I tried -- I tried cutting my arm off. I couldn't even barely break the skin with this--this stupid knife. I tried a couple different blades and all I did was just mark myself up like.. I can barely even get any blood to draw.”

大家不要纠结了。这是编剧增加一下电影戏剧性。只是一个pocket knife.

拉斯顿也是受《荒野生存》的主人公启发,决定去野外挑战。那时他还没有在英特尔辞职。

拉斯顿真人录像的翻译文本在本文最后。

在出事之前,他已经登过了很多山,还碰到过雪崩(这也是他妈妈非常担心的原因)。所以这个周末的爬山难度对他来说就像度假一样。当时只准备了一天的食物,打算周六晚上就返回。

基本没有过睡眠。每1.5小时喝一口水。

拉斯顿被救援,和他妈妈也有很大的关系。他工作单位的布莱恩发现他周二没来上班,决定再等一天。直到周三,发现事情非常严重了,布莱恩给拉斯顿认识的所有人打电话。包括他妈妈。
他妈妈觉得可以破解他的邮箱,如果拿到密码后就能知道他最后的去向。最后通过邮箱的安全提问成功重置密码,向所有人群发了求助邮件。
周三有人给布莱恩回信说,去了犹他州玩。
周四的时候,发现拉斯顿有在犹他州一个超市的信用卡消费记录。于是开始寻找车辆。一个地区巡警报告说,这辆车当时已经放了5天了,不过鉴于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才报告。于是直升飞机开始在车旁边寻找。

拉斯顿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损失了1/4的血液。


能翻墙的可以看这里:
Aron Ralston Desperate Days in Blue John Cany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5F4-xOIY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dNzM7XHm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REto1-uY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_fieushVw

附 拉斯顿真人录像的翻译文本:

周日

“现在是周日下午3:05,距离我被卡住已经有24小时了,我的名字叫亚伦·拉斯顿,我父母叫拉瑞和多纳拉斯顿,住在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市。如果有谁看到了这个录像,麻烦送给他们,我会非常感激你”

“我花了很多努力保持体温。现在只有很少一点水…我身体对控制体温已经有困难了。我碰到大麻烦了”

(设想砍掉手臂)“这差不多是自杀一样。这里距我的车大概需要4个小时,一只手攀登基本上不太可能。这样的失血和脱水,估计这个选择不可行。我觉得砍掉手臂肯定会死”

“真不知道当时自己怎么想的,导致自己现在这样……不过我其实是通过冒险来获得一种活着的感觉……我没告诉任何人我去了哪里,这太蠢了”


周一

“我禁不住想葡萄柚汁的味道,还有玛格丽特酒,橙汁,冰棒的味道,我是真的想要这些东西。有个桔子该多好……橘柚也成,真想啊”

“老天,我是完了。我估计接下来的几天要烂在这儿了”


周二

“真见鬼了。我开始真正后悔,这事儿办得太蠢了。太多没考虑周到的地方,太多了。估计都等上很久,才有可能会被人发现”

(用刀插进了胳膊,不过划不动骨头)“天哪,我试着切掉我的胳膊。用这破刀连皮都划不破。试了其他几个刀片,最终连血都没流出来”

(想象可能发生的山洪)“我现在几乎想要洪水过来了,至少我能喝到点水”

(对于自杀)“我如果有办法自杀的话,估计就试了…这样真是痛苦。很冷。我避不开风。就这么吹着我。虽然大风都算不上,不过感觉非常冷。我试过了各种方法,不过仍然糟透了。这种死法可真是最糟糕的方式了,这样慢慢等死”

“我觉得我临死前,要对我爷爷奶奶说,我爱你们。我在俄亥俄州的亲戚们,上帝保佑你们”


周三

“妈妈爸爸,我真的很爱你们。我希望花上这个时间,告诉你们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很美好……我爱你们,我会永远和你们同在”

“再一次的,我要说,我爱你们。你们把我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爱我,给我平静和幸福的生活,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录像后面还交代了要火化,骨灰撒到哪里的事情)

 6 ) 比电影更精彩的Aron Ralston

今晚有幸在MIZZOU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的讲演。主角是电影127 hours男主角的原型Aron Ralston。
电影说的是Aron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如何断臂求生的经历。拍得很让人揪心,配乐也很好,虽然故事相对来说很简单,但还是把野外的那种荒凉,求生的渴望和瑰丽的景色拍出来了。听完Aron自己的讲述,发现还有很多很精彩的东西是银幕里没放下的。逼仄的电影加上一场有点欢乐的演讲,我想这整个才是一部极其精彩的完整电影。
演讲中的Aron是一个和电影里的男主一样乐观开朗的人,他一上来就呼喊MIZ,跟台下的学生互动,不时调侃Missouri,嘲讽我们的死敌Kansas, Ok State, Nebraska等等。当有听众说他比电影的男主James Franco帅多的时候(我觉得是事实),他把口袋里的零钱掏了出来,表示十分受用。他多次说电影最不真实的地方——如果James Franco出现在那里,一定一帮影迷会跟着他,然后各种尖叫,就算卡在石头里也会很容易被人发现。
Aron说卡在石头里的6天,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出断臂的选择的,身为工程师的他,考虑了很多东西,比如断臂可能导致的大出血,其他一切可能的办法。他真的也梦到了自己当时并不存在的可爱的孩子,那样爱着他的父母,这些让他做出了一定要尝试的决定。一个有点讽刺的小细节是,他最后是利用那块大石头完成的断臂,他说他很感谢那块石头,是它的坚固让他自己可以掰断手臂,是它改变了Aron的整个人生,他觉得这是最大的gift。现在Aron有个一岁半的可爱的孩子,当他每次看到他孩子的时候,总会觉得,断臂的决定绝对值得。他说,如果给所有人一个手臂和可爱孩子的选择题,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孩子。是的,这就是上帝给人的赏赐。Aron因为这次经历,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龙爷说过,人生都会是喜剧,关键在于你敢不敢坚持。其实只要像Aron一样学会乐观的享受生活,不论什么样的逆境都可以走出来。
Aron特别感谢自己的母亲。电影里出现的直升飞机其实是他的母亲叫的,Aron事先并没有告诉母亲这周的计划,连母亲的语音信箱都没有回。但是,一个以前不懂电脑的母亲因为和儿子失去了几天联系心急如焚,侵入了他的邮箱的账号,给他所有的联系人打电话,知道了他所在的大概位置,联系了各种组织帮忙找人。如果不是母亲通知警察,失血过多的Aron可能也活不到今天。我不禁想起自己不跟妈妈联系的一天,她急成什么样子。Aron说,在片花的结尾导演打上了一句话——There is no force on eart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ll to live.这句话的确是贴切的,但是Aron认为如果把live改成love会更加的好。
是的,是爱,人和动物所不一样的爱,以及由爱而生的责任,让我们活着,活得有烦有愁,有笑有泪,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最喜欢的部分是可以看到在有点悲情的电影的之外的那个真实的Aron是如此的爱着他的生活,如此的开心的享受着生命。
最近还沉迷于一句有关love的话。Crotchet说的,Love your life until love is found.
一直想说,或许love is found,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爱的存在。又或许即便找到了true love也还是要love your life。
但依旧喜欢这句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某种爱是在缺失着,那么就更好地去热爱生活吧。至于Until这个词是不是对的,到时候再说,Aron断臂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今天会在MIZZOU做如此精彩的演讲。
There is no force on eart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ll to love.
Thank you a lot, Aron Ralston.

 7 ) 《127小时》:博伊尔的镜头,弗兰科的演技!(奥斯卡提名作系列评论之五)

真实的生命奇迹总能给观众带来最大的震撼,《127小时》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讲述一名登山爱好者因为意外受困于犹他州峡谷,在经历127小时的生死考验最终断臂而出的故事。导演丹尼·博伊尔的镜头让影片充满活力,主演詹姆斯·弗兰科的演技让观众触摸到主人公的灵魂,感受到人类意志力的顽强与伟大,即便在本届奥斯卡上一奖不获,纯属陪跑,也不会埋没影片鲜明个性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127小时》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那部《荒岛余生》比较类似,都属于那种“一个人的电影”,主人公一个人撑足全片。这种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会比较沉闷乏味,如果没有高超的导技和演技,是很容易砸锅的。不过敢拍这种影片,往往都是身怀“金刚钻”的,《荒岛余生》靠汉克斯的演技大放异彩,而《127小时》则由博伊尔的镜头和弗兰科的表演树立品质。从《猜火车》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众已经多次领略到丹尼·博伊尔动感十足的镜头和剪辑,给影片带来的独特视听体验了。本片一开始,丹尼·博伊尔就用快节奏、分镜头、多格画面、动感音乐、鲜亮的色彩、主人公DV的自拍镜头,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犹他州的荒野峡谷被他拍得极具美感,让人感觉如果博伊尔此生不去拍个风光纪录片的话,实在有些浪费了。主人公罗斯偶遇两位女驴友然后结伴同行的经历,也充满活力四射的青春激情。但这些都是前戏,直到罗斯在穿越峡谷时不慎坠落、手被石块压住动弹不得,银幕上才打出“127小时”的片名,告诉观众故事此时才算真正开始。
 
如何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让罗斯127小时求生经历的独角戏出彩,还是离不开丹尼·博伊尔个人化风格明显的摄影和剪辑,除了表现罗斯想出各种办法求生的正常中近景镜头之外,丹尼·博伊尔还设计了许多表现罗斯意识流的蒙太奇,来拓展影片表现空间,活跃气氛。这些意识流蒙太奇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层次分明,一开始罗斯的意识流都是跟偶遇的女孩、车上的汽水这些新近发生、现实需要的事物有关,是清醒状态下的欲望折射。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罗斯的潜意识也更为发散,想到了过往的家庭生活、跟女友的浪漫时刻和分手经历等等,最后在生命抉择的关头甚至出现了跟家人有关的未来幻觉,这也恰恰暗示了他最终断臂求生的勇气来自何处。二是节奏明快,大多数意识流蒙太奇都具有高速运动和快速剪辑的特点,以求跟罗斯受困时逼仄、固定的镜头形成反差,制造娱乐效果。三是真假难辨,片中还专门设计了一段天降大雨、罗斯逃生的戏,一开始恐怕能骗得不少人信以为真,但当他那么神速地开上车找到前女友时,观众已经能猜到这又是罗斯的潜意识在作怪了。四是提升境界,当罗斯在生死一线之时,产生的家人、孩童的幻觉,已经有些超越观众逻辑感的神秘主义味道,让影片的风格顿时显得空灵玄妙起来。
 
此外,丹尼·博伊尔的一些强化细节的镜头,例如从吸管中上升的水或尿、刀插入胳膊的画面等等,都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最后直观表现罗斯自己掰断胳膊、并且用钝刀割肉断筋的画面,更是极具冲击力,让观众从生理到心里都会产生极度的不适感。片中对音响的使用也有出彩的段落,例如罗斯幻想对自己困境进行电台直播的段落,整个荒野和峡谷似乎成了一个巨大的直播间,欢呼、笑声等背景声充斥其间,渲染出一种自嘲式的喧闹但心酸的氛围。
 
虽然求生戏在各种灾难、历险片中并不少见,但影片对罗斯求生经历的表现依然很有个性。除了幻想情境之外,罗斯面对困境由始自终都表现得十分冷静理性,喝第一口水他就知道省水的重要,此后每喝一次水都如饮仙露,绝不会浪费一滴;从第二泡尿开始,他就想到要尿到自己的水袋里;从睡第一个觉开始,他就知道不能在睡觉上浪费时间,稍事休息就要继续进行自救行动。直到最后他断臂而出,还有意识给自己受困之处拍照留念。此后他甚至还能清醒地索降山崖去找水,然后徒步走出峡谷,向遇到的人呼救、求水,然后继续前行。这些行为无不让人感到生命力的顽强以及意志力的伟大,影片从而也就成为了一首生命和人类的赞歌。
 
当丹尼·博伊尔作品的个性化同好莱坞主旋律靠拢之后,提名、获奖都毫不令人意外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宣告他正式走入好莱坞主流视野,《127小时》继续获得青睐,在本届奥斯卡上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主要奖项的提名,前两个奖项的希望不大,詹姆斯·弗兰科的影帝也比较渺茫,一是因为竞争者科林·费斯和杰西·艾森伯格的实力强大。另一方面,虽然他一人撑足全片,对角色的各种情绪也把握得相当到位,但还是让人感觉他表演的出彩更多来源于角色设定的出彩,全片就他一个人,甭管怎么演都会很突出,而且即便换成其他青年演员,例如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瑞恩·雷诺兹来演,让人感觉也都不会差。只不过从结尾原型人物亮相的画面看,詹姆斯·弗兰科的外型和气质跟原型更为接近罢了。
 
最后想再发一个“题外话”的感慨,中国观众肯定会对片中一句台词印象深刻“不要买中国制造的廉价刀”,我想世界人民看了也会产生中国货不靠谱的印象。一部知名的电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种理念或者价值观传遍全球,宣传效应远比一些广告要大!这样说来,我国政府花成百上千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什么中国形象片纯属不得要领,真不知有几个路人会驻足看完,还不如把这些钱用来在好莱坞年度巨制或者争奖热门片中搞个广告植入,让片中主演们随口说一句“中国货物美价廉”、“中国货物超所值”之类的话,这种不动声色的宣传岂不更容易深入人心? (文/列文)

 8 ) [非影评]有一种人

手痒啊,码几个字吧。

我自作多情的说,丹尼鲍尔你是在为我拍电影啊。我以为电影会出现一系列虐心场面看的我一边回忆一边感慨。结果发现,和想像的不太一样,他是在拍aaron的故事,aaron是神。

我见过这样的大牛人。那一年被教练推荐去买装备,牛人的生活除了登山、自行车以外,也卖点户外用品。他和女朋友住在某商店上的阁楼里,很宽敞,摆满了户外用品,和一张床。

他又高又瘦,年纪和我差不多,话少,腼腆的微笑着问我,要多大的包?我说我是外行,你说多大就多大吧。他告诉我,只背一个人的装备的话,50的就够了。我这有贵的,质量好;那些便宜又看起来好看的包,质量差。

我心里想问,质量差还卖?后来同事告诉我,也卖的动的。因为很多人买来只用一次就再也不会用了。

那个50升的登山包我用到现在,每次旅行都背着它。

直到最近才知道,大牛人后来有次去雪山的时候遗失了一只手套,冻坏了几根手指,不得不截掉。他现在和朋友们组织了一个救援队,和aaron一样,他还在爬山。

他,aaron,《碧海蓝天》里的大男生,《走钢丝的人》里的法国佬,他们都是一类人。

我理解他们,我也羞愧成为不了他们。一朝蛇咬10年草绳,几年来再也没有驴过,我只是普通人,虽然我一度也膨胀的幻想过。

关于导演的拍摄手法没太多说的。aaron还活着,还在登山,所以故事不会拍的那么沉重,丹尼博尔的风格很适合这个题材。开头那段跳水的情节超级吊,很high,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血腥的段落算是避重就轻了。挑神经很可怕,所以单独拿出来拍一下。石头碎骨估计观众承受不了,于是省略了。我们看到演员脸上的血迹失真的象番茄酱,断臂后没有大出血的迹象,演员没有一边跑一边流血(简易止血带哪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都在暗示导演的意图,他要拍的不是断臂,是求生。

jf演的实在太好了。我觉得最好的不是遇难后,而是遇难前的状态,活脱脱一老驴,整个精神状态和气场,在山坡上下来回跳跃的欢乐劲,都“驴”极了。

看了下豆瓣的短评,只要是户外控,登山控,没有不打满分的。127小时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不是来吓唬观众,不是让观众看完后望着高山更加畏高,而是告诉我们,即使经历这一切,都不会打击人类向上爬的欲望。

因为,那实在是太快乐了。

 短评

不血腥,断臂求生是勇士行为。比《荒野生存》里那个不懂求生技能的傻逼聪明多了。OST好听。

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迷人的风光

5分钟前
  • mmhh
  • 还行

最有感触的是Aron最后的顿悟“这块石头一直在等着我,即使它曾经是块陨石,在一万万亿年前,穿过大气层,一直在等我。我的一生都是为了此刻,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将我带到这,地球的裂缝中。”不知换做我是会在那乖乖等死还是突然爆发出濒临绝境惊人的力量?

1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长镜、枯镜、暖镜、深镜、手持镜的完美结合,Danny Boyle大师级的摄影,Franco漂亮的独角戏和臆想穿插,热泪盈眶的OST,华丽流畅的剪辑,关于人生存价值的探讨和启发,全片充满了亮点,割手筋那儿牛逼的有点过了看的我浑身不舒服,2011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电影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James Franco的单人演技秀!可惜缺少同样气场的对手配戏,情节略输。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和《活埋》属异曲同工,丹尼.保尔的电影则更阳光、戏谑一些,一直以温暖的色调、high的歌曲、各种臆想贯穿始末,给予希望。但臆想过盛,不及《潜水钟与蝴蝶》适量。三条银幕分割很有象征性,中间那条始终是孤身一人的阿伦,与左右夹击的各种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1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出行必备瑞士军刀,不能自救尚能自裁。

21分钟前
  • vin
  • 推荐

任何五体健全日子满足的人,都该感恩吃下的每一口饭喝下的每一口水,感恩有幸坐在空调房里呷着咖啡看片翻书上网,不必像Aron撅折自己的手骨,挑断手筋裁掉手臂,在60英尺深的谷底绝望嘶喊。每个人生命中或许都有块石头在等你,而遇上石头之外的每天,都是幸福的。我要说谢谢,就像Aron一样。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看到后半段最大的愿望就是割了吧、割了吧,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好在割手臂割的很过瘾。依然是丹尼·鲍耶式花哨的电影,不过分屏实在是太烦人了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导演过分卖弄技巧了,为了叙事而叙事~~~

27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额。。。作为一个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躺在床上玩儿的人,不是很理解登山爱好者哈哈哈哈。不过在看的时候,也有被他们的精神震撼到。

29分钟前
  • ╯^╰
  • 还行

生命中的巨石很可怕……

34分钟前
  • 楷威
  • 推荐

Danny Boyle和James Franco合作的新片。断臂的镜头太R级了,电影院还有人晕倒的 。。

35分钟前
  • Bingshu
  • 推荐

内牛满面啊 延续我所喜爱的每部户外电影的主题: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又有超越自我之意。丹尼鲍尔功成名就后终于可以鼓弄点个人化的东西了 如此狭隘的空间 却在摄影技巧上有诸多创新之处 这一点也非常值得致敬

38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比《荒野生存》懂事儿多了,丹尼博伊尔懂得卖乖讨巧,音乐,编剧,用的都是富翁里那一套,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别的追求,荒野找的是圆寂,他找的是圆场

4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感谢豆瓣字幕组让人第一时间看到这片啊

45分钟前
  • 桃色響尾蛇
  • 还行

看剧情还以为Danny Boyle换风格了,结果看完了发现内容换了,模式依然十分Danny Boyle!快速剪辑,摇动的镜头,节奏感十足的配乐~James Franco的表演也很到位,有望冲奥!

49分钟前
  • TheGrimmauld12
  • 力荐

Danny Boyle真是能把任何题材都拍得跟摇滚MV一样带劲啊,james franco在这片里展示的独角戏本领让人非常有理由期待他的奥斯卡叨逼叨脱口秀,又是个自high届的天才

52分钟前
  • 油漆未干
  • 推荐

没有失望,十分揪心扣人心弦的电影。尽管出现的人物十分有限但不可否认JF真的有能力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冷静、乐观、绝望、纠结、孤独……主人公的各种心理拿捏得很棒,即便你拿不到小金人前途仍旧不可限量;Danny Boyle的影像语言很赞,一些混搭的幻像和音乐。断臂戏因为真实更显惊悚。

56分钟前
  • Hey Johnny
  • 力荐

故事本身比较薄弱所以无力回天。拍的算力挽狂澜。

60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