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姐

爱情片大陆2012

主演:叶兰,冯四,葛夏,冯云,李玉琴,郝帼英,杭志鹏,杜焕荣

导演:郝杰

 剧照

美姐 剧照 NO.1美姐 剧照 NO.2美姐 剧照 NO.3美姐 剧照 NO.4美姐 剧照 NO.5美姐 剧照 NO.6美姐 剧照 NO.13美姐 剧照 NO.14美姐 剧照 NO.15美姐 剧照 NO.16美姐 剧照 NO.17美姐 剧照 NO.18美姐 剧照 NO.19美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15:26

详细剧情

  铁蛋的爱情开始得早,八岁就恋上了邻家巧妇美姐(叶兰 饰 成年美姐)。文革禁唱地方戏曲二人台,也驱离了美姐一家人。辗转十多年,铁蛋(冯四 饰)俨然已是条汉子。随着美姐(杜焕荣 饰 中年美姐)与三个女儿返乡,看似忘不掉美姐,铁蛋先与其大女儿(叶兰 饰)私恋未果,却被迫娶了二女儿(葛夏 饰)作为“补偿”。最后决定跟着戏班子流浪,随他出门的却是美姐家的老三(叶兰 饰)……  有道是二人台不是天天有,情歌永远唱不完。

 长篇影评

 1 ) 蹲上炕头 我们来聊一聊人生

从美姐还没上映开始,大家就都心知肚明这不会是部长命的影片,所以赶在上映第一天,我就屁颠颠跑去给它看了。

电影院拿出了最小的厅来招待观众,还依然只零零星星坐了几个人。影片结束,所有人都没走,看着穿着红衣服光着腚的小屁孩撒丫子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跑啊跑,等字幕过完,有人想鼓掌,但显然没人响应,那厮只好收手作罢。

还是要回归正题,既然苏牧老师都说这是中国内地2013年最好的电影,我怎么也得扯上两句。

故事中有两条线,一条是铁蛋的爱情线,一条是二人台的发展线,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着彼此故事的进展。

既然电影的英文名叫做The Love Songs Of Tiedan,那么就先说说铁蛋的爱情线。这得从铁蛋儿的童年说起,这可能是我全片最不待见的一段了吧,甚至让我诞生了一种二流学生短片的感觉(我自己是十八流谢谢)。这一段不长,导演只想说明白一件事儿,那就是一个天真可爱无邪的男娃情窦初开对随父亲唱戏的美姐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而导演不想浪费太多时长在这样一段铺垫的过场戏上,于是加重笔墨,猴急地把一段暧昧美好的天真少年对于俏阿姨的暗生情愫变成了怪阿姨赤裸裸的勾引,这一段在少年对于阿姨的感情发展上没有什么进行什么叙事,只是简单暴力地以用嘴喂食、被窝里打情骂俏这些充满了性趣味儿的情景完成了对铁蛋儿的性启蒙。对于这些,我只大喊一句,放开我娇俏的男娃!

还好男娃很快就长大了,少年往事也变成了压心底的一段粉扑扑的回忆。在我刚刚松一口气以后,一个年方四十褶子和中年的美姐不相上下的男人出现在了画面中,鄙人内心一直挣扎着想这厮千万该不会是那个俏皮可爱的男娃娃吧,直到第一声铁蛋儿被叫出,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时间是把杀猪刀。当然了,鄙人在瞄幕后故事的时候知道导演对于这个演员的选择是有他的道理的,再加上这个演员出人意料地土灵气和导演的调教有方,渐渐的也就自然地把他带入了铁蛋的身体当中。

于是故事开始有意思起来了,美姐生了仨丫头,于是后面的故事就开始了长相与美姐相仿的铁蛋和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几个女儿的纠葛(当然关于长得老的这件事观看的时候请自行忘掉╮(╯▽╰)╭)。

先是大姐,这段爱情的基本构成与一般狗血的八点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年轻的小伙儿(忍住!别笑!)对于自己初恋情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女孩一见钟情,俩人你来我去也逐渐情投意合,但这么顺利家长们怎么能忍?于是大姐被家长嫁给了蒙古人,铁蛋儿伤心欲绝发起了疯。骑驴前去夺妻,本来一出你来我去的闹剧就要上演,但影片却以一种很逗乐的方式让这段青梅竹马的爱情戛然而止,并顺手连带起了下一段故事。

然后是二女儿,不会说话的她成了大姐和铁蛋爱情夭折的补偿品,不情不愿地被白送给了铁蛋儿家。对于丢失了向往的爱情又深陷不理想婚姻的囹圄的铁蛋儿来说,出去流浪无疑是对于自己最好的放纵和解脱。

或许因为铁蛋儿在原本的设想下确实是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儿,三女儿也迷上了他,跟他走上了剧团的流浪路。三女儿可以说是影片中最前卫也是最鲜活的一个人物,甚至与大西北的乡土气息有些格格不入,这点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言语举止上都被清晰地描绘了出来。这样的设置把影片的两条线全部搅乱,让铁蛋儿对于爱情陷入了不知所措,也给剧团带来了新的变化。

影片中,女主角叶兰一人分饰三角,年轻时的美姐、大女儿、三女儿,而二女儿则由其他演员出演,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导演外露的小心计。分析一下由叶兰饰演的三个角色,年轻美姐意味着孩童时带有恋母情结的懵懂,大女儿是中途夭折但却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恋,而三女儿则更多的象征着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婚外情。而再看二女儿,因为哑巴的身份,她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角色,则是最最稳定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形象,而导演也以影像的方式给予了这样一个角色最高的赞美,赋予了她一次最为出彩的亮相——穿着着铁蛋儿送的红裙子在炕上不熟练地翩翩起舞。这个时候人们惊叹,原来这个沉默的哑巴姑娘是那么温婉柔美啊。年轻美姐、大女儿、三女儿,都仿佛意味着一种不可能的美好,这就好像许多故事中都在诉说着的,最后与你构成家庭的往往不是爱的最深的那一个,而是最让你有稳定和安全感的人。

再来说说影片的另一条线,二人台的发展。影片在一开始便说明,此片献给大西北的二人台,而二人台也始终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发展。最开始,因为文革时二人台被禁止,美姐一家才会搬到口外,与铁蛋家分离。而后来文革后,铁蛋被大女儿出嫁打击得一蹶不振的时候,是二人台解救了他,而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三女儿注入的新鲜血液,二人台逐渐被靡靡之音和庸俗的舞蹈代替以后,铁蛋又再一次回归了家庭。

总的来说,影片的故事以及许多小细节的设置非常有意思,大西北的风光也非常美。

突然似乎这样一篇以吐槽文开头的影评就转向成了一篇学术分析论文,所以我想再来不识好歹地批评一下它。

我没有看过导演之前的作品《光棍儿》,但从这部《美姐》来看,导演似乎又是贾樟柯那派不分镜的,一个镜头讲完一场的事情。不过有几场里颇为巧妙的构图以及调度让这样的设置变得有趣了起来(例如拜神、洞房夜、总要给铁蛋加糖的大姐,这几场戏给我了很深的印象),但其他一些场次对于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来说,镜头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单调生硬(或许这不能称为缺点吧只是个人喜好)。而从剧作的角度来说,作为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故事,情节尚且有些松散,不够紧凑、缜密。且或许因为导演过于急切地想把性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在生活中就像食一样平常的这一面展现出来,所以忽略了许多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于情节的铺陈。

看完之后确实没有期待的那般精彩,本来想反驳一下《美姐》是2013年内地最好电影的说法,但仔细思考了一番,今年也确实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好电影,所以我只能说,《美姐》是部不错且很真诚的电影,请大家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小成本文艺电影哟么么哒~


P个S:无意黑男主,男主真的很棒><
再PP个S:看到导演居然是81年的,简直要泪奔了T T

 2 ) 从《美姐》看郝杰导演的情怀与野心

因为名气,也因为《光棍儿》留下的不良印象,常说着《美姐》这片。然而直到昨日,我才被暮暮告知今天上映,因此今天上午一起床就和她去看了这片。大家也都清楚,这片在院线的寿命应该不长,乐观估计也活不过这个周末。
但这已经抵挡不了郝杰的气场了。
从《美姐》的宣传片和海报上,很容易看出这又一个心态扭曲的发行思路的产物。不过这不是本文所要面对的事情。我是想说说《美姐》美不美,为什么。郝杰好不好,为什么。
木卫二称《美姐》“以个人带出变迁历史的野心”,相信这是大部分看过《美姐》的人基本的感受。这不是因为郝杰多么多牛,而是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熟了。当我们赞美第四代时我们会说《小花》以个人带出变迁历史的尝试,当我们赞美第五代时我们会说《霸王别姬》以个人带出变迁历史的气势,当我们赞美第六代时我们会说《颐和园》以个人带出变迁历史的感动。不管是好是坏,一直以来我国文艺工作者都有一种天然的关照历史与现实,乃至社会责任,“救国救民”的意识,这是光环,是勋章,也是噩梦。因此我可以确定说《美姐》是一部非常“中国”的电影,西化的成分很少(事实上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但这里也不作议论)。西方有一种“自由知识分子”,拍出来就是《广岛之恋》或者《安妮霍尔》那种东西,同样是爱情我们国家导演就把它们拍成《黄河绝恋》或者《山楂树之恋》了。
但是《美姐》和近年来的国产名片有什么区别呢?从媒体对郝杰的采访来看,郝杰自己有这样两个说法,一个是他是野路子,绝对不学前人,另一个是他认为他拍《美姐》是拍商业片。
这两个说法就是《美姐》的突破:
在艺术性方面,郝杰是一个有情怀的导演,单从《美姐》片名就可以看到导演对晋察冀这片儿土地有多少感情。电影中美姐这个人戏份并不大,但是又全部是围绕着美姐展开了。在本片中,美姐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男的性幻想对象,是一个参与三场不那么正常的婚姻的家长,又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农民。美姐特别吗?不。美姐美吗?美。为什么要拍美姐这个故事?因为美姐和铁蛋的故事是一个可能也仅可能发生在晋察冀这片土地上的爱情故事。可以说,《美姐》全片一直在讲导演的生命体验,这也就是本片的艺术价值所在。对于生命体验的表述并不新鲜,但是郝杰把它讲出彩儿了。精彩到你不需要共鸣,你只需要哈哈大笑即可。你会和导演一同,爱上这片土地。在本片中,这种生命体验集中在童年性启蒙和青年爱情与婚姻上。第五代因为忙着救国救民,是不太顾得上“生命体验”这回事的,当时倒是有个口号叫去民间去社会中“体验生活”,就好像艺术家自己过的不是生活似的。(联想到前一段的走基层运动,就好像记者自己不在基层似的)。第六代倒是把自己体验的生活都表达出来的。不过第六代体验到的生活都比较惨,不是死人就是杀人。所以如果说郝杰的《美姐》有艺术成就,那就是它拍出来中国电影少有的“美好的生命体验”。郝杰说不学前人,而且真真切切地做到了这一点,也通过两部影片,已经奠定了自己粗粝、生猛的创作风格。
在商业性方面,郝杰的确是有意图加入商业元素的,首先《美姐》中喜剧元素是很多的,从学驴叫喂糖水勾引铁蛋上床的大婶,其次,电影非常重视画面效果的,用了大约2.35:1变形宽镜头,看质感应该是超高清数字摄影。当然贯穿其间的精彩故事和性主题也有商业价值。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观众有这个需求——在我看来,我国观众有一大部分是没有审美需求的,倒是有审丑需求(比惨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有一小部文艺观众受到第六代导演的熏陶,已经对“中国还有美”这个命题绝望了。再说,事实上证明,什么商业策略在“宣发费用才是硬道理”的中国都是扯淡的,所以我觉得郝杰好好去拍艺术片就得了。从《美姐》可以看到,郝杰也是有野心的,郝杰希望拍出了一个中国特色,中国情怀的国产大片,并以此谋生,功成名就。按他的希望,将来就是汤唯演美姐,谢霆锋演铁蛋。

最后说说这片的问题和我为什么讨厌《光混儿》。《美姐》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人物是扁平的,导演根本就没有用心塑造人物,而是把重心放在故事和意境上了,男的就是想搞漂亮的,然后把肚子搞大,女的就是找猛男,然后让自己的肚子搞大。虽说中国文化是非常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说就是“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光棍儿》台词)这么点东西,那也有点太寒碜了不是。反正《美姐》肯定是不受奥斯卡待见的(当然光屁股总局也不会选送的所以也白扯)。
至于《光棍儿》,它把重心全放在通过中国农民性饥渴所产生的笑话上了,在我看来无异于《欧洲性旅行》这样的性喜剧。这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导演在利用这片土地为自己赚取名声,而事实上导演还真是这么想的。郝杰原话是:《光棍儿》拍的时候就是奔着拿奖去的。我以为中国的苦难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让电影人去添油加醋了,这种事情留给记者去做就好了。

 3 ) 美姐

排片少,绕着南昌城从西看到东,又从东看到西,连着两天在影院看了三遍,真是一部好电影!二人台的表演很好地见证了每一个事件,二人台是这部电影的主线与灵魂!铁蛋对着驴学驴叫的那场,导演抓住或者说深切地体会到了那种无助、孤独、宣泄的情绪。
除了词,电影里穿插了很多流行音乐,比如《潇洒走一回》,《甜蜜蜜》,《彩云之南》都运用得恰到好处。音乐响起的时候,你的感情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泛滥起来。
这部电影也是一个二人台的宣传与记忆。以前只知道二人转,今天通过美姐认识了还有一个二人台。
美姐这部电影不光反映了个人的爱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把这种个人的体验放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当中,这是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
《美姐》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的“真”。银幕上的铁蛋、美姐们活得比现实中的我们还真实,他们听从自己的内心。

 4 ) 影评

≪美姐≫,讲述生活在农村的铁蛋从小恋慕美姐,但长大后却和她的三个女儿展开了轰轰烈烈爱情的故事。本片远离大片的喧嚣,把观众带到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当地风土人情使得这场跨年代的爱恋更具特色。片中所蕴含的怀旧风情使得这段被命运捉弄的爱情更有一番传统风味,不容忽视的杰作。总之,值得一看。

 5 ) 性的明示

近年来,描述中国农村生活发展的现代电影本就稀少,甚至绝迹。去年的《白鹿原》因为大篇幅阉割让我颇为失望,今年《美姐》也是存档一年后上映,却足以让我欣喜,有幸在纷乱妖娆的娱乐场所看到一部充满艺术表达和人性思考的电影,这16块钱包了美姐的场,花得太值了。

最美文艺片《美姐》不是美在艳丽情色,不是美在清新小资,而是美在真实质朴,美在粗犷浓郁。《美姐》美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还有电影中反映的大西北土地和生长在那里的人们,还有那些包括二人台、信天游等在内的民间歌声,还有导演郝杰对乡土、对回归母性和本能的态度和坚持。在这个要求人们走出来闯天下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够回过头去思考我们的成长轨迹,有多少人只记得追逐梦想而忘却了引领我们迈向梦想的最初动力。《美姐》又名《铁蛋的情歌》,铁蛋的成长成家,也是大西北农民和西北民间艺术在八九十年代变迁史的浓缩。


乡土文艺——“性”“谓”艺术

土气恶俗、赤裸直接,这种电影哪有文艺的味道?可能许多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装逼青年瞧不起闻不惯来自农村的乡下土鳖恶臭,但乡土艺术就是直截了当的。

文艺片不是一定要有多组长镜头和王家卫式的慢节奏,不是一定要有小清新式的优雅明快的旋律和美丽柔和的画面,也不是一定要有内涵有深度有隐晦有忧伤。文艺电影不都是需要装逼的电影,赤裸裸的写实风格和真情表达也是一种别样的文艺手法,我称它为反文艺手法。

为什么称之为反文艺手法,并强调这也是一种文艺手法,就不得不谈我熟悉的精神分析。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评价到:“当其他导演还在讲故事的时候,《美姐》已经在讲本能——食和性,它是社会的基础。”——我爱死这个评价了。教授这个称谓让人不怎么待见,但我要说他是《第十放映室》的总策划,你又作何感想?而且苏教授在北影有一门课程叫做“影片分析课”,这是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影片分析就是对影片的情绪情感做精神分析。

个人认为,文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遮掩最为低级的本能本性,而是敢于直面人类的弱小和丑陋的一面。

人类有三个叛徒:哥白尼、达尔文、弗洛伊德。是他们三个残酷地剥离了人类可悲的自尊心。哥白尼让人类臣服于宇宙,达尔文让人类臣服于环境,弗洛伊德更加“邪恶”,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让人类第一次觉悟到人类精心创造的文明背后是对宇宙、对环境、对一切失控的害怕,其中当然包括对本我欲望失控。弗洛伊德才是最文艺的,他为这丑陋的发现起了一个非常牛逼闪闪的中性名词——力比多。

“力比多”最初就叫“性”。这是人类生活的原始驱力,其他一切都是“性”的升华与压抑产生的派生物。所谓艺术,就是“性”所派生出的人类自认为最为文明的表现形式。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能有多高就体现在对人性的表现和思考。

“艺”已包含,“文”又何来?

文学讲究信达雅,《美姐》粗俗的语言风格的确够信够达,但雅从何来?这才是最被那些自命优雅非凡的装逼青年抓住不放的小辫子。大俗大雅本无区别,在精神分析的世界观里都是极端的表现形式,其背后都是巨大情感能量的释放。铁蛋当上艺术团副团长时能够在五位伟人的画像下发言,还不够上档次吗?
(16)

之前也有些疑惑甚至反感为什么郝杰要拿裸露刺骨的情色画面和台词做宣传,我也在QQ空间里分享并发表过对“美姐裸奔”那个宣传预告片的一点微词,感觉拉低了电影的档次。和我一起看片的朋友也在影片刚开始不久对我说不是很喜欢这种直白的艺术风格。

但看完电影后我能够理解了,这部影片一开始就不雅,但我认为它确实是美的,也是带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影片一开始就以美姐的屁股示人,在破腹产发明之前,我们每个生命都是从那底下出来的,哪个婴儿刚从母体出来时不是污秽粘稠的,但哪个生命不是美好的?

铁蛋的情歌等于美姐,用原名《铁蛋的情歌》真他妈球丫地装文雅,《美姐》不是更直接,更原始吗?铁蛋对美姐的情感不仅仅是狭义的性或爱情的需求,美姐在铁蛋心中不仅仅是一个要做未来妻子的女人,那是他的原欲和本能所升华凌缩而成的象征,美姐=美好未来和幸福快乐,这才够文艺嘛!

导演郝杰谈到二人台时说,对于农耕社会环境下的人民,娶媳妇生孩子种庄稼就是他们的全部,在这个教育相对落后的环境中,二人台承担着性启蒙的作用,关于这个事情,他们就是通过这些荤段子和直接观察到猪狗之间的野战意识到的。

(18)

草台班子不够资格谈论艺术,所以草台都是低俗不能称之为文艺?

草台班子就是要用糟蹋文明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草台精神。这是草根最真实、最仇恨、最爽快的呐喊。文明是修饰过的,草台是纯天然的。

老子就是下贱了又怎么着?至少老子不像你们那样虚伪。

是谁叫草台永远无法去享受那些奢华大气的贵族精神文明?答案正是那些排斥草根的贵族。贵族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让草根永远成为草根,有了这些扎根乡土的小草做铺垫,他们就能永远踩在绿地中央享受他们的高贵典雅。

哪里有启蒙,哪里就有阉割;哪里有阉割,哪里就有反抗。

自然之道并不愿意弱者消失,所以教会弱者更多一些狡黠,这个道理同样针对于男人和女人。

男权社会里,男人通常弄不清楚性和爱的区别,男人大多数情况下说的“爱”不过也是控制层面的性的变向满足;女人则必须清楚性与爱的目的,才能确保自己活着安全,所以强大的女人很早就学会了欲擒故纵,而更加无力的女人才会在无助和无奈中选择用性去交换社会资源。所以铁蛋以为爱美姐就是要跟美姐结婚,娶不到美姐就娶她大女儿;所以美姐在面对铁蛋一家时能够进退自如,但在强大的外来土豪(有牛有羊的蒙古朋友)面前不得不妥协地送走懵懂时期的大女儿。


中国农耕社会是男权社会,甚至全世界的现代文明都是男性主导,所以铁蛋、大女儿、二女儿的婚姻都不能由她们自己做主。小女儿生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环境中,所以她的个性更加自由奔放,敢于追求新事物,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她眼里的姐夫,其实就是姐夫眼里的美姐妈妈和大姐,那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愿望。

这就是我要讲得关于电影的第二个探讨部分,还是关于成长——专业的精神分析说法即关于早年关系和俄狄浦斯期。

恋“母”情结——性之束缚


在铁蛋很小的时候,美姐几乎替代了铁蛋的亲生母亲,搂抱,亲吻,嘴对嘴的咀嚼喂食。(小普及:行为主义研究表明高级的人类接吻时感受到的快乐,其溯源来自于低等动物嘴对嘴的喂食给幼体带来的安全感,最终形成了特定的生物本能之一)美姐不仅漂亮,还会唱戏,唱二人台,而二人台这些类似的艺术形式是农村生活里不多得的精神文明享受,如此优秀的美姐怎能叫人不喜欢?

“母”不单单是母亲、不仅仅是女性,它是一种对原始客体的寻求,我们被“母”创造,因为“母”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婴儿的“母”是喂他奶水的人;稍大一些,奶嘴和玩具会变成“母”的一部分;学会了走路说话,“母”不再是一个人,可以是周围任何一个对他特别好的人,但孩子的世界里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不能完全去感受他人的想法。铁蛋对美姐的执念就是他对自己心中那个美好客体在现实中寻找到的一个活生生的替代物。

虽然美姐回来时已经老去,但好在她有一个大女儿,大女儿继承了美姐的许多优点,所以完全符合铁蛋那个幻想中的美姐,他自然而然的爱上大女儿。这就像刚刚认识到母亲并非唯一的完美的客体对象时的婴儿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客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比如奶嘴和玩具。

可惜的是,奶嘴玩具也是不懂得表达情感的,甚至是可以被其他人剥夺的,当大女儿被蒙古人娶走,铁蛋就像失去了心爱的奶嘴和玩具,像个小孩一样哭得稀里哗啦不知所措,玩骑驴追马他去抢亲又打不过人家,可怜又可笑的也像个孩子。这种创伤性体验虽然不是童年时期造成的,但这类似的原理却是标准的肛欲期或前俄狄浦斯所受的创伤,这种强烈的创伤让铁蛋退行到3-5岁的儿童状态,所以村里人看他都是疯疯癫癫的。

为了补偿铁蛋一家,美姐把二女儿嫁给了铁蛋。但这个替代性的客体跟大女儿差远了,没她好看不说还是个哑巴,并且铁蛋自己也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铁蛋就像7-12岁的孩子在上学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其他人的差异,一个原本天真快乐的孩童突然懂得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不完美的存在,并且经历了伤害的发生。这是一次成长的契机,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演唱了一曲《光棍哭妻》,铁蛋躺上了出门闯荡的道路。

在离开家乡的拖拉机上,铁蛋仿佛看到了当年坐着拖拉机离开的美姐,那是对过去告别的一个仪式,再见了美姐,铁蛋要去走一段没有美姐相伴的成长之路。恋母是回归和保持过去,恋母是被“性”束缚;脱离母体之客体,去重建新的客体关系才是成长必经之路,这就是“性”的释放。

没有了爱情,铁蛋将全部能量投入到二人台表演中,所以他的进步飞快,一跃成为副团长,这是有些可悲但很常见的替代性补偿。

直到一天,美姐的小女儿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此时的时代背景已经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阳光率真的小女儿不似美姐和大女儿的妩媚温暖,但是她有自由的思想,为了接近她理想的姐夫(小女儿对姐夫的情感就是当年姐夫对美姐的情感),她可以努力成为团里的当家花旦,她为了跟姐夫亲热可以主动脱衣,她为了刺激姐夫可以借团长演戏骗得姐夫撞门而入······

面对小女儿的一再诱惑,相信铁蛋内心的欲望并未消失;只不过此时的铁蛋已经不是一个小男孩了,他受过伤,也经历过在外闯荡的历练,不会这么轻易投入一段感情,他的客体世界里不再只有一个“想象中的美姐”,还有责任、家庭、道德,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坚守的美好纯洁的回忆。

梦想是美好的,个人的现实终究要遵循时代的命运,在有限的命运中尽量活得精彩和自由才能享受更多情感体验,在经历相同的时空中收获更多。该走的路,该跌得跤都躲不掉。你选择去玩,你就不要怕累。但铁蛋可能有些累了,二人台被流行乐和霹雳舞取代,他虽然为了生计学习,但无力再跳动,他选择了回归家庭,弥补女儿没有父亲的童年,去疼爱那个不能表达但是忍辱含辛的妻子。

关于叶兰分饰三角

美姐=原始客体,性的启蒙;大女儿=过度性客体,初恋及梦想的破碎;小女儿=客体关系重塑,弥补缺失并促使铁蛋放弃补偿而真正成熟。“叶兰的脸”即影片中“美姐的脸”,这张脸就是前文所说的铁蛋理想中的脸,那并不是现实中的美姐和她的女儿们,这张脸本身就是虚幻的梦。

惟有哑巴二女儿没有要求叶兰出演,也有此意,即让铁蛋魂回梦醒,去回归乡土,完成生命的循环。

没有人能够逃脱时代的变革和命运的规律,个人的人性在自然之性中渺小而无力,就像二人台的消亡、就像自然生命的繁衍生息。但铁蛋还有女儿,那是他最爱的骨肉和传承;还有妻子,那个将要真正陪他度过余生的女人。在这个小家庭里,他可以尽情释放他爱的天性。


结语

正如片头打出的字幕,此片正是要献给在大西北甘、陕、内蒙地区的广大乡土和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这片土地并不肥沃,却也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坚韧的性格,而摄影上也较之《光棍儿》有了长足进步,用明亮的光线将大西北的黄土拍出了强烈的生命气息。个性的传承也是恋母情节的表现,包括本片的导演——郝杰。

我们需要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来满足我们的感官需求,但视听盛宴毕竟是梦境,所以我们同样需要《美姐》这类文艺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内心对真实人性和真实生活的理解需求。有的人看到真实会惧怕,因为真实的东西不浪漫、不迷幻,一点神秘色彩都没有,甚至是充满缺失的,但惟有真实才是最触动人心的。

《美姐》也绝对谈不上一部成熟的艺术作品,同类电影里它的表现自然不及《红高粱》,但它的诞生和存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个中国文艺片几乎灭绝的时代,它撑起了那些真正关注精神层面和艺术追求的电影人的希望,哪怕大地荒凉,浮华入侵,属于文化的精髓永远不会凋零。


最后关于我对电影的两大疑问,望高人指点:
1、《彩云之南》的乱入~~~本来想用影片中的《彩云之南》作为该日志背景音乐,但发现这首歌是唱云南的,但这是讲大西北的故事啊,唱这歌是啥意思完全不懂。
2、镜头一再重复铁蛋与二女儿分被而眠,貌似是为了强调两人没有肌肤之亲,他们的女儿又是怎么怀上的?所以总感觉这里差点细节处理。

 6 ) 铁蛋的情歌—观《美姐》

    是不是每个男人都曾经肆无忌惮地怀春,在幸福的意淫中渡过了的童年?记忆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现实或想象中的女神,在她的面前,尚不能挺举而发的生理构造根本无法压抑心理的慰安冲动,更无法阻挡由此而生的高潮般想象。
    男人的性冲动,可真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自然本能。而它一旦被启蒙被具象化,完了,这个男人可能从此一辈子再逃不掉,不仅他的审美开始从属于某一类型,他的勃起也从博爱般的散射开始逐渐变得精确瞄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男人对性堪称最忠诚,而这种顿悟般的性启蒙与收放式的性冲动,又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社会结构,还是一个有意思的人类学与社会学话题。
    《美姐》几乎就在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二人台?那不过是借以叙事和表达的线索形式。禅师在开悟青年时就说了:去尼玛的,老僧的话一直明明白白简简单单,需要那么多绕来绕去的解读吗?
也许是先睹为快的朋友们给予太多赞誉,无形并肯定拔高了我的期待,这部片子没有给我预料中的惊喜,尽管他在故事气质上,颜射《小时代》,暴菊《富春山居图》。
    影片开头茅厕里的偷窥明视,像极了余华小说《兄弟》里面的著名桥段。那个定格在茅厕的镜头,也定格了铁蛋与美姐几十年的纠缠。如前所述,每个男人都曾面对一个性启蒙的对象,她可能遥不可及,更可能近身可触,在某个意识的瞬间,她又肯定曾完完整整地被男人拥有着,这一刻的微妙幸福,往往奠基了男人一生的性象选择,也指向了男人一生的感情悲欢。
    小小的铁蛋,懵懂而直接,他认定了美姐,沉溺于美姐温柔的怀抱,湿润的亲吻和喂食。直到有一天,美姐搬去口外,小铁蛋跟在骡车后面,不住地追问“美姐,你要去哪里?”但是他仿佛没有听到对方的回应,更像在喃喃自问。红色的肚兜与红裙的美姐,美姐这个在汉语语境中蕴含着性意味性暗示的称谓,已把铁蛋牢牢栓在一场根深蒂固的意识里。
    长大的铁蛋,倔强而叛逆,他当然没有娶得美姐,美姐的女儿却纷纷长大了。她们在镜头里如厕,不经意间撞见了童年铁蛋的梦想。青春靓丽而性格各异的三个女儿,不正如同美姐在小铁蛋心中的三个化身:或含情脉脉,或默然安静,或热烈奔放,却不约而同的有着美姐的长相?
    故事开始美丽如白杨林里的光影,发展却粗砺如黄土高原的沟壑。成人铁蛋追逐爱情,阴差阳错地与美姐的三个女儿发生着纠葛,成人铁蛋随着二人台的戏班在蒙古高原流浪,其实他根本也正如这高原的朔风,吹得刚猛凌厉却毫无方向。
    直到某一天,他回家躺在曾极力逃离的火炕。
    懵懂-叛逆-现实,一个男人的青春史诗书写完毕了。一旦一丑的二人台,仿佛人生的两端,总是拉扯着你坎坷而行,至于远方究竟是圆满还是残缺,并不明朗,难以想象。奋力挣扎过后,是自择的妥协,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荷尔蒙并不能主宰世界?
    影片的功绩在于把二人台这几乎不为外人所知的乡土戏剧变成了另一条主线索,那直白得几乎粗鄙的唱词,略带苍凉的浑厚唱腔,迸发着无比真挚的情感,这种融合蒙汉,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更多在演唱着实在的生活,“既有草原辽阔粗犷的风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明显为影片增添了相当出彩的文化根蕴。
    所谓的乡土与原生态对电影的叙事本就是把双刃剑,新人们想要玩的得心应手,还得下下功夫。本片时代感的塑造不足,几个时代的过渡感觉像是大荧幕上演的话剧。小铁蛋的戏份太少,前期铺垫不够,而大铁蛋的入戏稍迟,不过越发有味,至于结尾,好像被九十分钟的时长限制而为。其实最近天画画天新导演们的集体习作,故事都显得不够流畅,剪辑功力有待加强。
    我个人更喜欢另一个片名:《铁蛋的情歌》,热辣直白,他唱给观众,唱给美姐,也唱给自己。

 短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姐,但并不是每个美姐都有三个女儿:一个是你爱的,一个是爱你的,还有一个你不爱她、她不爱你的,做了你的老婆。

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有文采,劲头足

8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文革十年,小屁孩铁蛋突然苍老(…演员比较老),神奇的三姊妹组合,美姐形象一分为三,拥有却失去的、得到的以及不能的。歌声在草原和黄土坡上异常嘹亮,结尾略嫌松散,做旧的时代感可能有不足,但成亲前后段落异常好。红尘啊滚滚,太多的情歌啊唱不完

11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年度最摇滚电影!!彪悍激情的陕西山歌!热情似火的groupie乡村大妈!走关口大战邓丽君!抢我初恋?俺睡你全家!

1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SIFF6截至目前个人年度最佳独立片,二人台文化在文革打压和流行冲击中流露出的原生态,和铁蛋对大姐忘不了的隐忍一样纯粹。三位一体的“美姐”(性启蒙、性冲动、亲情)都不如热炕头被窝里的媳妇,因为前者是“在梦里,我一时想不起”,后者才是“花儿开在春风里”。

1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我覺得叫"鐵蛋兒的情歌"更點題。延續"光棍兒"的生猛活力與幽默,郝杰繼續用二人台這項民間藝術去表達他對故鄉深厚的感情。生命總有悲涼與無奈,把一切都化成了歌,留在記憶中。本身是二人台演唱者的馮四,與分飾三角的葉蘭都有精采演出,大量非職業演員也都是亮點!

16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这是一首首简单的小黄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

19分钟前
  • 寂静的风
  • 推荐

仍是郝杰擅长的西北风味加耍流氓。不知是不是想上院线的原因,这回收敛了很多。整体来讲,还是唱得好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由于成本限制缺点和优点一起暴露无遗,运镜、美指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挥,其实这是一个野生公路片,喜欢里面不拘一格的草莽气质,一股子浑然而成的骚乎劲,伪娘一上台其实也很美丽。里面女孩都很健康、丰润,很有生育能力的样子,美姐本人和她的三个女儿,铁蛋的妹妹都很漂亮,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好看的乡村爱情电影,还有传统的二人台。就乡村爱情部分,我的前十二年在乡村长大,有情怀,难得把乡村爱情拍得这么浪漫又写实,太赞了

31分钟前
  • zhang 2nd
  • 力荐

铁蛋·真摇滚·无双,儿时恋上丈母娘,睡了一年大姐,睡了半辈子二姐,三妹也想随他去私奔。同性艺人虎虎也似暗恋铁蛋。二人台剧团演出,酷似摇滚巡演。小黄歌一唱,观众都把持不住。

35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两个愿望:1、中国永远能拍出这类电影;2、国际上得奖的不要永远是这类电影。

37分钟前
  • 可风
  • 推荐

铁蛋爱上野马大妹,可他家里并没有草原,终与“美小姐”难成眷属;二妹哑守终生其实收获了最长久幸福;三妹情窦初开为爱狂奔,短暂品尝人生“甜蜜蜜”;虎虎对铁蛋儿是少一个时辰一分钟一秒都不行的爱。混搭《活着》《霸王别姬》《天浴》《白鹿原》,一个辗转多年的故事。叶兰一人分饰三角令人折服。

4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影片中原生态的现实镜像和粗粝的艺术镜像相当的迷人,三位美姐的设置与角色内心的转变相当有趣,虽然故事最终越讲越松散无神,时代层的处理和升华也比较糟糕,但相对《光棍儿》进步真的很大,丝毫不想掩饰对此片的喜爱,五星勉之!

45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说这片儿是现实主义的,都是没读好书的。这片儿根儿上就是个《故事会》式的传奇故事,还没到《知音》呢。说这片儿不是歌舞片的,估计都想到《霸王别姬》或者《站台》了,可是《美姐》无论面子上里子上都是一歌舞片(唱段表达情感不叙事嘛)。剪辑很棒。要是妆再好一点,美工再好一点,五星没商量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大篷车、歌舞团,郝杰的《美姐》怎么都会让人想到同样走西口的《站台》,却无吐槽时代的宏大野心,而更是一则细腻又荒谬有趣的个人爱欲史。歌舞公路片的热闹形式,避免了以往国产独立电影必备的乏味气质;陕北十八摸式的只土不豪民俗,也不可能让它成为宝莱坞之梦。搁在国片沉闷的这些年,它确实出色。

52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中国导演普遍的不喜欢找主题,即使找了,也和片子本身的表现形式一样一如既往的含蓄,抛开一些时代感和演员身上的瑕疵,那种地域性原生态的戏曲文化、民风民俗和某些时期的社会状态都很够味,只可惜失败的时代感营造让一个堪称史诗的情欲故事只剩下了一股子土骚味儿,幸好还够土够骚。★★★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大西北真是骚的要命。虽然视角不一样,但白鹿原什么的弱爆了。

1小时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廉价消费品。活生生地被影评人们捧出翔来。

1小时前
  • 把噗
  • 较差

生猛之余也能沉下来的乡村性情故事;外光源的全面摒弃和手持跟拍的适度应用,二人台台上台下的比照与交融,就如同影片本身在生活的触感与艺术的间离当中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由此投射出许许多多的的哭笑不得和无可奈何;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内地龙标片。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