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

剧情片台湾2015

主演:庄凯勋,安乙荞,潘慧如,周咏轩,张国栋,吴佳珊

导演:廖士涵

播放地址

 剧照

回家路上 剧照 NO.1回家路上 剧照 NO.2回家路上 剧照 NO.3回家路上 剧照 NO.4回家路上 剧照 NO.5回家路上 剧照 NO.6回家路上 剧照 NO.13回家路上 剧照 NO.14回家路上 剧照 NO.15回家路上 剧照 NO.16回家路上 剧照 NO.17回家路上 剧照 NO.18回家路上 剧照 NO.19回家路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3

详细剧情

  十六岁的小风(麦子饰演),拒绝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甚至不跟爸爸阿民(庄凯勋饰演)讲话,这一天,她突然失踪了!  与小风相依为命的阿民着急的到处找寻她,直至接到警察电话,才发现她竟然为了见网友,翘家到台北去了。  阿民气急败坏连夜从台南杀到台北找到小风,没想到她竟又趁他睡着跑走。  原来小风还是去见了网友,可是当小风看见每夜跟她谈心的网友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讶异的她不能接受,转身就跑,这时候阿民赶到,以为老人诈骗小风来台北,正想动手揍他时,他却突然昏厥倒下,送医急救,难以脱责的小风和阿民,只好找出老人的家人。

 长篇影评

 1 ) 感動人心的祖母

九十分鐘的戲內對白不夠百句,場景亦只得數個地方,但沒有冷場。

鄉間的婆婆已老得不能說話,但仍然費盡心思來討好她的城市小霸王孫兒。這位城市小霸王真是頑皮,對著七十多歲的婆婆也要作弄,但婆婆還是百般遷就,深愛著他。

《愛.回家》的節奏比較慢,但又不會另人覺得沉悶,看完後還令人有「唔夠喉」的感覺。全片只得八十多分鐘,如果導演能在片末加多點筆墨、詳細點來說離別那幕會更好。

這片導演李廷香是韓國少有的女性導演,她的第一部片是《愛情倒後鏡》,愛看韓片的朋友相信已看過了,而《愛.回家》是她的第二部電影。《愛.回家》在韓國非常受歡迎,更在韓國大鐘獎連奪數個大獎和被譽為韓國一百大經典的第二位,票房到現時仍是2002年之冠。

而這片最令多人談論的地方,亦是導演最厲害的地方,便是婆婆這個角色在戲內一句對白也沒有,但仍然能令觀眾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用手在胸前打圈那個動作。筆者在網上看見不少戲迷在談論這個動作的意思,有人說是「對不起」的意思,但筆者反而覺得應該是「我愛你」或「我想念你」的意思,你又有何看法呢?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2/10/15/66/

 2 ) 外婆的身影

刚刚在明珠台看了这部戏,好像有魔力一样,一开始看的一分钟里,我的眼泪马上就掉下来了。我没有从头开始看,切入点正好看到小男孩拒绝外婆水煮鸡腿那个情节。哭得一塌糊涂。

于是,眼泪和抽泣陪伴我走到了字幕出现的一刻。

很感动,好像很久没看过那么感动的电影了吧。我跟大头说,我一定看不下去的,因为不忍心看,明知道自己会很丢脸地号啕大哭,可是,我还是希望看到孙子能够明白外婆的无怨付出,而深感惭愧,于是我强忍泪水,一直坚持到最后。导演选角的功力真是令人折服,如果外婆的角色是一个健康而且又点像传统韩剧里那些唠叨而且带有刻薄嘴脸的老太太,估计就没有这样的催泪弹效果了。她总是卷缩着身子,身形并不是嶙峋类的,也正因为她这个身形,更凸现她亲切的形象。白到有点发银的头发散乱地飘在农村灰尘夹杂的空气里,有点迷蒙的眼神,是经历了很多,看破了很多,还是从未经历太多,未被污染的淳朴心情?我偏向后者的思考角度,在那个没有太多物质诱惑的小乡下,婆婆从出生到老去,用了整整八十多年的时间,对着同一个环境,同一种人,她的世界里,可能没有太多纷扰,却更显珍贵。我还未老,不能彻底了解老人家的心情,面对这么一个无礼的小孙子,她显然并没有考虑过太多,即使被唤作“白痴”,她也不觉得是什么侮辱,因为她的世界里,只有亲情,只有亲人。这么样的婆婆,我实在是打从心底里喜欢,不是因为她外表可怜,也不是因为同情,更不是替她不值,只是喜欢,喜欢她的重情。

说太多外婆了,忽略了小孙子,他的表演也是很到位的,我从头到尾就不感觉他可恶,因为我们身边不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吗?回想起来,我自己小时候,也是那样的横蛮着。我甚至觉得很多都市的孩子,是不可能像小男孩一样,最后还懂得教外婆写信,还懂得给外婆盖被子,我甚至认为,那只是导演一厢情愿地把这个小霸王的世界美化了。

曾经有人痛恨那些一take过,没有删减的长镜头,影片的最后,一直把外婆从山脚下陡峭石头路一磕一磕驻着拐杖走回家的情景,用了一个电影学院学生惯用的长镜头表现出来,我也曾经不喜欢这种所谓的偷懒模式,可是,当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到,很多影片的深刻含义,并不是用什么technique就可以分析清楚的,我们的感情,才是带动所有影片感情回旋的重要枢纽。我只是记得,我希望那个镜头不要停止,就好像,我们对亲人付出的爱一样,不可以停止。就是那么一幕,我知道了把爱带回家,深藏心坎的珍贵。

我又写了一篇不像影评的影评,被感情左右的人,是永远无法理性分析一切的。我亲爱的外婆,我爱你!

 3 ) 太感动了

坐完火车,又坐汽车,再走弯弯的山路,妈妈领着7岁的相宇去外婆家。作为单身母亲的她为了方便找工作暂时把相宇留在那里。 相宇的外婆不能说话,也不识字,而一直生活在可乐、电子游戏和溜冰鞋世界里的相宇,刚开始无法适应连游戏机、电池都没有得卖的农村生活,他开始表现自己的不满,为了买电池,相宇偷走外婆的银头簪拿去卖;相宇还不顾在一旁缝袜子的外婆,在地板上玩起了溜冰。 有一天,想吃炸鸡的相宇通过各种手势,终于成功向外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而外婆只理解到鸡肉,做出来的是“泡在水里的鸡”——— 炖鸡,相宇很生气,推翻了饭碗。面对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因为连买电子游戏机电池的钱都给不起,因为不能满足相宇想吃炸鸡的要求而对不起。

韩国电影真的太擅长刻画这种感情了,明明是很平常的琐事,在片中却显得如此温情又感人,看完不禁想起了我的奶奶,我也是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总是任性地挥霍着他们的爱…看完这个电影真的是扎心了,好好孝顺他们吧,珍视他们的爱,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4 ) 献给天下,所有的外婆。


知道这部电影实属偶然。

我在豆瓣建立了“我们是姥姥的乖孩子”小组后,就有成员把这部电影添加为小组收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就去找这部电影,打算下载。

很遗憾,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把这部电影下载完毕。

今天终于,可以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好看了。


韩国电影,但我下到的却是没有字幕的粤语配音。因为播放器的问题,我下载的字幕也不能读取——当时我还在想,还好我能凑合听懂一点点的粤语,还好主人公婆婆没有台词……

随着剧情的发展,主人公外孙的态度是明显转变的——这也是多数电影的老手法了,从不理睬,到逐渐交流,最后到舍不得分开。婆婆依旧是弯着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而小主人公已经在生命最宝贵的年纪,留下了最纯粹的情感。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我是个姥姥带大的孩子,虽然不是一直,但基本上父母上班不能管我的时候,都是姥姥和我一起。现在想想,这段生活让我很感激。

或许真的是“隔辈亲”,我总觉得姥姥身上有种东西,是父母无法替代的。还记得姥姥讲过的她小时候的生活,一直以来我都记忆犹新,总想把她的故事写成书,送给她也送给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是姥姥的乖孩子”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70180/)里,有着许多和我一样对姥姥有着特殊情感的孩子们,他们也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故事,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大家的故事收集起来,整理成册,送给他们和他们的姥姥。


电影播放到后半段,照常理地榨出了我的眼泪。当时我的脑子里就闪过一句话——“男人看不得女人的眼泪,女人看不得小孩的眼泪”。

看到小主人公哭了,我的情绪也到了高潮。看着他哭着跑向不会说话的外婆,我心里真是又喜又悲。

而影片最后小主人公画给外婆的蜡笔画,像一道灿烂的彩虹一样,顿时照进我的心里,引得我破涕为笑。

看着外婆慢慢走回山村里的小房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伴随着电影音乐的最后一个钢琴音,凝结在空气中。



她是妈妈的妈妈

她是造就你生命奇迹的女人


她看着你长大

她给你讲故事


她不听言语就能明白你的想法

她不用眼睛就能看穿你的内心


她嘴里有茶水的味道

她手上有香烟的痕迹


她是你的姥姥

你是姥姥的乖孩子





祝天下所有的外婆,幸福安康。

 5 ) 《爱.回家》外婆无言的爱

  

    正如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的字,献给所有的外婆!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话,献给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

    有关冷暖温情的韩国生活片总能在我心底留下有形有状的印迹,看过要回味,回味时又会沉浸其中。我一直是电影画面里生活细节的忠实粉丝,不仅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连瓶瓶罐罐儿的小道具都能激起我心底无限遐想。尤其在无法张扬青春,设法要隐藏鱼尾纹的当下回首。

    像《爱.回家》这样的生活艺术片,在日韩电影界已作为颂扬民族文化的一股通俗叙事风存在于主流或非主流的映画环境中,其性格忽略票房的压力,无视电影语言的实验目的,也不在乎得奖与否,单纯为叙述清楚电影人的思想,映照观看者的记忆而作。也有着孜孜不倦探索并继承其风格的影视人,充满热情地不断呈现着一部部只为记录努力生活的人们的影视作品。

    韩国女导演李廷香应属这类影视人,从银幕长篇处女作《爱情倒后镜》到《爱.回家》,再到今年将要上映的《今天》,作品并不太多,但从她选材与拍摄角度都可明显感受到她迷恋生活寄情于普通人的执导风格。又稍区别于凛冽残酷的电影新浪潮,无论温暖,还是冰冷,力求客观贴近现实的原则决定了她的电影画面多了更多自然随和的韵味。

    可以说,电影《爱.回家》传达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亲情,其实也不够确切,就像总结一段生活,很难说它是成长中一堂教育课,还是记忆库里刻录下的甜蜜,总归包含着各色各异的酸甜苦辣。

    就像坐上火车,再换成公共汽车,最后盘绕一圈圈的山路,与妈妈一同走向外婆家的记忆。那回外婆家的路,被踩进去的是妈妈感受到安全的甜蜜,又一定是妈妈被生活折腰需疗伤的复杂心情。而在妈妈露头现尾的短少镜头中,不考虑外婆与外孙之间的故事,完全展现了韩国同样存在的社会问题,十七岁离家,成家又离婚,饱尝单身妈妈的艰难,又失业无力带孩子,甚至连给老母亲买双鞋子的能力都没有。看到这些,无法不长吁短叹。

    幸好这些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可是在罗列外婆无私亲情的点滴故事中,时刻刺激眼球的依然是“贫穷”与“老无所依的悲戚”。当然,我是放大了故事的灰色色彩。若放松心情体会祖孙两代人的温情,这部电影又调转车头,驶向了充满幽默与平凡的快乐生活。

    有些细节简直像住在我童年回忆中的秘密,长了翅膀,飞进了编导李廷香敏感的耳朵里,又从她的笔下生花,成形。我倒没有相宇那么调皮任性,相反还很会察言观色对大人拍马屁。但一样视奶奶、外婆为敌人,若爱唠叨,就多加一分讨厌;视爷爷、外公为银行,不给钱买冰棒,就往酒瓶子里灌水。总总矛盾与斗争,却从未做过输家,欺负他们的招数也在不断成熟。而在入学,或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时候,心存无限依恋。像相宇留给外婆的那两张贺卡所诉说的稚嫩亲情,外婆要捎信来,记住“我生病了!”“我想你!”这几个字。因为要离别,把生命中最脆弱的两份情“爱”与“死亡”,放进了刚刚滋生的牵挂中,生动地演绎了出来。

    其他的细节,如小相宇帮外婆认针穿线;相宇上厕所,外婆在旁等他免害怕;外婆帮他剪发,到底惹他不痛快(小时剪发,很少能让孩子满意高兴的);偷外婆的发簪,想换钱买电池;外婆炖整鸡,蘸盐吃法等等,太多让人一眼便能认出回忆之路的画面。虽然平淡,不说出来,却有一种未完全分享快乐的遗憾。

    而在电影开头至结尾的平凡生活中,相宇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非但没有削弱角色的魅力,反而突破了一些做作粉饰的“和谐”刻画方式。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论调同样影响着韩国的家庭。相宇的妈妈为生活奔波,没有精力教育孩子,但她却要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电子游戏机、旱冰鞋、匹萨汉堡等等对照着孩子粗鲁自私的行为,最为深刻的表现在相宇常挂嘴上的脏脏的口头禅,从不对外婆与妈妈用敬语的无教养状,整个拍摄风格传递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毫无疑问,外婆的形象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在本片拍摄地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婆婆金艺芬,在自家院子里被导演发现时,她不过是位正安享晚年的普通老人,据说老人一辈子只看过一部电影,便是自己演绎的《爱.回家》。对于她真实生动的演绎只能归功于岁月留在老婆婆人生路上的痕迹。而剧中,外婆聋哑却肩负大爱无言的文化精魂,恰也是岁月流逝的背影中,留在韩国人心中越来越珍视的瑰宝。

    2002年,“韩国国民弟弟”俞承浩在拍摄《爱.回家》时八九岁,岁月如梭,一晃已成美少年,且在2010年被韩国影迷推举为最有潜力的明星。话说凭借《爱.回家》闯荡出平坦星路,亦无异议。当年电影无意一鸣惊人,结果票房口碑皆大欢喜。除了剧本感动观众,导演拍摄风格得到认同,老婆婆与小俞承浩的精彩表演绝对是大功臣。或许记不清太多的故事剧情,却很难忘记聋哑的外婆与调皮捣蛋的小相宇。


 6 ) 有关外婆的一些琐事

    下午看了《外婆的家》,电影最后字幕上有一行字是“献给天下所有的外婆”。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妈妈因为生活艰难,将儿子送回外婆家过暑假。而这个年轻的妈妈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自己山里的家。外婆不能说话,弯腰驼背,拄着拐棍走在山路上。两个月的时间,外孙对外婆的感情由拒绝到接近,到依依不舍,所有情愫在细节中蕴藏。汽车慢慢开走了,外孙跑到车的后窗跟自己的外婆招手,而外婆踽踽而行返回家中,外孙留下的卡片,背后幼稚的图画和文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我没有足够的能力评论这部电影,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外婆和许多往事。

    和许多朋友不一样,我祖父辈的亲人大部分都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那一辈的亲人,我只见过外婆,而她如今也还活着,即使身体大不如前,但每次返家,第一个想见的还是她。这种习惯大概出来上高中的时候就养成了,每次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外婆家。那是十年前了吧,她的身体比现在好很多,每次都是跟我讲许多家长里短。外婆姊妹九个,排行老四,我有三个姨姥姥,五个舅姥姥。然后表舅表姨加起来大约有二十几个,人多事杂,说起来就停不下来。
    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婆家度过。父亲这边没有老人照顾我,母亲是长女,我是外婆那边儿最大的小孩,所以表弟表妹们出生之前我是独享一家人的关照的。我还记得小舅结婚的时候,小舅长我十四岁,他结婚的时候我已经上一年级了。他结婚前夜,母亲、表姨都在张罗着帮忙,晚饭时候,外婆坚持要把养了很多年的那只鹅宰掉,说是要感谢这些帮忙的亲戚朋友。那只鹅不是纯白色的,翅膀上都大片的黑灰色羽毛,除了下蛋,还会看家,一直是外婆钟爱的。平时的鹅蛋也大部分给我吃了,她自己却舍不得。
    那个时侯电视机还没有电视机。五舅老爷家买了彩电,外婆每天晚饭后去他家看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渴望》。外婆家到五舅老爷家也就一百多米的路,一个窄窄的小巷子,路过四户人家的大门就到了。五舅老爷跟邻居在正屋打麻将,五舅姥姥跟姥姥还有三舅姥姥在里屋看电视。经常是他们看着,我就睡着了。然后看完电视剧,外婆就背我回家,月亮好的时候,外婆手电筒都不用,我现在还能想起月光投下来,路边的树枝在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冬天的时候天黑的早,学校离外婆家比我自己家近,我就一直住在外婆家。特别是考初中前期,学校了添加了晚自习,每天外婆给我留门。因为外婆邻居有个同学跟我同路,都是他看我进门再回自己的家。他只大我三岁,却大我一辈,我管他叫舅舅。表弟小我三岁,后来也到外婆家住。我们三个睡一个炕,我在最里面,表弟在中间。还是升学前夕,母亲说要给我加营养,买了很多鸡蛋给外婆,说一起吃。每天早上表弟还没有醒的时候,外婆就会先把我叫醒,让我吃完鸡蛋再跟表弟一起吃正常的早饭。那个时侯还不明白,后来才大约知道,外婆对于子女看的都很公平,不想谁沾了谁的光,尽管现在看来这是好小的一件事。
    上大学走的时候,外婆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一双袜子给我,说:“这是你小舅结婚的时候我买的。”想想那个时候,小舅结婚已经十年过去,姥姥还放着一双袜子给我。那种袜子如今很难买到了,质量很好也很舒服,大学的时候晾在外面,不知道是不是被风吹走了,现在想想还有点遗憾。
    大二暑假回家,发现表弟被传销组织骗走了。全家集合在一起想办法,外婆在一边本来只是难过,可突然之间就哭起来。我跑过去安慰,她总是往坏的方面想,猜是不是表弟被人杀了之类。我赶紧电话广州的同学,大舅和舅妈日夜兼程过去,万般巧合把表弟弄了回来。外婆这才放心。那是我第一次见外婆掉眼泪。
    算是家族病史吧,外婆有高血压,胃里也不太好。每年冬天血脂稠的时候都需要打吊瓶冲血管。去年买了一台血压仪给她,可以随时在家自己测量血压的那种。后来听妈妈说,她会叫邻居过去都一起用,还很骄傲地说是外甥买的之类的话。
    我一直都觉得外婆做的馒头和粥是最好吃的,到现在都是。
    去年十一,二姨姥姥身体不适,我蹬三轮车带姥姥去看她的姐姐。路上我买了牛奶和水果,外婆却坚持在一个食品店停下,买了一些点心和麻花,说,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知道姥姥的脾气,这也不是跟我见外。两个老人家见面也没有什么喜悦或者惊奇,只是那么平淡地说话,各自的子女、儿媳、孙辈,还有共同认识的人里面谁又没了之类。临分别的时候,外婆对二姨姥姥说过段时间我再来看你。可是我知道,要是母亲或者舅舅们不送姥姥过来,她自己已经不能走这么远的路了,即使那只是骑车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
    我们长大了,外婆也老了。
    所以,电影中的外婆跟那个开杂货铺的朋友说话的时候,另一位老人“死之前再见一面”的说法,让我很动容,这才是生命的大智慧吧。电影中的外婆拿了母亲带过来的补品去看另一位独居的老人,那位老人也感叹,我没事,就是老了。
    他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生命的尊重,是我这一辈子都要去学习的。
    我很庆幸我有自己的外婆,每半个月都会跟她打电话——即使每次她都怕我花太多的电话费而匆匆挂机——有她在,我的心里就很踏实。
    我从来不敢想,要是哪一天外婆没了,我们这些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她还在等着我带一个姑娘回去,给她生一个重外孙,可是,这真的可能要让她失望了。

 7 ) 那一场静静流泪的电影

  这段日子忙得可以,倒把想家的时间大幅度缩短,想念总是折磨人的,无论是否关乎爱情。

  周末的时候就像被放风的囚犯,连着两天都在外头乱晃,曾经误闯进一间小教堂,座位两边还挂着亮丽的白纱,人们齐聚在阳光充足的一角,新郎新娘的背影都透着喜气,今天他们结婚,从此组成一个新家庭,世界上又少了两个孤单的人,上帝祝福他们。

  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外婆的家》,老久没流泪的眼睛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泪水咸咸的滑落脸颊也不想擦,电影里的外婆让我想起了奶奶,隔着千山万水是回不去的,就这样静静的想想、静静的流泪也好。

  电影里的外婆眼睛老花穿不了针,我却会帮奶奶穿针;电影里的外婆一个人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我能扶着奶奶回家;电影里的外婆总听不到孙子窝心的话,我嘴巴甜老给奶奶灌蜜糖。我一边看着外婆一边心里说着我奶奶不是电影里的外婆,我看着淘气的小孙子念着我也不是电影里的他。。。可是我千好万好却和她相距万里,不在身边的好能有多好?

  她和我讲电话总是拿起就不愿放下;她常说自己命不久已,我就威胁她不能太早离开因为我要把小孩扔给她带;她不知道我的确切归期却早已为我准备好冬天的棉被夏天的抱枕;她说要给我做所有好吃的东西我也答应她以后天天陪她去市场买菜。。。我想着想着又要哭出来,这个世界上有人这么深切的爱着我却不能陪我到最后一天,生命如此脆弱总有摧枯拉朽的时刻,我该怎么办?我大概不会再有勇气走那条熟悉的路,也不敢再踏进落满尘埃的房间,如果没有她,那里也不再是家。想念太虚无想象太痛苦,这样的我看起来好脆弱,我不喜欢这样。

  天晴的日子坐在广场上看鸽子高飞逼空脑袋什么都不想,我已经逐渐被现实渗透开始无力反驳,刻意选择淡忘真的记忆就慢慢变模糊。有时候看看亲情片流流眼泪,更多的时候陪着笑脸对人对事对自己,人生本不该有那么多无奈的,所以有些时候即使真的觉得无奈也露出笑容仿佛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算不算自欺欺人呢,算不算强颜欢笑呢?

  这些话也是不该问出口的,这个时刻还头脑异常清醒的我也不算太正常,轻轻的想起甜甜的暖暖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呢。

 8 ) 让爱回家

   杰克登上泰坦尼克号的护栏,对身旁的露丝轻描淡写地一笑:You junp,I jump !整个大西洋上的冰山就此融化,至死不渝的爱于是春暖花开。梁朝伟在汽笛拉响的一刻问张曼玉:“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我们真的看见花样年华所有的欺骗和背叛在一瞬间远远退去,只剩下感人肺腑的爱在一群恍惚的身影间荡漾。即使是不能视物的塞玛尔,也能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子说出她在世界上最后的想说的话:“记得包好吃剩的面包,还有整理床铺。”那句话让爱像一道光一样刺破黑暗,让我们明白,爱,是可以用生命来表达的。

    《守望灯塔》里银儿问普尤:

     ——那我该说什么呢?在我爱上一个人的时候。

     ——你应该说你爱。

    我们当然也可以对别人说我爱你,这已经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年代。你可以在坐在KFC里大口大口地吞咽鸡肉地时候朝对面同样啃着薯片地小女友扔下这么一句话;也可以在母亲节抱着妈妈的脖子说我爱你,然后任凭你送给她的那束系着漂亮丝带的康乃馨慢慢凋谢。爱和谎言可以轻易从每个人嘴巴里冒出来,就像吹一长串肥皂泡泡。于是五光十色的肥皂泡飘满整个天空,我们看着跳着笑着,以为自己身在爱的天堂。

    所以我们看《爱回家》的时候才会如此地感动。

    77岁的外婆又老又脏,背驮的厉害,最重要的是她不会说话,那么她又怎么能表达出她的爱呢?她做到了,她让所有的肥皂泡全部破灭,爱闪出最真实的色彩。 外婆从来没有走出过那座山村,也没有见过她的外孙相宇,相宇的妈妈17岁时和相宇的父亲走出深山,生下相宇后两人分手,单身的妈妈为了找工作的方便,把相宇送回了自己很久以前离开的地方。小相宇不懂得去体会山里安静流淌的时光,他迷恋着山外飘满肥皂泡的世界,他只喜欢电子游戏和旱冰鞋,机器人和巧克力饼。他讨厌这个贫穷的山村,讨厌又老又哑的外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相宇比其他孩子更加自私与任性。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次见到外婆的时候就叫她臭哑巴,往外婆唯一的破鞋子里尿尿,会在外婆熟睡的时候偷她的发簪去换游戏机的电池。

    看到这些所有人的心都会狠狠地抽动,在相宇地的任性中仿佛看见了自己也曾有过的残忍。

    但是外婆不会在意相宇的轻视,她总在想方设法地讨好这个任性地小外孙。相宇晚上上厕所地时候,她就光着脚穿着单薄的衣衫蹲在茅屋边守着,她的白发在冰冷的夜风中颤动。自以为领会了小孙子想吃的肯得基的意思,她冒着雨走了很远买来了一只鸡,她顾不得换衣服,马不停蹄地炖好给相宇吃,相宇醒过来发现是“泡在水里的鸡”,生气地把饭推到地上,那一刻外婆脸上期待的表情瞬间冻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的不知所措,她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饭,手忙脚乱地向生气的外孙解释,却丝毫看不到她有任何的气愤。

    外婆在整个影片中不断向外孙做着对不起的手势,她也许会责怪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让外孙这么厌恶,为什么自己不会做肯得基给外孙吃,为什么为外孙理的发会让他大发雷霆。她也想融入外孙的世界,所以她趁着相宇睡觉的时候摆弄他的积木玩具,可是不通窍门的她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把玩具码放整齐。

    好在最后外婆无私伟大的爱终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让爱回家的那扇门,相宇逐渐被外婆的亲情所打动,学会帮助外婆拖运东西,也会在外婆生病的时候照顾外婆。在一次失败了的“约会”之后,往回走的相宇看到口袋里装着外婆省下来给他买游戏机电池的钱,抬起头看见外婆正焦急地寻找着自己,一直在与妈妈顶撞中长大的相宇终于明白什么是爱,眼泪砄碮,漫过尘封已久的心灵。而这时候相宇回汉城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外婆,这个字是’生病了’,这是’我想你’”.”因为你不能用电话讲话,所以你要给我写信””外婆,你生病的话就发个空信过来,我会知道是你,我会马上赶过来……”相宇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外婆也在偷偷地抹着眼睛。我们看到前言万语都比不上的爱浓浓地充满整个破旧地小屋,我们终于可以幸福地流泪。

    影片地最后,外婆一个人步履蹒跚地走向她小屋,但她从此不会再孤单,外孙相宇爱的卡片将会像天使一样挥着翅膀不断向这里飞过来。这是美好故事应该有的结局。

    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快丢掉手里的牛奶和汉堡,离开那些虚伪的城市,去找回家的路。

 短评

最喜欢的韩国片。有事才想起,这是很多为人子女者的通病,但父母却一直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大爱无言,大音息声。回家的路怎么都不会太远。珍惜~

9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外婆家,下雨时候的天井,墙头上的宝石花,埋在粥里的面团,傍晚时呱呱叫着回家的鸭子,干涸的水渠,只收得到一个频道的电视机,夜晚慢慢摇着的蒲扇……外婆越来越弯的腰,外公越来越严重的耳背,癌症去世的小外公,远走高飞,远走高飞,一年只能见上这么一次半次的,外婆家。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沉默而穷苦。然而这穷苦之中,仍有沉默而涓涓的爱。许多,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人生的幼年,都得到过这样一位年长女性不计回报的照顾与关爱,而我们最终也都无一例外必然的辜负了她们。看看这片子高到有些“畸形”的分数,就是一份份的愧疚堆积使然。

19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整部影片像涓涓细流一样,影片中,小细节体现着小男孩在慢慢成长。外婆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婆婆说的那句话真是让人难受,年事已高的他们感觉对死看得很淡。最后,外婆佝偻的背影真是孤独,小男孩说要记得写信给他,可是外婆又有多少时日能够写信了呢?很多时候一转身便已物是人非

22分钟前
  • 顾俏乜
  • 推荐

外婆好可爱哦~

27分钟前
  • 可可肚子
  • 推荐

高难度拍摄。

30分钟前
  • 飞年
  • 推荐

“献给所有的外婆”

34分钟前
  • 力荐

炖鸡那我真想把那崽子炖了

36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扮演外婆的演員金亦芬,1926年出生在慶尚北道,10年前老伴去世。她靠院子裡的100多棵胡桃撫育了1男2女。她在只有8戶人家的山溝(電影拍攝地)裡生活了一輩子,在自家院子偶然被導演發現。開始她拒絕出演這部影片,原因是劇中人物穿的衣服太髒,怕給兒子丟臉。她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生平第一次看的電影是

38分钟前
  • 佛小FoChaos
  • 力荐

看到他们带孩子回家过年,孩子们就一直在玩手机玩平板,对爷爷奶奶大声呵斥、爱理不理、嫌这嫌那,更别说叫声爷爷奶奶了。这片子特应景。7.6

4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看到镇子上的婆婆跟外婆说“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这个时候哭了,语气那么平和

47分钟前
  • xzzzzzx
  • 还行

希望中国尽早拍出此类片子,并在末尾打上:献给天下所有婆婆

49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她手忙脚乱地满足你所有不懂事的要求,心甘情愿把她所拥有最宝贵的东西给你,而等你开始学会拥抱他人的时候,她却只能佝偻地站在时间的路口,目送长大的你远去。有些人给你的,你知道你用一辈子都偿还不起了。

54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献给每位做外婆的人。 :)

58分钟前
  • Sweetkiller
  • 推荐

大概是因为用了非专业演员,竟然拍出了伊朗电影般的质朴感,南朝电影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不过很多伊朗电影要自然多了,这部的导演意图这么明显、目的性这么强,大部分人还能入戏我才惊讶呢,豆瓣评分虚高太多,IMDb的7.8分靠谱多了。

1小时前
  • 沉歌
  • 还行

外婆,如果你病了就发个空信,我就会知道是你,我会尽快来,好吗。

1小时前
  • 半截龙女
  • 力荐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和我所经历的很相像,所以,看着电影就觉得是往事在重放。有很多小孩不懂事的情节,看得实在是揪心,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愧疚之心,可能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曾做过会令自己懊悔终生的事情吧...

1小时前
  • 战国客
  • 力荐

上车 送相宇上车的时候 我哭了……

1小时前
  • 焉师傅
  • 力荐

知道那种自己都很痛的感觉吗?比身体上的疼痛更加彻骨的感觉……

1小时前
  • 珍珠大爷
  • 力荐

外婆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泪点…好久没看这么感人的电影,5星几乎都是感情分!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