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男生

喜剧片英国2006

主演:塞缪尔·安德森  詹姆斯·柯登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理查德·格雷弗斯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  安德鲁·诺  拉塞尔·托维  杰米·帕克  多米尼克·库珀  塞缪尔·巴奈特  萨沙·达万  克里夫·梅利森  佩内洛普·威尔顿  阿德里安·斯卡伯勒  乔治娅·泰勒  帕特里克·戈弗雷  

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

播放地址

 剧照

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2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3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4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5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6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3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4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5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6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7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8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19历史系男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06 20:22

详细剧情

  这是一群高智商男生们的故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北部的一所男子中学里,八个高中生正积极准备着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招生考试。这几个男生性格各异。有万人迷,自视甚高的Dakin(多米尼克•库珀 Dominic Cooper 饰);有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的Rudge(拉塞尔•托维 Russell Tovey 饰)等。他们对课本对知识有属于自己的解读。  教他们文学的是个肥胖,教学方式独特的怪老头Hector(理查德•格雷弗斯 Richard Griffiths饰),他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与他教学模式相反的则是学校新聘请的老师Tom(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Stephen Campbell Moore 饰)。Tom的目标则是协助这些孩子尽可能考上牛津或剑桥。两种老师的两种教学模式,究竟孰优孰劣,或许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长篇影评

 1 ) 简评

1、The History Boys讲述的是一群英国高中生,也就是一群非常鲜嫩活泼的青春肉体,在那个骚动、迷惘、正在逐渐建立起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寻找自己的种种人生角色、并为了未来而全情努力的高考阶段的故事。这部电影涉及了很多议题,有迷惘青春的私密成长,有同志身份的认同与隐瞒,有对教育制度、教育观的审视与对抗,中间穿插了文学与历史的思辨、诱惑、赞美与传传承,通过两代人饱含机智、幽默和脉脉温情的交锋,传递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2、电影上映时间2006年10月13日(英国),戏剧原作上演时间2004年5月(伦敦利特尔顿剧院)2006年4月23日(美国百老汇)。话剧获得2006年6项托尼奖,包括最佳话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美术设计奖和最佳灯光设计奖。托尼奖在戏剧界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

3、导演Nicholas Hytner是英国国家剧院经营人,话剧导演。剧作者Alan Bennett艾伦班尼特,英国著名剧作家,文化名人,在英国家喻户晓、获奖无数。爸爸是个屠夫,牛津大学历史系出身,留校任教中世纪历史几年后,转为专职写作。从1960年代开始投身剧本创作,并以自身担任导演及演员的经验为基础,写出许多精采佳作。他以《The History Boys》赢得戏剧界最高荣誉托尼奖,并曾以《疯狂乔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入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他也出版散文集《Writing Home》及自传作品《Untold Stories》等。他1997年身患癌症,当时开始撰写Untold Stories,抱着离世的心情写作,自传中首次透露了他的同性恋身份(他之前跟女性也有过关系)。后来他的癌症得以治愈,自传正式出版。目前他与他的男伴已经相处了14年,一直居住在伦敦。他最近的一本散文集《非普通读者》,虚构了一个英国女王迷恋读书之后种种疯狂行径的故事,在英国大受好评,目前相继在台湾、大陆出版了中文译本。


4、影片背景设置在1983年英国谢菲尔德一所男子高中文法学校。为什么要设置在这个年代呢,这跟英国的高考制度有关。概括地说,英国高考称为A-LEVEL考试,有几十项科目可以选择,学生至少学习三门课程,只要在两门课的考试中取得E即可达到一些普通大学的入学标准,较好的大学要求学生3门课的成绩均达到C以上。而一流大学如牛津、剑桥等名校则要求申请学生3门课的成绩达到AAA或AAB。而在1983年那个年代,牛津和剑桥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拿到3个A的学生,还要开始一段为期一个月、所谓的seventh-term,主要针对某一科目进行深造,以应对牛津和剑桥的考试。此后不久牛津和剑桥就改变了入学考试方式,废除了所谓的seventh-term,所以影片设置在1983年。
本片中这所男校中有8个学生拿到了3个A的成绩,他们回到校园,继续学习,他们选择的科目是历史。一心追求名校升学率的校长,生怕原有的历史老师不够资格、太保守,不能应付牛津的考试,因此聘请到一位新的历史老师,这位老师据说出身牛津,充满活力,并且了解牛津要什么样的学生。校长希望新历史老师的专门辅导能够帮助他们登上牛津剑桥的宝座。The History Boys的故事由此展开。

5、电影版演员与戏剧版首演演员完全一致。老师阵营为谢菲尔德男校校长、历史老师Mrs Dorothy Lintott、语文与常识课老师Hector海克特(Richard Griffiths)、历史老师Irwin欧文(Stephen Campbell Moore)等。学生主要有Dakin、Posner、Akthar、Crowther、Lockwood、Rudge、Scripps、Timms。
Hector扮演者Richard Griffiths是英国著名演员,饰演多部莎剧丑角,《哈利波特》电影中扮演哈利的姨父。老爷子对戏剧有很高的崇敬,比如有次演出,有观众手机铃声响了6次,他忍无可忍,终于中止表演让该观众出去。2008年新年接受女王授勋。
Dakin扮演者Dominic Cooper,1978年生,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科班出身。主演过妈妈咪呀等剧。今年5月刚跟女友分手。目前跟HISTORY BOYS里中扮演Timms的胖子住在一起。曾登上2008年7月号英国版Attitude杂志封面,此为著名同志杂志。
Posner扮演者Samuel Barnett,1980年生,自幼表演,同样是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出身,平日最爱去国家剧院酒吧,爱读科幻小说,如菲利浦普曼的《黑暗元素三部曲》,他也主演了这部话剧。他还是哈利波特和魔戒的爱好者,最爱读狄更斯。




 2 ) 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我们也需要人文教育

我儿子在文科上比较有天分,在理科上也就一般般。他喜欢阅读,喜欢思考“大”问题,比如乌托邦的设计中不允许有游戏是不好的。跟所有孩子一样,他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过目不忘,还能结合新闻谈点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对历史感兴趣,希望我给他讲故事。他还能写诗,对文字的美有很不错的品味。然而我却不怎么喜欢跟他讲那些,因为我不希望他对文科感兴趣,在我看起来,读文科日后是要饿死的,而且还会因为想太多而不快乐。

然而,今天我看了《The History Boys》(B站有看,中英文字幕,中文译名《历史系男生》)。背景是1986年,约克郡一个小镇上的男校,雄心勃勃的校长想让那届成绩最好的高三学生去考牛津的奖学金,请来了个代课老师做专门针对名校笔试、面试的特训。剧情的冲突有好几条线,腐国男校里常见的同性恋,老师对学生的性骚扰,实用主义的教育和博雅教育之间的矛盾,以及历史和文学本身引发的思考。几条线交织在一起,复杂而不芜杂,深刻而不刻意,伤感而不煽情。让我觉得,学文科还是好的。

我们归根结底还是人啊,在解决了温饱,买上了房子和车子,能出国旅行,能买个名牌包包,能把孩子送进名校之外,我们还是人啊,一个一个,能快乐,会感伤,面对生和死,爱和别离。而那些人性共通的东西,只有最好的人文教育才能激发出来。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我们也需要人文教育,那是能把人从苦难中提拔出来的稻草。

【以下有剧透】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胖老师Hector在教室里给学生Posner讲Hardy的诗Drummer Hodge。这时Hector刚刚得知自己因为性骚扰学生的丑行而被解雇,失魂落魄地到教室里,却毫无心理准备地遇到等着他讲解诗歌的Posner。Posner充满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描述年轻的鼓手从英国乡村出来,没多久就死在南非的战场上,埋在那里,年老的诗人刻画生命的虚掷,充满感伤。念完后,老师似乎还没从被解雇的噩耗中回过神来,敷衍般问学生的感想。学生兴致勃勃地将这首诗对死在异乡的描述和另一首诗比较。而老师这时候才仿佛慢慢找到感觉,告诉他为什么Hardy写得更好,告诉他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告诉他为何诗里的鼓手是有名字的,这名字意味着什么。告诉他为什么要用uncoffined这个词聊描述死者,这个词的意义,这个词传达的情感。老师没有提到一个字关于自己当时的心情,但他显然感染到了他的学生,把他和学生都带到了诗的情感中,然后Hector说了下面这段话:

“The best moments in reading are when you come across something--a thought, a feeling,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that you'd thought special, particular to you. And here it is, set down by someone else, a person you've never met, maybe someone long dead. And, ... it's as if a hand...has come out... and taken yours."

当说到... it's as if a hand... has come out...,老师伸出手去,像是要递给学生,而学生也正要伸手去接,老师却抽了回来,... and taken yours,他把双手虚握放在了胸口。他是一个性骚扰学生的老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导师,从猥琐到崇高,人性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Hector和Totti是老派的老师,大量的知识灌进去,孩子们都够聪明,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灌多少吸收多少,历史、诗歌、法文...。Irwin却是新派的老师,用电影里孩子的话来说,cutting-edge,逼着孩子去创新,以知识为阶梯去叩问,不满足于复制知识而强迫他们去创新说。这是我看到的最直观的方式表达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区别,或者说传统大学教育和现代大学教育的区别。

我也喜欢他们的小班讨论,讨论大屠杀,讨论历史是什么。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同意不同意都可以,课后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书来,回家一边查书一边写文章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批阅他们的文章。这是博雅教育的精华,用一个灵魂去敲击另一个灵魂,认真严肃的思考,我理想中的seminar。

在古迹参观的时候,大家排好队合影,就缺胖老师Hector。他慢慢地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说:

"Pass the parcel. That's sometimes all you can do.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Not for me, not for you. But for someone, somewhere, one day. Pass it on, boys. That's the game I want you to learn. Pass it on."

正好前天吃饭时闲聊,说起我儿子长大干什么。他爸爸希望他做科学家,我说他理科不够好,恐怕够呛。外婆说他可以做诗人,我说不行做诗人会饿死的。外婆说,没关系,妹妹长大了赚钱养哥哥。我们都笑了,我儿子却一言不发。后来他爸爸再三问他,他很严肃地回答:“我要做老师,我要把知识传给后代。” 还特地强调了一句:“我要做小学老师。” 我笑了,因为他幼儿园的时候就说过想做幼儿园老师, 以此类推,说不定上了大学以后就想做大学老师了,似乎也没有离我们对他的期望太远。后来我看到Hector说的这段话,我意识到我才是狭隘的那一个。超越了个人的成败得失,他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That's the game he wants to learn, to pass it on。

 3 ) 不一样的校园片

校园片的一个特点就是励志,肯定有一位春风化雨的老师,这是必需的,然后肯定还有一位代表顽固实力的校长或是训导主任之类的反派角色.而学生方面,肯定都是内心期望着变革,可是肯定是毫无勇气挑战传统的,直到那位老师来了之后,革命的暴风雨也为之降临,而结尾毫无疑问的是,那位优秀的老师在传统的势力下默默的离开,然而他却赢得了学生的心.
但是这部戏却恰恰相反,学生们居然是一群渴望得到高分的学生,对于原来老师的春风化雨式的教学方式很不买账.认为诗歌只类不过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课程,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课程.这一点就是让人大吃一惊,还有这么势利的学生.
这里面的老师也是非常的奇怪,两个用来作对比的老师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都是同性恋.只不过,一个经常对男学生动手动脚,采取很明目张胆的方式,结果,被人起诉了.而另一个,却是掩饰自己的取向,让自己看上去没什么两样.而且,他的教学方式是激进的,是直接指向目标的,却和他的生活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反差.
学生除了上面说到的势利之外,根本没有以往电影中那种对于传统的反叛,他们一个个的都很正常.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心用功在学习上.一次次看他们从图书馆借了厚厚的一摞书,然后拼命用功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到振奋,自己的高中时代不也是一样.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他们的感情问题也是出了问题,其中一个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当然了,也是男的.然后他向同样是同性恋的老师倾诉,当然了,没有俗套的爱上了老师,只不过老师让他从容面对而已.虽然少了情节上发展的空间,不过显得更加真实.
这群男生的组合也相当的多姿多彩,传统的小白脸之外,还有一个开朗的大胖子,简直就是那个老师的翻版,而且还很愿意学女生,真是别具一格;一个运动方面的专家,说萨特非常擅长高尔夫;一个犹太人,不能自慰,而且对于集中营的惨剧认识很深;还有一个穆斯林,却被人与印度人混为一谈;还有一个黑人...总之,不是传统的白人天下,这么多的男生,总有一款适合那些女观众吧.
最后的那个结尾,虽然我认为有点悲惨,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难道不好?但是,当镜头慢慢的拉开,用一种回忆的语气谈论那些男生之后的生活时,一种沧桑感突然的涌上了心头,突然间,这部喜剧有了深度.它所说的不仅是大学录取前的补习课了,更变成了,一个优秀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很好的诠释.这点和其他的校园片没什么两样,可是,这样不好么?
还有,这部电影的台词真是太赞了.让我们顺便体验了一下英国诗歌的美.

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的入学考试,斯国的可以如此的多姿多彩,反身自顾,我操.真希望中国早日有这么一部影片出现,而且还是现实主义作品.
http://tin1016.spaces.live.com/blog/cns!49A79B57DDF65AA1!1238.entry

 4 )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刚好是前几天听的lecture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的 law in history,提到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is the way teaching was done,which is followed the Socrqtic questioning style,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而在那之前的一个星期,刚好有南周评论版一哥们儿写苏格拉底的死写得风姿勃发。
 
    下午看了《The history boys》,戏剧改电影,演员台词功底实在了得,用词华丽流畅,书袋也吊得无迹可觅,看完了想想差不多题材老美的《死亡诗社》确实够烂,不论老师学生都只能念几句惠特曼的“Oh,captain,my captain”,怪不得欧洲文化中心论到现在也是如此地有市场。
 
    背景是80年代文法男校,出场人物有三位历史老师、八名学生和一个校长。
 
    喜欢在骑摩托车时把手放到后座男生ball上面去的Hector老师为人风趣随和不拘小节,教学方式散漫又无章法,他热衷于培养学生对诗歌修辞的好感,八个学生经常会在法语课上模拟妓院的对话场景以巩固对虚拟态语气词汇的掌握……然而学生并非会被这种慢节奏无绩效的老式教学方式所迷惑——他们的目标是牛津或剑桥的历史系。校长请来了牛津毕业的年轻教师Irwin,这位老师的教学犀利、深刻而充满激情,与Hector的方法刚好形成良性互补,最终八名学生全部得偿所愿。
 
    被我说的若无其事的概括底下大概是一般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种种情感及其处理方式。当我将Darkin对Irwin的表白与Clive对Maurice的进行对照时,发现了相类似的各种要素。因此感情是激励我观看然而我却不愿予以多说的东西,我对苏格拉底感兴趣。
 
    Hector的教学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吗?校长对这个做了肯定的回答,那么看起来新潮锋利的Irwin呢?我倒觉得也是。
 
    片中开头一幕很有意思,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一个学生骑车去了教堂,神父正在说着祷词:“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全能之主的祝福,圣父、圣子和圣灵,会保佑汝等,并与汝共存,现在如此,今后亦然,阿门。”再看到后面分别出场的三位老师,总有一种隐隐对照着trinity的感觉。刚好三位老师采取的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是就想当然了。
 
    Dorothy作为唯一的女教师,她的教学严谨而深具批判意识。Hector则并非是散漫无目的教学方法令学校不能令人接受,相反,校长说过“有效”这样的话,只不过因为他摸ball的动作被女巡查员看到了而被迫退休。新来的Irwin则能够最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三个性格、方式各异的老师凑在一起,教出了八个牛津剑桥的学生其实也顺理成章。
 
    Hector是要求在长期的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注重文学素养并依赖这样的基础,喜欢吊书袋的他何尝不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呢?他深信时间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安慰,然而他又确实被时间伤害不浅这样的矛盾体现在他出场发言的每时每刻,并且他是以此为享受的。崇拜安逸是懦夫的行为,他在花甲之龄仍然以一种浮士德式的姿态战斗着,一点儿也不美观,但却让人心生好感——这不能够称之为同情,同情该是对他以及对我们这些心生好感的人的嘲笑。它不会让人愤怒,但它不应该用在Hector的身上,即便他壮士断腕般今朝酒醉明日赴死。Hector是个纯粹的、天生的老师,他不需要用校规或者其他东西包括道德来约束自己,因为他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来说,“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最大的约束,除此之外,百无禁忌。
 
    Irwin则简单得多,他是个已经被急功近利的现代性给弄得别别扭扭的那种家伙,可是,无奈地,非常招人喜欢。无论是观众还是学生,更或者是万人迷的Darkin。他的尖酸和深刻一样惹人怜爱,犹如他的自信和自卑,那般恰到好处地融合,使他既嚣张又惶惑。凉薄的双颊代表自制,眼镜的遮掩则又精光四溢,每个人都爱他爱得不行,爱到连他漏洞百出的字体也被了解和模仿。Irwin上课时的passion很强大,相当吸引人,赚得的眼球使他既得意又恐惧。以至于到最后,连我都以为他真的会跪在地上,suck Darkin……Irwin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不止像Hector那样简单的传递与索取,更多的时候他将两者融为一体,使自己犹如禁欲的僧侣一般脆弱到不堪一击,而揭开寡陋的面具攻击他的人总是存在。我们都爱Irwin,学生爱,老师同样爱,他自己也爱,所以在最后他对与Darkin之间约会的忘却是那样的无理但含情脉脉。Irwin本身没有做教师的自觉,所以,他越来越是那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有所自觉的讨厌状。他太年轻,经不起考验,故而不如舍弃考验,这一点我们既爱又恨。
 
    Dorothy的出场份额短暂但并非无效,她对历史的看法犹如历史自身一样地充满了偏见但使人不得不敬畏。她是隐者,但并不低调,她在合适的时候绽放,容易教人忽然陷入无所适从地尴尬,因为她居然那么简单又真实,就好像近代史手册一样,却又最容易受到无数观点的左右而易于摇摆。Dorothy应该起调和的作用,但事实上她往往最为激动,学生记得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正因为记得她偶尔的雷霆万钧。
 
    三位老师其实共同体现的都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与责任,因为这一点避无可避,又因为——there it is。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反映出了如此多的道理,却并不拥挤逼仄,相反倒有一种天性的诗意缓缓淌过,简直是最好的英式教育白皮书,不得不感叹,一个好的戏剧,张力的确能够做到文学性与表演性的极致,或者说是能够找准那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在任何情况下赢得时间和空间。
 
    电影看完了,有人醒悟说,原来自始至终强调的居然不是那句“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 thing after another.”而是Hector说的,education needs “Take it, feel it and pass it on”。
 
    所以,这部影片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在向雅典公民苏格拉底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包括那无处不在的洋溢在年轻与老朽的肉体之中的爱与责任。

 5 ) 对英国教育的隔皮瘙痒式的讽刺

原创勿转。


  本片具有了一切英国精英教育的影子:男校(同龄女生的缺席),推崇美的教师,上一流大学的压倒性的任务,精英式的同性爱。但是本片的各位男主角却缺少了那种显而易见的精英气息和使命,他们与普通的大男生没啥差别,整天作弄老师,说黄色笑话,吊儿郎当,各种低级地卖腐。在精英的设定下,这群大男生的作为也可谓是一种讽刺。

  本片初现的仿佛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对立。一方是Hector,一方是校长和Irwin。(其实校长与Irwin也不尽一致,但在此先二元分)。但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不是一个关于政治讽刺、双方博弈的故事。

  Hector是一个极有意思的角色。Hector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热爱文学。他代表的其实是英国传统的精英教学理念。(讽刺的是,他是谢菲尔德大学毕业的,嘴上不说,但他心底却有着精英的崇拜情结)
  这里先说一下,20世纪英国的公学里曾流行着“同性恋崇拜”。“公学成为神话,与之相关的同性恋从中国找到一种合法性和荣耀。”而男孩们致力上的剑桥牛津则是“同性恋崇拜的象征”。“多数教授鼓励男性之爱……他们要求将对男孩的爱意作为从古希腊衍生来的哲学理想,把它理想化,以至去除了所有感性和具体的性含义。”这种同性恋崇拜的遗风一直在流传。

  Hector高大而臃肿,头发花白,一个想象中那睿智的学者形象在银幕上看来又是有点古板和猥琐的。(Hector这个名称也是很有意思的,Hector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民族英雄,被学生称为Hector有什么讽刺的意味,我也搞不清楚。)他有着英国历来的同性恋崇拜(男同性恋~没女人的事)情结,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高尚活动、纯洁的理想,”尊崇柏拉图,王尔德,奥登。电影中多次出现了奥登,奥登本人曾就读格雷沙姆公学和牛津大学,是20-30年代英国同性恋崇拜的代表之一。而那首“眠歌- Lullaby ”也是奥登献给情人的。

  但是那个课堂上高尚地、忘我地朗诵诗篇的、将同性恋无限升华的Hector在生活中却不是那个样子的。他在上法语课的时候纵容男生去表演妓院的情景(天你暗爽死了吧)。甚至最爱开摩托车载男生回家(还挑男生的相貌。),然后趁机去摸他们的蛋蛋。天,他还有妻子!终于有一天,他摸学生蛋蛋被交警看到了,他要被炒鱿鱼了,他还辩解说“知识传播本身就是带有色情意味”。校长极度生气,大喊“去他的文艺复兴、去他的柏拉图、去他的米开朗基罗、去他的王尔德!”还有梅乐思大喊:“你摸了学生的蛋蛋就是摸了,不要狡辩!”这段我十分钟爱,就这么一句话,把Hector那似乎富有深度见解的狡辩给揭露了,把知识分子用华美的语言包装的龌蹉的行为给揭露了! 一下子什么鬼王尔德,那不齿的行为都在阳光下被刨开!(有人知道,当年王尔德被判刑的依据最主要不是和波西搞基而是他四处嫖男妓么……虽然我很喜欢王尔德,但我还是要揭他老底)

  还有一幕,极能说明Hector的个性。在Hector和Irwin共同上课的时候,他们与学生讨论犹太人屠杀。Hector第一反应就是“天呀,你怎么可以跟学生讨论犹太人屠杀”。然后他说“他们会在集中营拍照留念吗,他们会笑吗?会牵手吗?这些都不是合适”然后他激动地说“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谴责集中营惨绝人寰、史无前例?”“如此之类……殉难者仅仅化作一个微不足道的缩略词”。这个不单单是反应了文学与历史对阐述历史事件之争,而且反应了文学对历史式的阐述的不齿。Hector认为历史不应该被解释、不应被分解,他认为沉痛的沉默足矣。当然我认为两者皆有可取之处,能够统一文学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式的理性分析最好,但是我也认为Hector对历史的厌恨、理解过于偏激。Hector此处表现的是作为文人的悯天怜人、也反应了他活在文人式的自我沉湎中。毕竟,在社会实用性方面,历史的阐释远远重要过文人的沉醉。

有位男生说得好,他说“我觉得文人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总结一下,Hector就是一个情感丰富、睿智的学者,同时也有着文人的懦弱、抑郁和自我沉湎。

再说说Irwin。Irwin的教育方式我比较喜欢,再说想要考上剑桥牛津也没什么错。最有意思的是,Irwin谎称他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其实他是布里斯托大学毕业的。这也反应了他内心对牛津大学的精英意识的渴求。


  再说说关于“讽刺”。片中几处对比很有意思, Hector是谢菲尔德大学毕业的,但他却有着牛津剑桥的传统—同性恋崇拜;Hector表面要装着圣洁的同性爱人的形象,内里最爱摸学生蛋蛋,然后Dakin却直截了当地对Irwin说“你要给我口交吗”这种表面装逼和直接淫荡形成了绝妙对比;Irwin是校长钦点的让学生上牛津剑桥的老师,他自己却是Bristol的……

  但是这种讽刺是隔皮瘙痒的、矛盾的。男生们(应该说是英国男生)一边厌恶着这个污浊的阶级社会的势力和虚伪,一边又迷恋着、向往着自己的优越地位。他们一边憎恨着,一边迷恋着(青少年的传统)。他们一边不齿Hector的非礼,一边又觉得能坐上他的后座很有趣、有意思;梅乐思老师高喊着“在女人眼中,历史没有在男人眼中那样趣味横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们没有地位……历史就是对众多无能男人的评述。历史式什么?历史就是女人亦步亦趋地跟在男人后面。”大力批评了这个父权社会(特指英国),但是在戏中,背景设定在男校,女性角色少得可怜,在梅乐思说话时,Irwin还在跟Dakin调情;他们一边瞧不起学校逼着他们上牛津,但是却暗暗努力;一边觉得Irwin老师很有睿智,一边又试图勾引老师……到片尾,一切角色也竟在学生考上牛津后,重归于好,和和气气,仿佛之前的一切从没发生,一切回归到原点……

  最后,此片决不能视为探讨两种教育方式的片子,也不是什么大书讽刺的电影。这不过是英国青少年在“高考”大背景下的一些青春骚动而已。此电影向我们展示了英国师生关系中的一面,但却没有倾向,更像是轻松的幽默讽刺,即同时讽刺了Irwin和Hector,由同时赞扬了他们。就是这种幽默讽刺的设定,让观众有些许的“科普”,也注定这部电影的深度不足。


参考:欧洲同性恋史 (法)弗洛朗斯*塔玛涅著 周莽译


 6 ) 他将长成一棵南方的大树,带着北方质朴的头脑、胸怀

考据癖如我找了找片中提到的诗歌。
原诗在前,网上能找到的中文译本放在后面。这几首里我最喜欢是《鼓手霍奇》。

[No.1] 眠歌- []Lullaby

By W.H.Auden

Lay your sleeping head, my love,
Human on my faithless arm;
Time and fevers burn away
Individual beauty from
Thoughtful children, and the grave
Proves the child ephemeral:
But in my arms till break of day
Let the living creature lie,
Mortal, guilty, but to me
The entirely beautiful.

Soul and body have no bounds:
To lovers as they lie upon
Her tolerant enchanted slope
In their ordinary swoon,
Grave the vision Venus sends
Of supernatural sympathy,
Universal love and hope;
While an abstract insight wakes
Among the glaciers and the rocks
The hermit's carnal ecstasy.

Certainty, fidelity
On the stroke of midnight pass
Like vibrations of a bell
And fashionable madmen raise
Their pedantic boring cry:
Every farthing cost,
All the dreaded cards foretell,
Shall be paid, but from this night
Not a whisper, not a thought,
Not a kiss nor look be lost.

Beauty, midnight, vision dies:
Let the winds of dawn that blow
Softly round your dreaming head
Such a day of welcome show
Eye and knocking heart may bless,
Find our mortal world enough;
Noons of dryness find you fed
By the involuntary powers,
Nights of insult let you pass
Watched by every human love.

 摇篮曲

  薛舟 译

放下你沉睡的头,我的爱,
在我背叛的臂弯里:
时间和热病烧掉了
个体的美丽,从
沉思的孩子身上,坟墓
证明那孩子的短命:
但在破晓之前,先让仅存的生者
躺在我的臂弯,
平凡、有罪,对我来说
却是彻底的美丽。

爱人们的灵魂和肉体没有界限:
当他们躺在
惯常的陶醉中那
被施以魔法的宽容的斜坡,
铭记下维纳斯送来
超自然的同情心、
以及普遍的爱和希望的幻象;
当一个抽象的顿悟
从冰河与岩石中
唤醒隐士世俗的狂热。

确定性,和忠诚
在午夜钟声的敲打中走开
像一个铃铛在颤动
时髦的疯子提高了
他们书生气的烦人的喊叫:
损失掉的每一法寻都要被偿还。
所有恐怖的纸牌的预言都要得到兑现。
但不是从这个夜晚
也不是一声耳语,一个想法
不是一个吻,更不是错过的一瞥。

美、午夜、幻象都将死去:
就让黎明的风吹着
轻柔地环绕你做梦的头
这样受欢迎的一天显示出
眼睛和搏动的心脏或许在祝福,
发现我们平凡的世界已经足够;
干燥的正午你已经被喂饱
被一种不经意的力量,
凌辱之夜允许你通过
在每一对世间爱人的注视下。
 

 



[No.2] 美术馆- []Musée des Beaux Arts

By W. H. Auden

About suffering they were never wrong,
The Old Masters; how well, they understood
Its human position; how it takes place
While someone else is eating or opening a window or just walking dully along;
How, when the aged are reverently, passionately waiting
For the miraculous birth, there always must be
Children who did not specially want it to happen, skating
On a pond at the edge of the wood:
They never forgot
That even the dreadful martyrdom must run its course
Anyhow in a corner, some untidy spot
Where the dogs go on with their doggy life and the torturer's horse
Scratches its innocent behind on a tree.

In Breughel's Icarus, for instance: how everything turns away
Quite leisurely from the disaster; the ploughman may
Have heard the splash, the forsaken cry,
But for him it was not an important failure; the sun shone
As it had to on the white legs disappearing into the green
Water; and the expensive delicate ship that must have seen
Something amazing, a boy falling out of the sky,
had somewhere to get to and sailed calmly on.

美术馆

查良铮 译

关于苦难他们总是很清楚的,
这些古典画家:他们多么深知它在
人心中的地位,深知痛苦会产生,
当别人在吃,在开窗,或正作着无聊的散步的时候;
深知当老年人热烈地、虔敬地等候
神异的降生时,总会有些孩子
并不特别想要他出现,而却在
树林边沿的池塘上溜着冰。
他们从不忘记:
即使悲惨的殉道也终归会完结
在一个角落,乱糟糟的地方,
在那里狗继续过着狗的生涯,而迫害者的马
把无知的臀部在树上摩擦。

在勃鲁盖尔的《伊卡鲁斯》里,比如说;
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灾难转过脸:
农夫或许听到了堕水的声音和那绝望的呼喊,
但对于他,那不是了不得的失败;
太阳依旧照着白腿落进绿波里;
那华贵而精巧的船必曾看见
一件怪事,从天上掉下一个男孩,
但它有某地要去,仍静静地航行。

美术馆

余光中 译

说到苦难,他们从未看错,
古代那些大师:他们深切体认
苦难在人世的地位;当苦难降临,
别人总是在进食或开窗或仅仅默然走过;
当长者正虔诚地、热烈地等,
等奇迹降临,总有孩子们
不特别期待它发生,正巧
在林边的池塘上溜冰:
大师们从不忘记
即使可怖的殉道也必须在一隅
独自进行,在杂乱的一隅
一任狗照常过狗的日子,酷吏的马匹
向一颗树干摩擦无辜的后臀。

例如布鲁果的《伊卡瑞斯》,众人
都悠然不顾那劫难,那农夫可能
听见了水波溅洒,呼救无望,
但是不当它是惨重的牺牲;阳光灿照,
不会不照见白净的双腿没入碧湛
的海波;那豪华优雅的海舟必然看见
一幕奇景,一童子自天而降,
却有路要赶,仍安详地向前航行。
 

ABOUT THE POEM:

meaning:
The basic premise of the poem is response to tragedy, or as the song goes "Obla Di, Obla Da, Life Goes On." The title refers to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in Brussels. Auden visited the museum in 1938 and viewed the painting by Brueghel, which the poem is basically about. Generalizing at first, and then going into specifics the poem theme is the apathy with which humans view individual suffering.
    Auden wrote that "In so far as poetry, or any of the arts, can be said to have an ulterior purpose, it is, by telling the truth, to disenchant and disintoxicate."
The poem juxtaposes ordinary events and exraordinary ones, although extraordinary events seem to deflate to everyday ones with his descriptions. Life goes on while a "miraculous birth occurs", but also while "the disaster" of Icarus's death happens.

background info:
For those cultural barbarians who don't know the story of Icarus, here it is, in condensed form. Icarus was a Greek mythological figure, also known as the son of Daedalus (famous for the Labyrinth of Crete). Now Icarus and his dad were stuck in Crete, because the King of Crete wouldn't let them leave. Daedalus made some wings for the both of them and gave his son instruction on how to fly (not too close to the sea, the water will soak the wings, and not too close to the sky, the sun will melt them). Icarus, however, appeared to be obstinate and did fly to close to the sun. This caused the wax that held his wings to his body to melt. Icarus crashed into the sea and died.

hints:
Some have even claimed to find hints of Auden's eventual reconversion to Christiantiy in the poem. Richard Johnson, author of "Man's Place: An Essay on Auden", believes there is a touch of Christian awareness in the poem, especially the timeline. The reader of the poem 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Breughel painting in a museum, and at the same time is expected to project those images and truths to the world outside. There is also a sort of continuity through the poem as you read it and are allowed to see what the poet means. This allows a reader to become aware of his human position.
    The poem first discusses a "miraculous birth", and at the end "the tragedy" of a death. The theme in the poem is human suffering. If you add these things together, and stir really well you might even get some hints at religion, mainly at Christianity
    Also, the poem suggest a religious acceptance of suffering (example: eating your morning breakfast while watching coverage of a serious trainwreck on CNN). Religious acceptance basically mean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ways of the world.




[No.3] 西罗普郡少年- []A SHROPSHIRE LAD

XXXI. "On Wenlock Edge the wood's in trouble..."

by A. E. Housman (1859-1936)
On Wenlock Edge the wood's in trouble;
His forest fleece the Wrekin heaves;
The gale, it plies the saplings double,
And thick on Severn snow the leaves.

'Twould blow like this through holt and hanger
When Uricon the city stood:
'Tis the old wind in the old anger,
But then it threshed another wood.

Then, 'twas before my time, the Roman
At yonder heaving hill would stare:
The blood that warms as English yeoman,
The thoughts that hurt him, they were there.

There, like the wind through woods in riot,
Through him the gale of life blew high;
The tree of man was never quiet:
Then 'twas the Roman, now 'tis I.

The gale, it plies the saplings double,
It blows so hard, 'twill soon be gone:
To-day the Roman and his trouble
Are ashes under Uricon.

               

A.E.Housman简介:

Alfred Edward Housman was born in a village in rural Shropshire, England in 1859. As a student at Oxford, he distinguished himself as a promising scholar of classics, though crises of a personal nature caused him to fail his final exams. Housman was determined to overcome this failing. When not working at the British Patent office Housman wrote scholarly articles, and published many of them to very high regard from those in academic circles. He was invited to teach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s a professor of Latin, and soon stepped up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retire to the life of a shy academic. He published only two volumes of poetry --A Shropshire Lad in 1898 and Last Poems in 1922 -- yet these were instantly and enormously popular. However successful he was, the tone of his poems remained that of the Latin poets he admired: that life is short and often, inexplicably, comes to a bad end.
         

另外,八十多年前郁达夫也曾提到过A Shropshire Lad:

   啊呵,去年六月在灯火繁华的上海市外,在车马喧嚷的黄浦江边,我一边念着Housman的A Shropshire Lad里的
    Come you home a hero
    Or come not home at all,
    The lads you leave will mind You
    Till Ludlow tower shall fall

  几句清诗, 一边呆呆的看着江中黝黑混浊的流水,曾经发了几多的叹声,滴了几多的眼泪。你若知道我那时候的绝望的情怀,我想你去年的那几封微有怨意的信也不至于发给我了。——啊,我想起了,你是不懂英文的,这几句诗我顺便替你译出吧。

    “汝当衣锦归,
    否则永莫回,
    令汝别后之儿童
    望到拉德罗塔毁。”


摘自:《茑萝行》(原载一九二三年五月一日《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一号,据《达夫短篇小说集》上册)



[No.4] 鼓手霍奇- []Drummer Hodge

by Thomas Hardy

They throw in Drummer Hodge, to rest
  Uncoffined – just as found:
His landmark is a kopje-crest
  That breaks the veldt around;
And foreign constellations west
  Each night above his mound.

Young Hodge the Drummer never knew –
  Fresh from his Wessex home –
The meaning of the broad Karoo,
  The Bush, the dusty loam,
And why uprose to nightly view
  Strange stars amid the gloam.

Yet portion of that unknown plain
  Will Hodge forever be;
His homely Northern breast and brain
  Grow to some Southern tree,
And strange-eyed constellation reign
  His stars eternally.


 鼓手霍奇

 托玛斯·哈代

                         吕志鲁译

 鼓手霍奇被扔进坑里掩埋,
 正如找到时那样,没有棺材:
 他的坟地是南非的一座小山,
 把周围的平原稍稍撕开;
 这坟墓上空的每个夜晚,
 异国的星座在西边摆开。

 刚从威塞克斯老家来到这里,
 年轻的鼓手霍奇弄不明白,
 灌木丛丛,沃土扬尘,
 广阔干旱的高原意义何在?
 昏暗的黑夜茫茫一片,
 闪烁的星座好生奇怪。

 正是这无名平原的一角,
 霍奇将要长眠,永不离开;
 他将长成一棵南方的大树,
 带着北方质朴的头脑、胸怀,
 任凭星星闪烁陌生的眼睛,
 把他的命运永远主宰。



[No.5] 不言的渴望- [] Leaves of Grass

289. The Untold Want

By Walt Whitman (1819–1892)

THE untold want, by life and land ne’er granted,
Now, Voyager, sail thou forth, to seek and find.



 7 ) 迥然不同的英国校园青春片

The History Boys,根据剧情,与其说是“历史系男生”或是“高校男生”,不如翻译成“学习历史的大学预科男生”。英国人的校园电影果然好美国人的《美国派》之流完全两样,高中校园里的美国孩子们似乎都是些被牛肉汉堡催熟的发育过剩整天满脑子只想找个大胸MM上垒的单细胞动物;而The History Boys里的高三男生们,个个修养良好,精通文学历史艺术音乐法语等等,都是牛津剑桥都迫不及待要将之招致麾下的精英。当然,有青春少年的地方就有青春的萌动和憧憬。显然,美国派中的美国孩子们个个都是毋庸置疑的异性恋,天天想着大胸MM就是最好的证明么;而The History Boys的英国精英男孩们,则几乎都带点偏阴柔的“玻璃”倾向,恩,可能这和他们的老师有关,那个身体庞大的像一艘航空母舰的胖老头HECTOR,最大的爱好居然是将手伸向坐在他摩托车后座上的男孩的EGG,像他这样体重的老家伙竟然也骑摩托,倒也是一大奇观。貌似温文尔雅的年轻教师Irwin,其实也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但面对英俊男学生DAKIN的热烈挑逗,他终究还是胆怯的退缩了。由话剧改编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男孩们的表演也带有极强的话剧腔。

 短评

男孩子们滔滔不绝的精彩对白让我慌了神

8分钟前
  • 一颗麻团
  • 推荐

英语被他们说得口齿留香。

13分钟前
  • 于昊
  • 力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1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跟他们一比,我们跟白痴有神马两样,这种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差距,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什么,真是浑身冷汗.........PS:英国男生唱歌都这么好听吗?本·巴恩斯在《水性杨花》里的歌声也是把我萌翻了~~~~还有这英音............啊啊啊~~~

21分钟前
  • 一只甜南瓜
  • 力荐

如此大胆勾引老师,不愧是立志考牛津剑桥的小朋友。

25分钟前
  • 翅膀
  • 推荐

就在我沉醉在随时从他们几位即将自由开展人生使用身体的年轻人嘴里冒出的诗句反观自己不说英国文学就是在中国古典文学面前也只有跪舔的份儿时,Hector在Posner这个少年时的自己背诵哈代一首关于“正名与归宿”的诗结尾后讲出了真正的文学意义——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诗句,而在于它是否抓住了你的手。

3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这简直就是腐国的精华啊,诗歌与搅基双管齐下。对白犀利,语速惊人,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言语之物也是那般深刻,宗教信仰、身份和性格带来的小幽默还都是点到即止,那种只有过来人才懂,会心一笑之后当成一个荤段子,比如基督小哥自告奋勇坐上胖老师的摩托车享受同性按摩。★★★★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Why does Hector have to die at the end? to make the movie look 'deeper'? oh well, it'll fly out of my brain in six months anyway, never mind

33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记得一篇介绍上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有英国最好的两样东西,同性恋和男校

34分钟前
  • mo
  • 推荐

美少年多啊~~

36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这是一部会让中国高中生郁闷致死的片子,大致是这样的。

38分钟前
  • 张周一
  • 推荐

history is just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

4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好像很久很久前看的,只记得看完后,我突然用功了几天~汗

43分钟前
  • cc
  • 推荐

无聊到我看一半睡着了

48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较差

珠连妙语很多,但还有很多没看明白

49分钟前
  • 繁星|梅乐迪
  • 还行

“死亡诗社”的另一诠释,英美差异显露无遗。英国人的高人一等幽默风趣僵硬严谨智慧闪耀,Hmmm……我更喜欢英国制造。女教师关于“历史无女人”那段太犀利了。我爱Rudge直板板的抛弃牛津去铺地毯的气质,我爱小受老师僵硬的举止闪烁的眼神苍白的嘴唇,我爱色老师浪费生命的教学方法,我爱小天使 posner的眼神和歌声,念诗那段太美了!最后——换掉男主!受不了一群天使围绕着一个自大白痴丑男主!我要舞台版的Jamie King!

53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关于英国最美好的两样事物:男校和同性恋。

57分钟前
  • saturday
  • 力荐

7/10。虚拟语态、文学互动下确凿的史实被颠覆和解构,学生戴金用虚拟时态向欧文表示,哈利法克斯去看牙医的决定影响了二战英国的胜败,就以一个偶然的因素表达历史和人生的无常,而当赫克托向学生讲述哈代反映祖鲁战争的诗歌里的鼓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遭遇同那个被埋于无名荒野的鼓手联系在一起,同性恋的赫克托在学校中始终被剥夺话语权,也是历史话语的偏见的受害者。历史无正解,它是一件接一件狗屁事,也是女老师愤愤不平谈论历史是男人的无聊论调,截然不同的两人也难以给出明确答案,赫克托独特教学方式不会空谈知识的乐趣,天马行空地借历史教授诗歌、戏剧和电影桥段,欧文则拘泥于名校的规则,面对学生赤裸裸的表白求欢也不敢逾越出界,完全没有课堂上教授学生逆向思维的离经叛道,假冒牛津毕业的声誉,实际上摧毁了自己非名校毕业的知识潜力。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读诗歌,读文学,读历史,读所有看似奢侈无用的东西,都是为了有一天,当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当别人感觉天崩地裂时,你已经手握着解药。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

自然发光的男孩们把我的心都萌化了~~~~

1小时前
  • 黄青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