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记录片大陆2012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晓卿

 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7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8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9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28 15:22

详细剧情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 发言——送给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 发言
by (80后年轻观众代表<_<)姬少亭
正如陈晓卿老师所说,只要是拥有5000个味蕾的正常人类,都会对外形诱人的美食产生生理反应。
对着这部片子流口水,成为了一场中国人体狂欢式的自虐行为。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幻觉,想到深夜里一切都暗下来,中国人对着一闪一闪的电视机或者电脑流一个小时的口水,就觉得充满了魔幻色彩。
当然它的好处不仅仅是食物的鲜美诱人,所谓,才下舌头,又上心头。陈晓卿老师喜欢的一句极其文艺小清新的文案来说:“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的确,“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
这些城市上空飘散的香气赋予了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以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情味。这些味道,才是真正的中国味。
中国人对食物的理解也许会比很多国家要更加丰富,食物在这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度里,被种植进了很多感情和故事。
跟沈宏非老师一样,我最喜欢的人物也是第二集中制作黄馍馍的那个大爷。理由是他最有性格。我们通过影片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从选料到浸泡,自己石碾子磨粉,到揉面,发酵,蒸馍,最后制成香喷喷的成品,花了多大力气,那些汗珠在银幕上清晰可见。他对着镜头说:“我58啦,我要好好干。”这句话真简单,真动人,是中国最最普通的劳动者最普通的愿望。他一边往炉子里添柴火,一边说:“辛苦的人有钱赚,不愿意辛苦的人,没钱赚。”多么朴素的道理,真实得跟他炉子里哔啵作响的柴火一样。
“吃过的都说,人家的没麻哒。”他站在大街上跟一个砍价姑娘大声说:“不能便宜!我这个都是辛苦做的!”我就觉得他太真实,太可爱,太耿直。
我是西安人,第二集里恰好有很多陕西的美食。当听到掰开一个肉夹馍发出兹拉兹拉的声音的时候,我的所有毛孔都收紧了,我的每一个味蕾都在呐喊:“要不要这么真实这么大声!”
这种兹拉兹拉的声音就是我的乡愁了。
巧的是,在舌尖播出之前几天,我曾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我的乡愁就是一碗辣辣的凉皮。”这句话迅速被转发300多次,每个人都在转发的时候添加上自己的乡愁,导致我被各地美食刷屏。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吃到一种家乡美食,就相当于是回了一趟家。至少自己的胃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中国人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吃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尽管这在科学上尚未找到充分证据,但是在文化层面上,有绝对的说服力。
第四集的编导张铭欢告诉我,摄制组选择食物的标准,是能够承载中国人的性格。
南方人糯软甜香,北方人泼辣奔放,山区的人坚强隐忍,河边的人温婉细腻。正如柏邦妮所说,我在深深爱着自己家乡的食物和人民的同时,一点也不介意去爱别人的家乡。舌尖上的中国正在一点一点让我爱上别人的家乡。
就在我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得热泪盈眶,觉得自己快要爱上陈晓卿的时候,他竟然告诉我,他基本没去现场,大部分都是摄制组的年轻人去拍的。它主要负责总体设计和思想上的把握。
这件事狠狠地教育了我,并让我认识到,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纪录片的尝试。
我一开始很难接受把这么文艺唯美的片子划归到商业纪录片的范畴,但是其实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否认它在其他方面的价值。
成功,反而会带来一些专业的批评。
一些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对已经非常动人的文案提出了批评,认为一些措辞过于拔高,不够生活化。
这些意见,其实我觉得很中肯,适度地拔高有助于观众进入诗意的状态,过度的渲染就会失去“接地气”的那种珍贵。
另一方面,我的一些科学松鼠和果壳网的朋友也提出,这部影片很少涉及饮食的科学,一些饮食专家说,里面一些食物重盐、重油、重糖,其实非常地不健康。
就像网友所说,中国人正在被食品安全问题所困扰,舌尖只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是《舌尖上的中国》重新唤起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也许从科学角度来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也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式,但我完全能够欣赏现在这一部的好。
我们的饮食在变化,观念也在变化,这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这个“变”字正是陈晓卿最想要呈现的东西。
片中所呈现的烹饪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人们正在选择更新的方式来烹煮这些食物,一些曾经被视为珍馐的食物,现在却变成了被抨击的对象。比如最近的全聚德鸭油事件,其实鸭油曾经就是美食,现在人们观念变了,它就变成了地沟油。
我想这部影片恰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饮食的切片,是一个当下的中国,包含着过去,也包含着未来。
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悬挂在墙上的离家打拼的年轻人的照片,也可以看见已经去世的老人的照片,这几代人的生活被浓缩进短短的几帧画面,也浓缩进一种在时间中缓慢变更的美食之中。
另外,作为一名新华社对外部的记者,同样是做外宣工作,这部影片所提供的讲述方式引起我的强烈共鸣。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老师说,他们这次摒弃了大而空的叙述方式,选择食物这样一个很小的切口,向国外介绍中国。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一个外宣工作人员的眼光来看,这部影片的确是符合了我的口味,按照我的职业判断,它应该是符合外国人甚至外星人的思维方式的。
非常感谢这部影片,让我这样一个吃货刷新了对美食的认识,让我可以单纯地流着口水想念家乡,那一刻的感觉,是十分美妙的。

 2 ) 吃货的共鸣

身为一个吃货,各种美食不拒的人,真的看舌尖上的中国简直是一大享受,但是只能看不能吃😂。

结合各地风土人情,与各地食材制作过程。不一道道讲诉菜的做法,却也能牵动吃货的神经。

更多的是起到情感上的共鸣,记忆中,总有那么些无法忘记的味道,片中的描述总能让人一下勾起思乡之情,就是记忆中的那一抹味儿。

记得当时真的火了一把,到我们这里来拍了四川泡菜,不过看了片子有点变味了,多了一些刻意的成分。也可能是因为我还没走太远,而味道在我脑中记忆太深。

 3 ) 深夜写吃报复社会

离家之后,就很少吃到化油。

化油就是猪油,也有地方叫荤油。我喜欢化油这个叫法,因为从字面上就能领略到那白玉般的膏脂在炒锅里、清汤里、盛着素面的碗里慢慢融化的美妙。

最好的化油用猪腹部的板油炼成。那是一层白白厚厚的脂肪,要是亲眼见过,肯定会感受到它那副肥白外表带给人的富足感。把板油切块放在锅里,稍加一点水,慢慢熬煮。随着水分蒸发,猪油从切块的板油中熬了出来,板油剩下的部分又被析出的猪油炸得金黄。最后把猪油倒入容器,加一点盐等其凝固成雪白的膏状,这就是化油了。锅里剩下的叫油渣,趁热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奇香无比。更罪恶的吃法是加白糖拌着吃,好吃如我,对这种吃法也心怀敬畏,虽然口感绝妙,但每吃一口都觉得那已经化掉的板油正在自己的腹部重新集结。油渣还能做馅、炒菜,不会被白白丢弃。

等熬出的油凝固了,便得收进冰箱。化油很容易变质,四川话叫哈喇了。要想化油不哈,原材料和贮存都得注意。在我印象中,几乎每个四川人家里,都有一个带盖的搪瓷钵来盛化油,就好像每个四川人家里有一个泡菜陶罐一样。这个搪瓷钵放在冰箱里,就像在厨房里放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它,所有的菜就都活色生香了起来。

荤菜可以用素油炒,但素菜则离不了化油,至少也得和素油配合着来。在我心目中,化油入菜的巅峰是炒鸡蛋。无论是作为一道菜的番茄炒鸡蛋还是作为主食的蛋炒饭,要没有了化油,口感和味道都要大打折扣。用锅铲从搪瓷钵里挖一小坨猪油,看着它在炒锅里慢慢融化,然后把蛋液倒入锅中翻炒,再加番茄或者隔夜的米饭,最后放盐出锅。看到这一碗闪闪的油光被端上桌,是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

做素菜汤的时候,三碗水烧开,不加浓汤宝,放两片姜,放一小坨化油,然后把碧绿的菜叶放进去,一两分钟后加盐关火,上桌后尝尝,丝毫不寡淡,菜叶上挂着一层薄薄的油珠,无比顺滑地就进了肚。有时候简单煮一碗素面充饥,只有面条和菜叶,但在碗底依次放入酱油、保宁醋、红油海椒、味精和盐,以及化油,等煮好的面条和菜叶被捞到碗里再拌匀后,配上泡菜,不比满桌的酒菜逊色太多。我外婆如此信奉化油的魅力,甚至会在抄手的碗里放化油,丝毫不觉得会和抄手肥瘦相间的肉馅冲突。曾经有个农村的亲戚开了家小吃店,做最最普通的小吃,极少时候有人点了砂锅,往往没有高汤来煮,于是就在清水里放化油,然后再煮白菜豆腐粉丝什么的,也能蒙混过关。至于汤圆、豆沙馅的包子等等甜食,要没有化油加在馅里,想想就觉得惨淡。

除了专门用板油炼化油,另一种方式在从肥肉里熬。比如回锅肉,煮过的五花肉切片后要先在锅里煸炒至翻卷,这时候析出的油放置凝固后也是化油,虽然比最好的化油稍有欠缺,但炒菜做汤也没太大区别。只是现在的猪肉已经很少能直接炒出油了,老妈在家做回锅肉的时候总得加一点素油和肉一起煸炒,更别说能另外得出一碗化油了。哪知到了塔什干,却能用这个方法攒出一点化油。去年冬天第一次做红烧肉,在煸炒的时候竟然得了一小碗化油,惊喜之情不亚于中了彩票,以至于还在视频中向老妈展示这一碗白玉一般的宝贝。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当早上在阳台上看到院子里的汽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总是有种难过又开心的情绪。难过之处在于得费力清掉积雪,开心则是因为可以毫无愧疚地用化油炒一碗重油重盐的蛋炒饭,配上涪陵榨菜和老干妈爽爽地吃上一顿早饭,然后精神百倍地去铲雪!

现在回家,其实也很少吃化油了。老爸老妈出于健康的考量,连素油都吃得少,冰箱里的化油往往剩下大半的时候就哈了。我和老姐也是长期叫嚷减肥,恨不得肉都戒了。但总有那么一两个深夜或者清晨,我们会偷偷摸到厨房里,打撒两个土鸡蛋,怀着罪恶感舀一坨化油到炒锅里,给自己清淡的肠胃做上一碗化油蛋炒饭,配上红油泡菜,快乐又伤感地甩开腮帮子。

 4 ) 吃货的福音,技术的败笔

从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我其实想说,这是一部相当讨巧,也花了不少心思的纪录片;

从一个纪录片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勉强及格的纪录片;

说它讨巧,是因为导演避开了一个记录片惯性的讲述角度,剑走偏锋,从乡情里找灵感,从故事中求共鸣,而不是单纯讲食物本身,尽管食物本身的故事已经足够丰富。而这乡情,这故事,也正是触碰到了国人感情的七寸,那是相当的受用。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乡情永远是最容易打动人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是成功的。

作为一名不专业的美食爱好者,我顶多也只能算个初级票友,远远谈不上“懂”,茫茫众生中,比我懂美食的饕客比比皆是,但如果问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我依然会毫不犹豫的把美食列为其中之一,并愿意为追逐一分美味不辞辛苦。

由于性格和工作的原因,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也去过不少,各地的美景和美食自然也没少体验,因此,当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掠过镜头,便不由自主的陷进一帧帧回忆里,那些飘在异乡的辛苦和欢乐的记忆伴随着氤氲的烟火气纷至沓来,在成都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王妈手撕兔和那些传奇的苍蝇馆子跟着地图穿过大半个城市,或者半夜出门在陌生的街头和久未逢面的朋友一起喝酒吃串串,在西安为了一个肉夹馍的吸引不惜走过几条大街,一次又一次走进那家不大的子午路张记老店,也不惜长途跋涉近两个小时跑到户县只为吃一口最正宗的摆汤面和秦镇凉皮,在江西景德镇用四年开发了食辣的潜力,也为一盏鲜香的瓦罐煨汤深深怀念,到广州,又为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粤式美味所征服,为吃一碗传统味道的云吞面遍寻西关,为找一份地道的干炒牛河试过数十家餐馆,为觅一款特色甜点不惜用尽半天时间走遍大街小巷,为品味一盏茶的清香在古旧的茶楼中浸泡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关于美食的记忆仿佛是无穷无尽,这些记忆,都在影片缓缓的讲述中死灰复燃。

影片从美食的背后入手,讲食材的采集,讲智慧的贯穿,讲辛勤的劳作,讲人情的温暖,讲一个民族的自豪,讲一个国家的传统,在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下小心翼翼的引导自然的回归,在食品工业化流水线遍布的市场中尽情赞美传统手工劳作的深情款款,这是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一首热情的礼赞,也是工业化浪潮下的一阕无奈的挽歌,影片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镜头?老人在老家坚守传统,儿女在城市中打拼生活,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这些传统的技艺还能够继续流传?

影片中更多的是将美食定义为亲情的媒介,那些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正因如此,才让如此多的观众情不自禁的眼泪涟涟,尤其是那些身处异乡的人们,那些身处异国的人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每当看到影片中出现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娴熟的手法制作出那些卖相并不出彩的美味,比如酸菜,比如饺子,比如年糕,比如虾酱……我也会想起妈妈做的白菜馅儿饺子,和夏天的青椒鸡蛋打卤面。

尽管,我为影片付出了诸多感动,但从技术上说,它依然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有些缺憾:

第一,结构及选材。

从每一篇的标题可以看出其实导演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成品却远没有标题那么完美,七集影片,水平并不统一,从选材和剪辑上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在内容编排上过于注重情感的投入,对主题的诠释却似乎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比如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最后给出的定论是“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一下子搞出一个深蕴哲学意味的答案,貌似是让人“恍然大悟”,其实是有些哭笑不得。

另外,在选材上似乎不够精准,有些地方明显以偏概全(比如五味调和中对甜的诠释过于简单,一个糖葱薄饼就把甜代表了?),有些地方却又有避重就轻之嫌(比如作为中国第一大菜系的川菜以及作为中国美食之都的成都,所占的分量却只有区区几分钟时间,而且还是在诠释“五味”之“辣”这个无法避开川菜的词语时出现,出现更多的是云南,江浙和广东、香港等地,而更有些省份甚至从未提及,比如河南河北,宁夏青海等等,难道这些地方没有美食?还是这里的美食无法登上大雅之堂还是缺少人情和感人的故事?抑或只是编导们对此了解有限?鄙以为,既然名为“舌尖上的中国”,就应该尽量体现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而不是抓住几个点便反反复复的做文章)。

第二,画面表现

当然,从画面上来说,在国产纪录片中,本片已经做到了相当不错的水准,但作为一个深受BBC和DISCOVERY等欧美纪录片毒害的LZ来说,本片的摄影和剪辑只能算勉强及格,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画面,毫无来由的晃动或虚化镜头,刻意却不得要领的大特写,重复使用的拍摄角度,对精彩瞬间的表现能力等等,官方要不是一直强调是用最先进的高清设备所拍摄,说实话我实在是没能看出来高清在哪里,我只能说,中国高清纪录片,任重而道远。

第三,文案

这个我就不想多吐槽了,见仁见智,反正我是不太认同,无上限的赞美,无上限的往亲情,民族智慧,感恩自然上靠,更别提几个关键字不厌其烦的重复出现,甚至在一句话中都恨不得出现好几次,前面已经有不少同学提出过,在这里不提也罢

第四,配乐

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本片最无法原谅的一大败笔。

即便前面所说的都可以忽略,唯独这一点无法忽略掉。

作为一部长达七集的纪录片,而且是七个不同的展现角度,竟然几乎是反复使用同一首音乐作为垫乐,而且,这个音乐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让你想起了《KONGFU PANDA》?同一个旋律在每一集中都不厌其烦的出现了一次又一次,连基本的变化都没有,难道是想逼迫观众关掉声音专心享受你的视觉盛宴?还是能体现中国乡情特色的音乐就只有这一段了?中国56个民族,自古以来流传下来多少不朽的音乐?在这里完完全全都被无视了。

我不知道摄像老师在听到这些单曲循环的音乐出现在自己得意的画面背后时是什么心情,反正如果换成我,我肯定是要疯了。

 5 ) 你们的新鲜,我们的记忆

作为主创人员的家属,看到的都是:拍松茸,孩他爹去云南一周,我独自在家带娃;去湖北一周,我还独自在家带娃;陕北,广西,藏区,大连......一周又一周,我仍然独自在家带娃......记得08年底娃在肚子里时,他爹拍「北京记忆」也是常常不见人,首播时为了做后期还在机房熬着,我和肚里的娃守着电视看得泪水涟涟,昨晚娃在身边睡着,我又是看得泪水涟涟,不是要倒苦水,也不想做电视家属代言人,不谈剪辑摄影,不提什么人文关怀,只是食物和生命,纪录和回忆,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记忆的一小部分而已。
当然还有他爹带回的小笼包,肉骨头,黄馍馍,米酒,青稞,乳扇,莲蓬......
看了片子才知道:火腿呢?笋呢?腊肉呢?鱼干呢?糯稻呢?肉夹馍呢?海参呢?扇贝呢?虾酱呢?糖啊醋啊陈皮八角呢?这算剧透吗?
还有大家都问关于第八集,其实前七集是正片,第八集是花絮,也就是孩他爹和一众同事的幕后故事,原定是要播的,现在......大概是不播了,也许以后网上能找到。
还有,那些叫叫嚷嚷的愤青们,这个片子可是拍了一年多啊,虽然中国食品问题由来已久,赶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播出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复杂,看过美才知道丑,懂得感恩和敬畏,这不好吗? 
对幕后工作者感兴趣的请移步http://t.cn/a3opNA



坦白说,写这些字是给一个朋友的回答,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的认可和温暖的鼓励,(大家不是都上微博的吗?)真心感谢!声明一下哈,「泪水涟涟」无关风月,完全是:这个东西好好吃你居然不带给我!这个东西带那么少尝尝就没了!这个地方好想去!......诸如此类。大部分美味不易长途运输所以我都没吃过,吃过的最爱乳扇,娃他爹最爱马鲛鱼!导演也在默默关注观众留言哈!另外,我不是妹妹,我家也没双胞胎美妞,幸亏!不然真会飙泪的!

 6 ) 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内容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起,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内容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多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么拍,BBC会怎么拍。。。。。。对比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几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风波》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大量民!#$!%&$*%^&族强心剂和兴奋剂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对比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对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面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短评

黄岩岛和钓鱼岛都是是我们的!!!黄岩岛和钓鱼岛的鱼也是我们的!!!不准我们抢鱼!!!不准和我们抢吃的!!!

3分钟前
  • 大树施它活
  • 力荐

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8分钟前
  • 小丫么小纯良
  • 力荐

好燃!!!!!!!!!!!!!!!!!!!!!!!这根本就是一部青春片好嘛 生在天朝的好处就是能迟到一切想得到的美食!!!!!!!!!!!!!!!!

10分钟前
  • Hauu
  • 力荐

国家规模“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得被韩国列为禁片的作品

15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这片儿是海外党的地狱

16分钟前
  • 萌塔 C-137
  • 力荐

中华美食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最质朴的品质!

17分钟前
  • 达达
  • 力荐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

21分钟前
  • yaya4711
  • 力荐

BGM好燃TVT节奏明快,镜头细腻,感情真挚,人物朴实。现在的国产纪录片比国产电影好一万倍。

23分钟前
  • 阿米
  • 力荐

慕名来看了第一季,真的是很美很下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都在片中娓娓道来,淡然却有力量

27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一句话形容,完美,看到的不止是美食,更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历史感,又感动又喜欢,超级期待第三季了

28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推荐

看是看不腻的,但是看饿是一定的。

29分钟前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推荐

浪费食物会招天谴的! 另外, 本片一定要翻译成韩文和英文!!!

33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看了相当有食欲!

36分钟前
  • metoo_0825
  • 推荐

记忆最深刻的那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为经常有提到。还有就是各地的特色美食,拍的那么美,每次都想去吃😂️毕竟纯吃货!可以继续延续下去,美食中又有拓展人文地理,挺好的纪录片!

41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让国人燃起从新善待食物的欲望了吗?CCTV的纪录片真的第一次看到不是奇怪的煽情和猎奇的表现方式啊!好感动啊!诺邓火腿哪里比意大利的火腿弱了?对待食物要真心诚意才能有无限美味!嘴喷酒和地上捡起盐来会让你恶心吗?鱼露是脚踩压出来的也是一贯的做法,有些时候不要自以为干净,化学品最干净了。

44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半夜里看《舌尖上的中国》,突然体会到了一个常年在美国的同学说的“半夜想起羊汤,想的睡不着觉”,和另一个已经移民的同学说的“可惜以后孩子只能吃披萨汉堡了”,谁能想到,一部美食节目却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45分钟前
  • 友风子雨
  • 力荐

强烈推荐给大家,是我的助眠利器,不是说节目无聊,而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还有轻缓偶尔带着一点点调侃的语调,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超级喜欢!!!

48分钟前
  • TTTT~
  • 推荐

这尼玛是最成功的爱国教育宣传片呀!!一寸土地都不能丢呀!!谁知道会不会长出什么美味食材!!!!(话说看完第一集好饿)

52分钟前
  • vividly
  • 力荐

很喜欢这个节目,记录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朴实又美好

57分钟前
  • 端木夜
  • 推荐

网上都是推荐,看过感觉特别好,太好吃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后面几部也很精彩

58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