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巴黎

剧情片法国,意大利1974

主演:让·雅南  尼科尔·卡尔方  米歇尔·塞罗尔  玛莎·梅赫勒  长塚京三  

导演:让·雅南

播放地址

 剧照

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7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8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9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20:32

详细剧情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

 长篇影评

 1 ) 世界是需要被调侃的

法国人很浪漫,也很喜欢恶搞。在这普天同庆的奥运期间,观赏品味这部法国人拍摄的恶搞电影『中国解放军占领巴黎』,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也许是出于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势力的畏惧,法国人虚构了一场荒诞的中国征服世界的闹剧——中国派出七亿人的军队攻占了整个欧洲,并把欧洲各国统统变成中国『世界工厂』的一部分。

本片中,浩浩荡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伴随着气势恢宏的『欢乐颂』交响曲大肆开进了法国巴黎——当然,法国总统落荒而逃躲去了美国——推翻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统治,设立法国人民代表大会,让法国芭蕾舞团排练革命主题样板戏,甚至在法国全境发动『文化大革命』——并发明了『电视批斗』这个新玩意儿。

但是,子弟兵们最终还是被法国特有的美酒和美女这些糖衣炮弹击溃,痛感愧对党和国家的他们只好连夜撤离法国,留下一堆乱七八糟的装备。世界恢复了和平……

这部奇怪的电影虽然有着强烈的『中国威胁论』色彩,但表达方式非常搞笑。也许,导演并不想上纲上线地谈论什么政治问题和伪政治问题,因为这只是一场闹剧。

这只是一场闹剧,因为世界是需要被调侃的。


---------------------------------------
http://www.leeforce.com

 2 ) 三点感受

1、五星完全是因为神作“革命样板戏《卡门》”,现在的这些恶搞和它比起来都是浮云。
2、红色娘子军的短裤很销魂。
3、看看人家法国人民60年代穿的是什么?放到今天也不落伍,不愧是时尚之都。

 3 ) 一副完美的骨架

我要抓典型了,典型的就来了。

有句无篇,典型的有句无篇。

或者说得公道点,人家也是有“篇”的,只是这“篇”怎么也没有那种让人激动让人喜欢让人迷醉的功效。同样是黑色喜剧,《两杆大烟枪》论创意未必比得上这部《解放军占领巴黎》(Les Chinois a Paris),人家就有本事叫人看得上蹿下跳越看越亢奋。更别说本片在构思上还有着丰富的内涵韵味,大可做成一道香气四溢回味无穷的大餐。

但《两杆大烟枪》血肉丰满,而《解放军占领巴黎》,更像副完美的骨架。

我必须承认,看完电影我比较失望。它有一种中国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我可以列举出电影中种种叫人捧腹的笑料,让没看过的人都恨不得立刻瞧瞧这是部怎样希奇的影片。但是我得说,除了这些,它也的确没有什么了。

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那部天才的“革命芭蕾舞剧《卡门》”,从音乐到舞蹈(不得不说舞跳得真是不错),还有剧情的天才改编,卡门控们会笑翻掉。整个舞剧极具黑色幽默的效果,但很不幸,这部电影把这段舞剧的特色发挥得太好了。和舞剧一样,电影的感觉很“微缩”,就好象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没有绘声绘色的“情节”。该铺张的地方不铺张,该简约的地方太冗长,像一个朋友在你睡不着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你聊天,聊得很精彩,很好笑,但不是一个好故事。

当然,更不要指望看完电影会有什么心灵上的回响和反思之类种种。真是奇怪,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中国式思维非常“中国”。我们总是担心中国被误读,但在这个电影里,我几乎感觉到一种《丑陋的中国人》那样被说到痛处的味道,感觉编剧真是天才,只是怎么出来的结果,却只是让人哈哈一笑了事……

以前我总觉得有些电影有才气,有精彩的灵光一现的细节,即使故事平庸也没什么要紧。现在才知道,骨架固然完美,没有血肉总是可怕的。

不过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还是建议你们去看看。毕竟,真是挺好笑。

 4 ) Les.Chinois.A.Paris(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法国人民在即将要沦陷的国土之上惨败度日——总统让业已录好的“抚民”录像反复播送然后登上了逃亡的客机;国防部长愣是找不到保卫国家的“核力量”比杀钥匙;仓惶出逃的法国人民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大动干戈,番茄酱(太明显了)满地都是(群众演员们扮死扮得还真是像)……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法国人民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人民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了法国巴黎。

顿时,红旗飘飘,欢乐颂荡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令人发笑的。1974年在巴黎的中国人穿着军装,头顶一颗闪闪红星,排成队列神色呆滞地March March March;或是整齐码在大卡车上轮番对着路人弹红色气球。他们晚上办事但从来不必要光顾性用品店——“很显然,中国人晚上并不需要这些东西”;雍华的大教堂、广场或是皇宫均不入首领法眼,看到了百货大楼却是两眼发光。对于“团结”的最好诠释就是,一堆中国人排成一列,依次传递需要搬迁的物品,就连传达一个小小的文件,都要经由数十人的双手才到达首领手中(这样每个人就无需走路?)。人手一本小红本本,平时放在左边胸口口袋里,只要提及“中国中央委员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抽取出来,单臂高擎,目光坚定,神色肃穆——并且有专门的训练以求姿势的规范达标。
“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没收所有的小汽车,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让法国专门负责生产壁炉烟囱。”性、食物、生产,文化 甚至是人民的幸福……都可以用一种计划的方式使人获得。

后半部分的电影里有一场剧中剧。精彩。但是心酸。用法国演员优美的芭蕾舞姿演绎一种残酷的人性。演出完毕台下的热烈掌声,大家的极力奉扬赞赏(那些话语我们是多么熟悉啊!)。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5.jpg[/img]

而人民解放军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全线撤退。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十分诙谐、夸张的。法国式的幽默貌似善意的辛辣中仿佛隐隐的冷笑。结局,来自1974年的预言让一个身处2007的中国人心惊胆战。

当自由、理想情怀的法国人遇上1970年代的中国人,一些话语就有了可以生长的缝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个荒诞的闹剧,虚假的幻象。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样的行为(至少是没有那样的集体行为),我们觉得这些离得遥远,我们已经无从感知那个时代,那些滑稽令人发笑的行为也许可以被当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却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只是纯粹地发笑。在足够的理解之前,我们无法去评判甚至苛责那些令人发笑的行为。事实上,从前的我们的[color=Red]所有[/color]在今天已经被消解得七零八碎,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回首看看,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事无法如烟。

因为,在伊比里亚半岛开端的大国崛起史里,在葡萄牙人于绝境中发动对海洋的挑战时,在瓦特蒸气机一声鸣响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的民主追求中……泱泱的大中国,却彻底地失声了。

所以,有梁文道之言说,“要说2006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大国崛起。”
大国如何崛起?我们学习,我们借鉴,我们反思,而且我们知道,我们从来都无法抛弃过往。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50.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27.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49.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37.jpg[/img]


[color=Purple]链接观阅:《全民大闷锅》[/color]

 5 ) 笑着搞,不是搞笑

首先这不是个烂片,他搞了电影,没有被搞

这个象征的那么挥洒如意,譬如对人浮于事的勾勒,譬如对意识形态的转换非常精准。


其次他讽刺的更多不是中国人而是法国人,或者说人

最后,裴岩将军--長塚京三(http://youth.cnmdb.com/name/65780/)日后在襰户内月光小夜曲里演了一个同样固执僵化的父亲和《新闻女郎》离合铃木谈上了恋爱,这么年轻的时候眼睛也很鼓啊:)



 6 ) 这个电影在当时是反动典型!

当时的中国政府非常正式的抗议了这部电影的上映,具体情况记不清楚了,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国家取消了原定的访问,法国政府也没有取消这部电影的上映。

 7 ) 最自由与最不自由,最搞笑与最深刻

首先,这是个非常有意思,值得一看的片子。片子假设中国解放军占领了巴黎,并且给法国人带去了文化大革命。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会从头笑到尾,因为里面到处都是搞笑的细节,但是对于我们的父母这一辈的人的话,他们也许不但笑不出来,还会很有感触,我不确定他们会是什么反应。继续联想下去的话,也许几十年以后的人们会嘲笑现在的我们。

再次,这是个有深度的片子。它假设的情况恰好是在一个最自由浪漫的国度实行看似最“机器人”的制度,让最喜欢乱来的法国人禁欲,会冲突出些什么东西,电影给出了一些可能。

然后,这个片子中不同社会角色的表现各不相同,比如资产家(商人),他们始终是如鱼得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留意的形形色色的人。

最后,看这个片子以前有人跟我说这个片子丑化中国人,看完之后,我发觉完全不是这样,其中的中国将军迈出了接受酒精的一步,在与法国美女发生关系后,他是非常懊恼的,这样的形象是正面的,因为他并没有变成虚伪的骗子,他很诚实地面对自己。

总之,我们要以”乐观“,”积极”,甚至“搞笑”的心情去看这个片子,最终我们能“勇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

(有些观点是同朋友讨论出来的)

 8 ) 旷世奇片

在好莱坞大片充斥的今天,法国电影依然能屹立不倒,得益于其独树一帜。除了意蕴深远感人至深的文艺片外,诙谐幽默的法国轻喜剧也是一大特色。《人民解放军在巴黎》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令人捧腹的法国轻喜剧。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彩旗、欢迎横幅、“合作”标语、“法奸”队伍……一切都似曾相识,只是纳粹军服换成了解放军的绿军装,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换成了黄面孔。1970年代,中国派遣了7亿人民解放军征服欧洲,打着红旗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法国。法国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抵抗中国的入侵,结果跑得比谁都快,一溜小跑坐上飞机逃到美国。而可爱的法国人民,却为了抢先逃出城自相残杀起来。法国军方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关键时刻却找不到开启核弹的钥匙。中国军官大摇大摆进了国防部大楼,随便拉出一个抽屉,从背面找到了核钥匙。
 
    红旗招展,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进城了,市长、主教、总编争相前往占领军司令部宣誓效忠。解放军谢绝了美轮美奂的各种宫殿,把老佛爷百货大楼作为总指挥部,决定建立法国当地的傀儡党政军机构,于是法国老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前往报名,在占领军面前积极表现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希望能在充分利用这“改朝换代”的大好机会,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鉴于占领军的选择,“合作分子”们成立的“中法合作共和国”(担任首脑的仁兄竟酷似希拉克)也将自己的总部设在了百货大楼分销店。

根据北京的指示,社会主义占领军当局不让法国建立起健全的工业体系,只允许法国生产一种产品。那么生产什么好呢?根据中苏情报机构和美国、联合国情报调查显示,法国是一个最大的“Fumistes”国家。这是什么?一查字典,原来是安装和维修暖气管子和烟囱,制造烟囱的(原意是爱搞恶作剧)。可怜的法国人终于为自己尖酸刻薄的名声付出了代价,一门心思生产壁炉烟囱去了。
 
    占领军还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最要法国人命的是以“禁止淫乱”的名义抹掉法国人天生的浪漫。他们还提倡人人检举揭发,结果收到很多举报信。夜间宵禁期间,法国伪警察对街上的可疑分子抓到就是一顿暴打,幸而几个路过的解放军军官阻止了。对于这个思想觉悟低,从来都没有举报过别人的人,他们和气地用毛主席语录开导他,然后把他送进了集中对顽固分子进行审查和“教育”的体育馆。
 
    由于上班时间经常堵车,为了让法国人民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他们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劳动思想觉悟,占领军当局开始没收所有小汽车,并将行动命名为“长龙作战”(晕倒……),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此后,一切东西都需要凭票供应,还要限时限量供电,所以经常停电。
 
    法国人民似乎在占领军统治下生活得无精打采。最高秘书(占领军司令)告诫总督:“如果幸福是被强迫的,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幸福。”于是,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下,总督在香榭丽舍广场办起了露天庙会。俗话说:“一个人的美味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最高秘书对于法式庙会深感气恼,在总督兴高采烈之际拂袖而去:“我发现法国人真是不可理喻!”这时候,某承包商借机出主意,得到最高秘书的充分支持和肯定。高潮来了。巴黎大剧院举行了一场大型爱国主义教育舞会——革命芭蕾舞剧《卡门》。把《卡门》变成法国版《红色娘子军》,这一出叫人喷饭。
 
    占领军将反抗当局的捣乱者集体拉到城外,不是枪毙,中国人没有德国人那么残暴。他们改用中国特色的办法对付这些人——办学习班。从学习班里回来的人在火车站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举着红花挥舞着喊口号:“我们,不再是纸老虎!我们,不再是纸老虎!”,其中一个情绪激昂地向迎接他的女友说:“噢,这是安排得最好的民主。它使一个可怜的人转变成一个跟守旧的资产阶级斗争的人。不要成为资本家,有另一种武器能令你成为革命的英雄。”女友说:“可怜的阿勒贝尔,你真的没事吗?”他回答说:“不要叫我阿勒贝尔,叫我同志。同志,我从来没有这么好。”显然,他的大脑在学习班受到的待遇类似猪肉在上架前在卖肉的手里受到的那种处理。
 
    法国人开始反击,治安日差。受奸商撺掇,占领军开放赌场、妓院、夜总会,意图消磨法国人抵抗意志。法国人也真的陶醉其中,可惜那位扛了一脖子注水猪肉的仁兄跳出来搅局。最后,奸商建议解放军起带头表率作用。于是,赌场、妓院、夜总会里挤满了兴奋的士兵。在和法国女人缠绵了一夜后,最高秘书终于精神崩溃,语无伦次地向北京哭诉。北京下令:全体撤退!红色军队终于没能抵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全线撤走。
 
    法国总统终于扛着一脑袋肥肉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了。法国人把和中国占领军有情愫的女人推出来,大叫婊子婊子。占领法国的红色军队撤到了意大利。意大利梵蒂冈大主教布道后,在高塔上与身后的中国军官谈笑风生。在梵蒂冈广场上,伴随着四处可见的人力三轮车的,则是“哈里路亚”的祈祷声和国际歌旋律相夹杂的声浪。
 
    这是一部处处充满了反讽的轻喜剧,片中的错误不少。里面的中国人和中国话很别扭,一看就是法国牌中国人(估计是冒充的)和巴黎普通话。作为印支半岛宗主国,本片中的很多“中国占领军”群众演员可能是在法国的越南人和日本人,而关键的有台词的几个中国人角色可能使用了华人演员。另外,军车也很别扭,而且中国军人居然行的是纳粹军礼。片中的中国占领军是毛牌红卫兵(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和红宝书)、苏式“社会主义大家庭”经济路线、纳粹占领军形象等等的杂糅体。片中有句超级搞笑的台词,最高秘书在北京向他的上司说:法国总统跑到美国去了。上司说: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堪一击,欧洲人都是这样,你看英国女王,跑到香港去了。片中也强调了中国军队的一些优点,比如说中国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中国人有礼貌、守纪律、不残暴,禁止跟当地妇女眉来眼去,领导人也不住宫殿,而是在居民家里的小房子里四人挤一间。人链传递的做法也相当搞笑,大约是因为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这一做法印象太深刻了。另一方面,导演对时代的刻画也很到位。电影基本保持了文革的原貌,特别是那一段《卡门》,样板戏动作非常真实到位。



这片子粗看起来似乎是对中国军队的讽刺。其实,法国人分不清解放军和红卫兵,也分不清中苏两种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更搞不懂中国军队的军礼、车辆式样。作为一个外国人,导演对文革中国的刻画已经尽可能贴近真实。片中的一些错误,与其说是讽刺和丑化中国人,不如说是西方人避免不了的哈哈镜里看毛领导下的中国,那种特有的模糊不清和扭曲。不论是美化还是丑化,一切都源于距离和陌生。有一些地方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则是因为我们离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很远,所以觉得法国人是在讽刺。
 
    全片与其说是挖苦中国人,不如说更多的是法国人的自嘲。内容“左”化的电视节目,冷场的全民嘉年华等等在现在看来可能比较讽刺,但在70年代法国左倾化年代也许不是什么讽刺。而对法国人自己的讽刺就露骨深刻的多了,只顾自身利益一到危险就溜之大吉的政客、糊涂到关键时刻找不到核钥匙的将军们、满公路为了争相逃命而自相残杀的国人、争相卖身投靠占领军,拼命献媚的官员和市民、发国难财的奸商、从教徒摇身一变成为“政治辅导员”,满口“我的孩子同志”的主教大人、因为去过上海就满口“我们中国人”的烟囱厂厂长、“腐化堕落”好酒色看脱衣舞的人群、明明是解放军自己撤走却认为是自己打败的阿Q式市民、自己也没抵抗等解放了却拿女人出气的法国人,等等。讽刺还包括影片开始法国的主教和中国占领军司令一起选总部,介绍自己的教堂说:许多人进来祈祷,但他们通常都会得到别的东西。片中,法国电视台搞了一个“电视批斗”节目,将犹太“奸商”戴上木枷锁链予以电视示众,并辅以“戈培尔”式旁白,而观看节目的奸商家正在举行豪华自助餐会,谈笑风生。诸如此类,形形色色,可以说法国人对自己的嘲讽的确不负片中所说“尖酸刻薄”的名声。
 
    在整体充满荒诞场面的片中,有两处却采用了直接白描手法。这一叙事风格的运用,所产生的突出效果类似于《辛德勒名单》这部以黑白为基调的影片中唯一的彩色镜头——犹太集中营里的烛火和小女孩身上的红毛衣。一处是女主人公被人揪着头发拖出来,一处是体育馆里一排排被推来搡去等待接受审查的人群身边唱着悲伤歌曲的那个小丑。这两处,导演没有使用全片惯用的讽刺手法。对于前者,二战和越战后很多国家都有这种妇女儿童,被社会所排斥、遗弃,这种历史加诸于人性的黑暗让人格外沉重;后者则反映了西方社会对“老大哥”所怀有的深切恐惧。
 
    该片导演(Jean Yanne)为法国著名左派人士,拍摄过《包法利夫人》、《屋顶上的轻骑兵》、《印度支那》、《马赛轰天炮》等名作。本片拍摄于1970年代,那时,越战战火正炽,而革命的风暴正从北京一路扫荡到巴黎。1968年,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月风暴”,大街上出现了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胸前佩带毛泽东像章的法国青年,他们自称信奉“毛主义”,在巴黎的大街上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小红书。报刊疾呼“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大学生们罢课、竖起路障,巴黎警察用警棍、高压水龙、催泪瓦斯镇压学生,学生焚烧汽车、投掷石头回击警察。学生罢课迅速扩展到全国的大学和高校。最后的5月22曰,参加罢工的工人已上千万,几乎是全法国劳动力的总数。从汽车厂到飞机厂、从商店到码头、从电影院到殡仪馆,……所有的工人都投入了罢工罢市。工厂停止生产,商店停止营业,银行中止业务,海陆空交通全部中断,整个法国曰常生活的全部秩序都陷入空前混乱。
 
    今天看来,法国“五月风暴”青年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崇拜和误读是如此明显,而在整个左倾化明显的70年代法国,左翼导演拍摄的此片何尝不是对当时法国社会及其国民性格的一种讽喻。

 短评

歌剧一段雷到了

5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法国人的娱乐精神还是很乐观的,英女皇都逃到香港了,意大利还是专心做面吧。

10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那个年代会有中国人拍这个电影,就跟我第一次看十大禁片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13分钟前
  • mon babe
  • 还行

悲剧啊,三十余年后回头看,依然被讽刺的针砭击中了

14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即使剧情在意识形态上再CULT,也难以掩饰其想象力的匮乏,哪怕就将一切视为无耻的胡扯,它也扯的太无聊太匪夷所思了,也恶趣味都算不上,更别提单纯的娱乐性了。虽说是解放军攻占巴黎,谁都看出来电影在玩拙劣低级的讽刺,除了《卡门》算得上黑色幽默,剩下的就是各种毫无趣味性的扯淡。★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我一直以为这片子和戈达尔有关系...

21分钟前
  • bloom
  • 较差

变调的马赛曲Nicole Calfan!

26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红色文化入侵!!太帅了!!特别是法国人演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也很棒,色彩很好,我从头笑到尾,太他妈幽默了!

27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放了这片给我们看~

28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中法合作万岁!

29分钟前
  • 郁殷
  • 推荐

芭蕾舞那段太有爱了

32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明晃晃的讽刺喜剧。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浅显极端化的描绘并不能带来趣味。不是想象力太多,而是不够。

3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电影一般,只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一种狂热的追求

41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芭蕾那段儿是高潮!~

46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影片最后那场洋妞板的样板戏《卡门》,看的人冷汗直冒笑不透气。

50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让我很是失望,蹩脚的演技

54分钟前
  • 小4
  • 还行

完全没有艺术感的胡扯!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已入手九区精品DVD

6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原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偏见作品,旨在调侃讽刺时处文革动荡时期的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看完之后才发现幽默的法国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自嘲,自讽,乃至上升到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博弈对抗。观众如果仅仅看到这片子对于中国军人的丑化显然太狭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憧憬更好的未来啊

1小时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片儿里解放军普通话都不够标准

1小时前
  • 杜边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