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2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3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4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5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6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3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4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5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6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7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8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19法官大人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34

详细剧情

本剧改编自以色列剧《Kvodo》,是一部贯穿新奥尔良社会各阶层的政律惊悚剧。科兰斯顿饰演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官,而其子卷入了一场充满欺骗与谎言的肇事逃逸案。

 长篇影评

 1 ) 《法官大人》EP1:费加罗的婚礼

在歌声中安迪走出了强加于他的监牢,在歌声中法官走进了自身编制的囚笼。

迷暗的清晨,浑浊的呼吸,沉重的脚,沁湿的后背,开头几个镜头已令人产生一种猜疑:这不会是一个轻松的故事。

迎面而来的电车,显示我们的主人公奔跑在他不应该奔跑的轨道上,这无疑也是一重隐喻。

极高的俯瞰镜头,多少暗示本剧将以极高的道德之眼,凌厉地审视这个故事的发生。

主人公进入一片墓区,靠坐在其中一座墓碑之前。而平行出现的另一个镜头是少年从书桌上捧起一个中年女性的照片,神色哀伤。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镜头试图暗示的信息:这是一对父子,照片中的女人是分别是他们的妻子和母亲,而且女人已经去世。

节奏加快,少年准备上学,他使用吸入器的动作不经意地告知我们,少年是个哮喘患者。

他随身带着相框,匆忙剪下几朵小菊花,将他们放在副驾驶位,最后将吸入器也丢在旁边——这个重要道具得到了强调。

车子驶出院落时,街对面的邻居看在眼里。

场景跌入另一个家庭,一家四口,父母儿女,场景中的声音元素与光线都是明快、有活力的。这与上一个家庭的孤立、昏暗与沉默判然相异。

这家受宠的儿子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份惊喜的生日礼物——一台出色的摩托机车。

于是此时,两个少年均已开车上路。画面在两人间的摆动,也令人产生不祥与不安的猜想——也许将有一场悲剧性的车祸。

但是悬疑将被暂时延宕,本剧的主人公还要完成他晨跑的任务。他来到一幢简陋的低房门前,对里稍作探望、打量,没有说话就走了。屋子里有三个黑人孩子,没有监护人在家。

在点缀着不安感的配乐中,再度出现两个少年正在驾驶的交叉镜头。

开着小破车的少年在一个显然位于黑人街区的商店前停下车,将母亲的照片和菊花放在店前,令人联想少年的母亲的去世与此地有关。

一群同龄黑人的逼近让他紧张起来,急忙驱车逃离。

黑人青年浓烈的敌意和地上破碎的照片缓缓诱出剧中潜在的黑白问题。

黑人社区的敌意令白人少年越来越紧张,哮喘发作起来,吸入器被颠簸到座椅下面,交通事故的细节因由被一步步埋下。

这时,事故发生了。嘭!摩托少年飞出的身体在惯性中翻滚,卡在汽车前轮下的摩托车与地面迸擦出剧烈的火花。

追赶哮喘少年的那辆车中的黑人青年没有理由没看到这出事故,但是他们随即开走了,没有施救。

一头犬目睹了这一切。在这里,犬的双眼与邻居的目送至少有一重相同的意思,起旁观视角的作用——而并不一定起证人的作用,代表一种沉默的注视,带着一种超然的间离色彩。自然之眼就那么看着罪的发生,看着人们如何地自我作为。

车祸之后细节被篇幅奢靡地记录下来,简直是一笔一笔地在细细描摹。低声轧轧的轮毂,缓缓旋动的头盔,撒在前景中的一只鞋,底盘沥油的车,缀几声鸦鸣掠掠,以及未曾熄火的电机白噪音。

车厢久久地静伫无声,镜头微微向车体进逼,使我们仿佛能听到哮喘少年的慌乱压抑的心跳。呀——车门打开的声音仿佛轻轻拧开了一个易拉罐大小的压力阀,好歹令人缓了一口气。但紧张的呼吸依然如哮喘的症状,片刻都不容快畅。

滞重的呼吸声简直完美地控制了观众的胸腔,掌握了整个场景的节奏感。后背的跟随镜头将观众的卷入当事人的情绪位置,正面的面部拍摄又如同将肇事者的表情盖章印戳,那份惊恐、畏缩、茫然,也令观者感到无措。

两个白人少年终于照面,他们的家境、生活、性格全然不同,这多半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见面,而且将会是最后一次。但他们——以及之后我们还会看到的一个黑人青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同龄人。一场与恶意无关的事故,翻覆了他们的命运,也将他们的人生紧紧纠结在一起,并且甚至在不远的来日还将搅动这座城市的秩序,以及审讯人性深处的道德与罪愆。

腿骨翻折,脑后血流成泊,更可怕的还有看不见的破碎的内脏,摩托少年已经没救了,他上身还穿着姐姐的黄衬衣。这张有着纤细蜷曲睫毛的精致面庞如同中世纪宗教画中的美少年,嚅嗫的口唇想要说出什么话来,这是他料想不到的遗言方式与时刻。

直视死亡的强压令哮喘少年落下泪来,他将耳朵凑近摩托少年的嘴唇,但语言已永不能成形,气流从腔体喷出的“遗言”是血浆。

弧线好看的眼睑中那双美丽的眼睛很快就暗淡下去,镜头依然在残忍地渲染暴虐的死亡,生命恰是在突如其来的死亡面前最富生命力。如同目睹一江东水刹那倾空不可回转,那般短暂的极致,那样脆弱的华丽。然而这稍纵即逝的一幕却永恒性地停留在见证者的眼底。死者已矣,生者安适?

严重的窒息感不仅体现在情景场域,也实质性地令哮喘少年无法喘息。漫长的爬行与窒息的呻吟将观众的咽喉扼住最后一程,与这种生理痛苦的延迟相伴而来的其实是精神的愉悦,电影何尝不是一场施虐仪式。当吸入器终于派上它的用场时,它既拯救了哮喘少年免于窒息,也解脱了观众的生理受难——却也同时解除了观众的精神宴飨。吸入器的按钮在这里既在实际意义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也在抽象意义上缓解了“观众的哮喘”,故事内外的节奏氛围随之一变,剧情与观众的情绪都驶入新的轨道之中。也正是此时,哮喘少年“清醒出境”了,畏罪的恐惧瞬间驱走了正义和负疚,他逃走了。狼狗的下蹲和探舌,自然可理解为对嗜血的准备,但也从影像意识中流露出对少年的挽留和失望——正如观众的心理一样。

当狼狗舔舐逃逸现场的死者血迹与俯拍中有意被强调的法院廊柱的线条这两个画面对接到一起时,牵动的是你心中怎样的情绪?悠悠冷冷的背景配乐在法院恢弘而空荡的内外景中,给人以上帝的凝视,这种凝视带有道德审判的意味,有一点伤感,有一点冷酷,还有一点嘲弄和讽刺。

当结束晨跑的主人公——法官跑进法院内景中时,整个空间都是被阴影充分笼罩的,阴影不仅落在穹顶和四壁,还将他的身躯厚厚地包裹。

当法官在淋浴时,镜头和配乐又给人以圣洁之意,仿佛他在接受精神性地沐浴、洗礼。

但是镜头却旋即切换到他抛弃遇难者逃逸现场的儿子,一个靠在等信号灯时给人擦车玻璃要钱的黑人将一桶不见得多干净的水不由分说泼在挡风玻璃上,拿着刷子胡乱地擦洗起来。这样的镜头冲撞给我心中带来的反而是不洁的感受。哮喘少年的惊惶之举仿佛表明这样草草的“擦拭”和“清洗”,是洗不净心灵之“罪”的。也可以说,这是对后续剧情中,法官进行的一系列掩盖行为的预审。

接下来一个镜头更为恐怖,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法官低头看着镜头,整张脸沉浸在黑暗之中,看不见表情,水流从他的头顶流到额头、眉骨,再从眉骨凝成两条线,倾注下来。一个将要失去面目的高尚之人将会变得多么可怕?我们只能随着故事去见证。

哮喘少年给法官打去电话,让我们确认了两人的父子关系。

接下来是一个很日常的庭审情节,将让我们看到法官主角日常的一面。

在进入情节的开始,出现一个细微的小插曲,一个名叫费玛丽的嫌疑人名字与单词female拼写相同,法庭人员“自然而然”地将她的名字念错了。费玛丽当即纠正对方,并说自己昨天就纠正过他一次。加这个小细节干什么呢?我想这样的小细节会在之后的故事中不时穿插,因为我猜测这个故事不会仅仅只是落足于人性之上,它必然也要踢到体制这块铁板。一个体制是死是活,是否公平,有没有将每个人都放在眼里,会从大的案件中体现出来,也可以从小的细节中被看出来。

相对法庭通报受审人员名单的公务员,法官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先是关心一名老律师的身体,并为自己的唐突致歉。但是与后面大桥上抛弃证物的情节一对应,又会产生反讽,当时法官欺骗交警自己得了前列腺癌,灵感正来自这里。

接着,法官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一件典型事件,稳固了他在观众心中的日常形象——请注意我在这里并没有暗含讥讽,如果存在这种意味那一定是来自人性本身的自我讽刺性。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他晨跑时去到那家人门口的真实原因——为了司法的公正性,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存在疑问的细节,因为他的判决能影响的不只是嫌疑人自己,还是她背后的四个未成年的孩子。

法官在听了白人警官用“精确”的证词对一个黑人母亲费玛丽进行的指控之后,将费玛丽身边最大的孩子尤金请到前面,让所有人能了解这个家庭的破碎,这些孩子无助和危险的处境。从对话中还得知尤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是混帮派的,这是一个重要的伏笔。法官之所以细细询问费玛丽的孩子,也是提示白人警官,他的证词将会产生的影响,希望他能自觉撤销指控,因为法官知道白人警官做了伪证。法官早上之所以跑步到一幢旧房子门口——也就是费玛丽和尤金等孩子的住处,正是为了现场验证白人警官的证词。那是一幢shotgun house,之所以会这样称呼这种房屋,是因为站在前门,能看见一条走道,直通后门,所有房间都在走道两侧分布,用一把霰弹枪能将子弹直接从前门打到后门。而白人警官声称自己站在前门,看到了浴室中的费玛丽正在藏毒,这是违背常理的。

在这一段情节中,当法官走上台阶时,在相对位置上他已处在高处,意味着道德审判的势态已经形成,这很自然地在镜头语言中得到体现——仰拍站立的法官,俯拍局促地坐在证人席的警官。毫无疑问,他用缜密精准却充满人情味、尽职甚至超于职责范围的行动和语言,洗清了对一个无辜弱者的诋毁,也挽救了她有倾覆之危的家庭,而白人警官作为令人不耻的那一类人,反衬出的是法官这一类人的高尚德操。

尽管我们会产生一些不安的疑虑,作为一个法官他为嫌疑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已有过度之嫌,毕竟他好像将律师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双方在场的人员仿佛都只是作为他的陪衬而出现。但没有人会怀疑法官于庄严法理之外充分流露出来的可贵人情。这正是这一出戏的情绪重心所在,它稳固了法官大人富有同情心的道德形象。如果没有这一稳固形象的先行确立,之后的反转将失去戏剧力量,也失去道德合法性。我在看《甄嬛传》的时候就一直为剧本对甄嬛这个角色的初始设定非常存疑,因为我分辨不出编剧到底意图将她确立为一个天性单纯善良的人,还是一个本就心机深奥虚伪的人,这会观众非常警醒自己对主人公的共情——尽管这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效果,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创作者有意为之。在我看来,甄嬛最初所处的道德位置就是模糊的,从未被清晰地确立过,清醒的观众难以轻松地说服自己去认同这样的角色,因为这样的影像骗术还不够高明。

显然没有以正确方式应对事故的法官之子亚当在事故发生后,因为“毛手毛脚”,留下了过多的“破绽”。(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不打的话,就是在指控他是一名犯罪分子,在进行自主犯罪,可我觉得事故属于双方责任,不过摩托车在这样的道路上高速行驶和开车时因为哮喘发作而驾驶不当,哪个责任更大从一开始就不是故事的重点。即便出现逃逸行为,亚当也并不是那种真正冷漠的恶徒,更多体现出的只是一个并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剧变前的措手不及和一念之差。)这些“毛手毛脚的破绽”包括却不限于:让911得到了他的报警录音,在事故现场留下太多指纹和将成为关键证据的吸入器,去加油站加油导致被监控拍到,与排队加油的其他人打招呼看到脸,甚至露出衣摆上的血迹。当然他最大的错误其实是一时犯蠢逃离了现场。这大量的破绽对故事的意义在于制造了非常大的障碍,迫使法官在为儿子掩盖时将费尽心机,疲于奔命。我们可以预料到事情将会越来越失控,而主人公的良知人性将会面临越来越深的煎熬。只是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才是终点。我们也说不出我们究竟是在希冀不要看见深渊的形状,还是相反——我想身为一个观众,我们无须避讳内心的凶险冀望,因为观看本身就带有无罪的原罪,我们当然在期待着深渊的发生。

亚当将死者手机扔进郊区桥下的河里,通过他的眼神你也知道,他此刻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观众也没有理由为他开脱。

当他开车回到家门口时,对路的邻居再次目睹了他的行踪。

亚当忍受内心煎熬,刷洗手上已经干涸的血渍,此时狗再次成为一旁的见证者。他抬头看了一会儿镜子,镜子是我们凝视内心的窗户。他仍然是个幼稚的“cleaner”,将带血的刷子随意扔到垃圾桶,并试图将带血的衣物扔到洗衣机里洗净。相比之后法官的“清洁”处理,经验、心智天壤之别。

法官出庭之后,出现一个穿戴礼帽礼服的黑人,一望身份不低。对话得知法官帮过黑人大佬的忙,帮的什么忙,里头有没有买卖,尚不清楚。

法官回家后见亚当情绪异样,起初以为是由于自己妻子的逝世忌辰。直到经过耐心询问,他才知道亚当撞死了人。

当他得知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对死者深切的愧疚和同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ranston的演绎方式。他始终使用了一种非常轻盈的声音和动作,这可以理解为法官的温柔性情与对他人的极端尊重。但这无疑也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形象塑造。在沉重的事件面前,一个人既能展现充分的同情,又能克制不失仪,未免太完美,这种完美会令人感到疑虑。而且当法官的形象呈现后续的裂变和翻转之时,之前给观众的印象越是美好,之后就越会令人清醒、冷感,从共情的情绪中抽离,变成审视。

在法官与自己的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爱,我们能意识到这是他心中对已逝妻子的承诺——要不惜一切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也成为他随后徇私枉法的根本动因。

法官与亲生儿子的谈话令人想起在法庭上,他对无辜的被告人费玛丽的尽心呵护,两个时刻的共同点是他身上漫射出来的情感光辉。这在平时的工作中或许是极好的品质,但是在私事中却暴露出了问题。因为他的“情”隐隐是凌驾于“法”之上的。这里我希望你能注意到的是此时与之后法官的一连串语言与动作。在法官与亚当谈话时,他已在引导亚当,倾向性地为他建立脱罪的供词,不过这一点或许是下意识行为,但也说明即便他身为正义的守护者,他也只是一个充满感性的父亲。

成熟的法官自然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选择,他决定带亚当去自首。可是在去警局之前,他却额外打了个电话,找自己的熟人警官南希·卡斯特罗。等到了警局后,他也不让儿子和自己一起出车门,而是自己先去打头阵。我想这些行为是很正常的,虽然它不见得是高尚的。但是问题在于,法官的既有形象并不是一个庸常之人。因此这里法官的前后形象已经呈现反差和裂缝(I won't not do what's smart just because it's my own son.)。作为一个法官,他更是清楚好的辩护服务的重要性,因此在他还没走出家门时就已经拨通了一名律师的电话,事后得知这名律师是他曾经的学生李·德拉米尔。法官此时拨打的两通电话都没有通,这两个女性角色尚未登场,但是在后文会与他的案件紧密纠结在一起。

带着儿子出门投案前,法官在独处的小隙,捧着脸哭了一会儿,此时我们的情绪仍是完全站在他这一边的。但这是最后一次拥有确定无疑的情绪矢量,稍后情绪就会开始发生位移和分化。

OK,这大概是一个夏夜或凉爽的秋夜,虫鸣声卓著,法官在做对的事情,将他的儿子亲手送到公义程序应有之地,在警局外他缓慢踏着的步子表明他知道这一趟意味着什么。儿子将入狱,自己的工作和名誉都将面临损毁。站在警局门口,他回头望了一眼车厢里的孩子,多少有些决然地拉开了那扇门。直到此时,法官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对的,尽管每一步也都尽可能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但每一步都是合法的。于是他走进警局,已经将要走到警察的办公桌前,一阵撕心的哀叫却将他扯往另一个的方向。他不能不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悲痛的女人是谁,那个紧紧搂着女人的男人又是谁,因为他们是新奥尔良市有史以来最残酷的犯罪家族的教父教母。他也不可能不马上就意识到他们为什么和自己同时处在同一家警局,还如此崩溃失控,因为亚当撞死的正是他们的孩子。此时他的脑海已经应激式地飞速转动了很多念头,就像一辆开在黑夜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他已经能料想到方向只有前方,而前方只有更多黑夜。巴克斯特家族的势力触角,自己与对方的实力对比,真实社会的运行法则,法律程序的脆弱无力……这一切在告诉他一个坏的答案,一个他不能承受的答案,那就是他会失去自己的孩子。

法官映在玻璃门上的脸注视着巴克斯特夫妇,那一刻他已做出决定,那就是推翻自己先前的决定,不再将儿子交出去,而是为他隐瞒。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不仅是一个公民违背了法律,它还是一个法官违背了自己身为法官的根本价值,这同那个在法庭上的高尚形象发生极端化的分裂。从此,观众对主人公开始新一层的审视。

法官向儿子解释了自己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原因——巴克斯特家族的险恶。这从一个法官口中说来不一般,因为一个法官的最高信仰即便不是法律,也肯定不应该是暴力或权力,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何况德夏托还是一位这样德高望重的法官。原来,他对法律的信任是有限的。可是这似乎又不仅是他个人之咎。如果一名德高望重的法官都不能充分信任司法正义的力量,那么这个国家的司法体系是一定有问题的。一个法官的眼睛,是和市民的眼睛不同的。市民的眼睛看见的是阳光下的建筑,和行道树下浅浅洒落的阴翳。可是法官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深层塌陷、暗渊沼泽。相比儿子的一念之差,法官的“一念之差”更为自觉自主(Adam,this is the rest of our lives.)。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次铤而走险,是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也是对自己的深刻背叛,从此他内心稳定的道德内核发生裂变,他的生活将不得不生活在光与暗的两种对立空间,他的道德信仰将不断与残酷而卑劣的现实发生烙铁与铁锤的交战。但与此同时,法官的抉择也流露出浓厚的悲剧性的无奈。

电视新闻中,巴克斯特家族的老大阴森森的传信令法官更为强化了心中的恐怖气氛,这催促他加紧掩盖真相的步伐。一眼就能看出,法官的处理方式比亚当缜密得多。这显示出一个法务工作者在枉法时的优势。也许行动经验上他一时还显得生疏,但他拥有最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法律知识。而且他懂得城市的权力网络、运行秩序和明暗规则,他其实就是一个人精。只是在服务大众时,他是一个有益无害的人精。

但一个不合时宜的疏忽发生了,他将擦拭过血迹的一块抹布顺手扔在了地上。家养的宠物狗如同间谍般出现,叼走了这块带血的抹布。宠物狗的视线、穿插和在场,令人想起事故现场那条无声注视的(或许是)流浪狗,它们是人类罪恶无声的见证者,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在场,但这恰恰说明罪恶的无可抹煞,在线性时间的轨迹之内,你无法让一件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归结到法官正在做的是,也可以这样说——你永远无法将留下的血渍擦净。或许正义之眼会暂且失明,但是自然之眼是全能永在的。

法官在收拾车厢时,开着手电筒,又引起了对面邻居的注意。被狗叼走的带血抹布,车祸现场布满指纹的吸入器,邻居的目击线索……等等,或许会成为日后事发的东窗,或许并不会成为证据,而只是在象征意义上暗示着观众,关于罪恶的不容遮蔽,关于人性幽微处的不慎泄露。

法官开车来到大桥,将打包好的一整袋现场证物,投进密西西比河,证物很快会被冲到遥远的下游,消逝无踪。但一个黑人交警让法官陷入一个小小的困局,虽然法官机智地化险为夷,但这再次证明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再周全的计划永远都有不可预测的变数。整个亚当的逃离故事和法官的掩埋故事布满一个个的小小失误,但就是这些蛛丝马迹构成了整张经纬细密的罗网,而为了掩盖这些失误,就势必要开始新一轮的掩盖,直到败露那一刻的到来。

桥上的情节还有两点令人玩味的地方。第一点是法官用来化解困境的谎言灵感来自白天庭上的辩方律师,这样的聪明急智不能不说颇为讽刺。第二点是放他一马的这名交警是个黑人。在白天的庭审中,法官对一个黑人女性宽厚同情,在深夜的大桥上,一个好意的黑人警察对他法外留情,一环一扣,仿佛因果。

忙完一切,法官回到家中。亚当在沙发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法官神态轻松,坐到亚当旁边,拍拍他的大腿,意思是尽管放心,我已经处理好了。影片行进到广播站放歌的桥段,《费加罗的婚礼》一曲丝绒般动听的吟唱弥漫在监狱的上空,弥漫在静谧的夜晚,抚慰着无法平静的心灵,血腥的气味仿佛已不可闻。亚当将背部放平,躺靠在了沙发上,而法官将一个抱枕搂在怀里,一片祥和气氛,混若无事也似。

而平行中插叙的是巴克斯特家族首领夫妇来到事故现场,影像提醒我们并非什么事也没发生,在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使真相沉默的同时,另一对父母正在自己的儿子惨死的现场聆听无声的呼喊。一只遗落在现场的吸入器映入视野,成为啮开这沉默的一枚锁匙。

画面回切,蓝白的冷光映到法官父子脸上,我们发现他们沉默的面庞底下其实压抑着深沉的躁动。镜头缓缓推到法官脸上,那底下深藏着一座深渊。

《肖申克的救赎》救赎的是人类麻木、投降的心灵,它要用追求自由的不懈灵魂来警示人们拒绝被体制同化,视囚笼为伊甸。

《费加罗的婚礼》选段在肖申克,每一串不小心逸出的音符都是人性自由的因子在不断占据着监牢的高空。

对于《法官大人》来说,这首歌在这里是一次反用。在歌声中安迪走出了强加于他的监牢,在歌声中法官走进了自身编制的囚笼。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这也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或者反过来说这也是一个关于囚禁的故事。

全文首发于公众号【段雪生】

 2 ) 除了男主一家人,都是可怜人

剧情上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既然都选择逃逸了 儿子一直在那里矫情什么呢 我不能理解这里儿子的心理矛盾 脆弱?善良?白莲花?还是单纯为了推动剧情?毕竟现在看下来真没觉得儿子是那种会做了错事内心会折磨的性格

弹幕都在说老白惨 那我想知道谁不惨 再说最惨的不应该是黑帮老大吗 儿子死了还被混淆视听 媳妇天天逼他又冷嘲热讽的 也就多亏是老大 换一般人要就自杀了好吧

我记得上次这么讨厌一个剧的主角是《十三个原因》第四季 里的女主 白莲花程度和这部剧男主有一拼 目前唯一看剧的动力就是儿子赶紧被抓或者gg 愿天堂没有怂逼辣鸡🙏

总体看下来 剧本三星 演员演技是真的在线把剧本硬生生拉到了四星 不过碍于现在我对老白儿子的厌恶还是觉得三星比较合适

看到第七集真的被气死了 老白为了帮黑老大 设局陷害女法官的行为真的下贱 因为他儿子撞死一个人连累了多少人了 又是黑人全家又是女法官又是女律师 赶紧滚去自首好吗 这部剧真的就像一个巧克力味的屎 又恶心又忍不住看 不过看下去的动力是男主他们两个被抓起来 以前看剧就算主角是杀人犯也不会反感 男主父子俩也算我少有的真切让我看着恶心的

第八集看完感受 希望老白和儿子一起死

最后一集感觉有点潦草啊 两个女律师知道这真相以后并没有对整体剧情走向有啥影响 我以为会对最后的结尾有个集合的作用 结果知道以后就没然后了 所以演了十集都只是衬托气氛吗

我猜到儿子会死了 但没猜到是这种死法 我以为会在黑帮当着女儿面揭穿他的时候被杀死 总之也算圆满了

 3 ) 神剧的坍塌

父子俩同看监狱生活指南《肖申克的救赎》:

死后成名的街头摄影家薇薇安·迈尔,善于捕捉凡人“不平凡”的瞬间:

薇薇安·迈尔这张照片莫名让我想起了安东尼奥尼的经典《放大》(1966):

放大

课堂上,法官的儿子解释他为什么热爱薇薇安·迈尔:

这一解析看似平易、直白,实则触及街头摄影和艺术创作的奥秘:大艺术家,不失赤子之心。

《法官大人》不乏这样精彩的片段,但就剧情而言,实在是令人难以恭维。

面对不择手段的黑帮老大,法官处理肇事车辆简直就是个小白。

事关父子俩的前途、生死——

一个阅案无数、经验丰富、城府极深的律政精英,会将如此关键、重要的肇事车委托一个大大咧咧的朋友去处理?

为了戏剧性,编导无视生活逻辑、生活情理,严重损害了全剧的艺术品质,所谓神剧彻底坍塌。

法官大人与警探的对话尬得你里焦外嫩:

你第一次叫我南希……

你咋不叫我甜心,科米?

由于疫情关系,近期影视乏善可陈,《法官大人》的高分在在说明了影迷的饥渴。

剧情发生地新奥尔良,年初川普观看橄榄球比赛的时候,有一位女教师在奏国歌的时候现场下跪抗议:

这位女教师是明尼苏达州年度最佳教师,是个同性恋者。

10月,新奥尔良一名天主教神父和两名妇女在教堂的祭坛上发生性关系,还把过程拍成录像。

教会规定,在违反圣地规定的情况下,必须举行悔罪仪式并进行维修,然后才能再次使用。新奥尔良大主教下令拆除祭坛并焚毁,重修一个新的祭坛。

只能说,现实永远高于艺术。

 4 ) 躲在父亲背后的傀儡少年——《法官大人》第一季

《绝命毒师》里的老白这次不用再制作毒品了,他成为了一名法官。他深受大家关注的原因,除了其刚正不阿的品性外,还有他不幸的遭遇——他结婚三十多年的妻子在一年前被枪杀了。老白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试图从这样的创伤中振作起来。毫无疑问,他17岁的儿子Adam成为了老白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精神慰藉。 但谁能想到,正是这个儿子将他推入了深渊。 纪念日当天,Adam开车前往母亲身亡的地方祭奠她,但那个地方是黑人聚集区,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年独自去那里是很危险的。在一堆混混走向Adam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威胁,哮喘发作,在慌乱逃离的途中撞上了骑摩托车的17岁少年洛克。洛克当场身亡,手足无措的Adam拨通了911却没有勇气告诉警察发生了什么,他最终逃离现场,并将洛克的手机丢入河中。那个少年的尸体被孤孤单单地丢弃在水沟旁,只有路边的野狗在舔舐地上的血迹。

Adam告诉自己的父亲发生了什么。老白原本是想让儿子去自首的,甚至联系了警探和律师,但他发现死去的洛克是本地最大黑帮头子的儿子。感到小命不保的老白马上转变了策略,他决定掩盖儿子撞死人的事实,并就此开始了一系列制造假证据的操作。 说真的,除了最后一集老白对包庇自己儿子的行为振振有词的样子让我有点恶心和气愤以外,对老白这次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对应的行为,我都是持中立态度的。《法官大人》这部剧我最想吐槽和研究的,其实是老白本剧中的儿子Adam,他是躲在父亲名望背后企图明哲保身的傀儡和巨婴,如果他不死,总觉得他最终会成为魔鬼一样的存在。 【瘦弱的哮喘少年】 都是17岁,但和出镜率几乎为零的洛克对比,Adam无疑是瘦弱的。从后来洛克的姐姐Fia嘴里,也能大致知道洛克的样子:开朗、幽默、健壮。而这些,统统和Adam没有任何关系。Fia调侃Adam非常适合去纽约大学,因为那里特别欢迎书呆子。 更糟糕的是,Adam还有哮喘,这也就决定了他和所有炫酷的运动都无缘了。受母亲影响,他唯一喜欢的只有摄影。 身处最需要受到关注的青春期,但Adam被大家关注的只有父亲是一名法官以及母亲的暴毙,他内心无疑是苦闷的。所以他先爱上了自己的摄影老师,后来又爱上了Fia。前一种恋爱不被法律允许,后一种更是被道德谴责,但Adam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安。 虽然没有同龄人的接纳,但长辈们对他充满了包容和爱意。老白自不用说,他还有教父,外婆,甚至父亲曾经的同事都对他关爱有加。大家不仅因为他失去母亲而心疼他,也因为他的哮喘心疼他。老白知道他撞死洛克的第一反应就是问他是不是因为哮喘,两人发生争执后老白也生怕他哮喘发作。 这个名叫Adam的男孩,从生理上就占尽了便宜。没有人会想到,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会犯下如此罪行。 【爱情里的渣男】 Adam有两段感情经历。 他是以和女友在床上相拥的方式出场的,但这位女友没有出现在他的日常校园生活中。直到Adam上摄影课,镜头用暧昧的方式暗示了他和摄影老师的关系,观众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机。Adam在课上暗搓搓得向老师表白,但实际上他的爱并没有那么深。 他缺失了母亲的爱,便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最具有母性特质的对象——他的摄影老师。从后面老白和老师的谈话可以看出来,两人确实是在Adam母亲去世后越走越近的。但当Adam认识了Fia,他被对方的热情开朗所吸引,于是,他连一个电话或者暗示都没有,就火速抛弃了摄影老师,和Fia开始成双入对。而这个时候,摄影老师却在为两个人的未来打算,想和Adam开始一段不用隐藏感情的生活。 但是,Adam真得爱着Fia吗?那也未必。Fia在这段感情中一直都是坦诚热烈的,而Adam却始终犹犹豫豫,眼神里都是闪躲、迟疑和心虚。与其说他被Fia的性格所吸引,倒不如说他被对方是洛克姐姐的身份所吸引。 两份感情,Adam都是渣男:第一段有关于背叛,第二段有关于隐瞒。 说到底,他都不够坦率和真诚。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对于老白帮他隐瞒罪行的行为,Adam不仅不赞成,甚至可以说是愤怒的。他每天不是消沉就是抱怨,尤其不能接受有人成为了他罪行的替罪羊。 但他的良心也就止于愤怒了,他的振振有词有多伟岸,他的行为就有多虚弱。 最不能让我理解的,就是Adam甚至跑到了法庭去看相关案件的审理。他的表情除了刚开始有些不忍,之后都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有一段剧情颇有意思:Adam在法庭的电梯里遇到了两个人,他们在讨论自己的罪行。然后其中一个问Adam为什么你在这里?他带着一丝奇怪的笑容说“Murder”。这个奇怪的笑容最真实地反映了Adam的内心——他也许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憎恶自己的罪行,甚至可能是享受的。 所以,当Adam最后倒在血泊中时,很多人的感受跟我一样,那就是极度舒适!这个卑劣的角色总算偿还了他的罪过,希望第二季他不要活过来。 拭目以待第二季会讲什么。

 5 ) 关于家庭的思考

非常好看,从法官一开始想带孩子去自首,但最后法官为了孩子一步一步放弃自己的原则,变的虚伪与蛇。故事中间充满波折,部分环节精彩的不禁让人拍案而起。剧中十分详细的刻画了法官的心里变态,演员的演技高超。看着法官一步步沦陷真的让我想起了老白,感觉外国人十分的注重自己的家庭。法国和老白都不顾一切的牺牲自己去守护家庭,但最终却事与愿违,自己毁了它。

 6 ) 前两集,一个框架出来了

如果说第一集,表达的意思是犯罪,肇事逃逸和表达出来的刺激感,紧张感和期待感,那么第二集,绝对是初次展开本局框架,或者说,第二集比第一集的铺垫还要多,可能是因为第一集给观众留下期待感,第二集慢慢铺垫展开故事,这是“快餐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毕竟,一个庞大的框架,慢热的故事,无论后面再怎么精彩,你第一集没耐心看不进去,又有什么办法呢?(当初第一次看绝命毒师,强忍着看第一集,连一半都看不下去了,过了好久可能一年吧又回过头来耐着性子看,从此沉浸其中,至今未能超越。)

简单说说吧,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剧透,剧透,重点说三遍。

第一集其实很简单,从简说下,儿子开车撞死了人,跑了,父亲带儿子打算自首时,发展是黑老大儿子,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神一样的操作消除痕迹。

第二集就复杂多了,也会无聊一些(铺垫全放在这集了),父亲找到市长朋友(确切说是市长竞选人,最有可能成为市长的人),请求处理肇事汽车,让其彻底消失,市长又找警长,警长又找警察小弟,小弟又找小小弟(这年头托人办个事容易吗?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猪队友),请注意,这里开始,高能预警!

警长找的人,小莫,从警车出来,后背别着枪,应该是警察实锤了,同时,他还有另一种身份,欲望帮成员,这些是后话了,在故事里,小小弟美滋滋开着车,但因为闯了红灯被警察逮捕,看到这里不禁捏了一把汗,想着真是猪队友,但后来的种种,要我有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如果肇事车被小小弟顺利销毁,那么本剧就是很简单的追踪和反追踪的故事,突破口很多,不说车,不说bug太多的儿子,还有各种目击证人呢,随便哪个都能开展一系列紧张又刺激的剧情,但,偏偏因为小小弟闯红灯,导致肇事车暴露在公众视线里,从这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到了高潮。

车里有太多关于儿子的DNA,到这里时,顺着剧情发展,想保护儿子必须付出很多代价,也会有更多知情人,起码要打通警局内部,消除个人档案啥的,或者把双方摆在明边上,真刀真枪找关系各种干仗!

但导演偏偏又说了不!

即便是小小弟把事情办砸了,但后续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也未免太迅速太厉害了吧,上来就让小小弟当了这个替罪羊,小小弟认罪后,小弟给警长打电话说的也是那么娴熟,警长打电话给“市长”,说我们安全了,很显然,对于这个结果,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不得不怀疑,这是有预谋的,而这一切,已不再是法官所能控制的了,从请求市长朋友帮忙的那一刻,事件已然脱离了他所能想象的轨迹,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行……

也许,小小弟并没有闯红灯,也许,两个负责逮捕的警察也是事先安排的,也许…在法官向他市长朋友提出请求的那一刻,一个全新的计划便已然在市长心中生成,也许,市长朋友想拿下最大的黑道家族,坐稳市长位置且不受任何威胁。

这一刻,一个普通的肇事逃逸案,上升到了帮派之间的较量,新奥最大的黑道家族与(市长支持警长保护伞的)欲望帮的较量,法官和他儿子已然掉进了这个漩涡里,他俩所要受到的种种威胁太多了,也许“市长”比黑道家族更要危险,不管哪边赢,对法官父子二人都是一个生存大挑战。

最后交代一下,法官的老婆非自然死亡,应该是在商店被抢劫犯枪击致死,不知道和“市长”有无关系,而“市长”朋友绝非单纯好友,而是别有用心

总之,破局的关联,只能在之后的事件里找了。

而此刻,他们二人,已为鱼肉。

 7 ) 意外与巧合:一场车祸引发的悲剧

美剧看得多了以后,发现其实美剧也是套路满满,特别是系列剧,套路都是固定的,偶尔会来点不一样的剧情,但总体来说,模式都是固定的。所以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发现没剧可看。

为了找到一部想看的电视剧,我经常会打开美剧天堂网站,关注新上映的电视剧,但一看剧名和类型就知道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直到无意中刷到《法官大人》,从类型、题材上来说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剧情类法律剧,关注于现实,通过电视剧了解美国的现实,虽然电视剧呈现的不一定全都是现实,但至少可以作为现实社会的一个参考。而且主演布莱恩·科兰斯顿,绝命毒师已经看过,对他的新作当然抱有期待。

第一集看完后,感觉就是美剧常见的开头,交代人物背景,人物在一些日常的工作、生活场景,包括他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开的车、所从事的工作,吸引我进入到角色当中。这是我比较喜欢美剧的一个点,没有旁白,没有刻意的交代背景,或者说编剧、摄像、导演等人水平比较高,让我没有感到是刻意交代背景,使我能更自然的进入到剧情当中。就通过一些日常的场景,使我对整部剧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名法官,显然是成功的法官,住着大房子,开着宝马车,跑步上班,从事业上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开头还通过法官审理一件案子来展示他的专业、正直,是那种尊敬法律,守护正义的法官形象,而且对弱者比较同情,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人民的好法官。

法官有一个读高中的儿子,喜欢摄影,一看就是生活无忧无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头就是与女朋友在房间里打扑克的镜头,可能就是普通美国高中生会做的事。但该场景还有一些镜头是儿子房间里摆放的照片,中年妇女,联系到后面开车到街上献花的行为,使人很容易猜想到他的母亲去世了,使人不自主的会对这个稍微有点抑郁的男孩感到同情,应该说也为后面父亲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儿子的行为做了合理化的铺垫。

接下来就是车祸受害者出场了,一家四口在吃早餐的场景,看着就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一家四口,父亲母亲、姐姐弟弟,今天是弟弟的生日,父亲送了一辆复古的摩托车给他,他当然得马上骑上摩托去飙一下。

接着法官儿子到街上献花,猜想应该是母亲去世的地点,结果遇上街头小混混来找茬,儿子慌了,急忙驾车离开,小混混开车来追,法官儿子患有哮喘,恐惧使得哮喘发作,慌忙中把吸入器弄到了副驾驶,当然得去捡,就在捡的过程中,车祸也发生了。

接下来就是法官儿子因为撞人感到不知所措,就我个人感觉来说,这段渲染的有点过头了,感觉就是刻意表现法官儿子因为巨大的恐惧,无法去救人,为他的肇事逃逸合理化作铺垫,其实过多的铺垫感觉适得其反。我觉得正常的反应来说要么救人,要么逃。但这个场景中法官儿子一直在犹豫,打了报警电话,却又什么都不说,等了好长时间才开车逃离现场。

到加油站加油时惊慌失措,被后车怀疑留下证据,为后面法官被威胁埋下了伏笔。儿子回到家后慌忙处理染血的衣物,有点突兀的是洗衣机坏掉那段,洗衣房里到处是血水,处理的时候家里的狗把沾血的抹布叼走,藏到了衣柜底下,我当时想的是为后面留下隐患,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面的剧情直到结束也没有体现,不过很有可能是为下一季做铺垫。

这部剧我觉得合理化做得最好的一点在于,法官父亲回家后知道了儿子所闯下的祸,考虑了很久后决定带儿子到警局自首,他先下车探情况的时候发现了受害者的父母,一眼就认出了受害者的父亲就是本地最大的黑帮老大,儿子自首到监狱的话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出于父亲对儿子无条件的爱,法官父亲决定不再让儿子自首,而是帮他洗脱嫌疑。

不得不说法官父亲毕竟是一名老法官,洗脱罪名真是专业,先是把车上的血迹全部清理干净,将清理产生的垃圾和儿子染血的衣物全部扔到河里。后面又联系了黑人老朋友,也是儿子的教父,市长候选人帮忙处理汽车,先慌报自己的车丢失,第二天黑人老朋友找的人来偷车,自己则带着儿子去墓地悼念去世的母亲,并告诉儿子他们是昨天去的,也就是发生车祸的那天,以此来排除儿子的不在场证明。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剧情,电影里的父亲也是利用人对于时间记忆的模糊性来获得一家人的不在场证明。

老法官的这一策略真的揍效了,偷车的黑人男孩被认定为凶手,当然黑人男孩认罪是迫于他所服务的黑帮和警方的压力。本以为法官儿子已经安全了,但事情是不会那么简单的,黑人男孩在监狱里被撞死的男孩的哥哥残忍的杀害,这位哥哥也是个狠角色,因犯罪正在监狱里服刑,马上就出狱,父母亲的安排下在监狱里将黑人男孩杀害。

后面正义警察在追查黑人男孩被杀原因时候慢慢的发现了疑点,黑人男孩根本不是肇事者。再加上法官也接到了威胁,有人拍到了儿子肇事那天去加油站的视频,要求法官支付30万美元封口费。老法官这时不仅要面对警察的调查,还要处理新的威胁。老法官当然不会就此认输,他一边与警察周旋,一边查找威胁者,最终与威胁者达成协议,但这时被撞男孩的黑帮父亲早已盯上了他,黑帮父亲误以为法官就是驾车的人,就在准备复仇的时候,法官急中生智,告诉了黑帮父亲警方已经掌握了他大儿子杀害黑人男孩的证据,他可以帮他脱罪,于是与黑帮父亲达成协议,帮助他的大儿子脱罪。

法官接下来就是发挥他的专业知识,利用身边的人信任他的弱点,利用酒驾陷害审判法官,确保案件由自己审理,然后利用高超的技巧操纵陪审团,帮助黑帮老大的儿子脱了罪。

这部剧后期还有一条主线就是法官大人的儿子因为撞了人一度悲痛欲绝,不管不顾,想要去自首。甚至到被撞男孩的守夜现场,与男孩的姐姐联系上了,后面还发展为恋人关系。真的不知道是什么脑回路,也许是为了剧情需要吧,因为不这样发展的话就没有结局。

本剧的结局是黑帮一家人在酒店庆祝大儿子脱罪,姐姐还邀请了法官儿子一起参加,介绍给自己的父亲认识。黑帮父亲此时已经知道法官儿子是真正的肇事者,但因为处于对女儿的爱,也可以说接受了他,给了他一个拥抱。但是剧情是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在晚会开始的时候,黑帮父亲给法官父亲打了电话,告诉法官他儿子将来参加庆祝,请他来看看他会如何对待法官的儿子,他的本意应该是告诉法官他为了女儿会原谅法官的儿子。但法官误解了,于是急忙跑到现场,就在这时被冤枉惨死的黑人男孩的弟弟来到了现场,准备为哥哥复仇,混进现场后举起枪瞄准了黑帮父亲的大儿子,但没有意外和巧合,剧情就无法发展,子弹没有打中黑帮父亲的大儿子,却打中了法官的儿子,当场毙命。最后的镜头就是法官抱着死去的儿子痛苦。

从结尾来看得话应该会有第二季,毕竟黑帮父亲和法官大人的冲突已经开始了,斗争肯定少不了。

整部剧的开始就是一场车祸,一场意外构成了整部剧的基础,大量的巧合推动整部剧的发展。所以,开车还是要小心啊!

正所谓:

遇到黑帮不要慌

油箱满满心才安

遇事不怕敢当担

永保你一生平安

 短评

小孩撞人这段因为刻画得变态地细致看得好生气啊

2分钟前
  • 大海茄
  • 推荐

《绝命毒师》里面最讨厌的是老白的儿子。这部里面还是最讨厌他儿子。

4分钟前
  • Joseph
  • 力荐

节奏太差了,剧本问题太大。

6分钟前
  • 狐卿۩
  • 较差

Shit 罪夜之奔和绝命毒师生的孩子 这不得给五星?

11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本身对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演员演技和导演塑造悬念和紧张感的手法过于优秀,有待观望,希望剧情不要高开低走

15分钟前
  • Los🌈
  • 力荐

法官之子撞死大佬之子逃逸,在没有替天行道的前提下。正义得不到伸张只因为自首就必死无疑,这张力,一部道德界限更加模糊的《误杀》…法外狂徒海森堡的刺激人生,老白:我秃下巴跟秃脑壳一样强。吃不下了,止于第六集。

16分钟前
  • 星俊作
  • 推荐

为什么不翻译成《绝命法官》老白复活后又当上法官了,哈哈

21分钟前
  • JACK
  • 力荐

哈哈哈哈这个结尾可谓是皆大欢喜!

22分钟前
  • Cosine 万一
  • 推荐

傻儿子活该,连老师比大妈女朋友漂亮一百倍都看不出。

24分钟前
  • 熊仔面
  • 推荐

儿子的戏太磨蹭了,看得想踢人。很多俗套路贯穿其中,本可以更精彩。

26分钟前
  • Jenkinbb
  • 推荐

没有老白都想打一星了,看得尴尬症发作,各种不合逻辑的剧情。哮喘病患是呼吸困难,缺氧,不是缺脑。

29分钟前
  • 夯亨
  • 较差

Adam,如你所愿。

31分钟前
  • Miiiao
  • 力荐

剧很好看。最大的问题就是请了老白来演,这太顺拐了。这个选角基本等同于剧透。

36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黑人小哥太他妈帅了,第三季最后一幕对着要杀了自己的人报出姓名,真她妈硬汉。法官儿子,黑老大儿子,黑人小哥,三个同龄的未成年人不同的命运。呵护下长大的孩子是如此脆弱,黑人小哥在残酷的底层环境下长大,为了家人还有他妈的街头法则甘愿把命搭上。当一个人无处可躲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变得强大。

40分钟前
  • 豆友187106763
  • 力荐

第一集就炸裂了!为了家人走上犯罪道路被最大的犯罪集团追杀,熟不熟悉 ;)

42分钟前
  • Enrika
  • 力荐

老白回來啦!

45分钟前
  • 拉爾夫瓊斯
  • 力荐

有个蠢儿子看得我难受~

47分钟前
  • 城春草木深
  • 推荐

绝命法官真好看

49分钟前
  • 暗夜疯魔
  • 力荐

没有哮喘看的都快哮喘发作了 !

51分钟前
  • 右转头
  • 力荐

老白 我觉得你这时候better call Saul

54分钟前
  • Necta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